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健康教育教案范例6篇

幼儿园健康教育教案

幼儿园健康教育教案范文1

(一)研究的缘由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做了详细的阐述:“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国家已经意识到幼儿的心理健康,将影响幼儿一生的成长。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经说过:“早期的心理健全,对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很重要”。根据我们对幼儿园幼儿的调查显示(请参看附件1),很多幼儿已表现出自私、自负、任性、脾气暴躁、感情脆弱、独立性及社会交往能力等不良个性特征,这些可能成为他们产生心理问题的隐患,还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阴影,从目前幼儿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来看,没有完善的幼儿心理咨询机制、缺乏系统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是限制其发展的关键,因而在幼儿园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就显得十分迫切。

(二)国内外研究简述

学者李槐青在文章《幼儿心理探究途径探讨》中从理论的角度提出应加强家庭、社区、幼儿园相结合形成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但是缺乏实践研究的支撑,也缺乏操作性。学者姚本先和邓明在文章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与途径》中也强调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应与社区、家庭合作,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才会发生质的变化,目前国内的研究者把幼儿园、家庭、社区联成一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学者们的研究也大多停留在理论研究的层面上,缺乏实践的研究和应用,也缺乏把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与社区进行一个整合的深层次和系统性的研究,不能够深入挖掘幼儿心理状况,提出解决策略。

意大利著名的教育家蒙台俊利认为幼儿的早期教育应该以训练为主,幼儿是用他的感觉器官来感受身边的世界,他们通过触摸、感觉、行走来使自己获得各种能力和技巧。她认为感官训练是培养孩子认知能力的重要途径。中国的一些专家认为她的教学方法重在培养个体,缺乏与同伴合作的机会,忽视儿童的情感陶冶和社会化过程。著名教育家加德纳认为幼儿表现出来的能力,初步获得这些发展并不需正规教育,这些能力的获得大多是通过透过幼儿世界或接触范围,自发性互动产生的,环境的影响和文化的演变对儿童的潜能发展至关重要。意大利人洛利斯・马拉齐利和当地的幼教工作者创办了瑞吉欧方案教学,注重社会的支持和家长的参与,学校注重民主管理与合作,课程灵活多变教学注重研究、强调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开放性。国外的研究注重幼儿个体的智力及能力的培养开发,对幼儿学会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培养不够。

二、研究主要内容和目的

1.通过研究大沥镇各片区幼儿园中幼儿的各年龄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实施途径和操作策略在内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构建更为完善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

2.在大量个案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挖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原则,形成有效、操作性强、有针对性的活动方案。

3.探索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使幼儿园与家庭形成教育合力。

4.尝试通过实践研究社区委员会、社区医院精神科医生、学校三者之间的合作研究,探索一种“四位一体”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充实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也为幼儿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法、问卷调查法、个案观察法、行动研究法。

1.文献法:查阅幼儿健康教育的相关资料,并结合本园实际确定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

2.问卷调查法:在本课题的前期、中期等时间段,下发一些教师、家长问卷、调查、了解教师、家长对幼儿健康教育的认识等,可先进行问卷内容的征集,再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书面调查。使课题研究尽可能的真实、可信、有效。

3.个案观察法:有针对性地对观察幼儿某一情境下或某一方面的行为表现,并对观察记录进行分析,使研究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4.行动研究法:在教育实践研究过程中不断探索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其有效性,并对每一阶段的研究进行反思、总结,从而调整课题实施方案,使课题研究凸显实效性。

四、研究过程

1.第一阶段:启动学习阶段(2010年4月―2010年5月)。包括参加相关培训讲座,召开启动会议,对全镇下辖的幼儿园进行心理健康情况的调研,成立研究核心小组并分工布置任务。培训师资,开展园本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2.第二阶段:初级研究阶段(2010年5月―2011年2月)。交流学习,提高认识,园园联合,形成片区幼儿园心理健康探究共同体,定期召开家长会争取家长支持,课题组定期交流、小结、检查工作,撰写初级阶段研究总结等。

3.第三阶段:总结经验,深入研究。(2011年2月―2012年2月)。扩大研究“统一战线”,探索幼儿园、家庭、社区家长心理健康中心和社区医院心理健康科“四位一体”的研究模式。包括对上一阶段的成果进行巩固和深化,并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解决。

4.第四阶段:总结成果阶段(2012年2月―2012年7月)。包括收集教师有关教案、经验总结、心得、随笔等工作资料,总结课题研究的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并思考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五、创新表现――构建了“四位一体”的研究方式及策略

本课题首次开展四位一体的研究即把幼儿园、家庭、社区家长心理健康中心、社区医院的心理健康科联系成一个整体,整合各方面的资源优势,还有大沥镇各片区的幼儿园一起进行研究。这样为研究增加了联系为彼此之间的学习和借鉴提供了机会,这些条件都为进行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研究提供了广泛的素材,为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分两大部分,四位一体的功能简述和四位一体怎样合作的。

简述“四位一体”各自的功能

1.家庭教养环境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影响

幼儿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个性和很多心理品质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有研究表明0到6岁幼儿生活的家庭环境决定着幼儿长大成人之后的心理健康,换句话说,成人的心理问题以及引发犯罪等一些社会问题很大程度上源于0到6岁的家庭教育。家庭是儿童成长的初始环境,儿童最初形成的人格特征,同家庭的初始教育关系极大。因此儿童教育工作者们有一个相当确定的观念,那就是任何形式的儿童心理问题,除非是源自于明确的身体疾病,否则,只有一个原因,即儿童所处的生活环境中的人和事影响所致。可见,幼儿的家庭教养环境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具有持久性和连续性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幼儿园不具有的,因此联合家庭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家庭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持久性和连续性的作用显得非常重要。

