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案教案范例6篇

生活教案教案

生活教案教案范文1

关键词:生活案例;灵活处理;策略

案例教学法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一种常用方法,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选取典型案例,将学生引入具体的生活事件中,分析、研究和讨论案例,使学生领悟书本知识,陶冶情感意志,开启创新思维,提升综合能力。同时也为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创设了平台,缩短了理论与实际的距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效果。但生活中的案例存在局限性,与教材内容不一定刚好吻合,因此我们在选择或创设生活案例时需要讲求策略、灵活处理,让案例更好地为教学内容服务。但有些教师因为案例处理不当,或选择的案例针对性不够强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甚至出现了喧宾夺主、本末倒置的情况。下面,笔者将谈谈自己对如何灵活运用生活案例的一些见解。

2012年10月在珠海市文园中学举办了“全国思想品德・思想政治优质课比赛”,共有30多位来自全国各省市的政治教师参赛,其中有不少优秀的课例都得到了专家和教师们的一致好评。然而,有个别课例就显得很普通,甚至有一些遗憾。笔者发现是他们对案例的选择和处理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例如,来自深圳的获得全国特等奖的练冰老师的《保护个人隐私》这一课,她巧妙地剪切了《家有儿女》中的一些片段:小雪因为QQ聊天引发隐私泄露的事件,刘星和好友苹果到处传播此事,父母通过跟踪和偷翻抽屉的方式了解小雪,小雪对此事很恼火。因此,对父母有不尊重的言行。看完简短的视频之后,教师提出了四个问题,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完成一个问题,小组成员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然后,四个小组分别派代表到讲台上汇报本组讨论的结果,观点独到、有创意的另外加分。整节课,学生在紧张有序而又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怎样保护自己和他人的隐私,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而这节课最大的亮点就是所选的案例非常切题,贴近学生的实际,对案例的处理和问题的设计恰到好处。教师只是扮演引导者的角色,显得非常轻松自然,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学的热火朝天。相反,在一节《师生情谊》的课例中,由于教师在引用案例过程中,案例的情节过于拖沓,学生讨论的问题太多,不够精简。因此,尽管教师表现得声情并茂也没有办法调动学生的激情,这节课也就在匆忙中结束,相应地,教学效果也受到了影响。

生活案例的应用在讲究真实性的同时也要有灵活性,因为我们的课堂不是《拍案》节目,我们所选的案例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因此,我们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对所选的生活案例做一些必要的处理,灵活地运用。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更好地实现预定目标。

笔者是这样设计七年级下册《善用法律保护自己》这一框的教学案例的: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诉讼手段和非诉讼手段。”笔者在网上找到了很多相关的案例,并且挑选了一个中学生的典型案例,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对原案例的一些细节和描述作了一些修改,把案情分成两部分呈现出来。每一部分都通过巧妙的设问引导学生一步步登上知识的殿堂,从而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案件回放:我叫小丫(化名),今年14岁,2000年3月3日爸爸妈妈离婚后,我随爸爸和奶奶一起生活。由于爸爸经常,夜不归宿,从不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还经常打我,用东西砸我,我告诉奶奶,奶奶说他毕竟是我的爸爸,一家人还得靠他,何况家丑不可外扬,上法院打官司也不光彩,叫我不要乱说,她会去求爸爸不要再打我了。

设问: 1.小丫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侵犯?对她的侵犯来自哪里?

2.小丫的爸爸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哪一方面的规定?

3.小丫可以用什么方法来保护自己?(请你帮她出招)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通过自主合作来学习本节课的内容:非诉讼手段和诉讼手段。接下来继续展示此案的结果。

小丫案件的结果:去年的一天,我下决心偷偷跑出家去找妈妈。在妈妈的鼓励下,我给你们(市妇联)写了这一封信,希望你们能够帮帮我,我要上法院告我爸爸。今年2月17日,在妇联的帮助下,依靠市法律援助中心,母女俩一起上诉法庭,要求变更小丫的抚养关系,并由其前夫承担相应的抚养教育费,直至她独立生活为止,并最终胜诉。

设问:1.小丫采用了什么手段维权?结果怎么样?

