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专业论文范例6篇

社会工作专业论文

社会工作专业论文范文1

[内容摘要]如何很好地使写作融入社会工作这一专业中成为当前建构社会工作专业自己的写作课程一大难题,下面我将从写作在社会工作专业中的重要性,写作与社会工作相互融合的困难,写作与社会工作的联系等方面来论述,运用优势互补理论,系统理论等方法,进而提出一些见解,初步形成建构社会工作专业自己的写作课程的观点的基础。

[关键字]社会工作,写作,融合,

一、写作在社会工作专业中的必要性

社会工作在近几年在中国兴起,比西方社会晚了许多,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许多缺陷,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工作专业从理论到实践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完善,社会工作这门新兴专业不断地汲取着其他学科的营养,写作这门课程也进入了社会工作者的视野,目前国内大学都把写作列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

(一)专业性质决定了社会工作需要写作

在中国大陆社会工作者一般在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和卫生部门,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机构从事工作,以救助他人、帮助他人为职业内容,在工作中无不与写作有关,如:调查报告、工作计划、工作记录等。

(二)职业性质决定了社会工作需要写作

一名社会工作者不仅需要优秀的会话能力,同时也需要出色的写作能力。在从事社会救助时,时常会以书面形式与被救助者进行交流,如何运用恰当的言辞与被救助者进行交流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救济者困难的解决,如:被救助者在诸如婚姻、性等方面难以启齿,这就可以通过书面来交流,这时恰当的言辞有利于引导被救助者向良性方面发展。

(三)社会工作的发展决定社会工作需要写作

近几年社会工作在中国大陆得到长足发展,对自己专业课程的需要逐渐增多,写作作为一项传统课程在许多方面已经得到运用,他已经融入了多种专业之中,如:新闻专业有新闻写作,广告专业有广告写作等。社会工作在长期发展中也意识到写作对于本专业的重要性,社会工作需要建构自己的写作课程。

二、写作与社会工作相互融合中的困难

写作与社会工作到底不是同一专业,因此他们的融合在许多方面都有困难:(一)缺乏写作与社会工作两方面都精通的学者。目前的学者或者精通写作,或者精通社会工作,在这两方面都精通的很少或者说是没有,而要使写作和社会工作相互融合需要这两方面都精通的学者,如果这一难题不解决的话,社会工作要建构适合自己的写作课程很难实现。

(二)专业性质的不同也是阻碍写作与社会工作融合的一大因素。两者到底是不同专业,他们有着不同的发展方向和不可调和的矛盾,例如:社会工作的实践性、随机性与写作的理论性、规范性的冲突。

(三)缺乏相关的理论支持,目前这一课题的研究还属于全新的领域,没有相关的理论性文章出现。没有理论的支持的观点是无法形成系统化、理论化的,他所构建的体系也无法得到完善。

三、写作与社会工作的联系

社会工作之所以能建构自己的写作课程,首要之处就是他们有着共同点,相联系的一面,这就使社会工作与写作相互融合有了可能。

(一)社会工作实践之中需要运用写作,我们在从事社会工作时,不论是调查还是汇报都离不开写作,可以说写作是我们社会工作者的工具之一。一方面写作为社会工作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渠道,另一方面社会工作为写作提供内容,使写作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得到发展,他们之间相互补充相互鉴戒,比如:社会调查是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而这一方法的结果是通过调查报告反映的,只有很好地掌握了写作中调查报告的写法,在加上充分的社会实践调查,那么所从事的研究课题才能得到最佳效果。

(二)实践证写作是很多学科的基础,无论从国外、香港还是大陆来看社会工作也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基础之一。社会工作者需要有熟练的应用文写作技巧,这是由社会工作者所从事的职业所决定的,比如:公务员在工作中就离不开公文写作。

(三)社会工作最主要的目的是解决社会问题,而写作能帮助社会工作者把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发生、发展及变化情况反映给社会工作者,然后通过动态信息反馈加以把握,以便及时的加强或修正决策,达到全面救助的目的,动态性信息是社会工作者解决这类问题必不可少的依据。

四、建构社会工作专业自己的写作体系

建构社会工作专业自己的写作体系也就是把写作与社会工作相互融合,把写作的优越性,适合性运用到社会工作中去,总结归纳出一套专门用于社会工作者的写作方法,使他系统化、理论化即形成社会工作写作课程。

通过分析社会工作与写作的区别联系,透视社会工作与写作相互融合 ,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工作写作课程的建构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提取目前写作课程中与社会工作相联系的内容,例如:江少川主编的《实用写作教程》中第二章“行政公文”、第三章“机关事务文书”、第四章“会务文书”、第十七章“论述文体”可以成为社会工作写作课程的主体内容。特别是其中的“调查报告”、“工作研究”、“学术论文”、“计划”对社会工作更有重要作用。

(二)培养贯通写作与社会工作两方面都有一定理论基础的人才,从事社会工作写作课程的理论研究。人才是建立理论的基础,只有把人才队伍建好才能发展他。建构社会工作专业自己的写作课程是一项系统庞大的工作,他需要解决写作与社会工作的诸多矛盾冲突,我认为这可以通过系统协调论来解决,我们把社会工作看成一个大系统,社会工作写作,个案社会工作,社会心理学等看成他的要素,那么社会工作写作最终会适合社会工作这个大系统的。

(三)从社会实践中寻找写作所需要的内容,从而使写作适应社会工作的需要。理论来自实践,一切理论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成为正确的理论,社会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把社会工作的实践性渗透于写作之中,使写作与社会工作与相融合,把写作建成社会工作的方法论。

(四)要从三个层面来确立社会工作写作的体系:

1、微观层面:从写作和社会工作各自的理论入手,分析各自的特点。

2、中观层面:从写作和社会工作的联系与区别入手,找出社会工作写作的理论基础。

3、宏观层面:从社会大环境入手,适应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使写作与社会工作相融合。

五、总结与评价

社会工作写作课程的建构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虽然目前面临着很多困难,理论也不完善,但是随着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这一课程的建设必然会的得到一定的发展。我个人认为,这一课程的建设主要由社会工作方面的专家学者来完善。

社会工作写作课程对于社会工作的发展有很大的意义,无论在理论和实践,社会工作写作课程都将渗透其中,我期待着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实用写作教程》 江少川 主编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社会工作专业论文范文2

关键词:社会工作教育;学科建设;专业自律;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2-0274-02

一、当今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特征

1.生产化

社会工作高等教育作为大学教育之一部分,本应有社会定力的作用,应当培养完整意义的人,但与后物欲时代对应的当今大学教育最大的特征在于其日渐地成为服务站,成为服务于生产的工具,并以此作为其存在的合法性基础。在这种背景下,社会工作的教育也有偏离人文教育的取向的迹象,成为即产即用的知识的工厂,大学也丧失了其培养完整意义人的目标和使命,成为生产的工具。

