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活动总结范例

主题活动总结

主题活动总结范文1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应用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最终目标,鼓励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中,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和网络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为人们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技术支持。随着近几年课程的改革,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要将培养初中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学指导的目标之一。因此,项目教学法被广泛应用到了课程教学中。这种教学方法很好地规避了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将枯燥乏味地教学转变为趣味性的实践,通过让学生在课堂上亲自参与完成项目搭建、运行到结束,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升动手动脑能力,最终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和生活。

一、选择项目教学法内容

(一)主体性原则

项目教学法的核心就是构建主义,而构建主义强调的是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因此,项目教学法的核心,就是让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目标,通过自己的探索,完成学习计划。初中生的性格特点以及认知水平与教师存在的差距较大,想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项目教学中,教师就需要本着主体性原则,尊重学生在项目教学法中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围绕学生的兴趣爱好展开。初中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我意识与表达能力,所以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也可以询问学生的意见,适当添加学生的想法。

(二)实践性原则

信息技术课程本身具备较强的实践性特点,学生通过学习与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因此,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开展项目教学法需要遵循实践性的原则。在设计项目教学法的内容时,教师就需要基于学生的视角,设计与他们实际生活相关的内容。

(三)学科性原则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材中,每单元的内容都是围绕一个主题,循序渐渐地展开。因此,在使用项目教学法法时,教师不能将单元进行划分,按照每个小章节制订项目教学计划,而是应该立足整个单元的内容,提炼主体设计项目教学内容。如此,学生才能由浅入深地掌握信息技术课程知识,并通过实践活动将学科知识进行升华。

二、项目教学法方案的制订与实施

(一)成立项目学习小组

完成项目需要小组成员通力合作,因此,项目教学法的第一步就是由教师为学生划分学习小组。初中生正处于敏感的青春期,他们个性张扬、喜怒意识非常明显,若教师划分的小组不合理,那么不仅无法开展项目教学,还会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因此,教师在成立学习小组时,首先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并以此为核心,将学习方式、学习能力等方面可以优劣互补的学生划分到一个小组。在初步确定小组成员后,教师还需要征求小组成员的意见,直至没有异议后,方可以正式确定学习小组。

(二)制订学习计划

在确定了学习小组后,教师就需要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项目流程。项目教学法的一般流程包括设计、准备调查表、完成调查问卷、整理调查结果、开展实践活动、撰写活动总结以及进行自我评价。教师应该让学生自己设计。若学生所设计的有不合理之处,教师需要进行指正,以便项目教学能够顺利开展。

三、项目教学法的实践策略

(一)优选学习资源,营造健康合作学习氛围

对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通常都是教师讲解信息技术的知识点,学生被动接收和消化,对于难点内容有部分同学消化不了,导致问题越积越多,影响下一步的学习计划和安排。运用项目教学法开展教学成功打破了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这一僵局,结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和特点,这种新型教学方法完全将学生放在了主体位置上,通过实际案例的引入,教师从旁积极引导,学生的自主实践意识被完全激发,思维也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加上优质学习资源的支撑,能够为学生营造自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让他们的创造性和探究性得以全面发展。例如,在学习《信息时代话信息》一课时,为了引导学生加强对信息技术的认知,敢于大胆尝试,通过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获取信息、交流信息,笔者就使用了项目教学法。首先,通过项目驱动完成“一部手机游北京”为主题的任务,第一步先确定最终目的地,如北京眼科医院,然后问学生出门前要准备哪些证件。经过小组协作探究确定如何到眼科医院?其次,学生在到达眼科医院之后,如何进行挂号,并对相关资料进行搜集。最后,拟订具体的出行线路。通过具体项目,鼓励每一名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到项目设计中,提高学生对信息时代的了解,帮助学生分清信息与信息载体的区别,从而提升学生整体信息素养,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互联网带给生活的便利。

(二)科学划分小组,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科学划分小组是最基础的要求。作为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一定要学会引导和组织学生通过互相合作的形式来完成学习任务,将被动变为主动,由个人变为小组,通过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教师指点等步骤推进项目教学法的顺利应用,在互补互利的合作模式中最大限度地挖掘个人潜能,培养学生形成互帮互助的团队协作精神。例如,在学习《表格修改有章法》一课时,笔者将学生划分成为了若干小组,将学习基础不同的学生进行平均划分,以保证组与组之间的能力没差距不大。首先,以“家庭支出表格”的主题任务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将其中错误的信息找出来,并加以改正。然后,笔者引导各个小组的学生对现有的表格进行美化,调整其结构。通过小组合作模式,让学生对工作表的修改、美化、单元格的格式设置等相关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明确项目流程,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指导

项目教学法能否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有效开展,教师是否明确项目流程是关键影响因素。教师需要在具体实操环节中对学生提供正确引导,为学生合理分配任务,最终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参与热情。例如,教师在开展“电子邮件”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时,就可以为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那就是每一名同学给教师的邮箱发一封电子邮件,内容为“今天最值得高兴的一件事情”,要求学生按照项目流程完成操作练习。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自身必须要对项目的具体流程加以明确,熟悉流程以及各个节点任务,从而保证该项目能够顺利进行,学生也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一技能。

四、项目教学法的成果展示与评价方式

初中生正处在表现欲较强的时期,他们渴望与他人分享自己获得知识,也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因此,教师就需要注重项目教学的成果展示与评价环节。

