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导论课论文范例6篇

大学导论课论文

大学导论课论文范文1

体育专业学生的英语基础一般比较薄弱,再加上其专业课程设置特点——训练量和训练强度大、外出比赛,因而大学英语教学面对相当大的挑战。以笔者执教的11级体育班为例,在高考英语卷面满分是150分的前提下,体育生英语高考成绩平均分为81.01分,而本校同年级其他专业学生的英语高考成绩平均111.78分。上课期间,体育学生会因为训练受伤、外出比赛而经常请假,即便来到英语课堂,学生也可能因训练后的疲惫而无法长时间在课上集中精神。这一切给课程教学内容选择、课堂活动安排带来了很大难度。本文拟在CBI教学理念指导下,从教材、课程设置改革入手,探索如何在上述的学习环境中提高体育专业学生大学英语课程学习质量。希望能够帮助体育生更好地完成《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的“一般要求”,从而成为复合型人才。

教学理念指导思想课程改革

张尧学认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教材。……其意义不仅仅在于教材本身,而是一场教学理念的革新。”(张尧学,2004:19)这次体育学院大学英语教材和课程设置改革以CBI(content-basedinstruction)教学理念为指导思想,即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把语境和语言形式密切结合在一起,采用主题式和副加式课程模式,希望达到学生快乐、主动地习得语言的目的。CBI体现了从以语言形式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向以内容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转变。这种将语言学习融入内容学习的教学理念得到了功能语言学的支持:语言是表达功能意义的途径,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既要学习语言的用法,也要学习如何在真实环境中使用语言;并且符合二语习得理论中关于自然语言习得的规律:在有上下文的语境中,学习者通过接触大量语言输入后习得语言。20世纪60年代,欧洲和美洲的一些学校开始引入CBI教学理念。之后,CBI教学理念作为提高学习者二语或外语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欢迎。Brinton等学者评价CBI为语言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Brinton,Snow&Wesche,1989)。Richards和Rodgers也给予CBI高度评价,两位学者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接触了大量有趣或有用的资料,在完成一系列的交际活动后,他们能够同时拓展语言和专业学科知识及应用能力。(Richards&Rodgers,2001:204-205)在实际教学中,Brinton、Snow和Wesche(1989)提供了三种课程模式供高等教育背景下应用集成语言和内容的教学理念。

1)保护式教学课程(shelteredcourses)保护式教学课程采用内容驱动模式,由学科教师用二语教授内容,其教学目的是帮助学习者掌握学科内容,学习评估以学科知识为主、语言学习为辅。

2)附加式课程(adjunctcourses)在附加式课程上,语言和内容并重。学习者在学习学科内容的同时自动提高了学术语言能力,学业评估由学科教师和语言教师分别完成。

3)主题式课程(theme-basedcourses)主题式课程采用语言驱动模式,其教学目的是帮助学习者发展二语技能,提高语言熟练运用程度。选择主题时,要考虑学习者的认知需求、教育目标和社会需求。该课程由语言教师教授,学习评估只考虑学习者语言能力,内容学习具有偶然性。

考虑到我校体育生的英语水平不高,本次教改依托于附加式课程模式和主题式课程模式,但根据具体情况有所调整,即在实际授课过程中,语言和内容并重,但语言教师可以单独开展教学活动,无需求助于体育学科的教师来教授课程内容,并且内容学习也不是偶然获得的。虽然学科内容在大学英语课程中是一种附带学习目标,但内容的选择必须参考国内高校体育专业本科课程教学内容。这样可以一方面让学生有机会借助学科内容知识完成语言学习任务,另一方面,不同的语言体现不同的思维方式,让学生接触基于英语的体育专业知识可以既拓展他们的专业知识面又丰富他们的思考维度。此外,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还要具备在日常生活中用外语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因此,本教改所指“内容”不限于体育专业知识,还包括日常生活内容,如旅游、交友、压力、饮食等,这些内容将以主题教学形式展开,使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有目的、有意义地使用语言。综上所述,本教改在大学英语课程第一学期采用调整过的主题式课程,第二和第三学期采用调整过的主题式及附加式课程两种模式。

教材和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3.1教材和课程设置改革

Richards和Rodgers指出,如果学习内容有趣、有用,那么学习者会更快地习得语言。(Richards&Rodgers,2001:204-205)“有趣、有用的学习内容”所指涉的范围很广,可以是严肃的专业主题内容,也可以是娱乐新闻或减轻生活压力的办法等话题(Met,1999)。依据上述论断,结合学生英语水平,2011年10月起,我校体育学院大学英语课程启用新教材《新编大学基础英语综合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共三册,以下简称《综合教程》)和《大学体育英语》(南开大学出版社,全一册,以下简称《体育英语》)。

《综合教程》选用的材料贴近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今后的工作,课程内容主题化、生活化,重视听说能力,阅读文章篇幅较短,所用语言比较基础。《体育英语》选用的材料围绕国内高校体育专业本科课程内容,主题专业化,重视阅读能力,每一个专题下包括篇幅、语言水平不同的三篇阅读材料。这两套教材在学习内容和锻炼的语言技能方面做到了互为补充。使用《综合教程》一周后,笔者利用课上时间在体育班做了一次问卷调查。该问卷的主要目的是调查学生对《综合教程》的看法,但为了避免学生猜测问卷意图,或刻意迎合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无意间流露出的想法、态度,问卷内容还包括学生英语学习方法,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以及他们对课堂教学策略的看法。问卷采用不记名方式。

11级体育班一共46人,问卷全部收回且有效。调查结果显示57%的学生表示喜欢新教材,28%的学生说非常喜欢该教材,15%的学生认为教材还行,没有学生表示反感。表示(非常)喜欢教材的学生认为学习内容有趣、吸引人,且适合他们的英语语言水平。持“还行”态度的学生中,个别学生是因为教材所用语言有点简单,不过内容趣味性强,所以依然愿意使用该教材;其他学生感觉语言难,不过在教师或同学的帮助下理解内容后,学生觉得所学东西有用,所以也愿意继续使用该教材。笔者的感受是,使用新教材后,课堂气氛不那么沉闷了,踊跃发言的学生多了。