2.社区家长心理健康中心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幼儿园教师的文化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理论把握不够,可能会影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此次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最主要的一方就是幼儿园,显而易见教师们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方面需要加强,这需要一些专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业人士,来弥补其理论不足的一面。因此,邀请社区家长心理健康中心的心理资询师来幼儿园为教师做幼儿心理学方面的讲座,提高幼儿园教师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3.社区医院的心理健康科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疾病预防方式受到国家的关心和支持,常见的儿童传染病通过简易而有效的计划免疫使发病率急剧下降。其他的儿童常见疾病如呼吸道感染、腹泻病、营养缺乏性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步下降。另外,医学模式也在改变,由原先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渐地被目前的社会心理医学模式所替代,引起疾病的原因除了生物因素外,社会因素及心理因素也不容忽视,在某种程度上后两者的影响正在逐渐扩大。因此,社区医院的心理健康科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社区医院的心理健康科的医生长期与患心理问题的儿童接触,对那些身患心理问题的幼儿的心理行为变化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模式,这是家庭、幼儿园、社区家长心理健康中心不具备的条件,这些条件对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开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邀请社区医院心理健康科医生对教师和家长开设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讲座,对于整个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非常有意义。

幼儿园健康教育教案范文2

为进一步规范我区幼儿园园务管理工作,指导在园幼儿档案管理工作,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现就我区幼儿园幼儿档案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充分认识建立幼儿档案的重要性

幼儿档案是对每个孩子在幼儿时期所有有价值信息的分类汇总,并结合幼儿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分析、评价,以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需求。以幼儿成长档案为载体的教育评价工作,可以促进幼儿身体和心理共同健康成长,同时,在建立幼儿成长档案的过程中,通过观察、记录、评价、反思,可以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幼儿档案包括幼儿基本信息园级档案和幼儿个人成长档案两部分,其中:幼儿基本信息园级档案,又称园籍档案,是以园所为单位,汇总登记本园所有幼儿姓名、身份证号等基本信息。建立园籍档案,可以进一步规范园务管理工作,维护幼儿园招生秩序,加强幼小衔接工作。

幼儿个人成长档案,简称幼儿成长档案,是全面记录和反映幼儿健康、语言、社会认知、科学探究等方面的情况,对幼儿个人成长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载体的历史记录。

全区各幼儿园均应建立健全和规范管理幼儿档案。

二、幼儿档案的基本内容

㈠园籍档案:包括幼儿所在园所、序号、身份证号、姓名、性别、民族、籍贯、家庭住址、户口所在地、父母基本信息、在园形式、入(离)园日期、爱好特长、健康状况等信息。幼儿在离园进入小学前,幼儿园可以打印统一的《区学前教育登记卡片》并盖章,作为幼儿享受完学前教育的一项纸质记录,存入幼儿成长档案。

㈡幼儿成长档案:凡是幼儿在幼儿园时期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录音、录像、照片等材料均应进行全方位收集归入幼儿成长档案,主要内容应包括:

1.幼儿个体成长情况:记录和反映幼儿健康方面的材料(如幼儿健康、生理、心理健康登记表,卫生、饮食、行为习惯调查表,食物过敏史调查表等);

2.幼儿生活写真:主要反映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趣事的材料;

3.幼儿活动纪实:主要是幼儿在各种节日、大型活动中形成的照片、作品等。

4.幼儿发展水平测评:主要是记录和反映幼儿语言发展方面、参加实践与体验活动方面、对自然常识认知与发展方面、参加艺术活动的材料、记录和反映获奖(表扬)荣誉方面的材料等。

三、幼儿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要求

1.幼儿园要建立健全关于幼儿档案材料形成、积累、整理、归档等的制度,并指定一名园级领导分管幼儿档案管理工作,定期对幼儿档案进行检查和监督。幼儿本班教师是幼儿档案管理的直接责任者,负责幼儿档案的形成、收集、整理、保管等工作,幼儿档案的管理应列入幼儿教师的岗位责任制。

2.幼儿园要在每学期初对本园幼儿进行园籍档案的录入、汇总工作,并于每学期开学后的第二个月的第二周按规定格式将园籍档案信息(电子稿)上报区教局基础教育科。

3.幼儿成长档案应及时反馈、评价,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评价幼儿成长档案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赏识性原则——孩子的每一份作品都是他努力的成果,多给孩子鼓励和肯定,让他们在赏识中获得自信;

尊重性原则——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

幼儿园健康教育教案范文3

一、确立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

研究目标为:探索基于“思优”价值的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价的生态运作系统。构建“自我观测、自我调适、自主发展”的保教质量评价的操作平台,建立以“开放、动态、整合、发展”为特点的保教质量评价的有效机制,以增强保教人员的课程质量意识,不断激发提升质量的主动行为。为幼儿的健康、幸福成长实施快乐的启蒙教育。具体为:(1)形成更为清晰的“思优”价值下的保教质量观。(2)通过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形成全园保教质量监测的统筹管理机制,构建“思优”保教质量评价的生态模型。(3)根据幼儿园保教工作实际,建立有针对性的保教质量自我评价组织,制定保教质量评价规范和指引,开发评价工具,形成有效开展评价的工作流程。

研究内容为:(1)基于“思优”价值的保教质量观。(2)扁平化的保教质量评价组织的设计。(3)开放共商的保教质量评议组织的构建。(4)保教质量评价有效运作的技术和机制。

研究方法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在研究的不同阶段,根据研究的具体内容和需求,辅以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

