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结算管理范例

合同结算管理

合同结算管理范文1

关键词:合同管理;工程结算;工程造价;影响;对策

合同管理工作是整个工程中都需要关注和贯穿的问题,而且合同管理工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直接影响工程结算以及工程造价。为了有效促进工程合同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工程项目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对工程原有合同管理项目进行健全和完善,有效提升合同风险防范能力,为工程合同管理工作开展提供规范的环境。建设项目开展中各个环节都需要提升合同的管理力度,包括合同的签订、实施以及风险防控等内容。通过合同管理工作开展加强对工程结算以及工程造价等方面工作效率的提升,保证合同双方利益的同时提升工程质量。

1合同管理对工程结算及工程造价的影响

工程建设管理中合同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管理内容,而且直接关系着工程结算以及工程造价,影响企业的成本控制和经济效益。接下来将对合同管理对工程结算以及工程造价的具体影响作用进行分析,包括合同签订前,合同履行中以及工程竣工后的合同管理内容。

1.1合同签订前的影响作用。工程项目合同签订前的合同管理工作主要涉及的内容为招投标阶段的管理内容,工程项目施工建设标书的制定中需要将工程造价管理纳入其中,制定投资计划。而投标建设公司也需要对工程造价内容进行了解,明确项目的投资规模,而且这些内容都需要在合同中进行展现。合同中还需要针对工程项目结算以及造价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在合同中进行说明。合同内容只有保证全面性、合理性以及规范性,才有利于促进后续工程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升工程开展质量和进度[1]。如果工程开展前期阶段没有做好合同管理工作,将会导致后期工程结算和造价管理工作难以顺利开展,影响工程建设成本提升。比如,某个工程项目施工中,招投标阶段没有对其中某个构件项目特点进行明确,导致工程计量款项中承包商模糊材料类别,使预埋构件成本加大。这个实例也进一步说明合同管理对工程结算以及造价管理工作的作用。

1.2合同履行中的影响作用。工程项目建设的周期一般都比较长,在长时间的施工中会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施工中出现不可控的问题,因此这个阶段加强合同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在合同管理工作开展中,需要对施工建设中可能会影响到工程结算以及造价等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这些因素探究合同管理方式,彻底解决工程结算以及造价的影响问题。具体的合同管理方式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注重做好工程变更工作的合理控制,工程项目施工开展中,一般都可能会出现工程变更方面的问题,导致工程造价成本提升,因此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必须要结合实际工作,选择科学的、可行的管理方式和对策,有效减少建设项目的变更。第二,做好工程款项支出环节的合同管理和控制工作,合同履行中,所有工程款项支付都需要严格按照合同要求进行,包括支付数额和时间,否则将会导致承包商面临经济损失,甚至导致经济链断裂,造成严重的后果[2]。第三,做好合同的索赔管理工作,索赔管理同样是合同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在工程项目索赔中也需要以合同规定的内容为主,如果合同管理不完善的情况下将会引起合同索赔纠纷。工程项目施工中,如果合同条款规定得不够具体和详细,在一些内容的界定方面将会存在争议,很多内容难以有效界定,导致条款出现价格标准不统一,变更量存在差异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可能会导致工程造价以及后期工程结算管理中出现纠纷,造成经济损失。比如,在合同中工程单价以及工程量与工程实际相差较多,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对合同进行调整,将会造成严重的合同风险,导致经济损失。为了保证项目施工的顺利开展和有效进行,在项目开展中项目经理必须要结合工程项目具体情况做好合同的分析和管理工作,主动与业主进行合同条款商议,做好合同补充,降低施工风险。

1.3合同后期的影响作用。合同履行结束后,并不代表合同不再重要,同样需要做好合同管理工作。在工程项目竣工中,仍然需要强调合同管理,加强对工程造价工作的总结。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做好工程结算中各项数据的分析以及整合工作,并构建合同管理档案。针对工程数据审核及时发现合同管理的问题,并选择科学的改善对策对合同问题进行处理,有效预防由于审核工作不完善影响工程结算和工程造价工作风险。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工作中加强对索赔管理的重视,通过合同的有效管理,尽可能避免出现索赔问题。如果不可避免地出现索赔问题,必须要根据索赔管理需求和原合同规定内容做好合同处理工作。具体的操作方式如下,首先需要严格按照合同规定时间达到业主的索赔要求,并提供索赔依据等资料[3]。在索赔协商中可以由中间人进行调解,如果无法协调,可以选择法律诉讼。工程项目中一旦发生索赔问题,尽可能结合索赔人的要求进行协商处理,多次协商仍然无法改变的情况下才能采取法律手段,否则不仅耗时,还可能会对企业的形象造成影响。在合同履行中,需要严格按照合同条款履行自身责任和义务,预防出现反索赔的情况。通过有效的合同管理工作,可以降低索赔问题的发生概率,同时避免对工程结算以及工程造价等方面的影响。比如,某项目工程开展中,工程结算费已经包含合同报价内验收成本以及变更成本等费用。因此施工企业需要安排索赔经验比较丰富的人员参与到现场管理中,对施工现场以及索赔数据等进行采集、对比,并深度解读合同内容,保证索赔工作的合理性。索赔项目需要由索赔提议方提出,并与设计、建设、监理以及发包商等各方面做好协商,获得相应的赔偿,弥补企业损失。

2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对策

2.1加强对合同管理流程体系的完善。为了有效降低建设工程合同管理风险问题,首先需要加强对合同管理风险体系的构建,并做好各个流程的规范。任何工作岗位的员工都要认真履行自身的职责,同时做好对各岗位职责的分配,一旦出现问题可以及时找到负责人,有效降低合同风险和问题。通过对流程的一体化管理,需要对各专业人员的合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保证合同管理流程的规范化和有效化。

2.2加强合同内容的规范。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工作开展中,需要以完善的合同管理法律体系为基础,对其中涉及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正,能够更好满足建筑行业的发展,实现对合同管理流程的规范。同时对合同中不合理、不合规的问题及时指出来,并通过双方共同探讨和协商的方式进行解决,保证合同效率,降低由于双方权责不明导致的合同问题,使后期合同管理工作开展受到影响。对合同内容的合理修正,可以实现对合同双方权利的有效保障。从当前工程合同管理情况来看,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为合同管理工作缺乏规范性,对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视度不足,导致合同管理工作中的问题频发[4]。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建筑企业需要意识到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合同的文本管理工作,保证合同管理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如果在合同管理工作中存在施工管理问题,可以按照合同规定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责任方,有效避免合同管理中的责任纠纷,或者造成责任争端等。由此可见,加强对合同内容的规范对合同效力的提升以及双方经济利益的保护都具有重要作用。

2.3做好合同的审查工作。合同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建筑工程企业合同制定和履行情况的审查,在审查中主要采用的方式为重点检查和查抄的方式。审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合同当事人的资信,合约履行能力以及是否具有合同主体资格等。如果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提出法律援助,积极配合法律部门做好调查工作。而业务的承办人员需要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对合同审查人员进行告知,合同审核人员根据合同签订的背景和前提条件对合同中各项条款的合理性、可行性等进行分析。保证合同中各项信息的准确性,防止由于合同条款表述方面的问题导致合同纠纷。

2.4强调合同合作管理。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工作开展中,会出现很多工程合同管理与进度不统一的情况。工程项目中部分工作在合同签订完成后就不再关注,导致管理工作不完善,产生合同管理的阶段性问题,因此建筑企业需要加强对建筑工程中不同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视,通过合作管理的方式加强合同管理,更有利于对承包商以及业主间关系的协调。一般合同管理中业主与承包商间处于对立的地位,双方视对方为对手,使得合同管理成本进一步增加,影响管理效率。因此,建筑管理人员可以探究新的承包商与业主的合作关系。在合同合作管理中,主要包括的内容为资源方面的共享以及双方间的信任。合同管理人员必须要结合双方的利益做好合同的管理工作,并制定科学的工程建设标准。在合同管理中可以构建小组跟踪的方式,对合同双方的关系进行了解,及时做好二者间的协调和沟通,提升合同管理效率。

3结语

综上所述,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化的建设,促进工程建设工作的健康、全面发展,以及工程管理模式的进步。但是如果工程管理中忽视合同管理工作将会导致工程结算以及工程造价等受到影响,造成工程经济效益降低,成本增加,导致合同双方的利益受到侵害。因此需要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合同管理重视,明确合同条款,做好责任分配,在工作中严格落实合同规定,保证工程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障合同双方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窦晓刚.合同管理对工程结算及工程造价的影响[J].门窗,2020(1):37-38.

