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馆为基地推广群众戏曲活动对策

以文化馆为基地推广群众戏曲活动对策

【摘要】戏曲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富有独特魅力的艺术表现形式,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戏曲艺术具有民族性、大众化的鲜明特色,有广大的群众基础,近年来,国家加大力度保护扶持传统文化,在振兴戏曲艺术、弘扬民族文化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培养了很多优秀人才。戏曲艺术的代代相传,不仅需要好的演员,还需要大量懂戏、爱戏的观众,文化馆作为公益单位,在繁荣发展群众戏曲艺术事业的历史进程中肩负重大的使命和责任。

【关键词】文化馆;京剧;戏曲普及;群众戏曲活动

一、推广群众戏曲活动的意义

相声名家郭德纲经常说“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这句话不仅是说相声,更是说戏曲,学过戏曲的人都知道,戏曲行业里规矩很多,如果要追随哪一位大师深入学习,需要正式拜师,并举行拜师仪式。在拜师仪式上,师父端坐,徒弟立于两侧,同道及前辈于前就坐,主持人介绍师父和弟子的情况,徒弟向师父行三鞠躬拜师大礼,师徒双方互相表示拜师心意,然后徒弟为师父献茶,并从此之后改口称为“师父”。拜师礼自始至终体现出一个“敬”字和一个“礼”字。尊师重道是戏曲行业最为看重的品德,礼敬师长是学习戏曲文化非常重要的品行。戏曲不是一个人的舞台,别说整场戏,就是一场折子戏,也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其中有主角、有配角,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整场戏的所有成员是一个大的整体,大家团结一致才能演出好作品。多年来,很多经典戏曲作品广为流传、经久不衰,经典的戏曲故事演出了成千上万场,百姓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为什么还是百听不厌呢?戏曲有什么独特的魅力吸引这么多人民群众喜爱呢?宫廷戏曲主要表达惩恶扬善、为国尽忠、讲情讲义的故事,具有代表性的剧目有《杨家将》《秦香莲》《群英会》等,地方戏曲更加贴近大众,更多表达的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果循环的人生真理,代表剧目有吕剧《姊妹易嫁》等,《姊妹易嫁》主要讲述了张家大女儿自小与牧童毛纪订亲,成年后毛纪高中状元,但他回乡时还是装扮成落第书生的形象去张家迎亲,张家大女儿嫌弃毛记贫穷,不愿出嫁,父亲无奈让妹妹代替姐姐出嫁,姐姐知道真相后痛心疾首,后悔不已,像这类的故事在地方戏曲中不胜枚举。对戏曲文化的继承,不能停留在程式化的唱腔和身段上,更重要的是要继承戏曲文化所蕴含的宝贵精神财富,各种精彩纷呈的戏曲表演把仁、义、礼、智、信、孝亲、敬师等道德观念展现得淋漓尽致,演员之间的团结、协作、包容无一不蕴含着做人做事的深刻哲理,戏曲以其独特方式把传统文化浸润到人的心灵中,体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戏曲通过精彩的典故教化大众明辨是非善恶,知晓人情事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观众通过对戏曲典故的了解和对戏曲文化的认识,懂得了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真诚待人等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通过对戏曲服装、锣鼓、唱念做打等戏曲表演的欣赏,满足了内在的精神需求。

二、传承民间戏曲文化刻不容缓

在历史的长河中,戏曲曾是满足社会大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形式。现如今,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特别是网络文娱产品内容过剩的背景下,戏曲艺术面临的已经不是老生常谈的观众流失、人才断代、改革创新这样的问题,而是行业的继承与发展的问题,戏曲的意义在于传承,戏曲艺术的传承是与时代的赛跑,戏曲从业者要有危机意识,要把工作做在前面,而不是等戏曲消失了再去寻找。文化馆是传播文化艺术的桥梁,肩负着传播戏曲文化的重要责任,为了把戏曲活动全面展开,近年来,东营文化馆在每年冬天农闲时节都会举办“百团千场乐万家”“送戏下乡”等活动。冬天送戏下乡的时候,观众早早地在寒风中等待,看着台上的演员表演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观众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还有的小朋友说,没想到戏曲这么好看,有些小朋友立志长大也要成为戏曲文化的传播者。通过举办戏曲进校园、进社区、进养老院活动,文化馆每年都让无数大众欣赏到免费的戏曲演出,给养老院孤独的老人带去了快乐,让他们感受到精神的关怀和心灵的慰藉。无数场的演出把戏曲文化展现在大众的视野里,刻在观众的脑海里,使群众感受到了戏曲的博大精深。

