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车事故评论范例6篇

校车事故评论

校车事故评论范文1

【关键词】培训;问题;对策

一、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IC学时监督卡弄虚作假。2010年,为了有效杜绝驾校拖延学时,福建开始在全省推广培训学时记录仪。各个驾校安装了培训学时记录仪,正式实行培训学时IC卡管理制度。实行一人一卡、一车一卡制,要求学员上车时要刷卡,下车时也要刷卡。运管处按规定审核学时,学时不足的学员将不予审核签章。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学员很少有人知道学时IC卡管理制度。学时IC卡基本由教练代为刷卡。他们解释说,不给学员发放学时IC卡是为了避免学员把学时IC卡丢失。记者提出查看一下学员小吴的学时记录,但工作人员以种种理由搪塞。(2)学员扎堆练车。在驾校的练车场地上,明文规定一台教练车上学员的人数为“小车8到10人,大车4到6人”。但事实上,一台教练车十几名学员是常有的事。几名学员告诉记者:“来得早,一天能练三四次;来得晚,一天最多能练两次。”老学员说,要是寒暑假,学员会更多。(3)学员毕业后还需花钱请陪驾指导驾驶。学员学成后不能驾车上路,学员毕业后还需花钱请陪驾指导驾驶。由于以上种种问题,导致“马路杀手”居高不下。根据有关资料,威海市2005年发生的交通事故中,3年以下驾龄的驾驶员肇事比例占39.4%,达219起,造成人员伤、亡的比例分别为37.7%、40.4%,与2004年相比有所增加。

二、对策

(1)严管车辆。管好车辆,确保安全和教学质量,这是我校内部管理环节的重点。对于车辆管理,我校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确保教练车正常运行,实行定人、定车管理。建立健全教练车档案,完善车辆养护资料,每年进行两次二级维护保养,并作为对教练员年终实绩考核的依据;教练车必须用于教学训练,不得改作他用;教练车有专人带队定人、定点加油;教练车因个人责任造成损失的,按损失金额,一律由个人负责(保险赔偿除外);教练车每天必须按培训部教学目标进行教学,不得随意更改。由于我校狠抓制度建设,规范内部管理,几年来,我校未发生任何重大教学训练事故和其它不良事故,使我校各项工作步入一个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2)打造文明品牌,在“优”上下功夫。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员在学习训练中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教学中坚持做到“三落实”,即时间落实、内容落实、制度落实。(3)狠抓教练队伍建设。我校对教练员实行定期业务学习制度,每月用半天时间进行业务学习,并进行实地操作考试;每期学员考试结束后,由校长对教练员进行讲评,总结经验;在教练员中开展教学评比活动,按名次张榜上墙实行竞争上岗。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教练员实行百分考核制。(4)落实教学内容。我校要求教练员持证上岗,挂牌训练,按当日的教学计划和内容进行实施教学;上课训练时,学员在车前列队整齐,由教练员布置当日训练内容和教学要求;下课时教练员同样利用3~5分钟,对学员当日的学习和教学情况进行讲评,讲评的主要内容是学员的学习态度、技能掌握、动作要领、安全训练、当日教学内容的完成情况等。(5)智能化教学。我校对刚上车的新学员,上车前在驾驶模拟仪上进行模拟训练;理论课实行多媒体教学,并将我校的概况、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编成专题片,播给学员看。实行智能化教学,不但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学员学得快,掌握得牢。学员:在校学习安心,上路开车放心在驾校学习驾驶技能的学员构成、知识层次等都比较复杂,如何使他们在校期间学习好、生活好、安全无事故、圆满完成学业,这是凯旋驾校领导班子和全体教练员时刻思考和关注的一大问题。(6)端正校风。在职工中积极开展“树形象,创一流”活动。在教练员中承诺:“不要学员一包烟,不要学员一分钱,不喝学员一杯酒,不对学员乱刁难”的行动口号。

三、小结

近些年来,各类交通事故中,因“新手”驾驶技术欠缺而酿就惨祸的不在少数,“马路杀手”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影响交通安全的重大隐患。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剧增,这个问题还有加重的趋势。作为驾驶员培训机构的驾校,更应该对此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培训过程中加强管理。

参 考 文 献

[1]张爱乡.浅谈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行业管理[J].青海交通科技.2011(6)

校车事故评论范文2

先是黄河牌校车在湖南多地陷入“质量门”,紧接着黑龙江也报告了该品牌校车的多起事故,车主甚至感慨“快车毁人亡了”。国家质检总局介入调查后,确认该品牌校车存在缺陷,“质量门”最终坍塌成了黑洞,生产企业豪沃公司将召回全部12种车型的黄河牌校车,共计561辆。

