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言人制度范例6篇

新闻发言人制度

新闻发言人制度范文1

当天,11位发言人坐了两排,男士们都穿着西装,打着领带,两位女发言人都很职业很端庄。中外记者蜂拥而至,会场临时加了椅子。有评论说:发言人的表现中规中矩,有板有眼,需要提高,很可期待。

自1983年我国宣布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以来,民众对其从陌生到熟悉,新闻的形式从简单到多样,发言人的话语从“无可奉告”到妙语连珠,一批有个性的发言人还成为知名人物,这都反映了我国政治民主进程和信息公开制度的曲折演进。

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前世今生

至今,新闻发言人制度已经走过了27年的历程。

1983年3月1日,外交部新闻司司长齐怀远走马上任外交部第一任发言人,同年4月23日,中国记协首次向中外记者介绍国务院各部委的新闻发言人,宣布我国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新闻发言人的职责是在一定时间内就某一重大事件或时局的问题举行新闻会,或约见个别记者,新闻或阐述本部门的观点立场,并代表有关部门回答记者的提问。对此,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王旭明解释为“传达政策、提升理念、引发深刻、丰富情感”。2003年的“非典”和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都促使了各级政府建立和完善新闻制度。

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短短一个多月,四川省政府新闻办连续举行了30场新闻会,邀请相关部门和地区的领导和专家,对救灾和重建情况进行及时、公开、透明的介绍,成为中国当代新闻史上的一个成功范例。《洛杉矶时报》报道说,地震虽是一场悲剧,却给中国一个塑造形象的机会,使政府的职能开始像服务型转变。或许正是从那时以后,党政新闻发言人制度进入了加紧实施阶段。

回顾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完善的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在建立之初,制度仅在外交部等少数几个部门得以实施。随着社会日益进步和开放,各级各地由点到面,从上到下,短时间内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和部门逐级推广了新闻发言人制度。

从政府到党委,是制度建立中的另一个鲜明特色。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已经建立多时,已经开始摸索出一套与媒体打交道的手段。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被提上日程则是近期的事,政府新闻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教训有助于党委新闻的迅速成熟。

另外,发言人的语言也开始摆脱过去的照本宣科,在传达官方观点时,开始有了自己的声音。抛出“教育买衣论”、“媒体无知论”的王旭明、提出“解决买票乘车难问题,要到2020年”的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等都曾饱受争议,他们迈出的一小步,正是推进政治民主和信息公开、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步。

基层新闻发言人的困惑

相对于中央部委新闻发言人的挥洒自如,刚刚建立起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基层各级党委和政府有很多困惑,制度也还有很多细节需要完善,比如,新闻怎样才能吸引人们关注?如何培养各级新闻发言人的业务素质?制度怎样才能不流于表面?

2009年10月26日下午,四川省眉山市委举办了首场新闻会。它距离9月18日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仅仅30多天,引起了众多媒体的广泛关注。

眉山市委首任新闻发言人,市委常务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宋仕祥介绍,以后凡是市委的重大决策内容都将及时,会也会对某一时期的热点进行关注。

虽然地方党政新闻发言人制度已经建立,但真正落到实处也殊为不易。

吴洪(化名)是某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外宣办主任,也是该县的新闻发言人,他告诉记者,自去年9月以来该县党政各部门都纷纷设立了新闻发言人。

“以前,曾有一家有影响的媒体到县上报道沉船事故,记者不负责任,道听途说,报道错误百出。老百姓容易盲目相信,真实的情况传达不下去,上面领导不满意,我们也很伤脑筋。有了新闻,就会安定人心、避免大家恐慌。”吴洪说。

不过,吴洪坦言,包括他在内的众多发言人不熟悉怎样和媒体打交道,一些突发事件情况紧急,只能在事发现场念完通稿完事,有时甚至照本宣科的程序都省略掉,直接把准备好的稿子发给记者。

为提高新闻发言人的业务素质,该县邀请专家为发言人们授课,却发现请假的人有一半以上。请假理由都是工作太忙。

链接

新闻路上的探索

针对基层新闻制度不够完善的现状,不少地区做了新鲜的尝试。

网络发言人

“某种程度而言,网络民意从虚拟倒逼到现实,已成为反映民间呼声的新出口。”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新闻办主任李阳育说。为此,该区在政府部门设立网络发言人,要求各单位对网民提出的问题通过网络给予公开答复和解决。随后,环保、城管、教育等和居民生活紧密相关部门的30多名网络发言人进驻镇海新闻网,每天浏览网民发言,凡是牵涉本部门的,都要及时进行回复和公开办理。

问责

2009年12月,《深圳市人民政府新闻工作办法》正式实施,首次将问责制引入新闻工作,提出政府新闻发言人在信息时有“不作为”、“不及时”、“不规范”、“不准确”等“四不”情况,将追究行政责任,必要时,将移交任免机关、监察机关等追究责任。不过,深圳市政府新闻办一位负责人指出,这不是简单地追究新闻发言人的责任,而是按照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原则,新闻工作上出现失职的第一责任人,应是发言人所代表单位的一把手。

新闻发言人制度范文2

可见,《信息公开条例》不仅对政府应该公开的信息进行较明确的规定,同时也对公民的知晓权、信息公开的监督权进行了明确保护。《条例》对于克服新闻发言制度的 法律 约束缺失,以及政府、新闻发言人及公众的责、权、利不明的弊端,推动多方监督,促使新闻发言的内容多元化,贴近实际、贴进生活,符合信息 规律 等方面,起到了硬性保障的作用。

总之,新闻 政治 语境的变化,必将进一步催生各种关于新闻的法规和制度的产生,逐步健全其机制。以上两个条例的颁布,有学者称将“开启新闻报道的新时代”。笔者认为,对于新闻制度而言,两个条例同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四、新趋势之三:自主新闻会的推行引领新闻的新形式

从新闻的形式来看,我国传统的新闻,主要包括政府机构主动的新闻会、记者招待会、吹风会等等,其中又以政府举行专题新闻会为主。在以政府为主动的专题新闻会中,通常是政府有准备的新闻,记者与媒体处于被动听取信息和被动报道信息的地位。因此,改变和丰富形式也是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的重要手段。

