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研论文范例

化学教研论文

化学教研论文范文1

一、改革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内容

(一)根据培养目标对实验教学的内容进行创新

实践中教师应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严格贯彻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并根据实验内容、实验方式、实验目标将有机化学实验分为研究实验、设计实验、综合实验、基础实验四个类型。教学中应根据院校等级对教学中开展的重点实验类型进行科学确定。如应将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和综合性实验作为二本学生的重点试验内容,并适当穿插茶叶咖啡因的提取分离实验等一些研究型、设计实验。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提取分离与有机合成,对基本操作、基本技能的训练巩固和理论知识的加深都具有重要作用。教学安排应由易到难,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接受相关内容,实现动手能力的有效培养,最终激发兴趣。

(二)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精选实验内容

教师应当全方位考虑专业的特点和学校的培养目标,安排教学内容。如将与合成药物相关的实验作为中药学、药学、制药工程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重点,包括制备无水乙醇、氨基苯甲酸、肉桂酸、正丁醚、溴丁烷、乙酸乙酯、阿司匹林;升华纯化茶叶中的咖啡因;提取分离菠菜胡萝卜素等。将工业乙醇蒸馏、阿司匹林的重结晶、茶叶咖啡因的提取、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实验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市场营销、医学检验专业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重点。

(三)结合环保理念筛选实验内容

高校有机化学实验教师在设计实验内容时,应充分贯彻环保理念,在不影响实验效果的前提下减少污染较大实验的开展,并通过开展微量或半微量实验降低药品损耗和废气排放。如传统教学通过环已醇酸化脱水获得环已烯的实验,实验品环已烯的气味较臭,而醇酸化脱水制备环已烯的理论知识比较容易理解,所以应将其去掉。再如进行测定熔点的实验中,传统方法的热浴为浓硫酸,在操作过程中硫酸变黑的情况经常发展,并对熔点观察造成影响。这个实验还会产生处理废硫酸的问题,所以可将硫酸改为硅油作为热浴,虽提高了成本,但可重复使用,长远地看,其性价比优于硫酸。

(四)实验内容要突出医学特色

为了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突破传统化工性质过强的实验,科学选择医学特色明显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如传统实验通常采用乙酰苯胺及萘、苯甲酸等作为重结晶实验的实验药品,逐渐用丹皮酚、阿司匹林代替了传统的实验药品,不仅充分体现药学特点,还能有效利用其他实验产物。再如高校医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师还可开展如茶叶中咖啡因升华纯化、提取菠菜胡萝卜素、分馏丙酮—水或甲醇—水等分离纯化的实验。

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措施

以一定教学思想为依据为完成某一教学课题而运用的较稳定的教学方法程序和策略体系就是教学方法。高校有机化学实验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环境、教师素质、学生特点、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模式,并结合实际,有针对和选择地运用教学方法。

(一)对半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

医药院校医学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是有机化学实验,但很多高校存在学生人数多、设备相对有限的问题,难以开展大规模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师应当探索半开放式的有机实验教学模式,拓展实验室的开放时间,为有兴趣和科研意识的学生有条件、有目的地提供开放式实验,进而实现对学生综合应用和设计实验能力的有效培养,最终推动学生有效参与教师课题研究,并为毕业论文做好准备。

(二)对模拟式实验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

在传统的“传授—接受”教学模式中,学生很难产生学习兴趣。探索模拟式实验教学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由于在开放式实验中无法充分满足医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要求,引入模拟式教学十分必要。如环已烯的合成实验毒性大、污染重,一些实验由于课时问题无法到实验室开展并对后续学习影响较大,教师可以采用课件模拟实验的方式。对于模拟实验课件应当由师生共同完成,教师主导课件制作,学生提出相关建议和意见。此外,教师应对网络自学模拟实验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如为了对常量法和微常量法测沸点的不同、乙酸异戊酯和乙酸乙酯制备的不同进行有效说明,应对实验目的和要求进行有效设计,学生模拟学习网上相关的实验课件和课前的讨论讲解,对理想的操作方法和改进实验方法进行探究总结,实现视野的拓展和学习内容的丰富。

(三)探索任务驱动教学法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独立探索精神、合作精神进行有效培养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目的。由教师负责问题设计、探究性学习活动布置等内容,学生借助网络对问题答案进行探索,让设计实验活动目的在教师的点评和师生讨论中得以实现。任务教学法比较适合网络实验知识自学模式,如教师讲解乙酸乙酯制备实验相关内容时,应当引导学生对乙酸乙酯的工业制备方法变迁、世界各国的生产情况等进行了解,让学生在拓展知识面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四)对启发式、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进行探索

在具体的实验操作过程中遇到一些难点和疑点教学时可使用问题探究式、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师在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中,应对硫酸的作用、为什么反应需加入大量硫酸、酯化反应的特点是什么等问题进行设计,酯化反应特点和部分条件经过学生的预习得到解决,但通常会认为硫酸起催化剂的作用,没有真正理解改变温度环境才是加入大量硫酸的本质目的,在较高温度进行化学实验能够提升反应速度,利用反应平衡常数的提高间接提升乙酸乙酯含量。教师通过对学生理解该实验的一系列问题的启发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虽然有多种教学方法,但教师为了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应当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依据,通过对“问题—发现”等现代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实现新形势下的教学目标。

三、总结

本文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两方面研究了医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创新,以期为提升我国高校医学教学水平贡献绵力。但本文还存在一定局限,希望医学教育人员能够加强重视,通过对现有医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创新,不断提升医学教学成效实现学生培养目标。

作者:张奇龙 单位:贵州医科大学化学教研室

第二篇:中职化学实验教学有效途径分析

一、实验情境教学,培养学生实验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中职化学实验产生了兴趣,他们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化学知识的学习中.在中职化学实验教学中,师生对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化学实验的教学现状认识不透彻,导致中职化学实验教学缺乏有效性.对此,中职化学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验兴趣培养入手,通过实验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欲望.例如,在进行中职化学“有机物属性”章节的教学中,苯常常是作为有机溶剂使用的.在一次萃取实验中,教师得到了少量苯与水的混合液,发现这两者都是无色液体,但呈现显著的分层现象.于是,教师顺藤摸瓜,利用苯水混合液为学生们设置了一个崭新的化学实验情境.此时,学生们在该情境的调动下,天马行空般的提出了很多解决措施.有些学生提出,我们继续向混合液中加入水或苯,观察哪个分层的液体有显著增加,则说明对应液体所在的位置.还有学生提出,我们可以向混合液中添加碘水.由于苯可以萃取碘,导致原来的混合液进一步分层,在原混合液中,出现上层变紫、下层褪色的现象.于是,利用该原理我们可以推断出原混合液中苯与水的对应层.有了上述的情境,中职化学教师可以进一步带领学生了解、学习实验仪器,将化学实验时所作出的结论展示给学生们,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二、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主动性

在传统的中职化学实验教学中,实验环节往往是辅助环节,只是用来为化学知识教学作铺垫.但化学实验的用处远不止如此,实验不单单是为了进行知识和理论教学,更重要的是为了将教材中的知识理论运用到实践环节中去.对此,中职化学教师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例如,教师首先要将传统的演示实验变为人人参与的自主实验,将化学实验主动权归还到学生手中.受到中职化学实验教学时间短、任务重的特点,教师必须开门见山,在课堂伊始就简明扼要的介绍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注意事项等内容.有了上述的基础后,剩下的就是大胆的放手学生去做.在学生自主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观察和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在实验步骤、仪器使用等方面上的错误,培养学生严谨的化学实验意识.对于化学实验过程中偶然出现的一些影响实验进程的故障和问题,教师切忌包办,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小组之间的讨论合作,尝试寻求对应的解决策略.如此一来,学生们在亲自动手探究的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同时实现了中职化学教学的自主性.其次就是对化学实验报告的处理,实验现象的记录、实验结论的分析,都是决定化学实验教学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对此,教师可以将每次化学实验的过程记录成表格,要求学生按照实验数据、步骤、结论的顺序进行填写.对于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存在的误差,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将他们罗列出来,理清思路、认识问题所在.