然而,简单的召回不该是校车“质量门”的最终结局,反而应该是追问和反思的开始。事实上,国家近年来对校车安全高度重视。2012年5月1日实施的《专用校车安全技术条件》,相比过去的老国标,对安全标准的要求堪称面面俱到,非常细致和严苛。而且,为严格控制专用校车生产质量,国家对企业设置了较高的准入门槛。统计显示,目前国内200余家客车生产企业中,达到校车生产准入门槛的仅占两成左右。这一系列的政策,不可谓不严。

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全身“带病”的黄河牌校车,正是在这一系列严密政策的监管下制造出来的。生产企业豪沃公司作为一家国企,报批和生产的各项程序完备,问题校车的型号也名列国家公告的车辆生产批次之中。然而,该公司辜负了公众信任和期待,自从获得校车生产准入后,就一直在生产“缺陷”校车。严苛的标准、高企的门槛,都没能拦住企业的粗制滥造。良法在现实中被淡化、漠视,到底是什么样的因素让它威严不再?求得一个清晰明确的答案是必然要求,因为这是让良法效力回归的前置条件。

召回之前,车主和地方多个相关部门,已经与生产企业交涉了一年有余,投诉、调查、监管,维权过程中的每一步都举步维艰。即便是法律诉讼进入法庭审理程序,也因为跨越地域被生产企业指为无管辖权。在当地向国家质检总局多次行文请示后,才有了此后的调查和召回。艰难的维权,凸显出校车售后监管的无力。面向全国市场出售的车辆却不接受地方监管机构的调查,显然这是违背市场原理的“霸王条款”,会纵容“带病”校车的持续生产和流通。

纵容“带病”校车进入市场,不仅会威胁师生人身安全、加重家长忧虑,更会伤害政府的信誉,破坏良法的效力,而且影响深远难以消解。故而,清查“带病”校车,理清生产脉络,依法追究生产企业的责任,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来源:《光明日报》 集月音M文)

乡村教师评聘职称“不要论文”不等于论文无用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公布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从提升待遇、保障编制、拓展人才补充渠道、支持培训等方面明确了对于乡村教师的支持措施,旨在破解全国330万乡村教师队伍“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等长期问题。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乡村教师评聘职称(职务)时不作外语成绩(外语教师除外)、的刚性要求。 (6月10日《南方日报》)

从以上新闻可以看出,今后,乡村教师评聘职称(职务)时不作外语成绩(外语教师除外)、的刚性要求,是国家为支持乡村教育拿出的一系列切实行动之一,相信绝大多数教师是会欢迎的。然而,单就写论文来看,笔者认为,乡村教师不要因为这样就认为写论文“无用”了,而要全面理解国家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本意,做一位既会教书又有一定研究能力的新时代好教师。

以前,乡村教师评聘职称(职务),对写论文也做了一些比较高的刚性要求,不少乡村教师写论文的目的有点“跑偏”,就是为了评聘职称(职务);有的教师自己写不出论文来,就想办法请人或者干脆花钱买论文,这样的一个误区确实不该有。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国家层面上出台规定不作论文刚性要求,这种“纠偏”是必要的。不过,笔者认为,这并不等于写论文“无用”。

乡村教师写论文,对于其自身的成长非常重要。可以这么说,一位喜欢写且经常写论文的乡村教师,一定是一位善于学习思考的好教师。乡村教师写论文,有利于其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等综合素质的提升。时下,不少名师都是既会教书又会写论文的人,真正做到教学和研究工作两不误两促进。而缺少了一定理论研究能力的教师,其教育教学成绩即使有,也是暂时的,会后劲不足,不能为其提供可持续性长期发展的动力。

笔者曾在乡村学校工作多年,记得当时是20世纪80年代,我们当地根本还没有实行教师评聘职称(职务)工作。我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教学生学好语文写好作文。我教学之余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小小心得体会写成一些小论文投寄报刊,其中不少文章有我所教学生的一些原型。一些学生现在来看望我,时不时说起我当时写教学论文的事,说这件事对他们学习的正面影响实在是太大了,他们一直以来以此为动力,多年来受益匪浅。

乡村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教好书育好人,评聘职称(职务)只是其自身成长之路上的一个阶段性标志,不要把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与评聘职称(职务)简单地画上等号,看评聘职称(职务)对论文要求的“脸色”行事。乡村教师要理解国家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制度“善意”,全面提升完善自己的专业素养,以更加努力的工作态度,在整体提高乡村教育教学水平、实现均衡教育目标中尽己所能来回报社会,不做“教书匠”,而要做一位有教育大视野的能写能研能教的全能型潜能教师。

