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论文范例

教学目标论文

教学目标论文范文1

(一)教学分类理论的基本概念及意义

教学目标指的是在教学老师和学生要达到一种学习结果和标准,这种标准随着教学内容的系统化和复杂化而不断的变化的,呈现不同层次和变化。因此为了提高教学的效果和效率有必要加以提高。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被学术上誉为现代教育评价和课程编制的基础,其价值在于①为教学理论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②综合教育学目标细目和课程论的研究成果,并结合了有关的心理学知识;③对教学目标的基点进行了调整。他是可操作性的也是可描述性的,可以体现任何教育机构和教育体系、教育哲学下的各种行为变化。

(二)国外目标分类理论的基本框架

近三十年,许多的教育学家对教学目标提出了多种分类方法。

1.布卢姆分类

其分类有四点原则,即结合教学大纲;逻辑一致性;兼顾心理学中的研究成果;确保广泛适用性。将目标范畴分为三个领域:认识、情感、动作。一般认为,在众多的教学目标分类的体系中,布卢姆学派是科学性最强的。

2.加涅的分类

加涅根据布卢姆学派的理论,根据学习分成了八类:①信号学习;②反应学习;③动作连锁学习;④语言连锁学习;⑤辨别学习;⑥概念学习;⑦规则学习;⑧解决学习。并在此基础上概括出五种学习结果:语言信息,认识,态度,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他在布卢姆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心智能力的培养。

(三)我国教学目标分类的研究与发展

1986年布卢姆在华讲学,目标分类理论在中国国内广泛流行。如今目标分类实践涉及了我国25省,近万家学校。各地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得出结论,认为布卢姆的六级前三级是科学的后三级不是。因此将布卢姆的六级转变为“接受,反应,爱好,个性”四个层级,并提出了中小学情感教育的内容,包括:学习情感、个性情感、社会情感和情感健康这四个方面。近年来各地在实践和理论上都有了较大的突破,建立了中国化的教学目标分类体系。在中学的语文和历史的学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中学语文历史教育中目标分类问题

(一)认知的情感水平低

在中学的语文和历史的教学中,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在认知和情感领域,对于学生的要求偏低。其主要的原因是一方面是文科自身的学科特点,要求记忆和回忆的知识多,尤其是历史,而要求学生评价总结比较的部分相对较少;另一方面,教师对技能理解不明确。认知领域要求学生利用抽象的感念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联系,这属于智慧技能的范畴。但是老师在纯属目标的时候没有明确的认识到学生总结推广能力的重要性。从而不能在此方面进一步的陈述,导致了学生在认知领域的低下。这是教师在语文和历史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不能很妥善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认知和情感领域没有显著差异

在认识领域无显著的差异,表现在语文历史的教学对学生技能的要求少,可见在目标分离中,教师往往更注重学生的操作水平。在情感领域,有显著的差异,可见感受水平明显多于信息和技术。

(三)认识、技能、情感三方面有显著差异

认知、情感、技能三个领域具有很大的差异。在认知领域,数据表明有很大的差异,其了解水平高于其他两个方面,说明历史和语文的教学偏重于回忆和再认;在技能领域,差异明显,数据可见,教师在教学中较多的要求学生能够达到独立操作的目标;在情感领域,也有明显的差异,说明感受水平多于另两个领域,在教学中感情教学多侧重于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感受。

(四)教师对动作技能领域理解偏差

中学教师在采用布卢姆的目标分类是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就是对动作技能理解偏差,在历史教学表现尤为明显,语文、历史学科在动作技能设计少,在智慧技能设计的多。在有关动作技能领域的偏差主要是教师认为很多技能是智慧技能而不是动作技能造成的。例如学生对历史的综合分析能力其实是智慧技能不是动作技能。即在教学目标中运用语言陈述的技能水平。

三、结论

教学目标论文范文2

所谓口语交际就是培养学生之间相互交际的能力,口语交际课程教学的互动性较强,而且,在交际的过程中也能交互学生之间的思想,并从中能够获取一些兴趣的话题,以及做出相应的回应,彼此相互的交际逐渐培养小学生的交际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目标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出课程目标的互动性。此外,在进行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有充分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与教师及其他的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才能够保证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进而实现对学生的有效教学。例如,在《说说我的家》的交流课程中,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重复讲授知识为主,失去了交际的意义,而课程目标设计中,应加强学生之间的交际,可以给学生之间分成若干个小组,给予学生一定的交流时间,让学生之间说说自己的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给其他学生听,增加彼此的交流。

