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开放教育论文范例6篇

微课程开放教育论文

微课程开放教育论文范文1

关键词:微课资源建设;概论课;应用;探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9.12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到2020年,覆盖城乡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基本建成。伴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和微时代的到来,微课、微课教学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与实践的一个热点问题。许多高校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者已经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人们的关注点却较少涉及微课资源建设这一关系到微课和微课教学成败与否的基础性课题。在这里,我将以“概论”课程第七章为例探讨微课、微课教学和微课资源建设的概念界定,探讨在“概论”课程第七章进行微课资源建设的可行性和基本思路,以期抛砖引玉,窥一斑而知全豹。

1 微课、微课教学、微课资源建设的概念界定

近几年来,教育界和学术界对于微课、微课教学的概念多有探讨,虽然不尽一致,但基本含义大同小异。所谓微课是指按照新课标,根据教学实践要求,借助教学视频,优化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以及特定的教学环节,教师组织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通常情况下,微课一方面可以是一个独立的教学视频,另一方面也可以包含教学视频在内的一个教学资源整体,并且该教学资源整体主要包括课堂设计、微课件、微测试、微点评、微反馈等。简而言之,微课教学就是借助微课的形式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在高校微课教学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教学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借助微课的方式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微课和微课教学的概念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二者的联系与区别。二者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为教学服务的信息化手段,同时优化整合各种教学资源。高校在组织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活动时,教学是目的,微课是载体,所以微课是为教学服务的。微课和微课教学都是微时代的产物,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常常把微课误认为微课教学,从实际情况来看,微课与微课教学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微课是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部分和环节而存在,微课就是一个短小精湛的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且是“可移动”数字化资源包。微课教学则是以微课为主要教学方式而进行的教学过程。

微课和微课教学的出现及应用顺应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大方向,那么,如何保证微课制作和微课教学的质量,达到预期的效果呢?这就涉及到微课资源建设问题。这一问题在以往的探讨中较少涉及,更没有人对微课资源建设下过定义。不过我们可以从微课和微课资源的概念界定中推导出微课资源建设的基本含义。笔者认为相比较于微课和微课教学,微课资源建设是更为基础性的概念。微课资源建设是为提供高质量的微课和微课教学而进行的服务于教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建设过程。在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资源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需要对核心知识、典型事例、前沿专题等教学内容进行全覆盖,资源类型包括微课视频、教学课件、教学素材应用平台建设、微课制作、微课教学教师团队建设、微课建设保障条件建设等。显然,没有高质量的微课资源建设,微课和微课教学质量就不会高。建设微课资源从本质上说就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信息化教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挖掘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的价值,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进行共享,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当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和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对微课资源建设工作给予高度重视,例如,湖南省教育厅下发了湘教通[2016]149号文件,专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资源建设工作进行指导,同时组织立项了一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资源建设项目。

2 “概论”课第七章进行微课资源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为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历史上,如此大的改革开放从未有过,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激发了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活力,同时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今天,中国作为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根据2015年版“概论课”教材的内容设置,第七章主要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共分为三小节: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2015年版“概论”课教材将党和国家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最新成果有机融入进来,成为最有时代气息,教学重点和难点也较多的一章。通过内容的整合和融入,逻辑结构更加合理,更加符合教材的体例,如果能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一定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当代大学生基本上都是“95”后,这是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但必须指出的是他们对于改革开放的理解往往是表面化的,基于其成长经历和碎片化学习的特征,容易对改革开放做出非黑即白的感性判断。因此第七章的内容讲授,特别是重点和难点的讲解就显得十分重要。其实第七章的教学重点与难点都非常适合进行微课资源建设。通过微课资源建设,运用微课和微课教学模式要使学生深刻懂得为什么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如何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要扩大开放、如何扩大开放等。同时要通过微课资源建设、微课教学澄清一些理论误区并掌握改革开放中的前沿问题。例如如何认识改革开放的性质和方向、如何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如何理解两个不能否定等问题。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为什么要进行供给侧改革、为什么要进行一带一路建设、为什么要设立亚投行等问题。

3 “概论”课第七章进行微课资源建设的基本思路

笔者所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今年成功申报了湖南省微课资源建设项目,在申报和建设项目的过程中,梳理概论课第七章微课资源建设的基本思路。

3.1 确定建设目标和任务

从建设目标的角度来讲,打算用1年时间整合微课资源(微课视频、课件、教学素材、教辅资料、训练作业、测试试题等),其内容为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依据新课标整合微课资源,同时重点突出核心知识,并且紧扣前言,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一方面适用于课堂教学,另一方面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共享优质资源。从建设任务的角度来讲,第一,借助网络平台,共享网络资源,同时上传教师授课内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学生可以借助Web方式,对各种资源进行浏览、查询和使用,并且可以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第二,依据新课标,组建开发队伍建立微课资源库,共同设计和研发数字化教育资源。第三,基于微课资源的空间,组织开展思政教育教学活动,利用微课资源进行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借助平台通过线上方式为学习者提供辅导答疑服务。

3.2 完善资源主题体系

在新时代条件下,改革开放作为党领导下的伟大革命,可以进一步完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为了让学生全方位、多层次地理解改革开放的重要作用,进而正确认识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需要我们以教材为纲,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知识进行解构,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的基础上,以改革开放的性质、目标、方向、评判标准为重点,以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开放水平为难点,以改革开放的成果为热点,对教育教学体系进行重构。

3.3 贯彻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成立项目建设小组,确定项目组长和具体项目负责人。团队成员分工合作,各司其职。

3.3.1 建设技术方案

成立以唐召云为负责人的项目团队,借助我校信息化建设基础,选择“湖南微课网”为载体,对微课建设方案进行设计和优化,按照教育教学需求,结合微课建设标准,解构第七章改革开放理论体系,梳理知识点;借助FLV、Flash等技术搭建核心资源库,不断丰富资源。积极探索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最大限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拓宽推广范围。

3.3.2 难点及解决办法

在设计微课的过程中,要转变理念,组织团队成员加强学习,全面认识微课短小精悍的特点,结合课程内容,以及解构重构图等对微课进行重新设计,最大限度确保微课时间的合理性、内容的充实性,同时要突出重点,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通过对微课录制、剪辑中面临的技术难题,需要对团队成员进行技术培训,同时,组织信息技术专家,指导微课录制、剪辑等;在微课应用中,针对持续发展问题,需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3.3.3 项目建设保障措施