校车事故评论范文3

一、中职汽修专业学生应具备的技能

中职汽修专业又可以分为三个小专业:即汽车维修专业、汽车制造专业及其汽车营销专业,主要为车维修、制造及营销相关的单位培养从事汽车维修、检测、养护、美容及零部件销售的专业实用性人才。因此,中职汽修专业学生应具备以下两方面技能:①具备完善的专业知识。汽修专业是一个综合性较高的专业,其知识涵盖机械、化工、电子及计算机等领域,学生在校期间应掌握汽车机械、电工与电子、发动机构造及液压传动等相关技术;②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根据当前中职汽修专业的培养目标,即“知识、技能及素养”三位一体,学生应具备汽车二级维护与保养的技能、汽车零部件拆卸技能、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技能。所谓汽车二级维护与保养技能则是指掌握发动机二级维护项目、电器二级维护项目、四轮定位监测等;汽车零部件拆卸技能是指底盘各总成的拆装、发动机各机构各系统的拆装及专用拆装工具的使用;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技能指检测汽车故障能力、分析汽车故障能力、解决处理故障能力、提出维修方法等。

二、加强专业技能培养的三个阶段

中职汽修专业的专业技能培养阶段可分为认知阶段、理论联系实际阶段及自动化阶段:

首先,认知阶段。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认知所有将要学习的专业技能。通过教师语言描述及示范,使学生充分了解汽车各个零部件的功能及其操作技能关键点。

其次,理论联系实际阶段。在对汽车各零部件初步认知基础上,通过大量的练习,使学生将各个单项技能串联起来。教师应在这一阶段加强由局部到整体的详细讲解,同时应巡回观察,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错误,及时解决或纠正,避免错误动作形成习惯,逐步消除动作间的干扰,增强操作技能的连续性、协调性及灵活性,最终促使整个操作技能的形成。

最后,自动化阶段。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的基础之上,做到高度自动化,使各项技能协调完善呈现出来。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在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协调及完善的基础上,强化训练内容的典型性及多样性,逐步增加训练内容,进一步提高训练效率。

三、如何培养中职汽修专业学生专业技能

1.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习技能习惯

长期以来,传统的课堂教学难以实现专业技能的培养,为此,应根据汽修专业课程的实际特点,严格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通过任务驱动为载体,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模块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另外,在课堂中应按照任务引入、告知目标、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小组合作、客观评价等步骤来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和学习习惯,将课堂当做实际战场,最终提高课堂效率。

2.采用案例教学,培养动手能力

如今,很多中职院校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较强,而动手实践能力较差。若一味培养只懂理论不会操作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将难以在社会中立足。为此,应采用案例教学,将复杂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变为通俗易懂的知识,增加动手环节,学生才不会感觉到枯燥乏味,最终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学习电控发动机故障这一单元知识时,可通过直观检测法来进行教学,可快速及有效的确定汽车基本故障方向,使学生有针对性的试车,通过试车找出汽车存在的故障,能够直观的将汽车故障呈现在学生面前,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3.建立实训基地,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由于中职汽修专业的特点具有较强实践性,可通过与企业合作办学,也可使学校与汽车企业联合办学,进而为企业提供专门的实用型人才。如:可在学校建立汽修实训基地、汽车美容会所等,为学生实践提供良好的学习场所,促进学生技能与汽车市场更好的接轨。另外,也可多安排学生到汽修实训基地学习,到校企合作的汽车维修厂或者美容公司进行实习,不仅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同时还能够促使学生尽早走入社会,适应社会竞争激烈的工作。

4.开展技能竞赛,提升专业技能水平

学校可通过举办技能竞赛,项目过关考核方式,从各班中挑选一些优秀的汽车技能优秀选手代表本班级参加比赛,然后通过过关考核、强化训练及表彰奖励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竞争力。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更能够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与同事、老板处理好关系。

5.建立多元、立体考核,评价专业技能

客观及全面的考核体系在中职院校学生的技能训练中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建立多元、立体的考核体系,能够全面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基本技能。实行过程性评价,对具体项目制定考核标准,通过任课教师或者实地训练教练的考核,将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评价相结合起来,使考核体系真正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校车事故评论范文4

