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开学第一课范例6篇

如何上好开学第一课

如何上好开学第一课范文1

今天是这七年级八班开学的第一节课,他们大部分是从农村小学毕业后到本校来上学的,见识有限,对于周围的一切都是陌生而好奇。刚走进教室,就看小朋友们还带着稚气乖乖地坐在教室里,神情有些紧张,但是桌子上已放好了地理书,这一切不免让人顿时心生怜爱。虽然课时少,教学任务又重,但是我还是决定不上新课和同学们先谈谈如何轻松愉悦地完成这两年的地理课。

首先,和学生交流,有心与心的沟通。问问同学们在新学校的感受,问问学生来到新学校的学习生活是否习惯,和同学们的相处怎么样呀,都交了一些怎样的新朋友呀。

其次,同学们做自我介绍,认识一下新同学。一来,我认识一下班里的同学,至少开学几天了,看面孔要知道他是哪个班的;二来,让他们认为老师很重视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和交流中,有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三来,我个人觉得尽快认识新同学,在叫他们名字时,也是对学生的尊重。有时候,我会顺便给叫上另一个名字,记得有一个女同学叫李念,我故意叫成是念念,同学们居然说念念好听,记得还要问问她:“这样叫,可以吗?”她也说这个名字更亲切,后来,就一直这样让她回答问题,一直这样称呼他,事实证明,学生喜欢的东西,可以让他们爆发让我想不到的学习潜能。这是在一次课堂小练习时,学生写给我的小便条上写着:“老师,你的称呼让我感觉很有动力,你就像我姐姐一样鼓励着我,谢谢你!”

如何上好开学第一课范文2

[关键词] 第一课 兴趣 准备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6058(2015)34 0128

暑假过后,又一个新的学年到来了,如何很快地恢复工作状态,如何从高三教学中尽快适应高一的教学,如何定位教学,如何跟新学生进行新学期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如何很快地让学生接受教师,如何让学生对地理产生兴趣呢?这些都是第一课需要考虑的。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学第一课会让学生看到这位教师好不好,这门功课有没有趣味或吸引力,如果没有上好第一课,就会给整个教学带来困难。所以,笔者课前认真听课,并从网上搜集了一些别人第一课的精彩案例从中学习。

笔者的一位前辈在开学第一课中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华让学生佩服她,并且用了将近半个小时的时间强调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地理学习的规范要求,可以看出她在课前做了精心的准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笔者认为如果能在这四十五分钟的时间里多添加些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实例,吸引学生的兴趣,分出点时间展示学科的魅力,让学生有一种期待,效果肯定会更好。

一、课前准备工作的检查

笔者提前到达班级巡视教室,检查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所有的学生把课本都准备好了,然后上课铃响后,师生呼礼后就算正式上课了。

二、亮相

首先笔者做了一个开场白,简要介绍自己的姓名和经历,帮助学生了解笔者的过去,促进师生友谊的建立。

三、介绍地理学科

主要从什么是地理、身边与新闻中的地理、为什么学习地理三个方面向学生讲讲对地理学科的认识。

1.什么是地理

说起地理,相信大家都太熟悉不过了,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处处存在着地理,那什么叫地理呢?

笔者首先请学生自由讨论发言,来说说他们认为什么是地理,这样就给他们营造了一种民主轻松的氛围,学生都很积极地参与回答。有的学生很快想到了地球、人类环境、昼夜变化、天气变化、海洋环境等。对他的回答笔者给予了很大的肯定和鼓励,并在此基础上继续提问:除了这些还有没有其他的呢?大部分学生答不出来了,笔者就接着利用“同学们你们认为的地理应该有什么特点”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很快就有不少学生踊跃回答。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带领学生通过几个实例,通过一些视频,具体了解地理学科所具有的几个特征,这样明确了地理学科的范畴才好开展下面的内容。

2.关于我们身边的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在关于我们身边的地理环境这个环节,学生讨论了地球上为什么有生命存在,日出日落现象,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以及与我们人类密切相关的大气环境、水圈、岩石圈、地理圈等之间的关系。

