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范例6篇

农村劳动力

农村劳动力范文1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流动与转移;农村劳动力素质;中国人力资源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凭借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产业分布的非对称性也有所扩大。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对外贸易自由化步伐的加快,中国的区域产业集聚现象越发明显,形成了以广东、山东、浙江、江苏、上海为代表的东部外向型工业带。从1989年起侯鸟式的“民工潮”一直冲荡着中国的交通运输、城市建设和能源消费市场,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全国的迁移人口超过1.31亿,其中跨省迁移3392万人。如此大规模的全国范围内的劳动力流动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中也是不多见的。当前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与转移的表现出以下两大特征:

1劳动力流动与转移的规模巨大、距离较远且多分布于劳动力素质要求不高的行业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迫切需要在农业生产之外再获得一部分的非农业收入。而事实上,这种流动与转移从改革开放之初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都一直存在,但当时的方式是一种“离土不离乡”的乡镇企业转移模式为主,只是由于在竞争的压力下,“乡镇企业资本增加的速度逐渐加快,吸纳劳动力的速度相应减缓。农村劳动力面临着越来越强烈的跨区域转移的压力。在这种情形下,作为流动劳动力主体的内地剩余劳动力,必然向能够提供工作机会较多,均衡工资水平较高的地区转移。首先由于省际之间基础设施的相对滞后,东部沿海成为加工贸易型外商直接投资的首选地。加工贸易以低技术含量的非熟练劳动密集型的环节为主,其创造出的劳动力需求除了给本地农业剩余劳力提供就业机会,还吸引大量内地劳动力;其次沿海地区由于更靠近国外市场,当地的个体私营企业在管制解除之后借助相对较大的市场(国内和国外市场)获得迅速发展,其所创造的劳动力需要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不得不从外地补充;再次工业在自身规模经济特征的作用下,所创造出的“后向联系”使得资本要素开始向东部汇集,而这种产业转移也创造出更多的劳动力需求。这就意味着其所能提供的均衡工资水平和就业机会远高于内地工业,并且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也非常宽泛,而农民的跨省流动就是追求两个简单的目的:一是工作机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农民工倾向于向工业化程度较高、非国有经济较多,从而工作机会较多的地区迁移。而一旦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这种丰富的机会,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就会涌入城市,下表是1999-2003年间农村劳动力转移比例的数据:

表1显示90年代后期随着东部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流出的速度与距离也明显增强。二是农民工倾向于流入名义工资水平较高的省份,这样即使他们所进入的并非高利润行业,也能获得较之其他地区或是农业生产更高的报酬,下表是2000年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中就业的产业分布以及1997、1998年各行业农村劳动力从外地汇寄款统计:

表3显示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产业中的分布主要集中与知识与技能要求不高的行业,农民工更选择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和建筑业等行业就业,并且从事的是本地劳动力不愿从事的比较累、脏、危险的工种,由于农民工的职业身份决定了他们不能够进入到城市的正式就业体系中来,而只能在非正规的、与城市居民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机会。同时,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民工大多保持着原来的消费模式,储蓄倾向很高,通常把工作挣得的钱中的一部分甚至大部分寄回家乡,很少照顾到自己在城市的生活质量。这些条件保证了农民工在现代城市产业体系中能够得到较之农业生产高得多的积累,从而分享城市经济发展的成果。

2外出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不高,而劳动力的大量流失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也不明显

由于中国的经济结构呈现着明显的三元化特征:即城市经济、农村工商业经济及农业经济,不同经济的技术水平不同,对人力资本需求的层次和量也有所不同,由之引起的收入差距也会有显著不同。而第一产业较之其他行业不仅生产效率低,而且支出与收入的对应水平也低,再加上宏观经济环境,特别是产品和要素的市场结构与相对价格等因素综合影响,就造成了农业生产中“低投入、低收益、低效率”的问题,随之而来的是农户的“高投入、低收入、低素质”问题,反映了中国当前的农业发展不仅比较效益低下,而且缺乏获取资源的竞争能力。如下表:

而这种不协调的生产方式对农村居民中文化水平较低的部分压力更大,他们既缺乏农业生产资料,又缺乏理解科技与信息的能力,只能在有限的土地中浪费大量的劳动能力与劳动时间。对他们而言,与其在农业生产中付出大量的劳动而获取不到较高的收入,还不如在城市中从事一些危险性大、劳动强度高但收入也较高的工作。而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也提供了许多这样的机会,由于数量化的粗放经济仍然在经济活动中占据优势,所以应对市场竞争的最有效手段就是降低生产成本而不是获取科技垄断优势,而这种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报酬对农民特别是低教育水平的农民仍然有相当的吸引力,这就使农业人口中初中以上学历的部分较多地流在了农村,而小学及文盲半文盲的部分更多地流向了城市。而更明显的是,对于中国这种土地资源有限、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村集体化大生产不发达的国家而言,这种农业人口的流出并不会对数量化的农业生产造成多少效率上的丧失,如下表所示:

这种低素质农业人口的大规模转移会压制城市产业升级的步伐,并在未来的产业发展进程中成为可能被淘汰的对象。所以,如果不配合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有计划提升,农民教育与再教育投资的迅速增长,则这些低素质农民工必然会在将来成为社会的弃儿,一方面是城市经济转型与升级的加速将不断限制其获取就业机会的能力;另一方面是长期脱离农业生产使其所拥有的农业生产资料、农业信息与农业知识更加匮乏,较之于那些留在农村的相对高素质居民,他们在农业生产、土地经营、多样化种植和市场营销等诸多方面都毫无竞争优势可言,其结果只能是造成这些人口既难以在城市立足又很难重新适应农业生产,成为在城市边缘游荡的流民。

参考文献

[1]蔡昉,都阳,王美艳.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03.