[2]韦尧梅.合同管理对工程结算及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J].消费导刊,2020(8):247-248.

[3]姜依岑.探索精细化合同管理对工程结算及工程造价的积极影响[J].装饰装修天地,2020(12):156.

[4]杨轶华.合同管理对工程结算及工程造价的影响[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1):1180.

[5]朱兴亚.浅析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策略[J].砖瓦,2020(07):150+152.

合同结算管理范文2

关键词:合同管理;工程结算;工程造价;影响;管理策略

合同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关系着工程的顺利开展,同时也影响工程结算以及工程造价等方面的工作。为了促进工程合同管理工作的落实,必须要加强对工程合同管理工作的完善,提升合同风险的防范和抵御能力,并在企业形成良好的合同管理氛围。合同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项目的各个环节,管理的内容中以合同拟定、签订以及风险防控为主,合同管理的优化有利于提升工程结算和造价作用、效率,使合同双方的质量和利益得到有效保障。

一、合同管理对工程计算与工程造价的应用意义

合同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合同管理效果和水平对工程结算和造价控制都有一定的影响,关系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合同的签定及履行都会对工程结算有一定的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前,需要保证合同管理法律效益,明确合同相关人的权限、责任和义务,防止施工后出现纠纷,保证行为的规范性,提升施工的稳定性和施工质量。以此为基础可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发展,提升施工效率和施工进度,使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有效维护。此外,合同签订中需要严格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合同条款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和说明,对合同双方主体的责任和义务进行明确,并在施工中予以落实,保证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和进度,降低工程施工成本[1]。

二、合同管理对工程结算与工程造价产生的影响

(一)合同签订前的影响作用

建筑工程项目合同制定的初期,主要是建筑项目招投标管理中的各项内容,而建筑企业招标的标书制作中会增加工程造价管理内容,并制订科学的投资计划。投标建筑企业会结合招标企业标书中的工程造价、工程建设规模等进行分析,制定投标方案。在合同中需要体现出工程结算以及造价方面的内容,因此必须要保证合同内容的全面、规范、合理,以保证后期工作的有效进行,使项目工程进度和质量都得到保障[2]。如果前期阶段合同管理工作落实不彻底,将会使工程竣工结算和造价控制工作开展难度加大,使工程施工成本增加。如果一个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招投标阶段对项目特点以及材料类别等方面的规定都比较模糊,会导致计量款项不准确,使工程计算和造价管理受到影响。

(二)合同实施过程中的影响作用

建筑工程的建设周期一般都比较长,在长期的施工中发生意外事件的几率更大,造成不可控问题,影响合同的履行。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视,避免造成损失。合同实施过程中的管理对工程结算以及造价等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合理控制工程变更工作,建筑工程项目开始后会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工程变更,延长工期,增加造价成本,在遇到工程变更的问题后,需要根据工程建设情况和变更需要等采取相应的合同管理方式,尽可能降低工程变更造成的影响;第二,合理控制工程款款项支出,在工程款项支出中每笔支出项目都需要与合同的规定相符,支出的时间以及支付数额等都需要一一对比、验证,否则极容易造成施工方的经济损失,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对企业以及工程来说都是极其严重的打击;第三,强调合同索赔管理,索赔管理也是合同管理中的重要内容,管理不善可能会引起索赔纠纷。工程项目施工中如果合同条款的规定不详细,或者合同条款内容界定不清晰,都会导致合同的内容难以界定,导致合同中签订的工程量以及价格标准等发生较大变化,出现后期工程造价和工程结算的纠纷问题,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比如,合同中的工程量以及实际工程量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而且没有对合同的数据进行及时调整和修改,必然会引发合同风险,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都受到影响。为了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工作的顺利实施,需要做好工程项目中各环节的合同管理,并在合同签订前与业主针对合同条款进行商议,根据工程施工情况做好合同中各项条款的补充,防止由于合同条款不清晰等原因使后期合同履行受到限制[3]。

(三)合同实施后期阶段的影响作用

工程后期合同管理工作仍然比较重要,因此需要加强对竣工阶段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可以为合同管理提供依据,需要做好相关信息的整合和分析工作,并结合有效信息做好档案记录和管理,遇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因为合同审核不规范造成工程结算和造价风险。索赔管理是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合同管理中要尽可能防止出现索赔问题。一旦索赔问题无法控制,还需要结合索赔管理内容和合同要求做好索赔工作。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操作:第一,严格根据合同条款做好索赔工作,并提供相应的参考资料。索赔事件处理一般需要中间人进行调节,直至双方意见达成一致,如果中间人调节无效则需要诉诸法律。因此在合同管理中如果发生索赔问题,要及时做好沟通和协商工作,降低索赔纠纷影响。如果多次沟通和协商后仍然无法解决问题,才可以采取法律手段,因为一旦采取法律手段不仅浪费企业人力、财力和精力,而且也会影响企业的形象。合同履行中必须要结合合同条款认真履行各自的责任,防止后期索赔事件的发生。合同管理的完善有利于降低索赔事件的发生率,解决索赔问题,同时也有利于消除对工程结算与造价的不利影响。比如某建筑项目施工中,在合同中明确规定了合同报价变更以及后期工程验收等方面的成本,在发生索赔问题后,及时派遣合同管理经验丰富的人员到施工现场对施工情况进行勘察并采集数据,对合同内容进行深度解读,保证索赔工作的科学性。索赔方提出索赔项目后,与建筑工程施工的相关部门做好协商工作,比如设计、监理、施工以及建筑等部门共同商议索赔方式,尽可能降低经济损失。

(四)合同模式对工程结算与工程造价的影响

一般来说,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项目的总价和条款都确定后,施工期间以及施工后都不得对合同中的价格等数据做出更改。针对这种情况,建筑施工方需要承担施工中施工量以及材料价格变动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在合同的模式选择方面尤为重要,不同的合同模式对工程结算和造价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比如建筑工程建设施工中的固定总价合同模式为在合同签订中对施工项目的施工范围、施工内容以及施工人员的能力等做出明确规定,这也是双方签订合同的前提,施工方承担的后期变动风险比较大,因此这种合同签订方式只适用于一些施工设计简单、周期短及施工投资比较少的建筑工程项目。由于固定总价合同方式面临的风险比较大,在工程量计算中出现错算或者漏算的情况将会加大合同与实际工程量的误差,在后期施工中无法继续履行合同条款,降低合同的约束力,必然会对工程结算和造价造成较大的影响。

