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指导课程论文范例6篇

就业指导课程论文

就业指导课程论文范文1

目前,很多学校已经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但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学校要意识到这门课不仅仅是传授就业知识和技能,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它还能帮助学生很好地度过大学阶段,为以后的职业发展和人生规划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学校要按照“全程性”的要求,高度重视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要把这门课的建设与实施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一条重要途径,作为高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其列入教学计划,成为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并加以规范化建设。

二、规范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研室的建立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研室是该课程的教学组织,它的建立是不可或缺的,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基础。目前国内高校对于该教研室的所属有不同划分,有的归到招生就业办公室,有的归到学生处,还有的归入德育教学部,其中划入招生就业办公室是比较常见和合理的一种归属方式。教研室担负着涉及课程教学在内相关活动的组织和实施,为就业指导课提供组织和制度上的保障,进而能够加快课程的系统化、专业化建设,从而奠定就业指导课的教学地位。1.构建全程化、全员化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建立要突出体现全程化和全员化的特点,这就要求该课程应从新生开始,面向全体学生,分阶段、有重点地进行教学活动,不能一蹴而就,忽视“过程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实施过程应该是对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过程,因此要以全程化的要求设置就业指导课,每个阶段的教授内容和方法都要有所不同,分学期、分重点地进行合理规划与开展[2]。2.规范教学大纲、加强教材建设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课程的实施质量。教学大纲是课程进行的主线,教材是课程进行的“剧本”。就目前来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指导方面的教材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种类繁多,但良莠不齐,在大纲的统一性或者教材自身内容方面往往存在不足,缺乏公认的标杆性和全局性的好教材,这就给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带来了不少困难。目前,选用一本教材作为主教材,再根据大纲选用几本辅助教材是普遍也是比较合理的现象。我院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适当地选用了非本校的教材,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在时机成熟的时候编写了适合自己学校学生类型和教师授课需要的教材。但无论是选用还是编写教材,都要本着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操作性的原则,用一本有教育性、实用性、指导学习功能的好教材来保证就业指导课的顺利进行。3.健全课程管理机制、规范教学管理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应纳入到高校的教学计划中,这就必须建立相应的教学管理和检查机制。一是要保证教学学时和教学条件,促进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规范学;二是要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考核;三是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考试,考试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基础知识可以采用试卷考试,其他注重实践的内容可以采用课后作业、实践报告、课后访谈等形式考核。

三、加强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课程的主要实施者,因此,建设一支相对稳定、专兼结合、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师资队伍,是保证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首先,我国职业指导课师资队伍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从教师数量、队伍结构还是教师素质都需要加快建设。大多数高校的职业指导课教师主要是由就业办公室、学生工作处的老师、学生辅导员担任。这些人工作在第一线,了解、熟悉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有具体指导学生就业的经验,能及时了解和掌握就业信息,这也是目前多数高校选择他们承担教学任务的理由。其次,这支队伍因为刚刚起步,也存在许多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加强对就业指导教师的系统培训。由于本课程涉及许多学科知识,因此教师具备多学科的知识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由于多数老师都是“半路出家”,所以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心理学、职业指导、科学测评等方面的培训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还要鼓励教师通过职业指导师资格考试。再次,要鼓励教师开展教学交流活动,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第三,要让教师走出去,打破传统的、封闭的课堂讲授模式。因为该课程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时代性,任课老师要有计划地到校外进行调研参观,比如进行毕业生的跟踪、用人单位的回访和交流、市场需求调查、企业参观等。任课教师在调研参观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才能使课上得生动、鲜活、有说服力,才能与社会接轨,避免口头说教,纸上谈兵,才能使课程的经验属性更加突出。第四,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还要靠教师自身多学习、多钻研,只有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才能真正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师要通过自学扩充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是课程的需要,也是教师自我提升的基础,而这种提升不可能仅仅通过几次培训来完成。

四、改进就业指导教学方法和手段

就业指导课程论文范文2

一、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模式现状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和活动程序,通常由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操作程序或环节、实现条件以及教学评价等因素构成。目前多数高校将“会计学毕业论文”作为课程体系中工作技能教育层面中的一门必修课(4学分),与会计专业其他课程相比较,该课程近年来在教学方面的改革显得不足,尤其是缺乏合理的教学模式,教学环节随意性较大,使得该门课程应具备的训练和培养学生理论思维与创新能力的作用受到质疑。

(一)教学理念不明确传统的教学理念是“以教师为中心”,近年来我国教育界提出了“以生为本”的新理念,越来越多的课程教学中开始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但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教学通常是采用课下指导的方式,并且通常安排在第八学期,学生忙于就业联系工作,教师难于与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交流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不能到位,谈不上“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由于无暇顾及论文,常采取临时突击应付了事的态度,使得论文写作成了一种形式,更谈不上在论文写作中“以学生为主体”,使得该课程由于教学理念不明确导致师生关系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

(二)教学环节不规范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特定的逻辑步骤和操作程序,即教学环节,它规定了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各步骤应当完成的任务。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教学流程与环节通常包括:选题、搜集整理资料及技术准备、制定进度计划、撰写开题报告和论文提纲、交流讨论、撰写论文初稿、思考讨论后的修改及定稿、进入论文答辩,并且在这些过程中教师的指导贯穿其中。但由于该课程的教学环节通常采取课下指导的形式,再加上课程安排缺乏科学性,师生沟通交流讨论的时间难以保证,使得某些教学环节被忽略或者越过,各环节的任务无法有质量地完成,最终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

