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匠论文范例6篇

建筑工匠论文

建筑工匠论文范文1

关键词:工匠精神;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一、工匠精神的概述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以极致的态度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它是有我国的一流木工匠师聂圣哲提出的,正是由于这种精神,随着国家产业战略和教育战略的调整,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应随之改变。而把“工匠精神”的学习理解加入到高等职业教育建筑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中是当务之急。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建筑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现状

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教育的制约,我国教育的重点一直为知识教育,在对于建筑型技能人才的培养也一直以理论教育为主、实践教育为辅。但是,实践对理论知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理论的来源,更是理论发展的源动力。最好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方法应该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是就目前而言,每年高等职业教育学校中毕业的技能型人才只占毕业人数的百分之一。

三、将“工匠精神”与技能型人才培养结合问题分析

(一)“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在于二零一四年印发的《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中提到的教育理念中,更深层次的职教体系,更科学的职教结构的现代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但是现阶段高职的人才培养只限于专科,如果高职学生想要进一步深造只能进入普通本科院校学习,从而失去本科职业教育的机会。而且,很多院校为响应国家课改而舍本逐末,在培养人才上注重理论知识的提升而在设置专业、管理教学与实际培养中并不能达到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职业教育体系的不完善使技能型人才难以具备“工匠精神”。

(二)“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科学的规划教育

在目前的职业教育中,职业院校缺乏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缺乏专门的规划教育机构;学生在自我的职业规划中,缺乏前瞻与远见,对自身的定位模糊;学生自身的服务能力差,意识薄弱,难以形成强大的职业梦想。这些问题严重的影响了现阶段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的培养,阻碍了“工匠精神”的传承。在高等职业院校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中,因为“工匠精神”的不可自成性,需要老师进行科学的引导,让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与职业规划。

四、建筑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的培养方法

(一)以能力为基础,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由于部分高等职业学校对与“工匠精神”的掌握缺乏,所以对与学生的素质教育非常重要。树立科学的指导观念,让学生以劳动为光荣。只有确立正确的劳动态度,才能将工作的动力最大化发挥。在建筑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中,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置于首位,全面的发展素质教育,才可以正确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二)加强校内实训

实训是按照人才培养规律目标对学生进行的职业能力技术的应用训练。在建筑这个高技术含量的行业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化学生的实践是培养技能型的人才所必须的。要将“工匠精神”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实训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要结合学生自身能力与建筑专业的不同课程特点对人才进行针对性培训。教师在专业知识的培养中,要做足职业技能的培养,将“工匠精神”与教学课程相互渗透,有意识的在实际讲课中带头的践行“工匠精神”,从而促进高等职业院校中建筑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的培养。

(三)进行“工匠精神”的定期宣讲

弘P“工匠精神”,社会的重视程度和认可度很重要,由于当前的教育体制,民众普遍认为从事劳动型工作是“没出息”的表现,实则不然,再尖端的科技、再高大上的成果都需要去实现,必须要有人做出来,论贡献,一个工匠或许并不比一个科技人才差多少。所以,要进行建筑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的培养,一定要进行关于“工匠精神”的宣传,使“劳动光荣”这一口号得到学生的重新认识,正确的树立爱岗敬业的劳动理念。

五、结语

“工匠精神”一词由来已久,它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理念,一种将“中国制造”转为“中国智造”的梦想。只有发扬“工匠精神”,才能加强对高等职业教育建筑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加强他们的敬业精神,从而满足我国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建筑工匠论文范文2

【科举制:国人重文轻工的“指挥棒”】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n兮,赫兮I兮”,这是《诗经・淇奥》中的几句,用切磋和琢磨器物来形容君子精湛的学问和仁厚的品德。《大学》就此发挥道:“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朱熹的注解是:“切以刀锯,琢以椎凿,皆裁物使成形质也。磋以r锡。磨以砂石,皆治物使其滑泽也。治骨角者,既切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而复磨之。”

古人说道理往往是“近取诸身”,拿身边的事做比喻。可见在上古时期,华夏族的先民已有很好的制造工艺,制造玉器和骨器精益求精。事实上,中国具有悠久的文明史,即便很早时期的中国人也有相当高的制造技艺,比如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孙机先生就在《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中,以令人信服的史料论述了古代“中国制造”之灿烂辉煌。

但笔者却有不一样的感受:中国古代的物质文化或曰制造业横向比,在唐以前领先于世界,纵向比到了宋代已是高峰,从此之后,几乎没有太大进步,不但被西方各国赶超,而且差距越来越大。

