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研修心得范例6篇

小学数学研修心得

小学数学研修心得范文1

当然,精彩并不意味着完美,美中也定会有不足。下面提几点个人的看法:

1.教学内容设置的有些多,且有重复设置的地方,在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要想完成这些教学任务有些困难。

2.这次研究《轴对称图形》,不是初步认识,初步认识的重点是体验、感受,而中高年级应该把重点转移到让学生用比较规范的语言去总结、去归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上。感觉对“什么是轴对称图形?”这一概念的总结概括的力度差了点。

针对上述问题,我个人的思考是这样的:

把第一环节导课激趣用的游戏“米奇的耳朵”与第二个环节探究用的“各种美丽的轴对称图形”进行调换,赋予他们新的教学任务。把最后欣赏用的“轴对称图形图片”删除。

这样第一个环节,就是呈现各种对称图形(呈现的方式最好是学生自己搜集的图片或自己制作的图片),展示后,共同探讨他们它们的共性,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去总结归纳出定义——沿一条直线对折时,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小学数学研修心得范文2

关键词:数学教学;校本研修;行动策略;方式和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5-207-01

让我们的课堂从有效走向高效是教研的必由之路。一个教师教学质量的好坏取决于他自己教研水平的高低,而教研水平高低又直接受制于自己对教学研究的认识,如何改变我们在教学中有教无研,有教不研的现状?如何在自己有限的教学时间内确定符合自己教学实际的教研主题?在开展教研活动中应该自己如何去做,才能达到教学教研相辅相成?最后达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优化自己课堂教学,形成高效的课堂教学的目的。因此,数学教学的研究需融入校本研修之中。笔者通过反思认为,数学校本研修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践行。

一、数学校本研修的目的是为了数学教学

平常我们进行教研的目的不在于验证某个数学理论,而在于改进、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升教学效率,是教师在“教学问题——教学设计——教学行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展开自己的教研工作。因为,一方面,教师的教学研究要立足于自身的真实教学问题,强调解决自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实际的问题。如一位教师在进行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时由日落的三张照片(太阳与地平线相离、相切、相交)引入,学生比较感兴趣,充分感受生活中反映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现象,体验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发生好奇,这是学生最容易接受的学习数学的好方法。从生活中“找”数学,“想”数学,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他们所进行的活动是自主选择的,那么寻求这种教学常态的过程就是最好的教研课题。

不过,并非任何教学“问题”都构成研究“课题”,教师在大量地、随意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了某个值得“追究”和“设计”的“关键的问题”才能作为课题。教师一旦打算在后续的教学中进一步“想方设法”(设计)去解决这个“关键的问题”,这个问题就可能转化为课题。只有当教师比较细心地“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之后,日常的教学“问题”才可能转化为研究“课题”。教师的“问题意识”才上升为“课题意识”。那么教师的教学工作就同时具备了教学研究的性质,教学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如果脱离了具体的教学情境抽象谈论是容易做到的,但对教学的切实帮助却要小得多,就成了无根之木。

二、数学教学的研究需融入校本研修之中

教师在教学中的教研主要是研究自己教学内容之内的问题而不是教学之外的问题,是研究自己教室里发生的教学问题而不是别人的问题;是为了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升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的价值。教师上的每一堂课都有得有失,只有及时了解了课堂上的成功和失误之处,才能扬长避短,不断取得新的进步。一堂课结束时,教师一般要让同学谈一谈,在这一节课中有哪些教学环节比较新颖,比较科学,学生乐于接受;解决的问题中,有哪些学生比较满意,哪些问题还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有哪些言行不得体,还有哪些课堂现象需要教师关注,或需要教师恰当地引导,哪些环节还需要优化,怎么设计就比较合理……关注这些小现象,就是有心人,就是教研的真谛,所谓日常生活中一些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小”问题,才是课堂教学应该关注的;一是通过教学小现象的研究,解决最贴近教学实际的问题,最切合教师的实际需要,能够让教师感受到踏踏实实的收获和成长。教师能够感受到研究的意义,就能够增强研究的动机,提高研究的兴趣。因为在这样的研究中,老师不仅能够有切身的收获,还能感受到研究的真实性。二是通过教学小现象的研究,在最习以为常的地方发现问题,极大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并激发了大家的研究,让人意识到教研问题无处不在,通过研究解决问题,就能创造性地完成数学教学工作。

三、数学校本研修要通过“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研究来进行

小学数学研修心得范文3

多次为市、区骨干教师上示范课,为全国骨干教师作理论讲座。创新教研方式,形成教师研修的六大策略,主编了《团队研修的实践与探索》《听吴正宪老师上课》《和吴正宪老师一起读新课标》等书。有80篇论文、教学设计发表在部级刊物上。“十一五”期间承担了北京市教育学会立项课题研究获终期成果二等奖,参与的课题荣获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北京市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教师专业素养的基本理念是“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作为一名教研员,研究、指导、服务是基本职能,同时肩负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重任。现行教师培训大都是展示性、传授性的组织形式,一线教师的专业需求及其已有实践经验往往很少介入教研活动中,普遍缺乏双方之间的互动与建构。为此,专家所传授的理念、优秀教师所展示的技能难以内化为基层教师的专业素养。如何设计满足一线教师需求的研修活动,改变研修活动低效的现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教师研修活动的设计要顺应成人学习者专业学习与能力发展的基本理念和实践原则,一味地讲解、灌输并不能在教师心中激起更多的涟漪,只能是收效甚微。我们觉得在设计教师研修活动时应遵循“贵在理念―巧在设计―赢在实践―成在后续”的原则。因此要满足一线教师的需求,尊重一线教师的已有经验,设计同伴研修的参与,把经验变成资源,在互动与建构中让教师获得深刻的专业体验。

一、主题从现实问题中提取

教师学习必须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研究表明,只有当学习活动能带来某种可以预期的积极结果时才能唤起他们的学习动机和积极参与。因此,研修活动必须针对教师的实际需求及学习条件进行设计,必须遵循成人学习的规律,从教学实践中寻找教师的真实问题,找到研修的起点和方向。

