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基础论文范例6篇

标准化基础论文

标准化基础论文范文1

关键词:电子政务 基础性技术标准 特性

所谓电子政务基础性技术标准,是指对电子政务领域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具有广泛适用范围或包含通用条款的标准。电子政务基础性技术标准能够规范并指导电子政务基础性软硬件平台的建设,保障系统的互联互通互操作以及信息安全等。此类标准在电子政务标准体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是其他标准的基础,失去它的支持,其他标准的建设如同空中阁楼,电子政务亦将无法正常推行。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一部分:总则)在指导思想与工作原则中明确提出:要“突出重点”,“重点研究解决电子政务建设所需的共性、基础性标准化问题,集中力量抓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安全方面的关键性标准项目”[1]。基础性技术标准作为现阶段电子政务标准化的重点,对其进行特性研究是标准化研究的题中之义。明确电子政务基础性技术标准的特性对于标准的制定、实施和维护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有利于更好地开展电子政务标准化,推动电子政务的建设与应用。

作为电子政务发展助推器的基础性技术标准,其特性是在网络信息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知识产权制度日臻完善以及现代政府行政管理手段日益信息化、规范化所共同营造的环境中形成的。因此,对其特性的研究离不开对信息技术、行业竞争、知识产权和现代政府管理等因素的考量;在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下,电子政务基础性技术标准的公共物品特性、基础性、通用性、系统性和动态性等特性表现较为突出。

一、公共物品特性――纯公共物品特性和准公共物品特性[2]

标准的历史由来已久,然而无论是秦始皇时代统一度量衡,还是18世纪末英国纺织工业革命中首次出现的真正意义上的技术标准,甚或信息时代的IT标准,都有一个共同之处:标准一旦公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对标准的使用均不会影响其他个人或组织对该标准的使用――借用微观经济学论述纯公共物品本质特征的一个术语,即“非竞争性”。上述标准之间的不同之处则在于:由此前两者具有纯公共物品特性,统一的度量衡及工业社会的技术标准还具有纯公共物品的另一个本质特征――“非排他性”,即不可能阻止不付费者对标准的使用[3],而信息技术标准并不如此。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现代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有些技术标准通过和专利相结合获得了知识产权属性。虽然这些信息技术标准仍然是非竞争性的,但它们借助知识产权具有了明显的排他性――如果达不到标准所规定的技术要求,只有向标准体系寻求技术许可并支付高额的费用才能获得相应的生产技术,否则便被排除在市场门槛之外,其非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特征符合经济学对“准公共物品”的界定[3],因此具有准公共物品特性。信息技术标准成为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各种各样的标准战应运而生,远至VCD行业的SVCD与VCD之争,近至微软力挺其OOXML(Microsoft Office Open XML)文档格式技术规范成为国际标准掀起的滚滚硝烟,信息产业的标准战愈演愈烈――而这些,都是标准的准公共物品特性惹的“祸”。

具体到电子政务基础性技术标准,它涵盖的范围很广,不同标准所规定的技术内容各不相同,对其特性不能一概而论。就术语标准和信息表示与处理标准而言,它们在对象、制定机制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以下分别对术语标准中的“电子政务术语”和信息表示与处理标准中的OOXML与UOF进行具体的分析。

“电子政务术语”是由电子政务总体组提出,由中国标准化研究所、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和中国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共同制定。其规范的对象是电子政务领域的专业术语及其释义。该标准不设立任何技术门槛,不阻止任何组织对其的使用,具有显著的非排他性,加上其本身所具有的非竞争性,可知该标准具有典型的纯公共物品特性。

而诸如OOXML、UOF(Unified Office document Format)等业务文档格式标准则有不同的表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电子公文、设计图纸、地理信息等为代表的电子文档信息日益普及。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文档格式标准,大量的电子文档信息被禁锢在一万多种格式中,形成了大大小小的“信息孤岛”。文档标准格式标准作为应用最广泛的基础标准之一,它不但能从技术层面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为电子文档信息价值的发挥起到重大作用,而且还能促进相关软件产业的发展。OOXML是由微软公司为Office 2007产品开发的技术规范,于2008年4月2日被ISO正式宣布成为国际标准[4]。微软宣称OOXML绝对是一个能让用户自由读写的文档格式,但是很多人认为OOXML具有明显的排他性,微软开放的只是技术规格并非源代码,企业仍可能面临侵权威胁。而且微软可能挟原有文档格式DOC作为事实标准的优势,以OOXML一统XML文档格式的天下从而获得更大的垄断力量。这些将给国产办公软件的发展带来长期压力。UOF是由国家电子政务总体组所属的中文办公软件基础标准工作组组织制定的《中文办公软件文档格式规范》国家标准。作为国产文档标准,中国拥有UOF的自主知识产权,它成为摆脱技术标准受制于国外的关键因素,关系到中国电子产业的未来。作为文档格式标准,无论是OOXML还是UOF都和知识产权相结合,具有排他性,因此信息表示与处理标准具有典型的准公共物品特性。具有准公共物品特性的基础性技术标准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要保持与国际、国外技术标准的兼容性,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外资源提高我国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保障能够和国际信息互联互通,避免中国成为“信息孤岛”;但另一方面也要保持合理的兼容度,避免在外来标准的圈子里“带着镣铐跳舞”,避免受控于外来标准,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民族工业、维持国家政治、经济和军事安全。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电子政务基础性技术标准涉及的情况比较复杂,对其特性的分析不能“一刀切”,要分析该标准是否和知识产权相结合,如果没有,则具有纯公共物品特性,反之,则具有准公共物品特性。两种特性标准的制定机制不同,前者由技术驱动,国家是制定标准的主体;而后者与企业利益、产业发展以及国家信息安全等相关,由市场驱动,企业是制定标准的主体,国家起到引导作用。只有这样,标准才能真正代表先进的技术水平,在实践中可操作性强、易于被采用,充分发挥其作用,而且有助于保护我国的自主知识产权,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这也与我国“政府引导,市场推动”的电子政务管理思想是一致的。明确电子政务基础性技术标准的纯公共物品特性与准公共物品特性,有利于充分利用标准化手段指导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与应用,确保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可靠,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与产品的开发,提高我国信息产业的竞争力。