二、聚焦难点问题

通过分析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价缺少具体指标、评价方式单一、教师处于被评地位等问题,我们认为园长的课程领导力行动要着力于提高全园教工对保教质量评价的认识与转变工作方式,而这一转变是在探索基于“思优”价值的保教质量评价新机制的实践过程中完成的。为此。我们努力寻找保教质量评价机制形成过程中的关键点和难点,尝试进行重点突破。

突破之一:建立人人参与的儿童健康监测与干预信息化运作平台

我园始终坚持将保护幼儿生命、促进幼儿健康放在保教质量的首位,但怎样有效落实仍困扰着我们。特别是在当前的管理方式下,对幼儿健康的关注普遍存在着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零散状态。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儿童健康监测与干预监测中心(由负责日常管理的副园长担任中心主持人,保健教师、各分部行政助理为核心成员)中率先创建了儿童健康监测与干预研究室信息化运作平台,通过系统设计。以信息化的手段实现对幼儿园健康工作的全程、全员、全面的质量监测,确保每一名幼儿的健康和谐成长。在研究过程中,上海市儿童医学中心江帆医生带领的团队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儿童健康分析指标,并提出了在线教研的具体设想。

儿童健康监测与干预研究室的设计基于以下几点思考:(1)根据保教人员可见的幼儿身心健康的保育与教育的行动与研究,让幼儿园健康工作的质量可测。(2)让所有相关人员主动聚焦幼儿健康,共同研究幼儿健康,提升幼儿园健康工作的科学水平。(3)让系统的设计成为持续改进质量的制度保障。

儿童健康监测与干预研究室。主要包括健康监测综合信息公示区、儿童健康资讯区、健康干预家园互动区和健康监测与干预教研角,我们称之为“三区一角”。

在健康监测综合信息公示区,我们将监测所获数据的分析结果、针对问题的改进措施以及预警提示等及时向家长、教师公告,分为每日、每周、每月和每学期的公告。

在儿童健康资讯区,我们为家长提供与幼儿健康、家庭养育相关的信息与知识的查询,包括营养、运动、身心发展、安全和疾病预防等方面,并对每一大类的信息进行细分。

健康干预家园互动区主要服务对象是有特殊需求的幼儿(如肥胖儿、体弱儿、过敏儿、发育迟缓儿等)及其家长,主要功能是干预措施交流、咨询解惑、干预互动效果评定等。在这里,我们为每一位有需求的幼儿建立专门的健康档案,记录幼儿所有的健康信息,如每次发病情况,每次在幼儿园和家里的干预矫治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效果,可供随时查阅,家长可以和班主任、保健教师以及医务人员在此进行个别的沟通与交流。

在健康监测与干预教研角,保教人员针对健康监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儿童健康水平、儿童健康特需个案、保育质量的分析与研究,必要时邀请相关医学专家进行医教结合的在线研讨,医学专家可以不受空间的限制,远程调取相关数据。

我们开发了儿童健康监测与干预的软件系统,作为“三区一角”的后台支持。该系统由6大模块组成,即:健康指标跟踪、出勤情况监测、膳食营养管理、体能体质监测、卫生保健监督、健康安全预案。保健教师、班主任教师等不同用户及时将相关信息录入数据库,该系统会自动生成儿童健康监测与干预研究室内公示区、资讯区等的内容,并以全园、年级、班级、幼儿个人等多种方式进行数据的汇总与分析,以了解不同层面幼儿的健康现状和发展趋势。

儿童健康监测与干预研究室的运作体现了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人人参与,凸显整合功能。将一日保教工作中与幼儿健康相关的人员都动员进来,改变了以往幼儿健康只是保健教师、保育员或营养师的责任的做法。同时,人人参与不是简单地叠加。而是通过软件系统让不同岗位的保教人员相互联系、协作。如,某个班级因为流行病例(症状)的增加,系统自动生成了一级预案启动的提示,据此相关各方就会立即行动起来——保健教师将加强对该班幼儿全目观察的次数,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查,对该班教师、保育员进行针对性的防病指导,同时向该班家长发放防病资料;保育员严格做好常规性预防消毒工作;营养员调制相应的营养水提供给班级;班级教师根据幼儿症状,有针对性地做好全日观察;家长根据保健教师的指导做好相关工作。

第二,提升了评价分析的科学水平。数据采集的及时性和完整性以及计算分析的准确性,共同形成了分析与改进幼儿健康的“证据链”。而该系统更大的优势在于数据库的建立,它能实现数据的积累,并且能随时对数据进行对比,深入挖掘数据中隐含的信息,了解其发展的趋势或变化规律,从中不仅能看到幼儿个体的健康成长轨迹,更能从全园的角度做好季节性预防等工作。

突破之二:形成持续改进的保教活动质量观测的“四类制度”

如何才能让评价资料和数据既对提高班级的保教质量起作用,又为优化幼儿园课程提供依据?如何才能让幼儿园的各个层面都发挥保教活动质量评价的功能,形成课程领导的统一体?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对保教活动质量观测中心(由负责课程与教学的副园长担任中心主持人,由各分部行政助理和教研组长为核心成员)的运作进行了制度设计,形成了“日日研、周周测、月月控、学期评”保教活动质量观测的四类制度,聚焦“观察——分析——评估——调整”四个环节,使保教活动质量观测在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各个层面(班级、教研组、保教活动质量观测中心、幼儿园课程评议委员会)形成“互为基础、相互链接、循环推进”的一体化运作,以保证“思优”课程实施到位及幼儿活动的科学有效。