三、完善实验步骤,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中职学生首要的能力之一,是学生们面对社会竞争时最有力的武器.在中职化学教材中,依然存在不足,化学教师切忌一味依赖化学教材,必须要大胆的进行革新和改进.在绿色化学、低碳化学的号召下,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完善实验步骤,探索和改进实验步骤.例如,在进行铜与硝酸反应的教学时,为了做到对实验的可控性,我们将启普发生器应用于该实验中,利用活塞的开关来控制实验的进程.当实验开始时,我们将硝酸从长颈漏斗中注入,打开活塞,则硝酸流入试管,反应开始.若是进行浓硝酸与铜的反应,随着红棕色气体的产生,当气体上升到试管口时,只要关闭活塞,硝酸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变会流回漏斗.如此一来,该反应中产生的有毒气体就不会渗透到空气中了.但若是注入稀硝酸,反应过程同上,当产生NO气体时,由于试管内原来就混有一定的杂质气体,导致制得的NO气体不纯.对此,教师可以学生进行实验步骤的完善,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在中职化学实验中,我们常常采用H2和CO2来排除O2的干扰,在该实验中是否也同样可行呢?通过学生们对实验仪器的调整,最终学生们选择了如下的方法:将原本直接放置铜片的试管进行调整,首先加入生石灰,再加入硝酸进行溶解,最后再放入铜片.于是,我们在制得无色的NO气体的同时,实现了绿色化学的宗旨,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拓展实验课堂,开放课外实验

在中职化学实验教学中,时间紧迫的化学课堂教学远远不够,中职化学教师必须妥善利用课后时间,开放实验室、实施课后化学实验教学.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家庭实验和实验室课外实验,帮助学生拓宽实验范畴,拉近学生与化学的距离.这些实验往往没有教材中的步骤说明,需要学生自主探究,发掘其中的奥秘.例如,在生活式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实验试剂来测定家庭常见溶液的pH.例如生活中常用的食醋、酱油、洁厕灵等,通过对其pH的测定,有助于学生理解他们的工作原理.再比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们探究鸡蛋壳的成分.由于没有演示实验的预期效果,学生们从猜想、探究到验证,可以有效地考查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掌握程度.学生们在说理验证的过程中,自身的交流能力、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同时,中职化学教师可以尝试开放课外实验室,帮助学生建立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化学实践探究活动.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进行水质调查,探究学校周边河流的水质水文情况.对于不同地区,教师可以针对地方特色,选取不同的课外实验课题,激发学生化学实验积极性,帮助学生认识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五、总结

总之,在中职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必须不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利用学校实验室,完善中职实验教学.在日常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致力于开放式、探究式化学实验;坚持课外实验教学为辅,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实验观.

 

作者:顾云辉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经贸学校

第三篇: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一、让学生明白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化学则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化学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当舍勒推翻燃素说的时候,当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时候,当普利斯特里合成氨的时候……他们———在改变着世界!实验是化学进步的基础,化学的进步伴随着无数次的实验。对于中学生来说,让他们花大量的时间做实验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分享受实验带来的快乐,体验实验带来的成果。比如,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将一块钠从煤油里取出来,用小刀切下一小块,然后放入加有几滴酚酞溶液的水里。这时候学生会观察到以下现象:钠浮在水面上,熔化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并发出嘶嘶的响声,最终溶液变为红色。通过以上实验学生可以得出钠的较多性质:1.钠应当保存在煤油中;2.钠质地柔软(可以用小刀切);3.钠的密度比水小(浮在水面上);4.熔点比较低(熔化成小球);5.钠与水反应有气体产生(四处游动);6.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易燃(发出嘶嘶的响声);7.钠与水反应生成了碱性物质(溶液变红色)。我想这样的实验必将会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也会使得学生明白实验对于化学的重要性。物质的性质都是通过无数次的实验得出的。重视实验是学好化学的关键。

二、演示实验,学生的榜样

学生非常喜欢进实验室,对那些瓶瓶罐罐他们比较好奇。如果教师不做好演示实验,学生大都不能很好地完成实验,而是要重复好几次,浪费时间不说而且效果也一般。所以在学生分组实验前,教师很有必要认认真真给学生演示一次。教师的演示实验,是学生实验的榜样。教师一定要用简洁形象的语言和正确熟练的操作让学生熟悉整个实验流程,并对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都加以说明。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完成实验,观察到应有的现象并得到预期的结果。要想做好演示实验,教师必须要对整个实验过程相当熟悉才行。而且要换角度考虑学生做此实验可能出现的问题,充分考虑到方方面面,然后自己动手分情况多练习几次,之后才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演示。简练的语言和熟练的操作会让学生崇拜教师,这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动力。

三、合理分组,学会合作

由于各个学校的实验条件不同,很多学校没有条件让每个学生单独完成实验,当然有些实验也需要学生分组合作完成,所以合理的分组在所难免。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合理分配做实验的小组。让他们静动结合,优劣互补,相互带动,共同完成。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协调合作能力和自主动手能力。教师给学生传授的不只是书本上的知识,其他能力也需要培养,比如团队合作就是一种很好的能力,因为每个人都不可能单独存在于集体之外。每个人的特点不一样,对知识的理解也不一样,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将他们进行合理分组,让他们相互带动,彼此促进,在实验过程中不但要学会知识而且要学会合作,共同提高。学生之间的有效的配合是实验成功的基础。

四、生活中的实验

生活中处处都有化学实验。比如当学生走在大街上有人在焊接金属;当学生走进一个工艺品小店中一位老师傅正在玻璃上雕刻鲜花;当母亲用食醋浸泡水垢用碱面洗去油渍等等。这些都离不开化学实验。新教材对于化学实验更加重视而且许多实验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就能完成。比如在原电池的知识中就涉及“苹果电池”,比如研究浓硫酸性质时的“黑面包实验”,还有可以用红砖粉作双氧水的催化剂等等。以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拿来做实验必将会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这也是知识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的一个体现。教师在处理相关实验时可以让学生自带实验药品,我想这样他们的积极性将更高。

五、一些不足

对于实验教学的不足之处我以为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在于学生。对于做实验,学生的积极性是相当高的,但是有的时候却显得热闹而无序。很显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完成实验。当教师在讲解实验或演示实验的时候有的学生却显得满不在乎,自己拿着仪器直接做实验,结果在一些非常基本的操作上出现差错,以至于造成最终结果的较大偏差。另一方面是学校的问题。主要是实验仪器问题,一是不能进行及时更新,有的仪器已经用了好几年了,精确度已不高。有的仪器已经更新换代了,学校还是旧设备。二是学校的实验仪器比较有限,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实验,制约了学生的探究。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转变观念。学校要转变,学生也要转变。学校是培养学生的地方而不是工厂,要尽最大的努力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条件,鼓励学生多去实验室进行一些探究性小实验,这样将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学生要有远见,不能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自己动手做实验得出结果远比别人告诉结论更有成就感,也更加容易理解知识,掌握得也更好。

六、结语

总之,实验教学最重要的在于学生对做实验的理解,让他们明白化学上的结论基本上都是由实验得来的,实验是化学进步的基础,实验乃化学之根本。重视实验教学,就是重视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作者:代吉年 单位: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

第四篇:化学实验教学资源开发策略分析

一、联系生活实际开发化学实验教学资源

化学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密不可分,实际上,生产生活中也富含大量的化学实验素材。因此,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化学实验与实际生产生活联系起来,结合教材中化学实验的特点,挖掘生活中的化学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发化学实验教学资源。以教学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物质的溶解性》一课为例,喝汤加盐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教师可以利用这个现象引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从中分析出影响物质溶解速度的因素。首先,准备4碗汤(2碗热汤,2碗凉汤),再准备分量相同的4勺盐(3勺面盐和1勺粒盐)。然后请学生将1勺面盐、1勺粒盐分别放进2碗热汤里,观察盐的溶解速度。通过实验学生发现,向热汤里分别加面盐、粒盐时,面盐的溶解速度比粒盐要快,这说明物质颗粒的大小对溶解速度有影响,且颗粒越小溶解得越快。接下来请学生将2勺面盐分别加到热汤和凉汤里,观察实验现象。学生很快就会发现,面盐在热汤里的溶解速度要快,而在凉汤里的溶解速度要慢一些,这说明温度对溶解速度有影响,且温度越高溶解得越快。最后,教师提问学生:将同一勺面盐加到一碗汤里还是加到一锅汤里溶解的速度快呢?学生经过思考能够知道,加到一锅汤里溶解得快,这说明溶剂的多少对溶解速度有影响,溶剂越多溶解得越快。可见,结合生活实际开发利用化学实验资源开展实验,能够促使学生将课本与生活联系起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经验的融合,使化学教学变得轻松、简单。

二、联系当地文化资源,开发与化学实验内容相关的资源

地方文化具有较强的地方特色,联系当地文化资源开发与化学实验内容相关的资源,能够在利用地方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化学,学习化学知识。以宜兴市为例,宜兴市的陶瓷文化很有名,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制陶艺术,以及金属冶炼的化学知识。在教学人教版化学九年级《金属矿物与冶炼》时,可以结合宜兴市陶器的制作进行讲解,开展实验。此外,宜兴市还有一些有名的特色小吃,如徐舍小酥糖、和桥豆腐干等,在教学《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及《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这些内容时,可以将和桥豆腐干等食物的做法的原理与化学实验知识联系起来,如豆腐干的香味来自蛋白质的分解;介绍徐舍小酥糖时,探讨徐舍小酥糖里蕴含的化学知识,如含钙、磷等微量元素。这样联系地方文化资源,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学习化学实验的精神需求,将人文知识与化学实验融合起来,促进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