2.科学化

社会工作与其说是科学,不如说是学科。1959年,剑桥大学的施诺指出,学术文化已经形成两个壁垒森严,互不沟通的世界,一个是人文的,一个是科学的。在今天,作为人文社会学科的社会工作在社会科学整体科学化的背景下已经日益地成为一门科学,而不是学科。作为科学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更加重视的是教育及专业本身的科学性,因此也更为重视将之在学科设置、教育取向上更大程度上看起来“更科学”,实证、量化等这些特征充分地体现出来。在研究和方法取向上更加重视的是作为科学体系的东西,而不是学科性的东西。技术取向代替了人文取向,因此,这种导向更多地将社会工作引致为一种技术和方法,剥离了其人文学科的本质取向。

3.实务化

科学化的主要直接后果之一是社会工作的实践挂帅。这一特征当然具有一定的专业背景。西方社会工作缘起于实践领域,实务性可以说是其第一性。具体到中国,由于缺少了实践环节的实践背景,直接作为专业设置在了高校,因此,多少有些先天不足,这使得在美国得以大力发展的社会工作到了我们国家更加的突显出实践实务的重要性。结果就是,在当今的大学里,专业社会工作实务教育甚至超越了纯理论教育的位置,或者至少等量齐观了。这使得大量学子、专业人士的理论基础极为薄弱,无法适应实际生活中的专业价值冲突应对,忽视了社会工作专业作为一种价值实践、道德实践的本质含义,重视了实践,但因为一味的重视实践而忽视了实践的主要内容和内涵,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面临的本土化理论发展的困境可能因此而在很长时间内无法解决,受此教育理念影响的社会工作者的实践事实上也已经失去了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本来意味,沦为纯粹的技术手段。部分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设置已经明显表现出职业教育的强烈取向,不能不令人担忧。

4.专业化

忽视通识教育,专业化口径狭窄。今天的大学在知识爆炸与学术专门化下,学科与学系越来越精细。在这个意义上很多高校专业社会工作教育定性与定位偏向于专科教育。一个突出的例子在于,当前专业课程的设置,专业主修仍然是主要的修学取向,主修课程占到全部课程的至少一半,通识课程所占的比例通常不到40%,甚至更少。更重要的是,这些通识课程中,又以国家规定的政治必修课程为绝对主导。但是当今的社会工作领域工作对综合素养及专业修养的要求却越来越高了。通识课程的安排,可以使学生跳出狭窄的一技一能的专家式的思维与观点,而能养成一种多知识角度的观点,也能更使得学生在培养独立判断,选择重要价值并爱之、好之、乐之,坚持之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培养真正完整意义上的“人”,才能真正实现专业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专业理念。

二、现有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后果

1.大学教育本质的异化

大学是时代的一种表征。这虽然不是说大学要跟随时尚,但却要求大学有时要基于所信的价值,成为社会风尚的定力,成为文化的指针。但是当前的大学教育日渐地成为专业化与职业化的场地,失去了社会风尚定力的作用,使得个体难以应对后物欲时代所带来的多重考验。大学到底出什么问题了呢?我们又应当如何应对?

2.专业社会工作本身的异化

专业社会工作是对人的学科。重视的是价值及价值的实践。要求专业工作者具备强烈的人文精神和敏锐的问题意识,能够在比较宽泛的知识视野里寻求理解和沟通的途径和方法。它本质上是人文取向而不是技术取向的。当前高校存在的专业社会工作教育的几种特征逐渐成为一种主导,这样的结果是使得专业社会工作成为一个没有目标和价值的异化体。

3.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异化

人类已经从工业时代进入后物欲时代。科技的发展一日千里,理性成为人们生活抉择重要的依据,工作将不再是生活中的最主要内容。物质不再是人们满足炫耀与刺激的有力手段。人类将进入艺术的时代,人们将通过艺术,而不是物质,来寻求身份的识别。同时,由于生活的舒适安逸,空虚、无聊必然成为未来人们遭遇的精神危机。不幸的是当今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生产化、专业化和非人文化的取向使得专业社会工作者自身都无法应对休闲与工作的平衡,更多的精神上的困顿将使得其日渐丧失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在后物欲时代的价值体系下沉沦或逐渐消解,成为被消费和符号所操纵的工具人。当然也日渐成为马尔库赛所说的“单向度的人”。后物欲时代的这一特征使得我们生活的世界日益被后现代消费社会的符号所殖民,生活世界也日益体现出符号化的特征,个体难以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成长为完整意义上的人。

三、几点思考和建议

1.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试图通过专业自律来解决社会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对社会工作教育专业化发展意义重大。社会工作作为专业化的助人工作,应当围绕学科建设的“专业化”和“学理化”展开工作。

首先,规范课程体系设置。包括课程设置的依据、内容、层次、逻辑、评估等一套规范性的程序。社会工作专业设置应包含三个层次:第一,基本文化素质和专业价值观的培养。社会工作教育首先是一个人的培养问题,然后才是专业知识的技能和训练。第二,基本知识理论与基本技能的传授:传授知识与训练技能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目标的主体部分。专业目标的实现是以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前提和手段的。没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就不可能实现专业目标。要在教学中实现这一目标,只有通过专业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工作教育者,不断地总结经验,促进专业理论的发展,研究新的专业方法和技巧以实现专业的发展。第三,训练基本思维能力和基础研究能力的课程。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每一项工作的完成都有赖于工作者对具体事物的认识和判断,而世界上是没有任何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或事。所以,在具体的工作中没有程式化的模式可以遵循。因此,社会工作者就必须具备灵活的思维创造性以及研究问题的能力。这是对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课程的一项基本要求。

其次,通过教材建设实现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是办好专业和督促教师自我完善的基础,但这仅仅只是一种奠基性的工作。在确定了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发展社会工作专业,使师生既具备理论知识,又具备实践知识,成为教育者思考的主要问题。为此,许多教育者把教材建设作为学科建设的重点来抓。翻译教材和编写教材相结合。注重课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大纲建设,同时也要求教师在写作中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把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写进教材。为实现教材建设的预期目标,许多系科要求各位教师依据自身的学科背景和专业研究需要,预选课程,并统一安排,尽可能实现授课的连续性,保证教材建设的连续性和科学性。近年来,社会工作专业教材虽仍显落后,但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果。但是在本土专业性教材上仍然有很大的空白,抓住这个机遇,对于许多开设此专业和课程的院校来说,无疑是专业和师资发展的良机。