《体育英语》由笔者和薛英老师主编。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对体育专业学生的学习习惯、认知水平和学习意愿以及国内其他高校的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情况进行了调研。为时两年的调研、策划、选材、编写、试用和审校后,于2012年完成了这本《大学体育英语》,并在同年9月正式出版。《体育英语》涉及体育概论、体育心理学、体育社会学、学校体育学、体育保健学、民族传统体育、武术理论、中国武术史、民间体育锻炼、运动训练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和力量训练法等多个体育本科专业。教材同时充分考虑了文章资料的语言难度,将之改写为适合体育生阅读的文章。并且,每个专题下提供三篇阅读材料,各材料之间也有难度区分,以适应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对相关专业有一定程度的基于外语层面的专业知识积累。体育学院11级大学英语课程共开设3个学期,第一学期使用《综合教程》(1),第二学期使用《综合教程》(2)和《体育英语》(前半册),第三学期使用《综合教程》(3)和《体育英语》(后半册)。这主要是考虑到学生语言水平不高,教师应循序渐进地提供略高于学生理解能力的语言材料,并仔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活动。

3.2改革效果

每个学期期末,11级体育生参加校级艺体类大学英语课程期末统一考试,试卷由师大外国语学院测试中心统一命题,题目的效度和信度有所保证。期末考核结果显示,11级体育班每个学期的班级及格率和优秀率都会比上一学期有所提高。虽然整体上全校11级艺体类学生每个学期也都有进步,但从考核结果看,体育专业学生的进步更为显著。

鉴于阅读项目为本校艺体类大学英语课程期末考核历年固定考查内容,考查方式也固定,且阅读属于综合性水平测试项目,因此采用期末考试中的阅读项目的成绩(已核算为标准分)为例具体说明改革效果。11级体育生第一学期阅读项的班级及格率是20%,优秀率为零;到了第二学期,班级整体阅读水平有所进步,及格率比第一学期增加了15%,但优秀率仍为零;第三学期进步明显,班级及格率达到65%,比第二学期又高出30%,且开始出现优秀率。相比之下,11级艺体类学生整体上在第二、三学期的平均进步幅度较小,分别为1%和10%,远低于同年级体育生的表现。单项语言能力的提高会推动语言综合能力增强,这一点体现在体育生期末考试总成绩的及格率也呈持续上升状态。其班级及格率由第一学期的89%稳步上升到第三学期的96%。相比之下,本校全年级的整体水平则稳定在80%多,间有2%的下降或1%的上升。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体育生阅读单项的及格率和优秀率一直在稳步提高,而其期末总成绩是只有及格率在不断提高,优秀率在第三学期(大学英语课程最后一个学期)却有所下降。在执教过程中,笔者发现一般到了大学英语课程的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已由大学新生成长为“老生”,他们专业课程、社会活动都开始增加,学生对英语学习有所放松,表现在课堂出勤上,请假的学生多了;表现在学习任务完成方面,作业质量下降,从而最终导致学生英语学业优秀率在大学英语课程最后一个学期下降。

兴趣永远都是最好的老师,但还要注意,学习者所处的学习环境,甚或是他们的性格特点都可能对学习兴趣和动力的持久性产生影响。在应用CBI教学模式时,教师一方面保持语言输入的真实性、多样性和趣味性,与学生一起共创有利于外语习得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还应起到学习督导员的作用,做好学生学业评估工作。

结束语

大学导论课论文范文2

一、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模式现状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和活动程序,通常由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操作程序或环节、实现条件以及教学评价等因素构成。目前多数高校将“会计学毕业论文”作为课程体系中工作技能教育层面中的一门必修课(4学分),与会计专业其他课程相比较,该课程近年来在教学方面的改革显得不足,尤其是缺乏合理的教学模式,教学环节随意性较大,使得该门课程应具备的训练和培养学生理论思维与创新能力的作用受到质疑。

(一)教学理念不明确传统的教学理念是“以教师为中心”,近年来我国教育界提出了“以生为本”的新理念,越来越多的课程教学中开始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但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教学通常是采用课下指导的方式,并且通常安排在第八学期,学生忙于就业联系工作,教师难于与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交流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不能到位,谈不上“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由于无暇顾及论文,常采取临时突击应付了事的态度,使得论文写作成了一种形式,更谈不上在论文写作中“以学生为主体”,使得该课程由于教学理念不明确导致师生关系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

(二)教学环节不规范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特定的逻辑步骤和操作程序,即教学环节,它规定了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各步骤应当完成的任务。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教学流程与环节通常包括:选题、搜集整理资料及技术准备、制定进度计划、撰写开题报告和论文提纲、交流讨论、撰写论文初稿、思考讨论后的修改及定稿、进入论文答辩,并且在这些过程中教师的指导贯穿其中。但由于该课程的教学环节通常采取课下指导的形式,再加上课程安排缺乏科学性,师生沟通交流讨论的时间难以保证,使得某些教学环节被忽略或者越过,各环节的任务无法有质量地完成,最终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

(三)教学大纲缺失教学大纲是指导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纲领性文件,对课程性质、目标、内容、课程进度、文献及参考书目、学生作业及评分标准等做出规定,是实现教学模式的重要因素。然而,目前多数高校会计学毕业论文作为课程体系最后一门课程缺少教学大纲,指导教师不能及时地根据学科发展、课程改革以及社会需要调整选题,不能合理根据预定的进度安排文献查阅整理、提纲拟定、论文撰写等指导以及与学生在各环节的交流讨论,不能有效地查看学生的完成进度及对学生各环节的表现做出评价,学生不了解该课程的具体要求,不能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安排好论文写作,只是一味地在指导教师的催促下被动地完成任务。

(四)教学评价标准不尽合理教学评价是教学模式中所特有的为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评价方法和标准。目前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指导教师和答辩委员小组各自给出成绩,最后按比例给出最终综合成绩。尽管从选题、调研、搜集资料、论文撰写、修改到定稿、参加答辩,每一环节和过程都制定有相应的规定和标准,但在实际操作中,考虑到学生如果毕业论文成绩不合格就无法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书,不得不降低评定标准。在答辩资格取得和控制方面通常没有具体的要求和标准,使得部分学生在论文写作时缺少压力和动力。同时也缺少对指导教师的考评办法,没有从努力程度、优秀论文等方面进行评价,也使得指导教师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会计学毕业论文应设置为专门的研讨课