(五)合同变更对工程结算与工程造价的影响

建筑工程施工的周期长,涉及的工序多,在施工中很可能由于内外部因素的影响,造成施工合同出现变更。在合同变更管理中需要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做好管理工作。工程结算与工程造价管理都需要以合同为依据,因此必须要对合同条款的内容进行明确,使后期合同管理更加科学,降低工程项目后期管理纠纷和经济损失。大部分合同签订中都会标注一些有利于后期合同变更的字样,如“如果发生重大变化”“由于不可抗力因素”等,有利于后期合同管理工作的动态管理,降低合同双方风险。例如,某项工程施工中涉及的施工环节比较复杂,而且复杂程度是施工前难以预料的,如果不能及时变更合同,必然会导致后期的管理风险。因此,承包方需要向发包方提交合同补充条款,合同变更会引起索赔问题,同时价格的增长也会引发更多的工程施工问题,通过对合同条款的精细化分析和及时变更,能够保证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降低施工投资风险,提升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4]。

三、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对策

(一)优化建筑工程合同管理流程体系

为了合理控制建筑工程合同管理风险,必须要构建科学的合同管理控制体系,保证合同管理流程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各技术人员需要根据合同要求履行自身的责任和义务,认真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工作。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提升合同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降低合同风险。针对合同管理工作的一体化发展,专业人员的有效监督有利于及时发现合同管理中的问题,优化合同管理流程,保证合同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使合同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二)规范合同内容

法律是合同管理工作的核心依据,也是保证施工合同效益的关键,加强对法律法规的优化和修正,更好地满足建筑行业的发展,促进合同的规范化管理。及时发现合同中不合法、不合规和不合理的地方,并通过双方的沟通和探讨有效解决合同问题,保证合同管理的合规性,避免合同管理不规范或者内容不清晰导致后期纠纷。合同内容的修改和优化,能够为双方的利益提供保障。但是当前建筑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如规范性不强,对合同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等,导致合同管理工作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为了提升合同管理效率,建筑企业必须要加强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视,意识到合同管理对建筑工程的作用,并通过合同管理工作的开展,保证合同管理的实用性和管理效率。一旦在施工中出现质量、进度、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可以及时根据合同管理工作认定责任方,避免出现事故后互相推诿,引起争端,影响工程进度和管理效率[5]。因此,加强合同内容的规范以及提升合同法律效率对合同双方经济效益的保护尤为重要。

(三)加强合同审查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中需要保证合同制定的科学性,并做好合同的履行审查工作。合同审查中主要采用的是查抄和重点审查两种方式,审查内容包括对合同双方当事人的资质、信用,合同履约能力等方面的审查,确定合同双方都能够履行合同规定的要求。如果合同审查过程中发现问题或出现纠纷,在难以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可采取法律援助的方式予以解决,并积极配合执法人员的调查工作。如果纠纷中涉及业务问题,需要业务相关人员做好对项目情况以及专业技术等方面的讲解,保证审查人员对业务的掌握。此外,合同审核人员还可以结合签订背景和条件等对合同条款进行详细分析,保证各项条款的有效性和可行性,防止因为合同条款表述不科学引起合同纠纷。

(四)强调合同的合作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中,可能会出现建筑工程施工与合同不符的现象。部分企业在合同签订后对合同的后期管理松懈,使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出现很多的问题。因此,建筑企业必须要强调对合同的全过程管理,为了保证合同不同阶段的管理效率,可以采用合作管理模式,通过与业主保持沟通,拉近施工单位与业主的距离,避免对立的紧张关系导致双方的利益不一致,影响合同实施效果,在合同履行中斤斤计较,导致合同管理的成本提升,影响合同的管理效率。因此,建筑施工中还需要探究一种更合理的承包商与业主的和谐相处方式,而合作管理则是合同管理的重要模式,合作管理需要承包商与业主间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实现资源共享,构建良好的协作模式。合同管理人员既需要考量各自的利益,同时也需要为达到工程建设目标而努力。通过工程小组合作方式的创建和跟踪,做好二者平衡,保证合同合作管理效率。

(五)促进合同精细化管理

合同结算管理范文3

时代飞速发展,钢结构企业规模在不断的扩大,数量也越来越多,其运行与发展会直接受到成本预算和施工合同管理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结合钢结构企业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强化成本预算和施工合同管理工作,促进钢结构企业获得快速发展。

关键词:

钢结构企业;成本预算;施工合同管理

在实践过程中,传统建筑材料暴露出来了诸多的问题,而钢结构建筑则具有较大的优势,如,不需要较长的施工周期,自重较小等,因此,其应用范围在不断的扩大。对于钢结构企业来讲,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那么就需要做好成本预算以及施工合同管理工作,以便促使项目成本得到降低,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升。

一、钢结构企业成本预算管理

预算的编制目的是帮助业务部门更好地开展合同谈判,但是初期预算工作开展并不够完善,部分仅仅参考方案图,而一些是估算工程量,不够准确,很多企业的中标签订合同比较盲目,那么就需要对成本预算管理问题充分重视。现阶段,钢结构企业成本预算管理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值得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1.存在的问题。

首先,签订过合同之后,企业就认为已经完成了预算编制工作,没有进行科学的跟踪和推广;部分企业的成本预算不能够有机融合工程组织、施工技术以及经济管理等措施,这样预算编制的全面性和准确性、系统性就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其次,很多钢结构企业的预算编制管理制度中存在着诸多的漏洞和缺陷,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以及工作认知度需要进一步提升,同时实践经验较少,这样编制出来的预算也容易出现重套或者漏套等问题,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而且经常会有一些不规范现象出现,比如对理论编制过分重视,而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却没有纳入考虑范围,这样工程造价就无法有效控制。最后,在企业管理中,监督考评工作没有得到开展,虽然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也将其执行了下去,但是却流于形式。

2.完善钢结构施工企业全面成本管理的建议。

首先,坚持成本最低化原则。要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努力,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充分挖掘,实现成本降低的要求。以钢结构工程色钢板和檩条为例,其因为是液压成型,基本上没有损耗出现于生产过程中,因此,可以较为容易地控制两项产品的制造成本预算;而用H型钢加工制作成钢梁和钢柱,如果原材料采用的是RH型钢,那么后续加工工艺和加工设备没有较高要求,但是本种类型钢没有足够的规格,会限制到其选材;而将BH型钢加以运用,钢架含钢量可以得到有效降低,更加的经济和科学。但是会有较多的边角料产生于BH型钢制作过程中,有较大的损耗,因此,在工程实践中,就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对H型钢合理选择,以便促使工程成本得到有效降低。其次,将目标管理和动态控制原则贯彻下去。在目标管理中,需要对分解目标科学设定,向各个职能部门和责任人下达分解的预算指标,落实目标责任,保证每一个员工都能够详细了解日常生产管理行为中产生的各项成本费用等。在具体工程实践中,很容易出现一些意外因素,如追加工程量、变更图纸等,会对预算执行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为了保证预算目标的准确性,就需要结合这些因素,来对预算情况及时修正。同时结合目标的执行结果,对目标进行评价和修正,以便更好地执行预算。再次,将成本差异分析严格执行下去。成本差异一般可以划分为两个组成部分,分别是数量差异和价格差异。从钢结构企业角度来讲,数量差异包括现场施工和场内制作两个方面的内容。实践表明,在钢结构工程中,容易有各种变动出现,那么就需要对工程结算进行汇总分析,找出成本差异及出现的原因,相应的责任部门需要结合自己的职责权限来科学分析,采购部、制造部以及工程部分别负责价格差异、制作数量差异和施工数量差异,结合分析结果,来对工程经营情况进行研究,找出存在的漏洞,采取针对性的弥补控制方法。最后,有机结合责任、权利和利益。人是施工项目的操作者,人们的素质参差不齐,为了保证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就需要对规则科学制定。预算考评制度在钢结构企业的业绩评价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要科学地构建考评制度,以便促使预算考评工作能够有章可循,明确责任和权利,更好地控制成本。