“四类制度”的设计与运作主要基于以下思考:(1)保教活动质量评价与保教活动实施是同步进行的,保教活动质量评价应成为一种常态性的专业活动。(2)每位保教人员都是保教活动质量评价的主体,保教活动质量评价过程应成为促进保教人员专业提升的过程。(3)形成完整的、可相互印证的“证据链”是保教活动质量评价科学性的基础,实现保教活动质量评价过程与结果的透明化是保教人员积极参与、行动可见的保障。(4)让事后的分析与改进和事前的预测与控制同时成为持续提升保教活动质量的行动。

日日研——保证一日活动执行基本到位

“日日研”的目的是保证幼儿园在其基本组织单位(班级)和基本时间单位(日)中课程实施的内容和活动安排执行到位,避免教师在一日活动实施中出现无视保教工作的基本规范,随意改变活动流程和活动内容的现象,达到执行课程及有序开展的基本要求。每天的数据资料收集与积累是日后开展评价的基础。因此“日日研”的重点是观察。

班级层面的“日日研”主要包括观测一日活动各个环节,每天下班前开展“每日预研”活动以及每日保教工作的“三公开”(班级保教活动计划公开、一日活动环节公开、活动效果记录公开)。

保教活动结果观测中心层面则由主持人通过在同一时间段内对同一年龄班级状况的巡视以及在连续几天的同一时间段内对不同年龄班级状况的巡视等方式进行全园的整体观测。

周周测——提升活动实施的有效性

“周周测”重在分析与把握幼儿园一周实施生活、学习、运动、游戏四类活动的有效性。通过教研组开展的针对四类活动实施效果的分析与交流,避免同年龄组幼儿的活动水平在课程目标达成度上出现落差。

班级层面“周周测”主要由教师依照《儿童需要行为表现及活动倾向观察指引》汇总一周资料,对一类活动实施效果进行测评,相关资料归入“幼儿成长档案”和“教师研究档案”。

教研组层面的“周周测”则召集本教研组教师就本周指定的活动进行领域范围内的交流研讨,对各班提交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本年龄组此类活动的实施情况及效果,找出共性问题。共同商讨、寻找改进的对策,同时对各班执行周计划情况进行分析,确保一周班级保教活动的平衡与有效。

保教活动质量观测中心核心成员则参加各教研组的一周保教活动分析测评,并结合每周对指定班级的观测取样以及所收集到的班级课程实施中有价值的资料,形成下周保教工作实施重点。

月月控——确保课程目标的阶段性达成

根据幼儿期身心发育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特点,我们从满足幼儿需要、引导幼儿发展的角度每月评估幼儿基本经验的形成及其发展的质量。

班级层面的“月月控”主要包括教师根据《幼儿身心发展与经验示例》对每位幼儿在本月内活动经验的形成作出分析与判断,对每位幼儿进行发展性评估,汇总、归纳全班幼儿的各项指标数据,并将相关资料归入“班级质量档案”。

保教活动质量观测中心层面则每月开展一次班级保教活动的调研,每月召开一次分年龄组的班级活动质量分析例会,同时主持人召集核心成员共同研究调研数据和各班提交的本月幼儿活动经验评估的统计资料,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深入相关班级与保教人员共同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调整园本研修内容。

学期评——实现幼儿园课程的不断优化

“学期评”是对全学期所有班级的课程执行情况进行总体性分析、评估。重在对幼儿园课程方案进行优化调整以及进一步改进幼儿园的课程管理。

班级层面的“学期评”主要包括学期中、学期末的“幼儿成长档案”家园分析,依据《幼儿身心发展评价操作指引》对幼儿进行全面评估,撰写“幼儿身心发展学期评估表”。以三种档案相互印证的形式完成本学期班级课程实施及保教工作的质量分析,并提交到园长办公室进行考评。

保教活动质量观测中心层面则通过对一学期数据的积累及分析,评估本学期幼儿发展及课程实施质量,完成保教活动质量分析的学期报告并提交到园长室。同时。幼儿园课程实施评议委员会参与“学期评”,对幼儿园课程方案及配套活动的内容、时间安排、活动实施等提出指导性建议,对进一步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提供咨询。

保教活动质量评价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四类制度”下进行的保教活动质量观测自评机制的运作体现了四个特点:第一,既关注一日活动实施的基本到位(规范),又关注保教活动实施的有效性(优质);第二,既关注保教活动的过程性质量评价,又关注阶段性质量评价;第三,既关注班级教师在保教活动质量评价中的基础地位,又关注发挥幼儿园中层的指导作用;第四,既关注幼儿个体的发展质量,又关注班级和幼儿园层面的保教活动的整体质量。

突破之三:建构保教质量评价的操作指引体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实施以教师自评为主”。《上海市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价指南》是一个指导性文件,对幼儿身心发展评价只列出了终结性发展目标,其难度在于可操作性不强,教师无法准确使用。所以,我们认为,只有给教师提供可操作的评价标准与方法,才能让评价更科学、有效。为此,我们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重新梳理对各类活动的评价以及幼儿身心发展评价的标准,以形成完整的“思优”保教质量评价操作指引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广大教师也积极参与,整理、归纳了各类活动实施过程中基本经验的观测点以及幼儿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行为表现,这些都成为各类指引的重要内容。

目前,我们已完成了《儿童需要行为表现及活动倾向观察指引》《幼儿身心发展与经验示例》《幼儿身心发展评价操作指引》《幼儿个别化学习区域创设的操作指引》《幼儿个别化学习的观察指引》《幼儿小组学习活动观察指引》《幼儿园游戏外部行为观察指引》等。今后,还将逐步研究和推出其他活动领域的操作指引,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幼儿身心发展评价和各类活动实施评价的操作指引体系,从而保证评价行为的目的性和评价信息的可靠性。

