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概念范例6篇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概念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概念范文1

【中图分类号】 G 479 G 478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9-1117-03

【关键词】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学生保健服务

2009年9月,国家教育部体卫艺司下发了《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规范了学校开展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内容[1]。2008年9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2005-2010年)指出: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要求及相关规定,城乡各类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加强健康行为养成教育……,在各类学校中开展健康促进学校创建活动。本世纪初,健康管理的概念传入我国并迅速得到推广应用,2005年10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将“健康管理师”列为我国第四批新职业之一。不少专家提出了在学校开展健康管理的思想[2],并在《健康管理师》培训教材中首次提出了学校健康管理的概念。

上述指导学校卫生工作的相关文件或文献,出现了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管理3个不同的概念,这3个概念所传递的内容是否相同;学校卫生工作(包括学生体质健康工作)应主要是健康教育,还是健康促进或健康管理。如果不对其进行认真分析和理解,就容易导致学校卫生工作思路混乱,影响学校卫生工作的健康发展。

1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与健康管理的概念

1.1 健康教育与学校健康教育 季成叶[3]认为,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教育活动向个体或群体传播健康知识,使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并促使人们自愿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达到消除或减少健康的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死亡率,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也有学者认为,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强调健康教育的形式是健康信息传播,实质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行为干预活动与过程,核心目标是通过教育帮助人们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即终止危害健康的行为,实践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强化已有的健康行为[4]。

健康教育与卫生宣教不同,具有传播对象针对性强,目标定位重在行为改变,信息流向以双向为主,传播途径是多渠道、多方法,重视传播对象“注意、知晓、理解、接受”4个方面的心理过程,行为作用特点表现为自愿改变、主动采纳,有系统的学科体系等诸多特点。

而学校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学生为对象,针对其学习、发育特点和对健康的需求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健康知识和技能的传播,使儿童青少年获得必要的卫生科学知识,树立正确的健康价值观,养成健康行为和良好的生活方式,从而预防/减少疾病,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发育和健康。

学校健康教育主要形式为健康教育课、健康咨询与个人劝导、讲座、同伴教育、利用媒介技术、参加社会性的健康教育活动等。

1.2 健康促进与学校健康促进 198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渥太华》中指出,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维护和改善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这是一个包括社会和政治综合性的过程。它不仅仅是加强个人的技能和能力,还包括改变社会、环境和经济的条件来减少他们对大众和个人健康的影响。健康促进是增强人们对健康决定因素的控制能力,从而改善其健康的过程。

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区办事处《健康新地平线》指出:健康促进是个人和家庭、社区以及国家一起采取措施,鼓励健康的行为,改善促进人们实施健康行为的环境,增强人们改善和处理自身健康问题的能力。其内涵包括了健康教育及其他能够促进行为和环境向有益于健康方向改变的一切支持系统。

2000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布伦特兰在第五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对健康促进作了更为清晰的诠释:健康促进就是要使人们尽一切可能让他们的精神和身体保持在最优状态,宗旨是使人们知道如何保持健康,在健康的生活方式下生活,并具备作出健康选择的能力。健康促进所阐述的就是做决定。健康促进的核心就是增权,使人们得到更大控制其影响健康的决策和行动能力的过程。

学校健康促进是在学校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强调通过学校、家长和学校所属社区内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给学生提供完整的、积极的经验和知识结构,包括设置正式和非正式的健康教育课程,创造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提供合适的健康服务,让家庭和更广泛的社区参与,共同促进学生健康。学校健康促进的目标人群可以分为一级和几个次级。一级目标人群指学生(包括大学、中学和小学)群体。次级目标人群包括学校领导、教职员工、学生家长、社区领导。

健康促进的基本策略是制定健康公共政策、创造支持性环境、强化社区行动、发展个人技能、调整卫生服务方向等5个方面。而学校健康促进的实施涵盖了学校健康教育、学校健康服务和学校卫生环境三大范围。学校健康促进的实施内容包括学校健康政策、学校健康教育(健康课程教学、健康活动、健康咨询)、学校健康社会环境(人际环境、事物环境、学校物质环境)、社区关系、个人健康技能、学校卫生服务等6个方面[5]。

1.3 健康管理与学校健康管理 198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渥太华》中重申:“应将健康看作是日常生活的资源,而不是生活的目标。健康是一个积极的概念,它不仅是个人身体素质的体现,也是社会和个人的资源。”缘于对健康内涵的新的认识,考虑到所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资源需要管理,由此诞生了“健康管理”的概念。

目前对健康管理的概念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陈君石等[6]认为:健康管理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其宗旨是调动个体和群体及整个社会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健康管理的具体做法是为个体和群体(包括政府)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健康信息并创造条件采取行动来改善健康。陈建勋等[7]则认为,健康管理是对个体及群体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即对健康危险因素的检查监测(发现健康问题) 评价(认识健康问题) 干预(解决健康问题)循环的不断运行。其中干预(解决健康问题)是核心。其目的是调动管理对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改善效果,保护和促进人类的健康,达到预防控制疾病的发生,提高生命质量、降低疾病负担的目的。该概念更准确地概括了健康管理的实质及特点,认为健康管理就是认识风险、评价风险和管理风险。

关于学校健康管理的概念目前只在《健康管理师》一书中有所提及,认为:“学校健康管理是通过学校健康促进、健康监测和常见疾病预防,教学过程和健康教育为一体的管理,积极动员学校、家长和学校所属社区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给学生提供完整的、积极的经验和知识结构,包括设置正式和非正式的健康教育课程,创造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提供合适的健康服务,让家庭和更广泛的社区参与,共同促进学生健康。”

2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与健康管理的区别

2.1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从上述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概念可以看出,健康促进远远超出了以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要求调动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广泛力量,改变影响人们健康的社会和物质环境条件,从而促进人们维护和提高自身健康的过程。

健康促进可以看成是一切能够促使行为和生活条件向有益于健康改变的教育和环境支持的综合体,或使人们得到更大控制其影响健康的决策和行动的能力的过程。也有人认为健康促进或可简单看成:健康促进=健康教育+健康政策。

从内容体系上看,健康促进缘于健康教育,又大大超出了健康教育的范围,是构建在行为学、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预防医学、社会科学和政治学等多学科基础上的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体系。

健康教育重在健康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是实现教育对象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内在动力,而健康促进则在实现健康教育功能的基础上,调动更广泛的资源,强调学校领导、教职工、社区、家长的积极参与,营造更有效实现健康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效果的外部条件。

