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理念论文范例6篇

生命教育理念论文

生命教育理念论文范文1

关键词:生命教育 自我价值观 大学生 伦理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2-0166-01

一、前言

生命教育发展至今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生命教育在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迅速发展,生命教育的关注点也日益广泛。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过程中,人文生命视角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迅速发展,人文生命视角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突显,对人文生命视角的研究、推广和弘扬成为热潮,也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必然趋势。同时,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各种思潮、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不断涌现,良莠不齐的文化冲击着高校学生的生活,人文生命视角作为在中国革命建设中形成的宝贵资源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探讨人文生命视角与高校精神文化相融合的问题,不仅是对民族文化的再审视,而且可以通过挖掘人文生命视角的现实价值发扬其先天的育人功能,为高校的生命教育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生命教育的理论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1.生命教育的理论内涵

生命教育,英文名为Life education,其核心就是一个“全人教育” (Holistic education)的概念,它是以“人”为中心,做横的延伸,纵的连贯,包括身、心、灵的健全成长以及德、智、体、美的平衡发展,帮助学生将内化的价值理念统整于人格内,透过“知、情、意、行”的整合,达到“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目标 。生命教育主要是指针对生命本身及其相关因素的教育,在生命教育的定义中,包含着不同层次的理解。狭义的生命教育主要是指对生命自身的关注,主要针对个人生命、他人生命、自然生命等相关内容的教育;而广义的生命教育则针对生命及其相关的因素,不仅仅包括生命本身的内容,而且进一步拓展到对于生命意义、生活方式、生存价值等相关抽象因素的教育,关注个人及社会生命价值的提升,从多个角度强调对生命及生命个体的关注。在生命教育中,最为基本的要素就是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引导个人了解生命的神圣和不可侵犯,也就是对学生生命化的教育理论。生命教育基本理论建构的基础在于确立“生命化”的理念,包括对“认知体”如何经由“具体个人”而回归“生命体”的综合研究。可以说在生命教育中,“生命化”理念是教育思想发展历史生成的逻辑选择;在生命教育的过程中,会引导学生了解生命的重要性和内在价值,引导学生以更加宏观的角度了解生命的基本构成要素,了解个体生命的活动轨迹,形成对生命的全新认识。

2.生命教育理论的现实意义

生命教育这一理念由来已久,在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心理状态,结合社会的实际情况,通过生命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加强对生命价值的重视,从多个角度对学生的行为和发展模式进行指导,包括哲学基础、生命伦理学基础、心理学基础以及教育学基础。生命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根据不同的社会情况和个人情况会进行相应的调整,生命教育的理论体系也非常丰富,具体包括生命化教育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体验式学习理论、情感教育理论等。纵观当前世界各国生命教育的现状,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可以总结如下:生命教育包括生存意识教育、生存能力教育和生命价值教育三个层次,根据日本学者的研究,生命教育主要包括六类基本教学任务:第一,关于学生的人生教育,主要包括出生教育、养生教育和生死教育;第二,社会道德和人伦教育,涉及到亲情教育、友情教育、爱情教育、人际教育;第三,社会性格和人性教育,包括信仰教育、善恶教育、真伪教育、美丑教育、利害教育;第四,学生个人人格教育,主要结合心理教育、个性教育、品格教育,进一步完善学生的个性特点;第五,人文历史教育,具体包括历史传统教育、哲学反思教育、社会关怀教育等内容;第六,伦理人道教育,主要包括尊重生命的教育、爱护环境的教育、敬畏宇宙的教育等。

综合当前国内外的研究实践,我们可以非常明确的认识到,生命教育视角是大学教育实践领域中最常用、最有效的形式之一。在国外对生命教育的研究中,主要是从生命理念、生命引导和生命教育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从文化意识、社会价值等角度进一步探索生命教育的产生机制和思想特点。美国被称之为世界上最早实施生命教育的国家,在上个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出现了虐待儿童,自杀,他杀,暴力,吸毒等严重的问题,美国针对这些问题开始研究并实施生命教育。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命教育教育的角度以及工作的艺术和质量可以直接影响到受助者的帮扶效果。在当前的研究中,国内外学者针对生命教育视角的效果进行了总结,明确提出在心理引导、精神指引以及人文关怀等过程中,科学的生命教育及其应用机制可以进一步提高生命教育介入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τ谏命教育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三、生命教育视角下当代大学生自我价值观的培养策略

1.积极传播生命教育理念

在大学生命教育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将对生命教育的感悟作为学生语言能力、综合思维能力的训练方式,提升学生对生命教育的兴趣,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加强对生命教育课程的重视,避免应试教育的功利思想。对于大学生命教育课程而言,价值观的培养和教学体系的建立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应当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加强对生命教育和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视。因此,在大学生命教育课程的教学中,应当建立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帮助中学生经历过入门理论理解之后,加强对学生价值观、责任感和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引导,督促大学生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价值理念,引导孩子体会课外实践的乐趣,了解大学生命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形成学习文化、丰富自我的意识,改变单纯的应试教育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帮助学生进行内涵积累,可以采取互动交流、实践体会的方式,让学生以更加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社会生活,加强对自身的了解,利用大学生命教育课程的理论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考能力,通过日常的教育积累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提升学生的价值道德水平。

2.建立积极向上的信念理想

生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梳理健康向上的理念,建立生活与生命的平衡。对于每一个生命个体而言,追求快乐和幸福是生存的本质和个人的基本目标。在生活和生命的权衡中,很多人会面对个体幸福感和社会责任等要素的取舍。通过生命教育,会进一步帮助学生了解到生活与生命之间的关系。在生活中,快乐和幸福不仅仅是物质表象的体现,更深深凝结在个人的精神和内在体验上,通过生命教育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追求精神幸福的方法,抛却单纯的物质和肉体享受,领悟更加深层次的精神快乐。

3.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在生命教育理论中,主要的理论目标就是通过多方面的教育,将价值观、思想道德、心理调节、自然保护等相关教学内容与生命教育相连,强调个人对于其他生命个体的关注和尊重,将社会群体描述成互相联系、却又相互独立的一个个统一体,在相互的作用和影响中共同生存,形成一种生命交叉模式,进而建立一种生命的互动机制,体现了各个生命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在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每一个个体都应当明确自己的社会存在,了解到自己应当承担的个人责任、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在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不嘤肷缁崞渌个体进行沟通了解,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观和责任履行方式,帮助学生梳理积极的理想,推动学生身心发展。

四、总结

大学生命教育课程的设置顺应了时展的趋势,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教育和青少年人生教育规划相结合,引入富有时代性和实践意义的教育内容,形成了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社会活动中,生命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课程内容,利用生命教育的先进理论和思想可以进一步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社会责任意识和道德责任感,不断提升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和社会适应力,让广大高校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的竞争压力,推动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郑晓江、张名源.生命教育公民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67.