就以建筑和冶金两大能代表传统制造业水准的行业为例,直到唐代时,中国至少在亚洲可傲视诸邦,日本从政治制度、文字到各项工艺,几乎都是拜中国为师。日本古城奈良仿照唐代的长安修建,于759年修建的唐招提寺是由东渡的鉴真和尚主持修建的,完全遵从唐朝匠人的工艺。梁思成评论道:“对于中国唐代建筑的研究来说,没有比唐招提寺金堂更好的借鉴了。”因为中国唐代的木制建筑基本毁掉,只在山西留下了两处。

到了今天,日本有一批专司古建筑维护和修建的工匠队伍,他们多为世代父子相传,一代代孜孜以求工艺的精进,其对中国古代建筑精神的领会和工艺的继承,已然超过中国的同行。

冶金也是如此。到了宋代,日本的武士刀已在中国有很好的声誉,欧阳修写的《日本刀歌》道:“昆夷道远不复通,世传切玉谁能穷?宝刀近出日本国,越贾得之沧海东。鱼皮装贴香木鞘,黄白间杂B与铜;百金传入好事手,佩服可以让妖凶。”这首诗感叹中国古代传说中能够“切玉如割泥”的昆吾之剑,早已渺茫难求了,而在一衣带水的东邻日本,却锻造出了真正名不虚传的宝刀。到了明代,日本的锻造技艺超过了它的老师中国,当时日本的将军派遣使节向明代皇帝献贡品,贡品主要有良马、倭刀、玛瑙、金屏风、扇子。拥有一本日本制造的武士刀,是上层社会值得夸耀的事情。

欧阳修的感叹其来有自,中国先秦时期,工匠对锻造技艺的追求一点不亚于今天所称颂的日本“工匠精神”。《搜神记》中有一则“干将莫邪”的传说:干将是春秋时楚国最有名的铁匠,他锻造的刀剑锋利无比。楚王命令干将为他铸宝剑。干将得令后,与妻子莫邪为楚王铸成宝剑两把,一曰雄剑干将,一曰雌剑莫邪。由于他知道楚王的性格乖戾残暴,所以在将雌剑献与楚王之前,将雄剑托付其妻传给其子,后来干将果真被楚王所杀。他的儿子赤成人后,莫邪指引儿子挖出深埋的雄剑,并说出其父的死因。赤最后完成父亲遗愿,将楚王杀死。

这虽然是一个复仇的故事,但反映出中国在春秋时代冶金和锻造技艺的水平之高。为什么到了宋代就开始落后于原来的东邻“学徒”呢?难道是后来的中国工匠变蠢变懒了吗?

当然不是,我们必须从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的变迁中去找答案,制度的变革而造成利益分配的变化和阶层的分化,因此会引起一些行业的兴旺和一些行业的衰败。或者可以简单地说,科举制是中国人重文轻工的一个重要的“指挥棒”。

【帝制时代在夹缝中生存的中国匠人】

干将所处的春秋和后来的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儒学只是其中一家。孔子亦不轻视各类凭手艺吃饭的人,他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而且工匠的社会地位并不低,如大家所熟知的中国建筑业以及木匠的鼻祖鲁班,即鲁国的公输盘,凭自己的技艺做到了楚国的大夫。《墨子》载:“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墨子像是一位工匠界的行业领袖,他少年时代做过牧童,学过木工,大批的手工业者和下层士人追随墨子,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墨家学派,成为儒家的主要反对派。他见到公输盘之后,两人进行工程器械的推演,“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认输了,于是放弃了为楚国造云梯的计划。

齐国的相国管仲提出著名的“四民分业论”,即“士农工商”四种身份的人分开居住,分别培养,使各自的技艺能臻于完美。对于工匠,他的建议是:让手工业者聚集在一起居住,观察四季不同的需要,辨别器用质量的精粗美丑,估量它们的用途,选用材料时要比较其中的好坏并使它恰到好处。“旦暮从事,施于四方,以饬其子弟,相语以事,相示以巧,相陈以功”。年少时就学习技术,他们的思想就安定了,不再见异思迁。所以父兄对子弟的教诲不必经过严肃督促便能完成,子弟的学习不费力气就能学好。这样一来,手工业者的弟子就总还是保持手工业者的身份。

士农工商的职业世代相传,当然会导致社会僵化,不利于阶层流动。但从职业培训的角度而言,在交通与教育不发达的古代,父子相承、兄弟互助,是技艺养成与提高的便捷方式,即“相语以事,相示以巧,相陈以功”。