2.2 健康促进与健康管理 从健康管理的概念来看,健康管理就是认识风险、评价风险和管理风险,其更看重对个人或群体健康危险因素的识别、评估,并通过干预减少危险因素可能对个人或群体健康的不利影响,强调运用管理学手段实现健康资源的高效利用,其干预部分更具有针对性,体现出健康管理对个人或群体健康的维护效果的高效性。

从健康管理和健康促进的实施内容上看,健康管理实施的内容是根据管理群体的年龄结构、环境因素、经济社会条件及存在的健康问题的不同,而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其内容更注重针对性、时效性,尤其是健康资源的合理配置(注重管理效率原则)。健康管理的重点是通过健康体检和监测,发现并评价可能危害健康的危险因素,而后针对危险因素开展健康教育为主要手段的健康促进或干预活动,以减轻或消除危险因素可能造成的健康危害。而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则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则更注重基础性、全面性和教育性,主要是针对在校学生的学习、发育特点和对健康的需求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健康知识传播和技能培训,使儿童青少年获得必要的卫生科学知识,树立正确的健康价值观,养成健康行为和良好的生活方式,从而预防/减少疾病,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发育和健康。

由此,可以将学校健康管理看成是建立在对健康资源实施高效管理基础上的,主要针对学生个人或群体健康危险因素或健康问题所进行的健康促进活动。

3 学校卫生工作新思路

通过对上述健康教育相关概念的辨析,笔者认为,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管理3个概念相辅相成,均是开展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手段。结合多年来从事学校卫生工作实践,笔者提出今后学校卫生工作开展可以遵循以下思路。

3.1 以健康教育为学校卫生工作主体 学校卫生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卫生工作的主体是学校健康教育,承担着培养学生健康意识和公共卫生意识,掌握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职责。

鉴于此,国家教育部体卫艺司于2009年9月颁布实施了《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健康教育是以促进健康为核心的教育。通过有计划地开展学校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自觉地采纳和保持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为一生的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纲要指出:“学校健康教育要把培养青少年的健康意识,提高学生的健康素质作为根本的出发点,注重实用性和实效性……,做到突出重点、循序渐进,不断强化和促进健康知识的掌握、健康技能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形成、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建立。”

纲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对健康教育提出的工作要求,依据《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及新时期学校健康教育的需求,将中小学健康教育内容涵盖了“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等5个领域。并根据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依照小学低年级、小学中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年级、高中年级5级水平,把5个领域的内容合理分配到5级水平中,5个不同水平互相衔接,完成中小学校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

《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无论从其指导思想、原则目标,还是内容体系,均体现了学校健康教育在学校卫生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只有将学校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卫生工作的主体,才能真正发挥学校的教育主导作用。

3.2 以健康促进为学校卫生工作理论指导 由于健康教育只注重健康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如果缺乏健康促进的环境支持体系,健康教育的效果将大打折扣。因此,学校卫生工作必须在健康促进理论指导下以健康教育为主体开展工作,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校健康教育开展的条件相对比较简单,但学校健康教育要有效地开展起来,并将健康教育的内容真正转化成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技能却并非易事,没有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行政、师生员工、社区、家长的共同参与,很难实现健康教育的目的和学校卫生工作目标。

因此,学校卫生工作一定要以健康促进理论为指导,强化健康教育支持环境的营造,充分利用各种健康教育资源,才能保障学校卫生工作各项目标任务得以实现。

3.3 以健康管理为学校卫生工作重点 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表现在2个方面:一个是学生的健康教育任务,另一个是学生的健康保障任务。以健康教育为主体的健康促进工作能很好地实现学生的健康教育任务,而健康管理则是实现学生健康保障任务的重要手段。

在当前的学校卫生工作中,很多学校常常重视学生的健康教育任务,而忽视了学生的健康保障任务。表现为学校一方面积极地对学生开展以健康教育为主体的健康促进活动,而另一方面又缺乏对学生健康问题或健康风险的识别、干预和有效管理,导致学生健康得不到有效保障。

因此,学校卫生工作在实施以健康教育为主体的健康促进活动过程中,应重点加强学生健康管理工作,即加强对学生健康问题或健康风险的检测与评估,并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促进活动,有效改善学生群体中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或降低学生群体中存在的主要健康风险,以完成学校卫生工作中学生健康教育和健康保障两大任务,促进学生健康水平的整体提升。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健康管理均是指导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概念,学校卫生工作要健康发展,一定要依据《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卫生工作的主体,以健康促进理论指导学校卫生的全面工作,并重点通过健康管理实现对学生健康问题或健康风险的有效管理,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促进活动,全面促进和提升学生健康水平。

目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均广泛实施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但在具体实施过程当中普遍存在“重测试而轻服务与管理”,以及缺乏对体质弱势群体进行必要的管理与干预。这也是导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的效果不佳,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得不到根本性扭转的重要原因。通过上述健康教育相关概念的辨析,可能为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支持。

4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教体艺[2008]12号)[EB/OL][2009-09-25]. moe.省略/edoas/website18/40/info1253859485150640.htm.

[2] 赵彦.我国学校实施学生健康管理新战略的研究.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7,21(4):13-16.

[3] 季成叶.儿童少年卫生学.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89.

[4] 吕姿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12.

[5] 傅华,李枫.现代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298-306.

[6] 陈君石,黄建始.健康管理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1.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概念范文2

关键词:中医;治未病;疾病预防;趋势

中图分类号:R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7717(2008)05-1090-03

Analyzing the Tendency of Disease Prevention

by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of Prevention in China

ZHU Min(Jiangsu Province Department of Health,Nanjing 210008,Jiangsu,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systemically summaries the actuality and challenges of the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erformance by using the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of prevention. On the basis of that, the author has deeply analyzed the current problems, and the requirements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ment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contemporary life science, what's more, supplied the reliable theory base for the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erformance in China.