3.为什么学习地理

除了刚才讲的学习地理可以揭示了解地球上人类生存的条件外,还有我们个人生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地理,国家建设离不开地理,工农业生产也离不开地理,比如农业的区位因素、工业的区位因素、人口的发展、城市的区位布局等都离不开地理学科的相关知识。另外,当今世界面临的四大难题(人口、环境、资源、发展)都与地理知识有关。

当然,同时应该让学生了解到学习地理也是高考的需要、生活的需要、终身学习的需要、时代的需要,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如果不知道地理的相关知识就太落伍了,所以要学习地理。

四、介绍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安排以及要求

那么怎样才能学好地理呢?就需要从课前、课上和课后三个方面努力去做好。课前应该将这节课要用的课本、笔记本、听写`本和导学案准备好以备上课时用,教师会不定期检查;课上应该认真听讲记好笔记,勤于思考,做到课堂讨论收发有度,适可而止;课下认真独立完成作业以及预习,及时进行笔记与错题的整理。

如何上好开学第一课范文3

读完一本著作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师职场发展的“吉祥三宝”》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最近阅读何捷老师小文《教师职场发展的“吉祥三宝”》,自认为这“三宝”的确堪称帮助教师实现华丽转身的“一级宝物”,除此之外,没有之二。

一宝:观课。听名师的课也好,同伴的课也好,要善于统整、筛选,提取可借鉴的经验和教学手段。何老师说:“‘听懂’和‘做到’完全两种感觉。‘做到’和‘做熟’不一样。喜欢一种方法,做它两三次,这个方法可能就是你的方法了,只是喜欢,毫无意义。”我每次听王菘舟老师的课,沉醉其中,欲罢不能,甚至没有做听课记录的时间。但是回来之后没有研究,没有消化,更没有实践,那份曾经内心激荡的感觉也就荡然无存。依据何老师的建议,对于王老师课堂教学用语以及大量排比式的过渡句是如何修炼而成的,是可以不断实践的。比如:让自己的评价语、过渡语想方设法打开学生的心扉,滋润学生的心田,长期操作,自己的内功也就慢慢修炼出来。第二,反思名家课例中的不足,这一点倒是很难发现,因为名师的教学技艺和课堂魅力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但是也不乏一些失败的环节:比如在学生不熟悉教材的情况之下,教师一味地霸占话语权,“灌”的成分明显。这个时候就应该想想,如果我犯了这样的错误,别人会怎样想,学生能力如何提升?如果连自己都看不下去,那么,大脑会条件反射式地提醒自己:绝不能重蹈覆辙,这又是一次长进。第三:听到疑惑处,可以商讨的地方,可以用“代入”法:如果是我,这一课怎么上?这个片段怎么设计?也可以拿相同的课例来对比,看看那种最好。这就是我们说的同课异构,脑海中要快速做出构想。例如一位老师在执教《小鱼的梦》一课时,花大力气用在小鱼的活动,种类上,然而这样的设计偏离了单元主题。如果我来上,我首先会考虑:如何从单元主题入手,如何把握主题式教学特性,拓展环节能否渗透同一主题的阅读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二宝:磨课。刀越磨越快,课越磨越好。何老师谈到他执教《匆匆》一课,前后上过十四次,十四次不同方案中,折中选择其一。他说:“名师也是经历千锤百炼。也许你听说名师上公开课不用磨,其实名师的磨课机会比你多,可以把每一次的公开教学都当做研磨。关键在于怎么“磨”。第一,每一次磨课都是一种尝试,试试这个方案可以么?那种上法小孩能接受么?上砸了更好,至少正式上的时候不这么莽撞。第二,每一次磨课都去感受学情,不同学情都经历,应对课堂突发情况时,心里有底。第三,每一次磨课都请他人来找茬,来挑刺,感激说真话的人,批评的意见越是猛烈,说明你的可塑性越强,潜力越大。”对于何老师这段话,我完全赞同。记得去年十月参加第三届名师大讲堂活动时,对于我执教的《拾穗》一课,先后一共仅有四次研磨,而且参与层面太窄,仅我一人,说白了就是走教案、卡时间,学生只是陪练而已。更别说挑刺,提意见了,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课堂的推进都是按照自己既定的内容在进行,至于对不对,行不行,没有考虑,以至于那天,课上下来时间不够,还有一点就是没有关注学情,学生的发言和我的提问风牛马不相及,而我却闪烁其词、泛泛而过。最后引来了观课者的质疑,如果这一切发生在磨课期间,那将是再好不过,可是发生在正式展示的现场,就是一次“教学失误”。