1.寻找需求,把握教师的认知起点――调查研究

设计研修活动之前,不能凭着培训者的主观臆断或者擅长领域出发,应该做一个教师调研,了解大家共同的困惑和需求;或者辅以个别教师的访谈,捕捉交流中的细节,倾听教师的心声,从中提取问题。接下来对问题进行分类,哪些不足需要作理论讲座来弥补?哪些弱点需要做实践引领以丰富实战策略?哪些困惑需要换个呈现方式以刺激教师反思?……

理论讲座固然重要,研修实践体验更是不能缺少。一般来说,实践体验的活动不能低于50%。做研修方案不能一厢情愿,要通过调研寻找教师的需求,在满足需求的同时应积极引领教师的需求。如:一线教师专业素养弱,需要加强理论学习;研究生毕业的新教师,实践经验馈乏,需要多听同伴的课或看优秀教师的课堂实践光盘;会上课的教师需要多加强反思,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也就是要根据不同的群体或个体,分层次、分阶段地设计、组织研修活动。

2.满足需求,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制定方案

我们想做一个学校数学教师的校本教研活动设计,先通过问卷调研,然后归类整理教师的问题。例如:

课程标准相关问题:四个内容领域中对核心概念内涵的把握,如何把新课标理念落实在教学过程中,让每个学生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如何为儿童核心素养的养成做出贡献?

学生相关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尊重学生差异,以学定教,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材相关问题:对新教材的整体把握与实施,能不能分每一册进行辅导?如何整体把握教材,做到前有孕伏后有照应?

一般教学类问题:如何上好复习课、练习课?课堂上采用何种学习方式?如何把学生当作主人?教师退下来,退到什么程度?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客观需求分析: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是一项基本能力,即对“教什么”和“为什么教”的深入理解,是“怎么教”的基础和前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颁布以后,新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一些调整,教师要了解调整的原因,作为实施教学的准绳和方向。

根据教师的困惑和问题,我们设计了研修主题――“尊重儿童个体差异,提高教学实践能力”。具体地从儿童数学教育思想的内涵入手,在教学中结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整体把握教材,进一步读懂儿童,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反思能力和研究能力。

本次研修内容共分为以下四个模块,这四个模块在实施过程中并不是“直线式”排列,而是以学员的“困惑”与研究课题为主线贯穿始终,相互交叉渗透,共同完成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模块一:专题研讨式讲座

(1)新教材整体介绍与解读;

(2)课堂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3)课堂教学策略;

(4)《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四个领域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模块二: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反思

(1)选择值得研究的教学单元为研究切入点;

(2)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3)课例观摩与打磨三次(双师同堂、同课异构等)。

模块三:自主研修模块

(1)自主阅读郑毓信《数学教育新论:走向专业成长》;

(2)自主阅读《和吴正宪老师一起读数学新课标》。

模块四:成果交流、推广以及后期的学习效果追踪

(1)成果交流与展示;

(2)教学行为的追踪和落实。

3.引领需求,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专业自觉

研究主题的确定来源于一线教师的困惑,研究方案的设计是在“寻找需求―满足需求―引领需求”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和丰富的。此方案中,聆听专家讲座和读书活动交流,让一线教师在输入中成长。他们在吸收的同时,更加关注专家话语、理论对现实的指导意义。理论学习,能与实践巧妙对接,指导实践的走向,审视实践的是非,开阔了视野,而视野决定着高度,高度决定着专业品位。教师在输入和输出中寻找平衡,输入让教师有高站位,输出让教师有实践智慧的获得。经历了这样的研修活动设计,能够让教师在模仿与借鉴中获得自主发展的能力,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从专业敏感到专业自觉,享受教师的职业幸福。

二、经验在互动参与中建构

教师作为具有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的成人学习者,他们最为深刻的学习来自有价值的真实问题情境中的亲身体验、同伴交流、问题解决及反思建构过程。因此从日常的教学场景和困惑入手,设计和实施教师研修过程,教师个体性的实践感悟以及来自同伴的教学经验都应该成为教师群体专业学习与能力发展的资源。

1.同伴研修,最直接的参与建构方式

同伴研修是校本教研中的核心词之一,我觉得这是最直接最见效的教研方式。教师们在办公室里进行的课前交流、课后埋怨与喜悦都是资源,可以移植、借鉴。每个人都可以奉献自己在课堂上的惊喜、尴尬,分享与此内容相关的拓展资源,收获对读懂学生的点滴经验,其实也是同伴相长的过程。

2.专家引领,关注教师自我反思和互动

要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在评课过程中就不能把教师当作一个简单的被动接受者,要突出教师的主体作用。在互动交流过程中,第一,采取一种平等对话的交流方式。问一问:上课老师是怎么想的?教学目标是什么?环节设计的目的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发挥教师主导性的前提是创设一种宽松的环境,让老师建立自信,敢于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第二,要采取各种方式促进这种互动的形成,这个互动是多方面的,既包括上课老师、同伴,也包括教研人员,还包括学生、家长。评课过程中应关注授课教师的想法,倾听他们的声音,让老师在对话中学会分享。另外,委婉的评课语言容易被人接受,更能把话题引向深入。比如,我想:“如果你的课这样上,或某个环节这样设计,会使学生……”而不是“你应该这样上就好了”。总之,听评课需要营造一种共同参与、多向交流、促进反思的平等对话式的评价氛围。

3.用案例诠释理论,学以致用

组织教师群体反思自身开展的系列教研活动显示,以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为基础开展具有问题解决过程的互动研修,关注教师的研修感受,有助于促使教师形成相互依存的学习伙伴关系。

专家的理论讲座需要有理论、有实例、有分析,这样教师才能听得津津有味,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除此之外,还要后续跟进。如何后续跟进呢?如有两天的集中培训,第一天是专家讲座,主题是《数与代数领域内容分析与建议》,第二天就让参与的教师用抽签的方式分组、抓课题,其中有三个课题《万以内数的认识》《两位数乘两位数》和《正比例的意义》。

第一个环节:组内研讨。给老师们1个小时的时间研读教材,凭借自己的经验分析学生,接下来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最后编制习题。小组内教师群策群力,分享智慧,有合作有分工。

第二个环节:互动分享。三个小组同时抽到了同一个课题,先由各个小组交流,重复的不再赘述,说与众不同的。这样的交流与同课异构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各组的交流中,与会教师受到触动,生成新的思考。交流中“没想到”刺激着我们的头脑,没想到――让我们有了实践的冲动、思考的渴望,没想到――让我们在比较中成长!