当前,新闻的形式局限正逐步克服,其中自主新闻会的推行将起到重要意义。“自主新闻会是针对专题新闻会而言,定时、定点、定人、开放式的新闻形式。该会由新闻发言人根据授权,代表政府或机构举行的定点、定时、开放式的新闻,其最大亮点是会上允许记者提及与新闻会主题无关,但涉及政府和机构管辖范围的相关问题,体现出提问不设禁区的显著特点。自主新闻会突出了媒体的主动性,改变了传统新闻会信息流通的单向性,有利于媒体、政府、民众之间产生良性互动和理性沟通,不仅满足了政府公开信息的需要,而且实现了公众通过媒体了解政府信息的需要,新闻信息的广度和深度都得到了巨大提升。

正是这种与国际接轨,被评价为具有突破性、填补空白,作为政治文明在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新象征以及新闻最高形式的新闻制度,正日益得到认可和推广。目前,除了一些中央国家机关陆续举行自主新闻会以外,上海成为第一个推行自主新闻会的城市。2007年11月15日,重庆举行首次自主新闻会,成为举行该新闻形式第二个地方城市。2007年12月13日,重庆又按惯例举行了第二场自主新闻会。我们这次自主新闻会的内容分析为例,可以很容易地看出自主新闻会独特优势(见下表)。

新闻发言人制度范文3

研究现状

在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诞生之后的整20年间(1983~2003),由于其发展仅局限于对外宣传,在国内影响不大,因此在这一时段对之研究近乎空白。从2003年起,新闻发言人制度在我国逐渐呈“遍地开花”的发展态势,俨然成为一种时代潮流,实践的勃兴呼唤相关理论的支撑和指导,实践的蔚然成风使得相关问题成为目前国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与实践相呼应,从2003年6月份起新闻发言人制度研究随之而起,直到2004年底可称之为新闻发言人制度研究的“启动阶段”――表现在中国期刊网上收录的研究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论文显著增多,共有40篇左右。③我们还可从网络媒体的极大关注,“理论人”的理性追问和“实践人”的现身说法三方面勾勒出本阶段研究的大致状貌:一是各大网站对“新闻发言人制度”表现出极大热情,既有相关动态资讯报道和常识性介绍,又有理论探讨和争鸣,如五洲传媒网和中国网两家网站都设有“新闻发言人制度”专栏;二是《郑州大学学报》在2004年9月刊载了一组由国内知名学者喻国明、陈力丹等执笔的《新闻发言人制度相关理论问题研究》笔谈,“无论是对我们为什么需要新闻发言人的追问,对马克思关于人民政权建设思想的溯源,还是对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困境的忧虑,以及对新闻发言人与政府形象进行科学定位的思考”④,都能从某一侧面触及问题实质,将研究引向深入;三是《新闻记者》开辟《新闻发言人天地》专栏,并于年末最后一期启动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发言人焦扬主讲的“新闻发言人实务系列讲座”,较为系统地介绍相关理论及实战技巧。

整个2005年可以说是新闻发言人制度研究的“提升发展阶段”――不仅表现在中国期刊网上收录的研究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论文数量稳中有升,共有50篇左右,更重要的是,涌现出了一批有份量的理论文章和专著。该阶段新闻发言人制度研究最大的特点是学术界结束了此前的散兵游勇式的作战方式,学者们以团队协作的形式联合攻关,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代表性的有:第一,陆续出版了一批理论与实践结合、学理分析和经验归纳并重的教材和专著。如《政府的媒体公关与新闻》⑤、《新闻发言人理论与实务》⑥以及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策划的一套“新闻发言人系列教材”,目前已出版的有《新闻发言人理论与实践》、《新闻发言人实务》、《中外新闻制度比较》和《危机传播管理》等;第二,有关新闻发言人制度研究的课题组取得了不少重量级的成果。如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闻发言人与会研究”课题,课题组于2005年8月在《今传媒》上发表了以《中国政府执政能力与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为题的阶段性成果;第三,当对局部和枝节问题有了深入洞察后,理论整合便成必然。人民日报出版社于2005年8月出版的《新闻与新闻发言人实务》就是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面世的。这部洋洋数百万言的大型专业书籍,从现代社会对政府工作透明度的要求,以及新闻传播的基本原则入手,对新闻发言人制度基本框架的建构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涵盖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理论、实务和案例研究等多个领域,有较高的理论性、实用性和可读性。⑦

文献综述

截至2005年底,关于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着眼于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涵义、发展轨迹及其赖以存在发展的社会条件

匡正对“新闻发言人制度”概念的认识,是进行相关研究的逻辑出发点。代表性的观点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赵启正和学者喻国明所多次强调的:“新闻发言人不是人,而是一种制度”,必须不断完善这种制度,才能充分保障它发挥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是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真正传播主体,新闻发言人只是“被授权的代言人”,政府在赋予发言人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责任。陈力丹从对马克思关于人民政权建设思想的溯源中,认为新闻发言人制度是马克思人民政权建设的一个基本观点,其设立应当是社会公仆向社会主人――人民报告工作的一种日常形式。⑧对基本概念的这种认识使新闻发言人制度研究建立在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础之上。

学者们对新闻发言人制度历史的梳理,大多视野开阔,将新闻发言人制度在中国20年来的发展历程置于该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美国)历时演进的背景之下,一方面,强烈的对比凸显了新闻发言人制度在我国起步较晚、亟待规范的现状,有助于唤起我们加速推进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的紧迫感;另一方面,也给我们研究和实施新闻发言人制度提供了有益的视角和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

对于新闻发言人制度得以在我国蓬勃发展的原因,学者们将之归结为以下社会条件:①国家意识形态调整、政治体制改革背景下加强民主建设的必然要求。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为民”思想的全面铺开,政府职能向“服务型”的全面转型,为新闻发言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②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中与世界接轨的必然要求;③满足公众知情权的需要;④我国大众传媒业的长足发展,新闻传媒越来越倚重政府作为重要消息来源,政府亦重视通过媒体加强其话语影响力;⑤突发事件的催化。