三宝:反思。先来看看何老师不传的秘密,具体注意四个方面:第一,想象课堂的大板块。环节简单,但做什么?几个板块?心里要清楚。第二,想象师生应答。特别是多元预想小孩会怎样回答你的预设。那些“不给糖就捣乱”类型的答案,也想一想该怎么应对。真要遇上了,心里不慌。第三,想象哪个细节会出彩,设计两种以上方法,确保能出彩的地方更出彩。例如,课件运用,表演介入,音乐电影等帮忙等。最后,想象上不完怎么办。万一上不完,用什么方法戛然而止?真的受教了,我每次反思只从两方面着手:首先是教师的不足。其次是学生的优点。但是现在看来远远不够,这样的反思没有深度和高度,不利于个人专业技能的提升。

如何上好开学第一课范文4

论文关键词:教学效果;教学方法;专业课程

大学期间专业课一般在大三开设。此时,学生的学习成绩、态度、世界观等,一方面都较中学时生了很大的变化,另一方面也都已基本定型。比如学生已明白大学的基本授课方式、考核方式,知道如何顺利完成课程。因此学生这个时候上课已无好奇心,对课程也就没了兴趣,作业有的相互借鉴,考前也采用突击,考试也大都能过关,可是真正的学习效果却很低。每次到研究生招生的专业面试时,老师们都忧心忡忡,因为这些参加专业面试的准研究生们表现实在不佳。这些准研究生们刚放下专业课书本还不到一年就把最基本的专业知识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这样的情景一再出现。教师必须想到让学生真正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办法,也就是说要想办法让学生的心回到课堂上来,能围绕授课内容动脑筋、想问题,消化吸收课堂知识的同时还能提出问题、探讨问题。下面结合笔者在“金属腐蚀与防护”这门专业课程中的教学实践,谈谈采取的提高专业课程教学效果的初浅看法。

一、遵循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则,处理好教材与授课内容的关系

“金属腐蚀与防护”是水质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这门课选用的教材是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热力设备的腐蚀与防护》,该教材前七章介绍金属腐蚀基本理论,主要内容是腐蚀热力学、动力学,后十一章介绍热力设备的主要腐蚀及其防护。

笔者处理教材与授课内容的总原则是理论联系实际,即授课时先尽量讲授与热力设备腐蚀有关的金属腐蚀基本理论,然后以此为指导讨论热力设备主要腐蚀的部位、特点、机理、影响因素和防止方法;处理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时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在上第一堂课即绪论课上,特别注意把教材内容处理好,从课程一开始就吸引学生,让学生们的心很快回到课堂上来,能围绕授课内容动脑筋、想问题,消化吸收课堂知识的同时还能提出问题、探讨问题,授课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不敢说事半功倍,好的开头总是必要和必须的。为了达到通过绪论课吸引学生的目的,笔者在处理“金属腐蚀与防护”课程所选教材绪论内容(包括金属腐蚀的定义、金属腐蚀的分类、金属腐蚀速度的表示方法、金属腐蚀防护的重要性、金属腐蚀防护方法概述)时,把教材“总论”的“金属腐蚀防护的重要性”作为第一堂课的第一部分内容,并另取名为“腐蚀的代价与危害”和“防止腐蚀能带来的好处”。这样处理教材绪论内容的目的是,一方面通过腐蚀实例,从“巨大的经济损失”、“ 严重的资源和能源浪费”、“引发灾难性事故”、“污染和损害人类生存的环境”、“阻碍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这样五个方面给学生们以震撼;另一方面通过防止腐蚀的实例,告诉学生,腐蚀防止住了或者减轻了,不但能带来经济效益,保护资源、减少能源消耗,而且能保护生命、保护环境,自然而然的把学生的心吸引到课堂上来。

