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推广总结范例

活动推广总结

活动推广总结范文1

一、指导思想

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全国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对油茶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林业科技推广服务,切实提高我县油茶产业科技含量和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二、目标任务

完善油茶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立科技人员帮扶机制;组建县、乡二级油茶科技推广服务技术队伍;全县举办油茶技术培训班二期,培训人员100人次,发送《漫话油茶种植管理》200本,开展送油茶科技下乡活动24次;培育建设低产油茶林改造示范基地2个、高产油茶林示范基地5个;积累和优化油茶低改技术,为全县推进油茶低产林三年改造做好技术准备。

三、活动内容

(一)组建油茶科技推广服务技术队伍

完善“县级油茶科技推广服务指导员”+“乡级油茶科技推广服务挂点员”+“当地油茶乡土专家”体系制度,在全县组建一支20人以上的油茶科技推广服务技术队伍。

1.邀请省、市级油茶科技推广服务专家、特派员到我县进行油茶科技推广。

2.县级油茶科技推广服务指导员:从局高、中级职称专业技术员中送派“县级科技推广指导员,由县营林股、产业扶贫办、林权管理服务中心、种苗各林场管理股、各乡镇林业工作站落实一名具有较强实践经验的油茶技术人员,分别挂点指导当地的油茶技术服务工作。

3.推行当地油茶“乡土专家”:各乡镇从油茶种植户中推荐出油茶种植管理行家能手4名。

(二)开展油茶科技指导培训

围绕提高全县广大林农油茶经营管理水平,营造发展油茶产业的浓厚氛围,增强林农发展油茶产业的信心,为全县推进低产油茶林三年改造计划提供技术保障,在全县开展多形式的科技培训。

1.发放油茶技术服务相关资料。发送《漫话油茶种植管理》200本,《油茶修剪技术攻略》100本。

2.分层次举办技术培训班。全年举办二期油茶培训。一是县级举办2期油茶丰产栽培和改造技术培训班,每期50人。时间定在5月中旬与8月中旬各一次。

3.开展现场技术服务指导。全年开展送油茶“良种良法”科技下乡活动24次,每乡至少开展1次。发放油茶“良种良法”技术资料。县级指导员和当地油茶乡土专家每年开展油茶技术指导服务不少于2次,要对每个关键技术环节(如:选地、整地、施基肥、起苗、调苗、栽植、抚育、施肥、抗旱、防冻、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环节)进行技术指导。

(三)培育建设高效油茶示范基地

通过县、乡两级林业科技人才力量和推广运用的林业科技成果,培育扶植一批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高效油茶示范基地。高产示范基地选择2009年后的新造油茶林,低改示范基地选择天然老油茶林中进行,每个基地面积不少于50亩。油茶高产示范选择“省普生绿色生态有限公司”在于2009年所造的350亩基地,油茶低改示范基地选择在镇甲山场80亩天然老油茶林为全县辐射基地。各基层林业站营林技术员对接本乡镇油茶技术挂点,进行技术跟踪服务。

(四)强化经验总结和宣传推广

通过服务队伍技术推广作用,提高广大油茶造林户的经营管理水平。同时,要善于总结,善于引导,广泛宣传推广高效油茶典型,讲好“油茶故事”,增强林农、果农发展油茶产业的信心。

1.对“2020年油茶科技推广服务年活动”进行认真分析总结,形成典型经验,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站、网络等新闻媒体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推广。

2.各乡要在县级林业网或微信公众号上宣传油茶科技推广服务年活动成果,上报不少于1篇以上科技推广服务图文信息。

四、进度要求

围绕“2020年油茶科技推广服务年活动”的工作目标,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工作部署。3月下旬,完成县级指导员和乡土专家的组建。2020年4月上旬,制定《2020年度油茶科技推广服务年活动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20年4月中、下旬,开展油茶科技需求调研活动,准确掌握企业、林农技术需求,全面了解各示范区油茶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编写科技服务方案;编印科技培训及送科技下乡活动需要资料。5-12月按照目标任务和活动内容,全面开展油茶科技推广服务活动工作。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21年1月底前“油茶科技服务年活动”进行全面总结,形成典型经验,举行经验总结交流会议,通报表彰在本次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五、保障措施

活动推广总结范文2

一直以来,许多教师认为“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的“任务”应该由任课教师根据当前教学主题或目标设计提出,并针对所提出的任务,采取演示或讲解等方式,分析任务并给出完成任务的思路、方法、步骤和结果。其实,这种理解不全面,在“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任务设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任务的设计过程中应该转变思维方式,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任务的设计。在教学开始前可以与学生代表进行探讨,综合考虑专业教学的需要、课程本身的需要、社会职业岗位技能培养的需要,了解学生知识结构层次现状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使任务具有探究性、创造性和生活性。

二、农业推广课上师生共同设计任务

1.农业推广课程性质。

农业推广学是一门建立在心理学、行为学、经济学、营销学、传播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基础之上的一门边缘性、交叉性、应用性学科,主要研究农业推广人员如何对农民进行组织、教育、咨询、服务,使其改变行业,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传播扩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学科。农业推广对于我国农业生产现代化的实现,提高我国农业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高等职业院校开设农业推广课程的专业。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的农学、茶叶栽培、设施农业、作物栽培、园艺等多个专业均开设农业推广课程。

3.职业院校开设农业推广课程的目的。

农业推广课程主要包括农业推广的涵义、发展史,以及农业推广的原理和方法、组织管理等。高等职业院校开设该课程旨在培养农业推广机构基层推广及管理工作的高等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可以使得农业院校的学生可以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在实际农业生产中,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教学目的是通过系统的多种教学活动和手段,使学生正确地掌握农业推广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加深对我国农业推广理论和实践的理解,学会灵活改变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提高基层实际推广工作水平和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工作能力。

4.农业推广课上师生共同设计学习任务。

(1)教师设计部分。综合考虑农业推广学科性质、高等职业院校开设此课程的目的、学生所在专业、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特点及教学任务设计的原则,笔者在农业推广课程授课过程中采取了师生共同对教学任务进行设计的方法。即教师将整门课程的知识点设计为一个符合课程需求的、规定了教学范围但不指定具体名称的综合性较强的教学任务(×××地×××项目的推广),这一综合任务又下设若干子任务:①农业推广人员角色认识;②×××地农业推广项目的选择与确定;③×××农业推广项目的实施;④×××农业推广项目的总结评价;⑤×××农业推广项目成果报奖。整个学科的知识点分别穿插于若干个子任务中。(2)学生具体设计任务及实施。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农业推广人员角色扮演的身份及工作性质与程序;然后结合社会岗位需要、个人兴趣爱好、农业专业知识掌握情况、本课程知识点、当地自然与社会条件等综合分析选择确定农业推广项目,并撰写推广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确定了具体推广项目后的工作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结合自选项目的复杂程度、当地农民素质条件,以及硬件设施等选择确定项目的推广模式与方法,并撰写推广项目实施方案,模拟推广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农民的采纳情况随时应变使用多种方法,并锻炼学习人际交往及演讲的沟通、交流、语言技巧;项目推广演练结束后,学生需要进行双重总结与评价,一重总结为对自身所选项目及推广情况进行专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综合总结评价,并撰写总结报告,二重总结为学生之间相互对课堂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总结,总结在评价过程中相互取长补短;最后,学生们需要撰写推广项目成果请奖申请书,学习推广项目的报奖流程。