三、重视学生对化学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

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还是教育的重要资源。教师要积极开发学生中的课程资源,善于抓住时机,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有所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教材中有泡沫灭火器演示实验,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制作灭火器。经过多次改进实验装置,学生最后决定将小的塑料瓶嵌入大的可乐瓶中,在小的塑料瓶里加入饱和碳酸氢钠,大的可乐瓶装有稀硫酸,这一装置与生活中常见的泡沫灭火器十分相似,效果也很好,学生们从中收获了成就感。对于学生的这一发现,教师给予了肯定和认可,同时鼓励学生尝试使用自行制作的灭火器进行灭火实验。有学生发现,新制作的灭火器装置多使用几次后就松了,于是学生们将大可乐瓶改为一个完整的洗涤液的瓶子,用大试管来代替小的塑料瓶,将大试管固定在洗涤液瓶子里。经过这么一改进,灭火器更耐用了。由此可见,学生制作实验也是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资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制作灭火器,并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同时也为化学实验教学积累了丰富的生成资源。

四、总结

开发化学实验资源是实施化学教学的保障,教师不但要意识到开发化学实验资源的重要性,而且要掌握开发化学实验教学资源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开发化学实验教学资源的能力,只有这样,才更有利于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效率。

作者:冯小敏 单位:江苏省宜兴市桃溪中学

第五篇:多媒体辅助化学实验教学利与弊分析

一、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的利

1.可以取代一些高难度的实验操作。高难度指的是教师或学生无法完成,或是在实验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一些动画演示等加深学生对原理的学习。比如在原子结构认识过程中,通过氦粒子散射实验了解原子有核的操作,可以用动画直接体现原子核对粒子的作用,但是现实实验一般无法做到。还是有一些在高温高压下的实验,也可利用多媒体操作。

2.比较危险的实验可以辅助,指的是实验试剂有毒有危险或是在反应过程中会有爆燃危险,或是实验可能带来有毒有害物质的实验。比如在氢气点燃时如果不纯就会爆炸,或者氢气与氟气在冷暗处混合爆炸的实验,这些用视频或动画比较直观又安全。

3.可以实验重现,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和克服遗忘,一些实验现象反应时间短暂,现象快速消失等,或者反应时间比较长,可以通过多媒体让这些现象更形象地呈现,让学生再一次对原理进行分析与总结。比如在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时,活性好的金属与水反应有时很快就结束,像铯与水。还有比较比较浓硫酸的吸水性时,时间比较长才能从质量的改变体现出来,从视频上可以剪切一些时间,让现象更迅速地表现出来。

4.可以形成比较统一完整的知识面。视频上的现象大家看到都是一样明显的结果,比起做实验,有些学生可能从头到尾都没有看到真正的实验现象。在后继的学习与运用上能够比较完整有效地表达出来,有效避免学生回答不一致。

5.直观性强,突破视觉限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并突出难点,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且信息量大,节约空间和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比如通过多媒体实验实现了对普通实验的扩充,并通过对真实情景的模拟,培养了学生探索、创造的能力。

二、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的弊

1.有些展示实验可能无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实验的本质,做实验就是为了让学生从新事物的接触中感受,构建知识体系,每个小细节都是实验的关键,如果仅是多媒体展示,学生根本无法知道试剂是放在哪儿的,怎么取量,如何保养仪器。比如对使用胶头滴管很多学生根本不会,但是老师在演示时其实已经说得很容易,只是学生在操作时怕把溶液滴到外面,所以大多数学生如果不亲身体验,则是无法获得真正的本领的。

2.现象无法深刻,从视频或动画看,就是看那个最耀眼的瞬间,这个瞬间很精彩,但是无法长久,因为不是自己经历完成。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亲自动手获得原理的过程,提高自身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这种展示只是一种强加行为,告诉你,其实原理就是这样,现象就是这样,学生的探究能力质疑能力直接缺失。

3.没有失败的过程,学生要通过失败到重新分析,再次实验,获得成功等一系列过程,才能真正体现课程理念,而从视频上看到的,将是最完美的体现,老师已经将最好的实验效果展示给学生,没有失败带来的反思与学习,这是与课程理念相违背的,无法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更有效的提升。当老师在播放视频时,有些学生可能就会问,如果试剂顺序不一样则会怎样,如果温度太高则会如何,但这些只有在其自己动手时才会尝试,然而这样的课堂很显然就对这样的学生造成伤害,甚至直接挫伤学习积极性。

4.缺乏交流合作,产生共鸣的想法,在探究实验中,交流是学生完成实验有效的方法,如果仅是视频,学生将缺失仅有的几次的交流机会与学习,对学科学习非常致命。

三、总结

化学教研论文范文2

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办学历史悠久,自1958年建校以来,较长一段的历史时期内一直是学校的唯一专业,1987年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成立了医学系,2007年11月,更名为医学一系,2013年4月,学校进行机构调整,医学一系更名为临床医学院,设临床医学专业。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及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临床医学院在原有的办学宗旨上,坚持密切联系社会需求、密切联系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思路,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升育人理念,教学质量逐步提高。临床医学专业为安徽省级特色专业,其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及预防、医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有较高政治、文化和生理、心理素质医学高级专门人才。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在进行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我系注重加强实验室建设,强调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在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学生在几个实验中心完成,主要有机能中心(包括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科)、形态中心(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和病理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中心、病原与免疫中心以及细胞生物与遗传5个中心。其中机能实验学课程继承并发展了生理学、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实验课程的核心内容,并强调学科之间的承上启下与交叉融合,要求学生在学习中理论联系实际,大胆实践操作和积极思考,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临床技能操作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临床医学专业机能实验学共有90学时,涵盖了“三理”的主要实验内容;从机能实验学概述与常用仪器的使用介绍、机能实验学基本技能训练与操作、常用观察指标与实验数据的采集与评价、分析与统计;到机能综合与探索性实验以及虚拟实验室的开放。全面训练临床专业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到实验研究的选题、课题与论文的撰写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以此拓展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段,营造创新氛围

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对医学生的培养至关重要,其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为学生继续从事医疗、科研或卫生等工作奠定基础,因而是整个医学教育的基石。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出台,明确提出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即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旨在培养医学生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善于操作的实践能力的必要手段。目前,我国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基本上还是依附于传统的理论教学,以帮助学生加强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为主要目标。为了适应现代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与新世纪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在总结十多年机能实验改革的经验,充分利用我校的资源条件,结合我校临床专业毕业技能考试要求,同时吸收其他院校机能实验学教学的精华,对我校临床专业机能实验学教学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强调突出其专业特色,使学生所学的机能实验知识既实用又具有系统性。具体是将原有内容分为几大模块,不同模块采用不同教学方法。

①机能实验学概述与与常用仪器的使用介绍、实验报告写作;机能实验学基本技能训练与操作、常用观察指标与实验数据的采集与评价、分析与统计。此部分实验占实验总数的5%。采用常规板书或PPT配以示教讲解,目的培养学生规范的基本操作动作与系统的实验数据处理。

②验证性实验如药物在动物体内药代动力学参数(t1/2等)与LD50的测定,神经干动作电位的测定等。此部分实验占实验总数的40%。采用讲解与多媒体录像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掌握相关实验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在验证已知医学理论的同时,探索可能的未知规律。

③综合性实验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与药物对动物血压的影响、尿生成影响因素与利尿药的作用等,此部分实验占实验总数的40%。要求教师在综合医学基础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同时建立了一种开放式、交互式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学生主动参与的“以探究为基础的学习”(researchbasedlearning,RBL)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和实验技能的整合性实验,学生可以从多学科、多层次、多角度检测复杂的生命现象,并逐步引向深入。强调实验现象的综合观察与思考,建立整体的概念。由于综合性实验强调跨学科的交叉融合,学生可以通过此类实验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其综合分析的能力得到培养。

④探索设计性实验以及虚拟实验室的开放,如大鼠高钾血症模型的复制及设计与解救方案、肝性脑病与及种类型的缺氧、人体动脉血压测定及运动对血压的影响等,此部分实验占实验总数的15%。教师除一般指导外,充分利用机能实验中心网络资源的优势,采用RBL与PBL(problembasedlearning)与网络资源相结合,形成网络式RBL(Web-researchbasedlearning,简称WRBL)与网络式PBL(Web-basedproblembasedlearning,简称WPBL),将经典的RBL、PBL与网络技术有机结合而创造性地实施的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构建体现RBL、PBL理念的网络平台,使教与学活动中各要素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互动与评估。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呈现给学生真实的问题“情境”,组织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开展小组讨论、师生互动等教学活动,实现“学生为主”的教学要求。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运用已经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自己设计实验,搜集整理分析实验数据,写出实验报告,适应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的要求。同时训练临床专业学生的实验研究的选题、课题与论文的撰写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以此拓展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我们提倡教师开放研究室、实验室,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实现多元化实验教学方式。