再次,特色专业建设。社会工作专业与其他文科专业相比较,具有明显的专业特色,即它具有与其他学科不同的严格按照科学方法进行的实践性。这就为许多专业建设者提出了如何根据社会工作专业的特色,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结合办学院校及地区实际,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进行教学的问题,最终实现回馈社会的预期。

最后,实现体验式教学也很重要,使学生能够在对外交流学习中自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比较成熟地区体会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性职业的真实感。

2.重视人文取向和理论实践结合研究

同社会学、心理学、犯罪学等社会科学不同的是,作为应用性学科,社会工作更不仅应重视社会学相关原理的理论指导作用,重视理论和学理层面的研究;更要重视应用领域的理论研究和探讨,注重理论的效度,完成对实务操作的经验性研究,拓宽社会工作研究的广度深度,形成自己的学科研究载体和阵地,同时又能合理地指导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社会工作是对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工作过程当中所运用的各种理论知识的总称,是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共同创新成果。完整的社会工作专业应当是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的专业系统。

3.通过制度建设实现专业化和职业化

社会工作教育要真正走出当前异化的误区,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制度化建设才是关键和根本。国家和区域应当基于社会的实际需求和社会工作的本质特征推进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而作为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最初推动者,教育界人士应当通过社会实习路径不断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机制的完善,推动社会工作岗位的专业化。

参考文献:

社会工作专业论文范文3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特别是90年代末以来,社会工作在中国[1]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中国的社会工作还在起步阶段,社会工作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许多问题,比如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专业化、职业化等问题。透过世界各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多样化、差异性的现象,以后现代视角观看社会工作的发展的过程所面临的挑战,探索社会工作的发展出路。借鉴后现代主义所取得的成果和后现代主义观点,展望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出路。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基于后现代主义,立足于后现代视角,解构了现代社会工作理论,重新阐释了有关社会工作的理论。

一、后现代代表人物的理论

后现代主义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对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了挑战与批判。从这个意义上讲,后现代主义的产生是一种进步。不仅西方人,而且处于不同于西文文化背景的中国知识界与思想界也感受到了这种强大的冲力。后现代主义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可以从一个新的视角重新审察人与世界,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课题将以福柯和利奥塔为代表,将他们的一些思想和理论作一次解读。

(一)福柯的“知识、话语、权力”理论

福柯认为理性、进步等观念同疯狂、权力和恶一样,都是各个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理解。福柯揭开了现性的假面,认为所谓理性求真的精神会带来历史进步和人的解放的现代性信条其实是名不副实的,它不过是区别于前现代社会的另一种传统制度而已。在历史上理性曾经对教会和神权的垄断进行过猛烈的抨击,可是当理性声称自己垄断着真理,成为历史的主宰的时候,它其实已经成为自己曾经猛烈抨击过的那种非理性,它借助于理性的外衣使自己合法化并拥有权力的语言,对那种非权威、非中心、非主流的话语大肆排挤、压制。因而,福柯对这种所谓的理性不屑一顾,把他关注的目光投向了那些被理性规范排斥到现代社会边缘地带的疯子、犯人、移民、同性恋者等群体,对他们表现出极大的同情。因而,“福柯理论中最吸引世人的地方在于他用‘考古学方法’和‘谱系学方法’向我们展示了现代社会的内部规范机制和边缘地带的抵抗倾向[1]。”

福柯通过对理性、进步的批判,瓦解了绝对真理的根基。面对福柯对现代性的冲击,人们可以拉起保卫自己城堡的吊桥,但却不得不正视福柯所关注的权力边缘地带社会群体的问题以及他对真理理性、进步、历史本身等问题提出的挑战。在福柯看来,权利和知识携手共进。这个共生体的表象是知识,但其实质是权利。所谓说归根到底就是说话的权利,谁在说话,代表谁说话。话语是一种压迫和排斥的权利形式,它代表着一方即意着他必定有对立的一方,而对立的一方必定受到压制限定。“所有的知识都是权利意志的体现,这就意味我们不敢讲出实在的真理和客观的知识。”[2]他在《疯癫与文明》中所阐释的,话语被谁掌握,谁有了说话的权利。疯子之所以被理性驱逐在外,也是为疯癫权利的不在场和失声。他之所以不遗余力地为癫说话,就是为了使被权利统治排除在外的、处于边的东西说话,让他们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样,真理其实不过是权力的产物而已。

毫无疑问,福柯对现代社会的理解从理论方面来看,它是指社会话语中心对边缘群体控制的这种不平等关系的揭示、批判和反思,同时,也是对真理的一种反叛。

(二)利奥塔关于科学知识的理论分析

利奥塔认为知识可分为两种,一是叙事知识,二是科学知识。那么,什么是“叙事知识”呢?利奥塔认为叙事推动人由原始思维到文明的认识能力转化,由口头叙事到图画,文字表达的演进,促进了公认知识的变化与传承。叙事知识是传统话语的典型,它不仅仅由指示性陈述构成,而是包括“知识”中的所有形式[1]。

叙事知识是一种话语,在叙事知识中没有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被赋予特权,它们都把自己安置在一个变化的语言游戏中。叙事知识是由多种形式组成的一个整体(如指示性陈述,规定性陈述,效能性陈述等),它们之间分工并不十分明确,彼此也没有统率被统率之分,它们是平等的关系。叙事知识在时间中的流动其形式从未固定,词法,句法也不规则,不断超出常规,最终形成格言等话语形式,使人们承认其合法性。由此,叙事形式主要不是记忆过去的事件,而是传承其表述方式,叙事的意义不在于由几段历史来证明,而在于呈现出其说明的方式。叙事知识不需要特殊的程序使其合法化人们不会对自己的叙事提出怀疑,他们会按照叙事所说去做叙事者不是孤立的,而是执行着综合的功能,参与者则以不同的方式扮演着叙事需求的角色。

而科学不同,科学知识作为叙事知识的派生物,它以验证真理和修正谬误为根本目的,只是一种指示性陈述,它以重复验证为尺度,做出真理性的陈述,使人们产生共识。

利奥塔认为科学知识只是一种话语。长期以来特别是从现代以后,人们广泛推崇科学,认为科学是对客观世界与规律的正确反映,而利奥塔则认为科学知识实际上只是一种语言游戏,其规则也是约定俗成的。当对世界的观察了解与这些游戏规则发生冲突时,不是游戏规则服从客观的观察,而是观察服从于游戏规则。他说:“不是因为现实和我说的一样,所以我能证明;而是只要我能证明,就可以认为现实和我说的一样[2]。”他认为,在科学知识这些规则的要求下,它必然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历时“进步”观:服从自身统一的逻辑需要,一旦科学知识内部的任何一个陈述出了问题,就必须提出新的证据加以反驳或论证,最终再形成自洽的统一体系。于是,科学就在逐步积累中表现出了不断进步的观点,每一次对旧陈述的反驳或新陈述的提出形成新的科学体系,就意味着科学的进步。