Keywords:Chinese medicine;theory of preventive treatment; disease prevention; tendency

中国传统文化早在2000多年前就明确提出了“预防”的思想,如《周易•既济卦》说“君子思患而预防之”,可算是有文字记载的源头了。而中医治未病理论蕴含了丰富的预防医学的先进理念和技术方法,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分析我国目前疾病预防控制的现状和面临挑战,对于合理把握疾病预防控制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提升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水平、完善预防保健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中医疾病预防传统思想“治未病”理论内涵

中医药传统“治未病”较早源于中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受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的阐发,后经历代医家不断丰富和发展,到明清已经初步形成较为完备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可以概括为:以健康为核心,包括无病养生、防患未然,欲病救萌、防微杜渐,已病早治、防其传变,病后调摄、防止复发4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在辨证论治和整体观的原则之下,以健康为核心,贯穿个体化、积极主动地开展防治结合的全程养生和预防的理念。

1.1 无病养生 防患未然

所谓治者,此处为“治理、调摄”之意。治未病即指在身体尚未发生疾病之前就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加强养生保健调理,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抗御能力,防止疾病的发生。于疾病未生之时进行治理和调摄,也就是重视养生保健的思想。

1.2 欲病救萌 防微杜渐

疾病虽未发生,却已出现某些先兆,或疾病已经处于萌芽状态时,应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微杜渐,及时把疾病消灭在起始和萌芽状态。正如《医学源流论》云:“病之始生浅,则易治;久而深入,则难治。” 1.3 已病早治 防其传变

治未病要善于把握疾病的传变规律,“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疾病发生的初期,就及时防止或阻止疾病的发生、蔓延、恶化或传变,救急防危。在疾病初期,一般病位较浅,病情较轻,对正气的损害也不甚严重,故早期治疗可达到易治的目的。

1.4 病后调摄 防止复发

疾病初愈,或处于疾病尚未发作的间歇期,虽然症状消失,但此时邪气未尽,正气未复,气血未定,阴阳未平,必待调理方能渐趋康复。

2我国疾病预防控制的发展现状和面临挑战

2.1 我国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工作取得重要成效

回顾我国卫生工作的发展历史,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虽经过几次调整,但“预防为主”一直是我国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我国政府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疾病预防控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1961年,我国第一个宣布消灭天花,比全球最终消灭天花提早了16年。此后,又陆续有效控制了霍乱、鼠疫、回归热、黑热病、斑疹伤寒等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基本控制了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同时,颁布实施了《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国境卫生检疫法》等一系列疾病防治法律法规,构建了从国家到地方一整套医疗预防保健网络,拥有560万卫生人员,33万个卫生机构。据统计,中国人的平均期望寿命由建国前的35岁提高到71岁,婴儿死亡率由200‰下降为25.5‰,孕产妇死亡率由1500/10万下降到51.3/10万,农村改水受益人口比例达到93.8%,农村饮用自来水的人口比例达到60.0%,法定报告传染病总报告发病率降低到235.85/10万,死亡率降低到0.53/10万,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专业队伍已具一定规模,疾病防控与卫生监督体系基本形成,部分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已得到控制或基本消灭,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得到明显的改观。

80年代初我国加入世界卫生组织后,预防医学的许多领域都与国际组织或友好国家建立了联系,使我国的公共卫生工作跨上了一个更广阔的平台。80年代中后期,我国先后引入国际资金合作项目,对冷链建设,计划免疫,消灭脊灰、艾滋病、性病、结核病、血吸虫病、麻风病、疟疾、寄生虫病、碘缺乏病等以及加强农村妇幼卫生建设和卫生防疫站机构建设、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建设等投入大量资金和设备,建立工作机制,培训专业人才,提高技术水平。通过合作项目,使我国一些传染病的控制水平和效果,按期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目标要求。

90年代中期,根据我国社会疾病谱和公共卫生服务需求变化以及世界卫生组织对非传染性慢性病的重视和关注,我国也把传统的公共卫生是单纯应对传染性疾病的概念,扩展到非传染性慢性病领域(包括伤害和精神卫生领域),并以“疾病预防控制”替代传统的“卫生防疫”概念,并在卫生行政和专业机构设置上予以体现。同时为扩展工作,迅速引进世界银行贷款“健康促进”项目,把国际上先进的“健康促进”概念应用到非传染性慢性病,以及与行为、心理卫生关系密切的传染性疾病(AIDS、STD)的预防控制中去。实践证明,这种新概念、新方法在疾病预防控制中显示出重要作用。

2.2 新时期我国疾病预防面临的主要挑战

2.2.1 重大疾病的双重威胁 一方面,一些原有传染病如肺结核等的流行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新发传染病如SARS、AIDS、肺结核以及禽流感等的问题又显得日益严重;另一方面,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免疫病以及遗传疾病等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逐步成为人类的主要疾病和主要死亡原因。按WHO分析,中国的疾病负担以非传染病为主,约占55%以上。2002年WHO根据各成员国官方报告统计数据进行疾病负担(DALY)分析的结果表明,在西太区的儿童和成人低死亡率国家(我国属这一类),总DALYs为248256(x1000),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占9.37%,非传染病占64.36%。全球慢病总死亡数中约半数为心血管疾病,且79%发生在发展中国家。预测到2020年慢病死亡将占总死亡数的3/4,71%的缺血性心脏病、75%的脑卒中、70%的糖尿病死亡都将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从传统的传染病和普通病转变为重大的慢性及退行性疾病和新的传染病。

2.2.2 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健康需求 医学是与人的生命直接相关的科学,直接关系到人类基本需求的满足及满足程度,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幸福。尽管世界卫生组织早已提出了身心健全与环境和谐一致的完善的健康概念,但限于以往的经济、文化、医疗水平,人们往往把健康仅仅看做是没有疾病和虚弱。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不断增加。除了疾病防治之外,人们对无病情况下的健康需求也日益增加,并追求身体、精神与自然、社会的健全完满和谐状态。医学也在逐步由医疗向保健和预防转变,作为这种转变的具体体现,符合我国国情的预防保健体系的建设已被提上了政府管理者的日程。

2.2.3 人口老龄化带来巨大的压力 随着人口寿命的明显延长,人口结构变化老龄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我国老龄人口的比重到2020年也将从日前的8%分别上升到15%以上,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06年2月23日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中国1999年进入了老龄社会,目前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老年化社会的逐渐形成,“健康的长寿”将成为社会的迫切要求,老年卫生保健将成为重大的卫生任务。而且随着世界性人口老龄化的趋向,必将对疾病预防带来巨大压力,一方面从医学发展的角度要探讨老年健康保健和老年性疾病的发生机理及其防治,包括老年性精神障碍的发生机理和预防对策;另外一方面急需寻求创新现有的疾病预防的方式和体系,以缓解对有限疾病预防资源的拥挤。