二、钢结构企业施工合同管理

项目管理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内容,如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安全管理、合同管理等都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涵盖了诸多的建设任务,参与的单位也很多,不同的单位承担着不同的建设任务,那么就需要做好合同管理工作,以便对各方承担的责任义务以及拥有的权利有效明确。工程施工承包合同谈判,主要是确认工程内容、范围、技术要求、技术规范、价格条款等诸多内容。在确定最后文本时,还需要将合同风险评估开展下去,对合同文件内容进行确认。因此,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签订会花费较长的时间。明确中标人,且将中标通知发出去之后,双方就可以开展谈判,以便确认施工合同的具体内容和相关条款,最终对合同合理签订。工程造价的确定,非常重要的一个依据是施工合同,同时,其也需要发包人与承包人共同遵守,要将其严格履行下去。因此,在建设工程中,就需要对施工合同的签订和管理产生足够的重视,以便科学确定工程造价。

1.对施工合同类型合理选择,将经济合同法规严格执行下去。钢结构企业有着较短的施工周期和较快的资金周转速度,那么当事各方主要受到施工合同的约束,合同的每一项条款会直接关系到各方利害。特别是在部分特殊时期,承包商没有足够的预见性,在合同签订时,没有详细认真地推敲和约定合同类型及合同条款,那么就很容易出现工程合同纠纷。此外,还可能会有一些其他问题出现于施工过程中,双方需要通过书面形式来进行确定,口头承诺是不合适的。

2.对建筑市场监管法规体系大力完善。建筑市场的规范,会直接受到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的影响。因此,对于建设行政管理和部门来讲,在整顿规范市场过程中,需要充分重视施工合同管理。工程竣工之后,需要及时交验,以便早日投产使用,将其效益充分发挥出来,同时,对于施工企业工程价款的结算也十分有利,自身经济效益得到了实现。此外,为了提升建设项目合同管理水平,还需要大力培养合同管理人才,严格实施持证上岗制度。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钢结构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着日趋激烈的竞争,那么钢结构企业就需要对成本和合同管理产生足够的重视,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做好预算管理工作,企业各个部门需要积极参与到预算管理中,密切合作和交流,提升预算管理水平,有效控制成本。只有这样,企业的经济效益方可以得到提升,获得健康、持续发展。

作者:赵红丽 单位: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孙庆静,李林鹤.钢结构企业成本预算与施工合同管理[J].新材料新装饰,2014,3(10):123-125.

合同结算管理范文4

中交一航局信息化建设以“数字一航、信息一航”为目标,认真落实《信息化建设三年规划》,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核心工作,进一步加大信息化标准体系及管理制度建设力度,推进以项目管理系统应用为核心的各应用系统建设力度,有针对性的开发了标后预算、分包结算、生产统计、经营管理等系统,并取得较好的实施效果。

二、需求分析

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项目部施工规模日益扩大,项目部进入多工地施工时代,且分散在多个省市。项目部分包结算管理的数据量越来越大,原来人工管理分包结算数据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实行手工作业,审批流程不能实时管控,存在各管理部门之间流转的时间长且容易出错等问题。由于合同形式的多样性和履约过程的多变性,人工管理分包结算数据,往往受干扰因素多,易造成执行不严格,出现超结、漏结、错结、结算不及时、甚至无合同结算等现象,容易形成法律纠纷,且效率较低,影响各个项目工程的成本控制,降低了施工项目对风险的防范意识和能力。针对上述情况,中交一航局结合现有的管理模式,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不断探索信息化管理手段,并以多年的管理经验和管理办法为基础,定制研发了项目分包结算管理软件。该系统本着进一步完善项目部合同结算管理制度,规范合同管理机制的目的,更加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合同执行信息,辅助项目部管理决策,从而实现合同执行智能化,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内部管理水准,为决策层及时了解合同管理业务层的工作情况提供第一手资料,引领项目成本管理水平提升。

三、主体内容和实施方案

分包结算管理软件是为了规范分包结算工作,加强分包过程结算的分析控制,为分包工程款的支付提供有效依据,同时明确项目部各职能部室的工作内容而特别定制开发的管理软件。分包结算管理软件主要围绕合同对项目的进度、成本、材料进行在线监控和实时管理,其中包括总包合同、计划成本、分包合同、工程量结算、工程材料结算、工程价格结算、总包统计、总包计量、综合查询八大业务模块,同时对签署合同资料进行扫描上传,便于查阅。分包结算管理软件通过将工地计划成本与已签订的分包合同进行对比,能及时反映出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与此同时还能反映出未签合同的项目计划成本。当项目计划成本与分包项目有出入时,可以及时进行分析并查找原因。通过调整工程项目的暂定金,结合分包合同签订比例与暂定金的消耗比例的对比,初步判定工程运行是否处于健康可控状态。在对未签分包合同的项目计划成本上,可以通过此软件合理安排分包招标计划,为施工生产的实施提前做好准备。

1.软件总体思路。

本软件主要包括:总包合同、总包计量、计划成本、分包合同、分包价格结算等几大模块,数据模型按照树形结构搭建,数据便于管理及查阅。软件中的数据需经录入、审核、复核、批准四个环节,只有经过批准的数据,软件才会作为后续分析数据进行采用。而采用的数据以合同为主线,所有数据最终均可归集至总包合同。总包合同下设计划成本及计量产值两根主线,分包合同均需归集至成本计划内进行,分包合同的执行情况由工地工程科、材料科分部门进行录入完成后形成分包价格预结算;计量产值的工程量匹配成本计划的单价,计算出相应的计量成本,计量成本与分包预结算进行对比,判定项目工地的经济活动是否处于健康可控状态。

2.软件设计原则。

2.1先算后干的原则。

2.2无合同不能结算、结算不能超合同的原则。

2.3分包结算不能超工程计量的原则。

2.4量、价、料分部门管理的原则。

2.5项目部控制,项目工地执行的原则。

3.软件实施方案。

3.1数据信息录入。

总包合同签订后,公司对投标报价进行分析,对项目部下达内部预算,作为项目部管控项目的目标。数据信息的录入是本软件管理的基础,其包括总包合同、计划成本、分包合同、分包数量结算、分包材料结算等。软件将信息的录入与输出按岗位权限划分,固化了管理流程,减少人为干扰,提高效率及可靠性。同时软件使用了单模块的数据流程控制模式,在数据录入、审核、复核、批准的过程中,向上提交时不可越级执行,但批准或复核未过时,可跨级返回到初始状态。总包合同产生各期总包统计结算和总包计量结算,由此形成总包进度。总包统计结算、总包计量结算经过录入-审核-复核-批准过程。分包合同产生各期分包数量结算和分包材料结算,由此形成分包进度。分包数量结算、分包材料结算经过录入-审核-复核-批准过程。两条线产生数据后,就可以及时进行数据的整理与对比分析,提供项目成本管理平台。

3.2数据信息输出及分析。

3.2.1分包工程预结算单。

软件所输出的分包工程预结算单表格样式按照公司预结算单样表设计,本期工程数量来自的工程数量录入模块的数据,分包单价、甲供材单价来自分包合同模块,甲供材数量来自材料结算模块录入的分包合同材料数量结算,这些数据分别经过各个相关部门的录入、审核、复核,进行分开管理,充分体现了“量、价、料分部门管理的原则”,保证数据之间互不干涉。

3.2.2分包合同材料结算台账。

分包合同材料结算台账反映每个分包合同每期的材料结算情况,实现每期材料消耗情况的核算,即时对分包商材料消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

3.2.3分包合同数量结算台账。

分包合同数量结算台账能直观反映每个分包合同的工程量结算情况,为工程科进行分包数量管理提供数据支持,确保分包合同结算不超结、漏结。

3.2.4计划成本与分包合同对比表。

计划成本与分包合同对比表反映了计划成本的执行情况。将计划成本与已签订的分包合同进行对比,及时发现项目的盈亏点,通过对工程暂定金的调整,使整个项目处在原有计划成本的可控范围内,确保工程项目顺利完成履约。