(一)撰写活动总结,展示学习成果

一份完整的活动总结应该包括三项内容,即学生在过程中所掌握的知识与获得技能,项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存在的不足以及学生对整个项目流程的体会和感悟。因此,撰写活动总结,不仅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巩固掌握的知识,还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对于每一份活动总结,教师都应该仔细研读,给予最中肯的评价,以使学生感受到教师认真负责的态度,促进学生不断提升自己完成项目的能力。此外,为促进班级学生学习成果的交流,达到班级学生共同进步的目的,教师也需要选取较为有代表性的活动总结,让小组成员在班级中演讲。如此,获得演讲机会的学生就会在教师的激励下更有学习动力,而没有被教师选中的学生,也会着力寻找自己小组与其他小组存在的区别,并努力钻研以求能够获得在课堂公开演讲、接受教师表扬的机会。

(二)运用多种方式,评价学习成果

学习中的主人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所以,学习成果的直接决定人是学生。初中生的自制力和耐力较差,在脱离教师的引导、自己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生容易产生厌烦心理,从而敷衍了事,导致项目教学难以达到预定的目标。为此,教师就需要充分发挥课程的辅助作用,扮演好监督者和辅助者的角色。项目教学法是由多个小项目组成的,因此,在对学生进行监督时,教师就需要着眼于每个小项目,当小组完成每个项目时,教师都应该适时给予评价。如此,既能让学生发现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从而有效提升项目教学的效率。

五、结语

主题活动总结范文2

一、指导思想

以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江西时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省市关于脱贫攻坚系列决策部署,围绕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扶贫日系列活动,进一步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脱贫攻坚,推动各方资源向贫困地区和贫困户汇聚,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营造浓厚氛围。

二、活动主题

消费助脱贫,人人皆可为

三、活动内容

1.开展健康义诊活动。结合“三派三服务”活动,在活动期间,区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组织巡回医疗队到辖区贫困村和定点扶贫村开展巡回义诊活动。巡回医疗队应结合所到的义诊村或乡镇疾病谱情况,派出相应的医务人员,带足药品和器械,捐赠有关医疗设备和药品,提供免费体检服务,做好健康扶贫义诊活动。

2.开展宣传活动。各地各单位要结合巡回义诊和定点扶贫情况,集中发放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扶政策等宣传手册和资料,广泛宣传健康扶贫政策,提高群众健康扶贫政策知晓度。要加强宣传发动,进一步提高社会各界对扶贫日的认识,切实使扶贫日系列活动深入人心,营造脱贫攻坚氛围。

四、工作要求

主题活动总结范文3

一、活动时间

“安全生产月”活动时间:6月1日至30日;

“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时间:6月至12月。

二、活动主题

消除事故隐患,筑牢安全防线

三、活动内容

(一)政府部门层面

1.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6月份):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进行专题学习;开展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网络课堂培训;在报刊、广播、网络、新媒体等平台开设专栏专题。

2.推广播放“安全生产月”活动宣传片(6月份):在安全生产月期间,通过网络、电视、LED等多渠道滚动播放市应急管理局以“消除事故隐患,筑牢安全防线”为主题制作拍摄的安全生产月活动宣传短视频及警示教育片,并组织全县矿山企业学习观看。

3.开展“排查整治进行时”活动(6月份):结合我县矿山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中明确的工作任务,开展1次联合执法行动

4.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五进”活动(6月份):通过主题宣讲、张贴海报、放置展板、分发宣传册、制作电视节目等多种形式,推动安全生产知识“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增强全县矿山领域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5.参加第十五届安全发展论坛(6月份):组织安全生产工作者,特别是监管执法干部、法制工作者、理论研究人员,结合我县矿山行业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形成书面文稿,积极投稿。

6.开展应急管理基础年活动攻坚行动(6月份):按照《“应急管理基础年”活动方案》部署,积极开展应急管理基础年活动攻坚行动,扎实推进镇、村基层应急管理机构建设,制定基层应急管理机构建设方案并组织实施,进一步取得“应急管理基础强化年”活动实质性成效。

7.开展安全生产“流动红旗”竞赛活动(6月份):6月底前,准备好相关评比资料,参与县安委办组织的2020年第二季度安全生产“流动红旗”评比活动。

8.开展“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大曝光”活动(6-12月份):对多次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和重大安全隐患整改落实不到位、存在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在县电视台频道进行曝光。

9.参与“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6-12月份):积极参与市“安全生产月”活动组委会组织开展的“安全生产专题行”新闻采访活动,各乡(镇)、部门要督促辖区、行业领域的生产经营单位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治理,落实整改措施并做好记录,确保各企业隐患排查整改、关键环节安全风险管控落实到位。

(二)企业层面

1.开展一次隐患排查治理“五个一”活动(6月份):对生产作业所用场所、环节进行一次全面的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逐项整改销号,并建立台账。

2.开展网上“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6月份):积极组织企业员工参与网上全国“安全宣传咨询日”、“公众开放日”、安全体验场馆360全景示范展示、安全打榜直播答题、全国网上安全知识竞赛、抖音“我是安全明白人”话题、“安全生产月”全国安全知识网络竞赛等全国性活动。

3.开展一次警示教育宣传活动(6月份):进行一次全员安全教育培训,组织观看安全警示教育片;在矿区范围内,通过张贴海报、悬挂条幅、放置展板、分发宣传册等形式,营造浓厚的安全宣传氛围。