5.师生共同设计学习任务的学习效果。

活动推广总结范文3

以十八大报告和《党章》为重点,组织机关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充分发挥畜牧网网站及网上党支部专栏作用,结合实际,采取集中宣讲、专题培训等形式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重点对全体党员干部进行培训。坚持学以致用,着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改革发展、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转化为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建设海洋特色新兴城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际成效。

二、加强机关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1.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各党支部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深入调研、提前谋划,做好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准备工作。下半年,按照市委统一部署,组织各党支部精心研究主题载体,扎实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2.规范完善网上党支部建设。对畜牧网“网上党支部”建设进行更新,完善网上党支部组建模式、功能设置和管理措施,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提升网上党支部建设整体水平。利用网上党支部平台加强党员教育、密切党员联系。

3.深化党建共建机制。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关于深化拓展党群“双向直通”机制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意见》,将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党建共建的主要内容,组织各党支部与包联村党组织开展党建共建活动。

4.深入开展“规范化党支部”创建活动。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建设的意见》各项规定,选好配强机关党组织领导班子和专兼职党务干部。认真做好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贯彻、网上党支部建设、党建共建等工作,积极参加市委“规范化党支部”评选活动。坚持局领导班子履行抓党建职责情况述职报告制度。定期组织开展党支部交流活动。

5.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继续实行“一推一选”集中公开推荐入党积极分子和“一推两选、全程公开”发展党员制度。推广党员积分制管理,推行“一述四评”党员评议办法。探索党员能进能出机制。组织开展庆祝“七一”活动。

6.推进机关党建创新。紧密结合实际组织开展机关党建创新,建设创新型机关。围绕“规范化党支部”、网上党支部、党建共建、乡镇畜牧兽医站规范化建设等内容开展“调研月”活动,排查分析存在问题,总结推广先进经验。

三、以机关工作创新为重点推进机关建设

1.深化机关工作创新。积极组织机关科室、局属各单位开展机关工作创新,向市直机关工委报送创新奖材料,争取获得2013年度机关工作创新奖。

2.深化机关名牌创建工作。进一步丰富“兴牧富民、造福万家”机关品牌理念和内涵,做好品牌的巩固和深化,努力打造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创新性的机关品牌。

3.扎实推进机关科室建设。深化机关科室建设,健全完善科室工作运行机制,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制度。坚持不懈地抓好科长队伍,采取多种方式提高科长履职能力。积极组织优秀科长参加市直优秀科长评选。

4.深化机关规范化建设。鼓励机关开展行政服务创新,不断完善办事程序、提高行政服务效能。总结推广机关提高行政服务效能的经验做法。深化乡镇畜牧兽医站规范化建设,规范完善创新乡镇机关党建工作,总结推广先进经验。

四、加强机关精神文明和群团组织建设

1.加强机关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参加2013年度市直文明单位评选。深化文明科室创建活动,总结推广办公室“文明科室”创建经验。组织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做好“文明餐桌”行动。

2.加强机关文化建设。加强岗位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干部职工爱岗敬业,增强责任意识、争先意识、协作意识和大局意识。加强机关文体组织和文体设施建设,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

3.加强群团组织建设。坚持以党建带群建,不断加强机关群团组织建设,做好群团组织换届选举工作,调整充实群团组织。组织广大青年积极参加市直机关青年志愿者服务团组织开展的各项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参加市直工会、青年、妇女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机关职业道德模范评选。加强群团组织干部队伍建设,对群团干部进行培训。

五、加强机关党内基层民主和党风廉政建设

1.探索创新成立民主监事会。以加强民主监督、增强机关干部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参政议政积极性为目标,积极探索创新成立民主监事会。

2.深入推进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围绕严明党的纪律、改进工作作风,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加强反腐倡廉教育,继续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编发反腐倡廉典型案例。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依法查处党员违纪、违法案件,保持机关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先进性。做好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相关工作。深化机关党务公开工作。

六、加强机关自身建设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严格执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各项规定,坚持民主集中制,开好民主生活会。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实施办法、市委实施意见,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活动推广总结范文4

农业推广学是研究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的、多学科交叉的一门学科。该学科属于农业科学中一门重要的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践性的学科,是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生产实际、农民生活改善以及农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应用性知识体系。通过学习《农业推广学》课程,能够使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以专业知识为“点”,以广泛的农业生产经营的多方面因素和需求为“面”,点面结合,科学而有效地从实际出发解决具体问题。因此,以大农学类不同专业的专业课和《农业推广学》课为依托,培养“T”型的复合型人才是大农学专业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之一,因此,《农业推广学》课程的教学显得非常重要。多年来,为了紧密结合农业人才培育和农业发展对推广人才的需要,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在农业推广学专业课、专业限选课和任选课的教学实践中,不断从课程讲授内容、教学形式和考核制度等方面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促进了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1][2]。

近年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对该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改革,目的在于让学生更好地接触实际,体验实践和理论的差异,巩固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际开展推广工作的能力。实践性教学方法的尝试对于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农业推广创新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和学习热情,以及对“三农”的认识与理解等均显示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开展以案例为线索的启发式教学,使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

《农业推广学》课程内容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即推广理论部分和推广实践部分。理论部分以行为改变理论、沟通理论、系统理论、传播学理论、教育学理论以及组织管理学理论为主。在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除介绍各个理论本身的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学生掌握这些理论在农业推广活动中的指导意义与实际应用。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列举实际案例,要求学生分析其中能够应用什么理论以及如何应用该理论指导具体的推广工作,目的是使学生会初步“纸上谈兵”。例如,在讲授行为科学的需要层次理论后,教师列举一个项目在某地推广成功或失败的案例,让学生分析面对不同推广地区和千差万别的推广对象——农户,根据需要层次理论来了解如何做好推广工作,最后得出该理论对推广工作具有指导作用的结论,即在农业推广工作中,要针对不同农民的实际需要,因时因地因人开展相应的推广工作。这样,将枯燥的理论与现实事件融于一体,相互支撑,相互印证,使学生乐于学习和接受。该课程实践部分的内容围绕我国农业推广内容与方法、推广组织与体系建设、推广人员素质与职责、推广的环境条件等进行讲授。由于这些内容是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讲授,有更多的生动案例(包括正反面的实例)能够在相应章节加以举证和分析,启发学生结合实际灵活学习。

二、开展专题讨论,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讨论课是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主要问题进行探讨,辨明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它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大有裨益。实践证明,讨论课在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和课堂教学气氛的改善等方面均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3]。在《农业推广学》课程的教授过程中,教师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设置相应的主题开展课堂讨论。教师提前2-3周布置任务,一般以国内农业推广体系或其他方面的改革热点作为话题,学生成立讨论小组,组员分工查阅资料、准备讲稿、制作幻灯片,到规定的讨论课时间每小组派一名学生上台演讲,然后由教师和其他学生提问和质疑,最后,教师根据每个小组准备的认真程度、讨论内容、口头表达以及幻灯片制作质量等综合打分,同一小组内不同学生按照贡献大小的排序在成绩上有所差别。例如,在对2005级农学专业(农业生物技术方向)与2005级蚕学(蚕业资源与生物技术方向)共三个自然班学生合班上课时,开展了一次课堂讨论。