首先政策方面,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其次经费方面,学校层面要设置专项资金,为项目建设提供充足的经费,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条件保障方面要具备基本的微课资源建设基础。例如,我校的微课资源建设基础设施较好,我校拥有第二代最新数字校园网(独享1000M出口),以及1000M的校园主干网,有线网络信息接入点超过6000个,无线接入点超过1000个,在教学区,建有65间无线覆盖教室,每间教室可以同时满足50个学生在线学习的需要,同时我校还建有256间现代化交互式多媒体教室,在图书馆二楼设有全天开放的机房,机位1800余个,为学生上网、上机提供了便利,我校还拥有先进的专业微课资源建设录播室。

3.3.4 建设成果应用

微课资源建设的服务对象及服务范围是立足本校,面向湖南,辐射全国;微课资源共享与交换模式: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按照建设标准,由高校建设优质微课资源,并上传到网络平台,为高校师生免费使用提供便利。对于高校师生来说,通过实名注册的方式,实现在线学习、在线辅导等。

建成微课资源后,可以向所有高校在校生可全天候开放,不仅扩大了受众面,还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自修。对于学生来说,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可以进行自主式学习,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对相关章节进行个性化学习。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微课作为可再浏览资源,课程结束后,学生可以进行二次学习。在设计思政微课视频的过程中,通过视频、音频(图片、动画等)等方式呈现,进一步增强了吸引力,在选择微课教学内容时,可以考虑社会热点等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内容,这些内容更具吸引力,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微课资源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关系到微课和微课教学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中国教育报,2010-07-30.

微课程开放教育论文范文2

【关键词】微课程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2C-0061-03

一、目前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状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手持智能设备的普及,各种微信息、微小说、微电影、微广告、微应用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人们习惯在工作之余,利用排队等侯、乘车、休息间隙或睡前等碎片化的时间,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微型智能终端设备获取和微内容,开展学习和交流,这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标志着“微时代”的到来。媒介内容的微型化,使得网络学习越来越表现出微型化特征,现代远程教育继网络教育后,展现了多元发展的新气象,如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碎片化学习。

广播电视大学作为现代远程教育的教育机构,建校30多年来,为全国各行各业培养了上百万的应用型人才。2004年广播电视大学经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构建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导学自主学习辅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起到主导和辅学的作用,教师设计课程资源和活动,通过导学和支持服务来帮助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远程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框架。这种模式目前主要依托网络学习平台通过开发网络课程和提供学习支持服务的形式进行远程教学,网络课程教学资源通常按照教学大纲或以课程章节为单元进行设计和建设,教学视频资源按照传统教学课时进行录制。这种资源形式虽然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性把握,但是却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教学活动也体现了传统教学的网上“搬家”特性,教师首先按照教学规划把资源挂网,提供资源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一个学期安排两到三次集中的网上教学互动时间,教师集中解决学生提出的学习问题,学生也可以通过教师提供的教学辅导文件解决学习过程中碰到的普遍性问题,但是学生有限的精力很难去学习冗长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学活动的质量并不高。基于目前并不令人满意的教学现状,随着信息技术对远程教育影响的深入,需要不断地完善和创新现代远程教育模式。

如何更好地设计课程以适应现代快节奏生活下的学习,从而让成人学习者在空暇的时间内学到所需要的知识,满足学生对知识的习得需求,并且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来巩固学生的学习,促使学生发生知识的迁移,从而完成深度学习,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教师的主导性,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系统化教学模式,目前在传统课堂中受到了广泛的欢迎,而在远程开放教育中还未得到普遍应用。由于基于微课程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与远程教育中倡导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念相符,并且微课程的时间短特性能够满足成人学习者的学习时间需求,内容精简特性能够满足成人学习者的学习针对性需求,笔者鉴于此对其进行研究,探索一种以学习者为主体、以微课程为载体的适应微时代学习需求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微课程及其与网络课程的对比分析

微课程能够适应微时代学习的需求,人们在零碎的时间里通过移动终端来获取或者微型化的知识,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在国外,随着大规模在线公共课程、TED-Ed和可汗学院对在线教育视频的应用,这种基于在线教育视频的微课程越来越受到欢迎。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首次提出微课程的概念,他认为微课程并不是为微型教学而开发的微内容,而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其核心理念是要求把教学内容或教学目标紧密联系起来,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而在国内,受在线教育视频的影响,日益兴起了微课程建设浪潮,如中国微课网、网易公开课、中国微课大赛等。在国内,不同领域对微课程的理解也不一样,在基础教育领域,一线教师广泛认同微课程是一线教师自行开发、时间在5分钟左右的微小课程,源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为教师所需,为教师所用,解决了工作中的棘手问题。胡铁生认为微课程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在高等教育领域,有的学者认为微课程就是指将教学目标聚焦在某一个环节上,利用最短时间讲解一个知识点,教学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或作业题、考试题、模拟题等的一种微型教学。黎加厚教授认为微课程是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一种课程形态。以上的微课程观点虽然说法不一,但是他们都认为微课程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时间短、内容精,知识点少和以视频为载体。基于以上认识和实践,笔者认为微课程是针对某个知识点或者主题,以教学视频的形式采用恰当的策略进行讲解,适应移动学习,方便学习者习得,并且提供与知识点相关的教学支持和资源,如引导、答疑、互动、测评等支持服务,从而促进学习者的知识迁移。

目前,网络课程是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的现代远程教育学习资源,由于网络课程具有系统性和拓展性,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对远程教育起到了促进作用。而微课程则是微学习时代下的主要学习资源,为了构建适应微时代学习需求的基于微课程的远程教育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有必要对这两种课程形态从使用环境、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形式、课程互动和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比较(见表1),从而使他们对微课程有更清楚的认识。

表1 网络课程与微课程比较分析

网络课程 微课程

使用环境 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在线学习 基于移动媒体或者计算机网络的移动学习或者在线学习

课程目标 以课程大纲教学目标为主 以课程知识点目标为主

课程内容 以课程大纲为主,课程知识系统性强 以知识点为主,教学内容精简,教学主题突出

课程形式 课程视频播放、网页内容浏览 课前视频学习+课堂探究

课程互动 基于在线计算机网络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基于移动媒体或者计算机网络的移动或在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课程评价 以目标达成为主的网上评价 以多角度、多方式进行评价

网络课程和微课程都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网络课程更多的是传统课程的线上翻版,注重课程的系统性建设,通常包括课程大纲、课程内容、拓展资源、课程论坛、课程练习等栏目,主要以文本资源为主,而少量的课程视频也是对传统课堂的翻录;而微课程则是针对一个知识点(重点、难点)进行有策略的讲解,而不是简单的叙述,课程教学目标相对简单,内容精简且明确,以教学视频为主,微课程往往配以“互动”、“练习”、“笔记”、“行为评价”、“学习动机诱发”等新技术和教学策略,是相对独立与完整的小规模课程。