【关键词】汽车空调;教学策略;中职教育

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汽车维修不断受到重视。其中汽车空调作为教学的重点课程,在广大师生的摸索实践中得到了诸多喜人的教学成果。笔者拟从自身实践经验出发,与同仁分享的技师学院汽车空调教学的反思和展望。

一、汽车空调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内容设计问题

(1)课程任务不明确,学校忽视教育与行业、知识与工作任务之间的关系。课程模式基本停留在知识与技能层面,没有真正根据职业能力的要求设计课程结构和选择课程内容。学校以职业定向和职业能力为中心的课程目标不明确。

(2)课程开发的过程封闭,校企深度合作的n程开发机制没有很好地建立,课程开发的主体是学校专任老师,行业、企业没有实质性地介入课程内容的开发。学校只通过一些企业调查表的资料考虑和选择教学内容的实际,若能将行业和企业的专业人士请进学校,学校与其一起讨论、论证课程的开发设计,笔者认为开发的课程内容将更有实效性和前瞻性。

(3)课程核心载体模糊,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本质是学生在工作过程中以小组或团体形式完成任务,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核心载体应当是具有代表性的真实“典型工作任务”。我校目前的《汽车空调检修》课程的部分教学内容,没按照具体“故障现象”的工作情景和工作过程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设计教学内容。

(二)场室和设备问题。

1.汽车空调检修一体化教学场室不能满足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的要求,主要体现在教室没有配备多媒体设备,没有配备学生查阅的资料和信息资料站,教学活动的设备设施及辅助耗材缺乏等。

2.汽车空调课程的教学若依然采用传统教学理念、教师讲授学生听的方式,将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同时在授课过程中太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轻实践,忽视实操技能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差,走向社会后往往会说不会做。教学内容方面仍显陈113,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技能与企业的要求尚存在差距,企业急需的汽车空调检修人才不能够很好的解决实际的故障。师资方面要求教师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尤其熟悉企业生产实际。职业院校能够承担汽车空调教学工作的“双师型”教师匮乏。实训设备方面条件较差,数量严重不足且不配套,学校设备不能适应实操教学需要,使实践操作受到局限,很难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项目教学法在《汽车空调》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一)确定项目任务阶段

确定项目任务是项目教学法中非常关键的部分,由教师依据专业培养方案和本课程专业知识模块提出一个或几个项目任务,并与学生一起充分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的实现目标和具体任务。《汽车空调》的教学中,把课程知识分成五大模块。分别为制冷系统、暖风系统、通风系统、加湿系统、净化系统和控制系统。并通过十个项目任务来完成课程目标。

(二)制定计划阶段

例如学生分组后选择“空调制冷不足的故障与排除”项目时首先让学生设计出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要求查找相关资料,熟悉制冷系统的工作过程及原理,并确定造成制冷不足故障造成的可能原因。讨论需要检测的部件及小组成员的细分工和岗位转换。在此阶段学生通过项目的制定互相帮助,团队协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知识灵活运用能力,组织能力等得到了较好的锻炼和提高。

(三)计划实施阶段

在学生确定小组的分工及小组成员合作形成后,让他们各自完成教师提供的项目工作单的前期必要的知识储备。为了检验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论知识的有机结合情况,设置情境模拟。通过高低压压力表检测制冷系统高低压侧的压力,学生在检测时互相交流,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选择正确的检测工具做出正确的判定,明确造成制冷不足的故障原因所在。各组交流故障诊断流程设计,指导教师辅助得出最优的故障诊断流程。在此过程中学生有可能出现判断错误。比如分析制冷不足的可能原因中,制冷剂量过多和过少都能导致制冷剂不足。学生通过σ焊稍锲康氖右捍凹觳橹评浼恋牧渴蓖往制冷剂现象及故障原因对不上,导出错误结果。教师应及时发现问题,对学生及时指导和鼓励引导他们得出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收获各种可能引发造成制冷不足的原因,结合实车就车诊断,按照合理的诊断流程,小组成员互相帮助,合作分工,判断故障所在,找出故障原因,验收项目成果。

(四)项目评估总结阶段

对学生项目实施过程以及完成的成果,指导教师进行检查、考核和评分。师生共同讨论和评判项目执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成绩评定的原则和本项目的整体分析,对项目教学进行全面分析总结。例如在检查制冷系统各种故障时都局限在通过专用的仪器仪表去检测,如万用表、高低压压力表、检漏仪、真空泵等等。很容易忽略掉简便的诊断法即感官法。在很多种情况下通过感官法就能解决问题。教师应教会学生这些方法,对解决今后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三、结语