2.着眼于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作用和意义

这方面研究可谓学界之述备矣,且比较科学全面,因此,大部分学者对此尽管文字表述各有千秋,但多观点类同,笔者将之综述为以下三点:①政府和公众沟通的主渠道――以制度保障公众知情权;②政府媒体公关的主战场――以塑造和优化政府形象;③应对危机情形的主途径――以规避媒体事件的发生。

3.着眼于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法律依据与法律保障

据笔者粗略统计,在研究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论文中,约有40%左右的文章提及制约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之一是法律根基的薄弱,而且,从该角度研究的作者无一例外呼吁加快我国相关立法的进程,并指出法制化是保证新闻发言人制度良性运作的必然选择。国内学者对此的探讨集中于以下两点:一是与新闻发言人制度密切相关的“信息自由权”、“知情权”、“信息公开之义务”的法律依据;二是以信息公开、信息自由为立法旨趣的法律保障。由于美国是世界上对公民信息自由权的法律认可和法律保障法典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因此大部分学者在研究时,采取与美国相关方面进行横向比较的方法,习鉴他人,醒省自己,通过学习和借鉴美国成熟、完备的法律规制,审视和反思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之欠缺。

4.着眼于危机传播和政治传播中的新闻发言人制度

在陈力丹《2005年新闻传播学研究综述》⑨中归纳的该年度新闻传播研究的10个话题中,有两个话题即危机传播和政治传播涉及新闻发言人制度,因为它们均为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上位阶概念。关于前者,他认为:“如果说,两年前的危机传播理论还停留在‘谣言止于公开’的呼吁上,那么2005年的危机传播已经进入详尽分析危机信息流障碍和总结危机事件传播规律的阶段。”关于后者,由清华大学“新闻发言人与会研究”课题组提出的“新闻执政”在本年度已成为政治传播领域的一个新口号,陈力丹指出,意欲实现“口号”向现实的转变,必须有观念上的深刻认识作为保障,即“法治化的管理观念在先”。这也印证了上述第三条的综述结果。

5.着眼于新闻发言人制度“术”的研究

新闻发言人制度重在实战,因此对其操作要领、实践技巧进行了详细介绍,对其实施流程、微观运作进行细致剖析,自然成为对之进行研究的重要领域。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①新闻发言人的素质和能力,前者如政治素质、媒介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后者如合理操控媒体的能力、交际沟通能力、危机驾驭能力等;②各种新闻形式(如新闻会、记者招待会、新闻吹风会等)的运作程序和操作技巧;③新闻发言人的媒体形象设计,如屏幕形象设计、非语言符号把握等。

存在的不足及建议

基于上述综述,笔者认为目前学界对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研究存在着两点不足:

第一,广度尚可,深度不足。经过学者们三年多的开拓性工作,对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各个方面均有所触及,但理论深度明显不够,主要表现在介绍性的论文占了很大比重,理论创新性文章屈指可数。例如在介绍美国相关制度及法律时,缺乏应有的理性批判精神,似乎给人以这样的结论:步美国后尘,仿效其做法,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困境即可迎刃而解,其错误倾向不言而喻。

第二,理论与实践结合松散。如前所述,新闻发言人制度重在实战,但实践必须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之上。正如许多研究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专著冠之以“理论与实践”的书名,但由于它们多是应“新闻发言人培训班”之急需而作,过分追求实用性和工具性,大多没能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理论和实践结合不紧,甚至脱节。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在研究新闻发言人制度时,应以理论界定为逻辑起点,以理论阐释和理论创新为研究重心,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在当代中国的实践对策与实战技能为旨归。正如费尔巴哈在《遗留的格言》中所说:作为起源,实践先于理论;一旦把实践提高到理论的水平,理论就领先于实践。而要实现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理论创新,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角度入手:

1.对新闻发言人制度进行交叉学科透视

新闻发言人制度实际上有诸多学科支撑着,主要涉及政治学、传播学、新闻学、公共关系学、宣传学、舆论学、组织行为学、语言学等方面的知识。对新闻发言人制度进行交叉学科透视,就是要整合政治传播学、新闻传播学、政府公关学、舆论宣传学、公关语言学等内容对本课题做出科学解答,亦即以“新闻发言人制度”为核心,从以上交叉学科角度对之进行全方位理论扫描和透视,方能全面把握其理论内涵和实践对策。如前所述,学界对此虽有所触及,但大多是借新闻发言人制度之瓶装相关理论之酒,缺乏深度融合后的理论生成和创新。可以说,从此角度剖析新闻发言人制度,目前学界只是站在起跑线上,前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核心研究与边缘研究并重

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构成理论,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正式规则具有国际惯例的共同性质,有良好的外国模式可资借鉴或移植,但非正式约束由于其历史传承性和文化积淀性,将其进行配套移植是愚蠢的,更是不可行的。因此,不能把新闻发言人制度变迁或创新仅仅看成是法律法规条文的变迁或创新,学界还应重视对非正式规则的研究和探索,以促进相应的文化建设、观念转型及制度环境营造。

3.中国传统文化对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理论滋养

辩证法有一个著名的原理:历史与未来两极相通,即探究历史规律、把握今时实践与预测未来趋势有逻辑上的内在统一性。因为“现代既可以看做是传统的对立面,也可以看做是传统的延续体”⑩,尤其在我们这样一个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度,要实现新闻发言人制度研究的理论创新,可从先哲圣贤的思想宝库里汲取与当代新闻发言人制度实践相契合的有价值的思想因子。例如,由清华课题组提出的新闻发言人制度运作规约之“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就有很大的理论挖掘空间和阐释意义。再如,新闻发言人制度具有很多双重属性,如信息服务与舆论引导、设置公众议程与满足公众知情权等等,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和观念”、“和谐思想”可为新闻发言人妥善处理以上矛盾提供丰富的理论滋养。从此视角切入,无论对政治传播本土化的理论建构,还是对当下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都大有裨益。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本文系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传统‘和谐观’的现代价值”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注释:

(1)陈宗林:《中国新闻发言人群体脱颖而出》,《开放潮》2003年11~12期

(2)薛凯:《“国新办”新闻背后的新闻》,《半月谈》2006年第1期

(3)王展:《新闻发言人制度研究(2003-2004)述评》,《今传媒》2005年第7期

(4)《新闻发言人制度相关理论问题研究(笔谈)》,《郑州大学学报》2004年9月

(5)[美]玛格莱特・苏丽文:《政府的媒体公关与新闻――一个发言人的必备手册》,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杜江主编:《新闻发言人理论与实务》,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高钢、孙聚成:《新闻与新闻发言人实务》,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

(8)陈力丹:《健全对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监察和限权机制》,《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9月

新闻发言人制度范文4

党委新闻发言人与政府新闻发言人的异同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闻发言人应运而生,各类团体、企业、事业单位都在逐渐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已在中央各部委和各省区、市落地,但主要体现在政府部门层面上,党委很少涉及。党委新闻发言人与政府新闻发言人存在异同之处:

1、针对的主要对象不同。政府新闻发言人主要是代表沟通政府与媒体、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为政府的工作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而党委新闻发言人主要是面向党员内部,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虽然人民群众对于党委的决策也具有知晓的权利,但是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主要是为推进党内民主、加强党的建设而言。

2、的主要内容不同。中国政府新闻按内容大体上可分为:日常新闻、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和特别新闻。主要就政府的方针政策、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以及经济社会问题等信息进行,主要目的是加强政府与媒体以及人民群众之间的沟通。党委新闻发言人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党内所倡导的精神、制定的政策、制度、措施以及自身建设情况等,更倾向于对宏观性和政策性的解读。

3、产生的社会影响不同。政府新闻是现代政府职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通过媒体与社会受众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方式,是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扩大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社会舆论监督的重要形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其生命力的强弱,关系到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因此,党委新闻所形成的社会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比政府新闻更受到关注。

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和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两者密切联系、互相促进,前者侧重于重要决策的提出和形成过程,后者则注重执行政务过程、结果及有关信息的公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和发展。在我国,无论是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还是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都致力于建立一个公开、公平、公正、透明而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

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的特殊意义

近年来,尽管在全国没有统一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但是,中央部分部门以及地方都已开始陆续试行并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2009年6月12日10时,中央统战部副秘书长兼政策理论研究室主任、中央统战部新闻发言人、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秘书长庄聪生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网上新闻会”栏目,以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为题与网友在线交流。湖北省荆门市江北区结合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通过创新党务发言人、党情公开日、党政廉情车等“阳光党务”方式,在扩大党内民主、发挥党员主体作用方面进行了新的、有益的探索,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受到党员和群众的一致好评。另外包括禹城市、广东省博罗县、江西兴国县等都已建立党务发言人制度。以保障党内事务更好的实现。

《决定》提出在全党内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对于更好地加强党内民主、保障党员知情权、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树立良好形象、强化党内监督、促进政治文明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发展党内民主建设。现行明确规定了党员的学习权、讨论权、建议权、批评检举权、表决权、选举权、被选举权、申辩权、申诉控告权等民利。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将进一步提高党员对于党内事务的参与权、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利,有利于扩大党内民主进而影响到整个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进程。

2、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艰难而长期的。只有通过加强自身的全面建设,尤其是执政能力的建设。才能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党。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有利于正确处理好党与国家、社会、人民和国际的关系,提高执政能力,担当起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重任。

3、有利于加强对党的监督力度。监督是党内民主不可缺少的机制之一,党的领导机构和领导者必须接受党员的监督、党外人士的监督、媒体的监督、群众的监督、社会的监督。要保证权力的行使主体和行使过程中不至于走向权力的反面,就必须对权力的行使进行全过程的有效监督。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有助于党内事务公开,特别是决策活动的公开可以让全体党员知道,也使得“权力运行置于组织、群众的有效监督之下,接受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和派的监督。”

4、有利于提升党的整体形象。《决定》中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是推进党务公开的重要举措。通过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形成的过程,贯彻执行的过程一目了然,使党员和群众对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有助于提高党在党员和群众中的整体形象,真正成为立党为公的科学、先进的党。

5、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做好群众工作是促进政治文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决定》中指出“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和人民群众事业的成败,必须在全党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形成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有助于建立健全党群沟通机制,使影响党群关系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可以通过党务公开得到有效化解和解决,使党和人民群众同心同德,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应注意的问题

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了新的形势下人们的需要,是合时合势的。尽管已有政府发言人制度建立在先,但是党委发言人制度的建立依旧是一个新事物。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以保证其顺利发展。

1、党委新闻发言人的主要内容。党委新闻发言人主要将党委的重大决策、决定,党委班子自身的建设情况,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情况、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定执行情况,基层干部建设情况,群众、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等等出来,满足党员和群众的需要。其中包括:一是决策公开。如政府机构改革,企事业单位涉及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改革政策措施出台前,

首先要征求基层党组织,机关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修订完善后,及时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党员群众公开,使政策执行情况接受各方面的监督。二是组织建设方面。公开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工作职责,干部推荐、选拔、任用情况。三是党内事务公开。各级党委制定的党内制度、规定、办法等,要求先征求基层党组织的意见。四是党风党纪情况公开。五是奖励和评先评优公开。

2、党员要提高参与意识、主体意识。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是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的重要措施。但是,党员要真正成为党的主体,不仅仅要求制度上的保障。更需要党员主体意识、平等意识、参与意识、责任意识等思想认识上的提高。邓小平同志认为“不论是担负领导工作的党员,或者是普通党员,都应该以平等态度互相对待,都平等地享有一切应当享有的权利,履行一切应当履行的义务。上级对下级不能颐指气使,尤其不能让下级办违章国法的事情:下级也不应当对上级阿谀奉承,无原则的服从,‘尽忠”’。只有这样,才能使党员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党内事务,维护自己的权益,履行自己应尽的一切义务。