第三个环节:专家点评。针对此课题设计中的薄弱环节进行补充,点评活动设计的有效性。进一步补充:这节课如果让我来设计,还可以从哪些角度切入?丰富视角,提供方法,让参与教师的设计更有效,更符合学生实际。

由此我们想到: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是非常重要的研修课程资源。引导教师以学习者的身份去关注同伴的实践经验,并在交流学习过程中共同建构、生成新的资源,可以成为多向受益的教师学习过程。

三、智慧从研修实践中获得

“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首先来自于教师自己的职业经验积累。因此,要充分尊重教师个体的实践经验,帮助教师积累、总结、提升教学实践性知识。因此,要突破师徒结对的模式,突破权威,突破一言堂,引领每位教师主动参与基于课例设计的互动研修活动。”(张铁道)

1.重视对课例的反思与积累

课例是一个真实的教学案例,是对课堂教学中含有问题或关键事件的教学过程的叙述及诠释。“课例研究”试图让教师学会有目标、有方法、规范地研究课堂教学的改进。以教师的个人经历、经验为起点,以教师群体的经验与智慧为修改点,以后续的课堂实践为终极追求点,这个过程体现了改变教师的行为需要连续的干预!

案例是理论话语系统和教师实践系统之间的桥梁。既能帮助一线教师在主题研究上有所突破,获得相关经验上的更新和方法上的改进,又能让教师在模拟情景中获得经验和技能,进而能应变新情境下的各种状况。

2.选择恰当的研修方式,更新视角

除了课例研究这个载体外,学生意识、教学目标制定、有效设问、学科整合、整体把握教材,从原来的以年级为单位到以学段为单位整体综合考虑知识的价值,这些都可以作为研究的主题。“同课异构、双师同堂、一课三上、课后访谈”都是很好的研修方式,能让教师在比较中获得深刻的专业体验。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学校这块土壤。为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学校的引领作用,让研究氛围更浓厚。教研员要给教师搭设展示的平台,让他们走上对数学本质的研究之路。

3.后续跟进,保证研修质量

改变教师的行为和理念必须提供跟进服务。后续跟进的方式包括主题跟进、人员跟进、学校跟进等。后续跟进还包括对已实践的活动进行条理化、逻辑化的梳理和效果的反馈。

小学数学研修心得范文4

关于课题研究申请书1

xx区课题规划办:

我校承担的“创建书香校园”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的研究”课题,因课题负责人原校长田雪芬同志调离本校,需要变更课题负责人为现本校校长武截斌并重新整理课题研究内容“小学经典诵读的研究”,特提出变更申请:结题时间由20xx年6月改为20xx年12月。

当否,请批示。

xx小课题组

20xx年6月21日

关于课题研究申请书2

课题名称: 聚焦购物的计算教与学模式研究

课题负责人: 林川

申请单位: 成都市实验小学西区

填表日期: 20xx年11月

研究问题

如何把生活中各种购物问题与计算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真实地感受、理解、掌握计算策略、计算技能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的计算能力与生活能力协同发展。

研究目标

1、学生方面:

(1)通过研究,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其能够深刻理解计算学习对于生活的重要意义,感受拥有及利用知识的力量和学习的快乐。

(2)通过研究,让学生成为计算思想和方法的明智使用者, 提高计算的速度与准确,从而促进学生的计算能力与生活能力的协同发展。

2、教师方面:

(1)通过研究,促进教师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形成计算教学独有的个人风格,人人都能上好计算课,并能推广到其他类型的课堂。

(2)通过研究,使计算教学在算理、算法、技能这三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与提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家长、学校、社会方面:

(1)通过研究,让家长和社会感受到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所发生的显著变化,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从而提高我校的知名度。

(2)通过研究,逐步体现社会对数学赋予的效益、创新、价值取向、情感态度等涵义,从而实现二十一世纪教育对人才培养的目标。

研究内容

低段——购物中简单的计算:如市场购物(只涉及整数的计算);购买门票,乘车方案等。

中段——购物中较复杂的计算:如市场购物(涉及整数、小数的混合计算);乘车方案、购买门票、住宿安排、旅游费用等的最优化设计。

高段——购物中复杂的计算:如商场购物的折扣及送券、省现金等相关计算(涉及整数、小数、分数的混合计算);有关储蓄的相关问题,如利息的计算;个人收入所得税的计算;能用百分数解决的实际问题(包括成数的计算);股票交易等的计算。

研究方法

1、观察法:观察相关课例,及时获得并积累感性材料、验证假说的必要手段。

2、问卷调查法:将所要研究的事项,制成问卷,发给学生和家长填写,再进行分析研究,以获取全面的`研究资料。

3、个案法:运用对个体的发展进行跟踪调查,及时改进研究措施。

4、经验总结法:通过活动过程反映的情况运用测量和统计对研究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

研究计划

第一阶段:查新、制定研究计划、立项。(20xx.11—20xx.12)这一阶段主要收集相关研究资料,学习有关理论,在此基础上讨论并确立课题,做好课题实施方案,邀请专家对课题进行论证,修改完善课题方案。召开开题会议,确定人员分工,向区教科室申请立项。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xx.1—20xx.6)

这一阶段的任务是根据拟定的课题和研究方案实施研究。研究过程应重视活动方案撰写、学生活动、案例分析、资料收集、总结反思。

第三阶段:结题。(20xx.7—20xx.12)