二、基础性

电子政务基础性技术标准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石,为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信息安全提供了前提和支撑,是其他标准的技术基础和方法指南,具有基础性。

以接口标准为例,由于电子政务业务的特殊性,特别需要考虑到纵向的业务交换关联和横向的业务管理关联,而各业务系统之间数据的传递则必须通过数据接口来完成。数据接口是机构内部各系统以及机构之间不同系统衔接、交互的关键和基础。然而,各个系统往往是在不同的操作平台和支持软件下自行开发的,数据格式、结构、类型千差万别,编程风格各异,各软件公司技术保密。没有业界的协议,自然也就没有统一的数据接口,很难实现数据交流和共享,从而导致系统之间衔接性比较差,进而影响关联业务的处理。接口的要求对于数据元标准、文档格式标准、信息安全标准等的制定有重要的影响。对接口的标准化工作有利于复杂、异构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互操作,并能通过通用产品的大量应用,有效缩短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进程,同时也能在接口标准化的前提下积极促进相关标准的建设。

三、通用性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信息共享和政务一体化。信息共享的难点在于消除由“千家万户搞出来的‘自己的标准’”[5]所造成的大大小小的“信息孤岛”;而政务一体化的难点在于消除我国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造成的“政出多门”,实现业务关联性较强的政府信息系统之间(如税务、财政系统等)的互联互通互操作。要解决这些问题,电子政务标准化必须坚持“统一标准”的方针,制定能够普遍适用于不同机构、不同系统的标准。作为信息互联互通互操作的前提的电子政务基础性技术标准,必须具有通用性,在电子政务领域是普遍适用的,是跨业务系统、跨机构、跨地区的。

以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元数据标准为例,它是描述各类信息资源内容的标准,是进行信息资源的发现、定位、管理和整合从而实现共享的关键。政务信息资源是来自各行各业的信息,具有门类广、类型复杂、结构多样化等特点。信息资源元数据标准只有具备通用性,充分体现政务信息资源的典型特征,满足不同领域、不同地域的要求,才能被普遍接受、共同遵循,才能有助于实现信息共享。

四、系统性

电子政务本身是一项系统工程,网络基础层、应用支撑层、应用层相互支撑,信息安全和管理贯穿其中。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要统筹全局,通盘规划,不仅要考虑到各个层面的协调一致,还要考虑到软硬件的兼容、信息交流与共享等。因此,诸多电子政务基础性技术标准可以用来规范电子政务基础性软硬件平台的建设,并保障系统的互联互通互操作以及信息安全。它们绝不能彼此孤立或发生脱节,更不能互设障碍甚或相互对立,必须成体系才能充分发挥作用。电子政务基础性技术标准具有明显的系统性,要保证标准之间相互支撑、相互协调、相互约束、相互补充,构成一个完整、科学的有机体,从而给与电子政务建设全方位的支持。

根据国家电子政务标准总体组编写的《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一部分:总则)可知,电子政务标准体系由两个层面六个部分组成,包括总体标准、应用标准、应用支撑标准、网络基础标准、信息安全标准、管理标准等。除管理标准之外其他五个部分的主要内容都是电子政务基础性技术标准,例如总体标准中的中文信息处理标准等,应用标准中的数据元标准、信息资源元数据标准等,应用支撑标准中的信息表示与处理标准、资源定位标准等,网络基础设施中的寻址与域名解析标准、组网标准等。这些标准之间是相互支撑、相互配套的。这些标准的制定必须遵循电子政务基础性技术标准的系统性,明确系统性在标准体系中的地位,充分考虑到该标准在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及与其他标准之间的关系。

五、动态性

电子政务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同时信息技术以惊人的速度更新换代,这使得电子政务标准化工作也必须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电子政务基础性技术标准作为其他标准的技术基础和方法指南,虽然应该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更要随着技术的发展进行动态维护。否则,它不但不会对技术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反而可能会保护落后、阻碍创新。因此,动态性成为电子政务基础性技术标准的一个重要特性。

动态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一是传统意义上的标准修改、修订、废止等;二是对标准实施动态维护与管理,使其具备受需求驱动和对需求快速应答的特征,能够不断地根据电子政务建设需要进行实时增补、完善和公布。其中,第二点对标准的维护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实现信息共享所需的数据类标准中的数据项标准――行政区划代码标准为例,只有依据既定的技术评审指南和维护程序,对代码实施连续不断的注册、维护和管理,才能在行政区划结构调整时快速、有效地支撑与此相关的各种信息技术应用,确保电子政务的信息共享。

六、结语

本文论述了电子政务基础性技术标准的公共物品特性、基础性、通用性、系统性、动态性等特性。这几种特性的作用不完全相同,公共物品特性决定了电子政务基础性技术标准的制定主体和制定机制;而基础性、通用性、系统性和动态性,决定了电子政务基础性技术标准的作用机理和维护要求。明确电子政务基础性技术标准的特性是践行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导思想、工作原则的保障,有利于更好地开展电子政务标准化工作。

参考文献:

1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 第一部分:总则[Z].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2005:3-4

2 魏曼.地方公共物品及其理论演变[EB/OL].(2005-04-04)[2008-04-05].bjpopss.省略/bjpssweb/n19569c58.aspx

3 李保红,吕廷杰.技术标准的经济学属性及有效形成模式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5-28

4 Roger Frost,Jonathan Buck. ISO/IEC DIS 29500 receives necessary votes for approval as an International Standard [EB/OL].(2008-4-2)[2008-4-5].省略/iso/pressrelease.htm?refid=Ref1123

5 赵国俊.电子政务标准的类型、级别与形式[J].情报资料工作,2005(6):27-29

作者简介:

钱毅,男,1973年出生,重庆人,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档案信息化、标准化、电子文件管理,著有专著一部,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标准化基础论文范文2