三、基于微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及其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一)基于微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基于微课程的“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并且受到了很多学校的欢迎,而在国内,也有不少学校在进行尝试和实践,如常州外国语学校、重庆聚奎中学、南京行知中学、南宁二中等等,受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影响,这种基于微课程的“翻转课堂”逐渐流行起来。“翻转课堂”把传统课堂的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过程进行了翻转,美国富兰克林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专业的Robert Talbert教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上提出了翻转课堂的实施结构模型:在课前,让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和做针对性的课前预习,在课中,首先用少量的时间对教学内容进行快速的测评,花大量的课堂时间进行问题的发现和解决,通过课堂互动,促进学生的知识内化,最后利用少量的时间进行总结和反馈。由于Robert Talbert教授提出的模型比较适合可操作性强的课程,因此国内研究者对其进行了完善,提出了基于信息技术的微课程教学模式,即在课前通过信息技术完成观看视频和完成练习等任务,在课中通过信息技术搭建环境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如独立探索和协作学习等活动,完成学生的意义建构,进行学习成果的交流,最后再对学习成果进行反馈评价。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的影响。首先,“翻转课堂”颠倒了传统的教学过程,增加了课堂的互动时间。由于教师提前把课堂上所讲授的知识做成微课程在网络上,学生通过移动智能终端或计算机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能力自主控制学习进度,通过支持服务可以轻松的完成笔记记录、疑难点的思考和问题的准备。在课堂上,教师根据知识的重难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有选择的进行小组讨论、协助探究和个性化教学等活动,由于符合学生的需要,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在相对充裕的课堂时间,能够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内化。其次,“翻转课堂”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能够实现个性化教学。由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和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不同,普通学生可能在对知识的理解上需要多花时间进行指导,或者需要更多的帮助,而层次较好的学生则需要进行小组活动或者拓展知识。教师通过访谈、观察和测评,有效的评估学生的学习经验,针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提供相应的自定义课程内容,从而实现个性化教学。

四、微学习时代下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

基于微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不是来自全新的教学理论,而是在现有的教学理论下,运用新的教学理念,通过信息技术改变教学视频、资源的建设方式和教学流程的次序,从而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目的。“翻转课堂”倡导自主学习的理念和进行协助探究、个性化教学的模式,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面对微学习时代下学习需求所处的困境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方法。

(一)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现状分析。目前,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采用的是基于计算机网络和集中面授的教学模式,针对广西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运行现状,可以总结为如图1所示的远程教学模式。在图1中,学生需要在教师提供的导学帮助下,通过网络课程进行自主学习,在教学内容方面,除辅的文本资料外,主要以教学视频为主,可分为课前导学、教学内容和课后复习等教学视频,教学视频按照传统的课时进行录制,一个视频通常包含多个教学知识点。教学过程除需要学生的在线自主学习外,还需要安排少量的集中面授环节,在集中面授中,教师主要是对课程进行知识传授,因此,教学互动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每门课程,教师会安排几次集中在线教学活动,在集中在线讨论中,教师可以实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但是讨论效果不理想,讨论的问题深度不够。学习评价主要有形成性考核和总结性考核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要求考核内容对整个知识的横向知识面和纵向深度把握较高,很难做到全面性,考核形式过于单一,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图1 目前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

(二)基于微课程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基于对目前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现状分析和微时代下的学习需求,结合“翻转课堂”对传统课堂的影响,笔者认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可以借鉴“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建设“短小精悍”的微课程,构建满足随时随地学习需求的适应不同学习环境的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

图2 基于微课程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

在设计和开发教学资源时,加强资源建设需要提高制作质量,如微课的设计能力、教学视频的画面与声音质量、主讲者的肢体语言等等。同时,还需要设计思维导图展现课程知识体系,以使学习者对课程有个整体认识,设计学习指导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知识思维导图和课程指导选择知识点,根据知识点的教学目标和概要,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自主控制学习进度,并通过练习对知识点进行考评,检验和巩固学习成果。在观看教学视频时,可以随时记录笔记,提出并收集问题。

在教学活动阶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者学生的笔记,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辅导;针对学生在讨论问题中普遍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经过筛选,并做好设计,提出活动支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协作研究,这样既加深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开展教学活动时,由于有了话题,学生的参与度就会提高,并且可以把学生参与交流和个性化学习获得的成果作为学习评价的依据之一。

学习评价主要有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练习评价、学生自主学习的记录、交流讨论的成果、讨论问题的深度都可以作为形成性评价的依据。教师设计的形成性评价考核的出发点应该主要是考核学生对知识的习得程度,能够在对微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样,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就不会因为考核的难度和复杂程度阻碍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值得注意的是,在做评价设计时,由于知识点练习涵盖了整个课程体系,学生如果通过了所有的知识点考核后,从某种层面上来说,表明已经完成了对课程知识的习得,而对知识应用的考核可以设计“拓展应用”,搭建知识习得和知识迁移的立交桥,而对知识的应用考核应该尽量放在其他考核过程中去,如拓展应用、探讨交流、总结性考核,等等。学习评价是微课程再设计和开发的有力依据,因此应通过良性循环逐步完成对课程学习体系的构建,从而开发出大量的优质教学资源,营造出积极探究的学习氛围,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态系统。

五、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传统课堂已经尝试通过“翻转课堂”来促进教学改革,探索在线视频课程与集中面授教学相互作用的结合点,并取得了显著效果。而依托信息技术的现代远程教育更应该大胆进行尝试,构建基于微课程的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然而,微课程作为一个新兴教学资源,它的发展和设计具有很大的探索空间,由于课程教学本身具有个性化特征,必然会面临许多的问题,如怎样设计应用好微课程,如何通过微课程构建课程整体性,怎样设计微课程的学习支持服务等问题,因此,需要更多的实践应用去丰富微课程的发展。笔者从目前现代远程开放教育面临的教学问题和“翻转课堂”对传统教学产生的影响出发,构建了基于微课程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目的是借鉴优秀的在线视频教育经验,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平培元,等.电大开放教育和普通高校网络教育教学模式的比较与对策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0(4)

[2]胡泽民,杨坚荣.远程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10)

[3]张金磊,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8)

[4]蒋佳龙.基于微课程的在线教育应用模式研究[J].中小学电教,2013(7)

[5]陈利.浅谈微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模式设计[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7)

[6]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2)

【基金项目】广西高校科研项目的立项项目(LX2014635)

微课程开放教育论文范文3

本文在了解微格教学法涵义和特征的前提下,通过研究微格教学法在高职师范“教育学”课程中的应用,分析了微格教学法在“教育学”课程中的应用步骤和应用现状,并探索发挥微格教学优势来提高师范生教育技能的具体措施,以此提升高职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