3、用朴实浅显易懂的语言新闻。党委新闻发言人的内容倾向于宏观性和政策性的解读,能不能履行好职责,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党委新闻发言人除了要具备一般新闻发言人所具有的基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之外,要想得到群众的认可,理应具备更高超的语言艺术。也只有将深奥或难懂的理论性知识,变成浅显易懂的群众性语言,才能得到群众认可。

4、尽快建立健全法律保障。2009年9月15日,深圳市政府公布《新闻工作办法》,规定“从今年12月1日起,在涉及公众利益的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以及重大灾害、事故等事件时,如果深圳的政府部门负责人无故拒绝、阻挠记者采访,将受到问责”。这一规定率先将行政问责引入新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同样不但要有形式上的突破,在相应的法律保障上也应该有所变动。只有尽快建立健全对于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法律保障,才能够使这一制度的建立有后劲、有前景、有希望。

5、正确处理好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关系。党内民主主要是指无产阶级政党内部全体成员决定和处理党内事务的民主原则、民主制度和民主形式,人民民主主要是指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全体公民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使各种政治权利的民主原则、民主制度和民主形式。《决定》中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是党内民主的组成部分,但党委新闻发言人不应只面对党员发言,还要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发言,党务公开、党务信息公开不仅只在党内公开,也包括在一定条件下向社会公开。党务公开突出了党务工作的全局性、决策性和自身建设的严肃性等特点,是政务公开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政务公开必须在开展党务公开的同时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就要正确处理好二者关系,使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与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顺利对接。党务公开、党务信息公开与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协调并进,使党的机关的权力和国家机关的权力都“在阳光下运行”。

注释:

①人民日报,2009年9月28日,第一版。

②韦勇著:《中国共产党执政新思维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5页。

③任水才著:《邓小平党内民主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4页。

新闻发言人制度范文5

关键词:网络新闻发言人 网络执政 网络时代

2009年,广东、贵州、江苏、安徽等地政府纷纷设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出台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作为新生事物,网络新闻发言人一出现就成为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成为新时期各级政府新闻的一个亮点。网络新闻发言人及其制度作为政府执政的一种新的实践方式,从其诞生到现在,走过的路程并不长,迫切需要学界的反思。有鉴于此,本文对网络新闻发言人现象进行了研究和总结,指出网络新闻发言人的产生是政府应对网络时代挑战的必然产物;网络新闻打破了传统的新闻模式,标志着中国政府网络执政时代的到来。

网络新闻发言人是政府应对网络时代挑战的必然产物

互联网全面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个领域产生了影响。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整个中国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容易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过去一段时间,一系列网络舆论事件都对政府提出了重大挑战,从“周老虎”事件到“躲猫猫”事件,从“天价烟”事件到“艾滋女”事件,从“最牛钉子户”到“嫖宿幼女”事件,再到“局长香艳日记”事件、“兽兽门”事件,越来越多的热点事件不再是通过传统媒体而是通过网络被迅速放大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为公民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渠道,成为公众舆论生成的重要平台。

网络的正面社会影响和负面社会效应如影随形,共存共生。网络给媒体发展带来新的空间,但也使传统媒体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网络有力地推动了信息公开,但也加大了新闻管理的难度;网络是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但也会成为人们情绪宣泄的场所;网络加快了民主政治的进程,但也容易成为滋生民粹主义的温床;网络加强了对官员的社会监督,但也容易产生网络暴力;网络有利于先进文化的传播,但也容易造成低俗落后文化的流行;网络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也会出现侵犯公民权利的现象;网络有利于向世界传播中国的声音,但也会给境外敌对势力提供渗透的渠道。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应对网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成为加强党和政府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①

在2009年11月第九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上,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在讲话中指出:“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关键期、社会矛盾凸显期,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相互激荡,网上舆论呈现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切实引导好网上舆论,是维护网上信息安全的重大举措,事关事业兴衰、社会和谐。”②

正是在互联网对政府执政提出了重大挑战以及中国政府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双重时代背景下,我国地方政府首先“触网”,推出了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因此,网络新闻发言人的设立可以说是中国各级政府顺应网络发展,应对网络挑战的必然产物。

网络新闻打破了传统的新闻模式

2003年非典之后,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从无到有,并取得了长足进步。截至目前,我国政府三个层次的新闻体制已基本确立,即国务院新闻办、国务院各部门和省级政府的新闻和发言人制度。③2009年,云南、贵州、南京、安徽、天津等地顺应网络时代要求,纷纷试点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从传播模式来说,网络新闻打破了传统的新闻模式,实现了新闻传播模式的创新:

从间接走向直接。传统的新闻模式中,新闻者通过大众媒体向受众信息,模式是间接(mediated)。在这种模式中,者首先确定主题,然后召开新闻会向记者信息,最后通过记者的新闻稿件最终将信息传达给受众。同时,由于传统媒体发稿周期较长,一般为24小时,甚至更长,新闻者根本无法实现与受众的直接沟通。而网络新闻则是由网民通过网络平台向发言人提出问题,新闻发言人直接回答,从而实现了者和受众的直接传播。

从单向传播走向双向沟通。从信息的流向来看,传统的新闻模式中,公众往往缺少或不能向发言人反馈信息,因此,信息流向是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而在网络新闻模式中,公众由于直接面对发言人,因此他们可以随时进行沟通,正如两个人之间直接面对面的对话,从而实现了信息的双向沟通。同时,web2.0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互动性强,借助web2.0技术,通过qq、msn等即时通信工具以及论坛、博客、微博等媒介,发言人与受众即时互动,网络新闻实现了真正的双向沟通。

从现实走向虚拟。传统的新闻都是在现实中的新闻,而网络新闻却实现了在虚拟中的对接。无论是者还是网民都是通过虚拟的网络平台进行沟通。现实中的舆论管理我们早已不再陌生,而且深谙其道。然而,面对虚拟的网络舆论,则需要者更高的舆论管理技巧。正如贵阳市市长袁周所说,网络舆情的变化促使政府必须进行角色转变,政府信息从传统媒体向网络媒体延伸,从单向信息向多点、动态传递信息转变,从定时、定量传播向互联网上24小时随时更新转变。④