(三)教学大纲缺失教学大纲是指导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纲领性文件,对课程性质、目标、内容、课程进度、文献及参考书目、学生作业及评分标准等做出规定,是实现教学模式的重要因素。然而,目前多数高校会计学毕业论文作为课程体系最后一门课程缺少教学大纲,指导教师不能及时地根据学科发展、课程改革以及社会需要调整选题,不能合理根据预定的进度安排文献查阅整理、提纲拟定、论文撰写等指导以及与学生在各环节的交流讨论,不能有效地查看学生的完成进度及对学生各环节的表现做出评价,学生不了解该课程的具体要求,不能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安排好论文写作,只是一味地在指导教师的催促下被动地完成任务。

(四)教学评价标准不尽合理教学评价是教学模式中所特有的为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评价方法和标准。目前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指导教师和答辩委员小组各自给出成绩,最后按比例给出最终综合成绩。尽管从选题、调研、搜集资料、论文撰写、修改到定稿、参加答辩,每一环节和过程都制定有相应的规定和标准,但在实际操作中,考虑到学生如果毕业论文成绩不合格就无法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书,不得不降低评定标准。在答辩资格取得和控制方面通常没有具体的要求和标准,使得部分学生在论文写作时缺少压力和动力。同时也缺少对指导教师的考评办法,没有从努力程度、优秀论文等方面进行评价,也使得指导教师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会计学毕业论文应设置为专门的研讨课

研讨课作为一种教学模式,起源于18世纪德国哥廷根大学,现已在西方发达国家大学文科教学中被广泛采用。近年来,我国研究型大学开始尝试研讨课教学模式,并开展了许多积极的探索,如开设新生研讨课,帮助学生完成进入社会生活和学术生活的过渡,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专业兴趣;一些专业老师也在自己的课程教学中,将研讨课教学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之一。由于会计学毕业论文与其他专业课程不同,没有专门的主讲教师,而是将学生分配给每一位指导教师,每一位指导教师都担任该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但都没有将其视为一门需要独立完成的课程,忽视该门课程的质量和效果,缺乏探索该门课程教学改革的主动性,使得该门课程长期处于教学改革的边缘境地。尽管针对近年来毕业论文质量下滑进行了原因和对策分析,但至今尚未真正从教学模式的改革上进行探讨。研讨课作为一种教学模式,与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有着很大程度的融合性,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二者在教学理念上的契合研讨课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需求、能力、兴趣和学习风格,强调学生活动的目标、学生的动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教师的作用只是学习过程中的促进者和推动者,这种教学理念符合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教学要求。会计学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完成的习作性的学术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学术性、科学性和创新性,这就要求师生之间需要经常互动研究和讨论,教师应当发挥好指导作用,做好选题、文献搜集整理、观点梳理、实地调研考察、论文写作方法等的指导,这种指导应当是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要求。而研讨课教学模式则具有固定的时间、具体确定的教学环节和要求,它不同于一般松散的学术讨论,更不同于随意性的课下辅导,这些具体而明确的规范,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作为一种课程类型稳定下来并形成制度,对教师指导学生的方式和学生形成自主研究学习的能力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能够真正地体现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二)二者在教学内容上都具有拓展性的特点课程是否适合设置为专门的研讨课课程,一般应考虑以下条件:适应一年级新生的知识背景,以入门级课程为主;以专题为教学内容的主要组织载体,不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研讨课的教学目的之一在于帮助学生在一般原理的启发下理解具体的事物,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方式,是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运用和拓展。与其他专业课程不同,会计学毕业论文没有固定的教学内容,它需要指导教师关注实际问题,具有选择和确定恰当问题的能力,即论文的选题。会计学毕业论文的选题来源可以有不同的渠道:指导教师对会计专业或与专业关系密切的跨学科的研究热点、前沿问题有一个基本的把握,或者将自己的在研课题分解成若干问题,或者将会计实务中出现的新问题等,确定为可供学生选择的论题;也可以由学生根据课堂的专业课学习中发现的理论问题,或者是在社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确定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论题。在选题阶段,一般指导教师不宜直接给学生指定论文题目,而是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准备,发现、归纳、整理自己的研究点,这一过程是学生对前期专业课程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指导教师将这些论题整理成大致的研究领域或方向写进教学大纲供学生选择,这样一方面学生在选题时有一定的空间,挖掘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结合学生的专业兴趣确定恰当的论文题目,另一方面也方便指导教师根据学科理论动态以及会计实务的新变化,随时调整论题。

(三)二者在教学流程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研讨课教学模式具有完整而规范的实施流程,主要包括确定研讨主题、查阅文献资料、主题报告宣讲及课堂讨论交流、修改报告论文等,其灵活性和适应性较强,可以结合不同课程的要求加以运用。与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教学流程相比较,二者有许多相同的环节,可以尝试将研讨课教学模式的规范流程科学地运用到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使二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发挥研讨课教学模式研究问题、合作研究、提高创新能力等功能,最终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在将研讨课教学模式应用到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环节时,要注意以下两点:(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会计学毕业论文实践性要求较高,要求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需要灵活地安排试验、参观、调查等教学活动,或聘请实务界人士进行座谈,让学生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2)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以往的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大都是在课下时间完成,使得论文指导工作随意性较强,论文质量难以保证。根据研讨课教学模式的要求,可以将一部分论文指导工作安排在课堂时间来进行,如把实习调研、选题、文献查阅搜集整理方法、开题报告和拟定提纲、论文写作规范等方面通过不同的专题讲座形式来集中指导,既可以提高效率,也可以减少逐个学生指导的随意性,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在课堂上通过主题报告宣讲、课堂讨论交流方式来进行,这样可以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广泛交流合作,不断产生新的灵感,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真正实现教学和研究的融合,促进教学相长。