4.开展一次应急演练活动(6月份):5月份未进行应急演练的企业,组织开展一次应急演练活动。

5.开展一次风险辨识专家“会诊”活动(6月份):各企业聘请矿山行业专家进行一次风险辨识专家“会诊”行动,筑牢矿山安全防线。

6.开展矿山领域基础年活动攻坚行动(6-12月份):根据县安委会矿山安全专业委员会《转发安委会矿山安全专业委员会关于印发强化矿山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十项措施的通知》(信安矿专[2020]2号)要求,各企业逐项对照整改提升到位。

四、有关要求

(一)组织保障。各乡(镇)、部门、企业要成立活动领导小组,保障“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的组织实施和日常协调工作,并派专人进行活动资料的收集整理上报。

(二)确保实效。各乡(镇)、部门、企业要把“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与解决当前安全发展、安全生产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起来,防止脱离实际,简单化部署,要通过此次活动,切实达到以活动促工作、以活动保安全的目的,推动全县矿山领域安全生产水平提升和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主题活动总结范文4

【关键词】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指导策略

一、合理运用社会资源

幼儿园实际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准备阶段应该合理运用所在地社会资源,有针对性的选择周边地区或者单位机构,与其签订关于社会实践基地的合作协议。实际进行活动内容与地点选择过程中可以按照当地区或时段热点新闻与重大事件,确保整体活动能够充分贴近实际生活、内容更加丰富。此外,相关幼教人员必须最大程度上开发周边有效的教育资源,为幼儿搭建更加理想的学习环境与活动空间,从而为幼儿的综合能力培养与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二、挖掘幼儿兴趣内容

社会实践活动充分激发幼儿兴趣,设计更加有趣新颖且合理地活动情境,使得幼儿切身感受到活动的内在含义,进而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针对活动正式进行阶段,要求幼儿教师必须实时观察幼儿动向,全面了解幼儿的关注事物,精准掌握幼儿兴趣点。例如:带领幼儿参观当地区植物园,孩子在进入植物园后比较兴奋,这要求幼儿教师向幼儿逐一介绍玫瑰、兰花以及郁金香等植物特征。幼儿通过活动亲自触摸植物,幼儿教师可以对幼儿说“不能够随意摘花,花朵会枯萎的”然后询问幼儿“我们能够摘花吗?”幼儿们回答“不可以的”,幼儿教师可以延伸问题“那我们是不是应该爱护花草树木呢?”幼儿们回答“要”,有意识的培养了幼儿爱护花草保护自然的意识。整个活动应该以幼儿主动探索为主,引导幼儿朝向其兴趣点或关注点深入探索和发展,实现幼儿和同伴、教师以及环境产生有效互动。概况来讲,只有抓住幼儿兴趣点,才可以高效吸引幼儿全身心的参与到活动中,从而使时间活动更加富有活力,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合理制定活动方案

活动方案的质量直接关系着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因此,只有制定出周密详实的方案才能够保障整个活动顺利进行。幼儿教师应该在方案制定环节充分调动起各方面资源,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讨论和分析,从而形成符合幼儿实际情况的最佳活动方案。具体要求包括:第一,明确活动的目标。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目标是借助于活动锻炼幼儿反应能力和动手能力,进而使得幼儿得到多方面发展;第二,选择活动地点、活动时间以及参与对象;第三,推敲活动实施的具体步骤;第四,详细划分任务;第五,计算准确的活动费用;第六,制定活动的安全应急措施。

四、活动方案准备内容

有效合理的活动准备是社会实践活动圆满完成的重要保障与基础条件,主要包括物资准备与活动方案培训两方面内容。活动开展之前,应该召集全体参与活动的家长与幼儿教师,详细讲解整个活动的具体流程、强调活动各环节注意事项,确保全部执行者都能够清晰掌握活动步骤。例如:红绿灯游戏,幼儿教师应该提前准备好游戏的相关道具(红色、黄色、绿色等纸板)。对幼儿讲解游戏流程:幼儿开车行驶,如果看到绿灯则表示继续行驶、而看到红灯则应该立即停止,如果出现错误应该返回远点重新开始。此外,提高对幼儿教师、家长以及幼儿的饮食安全、交通安全、自我保护以及防溺水等意识,要求幼儿必须听从教师的指挥、遵守纪律,增强幼儿安全意识与自我防护能力,保障自身与他人的安全。此外,物资准备主要包括食物、道具服装以及劳动工具等内容。

五、有序推进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一个将计划方案转变为现实行动地过程,所以活动内容中涉及到的总指挥、各个班组以及各个幼儿教师的管理行为必须节奏抑制,不可以发生任何班组或幼儿脱节的现象。例如:搭三角形游戏,幼儿教师应该全面了解活动的主要内容,将幼儿事先分成小组形式。对幼儿讲解游戏规则,帮助幼儿组成三角形的形状,听从幼儿教师的口令移动。幼儿教师说“三角形”一起向右(向前、向左、向后)走三步,“三角形”一起向右(向前、向左、向后)走三步。同时,幼儿园园长应该主动承担起活动总导演、总指挥的责任;幼儿教师发挥出导师导游、活动合作者以及参与者的作用,确保两者均具备优质的协调能力、师德修养、组织能力以及甘于奉献、吃苦耐劳等工作精神。

六、活动完成全面总结

幼儿园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有着较强地指向性与针对性,各个活动步骤均围绕着给定的目标而展开。实践活动是否符合预期效果、能否有效促进幼儿们健康且全面的发展的判定,应该在活动结束之后展开全面分析和总结评价。其中,活动总结应该深入分析活动中不足之处与优势内容,对比理论依据来查找原因。活动总结重点内容是幼儿教师、幼儿、家长以及社会等主题参与活动的质量与程度,以及实践活动对幼儿综合组织发展所起到的效果与作用。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有效改善幼儿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以及家庭教育的各种不足,进一步挖掘幼儿的天赋、开拓幼儿视野,确保其通过实践活动感受社会生活的乐趣。通过获取情感体验,增加幼儿对学习与生活的美好向往。

参考文献:

[1]沈小利.浅谈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3):00065-00065.

