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作文范例6篇

人类命运共同体作文

人类命运共同体作文范文1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外国文学”;文化自信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日益复杂的全球化指明了发展方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构建需要各文明之间的充分交流互鉴,“人是文明交流互鉴最好的载体”[1],只有每个个体都有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和对其他文化的理解,才能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外国文学”课程能够培养个体的国际理解能力、培育全球价值观,有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养成。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对现有文明观的超越

西方社会大多承认多种文明并存,但是对于其他文明常秉持“欧洲中心论”和“文明冲突论”的立场。“欧洲中心论”是将欧洲之外的文明视为“低等文明”,甚至认为有的民族根本发展不到文明的水准,还处在“野蛮”的状态。“文明冲突论”承认其他文明的价值,但认为各文明,特别是各主要文明之间不能够和平共处,因而将不同文明视为现实的或是潜在的竞争对手。非西方国家反对“欧洲中心论”的文明观,认为每种文明都有其价值,特别强调本民族文明的独特性、推崇本民族文明的价值。这是对西方文化霸权的有力对抗,捍卫了民族尊严,但这种文明观容易滑向对本民族文明的浪漫化理解,对其他文明的一概排斥,形成文化保守主义。这一理论由于过分强调文化价值的相对性,否认不同文化形态的可比较性,从而否定了文化的整体性和时代性,对非西方民族和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和改革开放具有一种阻抑作用[2]。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这几类文明观的超越。人类命运共同体承认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现实状态,并且认为各文明之间应当相互依存、相互尊重、相互借鉴,共同发展。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明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可避免地日益深入。这种相互作用如果朝着相互对抗发展,那么将会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无法挽回的可怕后果。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强调,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进步的动力[3]。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文化自信和文化互信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并非易事。人类各文明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有交流借鉴,但也充满了各种误解、冲突,如两次世界大战几乎导致人类文明的毁灭。要向人类命运共同体迈进,首先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文化自信应当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一个民族必须对本民族文化的源流有自觉的意识,才能延续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了解本民族文化的历史局限,也才能与其他文化进行互鉴和对话。文化自信不是盲目自大、不是封闭固守。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认为,文明不是静止封闭的,不应以一种复古的立场看待本民族的文明。传统文化产生于特定的环境,带有历史局限性,不加批判地继承就成为一种历史倒退,这在客观上是不可能实现的,在理论上是有害的。其次是文化之间的互信。不同文化之间只有互相信任才能共同发展、共克时艰。互信的基础是正视本民族文化的优缺点、尊重和理解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要能把其他文化视为共同体中平等的一份子。“各种人类文明在价值上是平等的,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无是处的文明”[7]。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导向下“外国文学”课程的意义

尊重其他文化可以是一种立场,但理解其他文化是一种能力。无论是文化自信,还是文明互鉴,都离不开对其他文化的理解。文化交流互鉴离不开对其他文化的了解。不熟悉其他文化的历史和源流、特质和影响,就难以进行有效的文明互鉴。只有充分了解其他文化,才能选择其中适合中国国情、利于中国发展的文化要素进行学习。文化自信同样离不开国际理解能力。文化自信的基础是熟知本民族的文化,但其确立却不仅仅是熟知本民族的文化,还需要有对其他文化的体认。对自己文化的理解应当是在人类各个文化构成的参照系中完成的,在与其他文化的比照中,才能深入把握本民族文化的特质和优缺点。教育在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当中,应当发挥理解其他文化的作用。有限和确定的空间使得这个区域内的人群有着相同或相似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也就有着文化上的一致性,能够相互认同。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超越传统“共同体”的内涵,突破了地域、国别和民族等限制。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传统“共同体”概念的突破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建,同时也是一个理论难点。这个“共同体”没有地理上的界限,也没有文化上的限定,同时文明与文明之间又充满了语言、习俗等的隔阂,相互之间的理解和认同就不易实现。对于个体来说,是无法通过实践来接触和体认那么多种文明,所以,对于多数文明的理解只能是通过知识传递来实现。历史、哲学、文学等都是这种知识传递的载体,它们各有其特点。历史是对一个民族过去的记录。哲学是对一个民族形而上的追求。文学是对世界的形象化、典型化的描述,充满感性地凝结着一个民族的风土人情、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因此,通过文学可以增进人们对于他种文明一种充满感性的理解,可以使人感受到各种文明中的人之间的共性,也可以使人觉察出不同文明的人之间的差异。对于异同的明晰,是文明互鉴的基础,正因为人同此心,文明和文明之间的交流才有可能;又因为不同文明各有其美,文明和文明之间的互鉴才有必要。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导向下“外国文学”课程的建设路径

人类命运共同体作文范文2

“命运共同体”概念溯源

“命运共同体”描述的是“和平占优”、“共赢取代零和”的时代主题,它起源于人类共同生存的家园意识,同时在二战结束后基于对战争破坏性作用的限制与约束,并在冷战结束后第三次工业革命导向的世界经济进一步相互依存背景下,“命运共同体”显得更有现实意义。

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人类已经逐步超越了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特别是在中国崛起过程中,东方文明中的“以和为贵”、“仁义”等理念推动国际体系向友好与合作加速转化。从实践角度而言,在中国政府提出“命运共同体”主张之前,欧洲已经进行了半个多世纪的相关实践:冷战结束以后,欧洲以“煤钢共同体”为发端,逐步建设摒弃战争、共享、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命运共同体。欧盟委员会通过设计和传播如“欧洲公民”、“欧洲文化区”、“欧洲命运共同体”等新概念,创造共有象征符号,努力培养共同集体记忆和文化追忆,成功建设了欧洲模式的“命运共同体”。