研讨课作为一种教学模式,起源于18世纪德国哥廷根大学,现已在西方发达国家大学文科教学中被广泛采用。近年来,我国研究型大学开始尝试研讨课教学模式,并开展了许多积极的探索,如开设新生研讨课,帮助学生完成进入社会生活和学术生活的过渡,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专业兴趣;一些专业老师也在自己的课程教学中,将研讨课教学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之一。由于会计学毕业论文与其他专业课程不同,没有专门的主讲教师,而是将学生分配给每一位指导教师,每一位指导教师都担任该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但都没有将其视为一门需要独立完成的课程,忽视该门课程的质量和效果,缺乏探索该门课程教学改革的主动性,使得该门课程长期处于教学改革的边缘境地。尽管针对近年来毕业论文质量下滑进行了原因和对策分析,但至今尚未真正从教学模式的改革上进行探讨。研讨课作为一种教学模式,与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有着很大程度的融合性,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二者在教学理念上的契合研讨课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需求、能力、兴趣和学习风格,强调学生活动的目标、学生的动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教师的作用只是学习过程中的促进者和推动者,这种教学理念符合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教学要求。会计学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完成的习作性的学术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学术性、科学性和创新性,这就要求师生之间需要经常互动研究和讨论,教师应当发挥好指导作用,做好选题、文献搜集整理、观点梳理、实地调研考察、论文写作方法等的指导,这种指导应当是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要求。而研讨课教学模式则具有固定的时间、具体确定的教学环节和要求,它不同于一般松散的学术讨论,更不同于随意性的课下辅导,这些具体而明确的规范,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作为一种课程类型稳定下来并形成制度,对教师指导学生的方式和学生形成自主研究学习的能力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能够真正地体现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二)二者在教学内容上都具有拓展性的特点课程是否适合设置为专门的研讨课课程,一般应考虑以下条件:适应一年级新生的知识背景,以入门级课程为主;以专题为教学内容的主要组织载体,不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研讨课的教学目的之一在于帮助学生在一般原理的启发下理解具体的事物,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方式,是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运用和拓展。与其他专业课程不同,会计学毕业论文没有固定的教学内容,它需要指导教师关注实际问题,具有选择和确定恰当问题的能力,即论文的选题。会计学毕业论文的选题来源可以有不同的渠道:指导教师对会计专业或与专业关系密切的跨学科的研究热点、前沿问题有一个基本的把握,或者将自己的在研课题分解成若干问题,或者将会计实务中出现的新问题等,确定为可供学生选择的论题;也可以由学生根据课堂的专业课学习中发现的理论问题,或者是在社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确定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论题。在选题阶段,一般指导教师不宜直接给学生指定论文题目,而是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准备,发现、归纳、整理自己的研究点,这一过程是学生对前期专业课程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指导教师将这些论题整理成大致的研究领域或方向写进教学大纲供学生选择,这样一方面学生在选题时有一定的空间,挖掘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结合学生的专业兴趣确定恰当的论文题目,另一方面也方便指导教师根据学科理论动态以及会计实务的新变化,随时调整论题。

(三)二者在教学流程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研讨课教学模式具有完整而规范的实施流程,主要包括确定研讨主题、查阅文献资料、主题报告宣讲及课堂讨论交流、修改报告论文等,其灵活性和适应性较强,可以结合不同课程的要求加以运用。与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教学流程相比较,二者有许多相同的环节,可以尝试将研讨课教学模式的规范流程科学地运用到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使二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发挥研讨课教学模式研究问题、合作研究、提高创新能力等功能,最终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在将研讨课教学模式应用到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环节时,要注意以下两点:(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会计学毕业论文实践性要求较高,要求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需要灵活地安排试验、参观、调查等教学活动,或聘请实务界人士进行座谈,让学生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2)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以往的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大都是在课下时间完成,使得论文指导工作随意性较强,论文质量难以保证。根据研讨课教学模式的要求,可以将一部分论文指导工作安排在课堂时间来进行,如把实习调研、选题、文献查阅搜集整理方法、开题报告和拟定提纲、论文写作规范等方面通过不同的专题讲座形式来集中指导,既可以提高效率,也可以减少逐个学生指导的随意性,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在课堂上通过主题报告宣讲、课堂讨论交流方式来进行,这样可以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广泛交流合作,不断产生新的灵感,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真正实现教学和研究的融合,促进教学相长。

三、会计学毕业论文应用研讨课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在将会计学毕业论文设置为一门专门的研讨课时,要注意与其他课程教学中采用研讨课教学模式的要求不同,在具体实施中要结合自身的教学规律和特征。

(一)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调整现有的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学期和时间上的安排,将其时间跨度安排在第七、八两个学期。在第七学期分配指导教师后,指导教师便可根据研讨课的教学模式合理安排教学活动。首先,指导教师将选题、文献查阅搜集整理方法、开题报告和拟定提纲、论文写作规范等方面通过不同的专题讲座的形式在课堂上集中指导,在这个过程中,指导教师既是讲授者,又是指导者和主持人,并负责解答学生的提问,或就某些问题展开讨论,帮助学生了解毕业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应达到的要求。其次,学生确定好选题后,安排每个学生就其选题所作的资料搜集、观点梳理、文章结构等论文前期准备工作以主题宣讲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指导教师应作为参与者、讨论者、提问者展开交流与讨论,让学生在这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中,不断地得到新的启发,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思考。在第八学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安排并完成论文的写作,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修改定稿等,可以和指导老师单独沟通交流。这样不但可以解决以往论文指导和写作的仓促,也避免了与就业联系工作时间冲突,更重要的是在研讨课教学模式下,会计学毕业论文课程更加规范,从而使毕业论文质量有了根本的保证。