然而,从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作为可以和儒家抗衡的墨家衰落了,墨家的衰落也伴随着工匠社会地位的大倒退。帝制时代是以农立国,以士治国。士和农是统治者的基本盘。而工匠如管仲所言“群萃而州处”,大家集聚在一起并住在城镇里,而商人则是四处流动,不利于统治。因此长达两千年,工与商是被统治者歧视的,帝国各种制度的设计是对其进行打压和防范的。这两种职业之所以还存在,那是社会需要建造房屋、制造器物,需要货物的流通,不得不允许这类人的存在。

可以说,中国的工匠和商人,在两千余年的帝制时代是在夹缝中生存。

隋唐科举制的兴起,更使工匠群体边缘化,“士”与工匠的社会地位差距越来越大。当唐太宗看到新科举子从皇宫门口鱼贯而入时,自得地说了句“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科举制对有限地促进社会平等、阶层流动起到很好的作用,使平民子弟能够进入到国家的管理层。“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许多贫寒家庭子弟的人生梦想,“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体现了社会的价值评判。可在另一方面却使中国付出了代价,其中包括制造业技术进展缓慢,有些领域甚至出现了倒退。

社会上的聪明人都想着去读书,应考,当官。而去做工匠的,往往是被生活所迫的贫寒子弟――如果家有几亩薄地,能够好好当农民,便很少去当学徒,去忍受几乎是当师父奴仆的虐待。而一个能工巧匠如果凭手艺过上了不错的生活,手头宽裕了,他想到的一定是让儿子去读圣贤书,参加科考,脱离工匠阶层而做官。于是,整个工匠阶层都是没受过什么教育甚至大字不识几个的体力劳动者,工艺的好坏完全靠工匠的经验和敬业的态度。偶然出现的大工匠只是凤毛麟角,并不能以某种教育培训体系来批量地养成。

这就能够解释中国古代没有从工艺迈进工程技术科学的门槛。中国古代在工程技术领域确实相对同时期的其它国家水平较高,但这些成就都是建立在工匠的经验之上的,没有从科学层面进行总结、归纳。如明朝的造船业发达,那是工匠代代相传的手艺使然,但工匠并不懂得浮力定律。建筑学也同样如此,中国古代工匠不懂得结构力学、材料力学。纯靠经验再往上走,很快就到了天花板,不可能有大的突破。

这个社会受到良好教育的一群人在做什么?他们在读“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幸运者通过一次次考试做了官,又是靠儒家伦理治理国家,一些财务、法律等专业性工作委托给师爷。一群没受过良好教育的工匠,他们中间即便有特别聪明的人,也只是学习师父的手艺更快而已,怎么可能系统地总结出现代力学、物理学和化学的知识,进而有各门类的现代工程学?欧阳修夸“宝刀近出日本国”,怎么不想想中华上国的士大夫,包括他自己,有几个愿意和工匠一起去研究锻造工艺的改进――那是他们瞧不起的“贱业”。

【商业文化的不发达导致制造业落后】

北宋主管皇家工匠的将作监李诫编纂的《营造法式》,详细记载了建筑构件模数系统,将材料和零部件尺寸分类、分级与标准化,使得工匠们在动工之前就能列出一份完备而准确的用料表。

但这部书只是对千年来中国建筑工艺的一种经验总结,并没有太多学科意义上的突破,李诫的身世,后人也了解很少,甚至这部书的编纂者叫“李诫”还是“李诚”,尚有争议。而历史上那些达官显贵、英勇武将、文人墨客,甚至打家劫舍的好汉,史书记载是何等详细。中国古代典籍浩如烟海,但记载工艺如《齐民要术》《天工开物》这样的著作比例很小,像宋应星这样愿意去调查、总结工匠劳作经验写一部《天工开物》的士大夫太少了。而宋能这样做,也是因为他科举失利:万历四十七年,宋应星与其兄一起入京参加会试,没有考中。此后,他们于天启及崇祯初年再试,均告失败,从此遂绝科举之念――这才有时间和精力写这类大官们不屑的“闲书”。即便如此,宋应星也只是一个旁观者、总结者,不是进行实际操作的大工匠,能实操的工匠多是文盲、半文盲,自然无法将工艺理论化。

中学历史课本对黄道婆大书特书。她是元初著名的棉纺织家、技术改革家。由于传授先进的纺织技术以及推广先进的纺织工具,而受到百姓的敬仰。黄道婆少年时流落崖州(今海南岛),师从黎族人学会运用制棉工具和织崖州被的方法,回到松江后教人制棉,传授和推广“捍(搅车,即轧棉机)、弹(弹棉弓)、纺(纺车)、织(织机)之具”和“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等织造技术,使松江棉布畅销天下。这样一项重大的技术改革与推广,竟然是由一位身世坎坷的妇女完成,为何?原因很简单,读书的士人谁会去做这个?

