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改革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改革

摘要:随着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更新、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成为了高等院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提倡自主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在当前“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从高职院校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以苏州市职业大学计算机学院网络专业的学生为例,在对国内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工作的实际情况,讨论如何利用其实践教学职能驱动教学方式、课程体系等改革,以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寻求适合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和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前提和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1发展现状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主要任务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沟通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一座桥梁,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能够让学生认识社会环境,充分分析社会就业形势和行业前景,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阔学生的思维,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技术和素质准备,使学生在毕业之后能更好地融入社会。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很多大学生对创业的态度是热情的,但是实践能力和技术不足,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学生能力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的情况。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毕业大学生中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要低很多,而且大学生创业除了创业率低以外,还有成功率低和技术含量低的现象,和西方大学生相比较还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创新创业的相关课程还未开设全面,即使有的学校已经开设了创新创业的课程,但实际授课情况并未达到预期目标,创新创业课程没有真正融入到教学体系中,而且在教学大纲和教学方式中也存在不足,这都是其发展不够成熟所导致的。现阶段的创新创业教育形式还比较单一,存在课堂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有的注重书本教学而忽视实际应用,而有的又过于偏重实践操作而忽视了理论基础。为切实提高创新创业教学质量,有效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高校需要积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育模式,不断丰富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教学体系内容。目前,在我国相关经济政策及法律法规支持下,许多高校结合相关专业陆续创立高校大学生创业的孵化基地—创业园。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在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撑的同时,培养多层次、全方位的创新创业人才,从而提高创业成功率。与此同时,国家和各省、市、校级也在举行各类相关竞赛,比如“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等等,高校教师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引领大学生开展创。

2教学改革

2.1建构教学课程体系

据统计显示,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和成功率远低于全球大学生平均的数据。究其原因,主要是现有的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的需求出现了较大的偏差。课程是获取知识的途径,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主要方式,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依托于课程体系的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多层次、跨学科、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等内容的综合型课程体系能够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技术、平台等各方面强有力的支持,也是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创新创业课程不能仅仅是单一的一门课程、课外活动或是讲座,必须将其与教学体系中的专业教学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它不是简简单单技术上的培训,而是整个教育体系中深层次的基础。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教学改革中,不仅让学生主动、自主地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学习,更要不断地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以苏州市职业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网络应用技术专业方向的16级学生为例,学生在大一的专业课程主要有计算机导论、网络基础、操作系统、物联网概论;到了大二主要课程有交换路由技术、数据库、网络安全、网络工程等内容;大三的主要课程是web渗透、物联网应用开发、网络安全实战运维。从学生三年的课程中可以看出,他们课程的知识点涵盖了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大部分内容,但是这些知识点之间没有构成较好的关联性,课程的难度也是深浅不一,以至于学生学完后仍然不能独立完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小型项目。所以高校需要优化课程结构,可以建构阶梯式课程体系层次,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基础教育中,构建既能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又能适应学生创新创业需求的课程结构。每学期的课程按照大纲要求保证一定的知识宽度,同一个专业技术,按照从入门到提升到精通再到深化,分层安排教学内容,每学期讲授一个层次,保证一定的知识深度,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完整而综合的知识结构,能让学生不断地精进专业技术,满足创新创业发展时期对知识的深层次的要求和创业初期对知识的储备[1]。同时,建议开设微型课,课时在40课时左右,学生人数不用多,此课程涵盖着某一专业必须掌握的某些技能,课程内容能够体现当今前沿的科技成果,为的是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领域,增加教学的灵活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达到创新创业的要求。除了课堂外,高职院校还要充分依托信息技术,利用在线学习的方式,开设慕课、微课等开放式在线学习的途径,建设完整的课程资源,满足不同的学习人群的需求,利用手机、电脑等设备和互联网技术,实现线上线下的同步传输,增加教学效果,以达到培养学生自我学习与管理的目的。除此之外,还可以建立开放的课程选课机制,给学生更多的系内、系外、全校性选修课相结合的选课机制,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创新能力。这就决定了人才的培养应该是开放的、综合的,打破单一的课程计划,开放更多的选课机制,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发展方向和兴趣爱好,跨学期、跨文理的界限进行选课,这也是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方法之一。