“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层次

在中国领导人讲话和官方文件的叙述中,价值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并列而内涵不同的概念。2014年4月10日,国务院总理在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应“坚持共同发展的大方向,结成亚洲利益共同体”,“构建融合发展的大格局,形成亚洲命运共同体”,“维护和平发展的大环境,打造亚洲责任共同体”。在这几个共同体的描述中,“命运共同体”与价值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有密切关系,但是不能画等号。与命运共同体不同,政治共同体有着明确的学理解释,即:“政治共同体是不同族群基于自愿原则通过相互承认结合而成,所以,这种相互承认结合成的共同体实际上是一种命运共同体,即不同族群之间负有相互支持、相互保护的责任和义务,任何一方都不应单方面地背弃这种义务”(周光辉,刘向东,2013)。在这里,命运共同体被视为政治共同体的同义词。这个定义中强调了“共同体”的自愿、相互承认特点,也照顾到了“命运”的相互保护、相互支持的内涵,是一种较为学术性的解释。而“命运共同体”应当是指不同国家基于自愿原则通过相互承认结合而成其内部不同国家之间负有相互支持、相互保护的责任和义务,任何一方都不应单方面背弃这种义务,同时共同体成员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由于命运共同体基于21世纪全球化高度发展以及各国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依赖,因此实际上存在着不同的结构层次。2013年10月,国家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题为《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演讲,明确提出要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并从五个方面论述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即:讲信修睦(政治角度)、合作共赢(经济角度)、守望相助(安全问题角度)、心心相印(心理角度)、开放包容(外部关系角度)。因此,总体而言,命运共同体有以下五个结构层次:

政治上相互信任。命运共同体建设高度重视政治的引领作用,相关国家经常就地区重大问题交换意见、消除疑虑、扩大共识、巩固友好、深化互信,不断增强命运共同体意识,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除了政治上相互尊重、共同协商之外,命运共同体内部还要充分信任,通过升级政治、社会和人文合作,消除信任赤字,强化命运共同体的根基。

经济上合作共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国家间经济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共同利益领域不断扩大,各个国家无论规模大小和实力强弱在一定意义上都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

安全上相互帮助。安全在国家利益中居于核心位置,在安全议题上相互信任,共同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才能谈得上命运共同体。具体而言,需要在坚持新安全观核心思想的基础上,重点促进邻国对利益相系、义利相融这一原则的共识,主动消除邻国对中国的战略疑虑,不断扩大双方的安全共识,使个别与中国有安全议题的邻国重回包容、合作的轨道。

心理上相互认同。认同既是一种现实利益的认同,更是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要建设命运共同体,不仅要破除国际关系的现实形成的冲突魔咒,还要从文化、心理的情感角度发展共识。由于共同体内部有共同的认同,因此在行为上必然更多地表现出合作和自我控制,进一步使命运共同体形成相互尊重的文化、“相互交融的需要”以及共享的价值观、承诺、信念等。

外部关系上开放包容。在外部关系上完全自愿和平等,既可以参与命运共同体,也可以不参与,虽然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但是不带有强制性。命运共同体不同于使命共同体。命运共同体高于自然共同体,而低于使命共同体。使命共同体基于一种共同的责任和义务,成员国有着较强的改造世界或地区秩序的使命感。例如非凡个性的卡里斯马领袖和承认其个性的追随者(扈从)之间形成的共同体,就是一种“使命共同体”。

要实现上述五个方面的内容,不能单独依靠某一个环节。单独的经济共同体、安全共同体都无法建成命运共同体,但是没有经济利益共享、安全与政治信任,命运共同体也无法形成牢固的物质基础。因此,命运共同体需要政治、经济、心理、安全和战略等方方面面的建设,是一个全方位的机制。因此,可以认为,命运共同体涵盖并高于价值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

“命运共同体”的特征

基于以上理解,本文倾向于将命运共同体看成一种共同体的高级阶段,而不是历史上或现存国际关系中各种共同体的简单相加。命运共同体具有以下特征:

共同价值观。从价值观来看,“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基本的价值观基础”(曲星,2013),命运共同体的参与国家要追求公平性、可持续性和共同性的原则,认同“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理念,形成以理念为纽带的价值共同体,以经济为纽带的利益共同体,并在以上基础上建设命运共同体。在这个方针指导下,邻国与中国形成了联系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共同采取措施加强合作,一起构建解决全球问题的“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思维注重每个国家的参与,强调以命运共同体形成凝聚和引领地区秩序的功能与共同价值观,形成“共同善”(common good),使得共同体内部的公共利益高于国家私利,并主动为共同体职务、参与公共事务。

共同命运。命运共同体包含政治、经济、安全、心理、外部关系等层次的命运“共同性”。在共同体内部,各国紧密结合,不仅作为利益共同体中的一员,本着利益共享、命运共同的原则共同发展,最终达到促进共同体内部每个成员价值和利益的实现。

共同责任。命运共同体内部之间通过平等的沟通和协商,明确相互之间的期望与责任,降低双方由于分歧而产生的误解,在命运共同体中建立一种互信(mutual trust)、互敬(mutual respect)、互报(mutual obligation)的良性关系,使各国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实现国家之间以及国家与共同体之间的最佳匹配。共同责任也意味着邻国也要具有一定的主动意识,形成自觉意识,主动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互认同。相互认同意味着认同建设某个命运共同体的国家更倾向于从共同体整体利益的角度进行思考和行动。20世纪中后期,中国与广大亚、非、拉国家连结为一个利益和命运共同体,相互之间形成认同,在民族独立和反霸权主义运动中同甘共苦、风雨同舟,形成祸福同享、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2014年,亚信峰会上主席提出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的路线图,并郑重表示:“中国将致力于构建横跨太平洋两岸、惠及各方的地区合作框架,深化区域一体化进程,推动在太平洋两岸构建更加紧密的伙伴关系,共谋亚太长远发展。”要达到“紧密”的状态,显然没有信任、认同的参与是无法达到的。在处理与东盟的关系上,主席提出要建设“一个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事,使周边国家对我们更友善、更亲近、更认同、更支持,增强亲和力、感召力、影响力”,这些都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表述。