3科研、临床实践、临床技能考核与实验相结合加强实验教学改革

多年来,机能实验教学一般均是依据教学大纲与课时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实验讲义“照方抓药”。这种相对封闭的模式压抑了学生主动性尤其是创造性的发挥。做实验时,每教学班内容与实验方法完全一致,学生兴趣不高,而实验免不了出现抄袭数据或凑结果的现象。为了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动手能力,我们尝试性将部分兴趣高的临床专业学生组成科技兴趣小组,将科研与实验相结合。几年来,我校学生参加国家自然基金与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以及横向科研课题多项等;通过主动地参加科研活动,同学们撩开了科研的神秘面纱,熟悉了科研活动实施的全过程,从而减少对科研活动的畏惧情绪,增进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在后期临床实践教学中,临床专业学生积极与临床学院教师承担的临床课题;以专业成长为依托的技能发展型实践教育实践活动。同时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实验课题,完成科研小论文。这样既克服了一些低水平的重复性实验,又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并且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从一般性实验过渡到研究性、探索性与自主设计性实验。

4结语

化学教研论文范文3

第一,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过快,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观念已不能满足我国发展的需要。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完全以书本为主,在实验操作时完全按照书本上的操作步骤来实验,学生完全丧失了自主思考与探索的机会,对于学生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作用不大。导致在以后做实验时,给一个书上没有出现的实验时,学生就不知道该怎样去操作了,这样既浪费了学生的时间,而学生也没有学习到什么有用的知识。

第二,由于一些化学药品有毒,有的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在化学时,学生经常接触到一些酸碱,这些化学物质有可能腐蚀人的皮肤,在使用时存在不少安全隐患,而且,很多化学仪器都是玻璃,很容易破碎划伤皮肤。目前,我国很多大学生保护环境的意思不强,对化学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随意排放,而且化学药品的成分复杂,累积起来对环境的污染将不容忽视。

二、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措施

目前,我国大学化学教学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对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已刻不容缓。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不仅能够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也能够很好的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探索能力以及动手能力。下面笔者将就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来阐述改革措施。

第一,首先应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加强学生对于化学实验重要性的认识。学校应该多开设化学实验课程,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化学实验,让学生能够很好的体验化学实验的过程,从而在实验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老师也可以有计划的布置一些书上没有的化学实验,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体验成功背后的成就感,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加强对学生化学实验的管理。由于有时候进行化学实验时会出现实验仪器不够等现象,因此,学校有必要安排专人对仪器进行管理,达到对仪器进行统一发放和回收的目的,防止在实验过程中仪器丢失了却仍然不知道,从而影响到下一次的实验。

第三,学校多安排一些校企合作的项目,让学生体验到在工厂中对于化学实验能力的要求,让化学专业方面的人才能够更好的适应时代的需求。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抛弃原来的传统的化学实验方式,让学生真正学习到对以后有作用的知识。同时加强化学实验教学的师资力量,并对其进行适应现代化化学实验教学方式的培养,让老师能够更好的培养大学生。

第四,在进行化学实验前,老师应该多对学生进行有关药品不慎粘在手上的合理处理方法,同时加强学生对于药品和仪器的合理使用,从而减少学生因做化学实验时出现安全事故的频率。同时,学校也要加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教会学生如何合理处理化学实验过后的废水,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结束语

化学教研论文范文4

1.强化演示实验,理解抽象知识

为了将各种化学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便于学生透彻地理解概念,掌握规律,教师可以设计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浓厚兴趣。演示实验为学生提供形象的直观材料,还能吸引学生感官和思维的参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措施的引入,生动直观地演示实验的过程,使抽象的知识更具形象化。如:做硫或者磷在空气中燃烧,为避免产物造成空气污染,可用播放视频做这两个实验;讲解如何还原氧化铁中的铁时,可通过动画演示或模型展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再现;进行粉尘爆炸实验时,由于存在危险,可用视频形象地展示实验过程,学生既能明白实验原理,有避免了意外事故的发生。事实表明:适当的演示实验,加深学生对操作过程的印象和理解,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2.重视分组实验,培养多种能力

分组实验是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分组实验中,获得了实验操作机会,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一定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等,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其具体做法为:实验前师生做好充分准备,根据实际内容,教师反复研究实验内容,准备好药品和必要的器材,掌握成功的条件,学生精心预习,了解实验注意事项;实验时做好实验指导,教师巡视,提醒学生发现问题,鼓励质疑,要求学生认真合作,探究新知,做好记录;实验后及时反思,剖析实验问题,使实验教学有效高效。

如: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实验前将学生分组,准备澄清的石灰水和蜡烛,并让学生了解蜡烛的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然后指导各组学生进行实验,要求他们切下一小块蜡烛,把它放入水中,然后拿出并点燃蜡烛,仔细观察蜡烛的燃烧,再让学生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仔细观察烧杯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各组描述现象。熄灭蜡烛时,有一缕白烟从烛芯飘出,点燃白烟,火焰会顺着白烟将蜡烛重新点燃。鼓励各组学生质疑白烟是什么物质,蜡烛为什么会重新点燃。最后各组汇报实验,总结反思。由此可见,分组实验,学生动脑、动手,边观察边操作,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学生乐学,教学效果显著。

3.鼓励家庭实验,体会实验乐趣

家庭小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补充和延伸。在注重有关的安全教育的前提下,为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化学教师就编入教材中的小实验,可以倡导学生独立完成,充分相信学生,鼓励学生通过上网、向老师咨询、查阅图书杂志等方式收集资料、然后自主设计方案,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整理实验数据等。有效的家庭小实验,有利于巩固和深化课内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如:“调查空气质量”“自制简易净水器”“调查家庭用水情况”“酸雨的测量”“化学肥料的使用注意事项”等教学内容等,单靠课内讲授不够具体的、直观,实验需时较长的,均可安排家庭小实验。学生在这样的实验中通过动手操作、亲自观察、记录,然后分析思考,这些小实验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扩大了学生视野,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验证巩固原有知识,获得新知识。

二、重视实验反思,提升实验作用

为达到实验目的,为了激活教和学智慧,师生必须进行实验反思。做到实验前反思有预见性:预设一些问题,杜绝实验的盲目性;实验中反思有针对性,关注实验细节,彰显实验魅力;实验后反思有全面性:增加探究性练习,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如:做收集氧气的实验,实验前笔者反复强调收集氧气的正确操作,但实验中仍然有许多学生在加热前已经把导管口伸入集气瓶内,收集到不纯的氧气,造成后面氧气的性质实验现象不明显。及时反思,设置探究性练习,这样大多数学生都能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来收集氧气,实验得到了较好的效果。实践表明:通过层层反思,学生明确并理解实验的做法,养成有目的做实验的习惯,也是形成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举措。

三、总结

化学教研论文范文5

1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高校化学实验改革势在必行,传统高校化学实验中的验证性、演示性的化学实验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培训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已经过时了。当前我国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主要表现出以下问题:首先,高校的化学教学实验器材、手段都比较落后。由于高校对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高校化学实验教学的仪器、设备的采购和资金投入不足,实验教学经费被挤压,陈旧的实验设备其仪器功能、性能都难以满足现代化学发展的需要。一些高校的仪器、设备的数量不足,在实验教学中难以满足学生动手实验的需要,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学生不能逐个实验,只能由教师或部分学生实验演示,因此实验教学的效果不佳。其次,高校的化学实验教学手段比较单一、落后。高校的实验教学一直都针对课程内容设定,学生在实验课程上也是严格按照实验教材的步骤逐一测试、验证,实验整个过程缺乏实验方法设计、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和个性化实验教学的环节,因此单一的验证实验教学不仅难以提起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教学的的兴趣,更难以达到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目标。再次,高校的化学实验教学考核标准落后,缺乏一套科学的考核体系。高校对实验教学课程的考核主要依靠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对于评价学生的实验成绩具有决定性作用,而对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没有很好地考核与体现。因此学生的实验兴趣和实验学习的积极性都难以提高,学生通过实验体现出的操作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都难以在现行的实验教学考核中体现。