[2]张照新,宋洪远.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国际研讨会主要观点综述[Z].中国农村观察,2002,(1).

[3]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1999.

[4]蔡昉.劳动力流动、择业与自组织过程中的经济理性[J].中国社会科学,1997,(4).

[5]侯风云.中国农村人力资本收益率研究[J].经济研究,2004,(12).

[6]侯风云.中国农村劳动力剩余规模估计及外流规模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4,(2).

[7]侯风云.中国农村外出劳动力收入与人力资本状况相关性研究[J].财经研究,2004,(4).

农村劳动力范文2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对策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农村就业结构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非农就业比重上升。2004年从事农林牧渔的就业比重为61.57%,比2000年下降6.81%;工业就业10.94%,比2000年提高2.37%;商、饮、服务业就业比重为5.44%,比1999年提高1.79%。2004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约10260万人,比上年增长约440万人,1998~2004年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380万人,平均年增长率为4%。[1]预计今后几年农村转移新增劳动力将在400万~500万人,增长4%-5%。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趋势表现为,本乡内非农就业比例下降,流向城市就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比例上升,县级城市和小城镇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有较大增强,农村劳动力跨省就业的趋势明显。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继续减弱,以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为主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逐渐被外出务工和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就业方式所取代,外出务工人员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稳定性增强,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就业经过了漫长而艰苦的体制变革、观念更新,家庭经济就业、自主创业、城市就业这三种基本的就业形式,构成了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多元结构。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在1979~1999年的20年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高达14%,即在GDP年均近9.6个百分点的增长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GDP增长的贡献达1.4个百分点。[2]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效应

农业剩余劳动力由农业转移到劳动边际生产率相对更高的非农业部门中就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推动效应。

1.增加产出总量,推进经济增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中就业,将大大提高其劳动边际生产率水平,从而增加国内生产总值水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效应一般可以推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2%~12.8%。在未来30年中,如果劳动力转移的劳动力市场等障碍得以消除,使城市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大致相等的话,劳动力的部门间和地区间转移可以对CDP年均增长率贡献2~3个百分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正面效应将会更加充分地表现出来。

以这种方式推进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并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物质投入,只需对城乡就业结构作出调整。

2.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由于大量的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人地关系大大缓解,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上升。随着农民的劳动平均产出水平上升,农民的收入水平也会随之提高,农民收入中高于维持生存所需的部分,可用于追加农业投资,农业本身也有可能得到较快的发展。1965-1977年是日本农业剩余劳动力迅速转移的重要时期。1965年日本每个农民年收入为14.6万日元,1978年,每1万名农民拥有的汽车量达到了65.7辆。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日本农民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实现了生活城市化和电气化。在中国,1994年农村中纯农业劳动力的年纯收入为1826元,兼业者为4160元,非农业劳动者则为5200元,三者之比是1:2.28:2.85。以劳动日收入计,每个纯农业劳动力每日的纯收入平均为8元,约等于每个非农业劳动力每日纯收入的53%。2004年,农村剩余劳动力年平均务工收入6471元;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而工资性收入人均为998元。可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有利于推动农民增收。

3.扩大非农业利润,加快工业化进程。农业剩余劳动力由传统的农业部门转移到现代经济部门,有利于促进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城乡劳动力的市场竞争,使现代经济部门的工资水平上升势头变缓,企业相对人工成本下降,利润相应上升。同时,新转移到非农业部门就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还会为现代经济部门创造出新增利润,刺激现代经济部门追加投资、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加快工业化进程。

三、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许多困难,有些问题正在阻碍农村劳动力就业,进而成为解决中国就业问题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1.城乡结构矛盾明显,妨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

一是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进程。2004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2.9%,其中工业增加值为45.9%,但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只有41.8%。[3]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发展速度不利于服务业的发展,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恰恰最容易进入城市服务业。二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及由此衍生的城乡居民身份差异给农村劳动力的自由迁移增加了成本和风险,影响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市场准人条件不平等、社会保障不充分等等构成了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歧视和排斥。三是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不高,就业竞争能力较弱。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的同时,就业结构变化导致了劳动力供给结构与劳动力需求结构出现较大差异,缺乏技能的劳动力供大于求。目前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人数庞大,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技术素质偏低。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人数高达3亿,占农村人口的20.7%;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8.8%;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仅占5%。四是随着城市失业数量的增加,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者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愈加激烈,过高的城市失业率会加大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寻找工作的机会成本。按照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7%左右,在现有经济结构状况下,每年将新增就业岗位200万到800万个,年度供大于求的缺口在1400万到1500万个之间,再加上农村还有2亿多富余劳动力,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尖锐。另一方面,传统行业出现大批下岗失业人员,许多人再就业困难;而新兴的产业、行业和技术职业需要的素质较高的人员又供不应求。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际经济波动和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对我国的影响更加直接,劳动力素质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更加突出。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交织在一起,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更为艰巨。

2.农民工的就业环境不宽松

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的行业、工种限制虽然正在逐步取消,但仍存在其它制度性的限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歧视还未完全消除;城镇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对农民剩余劳动力开放还需解决观念、体制和物质技术条件等问题,让农民工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就业服务还需做大量工作。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工资收入虽然有所上升,但农民工在城镇的生活成本也在迅速增加,农民工务工收入在扣除住房、子女教育、生活消费等方面支出后就所剩不多了。享受不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资源和服务以及大量额外支出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工流动就业的积极性。

3.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权益维护与其实现稳定就业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当前农民工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的问题依然严峻,表现最为突出的问题包括:克扣和拖欠工资,强制加班加点和超时工作,劳动和卫生条件恶劣,不按规定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等。国家统计局2004年所做的调查显示,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6.4天,每天工作9.4小时。据有关方面调查,2004年上报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总额为336亿元(至2004年底偿付比例为98.4%)。2005年,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人数占农民工总数的28.7%,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占13.8%,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占10.0%,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占农民工总数的12.9%。由于统计口径和调查误差等原因,农民工实际参保率很可能还要低。