3.2.5总包计量成本与分包结算比较表。

总包计量成本与分包结算比较表准确、及时提供项目经济活动分析数据,服务于项目结算管理,实现每月工程项目计量、计量成本、项目分包结算完成情况的对比。依据此表,发现问题所在,及时进行纠偏、修正,防范工程分包项目结算中超结、漏结的问题。

四、应用的特点和价值

1.固化流程,明确分工。

项目分包结算管理软件通过固化数据处理流程,将复杂的流程精简化,设定各级使用人员的不同权限,减少人为干扰。各级审核功能也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低级错误的产生,使得工作流程更加清晰,及时进行项目数据分析审核,提高了项目工作流程的处理效率。

2.引入计划成本理念,实现管控前移。

计划成本属于项目的事前管理,软件引入计划成本理念以达到提前对成本进行计划与控制的目的。通过后期数据分析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明确项目中需重点关注、控制的节点,使项目生产能健康、有序的实施,实现了成本管控的前移。

3.实现高效及时的成本动态管控。

分包项目管理软件更加适用于项目工地多、管控难度大的情况,它通过因特网的“无界限”特点将分散、不易掌控的项目工地连接起来,能够随时观测到各个项目工地的数据更新,并及时汇总分析数据的变化影响,从而实现了项目本部对各个项目工地高效及时的成本动态管控。

五、结语

合同结算管理范文5

关键词:市政工程;预结算管理;问题及对策

1市政工程预结算管理概述

1.1市政工程预结算管理的含义

在市政工程预结算管理中,主要包括了预算和结算两个环节,同时预结算管理工作需要根据建设流程分步进行。因为不同的环节编制预算报表的基础和深入存在差异,所以我们还能够对预算管理进行划分,分成概算和预算两个环节,这其中又包括了初步设计和投资估算两个环节,主要以图纸预算和施工预算为主。市政工程的预算管理,需要以工程合同、工程量清单、合同变更等为依据,实现对材料费用、机械设备费用、人工支出、管理费等的预算管理。而结算管理主要包括了定期结算、阶段结算、竣工结算等内容,比如竣工结算还可以反映出工作效率以及结算进度。施工单位根据工程合同在完成承包任务之后,通过检验的方式,在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符合合同标准的情况下,可以向建设单位提出结算申请。在结算通过审查之后,结算结果也成为核定工程造价的重要依据。也就是说,只有在做完了竣工结算工作以后,才算是结束了结算管理工作。

1.2市政工程预结算管理的工作程序

在市政工程预结算管理中,首先要筹备好材料,这些材料包括了市政工程的设计图纸、地形丈量图、施工构造计划、工程质料造价信息等。其次需要认真阅读施工图纸,采用BIM等技术明确施工意图。根据招投标书、设计图纸、工程合同等相关工作对工程量进行计划。同时物资部门还需要及时将材料的价格反馈给核算部门,由核算部门负责预算报表的编制工作,经上级部门审核通过后向建设单位报送预算报表。在工程结束以后,由核算部门编制工程结算报表,并由上级进行审核,通过以后在合同规定时间内将结算报表报送给建设单位并进行对审,要求根据工程合同规定的时间,合理进行工程审计。

1.3市政工程预结算管理的主要流程

预算:收集预算资料———编制预算报告———审核预算报告———进入招投标阶段。结算:现场负责人根据工程进度向施工单位发结算通知———收集结算资料———编制结算资料清单———编制结算报告———审核结算报告———进入付款流程。

2市政工程预结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市政工程预结算管理不完善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市政工程预结算管理中,还存在管理不完善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现行的预结算管理方法比较落后。因为预结算管理属于一种阶段性的管理方式,应当始终贯穿于市政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当中。然而很多预结算管理人员还没有认识到这一问题,预结算管理工作没有兼顾到市政工程项目的各个方面,缺乏对市政工程项目预结算的综合性管理。比如在招投标阶段没有对项目的标价和标底进行评估和分析,在这样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后期施工出现资金匮乏的情况,导致市政工程项目所能够创造的效益不佳。

2.2政府对市政工程预结算的力度不够

政府部门作为市政工程的主要投资方,在预结算管理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招投标之后,无论是拟定工程合同还是设计施工图纸,政府部门都缺乏对市政工程项目的关注,针对市政工程预结算管理的监督力度还有待加强,在这样的情况下,所编制的预结算报表的合理性与准确性得不到保障,市政工程项目中资金使用的合理性也得不到保障。

2.3没有建立有效地监督机构和奖惩机制

加强对市政工程预结算管理的监督,主要是为了避免出现滥用资金的情况,对保证市政工程项目的综合效益有良好的作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地方政府、建设单位还没有切实履行对市政工程预结算管理的监督职能,现在基本都有第三方监督机构,招标、全过程管理、第三方结算审核等,但是机构的选择没有标准比较盲目,在这样的情况下市政工程项目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得不到保障,甚至可能会出现徇私舞弊的情况。同时,在对市政工程预结算管理进行监督的过程中,也没有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对管理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在这样的情况下,预结算管理人员的工作很容易出现失误,严重可能会导致出现一些无法挽回的后果。

2.4市政工程预结算不到位

预结算管理应当涵盖市政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如果缺乏对任何一个环节的严格把控,都会对预结算管理的执行效果造成影响。从市政工程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时候都将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了预结算报表的编制上,忽略了对整体环节的把控,导致市政工程预结算管理执行不到位,如果在后期结算过程中发现问题想要进行弥补的难度是非常大的。所以在对市政工程项目具体进行预结算管理的过程中,必须采取动态化的管理手段,及时发现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超预算问题,并有针对性采取措施进行调整,保证后期能够实现预算目标。同时,预结算工程还可以会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而自然因素属于不可抗因素,想要有效规避自然因素对预结算管理的影响,在前期预算管理中就需要充分将自然因素的影响考虑在内,以此来保证预算执行到位。

3市政工程预结算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3.1建立健全的施工管理制度

在施工管理制度中,首先,应当对施工标准进行明确,进一步规范施工进度。要求在对施工进度进行检查的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必须结合工程的工期情况,定期进行施工进度总结,及时发现并解决施工中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尤其是在合同管理过程中,为了降低成本支出、合理控制施工周期,还应当尽快投入到施工当中。项目管理人员应当明确限制施工进度的各种因素,并进行科学调整,有效避免出现违反施工规定的情况出现,切实提高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有效性,为后续预结算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在投资管理中还应当结合工程变更情况,实现对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在完成设计工作之后,应当确保相关设计标准与国家标准一致,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详细设计,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才可以为市政工程预结算管理工作的开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3.2建立市政工程预结算机制

在市政工程建设当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要求开展预结算管理工作。因此,相关管理人员在开展预结算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进一步保证管理工作的质量,切实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熟练掌握预结算管理的工作流程,建立相应的市政工程预结算管理机制。同时,相关管理人员应当准确把握好施工的各项条例,这对于预算结果的准确性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保证预结算结果的公正性。相关管理人员应当认真了解施工现场的具体规定,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都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可以更好地为后期结算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3市政工程预结算管理中的风险防范

在市政工程项目建设中,做好预结算管理工作对于保证市政工程项目的综合效益有着良好的作用。但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存在很多影响预结算管理的风险因素,很容易出现超预算的情况,不利于经济效益最大化,因此我们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规避预结算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想要有效规避这些风险问题的影响,就可以在预算阶段做好市场调研工作,选择合适的材料供应商,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确定材料价格,在保障材料来源稳定的同时,在采购合同的约束作用下可以避免出现材料价格波动的情况。