把学生的心吸引到课堂上来后,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也就是此时要趁热打铁,满足学生们探究腐蚀与防腐蚀的愿望。于是给出金属腐蚀的定义为“金属与周围环境(介质)之间的化学或电化学作用所引起的变质或破坏”,并指出把握金属腐蚀定义的关键点:腐蚀是金属的腐蚀;金属的腐蚀是周围环境(介质)引起;之所以周围环境(介质)能引起金属的腐蚀,是因为金属与周围环境(介质)之间发生了化学或电化学作用;金属腐蚀的后果是金属变质或金属设备等遭到破坏;何谓“化学或电化学作用”;金属腐蚀与“断裂、磨损”的区别。这样学生们马上就知道金属腐蚀是这么一回事了。随后要同学们自学5分钟,并提问“如何表征腐蚀的轻重、快慢即腐蚀程度,也就是腐蚀速度”,注意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指出每种表征腐蚀速度的方法的适应性。这就是教材“第一章 总论”的“第一节 金属腐蚀的定义”和“第三节金属腐蚀速度的表示方法”的内容。

那么如何防止金属腐蚀呢?这是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被激发后自然而然会提出的问题。先要学生讨论一下,教师听听他们的看法,指出他们所提出防腐蚀方法的优劣,然后明确告诉他们:金属腐蚀是可以防止的,但要把所有的金属腐蚀都防止住或减轻,并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因为一方面金属腐蚀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另一方面金属腐蚀有各种各样的情况。因此必须先分门别类,了解各种腐蚀,找到防止各种腐蚀的特殊方法。但事物又都有普遍规律性,在了解了各种腐蚀,知道防止各种腐蚀的特殊方法之后,又可从这些特殊防腐蚀方法中归纳出防止腐蚀的一般方法,即“合理选材、表面保护、环境(介质)处理、电化学保护”。这就是教材“第一章 总论”的“第二节 金属腐蚀的分类”和“第五节 金属腐蚀防护方法概述”的内容。

二、严肃课堂纪律,维护好教学秩序

严肃课堂纪律,维护好教学秩序,本是对教学工作的最基本要求。但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老师、学生都有迟到现象,学生还有上甲课做乙事甚至逃课等现象。如何真正抓好课堂纪律、维护好教学秩序?笔者认为一方面要言教与身教并重,即教师既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如要求学生做好考勤、严格请假制度等,教师也要为人师表,做好表率,如按时上下课、不迟到、不提前下课、不随意调课;另一方面教师要想办法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果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出来了,则课堂纪律、教学秩序自然好。

三、强化预习和开展以学生寝室为单位的课外讨论,鼓励学生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并提出新的问题

上课前要求学生做好预习。怎样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呢?先要讲清道理,即告诉学生专业知识是他们工作后马上就会要用到的知识,是可以运用起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然后是提前把预习内容中的实际问题提出来给学生,请他们通过预习、讨论(为方便起见,笔者建议学生们以就寝寝室为单位开展讨论),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这样既激发了学生们的求知欲望,又利用他们的好奇心培养了他们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笔者在要求学生预习第九章“热力设备的氧腐蚀与防止”时,提前给学生的实际问题是“如何防止碳钢在自来水中的腐蚀”和“如何防止锅炉的运行氧腐蚀、停用氧腐蚀”,[1]希望他们能解决这两个问题来证明自己,最好还能提出新的问题。在前面学过氧腐蚀,但那是从理论上泛泛而谈,现在有实际问题要解决,年轻人的好奇心和不服输的心理,使他们跃跃欲试。于是为解决这两个实际问题,学生们自觉不自觉地就开始了预习、讨论,后来上课的效果也非常好,因为真正达到了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目的。