既然科学知识也像叙事知识一样是一种话语,那么它为何成为当前社会的一种主流话语,而叙事知识就不能成为呢?在此,利奥塔认为这是因为西方社会在不断制造科学知识合法性的理论,这种理论总是把科学的规则当成至上的规则,并推广到一切知识领域,它就是西方哲学。那么,西方哲学又有什么把科学知识当成唯一合法的知识形式呢?通过考察,利奥塔指出,事实上西方哲学也是在借用叙事的形式去证明科学知识的合法性,它是在用关于条件的话语去定义话语的条件。因此,把为科学知识作证明的西方哲学称为“大叙(grandnarrative)”。由此,他也顺理成章地否定科学知识比叙事知识具有的所谓合法性。

否定了大叙事的合理性,利奥塔并不有完全否定叙事知识的作用,“他认为大叙事失效后,小叙事却恢复了活力,它为科学的发展注入了富有成效的想象力。”在他看来,任何科学知识都不能对世界进行全部描述,都是由局部信息决定和控制的。由这些局部决定而产生的科学知识及其规则自然是多样、异质的,不同科学知识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处于一种平面状态。在这些多样,异质的科学话语的形成过程中,创新和想象是十分必要的,而正是在这一点上小叙事却是有帮助的。他说:“小叙事依然是富有想象力的发明创造特别喜欢采用的形式,这首先表现在科学中[6]。”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科学不再像以前那么神圣,在知识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地方知识的发展更加有生命力。实质上,利奥塔的科学知识理论就是反对科学至上,倡导一种差异性、多元 化和开放性。

二、后现代主义对中国社会工作的启示

(一)中国社会工作者要不断反省社会工作理论和自身的技术

社会工作从产生到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力求取得科学的特质,而今也被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大众视为科学的一种。福柯的“知识、话语、权力”理论和利奥塔关于知识的理论告诉我们,科学并不是永恒不变的,科学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后现代主义者相信人类观察并描述世界的能力,不管是任何一种精确、绝对、普天通用的方式,都有其局限性。因此,后现代启示我们,中国社会工作者要时时反思社会工作理论和自身的技术。例如,理性情绪治疗模式[1],它过分地强调工作者积极介入过程。工作者采取积极、主动的策略影响求助者,这种辅导方法有好的方面,但也造成一些不利的影响,比如说,为了追求辅导效果而忽视求助者的感受变化等。无论如何求助者应该是辅导工作的中心,只有当求助者体会到,并希望改变自己时,辅导工作才会有效。如果过分强调工作者对求助者的积极影响,就会造成一些虚假的现象,求助者为了迎合工作者,表现有所改变。

(二)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

后现代主义反对任何形式的统一,认为统一即代表统治,不满足于某种权威的独裁,批判那些现代“唯一真理”,倡导多元论、差异性、对“地方知识、文化”的尊重。西方的社会工作并不能完全适合中国的国情,一味的模仿西方社会工作不是发展中国社会工作的出路。我们要反对照搬、照抄西方的社会工作模式。

后现代主义一个重要的特色就是对差异性和多元化知识和文化的尊重,承认“地方知识”的价值。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地方性的知识,“这种地方性不仅指地方、时间、阶段与各种问题而言,而且指情调而言——事情发生经过自有地方特性并与当地人对事物之想象力相关系。”[2]每一个国家或地区都有自己关于社会工作的看法,由于社会工作要面对具体的社会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又是独特的,它受具体的社会情境的影响或制约。因此,社会工作比较注意社会的文化性,即在某种特定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传统的背景下开展工作,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亦是如此。如源于西方的现代社会工作以尊重人、个别化、案主自决、非判断、保密等作为自己的价值伦理原则。这些原则背后蕴涵着西方现代文化中崇尚个人主义和体现自我意识的哲学观念。而中国的文化伦理价值原则具有独特性,中国文化总体强调家族集体本位,注重静思与个人的道德修养,关注人际关系的和睦,与自然的和谐;突出世俗社会的积善成德;强调至爱亲情、仁爱、无私奉献、集体至上等价值观。

在后现代看来,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权威,也没有唯一的真理,认为一切统一都是代表统治。正如马尔所说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文化间际性中”,“唯一真理的观点已是昨日黄花,多元比单一及它自身无法表现的自然法则更具有原创性”[1]。西方的社会工作并非唯一真理,社会工作是一个多样化的理论知识,在中国本土上,需要发展适应中国实际国情的社会工作。学习外来的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是条捷径,还要整合中国传统文化,“借鉴和创新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工作,批判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服务和助人理念,以及对当代中国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念的综合和发展”[2]。借鉴、批判和继承是方法,创新是发展。

  当然,过分强调本土知识也是十分危险的,过度强调文化之间的差异,会演变成文化各自独立、区隔、断绝于外界,导致本土知识无法与外界交流。中国社会工作在本土化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这个问题。

(三)重视边缘弱势群体社会工作

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破除独尊,解放局部,重视边缘,寻求将多样性结合在一起的实务方法,在后现代主义看来,建立在基础主义、本质主义和权威主义基础上的文化是现代社会工作模式的基本特征;后现代社会工作者应打破这种模式,将多元公正作为社会工作的基础。后现代主义的话语,始终是作为一种相对于中心话语或主流意识形态而存在的边缘话语。它在自身的理论建设与发展中,在对现代性的反思与批判中,在关于社会知识的运作机制中,不断的侵蚀、消解、冲击、反思中心话语,并自觉地远离中心话语,使自己的批判与反思无异于自立为新的中心话语。以福柯为例,他在自身的哲学建设中,通过对精神病史的研究,在他的考古学中通过为历史中埋没的声音讲话,为我们展现了一幅边缘性的历史,使我们自觉到中心对边缘的压迫与异化。这种边缘性的历史与边缘性的声音是在整个主流与中心文化的权力压迫下产生的。在社会中,我们通常对少数但不同的声音采取忽视的态度。福柯提醒我们,尊重与聆听每个团体的差异。这要求社会工作者时时警记社会工作的专业使命,哪些人才是社会工作的真正工作对象。中国现阶段还处于发展中国家,中国社会工作的对象依然是那些“最值得帮助的”,如孤儿、孤寡老人、残疾人,及因自然灾害和社会原因而陷入危险境地的人。这些人之所以“最值得帮助”,是因为他们的生活十分困难,如果没有他人的帮助可能会危及生命。在他们的家庭、亲朋、社区不能向他们提供基本支持的情况下,政府要承担起基本的责任。在政府的福利资源有限时,这些人就会成为被优先救助和帮助的人,也就成为中国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社会工作帮助弱势群体,为他们争取权益,以社会公正公义为宗旨,这是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社会工作的重要关怀和建设性价值观,更是发展中国社会工作注重的重要问题。当前,中国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和谐的中国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强调帮助弱势群体,建立公正社会,这与社会工作的使命是一致的。