二、课程目标设计要注意因材施教

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目标设计的过程中,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地区生活习惯不同设计相应的课程目标,不仅如此,还要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因材制定目标,尤其是对于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学生开口说话,提高学生交流的能力,这样才能体现出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意义。例如,在《好看的书》这一课教学中,教师主要引用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样一本书,如果是在传统口语交际课程设计下,教师的开端大多都是这样的“大家好!我今天想跟大家介绍一本好看的书,书名叫《卖火柴的小女孩》。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小女孩卖火柴的故事。从前……听了我的介绍,你喜欢这本书吗?”经过对小学生内心情绪变化的揣摩,我校有一个教师是这样开端的:“记忆中读过的书如天上的星星一样多,然而有一颗最璀璨夺目,给我留下了抹不去的深刻印象。它便是《卖火柴的小女孩》这本书。这本书讲的是……听了我的介绍,你喜欢这本书吗?”有了这样一个开端,很多小学生都会认为这是一本不错的书,从简单的几句口语交际语言中就能够引起学生读书的欲望,而且,从学生的反应也可以了解学生对自身言语的评价,再针对不同反应的学生展开不同的教育方式,在对小学生口语交际课程设计中,要尽量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的过程中去揣摩对方的情绪,这样才能提高口语交际的有效性。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注意对学生一视同仁,通过分析学生的实际口语交际能力,采取一系列的因材施教措施,教师应该鼓励每一位学生积极地进行口语交际,进而使学生能够获得整体上的学习进步,在语文素质上能有一个良好发展。

三、课程目标设计要具有一定的社会性

教学目标论文范文3

项目教学法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不仅能够提高理论水平和实操技能,而且能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培养合作、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同时,教师在观察学生、帮助学生的过程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专业水平。

二、项目教学法在标志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在标志设计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的,也就是在进行标志设计的某一项目训练前学生对标志的含义与分类、标志的设计原则和内容、标志的设计程序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与认识,也可通过临摹学习的形式带学生入门,使学生养成严谨认真的作画习惯。然后根据设计对象的不同性质进行专项训练,比如:行政组织机构标志、企业标志、品牌标志、公共标志等。下面为项目教学法在“IT科技公司标志设计”教学中的实施过程,分为5个阶段进行。

1.分组及计划制订

根据学生实际能力,强弱搭配将班级分为若干小组,每组8人,并选拔一名小组长带领本组组员共同制订详细、周密的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最终得到教师的认可后,方能付诸实施。

2.确定设计主题

先由教师提出一个项目任务设想,如题目为某某网络科技公司的标志设计,然后同学分小组讨论,每组确定2耀3个公司的名字。教师再与学生共同讨论最终确定各小组要设计的公司的名字,例如“:星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光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

3.项目实施创意阶段

根据项目任务定出标志设计的用具和尺寸规范。根据确立下来的设计主题,指导学生进入方案构思、草图绘制、标志正稿设计环节。教师应提供网络资源、优秀的设计案例,让学生学习、借鉴、模仿独立完成以上环节,但也不可忽视对学生设计思维、文化意识、探索意识、创新能力等的适时点拨。教师还要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对各自的任务进行讨论并相互提供建议和帮助,不断总结、提高,以利于计划的顺利完成。

4.项目实施标准绘制阶段

本阶段各小组成员在组长的组织下完成标志正稿、黑白稿、黑白反转稿、单色稿、网格稿的标准绘制,每位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标志写出详细的设计说明。

5.项目评价

设计任务完成后,教师项目任务定出评分标准,例如:(1)画面干净整洁、做工精致、尺寸规范,20分。(2)标志创意新颖、色彩搭配美观、符合IT科技公司标志,30分。(3)第二块版面绘制标准、注重细节、网格标志标注准确,30分。(4)设计说明版面设计美观、语言流畅、文字准确无误有说服力,20分。然后组织各小组根据评分标准进行循环点评,让他们取长补短、相互学习、找出别人问题的同时提高自我认识,共同成长与进步。

三、结语

教学目标论文范文4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4月在我院普外一病区实习的护士146名,按入科时间分组,2013年9月—12月的77名护生为对照组,男2名,女75名;年龄18岁~23岁,平均年龄(19.62±3.54)岁;其中大专生50名,中专生27名。2014年1—4月入科的69名护生为观察组,男1名,女68名;年龄17岁~23岁,平均年龄(18.87±3.35)岁;大专生46名,中专生23名。2组学生在性别、年龄、学历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普外一病区共有专科以上学历、护师以上职称并具有5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历的护理带教老师16名。