主题活动总结范文5

一、指导思想

以党中央、国务院和、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通过集中开展系列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推动树立红线意识、底线思维,落实安全责任,传播法律法规,普及知识常识,弘扬安全文化,消除安全隐患,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努力压降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为促进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二、活动主题

打造本质安全,共享平安交通。

三、活动安排

(一)广泛发动,营造氛围。各单位要深入基层,在公园、商场、广场、车站进站口、候车室、公交站场等公共场所开展咨询服务活动。在车站、码头、工地、企业、公路收费站等场所和单位,悬挂“安全生产月”主题宣传横幅,设置公共宣传栏、宣传橱窗、宣传画廊;在城市公交、出租车、各类客运车辆上张贴宣传标语等;利用城市公交车辆车载电视播放安全视频短片;向全社会公布安全生产举报电话,积极营造“安全生产月”活动氛围。

(二)扎实开展全国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公路、运管、海事三家单位要制作宣传展板、印制宣传材料,参加县安委会组织的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活动(具体事项另行通知)。咨询日当天,各单位要创新理念、开拓阵地、丰富载体,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应用软件等新媒体,大力开展安全生产公益宣传,积极发挥思想引领,强化正面导向、传播正能量。

(三)组织事故警示教育活动。安全生产事故是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事故警示教育是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中最直观、最生动、最易使受训者了解和掌握知识的一种有效方式。结合生产经营单位身边发生的事故实例,通过组织观看和讲解安全生产事故案例片等形式开展警示教育,引导企业员工结合自身经历谈体会、说感受、讲安全,培养员工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进一步增强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

(四)开展应急演练活动。各单位要坚持贴近实战、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危化品运输、道路客运、汛期和夏季消防安全等为重点,开展应急演练,通过演练优化应急预案,完善应急准备,提高实战能力。演练过程中企业负责人应亲自参与,现场指挥,并将演练与加强从业人员的应急救援培训相结合,增强广大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五)开展大家来“找茬”活动。活动由企业员工用手机对交通运输生产过程进行实时拍摄,请所有员工来“找茬”。通过“找茬”活动,“找”出身边的习惯性“不安全”行为,并积极来消除这些“坏习惯”,增强员工遵守安全法律、法规及操作规程的自觉性。活动请根据方案活动要求第五项要求筛选出优秀视频上报。

(六)开展各具特色的行业性活动。各单位要会同工会、共青团、妇联,继续深入开展“安康杯”竞赛、“青安岗在行动”、“安全合格班组”、“道路交通安全年”等为主题的具有行业领域特色的传统活动。

(七)广泛开展安全主题征文活动。根据市、县安委会活动组织,在系统内广泛开展以安全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并选出优秀文章积极推荐。

四、活动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单位要成立“安全生产月”活动组织机构,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人员和必要的经费,精心策划,确保“安全生产月”活动与全年的各项工作统筹协调推进。

(二)围绕主题,注重实效。各单位要紧紧围绕“打造本质安全,共享平安交通”活动主题,结合自身安全生产监管职责,认真开展好各项活动,大力营造依法守法、关注安全的社会氛围,努力扩大“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影响。

(三)突出重点,强化末梢。各单位要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重点对高危行业企业、外来务工人员集中的行业企业加强动员,引导企业主动开展安全教育活动。

主题活动总结范文6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服务创业、尊重创业、促进发展”为主题,以服务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为重点,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营造最优创业环境为目标,努力提高气象行政审批效率,提升公共气象服务水平,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超常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和坚强保障。

二、活动主体和服务对象

创业服务年活动主体为:全局干部职工。

创业服务对象为:优势产业、高科技等大项目、大企业的招商引资;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培育发展;企业“二次创业”和升级改造;全民创业。

三、工作步骤

活动分为学习动员、组织实施、总结考评三个阶段。

(一)学习动员(2020年1月28日-2月28日)

认真组织学习省、市、县“机关效能年”活动总结暨创业服务年活动动员大会精神,学习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有关支持创业方面的政策文件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等。结合本局实际,对创业服务年活动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制定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

(二)组织实施(2020年3月1日一10月31日)

解决突出问题,做到标本兼冶、注重实效、着眼长效。要紧紧围绕省、市、县确定的重点工作,做好对接和信息沟通工作。活动中,要紧密结合实际,创新活动载体,抓好各项任务落实,确保创业服务年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三)总结考评(2020年11月1日-12月1日)

以六个方面重点工作落实情况为主要内容,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制定量化、便于操作的科学绩效考核工作方案,严格绩效考评。对创业服务年活动开展情况要进行认真总结,召开总结大会,交流经验。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成立创业服务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实施。要把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要做到思想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把创业服务年活动落到实处。

主题活动总结范文7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网络营销

一、引言

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企业在线销售、在线采购的开展比例分别达45.3%和45.6%,互联网营销推广比例达38.7%,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快速融合,掌握网络营销技能的专业人员成为企业最紧缺的人才资源之一。网络营销是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必修核心课,同时也是市场营销、广告学等经济管理类专业重要的选修课程,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综合性。但目前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形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对网络营销人才的需要,如何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是该课程教学的关键。