(四)注重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培养

本课题认为,社会工作的专业使命指的就是社会工作致力于社会弱势群体帮助和对社会问题的高度关注。

从目前发达国家的社会工作发展来看,随着社会工作专业化及从业者社会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社会工作者丢弃了社会工作的专业使命,离弱势群体和社会问题越来越远,于是便产生了社会工作的异化问题。后现代主义对现代社会工作的批判所针对的最核心的问题,也是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工作发展到今天面临的本质问题——社会工作的异化。这里的异化指的是“社会工作者抛弃了原来的专业使命和社会工作责任,由弱势群体的权益维护者和社会公义的扞卫者沦为为中产阶级服务的工具。”[1]后现代指出,反对本质、理性、边缘性的、弱者的话语才得以解放。由于话语权利的压制,边缘群体处于不平等的地位中。就像社会工作的异化问题一样,“社会工作者对话语和专业化背后的权力关系的麻木,以及专业霸权地位带来的专家身份、‘高职厚薪’等各种特殊利益及其附带的安全感和舒适感的诱惑”[2]。后现代提出道德的劝戒,强调社会工作应该重申历史本源,致力于做好帮助弱势群体的草根工作,而非一味为中产阶级案主推广心理治疗的工作。

社会工作是一门助人的专业或事业,这一专业,是在人与社会的互动中发生困难和出现的问题时,提供专门的助人服务工作,在服务过程中,不仅要求社会工作者有爱心和耐心,更要有一种奉献精神。今天,西方社会工作被现代性所异化,被后现代所批判。发展中国社会工作的过程中,要吸取发达国家社会工作的教训,不被现代性所异化,为避免发达国家社会工作的覆辙,发展中国社会工作需要注重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培养。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的核心部分,只有做好了社会工作价值观培养的教育,才能自始自终把持社会工作的历史使命和专业使命。如果我们的社会工作者没有奉献精神,没有对社会工作的热爱和对社会工作价值的认同,再好的知识和技巧也会失去意义。

(五)后现代对中国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影响

专业化和职业化是发展中国社会作的必要条件,没有专业化和职业化,就没有中国 社会工作的发展。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的多元公正、开放性有益于社会工作的发展,其中表现为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

1.后现代推动了中国社会工作的专业化

专业化是一个由在经验指导下的个人行为的集合向一套系统的理论指导下的从业人员的群体性共同行为的发展过程[1]。

首先提出一点,就是专业和专业主义是有区别的。专业是一种专门的职业分工,专业主义也叫专业霸权主义,是一种为了保护专业及专业人员的利益而牺牲服务对象的利益的专业发展倾向[2]。在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中,最为人们批判的就是后现代主义只是一味的反对专业霸权主义,忽视了一般理论的重要性。王瑞华,杨贵华认为,尽管不同国家对社会工作专业有不同的认识,但社会工作专业有着共同的理论体系和价值基础;中国不应排除一般性的理论知识;中国不能借本土化而否定一般知识的重要意义[3]。其实,后现代主义并没有反对专业化,专业化和专业主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当专业化发展不当时就产生了专业主义。

利奥塔指出了大叙事危机使各学科领域的传统界限重新受到质疑:一些学科消失了,学科之间的重迭出现了,由此产生了新的领域,社会工作就是个典型。从实际的助人实践中建构起来的社会工作理论经历了一个由没有理论指导到自觉采用理论指导、从指导理论的单一化到指导理论的多元化、从主要借用心理学的理论到尝试使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视角的发展路程,具有明显的时代和现实性特征。直到80年代以后,社会工作理论的时代和现实性特征更是突显无疑,多元化和批判性成为当下社会工作理论建构的主流。后现论对现代社会工作的解构和反思,丰富了社会工作理论。当下,中国社会工作应该汲取后现代的营养成分,积极推动中国社会工作的专业化。中国社会工作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受惠于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影响,不断提升社会工作专业的社会功能和专业地位。从内容上看,后现代主义社会工作中的有益成分是中国社会工作的一部分。中国社会工作要立足于后现代主义的优势视角。后现代主义社会工作的视角在于寻求多样性,针对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的缺陷,后现代主张社会工作理论、方法和学科多样化相结合,把多元化作为发展社会工作的指导原则,促进社会工作学科跨学科和综合化发展,促进社会工作者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这样,在在社会工作者层面!上,提高了其自身的专业素质;在整个社会工作层面上,提高了其专业化水平,从而促进了中国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

2.后现代主义推动了中国社会工作的职业化

职业化是指某种社会活动被社会认定为一种职业,并得到发展的过程 [1]。

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容易产生,社会工作社会建设需要大量的社会工作人才。社会工作者能够通过自己的工作协调社会现有的各种福利资源,为弱势群体成员所用。更为重要的是,社会工作者还可以积极为社会弱者争取资源,以改变他们的生存状况。社会工作者往往通过自己的工作,促使国家和政府积极修正、调整社会政策,完善社会福利制度,使之有利于弱势人群;通过积极动员并争取来自社会的、社区的、民间组织的、慈善机构的、富裕阶层的等各种力量关心和帮助弱势群体。后现代倡导多元公正,重视边缘,这个多元公正需要一些有后现代主义视角和敢于维护正义的工作职业去维护,去重视。

社会工作专业论文范文4

关键词: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发展困境;对策;学校管理;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7-0203-02

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对高校校园文化、大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深化、专业技能提高和综合素质提升等具有重要意义,是高校不可缺少的学生组织。随着大学生对社团参与兴趣越来越浓厚,对社团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社团能提供自己兴趣与专业技能发展相结合的平台,实现个性、兴趣和技能的融合与统一。因此,探索社会工作社团的发展模式,实现良性和可持续性发展,对更好地发挥其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发展现状

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在本文中是指高校学生以社会工作专业为共同志趣爱好,秉承社会工作价值理念,利用社会工作专业技能和方法,有组织地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和参与社会服务,以实现共同目标和理想,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一定的形式自主组织起来的开放性群体性学生团体。

至2014年11月,全国有306所院校设立社会工作本科专业,104所单位设立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据调查,58%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院校成立了社会工作社团。社会工作社团主要由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发起和组成,社团成员一般在20~100人不等,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占全体成员的60%~100%。开展的活动主要秉承“助人自助”服务宗旨,结合专业教学方向和本土特色进行专业性学术研讨和公益性志愿实践活动。高校社会工作社团作为专业性和实践性社团,对社团专业发展具有较高要求,是集兴趣、理论、技能、公益于一体的组织。但其在各高校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发展困境。