1.2带教方法

1.2.1目标教学法

观察组实习生实施目标教学的带教方法,即将教学分为制订目标、实施目标和达到目标三个阶段,带教老师根据普外科的专业特点以及护理大纲要求,以教学单元为单位制订实习期间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目标;在教学前了解学生已有知识,教师采用适当的方法和讲解深度进行教学,然后检查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在带教过程中不断对目标进行总结和改进,如未达到目标,可在学习反馈中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直到完全达到教学目标为止。使学生在实习期间了解病区内常见疾病的特点、临床症状和一般护理,学习各种护理文书的书写方法,基本掌握普外科多发病和常见病的护理方法以及危重患者的抢救程序,医嘱处理以及常用药物的用法和用量也是必知内容。此外,适当安排学生协助责任护士管理床位,应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掌握一定的护患沟通技巧。护生出科前按照既定目标对学生进行考核。

1.2.2常规教学法

对照组实习生采用原有的常规专人带教方法,护士长在护生入科后统一安排进行分组跟班教学,由所分配班次的具有带教资格的当班护士带教,并按照实习生教学大纲的要求制订教学实施计划。各班老师按常规带教方法进行实习带教,使学生熟悉医院的规章制度、常见疾病护理常规,掌握基本操作技能,以顺利完成当班工作任务为主展开实习,主要是将所学的基础知识和临床实践尽快结合。

1.3考核指标

在实习生出科前由负责护理带教的老师对学生的实习效果进行考核,同时评价护生对带教工作的满意度。实习效果考核分为操作考试及理论考试,满分均为100分,内容有基本理论及基础护理操作、护理文件书写、专科护理和沟通能力等。实习护士对临床带教工作满意度采用自制的调查表进行评价,其由10个条目组成,包括对带教老师的教授能力和态度评价、是否达到预期的实习目标、护生是否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等方面,得分越高表示实习生对带教工作的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u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69名实习护生理论知识考试成绩为(88.653±5.304)分,护理操作考试成绩为(93.247±6.893)分;对照组77名实习护生理论知识考试成绩为(83.784±4.179)分,护理操作考试成绩(87.025±6.176)分,观察组各项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观察组实习护士对临床带教工作满意度调查的平均得分为(85.540±12.32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739±13.124)分,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3讨论

教学目标论文范文5

1.学生学习情绪低落

纵观我们的传统教学模式,我们发现有很多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习正情绪不强.为什么会这样呢?跟我们的课堂有直接的关系,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的生命主体性被忽视了,课堂成为了“工厂”、“作坊”,学生被视作为接纳知识的容器,如果知识消化慢了,往往会被视作为“次品”,师生关系紧张,有些男生逐步成为学困生,并对高中生物学习有了抵触情绪.

2.教与学关系处理失当

传统的教学观一直存在误区:“认为教师教的越多,学生则成绩越好!”导致片面解读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而事实上,教与学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而又有规律.“教”未必能够保证“学”的全然发生,教学的效果可以预期,但是无法精准地达成,因为学生的学习效果,除了与教师的业务素养有关外,更多地决定于学生本身,尤其是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

3.教学氛围过于严肃

这与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所形成的“师道尊严”的传统文化不可分割,即使新课改的实施让我们的高中生物课堂有了一定的变化,教师都积极地学习课改精神,课堂上学生获得了更多的话语权,不过学生的表达还是被框在教师预设的轨道上,“自由言说”、“创新表达”的机会却很少,师生关系身上依然深深的烙印着“师尊道严”.教师长期扮演着“知识权威者”的身份,严肃的执行教学任务,学生则成为教师的“附庸”,成为教师单向知识的“输入容器”,师生关系处在尴尬的“我讲你听、我说你记”的恶性循环中,这种单向作用的师生关系严重的阻挡了师生之间情感、信息的自由传动.

二、基于“情感目标”高中生物教学的几点建议

1.用生态系统理论构建我们的课堂

我们生物讲“生态系统”,其实我们的课堂也是一个生态系统,注重生态化课堂的构建,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情感,促进师生共生共长,具体应体现如下几点:

(1)和谐自然.

这与自然生态是一样的,强调课堂环境(氛围)的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实现生态化教学的基础条件,只有身心和谐,环境宽松,学生才能放飞思维,踊跃展示,最终实现对生命本体的超越,情感的提升.

(2)生命灵动.

生态课堂是关注人的课堂,关注学生、关注教师,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健康的人格,生态课堂是以人为主体,不仅仅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更关注人的成长,即师生共生共长,伴随着生态课堂人的生命价值获得提升,生命潜能得以充分挖掘.

(3)整体、发展、开放.