2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和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要求高校对人才的培养不仅要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应重视对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化学实验的技巧、技能等的提高,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目前,我国高校的化学实验教学中仍存在诸多制约化学实验教学发展的问题,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仍然亟待提高,化学实验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提高化学实验课程的效率、提高化学实验课程的操作性、化学实验教学的考核与评价等都有待完善。许多高校的化学实验还存在受应试教育与工具教育传统思想束缚的现象,许多高校重视理论教学,重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对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学分、考试等管理机制还不甚重视,从而导致化学教学过程浮于表面,学生对化学实验教学积极性不高,整个化学实验构成疲于应付,化学教学质量整体不高,学生在化学教学实验过程中只能收获验证性理论,而创新性和研究性往往无从谈起。为了提高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技术水平,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改革提高高校化学实验有效性势在必行。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中尚存的诸多问题证明了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对当前的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深化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化学实验课程的基础性和研究性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容置疑,构建科学合理的化学实验教学课程,对于提高化学实验探究性教学、深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教学主题,从而改革实验教学、创新教学效果具有必要性。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课程主要分为有机实验、无机实验、分析实验、物化实验等实验教学,这些传统的实验教学在教学模式上表现出研究性实验课程较少,验证性实验课程偏多的弊病,且综合性实验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不利于学生对化学各个体系与模块的整体融合。一些大学生在做大学毕业设计时,由于课题研究设计化学实验的各个方面,因此学生很难全面地融入到化学实验方案设计、实验仪器设备的准备与使用、参考文献的利用与借鉴、论文的整体撰写与答辩思路的清晰、明确这一过程。近年来,我国许多优秀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已经意识到现有的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在传统的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中提出了不足与改进思路。一些高校开展综合性化学实验课程,迅速融合学生学习的无机、有机、分析、物化等实验教学模块,提高了综合实验水平。此外,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传统的独立成体系的化学实验教学不利于学生全面地掌握化学各个分支之间的联系与融合,更别提学科之间的融合和渗透,现阶段创新人才的培养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通过借鉴发达国家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上的方法,我国高校、科研院所的相关专家学者等都明确了应当以创新思维为目标,深入推进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3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

3.1构建现代化的高校化学实验室

落后的高校化学实验室制约了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推进。目前我国一些高校的仪器、设备的数量不足,在实验教学中难以满足学生动手实验的需要,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学生不能逐个实验,只能由教师或部分学生实验演示,因此实验教学的效果不佳。构建现代化的实验室不仅能够充分发挥高校实验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更能够为我国化学实验和化学先进技术研究奠定基础。高校实验室的设备、仪器以及实验的硬件设施直接影响试验教学的效果,对高校的科研力量和科研成果都有关键性的影响。因此,要推荐我国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首先应当大力改善当前的高校化学实验条件,加大对实验室的投入,在设备仪器的购置上应当根据实际需要,采购与添置先进的设备系统,配置足够数量的设备仪器,为实验改革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将现代化的仪器设备配置齐全。此外,应当通过健全的实验室管理机制将高校化学实验室打造成为具有科研特色的先进的实验室,为高校化学实验室实现综合性、高层次的实验室奠定物质基础。

3.2构建多层次的创新实验教学体系

培养创新的实验人才是现代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构建创新的实验教学体系是培养创新思维教学的基础。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体系应当将化学实验与各门化学理论有机融合,同时针对化学前沿技术和现代化学发展趋势确定不同层次的实验目标。创新的化学实验教学体系应当构建综合实验能力培养、科研、工程实际应用与实验技能训练、发散思维培养、个性化实验创新等模块有机结合。高校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体系应当明确化学实验教学的基础知识框架,明确学生在高校化学实验教学基础知识框架范围内应当掌握的目标和技能,包括化学实验的知识、基本技能等。对于理工科的学生,化学实验的教学层次应当更高,不能只局限于基础的化学实验技能,而应当设立综合性的实验课程辅以研究性的实验课程。通过更高层次实验课程的培养指导学生掌握化学实验课程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有机化学大纲上要求的普通实验的基础上加强有机化学与无机化学联合课程的学习,创新化学实验内容,通过基础化学实验和中级仪器实验训练的基础上构建开放型的实验平台,充分发挥学生在化学实验中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自主实验、独立思考,甚至可以挑战最新的前沿学科技术。此外,高校化学实验教学还应当加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学以致用是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另一个重要目标。通过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一些高校在实验教学课程中安排学生到化学生产企业或科研单位实习,通过在实际过程中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突出了学生的个性能力,为人才培养创造了条件。

3.3改革高校化学实验教学评价体系

高校现行的评价体系对实验教学课程的考核主要依靠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对于评价学生的实验成绩具有决定性作用,而对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没有很好地考核与体现。这种评价体系对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教学的积极性意义不大,通过改革高校化学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手段。科学完善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应当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验方法设计、实验动手能力、实验熟练程度、实验思路是否清晰、实验目标是否明确、创新能力等方面综合评价。实验质量的评价体系应当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验技术水平。高校化学实验教学应当构建以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主体的全面的评价体系,除了学生在实验评价测试上的方法、动手能力、思路和目标的评价之外,还应当综合评价学生平时的学习成果、实验课上的操作方法、操作水平、多样性和思维发散性、创新性等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机制,通过科学合理的机制全面评价学生的实验成绩,确保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够提高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教学的兴趣,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4.总结

总之,高校化学实验是化学课程创新的根本,要通过化学实验课程的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不断探索高校化学实验教学的内容、形式和发展方向,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才能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常艳香 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第二篇: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模式

培养出来的大多数学生缺乏创造性、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学生的实验只是按标准的程序验证原理和定律,实验教材对所需的仪器设备、线路连接、操作步骤、观察内容乃至实验结果等均已详细说明。这样的实验,很难达到培养动手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创新意识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

二、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课程

四大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各自设置实验、实验又依附于理论课程的教学体系,这种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1)实验课程仅是对理论的简单验证,缺乏对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2)实验内容重复,缺乏完整性,仅局限于本课程内容的实验,而与其他课程的横向联系较少;(3)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如综合实验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每一课程实验结束时,学生仅仅是做完了某门课程的实验,而对实验课程的总体缺乏认识;(4)实验内容陈旧老化,不能体现现代科技发展水平;(5)实验室、实验仪器被各分科实验室占有,利用率低。为了克服传统化学实验教学模式中的弊端,我们将实施基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将我校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林产化工四个与化学紧密相关的本科专业所有化学实验课程整合为“一体化、四层次”的基础与专业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新体系,打破传统的按二级学科各自开设化学实验的教学模式,构建完整的、贯通的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实现“一体化、四层次、开放式”的基础与专业相结合的化学实验教学新模式,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的特点。具体过程中将根据实验教学对象和内容,按以下方案构建化学实验课程新体系:第一层次为:化学基础实验课程内容包括原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普通化学实验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部分。该课程在1-2学期开设。能使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技术、熟悉实验仪器、学会实验方法,为综合设计实验以及专业基础实验准备条件、打好基础。第二层次为:综合设计实验课程内容以研究性和设计性实验为主,自主设计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初步培养科研能力。该课程在3-4学期开设。第三层次为:专业基础实验课程内容按专业不同而不同,以夯实专业基础、拓宽专业创新能力为主。该课程在3-6学期开设。第四层次为:科研创新实验课程教学内容由所在学科的指导老师制定,并依据指导老师的科研项目实时更新。由于指导老师所申请科研项目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在此基础上设置的实验,必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并且指导老师的科研团队有新鲜血液的注入,势必出现教学相长的局面。课程以师生双向选择为主,时间以周末、假期等业余时间为主,学时数由相应指导老师核定。

三、总结

总之,通过对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克服传统实验课程教学模式(单纯的验证性实验和低水平的重复实验)的弊端,使化学实验真正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意识,培养和造就创新性人才。面临现实的就业形势和求职压力,学生在提高实验技能方面有迫切的内在需求。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之后,可增加更多专业实验,受益众多学生;可提供更多实验时间,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可更新实验内容,进一步强化学生化学实验技能;尤为突出的是,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作者:郭鑫 胡云楚 吴义强 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理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三篇: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1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无机化学是高等工业、农业、林业、牧业、水产类院校本科生的一门概论性重要基础课,无机化学实验是无机化学理论的应用实践环节,课程共16课时,优选7个实验项目。根据理论教学重点知识、重点章节挑选整合实验项目内容,根据不同专业性质选开不同实验,这些都是有关实验教学质量水平的重要问题。通过参考国内重点大学无机化学实验教材和本校基础化学实验教材,增加实验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开设的实验分别有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沉淀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配合物的生成和性质、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及纯度分析。以便不同专业、不同学时的班级根据需要选做。目前,大部分本科院校的无机化学实验所使用的仪器数量不足,实验课时有限。通常是一次实验需要安排几个学生共用一台仪器。这样不可能让每个学生自始至终地进行实验操作。结果,实验技能较好的学生没有成就感,实验技能较差的学生没有压力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失去了探索未知的条件和勇于创新的动力。为了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实验教学时空内,尽量多的了解仪器的基本结构与重要部件的功能,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必须对现有的实验教学进行系统的改革和创新。实验内容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缺少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很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实验兴趣不高,导致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低,解决问题能力差。教师讲授实验内容所占时间太长,造成学生实验时间不够。目前,国内外许多名牌大学均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而我校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急需改革。