从某种程度来说,与价值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这些冷冰冰的术语相比,命运共同体的灵魂是情感共同体。情感共同体更注重心理体验和价值判断,一个正向的命运共同体容易形成认同中国、信任中国,体现与中国发展关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命运共同体”的价值与意义

“命运共同体”的本质特征是国际社会的集体主义,是对国家个体主义的一种扬弃。在当代世界,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利益,也会存在着多元、有差异的世界观,这是国际关系现状。权力与价值观在类型和深度、广度的差异意味着在国际无政府状态下,每个国家都自觉和主动追求本国利益的最大化。这种情况下,单个国家可能无法意识到共同体的体系价值和整体利益,“国际社会中的行为体须合理关切他者利益”,从而建构共赢的命运共同体,弥补国际体系的传统缺陷。

“命运共同体”是近年来中国政府反复强调的关于人类社会的新理念,有助于解决人类生活面临的问题。随着中国海外利益的不断拓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周边地区日益成为中国外交的重点区域。党的十报告强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就任总书记后首次会见外国人士就表示,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2011年《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提出,要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

人类命运共同体作文范文3

(专为国开中央电大网上终结考试定制答案)

参考答案一: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个世界。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时提出了“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2015年9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从国际上看,一方面,世界格局正处在加快演变进程之中,和平、发展、进步的阳光足以穿透战争、贫穷、落后的阴霾,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的程度空前加深,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另一方面,世界发展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世界经济长期低迷,发展鸿沟日益突出,地区冲突频繁发生,恐怖主义、难民潮等全球性挑战此起彼伏,各种社会政治思潮交锋激荡。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面对全球性挑战,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置身事外、独善其身,世界各国需要以负责任的精神同舟共济、协调行动,共同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国际社会迫切呼唤新的全球治理理念,构建新的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体系和秩序,开辟人类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从国内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的治理理念和实践受到高度赞赏和广泛认同,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中国有信心、有能力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一个科学完整、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的思想体系,其核心就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第一,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人类历史上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教训惨痛而深刻。要和平、不要战争是各国人民朴素而真实的愿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根本要义在于国家之间要构建平等相待、互商互谅、互学互鉴的伙伴关系。大国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管控矛盾分歧,努力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关系。大国对小国要平等相待,不搞唯我独尊、恃强凌弱的霸道。国家间出现矛盾、分歧和争端,要通过平等协商以和平方式处理,以最大诚意和耐心,坚持对话解纷争、对话促安全。只有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各国才能共同发展,国与国才能和平相处。

第二,安全上,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当前,国际安全形势动荡复杂,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安全问题的内涵和外延都在进一步拓展,同时人类越来越利益交融、安危与共。在这种新形势下,各国应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存在多大差异,都要尊重和照顾其合理安全关切。要恪守尊重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等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统筹维护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各国都有平等参与地区安全事务的权利,也都有维护地区安全的责任,要以对话协商、互利合作的方式解决安全难题。

第三,经济上,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发展是第一要务,适用于各国,而人类命运共同体追求的是共同发展。要平衡推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增强各国发展能力,发展归根到底要靠本国自身努力,各国要根据自身禀赋特点,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战略。要改善国际发展环境,各国要共同维护国际和平,以和平促进发展,以发展巩固和平。要创造良好外部制度环境,加强全球经济治理,健全发展协调机制,各国特别是主要经济体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要维护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支持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性的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要优化发展伙伴关系,坚持南北合作主渠道地位,最大限度解决南北之间和地区内部发展失衡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为世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增长提供新动力。

第四,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多样带来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产生进步。不同文明凝聚着不同民族的智慧和贡献,没有高低之别,更无优劣之分。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要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使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第五,生态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须呵护自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要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平衡推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等新挑战,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全球生态体系。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顺应了历史潮流,回应了时代要求,凝聚了各国共识,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这一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不同时期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张,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适应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已被多次写人联合国文件,对中国的和平发展、世界的繁荣进步都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参考答案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战略思想,是着眼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提出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热烈响应,已被多次写入联合国文件,产生日益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影响,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

一、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

当今世界,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成长,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全球命运与共、休戚相关,和平力量的上升远远超过战争因素的增长,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

同时,人类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世界经济增长乏力,金融危机阴云不散,发展鸿沟日益突出,兵戎相见时有发生,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阴魂不散,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

面对动荡不定的大世界,面对百年不遇的大变局,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各国之间的联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人类战胜困难的手段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丰富。我们要抓住历史机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创人类更加光明的未来。

二、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必须有平的国际环境。没有和平,中国和世界都不可能顺利发展:没有发展,中国和世界也不可能有持久和平。只有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只有同世界各国一道维护世界和平,中国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才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下坚实基础,才能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人民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三、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极为丰富、深刻。指出,要“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反映了人类社会共同价值追求,汇聚了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发展、繁荣向往的最大公约数,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对中国和平发展、世界繁荣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是一个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帆风顺,需要一步一步沿着正确道路前进。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路径。

四、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以周边和大国为重点,以发展中国家为基础,以多边为舞台,以深化务实合作、加强政治互信、夯实社会基础、完善机制建设为渠道,全面发展同各国友好合作,不断完善我国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打造覆盖全球的

“朋友圈”,与各国人民结伴而行、共创美好未来。

五、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指出:“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当前世界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现行全球治理体系跟不上时展、不适应现实需要的地方越来越多,国际社会对变革全球治理体系的呼声越来越高。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有效的方向发展,符合世界各国的普遍需求。

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国际社会大家的事,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使关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主张转化为各方共识,形成一致行动。