4.农民工社会保障普遍缺乏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薄弱,不少企业不为进城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缴纳社会保险费,企业将社会保险金负担转嫁给劳动者个人而形成超额利润,这一方面使资本积累加快,另一方面使劳动者贫困加深。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者缺乏社会保障的竞争模式,必然使GDP分配中资本的分配比例过大,而消费分配的比例过小。同时也造成了企业竞争的不平等,影响了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

四、促进农村就业的主要措施

农村就业问题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因此,从农村就业问题入手,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基本方法、途径是有效缓解当前“三农”问题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矛盾的一条思路。作者认为,应当重点采取以下措施:1.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业剩余,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著名发展经济学家拉尼斯和费景汉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把农村的伪装失业者全部转移到工业部门中去,要做到这一点,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保证工业部门扩张和劳动力顺利转移的必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但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目前,我国农村由于农业生产率低,农产品的增加主要是依靠大量的劳动力投入,严重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的机械化、现代化水平,使我国农业生产率迅速得到提高,从而使大量的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来。2.重视产业的转移与承接。农村劳动力流动与产业聚集有着密切的关系,哪里产业聚集效应大,哪里吸引的劳动力就多。反过来,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又加速了这些地区的产业聚集。但是,伴随这种正反馈机制的形成,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二元经济结构,这对中西部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不利的。

只有当中、西部地区有自己强大的产业聚集,实现东、中、西部产业趋同,地区差距才可能缩小。[4]因比,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大的地区,要认真研究产业集聚与劳动力流动的关系。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得到足够发展后,会向下一个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转移。因此,做好产业承接,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在本区域内转移,这既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加速本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但是,产业转移除受比较优势的因素影响外,制度、市场等因素也非常重要。如果一个地区虽有比较优势,但是制度成本高,市场发育滞后,产业转移也会受阻。

另外,经济欠发达地区相对便捷的基础设施和相对成熟的产业链比不上东部地区。因此,中、西部地区要大力推动制度创新,扩大对外开放水平,优化投资环境,加快市场机制的培育和发展。

3.加快城市化进程,扩大就业需求。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因此,我们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大、中城市的经济规模较大,产业门类较多,聚集效应强,消费水平较高,为解决农村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推动城市化,要不断加快现有大、中城市发展,继续调整和完善经济结构、提升产业档次,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各类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综合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大、中城市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用。小城镇是实现城市化的重要路径。我国多数小城镇现有人口规模小,经济发展空间较大,吸纳就业能力较强,农民进镇成本低,可以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现实需求。还要看到,多数农民是在搞好土地承包经营的同时兼营二、三产业,相当数量的农村劳动力还不完全具备离开土地进入离家很远的大、中城市的条件。小城镇具有与农村联系紧密的区位优势,便于直接发挥辐射和带动功能,促进水利、道路、环保、农电和通讯等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让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仍旧居住在村里,让那些在村外工作的人每天往返上班,比单纯将劳动力从农村迁移到新建的小城市和城镇更加便捷、有效。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体现特色,注重质量,逐步完善,把扩大就业需求,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优先目标。为此,要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引导乡镇企业合理聚集,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根据小城镇特点,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以产业为依托,培育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特色经济,逐步扩大产业规模。完善小城镇的投融资、用地、户籍、购房、发展二、三产业等相关政策,大力扶持小城镇发展,拓宽小城镇投融资渠道,吸引民间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企业、外商以多种方式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发展小城镇的各项公益事业。在保护耕地和农民合法权益的情况下,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地。

改革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取消对农民工的种种不合理限制,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

4.消除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政策歧视,赋予农民工平等的劳动保障权利。进城农村劳动力是城市的建设者和财富的创造者,城市政府对农村劳动力的限制和歧视,实际上是对城市本身发展的阻碍和限制。从协调城乡经济发展、缓解“三农”矛盾、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充分就业的基本思路出发,当务之急是实现有利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首先,要实现农村劳动力社会地位的平等,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管理,取消对农村劳动力的各种限制,建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其次,以促进非正规部门发展来带动非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由于就业成本低、富有效率等特点,是适合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种重要的就业形式,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政府应适当地发展非正规部门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努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公平的市场竞争条件。尽快完善有利于非正规部门发展的政策,为它们提供小额贷款。大力开展创业培训,为非正规就业提供信用担保支持,逐步形成创业培训、项目管理、开业指导、小额贷款、政策扶持相结合的促进非正规部门发展的工作机制。国家可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办法,推行非正规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政策,采取国家补一点、个人出一点的办法解决他们的社会保险问题,使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助。