二、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发展困境

第一,定位单一。一是社团性质定位单一。目前,高校社会工作社团一般是由校党委领导、校团委指导下的学生社团联合会监管和自我监管,作为专业技能高要求的高校社会工作社团,不能仅仅只是学生社团联合会单一管理,需要专门的社会工作负责部门进行管理和指导。二是功能定位单一。高校社会工作社团一直被作为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繁荣校园文化的平台,但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对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补充功能却没有得到专业教育重视,没有纳入专业教育管理当中。

第二,专业服务能力不强。一是社团骨干专业能力不足。从大部分高校社会工作社团看,社团骨干主要是大二开始担任,大三换届,基本上是一年一届。而高校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设置一般都从大二开始,也就是,社团骨干还没有正式掌握足够的专业理论知识就要承担社团专业服务。这对社团专业性来说是一种挑战,对社团骨干来说也是一种压力。二是社团整体专业服务能力不足。高校社会工作社团成员主要是大一大二学生居多,社团成员自身不能具备较好专业知识基础和技能,外专业学生对专业服务更是陌生。整体社团成员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不足直接影响专业社会服务开展。

第三,活动内容专业性不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活动内容与社团目标相背离。很多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在执行服务时,大多停留在表面的浅层服务内容上,如讲座、节日志愿活动等。二是活动没有体现专业特色,未形成专业品牌。高校社会工作社团的特色就是依据社会工作专业技能,开展专业公益服务,并形成社团品牌活动[1],实现可持续化发展,而很多高校社会工作社团没有做到活动品牌化。三是活动与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相脱离。社团活动大多在学校内部开展,闭门造车,没有与专业实践基地结合或者是去联系实践单位开展社团活动,没有结合已有专业教育资源,其实这是一种专业割裂。

第四,活动经费不足。目前,高校社会工作社团的经费主要来源于会员费、学校拨款和社会赞助。85%高校社会工作社团经费来源于会员费,一般是每人每年10~20元,也就是社团每年会费大概是300~2000元之间,有限的会费无法满足日常社团公益服务的开展。高校社会工作社团筹资渠道单一,活动经费缺乏保障,长时间发展下去,社团发展必然会受到很大制约。

第五,规范的专业学习交流平台缺乏。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学习交流平台缺乏表现为:一是社团内部学习交流不足。社团成员结构打破了院系、专业和年级的界限,形成了多层次、多方位的纵横交错的学识交流、沟通网络,使社团成员之间能够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2]。但社团并没有将这种优势资源进行运用,进行知识和经验的相互学习和交流,而是遵从社团骨干的意见。二是校际间交流少,没有全国性的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学习交流平台。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正式的规范的全国性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学习交流平台,这导致了各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发展的封闭性和缓慢性,各高校社会工作社团经验得不到很好的分享与借鉴,阻碍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发展进程。

第六,管理评价制度与专业教育分离。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因为归属关系,社团管理评价制度都是有学生社团联合会制定的相关制度来进行社团管理的,社团管理缺乏针对性。同时,校团委在激励时,侧重社团荣誉和个别特别优秀社团骨干或者成员进行荣誉奖励和增加社会实践分,没有惠及全体社团成员。而社团成员的实践在专业教育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却与专业教育实践学学分没有联系,这与专业教学实践隔离开来,不利于提高社团成员的积极参与性。

三、解决策略

高校社会工作社团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重要实践环节,将高校社会工作社团纳入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体系,探索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下的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发展模式,克服社团发展困境,实现良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第一,性质和功能定位。重视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地位作用,明晰高校社会工作社团不仅是学生社团联合会监管下的一般学生社团,同时也是社会工作专业所在院系管理和指导下的专业社团,也就是在学生社团联合会监管下,社团寻找所在专业院系作为挂靠单位,实现两者共同监管,体现社团重要地位。同时,社团不仅是高校繁荣校园文化场地,更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实践的重要平台,是提升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重要场地,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必不可少的部分。

第二,宗旨和根本目标界定。社团的宗旨及其定位决定着社团“为何而生”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的话,必将导致社团思想的盲目与混乱,活动的形式化和虚无化[3]。社团宗旨和根本目标是围绕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和教学特色制定的近期和长远目标:专业助人,服务社会。

第三,专业服务能力提升。优化社团干部选拔机制,选拔具有专业能力强和具有领导风范的社团骨干,带领其他成员一起开展特色专业服务。社团成员积极参与学校社会工作专业组织举办的各种专业学习交流培训,如专业交流会、专家学者讲座、社会工作知识和技能培训班、国内社会工作专业论坛和主题会议等,以提高社会工作社团成员的学术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及创新能力,提升专业社会服务水平。

第四,活动的专业化、特色化和品牌化。社团活动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将课堂学习的专业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开展社会服务,同时,根据学校所在地区的实情和培养特色,开展符合专业培养特色和地方本土特色的社会工作服务,可持续进行,最终形成社团的专业化、特殊化和品牌化社会服务项目,保持和不断提升专业服务品质。

第五,活动场地和实践基地遴选。高校可以为社会工作社团提供固定的校内活动场所――社会工作实验室,保障活动场地的固定性和常态化。同时,社团活动可以在学校已经建立的社会工作实践基地开展服务,获取新成果和深化巩固已有成果,或者社团先行开创新的专业实践基地,学校根据成果将其挂牌为学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基地。

第六,服务资金来源与支持。社团活动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后,更具有计划性、有序性、规范性和保障性。首先,日常活动开展可以申请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实践经费;其次,社团可以参与申请专业教育组的比赛和专业项目,解决活动经费困难;再次,社团活动与院系共同开展专业活动,如共同举办社会工作文化节、学术文化周等,争取院系资金;最后,社团活动参与到专业教育实施项目活动中,如学校与其他公益组织合作开展的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福彩基金公益创投项目等。

第七,管理评价机制的完善。将社团活动纳入专业实践成绩考评。将社团活动纳入专业实践成绩考评,不仅有利于社团激励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的执行与完善,更有利于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新增考评指标和途径。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愿主动参与社团活动,发挥专业技能,无疑是检验专业教学进行专业实践,学习与兴趣吻合的良好平台。

第八,内聚力培养与对外宣传。一是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建立完善的网络交流平台,实现社团活动成果共享,也可以使社团成员之间、成员与老师之间、校内外专业同学之间互动学习与交流。二是建立全国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培训、学习和交流平台。通过全国性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学习交流平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团交流活动,内容主要包括:社团经验交流分享、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讲座、专业社会工作技巧培训、高校社会工作社团论坛、专业学术论文竞赛、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设计竞赛等。

第九,专业教师督导。社团聘请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对社团成员和社团活动进行专业督导。社团指导老师发挥专业老师团队力量,对社团成员进行情感支持、技能培训和行政督导。社团专业指导教师需要对社团活动进行长期规划和总体把握,保障社团活动与专业教育的对口,保证活动的专业性,在活动经验总结上,形成社团特色和品牌项目。

四、总结

重视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发展,探索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发展模式,在发挥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在培养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增强综合素质等方面重要作用同时,将高校社会工作社团纳入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体系,充分体现和强化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在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实践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竟.大学生品牌活动建设的历史考察和现实思考[D].西安:西北大学,2012.