建构保教质量评价的操作指引体系的价值还在于:由于有了统一的分类和判断标准,评价数据更具有可比性,也便于对数据进行归类和分析,能够让数据在班级、教研组、中心和幼儿园各个层面流转,从而形成数据流和证据链。

三、对项目实施的后续思考

经过对保教质量评价的深入研究与实践,教师对保教质量的认识和行为发生了转变。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我们不仅要有序推进原定计划,更重要的是要对以下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与探索。

第一,将在前期积累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资源保障监测中心(暂名)的运作方式。同时,将以信息化的手段及物流理念构建幼儿园资源计划系统,实现资源使用的高效益。

第二,在今后保教质量评价机制的探索中,拟将“三个中心”和“四类制度”统一起来,构建新的评价机制,并且对它们各自内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深入思考人、资源等要素的联系与互动方式,从而实现构建生态模型,形成保教质量评价生态式运作的研究目标。

第三,需要对基于“思优”教育价值的保教质量观的内涵和外延作进一步提炼并进行完整的阐释。

幼儿园健康教育教案范文4

1.1主要研究内容

本次调查内容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河北省私立幼儿园的营养卫生方面的制度建设与执行情况.(2)私立幼儿园的在园幼儿营养卫生现状的测查.(3)河北省私立幼儿园食品卫生设施配备情况考察.(4)河北省私立幼儿园相关从业人员的资质、营养卫生等专业知识等方面的调查.根据以上调查分析,对河北省私立幼儿园的营养卫生状况做出综合评价.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与实地走访相结合

利用学生假期对幼儿园的园长、炊事员、保育员、教师等相关人员进行调研,深入了解河北省私立幼儿园的营养和卫生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也通过部分地市的教育管理部门发放并收回部分调查问卷.

1.2.2统计分析法

用统计学原理配合统计软件的使用,对调查取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更科学更准确的结论.

2调查结果及分析

2.1问卷发放和收回情况

在河北省邯郸、秦皇岛、张家口、沧州、石家庄、邢台、廊坊、衡水、承德、唐山、保定11个市的城区、乡镇2个层次的共110所私立幼儿园发放问卷共110份,收回有效问卷87份.其中城区幼儿园46所,乡镇幼儿园41所,其中城区包括市区和县城2个区域,乡镇包括城乡结合部、镇及村级区域;大型幼儿园(>150人)38所,中型幼儿园(50~150人)31所,小型幼儿园(﹤50人)18所.

2.2调查问卷统计结果

2.2.1河北省私立幼儿园持证情况

(1)幼儿园持有卫生许可证情况卫生许可证是单位和个人从事食品生产及餐饮店的经营活动,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后,发给的卫生许可凭证,有注册备案的许可证号,在幼儿园的卫生管理中它是必备的资格证之一.在被调查的87所私立幼儿园中,持有有效卫生许可证的有69家,持证率达到78.2%.其中大、中型幼儿园持证率较小型幼儿园高,三者持证率分别为92.1%、83.9%和44.4%,三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小型幼儿园的持证率最低,存在一定的卫生安全隐患.此外,46所城区幼儿园持证率达到95.7%,乡镇幼儿园的持证率仅为61%,二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89,P﹤0.01),其中乡镇小型幼儿园的有效卫生许可证持证率最低,仅为37.5%.(2)保教人员持有效健康证情况根据《食品安全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法规,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公共场所服务,化妆品、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等专业生产,有毒、有害、放射性作业,幼托机构保育这五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须拥有健康证.在87所私立幼儿园中共检查在岗人员1230人,其中1076人持有健康证,持证率87.5%.其中,大、中型幼儿园持证率显著高于小型幼儿园,三者分别95.2%、86.7%和47.7%,三者之间差异显著(P<0.01).此外,与卫生许可证情况相似,城区幼儿园持证率高于乡镇幼儿园,大型、中型和小型幼儿园均是如此,二者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238.2,P<0.01).(3)食品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证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创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厨师证现更改为中式烹调师,是我国的一个职业资格证书,共分5个等级,是从事于烹调、炊事有关职业的资格证书.营养师是通过严格营养基础理论学习和专业临床营养技能修炼,能够指导人们在饮食、预防疾病、辅助治疗、预防亚健康、健康管理等领域,并能够设计好方案和跟踪服务的营养专业人才,在营养师法立法中,将以获得资格证书为合格上岗.在87所私立幼儿园中共检查炊事员211人,其中142人持有厨师证或中式烹调师资格证书,持证率67.3%.其中,大、中型幼儿园持证率显著高于小型幼儿园,三者分别85.3%、57.7%和16.7%,三者之间差异显著(P<0.01).此外,城区幼儿园持证率高于乡镇幼儿园,大型、中型和小型幼儿园均是如此,二者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32.0796,P﹤0.01).在87所私立幼儿园中公共营养师持证率为41.4%.其中,大、中型幼儿园持证率显著高于小型幼儿园,三者分别65.8%、35.5%和0%,三者之间差异显著(P<0.01),其中18所小型幼儿园均无营养师,在调查中发现,小型幼儿园尤其是乡镇小型幼儿园的炊事人员均为业余人员,园内无人能够进行幼儿营养调配和指导.此外,城区幼儿园持证率高于乡镇幼儿园,大型、中型和小型幼儿园均是如此,二者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9.22678,P﹤0.01).综合而言,大型幼儿园及城区幼儿园持证率高,而乡镇幼儿园尤其是乡镇小型幼儿园持证率较低,存在一定的营养卫生安全隐患.无论是卫生许可证、健康证还是职业资格证书,是机构准入、人员入职的基本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机构健全和人员素质水平.