2.小丫的案件告诉我们什么?

通过对此案的分析,学生掌握了未成年人维权的手段和途径:非诉讼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的常用手段;诉讼(打官司)是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法律是维护我们合法权利的最有力的保障。

同时,通过多年的观摩与实践,笔者总结出生活案例的灵活应用要讲究如下几点策略:

一、精选案例,适当处理

案例的选择与设计是案例教学法的基础和前提。教学案例最好来源于学生所熟知的生活事件、典型事例等。但由于生活中的案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教学的需要,我们可以以真实的生活事件为原型,灵活地加工处理这些案例,使它与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相吻合,主题是学生所共同感兴趣的,并且看起来很有真实性。在选择或设计生活案例时,我们应把握以下几条原则:1.针对性,即案例必须与特定的教学内容和目标相对应,与教学无关的内容必须删去,宜精简不宜拖沓。2.时代性,所选的案例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热点,能反映时代特色,最好是最近几年内发生的。3.典型性,用于教学的案例必须精炼、典型、有说服力,有助于以案说理。4.实践性,案例能够引起争论,以生动典型的生活事件为题材,其直观性、非理性降低了教学起点,使班上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能力真正参与教学活动,都能找到释放自身思维潜能的空间。5.科学性,即所选或设计的案例不能离奇,超脱现实,让人觉得不真实,必须合符情理。6.思想性,思想品德课尤其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面引导,应尽量多采用正面材料,输给学生“正能量”,确实需要采用反面案例时,教师要做出点评与正面的引导。例如,练冰老师让学生讨论:“父母通过跟踪、偷翻抽屉等方式了解小雪是否恰当?”所有学生的回答都是“不恰当!他们侵犯了小雪的隐私权!”之后又问:“作为孩子,应该怎样看待父母的这种行为?”并引导学生应理解天下父母的“爱心”,通过主动与父母沟通的方式化解冲突。

二、创设自主合作学习的平台

案例的展示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视频、情景模拟、小品表演、故事讲述等。教师首先要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与求知的欲望。其次要提供交流与合作的渠道,例如:个人思考、小组合作探究、小组竞争、辩论赛等。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应适时给予启发引导,开阔学生的思路。

三、善于设问

因为案例都是典型有趣的身边的故事,学生容易讨论与本节课题无关的话题,所以教师的设问要紧紧围绕课题,难易适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话可说。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够运用本节课中的新知识去解决当中的问题,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感知道理、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从而开启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实践热情,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四、善于点评与总结

生活教案教案范文2

【关键词】生活案例;地理课堂;一般作用;局限性;反思

《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等新理念,让地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反过来,也能从生活的一些案例中发现,感悟地理知识的实用性,进一步引起学习地理的热情兴趣,让他们能在地理课堂学习中发现、探究、解决地理问题,体验地理带来的乐趣,培养地理观念,发现地理之美。当然在现有的高考模式下,高考始终是高中地理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本文通过分析生活案例在地理课堂中的作用,在适应新课程标准和高考目标的前提下,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生活案例来解决学生对地理知识理解记忆问题。

1 生活案例对地理教学的一般作用

1.1生活案例有利于引起学生对地理学科的重视

中学地理长期以来不受重视,一直是人们心中所谓的“副科”,不受学生和家长甚至一些其他科目教师的重视,因而地理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会受到更多的限制和阻力,学生对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普遍存在不够重视,地理作业所花的时间严重不足等。通过引入生活案例,可以清楚明了地告诉学生及家长,生活中处处有地理,我们学习地理不仅仅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常识,让我们生活的更精彩,同时也是文科高考的重要一环甚至是最薄弱的一环。比如在学习地转偏向力对气旋形成影响知识时,可以与生活中的水槽放水后形成的漩涡联系起来,进而使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都有地理原理。