政治制度决定着工匠阶层的受教育水平低,同样也决定着商业文化的发达程度。制造业和商贸业是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制造业的利润,必须通过商业才能实现,而中国古代对商业进行打压,到了明清两代,更是由朝廷垄断对外贸易(如清代指定“十三行”)。非自由竞争的商业环境加大了工匠在贸易中的弱势地位,普通工匠辛辛苦苦,也就果腹而已,多数工匠的生存状况是很差的。怎能希望一些活得没有尊严的工匠们去进行技术革新,促进中国制造业发展呢?

欧洲和日本的制造工艺发展,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中国大不相同,欧洲和日本经历了真正的“封建”社会。西欧的封建主在辖区内高度自治,日本诸岛的大名也是如此。各封地多是世袭,西欧的“世官”制延续到资产阶级革命,日本的“世官”制则延续到“明治维新”。工匠与农民、商业处于平等的地位,一些平民家庭的俊秀子弟也愿意去学手艺,有些工匠家族则是数百年不衰,工艺一代超越一代。而且由于没有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封建主和诸侯彼此竞争,工匠阶层和商人阶层有更大的生存空间,优秀的工匠可以脱颖而出,凭手艺过上好日子,并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各作坊和工场可以联合起来形成行业协会,维护本阶层的利益。与中国工匠单打独斗,甚至祖传手艺不传外人相比,欧洲的工匠较早地出现了组织化和职业化。到了“工业革命”时,英国等国有了“专利保护制度”,更是鼓励工匠进行技术革新,不断改进工艺――一个人一项技术的发明或革新可以让几代人过上富足的生活,反观中国,技艺高明的能工巧匠在官吏面前都是唯唯诺诺的草民。

组织化和职业化是工匠的重要特性,而组织化和职业化的建立促使一代代工匠在传承中创新,这种传承和创新才能培育出“工匠精神”。古代欧洲手工业行会之所以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和城市化的动力,正是由于其极其有效地保障了各种工匠技术的有序传承、不断改进和广泛传播――这也是西方现代职业教育之滥觞。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进入北京,焚毁了圆明园。随同侵略军的法国公使团有一位叫乔治・德・克鲁勒的外交官写了一部《进军北京》的书,记录他在北京的种种观感,此人对中国的建筑、器物观察极为仔细。他在书中描述道:“城内到处都是破败不堪的老房子和废墟,没有任何破土动工建造新房的迹象。清廷在物质上和精神上久已停滞不前。”他进入紫禁城前经过一道显示皇家威仪的拱形门:“这道门由4个木制脚手架支撑,高约15米,倒还算结实,上面有些中式的装饰和一些奇形怪状、花花绿绿的图案。这就是我们坐在扶手椅里、阅读游记时在书中看到的壮丽景象!近来,竟然有学者将之与凯旋门相比,这种东西怎能与我们国家的建筑相媲美呢?”

这位爱好艺术的外交官还去了北京的旧货市场买工艺品,看过一些瓷器和景泰蓝后,他的断言竟是:“中国人没有艺术概念,没有艺术品位,也没有美感。”“形状对于中国人来说毫不重要,原材料价格高低和加工难易程度才是决定工艺品价值的要素,混杂、凌乱的堆砌、色彩的冲突,这些都是吸引那些缺乏判断能力的人,令他们备感振奋,也就是他们口中所谓的美感和艺术品位”。

建筑工匠论文范文3

神奇咒语:我走的是一条更加底层、更加贴近普通民众,与中国传统和现实生活相关,不那么闪亮甚至有点粗糙的独立探索之路。

行动故事:

1.踏上长长的旅程

王澍,1963年出生于乌鲁木齐,母亲是北京人。王澍小时候,常常坐火车往返于乌鲁木齐与北京。那时候火车速度慢,一趟要坐4天4夜。他在漫长的旅途上认识陌生的人,看窗外变换不同的风景,增长了人生阅历。

2.尊重民间匠人

王澍的姥爷是手艺不错的木匠。他喜欢看姥爷做木工活,对各种匠人的工作都感兴趣,长大后特别尊重民间匠人。他当上教授后,不喜欢有些建筑师热衷于做一些庞大而复杂的东西,他要重建中国传统特色的建筑学。他说:“不如从最简单、最直接的东西开始。”他要求学生从材料、构造、模型开始,学做泥瓦匠、木匠的活儿,还要练习书法,从中学习建筑知识。