教学中,教师以项目为主线展开教学,明确教学内容,以真实“故障现象”作为学习项目的载体,以具体情景作为检修任务,引导学生学习及实训。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项目教学中,实行的是分组教学模式,要求每组必须要有相应的配套实训设备,否则项目教学无法进行。

通过项目教学法在本课程教学中的实施,我深刻体会到在项目教学中完成的每项工作任务,学生对于制冷剂不足能够较快的掌握,因为这种形式能让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有机的聚合在一起,整体所要掌握的内容更加清晰。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简化了对于理论知识的钻研过程,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了独立探索精神。使学生懂得如何灵活有效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汽车空调》 是汽车电器维修专业核心课程, 其教学改革及实施需要实践来逐步探索来能更好推进的。作为教师,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 要明确课程性质、 同时改变课程教学方式, 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作者简介:单艳群(1973-),男(汉族),湖南衡阳,衡阳技师学院汽车工程系任教,一级实习指导教师,主要从事汽车工程电控及空调系统教育研究。

校车事故评论范文5

【关键词】技工院校 职业教育 一体化教学 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3-0047-03

技工院校是职业教育的一种,旨在培养实用型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知识积累呈指数增长,各学科领域在继续分化的同时,也伴随着高度综合的趋势。同时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相互渗透,趋向融合,呈现一体化。职业教育中,传统的教学方法、老教材、老课程让学生不能产生兴趣,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分别进行,理论教师仅关注理论知识的讲解,实习教师只注重对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严重脱节,学生学习有畏难心理,同时也造成了教学的重复和资源的浪费,更严重的是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所以进行一体化教学是技工院校改革发展和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 对一体化教学内涵和特点的新认识

职业教育专家指出:“一体化教学改革,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一种简单的教学方法的变换。它实际上是奠定现代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性工程,涉及到广泛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职业教育价值观取向、职业教育资源利用、现代教育思想在职业教育中的体现等多方面的重大问题。”起初,技工院校的专业老师理解“一体化教学”也就是“理论课和实际操作课放在一起,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上课”,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理―实一体化”。2011年我院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首批建设的中职示范学校,2013年7月通过国家验收合格,正式成为全国首批中职示范学校。随着示范校的创建和深入,我们发现一体化教学的丰富内涵和无尽的潜力。感受到了一体化教学的优越性,更加加深了对一体化内涵的认识。

1.一体化是事物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实现可能

一体化亦称综合化,英文表述为integration,其性质就是通过部分的结合所出现的全部新的性质。一体化的过程既涉及世界各国家之间的方方面面,是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的一种全面的互动过程。任何事物在初级阶段都没有一体化强烈需求,当发展到高级阶段时,在系统的内在运行成本和外在环境驱动共同作用下,必然向一体化迈进。大到国家之间,小到企业的产品技术。而我们的职业教育一体化是其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必然,也将逐渐成为全球化。

2.一体化教学

就职业教育本身而言,一体化教学是为了使理论与实践更好地衔接,打破传统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的藩篱,要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来重新整合教学资源,体现能力本位,以学生为中心的特点。由此要求:(1)标准一体化,即国家标准、学校标准和企业标准一体化。(2)校内校外一体化,即校内学习、企业实习和社会就业一体化。(3)教学一体化,即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一体化。(4)教材一体化,即理论课教材与实习课教材合为一体。(5)教室一体化,即理论教学、实际操作和现场情景一体化。

二 行业自身一体化发展趋势

正如前面所述,技工院校是培养实用的技术型人才,而后根据需要流向社会,流向市场,通过自己的知识和技术促成行业的良性发展。本人在大学期间学习的是汽车专业,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世界500强的外资企业从事技术工作,后来通过事业单位招考进入我院,结合自己现在从事的汽车维修专业教师职业和以前在企业工作时的所知所见,我觉得汽车维修行业发展到如今也出现了一体化的特征:(1)入职培训、岗中培训一体化;定期培训、不定期培训一体化。(2)汽车维修技术人员的厂家自我培训、校企合作培养和委托进修培养一体化。(3)对汽车维修技术人员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和敬业精神的要求一体化。(4)定岗定职、岗位轮换一体化。(5)保养、诊断和维修作业一体化。(6)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一体化。(7)机械、电子和计算机信息技术一体化。(8)不同汽车品牌的维修技术人员信息共享、能力贯通和管理借鉴一体化。