人类命运共同体作文范文4

“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促进交流互鉴;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促进共同繁荣;保障网络安全,促进有序发展;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促进公平正义”,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提出的“五点主张”,是各国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携手呵护互联网这个人类共同家园贡献了中国智慧。

互联网具有高度全球化的特性,使全世界几十亿人同乘一艘网络之舟,让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世界各国既面临着相似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共同的风险挑战。只有同心协力、同舟共济,加强沟通、扩大共识、深化合作,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才能让这艘网络之舟驶向造福全人类的胜利彼岸。

我们所要构建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应该是一个信息上互联互通、文明上交流互鉴、经济上共同繁荣、发展上安全有序、治理上公平正义的共同体。这五个方面,共同构成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五大支柱”。其中,互联互通是前提,网络的本质在于互联,信息的价值在于互通;交流互鉴是要求,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共同繁荣是目标,互联网可以也应当成为携手合作互利共赢的平台,各国可以也能够创造更多利益契合点、合作增长点、共赢新亮点;安全有序是基础,网络安全是全球性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独善其身;公平正义是保障,凡事应当由大家商量着办,不搞一方主导或由几方凑在一起说了算。构建这样的命运共同体,世界各国才能从互联网发展中最大程度地获益。

人类命运共同体作文范文5

的《西方哲学史》中有描述。马克思通过反思历史上的共同体思想,深刻批判了异化的市民社会共同体,提出自由人联合体是人类社会的真正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加强国家间的合作共赢,促进彼此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中的“自由人联合体”主张是一致的。因此,深刻理解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将进一步深化世界各国的共识,促进各国和谐共处和经济发展。

马克思。社区现实意义。

的人类发展离不开“共同体(Community))”,中外哲学家从不同角度解读了这个群体。他们发现人类愿意生活在社区中,民主地讨论公共事务,分享和交流文化思想,减少与外部世界的差异和对抗。丰富的社区研究是在哲学史上进行的。从古代西方哲学家到现代哲学家,许多思想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设想。古希腊柏拉图首先提出了“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政治共同体”,霍布斯找到了“利维坦”,黑格尔讨论了“伦理精神共同体”,滕尼斯提出了“有机共同体”,圣西门等人创造了“蒂凡尼早餐”,马克思提出了“自由人联合体”,即“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包含了“共同体”的概念。通过对社会历史的反思,他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旧唯物主义的立足点是公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足点是人类社会或人类社会”[1]。马克思批判了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的市民社会,认为它是一个虚幻的共同体。他主张突破资本逻辑的限制,最终确立以人类社会为哲学基石,通过革命由市民社会向人类社会转型的“真正的共同体”,因此,按照其固有的严格逻辑结构马克思根据其社区思想和生产力的发展,将“共同体”概念下的人类社会划分为原始社区、市民社会中的异化社区和自由人联盟三类。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深刻批判了民间社会的“虚幻的共同体”,主张“自由人联合体”是人类社会的真正共同体,反映了他所处时代的思想实质。今天,世界经济正在全球化,世界政治正在发生巨大变化。首先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坚持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核心和精髓。中国共产党第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提出,“我们应该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积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推动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2]。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提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是基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新理念,试图为世界各国的和平与发展做出新贡献。以往的研究侧重于解释《西方哲学史》中哲学家群体或哲学派别的概念和哲学内涵,但他们缺乏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哲学内涵进行系统梳理,并结合人类命运共同体来阐释其现实意义。本文以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基础,探讨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哲学意蕴,阐释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基础。

。人类历史就是社会的发展史。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即人类命运,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哲学问题。马克思认为在原始社会中有一个“本源共同体”,也称为“自然共同体”,“本源共同体”是指社区组织是人们在自然环境中自发形成的。这种自然环境中的群落反映了人类原始的生存状态。滕尼斯还称之为血缘共同体[3]。马克思考察了早期人类社会,发现自然环境是危险的,生产力水平很低,个人力量很弱。人们根据地域或血缘的标准自发地建立起各种氏族和部落。在这一自然秩序的指引下,他们维持着没有明确具体利益区分的荣辱与共的共同体关系。在自然面前,人与动物有着根本的区别,这体现在人类能够集中集体力量,团结合作,抵御自然的挑战。为了在自然界中生存和发展,个体与他人结合形成一个共同体。在这种组织形式中,个人需求自然与社区利益相一致,个人特殊利益与集体利益相一致。当时,由于生产力落后,缺乏物质生产资料,自然社区内的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没有明确的区别。原始氏族的生产生活以整个“共同体”为单位。因此,在此时的社会中,虽然“你”和“我”可以自然区分,但在社会意义上,这个自然而原始的聚集合作组织的成员无法产生清晰的自我意识[4]。可以说,早期人类社会的“自然共同体”只是一个简单的氏族部落定居点,没有条件产生一种有意识和有机的社区意识。

。马克思指出“人类在共同体中生存和发展,共同体使人性得以体现”[5]。随着人类物质生产能力的进步,在强烈的物质利益追求的驱动下,人类社会产生了无利可图和经济剥削的现象,形成了基于以物的依赖性的市民社会和基于人类依赖的原始社会原来的自然群落已不复存在。公民社会按照资本的逻辑运作。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逻辑是指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市民社会的运行秩序是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和溢出。资本的出现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6]。在这个时代,资本绝对占主导地位。资本逻辑是现代社会的基础,是现代国家制度的核心力量,也是现代国家制度的主导力量。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可以做任何事情,甚至承担风险[7]。资本是一种控制和支配人们的外来力量。它总是追求利润。资本寻求在全世界扩张,并从根本上重塑公民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资本作为一种生产要素,不仅具有生产力的性质,而且反映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影响。当作为生产关系的资本与生产力的资本发生反应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受到物与物之间关系的制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异化,从而产生物化逻辑,这在概念上反映在商品拜物教和货币拜物教等各种火山中[8]。