1.2生活案例有利于课堂学生活动的开展和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现在的学生普遍存在厌学好玩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的学生大多具有好动,好奇心强,好自我表现的特点,在地理教学中应该加大学生活动的开展力度。而生活案例是一个很好的载体,通过学生熟悉的一些生活现象或者事例,融入精心设计好的学生活动,吸引学生对地理原理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课堂上尽可能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状态,设计一些和生活有关的动手、动脑的游戏和小组竞赛活动,做到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提高地理能力,学到地理知识。例如在讲到“锋与天气”这一节时,可设计“实习天气预报员”课堂活动,让各小组分别根据事先准备好的不同天气形势图,从图中的各种锋面符号中得出所在地未来的天气情况,模拟电视中天气预报的情形,分别进行未来天气的播报;然后各小组分别对不同组的表现进行点评,指出不足和改进措施;通过课堂和课后的反馈,发现在紧张的比赛游戏和相互评价中,大部分学生都掌握了这节课的重点知识,懂得了识别最基本的天气系统符号和不同锋面对天气的影响,教学目标得已实现。

1.3生活案例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和增进学生的乡土情感

生活案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很多都是和学生家乡有关的乡土案例,学生比较易于理解和接受,并且会产生明显的感受,这是学生自己用学到的地理知识来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地理问题,既是学到了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亦是对自己终身发展有帮助的地理知识。在掌握基本地理原理的同时,学生也容易对生活的一些现象有所思考,会让学生对生活充满兴趣和激情,有利于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同时,一些与家乡有关的乡土案例,在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增进对自己家乡的相关情况的了解,并学会用学到的地理原理来解释家乡出现的一些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各种和地理有关的现象,增进学生的乡土情感。最终有利于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地理。

1.4生活案例有利于学生在体验和总结中学习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生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培养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因此,教学要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学会从地理的角度去发现问题的地理意识。生活案例正符合这种教学需求,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案例中,结合自己的体验与经历,感受生活中处处有地理,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和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更能培养学生从身边世界观察、思考与发现的能力,进而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达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教学目标。

同时,新课程还倡导学生自主活动、自主探究,提倡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并重的理念。传统地理教学中,往往是教师包办总结归纳的内容,这与新课标所要求的上“活”地理课的要求相差甚远。这时如果能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案例,让学生唱主角,一些地理知识通过有意识地反馈过程化,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来完成,通过生活案例为载体,训练学生的归纳总结地理知识点的能力,使学生在总结中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总结中反思,感悟,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2 生活案例对地理教学的不足和反思

2.1生活案例在教学运用中的主要不足

2.1.1 生活案例在地理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是对地理知识体系的构建,因为各个生活案例比较零散,各个案例间基本或很少存在必然关联,使学生在利用生活案例学习地理原理和知识过程中,忽略了对地理知识体系的认识和构建,只得到相对独立零散的地理知识点。

2.1.2 生活案例虽然为学生所熟悉,但是因为学生学习负担重,学习压力大,特别高中学生面临高考的压力,地理学科更应该发挥自己的学科特点,让学生不要在封闭狭小的教室中纸上谈兵,真正的生活案例应该去学校外面的世界去采集,去用真实的现场体验来验证说明地理原理,这样更具说服力,但是碍于学习压力和安全考虑,现在的高中地理学习基本上只是也只能是纸上图上“谈兵”了。

2.2生活案例在教学运用中的反思

教无定法,学无止境。利用生活案例构建生活化的地理教学,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提出的指向性要求,必将对未来的基础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使地理成为一门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学科。

但是在地理教学中要注意生活化但是不能庸俗化,无序化,要联系个体的生活案例,又不能忽略学科知识的重要性,既要充分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不能忽略教师的引导作用,从而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

参考文献:

[1] 陈澄等. 地理课程标准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7):57-63

[2] 孙旭等.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乡土案例的替换运用[J].地理教学,2011.5:20-22

[3] 李家清.百年来我国学校地理课程思想演进审视[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1.3:12-14

