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心理学范例6篇

护理心理学

护理心理学范文1

关键词:心理;护理;管理

护理心理学是以普通心理学的一般原理为基础,以护理人员和患者的个体心理、心理护理、以及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修养为研究重点。因此运用护理心理学,能够维护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促进护士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增强医疗服务各项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护理队伍的凝聚力和工作力。门诊护理工作实行院长领导下的护理部主任、科室护士长二级管理体制。搞好护理工作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实施分级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1]。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学科的发展,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要从社会、家庭环境、疾病、心理和精神等方面对患者实施全面的身心护理。医院应积极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心理学、管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边缘学科的知识,将心理护理、护理管理中的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工作的管理水平,从而能有效地促进医院的发展和建设。具体做法如下。

1激励护理人员树立自尊自重,克服自卑心理部分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缺乏正确的全面的认识,认为护理工作每天给患者打针、发药、三班轮转、工作单调乏味,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为患者翻身、拍背、吸痰、导尿、端便盆等生活又脏又累,社会地位低,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自卑心理。根据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护理管理者在管理中须根据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不同层次的需要,充分利用物质、精神、信息等动力,不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树立自尊及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激励对于人的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一切内心要争取实现较好条件,包括希望、愿望等所产生的一种动力[2]。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对护理人员运用的最重要的心理护理理论就是激励理论。激励理论就是运用这种内心状态及职工心理需求,激发职工工作动机的一条现代化管理原则。目前管理心理学中的激励理论主要有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及公平理论。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1.1加强医德医风教育通过举行一年一度的庆祝“5.12”国际护士节系列活动,如会议、演讲、巡回医疗、观看录像等各种形式,积极宣传党对护理工作的重视,职工家属对搞好护理工作的期望,充分认识护理工作在医疗卫生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光荣感、责任感。

1.2开展向先进模范人物学习的活动大力宣传医疗卫生事业中的先进人物、事迹,用白求恩、赵雪芳精神激励同行,同时树立本院护理人员中的先进典型人物,认识到护理工作中的真正价值,增加自信心。1.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为了防止“高效益、低道德”的现象出现,教育护士长和护理人员,时刻树立“在其位要谋其政,在其岗要负其责”“、今日工作不努力,明日努力找工作”等观念,真正做到“一切为了患者,一切方便患者,一切服务患者”,使全体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普遍增加。

1.4讲究工作方法管理工作者对待自己的下属,防止用简单、粗暴、训斥的方法去处理工作中的矛盾,在开展批评或指出对方存在问题的同时,也要注意尊重对方,肯定其成绩,赞扬其长处,满足对方的心理需要,使其对批评的改进意见容易接受,不易产生反感,避免逆反心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护理心理学范文2

 

1护理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l.1心理学的方法论原则该原则指护理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与临床医学常用的生物学方法、物理学方法等有本质的差别。心理学方法论是护理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

 

护理心理学,从研究具有典型意义的护士个体,到确定护士群体的职业特征;人研究护理对象的心理状态,到确定其心理反应的共性规律,都必须在心理学方法论原则的指导下,采用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和技术。

 

1.2比较文化的方法论原则该方法论原则是任何具有心理学属性的学科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它强调对人的社会心理现象进行比较文化的研究,以揭示各种文化对人的心理活动的制约因素,并析出个体心理差异的文化根源。因此,比较文化研究成果多具有较大普遍意义,也便于向实践领域推广、应用。如相关研究表明,东西方女性对乳腺癌根治术的心理反应有显著差异,护士所采用的心理调控对策亦截然不同。护理心理学的比较文化研究,强调以下三个原则。(1)侧重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护理心理学研究必须紧紧围绕关系人们身心健康的主题。如对患者心理问题的研究,应侧重其性格类型的差异,了解其情绪表现、行为方式等特征及其对自身健康影响的一般规律。如A型性格与冠心病关系的护理心理学研究,既遵循心理学研究的规律,又兼有医学研究的特征;既与所有学科研究具有相同原则,又独具自身学科研究的专门特色。

 

1护理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l.1心理学的方法论原则该原则指护理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与临床医学常用的生物学方法、物理学方法等有本质的差别。心理学方法论是护理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

 

