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引言:在新的教育环境下,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从教师与学生两个层面来着手改变,教师需要革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学习、应用新的生物教学方式,而学生需要发挥自身的能动性,自主地去学习生物知识,进而促进自身生物学习能力的提升。文章从多个方面对构建初中高质量课堂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提升生物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生物综合学习能力提供一些帮助。生物是初中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对学生整体学习成绩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相对而言,初中生物的学习难度并不高,该学科中涉及到的自然知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要好好利用这些教学内容,做好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与衔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生物知识。

1当前我国初中生物课堂的现状

1.1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当下的教学工作中,许多教师都将最终的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的唯一标准,而初中生物课程在中考中只占有一定的实验成绩分数,因此在教学工作的安排和设置上,许多学校会轻视生物教学工作。在具体的实践性教学中,许多老师仍然保留着其传统的实践性教学思路和教学观念,在实践性的课堂教学中运用单一的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渗透和灌输。由于传统的生物科学基础知识相对来说较为抽象,教师单纯地对于学生实践中的知识点进行理论性的灌输很容易导致让学生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从而失去对于生物的认识和学习兴趣,这对于生物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显然是不利的。

1.2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

学生由于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往往找不到真正的学习方式和思路,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也未能培养出良好的独立学习习惯,并且学习的态度也不够端正。最后,对于许多初中学生而言,小学阶段没有机会接触到任何一些有关于生物知识的东西,对于这些知识的认识较为肤浅,教师在课堂上大量地进行大段的理论灌输,很容易就会使得学生对此产生一种厌倦的情绪,从而使得他们对于生物的认识和学习也会产生一种畏难的心理。

1.3课堂气氛很压抑

课堂气氛压抑是生物教学中最突出的问题。因此课堂上大量的互动不仅能提高学生对生物的兴趣,还能传播学生的思想。当学生遇到不理解的问题时,他们可以随时间提问,老师可以及时回答。通过两者之间的早期互动,学生可以有效地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根据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不同于学生。在课堂上,大部分教师讲解,学生倾听,师生互动很少,容易忽视学生的真实需求。

1.4单一的教学法

目前,生物课的主题颠倒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侧重于学习知识,没有为学生设定主要目标。现今教育已经进行了改革,单一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全球学生素质培养的需要。即使在个体生物学的教学中,经过长时间的课堂教学,学生的注意力也会越来越不集中,教师的教学效果也会急剧下降,这对学生的生物学习非常不利。此外,中学生在生物课上的自主性相对较低。课堂以教师为主,课堂以教师提问为主,学生一度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

1.5学生缺乏实验条件

一些初中对生物课程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很多学校没有专门的实验室。虽然有实验室,但基本结构并不完整。在实验设备和药物的配置上存在许多不足,甚至实验药物过期。不完善的硬件结构难以支持所有学生的实验功能,导致许多生物实验只能由教师演示,学生没有实际操作的机会。生物实验室没有专业设施,有些不能在实验室操作的实验连演示都无法实现,这使学生们不愿意学习生物。学生只能通过记忆来记忆生物实验的原理、过程和结论,使学生在生物实验知识上存在盲点,实验教学是徒劳的。

1.6学生缺乏勇气和信心提问

首先,初中生总体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学生对学习生物不感兴趣,缺乏动机。很难专注于课堂学习过程,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其次,尽管许多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会对一些有疑问的问题提出疑问,但学生提出的许多问题都是无效问题,只是简单的问题。如果学生不深入思考教科书的重点和难点,他们将无法提出有意义的问题,也不会真正形成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发展。新课程改革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它注重学生发展,增加课堂交流与互动,以人为本,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给学生探索的空间,全面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2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策略

2.1激发学生兴趣,设置有效生物课堂

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以来都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有效的“催化剂”,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想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之中,那么兴趣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产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呢?教师可以尝试从两点入手:生物教学情境和趣味性导入。在现代教育中,科学的教学情境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有效方法,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通过特定的生物情境,给学生营造良好的生物学习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下,能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进行生物的学习,这样学生的主体性在生物课堂上也能充分体现出来,进而为整个生物课堂的教学创造有利条件。趣味性导入是指教师在正式上课前利用短暂的时间讲授知识的教学活动,课前导入的好坏对整节课的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初中生物的教学中,教师要将课前的导入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在此基础上,对这一部分的内容进行科学的规划,保证短暂的导入时间内,可以将绝大多数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进一步建设一个良好的生物教学课堂。例如,在《细胞的生活》这一节内容中,教师通过趣味性的导入,设计了良好的课堂情境,进而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生物知识,提升了教师生物教学的有效性。在上课之前,教师拿来装有半杯开水的杯子,将一块蔗糖放入其中,过了一会,蔗糖消失了,白开水却有了淡淡的甜味。于是教师提出问题:蔗糖真的消失了吗?教师将生活中常见的情境放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思考,这一过程中,学生探索的积极性高涨了不少。如何以生物学科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就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去寻找这一问题的答案。教师以生活化的现象设置了问题情境,结合初中生的特点,促使他们对问题背后的原因产生极大的兴趣,进而对生物知识产生了学习的兴趣,从而愿意主动开展生物知识的学习,那么这样的教学效果就是非常显著的。