此次讨论课根据我国基层农业推广体系改革的需要,确定以美国、日本、以色列三国农业推广特点与经验借鉴为话题,三个班各负责一个国家的情况介绍及其经验对我国的借鉴作用,每个班分成不同小组立足于各国农业推广体系的特点、推广内容与方法等方面。最终大家弄清楚了这三个国家在推广方面的主要特点,即美国以大学为主的合作推广体制以及广义农业推广的内容、日本以政府推广机构与农协为主的双轨推广体制、以色列以高科技武装农业和推广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的工作方式等。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学生们在热烈讨论之后,明白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找出了目前我国基层推广体系改革可以借鉴的国外经验。在讨论课上各小组学生精心准备的短片、视频、图片和文字等资料内容丰富、表达形式生动,激发了其他学生积极思维,勇跃提问和质疑,课堂气氛热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多年来,学院在讨论课的内容、形式和组织等方面不断进行改革,总的来看这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之一,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帮助很大,尤其体现在查阅文献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多媒体应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主动学习能力以及团队合作与协调能力等方面。

三、开展社会调查与现场参观活动,使学生学会在实践中检验真理

《农业推广学》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门课程,走出课堂到推广的第一线去学习,能够使学生获得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亲身感受现实推广活动与理论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差别,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增强认识,激发兴趣。社会调查是一种普遍采用的实践方式。近年来,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学院开展了多次社会调查活动,都结合大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和“三下乡”活动来进行,这样,在组织形式、人员规模、经费和效果等方面均有了较好的保障。一般教师在上该课程的学生中组建2-3个调研小组,然后分组做准备工作,主要包括选定调研地域、确定调研课题、拟定方案、设计调查问卷等,然后再由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座谈心得体会和交流经验。通过在工作和生活实际中进行社会调查,使大学生走进农村,接近农民,进入百姓生活,获取真实印象,感悟“三农”问题的真谛。由此,很多学生与农民的感情拉近了,对专业更感兴趣了,学习越来越主动了,社会责任感增强了。正像一些学生在总结时所说的:“农民说的都是一针见血的东西。其实他们懂得比我们还多,或许他们没有很高的文化水平,但他们善于实践,善于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走近他们,让我们见识不少,让我们学到了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他们是农村的书本啊!”#p#分页标题#e#

多年来,对开设有课程实习的农学专业的学生,学院安排的另外一个实习项目是现场参观。教师在参观前一周把参观地和参观内容的基本情况告诉学生,让他们通过网络了解当地农业发展及与推广工作相关的信息,有备而去。在参观过程中,要求学生眼到、耳到、心到,积极询问不懂的问题,并做好记录。参观后要求学生每人写一篇总结,主要谈自己的感想、体会和认识等。例如教师曾经多次带不同年级的学生到增城市进行为时一天的参观学习。通过到增城市农科所和推广站参观,让学生了解政府推广机构的设置和运作情况以及开展新品种、新技术试验和现场示范运作过程;通过到朱村镇优质稻标准化生产基地、挂绿米业现代化加工车间、以及先科菜业有限公司杏孢菇生产车间与叶菜类蔬菜规模化生产与加工基地参观,让学生了解农业龙头企业的政府牵头、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到小楼镇冬瓜种植示范基地参观,让学生了解和学习农民的组织——农民冬瓜协会对入会农民在生产前期、生产中期、生产后期提供服务的方法和经验;通过到宁西镇参观华南农业大学教学实习基地,让学生了解农业大学产学研紧密结合,为当地农业发展做贡献的做法和经验。限于时间和经费,凡校外实习安排一般都就近短期进行。但是通过短时间的现场参观,让学生亲临现场学习和感受农业推广活动的主要力量即政府推广机构、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以及高等农业院校等的现实运作情况和对农业发展的重大作用,这比在课堂上抽象讲述效果要直观、生动且学生易于接受和引发他们的想象与思考。

四、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活动,训练学生的推广技能和创新能力

尝试参与简单的农业技术推广活动是学生真正进入推广一线、扮演专业推广人员角色服务老百姓的过程,是充分利用其所学知识和能力解决现实生产问题的时候,相当于实际操练,即“实战演习”。多年来对于农学专业必修或选修《农业推广学》课程的学生,教师动员和鼓励他们积极加入农学院学生会的农业科技协会,亲身参与对来信或来电咨询农业生产技术问题的农民的答复,因为参与这个活动的过程能够使学生增强责任感和相互之间的信任,并主动查阅专业书籍或请教相关老师确定答案,然后解答农民的问题,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学农、爱农和服务农民的专业精神,从而提高他们从事推广活动的能力;其次,结合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组织学生深入农村和农户进行技术咨询,赶科技大集,发放各种技术资料与种子种苗,办技术讲座,现场解答农民的问题等。这样的活动对学生的训练是多个方面的,包括心灵的陶冶、爱心的奉献、友谊的建立、团队精神的培养、知识的综合与应用、表达能力与社交技巧的训练等。通过到实地参观实习,有学生感慨地说“七天活动、三个月的准备工作。这一趟,我们为爱奔跑!真正体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真理。”

此外,开展模拟推广活动。教师可以就某个技术在某地方的推广为目标,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设计推广方案,在课堂上开展模拟推广活动,然后比较不同小组的方案的优劣及现场表现,评出优胜队或者让各小组自己确定一个技术推广方案,派一名学生向大家宣讲,并经比较不同小组的方案后,评出最佳方案。通过这样的活动,动员各个小组的学生集思广益、制作方案、激情推广,既锻炼他们应用农业推广原理和方法指导具体推广活动的能力,例如,2006级农学专业学生开展的“三宁尿素万州路”的模拟推广活动,以将产自湖北的三宁尿素销售到重庆万州区为例,分析了多年来万州的尿素市场情况,包括泸州尿素在万州农民中有信誉有市场的原因及不足之处。同时,分析了三宁尿素的可行策略,即建立更方便农民购买的销售方式(示范式销售、拆整式销售、篷车式销售、服务式销售),以高品质低价格的竞争优势打开在万州的市场。这样的模拟推广活动使学生关注家乡的农业生产发展现状及其技术信息需求,谋求其发展的新途径和新办法,又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才能。

活动推广总结范文5

关键词:排舞;中学生;身心健康;情绪情感;德育工作

1.问题提出

排舞运动是以音乐或歌曲为基础,编者按照一定规律编好具有重复性的完整动作,是一种有氧运动,可以起到健美、增强体质的作用,是集舞蹈、艺术和体育为一体的运动。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对于学校体育中排舞开展现状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泛泛的宏观探讨和对于高校排舞开展的研究,其中研究对象高校多于中小学,女性多于男性。研究方法比较单一。缺乏对于高中阶段、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阶段)甚至是学前阶段(幼儿园阶段)的排舞开展的研究,这些阶段更需要专门的理论研究来指导排舞实践的开展,故应该加强此方面的研究。德育工作研究多数都是用已有的现象、规律和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验证,做出结论归纳与建议,缺少理论与实践行动相结合的强大支撑;德育工作渗透研究较多,而学生在排舞中的道德情感研究较少,且学校实际教育教学推广工作中的案例或方法匮乏。

2.研究过程与方法

2.1文献法

从排舞进校园和身心健康及德育教育工作三方面进行研究,把握国内外研究动态,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框架和方法。