目前基础教育阶段的知识都是系统化的,生态课堂的教学内容也应该系统化,知识与知识间应该有所联系,先学的知识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即知识教学呈现出整体性和发展性.同时知识的获得过程又不拘一格,应该具有开放性,让学生自己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来学习.此外,教学的对象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应注重班级群体的发展.例如,在“人与生物圈”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我们可以给予一定的指导后,放手让学生调查、收集生物圈的有关资料,通过让学生观察本地生物圈的变化,联系实际讨论如何保护我们的共同家园──生物圈,这样的教学设计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了学习活动中来,而且感觉到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发现式活动,在实践中与自然亲近,学生在获得信息、处理和加工信息的过程中充分认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感受到“珍爱生命”是人类的共同责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获得长足发展.

2.提供多元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情感

中学生物教材中蕴涵许多德育功能的内容,这些内容除个别部分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外,绝大部分都是不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的,但在反映客观的科学事实中往往仍会隐含着某些“隐性”情感.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除了应用好显性的材料外,更需要充分挖掘出隐性材料,并作一定的引导和设计,从而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生物学是一门理论性和社会性都非常强的学科,知识点包罗万象,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学生往往感到枯燥乏味,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对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常常有事半功倍的效用,像多媒体教学、野外观察、实验操作等等都是可供选择的教学手段.学生进入教学的初始状态.经验丰富的教师会格外注意并分析学生的准备状态,如在教师正式教学之前,学生对将要学习内容的兴趣、积极性、关注程度等,教师要对这些资源进行一定的判断,以此为基础,调整自己的教学手段,为此我们在进行课堂预设时要多备几种教学手段,以应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突发性的反应.

3.引导学生体验式学习

在生物课教学中,实验是重要课型,也是我们激发学生学习情感的重要抓手,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分组实验,都必须提高开放度,让学生有充分的体验,例如,要让学生预习教材中的演示实验,邀请学生参与演示实验的课前准备及课堂上的实际操作,并鼓励他们把自己设计的实验带回课堂进行演示.实验完成后,要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思维的积极性.对于分组实验,更是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设计,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是提升学生情感、科学态度的重要抓手.例如“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我们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选择所鉴定物质的实验材料?”“在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①富含还原糖或脂肪或蛋白质的植物材料很多,但并不是每一种材料都是可取的.

如在“还原糖鉴定”实验中,要选含糖量高,生物组织(或器官),而且组织的颜色较浅,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或梨的果实,有些植物叶子中也含有大量的还原糖,例如甜菜,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能不能选用叶片作为实验材料?

②注意实验前材料的处理.

苹果和梨在实验前应该洗净、去皮,保证研磨比较充分;鉴定脂肪用的花生种子必须提前浸泡,而且应注意浸泡的时间,时间过长则组织太软,切下的薄片不易成形,时间过短则不容易切成片;同样鉴定蛋白质用的大豆也要提前浸泡,这样容易研磨成浆;如果用鸡蛋蛋白的话,应该进行稀释.

③实验所用试剂的配置.

教学目标论文范文6

1.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不同步。

随着WEB技术的发展,网页制作技术不断更新,各种制作软件层出不穷,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调整《网页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增减相应知识点,使学生学习最新、最前沿的知识。但目前很多学校的网页设计课程仅包括网页元素操作、HTML、软件讲解等方面的内容,对ASP、DIV+CSS、VBSCRIPT脚本语言、数据库等最新技术涉及较少。

2.教学模式不合理。

《网页设计》课程具有知识点多、知识点分散、实践性强等特点。传统教学模式通常围绕各个知识点组织教学内容,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主体,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教学方式,突出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而忽视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网页设计》课程学完之后,学生很难将所学知识系统化,更难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网站设计与制作。目前,很多学校已经意识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性,但是培养目标及执行过程并没有实质性转变,致使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与社会需求脱节。

3.实训环节薄弱。

《网页设计》课程是一门实用性、操作性非常强的课程,教师需要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训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目前《网页设计》课程主要是在各章节中穿插相应实验内容,但实验内容仅作为课堂所学知识点的验证,没有对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起到引导和启发的作用。教师对《网页设计》课程实践教学重视不足,课程教学过于重视具体知识点的讲授,忽视网页设计整体应用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不足。