[关键词]

高职师范生;微格教学;教育学;应用研究

高职师范院校是培养人民教师的重要场所,对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的训练和教师基本素质的培养是高职师范院校培养教师的首要目标。而“教育学”课程是每一个师范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如何让高职师范生在课堂上学习到更多的教学技能,就需要教师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微格教学法我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已引进,在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上具有独特的作用,因而在“教育学”课程中应用微格教学法,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一、微格教学法的涵义和特征

(一)微格教学法的涵义

微格教学法又称微型教学,是196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创设的一套新的教学方法,它以现代的教育理念为重要基础,以现当代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课程论、学科教学论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录像机、摄像机、视音遥控系统、全场录音系统、试音频切换机等先进的媒体设备,根据反馈原理以及教学评价理论,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教师教学技能训练,从而让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学会教学技巧和教学方式,能组织比较小型的教学活动。[1]微格教学法具有一定的可控性和可操作性,能将教学过程由复杂变简单,让学生更易掌握教学知识。随着现今信息化和网络化技术的发展,微格教室可以看成一个专业化的小型教学演播厅,能让师范生真切地体会到教学现场,以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技能。

(二)微格教学法的特征

1.学生人数少、课堂参与度高

在微格教学法的实际教学中,一般教师将班上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一般为3-5人,而每个人讲课时间为5-10分钟。在微格教学中,学生既是教学的主导者也是倾听者,学生可以自己上讲台模拟讲课,也可以通过观摩他人的讲课,感受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因为微格教学要求学生人数较少,而教师和相关的指导教师比较多,因此可以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是学生参与度较高的一种教学方法。

2.学生有自我评价和反馈的机会

微格教学中,教师会通过摄像机将每一个学生的技能实践或者说课过程完整地拍录下来,并给予学生客观准确地评价。可以使学生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并将不懂的教学知识点作为与教师沟通交流的机会,能促使学生改正自身在教学实践方面的缺陷和不足,提高师范学生的教育教学技能。

3.观摩示范与模仿创新相结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训练氛围

微格教学的过程中,通过采取观摩示范和模仿创新相结合的方式,让教学更具有生动性和灵活性,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创造出一个仿真的教学环境,因为人数较少,且是内部练习,因而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更好更快地学习教学的相关技能和方法。

二、微格教学法在“教育学”课程中的应用分析

高职师范院校为师范专业学生开设“教育学”课程的目的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学生的教育科学素养,让学生在学习“教育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前提下,还能在校内进行一定的实践,从而为未来的教育工作做好准备。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技能受到大多数院校的重视,传统的“教育学”课程存在教学方式单一,上课理论知识讲述过于枯燥无法让学生真实吸收知识等问题。“教育学”课程中引入微格教学法,能有效地解决课程设置单一的问题,把教学的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学会设计课堂、组织课堂,在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教育技能,让学生学会运用“教育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2]

(一)微格教学法在“教育学”课程中的应用步骤

1.微格教学准备在“教育学”

课程中采用微格教学法,对教师和学生都有一定的要求,教师在准备进行微格教学时,要事先确认学生讲课的具体课程章节,并提出一定的目标和要求,将班里的学生分成小组。而学生在进行微格教学之前必须对“教育学”的知识有所了解,并对其相关理论进行研究,以学习教育的技能,在咨询教师并与其进行交流讨论后,开展编写教案等工作。

2.教师组织课堂

教师在进行微格教学之前,要对网络上教课视频中不规范的动作和不正确的言语进行讲解,学生要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并学会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己,以更好地完成教师布置的教课任务。

3.演练与记录

在掌握了基本的技巧之后,学生按照事先分好的小组进行微格教学。针对“教育学”课程中的某一章节,学生依次进行课堂讲解,做一回小老师。在学生进行模拟教课的时候,教室内有同一小组的其他同学以及教师和指导教师,并安排固定的摄像人员,对学生授课的整个过程进行拍摄和记录。

4.重放录像,自我反馈

在学生短暂的模拟授课实践结束后,教师将刚刚录制好的录像资料交给学生本人观看,并对其进行点评,在教师评论的基础上,学生根据自己录像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教师接受到学生的反馈,与学生进行交流,促使学生真正掌握教学技能。[3]

5.修改教案,自我总结和提高

在全部的微格教学结束之后,根据教师的意见以及自身的反思,学生对教案进行修改,并交给教师审阅。教师可根据此次的微格教学,对学生掌握“教育学”相关理论知识的程度进行了解。在下次上课的过程中,将一些微格教学中表现较好学生的视频播放给所有学生观看,让学生学习其中比较好的教课行为举止,教师还需要总结微格教学中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并与学生进行讨论,促使学生认识到自我的不足,以取长补短,不断进行学习。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完整地体会到微格教学的作用,巩固“教育学”课程中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并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

(二)微格教学法在“教育学”课程中的应用现状

1.微格教学法在“教育学”课程中的应用情况

虽然微格教学法的发展由来已久,但是目前我国高职师范院校中,微格教学法运用于“教育学”课程还不是非常普遍。高职院校对师范生的培养目标一直强调提高学生的实践教学技能。再多的理论知识也比不上让学生真正地体验一回自己做教师的机会。高职师范学校应该加强微格教学法的运用,让“教育学”课程知识不再只是重复的理论讲述,使学生在互动和交流以及实践过程中,真正掌握教育学的真理。

2.微格教学法应用于“教育学”课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微格教学法应用于“教育学”课程的过程非常复杂,需要长时间筹划和准备。因此应用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也会突显出很多问题。首先,高职师范院校班额比较大,分成5-10人小组需要较长课时才能让所有同学都体验微格教学。因此,微格教学面临课时严重不足的问题。高职师范院校的课时都有固定安排,在上完理论课的基础上再进行微格教学时间已经远远不够。[4]与国外的微格教学相比,我国的微格课时比较少,达不到微格教学的要求,从而导致学生无法更好地通过微格教学法掌握教育技能。其次,在“教育学”课程中实施微格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一般的教师在上岗之前并没有经过专门微格教学法的培训,因此无法带领学生开展微格教学或者无法对学生进行统筹安排,并良好地完成微格教学整个过程。再次,在“教育学”课程中应用微格教学法,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处理也是一个重要问题,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点评的过程中,不能过于严厉而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学会鼓励学生进行教课模拟,而且学生在与教师进行讨论时也要尊重教师,不能盲目自信,语言激烈,导致与教师之间关系破裂,影响自身的学习。最后,开展微格教学缺乏学校的支持,资源短缺。微格教学的开展,需要一定的摄影设备以及相关的专家教师进行指导。部分高职师范院校缺乏教师资源和设备支持。因此,师生进行微格教学缺乏硬性保障。[5]微格教学法应用于“教育学”课程中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下,微格教学法面临一定的创新和发展。首先,我国和国外的国情不同,因此在“教育学”课程中运用微格教学法的形式也应不同。其次,高职师范院校对微格教学法缺乏正确的认识,因此投资力度比较小。再次,针对微格教学师资短缺问题,这是高职师范院校发展的瓶颈问题,很多高职师范院校的教师只具备相关的理论知识要求,但是并没有一定的实践能力。这就要加强高职师范院校的“双师型”队伍建设,加强对教师的微格教学培训。最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问题,这是微格教学法的内容和特点所决定的。微格教学法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互动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冲突,教师要尽量减少冲突,带领学生往正面积极的方向发展。