三、会计学毕业论文应用研讨课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在将会计学毕业论文设置为一门专门的研讨课时,要注意与其他课程教学中采用研讨课教学模式的要求不同,在具体实施中要结合自身的教学规律和特征。

(一)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调整现有的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学期和时间上的安排,将其时间跨度安排在第七、八两个学期。在第七学期分配指导教师后,指导教师便可根据研讨课的教学模式合理安排教学活动。首先,指导教师将选题、文献查阅搜集整理方法、开题报告和拟定提纲、论文写作规范等方面通过不同的专题讲座的形式在课堂上集中指导,在这个过程中,指导教师既是讲授者,又是指导者和主持人,并负责解答学生的提问,或就某些问题展开讨论,帮助学生了解毕业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应达到的要求。其次,学生确定好选题后,安排每个学生就其选题所作的资料搜集、观点梳理、文章结构等论文前期准备工作以主题宣讲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指导教师应作为参与者、讨论者、提问者展开交流与讨论,让学生在这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中,不断地得到新的启发,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思考。在第八学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安排并完成论文的写作,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修改定稿等,可以和指导老师单独沟通交流。这样不但可以解决以往论文指导和写作的仓促,也避免了与就业联系工作时间冲突,更重要的是在研讨课教学模式下,会计学毕业论文课程更加规范,从而使毕业论文质量有了根本的保证。

(二)建立完善的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对规范指导课程教学、保证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根据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教学特征,在编制教学大纲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教学内容的特殊性。会计学毕业论文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应包括两部分,一是指导教师汇总的选题,学生可以在选题范围内确定论题;二是指导教师就各项指导内容安排专题讲座。(2)研讨课教学方法的说明。描述将研讨课教学模式融入到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的流程和环节,让学生了解和熟悉这一过程,明确教师和学生彼此的权利和责任。(3)课程跨度时间较长。毕业论文的准备与写作有一个过程,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教学大纲中要明确规定在各个时间段内需完成的任务,具体包括:在第七学期的课堂指导中,指导教师所进行的每次专题讲座的名称和进度,根据需要安排的参观调查、专家座谈的大概内容和进度,以及每个学生的主题宣讲进度;在第八学期,学生需要完成初稿、修改、定稿、答辩。(4)课程评价的过程性。由于研讨课教学模式的引入,使毕业论文的评定结构发生相应变化,除了包括以往论文写作质量和答辩表现两部分成绩外,还加入了根据资料准备、课堂主题展示及观点陈述、课堂讨论、开题报告的完成等环节的诸多表现情况给予学生成绩评定。同时,完善的课程教学大纲不是一成不变的,每年需要根据情况的变化适当地进行调整,并保证在教学实践中得到有效执行。

(三)需要其他课程教学的合理配合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是会计专业教学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富有创造力地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但这种能力的获得不能单靠这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来实现,而是需要本科阶段一系列的课程教学配合来共同实现。这就要求其他课程教学中也应进行多种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尝试与实践,而研讨课教学模式就是其中的一种。具体做法:一是在一些知识体系完整而系统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在传统讲授的基础上,将适合研讨的内容由教师确定合适问题,引入研讨课的教学模式;二是在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不同阶段递进式地设置若干专门的研讨课课程,如一年级的“会计学科概览”、二三年级的工作技能教育层面的某些模块课程选修课、四年级的“会计专题”等,让学生在这些不同的课程中,多次经历发现问题、研究收集、归纳整理、主题发言、交流讨论、书写报告及论文等过程,不仅能够体验到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等逐渐得到培养和提高,从而能够在最后的毕业论文环节得到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升。需要强调的是,会计毕业论文还需要与“毕业实习”环节紧密配合,学生可以通过毕业实习熟悉企业情况,搜集论文数据,实现毕业论文与社会实践的链接,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给学生配备一名实践导师,由校外单位或学校实习基地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财会人员担任,帮助学生解决在实习和论文写作期间遇到的一些实务问题,以弥补理论指导教师在实践经验方面的不足。

[本文系2013年度中国海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引入研讨课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于卫兵:《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运用研讨课教学模式的探讨》,《中国大学教学》2012年第9期。

[2]宋光辉:《开设新生研讨课“教育与经济”的三点思考》,《中国大学教学》2011年第4期。

[3]马启民:《“Seminar”教学范式的结构、功能、特征及其对中国大学文科教学的启示》,《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

[4]唐轶:《美国研究型大学新生研讨课教学模式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2期。

(编辑熊年春)

就业指导课程论文范文3

关键词:就业指导课程 实施现状 对策研究 大学生

课 题:本文系云南农业大学就业工作研究项目“基于WSR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的阶段成果。

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笔者所在的课题研究组通过发放问卷,针对A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实施情况及学生的反应进行调查。调查问卷共发出801份,收回有效问卷729份,有效回收率为91.01%。结果表明,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的整体满意度偏低;认为授课方式单一,比较喜欢多元化的授课方式;感觉授课内容枯燥,比较喜欢生动、有趣的授课内容。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中,男性占总数的57,34%,女性占总数的42.66%;调查对象中,理工类学生占38.68%,农学类学生占的32.1%,其余专业的学生占29.22%。

二、调查结果实证分析

1.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的总体评价

729名被调查者中对课程非常满意的占6.58%,满意的占51.3%,感觉一般的占36.22%,不满意的占5.9%。从对就业指导课程的总体评价来看,超过一半的学生对课程比较满意,说明A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36.22%的学生对课程感觉一般,说明就业指导课程还需要进行比较大的改进。

