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科研论文范例6篇

护理学科研论文

护理学科研论文范文1

[论文摘要]在大三护理专业学生中组建护理科研写作的团队小组,并将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应用于护理专业学生科研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实践。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护理科研的实践与论文的写作,能够激发学生的科研创新思维,提高护理科研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护理科研论文写作的能力。

本科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就是使护理专业本科生具备初步的科研意识和科研技能,即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科研知识、科研方法和科研技能,具备护理科研的初步能力。近年来,我们以课题《探索以社区为教学辅助背景的护理实践教育模式》研究为抓手,以小组合作学习研究为中心,以社区卫生服务实践为背景,以综合素质培养为目的,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创新性思维。

一、合作学习的方法

1.成立合作学习小组。基于我们是以社区卫生服务实践为教学辅助背景所进行的学生护理科研能力素质的培养,因此,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主要以社区点实践小组为基础,每个小组配备1名社区医护人员和指导老师,并以这个小组为一个科研项目申报学校课题,科研立项的申报人就是该小组的负责人。

2.理论授课。(1)合作学习方法介绍。在以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开展护理科研前,我们先进行护理科研与论文基本技巧的讲授和指导,使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科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有一个初步认识。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确立自己小组的科研意向。(2)护理研究理论指导。制订护理科研理论授课计划,利用学生晚上课余时间进行护理科研理论授课,使学生对护理科研具备一定的研究理论基础。(3)科研选题与立项指导。组织学生下社区见习,参观和收集与社区整体健康状况相关的资料,老师根据各小组的选题,征询社区卫生服务站老师的意见,初步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课题。最后指导老师根据课题的名称、任务、目标等提出指导性要求。

3.研究实施。(1)确定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目标。在社区见习和理论授课的基础上,结合老师提出的社区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方向,小组成员带着问题,利用网络、图书馆、社区老师咨询、社区人群走访等各种资源获取所需要信息,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最终选出一个题目作为自己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目标。(2)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在确定课题后,小组成员从针对课题立项申报到最后论文形成课题结题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分工,每个小组成员对自己负责的阶段任务进行具体的策划,当课题研究进行到哪个阶段,那么该阶段负责的学生就是主要召集人,小组其他成员就听从该召集人的安排,完成布置的任务,达到既分工又协作的目的,彼此相互支持和配合,完成研究。(3)成果交流形成论文。当课题研究进行到最后时,要求各小组在集中讨论、汇合充实的基础上,将研究成果制作成幻灯片进行交流汇报,再由指导老师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老师进行点评,然后,各小组再进行积极修改最后形成论文。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

自2006年我们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应用于培养护理学生的科研与论文的写作能力的教学中,共有数百名大三护理学生受益。几年来参与的学生共协助社区卫生服务完成了学校所在地区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情况、农村合作医疗就医状况、社区老年高血压认知误区的调查与干预、湖州地区更年期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等多项调查,完成调查问卷数千余份,形成调研报告十余篇,编写了社区多种常见病的家庭健康教育手册。在此基础上,同学们积累了资料和数据。许多同学完成了自己的论文选题,并在《护理杂志》《护理研究》《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社区医学杂志》《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中外医疗》《全科护理》等省部级以上正规刊物上公开近百篇。

三、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总结

1.小组合作学习精神的内涵及意义。小组合作精神是一个集体团结的象征,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护理学科多元文化护理的发展,其交叉性和渗透性的特点日益突出,各种知识领域之间的界限也日益模糊,彼此交错、相融,一个人的专业知识面早已远远不能满足护理学科发展的需要,当临床抢救生命,当我们进行护理科研,许多尖端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小组团队的攻关。为此,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一份《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报告中指出,学会合作是面向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因此,作为高校的护理教育工作者在对护理学生的培养中不但要求培养的个体具有渊博的医学知识、娴熟的护理技术、科研的创新意识和独立的工作能力,还要求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及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地融入社会和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

2.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护理研究的特征。小组目标一致,与知识、资源共享是小组团队合作进行护理研究的基本特征。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曾指出:如果说在过去还有可能一个人独立完成诺贝尔奖项的工作,那么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信息化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小组团队研究的基本要件是团队目标与个人目标的一致性。实际运作中,小组目标是核心,不否定和抹杀个人目标。当个人目标最大限度地与小组团队目标同步时,必会推进小组团队研究的进程。这样的一致需要对共同目标的忠实和坚持。知识和资源共享是小组团队研究内部知识互相传递和积累的过程。通过一定的规则和激励措施达到知识和资源的共享,可以有效发挥团队成员个人的优势,达到团队内部的互助。在科学研究中护理一直是一个较弱的学科,为了实现护理学科科学研究的新突破,就必须发挥团队合作研究的优势,使团队智慧超过个人智慧的总和,实现“1+1 >2”的目标。