论文摘要:传统课程标准下的机械基础分为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四类,但它们偏重理论且与机械基础注重实践以及高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初衷不符。就新课程下的机械基础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

作为高职机械类专业重要科目的机械基础,以往的课程是分为四门来学习的。即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这四门课程的理论性和抽象性过强,且涉及面广,需要的学时多,其特点是偏重学术,却对实际应用方面指导不够,不能满足高职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新课程标准。

一、新课程标准与传统教学标准的区别

1 学习方式上的区别

新课程标准与传统教学标准相比,在教学方式上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它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像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得新知、分析解决问题、交流合作的能力等。而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标准所欠缺的,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课改的要求。

2 教学手段上的区别

传统课程标准以课堂教学为基础,老师往往采取的是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手段。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则强调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并掌握其规律。

3 主观能动性的区别

新课程标准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强调探究式学习,要做到探究式学习,就要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学生为中心,这样才能把学生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而传统课程标准以老师为中心,学生的学习是在老师的要求下被动接受的,因此就不可能记得牢,经常是到了下课,学的东西又还给了老师。

二、新课程标准下的机械基础教学

1 传统课程标准的弊病催生新课程标准下的机械基础教学

由于传统课程下的机械基础耗时多,且学术性、理论性、抽象性过强,不适合高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因此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新的课程标准实施后,机械基础成为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汽车运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机电类专业的必修课,并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2 新课程下的机械基础与传统课程下的机械基础比较

新课程下的机械基础只针对有所关联的专业进行开设,且在课程的设置上坚持改革、发展和创新,强调的是基础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强调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突出的是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先进性。并以操作性为重点。而传统课程下的机械基础的受众不明确,老师也多照本宣科,学生也缺乏实践的机会,使得本来很实用的学科变成了纸上谈兵。

三、新课程下的机械基础教学的切入点

1 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以前,机械基础的课程设计之所以强调理论教学,是为了适应考试的需要,学得好是一张卷子,学得不好也是一张卷子。学生学习机械基础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学习质量可想而知。新课程让机械基础这个实践性强且实用性佳的学科回归了本位,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强调的是学生的参与,特别是动手能力的培养,继而使得学生的理论知识也得到了巩固。

2 摆脱对书本的依赖,以实践教学为主

之前的机械基础内容难、繁、偏、1日,老师教起来费神,学生听起来头疼。这还不说,由于师生都以书本为唯一的获知来源,使得书上的一些理论缺乏现实参考,有的学生,老师已讲得声嘶力竭,他还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3 注重扮演角色性质的变化

如果把机械基础比作是一部电影剧本,里面有很多台词,以往是老师作为演员,按剧本里的台词把要说的话给念白出来,学生只要当观众,进行附和就行了。但是新课程则要求将老师和学生的角色换过来,变为学生当演员,让老师来当观众,同时还要对学生的演技进行评判。特别是在实验课或是校外实践时,更是要以学生为主角,以他们真正掌握所学知识为标准。

四、新课程下的机械基础学时设置及目的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妨将以往涉及面广的理论知识进行模块化分类,分为基础知识、机械传动、机械零部件三大模块。对于基础部分以理论讲述为主,课时不宜过多。而其他部分则分为两种情况,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则课时均分;以实践为主的,适当增加实验课。这样一来,主题就得到了突出,老师实现了教学目的,学生达到了学习目的。

新课程下的机械基础教学强调的是轻理论、重实践,轻说教、重自学。因此,在教学方式和手段上要适应课改的要求,在教学内容上务实且要学会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将多媒体教学等形式引入课堂,并在实践教学中逐步形成教学体系,这样才能使得机械基础教学不断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标准化基础论文范文3

本次专题研讨会的论文和专家报告表明,我国在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检测和监控的研究及实践方面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看待基础教育质量标准及检测或监控的不同视角

基础教育的质量、质量标准、质量评价、质量检测或监控等,是与会者共同关注的基本问题。大家从多种视角看待上述问题。特邀报告多为宏观视角。专题研讨会论文的视角可分为理论的、区域的和学校的三个层面。

基础教育质量包含的内容过多。办学质量、师资质量、课程质量、教学质量、人的全面发展质量等,都是基础教育质量必须包含的内容。观察基础教育质量的立场和角度也太多。宏观、中观、微观,理论、实践,历史、现实、未来,政府、社会、学校、家长,不同视角的观察,获得的结果和结论有所不同。特别是对于基础教育质量、质量标准的看法存在很多差异。

特别需要澄清的是,监控意义上的基础教育质量,指的是教育的质,而不是教育的量。质的意义上的教育质量,对应着以课程标准为核心的明确的标准(课标),与课程标准相对应的评价(监测或监控)只能用达标与否来表示。也就是说,质的意义上的教育质量,只有一个质的标准,判断的方法,就是看其是否完成了这个任务、达到了这个标准。《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建立国家基础教育质量标准,就是质的标准;建立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或监控机制,就是通过恰当的、适用的评价形式,保障全国基础教育都能够完成教育任务、达到教育标准。

量的意义上的教育质量对应的是教育结果(有时还延伸到教育过程)的优劣程度。通过恰当的、适用的评价方法,对教育优劣程度作出判断,将不同地区、学校及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水平区分出来,能够给学校或教师的工作质量的高低或优劣进行排名。所谓“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指的就是这种量的意义上的教育质量。

将质和量加以区分,有助于梳理对质量监控的认识,也便于质量监控工作的操作,在某种意义上还有助于对社会和大众的宣传。质,是达到目标,并且是百分之百达到。量,是“更高”、“更好”、“更多”、“卓越”、“优质”。政府、学校和教师的法定任务是完成质的目标,学校和教师在完成质的目标的基础上,可以努力达到更高的质量,但那不是当前质量监控的重点。质量监控,首先是质的评价和保障,其次才是量的追求。