(二)建立完善的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对规范指导课程教学、保证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根据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教学特征,在编制教学大纲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教学内容的特殊性。会计学毕业论文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应包括两部分,一是指导教师汇总的选题,学生可以在选题范围内确定论题;二是指导教师就各项指导内容安排专题讲座。(2)研讨课教学方法的说明。描述将研讨课教学模式融入到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的流程和环节,让学生了解和熟悉这一过程,明确教师和学生彼此的权利和责任。(3)课程跨度时间较长。毕业论文的准备与写作有一个过程,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教学大纲中要明确规定在各个时间段内需完成的任务,具体包括:在第七学期的课堂指导中,指导教师所进行的每次专题讲座的名称和进度,根据需要安排的参观调查、专家座谈的大概内容和进度,以及每个学生的主题宣讲进度;在第八学期,学生需要完成初稿、修改、定稿、答辩。(4)课程评价的过程性。由于研讨课教学模式的引入,使毕业论文的评定结构发生相应变化,除了包括以往论文写作质量和答辩表现两部分成绩外,还加入了根据资料准备、课堂主题展示及观点陈述、课堂讨论、开题报告的完成等环节的诸多表现情况给予学生成绩评定。同时,完善的课程教学大纲不是一成不变的,每年需要根据情况的变化适当地进行调整,并保证在教学实践中得到有效执行。

(三)需要其他课程教学的合理配合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是会计专业教学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富有创造力地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但这种能力的获得不能单靠这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来实现,而是需要本科阶段一系列的课程教学配合来共同实现。这就要求其他课程教学中也应进行多种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尝试与实践,而研讨课教学模式就是其中的一种。具体做法:一是在一些知识体系完整而系统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在传统讲授的基础上,将适合研讨的内容由教师确定合适问题,引入研讨课的教学模式;二是在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不同阶段递进式地设置若干专门的研讨课课程,如一年级的“会计学科概览”、二三年级的工作技能教育层面的某些模块课程选修课、四年级的“会计专题”等,让学生在这些不同的课程中,多次经历发现问题、研究收集、归纳整理、主题发言、交流讨论、书写报告及论文等过程,不仅能够体验到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等逐渐得到培养和提高,从而能够在最后的毕业论文环节得到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升。需要强调的是,会计毕业论文还需要与“毕业实习”环节紧密配合,学生可以通过毕业实习熟悉企业情况,搜集论文数据,实现毕业论文与社会实践的链接,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给学生配备一名实践导师,由校外单位或学校实习基地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财会人员担任,帮助学生解决在实习和论文写作期间遇到的一些实务问题,以弥补理论指导教师在实践经验方面的不足。

[本文系2013年度中国海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引入研讨课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于卫兵:《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运用研讨课教学模式的探讨》,《中国大学教学》2012年第9期。

[2]宋光辉:《开设新生研讨课“教育与经济”的三点思考》,《中国大学教学》2011年第4期。

[3]马启民:《“Seminar”教学范式的结构、功能、特征及其对中国大学文科教学的启示》,《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

[4]唐轶:《美国研究型大学新生研讨课教学模式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2期。

(编辑熊年春)

大学导论课论文范文3

【关键词】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职院校

在高职院校,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都非常重要,各级领导和部门对此都非常重视,但在实际工作中,这两项工作划分为不同的部门,处于分别对待和开展的状态,没有形成合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因此,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有必要进行资源整合,形成合力,从而真正达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目的。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的关系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之一,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两者关系紧密相联,有很多相通之处。

(一)两者的内容有重叠部分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课程设置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以及《形势政策》,它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开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基本观点,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而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则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

(二)两者的实践形式有互通部分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可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课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和思想道德类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二课堂。我们应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特点和特殊要求,开展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如专题讲座、社会调研、公益活动等。“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可以使学生在“第一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丰富多彩而又富有教育意义的第二课堂活动内化为自身的知识和品质。

(三)两者的指导思想相同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注重教学进程的一致性,还注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具体情况给他们提供切合实际的指导,并鼓励和支持当代学生敢于冒尖,鼓励和支持他们向老师质疑、向书本质疑、向权威质疑。同时也尊重当代学生的人格,正确看待他们的缺点和不足,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而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坚持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在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竞争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充分发扬民主,给每个学生公平发展的机会,使学生得到创造性的全面的发展。两者都从学生立场出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切实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健康地成长,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四)两者的目的一致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系统地向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的主战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在引导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重在潜移默化,它如一只无形的手,指导着学生们向着健康而有序的方向发展。无论学生愿意与否,只要长期置身其中,在不知不觉中都会受到校园文化所倡导的精神、所形成的氛围的熏陶和感染,并将这种精神逐步地、不自觉地内化为个人的思想意识和行动。两者都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结合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一)组织和指导学生理论学习社团,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论性

学生社团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学习、生活方式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学生社团以其组织的自发性、活动的自主性和符合青年学生重个性张扬、求个人发展的价值取向,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欢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专职教育者应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要求,结合广大学生积极要求进步,向党组织靠拢的思想实际,引导、组织学生成立理论学习社团,如邓小平理论学习小组、时事政治研讨社等,把理论学习社团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则应该亲临指导理论学习社团活动,经常与学生一起座谈、讨论、畅谈学习心得。学生在理论学习社团可以通过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学到在课堂教学上难以系统学习的知识,同时,可以把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应用到他们的业余学习中,使理论学习社团变成内化理论知识、提高个人思想素质的重要渠道。此外还可以通过少数精英学生带动大部分学生,在学生中掀起学理论、促素质的局面。

(二)组织和举办专题讲座,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效性

专题讲座是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专职教育者在引导学生广泛开展理论学习活动,全面把握马列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的同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从时代的发展中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博大精深,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学会用所学到的基本理论观察社会、审视世界,达到学以致用,应组织专题讲座,邀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针对性地、紧扣国内外热点、焦点问题举办高水平的专题讲座,这不仅可以增加学生认真学习的自觉性,而且可以避免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的抽象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他们关心国家,了解社会,感悟人生,求真务实的良好人生态度。实践表明,高质量的理论与时事相结合的专题讲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重要的补充作用。

(三)组织和开展社会实践,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中的社会实践是把学生从课堂教育带到社会中,它具有社会灌输、事实疏导、自我教育、自觉服务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区别于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以组织和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获得思想道德方面的直接体验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目标的教学方式或教学环节。它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由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少,学生多的情况普遍存在,不少实践活动教师都放给学生自己来进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有部分学生存在简单应付甚至弄虚作假的情况。因此,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时,只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相关方面的支持和配合,需要调动、利用校内各种教育力量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服务,要将实践教学与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将实践教学与党建、团建相结合,与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清明扫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等。思想政治工作的专职教育者要组织安排好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则要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解,增强他们对国情、民情的认识,同时也可提高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探索未知、创造新知的意识。最终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有效地促进邓小平理论进入学生头脑。