3.小组合作学习在护本生进行护理研究中的优势。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treicher)证实,学生会吸收所读的10% ,所听的20%,所看的30%,看与听结合的50%,听与说结合的70%,说与做结合的90% ,教别人时的95%。那么在学习者之间建立指导互助的关系,让他们互相学习、传递经验时学习效果应该是最好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护理科研和论文写作的实践就是在团队成员之间建立了指导、互助的关系,让他们在进行课题研究过程中传递经验、相互交流、相互质问对答,在辩论中产生新的思维和见解。(1)团队内部共同分享了某些成员的新知识、新思想,节省成员独自学习的时间,避免走弯路。(2)有利于在课题研究成员中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团队中只要有一个成员努力,她的研究收获就会在团队中进行传播,给其他成员带来压力,进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克服懒惰的天性,加倍地努力学习。(3)每个人所学习获得的新知识在团队内的传播,有利于交换信息并进行深入讨论,对一些科研中遇到的难题能尽快解决,从而推进更深的研究,开阔更广的空间。

4.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影响。合作能力是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与周围环境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本领,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的合作能力是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临床医学和护理学发展的客观需要。随着现代医学和护理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对医护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医院科室之间、医生护士之间、护士和患者之间的交往与合作也将变得更加重要。因此,许多用人单位在对护生的素质进行考察时对其合作精神也十分关注。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进行护理科研实践的锻炼,既培养了小组学生彼此相互宽容和谦让的意识又达到了知识资源共享的目的,在完成小组的课题和论文的合作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刘霖,袁长蓉,陈晓英,等.浅析《护理科研》教学与提高护理人员自主学习能力的关系[j].护理杂志,2007(24).

[2]曾琦.合作学习研究的反思与展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3).