这一阶段的任务是整理研究资料,对课题进行全面、科学的总结,撰写研究报告,召开成果汇报会。

研究成果形式

1、实物资料:学生制作小报、数学日记,学生调查报告,计算比赛成果,家长调查表、反馈表

2、文字资料:研究报告,研究文集,教师论文,教学随笔,案例或课例、计算学习读本。

3、图片及音像资料:购物节、计算比赛等活动的照片或影像、课例的照片或影像。

课题组单位意见

(包括提供所需条件等)

单位负责人(签字) (公章)

年 月 日

专家组审核意见(至少两名区学科带头人以上人员组成)

成员(签字):

年 月 日

区学科教研组

审批意见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区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科研室

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备注:表填好后直接交到区学科教研员(组),一式三份。

关于课题研究申请书3

导读:这些选修课与大学开设的课程紧密联系,山东师范大学的杨旭东在硕士论文《高中选修课的历史比较与现实思考》中将现行选修制度,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徐才根和平湖市乍浦中学的曹跃平、孙晓峰在《教学月刊(中学版,东北师范大学王文娟在硕士论文《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改革活动中实施选修课(人教版)的,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潘洪建、吕玉、邹双武发表在《调查与分析》上的《高中选修课学,有利于他们进行更为深入的科研调查。

一、课题设计论证

同类课题国内外研究状况;本课题拟研究的主要问题、重点和难点;研究方法;学术价值;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预期效益。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外母语选修课课程设置现状: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亚、非、欧、美等各洲60个国家中,普通高中开设选修课的国家就占76。7%,20年后的今天,这个比例只会更高。由此看出,普通高中设置选修课已成为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外国母语选修课比中国课程改革时间早,创新性强,实施状况良好,选修课分类明晰,有条不紊,代表国家有美、英、日,详细情况如下:

美国实行指定选修和任意选修相结合,根据课程的内容,分为语言和文学两大类,语言类有的称为“英语”,包括语言技能、实用写作、有效交流等课程;文学类包括当代文学、英国文学、美国文学、欧洲文学等。对选修课设置不作统一规定,由各州和学校自行安排,学校对此没有强行选课的规定;英国则是将组合选修和任意选修相结合,与语文有关的有英语、古典语文、戏剧研究、艺术史、拉丁语、西班牙语、俄语、印地语、英国文学、希腊语、汉语、意大利语等,绝大多数学校都把选修科目分成5~6组,供学生选择;日本于1999年制订并于20XX全面实施的高中课程,实行普通教育的学科有10科,国语科列在首位,包含6个科目:国语表达Ⅰ(2学分)、国语表达Ⅱ(4学分)、国语综合(4学分)、现代文(4学分)、古典(4学分)和古典讲读(2学分)。其中只有“国语表达Ⅰ”为必修科目,其他均为选修。

(二)我国语文选修课课程设置与教学现状研究:

我国高中选修课程设置及实施的时间较短,对于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及实际教学已有的研究有:

1.关于新课标选修课课程设置的研究: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共设置了“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等五个系列,每个系列又可开设若干模块,这些选修课与大学开设的课程紧密联系,模块设置各具特色。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任王云峰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20XX年第8期上的《把握好高中选修课的特点》,对高中选修课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但新课标对选修课的一些概念阐述不清,如“对于希望进一步学习的学生,建议从五个系列的选修课程中任意选修4个模块,获得8学分……对语文学习兴趣浓厚并希望进一步深造的学生,建议在此基础上,再从这五个系列里任意选修3个模块”。进一步学习和进一步深造的标准是什么?课标对此没有提出更详细的说明,造成的实际情况是全国开设选修课的学校,几乎所有参加高考的学生都修满7个模块,没有因学生学习兴趣与想报考学校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模块。

山东师范大学的杨旭东在硕士论文《高中选修课的历史比较与现实思考》中将现行选修制度分为三类:限定性选修课、任意选修课和定向选修课。

2.关于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现状的研究: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这块也引起了国内学者、高中教师的广泛关注,其研究主要体现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选取以及教学评价反思几个方面,具体阐释如下:

(1)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的相关研究: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任王云峰发表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XX年第6期上的《积极建设网络课程学xxx台,有效推进高中选修课实验》提出了信息共享在选修课中的重要性。

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的教师孙晋诺发表在《语文建设》20XX年第2期上的《高中选修课教学的"三多"与"三少"》一文,对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提出了三点意见:多整合归纳少逐篇讲析、多训练语言少依靠活动、多具体指导少空口说教。

江苏省常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的韩旭东发表在《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XX年第10期上的《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教学策略初探》对语文选修课授课方式进行了讨论。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徐才根和平湖市乍浦中学的曹跃平、孙晓峰在《教学月刊(中学版)》20XX年第10期上发表的《关于高中选修课中校长角色的思考》提出了校长角色的转换问题。

江苏靖江市季市中学的刘晓红发表在《考试周刊》20XX年第26期上的《精准高考目标,体悟审美愉悦——例证现代散文选修课的一种教法》将选修课与高考进行了联系,并对散文选修课教学提出了看法。

(2)教学内容的相关研究:

部分省市教育部门以及教育学者针对部分学校选修课走过场,形同虚设的问题进行了相关讨论:

安徽省铜陵市教育局教研室的刘志胜的《高中语文选修课开设时间的思考》对必修课与选修课开设时间进行了讨论。

广东东莞市玉兰中学的李园香发表在《中学语文(上旬·教学大参考)》20XX年第9期上的《高中话文选修课"同质化"现象及对其的反思》对学校将选修课当作必修课上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3)教学评价体系的相关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王文娟在硕士论文《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改革活动中实施选修课(人教版)的思考》中针对课程设置、授课方式及评价制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种可行性比较高的评价方式:测验法、调查法、自我评价法、学生成长记录袋、问卷法等。