2.2.4 社会心理环境变化带来新的冲击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大、不合理膳食等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引发或加重了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诸多慢性疾病,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烟草及其他不良行为也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和公共卫生问题。与此同时,生存环境和方式带来的种种客观压力导致人们身心经常处于应激状态、亚健康状态和精神空虚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导致各种健康危险因素发生频率增加,给疾病预防带来新的问题。此外,全球化与城市化使得疾病传播更为迅速;流动人口成为疾病预防的脆弱人群;环境污染与生态环境变化对健康和疾病已经并正在产生严重影响;食品安全对健康影响引起人们广泛关注;职业危害与伤害事件频发,成为公共卫生突出问题之一,都给疾病预防带来了新的挑战。

3 中医治未病理论视角下现代疾病预防发展趋势

3.1 疾病预防控制变得更加复杂

中医对生命体的多样性、复杂性的认识,决定了治未病本身的复杂性;疾病是复杂的,不仅生命体本身病理过程复杂,而且心理、社会、环境等因素都会影响病理过程;许多复杂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癌症、艾滋病等皆是生命体多层次、多层面因素作用的结果。而继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在过去的50多年内,实验生命科学的主要目标是寻找特定的基因或蛋白质,从而在分子水平上根据个别的基因或蛋白质行为来解释生命活动。随着生命科学的进步和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过去得到的图景过于简单,生命实际上是一个由成千上万种基因、蛋白质和其他化学分子相互作用构成的复杂系统;对于高等生物而言,除了分子层面的复杂行为外,还有着细胞、组织和器官等不同层面的复杂活动;生命现象是这样一种复杂系统的整体行为。基于以上认识,2003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提出了生物医学发展的又一个大规模规划,即生物医学“路线图”计划,该“路线图”计划倡导交叉,鼓励冒险,提倡定量化及数据共享,推动大生物学研究,认为其主要目标是研究和理解复杂生命系统,因此疾病的预防也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

3.2 疾病预防控制需注重系统和整体

中医治未病强调人作为有机联系的整体,预防保健一定要注重其整体性;而以“系统生物学”等为标志,现代医学的发展开始逐渐从还原论的唯一方向,朝向了系统关联和整体因素的考虑。“系统生物学”是在海量数据的基础上,以整体、系统为目标,回答生物分子如何通过复杂相互作用产生表型的新兴研究领域。系统生物学更强调的是医学、生命科学在研究方法和观念上的突破,强调计算与实验交融的研究方法,并开启了生物医学研究的新途径。以整体性研究为特征的“系统生物学”被认为是“21世纪医学和生物学的核心驱动力”,这和中医治未病的整体观理念不谋而合,都启示疾病预防也必须更加注重整体和系统效应。

3.3 疾病预防要追求内外环境统一

中医治未病理论所昭示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的理念,要求养生保健要做到与外环境的和谐统一。而20世纪50年代以后,各种慢性病成为了人类健康最大的威胁。人类明确了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是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除了生物学因素外,还与人的生活习惯、心理活动、行为方式、环境污染等有密切关系,有人提出人类已进入慢性病、生活方式病或现代文明病时代。1991年WHO全球调查的结果表明,对于人的健康和寿命来说,遗传、环境、医疗各占15%、17%、8%,而生活方式和行为却占60%,居主导地位。20世纪末,全球医学界大讨论的最终结论是:最好的医学不是治好病的医学,而是使人不生病的医学。医学模式也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相结合的新医学模式。这种现代医学模式和中医治未病的基本观点趋同,即在不排斥生物学研究的基础上,强调重视环境、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疾病的影响,强调人的心理与生理、精神与躯体及机体内外环境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因此疾病预防也要追求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和谐。

3.4 疾病预防须贯穿生命的始终

中医治未病所强调的是防治的紧密结合,防患于未然的思想要贯穿在疾病未发、未成、未传和未复的全过程。与此同时,许多科学家在生命科学领域面临的挑战就是如何认识和防治复杂性疾病。现阶段,常规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不能根治糖尿病,肿瘤这样的复杂性疾病。虽然科学家们也在探索基因治疗和细胞疗法,但是迄今还未取得成功。故只有以提高病人的幸福指数为着眼点,从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入手,采取对生命全过程的健康监测,强调健康维护,控制疾病发展。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群体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要求得到健康的维护、保健的满足,越来越追求健康和长寿,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因疾病得到医治,而是更加追求未病之前的预防,追求强身健体,因此预防保健也必须随之贯穿生命的全过程。

3.5 疾病预防开始强调个体化策略

中医治未病理论认为每个个体都是不同的,具有自身的特点,预防保健需要辨证论治,制订个体化的方案和策略。现代医学也认为,人类疾病是遗传(基因组信息)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复杂动态系统脱离正常运行状态的结果。除获得性疾病(外伤、感染等)外,人类疾病按遗传学分类主要可分为染色体病、单基因病和多基因病。即使是以环境因素为主要致病原因的获得性疾病,每个个体对微生物或创伤的抵抗、修复能力也因遗传背景不同而异。并且,由于遗传的差异,药物的作用不同,发展出了药理基因组学。同时,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学服务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转变。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的以及个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变化,角色差距,价值观念的转变及冲突等,都会引起人体生理的和心理的变化。而作为每个个体存在的人,其健康状况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下,受不同的社会心理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及个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所以结合中医治未病理论,医学的发展需转变到对异质性、个体差异及个体化的综合把握,预防保健同样需要建立在一般规律基础上的个体化需求方案。

3.6 疾病预防要保持动态和主动

中医治未病提倡预防保健要围绕健康这个中心,动态调整、主动养生。由于对抗治疗不能治愈慢性疾病、复杂疾病,反而使医疗费用的不断上升以及所带来的沉重家庭和社会负担,促进了现代医学服务模式的转变。医生从单纯的诊治疾病发展到对人群健康和疾病进行管理,强调对疾病到健康连续过程中,机体整体生理病理状态的动态把握度,调节诊断、治疗和保健的实施策略,以及对慢性疾病、复杂疾病和老年病等的防治与日常饮食起居思行等大众文化有机相关,融治病于自然生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学科技的进步,身体、精神、社会三维健康概念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健康”这个词语本身已经多元化了。不再是“人体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这样简单,而是发展出心理健康、健康状态、健康生存方式、健康行为方式等诸多新的延续。纯粹对抗性的疾病治疗方法已明显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而根据中医治未病理论对相关慢性疾病的生活化的动态和主动预防将会极大的改善病人的生活状态,最终促进人类的健康。

总之,中医治未病的“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原则,主张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做出个体化预防保健的理念,恰恰与医学生命科学发展的趋势高度趋同,通过发挥中医治未病理论所蕴含的丰富理论和方法,应该说,为提高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对构建我国中西医结合构建现代疾病预防保健体系提供了有效途径,也为促进新形势下中医和中西医的共同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

参考文献

[1] 王正伦.预防医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

[2] 顾婉先.预防医学概论[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6.