2.2.2卫生管理组织及制度建设结果

对河北省87所幼儿园进行调研,结果显示,卫生管理制度总健全率为62%,其中,大型幼儿园健全率高为84.2%、中型61.3%、小型16.7%,三者之间方差分析结果差异显著(P<0.05).此外,相比较而言,城区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健全率高于乡镇,二者分别为84.8%和36.6%,二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21.3894,P﹤0.01).在调查中发现,幼儿园对于卫生消毒和隔离制度的建设较正规,而健康检查制度、和安全防护及检查制度大多数幼儿园均未设立.卫生保健档案的建立对于保障幼儿园卫生安全保健以及保障园方与幼儿家长的沟通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大多数幼儿园卫生保健档案并不健全,相比较而言,儿童健康档案、接种预防登记和交接班登记档案建设比较全备,但是98%的幼儿园没有设立儿童健康档案和常见病登记,尤其是乡镇幼儿园.从营养卫生管理组织角度看,与公立幼儿园不同,大部分私立幼儿园均未有晨检惯例,而此项检查无论对于儿童健康还是对于手足口病的早期发现都是至关重要的,却未引起绝大部分私立幼儿园的重视,仅仅在疾病高发期会有临时的组织,无法起到达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此外,56%的私立幼儿园每年有2次的视力、听力和牙齿检查,但是没有肝功检查,其中大型幼儿园占到80%,中小型幼儿园情况更差.调查还发现,乡镇幼儿园尤其是小型乡镇幼儿园终年没有任何健康检查活动,更不必说每日检查.各级私立幼儿园不重视保健室的建立以及专(兼)职保健医的配备,因此,幼儿园在幼儿突发疾病及幼儿意外发生时必然会变得被动,严重的话会延误孩子治疗,严重影响孩子健康和安全.综上所述,83所私立幼儿园的卫生管理组织、制度执行程度不尽相同,城区幼儿园以及大型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比较健全,卫生保健档案比较完备,营养卫生管理组织水平较高,但仍需进行儿童健康档案和常见病登记,并每年进行肝功检查,以确保儿童健康及加强园部与家长之间的沟通.

2.2.3幼儿园保教人员营养卫生知识掌握和个人卫生现状

对400名从业人员进行有关卫生知识、餐具消毒程序等内容进行提问,并观察其工作衣帽、头发、指甲等个人卫生状况是否符合要求.调查结果显示,城区幼儿园个人知识问答合格率高于乡镇幼儿园,二者之间个人知识存在明显差异(χ2=41.6513,P﹤0.01),城区幼儿园个人卫生合格率也显著高于乡镇幼儿园(χ2=9.20459,P﹤0.01).此外,从办学规模上看,大型幼儿园、中型幼儿园和小型幼儿园个人知识问答合格率分别为65%、55.3%和32%,三者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个人卫生合格率分别为66%、54.7和46%,但是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可见,城区幼儿园对从业人员个人素质要求较高,表现为卫生知识掌握较好以及注重个人卫生,而乡镇幼儿园保教人员在卫生知识方面尚需加强学习,注意卫生习惯养成。

3问题及讨论

3.1学前教育资源短缺,入园难造成办园门槛较低

河北作为人口大省,学龄前儿童有近230万人,公立幼儿园的数量达到6434所,入园、在园儿童151.29万人.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精神,各级地方政府先后出台了促进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与措施,河北省加大投入,实现学前教育毛入学率65.78%,但仍有近35%的学龄前儿童无法入园接受学前教育.学前教育资源短缺,加之政府投入的不足,催生一批私立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诞生,形成了市、县、乡、镇、村学前教育服务体系,以及公办、民办、集体办等多种办园模式,为适龄学前教育儿童的入园提供保障.但随着学龄前儿童入园数量的增加,乡镇级、村级幼儿园的数量激增,私立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呈现数量激增,私立幼儿园数量的扩张,带来了办园资格审核门槛降低,保教人员、幼儿园食品加工人员无证上岗等问题的出现.

3.2资金短缺是私立幼儿园营养卫生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幼儿园经营者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不愿意过多投入资金,仅靠保教费收入支付日常一切开销,还想尽量多的获得投资回报.因此,不得不最大程度地压缩一切开支以降低成本,导致在幼儿园日常运作中出现一些营养卫生和保健方面隐患.主要表现为卫生管理和保健管理不规范,卫生条件差,卫生消毒设施设备简单,保育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

3.3私立幼儿园卫生管理组织尚不健全

健全的卫生管理组织是保证幼儿园卫生制度的健立及其落实的先决条件.在此次调查中发现多数民办幼儿园没有设立专门的卫生管理组织,其中包括很多大型民办幼儿园和城区幼儿园.大中型私立幼儿园设有保健室并配备有专职保健医生以及有资料柜、常用消毒液、体温表、手电筒、暖水袋设施,小型私立幼儿园上述卫生设施不健全.所有私立幼儿园存在的共性问题是未认真履行各项卫生保健工作,卫生保健制度不健全,卫生保健登记不完整.