5.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改善劳动力市场环境。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分割十分严重,农民进城就业壁垒重重,对缓解短期劳动力供给局部短缺矛盾极为不利。首先,要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构建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有效机制,改善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环境,制定合理的最低工资和职工社会保障与福利标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证劳动者及其后代平等的教育和培训的权利。消除就业歧视,使农民享受市民待遇,打破城市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之间身份、户籍、住房、培训、医疗卫生等待遇的制度限制,使农民进城就业者享受市民同等待遇。其次,要建立劳动力供求预警机制。过去我们比较多地关注劳动力需求不足,对劳动力供给关注较少。面对我国劳动力供求的新形势,尤其是劳动力供给的局部短缺,政府和企业应提高劳动力供求预测意识,及时根据劳动力供求变化,掌握更全面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制定相应对策,维护劳动力市场供求稳定。再次,以改善劳动力供给为目标,努力完善收入政策。一是以工资指导线为宏观手段,按照企业名义工资率逐年增长水平应等于全国平均长期劳动增长率的要求,引导工资合理增长。同时,加强工资和价格的控制,在特定的经济条件下,政府借助于法律或行政手段对工资、价格实行管制,如对价格和工资进行冻结;另一方面,推行以激励为基础的收入政策,即对工资增长率超过工资指导线的企业课以重税,对工资增长率低于工资指导线的企业予以减税。学习西方发达国家裁员与减薪替代经验,以减薪的办法减轻简单裁员对劳动力市场带来的震荡。如一些西方大的跨国公司开始注重社会形象和社会责任,他们在需要裁员时,先与职工代表商议用降低10%的工薪福利的办法替代10%的裁员计划,如果1年以后公司业绩仍没有好转,才考虑实施裁员计划。最后,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力度,依法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通过舆论引导和政策推动,加强宣传力度,严肃劳动保障执法,净化劳动力市场环境,规范企业用工和工资支付行为,严格社会保险费用征缴,强化企业劳动保护和劳动者自我防患意识,完善劳动者对侵权案件的投诉举报与受理制度,健全劳动保障争议调解和仲裁机制,依法依规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要真正实现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实现集约型经济发展战略,必须提高劳动者素质。高素质劳动力意味着高工资、高福利、高产出,意味着劳动力资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业市场竞争迫使城乡劳动力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这种竞争也是提升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关键。各级政府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安排足够的经费用于普通劳动者培训,使财政政策真正有利于鼓励和引导农村劳动力提高素质。同时,鼓励和引导用人单位积极承担起职工职业技能培训的任务,以提高农村进城就业者的职业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年鉴2005.

[2]中国经济网[EB/OL].,2005-10-20.

农村劳动力范文3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会议,主要是总结回顾20*年我县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经验,布署20*年的工作计划。刚才,*镇已作了经验介绍,县劳动保障局*局长对今年我县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也进行布署安排,他们讲得都很好,我都同意。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要统一思想,强化领导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从来就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而加快农村转移就业,则是建议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又是建设小康社会和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市委、政府均予以高度重视。其中《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强化政府促进就业职能,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国务院5号文件也要求:“进一步做好农民工转移就业服务工作。各级人民政府要把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重要侨务。要建立健全县、乡公共就业服务网络,为农民转移业提供服务。”省市委政府分管领导还就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作了专门批示:“要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加快推动农村劳务输出,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因此,各乡镇党委、政府、县直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要求,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作为当前发展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同其它经济工作一同部署、一同考核、一同奖惩,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真正做到党政领导亲自抓、职能部门积极抓。

二、要完善机制,整合资源

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就必须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服务机构,整合现有资源,拓展服务领域。一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劳动力转移目标,规划实施办法以及考核奖惩办法,建立县、乡、村“转移、培训、就业”服务机制,做到人员、经费、场所三到位。二是完善服务机构,充分发挥组织、引导、服务、管理的职能,形成县有专门工作机构、乡有服务站(所),村有联络员,上下贯通、左右相联的工作网络。三是整合“劳动、农办、教育”三部门资源,扭转原来劳动就业,只局限城镇就业(工作范围窄、与农村接触不多、师资力量不足),农办只管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人员少、无法提供城乡一体服务和解决转移就业后保障问题),教育只管培训(不能对接企业,培训缺乏针对性)的单打独斗局面。四是拓展服务领域。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信息服务工作,掌握当地农村劳动力资源颁布的就业状况,建立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管理档案,为作出就业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

三、要统筹培训,提高素质

农村劳动力要真正转移得出去,关键要依靠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技能。因此,我们要把就业培训放在加快转移就业和稳定就业的重要位置,注重培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开展多渠道培训。一是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根据国务院国发[20*]36号文精神,大力开发就业岗位,落实再就业政策,根据产业发展和企业用工需求,开展“订单式”培训,使下岗失业人员掌握一技之长,通过牵线搭桥,推荐就业,实现再就业。二是向非农转移就业培训。对有劳动能力、愿意进城务工的对象开展各类培训。按产业类别实行引导性培训、岗前培训、岗位技能培训和鉴定,以培训促进就业,满足农民“离土不离村、离土不离乡、离土不离县”的就业愿望。三是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对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利用县职业技术学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心等培训机构,采取校企联办、校校联办等形式,对接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食品加工、轻工轻纺、旅游等主导产业发展提供后续产业工人。四是农业内部结构调整转移培训。重点对本地务农、灵活打工13.86万人的分类培训和转移,使之成为会经营、懂技术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型农民。

四、要强化保障,营造环境

农村劳动力范文4

关键词:土族劳动力转移制约因素分析

一、引言

劳动力资源的流动和转移是会受到经济规律支配的。在现实生活中,城乡差距很明显。城市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和丰富的精神生活条件等因素,都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同时,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比如制度上的制约,城镇对农民的歧视,农村劳动力资本积累的缺失,就业结构的失调等等。而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劳动力转移,就成为了典型中的典型。不仅仅因为他们有各个民族的特殊性,群体形成的多样性,文化背景的差异性。还应表现在不同民族以及民族之间的内在特质等方面。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其经济的发展一直都处在较落后地位,在我国很多年来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的劳动力转移明显的受到各方面的制约。深入调查少数民族的劳动力转移情况,分析其内在特点和障碍,才能研究出有实际意义的对策建议,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的转移,也将会实现传统农业和现代工业,农村和城市的良好互动,促进劳动力跨区域就业,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在我国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中意义重大。