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潘洪建、吕玉、邹双武发表在《调查与分析》上的《高中选修课学习的成绩、问题与对策》中对选修课给学生带来的收获与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通过调查发现现行考核制度无法体现选修课价值。

二、课堂研究的主要问题、重点和难点

(一)主要问题:

本课题主要研究高中语文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和具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通过把握新课标对语文选修课的相关规定,参考国内外学者对选修课的设置及教学研究,在有一定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到昆明市重点高中语文教学中去,观察并记录一线语文教师对于选修课的教学实况,采访一线语文教师、学校高层领导,了解这些基层教育者对人教版语文选修教材的看法,听取他们对选修课的设置和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目前学生对于选修课的学习状况,从中揭示出选修课在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影响因素。整理访谈资料,总结一线教师对选修课的教学的经验教训,学校领导对选修课设置与教学的期望和预期,从而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选修课教学理论,为立志从事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师范生在选修课教学方面提供可行性意见和建议。具体而言,关于昆明市高中语文选修课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分析研究主要包括:

1.实践学校选修课的课程选择和教学进度(课时)安排;

2.一线教师在选修课教学中的教学表现记录和分析;

3.教师、学生对选修课教材、教学等的看法;

4.相对于必修课,学生在学习选修课中存在的问题;

5.实践学校教师、领导对于选修课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二)重点和难点: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应放在昆明市部分高中选修课的教学状况上。昆明实施选修课是最近两年的事,起步比其他省市晚,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实地考察研究,揭示一线教师在选修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重视。另外,从一线教师选修课的教学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积极思考,开拓创新,试着结合教育学理论和一线教师的实践经验,总结归纳出一些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理论,从而为新一轮的高中语文教师选修课教学指明方向。

本课题的研究难点在于教学问题原因分析、选修课理论与一线教师实施的内在联系总结等几个方面。教学过程中问题产生的原因可能很多,不仅仅是教师单方面的原因,而是学校、家长、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的综合作用。因此,想要试图解决选修课教学中存在的本质的、固有的问题,是有难度的。另外,通过新课标选修课设置和一线教师的实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差距,反观理论可能具有的缺陷或,在实际教学中对理论的灵活掌握,这些都是本次研究的难点。需要在实践学校认真观察,客观有效的记录,认真归纳总结所得的一手材料,从资料中得出理论,用事实说话。

三、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1.采取非结构式观察法对教师教学进行观察,对一线语文教师在选修课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典型事件进行轶事记录,如新颖的导入、有创意的提问等等,与必修课教学进行对比,总结选修课在实际教学中的特点、问题等。

2.采取实况详录法,观察记录教师在选修课集体备课中的表现,从中总结教师选修课教学经验、教学方法等。

3.采用结构式观察法,对学生在选修课学习中的反应进行时间抽样,每十分钟记录一次,看学生在这段时间内积极听讲,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从而反观教师的选修课教学。

(二)问卷调查法:

1.对实践学校的一线语文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教师对选修课教学的重视程度,对选修课教材的熟悉程度,对选修课教学目标的把握情况等等。

2.对实践学校高二下学期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学生对选修课的重视程度,对选修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对目前所选课程的感兴趣程度等等。

(三)访谈法:

1.对实践学校高层领导进行访谈;

结合该校现实情况,向相关领导了解该校选修课课程设置的过程,选修课实施过程中遇到过哪些问题,现在该校选修课的实施状况等相关问题。并让学校领导对选修课的设置和实施提出意见和建议。

2.对一线语文教师进行访谈;

在观察教师的课堂教学表现后,结合学生课堂表现,对教师进行访谈。访谈主要内容包括:教师对该课有哪些新的教学理念,该课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过程中出彩的地方,要询问设计背后的理念和方法;同时,询问教师对选修课设置的看法,对现行选修课教材分析与讲解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选修课的集体备课方式等等。

四、学术价值

(一)弥补相关课题研究的不足;

1.昆明市高中选修课政策实行时间较短,相关课题研究较少。本课题的研究能起到一个补充作用。

2.其他省市相关课题研究过于理论化、理想化。本课题深入一线教育,收集一手文献资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实际教学中获得理论,避免了主观推断造成的理想化。

(二)丰富和完善相关课题的研究;

1.进一步完善新课标的实施理论;

2.为其他学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效性的数据和结论,为其撰写相关论文提供条件,有利于他们进行更为深入的科研调查。

五、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目前对于语文选修课实施状况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现在着眼于这一课题的研究具有很大的拓荒、原创价值。它所开发出的持续的、系列的普通高中任意选修课教材和在实验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普通高中任意选修课实施的有效机制,从而形成一线教学、在校免费师范生的`双赢局面。

首先,对于在职语文教师而言,可以监督其对新课标相关规定的贯彻落实,完成自身教学的总结和反思,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其次,在校师范生是最大收益者。通过研究成果的推广,使准教师们了解一线教师选修课的教学概况,从中吸取经验教学,为将来的选修课教学奠定基础,争取在就业后能够很快适应新课改,上好选修课,防止刚毕业生就培训的尴尬局面。

最后,对参与实践的学生来说,本次实践培养了小组成员的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资料整理、分析能力,提高了科研实践能力。

六、预期效益

(一)研究论文:

整理访谈记录、观察记录、分析调查问卷,针对选修课在实际教学中的不同问题,选取侧重点,写一至两篇研究论文,要求真实可信,有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引起学术界、教育界对高中语文选修课的设置和实施现实问题的广泛关注。同时,对在校师范生未来选修课教学起到指引作用。

(二)预期成果推广:

1.召开成果交流会,向更多的人介绍我们的课题研究。

2.请优秀一线语文教师来到师范院校进行选修课教学培训,构建在校师范生与一线教师沟通交流的平台。

3.把一线选修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学校教育部,为其研究提供依据。

市、县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

xx市“十一五”立项课题《小学数学有效合作学习与学生创造行为训练研究》,在课题主持人与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在相关学科的专家指导下,大胆进行课堂改革,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大量撰写教研论文,现已完成课题的基本内容,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1、实践成果