三 技工院校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

技工院校的学生普遍综合素质不高,自学能力比较差、进入企业后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也不高,而且企业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技术能力不太满意。这些现实的问题长期困扰着我们的职业教育工作者,经过认真反思和多次分析,最主要的就是学生进入我们技工学校后如何培养?而我们一直沿用着相对落后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造成了我们培养出来的技工院校毕业生不能适应企业及社会的需要,使学生的顶岗实习和后续的就业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果这样恶性循环,会造成学校管理的多方面问题,严重影响着学校的生存。因此为了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唯有从源头抓起,进行教学的一体化课程改革。

四 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确定实施一体化教学改革,来提高技工院校的管理质量和水平,来保障学生有很好的实习和就业企业,我们就得有步骤地进行改革。

1.修订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文件。它决定着教学的内容总方向和总结构,并对学校的教学、教育活动、生产实习劳动、课外活动、校外活动等方面做出全面的安排。教学计划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前提。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的一体化必须找到一个“媒介”,这个“媒介”就是来自于企业现场工作情景的“典型工作任务”,这样才能将理论教学、实习教学、现场工作情景有机地联成一体。以汽车维修专业为例,根据汽车维修专业的培养目标,我们可以将汽车维修分成若干个课题:汽车简述、发动机认识拆装、发动机机械检修、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发动机常见故障排除、汽车底盘认识拆装、汽车传动系统检修、汽车行驶系统检修、汽车制动系统检修、汽车转向系统和悬架检修、发动机电气、汽车车身电气、汽车空调检修、自动变速器认识和拆装、自动变速器的检修、汽车保险业务、汽车营销技能基础、ERP系统软件应用、汽车故障诊断、汽车维护与保养、汽车修复与涂装技术等。将学生所需要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分解到若干个课题。例如在汽车底盘认识与拆装中,其中一个子课题是液压制动系统故障分析与排除,我们将这个子课题分成若干个工作现场模块任务,分别为:制动不良(踩下制动踏板时,驾驶员感觉汽车减速过慢或制动距离过长)、制动失效(踩下制动踏板时,车辆不减速,即使连续制动也无明显减速作用)、制动跑偏(踩下制动踏板时,方向盘保持不动的情况下,车辆行驶方向朝着一侧跑偏)、制动拖滞(抬起制动踏板后,全部或个别车轮的制动作用不能立即解除,影响汽车的重新启动,加速行驶或滑行)。这样的教学过程目标明确,是围绕课题的一体化教学。

2.采用一体化课程教学方法

职业教育研究专家在对一体化课程教学研究中,提出了两种代表性的方法。方法一:行为导向法,也称行为引导型教学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与技能,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方法二:行为模块法,是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突出能力培养为重点、以模块式课程教学为主线的一种教学方法。

第一,用实际现场工作情景教学,用案例法引入学习任务,采用“3W”原则,即是什么―what、为什么―why、怎么样―how。采取案例分析法让学生能明确工作内容、学习任务,知道今天我要干什么、我要怎么干,也就是让学生明白学习什么、如何去学。然后用情景模拟法或角色扮演法去完成学习任务。

第二,用PPT课件讲授知识点,可以是教材中的重难点,也可引申到实习工作任务中。用影音文件或视听文件讲解工作原理,同时采用图片、实物来演示。明确完成工作任务需要掌握什么就学习什么内容,把高深不易理解的理论切割精简。可以利用画鱼骨图按小组分工协作完成。如下图类似鱼骨的分析法,判断轿车转向异响故障,可列出造成此故障的原因,每个原因都是一根鱼骨,进行分析判断后剔除或保留,达到精确判断,最终消除故障,任务完成。此练习中运用了合作法、分析法、小组互动法、网络搜索法,通过完成自主学习、自我消化、巩固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解决问题能力强。教师在此过程中主要是提出问题、引出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辅导反馈,并做出考核讲评小结。

索纳塔轿车转向异响故障的鱼骨图

第三,实操技能训练采用分组实施工作,通过画鱼骨图的练习法消化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将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以故障案例的方式转化成学习过程,工作准备、实施过程、执行规范流程、注意事项、互评自评并总结、填写执行任务工作页,最后是小组代表展示成果。这样使学生具有沟通协调能力、实际工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主动学习能力。

3.编写一体化课件教材

依据教学大纲,按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针对性、适时性、有效性原则编写一体化教材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基础,同时教材的编写须参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学校组织专业课教师和基础课教师对各课程的教材进行系统性的整合,编写一体化教材。在教材的形式和内容上体现一体化的特点,形成了:(1)根据不同的教学模块特点,采用典型工作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现场情景教学法等形式。(2)教师所用教材、学生所学教材和教与学共同参考教材编写一体化。(3)实训指导手册、任务操作工作页和学生作业一体化。(4)多媒体动画视听课件和书面教材一体化。