三、戏曲文化走进校园,在娃娃心中播种爱上戏曲文化的种子

戏曲具有民族性,国家也非常重视地方戏曲人才的培养,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力度保护扶持传统戏曲文化,另一方面,不断涌现的戏曲精品力作需要不断壮大的人才队伍作强有力的支撑,振兴地方戏曲、推动文化产业,需要更多人关心传统戏曲,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喜爱传统戏曲。大力提倡和弘扬戏曲艺术,应该从娃娃抓起,有人提议在小学音乐课中增设戏曲艺术教育,重视戏曲的启蒙,给孩子们种下爱上戏曲的种子,这种建议值得有关学校认真考虑。戏曲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包含了歌唱、绘画、杂技、武术等门类,在小学课堂中,可以教一些以身段为主的内容,通过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引导,和戏曲现场演出的观摩,在寓教于乐的良好戏曲氛围中,激发孩子们对戏曲的兴趣,然后再对他们进行戏曲基本功的培训。在学习初期,应选择用传统唱腔打基础,如京剧《三家店》中“将身儿来至在大街口,”《空城计》中“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贵妃醉酒》中“海角冰轮初转腾”这些脍炙人口的唱段简洁流畅,老师可以逐字逐句进行示范,并让学生进行模唱学习,其间穿插进行台词教学和语言辅助训练,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身段教学,身段训练要严格按照戏曲的程式规范进行,训练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戏曲功架肌肉记忆,要对山膀、云手、提甲、水袖等动作进行细致入微的分解教学。随着学习时间的积累和学习的深入,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安排折子戏,又称“短剧课”,让学生系统学习戏曲折子戏,接触戏曲现代戏以及戏曲歌曲,这里面既有对传统戏曲的继承,又有对传统戏曲程式化的突破,无论在唱腔身段难度上,还是在人物性格思想上,都与传统戏有所区别,更具灵活性和多变性,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随着学习的深入,孩子们会从不了解戏曲,到对戏曲产生兴趣,再到喜欢戏曲,进而成为戏曲文化的传播者,甚至有的孩子长大后会从事这个行业,成为戏曲专业人才,真正做到使戏曲传承后继有人,一代一代把传统戏曲文化传承下去。