2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措施

化学实验纷繁复杂,学生只有能够有目的、有条理的观察和深刻地思考,才能从复杂的化学实验现象中发现问题。学生这一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充分发掘课本中理论知识与实验的结合点,从不同途径去解决问题。对那些有创意的学生要及时鼓励和肯定,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在实验技能知识运用、观察现象等能力方面得到锻炼,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严格的实验条件下进行的,如果条件没有控制好,也许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果。这就告诉我们,学生在进行实验的整个过程中,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并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地训练,进而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高素质的实验教学队伍是高质量的实验教学的保证。实验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对实验教学目的和意义的认识,取决于教师的能力、经验、积极性和责任心。好的实验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规范操作,还要教会学生善于观察和发现问题,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创新的优良品质。因此,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对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过去,在无机化学实验的教学中,教师只注意到化学实验与化学知识的结合,而没有注意对学生进行环保知识的教育,因而导致部分学生在实验结束后将废液、废气、废渣等随意倾倒,造成环境污染。实际上,化学实验与社会、环境关系十分密切,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往往都包含了一定的化学因素。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把实际生产中防潮、防锈的化学方法应用到化学实验的教学中去,对学生适当进行环保教育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传统观念上化学实验很多是有污染毒害和燃爆危险,使得不少学生在实验中缩手缩脚,实验能力锻炼很受影响。而绿色化学则强调生产和使用化学产品时有效利用资源,减少和避免使用对人体和环境有毒有害的试剂。因此我们必须用绿色化学思想指导实验教学,努力使化学实验成为环境友好、技术清洁先进的科学研究。我们在实验室现有条件下不断进行了通风改造,删除了毒性大的试剂等试验;部分实验强调试剂用量减量或微量化操作;用金工实习的废铁屑做原料制取硫酸亚铁铵,然后回收产品用作电化学实验试剂,提高了化学品的利用率;教育学生废液废渣不随意乱倒乱扔和仪器试剂原地取原地放,使学生实验时有成就感和责任感,环保概念得到增强,绿色化学思想得到体现。

3结语

通过对无机化学实验改革的初步探索与实践,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培养综合素质为核心,采用互动教学模式,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实验教学改革对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是至关重要的。随着科技的进步,新方法不断出现,要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新方法和新技术,就必须不断增加与新技术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实验内容要不断更新,而如果没有相应的设备是做不到这些的。只有教学模式、方法等紧跟时代步伐、整体优化,才能更好地发挥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优势作用。

作者:杨富国 朱琼霞 单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环境与土木建筑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第四篇: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师范生技能培养

1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不够合理。

现有的实验教材内容上大多是理论验证型的经典实验,主要是滴定分析,实验过程和步骤有很多相似之处,实验过程中多是分析天平、移液管、容量瓶、酸碱滴定管等仪器的使用,造成学生思想上对该课程不重视,认为分析化学实验无非是滴定操作和简单计算,对课程内容感到乏味。

(2)教学方法单一。

多是由教师将实验目的、仪器和试剂、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先写在黑板并详细讲述,然后由学生操作。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3)学生对实验课重视度不够,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主要表现如下:实验操作不规范,读数不严谨,滴定时多加一滴或少加一滴、终点时颜色深点或浅点认为影响不大,随意记录数据,不善于思考实验现象,实验出现“反常”现象第一时间向老师问“为什么”,而不是自己查阅资料独立思考或与同学讨论后再找老师,甚至连滴定管漏液或堵塞这样的事情都不去找原因动手处理;缺乏反思和评价意识等。这些不良习惯一旦养成,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很难纠正。

(4)成绩评定单一,不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虽然在成绩的考核中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操作考试两部分组成,但平时成绩的评定主要以实验报告为主,造成学生只重视实验报告,甚至编造实验数据。针对上述问题,近几年来,我们在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进行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尝试。

2教学改革的内容

2.1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包括基础训练型实验、验证型实验和综合设计型实验三部分。教学过程中,删除了与无机化学实验中重复的内容,精选验证性实验内容,引入了综合设计型实验内容。在基础训练型实验部分,重点是培养学生操作的规范性和熟练性,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严格要求学生正确掌握分析化学实验常用仪器正确洗涤和使用、溶液的配制、滴定、量取、如实正确的记录实验数据,为后继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在验证型实验部分,主要是四大滴定分析和重量分析。这部分实验内容验证所学分析化学理论,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正确树立“量”的概念,进一步熟练分析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培养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设计型实验是对学生基本技能训练的全面考核,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文献查阅能力、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等各种能力的重要环节。在这一部分教学过程中,根据现有的实验条件和学生的知识水平,给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且具有趣味性实验题目,如奶粉中钙含量的测定,这样有助于调高学生的实验兴趣和主动性。学生分组查阅资料、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独立配制所需溶液,验证实验方案可行性,最后写出实验报告。这个过程允许有失败,但要有失败的原因分析,找出解决方法。

2.2改进教学方法

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将传统的“教师详细讲解—学生操做”这种简单的授课方式,变成“学生讲解示范—听课学生纠正补充—教师总结并正确示范”的授课方式。这就要求学生充分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对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实验仪器和试剂、实验注意事项等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并且要用正确的语言清晰的表达出来。由于每次上课都是随机抽取学生讲解,每个学生都会认真准备,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在学生讲解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了师范生技能的培养。学生讲述内容存在的不足,被大家及时指出,最后教师总结纠正,这个过程加深了大家课程内容的深刻理解,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这种授课方式,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这对化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仅掌握了实验技能,而且把所学到的知识用正确的语言表达传递出来,体现了师范生技能培养教学目的。

3总结

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改变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教师不要直接给出答案给予解决,而是要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可能原因,鼓励学生独立探索解决问题。在综合型试验中,引导学生思考,多问为什么,给学生提供思考探究的机会。针对不同的实验,提出具体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验得到问题的答案并总结出来。在实验结束后,让学生当场处理数据,这样可减少学生涂改数据的机会,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及时指出数据不规范的地方,引导学生及时总结实验误差较大的原因,本次实验的收获及存在问题,下次实验加以改进。通过这些手段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贾华丽 周娟 周冰 单位:周口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第五篇:开放式教学化学实验应用

1.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由来

开放式教学模式最早是1921年英国人尼尔提出的一种教育理论。教育目标是培养儿童的自由、平等、互助、自信的理念,其教育方式是在“游戏中学习”。之后,美国教育家科恩以题目为中心和开放课堂模型,形成开放式教学的雏形,强调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索、发现、想象和表现的愿望,使他们的思维处于一种开放的状态;[2]强调了创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开放式教学情境,通过教学时空的变换,学习过程的多样性和多变性,评价方法的多元化,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力。主动求知和探索的欲望,使学生的素质在开放的状态下得以提高和发展。

2.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开放式教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兴趣中学习。它强调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了辩证思维和开放思维,明确了教师的“催化剂”作用,教师要善于观察追踪和配合学生的作用。在尊重学生的感受,尊重学生的发现和尊重学生的问题的前提下,观察和帮助学生完成求知和探索过程。开放式教学就是通过教学内容、资源、形式和评价的开放来实现课本知识与学生经验,课堂实验与课外生活体验的融合,使教学更具有民主性、主动性,渗透性、动态性、互助性、创造性、科学性、和谐性等特点。使教学目标符合社会需求,教学内容符合现代要求,教学方式符合人才培养目的。

3.开放式教学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开放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更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所以必须要树立开放的观点:调整资源,重新整合,与时俱进。化学实验教师要结合开放教学的理念优先学习,优先收集化学在生产、生活和临床医学上的应用,把与化学有关的热点融于实验教学中,抛砖引玉,使学生能感受到现代科学进步的脉搏,同时又可以不断完善和发展整个教学过程。使化学实验能够培养意志品质,自主能力和创新意识。

3.1开放的化学实验

首先要选择相应类型做开放式化学实验。化学实验教师要把教学经验与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实验前的准备情况结合起来。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开展与生活必需,专业需求,前沿发展相关的实验,如氯化钠的提纯,重结晶和过滤,水杨酸的性质检验及阿司匹林的合成,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等。学生则根据自己的认识,喜好作出有关实验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查找资料比如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实验方法,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等来确定方案,通过教师指导,也可以师生一起共同研究,学生的讨论和辩论等过程来进一步完善实验方案。其次,在教师的引导下,按照实验方案开始分组实验,实验的过程需要经过实验备品的收集领取,配置的药品,使用的仪器,遇到的问题和寻求帮助解决的方法,一直到实验结束。这个过程,学生之间通过分工、合作、讨论,总结,再观察,体会,分享,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完成实验形成的报告不一定是一个结论,但一定是通过总结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后得出的结果。对于实验结果及结果误差的讨论使学生能更深的体会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这样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3.2创建开放的实验教学情境