3.4民办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幼儿园管理条例》第十八条明确规定:幼儿园应当建立卫生保健制度,防止发生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的流行.河北省将是否具有营养卫生制度和卫生保健档案作为幼儿园准入条件,并且在幼儿园评估标准中也将二者列为评估项目,其中,卫生保健制度应包括:(1)一日生活制度;(2)健康检查制度;(3)卫生消毒制度;(4)传染病管理制度;(5)安全防护和检查制度;(6)食品、药物管理制度;(7)膳食管理制度,卫生保健档案应具有:(1)儿童健康档案(入园体检表、保健手册预防接种卡);(2)预防接种登记;(3)传染病登记;(4)常见病登记;(5)晨检登记;(6)出勤表登记;(7)交接班记录;(8)事故登记;(9)膳食管理登记;(10)工作人员健康状况登记.通过对河北省87所幼儿园调查结果显示,卫生管理制度总健全率为62%,其中,大型幼儿园管理制度健全率位居榜首,为84.2%;中型幼儿园达到61.3%;小型幼儿园具备卫生管理制度的单位不足二成,仅为16.7%.同级别幼儿园相比较而言,城区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健全率高于乡镇,二者分别为84.8%和36.6%.此外,我省民办幼儿园普遍缺少健康检查制度和安全防护及检查制度,这对于防范传染性疾病和突发事件非常不利,在日后建设中应该尤其加以注意.调查中还发现,已建有的卫生保健制度也没有落实到位,尤其是对于小型和乡镇幼儿园基本形同虚设,园内既没有专门组织和机构检查监督其落实情况,也没有专门人员组织实施.

3.5私立幼儿园保教人员资质、卫生安全意识和知识能力有待提高

调查中发现大多数私立幼儿园缺乏专职保健员,保教人员素质较低,具备医学知识背景的卫生保健人员比例较低.此外,幼儿园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较弱,这些专业知识不足、素质较低的保健人员无法履行和胜任私立幼儿园的营养卫生指导工作,也无法胜任幼儿传染疾病的隔离防控工作.

3.6私立幼儿园食品加工场所基本卫生设施有待加强,食品卫生加工程序尚需规范

在所调查的87所私立幼儿园中,城区幼儿园所基本卫生设施齐全率达到为67.4%,而乡镇幼儿园齐全率仅为31.7%.在食品处理区面积、功能区设置方面,城区幼儿园有30所达到卫生部颁发的2005年10月1日实施的《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要求,其中大型幼儿园16所,中型幼儿园10所,小型幼儿园4所;乡镇幼儿园只有10所合格,合格率仅为21.7%.可见,城区幼儿园,尤其是大型城区幼儿园卫生设施建设较齐全,而乡镇幼儿园和小型幼儿园该方面较差.最后,私立幼儿园在该方面的共性问题是刀具生熟分离、冷藏冷冻食品生熟分开、加工用具设施及台案整洁、饮食原材料购物台账建立及索证等方面做得不到位,存在严重的幼儿卫生健康隐患,应该引起各方面的重视.

4结语

幼儿园健康教育教案范文5

2007年10月16日至18日,由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和儿童与健康杂志社联合举办的“全国幼儿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暨学术交流研讨会”在西安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幼儿园园长、幼儿教师、保健医生代表济济一堂,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西北师范大学马以念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朱家雄教授、香港教育学院杨黄蕙吟博士等应邀参加了会议。

本次大会旨在全面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推动我国幼儿健康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展示和交流全国幼儿健康教育的优秀成果和先进经验,为幼儿健康教育者搭建学术交流的平台。

10月16日,在简短的开幕式后,朱家雄教授做了题为《和谐社会与学前儿童健康》的专题报告,针对我国东西部城乡学前儿童生存境况的巨大差异,就留守儿童、幼儿教育资源公平分配、因地制宜开展幼儿健康教育实践等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阐述,并从宏观角度对制定关于学前儿童健康的政策谈了个人的看法和建议。随后,广东顺德机关幼儿园的代表李光坤、赵国柱老师介绍了该园开展2-6岁幼儿动作活动与心理发展教育的案例研究的情况;西安交大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幼儿国的石朝霞园长向与会代表报告了《合理睡眠与幼儿身体健康的研究》,该园所进行的这项研究历时三年,填补了幼儿园在睡眠研究方面的空白;石家庄市桥东区第三幼儿园的代表高密林老师做了题为《努力将新的健康教育观念转化成具体的健康教育实践》的发言,通过多媒体展示了该园在健康教育活动中的具体做法和经验。

下午,大会围绕如何提高幼儿教师健康教育专业水平、幼儿园健康教育计划的构架和设计、幼儿园健康教育模式及管理方法、卫生保健与营养研究等问题进行专题交流,共有11名代表作了专题发言,与会代表踊跃发表个人看法,进行了热烈地探讨和交流,专家们对代表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解答,并对大家积极的态度予以充分的肯定。

10月17日,与会代表分别到西北工业大学幼儿园、西安高新第一幼儿园、西安交通大学幼儿园、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幼儿园、西安世纪摇篮・三宝双喜幼儿园、陕西省政府幼儿园观摩参观。由9名教师进行的现场教学将研讨活动深入到幼儿健康教育实践中――生动的示教以及专家们认真地评课,带动了与会代表的情绪,大家就健康教育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各抒己见,充分展示了幼儿健康教育领域中教师专业水平长足进步。

10月18日,杨黄蕙吟博士做了《领导者与阴阳互动之幼儿健康教育课程》的大会报告。在报告中,杨黄蕙吟博士从阴阳平衡的角度对幼儿健康教育四个层面地状态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并对幼儿健康课程设计做了提纲挈领式的阐述,这对提升幼儿教师健康教育理念和专业水平不无裨益。

随后,马以念教授就本次幼儿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的情况向与会代表作了说明。鉴于参评成果涉及面广、目标分散、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马以念教授分析了地域、选题、个体偏好的成因,并就如何从事幼儿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总结进行了方法学层面的引领。受到与会代表的欢迎。

最后,大会举行了热烈的颁奖典礼,由马以念教授、朱家雄教授、杨黄蕙吟博士向获奖团体和个人颁发了获奖证书,领奖代表纷纷和专家合影留念。

幼儿园健康教育教案范文6

【关键词】幼儿园;心理卫生保健;工作;策略

当前阶段,幼儿园心理卫生保健工作作为直接关系到幼儿身心健康的工作,教师需要提高自自我对其的重视。为了使幼儿教师更加准确的把握与完成好幼儿园的心理卫生保健工作,使幼儿园心理卫生保健工作更加科学规范的开展,文中提出以下工作操作要点以供借鉴:

一、积极创设适宜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心理环境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需要保证每天与班级中幼儿进行亲密接触,主要包含肢体、微表情、眼光和语言,每天都要与幼儿进行交流或者视线交流,为学生投递赞许的微笑,或者是对幼儿进行适当的身体接触如:拥抱、牵手、抚摸等,尽可能满足幼儿的情感所需[1]。如:教师为了平稳新入园幼儿的情绪,在幼儿入园前三个月坚持每天清晨在迎接幼儿入园时与幼儿进行“猜数字”的户外游戏;当幼儿走进园区内走向教师时说:“你快猜今天妈妈给我带了几块糖?”教师此时需要说出一个数字,紧接着幼儿兴高采烈的说:“不对。”然后再次进行猜测直到幼儿自己说出“是的,我今天一共带了 4 块糖。教师此时需要亲吻幼儿的脸颊与前额。借助此种亲密无间的肢体接触,幼儿对教师甚至对外部环境都会充满爱意,并自主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基于此,幼儿园在开展心理卫生保健工作时,需要借助各种活动使幼儿证明自己对他们的爱与照顾,且坚持每天对幼儿进行赞许,即便是一个微笑或是关心的对幼儿说一两句话,轻柔的抚摸或亲一下幼儿的脸颊或者额头,经常对幼儿做出抱抱的动作,或者拉着幼儿的小手与他进行语言交流。借助爱的交流使幼儿每天都可以在幸福中学习成长。

二、注重幼儿日常的心理卫生健康情况的检查

在日常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需要对幼儿群体进行定时或者不定时的心理健康检查,旨在借助检查全面了解班级中幼儿的心理需求、健康情况、心理行为习惯等情况,一次为前提及时进行心理辅助,科学教育或者抚慰幼儿[2]。一般情况下借助对幼儿的微表情、肢体动作、语言等相关外显行为进行观察,以此来综合判断幼儿的学习需求与心理发展状态。幼儿若是一脸轻松,时常微笑,或者一丝不苟的做事,在谈话过程中乐于进行视线交流,胃口比较好,则证明幼儿群体此时的心理状态是十分健康的。若是幼儿经常注意力不集中,无所事事,经常发脾气,在与幼儿教师进行谈话交流时回避视线或者目光,则证明此时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不好。此时教师需要及时在班上设立“心情角”,鼓励引导学生适当表达自己的情绪,使幼儿及时发现幼儿的心理变化。班级中的“心情角”是由蓝黄灰黑四种颜色构成的,分别象征着快乐、平静、悲伤、生气四种情绪。幼儿可以依据自己的心理随时将自己的照片挂在与之对应的“心情树”枝干上,教师则可以依据幼儿的情绪变化进行恰当有效的帮助。幼儿参与情感表达可以全面弥补教师观察的不足,进而从根本上提升心理卫生保健工作开展质量。

三、充分发挥教育活动的心理卫生保健功能

幼儿教师需要树立心理卫生保健的教育观念,在前期设计环节将幼儿的心理卫生保健充分融入,结合多样性的教育活动,满足幼儿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在际开展心理卫生保健活动时,教师的根本任务在于使幼儿处于欢快的情绪中,培养幼儿群体的心理素质,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潜能。需要注意的是,要想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借助传授专业知识单一活动是完全不够的,只有从教育幼儿学习能力与培养幼儿心理的健康这两个角度入手, 双管齐下一同创编教育活动,才可以牢牢把握教育时机,全面促进维护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四、积极构建幼儿心理卫生保健档案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入园前的家访、日常生活中学习观察与定期或不定期的心理检查来了解幼儿的心理状态,积极构建幼儿园心理卫生档案,记录幼儿的心理成长状态,情绪变化与肢体行为变化、问题咨询情况及效果,联系幼儿家长一同制定解决方案,有效整理幼儿心理教育发展情况,促使幼儿园心理卫生保健工作得到有效衔接,也为日后相关科研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五、家园共育,构建家长联系机制

幼儿园内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家园两者间的有效配合,才可以保证幼儿园心理卫生保健工作的有效性。幼儿园需要采用多种形式,与幼儿家长进行联系,加强两者间的配合,一同做好幼儿的心理卫生保健工作。如,定期或者不定期召开家长会,或者借助“家园沟通平台”向家长宣传幼儿心理卫生保健的教育价值,经常与家长沟通幼儿的心理发展情况,定期与幼儿家长交流心理保健的工作意见,一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六、时刻保持热情高昂的工作状态

虽然幼儿园教师每天都需要面临大量琐碎的工作如组织开展活动、负责幼儿的安全、定期参与教师培训、面对多项教育检查等,加之幼儿家庭方面的压力,导致幼儿教师经常出现身心疲惫的问题。但是幼儿教师需要注意不要将自己的疲惫、伤心、生气带动课堂活动中。教师没有理由让幼儿来承担感受自己的烦恼与不快乐。这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但是为了幼儿的健康成长,教师需要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在与幼儿相处交流过程中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以激情高昂的工作状态去面对困难。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心理卫生保健工作作为一项十分关键的作用,需要教师坚持不懈的努力,才可以将其效果进行展现。因此,幼儿教师需要不断创新研究心理卫生保健工作,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进而从根本上推动幼儿心理教育的有序发展。

作者简介:蒋飞霞(1991-),女,浙江省绍兴市人,民 族:汉 职称:幼教二级,学历:幼教函授本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