护理学科研论文范文2

护理学上升为一级学科后,更需要护理科研的支持来推动学科的发展,护理科研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护理本科生作为护理事业的主力军,培养其科研意识,提高其科研能力,显得非常重要。国家教育部将本科护生的培养目标规定为“能在护理领域内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和护理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从中可见国家对本科护士科研能力的重视。但目前本科护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缺乏连贯性与系统性,即基础培训、护理研究的课程教学、科研实践三者之间没有形成有机的结合,导致本科护生知识结构松散,科研能力难以得到系统性培养。笔者试图通过对本科护生护理科研认知现状的调查,为本科《护理研究》课程的教学改革如教学内容的分配、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自制调查问卷对郑州大学104名08级护理本科护生进行调查,其中男10名,女94名,填写后当场收回,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2结果 2.1护理科研的重要性 83.7%(87/104)的学生认为学习科研知识很重要或重要。92.3%(96/104)的学生认为培养和提高护理科研能力很重要或重要,88.5%(92/104)的学生认为护理科研对临床护理工作有促进作用,91.3%(95/104)的学生有做护理科研的打算。2.2学生利用图书馆情况74.0%(77/104)的学生经常从图书馆借书,92.3%(96/104)的学生借的是中文书籍,62.5%(65/104)的学生借的是护理及医学书籍,45.2%(47/104)的学生经常上网查阅资料。 2.3参与科研活动情况 18.3%(19/104)的学生参加过护理科研学术会,36.5%(38/104)的学生参加过护理科研小组,34.6%(36/104)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写过护理科研文章,1.9%(2/104)的学生已发表过护理科研论文。 2.4科研实践步骤困难程度排序 科研实践步骤困难程度依次为:选题>科研设计>资料收集>统计分析>论文书写 2.5《护理研究》课程的考核方式 53.8%(56/104)的学生赞成开卷考试,46.2%(48/104)的学生赞成实践考试,同学们都不赞成闭卷考试。 2.6有无必要书写毕业论文 55.8%(58/104)的学生认为有必要,21.2%(22/104)的学生认为无所谓,23.2%(24/104)的学生认为没必要。 3结论 3.1大部分学生认为护理科研很重要,但参与科研活动较少 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认为护理科研很重要,但由于实际条件的限制,参与科研活动较少。另外大部分学生经常从图书馆借书,还经常上网查阅资料,说明本科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从图书馆借的书大多为中文书籍,说明一方面护理本科学生的英语尤其是专业英语的能力尚需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需鼓励学生给自己施加压力,进一步拓宽眼界。 3.2《护理研究》课程的教学方式和内容需要改革 笔者曾尝试在《护理研究》教学中应用课题作业法,学生反映良好[1]。在《护理研究》学习结束后,调查学生在科研实践中各步骤的困难程度进行排序。结果显示:选题>科研设计>资料收集>统计分析>论文书写,说明选题和科研设计仍然是学生感到最头痛的,这与医院的调查结果相一致[2]。而马芳等的调查结果也显示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主要问题包括选题太大、范围太广,选题陈旧、无新进展[3]。说明选题问题尤其值得重视,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加大这部分内容的授课课时,尽量采用实例进行生动形象的教学,通过实例给学生更多的参考,启发学生的思路,拓宽学生的视野。 3.3《护理研究》课程的考核方式需要改革调查 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赞成开卷考试或实践考试,不赞成形式死板的闭卷考试。以前采用了闭卷考试,虽然可操作性强,但是对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帮助不大,因此以后应尝试多种考核形式相结合。另外大部分学生认为书写毕业论文有必要,可以考虑将课程的考核和毕业论文结合起来,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自由选题,写出开题报告,教师根据报告质量给出评分,第二阶段在学生实习结束后根据其上交的完整的论文给出评分,两次成绩相加,即为该课程的总成绩。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可以给学生一定压力,使学生在实习时既要勤于思考和练习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同时也更好掌握了论文的书写格式,学以致用,为以后的科研工作做准备。 3.4学生的建议 在问卷调查的最后,学生还提了一些教学相关建议。如:①增加学生到图书馆实践的学时数;②应适当介绍医学科学进展和医学科学的先进方法;③适时增加实践课(如到病房进行资料收集的实习);④多介绍优秀科研设计,多分析科研文章等;⑤增加计算机软件(如SAS、SPSS等)及上机实习的机会;⑥安排科研讲座,请科研专家介绍科研经验。这些建议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尝试采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职业技术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现在培养的护理本科生不仅要具备基本的护理技能和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管理、教育、科研的能力,因此更应注重对学生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通过本次调查,了解了学生的一些现状及需求,获得了一些教学相关建议,从而为本科《护理研究》课程的教学改革如教学内容的分配、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护理学科研论文范文3

【关键词】护士;护理科研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296―02

调查分析护理科研是运用科学方法,对护理学领域的未知事物进行反复探讨,系统观察,有目的的收集资料,科学分析的一种认识活动。护理研究被认为是护理学发展的基础[1]相比,我国护理科研工作起步较晚,发展尚属薄弱环节[2],与医学其他学科相比,护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有待发展[3],护理学发展依赖于护理研究和结果的应用,而护理队伍中的临床一线护士做的护理科研并不多,本文就临床护士护理科研现状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探讨限制护理科研发展的影响因素,为加强在职护士科研能力的继续教育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8年11月,采用方便取样随机调查法,调查某三甲医院临床护士60名,现场发放问卷,不记名答卷,现场收回。发放问卷60份,收回60份,有效回收率100%。

1.2 调查内容:参考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内容有以下5个方面:①护士基本资料(含2个小项目);②护士开展护理科研的现状(含6个小项目);③护士对护理工作及护理科研的态度(含3个小项目);④护士在科研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含1项多选);⑤护士希望在科研方面得到继续教育的内容(含1项多选)。调查问卷有是非和多选题两种。

1.3 分析方法:应用Excell软件进行构成比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在被调查的60名护士中,护士占46%,护师以上职称占54%,中专学历占63.2%,大专学历占27.4%,本科学历占5.9%。

2.2 护理科研现状:60名护士中仅有10名(17.1%)接受过系统科研知识学习,15名(25.3%)参加过护理科研,4名(4.9%)取得过科研成果,3名(4.5%)发表过科研论文,41(68.1%)有搞科研的愿望。由此可见大多数护士有搞护理科研的愿望,而真正搞过科研的人数却不多,取得过科研成果的人更是寥寥无几,参加过科研并取得科研成果与学历有关。