二、网络营销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网络营销的内容在不断变化中。当今社会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方式多种多样,从早期的网站建设、许可E-mail营销、博客营销等传统营销手段,到现在的社会化媒体营销、病毒营销、短视频营销等,新的营销方式层出不穷。但是因为种种原因,网络营销教材内容很难紧跟环境的变化,存在知识点陈旧、网络营销理论发展滞后、案例内容简单等问题,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二)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目前国内高校的网络营销课程教学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教师大多按照教材章节进行授课,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多为教师说学生听,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很难提高,教学效果差。其深层次原因在于教师和学生没有从时展和企业现实需要的角度认识到网络营销教学的重要性,缺少进行网络营销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三)对实践教学重视不足

网络营销与纯理论课程不同,只有在实践活动中,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相关的原理和知识点。因此,在学习网络营销理论的同时,应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进行实践活动。但在很多高校网络营销课程的教学中,理论教学所占比例较大,对于实践部分的重视程度不足,与实际网络营销岗位的能力需求联系较少,难以满足现阶段的社会、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

(四)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网络营销课程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多种网络营销工具的学习和应用,在课堂上很难对每一种营销工具都进行深入的讲解。而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可能只需要灵活掌握其中一种或某几种网络营销工具的使用,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学习部分,根据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进行指导,发掘他们擅长的部分并进行针对性训练和提升。

三、教学方法介绍

小组合作学习指2个或2个以上的学生或群体以合作学习小组的形式,为达到小组目的而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能够调动个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合作中取长补短,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在网络营销课程中,不同的小组选择各自感兴趣的网络营销方法,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以及深入学习的需要,使得因材施教真正落到实处。任务型教学法即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任务设置与实践结合更为紧密,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教学,每一位同学都能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任务型教学法与小组合作结合,即围绕一个教学主题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练习、操作等,从而高效率地完成学习任务,锻炼学生的多重能力。在网络营销课程教学中运用这两种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教材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实践教学不足等问题,根据学生个体需要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培养现代化复合型人才。

四、课程前的准备

(一)合理分组、优势互补

根据课程总体任务,教师可设置多个教学主题。首先,根据班级学生总数确定小组数量,教师主要根据学生对网络营销方法的兴趣进行初步分组,然后,将兴趣相同的一组再根据平时表现、前置知识基础、交往技能等进行二次分组,保证组与组之间整体实力相近。最终每组成员以4-6人为宜。举例说明,有8位学生对病毒营销这一教学主题比较感兴趣,他们将被分为病毒营销A组(4人)和病毒营销B组(4人),A组和B组将进行成果展示和组间比赛。

(二)设计教学主题

任务型教学的主题设计要紧跟网络营销最新发展,设置目的明确,难度适中的任务。尤其要注意与实际岗位需要相结合,模拟实际岗位的情境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快乐。另外,任务成果的展示方式也要多样化,如方案策划、PPT展示、小组辩论等。

(三)明确任务

学生按照分组集中围坐,进行面对面讨论。每组自由推选一位综合能力较强的同学担任组长,负责小组的全面工作,如分配成员任务、组织讨论、协调进度、反馈情况等。教师要保证每一个小组成员的任务分工都明确、有效,尽量使所有学生都“忙起来”,防止有个别同学浑水摸鱼“搭便车”,认为不参与组内活动便可以得到成绩。

(四)监督和激励

在进行小组活动时,有时会出现课前准备不足、讨论活动等敷衍的情况,所以要在讨论中进行适当的监督和激励,通过组与组之间形成竞争,只有竞争获胜的小组才能得到分数。教师虽然不能全程参与到每个小组的讨论中,但要做整体活动的组织者和掌控者,对小组活动进行有效的引导、指挥和控制。

(五)科学评价

对于评价标准尽量细致、明确,有利于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控制。最终评分包括教师评价、小组交叉评价两个部分。教师评分占总评分的50%,要给出具体标准进行量化考评,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小组活动目的和成果中存在的问题。小组交叉评价占总评分50%,评价内容包括语言表达、方法运用、小组分工等方面进行评分。最终评分为小组团队得分。完成一个教学主题之后,要进行活动总结,并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和讨论。

五、任务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在网络营销中的应用

(一)教学方法的可操作性

网络营销课程教师进行任务型教学时可选用以项目为教学单位的教材,这类教材中每个项目按实践技能要求分解为几个小任务,适合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根据JaneWillis提出的理论框架,任务教学法包括以下三个步骤:前任务、任务环、后任务。前任务中,教师使用传统教学模式(LectureBasedLearning,LBL)呈现完成任务所需知识,介绍任务要求和实施任务的步骤。后任务中,即任务完成后,进行小组分析、互评和教师提问、点评,完成科学评价和活动总结。

(二)课堂实例

以网络广告项目中的网络广告策划任务为例。第一步,前任务。教师将网络广告的表现形式和特点等基础知识使用LBL教学法讲解,也可设计预习。通过学生兴趣反馈将学生分为视频广告A组、视频广告B组。在实训中,模拟广告公司的形式小组任务,公司需要围绕耐克新款运动鞋这一产品做新季度的网络广告策划,预算10万元。具体任务包括分析目标群体、设计广告创意、选择媒体、计算广告费用等。第二步,任务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任务,教师主要充当观察者、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角色。第三步,后任务,即巩固、拓展和总结评价阶段。广告策划以PPT形式进行汇报,作评委的学生和教师针对汇报中的疑惑或优缺点做记录,在A、B两个小组都汇报完毕后集中进行反馈,这对所有学生都能起到强化学习的作用。通过教学实践可以体会到,这种教学方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活跃度,课堂气氛活跃,每一位同学都完全参与到课堂中,共同为网络广告的设计献计献策。通过组与组之间的比较,学生也认识到了本小组方案的优缺点,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总之,任务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能够有效提升网络营销课程的教学效果,更好地实现网络营销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桓森,姜丽媛.案例教学和翻转课堂在《网络营销》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交际,2017(13):21.