生活教案教案范文3

实践表明:体育教学内容越接近学生的经验,越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就越有兴趣,就越能体现体育教学的价值。因为生活总是以整体面目出现的,所以只有避免教学内容的单一性,力求整体性,努力把教学内容纳入到学生生活世界中并加以组织,以创造出学生的“履历情境”。教学内容不仅要有现实感,还要有理想性,案例三通过显性和隐性的环保教育的渗透,让小学生体验到爱护卫生和环境保护的真正涵义,感悟和追求生活——争当“环保小卫士”,来赋予教学内容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设计上,可针对性地创设一些“生活情景”使学生置于生活的氛围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让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让每一个孩子的心情得到彻底的放飞,在活动中积极思考,积极锻炼,充分感悟体育的兴趣和魅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些案例又是很好的情景教学案例,教师把生活情景再现到体育教学中,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让小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去体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

案例一就是用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爬行做内容:案例二就是根据遵守交通规则来设计:案例三是环境保护教育为主题;案例四则根据生活中天天见到的洗衣的场景;案例五是增强小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来展开。当然这五个案例,并不意味着体育课程内容是对生活的简单复制,所有生活都可以作为体育课程内容,课程与生活之间的界限消失了,那是对体育课程庸俗化的理解,必须对生活化的内容做出教材化的改造,达到体育课堂身体和心理的负荷要求,以及五个学习领域目标,从而寻求基础性与发展性相结合、学术性与生活性相结合、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

二、教学目标生活化

让学生回忆家人洗衣的情景,说出过程,并且自己能从体育运动中体验、学会洗衣动作。将洗衣的场面进行创作表演,能与同学愉快的讨论、创作、互助合作,能欣赏同学的表演并说出感想。这些目标体现了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价值。

体育教学是为培养人服务的,必须把满足学生的现实生活需求,建构学生可能生活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可能生活对学生具有内在价值,能够给予学生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以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生活能力,激起他们自我关怀的热忱。体育教学目标设计必须考虑两点,一是学生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需要的整合,使学生通过特定课堂学习生活的熏陶逐步成为具有独立人格和批判意识的人;二是人类生活经验和发展需要与学生面对的生活世界以及学生人生价值实现的整合。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应以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为认识起点,以现实课堂生活为条件,以学生的可能生活为根本着眼点,从全人类的角度构建教学目标。

三、教学方法生活化

生活教案教案范文4

一、总体要求

以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为核心,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方针,以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为主线,以“强化安全基础,推动安全发展”为主题,坚持“三贴近”(贴近校园、贴近生活、贴近师生)、“三面向”(面向基层、面向校园、面向师生),创新形式,注重实效,促进学校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安全责任,普及安全知识,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师生安全意识和素质,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浓厚氛围,为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二、活动主题

强化安全基础,推动安全发展。

三、活动时间

2013年6月1日至30日。

四、组织领导

市教育局学校安全综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安全生产月”活动的组织领导。

五、主要活动内容

(一)营造宣传氛围

从6月1日起,各校在校门口悬挂安全生产宣传横幅,校内有电子屏幕的学校,要滚动播放安全生产宣传标语,在宣传栏张贴安全知识挂图,积极营造安全生产月氛围。

(二)扎实开展安全教育活动

1、开展学校安全警示教育活动。各县(区)、各学校要结合本单位安全特点,突出交通、溺水、消防、食堂食品卫生、接送学生车辆、学校门卫管理等重点,加强师生安全教育。采取观看警示教育片、召开事故反思会、主题班队会、安全宣誓、签名和安全知识专题讲座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警示教育。深入剖析各类事故案例,分析原因,总结教训,举一反三,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防溺水、防踩踏、防雷电、防火、防震、防食物中毒、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常识,进一步增强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2、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专项活动。各校(园)要加大防溺水宣传教育力度,学校电子屏要滚动播出预防溺水宣传教育的标语,校园内要有防溺水固定宣传牌、固定宣传栏,各班至少举办一期防溺水黑板报,坚持每天放学开展“课后一分钟”安全提醒教育制度。建立提醒家长履行监管责任制度,通过家长会、印发《致家长一封信》、家访、家校联系卡、短信、电话联系、签定承诺书等多种形式,提高家长的安全意识和监护人的责任意识。在节假日前落实对学生家长监护责任进行一次再告知,反复提醒家长切实履行监管责任。各学校在放假期要制定“学生暑期安全大家访”活动方案,并落实到位。做到有家访宣传、联系记录,有家长反馈承诺;做到全覆盖,切实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