2.2调查法

调查研究学生在开展排舞运动前后有关素质指标的变化,调查校园文化氛围变化、班级体建设变化、学生自身情绪、情感变化等,为分析排舞对学生身心健康和学校德育工作影响提供事实依据,对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开展校本课程的新成果进行总结,筛选出教学的新经验、新方法,用以指导实际操作。

2.3行动研究法

通过“实践+反思+总结+再实践”的教学研究,探索开展排舞校本课程的方法和策略。筛选和研究开展排舞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高研究的即时应用价值。

2.4个案研究法

研究对象中的特定个人和团体,调查其在参与排舞运动前后的身体素质、情绪情感、集体荣誉感、认同感、幸福感等变化,为研究提供实践经验。

3.研究内容

3.1构建校本课程,促进排舞运动在校园的实施过程

3.1.1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学生初步掌握排舞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掌握动作编排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身体协调能力和编排能力;在排舞教学过程中,结合专项的特点,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情绪、情感的正向发展;培养学生集体认同与集体荣誉感,提高团结协作能力,享受运动参与的快乐。

3.1.2课程内容

开设排舞选修课程,通过“实践+反思+总结+再实践”的教学研究方法归纳总结我校校本教材;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定不同的教学级别和实施途径,帮助学生掌握排舞的基本步伐,基本技术和素养。

3.1.3实施方法

我校在排舞进校园推广活动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出活动内容:每学期学习一首排舞推广中心发行的新曲目;举办排舞教练员与领操员培训班;开设排舞选修课;依托校内祥和俱乐部,举办全区中小幼、街道办事处等事业单位排舞裁判员与教练员培训活动,利用我校教学环境优势承接北京市排舞培训活动或比赛;在不改变音乐与舞步风格的前提下把身体素质练习融入排舞曲目中,成为我校独有特色的花样课间操;参加全国或市区及排舞大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3.1.4课程评价

①以激励性为原则,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激发学生在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②给学生提供多种平台,展现学习成果。学校特色社团展示时,排舞社团承担授课任务;学校特色课程拍摄时,排舞课程入选,我们能从北京教育台搜索到孩子们舞动的身影;学校大型活动展示时,排舞队员们是领舞;区级、市级比赛时他们就是参赛队员,多种活动促使孩子们自信心、表现力迅速提升,这些也成为老师进行过程性评价的考量工具。③注重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用文字和影视资料留下活动参与感想,帮助学生体验在活动中的一点一滴的进步,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分析自我、完善自我。

3.2排舞对学生身心健康与学校德育工作的影响

3.2.1排舞对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

①排舞对身体机能影响。我们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率测量,并下发问卷进行调查。排舞作为一种中等强度的有氧耐力运动,在强烈的音乐节奏感下,排舞舞步有许多跑和跳的动作。在我校花样课间操模式下,我们给学生进行脉搏测量。②排舞对身体形态的影响。跳排舞大部分动作要求练习者保持抬头挺胸、收腹提臀的姿势,收紧腰腹部,有助于纠正含胸、驼背等不良姿势。持续快节奏的跑跳运动对超重或肥胖的学生来说,可增加脂肪消耗,减少体脂含量,达到一定的减肥效果。调查显示有77%的学生表示喜欢排舞是因为它节奏感与动感强,符合学生年轻、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特点,通过训练塑造身体形态和提升了自我形象气质。对自己的舞姿一天比一天有自信,很容易完成许多身体动作,站姿更加挺拔,使得学生对自己言谈举止越发感到满意。③排舞对身体素质的影响。在调查中学生们普遍认为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个人体质的作用,练习排舞后节奏韵律感提高了,身体协调性越来越好,身体素质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其中柔韧和灵敏素质变化最大。综上所述,首先,在校园体育活动中,跳4分钟排舞和学生中速跑4分钟大概800米耐久跑的锻炼价值几乎相同。但学生更喜欢跟随音乐欢快的跳排舞,比耐久跑的兴趣要浓厚得多,主体参与更加积极和踊跃。其次,跳完排舞的平均心率达到130次/分,为后面长距离的耐久跑做好热身活动,也为减少运动损伤做好铺垫。最后,舞蹈练习是中学生仪态变化的重要手段,而排舞包含多种舞蹈风格,如拉丁舞、街舞、爵士舞、踢踏舞等等,学生可以通过练习增强节奏感。

3.2.2排舞对学生心理健康中情绪情感方面的影响

①帮助学生产生积极情绪,形成良好的动机。①动机使学生可以持续、稳定的保持乐观和愉快的心境及自信心,从学习、锻炼中获得乐趣,不断激励自己向更高的目标攀登。②通过排舞训练,有助于情绪的调节和改善。可以转移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使学生从烦恼和痛苦中摆脱出来,而且不良情绪可以得到及时的宣泄。②排舞注重学生亲身体验,强调主体参与。中学生对自我形象非常在乎,在他人尤其异性面前,都想展现完美自信的一面,所以跳得好的学生会越来越喜欢,部分同学由于性格内向放不开或身体不协调做动作不好看,我们帮助他们改变参与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在体育课或课余休息时间让班级学生“一对一”进行辅导,效果显著。③排舞对学生情感的影响学生在排舞训练和比赛中明确自己的角色和团队的关系,能和同伴齐心协力取得集体成功。可以将排舞活动和比赛中培养的团队意识和行为迁移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希望排舞为班级带来团结相凝,奋勇拼搏的优秀品质,能设身处地为集体荣誉付出,努力获得集体认同。案例:学生用文字和照片记录自己活动感受和收获,在梳理这些文字时发现很多词汇大家都有提到,成为热词。下表就是近三年来搜索热词的结果:可以看出,从2015年到2017年学生活动后的感悟越来越有深度,思想越来越成熟,这也是学校坚持把排舞推广工作做到持续化、精细化的成果。团结、热情、健康、快乐这四个热词出现频率是最高的,这也是我们开展排舞进校园活动的精神主旨和终极目标。

3.2.3排舞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影响

随着排舞运动在我校不断深入推广,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悄然发生变化。在访谈学校主管德育校长时谈到,课间操的排舞展示和校园排舞大赛学生们表现非常棒,让人激动和震撼!因为有共同的目标,有集体荣誉感的激励,各个班级都在认真准备比赛,校园各个角落都能看到班干部组织同学自觉练习。排舞大赛激发全体学生的参与热情,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不仅提高了班集体凝聚力,有利于班级文化建设,更有助于学校日常行为习惯的教育。班主任老师在和学生共同学习参与排舞活动的过程中深有感触,教师和学生能够换位思考、理解宽容,使得师生关系更加尊重信任,感情更加浓烈,在这种和谐融洽的氛围里班级日常管理变得相对简单而且得心应手。

4.研究结论和成果

4.1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和课间操的特色活动、校园排舞大赛、市区及的比赛和表演,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水平。

4.2学生每天接触排舞、学习排舞、跳动排舞,促进情绪、情感的正向发展,培养学生集体认同与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4.3师生共同享受运动参与的快乐,练习和比赛中处处渗透着德育管理和教育,为我校创建文明和谐的校园增光添彩。

4.4带动各校区共同推广和发展排舞运动,小学部和分校正在推广排舞《街舞少年》、《三字经》等舞曲;带动集团校和区域内排舞运动发展。让更多的中小学了解排舞、普及排舞、喜欢排舞,形成区域特色。

5.反思与讨论

5.1体质测试数据的梳理和分析工作还需进一步完善。可以着重研究选课学生与普通学生、男生和女生、高中与初中生等研究对象的显著性差异或变化。

5.2排舞不同于广场舞,也不是只属于女生的运动。本研究还要提高课程的受众面,增强在学生群体中的口碑。为学生提供更开放的、更贴近生活时尚的学习内容,营造更多展示平台。挖掘、整理、创新出排舞动作教授方法、课堂形式、活动的组织形式等,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5.3本研究对教师的能力提出较高要求,既能胜任常规课堂教学,又要带领学生和研究团队开展学科和跨学科的实践研究.但目前对教师的能力培养与技能培训较少,这也是依托学校俱乐部以后可以发展的项目。

参考文献:

[1]王新茹.论排舞的特征及其健身价值[J].新西部2010,20:211-214.