[2]张贵祥.双创背景下的网络营销教学改革思考[J].电子商务,2017(6):80-81.

[3]杨珩.“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改革探索[J].商业经济,2017(6):64-66.

[4]倪名扬.围绕企业岗位需求的《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江苏商论,2017(2):39-41.

主题活动总结范文8

摘要:

信息化变革构架了一个教育资源互通的开放平台,转变了传统的小学教育模式,丰富了小学教学内容,德育教育在小学教育中一直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所谓“基石之坚才能坚之如固”。本文阐释了小学进行德育渗透的必要性、现阶段小学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和归因以及探索信息化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渗透的路径选择的三方面内容。

关键词:

德育渗透;小学;信息变革;方法

“人并非生而知之者”,小学阶段作为基础教育,是每个人迈入知识大门的启蒙阶段,也是跨入系统学习的第一步,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小学时期的全面教育和发展至关重要,而小学阶段的德育渗透如高楼大厦中的基石,只有基石稳固,高楼大厦才能屹立不倒,人才能全面成长,“树百年大计之建筑”小学的德育渗透正是如此。

一、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渗透教育的必要性

1.信息化变革为小学德育渗透提供了良好的客观环境

现阶段,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步走进小学课堂,成为信息时代的教学新亮点。通过多媒体、互联网互动等方式丰富了教学资源,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构建与时俱进的高效课堂设计,既加强了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又提高了学习者学习的能力,同样地,小学的德育教育在信息化背景下有了更加丰富的教育方式和渗透方法,教师通过信息化方式创设多样的德育教育计划和内容,将德育教育融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创设情境深化学生的情感领悟。

2.德育教育有效支撑了小学课堂标准化发展

小学课堂标准化发展要求在教学质量提高的同时,要让学生的德育教育和智育发展进行完美的融合,进而达到相辅相成的目的。小学教学中,大部分的教学内容都会涉及到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让学生耳濡目染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德育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进而落实全面素质教育,使得小学课堂逐步进入标准化进程。

3.德育教育切实满足了未成年人生活化需求

小学阶段的德育目标是:帮助小学生初步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五爱”情感,帮助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坚定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向上的性格塑造,为未成年人成长的提供了生活化的需求,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渗透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寓于相关的学科之中,根据现代化社会生活要求和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实际,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发展。

二、现阶段小学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归因

1.德育渗透主体———教师自身的问题、归因

教师自身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对德育渗透意识的淡薄,这是因为:现阶段,教师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教学任务上,大部分忽略了教学活动以外的学生的德育教育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另外是德育渗透的方法不得当,这是因为:大部分教师将讲授的知识和德育渗透分割开来,存在生硬结合的普遍现象,又或者在教学课堂结束时直接以简短的德育教育套话来收尾,找不到最佳的契合点,不能做到德育的有效渗透。

2.德育渗透载体———课程设置的问题、归因

课程设置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课程内容上德育意义得不到发挥,虽然在新课改后,课程内容大幅度增加了德育教育的相关内容,但一定程度上选取的并不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课程内容与学生的道德生活相脱节,所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德育渗透也不容易。这是因为:德育资源没有充分与课程内容相结合,并没有真正领会课程的德育渗透理念,对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没有足够的重视。

3.德育渗透途径———课堂教学的问题、归因

课堂教学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方法和活动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活动以及人际交往模式都缺乏德育教育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考虑课程目标的需要,而不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以及在教学活动中德育渗透的形式单一,教师缺少对学生真正的投入和德育教育思考的体验。这是因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将德育渗透的合适契机融入其中,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以及教学环节的设计还有待提高,学生没有在课堂中获得态度情感的体验。

三、信息化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渗透的路径选择

1.运用信息化合理强化小学德育教育的途径

德育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个学科中渗透德育内容势在必行,利用信息化技术丰富教学内容的德育因素,充分挖掘教材和课程中蕴含的德育内容,结合信息化让学生充分感受和实践课程内容实质。

2.运用信息化美化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校园环境

学校应充分在团体活动中进行德育渗透,如“文娱活动、知识竞赛以及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熏陶,应用信息化的宣传手段为德育造声势扩影响,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3.运用信息化充分发挥教师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充分发挥教师在师德教育中的作用,利用信息化手段强化教师是“灵魂工程师”的意识,教师不仅要为人师表,更要掌握科学的德育理论和方法,正如定义的好老师标准: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去做好德育工作。

作者:王玉霞 单位: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楼街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贺智邦.学科教学如何渗透德育[J].青海教育,2005(Z3).

[2]彭玉梅.提高学科德育实效性的理性思索[J].天津教育,2005(08).

[3]杨玉松.重视学科渗透实现无痕德育[J].北京教育(普教),2010(08).

[4]周晓静.课程德育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44.