2.学生对授课形式的评价

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授课形式调查分为授课教师的组成结构、教学班级的大小、合作授课与否等几个方面。在授课教师的组成结构方面,65.16%的学生赞成校内外教师共同授课,提高授课内容的丰富性,使之更加接地气。在教学班级的大小方面,42.11%的学生希望采用小班教学,说明小班教学更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在合作授课与否方面,喜欢合作授课的学生占67.35%,说明学生倾向于授课教师之间合作上课,这样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

3.学生对授课内容的评价

(1)本次对就业指导课程常见的8个专题进行了调查,其中职业素质和能力拓展、求职技能两个专题,学生认为比较重要并且比较喜欢,说明这两个专题对学生就业比较实用,应加强这方面的教学。

(2)对实践教学环节,62.28%的学生认为应该将实践教学环节纳入就业指导课程中,认为没必要的学生占20.71%,感觉无所谓的学生占17.01%。这表明实践教学环节纳入就业指导的体系中的重要性。

4.学生对课程安排的评价

近60%的学生认为在大三开设就业指导课比较合适,大一、大二时对就业问题还比较陌生,大四由于忙于实习、毕业答辩及找工作,时间上不太充裕且过于靠后。

三、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

1.教学形式过于单一

课程性质方面,目前根据教育部的统一要求,高校基本上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是部分高校还没有将其设为必修课,仍然以选修课、公选课的形式进行教学。授课方式方面,就业指导课授课形式大都是讲解式、灌输式教学,学生参与和互动较少,上课的效果大打折扣,教与学脱节。就业指导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在于学习多少有关就业指导的理论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实实在在地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因此,讲解式教学或者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授课规模方面,由于受到学分、学时的限制,再加上高校教室资源的缺乏,很多高校还采用大班教学的方式。大班教学对就业指导课程的部分专题可以适用,但是对需要互动、交流的专题就很难取得应有的效果。这样就出现了教师讲得情绪激昂,学生却自己玩得兴起。

2 .授课内容不够丰富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是根据时展的需要应运而生的一门实践课程,由于开设时间短、研究人员较少、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较少,再加上授课教师多是从事学生就业具体工作的教师,因此,授课内容不够丰富。这就造成了授课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足,不能充分满足学生求职的个性化需求。

3.课程安排不够合理

一方面,很多高校在大四学年才安排就业指导课程,这个时候学生一般都把精力放在毕业实习、撰写论文及毕业求职等方面,没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关注就业指导课程,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另一方面,由于就业指导课课时有限,授课教师只能把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涉及的有关知识和专题走马观花地给学生过一遍,很难通过设计精巧的案例和实践将相关知识展示出来。

4.授课师资来源有限

从调查的情况看,学生比较喜欢校内外教师共同完成这门课程的教学,理论与实践较好地结合,才能更有效地指导学生求职,这样才能使就业指导课更加接地气,学生才能用得上。但是,高校采用更多的是安排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或者学院里对就业指导课程感兴趣的教师进行教学,很少能做到校内教师和校外企事业人力资源经理共同备课、联合上课。

四、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实施对策

1.外引内联,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目前,就业指导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如何整合资源,把校内外专家、教师、学者、企业高管、政府人员等通过内引外联的方式整合起来,纳入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团队,这一问题就成了首要解决的大事。高校以学校就业指导专门机构牵头,教务处、校友会及各学院通力配合,利用校内外优秀资源,建设一支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当然,高素质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立,一方面需要整合各方资源,将其纳入统一的体系中。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校内教师集中培训、校外专家就业沙龙等方式快速而有效地提升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水平。

2.注重实践,建设一套高水平的课程体系

就业指导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仅有理论的教学内容是完全不够且不实用的。因此,要根据就业指导课程本身的性质,将就业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集中梳理与归纳,通过案例教学、实验教学、模拟教学、实战演练、现身说法等实践形式,建立一套高水平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内容要经过教师内部讨论审核、学生反馈以及用人单位征求意见等方式,反复地修正,最后形成一套内容丰富、理论与实践结合、针对性强、实用效果好的课程体系。

3.寓教于乐,形成一套高标准的教学模式

就业指导课程虽然实战性较强,但毕竟是一门课程,需要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进行讲授,学生才能喜欢、才能在具体的求职过程中加以运用。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式教学显然已不再适用,再加上就业指导课本身的特性,要寓教于乐,采用各种互动式教学、能动式教学方式来开展这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得知识。

五、小结

本文在对A高校就业指导课程问卷调查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梳理了出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目前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通过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一套高水平的课程体系以及形成一套高标准的教学模式等措施,提升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就业指导课程论文范文4

【关键词】广西高校 就业指导课程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2C-

0157-02

立足广西现实,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有效性进行研究,从而引导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使其能够理性评价自己,全面发展自己,这是当前广西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

一、就业指导课程现状

(一)课程指导理念存在一定误区。受实用主义教育观的影响,现阶段的就业指导理念仍停留在以帕森斯式的“就业安置”为目的的阶段,满足于帮助大学生找到一份工作,广西诸高校也不例外。这种就业理念认为,就业指导课程从根本上是为解决大学生就业而设置的,而衡量课程的有效性是学校就业率的提升,“先就业,再择业”观点是其具体体现。这种就业指导理念其实是一种“见物不见人”的理念,忽视甚至损害了大学生的真正需要和终身职业发展,不符合“以人为本”的时代要求。“先就业,再择业”观念的直接影响是导致大学毕业生频频跳槽,因为其参加工作之前就暗含着要“再择业”,如此一来,社会资源必定浪费,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必然耽误。事实上,毕业生正确的就业定位主要来源于学校科学合理、有效的就业指导,因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及正确的指导理念显得尤为重要。