2.3 护士对护理科研的态度:调查结果显示,44.4%的护士认为只要服务态度好,合格护士与科研无关;认为搞护理科研对提高护士的地位没有意义者占36.1%;21.2%护士认为护理科研是少数专门人才从事的,高不可攀。

2.4 护士在科研中遇到的主要困难:80.6%的护士将工作太忙,没有时间作为科研中最大的困难,认为选题困难者46名(75.7%),有39.2%的护士把没有经费认为是在科研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外语水平低23名(36.5%),得不到其他人员的协作17名(28.1%),仅有15(24.7%)认为得不到领导的支持是在科研中遇到的主要困难,还有名(18.4%)对所搜集的资料不会统计分析是在科研中遇到的主要困难。

2.5 护士为提高科研能力,希望得到的继续教育内容:外语依旧是护士最大的障碍,本调查结果46名护士(75.7%)希望得到外语的再教育,其次是如何撰写科研论文42.4%,38.9%的护士想学习如何设计科研论文,希望得到继续教育统计学的有38.9%,仅有30.2%的护士希望得到文献检索的继续教育。其中本科以上学历者有98%希望得到外语方面的学习,71.1%希望提高撰写论文的能力。

3 结论

护理学科研论文范文4

关键词:循证护理 临床教学

中图分类号: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729-2190(2007)12-0144-03

循证护理学(Evidence based Nursing, EBN)是1991年加拿大学者Guyatt最先使用的,1992年加拿大LsacKett等对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的概念进行了整理和完善,其核心思想是审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应用当代最佳证据,对个体病人医疗做出决策[1]。将循证护理学引入临床教学,将大大提高临床教学的效果和护生

的能力。本文将总结作者所在科室的教学经验,重点探讨循证护理学在护理实习生教学和本科生培养中的应用。

1 帮助护生认识和使用循证护理学

循证护理学[2]即“遵循证据的护理”,其概念是护士应慎重、准确而明智地应用能够获得好的护理学研究证据,结合护士的个人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多年的临床经验,并能充分考虑病人的价值、意愿、愿望和实际情况,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定出符合病人实际情况的护理计划,并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就其概念而言,EBN的核心是强调证据。遵循的证据是[3]科研结果、临床经验以及病人需求三者的有机结合体。

EBN包含了三个要素:(1)可利用的最适宜的护理研究依据;(2)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和临床经验;(3)病人的实际情况、价值观和愿望,这三要素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树立以研究指导实践,以研究带动实践的观念,这才是EBN研究和实践的核心目的[4]。

如上所述,EBN主张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现有的最好证据、评价和综合分析所得证据,并将所得证据用于指导病人的护理。那么,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在提出问题后,如何寻找证据呢?答案似乎很简单,就是利用现有的医学信息库和文献检索。但目前全世界有25000多种生物医学杂志,每年发表的医学论文有200多万册。期刊杂志和文献的数量每年以7%的速度递增,这些浩瀚的信息都有各自的有效周期----医学教科书和专著的平均半衰期为5年,我们每天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才能保证跟上医学发展的速度。而无论从时间和精力上而言,这对于绝大多数临床护士和实习护生是不可能的。EBN的产生为解决上述难题提供了途径和手段,现在临床护士可通过专门的循证医学期刊、数据库、网络资源查找最佳证据。

目前循证医学的专业期刊有:(1)美国医学会和英国医学杂志联合创办的《Evidence-based medicine》,主要为医疗卫生人员提供大量的来自国际性医学杂志中筛选和提供内科以外的全、科、外科、儿科、妇产科方面的研究证据;(2)美国内科医师学院创办的《ACP Journal Club》,主要提供临床科研最佳科研成果的二次摘要并有专家简评,内容以内科为主;(3)国内循证医学的专业杂志为中国循证医学中心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承办的《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目前循证医学最好的数据库为循证医学评论(Evidence-Base Medicine Reviews,EBMR),由Ovid科技公司制作。此外,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作为世界上公认的最有权威的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Mediline也增加了一系列有关EBM的医学主题词,以保证全面有效地检索到相关文献。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期刊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循证医学/Cochrane中心数据库等也都是很好的数据库。