[2]范晓.当前中学德育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4

[3]唐晓义刘铁军.国外基于排舞的健康促进研究现状与展望[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3(1).

[4]刘勇.关于将排舞引入中小学体育课程中的可行性研究[J].阴山学刊.2012(6).

活动推广总结范文6

关键词:阅读推广;流程规范化管理;项目质量;影响力

在国家政策、社会及读者需求、图书馆自身发展需要的导引下,作为创新服务,各种类型的阅读推广项目及相关研究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阅读推广在提升全民阅读能力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由于阅读推广项目的形式多样、对场地和资源等条件要求较少、准入门槛相对较低,任何人、单位和组织都可以进入,使得现在的阅读推广项目质量良莠不齐,既有经典品牌,又有鱼目混珠的项目。对于如何有效提高阅读推广项目的质量,业内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通过加强对阅读推广项目的管理及监控、挖掘用户的深层次需求,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洪伟达[1]等提出应对图书馆阅读推广进行规范管理,使之朝着制度化、系统化、标准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张欢[2]等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引入阅读推广项目管理中,参照PDCA循环,梳理阅读推广的工作流程,并将其应用于阅读推广实践活动中。李桂珍[3]等设计了3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在对读者调查的基础上,基于全面质量管理,利用变异系数法构建出一套评价高校阅读推广项目服务质量的指标体系。谢燕[4]等以全面质量管理为理论基础,通过采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变异系数法等方法,选取影响阅读推广项目前期、中期和后期的因素,构建了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质量定量评价指标体系。朱海峰[5]将PDCA循环理论应用于图书馆的阅读推广项目中,构建了该循环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模式,提出通过以用户为关注焦点、注重过程管理和持续改进等方式提高阅读推广项目实效。杨阳[6]将精细化管理思想引入吉林大学“阅读•悦人心”阅读推广项目中,应用于项目目标制定、组织结构设置、阶段划分、过程控制及机制评价中,取得了良好的阅读推广效果。国外多聚焦于通过立法、制定指导政策等对阅读推广项目进行指导与规范,通过监测活动的效果等方式控制及提升阅读推广项目质量。ZapataDÁ等介绍了麦德林公共图书馆通过制订相应的计划以指导阅读推广项目,并考察了其机构、组织类别与阅读推广的关系[7]。LangendonkA等针对荷兰一项从出生到18岁的全国性阅读促进计划——“阅读的艺术”,研究了其背景、目标、内容和实现过程中公共图书馆在执行中的核心作用。该项目采用了数字监视系统,用于监视该项目对学生阅读行为和教师阅读促进行为的影响,从而把控项目的质量[8]。越南政府承诺到2020年建立终身学习协会,通过研究证明,学习中心和社区学习支持中心在阅读推广中发挥了很大作用[9]。VlietMMV将理论结合实际研究,评估了教室、博客以及Wiki在远程教育中对学生阅读的促进效益[10]。GiraldoYN介绍了哥伦比亚公共图书馆为促进阅读推广,通过设置“阅读推广观测点”以分析、监控和评估阅读推广的实际效果和质量[11]。daCostaAF等采用基于混合方法的多元集成方法以评估、监测葡萄牙国家阅读计划(NRP)的实施方式[12]。

1规范化管理的优势

规范化管理源于企业管理的概念。阅读推广项目的规范化管理就是根据项目管理的内在要求,依据自身开展项目的特点,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和方法,结合过去项目开展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制定统一的实施程序和管理办法。通过规范化管理,可以减少工作中的随意性,维护最佳秩序,保障项目高效率、高质量完成。规范化管理的阅读推广项目有如下优势:第一,管理的层级清晰、职责明确。在规范化管理中强调权责明晰化。将这种管理思维应用于阅读推广项目,有利于明确参与项目的每个部门、每个人所承担的内容及质量要求,在工作中各司其职,避免由于分工不明确而造成的混乱,保证项目执行的效率和效果。第二,规范化的流程控制。在规范化管理中注重对项目过程的控制,强调每一个岗位、每一个活动、每一份资产、每一个时刻都处于受控之中。规范化的流程对阅读推广项目具有重要作用。流程是否合理、顺畅,直接决定了阅读推广项目是否能够顺利进行。通过规范化流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失误。第三,激发从业者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规范化管理强调承认被管理者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人的价值、尊严、地位和个性,并有健全的激励诱导管理制度。将该理念引入阅读推广项目中,可以充分调动从业者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其内在激励,以不断提升岗位角色的信心、责任感及对工作的投入程度,有助于项目效率和效益的提升。

2流程规范化管理的阅读推广项目实践

2.1阅读推广项目流程规范化管理模式的构建

针对近年来阅读推广项目开展的现状和存在的实际问题,采用规范化管理理念,对天津大学图书馆“以纸质和电子图书资源为主”的阅读推广项目,从项目策划、执行、总结及评价3个阶段建立起符合自身发展的阅读推广项目流程规范化管理模式,实现项目全过程的监管和控制。项目实施过程的流程如图1所示。

2.1.1项目策划阶段

项目策划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定阅读推广项目的目标和主题。在目标确定过程中需充分考虑馆藏资源、读者实际需求、对社会贡献度及对于提升全民阅读能力方面的作用。根据项目目标,设定若干主题方向。设立管理审核机构,负责判断在某主题下拟开展的项目选题是否符合要求,对于符合的选题,开启项目策划程序。符合策划要求的选题,可以进入项目实施阶段;需要修改的选题,待修改后重新进入审核小组审批程序。