基于不同的目的,质量监控应采用不同的评价形式;使用评价方法不同,获得的评价结果就不一样。测查教育质量的高低、好坏、优劣程度,适用于相对评价方法。相对评价方法的基础是群体均数、常模之类的客观标准。监测或监控基础教育质量是否达标,适用于绝对评价方法。绝对评价的基础是制订基础教育质量标准,比之“常模”,这种标准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基础教育质量标准是以课程目标为核心而确立的学校、教师和学生必须达到的教育和学习目标。通过绝对评价,可以准确而高效地监测或监控质量目标的完成情况。至于在实现标准之后,如何追求更高的、卓越的、优质的教育质量,就不是教育质量标准所关注的问题,因此也就不是教育质量监测或监控所应考虑的问题了。倘若在讨论制订基础教育质量标准问题时,不能在理论上和思维方式上剔除“更高”、“卓越”、“优质”这些旨在反映目标标准之上的量的提升情况的修饰词,就容易在质和量的问题上出现摇摆,就容易说不清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任务究竟是为了改进工作,还是为了给地区和学校乃至教师和学生进行排名。

研讨和论文中还涉及两个基础性概念,一个是监测,一个是监控。厘清这两个概念也有助于推进对基础教育质量问题的研究和实践。这两个概念涉及测、监、控三个字,分别具有不同的含义。测,是方法和技术,是手段,表现为测量工具的开发和应用;监,是实时掌握和了解质量状态,是对质量的充分把握、切实把握,表现为一种常态化的运作机制建设;控,是控制教育质量和保障教育质量,表现为一种使基础教育尽快达到国家标准的保障制度建设。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是以质量标准为基点,测查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是否达到了目标。当然为了保证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需要监测的还有学校的管理及其他教育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一种质量控制的机制,以保证基础教育能够完成教育标准。在当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中,督导或督学制度是实现监控的主要途径之一。测在前,控在后,测是技术的表达,控是制度的表达。监控比之监测,多出来的正是对质量保障制度的诉求。

二、从量的评价转向质的评价,从相对评价转向绝对评价

制订基础教育质量标准,是开展基础教育质量检测或监控的逻辑前提。依据质量标准而实施的评价属于绝对评价。我们要开展质量监控,首先需要实现评价观的转变。近年来,社会普遍信服客观标准,相对评价属于比较偏重于客观标准的评价(常模),绝对评价则偏于主观,但是质量监控需要的恰恰是要制订一个适合当前工作状态的主观标准(人为制订)。

从宏观角度看,在国家和一个相对大的区域层面,需要有意识地排除通过评价给地区和学校排序、评比的做法。宏观层面所谓转变评价观念,就是要强调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是质而不是量,是教育目标的完成情况以小学语文课程为例,课程标准对识字数量是从学生认识的字数和会写的字数两方面来要求的,学生认识的字数在第一学段增幅为1600字~1800字,会写的字数在第一学段为800字~1000字。这两个数字构成了教育质量的监控标准。但是有些地区和学校,把标准中的“一会”提高为“两会”(不仅会认,还要会写1600字~1800字,超标一倍),“两会”再提高为“四会”(会认、会写、会读、会用),对于这些做法,我们应该给予什么样的评价呢?给予“达标”,似乎不足以说明其质量的“高超”程度,给予“良好”和“优秀”,则又非质量监控的本意,也不是课程标准的本意,甚至还可以说是对课程标准的某种僭越和批判——要求二年级的教师和学生完成四年级的任务——课业负担就是这么被加重的!

对于学生及其家长而言,认字越多越好,这是量的评价,是相对评价的任务;对于学校、教师及政府而言,完成课程标准就好,这是质的评价,是绝对评价的任务。识字教学这个例子说明,可以“不断提高”的,只有量,没有质。

当然,一般来说,宏观和微观视角中的教育质量监控的实际含义多少有所不同。

宏观、中观的视角,重在监控底线,须用绝对评价方法。微观的视角中,重在考查程度,既可用绝对评价方法,也可用相对评价方法。假如以15秒为学生百米跑的速度标准,代表体育教学目标,那么我们可用绝对评价方法予以监控。凡15秒以上者为达到目标、完成任务、质量合格。但对于14秒、13秒、12秒、11秒的学生是否就意味着质量很高?要不要更高?在宏观和中观视角中即绝对评价中,后面的问题都不成立!只有在微观视角中,才可以说,跑11秒和15秒之间意味着什么差异。美术、音乐等艺术和技能性课程都如此,知识性课程、道德性课程同样如此。比如:学生做志愿服务或社会实践的时间,20课时为达标、合格。可以倡导或鼓励个别学生争取30、40个课时,并予以表扬,但不能作为质量标准。换言之,质的评价,是针对15秒、20课时的达标性评价。它不太关注14秒、13秒,30课时、40课时的问题,相反,它非常关注16秒和19课时所反映出的教育教学工作问题。

及存在的问题。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达标”性质和“保障”目的,决定了绝对评价是比相对评价更加适宜的评价方法。

从微观角度看,由于绝对评价依据的是教学目标,是一种质的评价,因此它有助于我们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其结果对于改进工作具有重要价值。而相对评价依据的是群体均数,是一种量的评价,它有助于发现个人差异,其结果具有很客观的评比、排名作用。所谓转变评价观念,就是依据提升教育质量的目的,微观层面的学校和教师,都应该将适应于“完成既定教学任务,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改进”的评价方法作为主要方法,而压缩和减少使用相对评价方法。

无论宏观角度的监控还是微观角度的监控,都应遵循把握教育质量的“质”这个逻辑原则。《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制订基础教育质量标准所预示的对应的评价性质是质的评价,对应的评价技术是绝对评价。如果说我们曾经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一度比较重视应用相对评价的技术和方法,如比较重视课程及教学目标的生成性,重视研制各种常模,以便于评价每个孩子(与群体均数相比)的发展情况,那么,国家层面所要监控的必定是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相对评价一般使用等级分数,自然能够评出名次;绝对评价一般使用达标线,只能分出是否达标,而不能细分名次。