(1)对广大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种影响实出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成了适应学生、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二是教师的合作意识和创造意识不断增强,合作技能与创造能力不断提高。三是教师掌握了科研方法,科研能力增强,提升了实施素质教育和参与课改的本领。四是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了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五是培养了教师读书的习惯,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理想的教育是从读书开始的,教师良好的读书习惯也为学生树立了榜样,为课题的有效开展厚实了理论基础。课题组成员先后在市县优课评比中获一、二等奖,在县数学中心组活动中、镇数学教研活动中所上公开课、示范课均受好评。

(2)锻炼和培养了参与研究的教师。“为培养学生创造性而教”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通过研究,我们认为:

1.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只有树立新时代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才能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使学生创造天赋得以施展。

2.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只有不断求知、求新,广泛涉猎知识信息,才能适应创造教育的时代需要。

3.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教师应具有敢为人先的精神,并且勇于探索、乐于创造,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

4.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教师不但兴趣广泛、乐观自信、意志坚强,而且能战胜挫折、超越自我。

5.掌握科学的方法规律。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到训练学生的创造行为,都要遵循科学规律和方法。

教师的研究意识、研究能力、教育智慧、人格风范伴随着整个课题的研究过程,在研究中得到了锻炼与提高,增强教书育人的本领。课题主持人0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市、县教育博客大赛一、二等奖,获“市教育博客之星”称号,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学习创新好家庭”称号;两次获县“优秀教师指导奖”,数学教研组获县“优秀教师集体”称号,撰写的教学设计、研究论文先后在《教学与管理》、《教学月刊》、《教育家》、《渐江中小学教师培训》、《名师之路》等杂志上发表了二十多篇,获奖十余篇。

(3)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增强,综合素质得到发展。新课程标准反对过分的选拔和甄别功能,因为我们的教育不是少数人的精英教育,尤其义务教育应是面向全体的、人人都能接受的普及性教育。因此教材中新选的内容将适合所有学生的口味,其中有不少闪烁着编者创造性思维光辉的思想,教师在实践研究过程中要适时捕捉体现有效合作学习与创造行为训练的知识点、情感点、操作点、能力点,将这些合作性因素和创造性因素略加提示,使之成为活跃学生思维的触发点,为最终实现学生有效合作学习与创造行为训练的正向迁移奠定良好基础。

学校有了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课堂有了一个适宜合作与创造的氛围,学生也就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较持久的学习动力和较好的合作和创造心态,其潜在的合作意识和创造欲望获得释放,创造智慧得以激发。研究中,我校两年有40多名学生的作品在全国少儿读物上发表;在市、县“小巧手”比赛中有多人次获得等级奖,有40多人在县数学小论文评比中获等奖。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也促进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有效合作学习与学生创造行为训练也为学生成绩的上升发挥了积极作用,实验后学生的能力水平明显高于实验前。

(4)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挑选和设计教学内容,学生一旦对教学内容产生了好奇心,或怀疑度,那么生动活泼的民主教学氛围,会使学生在自由而安全的气氛中善于表现自己,乐于再现个性,会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因教师的鼓励和赞许而始终处于探索和质疑的亢奋状态,使他们在尊重和理解的前提下更加大胆想象,多向思维,勇于标新,敢于立异。

这样能有效防止学生两级分化,优秀生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后进生”的进步,不仅如此,师生教学的积极性也有了很大提高,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得到积极改善,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提供了的保证。自开展课题研究以来,无论是期末还是毕业考试,高分云集教学实验班,实验班明显高于对照班。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新生,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5)促进了评价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在有效合作学习与创造行为训练评价过程中,我们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发挥评价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理论成果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不仅让学生学到有利于学生自身发展的知识、技能,获得为今后的发展而有价值的知识和学习方法,还充分关注学生发展的需求,让课堂成为培养学生终生发展的肥沃土壤和广阔天地。在有效合作学习与创造行为训练评价过程中,做到:

小学数学研修心得范文5

教师研修网:共享集体智慧 促进专业成长

“对于身处边远地区的教师来说,这种学习形式太受欢迎了。我们再也不会因为路途遥远而失去再提高的机会,我们与城区的教师们有了平等的学习机会”、“网上直播教学观摩课减少了对学生学习的干扰,学生暴露的问题也很真实”。这是2007年9月大兴教师研修网开通后,教师们在网上参加第一次网络视频直播教研活动时发出的感慨。

备受教师们好评的教师研修网是大兴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应用项目。它于2007年4月启动,同年9月正式开通。它的建设是大兴区教育信息化从建设到应用转型的关键之举。在此之前,大兴区经过几年的信息化建设,已实现了“校校通”和“班班通”。怎样使“校校通”工程建设的巨额投入实现增值?怎样有效促进学校的资源建设和校本教研活动?怎样使教研活动更好地服务于教师的专业成长?2007年前后,网络教研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兴起,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审时度势,启动了该项目的建设,以更好地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共享,实现教研活动的人人参与,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如今,教师研修网为全区学校和教师搭建了一个集网络教研、教育科研、教师培训、资源共享为一体的教师网络研修平台,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快速通道、共享教师智慧的空中舞台。在教研员的精心组织下,学科教师参与网络教研和资源建设的热情越来越高,网络教研活动越来越普遍,积累了丰富的应用策略与成功经验,在北京市乃至全国都产生了较大影响,曾有不少外省市的教研员和教师慕名而来参加网络协作组的教研活动。

大兴区教师研修网的成功,在于其巧妙地把教研活动和资源建设整合在一起,真正实现了将优质教学资源送到每一位教师手中的梦想,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并且采用了区域性整体推进的方式开展应用,即以教研员引领学科教师应用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作用,突出“共享集体智慧,把握丰富资源,促进教师成长”的核心思想。

学生信息技能:关注创新,鼓励动手、动脑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利用信息技术创新的能力也是大兴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命题。到2003年底,大兴区所有学校均已普及了信息技术课,同时重点推进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内容、模式、方法、考试评价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奠定了基础。