三、结合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学校领导应该高度重视,成立专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委员会,形成校主要领导统一负责,教务处、学工处、校团委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等分工负责的领导与管理体制,将各方面力量整合起来,形成合力,为结合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师资队伍保障

首先,师资队伍数量的保障,按师生比配备师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和学生之比严重失调,思想政治工作专职教育者特别是专职辅导员和学生之比也严重失调,师资队伍数量明显偏少的现状要求高职院校应从学校和学生发展大局出发,按师生比合理配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专职辅导员。其次,师资队伍质量的保障,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专职教育者的岗位培训。高职院校要有计划地选派他们出外进修学习,参加培训,组织他们开展社会调查,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自身能力。

(三)考评机制保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教学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课堂的考评体系比较完善,相比之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和思想道德类的校园文化活动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二课堂的考评体系则需要建立和规范。为便于考评,应注意第二课堂活动的可操作性,尽量量化考评指标,制定考评标准。第二课堂活动要考察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辨别是非的基本能力。考评坚持过程与结果、知与行、动态评价和静态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相结合的原则。在对学生的综合考评中,应加大第二课堂活动成绩和学分的比重,形成规范、合理、客观、系统、多元的教学考评体系。

(四)经费保障

学院要把第二课堂活动的经费纳入预算,在人、财、物等方面加大投入,给予物质保障,切实解决第二课堂活动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第二课堂活动的真正落实。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

[2]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4]16号).

[3]王岩.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二识[J].江苏高教,2006,(2).

大学导论课论文范文4

[关键词]职业教育 应用性课程 理论研究 现状

[作者简介]敬鸿彬(1977- ),男,四川南部人,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多元文化与职业教育;姜照雯(1990- ),女,四川成都人,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四川 成都 610066)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9

一、引言

我国职教在理论体系建设过程中,在对国外职教思想的借鉴之余,自身理论发展还很薄弱,职业教育原理体系还在积极的探索过程中。课程论的系统研究也是如此,职业教育课程理论面临着如何构建自身特有逻辑的难题。职业教育课程的理论研究是指建立在某些理论基础上的研究,这些理论具有自身体系或逻辑构建的,有一定影响和普遍价值意义。而课程理论的研究中包括了以几种理论为对象的元研究以及以某一理论为主进行的应用性研究。对这种应用性研究的分析和总结的需求是迫切而必要的。本研究介绍了2002年至2012年十年间我国关于职业教育课程理论应用性研究的发展脉络和状况。本文属于职教课程理论研究中元研究中的课程理论的特征与演变的研究,以理论应用性研究为研究对象,以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法进行研究探讨其发展状况和特征。

二、研究结果总述

本文将应用性研究分为了五个类别:以职业、能力、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理论研究;学科与实践话语体系为争的理论研究;技术学范式的理论研究;某一理论流派或职教学家的理论研究;除此四类外的其他理论研究。将此五类文献以时间为线索陈列结果如下表:

2001~2012年文献检索结果

(此处有表)

针对就业、能力、工作过程的三种理论研究的导向即是我国现在课程模式探讨的三种导向,也是课程开发的三种倾向。目前极力在发展的是工作过程导向的理论的应用。其“学习领域”和“项目教学”在2010年至2012年中的研究成果颇丰,也说明学者对其足够重视。其源于工作体系是职业教育的根源,以及对职业、能力导向的弥补,重视学生在工作情境中综合素质的提升。另外,从这几种导向反面进行反思性论述的文献也显得特别引人注意,其批判了能力本位以培养职业岗位直接相关的能力为核心的弊端,提出以人文本的职业教育课程的价值追求。由上表的每列来看,工作导向和能力导向的职教课程理论研究是文献篇数幅度波动较大的,前者是呈关注度急剧上升趋势而后者却是逐年下降。

学科与实践话语的竞争在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双元制和能力本位教育的传入就已经在我国职业教育课程领域开始了。其竞争的形态由早期基于“数量”发展至基于“逻辑”的竞争。这种逻辑的竞争是站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和构建的高度上来看的,从二元分裂到一度强调实践再到整合的趋势。从上表来看学科与职教话语体系和理论流派及职教家的理论研究比较稳定,幅度较小,说明其关注是一直持续的,是职教课程的研究点但其热度一般。

就业导向与技术学的研究也是断断续续的,但从研究的价值来看技术学的理论研究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技术学属于我国职教理论的三大范式之一,特别是技术哲学对职业教育课程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定位意义。其作为职教课程的研究范式还有极大的挖掘潜力。相反,就业导向其本身就存在局限性,深度也有限。

三、研究结果分述

除了2005~2006年是能力导向篇数最多外,2007~2012都是工作过程导向的理论研究为最多,与其他理论研究相比工作过程导向的理论研究发展得最旺盛,而通过理论流派及职教家的理论研究来充实职教课程研究也是一直以来的重要手段。而学科与职教话语体系较次之。研究最少的是技术学、就业导向的课程研究。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理论研究是近年来的关注点,下面将主要以工作过程导向理论研究为线索对近十年各类理论研究发展情况进行发展性的分述。

(一)工作过程导向及课程模式

工作过程导向的研究从2002年至2012年一直都是学者研究的关注点,并且其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我国这十年关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研究经历了从最先引进探讨我国职教课程存在的问题到应用到具体学科再到课程的开发上。从刚开始对问题和科目应用的探索式研究和个别应用,发展到课程开发的本土化和教学模式的研究,这一导向的研究无疑越来越深入和实际。从早期面临高职规模急剧扩大但就业率低、“顺三角”课程弊端等问题上,2005年有学者探讨如何将“工作过程”理念融入高职的课程设置中的对策性研究。2007年从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入手,探讨工作过程更为实际的课程价值,这就将工作过程引入职教课程从整体上的探讨到课程实施上来了。“如果说工作过程导向是从课程上来讲的,那么行动导向则是针对教学问题的工作过程的引入了。”2007年学者提出的“多元整合”课程观下的适应多元、多变高新技术时代的行动导向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弥补了我国以往教学重科学知识、轻实践的问题,是“工作过程导向”的本土化延伸。2007年后更多的学者开始探讨工作过程导向具体的课程组织、课程模式等的课程开发研究与这一导向的结合。学者认为突出组织是理解学科、课程发展和职业能力形成的桥梁,应当依据工作组织设计课程组织。并将工作导向融入进职教课程改革中,突出职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和内容围绕工作过程。其后出现以专门探讨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的硕士论文。2010至2012年关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文献研究数量比往年急剧增多。