三、高职师范院校加强“教育学”课程应用微格教学法的策略

微格教学法应用于“教育学”课程对高职师范院校和学生都具有一定的作用。首先,微格教学法在校内的普及转变了师范院校的教学理念,创新了教师的教学方法,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其次,微格教学法的实行丰富了“教育学”课程的实践,以往的“教育学”课程教学主要以理论知识的传授为主,自微格教学实施以后,让“教育学”课程不再只是重复的理论知识讲授,而是增加了很多实践,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实践技能。再次,微格教学通过训练和强化学生的教学技能,让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于实践教学当中,为以后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打好基础。

(一)学校应加大对微格教学的资金投入,改善微格教学的条件

高职师范院校要加大对微格教学的资金投入,配置给微格教学更多的资源。首先在课时上,院校相关领导需要充分考虑到一个完整的微格教学所需要的时间,并给予一定的支持,不仅仅将微格教学放在专业课中,也可以开设选修课,让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进行“教育学”课程的微课教学活动。其次,在相关微格教学的教学开放度以及设备上,学校应该扩大微格教室的开放度和规模,以充分发挥微格教学的作用,并且学校需要不断地更新和完善微格教学的设备,为师生进行微格教学提供设备支持和保障。

(二)教师应加强微格教学的理论学习,指导学生正确进行微格教学

教师是微格教学的重要指导者,对微格教学的顺利开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课余时间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微格教学培训,或者自己学习微格教学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因为要真正发挥微格教学的优势,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技能,作为指导教师,首先要对微格教学的相关理论有充分地认识和理解,然后再根据班级的情况,开展微格教学。教师要在掌握微格教学相关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和学习。[6]在微格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采取更具多样化的方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有效地反馈评价。让小组内的指导教师轮流替换小组听课,至少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接受到教师的信息反馈。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也应主要以激励为主,不能进行过激地批判,以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产生矛盾和冲突。除了在微格教学的过程中以及课后进行教学评价,教师还可以扩宽学生视频的传播渠道,在征得学生同意的前提下,将视频放在学校学习的论坛以及内部网上,让更多的学生进行学习以及留言评价。通过这样的评价形式,可以弥补单靠教师评价的限制,提高学生对微格教学的兴趣,以及对教育事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利用微格教学提高高职师范生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在当今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时代,微格教学应用于“教育学”课程中,也要跟上时代的进步,提高微格教学对高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影响。以计算机技术等多种网络媒介的发展为基础,提升微格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在微格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看到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并不断加强对学生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训练,提高高职师范生在课堂中运用“教育学”课程相关理论知识开展信息化教育的能力。提高高职师范生的信息化教学能力首先是培养学生学会利用多媒体硬件和软件环境开展多媒体教学的能力,比如自己制作精美的PPT。其次是培养学生进行网络教学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网络教学能力,学生的微格视频可以传播到网络媒体上,供大家互相学习和借鉴,也是一种网络授课。再次是增强学生运用虚拟信息化技术开展教育教学的能力,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媒体的作用比如微课、慕课等开展现代化教学。

四、结语

微格教学法是培养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的重要方法,在“教育学”课程中加以应用,能更好地实现课程的目标,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本文对微格教学法应用于“教育学”课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了解了微格教学法在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更好地发挥微格教学法的优势。在新时代的发展下,微格教学法还将不断地完善和创新,为提升高职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刘结 单位:乌鲁木齐职业大学科研处

[参考文献]

[1]郭晓琴,张培莉,郭晓静,贺静.基于卓越教学法的微格教学方法介绍[J].中医教育,2013,(5):66-67.

[2]杨敏.“创导式”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9):52-56.

[3]王顺钦.用微格教学提高师范生的说课能力[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9):69-70.

[4]刘林.微格教学法在师范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4,(3):14-17.

微课程开放教育论文范文4

关键词:微课;高校教育教学;渐进式推广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04-0034-04

一、引言

微课以其短小精悍、简单易学、便捷操作、个性化学习等优势特点成为高校教学研究的热点。目前,针对微课的理论研究较多。大多集中在对微课的定义、特点、制作流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等方面进行研究[1-3];也有基于全国微课比赛分析目前微课制作水平,提出微课制作上存在的各种问题[4-5];还有很多研究分析了好的微课、真正的微课应该达到的水平,并从宏观上分析高校应该采取的措施[6-8]。这些研究对微课概念的普及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和理论研究的热度相比,微课并没有进入高校的实际教学应用中,这主要是理论研究中提到的微课教学方式需要有高质量的微视频、教学设计等相关资源。但局限于高校当前的实际教学现状、教师的技能、设备资源、学生特点等方面,要想一步实现理论上真正意义的微课教学是不现实的。高校只有结合其实际情况,制定渐进的微课推广发展策略,顺序渐进地发展微课教学,才能真正让微课进入实际教学应用中。论文基于对高校教学现状及微课应用特点的分析,提出基于微课的高校教学改革渐进发展策略,以促进微课尽快进入实际教学应用中,提高当前高校教学效果,并推动高校信息化微课教学方式的建设和发展。

二、高校教学中微课应用现状分析

微课是指按照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学科某个知识点、例题习题、疑难问题、实验操作等进行的教学过程。其核心资源是微视频,并包含与该教学视频内容相关的微教案、微课件、习题、反思等辅教与学的内容。微课是在传统单一的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资源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1-8]。微课针对课程中的重点、难点等内容,具有时间短、容量小、内容精、情景化、易传播等特点,能够满足学生移动学习和个性化自主学习的需求,也有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可有效地促进教学改革。因此,作为一种新型有效的教学资源,微课必将成为高校的一种教育教学新方式。

然而目前微课并没有进入高校的教学应用中,主要局限于目前高校缺乏制作微课的各种设施工具,教师制作微课的技能,以及学校各种考核政策、专业体系结构、课程大纲设置等方面也影响到微课教学的开展。在微课认识还不清晰、实践方向不明确、导向不清时就盲目投入资源,又可能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