2.1.2项目执行阶段

(1)构建项目组织机构,具体的构建方案如下。第一,成立项目领导小组。负责对阅读推广项目进行全面领导和指导;确定项目实施小组的人员;负责对项目进度进行监控和检查;协调解决项目进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负责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及审核;负责对项目的效果进行评价及考核。第二,组建项目实施小组。筛选出阅读推广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应具有以下条件:熟悉阅读推广项目的管理情况,参与过多项阅读推广项目的实施工作,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善于表达,乐观开朗,善于与人打交道;思维敏捷,条理清晰;勇担当,敢作为。实施小组负责整个阅读推广项目的具体执行和推进工作,包括负责阅读推广项目整体的策划和文案;控制项目的进度;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将项目分解成各个阶段及环节,并制定相应的实操方案;对项目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负责项目各种资料的整理及归档工作;负责收集读者对项目的反馈意见;负责项目的总结。第三,组建质量考核小组。质量考核小组监督项目在进行过程中的质量完成情况,负责项目完成后的评定,并对项目领导小组负责,及时向领导小组通报项目执行情况。(2)制定项目的规章制度。制定项目管理和执行过程中包括人员管理、资金管理、档案管理等在内的各项制度,落实项目推进过程中各小组及各成员的岗位职责。(3)进入项目具体执行阶段,具体的流程如下。第一,制定切实可行的项目文案。负责项目整体方案的制定。在方案的制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项目开展的意义、针对的用户群体,以及项目开展过程中的各种如场地、资源、人员、设备等制约活动的因素;根据具体项目内容将项目划分成不同步骤,设置相应的完成时间节点,列出项目的重点或关键环节;完成项目的基金预算;确定项目的宣传推广方案等工作;确定项目用户的反馈机制;项目文案完成后,由项目领导小组负责文案的审定工作,通过后即可进入下一步,对于需要修改的文案,待修改后重新进入审批程序。第二,分解任务,明确职责。将审核通过的项目按内容、步骤、环节进行分解,按照工作内容、工作量、时间要求,结合项目组成员的工作经历、教育背景及专长进行合理分工。在分工过程中,需要明确各环节、各步骤的工作要求以及岗位职责及时间要求,避免产生交叉、重复、疏漏等问题,以确保工作任务再组合时,无论是质量和进程都不会发生大的偏差。对于必须交叉的工作和协调不易解决的事项,要及时交流、反馈;对于项目关键和重点环节,要做到优先支持,重点保障。在项目执行的过程如遇重大变化,及时同领导小组和质量考核小组沟通,重新调整项目的文案和实施过程。(4)进行项目监控。通过项目进度监控、工作量监控及质量监控,实现对各阶段进展程度及质量的管理。

2.1.3项目总结和评价阶段

(1)项目资料归档。根据档案管理制度对属于归档范围的档案进行收集整理,按照不同类目把资料分门别类进行分级管理,做好重要档案的备份等工作。(2)项目效果反馈。通过调查问卷、用户座谈、读者留言、电话回访等手段,收集用户对项目的意见、建议、满意度及效果等。将用户在整个项目运行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并将相应资料进行归档处理。(3)项目质量评价。采用“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方法,从馆员及读者两方面对阅读推广项目的质量进行评价。(4)项目总结。在阅读推广项目的总结过程中,详细复盘该项目,逐条确认在计划制订、项目准备、实际运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研讨解决办法。总结项目的受众人群、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程度、对全民阅读的促进情况以及社会贡献度等。

2.2实践案例及分析

为了培养读者的阅读兴趣、提高读者阅读及获取知识的能力,配合学校书香校园的建设,笔者所在的部门制定了“以经典阅读为主线、热点聚焦为辅线、线下线上相结合”的阅读推广指导思想,2018年9月—2019年9月间按照已设定的模式管理相关阅读推广项目22项(简称实践组),并通过图书馆官方微信进行图文推送,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为了比较流程管理规范化对阅读推广项目质量和读者参与度的影响,在同期进行了对照试验。2018年9月—2019年9月共完成57项(简称对照组)阅读推广项目,每月完成的项目情况如表2所示。本次实验未对对照组提出具体的工作、时间要求,但成员仍然按照以往的工作习惯召开了组内讨论会议,确定了以新书推广为主的阅读推广方案,辅以个人兴趣爱好、关注焦点等形式自由进行补充。读者参与热情、对项目的关注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阅读推广项目的质量,本文选取篇均阅读人数及篇均分享人数两个指标,作为判断阅读推广项目质量及覆盖度的标准。微信阅读人数为图文推送7天内阅读该推送的人数,该指标可以反映推送发送初期的传播范围及受关注程度。篇均阅读人数即阅读人数除以发文总数,该指标反映了推送内容在一定时间内的传播范围和用户对公众号所的全部信息的认同接受程度,可以从侧面反映出推送内容的质量。实践组22项阅读推广项目的总阅读人数为10408人,篇均阅读人数为473人;对照组57个阅读推广项目的阅读总人数为13028人,篇均阅读人数为229人。由于对照组项目数量约为实践组的2.6倍,虽然对照组总阅读人数为实践组的1.25倍,但篇均阅读人数仅为实践组的48.41%,实践组的篇均阅读人数远高于对照组。图2为2018年9月—2019年9月间每月进行的阅读推广项目中实践组和对照组的篇均阅读人数。从图2可以看出,在有项目的10个月中,实践组的篇均阅读人数高于对照组的有7个月;2018年11月、2019年1月、2019年5月这3个月对照组篇均阅读人数高于实践组(其中2019年1月实践组没有举办阅读推广项目)。实践组项目的受关注程度和受众面在整体趋势上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规范化管理的阅读推广项目对项目的质量和读者参与度具有积极、正向的影响。线上分享作为线上阅读推广模式中非常重要的传播途径之一,不仅能够反映读者转发图文消息的人数,更能体现出读者对所推广图书及内容的认可程度。一个优质的推广项目必然伴随着较高的分享转发量。规范化管理的22个项目(实践组)共获202次分享,平均每篇的分享人数为9.18人。对照组的57个项目共获261次分享,篇均分享量为4.58人,为实践组的49.9%。从图3可以看出:10个月中有6个月的阅读推广项目实践组的篇均分享人数高于对照组的篇均分享人数;有1个月(2018年12月)两组的篇均分享人数相同,均为5.3人;在2018年10月、2018年11月及2019年1月这3个月开展的项目中,实践组的篇均分享人数少于对照组。与篇均阅读人数呈现的规律相似,实践组的篇均分享人数在整体和发展趋势上均高于对照组。

3流程管理规范化阅读推广项目的经验和思考

3.1加强项目选题的针对性

选题对阅读推广项目能否达到预期目标至关重要,针对性强、目标明晰、有时效性的选题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每年9月为新生入校季,笔者所在部门2018年9月和2019年9月开展了以“加强新生对图书馆纸电图书认识及利用”为目的的阅读推广项目,最终确定的选题分别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萌新,优秀读者给你荐书啦!”以及“带你逛遍图书馆!”,采用线上图书推广结合线下实体书展的方式开展。这3个项目的微信阅读人数分别为1225人、853人、2283人,微信分享人数分别为17人、19人、41人,在同期举办的阅读推广项目中受到的关注度和认同度同为最高。线下举办的实体书展也取得了较好效果,大量相关图书被读者借阅。

3.2重视开展项目的总体规划

开展阅读推广项目的机构通过制定某一时间段内的总体规划,可以使具体项目准备时间更充裕,流程的时间节点更清晰,项目成员的职责更明确。笔者所在部门每学期末在总结本学期阅读推广开展得失的基础上,制定下学期阅读推广的整体规划,并对重点项目提前完成部署。2019年3月推出的针对英国脱欧这一热点事件的“英国与欧洲的相爱相杀史”项目,在2019年1月就开始布置实施了。该项目需要从公元5世纪的史料开始查起,时间跨度1500余年。项目组成员没有历史相关的专业背景,在资料准备的过程中花费了3周的时间,又用1周的时间完成了项目所需的其他环节。由于提早布置,该项目有充分的准备时间,确保项目的质量和内容不打折。该项目的微信分享人数为22人,在2018年9月—2019年9月间开展的以纸电图书为主要推广内容的79个项目中排名第2位,达到了项目预期设定的目标。

