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创新教育论文

历史教学创新教育论文

一、建立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

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师为主导,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使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创新。例如关于明朝八股取士制度的评价,有的学生认为八股取士制度钳制了思想,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而有的学生则认为八股取士制度规范了考试制度,有利于人才的选拔。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突破权威,敢于质疑;充分肯定学生的“标新立异”,努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教师还必须关注生生关系。学生在课堂中“标新立异”虽会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肯定,但有些学生怕会被同学认为爱出风头,答错了会被同学讥笑等等,从而压抑自己的表现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学生中,倾听每位学生的意见和见解,注意让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机会。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机会。

二、改进日常的教学模式,寓创新于教学过程中

课堂教学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作为教师应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填压式”的教学模式,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立场出发,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情感。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创新的氛围,寓创新教育于其中,如何做到这一点,我认为应做到下面几点:

1.利用新课导入,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一堂课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的方法十分重要。教师在每堂课的新课导入时都要精心设计,采取多样的、新颖的导入方法。如音乐导入法,在学习“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时利用国歌曲《义勇军进行曲》导入,学习“伟大的历史转折”时,课前让学生欣赏歌曲《春天的故事》导入新课;猜谜导入法,在学习“李时珍与《本草纲目》”时,我出一谜语“唐三彩”(打一明代人名)等,还有诗歌导入法、小品表演导入法等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着问题进入学习,开发学生的潜在智慧。

2.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创新方法。当前社会,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已经走进校园,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和应用等,不断提高自己从网上获取信息,获得新知识,探索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教育与历史教学进行整合,开展教学改革,指导学生创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如在学习“南京大屠杀”时,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让学生观看有关图片与资料,形成比较感性直观的认识,提出问题“这说明了什么?我们要怎做?”。

3.利用正反结合、多向思维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求异思维,引导学生从正反两面看待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引导学生以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问题。如讲述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分析这种体制是一个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有着严重的缺点和弊端,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这种体制曾在二三十年代推动苏联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学生对历史问题能够进行全面的分析。

4.采用“心理换位”,引导学生开启创新的闸门。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距离今天已经久远,如何让学生提高兴趣,深入掌握呢?采用“心理换位”,让学生穿越时空隧道,对于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如在学习“明朝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时,创设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朱元璋,在明朝建立后,你如何巩固你的政权呢?”,让学生各抒己见,结果学生把自己设想为朱元璋,踊跃发言,气氛热烈,再由老师进行归纳总结,收到奇效。

5.结合乡土教材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意识。家乡的事,家乡的人,总是学生最感兴趣,在历史教学中结合乡土历史进行教学,能使学生感到亲切,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激发其热爱家乡,热爱家乡人民的情感。例如讲述抗日战争时穿插我们盐城的新四军纪念馆,使学生认识到新四军在抗日战争中所作出的伟大贡献,在讲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结合课本的插图—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全体会议上,引导学生认识到他是我们盐城人的骄傲,激发他们探究学习的热情。

三、总结

总之,在历史教育教学中寓创新教育于其中,是建设创造型社会对于历史教师的新要求,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不断学习,积极培训,掌握创新教育的精髓,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社会造就更多创新型人才。

作者:张孝祥 单位:江苏省滨海县明达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