护理心理学,从研究具有典型意义的护士个体,到确定护士群体的职业特征;人研究护理对象的心理状态,到确定其心理反应的共性规律,都必须在心理学方法论原则的指导下,采用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和技术。

 

1.2比较文化的方法论原则该方法论原则是任何具有心理学属性的学科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它强调对人的社会心理现象进行比较文化的研究,以揭示各种文化对人的心理活动的制约因素,并析出个体心理差异的文化根源。因此,比较文化研究成果多具有较大普遍意义,也便于向实践领域推广、应用。如相关研究表明,东西方女性对乳腺癌根治术的心理反应有显著差异,护士所采用的心理调控对策亦截然不同。护理心理学的比较文化研究,强调以下三个原则。(1)侧重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护理心理学研究必须紧紧围绕关系人们身心健康的主题。如对患者心理问题的研究,应侧重其性格类型的差异,了解其情绪表现、行为方式等特征及其对自身健康影响的一般规律。如A型性格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C型性格与癌症关系的研究,社会生活事件与心身疾病关系的研究等;(2)着眼于明确的实践意义:护理心理学研究,必须充分考虑我国幅员辽阔、民族多元、地区差异显著等特点,注重研究的目的性及实用性。

 

如长期在少数民族区域工作的护士,可根据当地少数民族护理对象的心理特点进行相关研究,以便掌握不同民族护理对象心理活动的规律,并使研究结果在少数民族区域有一定推广意义;(3)立足于公正的衡量标准:公正的衡量标准源于客观、公正的研究工具的使用,必须控制下列三个主要环节。①研究的内容和性质:如测验、研究使用的文字必须为所有被试者同等熟悉,确保统一的衡量标准。有学者认为,在我国实施心理测验,使用阿拉伯数字材料易形成公正的衡量标准。②研究的实施方式:研究使用的指导语必须统_,防止出现多种解释或不同理解,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结果差异。③研究结果的解释:研究者不宜对研究结果作出随意评判,避免片面、武断的结论。

 

1.3护理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学原则心理学应用研究与临床医学研究的最显著不同,是很难像药物毒性试验一样,以动物的实验结果类推到人群;且动物心理活动的研究,难以解释人的心理现象。因此,护理心理学研究,必须恪守以下伦理学原则。

 

1.3.1无损于被研究者的身心健康此乃首要的伦理学原则。研究过程中,不允许人为地对被试者施以惊恐、忧伤等不良情绪刺激;避免采用易致被试者疲惫、不快的研究程序。

 

1.3.2不强加被研究者的主观意愿奉行“自愿原则”,不强求被试者参与实验。甚至研究中途被试者要求中止时,研究者应维护被试者的权益,尊重其选择。

 

1.3.3不泄露被研究者的个人隐私研究者有责任对被试者的个人资料实行严格的保密原则,未经被试者本人允许,不得将其任何资料公之于众。若有关资料确需做研究报告,必须隐去真实姓名,或将其完整原始资料分解处理。护理心理学研究经常涉及一些个体心理素质的测评结果,如人生信仰、生活态度、价值取向等,研究者必须对被试者的个人隐私终身守密。

 

2护理心理学研究的常用方法及方式

 

2.1研究方法

 

2.1.1观察法(observationalmethod)指研究者直接观察、记录个体或团体的行为活动,从而分析研究两个或多个变量间存在什么关系的_种方法。此法是科学研究史上最原始、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从事任何研究几乎都离不开观察法。根据是否预先设置情境,观察法还可以分为以下两种。(1)自然观察法(naturalisticobservation):即在自然情境中对研究对象的行为直接观察、记录,而后分析解释,从而获得行为变化的规律;(2)控制观察法(controlledobservation):即在预先设置的情境中进行观察。护理心理学研究较多采用的现场观察法,既可以是二者之_,也可以是二者的融合。如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心理行为观察,所观察患者对病室(“预先设置的情境”)的心理反应,接近于控制观察法;而所观察患者对医护人员随时走动或发出声响的反应,则接近于自然观察法。此法虽非严密的科学研究方法,但经观察所见问题,常是采用其他方法进行深层研究的先导,故观察法有其重要的应用价值。观察法使用方便,可随时获得被试者不愿或不能报告的行为结果,资料的可靠性较强,结果有较大现实意义,无需人为地对被试者施加任何外部影响,即可掌握许多生动活泼的实际资料;但其研究成果有一定局限性,适宜A群体者,可能不适宜B群体。分析报告观察法研究结论的最重要条件,是所得资料必须具有真实性与代表性。因此,使用观察法时,必须考虑如何避免观察者主观因素所导致的误差。护理心理学多采用现场观察的方式,研究护理对象的心理活动,尤其适用于特别情境下的患者,如神志清醒的急危重症患者。