2 循证护理学观点在护理实习生教学中的应用

我国的教育教学工作长期以来一直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重知识传授、重课堂教学、重教科书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由于教科书从编写、印刷、出版和发行周期较长,往往不利于新信息的传播。同时,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毕业后很难适应快速的知识更新,尽管由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基础理论和基本训练较好,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足。EBN的引入改变了传统护理教育的弊端,丰富了护理教学的手段,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实行启发式教学,充分利用课堂讨论,角色扮演,讲座,实践论证,临床实践等形式,增强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及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实现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为将来实施EBN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由于循证护理是在查阅大量研究资料并进行分析之后做出相应的护理,有着科学的依据,能够告诉护士哪些是最有效的、最合理的护理措施,对护士全面掌握多学科知识和综合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极大地促进护士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在护理临床教学中,运用循证护理的知识和内容,让学生参与循证的过程,约有80%的护生认为能帮助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提高自身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弥补了教材内容的滞后和不足,缩短了理论与临床实践的距离。认为新的教学方法效果好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改进临床思维和提高临床技能。

3 循证护理学观点在本科生培养中的应用

近年,随着循证护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影响和应用已经逐步延伸到了各个相关领域,成为当今医学发展的一个新的制高点。在本科室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还探索了EBN在本科生培养、特别是提高本科生研究创新能力中的应用。

目前,国内本科生教育一个明显的不足是培养出来的本科生创新能力相对较差,科研工作重复较多。这一现象在临床科研工作中尤为突出。目前临床科研课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选题不佳,没有阐述重要的或有价值的科研课题;(2)原创性差,即重复他人的研究或类似的研究;(3)科研设计错误或不合理;(4)统计学分析方法错误或不恰当等等。而这些问题也是目前本科生科研工作中常见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EBN的观点引入临床本科生课题的设计和研究中,收到较好的效果。首先,我们根据本科生自身临床工作经验的不同,安排不同长短的临床工作实践。在临床工作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发现一些有争议的临床护理方面的问题或有意义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去在循证护理相关杂志和数据库以及其他相关进行检索,经过反复筛选,选出有价值的课题,并按照循证护理的要求,严格的科研设计与评价的方法,开展科研工作。经过教学组和本科生的共同努力,近几年,我们培养的临床型本科生发表的论文改变了以往以临床回顾性总结性质论文为主的现象,并在创新性方面有了一定突破。

综上所述,我们将循证护理引入护理实习生的教学和临床型本科生的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相信,随着循证护理的进一步发展和大家对EBN认识和利用的加强,EBN将在包括诸如护理继续再教育、病人自我护理等领域内发挥更大的作用[5]。

参考文献

[1] 宋永春.循证医学―21世纪的临床医学[J].护理研究,2001,15(4):187~190

[2] 王艳,成翼娟.循证护理学[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1):4~6

[3] Closs SJ.Cheater FM. Evidence for nursing practice: a clarifi cation of the issues [J]. J Advanced Nursing, 1999,30(1):10~17

护理学科研论文范文5

关键词:护理学专业硕士学位;培养模式;质性研究

2010年1月,国务院第27次学位委员会审议并批准设置了护理学专业硕士学位(下称专硕)[1],专硕研究生培养目标也应运而生,即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解决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护理问题,并具有较强的研究、教学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科型护理专门人才[2]。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护理研究生教育仍处于稚嫩期[3-4]。现全国已有多所高校拥有护理学专硕学位授权点,然而对于如何培养专硕研究生,各护理院校还处在探索阶段。笔者于2015年10月通过质性研究方法采集与分析护理专硕毕业生、培养院校、用人单位、行业协会等对于专硕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意见和建议,旨在探索高质量专硕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为完善护理学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积累经验。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质性访谈对象包括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培养院校、护理专硕研究生4个群体共40人。其中用人单位6人,包括主管护理的院长1人,主管人事的院长1人,护理部主任1人,临床带教老师3人;行业协会2人,包括湖南省护理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和湖南省护理学会主任委员;培养院校16人,包括湖南省3所护理院校院长2人、副院长3人、系主任3人、教师8人;护理专硕研究生共访谈16人,其中在校13人,2人毕业1年,1人毕业2年。将各访谈对象编码,用人单位为D1~D6,行业协会为X1~X2,培养院校为Y1~Y16,护理专硕研究生为Z1~Z16。