3.3建立高效的沟通机制

活动推广总结范文7

1.1缺乏标准化生产技术

在畜牧业发展环节中,畜禽品种的选择、畜禽的饲养管理、环境卫生的控制等一系列标准化生产技术没有得到落实,也导致了畜牧业发展停滞不前的状态。

1.2缺乏污染治理技术

随着畜牧业生产范围的扩大及生产方式的改变,使得其污染程度已经非常严重,而我国对畜禽污染的治理水平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污染的防御及治理技术还没有得到全面地开发,导致畜牧区周边的空气、水流等被严重污染。

2提高现代畜牧业畜牧技术的推广效果

畜牧技术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畜牧经济的发展,而“推广”作为技术与生产的纽带可以将畜牧技术快速地转化为生产力。那么,提高现代畜牧技术的推广效果,可以从以下4点入手:

2.1推广技术应创新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衡量技术创新的三大指标,一项创新的推广技术能够改变现有的畜牧业生产方式,提高畜禽的生产效率,如畜禽的成活率、出肉率等。

2.2推广内容应适用

任意一项畜牧技术的推广都要结合生产实际和市场的需求状况。技术的推广需要人力、物力以及资金的投入,超出客体能力范围的技术推广则很难实现。

2.3推广目的应有效

推广目的的有效性表现为目的与目标一致,畜牧技术的推广目的指导目标的制定,目标的制定又服务于目的的实现。一般由政府职能机构推广的畜牧技术具有明确的目标和较强的目的性,推广的效果比较好。

2.4推广活动应系统

畜牧技术的效果不仅仅受技术,还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市场状况、资源条件等,必须综合考虑,统筹安排,因此,畜牧技术的推广活动是个系统工程。

3现代畜牧业发展中畜牧技术的提升方法

3.1推广实用技术

3.1.1重视畜禽的品种选择

在挑选畜禽的品种时,应该从正规有保障的地方引进,这样可以提高畜禽的品种质量,降低畜禽的死亡率,使畜禽能够健康生长。

3.1.2改善畜禽的舍窝

引进带有高科技设备的畜禽舍窝,使畜禽的生长环境得到改善,畜禽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中生长。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与寒冷的冬季,注意降温措施及保温措施。畜禽的生长环境得到了改善,畜禽的生产周期就会缩短,随之提高畜禽的生产能力。

3.1.3提高畜禽的饲养管理技术

学习畜禽的饲养方法,使用科学有效的畜禽饲养管理技术,采用优质健康的饲料,让畜禽更好更快地生长、产蛋,不断加强畜禽的质量。

3.1.4建立严格的环境管理制度

在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中,不仅要重视畜禽的生长,还要重视环境的发展。不能等环境已经出现问题之后才来考虑治理环境的方法,要通盘考虑环境的预防与治理问题,加大环境卫生预防方面的费用投入,从而在提升畜禽质量的同时改善周边的环境卫生。

3.2推广标准化的生产技术

对畜禽的饲养管理过程中,采用科学规范的生产管理方法。从疫病控制、卫生消毒等重要环节着手,促进畜禽在质与量上共同发展。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上不断创新,使新的养殖技术能够获得大家的认可。对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细致地总结,及时做出调整找出解决办法。建立畜牧业的信息技术服务网站,针对畜禽饲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供大家进行讨论与交流,并在专家的帮助指导下将先进的畜牧技术应用到现实养殖过程中,促进标准化的生产技术得到广泛推广。

3.3推广标准化的畜牧小区

选取与农村居住区以及周边交通干线距离适中的位置作为畜牧小区,在布局上将生活区与生产区分开,污道与净道分开,并且配备污水处理的相关设备,确保将畜禽的饲养管理技术与卫生防疫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标准化的畜牧小区。推广标准化的畜牧小区,改变畜牧业的生产方式,可以促进畜牧业向规模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

3.4推广污染治理技术

随着畜牧业的大规模发展,畜禽产生的粪污严重影响了周边的空气和河流,因此,推广污染治理技术是刻不容缓的事。

3.4.1推广先进的污染处理技术

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畜禽饲料的转化率,减少氮、磷等恶臭气体的排放,从源头减少污染。有效分离污染物,采用干湿分离、粪尿分离、雨污分离等办法处理畜禽产生的粪污,尽量不给周边的环境带来影响。

3.4.2推广先进的污粪处理技术

推广使用沼气技术、干燥技术等先进的粪污处理技术,使污染物变废为宝,提高污染物的利用率,在解决环境污染的同时给附近的人们带来经济效益。

3.4.3提炼畜禽粪便中的可用微量元素

畜禽的粪便中含有丰富的可用微量元素,例如氮、磷、钾等,将其提炼出来可以制造有机、无机的复合肥,制成的肥料对农作物的生长有很大的好处。因此,加强提炼技术也是有待研究突破的一个关键之处。

3.5注重畜牧业人才技术的培养

以往畜牧业的发展只是注重畜牧技术的推广环节,忽视了对人才的培养。人力资源是发展的根本要素,合格的生产者方能生产出合格有效的产品。根据这一理念,应广泛推行畜牧兽医职业资格等制度,注重对畜牧业人才的培养。

4结束语

活动推广总结范文8

 