[3] 卫生部.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S].2005.

[4] 卫生部.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十五”规划纲要[S].2001.

[5] 王陇德.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管理的发展与展望[C].预防医学学科发展蓝皮书,2002.

[6] 于竞进.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系列研究项目概述和进展[J].中国卫生资源,2006,9(3):25.

[7] 龚向光.疾病预防控制资源配置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05,8:126.

[8] 张瑜.简析当前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的重点任务[J].湖北预防医学杂志,2003,2:10.

[9] 陈政.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与形成机制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4,20(5):106.

[10] 刘荣海.当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的困难和对策[J].江苏卫生保健,2003,3:15.

[11] 孔灵芝.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现状、发展趋势及防治策略[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2,1:75.[12] 张焕生.探索疾病综合防治模式,提升疾控机构能力水平[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6,6:68.

[13] 戴志澄.我国实施预防为主方针的历史经验[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3,4:26.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概念范文3

关键词:健康新概念;公民素养;生物学;课堂;家庭;社区

健康是永恒的话题,是人生的第一财富。长期以来人们把健康理解为“不生病”,只有在感觉到健康有了问题,才去寻医问药。其实这种理解是片面的。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新概念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其核心是由消极被动地治疗疾病变为积极主动地呵护健康,由治疗躯体性疾病发展到治疗心理性疾病、社会性疾病、道德缺损性疾病等。

如何实现和转变新健康理念呢?要真正落实好新课标提出的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将健康教育落实在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活动中

对大众媒体的调查结果突出地反映出社会对生物学教育需求集中于人类的健康,所以生物学课程的内容也做了很大的调整,以适应社会和日常生活对生物学教育需求的增加。教师要精心组织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接受并形成良好的健康态度和生活习惯。

以下是我在生物学课堂上针对健康教育开展的教学活动:

(1)以小组为单位收集相关资料。如,在第5单元第15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中,以遗传和变异的基础知识为依托,要求学生理解遗传病和优生优育的知识。我在教学过程中着重指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常见的遗传病,如,白化病、色盲、血友病、先天性聋哑和先天性智力障碍等,了解这些遗传病带给人体的痛苦和危害。在此基础上我重点强调遗传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近亲结婚,这样学生就有了劝阻自己及亲朋好友近亲结婚的强烈意识和正确的观念。(2)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调查活动。在“感知信息”的教学中,我将“养成良好的用眼用耳习惯”作为一个教学重点。(3)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在“传染病”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讲述自己生病(流行性感冒)的痛苦经历,引导学生以此展开探究。(4)专题讲座。如,青春期卫生讲座(男生、女生分开)。(5)利用学校橱窗,开展宣传活动。如,“的危害、拒绝”专栏、“预防艾滋病”专栏、“春季传染病预防”专栏等,全校师生都从中受益匪浅。

二、让健康教育走进家庭

根据近几年来我国有关健康教育的学术论文,专家认为社会公民的健康教育水平有待提高。培养青少年具有健康意识和健康知识的素养是生物学课堂不容忽视的重要任务。同时我们还要让我们的青少年成为每一个家庭的健康教育宣传小能手,让我们的每一个家庭都重视健康。

就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们培训的家庭健康教育主要内容有:(1)家庭环境卫生。室内干净整齐,物品分类摆放,请开窗通风。(2)家庭成员的生活方式。作息时间要有规律,保证充分的睡眠;不吸烟,不酗酒;合理膳食,注意食品安全,不吃垃圾食品等。(3)加强体育锻炼。家庭成员要按年龄和作息时间的不同进行有规律的锻炼,同时要防止肥胖等。(4)防病知识。常见疾病的预防,不滥用抗生素,有病及时看医生,家庭急救常识,建立家庭小药箱等。(5)特殊人员(老人、小孩)。注意小孩的饮食安全,如不要过早吃花生等大颗粒食物。多关心老人,尤其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家人要有急救常识。

三、走进社区,共同普及健康教育

通过网络查阅和走访附近社区,得知每个社区都有周密的健康教育计划,并且结合季节、性别、年龄等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活动。以下是学校附近社区的健康教育计划:(1)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健教工作网络。(2)开展预防控制艾滋病、结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乙型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的健康教育。(3)普及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卫生科普知识,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人们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4)利用“爱卫月”“科普宣传周”进行卫生法规、健康知识宣传和普及。(5)宣传卫生常识、“慢四病”的防治等知识。(6)利用活动室等健身场地,定期开展老年健身、赛等活动,组织开展秧歌表演、健身晨练活动。(7)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组织妇女体检。(8)做好青少年的健康教育,配合学校组织开展寒暑假公益活动、法制教育工作计划、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卫生保健教育等活动。

从中我高兴地看到社区也是很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教育,也很乐意和学校配合,一起共同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我们利用寒暑假走进了社区,开展多项有益青少年的健康教育活动。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概念范文4

【关键词】公共卫生 人类健康 生存环境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4-006-03

随着历史的进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公共卫生与健康促进的理解越来越深刻。它探讨内外环境以及社会活动对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制定预防、控制、消灭疾病发生和流行对策,着眼优化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创造和维护有利于人类身心健康的最佳劳动和生活条件,保护劳动力以及增进人类健康。它是提高人类生命价值的科学和艺术。

1 “科学和艺术”

公共卫生也指公众卫生,它涵盖疾病预防、健康促进、提高生命质量等所有和公众健康有关的内容,公共卫生的本质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科学更多的是发现,而艺术更多的是创造。因为公共卫生的服务对象是人群,要使人群在服务对象中预防疾病、延长寿命、促进健康和效益,离不开对客观世界中群体健康和疾病规律的发现(科学),也离不开主观世界的创造和表达(艺术),更离不开被服务对象的理解与感受。公共卫生它从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医学发展到以群体为中心的社区医学,具有以人为本,以群体人群为对象,以社区为基础,以政策为手段,以健康促进为先导的特点,已演变为一种社会管理职能,严格说已不属于医学范畴;而预防医学则是医学的一个分支,不管它的外延多么广阔,社会性多强,其本质仍属于医学。公共卫生侧重于宏观调控,其工作内容除了疾病控制、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控制等与预防医学相重合的部分外,主要是卫生政策、卫生规划、卫生管理、卫生监督、卫生经济、卫生工程等宏观调控为主。