其次,在教师方面,要制作高质量的微课,并形成一个微课课程体系,需要教师付出很大的精力。教师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改变教学策略,重新进行教学设计;学习利用各种拍摄和编辑技巧、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等进行微课的设计和制作,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微视频中,教师要具有亲和力、饱满的教学情绪,使用具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等;这些对高校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9-10]。大部分教师由于没有太多时间学习专门的制作技术,心有余而力不足。还有些教师受思维定式的困扰,或限于科研压力、精力有限等因素会从心理上抵触微课教学。因此,受各种因素的限制,没有高质量的微课教学资源就不开展微课教学,这成为制约微课开展的瓶颈。微课设计制作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涉及到很多细节问题,很多技术上的问题也需要理论来指导。因此,要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质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在学生方面,长期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大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不喜欢主动学习、思考,不擅于提出问题,并且形成了被动的学习习惯。现在大学生很少有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基本上除了在课堂上学习、考试前集中复习外,其他课下时间很少有学生主动学习专业课知识。这些学习习惯在短时间内也很难完成转变,这会直接影响微课的实施。另外,目前高校大学生对微课的了解也较少。据调查,目前有45.28%的学生对微课不了解,32.28%的学生对微课有一点了解,只有2.86%的学生认为自己非常了解微课[11]。当然也有一些学生希望利用有限的时间学习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而微课具有利于知识便捷获取、按需获取的特点,正好满足这一需求。因此,要让学生逐渐地了解微课,并引导学生愿意拿出课下零碎时间进行微课学习,以实现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衔接,这需要高校制定相关的政策以支持和推进学生的在线学习,推进微课教学方式的逐步实施。

三、基于微课的高校教学渐进发展策略

由上文分析可知,微课不仅需要高校进行教育革新,更需要教师和学生进行思想、观念的革新,局限于各种资源条件、技术水平、教与学的行为习惯等因素,微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本文基于高校的教育教学资源现状及微课特点,提出了如图1所示的高校微课教学的渐进发展策略。

第一阶段,引入、了解和熟悉微课

高校首先要具有实现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观念意识。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微课比赛和微课培训,达到让教师了解、熟悉微课,提高微课教学兴趣并掌握一定的微课制作技能的目的。目前,大多数高校正处于这一阶段。

第二阶段,校内试点微课应用

当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被引入时,会先有一部分教师愿意尝试,高校应积极鼓励这些教师,根据课程特点,合理选取微课内容,进行微课的设计和制作,并鼓励教师在专业课中尝试应用微课进行补充教学。很多研究论文认为在传统课堂上放个微视频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微课,因而不提倡。但实际情况是:不可能一下就彻底改变经历了长时间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传统课堂教育教学方式。因此,在微课引入课堂初期,可将传统教学方式与微课教学相结合。教师根据专业课特点、每节课的重点、难点、疑点选取合适的内容制作成微视频。在50分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摒弃满堂讲的教学模式,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微课视频,学生会非常专注地观看视频,对知识点的掌握也更加通俗易懂,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观看视频之后,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讨论,然后再结合学生的掌握情r讲解相关知识。这种方式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传统课堂教学效果。在此过程中,通过课程实践,教师会不断积累微课制作经验,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在微课引入初期,由于设备资源及教师技能的限制,可采用PPT录屏法制作微视频。教师首先制作简单、美观、适合大学生风格的PPT,然后采用Camtasia Studio录屏软件进行微课制作。Camtasia Studio软件具有强大的整合编辑功能,能轻松地在任何颜色模式下记录屏幕动作,包括影像、音效、鼠标移动轨迹、解说声音等,非常适合新手学习使用,网上下载即可。采用的设备主要是教室中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也可用U盘拷给学生,让学生在手机、电脑等终端课下观看。这种方式不需额外投资,除去教师付出的精力成本外,可以零成本的方式将微课引入课堂教学。

第三阶段,树立典型,推广优秀微课

当学校中有一部分教师引入微课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后,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树立秀微课应用案例。学校及时给予一定的鼓励或奖励政策,这样可激发教师学习、制作和应用微课的积极性,从而推广微课。教师在不断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课堂学习逐渐转向课外学习。

这一阶段是在第二阶段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微课与传统教学的深度融合。在这个过程中,微课学习还没有形成制度体系,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能课下自主学习。因此,教师还必须将课外学习和传统课堂授课相结合,要基于微课重新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例如可将传统课堂中50分钟讲授的知识,分解为若干个以知识点为核心的微课知识包,这些知识包短小精悍,即可课外看,也可随堂观看。通过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加上考评措施的改进,激励学生在课下利用各种零碎时间观看微课视频。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设计问题,如果学生能顺利解决相关问题,可代替平时的课堂考勤,这样可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学生省下时间可去学习其他感兴趣的知识。这种在传统课堂中融入微课知识包的教学设计会大大改善冗长、学生缺乏动力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也会逐渐准备好角色的转变,从知识的传递者变为学生的辅导者。学校也要积极实时地给予政策支持,改变对学生的一些考核要求。

随着微课制作技能的逐步提高,可逐渐尝试采用更多的微课制作方法,例如拍摄法、录屏法等。教师利用微博、QQ、BBS论坛、微信平台或网络云盘等自己熟悉的方式,分类管理并微课学习视频、相关资料、问题等,以建立自己的微课程管理系统[12],引导学生关注,进行课外自主学习。也可尝试利用高校的二级学院网站作为一个微课、管理微课、供学生反馈学习等功能的平台,以增加教师与学生的课外沟通。

二级学院也以各专业为主体,结合专业特色,形成微课制作的专业团队,共同讨论制定各专业宏观上的微课教学的指导方案和建设目标,逐渐形成各专业和学科的微课资源库。并且可首先尝试在工程硕士及其他在职教育方面使用微课教学方式。因为在职学习人员由于工作和距离原因,往往很难做到按课程表上课。有了微课资源,就可以辅助在职学生在异地灵活地完成部分专业课的学习,并与教师线上沟通,从而提高工程硕士等在职学生学习效果。

第四阶段,形成高校微课教学体系

随着各二级学院微课资源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学校要开展微课设施资源的建设和投资,成立专门的微课推广应用部门,基于高校本身特点逐渐形成有特色的微课制作、应用的综合体系。包括微课制作设备、场地、专业技术支持团队、微课资源平台、覆盖一定区域的无线网络、向学生免费开放的计算机机房等,以创建良好的微课制作环境,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逐渐将微课的建设及应用纳入到日常课程体系建设中,并与教师的各类评聘机制相关联,激励教师参与信息化教学改革。有了专业团队和设备的支持,可以采用专业拍摄法、电脑录制加DV剪辑、动画虚拟创作法和HTML技术法等多种更加专业的方法来制作高质量的微课视频。