[2]著,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早期文稿》编辑组编.早期文稿[M].湖南出版社,2014.

[3][德]黑格尔(G・W・F・Hegel)著,贺麟译.小逻辑[M].商务印书馆,2015.

[4]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M].北京:三联书店,2012:554.

生命教育理念论文范文2

关键词:“三生教育”;跆拳道德;跆拳道教学与三生教育关联

1、“三生教育”理念概述

1.1、“三生教育”概念

“三生教育”是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简称。“三生教育”是:人本理性哲学有很多原理,其中作为根基的原理,是以人为本。在以人为本在伦理学中的体现的是对人的“生命、生存、生活”的关怀。这样,“三生教育”就有了对马克思哲学在竞技运动中的运用有了的新理解。“三生教育”是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也就是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2、“三生教育”的发展现状

目前对“三生教育”理论中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理论有分别进行阐述的内容,国外还没有对“三生教育”相关理论的系统论述,但三生理论是有着一定的历史和哲学背景的。早在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就已经提到过:人有生存、生活、生命三种境界。这里所说的生命是指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高层次追求。“三生教育”在国内的研究仍处在起步初期。对“三生教育”研究理论的资料大多出现在一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硕博论文的文章中,其中,带有先锋性的就有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先生所写的《生命生存生活》一书,为“三生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推广铺设了理论先河。而罗先生的《全面实施三生教育,建设现代教育价值体系》论文,更是“三生教育”的开篇大作。在中国,三生教育的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主编的《生活教育》杂志,在里面陶先生就主张“教育就是生活”,并且提出事情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教,这些就是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前身。“三生教育”的理念提出,其目的是以此为实践指导思想,让更多育人、育德、育才的活动切实有效的开展起来,落实到教育的各个门类,其中也就有在高校跆拳道课程中注入“三生教育”理念。这是一个新课题,要在“三生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融会贯通到跆拳道的课堂组织和教学中去。为了更好操作,高校跆拳道课堂教学可参考成功活动的范例和模型,建立并创造跆拳道“三生”教学课堂模式。可参照的范例主要有:目前已在个省市有关地区和学校实施,由云南省教育厅组织编写、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从幼儿园到大学的“三生教育”系列教材,已三个省在使用;在全国成立了多个三生教育工作站,并将全国所学校建成“三生教育实践示范学校”,在回归“三生教育”的理念下,学校的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这也为包括跆拳道课堂在内的各大高校的专业课堂提供了实践材料。

2、“三生教育”与跆拳道的关联

2.1、路拳道与生活教育的关联

跆拳道教学如何与“三生教育”结合,可以首先从生活教育入手,让跆拳道课堂从日常生活中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确立正确的生活观,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国家和人类的幸福生活的教育。以课堂生活教育为起点,使学生认识生活的意义,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生活追求,以此,注入跆拳道的尚武精神;让学生理解生活是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和家庭生活等组成的复合体,跆拳道精神也是这种复合体里的一部分;跆拳道教练要教育学生学会正确比较和选择生活,理解生活的真帝,处理好学武与学文、学习与休闲、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2.2、路拳道与生存教育的关联

其次,跆拳道与“三生教育”结合的第二道路是生存教育。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的教育,这一点与跆拳道教育中的强健体魄、发达精神是一直想通的。跆拳道教学本身需要和谐精神,这一点在可以运用生存教育理念,使学生认识生存及提高生存能力;树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正确生存观;帮助学生建立适合个体的生存追求;学会判断和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学会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正确面对生存挫折,形成一定的劳动能力,能够合法、高效和较好地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运动技能作为生存教育的组成部分,在人们面临危险的时候,能够起到保护自我的作用,这是跆拳道学习和修炼的目的所在。跆拳道在充分保留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又大胆借鉴了拳击、柔道等同类项目的长处,这有助于跆拳道的运动技能的提升。在跆拳道的教学中,应该根据跆拳道的特性,充分发掘学生的生存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在生存教育方面的能力。跆拳道这一体育运动项目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如今跆拳道已经形成了具有独特的比赛风格、成熟的比赛系统和规范的教学模式。如今跆拳道符合现代竞技体育的要求,竞技性强,具有对抗性,简化技术动作等最适合推广普及,适合学生练习。长期练习跆拳道,可以大大提升自我的运动技能,从而间接的学会“三生教育”中的生存教育的部分内容。

2.3、路拳道与生命教育的关联

还有,跆拳道与“三生教育”结合的第三道路是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本身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跆拳道跟所有的运动项目一样,都是以强身健体为主要任务。结合生命教育,使学生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认识个体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认识生命的生老病死过程,认识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命存在和发展规律,最终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3、“三生教育”理念融入跆拳道的教学内容