资本论的这一逻辑决定了公民社会本质上是“虚幻的共同体”。资本主义表面上是一个社区,但实质上是一个维护资本家根本利益的工具。对于工人阶级来说,“这不仅是一个完全虚幻的社会,也是一个新的桎梏”[9]。占主导地位的资本逻辑控制着个人,给工人阶级制造了一种幻觉。看来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是一致的。然后,在他们封闭的社区中,资本家将所有不同于自己的社区视为敌人和威胁。为了资本利益最大化,他们不断征服和占领其他社区,在世界上制造争端、冲突甚至战争[10]。因此,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关系的基础对物质的依赖必然是一个虚幻的社会。因此,市民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异化的社会。

。作为一种异见势力,资本逻辑主宰着公民社会的一切。马克思客观地评价了资本的作用。资本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团结无产阶级,为社会革命推翻现有制度创造物质条件。同时,资本催生了科技的快速发展,极大地缩短了人们的劳动时间,提高了劳动效率,为工人阶级的解放和自由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奠定了物质基础。然而,马克思认为,在市民社会中,人们仍然受事物的控制,这体现在拜物教的各种形式中。首先,我们应该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物化逻辑,然后消除基于资本逻辑的现代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建立“加拉比海盗”,即“每个人在自己的联盟中并通过这个联盟获得自己的自由”[11]。要实现公民社会向人类社会或人类社会的转型,全面实现人的解放,必须构建一个新的社区。

的人类社会与人类社会,即人与人之间共生共存的自由状态,与个体人形成自由的“联合体”在社会的内在统一中,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市民社会的欺骗性,认为过去由个人联合形成的虚假社会总是独立于每个人的。“自由人联合体”体现了人的自由的本质[3],他进一步提出了未来社会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即自由人联合体的前提是保证人身自由。人只有通过人与人的共存和社会关系的共存才能获得人身自由。

根据马克思的判断,自由这里是共产主义社会。在共产主义社会,“个人独创性和自由发展不再是空话”[13],也就是说,马克思提出了一个基于人类社会属性的真实社区,旨在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在共产主义社会,个人和社区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没有任何社区限制个人的自由发展或个人受社区控制或统治。个人的利益需求与社区的利益需求一致。个人的自由发展也与社区的发展相一致。人的发展在每个社区也实现了他人的发展,消除了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对立。只有消除私有制和私有制的虚幻共同体,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人类才能实现劳动的解放,实现人的完全解放。

世界进入了一个全球化的新时代,各国和各国人民之间有着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可避免地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在马克思倡导的现实社会中,各国才能实现政治平等和经济协调发展,各国才能实现和平共处和共同繁荣,各国人民才能实现个人自由发展,最终实现马克思在全世界倡导的“最后一餐”[8]. 因此,以为首的新时期中国领导人,把握世界历史潮流,站在全人类视野的高度,提出了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建设一个和谐社会“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15],这将是中国的一项长期历史任务。四中第19次全体会议提出了建立全球治理体系的宏伟目标。公报突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席提出“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和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以推动建设人类共同未来共同体的进程[2]。“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以唯物史观的科学理论为基础,站在人类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制高点,反映了人类对未来更美好世界的愿景和期望。因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在建设方向、道路和过程上与马克思构建未来共产主义的思想基本一致”[17]。只有掌握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才能理解马克思的共同体哲学理论,并以此理论为基础深刻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有利于中国积极参与和发展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不断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伟大实践。

。国家和国家表现出相互依存和共存的内在需要。国际共享、合作、开放和包容正在迅速增长,本应成为发展的主流。然而,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和竞争思维阻碍了国家间的平等合作。甚至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也单方面退出与全球稳定和发展有关的重要国际合作协定,这加剧了全球治理问题。即使在2020年1月,出于解决国内政治矛盾的需要,美国总统特朗普也主动对伊朗发动军事行动,挑起了地区间战争,加剧了国际紧张局势,无视联合国宪章的规定和世界对和平的渴望。此外,世界上其他国际政治、经济、贸易和领土争端仍需解决。

“尽管与马克思时代相比,我们的时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我们仍然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定的太平洋上的时代”[18]。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在当今世界仍然起着主导作用,仍然是前进的方向对马克思来说,自由人联合体是他为人类设计的共同理想。显然,在公民社会中,由于资本不仅追求扩张,而且追求全球扩张,异化的公民社会共同体无法解决国际利益争端和冲突,而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则提供了一条前进的道路,将国家间原有的冲突和战争转化为共同生存和相互依存的关系。在当今世界,人类“越来越成为命运共同体,我在你里面,你在我里面”[19]。今天,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持久和平和普遍安全。这一倡议是解决世界各国之间不平等、不公正和不安全的国际政治和经济局势的一个办法,这不仅是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发展,也是走向真正共同体的一个必要过程。