1在新的形势下,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性   1.1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是党建工作的本身要求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以改革创新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工程,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是全党的重大政治责任。”对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形势,各基层企业必须重视加强党建工作,而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党建工作的效益,从而更有效地促进企业全面推动党建工作。   1.2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有助于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广大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不断深化,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有了新的提高,在抢抓发展机遇、推动经济发展、促进企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对于这次开展科学发展观活动,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习实践活动在企业各基层单位之间开展得不够平衡,一些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把握不够深刻,一些党员领导干部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有待解决,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面对这些问题,企业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要提高党建工作水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来抓,不断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1.3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能有效地推动企业开展创新争优活动   十七大提出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新争优活动,创新争优活动是学习实践活动的延展和深入。苏树林总经理在集团公司创新争优活动动员部署会议上要求我们要将创先争优活动与石化集团公司实际相结合,提出创先争优活动的主题是:大力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强“三基”,出“四害”,努力就是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能源化工公司。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要提高党建工作水平、只有提高党建工作水平才能更好地推动创新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   1.4提高基层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有助于企业和谐稳定,促进企业经营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我们党果断地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党的十六大提出在21世纪头20年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十七大总书记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提高基层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能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党建工作,能让企业和谐、稳定,使企业广大员工凝心聚力,从而促进企业发展,更好地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2当前基层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2.1部分单位领导(党委、党支部)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党建工作存在“两张皮”现象,领导抓党建的力度不够,把主要精力放在经营上,对党建工作考虑少,投入也少   2.2部分党员干部存在观念不强、服务和责任意识较差、组织纪律涣散、工作不实的问题一些新党员对国情及党的奋斗历史和优良传统认识不够,对基层的困难和群众的疾苦体验不够。   2.3党务工作者方面一是党务干部业务素质低,对业务不熟悉、不精通,缺少党务和日常管理知识。二是部分党务工作者党务干部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三是少数从事党务工作的干部认为党务工作“务虚”、“没实权”,工作热情不高,对党建工作缺乏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4党建工作缺乏创新方法方式,缺乏针对性实践性,对党员缺乏吸引力凝聚力   2.5企业党建对在选准主题、创新载体、挖掘典型、树立典型、培育典型、总结典型、宣传典型做得不够   3努力提高基层企业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3.1基层党建工作要牢牢把握“围绕经营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指导思想,抓好建班子、育队伍、促和谐、维稳定、强自身、保中心六项任务   2010年3月中石化集团销售事业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销售企业党的建设指导意见》,在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了中石化销售企业党建工作坚持“围绕经营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指导思想,把建班子、育队伍、促和谐、维稳定、强自身、保中心作为六项基本任务,销售企业各级党组织都要坚定不移地按照这个指导思想,使企业党建工作的核心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通过服务中心、建班子、育队伍、促和谐、维稳定、强自身来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组织,增强企业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战斗力,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3.2选准主题,创新党建服务平台;突出特色,创新党建活动载体   主题又叫“主题思想”,是活动内容的主体和核心。选准好主题,使党建活动更好地服务工作大局、使活动更容易取得成效。因此选择活动主题要具体,要体现出活动内容的主体和核心,让党员看得见、摸得着、见实效。党建工作的载体实际上就是党建工作的模式,是把党建工作推向深入的有效平台。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活动载体,就很难突出党建工作的特点和特色,工作就很难深入。因而,在开展党建工作时,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按照有利于推动工作的原则,精心设计、大胆创新党建活动载体。选准主题、突出特色活动载体就能提高活动的成效,从而达到推动整体工作。因此,必须重视选准主题、突出特色活动载体。比如: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我们中石化集团公司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以“大力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强‘三基’,除‘四害’,努力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能源化工公司”为活动主题,给我们的活动进行了明确定位。中国人民银行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金融平稳较快发展”为主题,以“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对人民银行的目标给以了准确定位,以“科学履职促发展,优化服务比贡献”为载体,通过发展、优质服务、比贡献的活动载体,把自己的特色体现出来。河北省胸科医院以“学决定夯基础,创先争优促发展”主题党建活动和加强医德建设,争当“白求恩杯竞赛优胜单位”“白求恩式医疗卫生工作者”活动为载体,开展系列特色创先争优活动。目前全体党员和青年志愿者为就诊患者提供志愿服务2100多个小时,受到患者好评。#p#分页标题#e#   3.3培植典型,创建党建典型品牌   党务工作者是否有水平,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培育典型、挖掘典型、总结典型、宣传和推广典型的水平。对于领导干部和党务工作者而言,工作中没有典型、能不能发现典型、典型水平的高低,这是衡量工作能力和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打造典型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包括五大环节,即:挖掘典型、培植典型、总结典型、宣传典型、推广典型。抓典型,就是采取以点带面的方法,通过树立方方面面的典型,推动党建工作全面展开,促进整体工作上水平。党务工作者要深入基层全方位地选树各条战线、各个层次的典型,采取扶持、帮助、指导的办法,总结典型经验,提高典型水平,及时发现和解决典型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着力构筑党建工作的先进群体,带动整个党建工作不断发展,使党建工作在典型的带动下不断创新,整体推进。党务工作者要有挖掘培植典型的眼光,要有总结宣传典型的能力,这样才能把自己的工作形成典型、形成经验。比如,在争先创优活动中,安徽省淮北市领导在深入市南郊的洪庄村调研时,发现共产党员王克运、李学侠兴建日光温室,发展有机蔬菜致富,然后把他们作为党员科技示范户,让他们带领群众致富,在全庄开展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为主要内容的“双培双带”活动,通过活动,洪庄村已发展日光温室470多栋,年产有机蔬菜近500万公斤,成为群众增收重要渠道。“双培双带”活动还培养了47名党员致富能手,带动428户群众走上富裕路。目前,安徽省淮北市把洪庄村的“双培双带”树为典型在全市农村推广。因此,我们企业党组织在谋划党建工作当中,要把抓典型作为创新企业党建工作载体建设的重要抓手,深入挖掘、善于总结,力争形成一批石化销售企业党建的名牌。   3.4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制度与方法   3.4.1增强抓基层党建工作的意识   要切实加强领导,党委(支部)和党员领导干部要把党建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与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定期听取党组织的工作汇报,研究和解决突出问题。要建立和落实党委(支部)书记负总责、机关专(兼)职党务干部直接抓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党委(支部)书记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班子主要成员要履行“一岗双责”,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党建工作。要进一步加强纪检、组织、宣传等部门和机关工委的协调、配合,推动机关党组织积极参与中心工作。党委(支部)要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依照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各级各单位要从编制、人员、经费等各个方面大力支持党建工作,为党建工作顺利开展创造必要条件。   3.4.2健全党建工作的各项制度   只有健全制度、落实责任、加强协调,才能使基层党建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一是健全党建责任制度,为党建工作提供组织领导保证。二是健全基层企业党建工作目标考核制度。将党建工作量化,与中心工作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抓好量化管理和目标考核,推进基层企业党建工作深入开展。三是健全选拔任用制度,严格选拔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党务工作者,为党建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四是健全表彰激励奖惩制度,为党建提供动力支持。五是健全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例会制度,部署推进党建工作,总结推广工作经验,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六是健全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制度。通过召开党建现场会、经验交流会、创新成果评比会等形式,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共同促进,提高企业党建工作水平。   3.4.3创新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方法方式   创新才能提高企业基层党建工作水平。一是要创新党建工作理念和工作思路。要拓宽工作思路,要建设开放党建、人本党建、情趣党建、活力党建、和谐党建。二是抓突破,在工作重点上创新。基层党组织要围绕重点工作,寻求工作的突破口,找准工作的主攻方向,大胆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围绕党建工作其他的重点、难点问题,大力创新,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三是要在工作机制上创新。要努力创新机制,防止和克服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促进党建工作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要按照有关规定对党建工作进行科学分析和研究,形成系统的、完整的工作程序,用以指导党建工作。要完善岗位职责规范,严明岗位纪律,真正在党建战线形成一套职责明确、程序严谨、落实有力、运转灵活的工作机制,为党建工作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提供坚实的保证。四是要在开展活动、总结挖掘、宣传推广典型创新。开展活动要与企业自身情况结合,要使活动有特色、活动内容要丰富,能吸引党员积极参加。同时要善于从自身的岗位和群众身边来挖掘典型,并将典型进一步总结培植、宣传推广,要形成一套完整的打造典型系统工程。   4努力提高基层党务干部的能力水平   4.1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   一要加强对科学理论的学习。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坚定党员干部的政治立场。二是要针对党务业务知识进行培训,提高专业知识。首先要对支部书记、支委进行培训,学会和掌握在新的经济经营形式下怎样做好企业党建工作;其次对党员培训,提高党员的业务技能,让他们在企业改革的大潮中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4.2配备和选拔好党务政工人员   结合企业实际,科学、规范地设置党组织工作机构,配备党务政工人员;要选拔政治素质高、作风形象好、业务能力和责任心强的党员从事党务工作。   4.3关心和爱护党务政工人员   一是要把党务政工人员的待遇与同一层次生产经营管理人员一视同仁。二是要对做出突出成绩的要给以表彰奖励,特别优秀的提拔使用。三是要从生活上关心和爱护党务政工人员,让党务政工人员感觉到组织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