当前,基础教育质量评价面临的问题是多方面的。

重量轻质,并把量当成质,是当前的一个主要问题。当我们把一个本来有目标、有标准的事物由于美好的愿望而有意抹杀其质的标准,使之变为一个具有无限弹性的事物时,“不断提高”这四个字,就从愿望性的口号变成了现实政策。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的观念下,是无法确立和制订质量标准的。没有标准,便无法确定恰当的、适用的评价方法;没有明确的评价方法,便没有切实的监控。“不断提高”只是此类愿望性口号的代表,实践中还可以看到花样翻新、五光十色、丰富多彩的不断创新的概念说法(优质的、卓越的、高标准的、可持续发展的学生等)。这些说法的目的并不在保障教育质量方面,而仅在于如何“不断”提升名次,以达到“出人头地”的目的。在几篇介绍香港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文章中,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样一个转向的趋势: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评价从重视输入、过程,向重视结果方面转化,从重视量向重视质方面转化,从重视“虚”向重视“实”方面转化,从权力控制向评价监控方面转化。

有论文鉴于目前流行的评价方法对教育质量的结果评价只有好坏、优劣、高低这样的表达方式,而提出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来处理这个问题。这在实践中也是一种被大家普遍接受的方式。但是,在好坏、优劣、高低之前,还存在一个“是否”、“有无”的问题,而“是否”和“有无”所针对的,恰恰是基础教育质量的标准所在,是质量的“质”所在。

时龙理事长在讲到质量标准框架时,提到了一系列相关工作,概括地说,主要包括:一制订标准,二研制相应的技术、方法和工具,三建立监测机制,四建立控制、保障机制。这四个要素构成了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完整架构。

香港教育质量检测和保障的基本机制包含三个圆圈,小圈指学校层面对于质量的监控,中圈指区域层面对于质量的监控,大圈指国际层面对于质量的监控。它给我们的启示在于,这三个圈完全符合质量保障和质量管理的一般思维和实践逻辑,管理学上称之为PDCA质量圈(计划、实施、评价、改善)。香港的质量监控机制对我们研究、设计、实验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方案和计划,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基础教育质量监控应该是一个逻辑严密的系统。这个系统所包括的四个基本环节(质量标准——评价技术——检测方案——保障制度)的相互关系应该是:质量标准是基础,是当前的工作重点,是评价或监测的指标构成。监测(评价)方法和工具是与质量标准相配套的技术手段,是教育评价研究者最为关注的重点。监测方案是以与质量标准相关联的评价技术为核心而建立起来的一整套教育质量监测机制,这套机制也可视为基础教

三、构建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四个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育质量监测的解决方案,目前国家和各省市正处于尝试研制和试点建立阶段。第四是依据这套监测机制或监测方案而构建的质量控制和保障制度,这是通过对现有教育管理制度进行以保证质量为目标的整合而形成的新的基础教育管理体系。具备了质量控制和保障机制之后,质量标准才能真正得到全面落实。

目前来看,要建立基础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我们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澄清,有观念方面的、习惯方面的、认识和理解方面的,体制、机制和制度方面的,也有技术和操作方面的。

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制订基础教育质量标准。

这项工作的艰巨性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思想理论层面、政策制度层面和方法技术层面。

在思想理论层面,“优质”、“均衡”、“人民满意”等观念混淆在一起,不利于在“什么是”基础教育质量标准问题上取得价值共识。许多地区在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制订阶段目标时,都把“优质均衡”或“高质量、高水平均衡”作为一个阶段目标的标志,说明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上普遍存在认识上的混乱。优质与均衡分别体现着不同的价值取向。价值的多义性,导致基础教育政策的多标准性;政策的不稳定性,导致教育评价及质量监控工作的盲目性和模糊性。

在政策制度层面,监控体制的建设涉及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督导部门、教育研究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职责和权利的整合与合作。近年来,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在做各种机制调整的尝试,各级督导部门也在积极开展质量监控的理论和实践探索。这个层面的问题是当前推进基础教育质量监控工作的关键。其深层,关乎思想理论的进一步澄清;其表层,影响着评价技术操作方面的研究和推进。

在方法技术层面,制订基础教育质量标准,所面临的首先是质量标准的研制问题,而不仅是测评工具、分析手段等问题。教育质量监控是以课程标准为基础的,即虽然课程标准是主观制订的,但我们必须假定它是合理、合法的(虽然有与会者提出课改后新课程标准存在种种问题)。课程标准可分为三个维度的内容,一是知识、技能维度,二是思维、表现维度,三是态度、情感维度。知识、技能部分对应的标准是理解和掌握;思维、表现部分对应的标准是判断和表达,态度、情感部分最为复杂,课标对此的表述是态度、情感、价值观,在实际操作中,如北京的综合素质评价,还包括学习兴趣、自信心、意志力、积极性等。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可测标准怎样确定?这是多年来一直困扰大家的难点问题,但并非不能解决。当我们首先确定质量标准是“准则参照”而不是“常模参照”,对应的方法是绝对评价而不是相对评价时,这个问题就会在相当程度上变得比较清晰也比较容易操作。

质量监控,核心是保障教育活动完成既定目标。香港在质量标准的基本分类中,同样包含“学生表现”和“校风及学生支援”的范畴。该范畴的“范围”表述(学生支援、学校伙伴,态度和行为、参与和成就)和“指标”表述(学生成长支援、学校气氛,家校合作、对外联系;情意发展和态度、群性发展,学业表现、学业以外表现),这两个层次的表述方式,形成了一种“准则参照”体系,并在相当程度上具备了“是否”、“有无”的基本特征。由此可见,即使是对于态度、情感、价值观这方面的教育目标,只要排除了量的无限要求,其质的部分,还是可以通过我们的细致工作,加工成为可测的指标体系的。上海教科院基教所陆关于上海地区参加2009年PISA测试情况的报告,也向我们展示了PISA怎样成功地测查了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方面的内容。

四、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理论与实践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