1.2方法

1.2.1资料收集采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研究法,通过面对面、个体化深入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访谈前向访谈对象介绍本研究的目的与过程,征得同意后开始对访谈内容进行录音。用编码代替受访者以保护其隐私,访谈时间10~20min。访谈提纲由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护理分委会拟定,访谈内容主要包括:①当前影响专硕研究生培养的主要因素;②专硕研究生学习期间应该如何培养其核心能力;③专硕研究生临床能力如何考核;④专硕学位与科学学位应如何区分,是否需要限制其学位论文的研究范畴及大小;⑤用人单位对护理专硕研究生的职业生涯期望,岗位工作要求;⑥护理专硕研究生与专科护士培养衔接的必要性及衔接方式;⑦对护理专硕研究生的期望和培养建议。1.2.2资料分析访谈结束后,通过回忆访谈情景及整理录音资料,遵循Colaizzi7步分析法[5],结合访谈提纲提炼受访者观点,进而对各种观点进行标示和分类,辨别出相似的观点,最后返回参与者求证。

2结果

2.1护理专硕研究生培养的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可以归纳为四点。首先是历史原因,Y2:“在解放后的一段时间,护理专业作为中专教育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导致我国护理专业远远落后于国外,临床护理只是执行医嘱,从而使得护理硕士的培养被认为是没有实际作用。”第二是医护职责划分不清,Y6:“我国的专科护士定位不明,专硕研究生培养定位不明,导致护理专硕研究生的培养和发展都停滞不前。”第三是观念错误问题,觉得治病主要是依靠医生。社会上多数人认为临床护士只需要大专学历,最多本科就足够了。Y3:“实际上医学这块是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如果做得好,对患者的好处更大。”第四是医院管理方式问题,医院多把研究生、本科生甚至是大专生用同样的方法管理和使用,很大程度打击了研究生做科研的积极性。Y9:“医院应该给护理专硕研究生的岗位有一个相对明确的定位,只有当专硕研究生进入合适的岗位后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并且因为岗位的激励获得更大的工作动力。”

2.2护理专硕研究生培养模式

2.2.1临床实践环节作为新生事物的专硕培养模式尚属探索阶段,基于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理念,临床能力水平是反映其培养质量的关键。在临床实践期间要加强专科培训,鼓励学生在临床中发现问题,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大多数被访谈者认为应该增加临床实践环节为18~30个月,并要求实习生定期进行汇报,从而有的放矢培养学生,根据学生个性特长培养专门人才;也有少数人认为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时间比例应为1∶1。Z2:“若延长临床实践的时间,可以考虑设置临床副导师,由临床经验丰富的教师负责指导临床实践发展,由自身导师负责科研辅导。”2.2.2临床能力考核评价综合各方观点后形成的临床能力考核主要包括:①临床技能考核,以病例为基础的技能考核,包括健康评估、基础护理操作、专科护理操作;②实践考核,加强分级考核和上岗。如规定完成30例患者的专科护理;③考核发现临床问题的能力,与临床护理有关的科研设计,包括文章的发表和对临床实践的感悟;④组织多个科室资深护士或者团队对学生临床实践进行评价,除了考核和自我鉴定外,还包括其在各个科室实习期间护理患者、临床实践的能力。Z8:“临床能力考核不仅局限于一种方式,可以多元化、综合考核。”2.2.3学位论文要求目前多数护理院校规定专硕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应更侧重临床实践,学位论文选题应以解决临床或社区具体问题为主,如内科护理、外科护理、急危重症护理等,方向不宜太大,强调研究有效性,即研究结果的可推广性和应用性。多数被访谈者认为学位论文不一定要做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可以是系统综述、病例报告、研究报告、质性研究,但是不要脱离临床实践,但也有少部分被访谈者认为没必要限制论文的研究范围和形式。Z3:“有的人既可以很好地完成临床实践,也能写出高水平的论文,不用过多限制。”

2.3毕业后的岗位职责

岗位主要包括临床护理岗、教学科研岗、护理管理和专科护士。其中大部分医院提供的岗位主要是临床护理岗。D3:“一般刚进医院都会先去临床,提供的岗位也主要是临床护理岗。”目前临床上尚缺乏明确规范的护理专家岗位;护理专硕研究生毕业后从事教学科研培训岗位,在临床工作中起到引领作用也是不错的选择,在科研岗位准确评价和反思目前临床实践的不足,并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传播出去。Y5:“专硕研究生可以带领科室的护士进行科研能力的培训和实行循证护理实践,参与科室的管理工作,在科室开展科研工作。”