在这一阶段,随着高质量微课资源的丰富,学校微课网络平台的完善,相应考核评价机制的改革及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监控能力的不断提高,为翻转课堂[13]的实施提供了条件,可进行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方式。学生课前在微课网络平台上进行自主学习,课上进行师生讨论、探索,课后根据自己情况进行反复学习,在微课平台上进行讨论反馈,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平台上相应的作业和测试。将微课程根植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可充分发挥微课的力量,并使零散的微课程成为一个体系,使微课更加注重应用性,向系统化、规范化发展。学生逐渐改变被动式学习习惯,主动规划自己的学习内容和节奏,从而可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高校内各学科、专业逐渐拥有丰富完善的微课资源和网络平台,专业素养高的教师团队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也会提高专业、学科在信息化时代的竞争优势。

第五阶段,基于微课资源的慕课(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14-15]开发模式

在这个过程中,微课资源平台功能逐渐完善,能够充分挖掘和利用大数据,具有智能诊断、反馈和评分等功能,向智能微课的方向发展。微课也为慕课的开发提供了基础。此时,可采用慕课与微课融合,并与翻转课堂结合起来的信息化教学方式。但是慕课这种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完全打破了时间、空间限制,涉及到大量高质量教育资源的充分共享,学习者可达十几万人,这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可采取由基于微课教学到SPOC[16](Small Private OnlineCourse,小规模限制性在线开放课程,可主要针对在校学生进行设置,学习者规模一般在几十到几百人),再到MOOC的渐进发展过程。

在此提出的微课教学渐进发展过程中,采用自下往上的设计原则。高校最初从宏观上鼓励教师进行微课教学方式的探讨、实践,先以教师为主体,再到专业、到二级学院逐步完善微课数据资源的过程中,学校适时地制定各种微课建设发展的政策措施,最后以高校为主体进行统筹规划,形成高校较完善的微课信息化教学方式和微课网络平台,在此基础上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并为慕课的实施提供了基础。当然,传统课堂、微课、慕课等作为服务于教学目的的教学手段,各有其优势,在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同时,每个高校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来传授知识,以真正提高高校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微课教学的改革和实践是一个渐进的、持续化发展过程,高校应该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其微课发展策略。本文基于对高校教学方式及要素的分析,提出了高校微课教学改革五阶段的渐进化发展策略,对促进微课快速进入课堂实践、提高高校课堂教学效果具有积极意义,对高校的微课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新,秦智伟,张永强.高校微课资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4(6):60.

[2]张建民.高校微课作品制作技巧探究[J].甘肃科技纵横,2014,43(3):100-101.

[3]吴婵.关于微课对优化高校教学效果的思考[J].高教论坛,2013(10):17-18.

[4]蒋咏华.高校微课建设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23):73-74.

[5]侯威.高校微课建设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J].职业教育,2015(6):3-4.

[6]徐哲.促进微课在高校教学中应用的策略研究[J].软件导刊,2015(1):62-63.

[7]周冰,刘芳,邓娟.高校微课建设策略研究[J].软件导刊,2015,14(4):155-156.

[8]韩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的“微课”运用探讨[J].高等教育,2015(9):95-96.

[9]俞金香.利用网络“微课”促进高校青年教师成长的若干思考[J].当代教师教育,2015,8(1):85-86.

[10]梁俏,林琼.微课在高校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的应用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4):61.

[11]王雪.高校微课视频设计与应用的实验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3):221.

[12]邵留,李娟英,彭自然等.基于微课的高校教育信息化改革浅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15):6-7.

[13]郭绍青,杨滨.高校微课“趋同进化”教学设计促进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4):98-99.

[14]崔益军.MOOC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微课模式论析[J].煤炭高等教育,2015,33(5):66-68.

微课程开放教育论文范文5

【关键词】开放教育;课程标准;教材结构;问题教学

【课题编号】浙江广播电视大学XKT11J17课题研究成果

一、数学课程现状

远程开放教育专科层次涉及数学的课程有高等数学基础、经济数学基础、微积分初步等.这些课程包含一元微积分学中实数、函数、极限与连续、导数及其应用、一元积分学中不定积分、定积分及其应用、二元微分学和线性代数等主要内容.相对于普通高校中的数学课程,远程开放教育的数学课程降低了难度,不过分追求理论上的严密性,不过分追求复杂的计算和变换,但仍然保持了微积分的逻辑体系.另一方面,远程开放教育学员的数学基础普遍较差,工学矛盾突出,学期时间短,学习的连续性难以保证.于是,数学课程实施的实际情况是学员普遍感到难学,教师难教.大多数学员由于纯粹为了应付考试,课程学习结束后,很少留下数学的概念和方法,更不可能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要使学员学有所得,保证开放教育具有一定的教学质量,应该重新审视数学课程的标准和数学课程的结构.

二、数学课程标准

数学课程标准是对一定学习阶段学生在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培养等方面应发生的一些变化的规定,以及一定的数学教学内容及其安排.很显然,课程标准必须根据受教育对象的实际和教学形式而确定,数学教育必须基于学生的“数学现实”.

1教育对象

远程开放教育的受教育主体是成人,更多的是从事业余学习.专科层次的学生大多只经过技校、职校的学习,数学知识的难度和深度不高,系统性不强,总体上数学基础较差.这样的“数学现实”,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学习连一般的全日制大学生也感到困难的高等数学系统理论,显然是不现实的.

2教学目的

远程开放教育主要定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终身教育上,更多的是为了普及和提高,更强调职业性、技能性、实用性取向.当前,远程开放教育中几乎已经没有纯数学专业的学生,数学只是其他专业,特别是理工科专业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高等数学的一些基本的结论和方法,这些结论和方法可以解决哪些实际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从中领悟数学的一些思想精神.

3教学内容

基于上述的现实与考虑,远程开放教育专科数学课程的内容不可能也不必要是系统的和完整的.我们应该选择一些实用性的、技术性的、可操作性的基本内容.远程开放教育的数学课程更适合作为一门技术性的课程,正像我们学习计算机的操作与应用一样.在已经建立的数学理论平台上直接学习一些技能和方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三、数学教材结构

远程开放教育强调学员自主学习,而最基本的学习媒体也称为理解性课程是文字教材.由于以传统的高等教育的教材标准来编写和审定远程开放教育课程的教材,造成许多学员阅读困难甚至根本不去阅读教材.所以,改革数学教材结构,提供给学生一本简明、通俗、实用的数学教材,是保证开放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1内容整合

目前远程开放教育在不同专业开设不同的数学课程,尽管课程名称不同,但其基本内容总是涉及微积分、线性代数以及概率统计等知识.而我们认为,这些技能和方法,无论对于理工科专业,还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甚至其他专业,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角度来看都是十分必要的.所以,可以把数学的一些基本的和重要的知识和方法整合在一起,形成通用的数学教材,内容就是导数的计算和应用、积分的计算和应用、线性方程组的解法、概率和统计数据的计算.