四、课堂小组讨论、小组派代表总结讨论结果、教师有针对性重点讲授与多种形式提问相结合

课堂小组讨论的问题,有的是学生在预习中提出来的问题,如学生们预习第九章“热力设备的氧腐蚀与防止”时就有学生提出“到底何时要进行化学除氧”;有的是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如学习第十三章“水化学工况与水汽品质监督”时笔者设计的课堂讨论问题是“汽包炉、直流炉都可以采用的水化学工况有哪些,各是什么含义、应用起来各有什么优缺点”;还有的是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有代表性倾向时教师即兴提出讨论的问题,如学生在回答缓蚀剂定义时说“缓蚀剂是减缓腐蚀速度的物质”,笔者即时提出“实际应用缓蚀剂时,如盐酸清洗锅炉要用缓蚀剂,缓蚀剂的量是多少、腐蚀速度应减小到多少才能接受”这一问题开展讨论。课堂讨论前要先分好小组,每次上课都按小组就座,小组课堂讨论一般不超过10分钟,讨论后每小组派代表总结讨论结果,然后老师针对讨论中出现的问题重点讲授。

多种形式提问,是指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提问、把前后知识点联系起来提问等。如“加氨调节给水、凝结水的pH值有什么缺陷”这是直接提问;“为什么要用乙醇胺等替代氨作为调节给水、凝结水pH值的碱化剂”,这是间接提问;“汽轮机的低压缸为什么会发生酸性腐蚀”,这是把前后知识点联系起来提问。再如“超临界机组的给水、凝结水如何处理”、“全挥发处理AVT(R)、AVT(O)和联合水处理CWT或加氧处理OT的各是什么含义”。

笔者这样做的目的是力求学生把知识理解透彻、掌握牢固、融会贯通、能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当然,这要求教师课前要处理好教材,准备好课件,能抓住重点、突出重点并重点讲授,只有这样,开展课堂小组讨论和进行多种形式提问才能有的放失、收放自如。

五、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专业知识是可以运用起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因此,专业知识的活学活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学生通过学习第九章“热力设备的氧腐蚀与防止”解决了“如何防止碳钢在自来水中的腐蚀”和“如何防止锅炉的运行氧腐蚀、停用氧腐蚀”这两个问题,特别是通过自己设计、动手试验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如何防止碳钢在自来水中的腐蚀”后,同学们自信满满,学习兴趣大增。具体做法是,先课堂讲授并讨论热力设备运行氧腐蚀和停用氧腐蚀发生部位的差异、钢铁氧腐蚀的一般特征、钢铁氧腐蚀的机理、运行氧腐蚀和停用氧腐蚀的危害、运行氧腐蚀和停用氧腐蚀的影响因素、运行氧腐蚀和停用氧腐蚀的防止方法,然后要求学生课后自己设计“防止碳钢在自来水中的腐蚀”的实验方案并通过电子邮件交老师批阅,课堂上老师再讲评,最后学生们进实验室做实验验证。这样,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而且纷纷感叹“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六、复习总结,整体把握,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迷失方向

如何上好开学第一课范文5

随着上课铃声的响起,我走进教室。学生都很安静地看着我,首先我进行了自我介绍,同时班级上还有几个我曾经训练过参加体操和轮滑比赛的学生,我特地把他们的名字点了一下,其他学生顿时明白原来我就是训练他们夺取优异成绩的那位体育老师。接下来我在班上对这个学期进行了展望:“同学们,你们已经上了5年的小学,在这里留下了开心的回忆,这里的校园鉴证了我们的成长,明年的这个时候我们将各奔东西,我很高兴在这个小学最后的一年能和大家一起度过,我希望我的体育课能给大家带来快乐、健康,希望大家通过上我的课真正喜欢体育,喜欢运动,并且把他运动当做一个好的生活习惯让他陪伴着我们的一生,大家说好不好?”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道:“好!”