2.2积极发展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是指学校通过组织学生参加除课堂教学以外的各项学习活动,从而达到补充教学的目的。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开放性、多样性、灵活性等特点,仅仅课堂的教学不能满足创新创业的要求,必须在课堂之外进行延伸[2]。结合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学科竞赛、社会实践活动、职业技能培训等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综合学科素质和创新能力[3]。积极发展第二课堂,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各类相关竞赛,对优秀的项目给予专业指导,对有实际发展机会的项目给予经费资助,对符合大学生创业园的项目积极予以孵化。通过定期邀请社会上创业成功的人士举办讲座活动,让学生更加实际、深入地了解创新创业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创业的兴趣与积极性,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4]。同时可以依托众创空间的服务平台和其他可依托的网络平台,在降低创业成本和风险的前提下,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创新精神。苏州市职业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充分利用“第二课堂”作为常规课堂教学的补充,通过专业学科竞赛模式,利用竞赛平台的特质和优势,对课堂教学进行补充和延伸,与课堂教学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教育整体,逐步形成“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学优而赛”的良好专业发展模式。依托实训基地、创新创业平台,通过专业老师指导竞赛,促进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取得一定教学成果。我院学生通过参加相关竞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高自我认识,激发学习兴趣,了解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发现能力及专业技术的应用能力。

2.3教学师资团队的建设

建设教学团队可以增强教学效果、推进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教师之间可以互补自身技术的不足,相互促进进步,利用集体的力量形成综合型的实力,对教学问题进行探讨,拓展思路,优化教学资源,提升教学实力和教学质量。创新创业教育涉及多学科知识,具有实践性、实战性等特点,教师的经验、引导式教学效果会好于传统的概念教授。所以教师首先必须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创业管理经验,需要有相应的管理和实践经验,不能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天马行空的阶段。创新创业教学团队的创建有利于形成人才队伍培养与教科研成果并进的良好发展模式。对学生而言,能够在专业知识领域、实践操作能力、科学研究想法、专业素质等多方面满足学习的需求,能够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学习方法,丰富学生的知识技术;对教师而言,有利于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增进相互之间的交流和资源共享,尤其是对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2.4考核方法的改革

目前,学生的课程考核方式主要还是以期末考试+平时成绩的组成为主。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的相关内容,重点在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这些内容可能无法完整地呈现在一张试卷上,主要还是在学生平时的学习、研究、操作的过程中体现的,所以教师需要在学生平时的学习和操作过程中进行考查和考评,期末再查看项目的最终结果或是以学生团队的项目答辩来评分[5]。比如,在项目的任务分配和实施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团队协作、相互配合的程度,对他们在项目中以不同的角色(队长或组员)所完成的任务进行打分,从组队、立项、收集资料、制定计划、完善作品、参加答辩等过程中,逐项给分,进行评定。

3总结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求,是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加快高校变革发展的现实选择。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但能增加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增强社会竞争力,为学生就业提供基础,为社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做贡献。创新创业教育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一条新的就业道路,为社会输送新型人才。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举办各种创新创业大赛和各项活动,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理论、技术和精神上的引导,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利用教师团队、学院的实训基地、校企合作、信息技术等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平台[6]。

参考文献

[1]闫艺兰,邢宁博.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课程体系研究.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3):87-88

[2]王方国.基于实践教学改革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30(12):64-67

[3]大学生创新创业第二课堂教育的实践,

[4]阚雨沐.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30(12):30-31

[5]邵奇峰,韩玉民,车战斌.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计算机时代,2015(9):70-74

[6]唐兰兰.以教学改革激发当代大学生创业创新内生动力.教育教学论坛,2016(11):123-124

作者:张晶 李鑫龙 胥友鹏 单位:苏州市职业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