3.4健全管理法律法规

在对市政工程项目进行预结算管理的过程中,政府部门一定要加强对于市政工程项目的干预,持续强化对预结算管理的监督、管理力度,进一步健全与预结算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实施政策的方式加强对预结算管理的引导。同时,为了进一步强化并规范预结算管理工作,使得预结算管理达到制度化、程序化的标准,还应当建立并完善关于预结算管理的工作制度,切实保障市政工程预结算管理质量的提升,有效降低工程成本,充分发挥经济效益。比如在编制预、结算报表的过程中,需要仔细阅读工程合同、施工图纸,明确预算定额、掌握市政工程的实际情况,同时还需要确定好市政项目的目标成本编制预、结算报表。在报表经过审批以后,才能够将其作为市政工程项目成本支出的依据。施工过程中,需要通过动态监督的方式掌握施工的实际情况,积极采集相关结算资料,保证结算资料的完整性,根据招投标文件、工程合同、施工图纸、竣工图纸、洽商变更等资料才能够编制结算报表。在进行预结算编制的过程中,必须熟悉施工现场的情况,切实掌握设计意图,针对施工图纸中存在的一切具有争议的问题应当与技术人员进行协商,并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同时在开展预结算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出现预结算脱离现场、脱离实际的情况,切实保障市政工程预结算管理的质量。

4市政工程预结算管理案例

4.1市政工程项目

市政工程通常表示城市的基础建设,包括了给排水、交通、燃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赖以发展的基础,为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以市政工程项目施工预算为例,在这个阶段主要是针对施工图纸的预算,是拟建工程设计概算的具体化文件,也是市政工程项目的综合预算。在预算管理过程中首先需要获得批准或会审通过的施工图,该文件必须由上级主管部门审批通过以后,有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相关方面专家的会审纪要文件。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为施工图的预算编制提供重要的依据。施工组织设计是一种详细表述平面布置、现场管理、机械选择、施工进度等一系列施工设计的重要文件,和工程量计算有着非常密切的连续,所以也成为施工阶段预算编制的重要依据之一。在市政工程项目预算管理中,经过批准的设计概算文件能够控制市政工程项目建设费用的限额,是控制工程预算的重要依据,如果施工图预算超过设计概算,需要经过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对设计概算进行调整。

4.2市政工程预结算

合同市政工程预结算合同由发包方和承包方进行签订,合同上首先要约定预结算编制,规定编制任务由哪一方承担,随后是需要确定承包方式,确定总价款额度,如乙方(承包方)按照与甲方(发包方)签订的施工合同完成工程的工程造价预结算编制,采用总价承包形式包干,最后确定总价款额度。随后甲乙两方需要就结算费用的支付方式达成一致。在预结算合同中,还需要包括甲、乙双方需要承担的责任、施工图预算、工程变更、竣工结算、注意事项、工作要求以及其他条款条例。签订预结算合同的时候,甲、乙双方必须就合同内容达成一致。通常预结算合同为一式肆份,甲乙双方各执贰份,合同自双方签字起生效,具有同等法律效应,甲乙双方应当共同遵守,在甲乙双方账款结清以后,合同自然失效。

4.3市政工程预结算

预算是对市政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投入的费用进行一个判断,判断项目是否值得投入,包括了对总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等方面的预算。比如在市政工程预算管理阶段,需要根据图纸编制预算报表,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根据预算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变化情况,则需要适当对预算进行调整。在工程结束以后,还应当进行结算,具体确定工程最终的总支出,便于对施工单位结算款项,如果存在决算不认可的支出,则该支出应当由施工单位来承担。

4.4市政工程预结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用

近年来,我国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给建设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市场中也不断出现了许多新材料和新技术。对于市政工程项目来看,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施工材料与工艺也可能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预结算管理人员需要充分了解这些新材料与新工艺,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预结算管理不能固步自封,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才可以保证市政工程预结算管理顺利进行。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市政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做好市政工程项目的预算工作,进一步保证项目的审计质量。尤其是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如果忽略了某些细节,可能会对工程项目整体造成巨大的影响,所以为了保障市政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还需要不断利用新技术,做好预结算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王芬奇,陈玲玲,王莹,等.工程预结算管理的问题与应对策略探析[J].建筑技术开发,2021,48(13):122-123.

[2]王国华.加强工程造价预结算管理工作分析[J].江西建材,2021,(06):278-279.

合同结算管理范文6

工程项目进场后,就要成立合同管理小组,项目经理为小组组长,为合同管理的主要领导,经营部作为合同管理的主管部门,小组成员包括人事、机械、材料、财务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经营部有明确的合同专管员,负责合同文件起草、协助项目领导签订合同、合同结算、合同章的保管、合同双方来往文件、合同执行情况等的验证及资料整理。

2、合同订立

在工程分包过程中,为了保护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正常秩序,双方要就具体施工内容签订书面合同。合同应本着平等、自愿、公平、互利的原则进行签订。作为合同管理人员应增强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主要应加强以下三方面管理。

2.1分包方的选定

要坚持“货比三家”的原则,对多家分包方进行评审。要选择信誉好、有过类似工程施工经验且质量优良,人员、设备配备精良、有相应垫资能力、且管理人员素质高的队伍,分包方要有相应的资质及营业执照,严禁发生二次转包的现象,从而影响工程质量及安全。

2.2合理确定分包单价

施工预算是分包单价确定的依据,同时根据市场情况及以往类似工程单价情况合理确定。单价过高,影响项目利润指标的实现;单价过低,项目管理困难,分包方会偷工减料,影响工程质量。因此,要通过测算合同成本费用,进行盈亏平衡分析,来控制单价,并作为双方谈判的基础。工程分包合同单价常见有三种形式。

2.2.1单价合同承包。

是目前工程分包的主要形式,是一种按照某一项分项工程或某种组合工程,在双方协商一致基础上分别确定其单价的承包形式。其工程数量均不得超过图纸设计的实际完成量,并以经过监理验收合格数量为准。此种方法的好处是:合同结算清晰,发生变更项目支付费用时有据可依,方便管理。

2.2.2总价合同承包。

是以施工预算中分项工程的预算总价扣除有关费用,作为工程分包合同总价,工程数量以图纸设计数量为依据,一次性包死,不参与调价及索赔等清单外费用支付。

2.2.3清单单价合同。

此种方式不宜采用,原因主要是总承包方在投标时按照预算编制办法来计算单价,为了减小资金压力,会把前期施工的分项工程单价提高,后期施工项目单价降低;考虑业主部分项目可能会发生指定分包,专业分包部分会有不均衡报价。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分包合同,都需要项目合同管理人员结合实际情况,并根据经验,全面考虑订立合同。

2.3合同条款的拟定要完备

签订的合同应严格按照工程合同范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和补充,分包方对主包方的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应规定明确,以备发生纠纷时有据可查,有法可依。根据经验,现将拟定工程分包合同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2.3.1工程概况、施工内容、工程量清单、开竣工时间、工程结算及价款支付方式、预计发生变更索赔时的费用支付原则,同时明确管理费、质保金、税金、预付款、缺陷责任期、支付方式等条款。各种费用的规定固然很重要,但一些隐蔽项目也应引起合同管理人员的重视。比如工程施工内容的填写,举例如锥护坡施工,在拟定施工内容时如果许鹏菲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100024只提及砌筑、回填,而未提到砌筑前的夯实,分包单位就有可能乘机钻空,并且可能造成质量事故。

2.3.2根据工程招标文件明确工程质量及进度要求、材料供应方式,及合同执行期间总承包方对合同履约监控的对力,如当工程达不到发包方或总承包方的要求或整改时,总承包方有勒令分包方清退出场的权力。