网络新闻会打破了时间、空间和参与者数量的限制。传统的新闻会如果没有突发事件往往都是定期召开,而网络新闻会基本没有时间限制,网民可以随时提问,新闻发言人可以随时发言。例如,南京市设立的网络新闻发言人明确规定网上意见24小时之内必须回复。更有专家指出,针对网络舆情迅速及时的特点,网络新闻应该力争在黄金4小时之内得到回复。

除此之外,传统的新闻还受到地域的限制,而网络新闻则彻底打破了国别、地域的限制。因此,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省市的新闻记者、网民只要对主题感兴趣,都可以参加。另外,网络新闻会还打破了参与人数的限制。传统的新闻会无论场地多大也只能由特定数量的记者参加,而网络新闻会则为无穷尽的网民提供了可能。

网络新闻发言人的意义:开启政府网络执政的新时代

美国学者timothy cook最早在《新闻执政:新闻媒体作为一个政治部门》(《governing with the news》)一书中曾提出“新闻执政”的理念,指出现代政府应当运用新闻来提高公共政策部门的执政形象、执政公信和执政的合法性。网络时代给政府执政带来了新的挑战,中国政府顺应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对政府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设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开启了政府网络执政(governing with internet)的新时代。

2003年非典疫情初期,中国政府由于采取传统的媒体管控方式,导致非典疫情假消息、小道消息泛滥,从而进一步加剧了社会恐慌,不利于非典疫情的防控。汲取非典的教训,中国政府加强了新闻会的建设,权威新闻的,成功引导了社会舆论。

当前,网络已成为民意表达最为集中的场所之一,已成为公众参与政治的主流渠道。“网络新闻发言人”的出现,是政府信息公开的新渠道和新方式,也是政府改进作风、促进勤政廉政建设,践行执政为民理念的重要途径之一。政府设立网络新闻发言人直面网络舆论,是中国政府顺应网络时代的必然产物。网络新闻会打破了时间、空间和参与者数量的限制,实现了从过去的间接到现在的直接,从单向传播到双向沟通,从现实到虚拟的突破,开启了中国政府网络执政的新时代,是中国政府更加成熟和自信的表现,是中国政治更加透明和民主的表现。

网络新闻发言人实践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网络新闻发言人开启了中国政府网络执政的新时代,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然而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仍然处于蹒跚起步阶段。网络新闻发言人的实践和发展仍有很长的路要走。网络新闻发言人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网络新闻模式的推广。目前,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虽然仅在我国几个省市试点,但它一出台就引起了舆论的关注。从当前来说,整体舆论导向对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出台表达了肯定态度。然而,如何将网络新闻从试点到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网络新闻依托的是网络技术发展和网民的参与。不同地区网络技术的普及程度和网民的成熟程度各不相同,如何根据各地、各部门不同的情况建立适合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网络新闻制度,需要更多的探索和努力。

网络新闻发言人形式、内涵的拓展及其制度保障。其实,网络新闻并非是一个新生的事物,不过最早的网络新闻主体不是政府而是企业。早在2000年3月20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北京艺百网络就举办了“中国首次网上新闻会”⑤。网络新闻是把传统的新闻与先进的互联网技术相结合,通过网络形成虚拟会场,把新闻者和分散于不同地点的记者集中在一起,使信息在相当广的范围内实现有效传播。

从目前我国几个省市的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的实施来看,网络新闻发言人更侧重线上的网络新闻形式。网络新闻发言人的主要职责是在互联网上信息,用发帖、跟帖等形式回复网络舆论,形式极其简单。其实网络新闻形式可以更加丰富多样,同时网络新闻的内容也急需拓展。网络新闻发言人不是网络发言,而更应当是网络服务的一种形式。

网络新闻的理论指导。网络新闻发言人从无到有,从试点到推广的过程是我国政府在网络执政时代的积极尝试。任何一项社会实践都需要相关理论的指导,中国政府网络执政的新闻实践同样也需要网络新闻等相关理论的指导。而且,相对于传统的新闻来说,网络新闻实现了传统模式的多个突破。传统的新闻理论在指导新型的网络新闻的时候更显捉襟见肘。

因此,加强对网络新闻的理论及应用研究,对于提高网络新闻水平,加强政府网络执政水平大有裨益。伴随着中国网络新闻的蹒跚起步,网络新闻的研究和理论化同样也需要加强。

注释:

①叶皓:《网络时代执政的机遇和挑战》,《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5)。

②王晨:《第九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上的讲话》,http://media.xinwenren. com/2009/1125/5903.html

③汪兴明、李希光:《政府发言人15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新闻发言人制度范文6

关键词:十七届四中全会;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政府发言人制度;党务公开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0)01―0022―06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利,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这就第一次将“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和全新的制度郑重地提出来了。那么,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是怎么提出来的?它的内涵与特征是什么?它的立论逻辑何在?它是怎样运行的呢?这些都是本文要着力探讨的问题。

一、探索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过程

如果追根溯源的话,提出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是从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运行中受到启发,并借鉴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运作经验的结果。

众所周知,新闻发言人和新闻发言人制度起源于西方社会,是西方民主政治、政党政治运作中致力于提升媒体作用和舆论监督水平的产物。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起步较晚,是改革开放以后才出现的。我国最早设立的新闻发言人,是在政府层面,是推行政务公开的产物。所以,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首先是规范政府新闻发言人的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制定了改革开放政策,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进程,加大了与世界各国的广泛联系,与此相适应,外部世界也迫切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把握中国的政策导向。如此一来,在这种情况下,出于更好地公开政务信息和开展对外宣传的需要,我国开始设立政府新闻发言人、建立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1983年4月23日我国的记者协会第一次向中外记者全面介绍了国务院各个部委和各个人民团体的新闻发言人,正式宣布了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完善、我国民主政治的快速推进、信息透明公开化的社会呼声不断高涨,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司法机关的新闻发言人制度也建立起来。不仅是在中央层面,而且各级地方政府、人大、政协、司法机关的新闻发言人制度也开始探索建立起来。