3.不一样的作业

王澍考上南京工学院建筑系。有一次,他做一个设计作业,按照要求,只要做1∶500的平面设计图。王澍交上去的作业,是1∶100的总平面图,除了房屋设计、道路系统外,所有的景观都作了设计,还设计了一个带有完善灌溉渠道的农业种植系统。同学们惊叹,“连很多老师也画不出来”。可是,他读研究生时的毕业论文被要求作修改,他却坚持自己的意见,一个字也没有改,结果没拿到硕士学位。他成了一个自由职业者,长达7年极度贫寒,仍然坚持学习和思考。

惊喜收获:

王澍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享有“中国最具人文气质的建筑家”美誉。他的代表作品有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和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等。2012年,王澍获得世界建筑界公认的“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成为获得这一大奖的第一位中国建筑设计师。普利兹克奖评委会的评审词指出:“正如所有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作品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甚至是具有世界性的建筑。”

建筑工匠论文范文4

叶廷芳先生是建筑界的老朋友,他的文章常常给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平日他不趋炎附势,做事不失原则和公平,他的这种做人原则得到朋友们的欣赏和赞叹。 他与贝多芬的心是相通的 作为一个同样受到过命运袭击的人,贝多芬英雄主义精神深刻地影响着叶廷芳。每次去德国,他总要设法去一趟波恩――去看贝多芬的故居。他说:“是这个城市的伟大儿子,乐圣贝多芬把我吸引。看到他亲手写下的那奔腾跳跃的音符,就仿佛看到他那颗狂奔怒吼的灵魂,贝多芬那熊熊燃烧的生命,从而自己那本来缺乏热度和烈度的生命被其点燃了。” 贝多芬在面临不幸遭遇时发出的怒吼:“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不让它毁灭我!”终生激励着叶廷芳先生。 作为卓有成就的德国语言文学家,叶廷芳先生有着中外广阔的文化背景、丰富的知识储备。但几十年来他却一直关注建筑并潜心研究建筑,而建筑界的朋友们也从未把他当成外人,常邀请他参加建筑界的学术活动,倾听他别有新意的见解。 他是从建筑文化、建筑美学出发而与建筑学结缘的,并为在建筑中注入人文精神和现代精神,提高建筑的审美品味而奔走呼号。 多年来,建筑领域的“三俗”现象很严重。一方面是物质现代化迅速大发展;一方面却是社会精神和道德的迅速滑坡,作为人类文化综合反映的建筑实体和城市建设,也同步反映了这一大的文化背景。针对当前不少建筑不美的问题,叶先生曾直言不讳地指出,很长时期以来建筑几乎成了文化和美学的,甚至到了不敢“美观”的地步。即使已到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北京某名牌中学的一座新盖的教学楼,只是讲究了一下“适当美观”的问题就引起很大争论,他认为这是我们的建筑长期在低层面徘徊的重要原因。 在关于国家大剧院造型设计的激烈争论中,他针对当时业主委员会提出的“三个一看的原则”(即:新设计的这个大剧院必须“一看就是个剧院;一看就是中国的;一看就是建在天安门旁边的”),抢在大剧院设计评审委员会第一轮评审以前,连写三篇文章,用悉尼歌剧院、朗香教堂等实例反驳“三个一看”的陈旧观点,以阻止又一个大屋顶产生,分别发表在《建筑报》《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上。 “保存、保护”建筑遗产是人类必须遵循的科学规律 如同对德国文学一样,叶廷芳对建筑的理解和热爱到了痴迷的地步。 他把建筑看作是一种造型艺术,是一种大地的雕塑,而且是一种不依你的意志而存在的客观审美对象,“它随时诉诸你的视觉器官,迫使你立即产生情绪反应――愉悦抑或厌恶、轻松抑或压抑。”因此一座建筑一旦耸立而起它就不同程度地参与了人的精神情操的塑造。他的结论是;“可以说,一部建筑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宏观地看,一个时代的建筑水平,是一个时代人类智慧发展程度的标志;一个时代的建筑风貌,是一个时代人的精神面貌的外观。” 