(二)课程设计本身存在一定缺陷。从就业指导课程设计的目的来看,由于就业指导课程成为学校提高就业率的一个途径,因而忽视了课程面向的真正的主体――大学生,其就业质量、职业生涯规划以及综合素质的发展缺少必要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广西发展的实际需要。从就业指导课程内容来看,缺乏适合广西本地大学生发展和结合广西经济社会需求的就业指导理论体系;缺少针对广西区内大学生群体的有效指导和基于社会发展需求的就业导向,指导模式单一化;课程内容科学性较差,偏重于就业政策和就业技巧,忽视就业心理和职业能力的指导。从就业指导教学方法来看,重讲授而轻实践,较多高校将就业指导课作为单纯的理论教学来对待,教学方法单一,没有结合各专业特点,开设实践教学环节。从就业指导课程效果评估来看,较多高校普遍的做法是要求大学生撰写课程小论文或进行开卷考试以对课程效果进行考查,具有随意性,至于课程的有效性则缺乏科学的评估机制。

(三)师资状况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广西多数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师资队伍基本上停留在粗放式的运作,基本没有专业化、职业化的教师队伍。首先,师资队伍结构成分复杂。在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的部分高校中,参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教师基本上以院、校两级学生工作辅导员、干部和思政系列专业教师为主,而且队伍人员多数是“半路出家”,就业指导课程充其量算是其工作之余的“副业”。从事就业指导的人员难以顾及对大学生就业的深入研究和全面指导。其次,师资队伍的理论专业化素养低。纵观广西多数高校,对大学生就业课程的理论知识系统缺乏专门地学习与培训,加之教师队伍的工作能力、水平和学历层次等参差不齐,课程的教学理念、研究深度也因人而异,难以保证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二、就业指导课程有效性之对策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课程教学理念。在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大学生的独立发展和逐步成才。就业指导不能单纯地被看做信息的平台,局限于为毕业生实现就业提供必要的帮助。而应充分重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张以大学生为基础,树立以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第一要务的观念;强调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发大学生的潜能,在就业指导中体现人文关怀。从而实现大学生个人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使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真正发挥实效。

(二)优化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设计。一是以大学生发展的需要为基点优化课程设计。满足大学生发展的需要是对就业指导课程的最基本要求,也是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体现。首先,应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广西高校的生源以广西本地人为主,少数民族成分多,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家庭条件、就业观念或多或少都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同时广西各高校之间的学生群体也存在整体差异,这就要求就业指导课程在选择课程内容上具有针对性。可在实现课程全程化的基础上,突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群体对就业指导课程的特殊性和多样性需求,进行基于学校自身特色的、不同行业分类的就业指导,并根据不同求职需求的学生群体,设置层次类型多样,针对性强的课程设计。其次,应根据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观念设计。可通过推行测评系统进行评估。将职业测评作为课程的一部分,要求学生进行自我测评并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根据学生测评之后得出的结果及其生涯规划,对学生做出相对个性化和专业化的就业指导服务,让学生对自己的个性、特长、爱好和专业发展形成清晰的认识,为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奠定基础。最后,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设计。为满足学生心理发展需要,就业指导课程应吸纳心理咨询、心理调节等相关内容,并融入通识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公民教育等理念,引导大学生建立健康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价值观。

二是以广西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基点优化课程设计。学校课程应积极适应社会生活。就广西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而言,课程设计应以广西发展的需求为导向,使大学的就业指导将对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对国家建设的自觉承担结合起来。这就要求课程的设计不仅应以广西的就业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更重要的是寻求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与广西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结合点,实现大学生个体发展与服务广西社会需求的双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毕业生择业的日趋复杂,空泛的理论说教已不能满足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实际需要。为此,就业指导课程应体现其实践性、针对性和与时俱进性,不能脱离广西发展的实际,不能偏离作为接受指导对象的大学生的文化特点和个性特征。因而既要求就业指导机构对广西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民族地区后发展、欠发达的历史时期有足够的认识,也要求对广西面临的重大历史机遇和严峻挑战有足够的认识,更要求对广西发展实际的人才需求结构的复杂性作出科学的判断。可以以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为契机,鼓励教师对广西区情和就业环境进行教学与研究,尝试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流动导向机制,使人才流向真正适合其发展的岗位。

三是以课程自身发展的需要为基点优化课程设计。此需求是科学发展观在课程内容选择方面的体现,要实现就业指导课程的可持续发展应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就业指导课程的存在、发展必然以其存在必要性为基础。就业指导课程有必要针对本校大学生未来可能进入的职业领域的变化发展,作出课程的自我调整,以提高课程的外在适应能力。第二,就业指导课程对自身领域新知识的兼容并包。就业指导课程的相关内容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如果不吸纳新时期就业指导方面的新理论知识,就无法实现自身发展。因此,可对国内外先进经验进行比较借鉴,探索适合广西本地大学生发展和结合广西经济社会需求的就业指导理论体系。第三,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机制。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高校课程评价体系。课程评价体系应包括对大纲、教材、教学方法、考核办法、教学质量等环节。同时,评价机制的构建原则应以政府、社会和高校自身为主体的共同监督评价。针对不同类型学校培养目标的不同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高校自评应包括用人单位、教师和学生参与的评价,特别应建立社会中介的第三方评价机制,避免单纯由政府主管部门的行政评价或学校自我标榜的评价。