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26年来,充分发挥了宣传事实真相、满足民众知情权、引领社会舆论发展、塑造政府形象的功能,推进了我国的对外开放、提升了我国的政治民主化水平。目前,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已经从建立初期的单纯为满足对外宣传需要、为新闻界服务、向国外宣传中国、与外国加强信息互通的最初目的,逐步转到为全方位内外宣传服务、建设公开透明政府、培育多才能政府官员、密切与人民群众联系的综合复杂性轨道。更重要的是,在长期的实践推进过程中,新闻发言人和新闻发言人制度越来越为人民群众所认知、所熟悉,甚至所推崇。

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仍然存在着一个明显的缺陷,那就是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的缺失,这种状况长期没有引起关注,但随着“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的历史方位转变的完成,缺乏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状况越来越与我们这样一个负责任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运作不相适应。为了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水平与领导水平,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由党委出面对公众感兴趣的关于党的建设、党的领导和党的执政中的重大问题说明真相、澄清事实、给民众一个满意的解释,已经成为公众的普遍呼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党开始酝酿设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较早触及这一问题,指出:“中央委员会作出的决议、决定和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内容,根据需要以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通报或向全党通报。地方各级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作出的决议、决定,一般应当向下属党组织和党员通报,根据实际情况,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开。地方各级党委常委会会议的内容和本地区的重要情况,根据需要以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通报或向本地区的党组织和党员通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认真贯彻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在此基础上,2009年9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

提出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预示着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的重点将由政权层面转向执政党层面。这一转变必将弥补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现有缺陷,将包括执政党在内的我国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新闻发言人制度都完全充分地整合起来,推动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体系的完善。

二、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内涵与特征

(一)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概念内涵。要搞委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基本内涵,首先要界定好新闻发言人、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概念。

1.新闻发言人。刘建明主编的《宣传舆论学大辞典》在综合一些学者的思想后认为,所谓新闻发言人就是指:“国家、政党、社会团体任命或指定的专职(比较小的部门为兼职)新闻人员,其职位一般是该部门中层以上的负责人。新闻发言人的职责是在一定时间内就某一重大事件或时局的问题,举行新闻会,或约见个别记者,有关新闻或阐述本部门的观点立场,并代表有关部门回答记者的提问。”根据这一观点,笔者对“新闻发言人”的定义是这样的:新闻发言人是指各种政治组织、经济组织、文化组织、社会组织设立的专门负责本组织运作中的新闻事件、重大问题、焦点等方面事实真相的特定新闻人员,他们通常通过召开新闻会、约见记者、接受并回答记者提问等方式代表本组织公开党务信息和新闻事件,并明确阐明本组织对新闻事件所持有的态度。

2.新闻发言人制度。所谓新闻发言人制度主要是为保障新闻发言人正确行使新闻权、事实公开权,规范新闻发言人的新闻行为、新闻纪律、新闻内容与形式等而创设的一整套程序与制度体系。从本质上讲,新闻发言人制度是一种公共政治传播手段,它兼具政治性与公共性两大基本特征。它不仅能够起到对民众进行告知的功能,还承担着澄清事实、维护稳定、塑造形象的功能,是执政党及政府控制舆论传播的手段,也是执政党及政府实现与媒体、与公众联系沟通的重要方式。

3.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无非是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党内表现形式。具体是指 党委及其工作部门将发生于各级党内的重大事件‘、党的重大决策与人事安排、领导干部的腐败及其他违纪行为、党员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等事实情况,通过专门设立的党委新闻发言人及时向党内、社会与媒体,以匡正社会视听、保障党员与社会公众知情权、引导民众自觉监督各级党的领导执政活动的一种致力于推进党务公开的制度形式,是规范党委新闻发言人言行、保障党委新闻活动顺利展开的制度规范与程序规则的总称。

(二)党委新闻发言制度的基本特征。从概念内涵和运作实践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作为一种全新的制度形态,必须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1.讲党性。如果要问“姓氏”的话,无论哪一级党委新闻发言人都姓“党”,都是在代表党来说话,所以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第一位的特征就是讲党性。所谓党性就是指党的本质属性,包括党自身的内在规定性和外在形象性,它是党的性质、地位、宗旨、功能和任务的集中体现,是党的阶级性、先进性、人民性和时代性的有机统一,是党员意识和党的意识的高度凝结和充分释放。对党委新闻发言人来说,要有坚定的党性就要自觉做到新闻发言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与党的重大决策决议、重要事项人事安排保持高度一致,不发表任何违背党性原则的新闻言论和政治评论。

2.真实性。新闻发言的目的是要向社会和媒体公布事实真相,所以,新闻发言人在新闻时一定要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保证所的信息、所公开的材料都是真实的,都是符合客观实际、反映客观事物原貌的真实情况,能够全面、深入、原本地反映新闻事件的现象与本质。如果在新闻发言中曲解客观事实,故意掩盖事实真相,往往会使新闻发言漏洞百出、混淆视听、欲盖弥彰。这样一来,对维护党委权威、树立党委形象、提升党委公信度都是一个巨大的伤害,甚至还要为此付出不小的代价。

3.针对性。一次新闻会所的新闻事项不能太多,否则容易出现多中心、多主题的混乱情况,也不容易与民众在某一特定时期的特定兴奋点产生共鸣。从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运作来看,新闻会往往是针对某一个事件来展开的,而且把这一事件说得透彻清晰。所以,党委新闻会通常也应该针对某一个或某几个社会民众、媒体舆论感兴趣的新闻事件而召开,将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向大家解释清楚,充分展示其针对性特征。

4.及时性。新闻事件出来以后,不能长时间的捂盖,否则就会出现两种后果:一是捂得时间长了就“变馊”了,新闻也就不叫新闻了,社会公众也就会逐渐将其淡忘。二是真相长期掩盖,民众的知情权保证不了,正规渠道解决不了的问题就会在非正规渠道形成各种猜测,滋生小道消息、造成以讹传讹。因此,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及时性,要在民众最迫切、最渴望知道真相的时候告诉大家事实究竟是怎么回事,以做到“政唯求于民便,事皆可与人言”。