“那么如何才能上好老师的体育课呢?”伴随着这个疑问,我提出了我上体育课的要求:首先是上课之前需要做的准备。上课之前要衣着适合运动的服装和鞋子,如运动鞋和运动服,最好能穿棉袜子,不可以穿裙子、牛仔裤、凉鞋、皮鞋等。其次如果因身体不适不能上体育课,一定要写好请假条并让家长签字,如果没有家长的签字老师是不能批假的。另外,如果是当天身体不适,可以让班主任开一张请假条。

那么,上课的要求呢?上课铃声一响学生要准时进教室,同时也要把自己的桌面清理干净,不留任何书籍和文具,身体坐端正。最重要的是准备好上体育课,如果精神委靡不正或者无精打采都不可以,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准备上体育课。如果这几点做好了,当老师发出“起立”的口令时,学生应当迅速起来将座椅塞入课桌,然后站在椅子后面,做到座椅整齐,身体站直。如果大家都准备好了就可以到走廊里排队,如果纪律好可以全班一起出去排队,这样时间就快,但是如果有学生乘机讲话那么只能再排一次队。一节纪律有序的体育课要从上课一开始就高要求,因为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当学生在课的开始就养成良好的课堂常规习惯时,必将对下面的课堂教学有好的促进作用。

开学第一节课老师要让学生明白主教材教学的一些要求和规范。在老师进行讲解和示范动作要领的时候,学生要认真听讲和观看,尽量不私下讲话,这是对老师尊重的表现。体育课上会经常用到队伍的调动,每个学生都应当听从老师的指导和安排,不管是以“列”为单位还是以“排”为单位,都应当有序地进行队列变化。在课堂上学生还要学会听老师的哨音,因为在操场上体育课是开放式的,老师嗓门的音量是有限的,所以老师会通过哨音代替口令。学生要明白老师哨音的意思,有的哨音表示“过来集合”,有的表示“请注意力集中”,有的表示“开始启动”,有的表示“停止”。如当课堂上进行分散练习时,比如男生踢足球、女生练习垫排球时,学生分散得比较广,这个时候如果老师吹哨子,就是“集合”的意思,大家要迅速地集合。如果有同伴没有听到哨音,大家要互相提醒。

在课的结束部分有几个环节是要对学生做出要求的。首先是放松部分,一节合格的体育课通常学生都会有一定的运动强度,不可避免地会造成肌肉组织的疲劳,所以采用正确的肌肉放松法是必不可少的。其次是对本课的点评,包括对课堂上的纪律、动作学习情况的总结,练习中同伴的互相配合情况的总结,做得好的同学、做得不足的同学的总结,并针对课堂情况提出希望和目标,督促学生更好地达成课堂教学目的。最后是队形队列要达到要求,在课的开始是对学生的课堂常规,队列队形有较高的要求,那么在课结束的时候学生也要按要求排队。虽然一节课下来,学生可能会比较累,注意力不是那么集中,但是体育老师一定要严格要求,让学生明白要首尾一致,只有这样才是给学生一节真正合格的体育课。

如何上好开学第一课范文6

【关键词】微课;浅阅读;趋向;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3)12-0067-03

随着学习、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互联网、手机、客户终端等通信工具的普及,特别是微博等碎片化信息传播工具的盛行,人类进入了一个碎片化时代。李伶俐分析了微博碎片化的特征及影响:阅读浅层化、惰性思维症、思维碎片化、注意力匮乏、信息娱乐化。[1]所谓浅阅读,是指信息被切割得越来越碎,阅读也变得越来越浅,人们开始接受和习惯这种碎片化的阅读模式,并乐此不疲。人们不需要进行思考就能通过跳跃式的阅读,获得短暂的视觉和心理愉悦。[2]搜索式、浏览式、标题式、跳跃式、快餐式、随意性、碎片化的阅读都是典型的浅阅读。[3]微博体的出现像病毒一样侵蚀着读者最根本的阅读习惯,使他们在短期内呈现出“浅阅读”的病态。而微课,作为碎片化时代的“新宠”,既有短小精悍、满足碎片化学习、移动学习等优点,也极有可能在碎片化的大环境中感染“浅阅读”这种“病毒”,把学习者带向肤浅、惰性思维、思维碎片化、注意力匮乏的境地。因此,如何避免微课的浅阅读趋向,已成为微课设计、开发及应用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理应未雨绸缪,多方寻求对策。