3.1、激发学生创新能力,促进运动技能提高和延展

跆拳道运动能力的提高,要靠运动离理念层次的提升。跆拳道具体包括跆拳道基本腿法、特技击破、跆拳道舞、双人对抗、跆拳道品势、竞技比赛等跆拳道的单个腿法确实没有多大的创新空间,但是在多个腿法的组合上,有很大的创新空间,不同腿法的组合会运动和视觉效果。在结合“三生”理念的过程中,面对练习跆拳道时间不足一年的学生,教师可以因材施教,在创新培养方面,多鼓励学生对己学跆拳道动作的组合编排,在己有的跆拳道腿法基础上大胆的组合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对于已经能够熟练的运用跆拳道的各种腿法动作的学生,可以对他们进行跆拳道的品势、特技动作、跆拳道舞等教学。在创新理念这方面,品势要稍逊于特技动作和跆拳道舞。跆拳道舞属于跆拳道与舞蹈的结合。在学习的过程中,跆拳道老师可以将跆拳道品势的动作与舞蹈的动作和节奏结合起来,让学生自主分成小组,自由编排跆拳道舞的一个节拍,然后让学生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展示,这也是一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式。“三生教育”以人为本,可以升华为“爱美体育教育”,运用在跆拳动特技作创新上,与跆拳道的腿法动作基本一致,但是在表现力上,特技动作能给人很强的视觉效果。

3.2、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认知与理解

“三生教育”的教材和跆拳道的教学内容,通过比较发现在生命教育这方面跆拳道主要是提升体质健康这方面涉及到生命教育,跆拳道在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生命这方面非常薄弱,正好通过“三生教育”加强跆拳道教学对学生生命观的学习。

4、将“三生教育”理念融入高校跆拳道教学的建议

4.1、发挥跆拳道的项目优势,优化教学

高校跆拳道教学相较与其他的运动项目,有着其独特的教育理念与实践结合的优势。跆拳道在防身技能培训、礼义精神的普及、坚强意志品质、自信心的塑造等方面就是“三生教育”的“生命”、“生存”观念的现实体现。在与“三生教育”观渗透结合的过程中,师生在课堂上进行教与学的探讨,而跆拳道在防身技能培训、礼义精神的普及、坚强意志品质、自信心的塑造等方面的教学也与“三生”理念有着互通互惠的联系。所以,跆拳道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自身的教学优势,为“三生教育”的教学提供参考模板,同时发掘跆拳道在“三生教育”中的其他优势,扩大跆拳道的优势教学,扩大“三生教育”理念融入跆拳道教学的面枳。尽快完善跆拳道的跆拳道舞、击破与特技、双节棍的教学要求,制定规范的教学大纲,丰富跆拳道教学的内容,为跆拳道教学创造出更多的特色项目教学。

4.2、融合“三生教育”教材,拓展跆拳道教学内容

“三生”理念能够拓展跆拳道在生活教育方面缺乏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借鉴“三生”教材中的《创造新天地》、《与幸福同行》的内容,结合跆拳道技术教学特点,融入学生创新内容。借鉴“三生教育”教材中的《身边的规则》,跆拳道可在生存教育方面对学生进行法律、环境危机意识方面的培养,还可以融入到跆拳道比赛规则的讲解与练习中,使学生在学习跆拳道规则的同时可以学会运用法规,规范行为。“三生教育”融入到生活安全常识课的教学中,补充跆拳道在生命教育方面认识的缺乏。“三生教育”可以根据不同年级跆拳道的教材内容,制定适应各年级的跆拳道“三生”版教学目标和内容,使跆拳道在教学上更富层次感,建立起跆拳道运动“三生教育”的体系和模式,为其他运动类教育与“三生教育”结合做出示范。

参考文献:

[1]王玉七.学校体育在“三生教育”系统工程中的功能[J].教育理论,2010.

[2]王玉琴.”三生教育“及其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J].文理导航,2010,(8).

[3]罗崇敏.全面实施“三生教育”,建设现代教育价值体系[J].昆明学院学报,2009.

生命教育理念论文范文3

一、原中央苏区红色文化融入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重要意义

1、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些红色资源是革命和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时期的时代精神和文化内涵,不断推动着中华民族走向胜利。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后来者,是推进我们党伟大事业的生力军。大学生自身的理想信念,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兴衰成败。红色资源不但蕴含了革命先辈的革命理想和共产主义信念,而且由于其形式多样、资源丰富、直观生动等特点,使其在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功能和价值。在多元化文化背景下,对于如何继续进一步弘扬原中央苏区红色文化,发挥原中央苏区红色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教化功能,引导当代大学生健康地成长成才,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丰富了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教育视野和教育资源,提高了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在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存在一个误区,重视对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和理论的研究,而忽视对教育方法和途径的研究。理想信念教育大部分采用呆板枯燥的课堂教学,理论讲一大堆,结果却适得其反。依托原中央苏区红色资源进行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能变封闭为开放、变抽象为情感、变理论为实践,使得理论与历史、实际、实践相结合,较大地增强课程教学的吸引力。原中央苏区红色资源为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实践、体验阵地和鲜活的教材,将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在“实践―――认识―――实践”这一循环过程中实现,使当代大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产生心灵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心灵升华,促成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形成。

3、扩展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理论研究。原中央苏区红色文化作为江西特有的教育资源,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将有利于丰富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和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有利于深化、拓展理想信念教育学的研究范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原中央苏区红色文化融入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打破理论灌输的传统做法,依托红色资源,通过运用典型事例,化虚为实、以小见大、加强参与性、增强渗透力、加强主动性、增强感染力,能够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为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塑造与改造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红色是表,学习教育是里,表里统一的新型教育形式更接近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接受心理。

二、目前原中央苏区红色文化融入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不足

1、各高校有开展原中央苏区红色文化融入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课程但教育效果不佳。如前所述,在开展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各高校积极推进红色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三进”工作。虽然高校有开展红色文化的相关课程,但是,高校将红色文化融入到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教育效果却不佳,存在一些较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高校对原中央苏区红色文化内涵的挖掘不够深刻,教师只是停留于将原中央苏区红色文化的表象内容作为当代大学生教育内容。(2)高校没有独立开展原中央苏区红色文化融入到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相关课程。据了解,高校主要是通过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的只是简单地穿擦理想信念教育,或者是在对当代大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课堂上参透一些红色文化教育,没有独立地开展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专门课程,没有红色文化融入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专门教材,没有系统地把红色文化和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结合起来,红色文化教育与大学生“三观”教育、大学生“四信”教育等衔接甚为薄弱。