作为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核心问题的评价体系及其方法,可能需要我们向着逻辑化、技术化和艺术化方向进一步深化研究。评价体系及其方法的逻辑化,指的是强化质量监控体系的科学化程度;技术化,指的是强化质量监控体系的实用化和便利化程度(如指数化、色标化、概念化等);艺术化,指的是强化质量监控体系的平等、尊重、友好、善意、和蔼、亲切等美感友善的程度。艺术化主要在微观层面的应用中需要特别加以注意,以便于学校和教师愿意自觉地、愉快地应用。

评价方法和技术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恰当与否。根据不同的评价目的,选取恰当的、适用的评价方法,是正确的做法。如相对评价对于发现学校或学生的发展问题而言,是好的评价方法。绝对评价对于监控既定教育质量目标的完成及工作改进情况而言,是好的评价方法。

我们始终面临着一个十分纠结的问题:如果说质量标准的制订从理论上讲指的是“最低标准”的话,那么,我们多年来习以为常的一些概念,诸如优质、卓越、高水平、拔尖创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等等,又怎么理解、怎么对待、怎么处理?换言之,怎么不断鼓励学校办出特色,不断鼓励教师提升教学水平,不断鼓励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这个纠结,根本原因在于,监控者(政府)确定的质量标准不是质的标准,而是量的标准;使用的评价方法,不是旨在达标、在发现问题以改进工作的绝对评价,而是旨在区分发展差异、旨在评比排名的相对评价。

其原因还在于,应该属于学校校长甚至教师的某些权力,在一定程度上还被掌控在政府教育管理部门,质量监控与业绩考评与评比竞赛等混杂在一起。这些,都有待于教育体制、制度和机制的进一步改革。教育质量监控工作一方面是一项有助于促进教育改革的工作,一方面它又需要通过教育改革的深化才能逐渐完善起来。

通过对现有教育管理制度进行以保证质量为目标的整合而形成的新的基础教育管理体系,其有效的运行,将全面促进基础教育质量在“量”的方面的不断提升。优质、卓越、拔尖创新、高水平、高层次等概念,只有在这个质量监控体系的基础上,才具有实质的意义。

标准化基础论文范文4

关键词:学业水平测试;中职教学;协调;课程设置;课程标准

专业技术学习为重要主体,公共基础知识教学为相应辅助,这一直以来是中职教学的特色。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学制度的改革,对中职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变高了,以学业水平测试为形式来提高中职院校学生的整体技术素养,加强中职文化基础教育成为现阶段中职教学的背景趋势。本文就以电子信息技术专业为例,探究如何协调好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以适应学业水平测试的教学背景。

一、学业水平测试概述

学业水平测试首先在普通高中教育中提出,它是对高中生在校期间学习情况的全面检测。学业水平测试、语数外科目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共同构成完整的高中学生综合评价体系,测试成绩结果同高考升学、志愿投档相挂钩。学业水平测试的组织实施以江苏省和辽宁省为先进代表,江苏省从2005年开始实施,辽宁省从2010年开始实施,普通高中实行学业水平测试制度的多年经验为中职教育开展学业水平测试奠定了基础。

中职学校的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素质低于普通高中生,而且其教学课程和内容也和普通高中大不相同,所以中职教育的学业水平测试的实施不是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按部就班,是针对中职教学特点而做了相应的调整。就中职教学开展学业水平测试来说,江苏省领先尝试实施,学业水平测试时间同普通高中测试时间相仿,都是在二年级下学期或三年级上学期,测试的内容有:公共基础课程测试(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德育课程、计算机基础等)、专业基础课程测试、专业技能测试,在成绩评定上也采用A、B、C、D等级制度,公共基础课程各科目、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均达C级以上,为学业水平测试合格。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合格方可参加对口单独招生考试报名和申请免试注册入学。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录取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时应加大应用学业水平测试的权重。

二、中职教学中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的协调策略

在学业水平测试的干预下,中职教学在着重培养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必须兼顾学生综合文化素质教育,将文化课程提到更高的层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协调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

1.从课程目的出发协调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

课程目的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专业教学目标、单科目教学目标、整体教学目标。就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来说,其专业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电子信息技术并能够灵活运用,那么在课程的选择上要设置同该技术有关联的科目课程,比如电路基础、单片机基础、计算机基础等科目,其课程标准也要结合科目的技术相关重要程度和技术应用标准来调整标准的设置强度。单科目教学目标是各个课程的教学目的的具体化体现。比如,专业类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设置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学生对电子的理论认识,其课程标准相对较高。整体教学目标就是教师从育人的角度思考而确立的一个教学目标,这关系到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2.从课程结构上协调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

考虑到学业水平测试的原因,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的课程标准会产生一个调整过程,公共基础课程的课程标准明显要改进好多,各类课程的标准都提高了,要达到这些课程标准,充足的教学课时是非常必要的。但教学总课时是不可改变的,只好调整课程结构以完成课程标准的规定。比如,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业水平测试要在二年级进行,那么一、二年级的课程安排应以公共基础课程为主,专业课程主要放在后面。除此之外,还要注意科目教学的先后顺序,比如单片机基础课程应该放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后面,学习是由易到难,更容易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要保证教学顺利进行,确立一个合理的课程结构非常重要。

3.从课程内容上协调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

课程内容可以分为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操作内容,其中理论教学内容还包括素质教学内容和专业理论教学内容。从教育事业从事者角度来说,德育远比知识技术教育要重要得多,那么素质教学内容要先于专业理论教学内容。其次,课程的标准主线就是从学习掌握理论知识到熟练应用技术,所以理论课程的安排要先于实践操作的教学内容,不可本末倒置影响教学。