何为微课的浅阅读趋向

作为微课的爱好者和研究者,笔者观摩了首届全国中小学微课大赛、首届全国高校微课大赛和第十三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微课程组比赛等三个全国性微课大赛的大量参赛作品,既看到许多体现微课优点的好作品,也遇到了大量集中反映微课短板甚至粗制滥造的作品。而浅阅读趋向正是其中的问题之一。这个问题是如此的隐蔽,以致于微课研究者、设计者和使用者都尚未敏感地觉察到它的存在。笔者认为,这是一种极有可能影响微课健康发展的隐忧—— 一旦这类微课传播和流行开来,它将和微博等碎片化信息传播工具合流,会加剧已现端倪的浅阅读趋向。所谓微课的浅阅读趋向,是指如果设计和制作不当,微课极有可能陷入以下导致浅阅读的误区:第一,在微课设计上,对于比较缜密的知识体系,知识点划分得过细,并且既没有承接先前知识,唤醒先前经验,又忽视引出后续知识点,显得特别孤立,成为“知识孤岛”。第二,注重高密度地呈现知识,忽视通过在微课的前、中、后三个阶段提出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度思考,使学习者只停留在浏览(Skim over)、知晓(Know what)的肤浅层面。第三,过分追求可视化、动态化和趣味性,将学习者的注意力从内容上转移到呈现形式上,不仅偏离了学习目标,而且容易养成思维惰性以及满足于短暂视觉和心理愉悦的不良学习习惯。

浅阅读剥夺了学习者完整和深度阅读的权利,一旦养成浅尝辄止的浅阅读习惯,学习者的高阶思维能力就会迅速退化(用进废退),其大脑也有可能长期进入“待机”模式,即介于关机(死机)与开机(工作)之间的慵懒状态,其危害必须引起微课设计者和使用者的高度警觉。

如何避免微课的浅阅读趋向

为了避免微课的浅阅读趋向,我们可以从微课设计者和使用者两个角度寻求对策。

1. 微课设计如何避免浅阅读趋向(设计者的角度)

微课的设计和制作是避免微课浅阅读趋向的第一道护栏。笔者结合自己的微课创作经验,提出如下四种对策。

第一,微课设计者要从缜密的知识体系出发,选取其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易混淆点,设计和制作系列相互联系的微课。系列微课既相对独立,又环环相扣。其中,每个微课只针对某个知识点,相当于知识结构体系当中的一个联结点;而当所有微课聚集、联结在一起之后,就能构成一个缜密的知识体系。例如,《学习科学与技术》是笔者为教育技术学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较高的信息素养和学习能力。笔者选取课程的重难点创作了系列微课,其中《什么是微课》、《网络搜索与批判性思维》、《博客学习:网络学习的新途径》获得第十三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微课程组一等奖,《团队学习》获得全国二等奖。

第二,微课设计者要遵循梅瑞尔的首要教学原理,首先创设学习情境,承接先前知识,唤醒学习者先前经验,接着解决重难点,最后引出后续知识点。如此将先前知识和后续知识串联,架设起联结学习者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例如,《网络搜索与批判性思维》微课首先创设了一个有趣的情境:桂教科学〔2012〕26号文件了《关于开展广西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奖活动的通知》,老师准备选《中国电化教育》2010年第7期论文《基于博客的教师专业发展个案研究及启示》参评,“我”作为老师的小助手,要帮助老师搜集这篇论文的被引用情况,因为这个指标反映了论文的价值和影响力,但“我”在接到这个任务后却不知如何开始。接着,微课以问题“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引导学生身临其境进行思考和问题解决,然后通过猜想、试误等方式检验了几种搜索论文引用情况的方法,并总结出四个搜索技巧。在学生完成此任务的基础上,老师还以两个故事继续引导学生思考两个问题:“从网上搜到的信息一定准确无误吗”、“如何判断网络信息的真伪”,从而引起学生对“批判性思维”的重视和学习。