在传统公共卫生领域,传染病防治是最重要的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共卫生的范围和职能也变得越来越广泛,如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不良生活方式和不良行为的增加引发慢性非传染疾病,空气、水源、噪声、化学性污染等环境危害引发的健康问题,甚至自杀、交通事故等为主的伤害也正成为公共卫生问题。

2 公共卫生是社会的“集体行动”,不是个人行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影响健康的因素除物质环境外,社会因素起着很大的作用。而要改变这些环境和行为因素,单靠卫生部门已难于胜任。因此,提出了新公共卫生的概念。其要素包括公平地获得有效的医疗保健,以社区参与为基础伙伴式健康公共政策以及部门间的合作,有组织的社区努力,明确了公共卫生解决问题的途径。公共卫生要综合治理影响群体健康的问题,涉及面广,个体不可能也没有能力单枪匹马地去完成。因此公共卫生需要整个社区参与,有组织有计划地去解决问题。只有从参与才能人人健康,才能使整个群体都能生存和发展。

公共卫生是社会的“集体活动”,不是个人行为,是通过有组织的社区活动来改善环境、预防疾病,延长生命和促进心理和躯体健康,并能发挥个人更大潜能的科学和艺术。其工作范围包括改善环境卫生,控制传染病,进行个体健康教育,教育人们注意个人卫生,组织医护人员提供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预防性治疗的服务,并建立一套社会机制来保证每个人都达到足以维护健康的生活标准。随着技术和社会价值的变化,公共卫生活动也发生相应变化。目前我国将公共卫生定义为,以保障和促进公众健康为宗旨的公共卫生事业。通过国家和社会共同努力,预防和控制疾病与伤残,改善与健康相关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培养公众健康素养,创建人人享有健康的机会和长寿权利。  新公共卫生并没有摒弃传统公共卫生的内容,而是在此基础上更强调了把改善物质和社会环境、个体预防和适宜的治疗结合起来,通过多部门的合作和社区的参与,在多种场所开展健康促进,从而实现公共卫生所肩负的使命。促进人群健康的新公共卫生的目标,部门合作和社区参与是其特色。最终目的是使公共卫生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坚强后盾。新公共卫生与传统公共卫生的差别在于,传统公共卫生注重的是学术性,仅由公共卫生系统人员参与;新公共卫生则注重的工作实践为基础,政府制定主导性政策。并调动社会资源,如经费、人力、物力、信息等。开创多部门合作的局面,以影响当地群众参与的态度,创建有利实施工作的环境。

关注人类健康是21世纪国际社会的共同主题,“健康促进”作为一种新的公共卫生观念、理论、策略和干预方法将为人类带来更多的健康和幸福,其内容包括健康教育和环境支持。“健康促进”是鼓励每个人都要关心自己的健康,同时也鼓励政府和其他组织采取改善生活条件和使其更有利于健康的政策。作为一种个人拥有,而且是唯一一种可以与亲人和社会共同积累和分享的最宝贵财富和资源,健康一直是人类追求的共同理想和目标。

就一个社会来讲,健康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物质文明建设的保证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体现。wHO指出“健康是一种基本人权,达到尽可能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的一项重要社会目标”。健康也是一种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再生产的物质基础。健康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是一种互惠和互动的双赢关系。新公共卫生更强调是一种能力或资源,而不仅是一种状态。它可使人们共同追求某一目标,获得技能和教育。因此,在强调以健康为目标时,尤其要强调健康促进使人们适应,要贯注公共卫生与健康促进理念确保人类健康。

3 建立社会机制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概念范文5

【关键词】健身 健康 体育 关系

大多数的人都会将体育认为是通过各种运动而现实发展体力、增强体质的目的。其实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还有一部分的人把体育当成是一种游戏,瞧不起体育。因此,直到现在,体育都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就在此时,体育理论界又出现了健身与健康的使用词汇,从而更加混乱了人们对于体育的认识。对此,加快理清这三者的概念,并掌握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促进人们的身体素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健身

所谓的建设主要是指通过饮食、卫生手段、身体运动等途径,对人们的身体进行锻炼、培育、养护,从而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在一般情况下,体育运动主要是以健身为主,它所表现出来的锻炼身体意志、促进身心良好发展的整个过程都包含着健身的所有规律和特点。可以说健身是对体育手段、体育目标以及体育效果最公平、工作的检验和评价。建设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最重要的表现内容,在人类完善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纵观健身的发展历史,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健身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分别以锻炼和养身的方式作为健身的基本形式,并且成为了社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地区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政策、体质、生活水平、教育程度、卫生状况等,其健身观念、健身运动也有所不同。因此,应该建立积极的生命观,提高人们的健身观念,鼓励人们主动参与到健身的实践活动中,从而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从而使得“现代文明病”的严重性日益突出。对此,应该呼吁人们珍惜生命,维护健康,从而使得健身价值有所体现。

二、健康

健康要求人们身体的各种机能与其性别、年龄、社会环境等相符合,各种机能都属于正常,并且还能够保持在稳定和平衡的状态中。其实健康从本质意义上来说,它是一个动态概念,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想要提高人们的身体健康,最为科学、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全民卫生保健和体育锻炼。健康不仅是一种社会的普遍现象,而且还是社会的共同目标,因此要求每个人不仅需要树立健康意识,促进自身的健康,而且还需要对他人、集体甚至是整个社会的健康有着责任和义务。而健康教育主要是指卫生保健教育,其目的在于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健康教育已经变成“三维体育”,即健康服务、健康环境以及学校健康教育,同时这也是素质教学的重中之重。从目前来看,由于各个地方的文化传统、经济发展、保健要求以及卫生政策等有着一定的差别,因此对健康教育的理解和要求也有所不同。随着人们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等的不断增大,人们的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多个国家的健康教育代表和专家对健康教育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分析,认为健康教育并不是像一般的卫生知识,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宣传、动员便可以了,它的着手点主要是以人们的行为习惯和方式为主。目前,根据我国的卫生水平、经济文化、社会结构等实际情况,可以将健康教育定义为促进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卫生知识有效的传播给人们,培养人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的的发展,成为提高我国人们的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