根据他的分析,最初人类在与狭义的动物分手的时候,如果说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在觅食的方式上仍与动物差别不大的话,那么在改善栖身条件方面,其长处却明显地显示出来。最后离开了蹲伏了多少万年的黑暗洞穴,住进了用自己的肢体构筑起来的“掩体”。然后,由这简陋的掩体发展到风雨不动的“房屋”。由房屋发展到巍峨的殿堂,进而发展到今天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人类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把所有其他动物远远甩在后面,而成了“万物的灵长,宇宙的精华”! 他提醒人们要注意环境对人的精神情操的影响――它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城市规划应有全面眼光,在宏观美学上要有一个主题,要讲整体性和艺术感,具体到北京,“必须在美学上给予古都北京以明确的定位,以南北中轴线上的皇家建筑为主体,以它的高度为天际线,以它的金碧辉煌为主色调,其他建筑都处于服从地位。”他的这一建议得到广泛反响,并被吸收到北京市的城市总体规划之中。 在保护古都风貌时,他强调古都风貌的概念不是简单地把古建风格与古都风貌混为一谈,不能用大量的古式单体建筑充塞古都,造成与古都风貌不和谐,旧北京作为独立古都的存在,其价值是无与伦比的。因此保护古都的原貌是我们的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他写了《什么是古都风貌》《谈谈古城保护》《古城改造不要伤筋动骨》《走出古城保护的误区》《维护文物的尊严》等多篇文章阐述自己的这些见解,其中为保护圆明园就写了20多篇,呼吁要保护圆明园的“废墟美”,他甚至被对方讥讽为“废墟派”。然而恰恰是他坚持把重要的建筑遗存列入审美范畴,提出“废墟美”的概念,先后两次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提倡废墟文化和废墟美学,引起社会热烈反响。 叶廷芳在80年的长文《伟大的首都,希望你更美丽》,曾被多家报刊转载,引起百姓的街谈巷议。当时他先后在《人民日报》发表的《请建筑师出来谢幕》《建筑是艺术》等文均引起读者广泛共鸣。 建筑要创新,必须走出“工匠心态” 他坚持建筑一定要创新,而要创新建筑必须“走出工匠心态”,不要让“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马克思语) 什么是工匠心态呢? 叶廷芳先生认为,“匠人的习性是重复。”工匠常常按照既定的或传统的模式行事,依样画葫芦,工作大多是重复的。他分析,与现代艺术家以重复为耻、以创新为荣的普遍文化心态不同的是,我们中国人维护传统的精神和能力如此之强,某种意义上说,其文化心态形成的原因总是源于一种封建时代工匠心态的特点,即师承师傅的,沿袭前人的,一般不敢越雷池半步;因而既得不到系统的历史知识,也不可能获得横向的参照,学习吸收已经发展了的多元化的美学艺术理论,这是工匠心态的局限性。 在回顾我国建筑史始终以木构形式为主体,并被人长期称此单一局面为“超稳定结构”时,他很感慨,对这些以及对《建筑慎言艺术》《建筑慎言创新》《建筑慎言接轨》等不同意见,他写文章反驳,认为这些是改革开放的“不谐和音”,是“艺术发展的绊脚石”,反映了这些言论的作者们“泥古、拒外、厌新”的思维定势。 叶廷芳认为,中国的“匠文化”是非常强大的,建筑师要创新必须走出工匠心态。 他强调建筑师是创造者,建筑师像其他艺术家一样,天性是创造。我们不能忽视建筑师的艺术劳动,不能把建筑师视同工匠。建筑师是用色彩和线条表现建筑的活力,表现人的情感,表现民族的特质和精神这些都说明建筑师的创造是艺术劳动,他希望中国能出现更多像文艺复兴时期的米开朗基罗或巴洛克时期的贝尔尼尼那样有创造性的大雕塑家、大建筑师。 对于真正有创造性的建筑精品他由衷地赞叹。他热情讴歌悉尼歌剧院,对其表现的创造活力和天才奇想尤为钦佩,他写道:“作为一座建筑物,你本身绝妙的艺术风貌和周围那如画的风光交相辉映,好一派诗情画意的展现;作为一座歌剧院,你体外从‘形’上焕发出的艺术光彩与你体内从‘声’里弥漫出的艺术气氛融而为一,可谓表里如一的艺术实体!