四、培养戏曲人才

为了把传统戏曲文化渗透到各个阶层,近年来,东营文化馆举办过三届吕剧培训班和一届京剧培训班,多次举办京剧票友大赛和吕剧票友大赛,其中的获奖者至今仍活跃在全市各个戏曲舞台,成为各戏曲社团的主要演员和骨干力量。随着培训班的开办,各县区的戏曲爱好者闻讯而来,他们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成绩斐然。文化馆还请来了专业的戏曲老师对他们进行一对一辅导,成人戏曲辅导教学不同于别的领域,学员的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行当不同、嗓音条件不同、身体条件不同、戏曲的基础也不同,尤其需要因材施教,辅导老师根据这些人的差异,大致采用四类辅导培养教学方式。首先是对有一定戏曲基础的人群进行教学。这些爱好者接触戏曲时间长,对戏曲的唱段比较熟悉,部分人群深受样板戏的影响,具有较高的演唱水平,针对这部分人的辅导教学,一般从老生和青衣两个行当展开,戏曲的“四功五法”也即“唱念坐打、手眼身法步”都要进行普及性教学,对学员就戏曲的来源、出处、历史做针对性的讲解,随着学员对戏曲文化的理解加深,以及在老师指导下的反复练习实践,学生的演唱能力和表演能力都得到进一步提升,条件突出者将会被送到戏曲学院进修,进行专业的系统的学习,全面提升戏曲表演水平,培养成戏曲艺术表演的骨干力量。其次是针对社会大众进行戏曲艺术的普及。成年人的身体调柔期已过,身段辅导是难点,对这部分人群,文化馆主要开展戏曲知识理论讲座,同时,以辅导他们的唱功为主,把一些脍炙人口的名家名段陆续传授给他们,同时,采取媒体录制传播的方式,把教学视频剪辑成每集十分钟左右的视频片段,通过文化馆的公众号平台进行推送,让更多人足不出户就可以学习和交流,利用现代化的媒体手段快速地把戏曲文化向社会大众普及。再次是培养戏曲乐队人员。在群众戏曲活动中,乐队人员老龄化突出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各种原因造成乐队人手短缺,乐器凑不齐或凑不完整,急需年轻乐队人员。东营文化馆举办了戏曲乐器培训班,对有意愿学习戏曲乐器的群众,文化馆提供平台,请老师面对面进行指导,同时,文化馆负责购买演奏需要的桌椅板凳和乐器,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吸引了大量的年轻人前来学习,有些年轻人由此爱上了戏曲,成为戏曲乐队强有力的后继力量。最后是培养戏曲创作人才。在新时代,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戏曲也需要与时俱进地创新。戏曲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很多戏曲故事都来源于民间,像京剧《对花枪》《望江亭》《穆桂英挂帅》等剧目,就是在借鉴其他剧种的基础上改革创新出来的,东营文化馆通过举办读书会,组织大家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引导大家从圣贤教诲中汲取营养,同时,组织戏曲爱好者深入基层,近距离接触各行各业从业者,包括工人、农民、教师、学生、老人、年轻人等,深入他们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身边发生的故事,以及他们目前最关注的问题等,从而找出最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创作出反映广大民众心声的戏曲作品,并帮助把作品搬上戏曲舞台,这极大地调动了创作人才的积极性,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投入到戏曲剧本的创作中,创作出了许多歌颂伟大时代、反映广大人民幸福生活的经典作品,为戏曲改革创新作出了很大贡献。

五、全面开展群众戏曲文化活动

为了丰富和活跃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引领当地精神风貌,培养基层戏迷爱好者,推动基层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东营文化馆全面开展群众戏曲文化活动。

(一)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立票友协会。目前,东营的票友协会从最初的一处发展到了现在的十几处,包括京剧、吕剧、豫剧、曲剧、秦腔等剧种,戏迷、票友人数达近千人,新的青年票友不断涌现,票友协会多次开展戏曲联谊和票房联盟活动。

(二)开展戏曲知识进大学校园活动,不定期到学校进行戏曲知识普及讲座,在校园内增设戏曲活动场地,活跃校园戏曲文化。到文化馆分馆开展戏曲进社区活动,举行戏曲专场演出和戏曲比赛,通过一系列戏曲主题普及活动,加强各协会、各团体之间的联系,通过戏迷们互相切磋、互相交流,提高社区居民对戏曲文化的鉴赏水平。

(三)为了加强不同门类的戏曲爱好者之间的交流,文化馆从多方面入手,为剧团提供不同的舞台,扶持成立业余剧团。同时,文化馆聘请老师定期授课,以口传心授的方式让戏迷们接受到更专业、更细致的指导,引导戏曲爱好者广泛学习各个行当,包括文戏、武戏,使其获得长足进步,同时,文化馆利用自己组织正规严谨、演员阵容强大、行当齐全的优势,与业余剧团进行合作演出,推动戏曲文化渗透到各个社会行业,潜移默化培养更多戏曲爱好者

(四)针对一些从未接触过戏曲文化的人群,文化馆定期举办“戏相逢”戏曲联谊活动,打造新的戏曲服务平台。邀请一些年轻人社团来参加活动,同时邀请周边亲朋好友以及从未接触过戏曲的人员来参加活动,让大家以戏会友、互相交流,让大家面对面触摸到戏曲的行头、服装、道具、化妆,在演员与观众近距离的接触互动过程中,有观众忍不住感慨道,戏曲的服装太美了,真想穿上这一套行头,化个戏曲的妆容,照张相做个永久的纪念。

六、结语

历经了岁月的打磨和洗礼,经过了一代代艺术家的继承与创新,戏曲用更生动、更直接、更具体的表现形式展现了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每个人学习和传播。文化馆是普及群众文化艺术的重要阵地,应该肩负起传播戏曲文化的责任,为戏曲艺术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任建军 单位:东营市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