2.4护理专硕研究生的培养与专科护士衔接

大部分访谈对象认为非常有必要将专硕研究生的培养和专科护士的培养进行衔接。Y13:“护士作为一种技能型的职业,其培养应该着重于专业型硕士教育,往专科护士方向发展。”其次目前临床护理实践时间通常在18~24个月,为了让实习达到效果,切实为其发展考虑,也非常有必要与专科护士的培养衔接。也有少数被访谈者认为现阶段还很难衔接,实际运行中可能存在很大的困难和阻碍。D1:“护理专硕研究生的培养和专科护士的培养是两个任务,两个使命同时进行可能会有冲突。”湖南省乃至全国对专科护士的培训不规范,标准不统一,缺乏规范的体系;另外护理院校招收的学生大多数为应届生,不能满足临床工作经验的要求。Y11:“先规范专科护士的培养再衔接可能更好,其毕业后不可以直接成为专科护士,必须经过2年左右的临床护理能力培养后才可成为专科护士。”

2.5对专硕研究生的期望和建议

从学院培养角度而言,学院对于专硕研究生培养方向应该注重与现实需求结合,这样才可以推动护理事业的发展。如Y8:“护理专硕研究生的研究应该切实与临床护理有关,真正做护理相关的研究,能切实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来解决临床护理中的问题。”从专硕研究生的角度而言,毕业后要立足临床,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护理实践的质量;同时在学术方面能够发挥研究生的作用,带动临床护士开展循证护理实践。X1:“专硕研究生一定要转变观念,敢于去临床,在现阶段我国临床护士分工并不是很明确的情况下不要气馁,充实自己,不断提升自己并尽自己的努力去促进临床护理的发展。”

3讨论

3.1加强护理专硕研究生核心能力培养

近几年专硕的课程正在经历整合阶段,在创新和发展上还有一定差距[6],课程设置应以基础医学知识和专科知识为主,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应有所改进,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决策能力内容应与培养实践型人才的目标相一致。刘东玲等[7]的研究结果显示,临床实践能力在专硕研究生核心能力中的平均期望值和权重值最高,是其应具备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核心能力,虽然沟通和决策能力也很重要,但是国内尚缺乏对伦理、决策、人文方面的重视[8]。

3.2制定切实可行的临床实践环节培养方案培养

方案是临床实践整体的规划,有助于明确临床实践的任务和要求,有助于核心能力的培养和目标的实现。人才培养居第一位,护理专硕研究生培养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课程,注重专业技能的培训和临床实践[9],加强医院和学院的合作,让更多的专硕研究生进入临床、服务临床。蒋小平等[11]指出护理专业分科应该细化,轮转科室数量不是提升临床实践能力的必要条件,根据学生的亚专业发展方向来确定实践科室及时间长短更为重要。考核评价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环节,是监督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考核要倾向临床综合考试,注重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还需建立护理专硕研究生临床出科考试评价体系,细化、量化其考核指标,特别是针对不同轮转科室的理论、专科操作技能等方面[12]。护理专硕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应以结合临床实践为基础,注重解决临床实际护理问题,这也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提出以临床实践为主的目标相符。

3.3促进护理专硕研究生培养与专科护士衔接的策略

护理学科研论文范文6

1.1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

护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学科,其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强化,两者之间的联系必须加强。在很多临床实习生中存在理论和实践无法灵活运用的问题:一方面,课堂上只是单纯学习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实践之时无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1.1学生临床实践时间较少

我国大多数院校采用一致的教育模式,即所有理论课程结束后最后1年才集中进行实习,而实习期间还要进行各科轮转以及各科出科考试与相关作业。由此造成毕业后学生临床实践能力还相对欠缺。

1.1.2护理教学内容滞后于临床发展

我国护理院校课程大部分有统一的教科书和教学大纲,基本实行高度集中的国家课程教材,由国家规划或委托统一编写、发行。因此国内的护理教育教材相对比较陈旧,无法与国际接轨;而临床实践又随着国际发展。从而造成临床实践时无法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总是实践先于理论。

1.2护理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师资队伍是发展护理教育的重要环节,而我国护理师资队伍建设存在以下问题:①缺乏“双师型”护师。很多教师都只善于理论或实践中的一种。②护理师资来源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途径:临床护师、具有临床专业工作经验者、高等医学院校护理研究生、临床医生或医科大学毕业生。不同来源渠道的教师教学方法不同,教学着重点不同,擅长的理论或临床实践不同。