4.从课程的实施和管理入手协调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

首先,确保课程的有效实施是保证课程标准圆满完成的重要前提,当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已经达到配套适应的标准的时候,课程不能按照规定实施,那么课程标准的制定也就失去了意义。其次,当课程可以有效实施而且实施的效率和效果远比预想的要好的时候,课程标准就可以进一步改进,对于整个教学来说是一种进步。课程的实施和管理措施可以从教和学两方面开展,教师要认真编写教案和教学报告,教务机构还要严格审核教师上交的教案和教学报告,严格执行上下课登记制度。针对学生,学习委员要及时填写班级学习情况记录手册,及时向教务机构反映课程教学问题。

5.从课程评价入手协调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

做好课程的评价工作是课程设置所要求的具有特殊意义的内容。课程评价是对课程总体价值的判断,并提供后期决策所需的基本信息。课程的评价包括了对课程方案本身、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三方面价值的判断。通过课程评价的反馈作用来促进课程教学改良。在课程方案实施前开展问题诊断评价,实施中开展过程评价,课程进展到后期采用总结性评价,对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展开调整。

职业学校的学业水平测试,给职业学校的教学安排和管理带来了全新的政策环境,对中职教育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挑战。通过学业水平测试统一各中职学校的基本教学要求,对提高文化课和专业课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综合技术素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标准化基础论文范文5

论文关键词:教育现代化,教育技术装备,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指标体系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一)研究背景

2010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描绘了未来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指明了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方向。辽宁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于2010年11月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省委、省政府正式下发了《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今后10年辽宁省教育改革和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会议中提出到2020年的教育战略目标:构建规模适当、结构合理、质量优良、效益显著、人民满意的现代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省,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

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几年前就已陆续启动实施“建设教育强省、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战略目标,并提出“以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为突破口”的发展战略教育管理论文,制定有关装备条件建设标准,明确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作为带动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基础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无疑是整个基础教育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制定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各项指标,以便以体现教育理念的教育技术装备为教育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需要制定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指标体系,指导辽宁省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建设,为辽宁省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建设提供指导和参考。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以《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基础教育强县(市、区)建设工作的意见》为指导,以《辽宁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市、区)建设标准(试行)》等基础教育强县(市、区)建设配套参考标准为主要来源,立足基础教育,从教育现代化的视角研究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的指标体系,是针对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进行的指标体系的构建。本研究的研究目的是构建具有反映时代特征、体现辽宁特色和突出辽宁特点的面向2020年的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指标体系,为辽宁省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的发展提供具体的指导。

二、辽宁省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建设主要指标

(一)指标体系的整体设计

构建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指标体系一定要适应新形势下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遵循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建设的规律并借鉴沿海教育发达省份的有益经验,用一种全面的系统的视角对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指标体系加以审视论文格式范文。

1.指标体系的参照目标

辽宁省的人均收入和教育普及程度位居全国前列,辽宁省的基础教育现代化目标要瞄准和追赶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的教育发展水平,因此,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指标体系也要以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的装备水平为目标参照。与此同时,还应当适度超前。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的发展水平,在区域内允许一部分学校在教育技术装备建设方面的实际指标达到或超过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的平均发展水平,以起到引领和导向作用。

2.指标体系的现实依据

一是构建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指标体系必须明确我省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二是构建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指标体系要遵循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建设的规律并借鉴沿海教育发达省份的有益经验。三是构建基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指标体系要反映时代特征、体现辽宁特色、满足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立足于辽宁省基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的发展实践。

3.指标体系的目的和意义

构建辽宁省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指标体系的目的和意义在于:一是为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建设在决策层面提供依据教育管理论文,引导和推进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建设工作,推动辽宁省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二是指导辽宁省的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建设,为全省中小学校树立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建设的统一范式和建设标准,为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的具体实施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和依据。

(二)指标体系的整体架构

根据辽宁省2020年基础教育现代化总目标对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的要求和目前的实际出发,确定要实现2020年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目标需要具备的系统性指标。基于上述发展目标,在各级指标的要素构成上,参考沿海教育发达省份教育现代化建设方案中有关教育技术装备方面的相关要素,并结合我省实际,初步构建辽宁省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指标体系。

(三)指标体系的设计

教育技术装备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学校能够拥有可靠的、持续的、有效的、适合的技术装备,是其现代化化发展的必要前提。

制定辽宁省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的指标,是为了能以系统化的装备为基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奠定基础和提供保障。因此,从新形势下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视角,从基础教育现代化的高度,本着统筹考虑、系统设计的原则,提出一个基础教育技术装备指标体系框架。总的来说,学校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设,要为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学校的特色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支持。本着这一目的,指标中构建了面向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建设的七个子系统。

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功能或摘要的计算机、投影机、视频展示台和交互式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施。

1.计算机网络教室

2.语言教室

3.综合电化教室

4.卫星接收教室

5.多媒体教室

6.数字互动教室

7.软件资料制作室

8.电子阅览室

9.电子备课室

10.多媒体录播教室

11.其他学科教室

6.教育管理系统

(含8个三级指标)

以教育电子政务系统为核心,提供行政后勤管理系统、教学教务管理系统、学生成长电子档案袋系统、一卡通系统,统一的家校通电子邮件系统、校园安全监控系统等。

1.学生成长电子档案袋系统

2.一卡通系统

3.家校通短信发送系统

4.家校通电子邮件系统

5.行政后勤管理系统

6.教学教务管理系统

7.学生电子学籍管理系统

8.校园安全监控系统

7.教研/培训服务系统(含4个三级指标)

建立以县(市、区)为基础的中小学教研信息化平台,拓展教研功能、创新教研方式教育管理论文,实现常规教研网络化、教研管理系统化,提高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教师的日常教学教研、协作交流、资源建设、专业发展等提供信息化支撑平台,将网上和网下的研修活动密切结合起来,加强学科基地建设,实施网络集体备课,通过各类教研活动汇聚优秀教育资源,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有效的服务。