2、各高校有开展多样化的教育形式但实际效果不理想。各高校开展了各种丰富的寓教于乐的红色文化融入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观革命旧居、革命遗迹,沿途听老红军讲解苏区历史、苏区精神,听苏区歌曲、苏区歌谣,观看苏区革命题材的影视作品,可以极大地激发大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主动将红色文化内涵融入到自身的思维之中。

3、各高校有举行校园文化活动但学生兴趣不高。校园文化具有“育人”、“化人”之功效,是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良好的校园氛围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的树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原中央苏区红色文化融入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

1、优化原中央苏区红色文化融入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环境。当前,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微信、微博、易信、校园 BBS 等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和学习知识的重要渠道。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和媒介手段,对当代大学生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网络的快速发展和全面普及为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新阵地,为当前改进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提供了新机遇,但也给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

生命教育理念论文范文4

论文关键词:生命教育;通识教育;通识课程

一、我国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意义

由于1952年院系调整和仿效前苏联专才教育模式以及现代科学的发展带来的学科专业化,使我国本科教育的目的、职能、功用、方法日趋单面化,教育中个性发展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在专业教育模式下,知识被分割得支离破碎,系科的划分过于狭窄,过分强调专业教育和知识的工具价值,使大学成为某种意义上的职业训练所而忽略了人文素养和价值理性,人人只关心满足个人的需要而缺少共同的责任感,从而造成学生所学到的知识缺乏宏阔思路和宏大智慧,创造力匮乏,学生走向片面发展;使高等教育偏离了本然的教育。20世纪90年代以来,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及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趋势使人们更加重视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开始对专业教育的目的提出质疑。如果将大学教育过于功利化、工具化,必然会淹没教育培养人的健全人格体系的神圣使命,削弱教育的根本价值。因而人们开始重新重视和思考通识教育思想,以期还原和实践教育的原本意义。作为对时代和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尽管通识教育的名称和内涵会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有所变化,但它对教育本然价值的追求却一直传承着,这个价值就是人的全面发展。通识教育都强调把受教育者作为一个主体性的、完整的人而施以全面的教育,使受教育者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强调大学的主旋律应是“育人”,而非“制器”。爱因斯坦对教育有过这样精辟的阐述:“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能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激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的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通识教育是对高等教育专门化、功利化导致的人的片面发展的一种矫正和超越,是高等教育本质和大学使命的回归。它是针对科学和人文两种文化的分裂,以及日益专门化的学科壁垒而提出的,是基于对人与社会本质的认识而提出的一种大学教育思想和培养策略,其核心命题是为什么样的社会培养一部分什么样的人。通过开展通识教育,我们可以培育和谐的人,从而实现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我国通识教育的现状

通识教育主要是通过通识课程得以实施,通识课程体现了通识教育理念,是完成通识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因而对通识课程进行研究,首先要从通识教育理念入手,这是因为不同的通识教育理念会产生不同的通识课程目标与课程设置。由于我国内地对通识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基本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学界与高校关于通识教育理念的理论研究程度不深,致使目前我国大学的通识课程由于缺乏统一、科学的理念指导与约束而呈现出教育目标不够明确,课程体系比较零散,课程设置随意性大,存在着“杂、散、乱”的现象。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大学通识课程之间缺乏有机联系,体现不出通识教育的综合性、跨学科性、基本性、主体性、多元性和整合性的特点,更体现不出通识教育追求知识内在价值的特点。而且通识教育的教学也仅仅局限于基本知识的讲授。这样的通识教育也许能够使学生得到一些通识知识,却不能得到系统的心智训练,这样的通识教育实践没有充分体现出通识教育理念的本质精神。

国内研究者大都把通识教育定位于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定位于专业教育的补充部分,即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就构成大学教育。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大学教育是专业教育的惯性使不少高校在开展通识教育时往往采取把通识课程“嵌入”原有教学体系的办法,这就使通识教育课程成为在传统的“专业主义”不变的前提下给学生的附加课,而没有把通识教育课程看成是本科的主要课程和基础学术训练。而且通常通识课程的设置也都基本上采用组合的方式,即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人文科学三大领域分别设置课程。在具体的通识课程内容的组织与选择上,则偏重于应用型和专业化,按照学科专业式的思路进行,即基本上就是把某专业的课程降低要求、稀释内容后拿来作为通识课程,因而通识教育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大多被看成是额外的、次要的、锦上添花的通俗课、常识课、肤浅课,大都没有严格的训练要求。“原来版本的西方通识教育,一旦被移植到东方的中国人社会却变了质。本应是严谨的精萃的通识教育,转了一百八十度而变为松弛的泛滥的变种通识。学子们无论怎样去选择,也难凭这些杂科去实现通识教育文件中所宣传的理想和目标。”

因此,尽管伴随着1998年《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和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一系列文件的出台,素质教育被正式提上高校人才培养系统工程的议事日程,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战略选择,而随着素质教育在全国高校的开展,“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也同时引起越来越多的大学和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但由于高校对通识教育缺乏深刻认识,看不到它的内在价值取向,致使通识教育的实践被演化成迫于政策压力或者为了迎合教育改革大趋势而不得不为的举措,多数大学所实施的通识教育不过是专业教育的点缀或装饰。