[5]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第二篇:小学德育功能实践活动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学校德育大多是依赖知识的传授,注重课堂的灌输,学生被动地接受,缺乏体验性的教育。因而学校的德育实效性不高,也不利于学生的道德品质的自主形成。而国家规定的中小学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就能改变这一现状,能提高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自主性,强化学生的道德体验,促进学生将外在的德育要求内化并外显为自己的道德行为,进而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全面提升。综合实践活动与其他国家学科课程一样都具有德育教育功能,但综合实践活动有其特征属性:生活性、实践性、自主性和生成性。因此,本文将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特殊的德育功能做探讨。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活性德育功能

“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活性德育功能”指综合实践活动德育内容的生活性。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要围绕“学生与自然、与他人及社会、与自我的关系”三条线索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和实施要选择学生在生活中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并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愉悦地、负责任地、富有创意地参与生活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不断进行德育体验,不断形成道德认识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因而,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生活性的德育功能。不同于以往传统的政治理论课程空洞的说教,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活性功能更倾向于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提升自己的人格力量。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活性德育功能,主要集中体现在它的主题活动的全过程:选题—设计活动方案—活动实施—活动总结。如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棠东小学开发了“达善综合实践活动”的特色校本课程,其内涵是“善言”“善学”“善研”和“善行”四个方面,围绕这四个主题模块,设计了“我是BRT专线小导游”“寻访棠东小学代言人”等八个活动主题。这八大主题的设定,是为了学生从教材、从教师中解放出来,积极主动地走向广阔的生活世界。比如“寻访棠东小学代言人”这个活动主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制作活动方案,体验优秀学子一天的生活,同时将其记录下来,从优秀学生身上探究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从而学会学习,使得学生在亲身经历的道德实践中完善自我,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和学习的良好品质。整个活动选题充分地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面向学生生活世界的课程,回归生活,使得学生在道德实践中更直观、更生动地体会到优秀学生的美好品质,从而提高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大事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意识。此外,棠东小学的“达善综合实践活动”在实施过程中也深切地反映了其生活性的功能。在“达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每一个主题活动都分为“活动选题”“方案设计”“活动实施”和“活动总结”这四个单元,而“活动实施”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切实地反映了其生活性功能。活动实施的研究方法有文献查阅、考察、访谈、生活体验、问卷调查等,这些丰富多样的研究方法从多方面反映了达善综合实践活动的德育功能。如在“我是BRT专线小导游”这个活动主题中,教师指导六个小组带着任务开展活动,拿起相机,让美丽的画面定格;探究BRT专线沿途的人文景观,考察当地景观的人文特色,寻访名人的踪迹。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实践,在活动中不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性和交往性德育功能

“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性和交往性德育功能”是指综合实践活动的德育方式具有活动性和交往性功能。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方式主要是以活动和交往展开的,学生通过不断的“调查”“实验”“考察”“探究”等活动和交往,不断提高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操。这些有悖于传统学科教学主要以课堂上的教师传授知识、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德育理论或感悟道德认识的方式。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性和交往性德育功能是其他传统学科不可能实施的方式。棠东小学“达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是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在活动中改造、重组、升华已有的道德经验。“达善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性功能体现在它要求学生在实践中手脑并用,敢于实践,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性学习活动。在“活动选题”“方案设计”“活动实施”和“活动总结”这四个单元中,学生需要用到多种多样的研究方法,包括资料收集与处理、访问、考察,写邀请函,进行社区服务、社区宣传、公益劳动,总结与交流、展示与答辩、汇报与表演等。通过这些研究方法,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每个学生的价值都被肯定,每个学生都能展现自我。“达善综合实践活动”在道德实践活动过程中体现了其活动性的功能,同时又发挥了它的交往性功能。达善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开展多维度交往活动的机会,打破了传统课程的空间限制。在“社区家用汽车消费现状研究”这个活动主题中,学生对棠东社区的居民、4S店销售工作人员以及维修技术工作人员等进行了调查访问,通过与社会人士的交流,让学生在活动中懂得多维度思考问题,同时学习人际交往的价值准则,还能有效地锻炼人际交往能力,增进对社会的认识和体验,发展社会实践能力。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体验性德育功能

“综合实践活动的体验性德育功能”指综合实践活动的德育方法具有体验性功能。由于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去获得知识,解决问题,在体验的过程中也不断接受或主动进行自主德育体验,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具有体验性德育功能。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性、交往性德育功能不同,综合实践活动体验性功能主要在于方法上,前者主要是方式上。综合实践活动的体验性德育功能更具体、明确。例如“棠东社区外来工生活状况的研究”是“达善综合实践活动”特色课程的一个主题活动。在这个主题活动实施过程中,学生通过到广州外来工博物馆参观,可以进行深刻的外来工生活、学习、工作方面的体验,通过考察外来工的生活、学习、工作和成就,能让学生领会和学习外来务工人员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热爱家乡、艰苦朴素等良好品质和精神;学生通过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访谈、问卷调查、查阅文献等研究,直观地了解外来工的生活、学习、娱乐和工作等情况,能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激发学生热爱外来工、热爱家乡之情;学生通过“做一名志愿者”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外来工进行上门清洁、慰问演出,为外来工子女辅导功课、捐赠图书等志愿服务,能帮助学生形成服务社会、服务他人,乐于助人、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