1. 县(市、区)或学校网络教研系统

2.培训课程系统

标准化基础论文范文6

关键词:中药药效组分理论;研究模式

中图分类号:R2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8)09-0016-02

中药经历了几千年的传承,是长期中医临床实践的产物,其医用价值是不言而喻和毋庸质疑的。但使用现代方法阐释中药药效的机理一直是困扰世界医学界的重大课题。张贵君教授在从事中药科学研究30余年实践的基础上,创立了“中药药效组分理论”,对中药的概念提出了新的认识,首次阐述了中药药效组分是中药标准物质的基本概念,创建了中药药效组分的研究模式和技术路线,为解决中药发展的核心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为中药研究提供了方法学和实用技术的支持,为揭开中药疗效的奥秘和作用机理提供了新的思路[1-3]。

1 中药药效组分理论起源与内涵

中药药效组分理论[1]是在现代中医药科学研究实践中创立的新理论,这个理论与传统中药理论相吻合,对于指导中医药科学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在这个理论指导下,将有助于实现对中药博大精深内涵的科学提升,有助于实现中药从传统到现代、从继承到发扬质的飞跃。

中药药效组分理论指出:临床使用的中药是复方及其制剂,饮片是中药的起点和原料;中药是由药效组分和天然辅料组成的,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中药的药效组分是由配伍组分饮片构成,这个配伍组分实际上是由化学组分和信息物质组分构成的;化学组分由化合物类别组分构成,化合物类别组分由多种化合物组成;信息物质组分由蛋白质类组分、核酸类组分和多糖类组分构成;各类组分不是简单的成分的堆积,而是各类成分按照自然形成的比例组合(药效组分)。这一理论科学地阐明了中药研究的基本技术路线,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将一直认为复杂的中药问题简单化了;同时解决了已经走入误区的中药标准物质的问题,为中药的科学发展指出了新的方向。

按照该理论,中药标准物质是在药效组分理论指导下产生的“中药药效组分”(也就是“组分中药”)。药效组分概念的提出,则预示着使用化学单体标化中药或作为中药标准物质的时代即将过去,标志着中药的传承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这是中药理论与实践的重大突破。按照该理论,传统中药的提升产品是组分中药。

2 药效组分是中药的标准物质

多年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找中药的标准物质以便能够准确地评价中药和控制中药的质量,并认定中药所含有的某单一或某几个化合物为其对照品(实际上的标准品),并载入国家的中药标准。用单一或某几个化合物为某中药的化学对照品,似乎有些不妥。这是因为中药所含的化学单体或某几个化合物不能标示中药的质量,确切地说不是标准物质,并与临床疗效相脱离。中药的标准物质应该是、也必须是中药的本身,中药既是药物,又是由配伍组分组成,那么中药的本身则是组分中药。

组分中药就是传统中药(复方)的药效组分,之所以称之为组分,是因为中药所含的配伍组分是相对稳定、有相对固定组成和含量比例关系的。药效组分基于传统有效的经方,与经方在有效性、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一致。组分中药的确证应以传统中药的功能与主治作为基础性验证指标。组分中药在配伍组分固定的情况下,化学组分和信息物质组分明确、作用机理清楚、与经方的临床疗效一致。组分中药即是中药的标准物质。

3 组分中药研究模式[2]

组分中药研究模式可归纳为七个主要步骤,分别为:

3.1 传统标准中药的确定

传统标准中药是指按照中医药理论在临床使用的药物,符合传统用药的要求,属于经方。

3.2 药效组分分析

即对传统标准中药的药效组分进行分析,分析的供试品制备符合传统中药加工和制剂要求,在此基础上采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对药效组分的含量进行测定或鉴定,明确初步药效组分。

3.3 药效组分组合药理辅助验证实验

按照中药的功能和主治,首先设计初步药效组分的体外药效学辅助实验,并设空白对照组和传统标准中药对照组,初步验证药效组分与标准中药在药效上是否具有一致性或极相似性。如果没有一致性,再继续对药效组分进行分析,直至确定初步的药效组分。

3.4 药效组分体内代谢实验

在药效组分组合药理辅助验证实验基础上,设计药效组分动物体内及人体内的代谢实验,对初步确定的药效组分进行筛选和确证;并针对临床治疗的疾病进行相关的作用机理研究,对药效组分进行筛选。

3.5 药效组分与标准中药的等效性实验

取在体内代谢或作用机理研究的基础上筛选的药效组分,与标准中药在同条件下进行临床等效性和安全性实验,在保证有效性和安全性大于或等于标准中药的基础上,确定组分中药的药效组分。

3.6 原料药药效组分的确定

选取10个含有该原料药的经方,考察原料药药效组分的变化范围,并结合传统中药的使用剂量等基本要素,参照功能和主治确定药效组分的药效范围。

3.7 组分中药质量标准的建立

在明确药效组分的基础上,明确主辅药效组分或天然辅料,建立质量控制的3项指标,即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和稳定性指标。有效性指标包括对药效组分或辅料组分的鉴别特征、含量测定、效价的测定及其测定方法,用药效组分的标示量,或生物效应鉴定指标等表示;安全性指标要明确药效组分的安全剂量范围,有害物质的限量等;稳定性指标包括药效组分的稳定性和贮藏期等。在此基础上建立两个标准:饮片标准和复方标准;为药材标准的建立和药用资源的确定提供依据。(图1)

4 中药发展与组分中药

中药发展的基本特征是:“继承、发展、创新、国际化”。即继承传统中药理论,以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系统研究,发展中药事业,开发机理明确的创新药物,建立国际通用的质量标准。

组分中药是建立在中药药效组分的起点上提升的现代中药,是中药新药的研发方向。组分中药的研究模式从临床用药开始,又归结为让临床使用的药物符合中药继承和发展的科学规律,并将传统的中药配伍理论提升为药效组分理论,是一种继承并发扬中医药理论的创新中药研究模式。

组分中药的基本特征是药效物质组成及比例准确,标准物质明确,质量可控,与标准中药具有等效性。组分中药的诞生,预示着全面提高中药的质量科学发展观的雏形初现,必将促进中药研究的良性循环和中药产业的科学发展,中药国际化的日程为期不远。

参考文献:

[1] 张贵君,罗容,王奕洁.中药药效组分理论与中药组分学[J].中药材,2007,(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