三、通识教育理念的核心——完整的生命

通识教育理念的明晰是更好地开展通识教育实践的基础和前提。在此笔者提出将生命教育的理念整合进大学通识教育,明确其教育应以生命教育的意旨为核心,并以生命教育的整体思维理念统筹通识课程。之所以提出将生命教育作为通识教育的理念核心,是因为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人的问题是教育学永恒、根本的课题,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教育学必须认识人、研究人,没有对人的深刻认识,教育活动就无从下手。里博尔就此曾说过这样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倘若要问某人‘什么是教育’,也就等于问他‘什么是人’。”教育的过程也就是人的生命质量不断全面提升的过程。真正意义上的好的教育,应该把对人本身的观照摆在第一位,关注人的生命,关注生命质量的提升并把人受教育好坏与生命的质量紧密联系起来。人通过接受教育学会思考、感觉和行为方式,发展人格与自我,接受社会的价值观念、文化习俗和行为准则,实现“生物人”向“社会人”的转化,从而有效地适应社会,参与实践,实现自身的发展,生命境界的提升。陶行知倡导的“生活教育”,“为了生活而教育”、“依据生活而教育”、“培养活生生的人,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和潘光旦先生主张的“教育的理想是在发展整个的人格”都道出了教育的根本宗旨,即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必须对人的一生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使教育饱含生命概念,这是教育本质的回归。大学通识教育体现着教育的本真,理应以生命教育的意旨为核心。“生命教育是一种寻求以人的生命本体为基础,以尊重人生命的尊严和价值为前提,以对人生命的整体性、和谐性发展为目的的教育。”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培养的教育,这种价值取向必然突破“单向度的人”的局限,是真正以人为本的教育,这正暗合了通识教育的目的。因此,将生命教育的理念整合进通识教育中,使现有的生存工具教育转向生命的本体教育,把教育和生命发展结合起来,就会进一步丰富通识教育的内涵,并使通识教育的理念有了明确的核心。

一个人在人生的不同年龄段会有不同的认知能力和身心特点。因此生命教育涉及包括生死观教育、认识哲学教育、情绪辅导教育、创造思考教育、多元智慧教育、终身学习教育、生活伦理教育、两性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社会公益教育、环境教育等多个方面的内容。通过教育逐步实现受教育者从认识、肯定、尊重、珍惜、提升个人自我生命价值,到尊重、珍惜、提升他人、社会乃至自然、宇宙的价值,到生死尊严、信仰等人生观的成熟。例如,儿童期生命教育的任务主要在于自我概念的建构,以协助儿童形成正向的自我概念为生命教育的目标。青少年期的任务在于试探自我认同,以协助青少年发展成功的自我认同为重要目标。处于成年初期的大学生应继续确定其自我认同,并以朝向自我实现为发展目标。因此,在大学教育的阶段,生命教育不应只是对生死教育的体认,也不只是对生命情怀的憧憬,而是整个人生观的建立,这种人生观是对整个人生的规划,不只是职场规划、能量规划,而是生前死后,无限生命的规划,而凡此种种的规划及设计都要通过大学通识课程体现出来,经由通识教育来协助大学生实现生命的成长。

四、以生命教育为核心的通识课程的设计

由于生命教育是全人的教育,全人教育的理念是建立在整体性、一贯性及完整性上,因此,以生命教育的全人教育理念统领通识课程的设置,就可以使通识课程的设计因为有明确的理念做引擎而有一个完整科学的体系,使其能获得一贯化、全程化与完整化的落实。

1.以生命教育为核心的大学通识教育的目标

以生命教育为核心的大学通识教育的积极的目标与任务是为个人提供在生理、心理、灵性三个层面范畴的活动、体验与机会,教导必要的知识与技巧,促进各个层面生命意义的产生与提升,并增进身、心、灵整合的健全人格发展,并最终实现个人人生观的形成与终生继续提升,以便带动人生境界也不断升格;消极的目标与任务是减少个人追求存在意义的挫折,甚至发生失落存在意义的危机。因此,实际上生命教育就是全人教育,也是一种健全人格的教育。确立以生命教育为核心的大学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当前生命课程设计的最重要方向。

2.以生命教育为核心的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设计原则与设计策略

在对以生命教育为核心的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进行设计时应遵循以下两个重要原则:系统性原则,即通识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应与生命教育的各个层次相互衔接;组织性原则,即通识教育课程之间的结构关系要有组织,不能堆砌。根据以上原则设计的通识教育课程,每一个阶段的课程既是独立的又是完整的。所谓独立的乃是说明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立发展的单元,但每一个单元和其前后单元都是前后连贯,彼此呼应的。而这些前后连贯的课程完整地完成了以生命教育为核心的大学通识教育的任务。

3.以生命教育为核心的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建构维度和具体内容

由于生命教育看重生命本身的主动性,因此以生命教育为核心的大学通识教育的方法及内容应围绕着有助于此主动性的开发而展开。大学通识教育内容的设计是从个体在身体、心理、心灵三方面展开的,围绕这三个层次设计通识教育课程,展开通识教育实践。由于三个层面的生命活动既有各自独立的部分,又有交互作用的部分,因此,在每一个不同领域的专业课程中,要有完整的规划说明,说明此课程在人生发展(非生涯规划)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功能,由学生去思考,去为自己的人生定位,去建立自己人生发展的目标,去建构自己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从而使这些课程既能对提升学生的生命智慧有所帮助,也能提供全人宏观的视野。

生命教育理念论文范文5

[关键词]教学价值观念 工具化 生命化

教学价值观念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教学实践,工具化教学价值观念与生命化教学价值观念冲突地客观存在,势必导致教学实践者之间的内讧,甚至会使教学实践者个体本身产生怀疑和自我冲突,即在工具化教学价值观念与生命化教学价值观念面前左右摇摆,从而使教学实践者精力涣散,大大降低教学效果。因此,工具化教学价值观念与生命化教学价值观念冲突的解决势在必行,换句话说,为了确保教学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教学价值观念必须实现从工具化向生命化的转化!转化的途径有哪些呢,本文将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着眼理论探究,发挥教学理论的作用