。在原始社会,人们生活在原始社区,即自然社区,由地理和血缘关系联系在一起。在这个社区里,人们在物质材料上彼此无法区分,他们的个人利益和社区利益实际上是相同的。然而,随着个体家庭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单位和私有制的出现,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逐渐分化、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矛盾、占主导地位的资本逻辑以及资本主义公民疏远的社区是“虚幻的共同体”。马克思倡导的自由人联合体是一部真正的共同体。它是一个消灭国家、阶级和私有制的社区。在公有制下,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没有区别,社会成员享有共同利益。本质上,无论是原始社区、异化社区还是现实社区,都是利益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包括共同繁荣、开放包容和清洁美丽等,都强调了国家的重要性支持政策开放、文化包容、经济共同发展,实现所有参与国的经济繁荣,即不同国家有共同的发展目标,经济利益一致。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口号,而是要在全球经贸交流中真正实现各国的现实和共同利益,最终实现各国人民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因此,在强调共同利益时,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致的。马克思的社区思想包括对公共价值的解释。他强调人们在社区中实现共同价值,即所有成员实现自由发展,倡导社区成员与成员、社区与外界的沟通与合作。在当今世界,来自不同信仰和文化的人有着不同的价值观。人们根据自己的国家价值体系开展经济和文化活动。面对全球治理问题,只有提炼人类共同价值观,才能找到方向和路径,解决全球化带来的公共危机,如全球气候变暖危机、能源危机、粮食问题等,促进各国的交流、合作与共同发展。2015年,在联合国总部会议上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和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互联网技术和经济全球化使人类贸易往来频繁,经济和文化紧密相连,而各国都表现出了相互依存和人民共同的关系,全世界人民都有着共同的命运。为此,各国应坚持联合国宪章规范,摒弃竞争游戏和单层次发展的旧模式,摒弃极端思维方式,建立相互合作、共赢发展的新格局。因此,我们应该推动建设一个人类有共同未来的社会。在这个体系中,我们不仅要满足个人价值理想的实现,还要努力促进共同价值的实现[20]。这个意思这意味着我们要在多元化的价值体系中寻求和凝聚共同的价值,把握全球人民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落脚点,使之成为各国共同的价值追求,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共处和共同发展。因此,在现实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追求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中的共同价值是一致的。总之,

的共同命运共同体倡议体现和反映了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加强国家间的合作共赢,促进彼此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中的《自由人联合体》是一致的。因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是对马克思哲学体系的继承和发扬。深刻理解人类未来共同体理念的哲学内涵,将进一步深化世界各国的共识,不断推动国际社会的全面合作,,推动全球治理合作模式和全球合作治理路径的形成,最终继续推动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的世界政治新局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6.

[2][16]共产F党第中央委员会中国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计划和2035年长期目标的建议[IN]。人民日报,2020-10-29,(1)。

[3][12]孔伟哲学视野中的社区理论——兼论马克思的社区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人民大学学报,中国,2018,(5)。88-97.

[4]夏洛克·赵华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J]重庆社会科学2019,(7):14-23.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1.

[6]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98.

[7]张三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经济全球化计划[J]。观察与反思2017,(6):49-61.

[8][14]王公龙。从公民社会到人类社会——世界历史视角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基础[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8,(6):8-13.

[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编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71.

[10]贺来。马克思哲学的“概念与般的人类命运共同体”[J].哲学研究,2016,(8):3-9.

[1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编辑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99.

[13]中共中央编辑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16.

[15]《赢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赢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58-59.

[17]刘放桐.更广阔的视野,更长远的视野——回顾与展望的补充[J].哲学研究,2018,(12).23-27.

[18].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和现实,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现代化和大众化[n]人民日报,2017-9-30,(1).

人类命运共同体作文范文6

公共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最显著的特征即在于它的公共性。所谓的“公共”,按照现代英汉大辞典中的解释,有如下几个层面的理解:公有的,公众的,公共事务的,社会的,为公的;国家的,政府的,公家的,公立的;公开的,当众的;知名的,突出的;全国的,国际的,普遍的。所谓“公共性”,是基于一定的市民社会的形成和公共领域的建立。根据哈贝马斯的观点,“所谓‘公共领域’,我们首先意指我们的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形成。公共领域原则上向所有公民开放。公共领域的一部分由各种对话构成,在这些对话中,作为私人的人们来到一起,形成了公众。”[1]根据以上的理论诠释以及现代社会的基本情状和未来人类的理想追索,“公共性”应具有如下的基本内涵:

(1)开放性、自由性、交互性。人们在一定的开放的场域相遇,可以自由的交流、碰撞、吸取、磨合,共同谱写人类精神的交响乐章,共同铸就文明的累累硕果。

(2)独立性、批判性、超越性。在公共的场域,每个相对的个体具有独立性,他不依附任何的权力,具有自我表达、自我展示以及对他者进行评判的权利,因而,公共性,从深层次上讲,应该具有一种独立性与批判性、超越性。

(3)民族性与类的融合。在公共时空中的个体是独立的,但不是无所归属的,并且,任何的公共场域都不是虚幻的存在(这里当然不包含虚幻的设计),因而,它首先体现着一定的民族性的精神昭示,而这种民族性又充分蕴涵着人类的终极指向,这即表现为差异性、多元性的共在。

(4)公与私的融合。公与私向来被框架在二元对立的模式中。诚然,按照辩证法的逻辑,二者是对立中的统一,相互依存而又独立,没有公即没有私,反之亦然。但是,在应用和诠释中,二者的对立性往往成为唯一的存在,并内在于人们的行为之中。在真正的“公共性”精神内质中,公与私不应是对立的,而是一种圆融。这种圆融共在的精神内涵,不是得益于西方文化的公私二元的对立,而是受惠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智识慧命:“上下与天地同流”、“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芥子纳须弥”、“壶中自有天地”,在此种“天人合一”、万物圆成自在的生命精神中,个体之“私我”、“小我”即涵纳于宇宙天地之“大我”的境界中,这是一种保存自我而又与他者共生共存的精神理念。