(三)积极参与安全知识竞赛活动

积极组织参加以“普及安全知识,确保生命安全”为主题、以多媒体为表现形式的2013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知识网络竞赛活动,广泛动员,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此次竞赛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普及和宣传安全知识,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开展应急疏散演练活动

精心组织安全教育应急预案演练周活动。6月17日至6月23日为安全教育应急预案演练周。各学校在扎实抓好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的同时,要针对交通、溺水、火灾、拥挤踩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地震、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雷击等气象与地质灾害事故发生的规律与特点,结合本学校实际,进一步完善安全应急预案,有针对性地开展紧急疏散和逃生演练,不断增强师生防灾减灾意识和防范能力,切实提高全体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活动。各学校要在活动期间开展一次安全隐患地毯式排查,全面排查校园安全隐患和管理工作中的漏洞及薄弱环节,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要进行彻底整改和消除,切不可侥幸,确保学校安全万无一失。

(六)开展责任落实专项督查活动

在活动期间教育局“安全生产月”活动领导小组将对学校(幼儿园)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督促各校(园)进一步落实责任,夯实学校安全工作基础。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校要进一步提高对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重要意义的认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宣传“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普及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进一步强化广大师生的安全法制意识、责任意识、事故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深化“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各校要结合实际,建立组织领导机构,制订活动方案,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生活教案教案范文5

定”的发展环境。根据国家、省、市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要求,结合全县学校安全工作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预防为主”理念,紧紧围绕强化师生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提升安全文化素养的目标,以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为载体

,突出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标准化建设两个宣传重点,立足实际、面向学校、深入班级、注重实效,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社会风尚

,确保全县教育工作安全和谐、稳定发展。

二、活动主题

普及安全知识,提高避险技能。

三、活动时间

2017年6月1日至6月30日.

四、活动内容

(一)各学校要根据本方案制定出符合本校的实施方案并抓好落实工作。活动方案及其实施情况作为各学校2017年度安全工作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县教育局

在活动期间将不定期对各校(园)各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为营造“安全生产月”活动氛围,6月1日开始,全县各类学校要悬挂“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的横幅、主题宣传画,设置公共宣

传栏、宣传橱窗、宣传画廊等,营造“安全生产月”活动的浓厚氛围。

(三)开展“安全知识进校园、进万家”活动。在“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各学校要根据安全工作实际,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运用各种形式,认真开展好“

九个一”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向学生广泛宣传安全法律法规及安全知识。

1、召开一次安全教育主题班队会。以“我把安全带回家”,“关注健康,关爱生命”、“生命在你手中,生命在你脚下”、“安全在我心中”、“斑马线,生

命线”等为主题,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做一场安全知识教育专题讲座。重点教育学生掌握传染疾病预防知识及防震、防火、防电、防踩踏、防雷击、防溺水、防食物中毒、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常识

,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3、组织开展一次应急逃生演练活动。各学校要进一步完善各类安全应急预案,以校或班为单位,组织学生开展防震、防火、防洪水等自然灾害紧急避险自护自

救,以及突发事件人群紧急疏散等演练,不断提高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和学生对各类安全事故的防范能力。

4、开展一次法制教育活动。各校要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学生要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备考,正确对待考试,不断提高学生心理调适能力,避免学生极