开放式教学有知识和情感两条主线,在相互作用下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才会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和潜能的实现,学生才会有热情,才会积极参与。首先开放的化学实验要结合学生的特点选取适合学生的开放实验内容。其次是要相信学生,相信他们对实验问题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在旁边指导,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比如乙酰水杨酸制备反应器中不干燥会是怎样的结果,加热温度过高了又会导致怎样的状况,来发表见解,然后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再次是尊重学生的情感,对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认识,不同的结论。开放式实验就是让学生在探讨中拓展思路。

3.3合理运用开放的教育资源

开放的实验要广泛运用现代教育资源,深入挖掘开放的教育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放教学空间,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如运用多媒体辅助化学实验,可以选择像常规操作,验证性实验,化学物质性质实验等在虚拟实验室中进行实验分析,吸引学生自主实验,反复实验,主动求知。让学生在真正进入实验室之前熟悉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效率。这种虚拟化学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提高实验技能。

3.4传统教学与开放式教学在化学实验中的比较

举例水杨酸的性质检验及乙酰水杨酸的制备:水杨酸(学名邻羟基苯甲酸),具有有机酸的性质,酚的性质,成酯反应。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解热镇痛药,有抑制血小板凝聚作用,预防血栓形成,治疗心血管病,价格低廉疗效显著,可人工合成。

4.结束语

开放的化学实验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学生在兴趣中获得了知识,获得了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与当前所倡导的使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有综合素质的实用型人才相一致,开放性实验教学把师生从“学生学的累,教师教的辛苦”中解放出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满足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使学生的良好品质得到充分发展。开放式教学对教师也提出了要求,就是要有开放性教学的能力。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新的时代,如何把师者的角色赋予更丰富的内涵,开放式教学模式体现了这种积极正面的作用。

作者:李萍 单位:锦州市卫生学校

第六篇: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1引言

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与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一起称为四大基础化学课程。分析化学不仅对化学各学科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工业、农业、医药卫生、国防安全、资源开发等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生活中很多的领域都需要运用到分析化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近年来,分析化学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环境检测、食品安全检测、公共安全、营养成分分析等领域凸显出了其重要性。它可以给人们提供检测食品、蔬菜等中Vc的测定;农药残留量的检测;血液、头发中微量元素的分析;确定糖类、蛋白质、DNA、酶以及各种抗原抗体、激素及激素受体的组成、结构、生物活性或免疫功能;控制产品质量等。鉴于分析化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几乎各大高校化学专业的本科教学中都开设了分析化学这门课程。

2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分析化学实验课是与分析化学理论课相配套并独立开设的一门实验课程。开设实验课的目的就是要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实践对培养人才的综合水平及创新能力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训练,是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的思维方法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等。然而,就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来看,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目前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目的仍停留在使学生巩固并加深对分析化学理论课中某些理论和概念的理解,掌握实验基本方法和实验技术,了解常用仪器的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及处理实验结果能力的基础上,实验内容几乎都是延续了很多年的验证性实验,这些验证性实验与分析化学发展前沿相距甚远,因此,很难培养学生学习分析化学的兴趣,难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分析化学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性。这些都是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同样也是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只有真正地将实验教学内容与分析化学前沿结合起来,将实践中涉及到的分析化学技术适当地加入到本科实验教学中来,并通过增设一些课外兴趣实验等辅助实验教学,建立新型实践型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才能真正地培养出实践型、应用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

3实践型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分析

(1)结合分析化学发展的前沿,将传统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内容适当调整,在环境检测、食品安全检测、营养成分分析、公共安全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设计一些调动学生兴趣的实验,使分析化学实验的教学内容与实践相结合,不再局限于教材中经典的实验内容。

(2)实验教学手段也做适当改变,除了在大部分已设计好的实验中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巧外,留一到两次实验课的时间给学生,使其发挥创造性,自主设计实验并验证自己的想法,从而使他们真正体会到创新和实践在分析化学学习过程中的意义。

(3)改变传统的只依赖于课堂教学的模式,增设一些涉及分析化学前沿且与实践相关的课外兴趣实验,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分析化学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使他们真正从思想上体会到分析化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4结语

实践型、应用型、创新型的高素质的化学人才培养模式,顺应了21世纪的时代要求,符合当今社会对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实践型的分析化学教学模式能从根本上处理好高校教学中“学”与“用”的关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加学生就业的筹码。这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满足学生自身自我发展和提高的愿望,也保证了化学专业教育的可持续性和与时俱进性,使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保证高校能够输出一大批优秀专业人才,体现出高校的价值。当前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做好实践与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结合,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的分析化学知识的前提下,适当调整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和方式,将分析化学研究的前沿和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分析化学技术渗透给学生,使他们切身体会到分析化学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打破传统的分析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实践型、应用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调整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内容,增设一些辅助性的课外实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分析化学的兴趣,使他们切身体会到分析化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的,建立具有一定特色的实践型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新模式。

作者:祁文静 吴狄 饶灿 单位:重庆师范大学化学学院重庆市綦江中学

第七篇:化学实验教学绿色化和创新性初步探索

1引言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2014年白春礼院士在第29届化学年会中指出对于未来化学的发展,要进一步增强创新自信,勇于挑战化学领域的重大问题,取得更多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性成果。希望化学家们为社会创造出更加绿色、安全的化学物质和产品。当代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工程中的重点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创新精神。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如何从源头上阻止污染,保护人类的健康和赖以生存的环境,使化学能够真正的为人类创造“清洁无污染”的财富,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而改革化学实验教学、走绿色之路,在大学化学教育中势在必行。因此,为化学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研究性的课题如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体现绿色化和创新性。

2创新性和绿色化意识的培养

笔者作为一名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工作的化学老师,深刻的感受到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绿色化意识不强,其中最明显的表现在于学生对大学三、四年级开设的创新性实验课的兴趣不大,自愿报名参加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少。追其原因在于学生的创新性意识太薄弱。大多数学生认为创新性离他们很远,创新很难。应告诉学生现在大多数所谓的创新都是在别人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入、拔高,只有很少一部分工作是完全的自主创新。个人看法:或思想创新,或手段创新,或应用创新,或集成创新,在别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就是创新。因此,可以是研究对象创新,可以是实验方法创新,或是同样的实验方法、过程,但结果更好等等都可以认为是创新,消除学生对创新的畏难意识。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下,教师可通过对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来建立实验教学绿色化理念。在大学化学教育中,绿色化学意识的培养是实现绿色化学最便捷和最有效的选择,通过实验教学对学生进行绿色化教育,能增强学生的绿色化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因此,从学生开始进入大一的学习起,就要不断的进行创新性和绿色化意识的教育。

3用绿色化的理念看待问题来寻找创新点

1990年,美国环境保护总署Anastas及其合作者首先提出了绿色化学的概念。绿色化学是指利用化学原理,在化学用品的设计生产和应用中,消除或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和生产,设计研究没有或尽可能减少环境副作用。很多学生认为创新点很难找,如何找创新点呢?我们可以以绿色化的理念在我们已学习的实验课中的实验实例中寻找创新点,具体的说就是看化学药品、化学反应、反应过程、反应产物及反应用量等等的能否实现绿色化,即:①实现原料绿色化:在实验过程中,要尽量使用无毒、无害以及可再生的原料;②实现化学反应绿色化:在实验过程中,尽量确保反应的中间产物及所使用的催化剂无毒无害;③实现生成产物绿色化:反应产物,例如所生产的气体、液体等没有毒害或进行无毒无害处理;④实现实验用量绿色化:在满足实验要求的前提下,所使用的试剂的用量最少;⑤实现实验方案绿色化:实验装置尽可能的重复利用,尽量使用低能耗的物质等。所以用绿色化的理念看待问题可以让我们寻找到许多创新点。

4在创新性实验中体现绿色化

目前,多数高校在学生本科的化学实验设置中大致分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合成实验、化学综合设计实验以及创新性实验这四大类,其中,创新性实验的设置旨在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的思维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实验中尤其是学生自主创新实验,学生真正是自主设计创新实验中的主体角色,老师做为辅助和建议功能的角色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在实验设计中进行作用的实验路线,选用无毒、无害的原料,无毒、无害的溶剂,尽可能进行绿色化化学反应,得到环境友好性产品。学生在具体的实验操作中也要有意识的体现绿色化,减少化学实验三废对环境污染,尽可能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由于完成化学实验要消耗大量的化学试剂,可以采用微小型的仪器,尽可能减少中间生成物的转移过程,以减少试剂在器皿上的附着量,用尽可能少的化学试剂来进行实验,从而极大地减少了实验“三废”的排放。

5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实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