我国现有土族人口数为241198。大多居住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县、大通县、乐都县、同仁县等地。互助县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2000年互助县总人口为36.97万人,土族人口约6.9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6.84%。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通过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后,土族农民的整体素质和生活水平有了提高,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环境有了改善。但是,由于受地理和自然环境的制约,土族群众整体生活水平仍然比较低,贫困人口比重较高的状况仍未根本改变。近年来,由于耕地面积的减少,土族人才意识到仅靠农业生产根本不能维持家用,也无法养家糊口。于是,近些年出现了一些走出家门、去外面闯荡世界的有志之士,从而在土族人口中形成一种想往外看看的意识,这是有利于本民族的进步、发展的。景晓芬(2007)在对土族女性非农就业与女性角色转换的研究中提出,非农就业是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剩余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对于少数民族女性而言,通过对土族女性劳动力转移的研究,认为旅游业的发展改变了土族女性的生活方式,转变了她们的传统角色,无论是在经济上、家庭角色上还是社会关系网络上,与从事农业生产的时候都有了很大不同。可见,在土族农村劳动力中,很多人文化程度不高,对经济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不能够理解和掌握,适应不了非农产业的发展和需求。土族劳动力,在他们的聚集区内,就业的机会本来很少,而且,工资率又很低,在受到恶劣环境和各方面压力时,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农村劳动力,进行了新的转移,纷纷流入到西部各个城市和其他城市,从事一些非农业生产活动。近年来,土族劳动力的转移已经初见成效,但仍然存在各个方面的问题,制约着土族劳动力的顺畅转移。

二、研究范畴、方法及材料来源

2008年7月下旬,课题研究小组赴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大庄村,进行了为期11天的野外调查和资料收集工作。野外调查期间,课题组采取的主要调查研究方法有二:(1)与县、乡、村各级党政和职能部门领导座谈,到当地政府各职能部门收集农村社会经济的相关资料,听取相应的报告会,以了解当地土族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情况,获取深入理解当地土族劳动力转移的背景资料;(2)采用问卷访谈方式与随机抽样土族农户座谈,获取更真实、更翔实的第一手资料,目的是与从政府部门获得的背景资料相互验证,使研究结果更为可靠。经过野外调查和资料收集,课题组获得了与各级政府部门的访谈记录、各调查地区的农村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农户调查问卷52份资料。这些资料为课题组进行土族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基本情况

从性别状况来看,土族劳动力中多以男性为主。从婚姻状况来看,土族劳动力中约有63%已婚,37%未婚。从年龄结构来看,互助县范围土族劳动力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0~39岁之间,占劳动力总人数的64.1%,这部分劳动力是外出转移的主体,代表着外出转移的趋势。16~19岁年龄段中,占劳动力总人数的19.1%。40~59岁年龄段中,占劳动力总人数的16.8%。

在所调查的土族农村劳动力中外出打工的人占到了土族劳动力总数86.8%。而在家务农的人只有少数,只占到13.2%。可见,大部分劳动力都愿意出去。这些出去打工的人中,有61.4%的人是兼业打工,有38.6%的人做专职。

(二)转移特点

大部分土族劳动力选择在私营企业工作,约占到65.38%,打工的行业也主要分布在建筑业(42.31%)、餐饮业(28.85%)和制造业(15.38%)上,而选择在机关社团和教育文化等部门打工的人却寥寥无几;就业层次上,服务人员占较高比例。

土族农村劳动力在选择转移距离时,约有71.15%的大比例人口选择了在本地打工。就地转移具有明显的优势。只有小部分选择外出打工。而在外地打工的地点选择上,有59.62%的人们愿意跨省去打工。在土族劳动力转移的方式上,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都是自己找(44.23%)或者是经过亲友介绍(44.23%)的;通过看报来寻找工作的劳动力人口也是微乎其微,可见,各种媒体信息的优越性并没有体现出来。土族的劳动力转移的条件并不是很好,他们大部分没有经过特殊的职业培训,也没有学过什么手艺,这就很影响打工时择业机会。在思考为什么要外出打工时,有很大一部分的土族劳动力都觉得自己的农业收入低(67.31%)。这个问题在研究少数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因素。

通过以上调查研究问卷的分析,可以发现土族农村劳动力转移有着信息量少,信息闭塞,择业范围较窄,就业层次低,个体手艺和技术的限制较大,向城市转移的意愿较弱的特点。

(三)制约因素

制约因素是具有多样性的。土族劳动力在家里需要赡养和抚育的人口4人占的比重较大,负担还是比较重的。文化程度(约51.92%)是主要影响土族劳动力转移的很重要的因素。教育落后,劳动力不适应就业需求。很多人还是觉得读书无用。职业教育的力度还是不够。因为家庭负担比较重,家庭拖累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在求职的过程中,首先还是文化低,其次是没有什么经验;再次是获得的信息不够或难以得到信息,交通不发达,思想上比较封闭,使得信息愈加匮乏。就业机会少也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劳动力市场欠发达,在转移的过程中,有效的途径很少,使得转移不够顺畅,不够彻底。加之社会制度上的制约因素,生活环境的制约因素等,使得土族地区的劳动力转移很不好实施。

(四)目前的情况

在目前情况来看,土族劳动力中购买任何保险的人占到54.2%左右。大多数人对目前的收入都觉得一般或是认为太少,只有5%的人还对目前的收入比较满意。有约57.69%的人没有过非农工作的经验,这说明,这里的人们还是以传统的农业为主。土族劳动力中有大部分都在两个或以上的雇主那里干过,可以看出,换工作的频率还是很高的。大约一半以上的人都会在失业一个月后就回家,由于心理的意愿上落差较大,或者还是觉得回家务农好一些,或者是不能够适应城市的生活节奏等等,当然原因是很复杂的。

(五)今后的打算

对于今后的打算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劳动力个体选择定居的地点还是在乡下。很多人都不会选择在大中城市生活。不选在城市定居的原因主要是觉得在大城市生活,成本较高(约55.77%),觉得老了以后没有什么收入(30.77%),没有了经济来源,还会认为大城市的生存环境没有乡下好(19.23%),因为大城市污染比较严重,人口多而杂等等。