端行为的发生。

5、开展一次安全知识竞赛活动。一是各校针对安全工作实际,以“防震、防汛、防雷电、交通规则、用电安全、消防安全、卫生防疫、逃生自救自护”等为主

要内容组织安全知识竞赛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安全知识,增强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 6、举办一次安全知识演讲比赛。以“安全与我同行”、“

安全在我心中”等为演讲主题,通过演讲比赛,使学生掌握如何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如何预防危险事件的发生等安全常识,使“安全”二字深深印在每个学生心

中。

6、开展“一封公开信”活动。各学校结合本校安全工作热点、难点给学生或学生监护人写一封公开信,加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教育。

7、开展“一本书”活动。每个学校向学生推荐一本安全方面的书籍,丰富和提高学生安全防护知识和能力。

8、组织一次安全隐患大排查活动。各学校在“安全生产月”期间,认真按照《承德市加强学校内部安全防范工作暂行规定》,《隆化县教育局关于做好夏季学

校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对校园及周边安全防范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一次“回头看”,对重点领域、重点部位、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进行认真排查,做到横到边

、纵到底,不留死角,及时发现影响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隐患、落实整改措施和整改责任,确保各类安全隐患及时整改,防止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落实责任。“安全生产月”活动是夯实学校安全工作基础,提高安全工作水平和预防事故能力的重要举措。通过开展每年一度集中性的安全

生产月活动,以月促年,对于提高广大教职员工的安全生产素质,抓好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今年全县教

育系统的安全工作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各学校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任务,分工抓好落实。

(二)加强协调,形成合力。各学校要把“安全生产月”活动作为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抓细抓实抓好,协调好各项工作,保证此次活动所必需的人力、物力

和财力到位。必须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各方面密切配合,指定专人负责,制定应急预案,保证各项大型活动既能达到效果,又不出任何意外。各学区中心校要加

强对辖区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工作的指导,发现存在问题要及时协调解决。

(三)注重创新,增强实效。各学校要紧紧围绕主题,紧密结合实际,创新形式、丰富内容,突出隐患治理这条主线,积极开展自查自改,对查出的问题和隐

患要立即整改,一时难以整改的要制订方案,明确责任、落实资金,限期整改。

生活教案教案范文6

   如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活跃、轻松的氛围中学数学、用数学?

   如何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背景介绍:

  “角”是苏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七册第八单元第一节的教学内容。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同时使学生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明确角的大小以及直接比较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初步能力。借此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上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会学生与生活的关系。

案例简述:

   首先是认识射线、直线。

   课的开始,屏幕上便出现了线段、射线、直线、角这几个图形,让学生认一认,并说出它们的名称。还没等我说明要求学生就已经说了出来,能说当然是好事。

   接下来,就让学生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并说出它的特点;然后延长线段的一端就得到一条射线,并结合生活中的例子,用多媒体演示手电筒发出的光,就可以看成是射线,从而来认识射线的特征;再延长这条线段的另一端就得到一条直线。通过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的比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线段、射线和直线。

   其次是认识角。

   接下来,让学生通过说角、折角、画角、认角、做角、比角的过程,使他们深刻认识角。说角是让学生说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的角;折角是通过动手,让学生用白纸折一个角,体会怎样的图形才是角;画角是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角;认角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角 的认识;做角是让学生用两条硬纸板和大头钉制作一个可活动的角,让学生认识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比角是用做好的角来比较不同角的大小。

   时间过得很快,眼看就要下课了,看着孩子们那活动的认真劲,我很高兴,因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们确实掌握了角的一些知识。

案例反思:

   在课后返回教室的途中,班内很活跃的陈超同学轻声地对我说:“老师,我还想去电化室上数学课。”面对这孩子坦率的话语,我真的感到好惭愧。虽然这堂课的教学设计还有待改进,但是孩子们爱上这样的数学课呀,看来我平时的课堂教学确实还需要不断改进。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正如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重视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为了达到这一要求,我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在活动中做数学。在数学教学中体验现实生活,把数学知识融于生活实践,给学生创设身边的生活情境,把现实问题数学化,把数学知识生活化。这样,有利于让学生觉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加了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