1.3临床带教教师存在问题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关键环节,是护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过程,也是护生向护士角色转化的必经途径。要想提高护生实习效果,提高带教教师水平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带教教师存在以下问题:①学历层次较低;②教学时间不足:③自身专业素质低;④缺乏对现代护理教育观的理解。

1.4护理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我国护理教学课程依旧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形成完善的护理教育体系。护理教育中注重专业知识的培养而缺乏人文关怀,导致我国护生综合素质偏低。另外大多数医学院校的课程设置与医学模式的发展相脱节,没能形成护理教育独特的教学特点。

二、如何通过行动研究发展护理教育

2.1行动研究应用于解决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行动研究

能够拉近理论和实践的距离,是连接理论和实践的桥梁。菲律宾在护理教育中将实践教学与理论紧密结合,临床实习贯穿于整个本科4年教学中,学生学完一部分理论内容后及时到社区和医院实践。如此就可以让所学理论能及时和实践相结合,学习效果明显提高。将学生与教育行政人员作为行动研究的主体,将菲律宾的教学安排经验应用于我国的护理教育,让教育行政人员从学生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并将其继续应用于护理教育,这样就可以增加学生的实践时间和减少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Adamson大学护理学院的教材呈多样化,一纲多本,在学大纲规定的前提下,每门护理课程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设置了教材2本~4本。每个学校的教材都没有硬性统一规定,由任课教师选择适合自己的教科书,只要经过学院领导的审批通过后即可使用。教学大纲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科教学目标制定,同时会在开学之时连同教科书一起将其发给学生。以上的教学方法有可用性,能解决护理教育中护理教学内容滞后于临床发展的问题。教育行政人员可以将其理论通过行动研究应用于护生的教学之中,从中发现适合各自院校的教材。由此可以让理论教学与临床教学同步发展,从而减少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

2.2行动研究在护理师资队伍建设中的应用

Arieli等在构建一个和谐的护理学术团队的过程中,通过行动研究化解教师之间的紧张关系,效果非常显著。目前,越南护理协会已与澳大利亚1所大学合作,通过行动研究摸索出一套培养护理师资的有效措施,其成果已被越南教育部采纳并已付诸实施。在国内关于应用行动研究进行实证研究的文章在近2年内也有发表。如赵书敏等将参与性行动研究应用于临床护士分层级继续教育培训发现,研究组成员通过不断地修正和改进,使研究组培训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也使研究组教师的自身能力不断得以肯定。综上所述,通过行动研究不但提高理论和临床实践水平,而且完善了各种来源途径的老师的水平,使其相辅相成,提高其教育水平。

2.3行动研究在临床带教老师中的应用

行动研究适用于教师的工作,能帮助教师对自己的已有经验进行反思和归纳,使其成为研究者,可以提升教师的学术地位。临床带教老师要通过行动研究发展自身成为研究型教师,就必须热爱所从事职业,有责任心与信心。研究型的教师善于不断将思考付诸实践,通过“学思并重”,在成长的过程中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教中学,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的要义。要想提高带教水平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临床护理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实行带教老师竞选制;其次,优化带教队伍,让带教老师继续再教育;最后,加强带教老师的培养,提高其评价行为和评价水平。同时让护士长合理安排带教老师的班次,让其有更多时间专心于带教。带教老师通过不断从外界获得新理论与实践经验;然后通过行动研究应用于学生,同时也与护理研究人员共同合作,从中再次获得适合的新理论;最后将适合其理论普遍应用于临床带教,让带教水平蒸蒸日上。

2.4行动研究在护理教育课程设置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的关怀意识、关怀能力已成为护理教育改革方向之一。护理关怀是护理的核心能力之一,美国护理学院协会对护理本科生能力的培养中提出了关怀及其相关的关怀价值观、关怀态度、关怀行为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成分。而要想发展护理教育就应该提高护生的人文关怀素质,同时也应该设置更多的人文关怀课程。通过行动研究将人文关怀理论应用于护理教育中,将护理关怀融入临床护理实践中,提供病人生理护理的同时也兼顾病人的心理、社会支持,使病人在关爱中恢复健康或安详的面对死亡。病人对护理人员的相关护理满意,就表示加强人文关怀的理论学习是一种有效方法。有个好的实践效果就可同护理研究人员共同创建出新的适合理论,从而应用于护理教育并发展护理教育。

三、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