社会工作专业论文范文5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建设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中建立了很多新型的社区,甚至广大的农村社区都在如火如荼地建设。短时间内如此多的社区建设起来,就必然需要大量专业的管理与服务人员。政府社会职能中有一点就是加强社区建设,政府为实现这一职能,就需要通过社区管理与服务的专业人员来提供专业化的管理与服务,比如提供养老、医疗、基本生活服务,推动将来社会保障福利体系的的实现,均离不开社区管理与服务。《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2000年11月3日)中就已经指出“社区建设需要大批专业的社区工作者”,“努力建设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社区开展专业化管理与服务的诉求也越来越高,也就意味着社区管理服务工作的职能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而如何提供更多专业性的人才就取决于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本文将就如何在加强高职院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建设进行探索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山西省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社会供需情况分析

(一)本专业人才需求情况

山西省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从2008年开始起步,经过近十年发展,社会工作的认知度和影响度得到明显提高。近几年,政府对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那些综合能力较强,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实践型人才,更容易适应将来社会的发展,其发展空间也毋庸置疑,并最终成为专业化的城市管理专家。按照《山西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表述:我省社会工作人才总量到2020年达到6万人,其中医务社会工作者达到1400人,教育辅导和青少年社工达到9400人,城乡社区建设和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达到22700人;而目前我省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每年培养的毕业生才近500-600人,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未来省内对高层次、应用型的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需求缺口很大。就目前的专业化人才供给而言,山西省还比较缺乏这方面的人才。那么,加强高质量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供给,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就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必然选择。

(二)本专业人才供给情况

政策支持方面,《山西省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这一文件中明确提出:加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支撑。推动建立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对接机制,依托高校资源,鼓励支持社区业务骨干采取进修、短训、函授、自学考试等形式进行专业培训,支持社区工作人员参加社会工作专业在职教育。贯彻落实《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晋政发〔2012〕5号),鼓励和引导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基层岗位就业工作。可见,在政策方面,政府为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发展给予了较大的支持。在高校专业设置方面,目前山西省的高等院校中仅有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山西管理职业学院2所高职院校开设有此专业,其他本科院校开设相关专业(主要为社会工作、劳动与社会保障)的仅有5所,每年所培养的毕业生数量非常有限。本科院校更侧重于理论方面的教学。这7所高校每年培养社工类人才仅五、六百人,只占到该专业人才需求量的十分之一,其中仅有不到五成的学生选择了专业对口的工作,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特别是缺乏了解基层、扎根基层,能够为社会服务的实践型专业人才。现有相关社会组织及专业人才供给量方面,据相关资料显示,山西省目前登记注册的社会工作组织不到40家,而全国有6000多家;截至2016年底,全省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的持证人员3120人(其中社会工作师1157人、助理社会工作师1963人),仅占全国的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居民对社区管理与服务专门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强,专业人才紧缺,因此高职院校为社会和企业培养更多理论扎实、技能过关、素质过硬的专业人才就显得尤为紧迫。

二、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是:首先,目前山西省内开设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仅有2所高职院校,其余的为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太原科技大学5所本科院校拥有相近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模较小;其次,该专业毕业学生中仅有10%-30%的学生选择从事本专业学相关的工作,其余大部分学生则选择从事非本专业的其他工作,因此导致人才严重流失,未能较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最后,在人才培养方面重理论、轻实践,人才培养未能真正与职业标准相结合。具体原因如下:

(一)专业课程设置不科学

首先,由于山西省内目前开设该专业的院校不多,课程设置方面针对性不强。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应用性,以适应社会对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但目前大多数院校开设的社区与服务专业课程设置缺乏方向性。

(二)专业实践、实习方面存在问题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更强调实践型人才的培养,但在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理论教学一直不自觉的被放在主导地位,而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有时甚至被忽略,导致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较弱。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作为一门对实践要求较高的专业,必然需要较为完善实践课程体系。而目前大多数院校缺乏专门的实训教室和实习基地。实践教学的质量不高,如实习仅仅是简单的了解工作环境、程序,缺乏实地工作体验。这样很难切实的了解该专业工作中所需要的基本技能,难以和所学到的理论相结合,也不能较好的地掌握实践技能。

(三)专业教师队伍难以满足专业教育的发展

由于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起步较晚,1988年国家教委先批准了北京大学设立社会工作专业,1991年7月5日,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宣告成立,并于1992年正式加入国际社会工作者协会,并将此视为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开端。目前,该专业的代课教师多为从事行政管理、公共管理等方面专业的教师,真正从事该专业教学的教师则少之又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育的发展。

三、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建设的建议

(一)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特色定位

高职院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旨在为社区的建设提供专业化的基层工作人才,人才培养要突出“管理”与“服务”的双重理念,培养能够满足社区建设人才需求的,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社会保障业务能力,信息整合、获取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社区管理与服务中的日常问题的能力等基本技能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在专业特色方面,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该具备公共管理的专业背景,掌握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及社区服务专业技能。鉴于高职学生的特点,在人才培养中应该在强调社区管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体现社区服务的特点,将社会工作的价值、理论和技巧引入课程中,在培养专业认同感的前提下,以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实现人文社会科学与应用技术教育的结合,实现“专业与职业一体,学业与岗位融通”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二)注重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首先应该具备一种基本价值理念:尊重个人价值和尊严,尊重个人的独特性、个人意愿等,特别是在处理一些问题时尊重案主自我决定的权利,引导案主认识自我并积极发掘自身潜力的能力等。在基本价值理念的指导下,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应该具备社区宣传与教育能力、社区服务能力、社区建设能力、社会保障能力、物业管理能力、社区调解能力、社区日常行政性事务处理能力七个方面的能力。以上七个方面的能力需要相应的理论课设置来使学生掌握基本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基本技能,其中包括社会工作、社会学概论、行政管理等基础知识,社区建设理论与服务、社区工作实务与管理、社会调查与预测公共关系、谈判技巧等专业知识。