三、体育

体育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对于体育的起源众说纷纭,有的说是出于人类生存的需求,有的说是各部落之间的战争需要,还有的说是一种娱乐的要求。而本文更加赞同体育是出自于人类生存的需求,这主要是因为在原始社会,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去猎捕食物。基于生存需求,人们便会在不知不觉间进行某些体育运动,并在以后被冠上“体育”的名称。在这过程中,关于体育的概念还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统一,因为体育自出现以来,它的内涵就在发生不同的变化,由原先单纯地生物学观点演变到生物、社会、生理等综合学科,从而形成一种复杂的现象,因此用简单话语进行概述是不可能的。但是无论怎样,体育的主要目的是促进身心健康,加强身体素质,因此其具有健身和竞技两种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不断加快,加之机械化、电子化、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等发展,使得“现代文明病”的影响越来越突出,从而让体育成为人们迫切的一种需要。同时体育中的竞技运动对于体育本身来说有着促进的作用。目前的体育教学仍然是以竞技运动的有益成分而进行的,但前提是需要处理好健身与竞技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体育是一种非常复杂的体育现象,其根本任务是加强人们身体素质,提高身心的健康水平。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人们必须要树立科学合理的“体育”意识,从而为我国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概念范文6

第一章

XX职业技术学院卫生系基础护理教研室

授课章节

第一章

绪论

授课时数

2学时

理论课

授课地点

示教室

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教学

教学目标

1、了解护理学的形成及护理学的理论范畴和发展概况

2、掌握护理学的任务、目标及实践范畴

3、熟练掌握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及护理工作方式

德育目标

帮助学生确立护理工作的专业理念,树立对人、健康、护理的正确看法。

1、掌握护理学的任务、目标及实践范畴

2、熟练掌握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及护理工作方式

熟练掌握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及护理工作方式

课程内容及环节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讲解新课】

第一节

护理学发展史

一、护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二、南丁格尔对现代护理学的贡献

三、现代护理学的发展

四、我国护理学的发展

第二节

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任务和目标

一、护理学的四个基本概念

二、护理工作的任务

三、护理目标

第三节

护理学的内容与范畴

一、护理学的理论范畴

二、护理学的实践范畴

三、护理工作的方法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第一章

护理是关爱生命,照顾人的健康的专业,是对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的照护。《护理学基础》是高等护理教育课程体系中为学生提供从事护理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情感的主干课程,是护理专业学生学习临床课程和进行临床实习的基础,也是为满足个体、家庭、社区基本需要所必须具有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护理学基础是对各专科和各系统疾病的病人及健康人的具有共性的生活护理和技术护理服务。学好护理学基础是对学生日后进行专科护理学习的基础,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本章将介绍护理学的发展史、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任务和目标以及内容与范畴,还将重点介绍护理工作方式以及对于护士的素质要求。

第一节

护理学发展史

一、护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古代(以自我护理、家庭护理为主),人类为谋求生存,在狩猎、械斗及自然灾害抗争的活动中发生疾病、创伤,人们以自我保护式、互助式、经验式、家庭式等爱抚手段与疾病和死亡作斗争。

中世纪(以宗教护理、医院护理为主)。

文艺复兴时期,其间建立了许多图书馆、大学、医学院校,出现了一批医学科学家。护理走向独立职业。

19世纪中叶,南丁格尔首创了科学的护理专业,护理学理论才逐步形成和发展。国际上称这个时期为“南丁格尔时代”。这是护理工作的转折点,也是护理真正走向专业化的开始。

二、南丁格尔对现代护理学的贡献

弗罗伦斯·南丁格尔,出生于英国名门富有的家庭,受过高等教育,熟悉英、法、德、意等国语言。她从小就立志从事救死扶伤的护理工作,在随家人到世界各国旅游时,她专注于参观、考察各地孤儿院、医院和慈善组织等。

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中,南丁格尔率领38名护士,克服重重困难,前往战地救护伤员。半年后,使病死率由50%下降到2.2%。被战士们称为“提灯女神”和“克里米亚天使”。

1860年,在英国圣托马斯医院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正式的护士学校,为护理教育奠定了基础。

1907年,获英国政府颁发的最高国民荣誉勋章。

1912年国际护士会决定将5月12日(南丁格尔生日)定为国际护士节。1920年,国际红十字会首次颁发南丁格尔奖章。

三、现代护理学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护理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护理研究广泛开展,护理实践的复杂性增加,护理知识体系的完善和扩展,推动护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专业。

它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1.

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阶段(1860年至20世纪40年代)

受纯生物医学模式影响,一切医疗护理工作围绕疾病进行。医学的主导思想是“有病就是不健康,健康就是没病”,因此护理的特点就是护理从属于医疗,护士是医生的助手,护理只是针对于疾病的治疗,护理工作以执行医嘱为主,且形成一套规范的工作程序。护理过程重视局部疾病护理,轻视对人的全面照顾。此时的护理教育没有自己的知识体系。

2.

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新的健康观,标志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形成。医学的指导思想为“以病人为中心”,护士与医生的关系转变为合作性的伙伴关系,护理从单纯执行医嘱的被动方式转变为主动应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身心整体的护理满足病人各方面的需要,如生理、心理,而不单纯的是疾病的治疗。以病人为中心的阶段,正是我国目前大多数医院的护理现状。此时,护理学已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脱离了类同医学教育课程设置。

3.