1.认清教育理论在教学价值观念转变过程中的价值

教学理论在教学价值观念转变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加强教育理论的探索。第一,把教学价值观念作为一项研究内容,为工具化教学价值观念转向生命化教学价值观念,变教学价值观念的意义,转变的机制、条件、策略、方向,影响转变的因素,等等。类似的问题能够得到较好的解决,对教学价值观念的变革无疑会有很大的方法论意义。它可以减少盲目性与经验性,提高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理论认识水平,加快工具化教学价值观念转向生命化教学价值观念的速度。第二,在实践中,促进生命化教学价值观念与工具化教学价值观念的对接。近年来,我国政府与教育工作理论者提出了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等生命化的教育理念,这些观念正确反映了现时代的精神与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明确了教学价值观念的基本方向。但在实践过程中却不尽人意,依然存在穿新鞋走旧路的教学现象。第三,挖掘教学价值观念,为工具化教学价值观念转向生命化教学价值观念提供素材。一方面,教育理论工作者可以透视历史,对我国历史上的教学价值观念进行深入细致的挖掘、整理,使人们对教学价值观念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对国外教育理论中包含的各种教学价值观念进行介绍,开阔人们的眼界。同时,对这些教学价值观念进行审视与评价,启迪人们审视教学现实,激励人们为实现工具化教学价值观念转向生命化教学价值观念而努力。第四,指导教学实践,推动工具化教学价值观念向生命化教学价值观念的转变。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可分为技术指导和观念指导。具体地说,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应该是对实践主体教学价值观念的指导,这种指导带有根本性意义,是推动工具化教学价值观念向生命化教学价值观念转化的根本力量。

2.认清教学价值观念冲突的价值

教学价值观念冲突,一方面,可以成为推动人自主发展的力量,推动教学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它也可能会阻碍人的自主发展,成为教学发展的绊脚石。

(1)教学价值观念冲突的积极意义

首先,教学价值观念冲突可以推动人的自主发展。这主要表现为个人主体意识的觉醒。个人已从过去意义上的集体、单位中分化出来,以独立而不是以依附的身份莅临教学中,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生命价值与生活的特殊意义,为自己的生存与发展寻求教学的帮助,由被动的客体变成积极的主体,发现自己、认清自己恰恰是发展自己的先决条件。

其次,教学价值观念冲突可以成为教学发展的内在动力。关于教学的发展动力问题,学术界早已有过深入的研究。主要有“矛盾说”、“学习动机说”、“教学系统动力结构说”、“教学认识动力说”等。关于矛盾说,典型的表述是钟启泉编译的《现代教学论发展》中的一段论述,即“在教材、教师和儿童之间产生这些矛盾、冲突、纠葛,教师和学生会发现新知,创造新知,进入新的境界”。

(2)教学价值观念冲突的消极意义

首先,教学价值观念冲突使教学实践者之间产生分化,造成实践力量的无休止内耗。人的全面发展在最高层次上是个性的充分自由的发展,整齐划一的时代造就了教学需要、教学目标、教学模式的整齐划一,也就生产了整齐划一的人才。在当代,教学需要丰富多样、千差万别,这会推动主体为满足自己的需要做出相应的努力,在这种努力过程中,主观上是追求教学需要得到满足的过程,客观上又是主体塑造自己个性的过程。但是,教学需要的不同,会带来教学目标、内容、方式、评价标准等方面取向上的差异,使教学活动带有鲜明的个人特质。从而使教学实践者在各自所追求的教学利益面前相互争执。甚至相互埋怨与谩骂,导致彼此间的分化是实践力量的消解。

其次,教学价值观念冲突使教学活动产生消极竞争,冲突造就了竞争。传统教学中的和谐秩序随着教学观念的冲突而发生动荡,这种教学价值观念所带来的竞争在教学实践中往往表现为消极竞争。在这种竞争过程中,由于教学价值观念的不同,教学利益的驱使,部分主体为了使自己的教学利益得到满足,会不失时机地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抓住某种所谓的机会,通过所谓的竞争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消极的竞争,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势必会引发更大的教学事件的发生。

因此,教学价值观念冲突有积极的意义,但消极方面更是不可忽略的。教学价值观念冲突具有发展的价值,可以推动人的自主发展,可以推动教学的发展,但并不是说有冲突就一定会带来发展,并不是说所有的冲突都能成为教学发展的动力,只有冲突在教学实践者心目中产生积极意义,并且意识到解决它的必要性时,冲突才会成为教学发展的动力。当代教学价值观念冲突所引发的矛盾源于社会实践,制约着主体发展的进程与效率,具有解决的必要性,因而它有资格成为教学发展的动力,有能力推动教学的发展。在认识到教学价值观念冲突的价值后,还应正确对待与处理冲突。只有这样,才能尽量减少冲突的复面影响,发挥出教学价值观念冲突的价值。

二、着眼实践探索,实现教学价值观念从工具化向生命化的转化

1.着眼教学现状,进行教学改革

新的观念如果不能在现实世界中获得支持,缺乏良好的实践运行条件,不能使教学实践者获得价值的体验,就不会内化为人们心中的信念,更不谈不上根深蒂固了。因此,欲实现工具化教学价值观念向生命化教学价值观念的转变,就必须着眼于教育实践,扫除教学实践中的不利因素。

就教学现状看,要实现工具化教学价值观念向生命化教学价值观念的转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1)建立合理的评价与激励机制,促进工具化教学价值观念向生命化教学价值观念转变。教学实践主体对教学价值观念的变革持消极态度是影响转变的因素之一。造成这种消极的态度的原因主要是缺乏相应的评价与激励机制。在学校看来,按工具化教学价值观念组织教学省时省力,这样的结果也不会影响学校绩效的评价。在教师看来,工具化教学价值观念转变与否,不会影响工资、职称等切身利益,这使得他们对转变观念缺乏必要的积极性。(2)改变僵化的管理体制,促进工具化教学价值观念向生命化教学价值观念转变。现行的教学管理体制缺乏必要的机动性和灵活性,教师教学价值观念的转变,必然会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显然,这种表现会与以往的不同,而学校如果对此不予认可,不给教师这种自由,也容易造成想变不能变。因此,变过程管理为目标管理,变单一模式为多样化模式,突破现有的僵化体制,是成功实现工具化教学价值观念向生命化教学价值观念转变的条件。