(三)构建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

为实现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基本的理论及实践技能,以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核心能力为主线,构建以素质教育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三大模块的课程体系。素质教育课程主要由思想品德修养、大学英语、网络与办公自动化综合应用、文书写作与办公事务处理等素质类课程构成;专业理论课程主要由社会学概论、社会保障实务、行政管理、社会调查与预测、社会心理学、公共关系、谈判技巧、物业管理概论、社区工作实务与管理、社区建设理论与服务等核心课程构成;实践教学课程则由顶(跟)岗实习及毕业设计、物业管理实训、社区活动策划实训等课程构成,以此来构成立体式的知识结构。

(四)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1、强化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外实训相结合,尤其重视岗位实训,不断强化职业能力。一方面要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其中包括资金、人力方面的投入,建立专门的社区管理与事务实训基地,用于专业实验教学及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要加强与社区相关各方面资源的联系,建立充足的校外实践基地。如联系学校附近的社区、养老机构及其他社会福利机构,也可与一些社会工作组织进行联系,使学生在课余时间能够积极参加与本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并直至建立长期联系。目前,山西省已孵化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有281个(其中登记注册37个,社区备案244个),可为本专业建设提供较多的实践机会。2、发挥校内社团等学生组织的作用,使学生发挥积极性,以社团的名义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种实践形式下,也需要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开展社会帮扶和社会救助活动,锻炼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以社会工作者或社区管理者的眼光、角度、思维去解决专业性问题,在实践中增强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3、鼓励学生毕业时考取相关执业资格证书。任何专业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实现学生的人生价值,因此鼓励学生在掌握专业实践能力的同时,可考取相应的资格证书,如物业管理员资格证、速录证书、办公自动化技术等方面的证书,也可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参考文献:

社会工作专业论文范文6

关键词:Pen-international模式社会工作 创业能力初探

作者简介:杨通天津理工大学社会学硕士研究生;张德宏天津理工大学高级职业指导师

一.社会工作专业就业前景简述

在国际上,通常称专业从事社会工作的人才为社会工作者,简称社工。目前一个公认的看法是,社工被称为“社会工程师”,是处于政府、社会同个人之间的缓冲区,起到“剂”的作用,对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积极重要意义和作用。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用234个字,提出和阐述了要”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将社会工作提到如此的高度,为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向社会工作队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的社会工作毕业生大多活跃在民政部门、社会保障部门、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各类社会福利服务机构、社会救助机构、慈善机构、优抚安置机构等社会团体机构;街道、居委会、社区服务中心和社会工作站等社区服务机构,并开始逐步向卫生、教育、司法矫治机构、心理辅导、企业文化建设等广大领域扩展。胜任以上岗位不仅需社工的专业特质,还应具备崇高的社会责任、丰富的人文情怀、稳定的心理状态、勇敢的挑战精神、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和创新思想,这些正是创业能力。

三.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创业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天津理工大学法政学院社会工作系大二到大四的40名同学的问卷调查,以及三个年级学生代表的个案访谈,统计分析如下:

(1).创业意识差。统计结果显示,85%的同学缺乏创业意识,10%基本不关心创业。在校期间,多数学生在相关的领域进行学习和实习,对于社会就业创业前景存在很大偏漏,没有正确分析现在就业创业情况,造成社工学生创业意识比较差,而且没有掌握一定的创业技巧,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就业创业困境时,束手无策,反倒“助人”而不能“自助”了。

(2).缺少创业培训。据统计分析,65%的同学认为缺少必要的培训是他们不敢创业的因素,如今,面对庞大的就业团体,如何才能在竞争如流的社会中谋得一席之地?唯有自主创业。在面对这个问题时,广大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同样一筹莫展,在他们脑中很少有创业前景的描绘,很多同学都是随波逐流,且走且停。在校期间,这部分人亦没有参加学校定期举办的的创业培训,没有掌握一定的生活创业技能,突然失业,手足无措。

(3).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创业优势在于专业素质高,人文关怀强。

由统计分析可以得出,78%的被调查者都认为社会工作大学生创业的最大优势在于专业素质高,人文关怀强。所以社会工作大学生相对于其他专业学生,最大的创业优势是专业素质高,人文关怀强,善于沟通,交往。

三.Pen-international模式结合社会工作专业理念提升创业能力的几点建议

(一)Pen-international模式的教学理论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通过教学活动基本规律的理性分析,可以基本确定行为导向教学法对教育目标的适应性,其主要内容包括:大脑风暴法、卡片展示法、项目引导法、文本引导法、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等。它是职业教育的主要教学方式方法。其教学方法实施的基础 = 用心 + 用手 + 用脑(职业活动)。

创业实训课程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HandlungsorientierteMethode),由学员全面参与,其教学理念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能力本位)”,采用“上课、上班、上网”三结合的手段实施。[全球模拟实训公司中国中心网教学理论版]其基本意义在于: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实训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在教学中实训师与学员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构建属于自己的创业经验和创业知识体系。

(二)提升社会工作大学生的建议

1.完善创业实践和理论体系,形成在创业理论与社工实务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以更好的实现理论联系实际。Pen-international要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还要与高校实际相结合,探寻符合中国市场的创业实训实践和理论体系。关键就是要找准定位,使创业实训与其他创业课程、培训项目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能与高校专业设置、培养计划紧密结合,与社会工作大学生素质教育,特别是职业素质培养、就业指导紧密结合,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社会活动紧密结合,形成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与社会工作实务等应用型教育层次互补的理论体系,成为建立我国创业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加大创业实训师资队伍建设。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来建设师资队伍,建立健全师资储备制度和交流学习制度,走兼职与专职相结合,高校与企业相结合,实岗指导与理论指导相结合的道路。在硬件设施上做好示范教室、示范基地建设,对于高校来说只要愿意尝试都应予以支持,以突破目前亟待解决的资源瓶颈问题。此模式可以借鉴我院的模式,在硬件上建立社工实验室,积极与青果园创业基地联系,校外实习基地的拓展,在学生实习创业实行跟踪督导,从而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创业力。

3.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和Pen-international模式的有效结合,充分利用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进行教育培训,让社工学生充分掌握创业有关的知识和技巧;利用社会工作实验室作为社工大学生创业的实训平台进行模拟实训,让学生通过模拟实践真正的了解创业程序,然后利用社工的实习基地对接受培训的学员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真正的把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通过这个过程真正的提升学生的创业力。

五.参考文献

[1]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06.

[2]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2月第1版.

[3]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2月第2版.

[4] 王思斌.社会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3版.

[5]邓智海.清华学子创业潮[M].吉林:时代文艺出版社.

[6]万毅.池建淮.对大学生创业观念教育的思考[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42-45.

[7]邵旭萍.朱怡.浅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5,(6):93-94.

[8]谭菊华等. 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探究[J],教育学术月刊,2008,(3):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