四、综合实践活动的发展性德育功能

“综合实践活动的发展性德育功能”指综合实践活动的德育过程和效果具有发展性功能。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生成性”特性,随着活动的开展,新的目标、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过程中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同样,在综合实践活动“生成性”过程中,也促使学生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不断提高、发展,德育目标和德育效果也不断改变和发展。因而,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发展性的德育功能。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成性”特性一样,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的德育目标、德育体验,形成的德育认识和德育效果都是不可预设的,会不断生成和发展。例如,棠东小学四年级学生开展“寻访棠东小学代言人”主题活动。学生确定全班的研究主题后,再让学生提出想要研究的问题,并让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整理问题,形成几个子课题。超出教师的预计,学生形成了教师没有想到的一个子课题:“棠东小学代言人人际关系的研究”。这样教师就要对本学期的德育目标进行重新制定,增加了“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人际关系是成功的重要因素,继而要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德育目标。在学生对棠东小学代言人进行访谈的过程中,了解到某位代言人成功的秘诀,体现了做事要持之以恒,有顽强的毅力。这一活动的过程发展了学生的德育认识:成功除了靠能力,还要靠顽强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在“棠东小学代言人探究”活动实施中,学生通过不断搜集资料,不断进行研究,得出要研究的观点,最后进行总结、反思和评价,德育体验和德育认识不断生成和发展,也就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发展性德育功能。

作者:潘国洪 张丹丽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棠东小学

第三篇:小学德育与课程融合

德育,顾名思义,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行的教育。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行的教育,除了先天因素,浅白的语言讲即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有趣的课程的刺激,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思想的洗礼和熏陶。一所有品质的学校能走多远,至关重要的因素是德育。学生德行的优劣直接影响课程架构与运行。只有课程与德育的深度融合,找到二者的归一点和契合点,才能有效推进学校整体发展。那么德育与课程如何完美对接、深度融合呢?笔者一点粗浅认识仅供茶余饭后聊聊而已。

一、德育是学校一切课程的核心要素。

新课改之前我们的目标是完成国家课程的“双基”指标,即对学生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可以说,课改前的课程比较教条、呆板,课程内容也很陈旧,偏繁、偏难,课程的指向性单一,缺少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对学生思想品行的教育更是荡然无存。课改之后,我们的课程追求“三维目标”的达成度。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感三个维度螺旋上升,形成合力,旨在培养创新型人才。近几年,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我国的教育重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培养。纵观世界教育,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德育的教育。比如:在日本,教育者从小就教育孩子节约的观念、环保观念。日本的街道没有清洁工人,大街上却见不到一张纸片,一处垃圾。日本民众最注重垃圾分类。在日本学校冬天为了培养孩子们坚强的毅力,孩子们经常赤脚在雪地里跑步。在美国的课堂,孩子们下午两点就放学自主活动,学校有很多德育活动,比如课程俱乐部,实验研究等,都是孩子们喜欢的活动课。在德国,小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进行各种各样的益智游戏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动手动脑能力。没有这些德育活动的铺设和长久涉猎,也不会培养出全面的创新型人才。一个人各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体离不开德育活动的参与。德育将打造一个高品位的人才。品行和素养的修炼长期潜伏于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培养不是立竿见影。就像农民种地,是要有一定的程序和过程的,翻地、撒种、施肥、浇水、除草、间苗……更需要农民辛苦的时间播种,小苗才能长大、发芽、开花、结果。一年四季,春耕秋收,这个过程有艰辛,有快乐。一个人的素养也是在良好的环境中,经过培训,教育,慢慢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美好的人格情怀,才能百炼成钢。

二、德育是学校品质提升的先决条件。

所谓学校品质,狭义范畴的界定指学校的特色,学校的特色亦是特色学校。一所高颜值的学校是有品味的,有内涵的。而这种品质和内涵包罗万象,比如学校的特色课程、学校的管理和机制的设置,学校的制度文化等等。而所有这些学校元素的执行者却是孩子们,让孩子们站在学校正中央,是孩子们的品行和素养提升了学校品质,这是毋庸置疑的。学校的德育活动正是塑造高品位的学生。每一次活动无不是对孩子们品德和习惯的培养和教育。比如,一次小小的环保时装秀大赛,既培养了孩子们的环保意识,更让孩子们学会了团结、合作,更有了自信。一次菜市场体验活动,让孩子们体会到了农民伯伯劳作的艰辛和粮食的来之不易,更明晰了自己的奋斗目标,还从中学会了如何使用钱币。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多方面受益啊!北京玉泉小学的十大好玩课程,劲爆依旧,令全国小朋友喜欢。丰收采摘节、六一学生节、科技发明节、种子栽种节、泼水节等,这些德育活动的设定彰显了学校的个性发展,更培养和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合作能力、爱心、自信、奉献、感恩……学生有品位,学校才会有品质!

三、课堂处处皆德育,学校处处皆课程。

德育与课程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随着课改的深入发展,我们的课堂总是充满灵动和灵性,应试教育的固步自封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标新立异的素质教育、创新人才、核心素养的人才培养将浮出水面。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生本化,生本课程特色化,已成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新的标志,更是学校品质提升的里程碑。花样翻新的课堂教学无不是德育渗透的主阵地。语文课堂《地震中的父与子》父子情深意浓,生命唤醒生命,那伟大的父爱让我们动容。《草原》的一碧千里,牛羊成群,蒙族人民的热情好客不正是民族大团结的真实写照吗?科学课中的小实验,品德课中的心灵小故事,心理课中的小游戏……每一节课中的内容都是对学生进行品行教育最好的诠释和解读!校园中的提示语,铃声的设定,社团课程的自由选课,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课程,都是成就核心人才教育的最佳选择。德育与课程这对辩证统一体,互相融合,相辅相成,犹如天籁和弦,交相呼应,融入孩子们的心中,学校的每一个角落。

四、德育渗透于学校的一切活动中,活动的背后时时隐藏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