 

2.1.2调查法(surveymethod)

 

2.1.2.1晤谈法或访问法(interviewmethod)通

 

过与被试者晤谈,了解其心理活动,同时观察其晤谈时的行为反应,以其非语言信息补充、验证所获得的语言信息,经记录、分析得到研究结果。晤谈法通常采用_对_的访谈方式,其效果取决于研究者的晤谈技巧。此法既可用于患者,也可用于健康人群,是护士开展心理评估、咨询、干预与心理健康教育及其相关研究中的最常用方法之_。

 

2.1.2.2座谈法是以少数研究者同时面对多个被试者的访谈形式。相对于晤谈,座谈范围较大,便于_次获得较多同类资料或信息,满足分析、研究的需要。如研究“癌症患者的心理状况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即可采用定期座谈的形式收集相关信息。2.1.2.3问卷法(questionnairemethod)指采用事先设计的调查问卷,当场或通过函件交由被试者填写,然后对回收的问卷分门别类地分析研究。适用于短时间内书面收集大范围人群的相关资料,如了解某特殊人群(老人、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调查住院患者的需要等,均可采取此法。问卷法的研究质量取决于研究者的思路(研究的目的、内容、要求等)、问卷设计的技巧及被试者的合作程度等,如问卷所设计的提问能否反映研究者的研究重心、指导语能否让被试者一目了然、设问策略得当与否、结果是否便于统计分析等。又如开放式问卷的题量适中与否、能否引起被试者的回答兴趣等;封闭式问卷有无一致的答卷标准、分级适当与否等。问卷法简便易行,信息容量大,但其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可受各种因素影响而程度不同。故必须以科学态度分析、报告问卷法所获研究结果,较好地体现问卷法对其他研究方法的辅佐及参考价值。

 

2.1.3测验法(testmethod)也称心理测验法,

 

指以心理测验(psychologicaltest)作为个体心理反应、行为特征等变量的定量评估手段,据其测验结果揭示研究对象的心理活动规律。此法需采用标准化、有良好信度和效度的通用量表,如人格量表、智力量表、行为量表、症状量表等。护理心理学研究主要使用测评人格、行为、症状等量表,一般不采用智力测验。如“护士的个体人格与职业角色的匹配性研究”、“心身疾病与人格特质的相关性研究”等,均需采用测验法。

护理心理学范文3

自19世纪中叶南丁格尔创立第一所护理学校后,人们就把‘担负保护人类健康的职责,以及护理病人而使之处于最佳状态看成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及护理学的发展,护理制度由过去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转变,把人看成是一个身心统一的整体,护理工作就是要给病人以护理支援,关心病人的心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促进病人早日康复。护理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是与护理工作的不断进步分不开的。随着护士教育的发展与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训练水平的提高,使一向被认为一门技艺的护理工作逐步形成一门科学,工作的内容也由单纯的生活照料发展为既有专科护理又重视心理咨询,使之成为医疗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护生是否学过护理心理学对其在操作中的成功率有很大影响。为了了解护生这种状况发生的情况及原因,笔者以静脉穿刺为例,对护理专业学生进行了调查。

1、对象

以我院医药系护理专业110名已学过和没学过护理心理学的护生为对象,其中高职60名,中职50名;女生98名,男生12名。

是否学过护理学心理学对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

2、结果

如表所示,护生们对护理心理学的知识还是相当缺乏的,这也是为什么在进行操作时成功率会受很大的影响。

3、讨论

职业教育中护生的心理素质本来就要差一些,心理承受力也要差一些,这些不良心理因素直接影响到护生对有关操作的练习和掌握,影响到护生对有关课程的学习信心,甚至影响到护生今后专业工作的开展。

主要原因如下:

⑴环境因素 环境中存在大量可以干扰人的信息,如喧哗、围观者、开关门窗及脚步声,还有室内灯光、空气对护生的感官和情绪造成不利的影响。

⑵个体差异 由于人们的年龄、性别、胖瘦和所患疾病不同,因此静脉的深浅、软硬、弯直也各有特点。

⑶个性特征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它包括兴趣与爱好、能力与素质、气质与性格等,个性的积极水平和倾向性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个性的心理活动及其行为。

护理心理学范文4

【关键词】高职护理教育;护生;核心能力

护理人员核心能力是衡量其专业技能的重要指标,是护理行业高质量人才的核心竞争力。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教学人员为了帮助学生提升学生的核心能力,近年来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不断优化,但由于教学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并不是由一个环节调整而一蹴而就可实现,它需要将改革深度贯穿到教学课程到临床实践的全过程中,需要学校加强对整个护理专业群的搭建,促进学生达成以应用能力为主导的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1高职护理教学核心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

1.1护理专业教学内容安排分析

护理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必要的基础知识储备之上,强化在临床实践中动手能力培养,因此在学校阶段对基础知识的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偏重于认知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职业素质、心理状态及专业技能的培养较为欠缺,学科开展偏重于学生单向技能的学习,而忽视对各学科横向联系的培养,课程安排上偏向借鉴于本科医学专业,忽视对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特色的打造。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已经无法满足高质量护理人才的培养要求,教材的编写偏重于学科体系的脉络而无法满足护理专业的临床实践,同时书本中知识更新较慢造成学科教学严重滞后于临床实际现象的存在。

1.2护理专业教学模式安排分析

对国内多所高职院校的护理专业进行走访调研发现,高职护理专业在教学模式的安排上总体上还以医学学科教学为主要方式,在对护理专业学生的培养上仍缺少本专业特点,其教学模式安排上与医生培养模式相仿,缺乏专业性的护理知识教学只注重于医学理论教学,使得在这种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在毕业后无法实现与用人岗位的有效衔接。在课堂上仍以教师的一言式教学为主要模式,未能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造成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对于实用性强的护理专业,目前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考评手段仍采取传统的评价方式,只关注于学生的理论考试分数,而学生核心能力的评价形式不甚完善,造成学生普遍对核心能力的培养不重视。

1.3护理专业教学资源安排分析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是一门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学科,用人单位要求该专业学生可以在毕业后的岗位上实现快速上岗,目前随着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医院的设备升级换代速度逐渐加快。但目前高职院校由于资金缺乏的现象,造成学校实训设备严重滞后于实际应用,使学生在学习后也无法在工作单位中得到应用,因此学生普遍对学校的实践教学不重视,严重阻碍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另外,在教师资源的配备上,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师资力量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已严重不符合教学标准,团队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的教师更是严重不足,总体来说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学资源已经不能满足人才培养需求。

2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核心能力培养建议

2.1在教学过程中树立核心能力培养理念

随着我国教学改革力度的不断深入,相关教学人员也需要在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提升改革优化程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始终将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贯穿到教学与实践的全过程中,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要充分把握其专业特色,注重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做到与本科教育研究性医学人才相互补,共同实现国内医学护理水平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整体观念,在教学时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将理论学习、能力培养及素质提升融为一体,有效帮助学生养成护理核心能力。

2.2在教学过程中促进核心能力课程的整合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需要依靠学校护理系统课程的综合培养,在这过程涉及到广泛的理论课程与综合实验,为了更加科学有效的构建护理专业教学体系,就要求相关教师不断整合核心能力课程,对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做到细致的划分,构建高职院校核心能力框架,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做到合理分配,使学生可以按照学习程度做到循序渐进,在模块化细致教学的基础上加大课程的横向联系,帮助学生理顺护理专业知识体系,从而更好的掌握本专业的知识,这种形象化的课程整合方式可以有效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化,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2.3建立多方合作的教学互动模式

为了有效解决高职院校硬件设备投入不足的问题,同时合理改善护理专业培养水平与用人单位需求不符的现状,就要求高职院校需要加大与相关用人单位的合作深度,深入推进教学与临床的结合水平,促进校企合作办学的模式提升,尽早的使学生可以参与到实际的工作环境中去,让学生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体验自身责任,强化学生的护理意识,锻炼学生的护理思维,实现学生良好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力量学习与临床实践综合互补的教学方式可以促进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自身护理盲点,积极思考问题,有效解决问题,实现对自身核心能力的塑造。

3结束语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国内医学护理水平的健康发展,高职院校是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起点,良好学习能力的养成可以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完成对自身综合护理能力的完善,目前国内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教学成果仍不能满足岗位的实际需求,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加大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训练,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有效养成。

参考文献

[1]周海燕.核心能力教育理念对我国护理高职教育的启[J].国际护理学杂,2008,27(3):281-282.