二、三维目标在《网页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实现

三维目标以“知识与技能”为核心目标,以“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从属目标,三者并不具有同等的生态位。“过程与方法”是目标与手段,促进核心目标的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之相似,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导向功能,“知识与技能”是实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目标的载体。《网页设计》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是一门包含色彩搭配、布局设计等多种技术的课程,其“知识与技能”目标要求学生熟练运用Dreamweaver、Photoshop、Fireworks等软件,并能掌握网页制作技术的基本内容、基本处理方法和一些特殊技巧。为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笔者以“过程与方法”作为主轴,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补充,设计了一套符合实际的教学模式———阶段教学模式。阶段教学模式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任务驱动,案例支撑,项目导向阶段”。教师先把实际项目引入到课程教学中,分解教学任务,完成课程知识体系的重构,然后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边教边练,将实践和理论有机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开发能力。第二阶段为“项目合作设计阶段”。这一阶段按照实际项目开发的流程,由学生自由组队、自主选题、共同完成作品设计,以提升学生网页设计综合能力。第三阶段为“校企合作实践阶段”。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职场环境下的学生工作室,为学生顶岗实习提供场所,将企业开发流程和规范、先进企业文化引入到教学中,实现校企“无缝”对接。实践证明,运用这种模式进行教学,学生的网页制作水平能从初学达到熟练程度,教学效果明显。阶段教学模式划分为上述三个阶段,具体的教学设计过程如下。

(一)第一阶段:任务驱动,案例支撑,项目导向阶段

首先,网页设计项目的选取与分解。网页设计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开发能力、审美能力,能够自主开发和进行网页设计。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基本专业技能和一些常用技巧,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师应根据《网页设计》课程的特点以及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进行项目的选取与分解。此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项目的选取在于精,而不在于多。整个教学过程一般只需三个有代表性的项目即可,每个项目均具备一定的综合性,能够解决若干个问题,同时能够将若干个知识点串联起来。第二,项目应具有使用价值,话题要有吸引力。网络技术日新月异,教师应选取最新的项目技术作为教学内容,否则没有实用价值。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以当前流行话题或学生关心的问题为主题进行网页设计,由易到难,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教学效果。第三,分解项目到每一个知识点,并逐一讲解。教学初期,学生几乎没什么基础,从整体的项目分析到具体的基本技能,教师需要逐一讲解。这样多个项目的教学,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笔者从教学实践中发现,随着学生知识的积累,他们掌握每个项目所需要的时间会越来越短。其次,案例的讲解与分析。案例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案例教学具体又分为案例分析和案例讲解两步。案例分析:教师引入相关案例,通过最终效果图与网页素材的对比,激发学生好奇心,给学生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接着,教师对主要知识点进行分析、归纳,组织学生对案例实施过程以及所需技术进行讨论,使学生对网页制作全过程(即项目分析、网页设计、网页制作、项目测试和网页)有个整体上的认识。案例讲解:对应用性很强的知识点,如网页中嵌入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元素,以及表格、表单、层、链表等基本概念,教师需要仔细讲解,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对综合性很强的网页,教师除教授学生基本技能外,还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开放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在课堂上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展示高水平、高质量的网页范例,开阔学生视野,扩展学生思路。最后,以任务作为驱动进行教、学、练。在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布置任务,接着师生一起分析任务,然后由学生执行任务,最后由教师评价任务。任务驱动作为案例教学的有益补充,很好地融合了教、学、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在第一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实际项目与课程知识相结合,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对任务进行分解,并检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持有的态度和情感体验。

(二)第二阶段:项目合作设计阶段

在项目合作设计阶段,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个项目小组,每组四五人,并推选出一名项目负责人。根据网页设计相关知识以及个人兴趣,小组成员自拟题目,共同制订项目计划和实施方案,由项目负责人负责任务分工以及项目材料的整理。小组成员的具体分工如下:美工负责前台、后台网页美工设计,如网页布局、网页所需素材(如图片、音乐)、网页字体及网页色彩搭配等;前台代码设计人员负责前台程序代码设计,如数据库数据的提取、网页展示、留言板数据录入等;后台代码设计人员负责后台数据库设计以及数据维护,确保网页正常运行。在整个项目设计过程中,学生完全处于主动学习状态,每个小组拥有充分的自主权,遇到问题,各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合作完成任务。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探索冲动和创造激情,加强团队协作能力。在整个项目设计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解读网页设计过程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并对项目设计过程中涉及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巧进行补充。另外,教师需要参与各小组任务制订以及最终案例总结,表扬学生的优点,指出其不足之处,这样不但可以巩固教学成果,弥补学生的学习漏洞,而且能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通过第二阶段的学习,学生不仅能掌握知识与技能,而且能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与情感。