化学教研论文范文6

由于影响实验的因素很多,化学实验很多时候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或者与课本上描述的情况不一致,比如,现象不明显或者产生的气体量太小,学生观察不到反应效果;或者化学反应太快,学生还没有反应过来,反应已经结束了。面对这种状况,引导学生不要轻易下结论或是质疑课本上描述的情况。毕竟,科学家的实验都是在设施齐全、环境适宜的实验室操作,而且实验设备更专业、要求更严格。教师要鼓励学生再次阅读课本,思考我们的实验到底在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当我们的实验达到课本上的效果时,引导学生反思:我们以后在实验操作中要避免哪些不当的操作,或者如何优化实验操作等,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二、注重演示实验的示范作用

实验是化学教学必要手段。很多时候,教师都是一边讲一边操作,利用实验来验证课本上所讲述的知识的客观存在。教师在操作演示实验之前,会对实验的条件、准备、操作进行详细地介绍,对于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会提醒学生注意哪些事项,如何避免意外的发生。学生在观察教师做实验的同时,会对教师讲解的内容进行回顾,并高度注意以防应对意外情况。教师的这种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起到直接影响,引导学生条理分明地做好准备,并有条不紊地操作实验,是一种潜移默化地渗透,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影响深远。

三、鼓励学生主动进行实验活动

目前的化学实验活动,多是由教师演示或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集体进行。无论哪种形式,学生都是实验的被动接受者,没有主动进行实验的欲望。前一段时间,一个因学生做化学实验造成人身伤害的新闻在各大媒体上传播,引发了人们对学生自主进行化学实验的讨论,很多人指责学校管理不到位,但也有人指出:自主实验是学生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手段,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因为这次事故剥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权利。教师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实验安全教育,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主动进行实验活动,拓展学习视野。

四、结语

化学教研论文范文7

对于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培养,需要通过化学实验实现。因为化学实验并不像化学理论知识学习那样枯燥乏味,其具有神奇性、趣味性及奥妙性,在化学教学活动中进行化学实验,学生将有机会动手进行实验,从而使得学生成为化学实验的参与者,在化学实验中感受化学反应的神奇,这将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如此便充分说明了化学实验在化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2.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认知事物和信息、吸收与获取相关知识过程中必备的一种能力。化学教育的意义在于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发散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素质,等等,以便使学生更好地发展。而化学教育意义的体现,需要通过化学实验实现。因为化学实验正是提升学生观察能力的有效手段。可以说,很多化学反应和化学表象是在短时间内体现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做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仔细观察实验现象,不放过任何细微的反应或现象,这样才能准确、有效地通过实验论证化学理论知识。所以,在对中学生进行化学教育的过程中,适当、合理地穿插化学实验非常必要,可以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抓住现象本质,真正掌握化学知识。当然,化学实验观察过程中可能出现盲目观察实验的情况,为了避免此种情况发生,在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首先要清楚地知道此次化学实验目的、步骤与结果。其次,在师生共同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从化学实验目的出发,对重要的现象予以观察,如仪器的正确运用、实验规范操作、化学现象等。最后,学生将所观察的内容准确记录下来,就可以有效地完成化学实验及化学理论的验证。

3.化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

在化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所学习的化学知识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很多化学物质或是食物中的一种组成成分、或是某种物质的组成成分、抑或是某种产品生产的原料。学生对化学物质几乎没有任何了解,对化学物质及其使用进行的学习,往往很难理解和掌握。而通过化学实验直观的展示化学物质之间的反应,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化学物质。所以说,化学实验也是促进学生有效、准确掌握化学知识的有效措施,对于强化化学教育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4.化学实验在化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化学实验具有较强的操作实践性,教师正确指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学生在动手动脑操作实验的过程中,产生浓重的化学学习兴趣,而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将积累更多学习经验和学习知识,学生的化学成绩将有很大飞跃,这也间接促进化学教育水平提升。这充分说明了,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作用。而这与当前所提倡的素质教育非常符合,促使中学化学教育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更好地实施。总之,化学实验在化学教育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5.结语

化学教研论文范文8

近年来,许多高校都陆陆续续的开设了综合化学实验课程,并依据国家的相关要求,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了合理的改进和完善,比如: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或者是材料,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优化等。其中,高校对综合化学实验进行改进的目的有三个,它们分别是:一,拓宽学生化学知识的学习范围;二,培养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综合能力;三,让化学实验能够很好的体现出当代社会对科研实验成果的应用效果。然而,在目前,教学者在对学生进行综合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当中,却还是因为实验内容的陈旧,使得教学出现了综合性不强的这一现象。因此,为了提高综合化学实验教学的综合性,教学者就应当对已有的科研实验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探究,然后再将其合理的转化成化学综合实验,并结合国家对化学课程的教学要求,为学生研发出一个更具有效力的综合化学实验教学模式。

2探究科研实验转化成综合化学教学实验

为了更为直观的体现出科研实验转化成综合化学教学实验的这一过程,本文将以“羧酸氧钒化合物”这一科研实验为例,对其进行详细的说明。

(1)研究“羧酸氧钒化合物”的意义。

钒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它的熔点很高,常与铌、钨、钼并称为难容金属,有延展性,质坚硬,无磁性,具有耐盐酸和硫酸的本领,且其在耐气-盐-水腐蚀的性能要比大多数不锈钢好,它在空气中不会被氧化,可溶于氢氟酸、硝酸和王水。其次,它还被作为人类的营养剂或者是药剂,可治疗糖尿病、风湿病、结核病以及贫血症等。与此同时,在经过各国科学家对其进行的多年研究之后,表明:因钒类化合物具有对人体内部器官有着比较大的刺激性等特点,所以钒类化合物成为了阻碍人们对钒进行深入研究的一个障碍。因此,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障碍,科学家在经过多次实验与探讨之后,研发出了“羧酸氧钒化合物”,且该化合物也成为了当今社会中的一个研究热点。

(2)探析“羧酸氧钒化合物”实验。

该实验借助钒化合物和芳香羧酸的化学反应,来窥探它们的反应时间以及反应过程,并从中找出它们能够达到最好反应效果时所必备的条件,以满足教学者对化学实验的综合性要求。

(3)简析实验目的。

该实验的目的有如下几个:①让学生熟练掌握红外光谱的实现原理;②让学生认识并了解到蒸发仪等实验仪器的具体操作步骤;③让学生回顾已经学习过的理论知识,比如:过滤等;④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羧酸氧钒化合物”的制作原理;⑤培养学生对化学进行综合实验的能力。

(4)探究实验原理

①对V2O5和H2C2O4进行催化处理,使它们生成VOC2O4;②让PhCOOH和Ca(OH)2酸碱中和,得到(PhCOO)2Ca;③让新生成的VOC2O4和(PhCOO)2Ca进行复分解反应,获取生成物VO(PhCOO)2和CaC2O4;④对VO(PhCOO)2和CaC2O4进行过滤和结晶等操作,获取最终产物。

(5)分析实验所必备的试剂和仪器

①试剂:草酸、氢氧化钙、无水乙醇、氢氧化钡、苯甲酸、硫酸氢钒和水杨酸。②仪器:旋转蒸发仪、玻璃棒、圆底烧瓶、锥形瓶、搅拌器和橡胶导管等。

(6)探析实验的具体步骤

①取适量V2O5置于锥形瓶中,并向锥形瓶中加入50毫升水以及22.5mmol的H2C2O4,利用玻璃棒将其搅拌均匀。待搅拌均匀之后,将锥形瓶放入微波炉,用中火对其加热十分钟。取出待凉,进行过滤,得到VOC2O4溶液。②取30mmol水杨酸以及15mmolCa(OH)2,将其装入盛有170毫升水溶液的玻璃瓶中,然后对玻璃瓶进行一小时的水浴加热,注:水浴的温度要控制在75摄氏度左右。待反应完全之后,所得溶液从原来的粉色变为无色。③把无色溶液倒入VOC2O4溶液中,搅拌时,可观察到有大量颗粒状物体析出,待凉,过滤,观察剩下的溶液,可见溶液的量比原来的减少了三分之二。④将100毫升无水乙醇加入母液中,有少量深蓝色沉淀物析出,对溶液进行过滤后,用无水乙醇对沉淀物进行清洗,然后再对沉淀物进行干燥处理。⑤把30mmol苯甲酸以及15mmol氢氧化钙融合在一起,使其在80摄氏度的水温下进行水浴回流处理,待其反应完全之后,所得溶液为无色。⑥向5中所得的无色溶液中加入VOC2O4溶液,保温搅拌四分钟,待其充分反应之后,冷却,过滤。把100毫升无水乙醇加入过滤之后的溶液当中,静置五分钟,过滤,对滤得的沉淀物用无水乙醇清洗,最后再对沉淀物进行干燥处理。

(7)简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V=O能够在整个反应的过程当中,被完整的保存下来,且它在发生配位反应的同时,也生成了氧和钒的配位键。其次,在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之后,可以得出羧酸氧钒化合物的化学式为:VO(PhCOO)2,且该化合物的结构是五配位的四角锥形。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