工作过程导向在教学模式上的延伸且近几年研究的热点是“学习领域课程”和“项目课程”。“学习领域课程”最先由姜大源教授引入,2007年后,继而有学者系统介绍了“学习领域”课程理念,并对德国基于此的教学大纲进行评述,启示我国建立以培养关键能力为目标,强调实践、实用的模块课程设置,以工作任务为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等。学者最先对“学习领域”在德国课程改革中的影响和作用进行关注,探讨学习领域改革背、理论与工作(行动)导向理论的联系及其实践,之后也有学者引入德国学习领域课程模式要素分析及与行动领域如何转化的三阶段理论。还有学者就学习领域的实施对教师素质、学校教学条件、教学准备及方法等展开调查,更深入地了解到具体实践中的师生态度。“项目课程”源于16世纪末意大利工程学教育和建筑学教育运动中的专门教育方法“项目”,后来随着工程学教学的发展,1918年哥伦比亚大学教授William H.Kilpatrick首次提出项目学习的概念,1971年德国将项目课程列入了课程表。而我国是在2003年开始广泛关注“项目”研究,尤为显著的是徐国庆教授“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理论与开发研究”课程中关于项目课程的研究成果。

(二)工作过程导向与技术学

职业教育课程理论研究中,工作本位学习理论又是工作工程导向的重要研究方面。国内最早提出“工作本位学习”概念的是华东师范大学的石伟平教授,其后徐国庆教授从技术的特征出发,提出经验知识与技能在职业教育课程中的重要位置和实训对个体技术能力形成的不可或缺的作用。由此,引起了学者对技术学范式的关注。2004年江群翔、肖化移谈到了以技术知识的工作逻辑来组织课程,其提出了技术知识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是关于自然科学的综合。与徐国庆一样,他们都强调了技术不是单纯的科学理论的应用,而是知识、能力、物质、手段的综合,都看到了实践在技能形成中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开拓出了以工作逻辑来探讨职业教育课程逻辑的先例。与此相应的,技术学的范式逐渐在职教课程研究领域中建立起来,并引起了学者对技术学研究的重视。但是技术学理论的研究一直未引起学者足够的重视,2004年后研究篇数都极少。

(三)工作过程导向下的学科话语体系与理论流派及职教学家思想研究的变化

2007年前后工作导向的职教课程研究关注强度的差异反映了职教课程理论研究大环境的变化,同时它也在促使着这样的变化。这一环境的变化就是我国职教课程学科与实践话语体系之争的结果取向。学科与职教话语体系之争一直是职教课程的关注点。早在2004年徐国庆就提到职教课程的问题,如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的系统性、忽视知识与工作任务的联系等。2005年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明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为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方针,这无疑又促进了实践在职教课程中的地位。2006年姜大源就提出“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开发过程,是一个伴随学科体系的解构而凸显行动体系的重构过程,这明确显示出工作过程导向对学科与实践话语体系之争的影响。2007年宁赛飞的《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研究》等都在表明职教课程越倾向于实践话语体系的趋势。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同样是2007年,理论流派及职教学家的理论研究也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2007年及以前大多都是以多元智力理论的研究为主,还有建构主义、终身教育理论。此时的研究大多在关注到成绩与学科和学生主体,立足于职教学生技能培养及课程开发上很少。在终身教育理论下提出课程目标设置遵循人本性原则,课程设置的“并行”与“优化”,让学生主动发展、自主学习等;注重学生个体差异的课程目标建设。2007年后职教课程话语体系向实践偏向后,其理论研究也在进行变化。情境理论的引入强调课程承载的学生经验和教育意义;职教前辈黄炎培先生提出的科学性、社会性、适应性再次受到关注,学者提出高职的专业设置要以社会需求为根据,适应区域发展特点,注重实训;同时也引入了国外实践性课程,以期对我国职教课程有所启示。这些文献将目光都投在了职教课程的社会性、学生经验、实训教育上。

(四)工作过程导向与就业导向、能力导向

相比之下就业导向和能力导向的研究较显冷落,但这三个导向都是互为关联的。研究工作过程导向必定与职业相关,职业与就业是不可分割的,而工作也离不开个体,其能力研究是绝不能忽视的。关于能力导向的理论研究主要是能力本位课程的研究。基于能力本位课程观下的课程模式有德国的“双元制”、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MES、北美的CBE。2005年宋伟具体阐释了能力本位课程观的含义、发展、相关课程模式及其对我国课程设置的启示,提出职教课程开发的“原则”。与能力本位相关的还有将其应用到具体学科中的研究、探讨职教课程改革的研究。但另一方面也出现了能力本位的质疑声,人们对CBE的狭隘理解、工具理性在课程中的体现和不能满足人们的教育需求。除此外值得关注的是职业能力的研究,2008年陈兰剑的和庞世俊都从一种综合的职业能力观上定位职教课程的设置和个体的发展。这种综合观也是职教课程发展的一种趋势。由于能力与工作过程导向中会涉及到就业相关问题所以单独以就业为导向的研究日趋减少。

四、结语

这五种类别中以工作过程导向的理论研究最多,技术学范式的职业教育课程研究虽然为学者所强调,但对其的研究甚少,是今后丰富职教课程研究的潜力所在。职教课程理论研究的发展中,工作过程导向研究的文献逐年增多,可见得其重视程度高,而就业和能力导向的理论研究一些被融入工作过程导向的研究中一些则由于自身弊端而逐渐少受关注。学科话语和实践话语之争的理论研究一直是学者探讨的对象,同时也表现出倾向于实践话语体系的明朗化态势,这也是工作过程导向的理论研究受到重视的主要原因。学科知识与实践经验应当相互补充,以合适的比例进行课程的设置。理论流派及职教学家的思想研究也由于两种话语体系的倾向不同在2007年前后发生变化,2007年前的倾向于学科话语体系时以多元智力理论、终身教育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为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2007年后倾向于实践话语体系时又逐步向情境理论、实践理论的研究倾斜,并出现了综合性的理论研究,如综合职业能力、理论与实践的整合等研究倾向。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2]徐国庆.从工作组织到课程组织: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组织观[J].教育科学,2008(6).