2.2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我们都知道,学生学习质量的高低与教师的教学素养有着直接的关联,很多学生之所以可以获得较高的生物成绩,并不是他们有多高的生物学习天赋,大多是因为“教师会教,学生会学”。所以说,初中生物教师要是想打造高质量的教学课堂,还是要从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着手。专业知识、文化知识和教育知识三方面构成了教师的知识结构,这三方面分别对应教学基础、教学条件以及教学前提。身为初中生物教师,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生物知识来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要关注生物界的研究动态,不能原地踏步,守着过去的教学经验来走完教学生涯,要做到与时俱进。同时,我们也要与其他教师多沟通交流。个体之间是有差异性的,每位教师的教学方式都会亮点,我们要学会汲取他们优点,改善自身的不足,与其他教师共同分析讨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新环境下生物教学方式的转变方向,才能够达到集体进步、个人领先的学习效果。除此之外,我们应该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综合素质比赛,通过比赛来检测自身理论知识的储备情况,学习他人优秀的授课经验,切实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2.3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是老生常谈的问题,生物学是和我们的生活有紧密联系的自然科学。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将生物理论知识和生活中的一些实际案例、场景结合起来,让学生对生物和生活之间的关系有更为直观的感受。这样一来,生物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就有了良好的衔接点,学生在理解理论知识的时候自然会容易很多,使学生有更强的实践应用能力。例如,在“光合作用”的相关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在森林公园散步的场景:节假日的时候,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去了森林公园。走在公园中,很多学生都有“神清气爽”的感觉,在平时生活的城市中国却没有这样的感觉,由此来进入新课内容的学习。在学生思考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入“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关概念,让学生通过实验室的实践来做进一步的验证。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会对现实生活产生一些科学想象,增加了学生对生物学习的热情,学生在进入到相似的自然环境中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相关生物知识,会去观察周围环境的不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学生的生物学习提供了新的方式,让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认识更为形象、生动,学生的生物学习质量自然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2.4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教师若是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就需要让学生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让学生认为生物知识非常有趣,学生才会有主动了解、学习生物知识的想法。教师可以把教学的切入点放到生活片段中,将学生成长环境中切实接触到的生物学方面的变化,与生物教学内容衔接起来,使学生对生物学习知识充满好奇,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学习内容。例如,在“生物的繁衍与发展”的章节内容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场景入手,向学生提几个问题:鱼儿为什么只有在水中才能够存活?沙漠中很多植物的叶子都很小是为什么?大叶子的植物可以在沙漠中存活吗?变色龙会在哪些条件下“变身”……这些问题中所涉及到的动物、植物都是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接触过的,能够起到衔接、铺垫的作用,生物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难度就会有所降低,学生也会不由自主地加入到问题的探究中去。另外,教师还可以从生物实验、调查取证等方式来展开教学,同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生物学科是实用又有趣的学习内容,初中教师要将之与实践活动联系设计到一起,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生物知识,让学生的生物课堂更充实,进而在生物课堂上获得更多的知识内容,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质量。

2.5联系生活,将生物知识学以致用

生物学科和现实生活的联系较为密切,在新课改的指导下,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到学生对生物知识掌握情况,更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应用。因此在教学中,生物教师需要设置应用的环节,让学生可以将学到的生物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以生物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通过这样的应用教学,既可以让学生及时地复习所学知识,而且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也会有大幅度的提升,真正将理论知识应用到了生活实践中。这样的初中生物教学,使得教师的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例如,在“被子植物的一生”这一单元的内容中,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完相关的知识点后,给学生布置了课后的作业:培育自己喜欢的小植物。通过这样的活动,相信学生会有所收获。在培育植物的过程中,学生对植物的生长状态与生长所需要的环境有了更加详细的了解,这也是对生物知识的践行,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在了一起,达到了生物知识的最大化利用。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举办一些生物创造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制作一些动物模型或者标本,提升了学生的生物创新能力。

2.6动员小组合作

初中生虽然经历了以往的学习锻炼,形成了较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研究知识的素质素养,但实力有限。他们在自主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可能会陷入思维误区,严重阻碍了“探究式教学”的实施和有效性。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的“自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上述问题。因此,为了“提高中学生物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还可以尝试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他们在小组中合作探索知识。关注生物圈——环境正在恶化”,考虑到学生对“我们生活的环境”有一定的理解,合作探索可以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学习灵感。“自我保护”生物圈探索“保护环境”的具体策略。

2.7激发自主思考

在生物课上“教”和“学”都不应该是完全独立的活动,但它们需要借助“互动”来优化效果。问题通常是首选的互动方式。为了参与互动并探索教师提出的问题的答案,学生必须反思和分析相关知识。在思考和分析的支持下,回答正确答案,并在回答正确答案后在探究学习中建立更强的自信。学生当然会更积极地参与互动,然后始终处于思考知识的状态。在“生物进化”中,教师可以先结合教材提交“学生们,你们了解人类是如何进化成今天的样子的吗?”的问题,让学生思考问题,然后总结正确答案,结合学生的答案进行知识传授。然后,在教授基本内容后,他指导学生根据他们对“生物进化”感兴趣的内容提交一些广泛而有趣的问题,让他们互相回答,必要时完成回答。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学生的思想积累越来越多,学习效果越来越好,学习型教学的有效性也得到了提高。

3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生物学科教学需要教师将书本内容、实验操作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不断创新生物教学的思路,根据当前新课改的要求以及初中生的发展特点,变革当下不合理的教学方式,从学生出发,科学合理规划生物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也只有这样,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才能被充分发挥出来。教师需要反思自身的教学方式,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密切关注关于生物学的研究,不断充实自己。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为学生打造充满活动力的生物课堂,才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生物课堂的新意,让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生物内容。

作者:穆小兵 单位:甘肃省天水市逸夫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