”真是赞美有加。 叶廷芳先生的社会担当 叶廷芳先生可谓是人格楷模,在精神上他有着超然物外的境界,在学术上他有着无畏的勇气,在生活中他实践着知识分子的社会担当。 他的人生哲学是“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为了社会的完美不遗余力”。这些朴实的语言与他的实际行动对照时,更能体会到他内心世界金子般的光彩。他在他的中学母校演讲时曾以《虎的雄姿、鹰的视野、牛的精神》为题,要求青年学生们以这样的品格来铸造自己的精神人格。实际上这也是叶廷芳自己成长和治学过程中提炼出来的人格模式的标本。 叶先生的本职工作是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所研究员、中国德国文学研究会会长,曾出版《现代艺术的探险者》《现代审美意识的觉醒》《卡夫卡及其他》《美学操练》等十余部著作以及编著、译著等近五十部,还有相当数量的散文、随笔和评论文章。在德国文学研究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他还曾任全国政协第九届、第十届政协委员,他的繁忙可想而知。但是,叶先生坚持关注并积极参与促进中华民族文化和思想的传承与创新工作。他不仅真挚负责地从事舆论文字方面的大量工作,还常常到现场促进落实。 当他听说仅1994、1995这两年,全国文物遭受的破坏即超过了“”时,他非常震惊和焦虑,决心投入抢救行动。此后他20年如一日,竭尽全力地为保护古城镇和全国重点文物奔忙,做了大量的工作。他还先后多次通过写提案、发表文章等方式,呼吁全社会关心城市生态、维护文物尊严。年近80的叶先生曾两次与谢辰生、陈志华、毛照晰等老专家,不辞辛苦地远赴苏州和建德参加保护古村落研讨会,一起签名发表“苏州宣言”、“建德宣言”。 《建筑门外谈》一书凝聚了他对建筑的心血。全书从整体上生动地体现了他对建筑科学发展观的原则链――保存、保护、创新发展的重视,从妥善保存城镇历史文化遗产,科学保护自然生态资源,创新协调发展城镇高品质的人居环境的高度,全面阐述了他的建筑观点,对建设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的文明极有参考价值,读起来也生动有趣、很有启发。 有记者曾问他,您那么忙怎么还要做这些?他的回答是:“只要对推动社会文化有利,现在我还能做一点儿就做一点儿。” 面对中国建筑文化创新与建筑教育难以令人满意的现状,太需要叶先生这样有担当精神的知识分子了!他的社会责任感,他的忘我精神实在令我感动。于是欣然提笔写下这篇感念文字,以表达我对叶廷芳先生的衷心敬意。

顾孟潮:中国建筑学会教授级高级建筑师

建筑工匠论文范文5

(一)华夏建筑的伦理层次。众所周知,华夏建筑是土生土长,发自底里而冠绝世界,如伊东忠太所称道的中国艺术价值有着“一种伟大之气魄和不可端倪之技能”。毫无疑问华夏建筑的伟大来自文化大传统时代就渗透在建筑中的象征类比能力,人类同世界上众多生命相似,“王权”领地意识自始至终影响着人类,建筑的体量和生存不可缺少性使建筑天然地具备可以感知触摸的敬畏。而中国对建筑的象征解读更加强调,“在传统的中国观念上,除了将整个建筑形制本身看作是‘礼制’的内容之一外,同时另外也产生了一系列由礼,的要求而来的礼制建筑。由此《周礼》每章均以“惟王建国,辨万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作为开篇,尽管对于《周礼》文献的真实性存疑,但表明后世汉朝借助周代的口传之礼,在整个国家推崇“礼仪”文化,围绕礼仪而服务的“造物”、“建筑”、“服装”等被严谨分类。西万国家大多通过塑造王宰天地万物的王神构成信仰依赖,而中国是通过祭祀天地表达生存敬畏和感恩。建筑象征神的尊严产生至诚的仪式,因此礼制建筑的思维在中国关系着“替天行道”,建筑通过对宇宙空间的原型摹塑,开启空间作为营国万略和地位等级的标准。传至后世,中轴布局、堂院围合都紧密透辟“王次分明、井然秩序”的精神暗示,在整体社会中都自觉形成将建筑的祭祀祖先、天地与教化民众联系在一起。然而现代社会,重要的国家社樱建筑呈现什么形式,各式山寨美国国会,或者泛滥的罗马柱式建筑。      

(二)当代建筑传播语境中伦理样态的缺失。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留下的建筑样态仍然发挥着对他者文化的消融作用。而事实上,中国建筑和西式建筑在结构上存在一定的共通处,都是框架结构,都有山墙仪式。正如李允抓所言“现代建筑包合着很多中国传统建筑的内容,它们之间有很多相同的原则,只不过是较为难于直接察觉而已。在上海、青岛、武汉等城市大片的租界建筑保存相对完好,这是一种建筑的财富,但如果张扬西万建筑的装饰性外衣压缩民族建筑的装饰意境,也就影响着中国建筑的文化追求。这或许是造成千城同质的基因,今天建筑设计面临的问题就在于“市场”的追求,要从殖民影响严重的城市中重铸传统建筑需要社会各界的“践良知”。从城市人流量最大的公共性建筑着手,高铁站、机场、影剧院、规划馆都可以成为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播点,政府机关、法院、公安等产生威仪、秩序的官式建筑,也同样能够成为社会性礼仪的公共媒介,透过建筑激发出对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是潜移默化的社会伦理教化,是大众传播媒介意义的普世伦理。    