2.3.3明确违约责任及发生纠纷和争议时的解决方式,一般有协商、仲裁、诉讼三种。在合同执行过程中我们应尽量避免发生纠纷,甚至诉讼。建议采取在公司注册地进行仲裁的方式。

2.3.4在合同中详细说明双方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应尽量避免出现明显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霸王条款。根据《合同法》规定,对于我方提供的合同文本,若出现对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有利于对方的解释,因此,在平时工作之余应提高法律意识。

2.3.5合同订立,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安全责任予以明确,防止出现安全事故,我方可以实行免赔条款。

2.3.6合同起草时应注意措词要严谨。如质保金的返还条款规定:工程质保金按合同规定扣除,待整个缺陷责任期满后,在收到业主退还的保留金后,由甲方视验收、养护情况退还乙方。

3、合同履行

合同在执行过程中有很多控制点,对于合同管理部门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控制。

3.1合同实施过程中严格实行“两单”制度,即预提费用单和最终结算单。

及时准确地预提费用可以使财务对成本摊销准确,便于随时了解工程盈亏情况,同时又使价款支付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中,以防超付。

3.2合同执行过程中,发现合同中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

或实际情况发生变化导致原条款已不适应,应立即以协议补充;若将给我方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必要时可暂时停止合同,待问题解决后执行。

4、合同结算

合同结算作为工程分包合同的收尾,应该作为项目的一项重要事务来抓。在按照程序进行结算之余,需要合同结算人员担负起一定的义务与责任。

4.1严格执行会签制度。

其他相关部门应给予积极配合,协助提供有关结算的原始资料,结算后各部门要予以审核确认。防止应扣款项存在遗漏现象。应扣款项一般包括:调拨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工程返工费、税金、质保金、以及其它违约处罚金等。

4.2结算原始资料的提供必须真实可靠

并有相关责任人的签字确认,同时合同结算人员要进行认真核算,有疑问要澄清,不能敷衍行事。

5、合同资料管理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建立合同台帐、合同结算台帐、预提费用台帐,同时分包单位评定资料、合同文件、结算资料及双方在合同执行期间的来往文件均需分门别类归档留存,作为项目成本核算的依据。在建立合同结算台帐时一定要使其作用真正发挥到实处,能够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便捷,切不可当作一种手续。借助计算机辅助管理虽然可能一开始较繁琐,但它能使每项结算清晰明了,随时可以直观地表示出该项目每个分包单位结算情况,分项工程分包及结算情况,整个工程分包及结算情况,为我们的日常工作提供方便,也可以避免出现重复结算情况,起到进一步校核的作用,同时可以随时为项目领导提供项目工程分包情况的信息,便于领导全面掌握情况。

6结语

合同结算管理范文7

关键词:造价管控;竣工结算阶段;控制

引言

竣工结算关系到建设工程的整体效果和最终投资成果,是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环节,关系到施工企业的效益以及长远发展。因此,了解规范建设工程结算流程、对建设工程竣工结算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推动施工进度、提升施工企业市场竞争力、获取更高效益的关键。

1竣工结算阶段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竣工结算资料申报不及时

竣工结算阶段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竣工结算资料不及时整理、报送。竣工结算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招标文件、投标文件、投标答疑;②施工合同、有关补充协议、外包合同;③经甲方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④图纸会审纪要、设计变更、会议纪要、监理技术交底;⑤施工过程中的经济签证、有关隐蔽验收记录;⑥乙购材料价格审批单、甲供材料明细;⑦经签字盖章确认的竣工图纸;⑧工程结算书、审计报告等。以上资料作为工程竣工结算必不可少的结算依据,在工程项目竣工后,施工单位容易出现资料整理、报送不及时、资料提供不完整、不规范等问题,造成竣工结算工作难以开展,影响竣工结算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进而影响工程结算工作的实施效果。

1.2合同条款计价原则不明

工程施工合同的定价原则条款不明确是竣工结算管理中另一个常见的问题。虽然部分施工单位以及建设单位在施工合同以及招标文件中会明确规定合同条款的计价原则和计价依据,但是会忽视工程价款计价原则的规范性和计价依据的全面性,只是片面的规范条款内容,合同的规范性和全面性得不到保障,而且会存在很多无法预估的风险。因此,合同条款的原则不明,将给竣工结算阶段带来不便和风险,增加工程成本。

2建设工程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方法

2.1严格审查材料价格

建设工程中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将极大地影响建设工程的造价。因此,建筑材料的差价应严格审查。有关建设审计人员应密切注意施工单位购买的材料规格、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施工材料的规格、质量由监理工程师确认,材料资金结算按施工合同相关规定及协议进行。

2.2核对发包合同条款

①要检查竣工工程是否符合合同条款的要求,以及已完工程是否竣工验收合格。竣工结算只能按照合同的要求和验收的要求完成。②根据合同约定的结算办法、计价方式、取费标准、材料价格和优惠条件,对工程竣工结算进行审核。如果发现合同开口或存在漏洞,应要求业主和施工单位仔细研究补充,明确结算要求。

2.3审核工程量

建设工程造价按工程量据实来结算的。编制结算的基本内容和工程总成本的依据是建设工程的工程量。有些造价员对工程现场施工情况不熟悉,而竣工图无法做到所有的信息一一标明。因此,在进行工程结算时,应深入现场实地核查并记录准确的工程量。工程审核员应深入了解施工情况,熟悉相关资料,并核实工程结算的各个方面。对于隐蔽而难核算的交叉重叠工程部分应作为审查工程的重中之重,以验证工程的数量,避免工程虚报的问题。在审查过程中,必须仔细审核施工记录和验收记录,以便准确计算工程量。一些建设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由两个或多个施工单位承建。其施工的工期界限可能会无法明确,两者之间交叉的工作量会被重复计算,造成虚报工程量的情况出现。有些工程设计在施工过程中会发生变化,这可能会减少一定工程量。但是在审核工程量时,没有对编制结算进行调整,增加了工程量,提高了工程造价。为了避免工程量虚报的情况发生,在对工程量的审核中,必须对工程中的两个或多个施工单位承建的工程工期进行明确的界定;对于由设计变更引起的虚报工程量,在设计变更后,应及时地对编制结算进行调整,确保工程造价的合理有效控制。

2.4检查隐蔽验收记录

所有隐蔽工程必须进行验收,并对隐蔽验收记录进行有效的签字确认,聘请工程监理的项目由监理工程师签证确认并经甲方签字认可。竣工结算时应该对隐蔽工程施工记录和验收签证进行审查,手续齐全、工程与竣工图一致方可列入结算。

2.5严格审查定额套用

根据定额和相关工程资料,审查签证的实施情况,从定额套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出发,对工程定额套用进行审查。新建和改建的工程定额不同,新建工程是以建筑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为基础的,改建工程侧重于房屋修缮定额。在审核过程中,还要对定额基价的换算和内容的进行审查,对于定额的含义、名称等一系列内容进行反复审查,以确保工程造价的准确性。

3结束语

总之,在建设工程中,要注意对所有施工环节的造价审核和管理,特别是竣工阶段的造价审核和管理。在工程竣工结算的审核与造价管理中,应针对在设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加强工程造价审核与管理机制,改进造价管理的方式,提升造价管理水平,进而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志成.工程造价咨询对控制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7(01).