2.着眼教学主体,提高教学实践者的认识水平和变革能力

教学价值观念虽然是客观的,但同时又是主体的。正是由于对教学现实认识上的差异,才形成了教学价值观念的多样与优劣之别。从这一点来看,实现工具化价值观念向生命化教学价值观念的转变,必须着眼教学主体,提高教学实践者的认识水平和变革能力。对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正确理解和对待工具化教学价值观念与生命化教学价值观念。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将工具化教学价值观念置于现代社会发展的时空中,运用科学的认识论与方法论予以审视、评估,择其适者、优者而继承,并努力地将之与生命化教学价值观念相融合,这是我们当下的时代背景下应该有的态度。(2)调整教学需要。教学需要与教学价值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的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教学需要决定了教学价值观念。如果没有教学需要的变革,变革教学价值观念也会流于形式。而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使人们具有正当的需要,并使人们更善于控制所有的自然和人们自身的力量,从而他们得以满足这种需要。”因此,调整教学需要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第一,调整需要的内容,就知识来看,教学需要传递知识,还具有改组与创新知识,使知识与生活对接,从而使知识生活化,个性化;教学还可以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交往,学会关心。教学的这些价值如果得到较好的认识与挖掘,人们的教学需要如果顾及和转移到这些方面,工具化教学价值观念转向生命化教学价值观念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第二,提升需要的水平。教学需要水平偏低是目前教学价值观念存在种种问题的原因。一些社会机构需要的是通过教学培养出顺从的工作型人才;一些教师只是将教学当作谋生的手段,一些学生只是为了以后找一份工作,等等。在这种水平的需要下,从事教学活动的人没有变革的动力,先进的教学观念得不到认同。(3)培养教学价值反思意识与能力。无论从活动视角还是从心理学视角来看,反省能力都是新的教学价值观念得以产生和落实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学价值反思主要是思考“这些价值真的是我所需要的吗”,“它们对我究竟有什么意义”,“教学还能够提供什么”,“我还希望教学提供什么”,“我怎样做才能实现这些愿望”。只有进行了教学价值反思后,人们才会发现工具化教学价值观念存在的问题,为教学价值观念从工具化教学价值观念向生命化教学价值观念提供契机。这种契机主要表现为:教学实践主体反思后,个人获得一个清楚明确的答案,变革就会成为他的自觉行为。

3.着眼于教学过程,让冲突的过程具有建设性

一般说来,社会主体、群体主体、个体主体这三类主体在教学价值需求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社会主体强调总体的、历史的和工具的价值,要求教学培养政治素质过硬,思想觉悟较高的建设者与接班人;群体主体强调教学适应现实社会需要,要求教学通过满足这些需要来表达本群体的利益;个体主体则要求通过教学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改善生活条件,谋求社会地位,获得精神愉悦等。鉴于这些差异的存在,如果只强调社会主体的教学价值观念而弃个体于不顾,只要求总体的、长远的教学利益而不顾及个人的现实利益这样的观念是空中楼阁,是没有手段的目的;只强调个体主体的教学价值观念而不使之趋同与社会主体的观念,只顾及目前利益而忽视社会主体的权益,这样的教学价值观念是过眼烟云。群体教学价值观念向上承载着社会主体的总体方略,向下代表着个体主体的具体要求,是两类主体观念的中介。

因此,在解决教学价值观念冲突问题上,我们可采取适当错位的原则,社会主体的教学价值观念要以尊重群体与个体的观念为前提,群体、个体的教学价值观念要以社会主体观念为导向,各自在彼此独立的基础上,形成合理的有机结构。通过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促进彼此的发展,在发展中达到教学价值观念的动态和谐,从而在教学实践中尽快地实现教学价值观念从工具化向生命化的转化。

参考文献:

[1]李长吉.课堂教学价值观念论.甘肃教育出版社,2004.

[2]黄济.教育哲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3]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张天宝.主体性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5]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和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6]申振信.现代教育哲学.青海人民出版社,1995.

[7]吴增强,张声远.生命教育的解读.思想理论教育,2005,(3).

[8]许世平.生命教育及层次分析.中国教育学刊,2002,(4).

[9]文雪.生命教育论.山东教育科研,2002,(9).

[10]湛江桃.生命教育任重而道远.宁夏教育,2004,(7)、(8).

[11]岳龙.关注生命——教育的本质.现代教育论丛,2004,(4).

[12]曹海永.关注生命——教育的应然选择.教书育人,2003,(10).

[13]胡果.呼唤生命教育.世界教育信息,2004,(10).

生命教育理念论文范文6

论文摘要:在高度紧张的现代社会中,学生自杀等无视生命、虐待生命的现象有所增多,教育学生体悟生命、珍视生命日渐重要。在香港和台湾生命教育影响下,内地20世纪末对生命教育内涵、价值取向、理论基础、自身理论建设开展了深入研究,并在全国中小学掀起了生命教育热潮。认真总结与反思内地生命教育研究与实践成果,对于促进我国今后生命教育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中国当前正在工业化途中,如何避免西方国家因工业化带来对人精神生命的压抑,成为当前学术研究中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生命”为研究视角的探索,在世纪之交不断涌现,逐渐促成了生命教育的兴起。

一、生命教育起因与内在意蕴

在应试教育日甚一日的今天,教育的真义被遮蔽了,教育成为“训练”的代名词,成为塑造单向度人的工艺流程。由于学校生命教育的缺失,针对生命非连续性事件对学生生命的伤害,不仅要全力阻止其极端行为,挽救其生命,还要通过生命教育在更高层次上拯救其心灵,启蒙生命价值。针对青少年健康发展及生命价值受到严重的威胁与挑战,台湾、香港及内地开始将生命教育纳入教育体系中,并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自下而上进行生命教育的推动工作。“生命教育”一词在内地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主要是将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等看作一种生命教育,尚未对生命教育本身展开研究。90年代末期,生命教育才引起内地学者注意。