在此基础上,大兴区鼓励学校开设与信息技术相关的选修课程,并引导学校和学生积极参与国内外的相关竞赛活动,如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NOC活动、机器人竞赛等,让学生在竞赛中开阔视野、接受磨炼、展示自我。记者参观的多所学校在学生活动方面都有着骄人的成绩,尤其是机器人竞赛活动,近年来大兴区学生获得的荣誉越来越多,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益发高涨。

对于饱受争议的机器人竞赛活动,大多数学校参赛只为最后能拿个奖项,并不关心学生是否真正参与进来。大兴区却特别有自己的“主见”——他们剔除了那些观赏性强、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项目,选择参加的是真正能让学生动手、动脑的项目,如FLL工程挑战赛、机器人场地任务挑战赛等。记者在大兴三小现场观看了学生进行的机器人场地任务比赛和机器人排雷比赛,对学生娴熟的技术和沉稳的心态印象深刻。大兴三小负责机器人活动的李老师介绍说,这两个项目不仅需要学生钻研技巧,熟悉不同机器人的传感器部件,具备较强的现场判断和应变能力,还特别磨炼学生的耐心和毅力。尤其参加机器人场地任务比赛,学生需要亲自动手用标准的机器人模块去组装机器人,还要根据场地任务的不同,综合考虑次序、效率等因素,并在比赛现场做出决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力得到了锻炼,还拓展了思维方式,让他们更为专心和细心,这些素质会逐渐内化为学生的品格,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很大助益。学生到全国赛场上历练后,视野开阔了,自信心增强了,对学科知识的学习又是一个促进。所以,学生参加机器人活动后,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都得到了提升,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

数字校园:风险评估、分级认证,有效降低投资风险

小学数学研修心得范文6

------------------撰写教研论文的一些体会

江西省信丰中学邱礼明341600

现在,有教师(包括老、中、青)教学经验比较丰富,钻研业务勤奋,讲课艺术水平也较高,教学效果较好,可就是苦于写不出文章,其中绝大多数并不是不能写,而是不知道怎样写,写些什么内容,特别是有些想发表的文章,一是不敢投,二是不知如何投。本文就此谈点粗浅看法,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一、选题----写什么内容

选题的主要途径:如何捕捉素材呢?基本途径有十条:(1)从教学实践的成功中捕捉;

(2)从教学实践的失败中捕捉;(3)从学生学习的成功中捕捉;(4)从学生学习的失误中捕捉;(5)从听课中捕捉;(6)从阅读别人的论文中捕捉;(7)从浏览报刊杂志中捕捉;(8)从师生交谈中捕捉;(9)在讲课过程中捕捉;(10)从钻研教材中捕捉。

1、从教学实践中获得启示。作为一线教师,天天从事着教育教学实践工作,有着丰富的“写作源”,“处处留心皆文章”。因此,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头脑中要有“研究”的意识,边实践边研究,这样就能使自己的眼光变得敏锐,就能随时从活生生的课堂中捕捉到“鲜活”的写作素材。

A、备课中发现选题

只要认真备课,或多或少总会发现选题的。备课时,可着重考虑:教学思路、课堂结构、板书设计、习题选编、提问要点。根据某课着重钻研某个方面。

B、上课中发现选题

C、作业批改中发现选题

D、听课中发现选题

E、评课中发现选题

2、从思索中发现选题

教学研究方面可写的内容很多,可分为调查研究,实验报告,经验总结,理论研究等类型。对我们从事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写:

2.1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例如:对课本上某些概念的引入过程或某些定理、公式的证明过程作适当的改进和更新;对已有的命题作适当的推广或移植;对课本上某些错误进行分析校正或是站在新的理论高度用新的观战来分析和研究某些问题。

2.2教学实践经验总结方面。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总有这样那样的,或大或小的体会,总有自己的得意之处,要善于及时总结,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感笥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3对学生心理研究方面。如普通高中学生学习的思维特点和规律,差生的转化;数学教学的课外工作(课外作业、课外辅导活动、学科竞赛、技能竞赛等),常见解题错误分析。

2.4学科思想方面。如某些学科问题的特殊解题思路或巧解妙证,及一些学科思想和方法的运用等。

2.5课程、教材、教法的试验性研究方面。目前,我国城乡有许多学校的教师都在参与各种课程设置、新教材试用和教法改革以及作业批改等方面的研究,这些方面的体会、成果很值得一写。

2.6高考试题研究:试题的优美解法,学生的典型错误,试题的推广等。

二、撰写

1.拟定写作提纲

确定了题目,并有了充足的素材和论据,也不要急于动笔,可以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先拟写论广的详细提纲,提纲是帮助作者整理思路,指引你如何取舍文章的内容,是将要写成的文章的骨架,它起着疏通材料、安排材料形成文章基本结构的作用。

2.写作初稿

提纲拟定以后,就要抓紧时间写作初稿。初稿要紧紧围绕提纲尽快地写,最好一次就完成,初稿写成后,不要急定稿,先把它搁置一两天,然后再很快地重读一遍看表达是否清楚,计算是否准确,推理是否严谨更正明显的错误,改正字迹模糊的地方,等三、五天以后再全面修改定稿。

3.个性润色

文章的修改润色,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一是结构修改,二是词句修改,三是审定图表和数字符号及字母的大小写,四是重新写题目。

初稿写完后,还要不厌其烦地反复推敲、修改。有人说,好的论文,往往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论文初稿写好后,不要急于修改,最好搁几天,广泛听取意见,通过朗读进行反复修改。

修改论文,主要从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两个方面考虑,思想内容的修改是首要的,但也不能忽略对表现形式的修改。修改论文要由大到小、由整体到局部逐步逐层地进行,每次修改都应有侧重点,如全文检查:主要检查论文的主题是否是自己提炼出来的?是否以正确的主题句表现出来?各个部分的表述是否鲜明有力?材料与主题是否统一?部分检查:段落与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清晰?它们和主题是否有机地连接成一个整体?侧重点是否表达得充分?句子检查:每个句子是否准确地表达了内容?用词检查:用词是否正确?内容是否准确?读者能否理解?技巧检查:文字书写、行款格式有无错误?标点、符号、数据、表格、插图使用是否准确和得当?错别字是否都已改正?