合同结算管理范文8

关键词:建筑企业;会计核算;新收入准则

引言

“新收入准则”对特殊性较强的建筑业来说,既加大了工作量,也对原本财务管理工作模式进行了整改,因此,要详细了解新收入准则中对于建筑业的改变,应根据市场的经济环境以及企业自身运营情况,采用合理应对手段,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率,确保合同中的建设项目顺利完成。

一、新收入准则实施的背景

根据我国财政部公布的新收入准则内容,在境内外同时上市或境外上市但使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企业,以及依据新收入准则编制财务报表企业,于2018年元旦开始实施该准则,其余企业于2020年1月1日施行,非上市但执行会计准则的企业,于2021年1月1日施行。修订后的准则新增了“五步法”确认模型,从而改变了收入确认的理念。“五步法”包括识别客户合同和单项履行义务,明确成交价格并进行分摊至各项履约义务,最终确认各单项履约义务的实际收入。

二、新收入准则与建造合同之间会计科目的变化

(一)合同履约成本、合同取得成本。新收入准则用“合同履约成本”替代了“工程施工”科目。为方便核算,建筑业企业可设置“合同履约成本—工程施工”明细科目。合同取得成本主要是指因实施某项具体方案而引起的增量成本。

(二)合同结算。“合同结算—价款结算”替代了原“工程结算”科目,贷方反映已经完成或者被发包认可的工作量。“合同结算—收入结转”,主要记按实际履约进度所确认的主营业务收入,一般发生额在借方;“合同结算—价款结算”,记录当期客户实际结算的价款,一般情况下对于跨期的建筑合同,客户会多结算一部分价款,反映在贷方。收入与成本是根据合同的履约进度来确定的,借记“合同结算—收入结转”,贷记“合同履约成本”。

(三)合同负债。发包方支付的预付款项,不再通过“预收账款”科目核算,一律计入“合同负债”科目。

(四)“合同资产”科目。企业在向客户实际支付合同价款或者在该合同价款到期之前,商品的所有权已转让或者按已转让商品而应收取的对价款,借记“合同资产”或“应收账款”,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或其他与该经济业务相关的会计科目;当企业无条件收取合同对价权利时,应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合同资产”。

三、新收入准则下建筑企业会计核算的注意点

(一)确认合同成本明细。合同履约成本具体含义是依据合同约定期间出现的各类成本费用,包含从合同签署生效日期至合同失效日期的时间跨度内所有与执行合同条款内容相关联的各项费用支出。案例1:2020年3月7日甲建筑公司项目部在同一时间跨度内承揽A、B、C三项合同工程,根据各合同履约成本可以看出,A合同人工费用支出28万元,B合同人工费用支出32万元,C合同发生人工费40万元。该项目部为承揽工程建设,间接费用10万元。间接费用分配率=10万÷(28万+32万+40万)=10%,其中A合同应负担的间接费用=28万×10%=28(万元),B合同应负担间接费用=32万×10%=32(万元),C合同应负担间接费用=40万×10%=4(万元)。实际发生的间接费用时,应借方登记合同履约成本一间接费用10万,贷方登记银行存款等10万。资产负债表日将间接费用分配计入各合同成本,应做如下分录:借:合同履约成本—A合同28万合同履约成本—B合同32万合同履约成本—合同成本—C合同40万贷:合同履约成本工程施工—间接费用100万

(二)收入时点确认。就建筑企业而言,建筑服务是某一时间段内履行的履约义务,企业应在履行合同中明确了规定的履约义务后或客户在取得合同中商品的控制权后根据收入准则确认收入。案例2:乙公司和高校签订合同,合同中规定乙公司安排人员改造A项卫生间和B项楼层的地砖,A项、B项市场价分别为6万元、14万元,依据合同明细,项目总价值18万元人民币,为确保工程的顺利完工,A项目于当年1月底完成工程建设,B项目于2月底交付验收。当两项目均交付使用后,学校才会支付工程款18万元,假设此时,A、B两项目都满足单独履约的义务要求,税费支出忽略不计。乙公司于合同履约当天,依据单独售价的占比,对单项履约义务进行交易价格分摊。所以分摊A项目价款为18万×(60万/200万)=54(万元),分摊B项目价款为18万×(140万/200万)=126(万元)。1月末交付A项目时尚未达到收取价款条件,应借方登记合同结算—收入结转54万,贷:主营业务收入54万。月末,如果需要编制资产负债表,则在“合同资产”项目中填报。2月末交付B项目时,借:合同结算—收入结转126万贷:主营业务收入126万借:应收账款180万贷:合同结算—价款结算180万在工程施工中,由于承包价格偏低、材料费上涨、管理不善等原因,会导致工程承包合同出现亏损,应当对亏损合同确认预计负债。案例3:丙公司签订了一项总金额为240万元的建造合同(B项目),工期3年。第一年实际发生成本为130万元,年末合同预计总成本为260万元,与业主结算并收到120万元工程款。丙公司第一年年末相关会计处理如下:履约进度=130万÷260万=50%,合同收入=240万×50%=120(万元)借:合同结算—收入结转120万贷:主营业务收入120万借:主营业务成本130万贷:合同履约成本—B项目130万借:银行存款120万贷:合同结算—价款结算120万年末合同预计总成本为260万元,而合同总收入是240万元,预计发生总亏损20万元。其中为完成工程将要发生的10万元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并确认为预计负债,做如下账务处理:借:主营业务成本10万贷:预计负债10万

(三)确定合同履约进度。产出法主要站在客户的角度根据已经向客户转让商品控制权的数量来计算履约进度;投入法是站在企业的角度计算企业为完成这项合同所投入了多少人、财、物,对建筑企业而言,投入法可能是比较恰当的,其够保证当期成本正好与当期实际成本相一致。案例4:2020年2月3日,丁公司与戊公司共同承揽写字楼工程,双方之间签署建造合同,予以工程总造价600万元,工程期限为18个月,6个月进行一次合同费用结算,预估工程成本为450万元。其中,丁公司使用投入法核准工程履约情况。2020年7月30日,该写字楼工程累计发生成本150万元,双方公司合同约定结算金额为200万元。丁公司财务会计核算如下:借:合同履约成本150万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150万合同履约进度=150万/450万=33.0%,合同收入=600万×33%=198(万元)借:合同结算—收入结转198万贷:主营业务收入198万借:主营业务成本150万贷:合同履约成本150万借:应收账款200万贷:合同结算—价款结算200万合同结算科目余额2万元(200万元-198万元),该笔余额应为合同负债,表示双方公司结算但尚未履行履约义务的金额。

四、加强新收入准则下建筑企业会计核算的策略

(一)增强建筑企业成本支出管理意识。建筑企业必须依据工程建设的预期标准完成相关战略规划,识别可能存在的各类收入模型变化特点。对于建筑企业整体的战略制定进行分析,需要通过深入了解企业的运营状况,挖掘制约企业发展的缺陷,从另一个角度和层面上,更好的应对各类确认收入模型变化,凸显出企业的潜在发展能力。

(二)制定合理的合同管理机制。建筑企业必须依照较建筑合同管理模式,审慎核定建筑合同的相关条款内容,落实规范化管理。通过规范化的合同签订标准,尽可能规避可能存在的各项会计核算风险,发挥合同的约束管理作用。在施工双方确立合同关系前,先对合同的细节性问题予以关注,明确各项条款内容,参照当前行业市场内的调查研究,从根本上提升施工合同的合规性。

(三)引进现代化的企业评估系统。建筑企业依据自身的经营状况以及参与施工项目的完工程度,开展有效的评估管理,将内部控制系统作为切入点,逐步展现出科学客观地评估能力,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按计划执行,引进创新性的会计核算平台,重视新收入准则的应用范围,为确认收入提供必要的工具支持。

五、结语

总而言之,新收入准则的实施需要引起建筑施工企业的高度重视,对自身的经营模式也要进行规范,根据新收入准则建立正确的岗位责任制,做好内部控制。与此同时,也要遵循国家的管理要求,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从各方面提高自身发展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俊巧.新收入准则施行后建筑业会计核算变化及影响[J].新财经,2019(11):74–75.

[2]解伟霞.新收入准则下建筑业会计核算的变化及影响的思考[J].纳税,2017(30):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