然而当代的建筑困境是设计样态(形式美)问题,我们正在失去“养育一万人,的环境,正在失去环境所衍生的社会精神。或者说,整体社会正在营造新的精神,一种抛离传统基因的新精神,如果精神对环境能够产生直接的影响,那么透过建筑形态设计表达隐喻的文化精神是当代必须思考的,旧的样态与新的材料结合而出的形式问题,为了迎合材料而抛弃传统形式,或为了旧的形式一定隔绝新的材料都是不可取的。今天的材料已经不是夯土、木作等生态材料,今天的工匠也失去了“师徒传承”模式的社会基础,工匠正在老去,年轻的工匠却不知在何万,活态的“肌体”建筑需要工匠和工匠的建造精神,可以引入他者建筑文化中的理论和成果,推动中国的建筑学科和建筑的发展,但是在具体形态和材料结构的选择和应用上,必须有层次地保留传统建筑的精神语言。

建筑工匠论文范文6

一、培训对象

(一)年龄男18-60周岁,女18-50周岁,身体健康;

(二)具备初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或达到初级以上建筑工人的职业技能水平;

(三)独立承担过两层(含两层)及以下房屋的建筑施工;

(四)具有两年以上施工经验,其间未发生过伤亡事故和质量事故;

(五)能够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责任和义务;

(六)已取得资格证超过三年的农村建筑工匠,需要重新报名学习,考试合格后重新颁证;

(七)具有居民健康证或防疫健康信息码。

二、培训机构

我区2020年农村建筑工匠培训由区住建局主办,市美景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承办。

三、报名

(一)报名时间

2020年6月8日 上午8:30—11:00

(二)报名地点

地点:国际大酒店4楼(区大道201号)

联系人:

(三)报名流程

1.各镇(街道)落实一名具体负责人带队,协助学员报名。学员出示健康证(健康码),填写报名登记表,并提供报名所需资料:身份证复印件2张(正反面复印到一张A4纸上,正面在上,背面在下);近期免冠红底彩色2寸照片2张(报名现场可拍照);

2.缴纳培训费530元/人(含培训费、资料费、3次午餐费);

3.领取培训资料和防疫物资,在培训机构组织下就座,参加开班典礼。

(四)开班典礼

上午11点,区住建局、美景职校、各镇(街道)带队人员、全体学员参加开班典礼。

(五)食宿安排

1.用餐

培训期间学员午餐由市美景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免费提供(工作餐标准),早晚餐自行解决。

用餐时间:12:00—13:00

用餐地点:培训教室内

2.住宿

培训期间学员住宿由学员自行解决。

四、培训

(一)培训时间:2020年6月8日——10日

(二)培训地点:国际大酒店4楼会议室

(三)培训内容

1.《农村建筑工匠培训教材》;

2.《区农村建筑工匠政策法规汇编》;

3.《省新建农房抗震设防及施工要点介绍》;

4.《农村危房维修加固方法与技术措施》。

(四)培训管理

市美景职业技术培训学校负责培训期间学员的管理,负责落实酒精、口罩、消毒液、洗手液、额温枪等防疫物质,负责每天监测体温、监督学员戴口罩等防疫措施。

各镇(街道)具体负责人(带队人员)负责协助培训机构培训期间学员的管理。

(五)注意事项

1、请各位学员严格遵守作息时间,准时参加培训,每堂课上课前需签到(不得代签),作为平时成绩的组成部分;

2、培训期间原则上不请假,如有事确需请假,需书面向镇(街道)带队领导请假并经同意后方可离开会场;

3、上课期间尽量不要随意走动,不要大声喧哗。上课时手机关至静音或调至振动;

4、培训期间注意自身人身及财产安全。上下课途中和课后安全自行负责。

五、考试

(一)考试时间

2020年6月10日下午 13:30—15:00(90分钟)。

(二)考试地点:国际大酒店4楼会议室

(三)考试方式

本次培训考试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要求各位学员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做好学习笔记。

(四)合格标准

本次培训考试试卷的总分为100分,合格标准为60分。其中,平时上课成绩占30分,理论考试成绩70分。

(五)其他

请各位学员自行准备签字笔,准时到场参加考试。

六、颁证

(一)领证时间:2020年6月18日至28日。

(二)领证地点:区住建局村镇股办公室(3-11)

(三)领证方式:各镇(街道)具体负责人统一领取。

(四)证书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