基于此,我们所谈到的“公共艺术”之“公共性”,应作为广义的理解,它更在于通过艺术的多种形式以进行公共精神的构建。因而,单纯强调“公共性”或“艺术性”都会有失偏颇,从而造成对“公共艺术”的曲解和误读。“公共艺术”首先是一种艺术,只不过这种艺术形式有着一种特有的灵魂构筑,即公共精神的指向和铸就。艺术家有权张扬自己的艺术个性,展示自我的设计理念,但这种设计同时又是面向公众的,具有公共性。因而,通过艺术的感召传达公共精神是进行艺术创作的合理内核和必然归趋。实质上,艺术所传达的公共精神是人性的一种表征和显现,是对人之为人的不懈的追问,是使人最终臻达于真善美圆成自在的精神昭示。人们既可以尽情地徜徉于纯艺术的瑰丽殿堂,又可以有感于鲁迅那种“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的精神朗照。在公共艺术的世界中,艺术家在自我展现的过程中与他人相遇,这便构成自我和他者之间的交流沟通,这种交流和沟通,即是自我和他者之间的生命的交流和对话,生命与生命的相沟连、相依偎。公共艺术的生命精神正在于此。艺术家的生命力在这种公共的场域中被进一步的激活,从而得以延续和增盛。汉娜•阿伦特曾谈到:“如果这个世界有一个公共空间,那么它就不只能为一代人而建立并只为谋生而筹划;它必须超越凡人的寿命。……与基督教理解的公共产品不同—一拯救人的灵魂是一种对所有人都相同的关怀一—公共世界是我们一出生就进入、一死亡就弃之身后的世界。它超越了我们的寿命,过去是如此,将来也一样;它在我们出生之前就已存在,在我们的渺渺一生之后仍将延绵持续。这不仅仅是我们与那些和我们共同生活的人共同拥有的世界,而且也是与我们的前人和后代共同拥有的世界。但这一共同的世界只有出现在公共领域中这一程度上,才能在时代的变迁中经久不衰。正是公共领域的公共性,才能在缠绵几百年的时间里,将人类想从时间的自然流逝中保全的任何东西都融入其中,并使其熠熠生辉。”[2]我们生存的世界将逝去,而人类共铸的灵魂将使这个世界绵延共在。艺术家的使命及其所珍视之处便在于此。

以奥运景观设计为例。此次北京奥运景观的设计艺术,是一次充分展示自我、彰显民族精神、与世界各国的多元文化交流的绝好时机和平台,在铸就和高扬公共精神的设计理念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省思。北京奥运景观的艺术设计,遵循“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的宗旨,尽情地展现了人们对生命的真情关爱、对和谐世界的心灵企盼、对自然的挚爱情怀。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设计,吸纳了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的精神理念,将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精神核心呈现出来。在奥运雕塑的作品展中,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艺术家以多种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表达着他们对奥运精神的理解、对文化的解读和对生命的诠释:有抒情的、幽默的、挑战的、可爱的、情趣的,或温润或激情,或内敛或勃发,或传统或前卫,或写实或抽象,尽显艺术家的个性的同时,也在与他者的相遇中进行着自由的交流,公众在这种交流、欣赏、品味和省思中建构着公共精神。

二、诗意的蕴涵

中国曾是充满诗意的国度,一片云尽知心灵的缱绻,一落叶可涵纳春秋,鸟儿可谛听诗人的吟唱,花儿可饱含愁韵与温情。曾几何时,国人能尽享诗意的精神家园。但这已经成为历史,在现代的生存中,特别是在大都市的生存境域中,浮躁、奔忙、沉郁、疲惫等成为现代人生活的写照,人们在片刻的消遣、娱乐之中渴望的是感性的狂欢、压抑的心灵释放,但这片刻的狂欢结束后仍是精神的困惑与茫然。因而,现代人的心灵充满着乡愁,企盼文化的记忆的苏醒。所以说,现代的生存不是要隔断传统,而是应回归精神家园,在其中诗意的栖居。

中国的传统文化蕴涵着生命的诗韵,在这种诗韵中的艺术是对生命的诠释与传达、对性灵的言说与展现。徜徉于中国的艺术世界中,人们可行、可游、可居,“应会感神”、“怡情悦性”,进而获得生命的游弋与安顿。现代的艺术创作应从这种生命的哲思中汲取充分的营养来健康自己,从诗意的灵动中获取心灵的慰藉来润泽近乎干枯的艺术生命。海德格尔曾说艺术能够昭示人存在的本真性,而这种本真性就是诗,“艺术的本性是诗”。正是有了这种诗性,艺术才具有塑造、穿透人类灵魂的能力,具有延脉、展示生命的无穷魅力。黑格尔谈到:“每种艺术作品都属于它的时代和它的民族,各有特殊环境,依存于特殊的历史和其他的观念和目的。”[3]因此,作为现代艺术形式的公共艺术,亦应提取本民族文化的精髓,秉承本民族艺术的生命精神,以营建现代人生存的诗意空间。诗性是人内在的一种生命体验,一种心灵的诉求,也是性灵的彰显,而公共艺术的展现正应根植于这种生命体验之中,因此,诗性理应成为公共艺术的一种灵魂主宰,一种理想的精神诉求。

在北京奥运景观设计的很多作品中,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精神得到呈现,浓厚的诗意萦绕其间。如在建筑景观中,国家体育场“鸟巢”,虽然利用的是现代的建筑材料,但它的视觉形式以及营造的意境却是充满着诗情画意,即古典又浪漫。鸟巢的设计者迪默龙先生说,鸟巢是个形象的比喻,它可以使人联想到一些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事物:棂花窗、冰裂纹瓷器、镂空玉器、新石器时代陶制器皿上的网状图案。而对于一般的公众而言,鸟巢的外观最易使人联想到自然中的一个鸟儿的乐园——那就是它的家,倦了可以休憩的温暖的家;它同样会打开尘封的记忆——儿时游玩的天堂。如此意境,会撩动现代人一种归根的意识,一种激情澎湃后的宁静追求。因而,鸟巢的建筑是现代的,同时又是古典的、诗意的、浪漫的。