怎么修改呢?我的做法是:放开声音去读,用耳朵去听,开动脑筋去想,不停地动手去修改。初稿经这么一读,其毛病就能暴露得清清楚楚。如哪些句子不顺畅,哪个地方读起来上气不接下气,哪个地方衔接不紧密,哪个地方词跟词搭配不当,哪个地方句子万分少了或多了,哪个地方观点与材料不统一,等等。与同时应该分别怎么改。就这么一边诵读、一边推敲、一边修改,反来复去地改上七八遍,也就大致可以改得比较满意了。

也可以采取“冷处理”的方法,即写好初稿后先搁上几天,待头脑冷静下来再去修改。因为只有头脑冷静下来,才可能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去审视自己的稿子,比较容易地发现初稿的一些毛病。

4.定稿:要特别注意论文书写格式

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栏目:(1)标题。标题要求准确地表达主题。标题可以占一行,也可以上下各空一行;长文章的标题上下应该多空几行,甚至独占一页。标题在一行里有两种写法:一是居中,字数少的,各字之间可以空格;二是前面空四格,字数过少不宜用这种写法。副标题是对正标题的补充,可以在前面加一个破折号;正题、副题,开头排列不要完全对齐。小标题,即分题也要写于一行居中,与正标题一样;上下可以空行,但不要这正题所空的行数。标题字数过多,可以转行。转行时要照顾一行里词或词组的完整,又要在长短上搭配匀称。(2)作者署名。作者署名,不论个人还是单位,就放在标题下面,占一行,通常要注明单位,可写在署名的同行或下一行(有的刊物将单位定在文末),如和标题隔一行,下面正文也要隔一行。署名在一行中要与标题对应而居中,名字若是两上,当中应空一格。

(3)正文。正文包括关键词(视具体刊物),引言、实质、结语四部分。正文每个字占一格,标点也应占一格,每段开头要空二格。文章若分几大部分而不加小标题和序码时,为了醒目,各部分之间可空一行;用了小标题或序码,全文结尾无法加小标题或序码时,也可空

一行。(4)序码。写文章,需要分条分项时,要用序码。用得最多的是小写汉字数码和阿拉伯数码。现在出版社规定的有四种序码:第一是:一、二、三??;第二是:(一)(二)

(三)??;第三是:1.2.3??;第四是:(1)(2)(3)??。编写书籍时, 可以与编、章、节结合使用。(5)引文。段中引文:凡是强调性引文都写在行文之中。如果引的是原文、原话,要加冒号、引导;若引的是原意,只加冒号即可。提行引文:重要的、强调性或较长的引文可提行引出,即另起一行,比正文缩两格,即开头缩四格,其他前后各缩两格。另外,也可采取更换印刷字体而不缩格,或加引号提行不缩格的办法。(6)附注。对正文中的一些词语或引文出处要作说明时,用“附注”。在要注的词语或引文右上角加“注码”,如[1]、

[2]等。如果注释很少,也可以用[注]或米花“*”标出,附注通常有三种:(1)夹注:简短的说明、注释、就是写在要注释的词语、引文后面的括号内。如果数量多,注文长,就不宜采用。(2)脚注:即页中附注,把附注置于本页地脚处。(3)尾注:把附注集中在全文、全书的末尾,或者把一章一节的附注集中在章节尾部。(7)页码。凡超过一页的文稿,每页都必须先标页码。页码用闰伯数字写在右上角或右下角紧靠框线处。(8)关于数字的规范用法。1987年1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七单位了《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要求在涉及数字时使用汉字和阿拉伯数字体例要统一。

三、发表---怎样投稿

1.要对准栏目投稿。为了使你的稿件及时准确地送到专栏编辑手中,除按一般要求写信封外,还应在信封上写上栏目名。

2.要做好发稿记录。你的稿件发往何处、何时发的,结果是否发表,都要及时加以记载,以便在过了录用通知期限后,再向另外刊物投稿。

3.配合教学进度的稿件,向杂志社投稿要提前3、4个月寄出,向报刊投稿要提前1━2个月寄出。

4.切忌一稿两投或一稿多投。

5.稿件要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详细通讯地址和邮政编

6.在投稿时,还可以顺便写上一封短信,与编辑取得联系,寻求他对你的稿件的意见,以及对你的研究工作的看法。

7.常见的与中学数学有关的刊物及投稿地址

(1)《数学教育学报》,(季刊)主办:天津师范大学,协办:全国十多所师范大学 地址:天津师范大学中院《数学教育学报》编辑部

邮编:300070电话:022-23541034主编:王梓坤院士

她是目前数学教育领域里权威的学术刊物。作者主要是大学教师和教研人员。

(2)《数学通报》(月刊),主办:中国数学会,北京师范大学等;

地址:北京师范大学《数学通报》编辑部邮编:100875

电话:010-62207753,62207741主编:刘绍学她是数学教育类核心期刊

(3)《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月刊) 主办:陕西师范大学

地址:陕西师范大学《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编辑部邮编:710062

电话:029-5308154主编:石生民

网址:

(13)《中学数学杂志》 主办:曲阜师范大学

地址:曲阜师范大学《中学数学杂志》编辑部

邮编:273165网址:

E-mail:jmath@qfnu.edu.cn主编:李吉宝

(14)《数学教学研究》 主办:西北师范大学等

地址:西北师范大学《数学教学研究》编辑部邮编:730070主编:王仲春

(15)《上海中学数学》 主办:上海师范大学

地址:上海师范大学数理信息学院《上海中学数学》编辑部邮编:200234

(16)《福建中学数学》 主办:福建师范大学

地址:福建师范大学数学系《福建中学数学》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