4.着力培养“双师型”师资

如果仍然“各自为政”,理论课教师只讲理论、实习指导教师只是指导实习,一体化教学就如空中楼阁,所以必须建设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培养的教师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习操作,同时这些老师还需有工厂和企业的工作经验,成为“文武双全”的“双师型”教师。技工院校在实施一体化教学中的关键就是要有这样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因此,学校要向前看,在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时要做到“舍得”。在现有的教师队伍中通过以下方法:(1)初步确定双师型教师人选的培养。(2)确定培养对象的培养方向和计划,做到有的放矢,效果明显。(3)培养教师的多方面能力,对教师的教学、科研、考评、工种开发等能力进行培养。(4)通过组织教师利用空闲时间和寒暑假时间进工厂顶岗锻炼,参加技能培训,参加学术活动。让实习老教师通过传授技能来培养理论教师操作技能的不足,让教师参加各种教育提升知识,如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在职研究生学习等,以提高其理论水平。

在学校的教师队伍中还需补充“新鲜血液”,增强教师队伍力量。具体可以:(1)公开招考一些在企业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经验的高校毕业生加入教师队伍。(2)从重点院校、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毕业生中引进人才。(3)通过与企业的校企合作,遴选一些企业骨干到技工院校兼职。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可使学校拥有胜任本专业一体化教学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5.建设一体化教学要求的教学中心

要实施一体化教学,就必须具有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满足实习教学的一体化场所,所以必须建立一个一体化教学中心。这个教学中心必须符合职业教育要求,能够具有企业的现场工作情景,做到高效管理,安全环保,符合企业的六西格玛(Six Sigma)原则。在这个教学中心中形成不同的教学模块区域,具备完全情景化的氛围,可以实现教学的跨模块区域活动,在学生的操作流程中,明确以集合整待、任务布置、工具材料准备、规范操作、紧急处理、完工清理、总结评议的规定流程。执行的是企业的质量安全标准、学习的是生产一线的技能和知识、接受的是企业的先进管理模式,学生在这种完全按照企业流程的模式中去操作,能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提高职业素养,保证一体化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6.确立一体化教学课程效果评价体系

一体化教学是一个职业教育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科学合理准确地确立一体化教学课程效果评价体系。可以结合一体化教学的特点来进行效果评价。(1)是否达到标准的统一,“国家标准、学校标准,企业标准”的统一融合。(2)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否有提高,体现在知识、技能、时间观念、协作、主动、文明安全工作、创新等方面,企业对学生是否满意。(3)课堂上的“任务目标、教学过程、任务成果”是否统一融合。(4)传统教学方法和一体化教学的纵向对比,兄弟院校的横向对比。

同志说过: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企业生产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在市场中的占有率,进而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学生是学校的“产品”,其素质的高低也必将影响到学校的发展与生存。而以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为己任的职业教育必须紧抓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一体化教学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充实、不断完善,发挥其绝对的优势作用,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时代赋予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光荣的任务,我们就必须把握行业和专业发展的前沿,使学生满足社会需要,造就一流的产品。通过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促进技工院校教育体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钟启泉、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7

[3]鲍强、吴远志.技校“一体化”教学刍议[J].现代技能开发,2002(10)

校车事故评论范文6

关键词:高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项目教学;虚拟装配;故障诊断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4-0092-02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汽车维修与检测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其教学效果好坏直接影响今后学生的汽车维修水平,还会影响其他专业课的教学。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打破传统的理论―实践模式或实践―理论―再实践模式,对汽车发动机项目教学、汽车发动机虚拟拆装、汽车发动机实物拆装及故障诊断的理论―模拟―实践“三位一体”教学新模式进行了探索研究。

汽车发动机项目式教学

高职生基础素质较弱,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理论知识以工作原理、结构为主,学生理解和接受知识时感觉枯燥、难度较大,而项目式教学成为发动机理论知识学习的突破口之一。

项目式教学内涵 项目教学法是行为导向教学法中的一种,它是以学生发展为主体、以培养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是通过“项目”形式而进行的教学,即以项目带动教学。