2教材体系

教材体系应该打破传统的编写模式,采用“提出问题――知识方法――解决问题”的形式.例如,对于微积分,取消抽象难懂的极限理论,在初等函数的基础上,直接给出微积分的运算方法,继而着重介绍导数和积分在经济及工程技术中的基本应用.

数学具有严谨的逻辑体系,但数学学习并不是非要遵循这种严格的逻辑体系.数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中国传统数学有辉煌成就,但并未纳入严谨的逻辑演绎体系,牛顿―莱布尼兹创立微积分时,也根本没有研究其严谨性.事实上,兴盛于20世纪50~60年代的范例教学理论就认为,臃肿庞大的课程内容,实际上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往往是掌握得少,丢弃得多.提倡要敢于实施“缺漏”教学,让学生学习最基本的、有可能一辈子都记住的东西.

四、结语

从根本上说,课程问题是关乎人才培养的模式问题,课程建设必须时刻关注教育实践的走向.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模式的学习,课程的结构体系也应该不同,反映在数学课程内容上,就不仅仅是题目的难易和多少,更重要的是根据学习对象和学习模式,建立新的课程标准和结构体系.上述讨论是对于远程开放教育数学课程走出困境的一种有益的尝试.

基础教育数学课程的理念同样适用于远程开放教育: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们希望远程开放教育的专科数学是一门实用的、学起来不是那么枯燥而且是有趣的课程,让更多的人能学到数学的技术,领略数学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孟昭鹏,等.论发展的网络教育质量观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持续改进.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创新与实践文集[M].北京:《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2005.

微课程开放教育论文范文6

关键词:在线课程;本科教学;教学方式

在线课程学习源于美国,并逐渐在世界范围内掀起实践热潮。目前,在线课程的应用主要以微课和慕课这两种课程形式为主,两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这两者的相同点在于,都以教学视频为主,视频短小精悍,一节课程的时间一般不超过20分钟,授课途径一般都要借助互联网,课程内容都要包含也课程主题相关的联系测验和评价。这两者的区别在于,微课的规模较小,慕课的规模较大;微课的交互性较弱,慕课的交互性较强;微课的课程内容相对独立,慕课的课程内容连续性较强。慕课和微课都是以视频教学为主的在线视频开发课程,一般都是免费,因此快速成为全球开放的教育资源,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高等学校是在线开放课程研发和应用的主要参与主体之一,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在线开放课程在本科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一、在线开放课程的类型

(一)微课

微课是经过课程设计者精心设计,依托信息化为展示平台,借助互联网为分享渠道,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一般一节课时间不超过10分钟。微课的教学相对于传统课堂而言,其内容更加精简、教学目标更加单一、教学主题更加突出、教学指向更加明确。微课一节课的内容只讲解一个知识点或者只设计一个教学环节。微课的资源内容设计是半结构化的形式,通过网络媒介将某个与主题相关的教学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做结构化设计,同时具有半结构化开放的特点,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各个要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或者扩充。微课借助互联网为沟通渠道,便于分享课程视频、素材课件等内容,使用上比较灵活、方便,并且没有使用时间的限制。

(二)慕课

目前,美国的慕课主要有三大平台――EDX(在线课程项目)、Udacity(在线大学)和Coursera(课程时代),这三个平台集结了哈佛大学、MIT、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布朗大学等全世界最优质的大学资源,为每一位学习者提供优质课程。国内的慕课平台主要有清华“学堂在线”、北大“北大在线”、上海大学“好大学在线”、中国大学MOOC、MOOC学院、智慧树在线教育等。慕课的大规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指学习人数众多,二是指参与课程开发和应用的高校和课程资源数量很多,参与慕课体验和教学的教师数量很多,三是指资金的投入较多,由于慕课需要录制课程、依托互联网传播,因此前期的建设费用较高。慕课的教学同样不会受到时间、地点、年龄、文化甚至国家等因素的影响,学习的受众对象不受限制。慕课重视师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较好地体现课程的开放互动性。

二、在线开放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式

(一)在线开放课程的内容――以中国大学MOOC平台为例

在线开放课程的内容选择以某个主题明确的知识点为主,教学环节设计精简且环环相扣,课后一般会安排与授课主题相关的讨论题目或联系题目供学生在论坛上交流学习使用,激发学生培养主动学习、发散思维的学习方法。

中国大学MOOC是国内慕课课程开发的主要平台之一。到目前为止,国内共有123所高校参与了慕课课程的设计和教学。中国大学MOOC将课程内容分为计算机、经济管理、心理学、外语、文学历史、艺术设计、工学、理学、生命科学、哲学、法学、教育教学和其他这几个部分,其中其他里面包含了了大学先修课和业教育课程。目前,最热门的课程为大学英语自学课程,共用182802人参与了课程学习,第二名是大学英语(口语),共有163801人参与了此课程,第三名是高等数学,共有155726人参与了课程学习。从最热门的三门课程来看,大学公共必修课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类型。每一门课程都有专门的网页介绍课程概述、证书要求、预备知识、授课大纲、参考资料等与课程学习相关的内容,也会介绍课程的授课老师、开课时间、结束时间、课程时长、课程负载等相关信息,便于学习者提前做好学习规划。课程的学习界面还会展示课程公告、评分标准、课件、测试与作业、考试、讨论区等内容。MOOC课程非常强调师生的互动性,在讨论区师生可以就课程问题进行交流学习,学生可以发起谈论主题,还有专门的老师答疑区、课堂交流区和综合讨论区。

(二)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方式

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方式以引导式、互动式、讨论式、体验式和混合式为主。课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自主式学习,师生互动强。课程教学方式不再局限于教师讲授知识,在课程环节的设计中更强调学生的参与和知识的拓展,可以使用包括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素材,设计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无领导小组讨论等教学环节。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同时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

三、总结

在线开放课程给高校以及高校的教师、学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促使高等教育向开放、终身学习的方向发展,使知识分享不受地域、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提供人人都可以学习的平台。在线开放课程促使高等教学加快改革的步伐,调整课程体系培养符合社会、市场需求的人才,使用网络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媒介。教师要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的激励和启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赵菁.在线课程对高校课程与教学的影响与挑战[D].沈阳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