生命教育是一种通过增加与生命相关的教育内容,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创造生命价值,以促进学生生命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20世纪90年代末,黄克剑先生从哲学和实践向度建构了“生命化教育”理论。从哲学向度看,生命化教育意味着训育学生创获“幸福”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提升道德心性所必需的自律意识。从实践向度看,生命化教育意味着“遵从自然的教育”和“个性化的教育”。生命教育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生命意识熏陶、生存能力培养和生命价值升华,最终使其生命价值充分展现的活动。生命教育的内涵主要是教人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活动。

二、生命教育理论溯源与体系建构

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生命伦理学。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孙效智在其《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哲学基础》中指出,生命教育应包含生死、宗教以及伦理教育等部分,伦理学理所当然应是其基础。因为“哲学是提高生命境界的一种生存方式”,为此有研究者探讨了生命教育的哲学基础,包括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在我国生命教育思想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孔子确立的儒家思想核心范畴的“仁”,就含有生命教育思想的意蕴;孟子承袭孔子思想,提出“仁者爱人”。中国哲学的生命意识是一种反思自我生存方式、价值和意义的生命意识,是融感性、理性为一体的意识,是合万物生命于一体的意识。

近年来, 国内学者从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学、环境伦理学、社会学等不同角度,对生命教育的产生、内涵、目标、内容、方法与实施途径等,进行了深刻而广泛的探讨,初步形成了生命教育的理论体系。有研究者从生命教育理念切入,建立了比较系统的生命教育理论。第一部分主要从中西方哲学角度对人的生命、生命的本义、生命的特性、生命意义以及生命的终点——死亡分别予以解读,为生命与教育之深层关系的论述确立了理论依据。第二部分主要从个体生命与教育互相关涉角度,来探讨生命教育存在的合理性。第三部分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就生命教育的理念予以建构。第四部分,强调追寻生命自由是生命教育的永恒追求。在此理念指导下,通过对现代教育价值取向的审视和反思,指出了当代教育之所以异化学生生命,在于其价值取向的偏差。而要把当代教育由异化学生生命转化为培育、完善、涵养和润泽学生生命,就必须在教育价值取向上来一个根本转变。

三、生命教育价值诉求与实现路径

综合现有论述表明,生命教育试图融合教育价值与人的价值,试图统一教育的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以提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生命质量为宗旨,追求生命的全面、自由和终身发展为旨归。有研究者阐释了生命教育的五种取向:即身心健康、生死、伦理、宗教和社会取向。生命教育应是真正人道的教育,不仅要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更要对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首先是珍惜生命;然后是寻求生存的意义;最后教人超越自我、超越功利和世俗, 达到与自身、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的境界。有研究者认为,形成正确的生命教育理念是其核心价值追求。因为正确的生命教育理念,是生命教育确立自身发展目标的根本依据和巨大动力;也是生命教育超越功利、走向完美追求的基础;更是其长远规划自身发展的指导思想。

生命教育的目标及其实现路径。生命教育目标是“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基础层面是教人珍爱生命,学会保护生命,更高的层次则在于教人体悟人生的意义,追求人生的理想”。在具体实现途径上,多数研究者认为:通过设计、实施生命教育的课程,以生命教育课为主体,在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一方面,学校要开设有关生命教育的课程,派工作责任心强、能胜任生命教育的教师任教。另一方面,学校可以结合德育工作、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生命教育。在总结前一阶段生命教育实践基础上,有研究者对生命教育实践进行了系统探索。认为基础教育过程应是人之生命的心路历程;基础教育的课程应有助于人的生命的整体发展;道德教育应有助于人的生命的超越与提升。该研究者从三方面对生命教育实践展开论述:一是滋润生命的课堂教学;二是关照生命的课程实践;三是涵养生命的道德教育。

四、生命教育研究得失评析

这一时期的研究,描述了当前教育忽视生命的现实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开展了系列实践研究,收到了一定成效,促使生命教育在中小学迅速开展。在此基础上,涌现出了一批比较系统的生命教育理论研究成果,为指导生命教育的大面积推进奠定了基础。总体看呈现以下特点:其一,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关于生命教育的定义仍在争鸣中。其二,针砭应试教育弊端深刻,但解决问题的策略多停留在生命教育的推演水平,缺乏具体措施。其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脱节,这从出版的几本生命教育专著中可以证实。《生命教育论》从解读生命入手,分析了当前学校教育中生命异化的表现,提出了生命教育的基本理念;《生命的沉思——生命教育理念解读》分析了生命教育提出原因、价值追求和未来走向;《生命的畅想——生命教育视阈拓展》拓展了生命教育的研究视阈。相对来说《生命的律动:生命教育实践探索》与实践联系比较紧密。但是,它仍是从理想的角度对生命教育的课堂、课程和道德教育做的探讨,而对于学校如何实践这些构想,没有进行深入研究。

追究生命教育研究中问题的成因,主要是缺乏“具体人”和“学校情景”的研究意识。只是停留在作为与动物相区别的人“类”生命意义的研究上,形成的只能是抽象的生命教育概念。对于以班级师生集体形式存在,真正对学生产生核心影响的生命群体缺乏关照;对处于班集体中的个体生命教育与孤立个体的生命教育缺乏区别,从而忽视了生命教育中作为班级群体的人与个体精神生命的有机结合。这就没法给中小学教师提供在复杂教学环境中,灵活实施生命教育的理论指导。今后,生命教育研究重心必须从抽象“人”转向学校境遇中的“具体人”。因为只有从学校特定境遇中,研究师生的具体精神生命,所得出的结论才能有针对性地指导生命教育实践。

参考文献

[1]娄进举,宋序红[J].当代教育科学,2007,(13)49-50.

[2]张美云.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4)1-162.

[3]潘凤亮.“生命教育”先要“关怀”权利[J].人民教育,2004,(21)10.

[4]冯建军.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 [J].思想理论教育,2006,(21)25-29.

[5]刘铁芳.教育哲学作为一种探询生命尊严的努力[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3)5-6.

[6]南志涛.生命教育的哲学基础[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4)26-27.

[7]郭成等.生命教育的理论渊源与发展进程[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3)10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