对于怎样开支打工的收入,方式是多样化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打算回家盖房。在储蓄和子女的教育上也要是花大笔钱。对于个人的养老问题,有50%的人们认为应由子女来赡养。19.23%的人愿意创业,利用自己的积蓄来养老,也有25%的人还是愿意种地。如果长期在外打工。集体将收回承包地的话,仍然有将近一半的人要回家务农。

四、结论和建议

通过以上的问卷调查的分析和研究,对土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几点看法和建议。

(一)努力提高土族聚集区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加强职业教育力度

职业教育是相对于普通教育的一种教育类型,是直接面向就业的教育。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职业教育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职业教育可以提高劳动力的总体素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社会就业;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可以培养就业技能,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有利于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劳动力总体上文化素质偏低,整体素质难以适应转移的要求。未受过较高程度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创新能力较差,只能依靠个体有限的经验和较低的能力选择有限的工作,很难开拓新的就业门路和工作机会,无法满足更多的岗位需求。对土族农村劳动力进行职业培训,让他们多学一些手艺,这样就会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少数民族劳动力往往不会被需求单位所选择,加之他们又没有什么一技之长,顺畅转移的机会就很小了。在对他们进行职业培训的过程中,要加强技术强化,这样可以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达到双方的有效互动。面对劳动力市场,由于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技术和资本的密集程度越来越强,这将导致土族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更加艰难。因此,为了达到顺畅转移,不仅仅要加强基础教育投资,完善良好的基础教育设施,更要作做好职业教育的各项工作,宣传职业教育的必要性,同时还要提高师资力量;有效发展民族劳动力的职业教育事业。

(二)建立完善成熟的劳动力市场

由于历史、体制、制度等方面的原因,总体上说,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劳动力市场发育严重滞后,功能不全。这些对我们的下岗再就业问题、二元经济结构条件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等有很大的影响。在对互助土族自治县的调查分析过程中,应用托达罗的推拉作用的理论,发现在该地区劳动力市场中,推力和拉力都欠缺。在本地区而言,生产率还是较低的,这样就不能够产生富余的能够转移的劳动力,使得农村地区的推力不够。而在城市而言,能够吸引劳动力转移,以及劳动力转移后的工作岗位等方面不够充足,导致了城市的拉力也不够。劳动力市场发育的过程,是自然发育过程和政府辅助培育过程相结合的过程。政府在制度的完善等反面是起主导作用的。如何优化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是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

(三)信息开放化

信息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是很重要的。有了信息,就会有更多的机会。有关部门应该收集各方面的信息来服务于本地劳动力的转移。在网络信息爆炸的时代,可以有更多的信息媒体来为我们服务。可是,目前,因为我们的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够成熟,向信息化方向的发展还较慢,使得民族地区的劳动力转移不够彻底,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很难得到外界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和沟通渠道,从而阻碍了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四)完善制度,让制度服务与土族地区的劳动力转移,而不要成为发展过程的绊脚石

于经济发达地区及大中城市作为农村劳动力的输入地,其户籍管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培训等政策规定与操作办法,是决定外来农村劳动力能否进入其劳动就业市场进行公平竞争的制度因素。来自各个方面的歧视影响着劳动力的转移。户籍歧视、就业歧视以及教育上的歧视等,对劳动力的心理上都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和压力。劳动力转移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发展战略,制定对人们有实际利益的制度,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需要出台详细的、操作性强的实施办法,建立和健全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为劳动力的转移打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鼓励和引导劳动力转移,才会是一个有效的发展战略。

(五)鼓励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努力向非农产业转换

农村劳动力范文5

【关键词】农业劳动力转移资源配置经济增长劳动生产率

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以及科技的进步,农业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使莱芜市农村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尽管自1990年以来,农业劳动力转移步伐明显加快,然而其总量规模仍然居高不下,进一步转移的压力有增无减。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农村,将会严重影响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和非农产业,不仅有利于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于促进农民增收以及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也具有深远意义。

一、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

对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推动农民收入增长的机制,可以从两个方面考察。一是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使得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减少,从而带来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进而使得人均农业收入增加,而这是农民收入增长的一个重要方面。二是农业劳动力转移使得农村居民的时间资源得到更充分有效的利用。众所周知,农业劳动力平均收入低的主要原因是就业不充分,而劳动力转移使得农民由就业不足转向较为充分的就业,从而增加了农民的非农收入。特别是存在兼业型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农户中,非农收入构成其家庭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领域的转移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总量,这是不争的事实。1990年以来,莱芜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显著提高,从1990年的822元增加到2007年的5912.5元,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年均增长率为12.3%。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民收入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最显著的特点是,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迅速攀升。在表1中可见:199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农业的收入占66.5%,而非农收入只占到33.5%,为农业收入的一半;2000年,农业收入的比重下降到48.4%,非农业收入已经超过农业收入,占到51.6%;2005年,非农收入的比重继续上升,达到52.39%。可以预见,随着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继续推进,非农收入(尤其是工资性收入)的上升趋势将会持续。非农收入增加对农民纯收入提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990—2007年期间,非农收入增长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58.1%,远高于农业收入41.9%的贡献率。这表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状况已经成为影响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决定性因素,转移的数量越多、速度越快,对农民增收地促进作用就越强。

二、农业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配置效应

1、理论模型说明

农业劳动力转移不仅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而且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结构主义增长理论认为,结构转变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因,产业结构的变化会显著地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劳动力转移效益属于资源再配置或结构转换效益问题,这种部门间资源再配置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劳动力在不同部门之间的转移,是以不同部门间的劳动力生产效率不同为前提的,劳动力从效率低的部门向效率高的部门转移势必会提高劳动力的总体效率。因此,在测量具有不同边际生产率的部门之间劳动力转移对增长的作用时,就要比较生产率总增长率与生产率部门增长率的加权平均数,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劳动力再配置效益。那么,我国农业劳动力的再配置对经济的贡献究竟有多大?为了回答这一问题,下面使用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测度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配置作用。