[2]李巍.护理核心能力的提高应从护生教育开始[J].护理研究,2007,21(2B):554-555.

护理心理学范文5

【关键词】 护理;心理管理;护理质量

医院各科室护理单元是医院医疗工作中的重要职能单位。护士长作为临床护理工作的管理者,要领导护理群体协调一致地工作,以保证完成护理任务。在护理管理工作中,护士长面对的是一个由不同的技术层次、年龄、性格及信念形成的有不同心理状态的护理群体,为了使每个成员都能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进行工作,护士长可以运用正确的心理管理方法,促进正常心理状态的发展,诱导转化不良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人员之间的心理相容水平,形成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最大限度地取得心理学上的正效应,最大限度地提高护理质量与效率。下面就这一问题,谈几点工作体会。

1 扩大护士长非权力性影响力,能增强护理群体内聚力

影响力是人际交往中一个人改变和影响他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能力。护士长的影响力又分为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权力性影响力对护士的影响带有强迫性,对人产生的心理行为表现为被动、服从等。非权力性影响力是由品格因素、才能因素、感情因素等构成的[1]。护士长既是护理工作的领导者,又是组织实施者,护士长要了解掌握并满足护士的心理需要,充分调动她们各方面的积极性仅靠权力是不够的,而自身良好的素质、言行都会产生无形的影响力,都会加强权力的控制力。

1.1 品德高尚,技术精湛 护士长高尚的品德、精湛的技术会给护士带来巨大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可使下属对自己产生敬佩感。敬佩感也是一种心理磁力,从而形成群体内心的精神力量。护士长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秉公办事,光明磊落;知识广泛,技能超群;不怕脏、苦、累,处处身先士卒,都会在广大护理人员中产生巨大的信赖感,这样的感召力胜似更多的发号施令。

1.2 悉心关照,识才用才 护理工作的不规律性及护理人员紧缺而致的护理工作的超负荷运转,再加上繁重的家务劳动,紧张的业务学习,会使护士感到力不从心,疲惫不堪,绝大多数护士希望能得到护士长的关怀、理解和信赖。因此护士长要随时了解她们的思想动态,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为她们排忧解难。同时在工作中,要尊重护士的人格,善于发现人才,识才用才,最大限度地满足护士的自我实现欲。这样通过满足护士们的高级需要调动起来的工作积极性,具有稳定持久的力量。

2 实行民主型领导方式,能增强护理群体的责任感

民主型领导方式是通过护士参与管理,使大家意识到自己是群体的主人,是组成群体不可缺少的一分子,群体的目标也是自己参与确定的,从而感到个人目标与群体目标是一致的。这种参与和自主性,使成员的心理和社会需要得到了满足,因此工作无需监督而会自觉地进行。比如在工作中,每周召开1次护士例会,在会上大家可以各抒己见,对她们提出的好意见、好建议,给予充分的肯定并积极采纳。护士感到护士长对自己的信任感后,就会把自己的责任和集体的荣誉紧密地联系起来,工作的自觉性也就有了很大的提高。

3 使用科学的激励机制,能唤醒护理群体内在的积极性

心理学专家认为,个人角色主动性与个体对社会角色的投入程度息息相关,引发这种主动性,必须调动护士内在的积极性。对护理群体或个人实行科学的激励方式,能充分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在实行激励时应多用正强化激励法,即给予肯定奖赏,慎用负强化激励法,即给予批评和处罚,创造一种和谐、向上的环境。比如在工作中,一个护士提了好的建议或做了好事,就要给予充分肯定和及时表扬,这对该护士就是一种精神奖励,说明自己的努力得到了承认,心理愿望满足了,又会焕发出新的上进需求。

4 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护理群体紧密的团结与协作

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各种交往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人与人之间比较稳定的方式。受距离的远近、交往的频率、态度的相似性及需要的互补性等4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一个集体中如果能使人际关系融洽,无疑会使每个成员心情舒畅,产生较高的工作效率。