(三)第三阶段:校企合作实践阶段

基于校企合作的课程改革是学校发展的需要。第一,学校应依托行业构建校企合作机制,聘请相关企业技术骨干为指导教师,根据不同岗位分工,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制订和教学。同时,教师应根据企业的相关要求和标准来规范学生的行为。第二,建立职场环境下的学生工作室。《网页设计》课程的教学课时有限,部分对网页设计感兴趣又极具操作能力的学生,希望在课后能继续深入学习网页设计的实用技术。为了满足这部分学生的实际需求,各学校可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与企业合作建立学生工作室。学生工作室完全按照企业模式进行管理,并可承接校外的网页设计项目。在工作室中,教师将学生分组,并和学生共同完成项目开发,以培养学生在实际项目开发中的分工协作能力,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企业的工作氛围,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抗压能力等。第三,校企合作模式下,课程教学将作为社会需求和个体需求的结合体。专业课程校企合作阶段,学校应以企业需求为前提,将课程内容与企业生产项目对接,实现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一体化。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针对性强,不仅能与企业用人要求接轨,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论

教学目标论文范文7

目标管理是彼得•德鲁克1954年在其《管理实践》一书中提出了具有影响的重要理论概念,已成为现代管理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紧紧围绕总目标为中心,采用分层的系统,通过具体的权力下放,激发成员的积极性,实现组织的有效性。他认为一个组织的“目的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如果“一个领域没有特定的目标,则这个领域必然会被忽视。”他在分析中强调目标的定位,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做向导,企业越大,人员越多,冲突和浪费概率就越大。为此他提出目标管理的实践主张。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中心进行的一整套管理活动。企业根据经营战略制定总体任务目标,管理者对总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层层落实,通过目标的具体落实,最终实现各个成员的管理,也是成员进行“自我控制”努力完成的既定目标,根据目标完成的情况制定了相应的评估标准,以具体的评估标准为依据衡量每个员工完成目标的情况,对目标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奖励激发全体员工为实现总目标积极努力,促进了总目标的实现。目标管理理论认为目标管理的过程主要包括:目标的制定;目标的展开;目标的实施;目标的考核、反馈四个环节。这些环节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互相影响,互相依赖,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二、舞蹈教学目标模式的内涵、特点

1.舞蹈教学目标管理模式的内涵

根据舞蹈教学规律和特点,学校在一定时期内由校长、教务处—系部、课程组、教师共同参与舞蹈教学工作目标的制定与分解。以学校总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中心,舞蹈教学人才培养目标为根本,确定各级的分目标,各级在获得适当资源配置和授权的前提下,积极主动、自我控制,使得学生掌握舞蹈基础知识、学会舞蹈技能技巧、提升舞蹈教育教学能力的行为过程,同时也是学校总目标实现的管理过程。基本思想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以学校总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中心,建立完善的舞蹈课程目标管理、舞蹈课堂教学管理体系,通过教学管理角色的共同参与,最终实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2.舞蹈教学目标管理模式的特点

中等幼儿师范学校舞蹈教学目标管理模式的构建,以自身教育实践活动为基础,在舞蹈教育教学发展进程中,总结经验,不断进步和完善,慢慢沉淀出自己的特点风格,并与现当代教育思想同步,其模式特点主要从舞蹈教学管理目标明晰、分工明确、考评完善、自我控制这四个方面来体现。

(1)目标明晰、定位准确

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根据国家的教育目标,结合本校的实际、特色制定相应的总体培养目标,教务、课程组负责分解到各个课程目标,舞蹈课程组制定各个领域总目标,各舞蹈教师制定相应的学期目标、月目标、周目标。这符合教育总目标,把学校的培养目标层层分解,建立完善的舞蹈课程目标体系,让每个教师、学生都具有前进的方向和目的;目标的各个阶段都是联系紧密、科学严谨,具有完整的目标网络体系。

(2)分工明确、权责清晰

以人为主体是目标管理的一大特点。学校内部各层次教师交流沟通增多,理解信任感增强;教师和学生自主参与管理,使学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倾向于非强制;学校的整体环境气氛更加和谐等。学校总体目标、教务-课程组培养目标、舞蹈课程培养目标、教师教学目标、学生学习目标等各个阶段目标确定后,明确各个阶段的负责人,把所有参与人员都规制到整体舞蹈教学目标体系之下,从领导者→教务、系部→课程组→教师→学生,每个阶段、每个人都能通过舞蹈教学目标体系图,清楚自己工作、学习的定位。总体目标设定后,每个行为主体都开始制定自己的实施计划,包括管理、舞蹈教学、学习的方式、方法、具体阶段、完成的规定的时间等,舞蹈教学目标网络就形成了。