奥运的雕塑景观凝结了东西方的文化因子,其中不乏蕴涵诗意的作品,如《奥运之翼》,男女并肩携手向前奔腾欲飞,奥运五环化为其羽翼高飞飘举,这一情景在蓝天白云无垠天宇的映衬中,展现了人类以自己的奋争来圆梦的激情与渴望,也寓意着人涵纳在宇宙之中,与天地同在的和谐境界。与优雅婉约的诗情相比,此种诗境更增添一种生命的豪情与奔放,亦具一种超越飘逸之感。诗情缘自生命基底的情感,这类公共艺术作品正是巧妙和谐的利用了空间的视觉效果,撩动着人们的内心情感,营造着诗意的空间,从而展现着生命的张力和亲和力,进而触动灵魂的深处。

但是,颇为令人遗憾,也是值得反思的是,奥运雕塑景观的作品精品甚少,缺乏那种震撼心灵、具有独特审美效果的作品,传统文化的底蕴表现不够,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并没有充分地展示出来。尤其应该指出的是,有些作品明显是没有领会中国艺术的精神内涵,只是摘取一些表层的东西进行装点,因而,作品的表现不仅肤浅,而且显得忸怩做作、搔首弄姿,人为的、强制的、雕琢的痕迹太浓、太盛。不仅是对中国的文化,对西方文化以及对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的理解都有过于表面化的倾向。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仅仅是符号、装饰、风格、形式的因袭摹写,她都有着鲜活深邃的源头活水,即她的生命精神,她的生存基底,这只有创作者以其生命来领会、体验、把握到这一文化的精髓,才能够有震撼心灵的、永恒的艺术作品问世。

三、意义的生成

人是一种寻求意义且依凭意义而生存的存在,这是人之为人的最为根本的层面之一,也就是说,人是一种寻求意义生存的物种。何以如此?弗兰克尔认为,人寻求意义缘自人类生命中原始的力量,这种力量的最基本动因即是“意义意志”,它能够使人超越现世生存去获得终极的意义。弗兰克尔的这种观点很有启发,意义的追问以及求解意义的生存本是人之生命的自然归属,人无法容忍生存的空虚,尽管现代人有时会把意义的追求嘲笑、蔑视,甚至给予抛却、碾碎,但是,他们的空虚的痛苦,心灵的漂泊感正说明“意义意志”之于他们生命存在的意义。

古往今来的哲学家、逻辑学家、语言学家等都在从不同的视角对意义进行关注和叩问,柏拉图认为“意义是永恒的原型”,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考虑人间事务时,不能把人当作原本意义上的人来加以考虑,也不能在凡尘俗世中去探寻什么是会泯灭的,而只能在他们具备永恒的可能性这个程度上来考虑他们。”[4]将意义同永恒性相涵纳,说明人的意义生存贯穿于人类的生命历程,且成为人的最终的形上追求与生命的归依。由此可知,意义的存在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这一过程在艺术领域尤其显著。艺术的意义呈现是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传达自我的生命意义以及对于社会的存在意义,正如康定斯基在《论艺术的精神》中所言:艺术创作是为了人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是要“将光明投向人的内心黑暗中去——这就是艺术家的使命。”[5]正是在艺术家的不断的创作中,意义不断地生成,从而照亮并且主宰人的生命行程。因此,我们可以说,艺术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这种生存不懈地追问着生命的真谛。对于公共艺术来说,其所铸就的公共精神、所陶冶的艺术灵魂,都不仅仅是属于艺术家个体的生命存在,彰显其个人的意义生存,而是在用各种公共艺术的符号语言对公众言说着一个意义世界,构筑着一种精神生命的屏障。创作者与公众相遇交流的过程就是一个能指与所指建立意指关系的过程,也就是符号意义生成的过程,这种意义会根据场的变迁不断地变化、延伸、衍生,进而还会生发出新的意义,因此,意义的生成即可看作是生命的不断地提升和超越的历程,进而臻达理想的彼岸。公共艺术的存在的意义正是可通过与公众最亲近的艺术形式,最现实的生存方式进达那种已经被现代人淡化出去的理想境界,能够穿透其灵魂,深入人性的基底。

鉴于此,如何在公共艺术的设计中使创作者与公众能够达成这种意义的生成共识,是值得当代公共艺术设计应该着力反思和探索的问题,这关系到公共艺术生命力的展现及其存在的价值。应该说,公共艺术不仅仅追求艺术形式和视觉效果的问题,它还关乎场的意识、艺术家的文化底蕴、对公众的理解和挖掘,以及公众的参与和文化的选择等等。美国著名城市学家伊里尔•沙里宁曾经说过:“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我们说,看看城市的公共艺术,即可知道艺术家的兴趣、追求和使命,即可明晓公众的思想、生活和文化,即可呈现意义是否在生成着、支撑着人们的生存。

奥林匹克运动不仅是一项体育事业,同时也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事业等全方位的社会互动活动。《奥林匹克》指出:“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均衡发展的一种人生哲学”,“奥林匹克谋求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的融合,创造一种以奋斗为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作用并尊重基本公德为基础的生活方式”,“奥林匹克的宗旨要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社会。”[6]可见,奥林匹克运动是提升人的意义生存的一项活动,因而,相应的公共艺术设计也应是以建构意义的生存方式而进行。如雕塑景观《天行健》,由来自台湾的杨奉琛创作,雕塑蕴涵着深厚

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呈现着厚德载物的醇厚博大与天行健的搏击阳刚,张扬着一种独特的生命之美。一些具有历史记忆的作品也会使人们在历史的行程中、在文化的积淀中回味、省思自己的生存。

艺术的真谛在于艺术给予人的不仅是视觉上的瞬间感受,而且是契入灵魂深处的生命的意义体验,从而臻达有灵魂相守的人生境界。精神生命获得永恒,艺术亦永恒。

参考文献:

[1] 尤根•哈贝马斯:《文化与公共性》,汪晖、陈燕谷主编,北京三联书店,1998,125。

[2][4]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竺乾威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42、43。

[3] 黑格尔:《美学》(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46-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