社会总产出Y,可以表示为总劳动生产率P与投入劳动力数量L的乘积。用G(X)表示各要素的增长率,则可得:

GY=GL+GP+GLGP(1)

这说明,总产出的增长率可以分解为劳动力增长率、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以及二者乘积之和。因此可以分别得到考察期内劳动力增长率对产出增长的贡献EL,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产出增长的贡献EP,以及劳动力与劳动生产率共同作用不可分解部分对产出增长得贡献ELP。

GP=(I1GP1+I2GP2)+(I1GR1+I2GR2)(2)

式(2)中I1、I2分别为农业与非农业部门在总产出中的比重,GP1、GP2分别代表两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第二项代表了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就业变化对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再配置效应,记为A(P)。因此,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以及对总产出增长的贡献分别为:

Eap=A(P)/GP;EaY=A(P)/GP(3)

在具体测算时,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再配置效益为:

A(P)=GP-(I1GP1+I2GP2)(4)2、实证分析

利用莱芜市1990—2007年的统计数据,采用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出1990年以来劳动力转移对劳动生产率及经济增长的贡献。

从表2中看出,1990—2007年,莱芜市GDP年均增长率10.39%,社会劳动生产率年增长6.78%,农业和非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分别年均增长3.69%和5.38%;劳动力部门间的再配置对社会劳动生产率的贡献约19.2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约为11.61%。

分段来看,1995—2000年,我国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增长,GDP年均增长9.83%,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达到10.89%。在此期间,农业劳动力素质得到一定提高,青年劳动力不愿再从事脏、苦、累的农业生产,开始向城市转移,劳动力部门间的再配置对社会劳动生产率的贡献约18.25%,对GDP增长的贡献约为14.45%。2000—2005年,劳动力部门间的再配置对社会劳动生产率的贡献约为9.13%,对GDP增长的贡献约为12.76%,比上一时期有所下降。但2005—2007年以来,劳动力部门间的再配置效益又有所回升,对GDP增长的贡献上升为15.29%,这很大程度上是我国党和政府加大对农业扶持力度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直接结果。

总体来看,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结构效应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这种资源再配置效应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作用尤其突出。研究农业劳动力转移规律,寻求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加速农业劳动力转移显得十分重要。

三、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选择

在莱芜市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各区(县)先后创造和总结出以下几种农业劳动力转移模式。

1、进入乡镇企业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农民可以在工作之余从事农业生产,就地转移使劳动力的可分性较强,农业和本地兼业之间易于协调,而且农民的转移成本小。缺点是乡镇企业的发展主要是在较低技术含量下增加投资的外延扩张。自1995年以来,乡镇企业由于有机构成提高、资源浪费严重,没有形成较好的规模经济,与城市工业竞争的优势不断减弱,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减弱。

2、进入城市

这种转移模式的优点是弥补了城市就业的供求缺口。城市建筑、家政、餐饮等脏、险、累的行业,其工资水平和对劳动力的技能要求较低,城市劳动力不愿从事,因而需求与供给缺口相对较大,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正好弥补了供求缺口,也有利于加快城市化的发展。缺点是农民进城与城市待业人员急剧增加之间存在着矛盾,使得农民进城就业的机会相对减少。另外,农民文化水平较低、转移到城市的成本较大、土地及家庭等因素都使农民转向城市就业受到一定的制约。

3、在农村内部消化吸收

这种转移模式的优点是可以促进农村各要素的重新配置。莱芜市目前有大量的三荒地、荒山等资源,如果将这些资源开发利用,可以吸收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而且,实施农业产业化,将农业和产品优势转化为农民的就业机会,不但可以缓解城乡转移的就业压力,从长远来看,还可以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缺点是,由于目前许多地方农业比较利益低,农民收入水平低,导致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不高。

四、结论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促进农民收入增加,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研究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规律,寻求促进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分析得出,莱芜市农业剩余劳动力应选择以向城市转移为主、本地兼业转移为辅的转移模式。

【参考文献】

[1]莱芜统计局:莱芜统计年鉴[Z].莱芜:莱芜市统计局.

农村劳动力范文6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 流动 缓解贫困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消除农村贫困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按照官方贫困线标准统计,贫困发生率从1978年的30.7%下降到2006年的2.3%。尤其是从2000年来,从表1我们可以看到,低收入人口比重是呈下降趋势的,从2000年的6.7%降到了2006年的3.7%。从表2来看,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分布又是十分不均匀的.东西部贫困率差距十分明显,2000~2006年,西部农村的贫困人口比重一直是东部的十倍左右,甚至有扩大的趋势。在城乡间,区域间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刺激下,诱发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对农民收入增长、消除农村贫困和经济增长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现阶段,农村劳动力以外出打工形式向城市流动已成为中国农村地区的普遍现象。农村劳动力流动给各个家庭所带来的收入逐渐成为中国多数农村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组织的农村住户劳动力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外出时间在半年以上的劳动力人均年收入已然达到4500元人民币左右。相对于部分农村贫困地区而言,农村劳动力流动正在逐渐成为改善和缓解农村贫困的一种重要途径。刘易斯教授认为,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依赖于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而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又需要农业部门提供大量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因此,从宏观层面上来讲,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不仅仅可以增加广大农村人民的收入,也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

二、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特点

(一)主要面向乡镇企业流动

农村劳动力流向家乡附近乡镇企业务工,乡镇企业的特点是以吸纳本地劳动力为主,外地劳动力为辅。当然这种特点在东部沿海省份表现最为明显,因为东南沿海地区乡镇企业比较发达,中西部地区则吸纳农村劳动力能力有限。

(二)农民进城务工经商

此种形式推动了城市商品流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对农民的开放。农村劳动力逐渐向家乡周围的大中城市流动。在改革开放前,由于国家户籍制度的限制,对农村劳动力的城乡流动有很大的阻碍作用,广大农民没有机会到城市务工经商,而现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突破了城市户籍的限制,纷纷到城市寻求自己的发展空间。