(3)重视激励、促进沟通

重视激励的过程实际就是工作、学习监督的过程,领导者必须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才能够指导一线教师哪些做的好、哪些需要改进,怎样做才能做到更好。教师要和学生沟通好,才能减少冲突和矛盾,提高舞蹈教学的效率。通过激励、沟通使管理者→教务、课程组→教师→学生之间都能够坦诚相见、团结合作、集思广益、促进相互交流和了解、改善了人际关系,为实现舞蹈课程目标、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贡献力量。

(4)考评完善、自我控制

舞蹈教学目标网络体系形成后,同时也就有了相应的衡量标准,也就是考评制度,这样才能对教师教学成绩、学生学习成绩进行衡量和评估。以往的舞蹈教育教学评价结果参与了个人的主观臆断,这样就不能较客观地评价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成绩,通过实施舞蹈教学目标网络体系,能够在目标实施的初期,所有教职员工都能够明确评估标准,也能够较客观、公正地考评成绩和进行相应的奖惩,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全体教职人员完成教学目标的积极性、主动性、控制性。综上所述,中等幼儿师范学校舞蹈教学目标管理模式的特点,强调教师和学生的主导性,赋予教师更多的教学自主权,倡导学生的自立、自理、自我的管理能力,体现了舞蹈教学目标管理模式的目标明晰、分工明确、考评完善、重视激励的特点,凸显了舞蹈教学目标管理的特色,倡导以人为本的民主思想,是现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时代进步的要求,值得我们不断地研究。

三、舞蹈教学目标管理模式的结构

舞蹈教学目标管理模式的结构是由舞蹈课程目标管理、舞蹈课堂教学管理和教学管理角色三部分构成,通过教学管理角色共同商定舞蹈课程总目标、课程领域目标,通过舞蹈课堂教学管理,建立师生管理共同体和有序的舞蹈教学常规等,构建完善的舞蹈教学工作评价考核体系,最终提高舞蹈教师教学工作质量和实现学生学习质量。由学校的总目标到具体个人目标都是由上而下层层分解成具体小目标,具体目标的完成,才能实现学校总的培养目标,这就体现出目标管理的核心思想。

1.舞蹈课程目标管理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展开实施的核心是课程目标管理,舞蹈教学目标管理模式中的一个重要组织机构———舞蹈课程目标管理,是协调和控制该组织完成舞蹈教学目标的重要因素。它包括:舞蹈课程总目标、舞蹈课程领域目标。舞蹈课程目标管理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本着“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强调自主建构式的学习”的原则,旨在构建具有幼儿师范学校特色的现代化舞蹈课程体系,合理开发本校舞蹈课程,协调处理好三类理性—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本校课程之间的关系。最终落实到让学生具备在幼儿园和社会舞蹈教育机构组织舞蹈课堂教学和舞蹈活动的能力。

2.舞蹈课堂教学管理

课堂教学管理是复杂的、具有挑战性的,教学目标必须经过课堂来实现。舞蹈课堂教学管理讲究规范性,包括师生管理共同体、舞蹈课堂规约、良好的舞蹈课堂情境等。舞蹈课堂教学管理多种多样,包涵了舞蹈教学的所有方面,是维持舞蹈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

3.教学管理角色

深入分析不同地区文化特点,在国家教育制度范围内,以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的具体人才培养方案出发,制定符合国家、地区、学校特点的舞蹈课程内容,通过课堂的具体操作,组织协调“领导者→教务、课程组→教师→学生”的双重管理关系,即舞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导管理的普遍性和学生在初级模仿和高级理解中自身主导管理和被管理的特殊性之间的关系,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课堂教学管理。这就是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的舞蹈教学目标管理模式,即“舞蹈教学课程目标管理与舞蹈课堂教学管理”;教学管理角色:“领导者、教务、课程组、教师”,只有合理把握教学管理结构和教学管理角色的关系,使舞蹈的相关资源得到合理的组合与利用,才能进一步升华舞蹈教学目标,把舞蹈教学目标管理模式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与国家、地区的教育方针制度保持一致,才能实现舞蹈教育管理的现代化与科学性。

四、舞蹈教学目标管理模式的运行方式

根据学校总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舞蹈教学培养目标,按照组织程序和相应的教师分工、岗位职责,舞蹈教师制定相应舞蹈教学计划、规划好学期各个阶段、各个单元的教学要求及指导学生提出个人的舞蹈学习目标,使学校舞蹈教学总目标由上而下经过层层分解,纵横交错的目标管理体系。把学校总目标进行纵向的分解,使之具体化。从管理者到教师、学生很清晰的明确个人目标,从而把舞蹈教学计划和大纲的要求落实到实处。