[3]徐国庆.技术的本质与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理论[J].职业技术教育,2002(1).

[4]姜大源.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

大学导论课论文范文5

关键词:统计学;专业导论;讲义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9-0092-02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专家学者呼吁在低年级开设《专业导论》课程[1-3],部分高校也开始尝试开设《专业导论》课程[4-6]。然而,开设《专业导论》课程却面临着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那就是《专业导论》课程教材的缺乏。统计学《专业导论》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虽然有一些统计学导论图书,但是它们作为《专业导论》课程教材并不合适,也就是说统计学《专业导论》课程教材的缺乏是开设统计学《专业导论》课程遇到的首要问题,也是任课教师遇到的棘手问题。

本文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就统计学《专业导论》讲义编写的必要性、编写原则、编写方法和内容架构方面谈一些感悟和认识。

一、编写统计学《专业导论》讲义的必要性

讲义是对所讲授内容撰写的总体概要含义,通常可以看作是教师为自己授课需要而编写未正式出版的、可供学生使用的教材。对于缺乏合适教材的统计学《专业导论》而言,编写讲义就显得尤为必要。

1.编写讲义是培养目标、教学大纲的要求和体现。开设统计学《专业导论》旨在使低年级(尤其是大学一年级)学生初步认知统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发展变化、应用领域、社会需求等情况,培养学生专业认同感,激发学生学好统计学专业的信心,教育学生做好学业规划。教学大纲是课程内容、体系、范围和教学要求的基本纲要,是编写教材或讲义的主要依据。编写讲义要反映教学大纲的要求,要体现培养目标的需要。要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要体现教学大纲的要求,必须精心编写讲义。没有讲义,统计学《专业导论》的课堂教学就面临着讲什么、怎么讲的尴尬局面,谈不上实现教学大纲的要求,也保证不了能够达到预定的培养目标。

2.编写讲义是撰写教案和课堂讲授的需要。教案是教学实施方案,课堂教学需要教案。撰写教案是教学的基本环节,其依据是教学大纲、教材或者讲义、教学进度计划等。由是可见,写好教案离不开教材或者讲义。对于缺少教材的统计学《专业导论》课程,编写讲义是书写教案、课堂教学的基础和前提,缺少不得。

3.编写讲义是学生学习的参考资料和依据。如果没有讲义,那么,这就意味着学生缺少了课程学习资料,听过课以后就不能很好地“温故而知新”,这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从学的角度来看,编写讲义也是应该和必要的。

二、统计学《专业导论》讲义的编写原则

讲义是为教学服务的,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工具。编写讲义不能信马由缰,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1.编写讲义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讲义内容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的需要,要吻合教学大纲的内容安排。这是实现课程设置目标的基本要求。不同院校的统计学专业各有特色,其《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不尽相同,需从各自院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编写有各自院校特色的统计学《专业导论》讲义。

2.编写讲义要遵循科学性原则。讲义中的每一章节、每一段、每一句话、每一个图表公式、每一个数据,都需要字斟句酌,要客观、正确、准确,要实事求是。要注意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不能不加考证而随心所欲地编写。

3.编写讲义要遵循创新性原则。编写讲义本身就是一种创造、一种创新,在这个创造、创新的过程中,不能因循守旧,要有所突破。一是讲义内容要结合实际,有新意,比如统计应用部分,不仅要介绍统计的宏观应用领域,而且还要结合学生身边的一些实例说明统计的应用,让学生感到统计不是高深莫测、“虚无缥缈”的学科,而是实实在在的、有用的方法论。二是讲义的语言逻辑要规范、严谨、清晰,不使用晦涩难懂的语句,可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说明问题。三是讲义章节可适当扩充以弥补课时较短、无法讲授的缺憾。

4.编写讲义还要遵循渗透统计思想和方法的原则。统计思想和方法是统计的灵魂,在编写讲义中要自觉地将统计思想和方法渗透到相关内容之中,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统计思想和方法意识,为统计学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统计学《专业导论》讲义的编写方法

编写方法是编写讲义的方法要求,是架起编写原则和编出讲义的桥梁。编写统计学《专业导论》讲义,也要讲究一些方法。

1.查阅文献法。统计学《专业导论》没有现成的教材可资借鉴,编写统计学《专业导论》讲义又不能没有参考资料,要获得编写资料,就必须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对查阅的文献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筛选出合适的有用素材。

2.专题编写法。讲义不同于一个教案,而是一个系统、一个整体。统计学《专业导论》讲义涵盖的内容丰富,包括统计学的起源、发展、应用、趋势和统计学专业的成立、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这些不太可能集中于一个主题进行叙述,分类、分专题编写就是自然要求。

3.分工讨论法。编写统计学《专业导论》讲义是件复杂的事情,可以看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一般需要若干人分工合作、专题研讨、修改加工。即便是一个人主笔统计学《专业导论》讲义,也需要咨询其他相关人员并进行研讨,从中吸取营养,借鉴好的意见和建议。

4.实践检验法。统计学《专业导论》讲义不是编写一次就完美无缺了,不可避免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只有通过教学实践才能检验讲义的优劣,才能发现存在的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才能进一步改进讲义的编写质量。

四、统计学《专业导论》讲义的内容架构

基于上述编写原则、编写方法以及近年来的教学体会,这里给出编写统计学《专业导论》讲义的内容架构。

统计学《专业导论》讲义分七个专题,具体为:第一章,统计学的历史发展及其社会地位;第二章,统计学的主要内容、分类及其应用;第三章,统计学基础;第四章,统计思想;第五章,概率统计学家;第六章,统计学研究进展;第七章,统计学前景展望与学业规划。

这七个专题,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构成了统计学《专业导论》讲义的整体。通过这七个专题的讲授,学生普遍感到对统计学的认识由原先的片面变得全面了,由原先的模糊变得逐渐清晰了,由原先的感性变得更加理性了,增强了学生专业学习的勇气和信心,基本达到了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

统计学《专业导论》的开设是个新鲜事物,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统计学《专业导论》课程教材缺乏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编写讲义的必要性、编写原则、编写方法和内容架构,希望为编写统计学《专业导论》讲义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善林,潘轶山.专业导论课――一种全新而有效的大学新生思想教育方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4).