(三)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首先,应优化师资队伍的结构。就业指导课程教师队伍的构成应包括三部分:一是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和专职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他们将作为就业指导课程教学队伍的中坚力量,可由学校各院系及有关部门负责就业工作的分管领导及联系人担任。二是各高校就业指导的专业教师。他们是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基本力量,能从专业的角度出发为大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充分的就业指导。三是校外知名企业人士。他们是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辅助力量,可从企业用人和社会评价的角度出发,为大学生提供最真实、最切合实际的就业指导。其次,应增强教师队伍的专业性。作为从事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教师应具备多学科的综合知识;新形势下对全国及广西的社会发展和就业环境进行调查研究和预测分析的能力;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等。可进行统一业务培训,制定从业标准,取得资格后方能从事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以此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最后,应重视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的基础研究。可在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下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教研室,鼓励任课教师共同参与到课程决策与研究中来,组织、筹划就业指导课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制订教学计划和大纲。在有能力的情况下还可组织人员编写和出版适用于高校就业指导的教材,开展专题研究、课题申报和参加相关培训及职业资格认定等工作,从而充实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理论研究基础,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可靠保证。

【参考文献】

[1]郭声琨.推动科学发展上取得新进展[J].求是,2008(22)

[2]陈丽.高校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3]杨杰.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与对策探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4(4)

[4]于海静.美国公民教育的历史沿革、现状与发展趋势[J].外国教育研究,2004(3)

[5]万维维.终身学习时代我国高校职业指导课程的构建[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6

[6]赵娟.当前我国大学课程设计的问题及优化[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7]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8]孙刘.基于就业能力的全程化高校就业指导体系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8

就业指导课程论文范文5

关键词:《教学要求》;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不足;修订

中图分类号:G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2)02-0086-0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臻完善和大学生就业体制的转轨,就业指导教育在我国逐步开始进入大学课堂并成为了一门课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国计民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作为其中重要一环的就业指导课程也因此受到高度重视。国务院办公厅在2007年初发出的《关于切实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2007]26号)中首次明确提出要“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为贯彻落实其精神,教育部办公厅在2007年底也下发了《关于印发的通知》(教高厅[2007]7号)。它作为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中的纲领性文件,在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由此就业指导课程在全国高校普遍开设,在高校课程及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曾有专家这样评价它的意义:“推进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对于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国民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努力把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对于推进教育创新,优化教育结构,改革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形成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教育体制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如果我们以挑剔的目光来看它仍存在着某些不足。结合教学实践而言,有学者认为:“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程教学对帮助大学生就业起到了积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但当前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程教学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不系统、教学案例缺乏、教学队伍不稳定、教学效果评估与反馈机制不健全、教学工具不到位等方面。”对此我们应抱着有则改之的态度,与时俱进地对《教学要求》进行修订完善,这也将有助于推动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发展。

一、课程名称应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改为“职业指导与生涯发展”

修改课程名称并非是我们哗众取宠,而是有着极为深刻的内在原因。一方面,用“职业指导”替代“就业指导”是近年来我们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认识的深化和升华。“就业指导主要体现了‘就业安置’思想,它把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作为追求的主要目标。就业指导主要集中在就业阶段进行,重在就业政策和求职技巧的指导;而职业指导的核心是人与职业的关系及其发展,其内涵是人职匹配、人职和谐的高质量,重在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教育引导学生,让他们能从社会需要出发,结合自己的特点掌握合理选择专业与职业方向、职业岗位的能力,进而有一个正确定位以及良好的职业发展前途。”由此可见二者的本质区别,而且“就业指导”中的“就”字也或多或少带有一些将就之义,这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所应追求的高层次性似乎有些不合。此外,就业是毕业生的事情而非其他在校生的事情,《教学要求》也要求这门课程“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还是使用“职业指导”这个概念更为合适一些。“大学生职业指导就是指导大学生合理规划校园生活、全面成长成才的教育过程,也是指导大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职业规划的各种活动过程及手段的总称。”另一方面,用“生涯发展”替代“职业发展”能消减对就业指导课程实用主义、工具主义的错误认识。现在有很多大学生甚至包括某些教师在没接触就业指导课程前,经常将它理解为类似劳动部门举办的就业培训,这实际上是一个极大的误解。后者大多是向社会人员传授一技之长以帮助他们谋生,而前者则更为关注职业对大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影响,这是两者之间最大的不同。“现代人的一生几乎都是在职业当中度过的,因此其生涯也就几乎成为职业生涯的代名词。”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涯发展”在现代就是“职业发展”的同义语。《教学要求》指出:“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从这个意义上理解,这门课程似乎更带有些人生哲学的意味,对大学生而言将成为其一生的指导。而且每年大学毕业生都有些在毕业后就自主创业的,对他们而言用“生涯发展”比用“职业发展”更合适。当然,获得良好的职业也是使人生获得完满的基本前提,用“职业指导与生涯发展”在逻辑顺序上似乎更合理。

二、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视角出发促进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学科化