第三,注意在微课的前、中、后三个阶段均巧妙设计系列问题进行层层引导,触发学习者的深度思考。在《什么是微课》中,首先以“微课是教学视频切片”、“微课太短小,没有深度”、“微课太单一,没有实用价值”这三个问题导入,以引起学生的思考;接着简单介绍了国内几种代表性的微课定义(包括黎加厚、焦建利、张一春、胡铁生、吴秉健、首届全国中小学微课大赛官方文件、首届全国高校微课大赛官方文件的界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们自己对微课的定义,并将这一界定分为五句话作具体阐释。之前的那三个问题作为主线相继在微课的前、中、后三个阶段中出现,以引起学生在不同阶段的思考。最后,除了引导学生观摩国内外已有微课作品外,还引导其继续思考四个问题:(1)微课的发展前景如何?(2)微课是导致知识碎片化的“元凶”,还是支持翻转学习(个性化学习)的“功臣”?(3)微课应用:取代还是融合互补?(4)如何制作微课?

第四,以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和提升学习者思维能力作为微课的核心目标之一。微课不宜过度可视化、动态化和趣味化,而要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具象抽象结合,使学习者在恰当的情境、情绪和节奏当中,集中精力观看、体会和思考所呈现的内容,进而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提升高阶思维能力。在《博客学习:网络学习的新途径》微课中,作品在简单交代时代背景的基础上,主要以“为何利用教育博客进行学习”和“如何利用教育博客进行学习”这两个问题为主线来引导学生思考,并分别就其阐释了博客学习的四个潜在优势和利用博客学习的六点策略、误区、两个案例,试图使学生对利用博客来促进自身专业发展产生信心。最后让学生引申思考三个问题:(1)教育技术学专业是否如大多数同学所困惑的那样,没目标、没定位、没意思、没兴趣、没作为、没前途?(2)教育技术人要想有所作为,必须进行哪些修炼?如何修炼?(3)教育技术人应该拥有哪些正能量?而在《团队学习》微课中,作品以“什么是团队学习”、“如何组建团队”和“如何开展团队学习”这三个问题导入,并围绕三个问题具体介绍了团队学习的定义和开展团队学习的五个步骤:团队组建、课题选取、学习指导、小组汇报、学习评价,一步步引导学生从中自主习得这三个问题的答案。

以上四个微课作品已在三个班级使用,受到学生普遍欢迎。作品在优课网(全国微课大赛官网)展播期间,获得好评。笔者于2013年10月14日博文《研讨话题:从全国获奖微课作品看微课设计与制作》,当即被金陵、黎加厚、焦建利等专家学者转载。金陵对四个微课作品的点评是:“用数字故事的PPT自动播放制作,简明扼要,音乐如潺潺流水伴随你学习,动画并不花哨,基本上采用擦除功能出现,与人的阅读习惯一致,很好地保持了视听一致性,便于边看边思维,是可以借鉴的好作品。”[4]黎加厚教授在转载笔者博文时写下如下按语:“这是一组关于‘微课程’的微课程,可供学习微课程的微课程爱好者参考。”[5]

2. 学习者如何避免微课的浅阅读(使用者的角度)

调整学习者的阅读模式是避免微课浅阅读的第二道护栏。学习者要充分认识浅阅读的危害,坚持深度阅读模式,主动、有意识地避开浅阅读。为此,学习者在观看微课的同时,还要结合阅读、使用与学习主题相关的书籍、素材、课件及其源文件、练习测试、学习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学习资源,根据微课提出的系列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和拓展学习,从而将零碎的知识聚集成缜密、庞大和专业化的知识模块,避免单一微课因时间短、容量小而难以纵向深挖(深度)、横向延伸(广度)的弊端。教师要对学生加强微课学习的指导,多向学生推荐能够启发思考的优秀微课,通过亲身示范引导学生在观看微课时运用元认知策略,尽可能多联系自身,自觉唤醒先前经验,进行自我反省、自我诊断、自我调控和自我超越,达成养成良好思考习惯、提升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目标。

结 语

上一篇守林人

下一篇搞笑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