项目式教学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中的实践 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中采用项目式教学,侧重于对汽车发动机结构、工作原理的讲解,形成了“三个突破”。(1)教材内容结构上的突破。打破原有课程内容编写模式,基于汽车维修工作过程,故障即是项目,围绕常见故障、典型故障,与各汽车维修企业的维修技术总监开研讨会,结合维修实践共同编写特色教材,保证课程理论知识的完整性、连贯性、前瞻性。如表1所示。(2)教师教学能力上的突破。担任本课程的教师都具有研究生学历,在汽车维修企业至少脱岗实习半年,参加过省级汽车维修技能大赛,具备“双师”资格。与此同时,我院长期聘任汽车4S店汽车维修技术经理常年授课,保证在校专任教师及时了解汽车新结构、新技术,紧跟汽车发展步伐。(3)学生学习态度上的突破。在项目式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采用各种学习方法,如现场教学法、“头脑风暴”法等。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引导、启发和协调的作用,让学生单独或协作完成工作任务,以获得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只依靠教师,还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完成工作任务,养成积极的、主动的、有团队意识的学习态度,积极向汽车维修企业的用人标准靠拢。

汽车发动机虚拟拆装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学媒体,如黑板、教科书等,承载信息的种类和能力都显得十分有限,远远满足不了现代教学的需求,而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已经逐步进入课堂教学领域。

发动机虚拟拆装的背景 近年来,我国各大高校及科研院所也开始注重汽车仿真教学平台的开发,而我国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在汽车仿真教学平台的建设方面多采用引进招标成品商用软件的模式,虽然软件的仿真水平较高,如上海景格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鹏达计算机系统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各类汽车仿真教学软件,但存在引进成本较高、模块功能使用限制较大、知识结构升级困难等问题。

基于匹配实验室发动机的虚拟拆装 清楚发动机结构、理解工作原理是提高汽车维修技能的根本。基于实验室发动机型号研发发动机仿真教学平台,解决了学生在进行发动机拆装时存在的以下困难问题:发动机型号与教材内容不匹配,实践中发动机拆装部分环节有改动,教师需现场再讲解,事倍功半,学生实践往往不了了之;可用于拆装的发动机数量不足,造成学生实践周期过长,影响教学进度;教学用发动机随着拆装次数的增多,大大缩短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增加了学生实践成本及学校支出。同时,也解决了学院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通过汽车发动机虚拟装配打破了传统的理论―实践模式或实践―理论―再实践的模式。图1是汽车发动机虚拟拆装模块构成图。

汽车发动机实物拆装及故障诊断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企业一线的应用型人才,故提高学生操作技能是教学根本。通过汽车发动机项目式教学与基于匹配实验室发动机的虚拟装配实习,学生对发动机结构、名称、工作原理及相互连接已经有了深刻认识,此时汽车发动机实物拆装应突出重点,即汽缸盖拆装、活塞拆装、曲轴和凸轮轴拆装等,实物拆装注重质量和效率。这样,一方面是学生对前一阶段汽车发动机结构、工作原理学习的考查,另一方面也是教师对项目式教学、虚拟装配实习教学模式的检测,形成反馈机制不断完善的“三位一体”教学新模式。

此外,通过汽车发动机拆装具备熟练使用各种工具和设备能力,如套筒扳手、内六角扳手、气门拆装工具、活塞环拆装工具等,让学生充分动手,使用熟练。同时,对发动机内部曲轴能否转动,活塞环是否完整,连杆螺栓、缸盖螺母是否完好,附件是否缺少等都应作彻底检查,上课时应保证完整无缺,对易损件应在工位上备好。把一个完整的发动机交给学生拆装,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是对学生掌握整个汽车发动机知识的综合测评,也是对专任教师采用“三位一体”教学新模式的综合评定。通过汽车发动机实物拆装及故障诊断这一环节,使学生再次加深对汽车发动机结构、名称、工作原理及相互连接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提高汽车发动机理论知识到实践知识的转化率。同时,在排除汽车发动机常见故障的过程中,教师讲解汽车维修作业注意事项、诊断基本流程、各种维修工具、检测设备使用方法,可逐步培养学生在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满足汽车维修企业的用人需求。

采用汽车发动机项目教学、虚拟拆装、实物拆装及故障诊断的理论―模拟―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新模式,有利于帮助学生有效地、直观地认识汽车发动机内部结构及装配关系,深刻理解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为学生以后进行汽车故障诊断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完善教学素材,降低教学成本,提高汽车发动机拆装实习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可为专任教师今后从事汽车发动机相关科研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黄艳玲,吴兴敏,李晗.《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探讨[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0(3):51-53.

[2]崔树平,张亚军.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材的编写[C].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2009:203-205.

[3]窦红梅.我校两项课题通过科技成果鉴定[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74.

[4]祁丽霞,宋连共.发动机装配仿真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辅助工程,2005,(4):62-6.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