尽管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近年来有了发展,但是目前仍然存在着相当多的制约因素和发展障碍。抛开实施中具体的物质因素而言,缺乏学科归属恐怕也是重要原因。在高校就业指导领域中,虽然近年来有关的各种研究(当然也包括课程研究)成果颇丰,但似乎总有个问题被忽略或者说被遗忘,那就是对就业指导课程的学科定位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科定位不明是造成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发展缓慢和其他很多问题的根源。“学科是课程编制的重要依据……学科标准更多地成为课程编制的导向。”换而言之,没有相应的学科理论做支撑,任何课程都只能是无源之水。就业指导在有些高校走不进讲堂,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学科定位不明。尤其在崇尚学术的高等学府中,没有学科作为基础的课程似乎无法存在。《教学要求》虽明确了就业指导公共必修课的性质,解决了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地位及相关的很多问题,但对其学科定位问题却始终没有进行明确界定。这使得有些高校即使勉强开设了这门课程,但也被人认为这是就业部门在“扯虎皮、做大旗”。那么这类课程究竟可不可以找到学科理论基础呢?其学科理论基础又是什么呢?我们认为人力资源理论可以作为其学科视角。“高校职业指导除进行有关通识教育以外,其主要任务在于指导毕业生认识自身、开发潜能,从而实现自身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力资源开发理论应当成为毕业生职业指导的理论基础。”我们通过近年来的思考和研究对这个问题又有了些新的认识。一方面,在同志所做的十七大报告中,“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与“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是紧密相连的,其后还明确提到了要“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对此我们似乎可以这样理解:做好就业工作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战略举措。《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2009]3号)更是在开篇就提到“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是我国宝贵的

人力资源”。因此,在我国将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纳入人力资源学科是符合国家大政方针的。另一方面,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所讲授的核心内容,应是如何使高校毕业生更好地融入企业人力资源体系,在实现充分就业和优质就业的基础上获得人生发展。从《教学要求》“主要内容”部分看,其中蕴含了很多与人力资源理论相通之处。《教学要求》的“主要内容”部分实际上涉及了七大学科,即哲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其中,涉及哲学是指其不仅要涉及职业道德这部分内容,而且通篇贯穿了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精神,以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命题;涉及经济学是指其在“了解职业”这部分内容里,有关我国产业和行业划分、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这部分内容实际上届于产业经济学和劳动经济学的范畴;涉及法学是指其在“就业权益保护”这部分内容里,主要讲的是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其相关法律;涉及社会学是指其“职业适应与发展”部分,谈的是“人的社会化”这个基本命题;涉及心理学是指其在“建立生涯与职业意识”和“职业发展规划”这两个部分里,涉及到了大量有关认知心理学和心理测评等方面的内容;涉及教育学则是指其“教学模式”上采用了很多不同于常规课程的教学方法;涉及管理学主要是指其在很多地方都涉及了人力资源方面的内容,最典型的就在“简历撰写与面试技巧”这部分。对主讲教师而言掌握这七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就是上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七种武器”。尽管《教学要求》中涉及了七大学科,但似乎都可归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HRD的客体是人,主体也是人,因此与人相关的学科,可以说都是HRD的基础,但是其中比较直接的学科是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管理学与文化学”;“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它与许多学科关系密切,一般而言,有社会学、管理学、法学、人类学、政治学、领导科学、伦理学、统计学、经济学及心理学等学科相连”;“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基本理论,其中包括人的本质学说、人的个性学说和人的价值学说”。从以上三段文字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即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就其本身而言,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七大学科的内容。这意味着涉及七大学科相关知识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可以最大限度地包容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这个学科视角之下。翻开一本比较全面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教材,其中基本上都包括了工作分析、招聘录用、绩效考核、薪酬管理、培训开发、职业生涯和劳动关系等方面的内容,它们基本上在《教学要求》的“主要内容”部分都有所体现,只是两者看问题的着眼点有所不同:前者以企业为视角而后者以作为劳动者的大学生为视角。从“简历撰写与面试技巧”等内容上看,实际上是在从逆向研究人力资源问题,因此能精通人力资源的就业指导教师,特别是在企业从事过人力资源工作者,往往能够更好地讲授好就业指导课程。当然,那种完全将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当作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简单做法是不可取的。

三、增添岗位创业内容,搭建职业规划及就业指导与创业部分的桥梁

当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体系结构和基本内容,主要由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和自主创业三部分组成,《教学要求》在编撰之中基本上也遵循了这个通例。在这三部分内容中前两者之间的逻辑联系非常自然,《教学要求》明确提出:“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但它们与后者的逻辑联系似乎有些脱节。求职就业与自主创业虽然都是大学生毕业后的出路,但它们仍存在重大差别:前者是他雇而后者是自雇。大学课程应当保持知识体系在逻辑结构上的严密性,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必须解决两者间的逻辑关系问题。令人遗憾的是《教学要求》似乎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为此,可否考虑在修订《教学要求》时,将“创业教育”分为岗位创业与自主创业两部分,从而解决就业与创业这两个部分的脱节问题。创业从广义上来说应当包括岗位创业与自主创业两部分,《教学要求》中所指的创业就内容而言显然是指的后者。其实强调岗位创业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也非常重要。所谓岗位创业是指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尽量发挥自己的能力去完成本职工作,在奉献社会的基础上实现自我价值。具体而言,在“创业教育”部分增设有关“岗位创业”的内容主要原因有三:首先,增设这部分内容解决了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在知识体系上逻辑联系不严密的问题。从实际情况看,每年确实有部分高校毕业生毕业后马上就开始自主创业,但大多自主创业成功的高校毕业生都是“先就业、后创业”的。他们在受雇于他人的过程中积累了经验和资金,而这些也都是他们今后自主创业必须要具备的。这就是说对大多数高校毕业生而言,只有先立足于本职工作、实现岗位创业而后才有可能实现自主创业。其次,强调这部分内容在中国历史传统和现实状况下具有特殊的意义。毋庸置疑,源于西方的就业指导理论在中国必须实现本土化。“高校就业指导模式的转向与重构,是生涯辅导理论本土化的实践。纵观当年美国的职业指导经过思想转换和模式重构走向了‘生涯辅导’,并成为教育体系之内的应有内容。转换和重构是艰辛的,需要理论思维的支撑。借鉴和本土化建构是大学生就业指导新拓展的基本思路……不仅如此,还有民族的历史的文化的:背景和政治价值观的影响,这就是本土化重构所要思考的问题。”西方国家在文化上非常崇尚冒险和个人英雄主义,这些国家高校毕业生毕业后自主创业的非常多;而中国传统文化却非常讲求勤劳本分和踏实工作,国人包括高校毕业生从心底里非常缺乏创业的激情。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市场经济发达程度较高,能够吸纳大量的中小市场主体,这就给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了极大的空间;而我国市场经济不甚发达,对中小市场主体的吸纳能力有限,因此我们认为在我国引导高校毕业生创业还是要以强调岗位创业为主。最后。增设这部分内容还与《教学要求》中的“职业适应与发展”形成照应。如果说“职业适应与发展”部分强调更多的是对职业的适应,那么“岗位创业”部分则更侧重在本职工作上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两者之间应当是递进关系而非同义反复。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教育部《教学要求》的颁布本身,就是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教育改革的新产物。“中国高等院校始于1999年,止于2006年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扩招”,然而这种改革似乎并’没有因其出台而终止,反而将随大学生就业体制改革而继续下去,从这点上来说,《教学要求》也应不断修改,以适应就业形势以及市场变化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建农,职业生涯规划――不需要教科书的课程[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13):4-5