在正常的心理状态下,群体中的和蔼性、协调性和上进性大于厌恶性、敌对性和落后性。但群体中不良因素是客观存在的,对群体的团结十分有害,护士长应抓住要害因势利导,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成员之间友谊的发展,协调处理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促进成员之间心理上的协调一致。比如在工作中,让最有经验的护士带教新护士,前者在带教中受到新护士的尊重,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后者从带教中学到了自己所需的知识而心情愉悦。同时,还提倡同事之间互相谈心做知心朋友,做到在思想上互相促进,工作上互相帮助,生活上互相照顾。从而使每个成员感到群体既是工作学习的场所,又是和睦信赖的集体。

5 有效的德育教育能培养群体良好的职业素质

道德品质教育能激发护理人员内心的道德信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最终使她们表现为自觉的道德行为。在工作中,教育医护人员要怜于人,要笃于情,要勤于业,也就是说要有怜悯患者、同情患者的心理品质;要诚心诚意地为患者服务,对患者具有诚挚深厚的思想感情;要为自己崇高的事业而勤奋学习,勤恳工作。这样极大地改善了护患关系,从患者一张张满意的笑脸上,大家看到了自己工作的价值,心理上得到了满足,从而以加倍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上述论述是笔者实际工作中几点粗浅的体会,还有待进一步深化与提高。事实证明,心理管理是护理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心理管理搞好了,有助于护理质量与效率最大限度地提高。护理管理者们应很好地探讨护理心理管理的最佳方法,把这项有益的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

护理心理学范文6

在运用了PBL教学方法进行一段时间的心内科护理的教学活动之后,通过教学成绩统计和相关的问卷调查,学生普遍表示在运用了PBL教学方法后,以前觉得无从下手的心内科护理知识的学习,现今突然找到了学习的切入点,学生能够根据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典型病例进行相关知识的链接和组网,让学生对心内科护理知识开始有一个崭新的认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学习意志,让学生意识到心内科护理知识的学习并不困难,是可以学会的,从而愿意投入到心内科护理知识的学习实践中来。

2PBL护理教学授课的体会

2.1运用PBL教学法的优点

2.1.1提供给护理学生一个自由的学习氛围在PBL教学方式的影响和指导下,学生从枯燥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与其他学生进行护理知识的交流,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空前提高,提高了心内科护理专业知识的学习效率。

2.1.2认识护理工作中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PBL教学方法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基于同一个典型病例进行病例相关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之间的配合与合作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在PBL教学方法的指导下,教师和学生都能合理的利用最先进最全面的护理知识资源,在雄厚的病例相关资料的支持下进行典型病例的护理知识讲学,在这种教学形式下,教师能够脱离学生理解能力和病例相关资料的缺乏限值,进行不受限制的护理知识教授,学生也可以在雄厚的护理相关知识的支持下,对教师的典型病例护理知识教授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理解,可以大幅度的提升心内科护理教学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效。

2.2运用PBL教学方法的局限性

2.2.1实际的问题缺乏系统性在PBL教学方法的指导下,心内科护理专业知识的教授,都是通过一个个典型病例进行的,相关的知识体系都围绕着病例来展开和构建,所以在这样的形式下教授出来的学生,对于心内科护理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都较强,但是对心内科护理缺乏一个系统全面的学科认识。

2.2.2对环境要求较高PBL教学方式要想高效的实施,就一定离不开相关系统的支持,这些支持系统包括学生网上查询资料的大型电子阅览室、学生查阅藏书需要的大型图书馆等,PBL教学方法对这些教育环境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这就导致了PBL教学方法应用的成本上升,很多地区学校因为教学环境的限制无法开展PBL教学活动,或者导致PBL教学方法的应用达不到设计的效果。

2.2.3缺乏有效的评价标准在PBL教学方法指导下的心内科护理教学,是围绕着问题来进行的,所以教学活动中的主要形式,就是学生的资料搜集和教师与学生之间,基于典型病例的护理知识交流,这一形式下学生的学习表现只有教师通过观察得出的感性结果,整个教学环境中缺乏一个量化的评价环节,导致在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时缺乏评价依据,无法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作出有效的评价,影响了学习活动的管理效率。

3结论

上一篇规划法论文

下一篇高中历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