[2]杨晓东,崔亚新,刘贵富.试论高等学校专业导论课的开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7).

[3]杨玉民,孟宪梅,王海修.对开设专业导论课程的认识[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2,28(3).

[4]陈明.基于CDIO理念统计学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与探索[J].价值工程,2013,(23).

大学导论课论文范文6

医学导论人文教育课程建设作为医学生的一门重要入门课程,“医学导论”或“医学史”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开设有半个多世纪,形成了各自的风格或特色。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将该课程作为医学生的必选课程,目前,国内半数以上的医学院校都已开设了该门课程,并正在不断加强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力度。南京大学医学院在开设《医学导论》课程中,凭借南京大学雄厚的基础学科优势、依托多所高水平综合性和专科性医院的支持,寓人文教育于医学专业教育之中,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基于人文教育的《医学导论》课程开设背景

医学本身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其与人文是密不可分的,医学的精髓是对人的生命本体的同情、尊重、仁爱与体恤,对人的生命健康的维护,对人各种社会需求的满足。生物-心理-社会这一现代医学模式要求当代的医生不仅应以精湛的医术治疗患者的生理疾患,更应具备广博的社会文化内涵,了解疾病的发生与人的精神心理因素、生活方式和行为、文化水平和经济条件等密切相关,在临床实践中体现人文关怀及对生命价值的尊重。现今医患矛盾的凸现使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医生人文素质的呼声日益高涨,因此,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医学生跨入神圣医学殿堂的启蒙课程,医学导论课程可以作为沟通自然科学和人文学术的桥梁与媒介,是达到强化人文素质培养目标的最佳切入点之一。本课程的教学宗旨在于使学生对医学有一个系统、完整的认识,把握医学发展的脉络及现况,领会医学与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密切联系,从理性的纬度对医学发展给人类和社会带来的道德冲击进行反思,对今后即将从事的职业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达到“励志”和“开智”的目的。

二、课程建设思路

1.课程内容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全面地认识医学是什么?学习医学做什么?怎样学好医学等问题。激发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献身医学的精神,更有效地指导医学生学好各门基础课和专业课,促进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加强。

2.授课对象

南京大学自2009年始开展本科生“三三制”教学改革。该教学改革坚持“适宜学生发展的,才是值得我们追求的”这一宗旨,大力推广我校“拓宽基础、鼓励交叉、个性选择、逐步到位”的人才培养成功经验,推进通识教育。因此,我校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本科生都接受了14个学分的通识教育课程和约40个学分的通修课程,具备一定的人文素质和自然科学素质。《医学导论》课程开设在二年级下学期,属于专业平台课程,针对医学院八年制临床专业学生和七年制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学分数为2(周学时为2)。

3.授课过程

(1)理论课。在国内已开设同类课程的医学院校中,我院的医学导论课程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师资力量名家荟萃,由多位重量级的博导领衔,每人一讲,给本科生大班授课。通过授课,学生掌握了医学的发展史、病人心理、医生角色、疾病概论、病因、症状、诊断、思维和治疗等初步理论和能力。既增强了基础与临床的联系,又使同学们认识到了基础课在临床中的应用,提高了学习兴趣。

(2)讨论课。为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的交流和互动,避免“一言堂”“满堂灌”,我们在医学导论的教学过程中,引入了讨论课模式。通过讨论的方式,把所有已经掌握和要掌握的知识通过问题为线索进行全面的知识学习,注重引导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做到设疑激趣相结合,增强课程讲授的吸引力;科学艺术兼顾,增强课程讲授的说服力。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形式多样化,使教学活动兼具双向或多向交流色彩,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等多边互动交流之中,构成知识信息流动的立体网络。要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形成自主学习为主,相互交流与促进。

(3)临床观摩。授课地点在医院,主要包括:①参观医院,了解各科室设置及职能,了解医用基本设备;②请实习学员或临床医生做报告,谈谈自己对医学学习方法以及工作后的体会;③接触病人,了解病人。了解诊治程序,学会同情病人和关心病人,对自己以后的职业有全面的了解。临床观摩不仅使学生了解了医生的职能及工作程序,同时也使学生体验到作为医生的责任感,使学生能变压力为动力,提高自己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反馈

1.深入了解教学现状,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我们在2012年对修读《医学导论》课程的20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显示,学生对现有讲课内容大多表示满意,认可度为93%。187人(占90%)表示本课程加深了学生作为医生的使命感和责任心;179人(占86%)认为本课程有助于学生尽早接触临床、病人和社会,170人(占82%)认可该课程的授课方式,认为教学方式多样化;158人(76%)表示本课程有助于提高与病人交谈的能力。充分说明,该课程设计合理,教学质量较好。

2.生为本课程的建设也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本课程并未给学生指定教材,而是推荐了数本国内常用教材作为参考书,学生建议教师尽快根据该课程的授课提修修订教材;此外,学生还建议多请交叉学科(如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的名师作报告,接受大师的熏陶;增加医学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及新进展等。

总之,基于人文教育的《医学导论》课程在专业教育中渗入人文关怀的元素,使学生对医疗职业的道义与责任有清晰的认识,逐步感悟精湛医术与人文情怀完美统一的重要性。学生未开始医学课程前,对医学的整体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并由“成功的医学专家”引领“成功的医学人生”。

参考文献:

[1]万学红,吕小岩,郑尚维.医师职业精神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0,10(4):376-378.

[2]顾鸣敏,李小波,孙大麟.“医学导论”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医学教育探索,2009,8(6):718-720.

[3]李密,江晓滨,刘勤勇.医学导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6):1151-1152.

[4]胡友莹,余新超.浅谈医学导论课的教学实施[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7,14(5):2-3.

[5]孙宝志.临床医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6]文历阳.医学导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