[2]杨智勇,凌爱群,邢亮,创新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程教学的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4):107-109

[3]方伟,大学生就业工作教师培训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贺江平,屈振辉,周红金,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5]熊庆年,高等教育管理引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6]刘英姿,屈振辉,以人力资源开发为职业指导应然的理论基础[J],理工高教研究,2007,(6):88-90

[7]萧鸣政,人力资源开发学:开发组织内人力资源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8]陈华,黎吉秀,邓文莉,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与制度[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9]刘金章,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学[M],上海:百家出版社。2007

就业指导课程论文范文6

毕业论文的效果主要体现在: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是否提高了学生对于毕业论文的认同度、是否提升了学生的各项能力,毕业论文是否达到了综合训练的目的。表4显示,只有43%的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很重要,有57%的学生认为毕业论文不是很重要,甚至有10.9%的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完全没必要,一点用都没有。这说明,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对于毕业论文并不认可。为了了解毕业论文在提升学生能力方面的效果,笔者参考专业培养目标给出了八项能力供学生进行多项选择,分别是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信息搜集与分析能力、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计算机能力、外语能力、表达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这八项能力按出现频率排序依次是:信息搜集与分析能力、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计算机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外语能力。毕业论文提升的能力项数主要集中在第2项、3项和4项,只有0.8%的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全面提升了这八项能力。至于毕业论文和课程论文的区别,只有34%的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和课程论文有很大区别,有63.8%的学生认为两者有一定区别,而2.3%的学生认为两者基本没有区别。这说明大多数学生并不认为毕业论文是有别于课程论文的一种综合训练。

二、毕业论文与课程的关系

毕业论文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训练和考核环节,而是培养计划的一部分及四年本科学习效果的一个综合反映,因此,毕业论文与平时的课程设置和学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笔者设置了三个问题来了解毕业论文和课程的关系。首先,对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是否了解这一问题,只有52.8%的学生选择了非常了解。这说明,毕业论文辅导课程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其次,只有24.2%的学生认为本科阶段所学课程对毕业论文写作有很大帮助,63.4%的学生认为本科阶段所学课程对毕业论文写作有一定帮助,而12.5%的学生认为本科阶段所学课程对毕业论文写作基本没有帮助。第三,完成毕业论文的困难按出现频率依次是文献以及案例资料、数据来源有限,专业知识不足,文字表述能力欠缺,时间太紧等。这进一步反映了毕业论文辅导和专业课程设置与毕业论文的撰写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

三、会计本科毕业论文改革措施

此次问卷调查显现出目前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一些问题: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就业、考研等存在冲突以至学生没有在毕业论文上花费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目前的师生沟通方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毕业论文没有很好地显现其在综合训练、提升学生能力等方面的效果;毕业论文辅导和专业课程设置与毕业论文的撰写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为了有效解决以上问题,使毕业论文真正发挥其综合训练、提升学生应用能力的功能,从而服务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笔者提出以下改革措施:

(一)探索实务模拟类的毕业论文形式

所谓实务模拟类论文,是指让学生置身于现实案例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项本专业领域的实际任务。相对于传统的毕业论文形式,实务模拟类毕业论文能够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各项能力尤其是实践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加深学生对于本专业的理解。此外,实务模拟类论文涉及的专业知识十分广泛,且大多是平时课程学过的知识,这使得其能很好地反映课程学习情况,并区别于平时的课程论文,达到综合训练的效果。再次,实务模拟类论文模拟的是现实的案例情景,有时甚至就是学生将从事的工作,因此其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进而调和毕业论文和就业、实习之间的矛盾。实务模拟类论文的工作量较重,可以尝试让学生以团队形式完成,同时,团队合作形式也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对于一些跨专业的实务模拟类论文,可以考虑让不同专业的老师组成指导组进行集体指导。当然,实务模拟类论文对于指导老师的要求也较高,需要老师具备完善的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实务经验。

(二)改善师生沟通方式,增加师生见面的次数

从问卷调查情况看,学生最希望以见面的方式与老师沟通。相对其他沟通方式,见面的确能更好地传达老师的指导意见,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从而有助于毕业论文的顺利撰写。因此,可以考虑制定相关制度来规定师生之间见面指导的最低次数或最低小时数。

(三)改进毕业论文辅导课程的时间与内容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