五、舞蹈教学目标管理模式的操作流程

中等幼儿师范学校舞蹈教学目标管理模式围绕着“一个中心,四个流程”。“一个中心”既以学校总的培养目标为中心,“四个流程”既对舞蹈教学目标管理进行目标设定、目标分解、目标实施、目标评价与反馈四个流程来进行。

1.目标设定

目标设定是进一步构建中等幼儿师范学校舞蹈课程的逻辑起点。因为只有在具体的教育机构中,明确具体课程目标教学的管理模式,才能将舞蹈教学总体目标转化为具体的舞蹈课程目标,从而更好的实施教学。

2.目标分解

中等幼儿师范学校舞蹈教学目标管理模式的分解,在舞蹈教育活动总体目标的规范内,把舞蹈领域目标分解为更加具体、细致的目标,按照目标管理的组织来分解,是从舞蹈课程目标至舞蹈领域目标再具体至舞蹈课堂教学目标的过程。

3.目标实施

中等幼儿师范学校舞蹈教学目标管理模式的实施,相对于其计划的总体目标而言,属于领域目标,模式内容更加具体,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该管理模式的实施内容主要包括舞蹈艺术基本理论、舞蹈基本功训练、芭蕾基础训练、民族民间舞蹈、幼儿舞蹈、幼儿舞蹈创编与赏析六大领域,通过具体的舞蹈课程领域目标管理来得以实现,进一步体现艺术领域的目标。

4.目标评价与反馈

教学目标论文范文8

1.1实习时间较短

高护护生在学习期间一般的实习时间为8-10个月,各科轮科时间约为3周,在临床实习的时间较短,同时包括基础、专科、整体、责任以及危重患者护理等大量的临床实习内容,护理过程中还涉及相应的心理护理,对于实习护士来说,任务繁重,很难能在短时间里完成实习计划。

1.2临床实习内容多样

在护理学习过程中,书本知识内容较为固定,但是临床实践中,各种不可预测情况都会发生,由于不同的发病机制及来源都会加大护理人员的工作难度,同时不同科室,对患者的护理禁忌都有所不同,这就直接导致了基础知识与实践的相应内容衔接不上,也使实习护士对工作产生困惑,这严重影响其学习效率。

1.3实习护士的个人素质不同

每个人的护理能力是有差别的,同时每个人的学习效率也有很大差异,所以在护理人员的培训中,需要根据个人素质不同进行培训教育。对于学习人员,不止针对个人的操作能力,还涉及其生长环境以及个人心理素质,这对于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给予最佳的治疗状态非常有决定性作用。

1.3带教老师水平和指导方法不同

不同的带教老师对护理经验的感触不同,同时有的老师从事科研教育多年,但是临床经验较少,这也为实习护士的教学占据了很大的局限性。

2制定阶段性目标教学

2.1辅助阶段

实习的第一周作为早期阶段,主要由责任护士教学,主要参与护理工作中的基础、生活护理以及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护。并且带教老师指导进行病床用品、铺单、患者的口腔基础护理、防止褥疮、扣背吸痰等基础护理技术。同时嘱咐护理人员在操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在老师带教的辅助阶段,通过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和心理素质,辅助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

2.2执行阶段

在接下来的一周里,作为教学的执行阶段,带教老师应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医嘱建立施行特别护理,掌握患者在医院就诊过程中的一般护理内容。对于护理的特殊内容,包括监护仪的使用、输液泵的处理方式都在老师督责范围之内。在本护理教学中,让实习护士更多地与患者交流,耳濡目染地建立实习生对护理内容的概念体系的建立。同时建立实习生对护理工作的兴趣,使其热爱这一工作。

2.3责任阶段

是实习的第三周,让实习护士独立实施护理工作,包括常规的护理内容、文书记录方式、危重患者的特殊护理及急诊相应护理措施的采取,建立完整的护理体系,使其真正领会护理工作的精髓。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是针对患者的疾病所围绕的支持性护理,还包括患者心理情绪方面的护理,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3阶段性目标教学的效果

首先阶段教学保证了实习内容的有效传递,每个阶段,对实习护士都有清晰的教学任务,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保证,同时也让实习护士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其次,阶段教学也让带教老师和学习护士建立良好的学习模式,也能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对学生的教学内容有个合适的考量。再者,阶段教学得到良好的临床效果,在护理的体会中,我们可以看到,实习生在不同的阶段,专业素养是有很大的差异,同时对各种突发情况的应变能力也有很大的改善,对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也能够更为准确地回答,实习护士的专业技能和素养的变化都有明显的提高。

4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