以人的健康为护理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

护理从附属于医疗的技术性职业转变为独立的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专业,“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成为护理专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护理的范围、对象和内容都将有很大的扩展。护理的对象不再仅仅局限于病人,扩展到健康、亚健康的人,扩展到生命全过程的护理,也从个体护理扩展到群体的护理,工作场所从医院扩展到家庭和社区,扩展到有人的地区,护理教育趋于完善。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是我国护理发展的方向。

四、我国护理学的发展

(一)中国传统医学与护理

早期的医、药、护一直保持着不分的状态,“三分治,七分养”就是对医学与护理学的关系所作出的高度概括。在祖国医学中有关护理理论的技术记载就颇为丰富了。如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黄帝内经》,强调了疾病与饮食调节,心理因素、环境和气候改变的关系。隋朝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提到“凡衣服、巾、栉、枕、镜不宜与人同之”的预防、隔离观点。

(二)中国护理事业发展概况

鸦片战争前后,由于清政府与西方国家签定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外国人可自由出入中国。护理工作就是随着各国的军队、宗教和医学进入中国而开始的。

1835年,美国传教士在广州开设了第一所西医院。

1888年,美国人约翰逊女士在福州开办第一所护士学校。

1909年,在江西牯岭成立了中华护士会。会长均由外籍护士承担。

1921年,北京协和医院和几所大学合办高等护士学校,学制4~5年,5年制的毕业生可获学士学位。此为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开端。1934年教育部成立护士教育专门委员会,将护士教育改为高级护士职业教育,学制为3~4年,护士教育遂被纳入国家正式教育系统。直至1950年停办。

1922年,国际红十字会在日内瓦开会,正式接纳中国护士会为第十一名会员国。

1924年,由中国护士伍哲英担任中华护士会理事长;1936年改名为中华护士学会;1964年改名为中华护理学会。

1941~1942年,中华护士学会在延安成立分会。毛泽东为大会题词:“护士工作有很大的政治重要性”和“尊重护士,爱护护士”。延安分会的成立推动了护理学术和护理质量的提高,促进了中国当代护理学的发展。至1949年,全国共建立护士学校183所,有护士32800人。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卫生事业的发展,我国护理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国家卫生工作总方针指引下,我国护理工作有了迅速的发展。

1950年,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护理教育被列为中等专业教育之一,并纳入正规教育系统。

1976年以后,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护理专业再一次获得新生。

1977年以来,中华护理学会和各地分会先后恢复。

1978年后,开展了护理国际交流。

1979年,为护理工作转折点,国家卫生部颁发了两个文件“关于加强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护理教育工作的意见”。

1980年,由南京医学院及南京军区总院联合开办了“文革”后第一个高级护理进修班,学制3年,获大专学历。同年开始进行了护理技术职称评定。

1983年天津医学院率先开办了5年制护理本科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其后,相继有11所高等院校开设了护理本科专业,学制5年。

1992年、1993年分别批准了北京医科大学、第二军医大学护理系为护理硕士学位授予点。

1982年卫生部正式成立了护理处,1985年经卫生部批准,成立了护理中心,以加强对护理工作的领导、监督和指导,进一步取得了世界卫生组织对我国护理学科发展的支持。

第二节

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任务和目标

一、护理学的四个基本概念

护理学的四个基本概念即:人、环境、健康、护理。

1.人

1)

人具有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人是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的统一整体。

2)

人具有生理、心理、社会多层次的需要。

3)

人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4)

人有权利和责任拥有适当的健康状态。

2.环境

1)

人与环境相互依存。

2)

环境影响人的健康。

3.健康

1)

世界卫生组织(WHO)1946年提出的健康定义。健康是指不但是没有躯体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2)

健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3)

人的健康受生理、心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4.护理

美国护士协会(ANA)1980年提出:“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

二、护理工作的任务

n

帮助患者

恢复健康

n

帮助健康的人 促进健康

三、护理目标

n

促进健康

n

预防疾病

n

恢复健康

n

减轻痛苦

第三节

护理学的内容与范畴

一、护理学的理论范畴

护理学是医学科学中的一门独立学科。这个定义明确了护理学与医学的关系,即护理学是医学科学中的一门独立学科。护理学的研究目标是人类健康,不仅是患者,也包括健康人;研究内容是维护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及技能,包括促进正常人的健康,减轻患者痛苦、恢复健康、保护危重者生命及慰藉垂危患者的护理理论、知识及技能;也包括研究如何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同时也体现了护理人员天使的内涵。

二、护理学的实践范畴

1.

临床护理

指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基础护理是应用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实践技能和基本态度方法来满足病人的基本需要,是临床各专科护理的基础。

2.

护理管理

是应用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护理工作人员、技术、设备、信息、财务等要素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的系统管理,以确保护理工作场所能提供正确、及时、安全、有效、完善的护理服务。

3.

护理教育

护理教育一般分为基础护理学教育、毕业后护理学教育和继续护理学教育。

4.

社区保健及重点人群护理

护士的工作对象不仅是医院的病人,已扩展到社区及重点人群。

5.

护理科研

包括护理理论的研讨,护理技术的提高和改进,运用可靠的科学根据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推动护理学的发展。

第四节

护理工作的方法

一、个案护理

由专人负责实施整体护理,一名护士护理一位病人。适用于抢救病人或某些特殊病人,也有助于临床教学。

二、功能制护理

采取的是工业上大规模流水作业方法。是依据生物学医学模式将护理工作内容进行分工,如生活护理护士、治疗护士、办公室护士等,是以完成各项临床和常规的基础护理为主要工作内容。

三、小组护理

将病人分成20人左右一组,护士分成5~8名一组,由小组长制定护理计划措施,安排小组成员去完成任务及实现确定目标。这种方式特点是:病人数量减少,护士相对固定,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提高。

四、责任制护理

其特点是以病人为中心,每个病人有一名责任护士负责,提供从入院到出院有计划、有目标的身心整体护理。责任护士以护理程序为基本工作方法,对病人及其家庭进行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全面评估,与病人共同制定护理计划,对病人实施24

h的负责制护理,同时还要对护理结果进行评价,并给病人提供出院指导。

五、系统化整体护理

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根据病人的身、心、社会、文化需要,提供适合病人需要的最佳护理。它是在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思想影响下出现的护理观点与护理方式。这是一种病人满意度高的护理方式。但是也要有足够的护理人员,才能名符其实。

第五节

护士的基本素质

一、素质的含义

人在先天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基本品质。

二、护士素质的基本内容

(一)政治思想素质

热爱祖国,热爱护理事业,勇于创新进取。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自尊、自爱、自制的思想品质。

(二)文化科学素质

多元化的护士角色除了能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还应具备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并不断更新,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熟练掌握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及网络技术等。

(三)职业素质

1.

对病人要有同情心、责任心、耐心、细心。

2.

工作认真负责,忠诚老实,思想境界达到“慎独”。

3.

工作勤奋,思维敏捷,有较强观察力、逻辑思维及判断能力。

4.

工作作风是紧张明快,秩序井然,有始有终,按时完成工作。

5.

技术精湛,善于总结,勇于创新,有强烈的进取精神。

6.

严于律己,具有高度的自觉性,注重病人的隐私权及知情权。

7.

团结协作,具有牺牲精神,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

8、对病人一视同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