(三)农村劳动力到南下打工

邓小平同志南巡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广东、上海等地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方式,以现代产业的组织方式来组合和吸纳流动劳动力,部分地方打工者甚多,部分程度上构成了当地劳动力市场的主力,比如昆山,东莞,成了名副其实的打工城,而且绝大多数成为现代化企业中的产业工人,以及伴随着产业经济发展而形成需求巨大的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

(四)农村劳动力到西部拓荒

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加速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东部沿海一些发达地区提供给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机会逐渐呈减少的趋势。而随着近几年的西部大开发及“东企西移”、“外资西进”政策的影响,西部地区正在形成新的经济热点,劳务需求不断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到西部地区植棉种地等拓荒形式的流动呈增长态势,中部许多农民工到西部寻求工作机会,临时性的打工逐渐增多,比如,每年到棉花的采摘时节,河南省会组织大量农民工在农闲时到新疆采摘棉花。

三、劳动力流动对缓解贫困的作用

(一)有利于增加农户收入

农村贫困家庭的主要困境就是难以有稳定的收入且收入水平低下,不能维持正常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与之对应,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就业,其主要动机就是为了增加收入。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外出劳动力在汇款前的人均收入为2907元,家庭其他成员的人均收入为602元,农村外出劳动力平均汇款金额占其打工收入的1/3(980元),家庭其他成员人均收到汇款465元,相当于自身收入的77%。可见,农村劳动力流动对于农民收入的增加是具有显著的作用的。

(二)有利于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水平

农民到经济发达的地区打工,不仅赚到了钱,亦可以接受现代的文明教育和和劳动培训,改变较落后的观念,学到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不仅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最重要的是提高了自身素质。农民工在长期的城市务工和生活经历中,把接受到的现代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价值、理念,还有资金带回到农村,投入到农村生产建设中,为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起到了重大的作用。这些留在农村的回乡创业群体还起了示范带动作用,给其他人树立了榜样,使现代文明广泛传播于农村,不仅在流动中改造了自己,也改造了别人,农民工也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动机”。

(三)有利于农业生产进步

1.从农业生产劳动率方面上考虑,农业劳动力转移了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的数量,促进土地集中,有利于形成农业生产的规模效应,大范围地采用现代化的农业机械进行生产,大大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从农村土地制度和农业生产方式上,农村劳动力流动促进了土地制度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劳动力流动加速了土地流转,使部分农民得以享受到规模经营的利益。

(四)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

自古以来,贫困地区的土地就是农民最重要的财产资源,也是农民赖以生存的保障,拥有土地数量的多少不仅决定农民收入水平的高低,也是在遇到自然灾害侵袭时对农民的有力保障。特别是贫困地区的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当过多人口超出了土地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外,劳动力流动就成为摆脱原有生态约束的一种必然的选择。劳动力流动对农村自然环境的保护,提高农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有利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

农村劳动力流动由于在外面吸收了先进的思想,尤其是对民主意识有了深刻的认识,回到家乡后,积极投身于农村政治活动中,参与选举,普及村民的政治意识,这对于乡村政府机构改革与职能创新、实践和监督村民民主管理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农村政治民主和文明对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回乡的农民工对于提高村民参与民主政治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这样不仅调动了村民参与基层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热情,而且对着农村的经济发展也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四、农村劳动力流动所存在的问题

(一)造成农村人才的流失,加剧农村的弱势地位

目前外出打工的主要是具有一技之长、劳动力较强和文化程度较高的人员,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动不仅影响农村正常的土地耕作生产,也制约了农业生产中先进技术的运用,科学技术的推广,妨碍了基层民主、村民自治的建设;这部分流动的劳动力是目前广大农村的劳动力支柱,然后这部分农村劳动力的精华进城务工后弥补了城镇劳动力的不足,扩大了城镇的消费市场。但是收到的汇报仅仅是特别少的一部分收入,他们在促进城镇经济发展的同时却失去了自己所在欠发展的农村地区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的弱势地位,使城乡差距不断扩大。

(二)农村劳动力流动不利于农村教育的发展

农村大量的劳动力流动表现最为明显的一个特征是青壮年劳动力的转移,他们中有些已经生儿育女,有些还未成家但是又处于适婚和生育年龄。那些已经有儿女的,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疏于对孩子的教育、管理和引导,孩子逃学、厌学和辍学的比比皆是,不仅对这些留守儿童的学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带来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特别是现有的计划生育管理政策对于大部分处于适婚和生育年龄的青年人难以形成有效的约束,而且有相当一部分人处于无管理状态,生育出来的孩子许多没有户口,不利于子女的教育,这些新出生的孩子往往成为留守儿童,埋下许多隐患,不利于农村教育的发展。

五、结论

综上所述,农村劳动力流动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特别对缓解落后地区的贫困问题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要为农村劳动力流动创造一切有利的条件,比如在政策上鼓励劳动力自由流动,取消一切歧视农民工进城流动的政策,完善劳动力市场的法律法规,还有在户籍制度上深化改革,扫清劳动力流动的制度障碍,最重要的是做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解除农民工务工的后顾之忧,使农民工为我国的经济发挥更大的作用。对于农村劳动力流动所带来的一些负面问题,我们要扬长避短,协调处理好各方面的问题,使负面影响最小化,让农民工的流动更加合理化。这样让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基础上缩小我国的城乡间差距,使更多的贫困地区加快摆脱贫困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张永丽,王文娟.农村劳动力流动与缓解贫困[J].人口与经济,2008(05).

[2]吴道明.农村劳动力流动影响下的新农村建设与定位[J].农业考察,2009(06).

上一篇社保税论文

下一篇新媒体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