5.连续性。对于持续性发生的新闻事件,还应该做到新闻的连续性。例如:2003年春“非典”在全国蔓延,政府部门关于此疫情的新闻坚持做到了每天一次的连续性跟踪。2008年汶川大地震爆发,国务院和四川省政府也对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抗震救灾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连续性的新闻。党委新闻也不例外,应该根据事情或事态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呈现出的不同阶段性特点,作连续性的新闻,以使民众和媒体深入了解事态的发展,掌控事态的基本走向。比如:当前,党委新闻发言人可以对持续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情况进行连续性的新闻,以使党员和人民群众及时了解活动开展情况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所以,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连续性特征也是很明显的。

6.导向性。党委新闻的目的是告诉党员和人民群众事实真相,将他们的思想统一引导到中央和各级党委要求的轨道上来,使他们更加自觉地在大是大非、大政方针问题上同党站在一起,与党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所以,党委新闻发言不单单是为了传播一个新闻事件,而且还要承担着强大的舆论导向、认知导向、民心导向功能。当民众面对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困境不知道何去何从的时候,一次全面的新闻也许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使民众知道接下来该干什么、应该怎么干。

在传播学意义上说,新闻发言人制度实际上是通过“议程”的设置来控制引导舆论、为公众认知导航的。议程设置理论是20世纪70年端于美国的大众传播效果假说。其要义是:媒体在某一时期对某一问题的关注程度会影响公众的关注程度,媒体关注问题的轻重缓急会直接影响公众在兴奋点的排列组合。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实际上意味着要把新闻舆论控制的主动权掌控在党的手中,以实现党影响“媒体议程”、引导媒体舆论,媒体舆论影响“公众议程”、引导公众认知,最终达到党控制“政策议程”、决定政策走向以及党通过媒体引领团结凝聚人民群众、密切党群关系的目的。

7.主动性。党委新闻是党委主动进行的活动,一定要具有主动性、掌握主动权,避免被公众和媒体牵着鼻子走,陷入被动局面。这就预示着,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开展党委新闻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有积极主动的姿态,对党内的热点问题不搞回避搪塞、对记者的发问不搞推诿不知、对敏感事件不搞无可奉告,始终牢牢控制党委新闻会上的主导权。

三、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立论逻

从立论的逻辑上看:(1)民主政治发展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潮流和民众需求,必须重视发展民主政治,否则只能是死路一条。(2)在我国,发展民主政治,应先发展党内民主,因为党内民主是人民民主的推动和引导力量。(3)发展党内民主必须首先做到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因为党员主体地位是党内民主的中流砥柱。(4)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实质与核心是要实现党员当家作主,党员当家作主要凭借所享有的民利,因此必须注重保障党员的民利。(5)由于党员民利中最基本的是知情权,保障党员民利第一位的是保障其知情权。(6)从实践探索来看,保障党员知情权需要采取的积极有效举措是实行党务公开。(7)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是推行党务公开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下面对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这一立论逻辑作一具体阐释。

鉴于党员主体地位是党内民主的中流砥柱,研究党员主体地位必须首先搞内民主的内涵。由于党内民主属于民主的一种,因此又必须从界定民主的内涵人手。“民主”一词很早就出现于中西文化中,但古代中西文化中“民主”概念的含义是截然不同的。中国古代认为“民主”的基本含义是“民之主”,即“人民的主人、人民的首领”。而在西方,英文中的“民主”(democracy)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文δημοκρατια是由δημοs和κρατια两个字组合而成,δημοs是指“人民”,κρατια是指“统治”。因此,在西方“民主”一词的字面含义便是指“人民的权 力”、“人民的统治”,引申开来就是指“人民当家作主”的意思。希罗多德在《历史》中强调,民主的特点在于政事要“取决于民众”;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认为:“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之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更是强调民主制即指“多数人的执政”。近代以来,西方学者洛克、卢梭又进一步指出,民主是按照人民的意志进行的政治统治。可见,中西方是在完全不同的意义上使用“民主”一词。不过,近代以来,西方的民主观逐渐渗入我国的思想文化和政治领域,从而取代了我们对民主的传统解释,代之于“人民当家作主”的阐释。因此,我们现在也是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意义上来使用民主这一概念的。由民主推及到党内民主,可以认定:党内民主无非就是要在党内实现“党员当家作主”。

发展党内民主、实现党员当家作主,就内在地要求必须使党员真正成为党的主体而非工具,切实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反之亦然。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发展党内民主,必须“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这就第一次将“党员主体地位”作为发展党内民主的基础工程明确地提出来。那么,什么是党员主体地位呢?这个问题目前学界的认识虽然有一些分歧,但基本上都认同以下要点:党员主体地位是指党员成为党的组织细胞和运作主体,党员在党内政治生活中发挥基础性、主导性作用,党员能够直接或间接参与决定和管理党内事务,党员是党的主人,党员在党内真正当家作主。这样看来,党员主体地位的实质涉及党员当家作主问题,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实际上就是要尊重党员当家作主、就是要领导支持党员当家作主。

党员当家作主的实现需要凭借的方式与途径就是党员民利的落实,没有党员民利的落实也就没有党内民主,也就谈不上对党员主体地位的尊重。达尔指出:“权利是民主政治制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民主体制内在地就是权利体制。权利是民主统治过程最为关键的建筑材料。”所以,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实现党员当家作主就必须切实保障党员当家作主的民利。党员当家作主的民利在和《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中有明确规定,它们总体上可以归类为四大基本民利: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监督权。2009年6月29日在中央政治局专门就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问题进行研究的第十四次集体学习会上,对此明确指出:“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最根本的是要认真落实及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等党内规章赋予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等民利,使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真正发挥主体作用。”需要指出的是:党员的四大基本民利不是长短一致的,而是有侧重点的。这其中,最为基础性、根本性的是党员的知情权。因此,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实现党员当家作主,必须落实党员的各项民利、重点是落实党员的知情权。

为了防止出现侵犯或破坏党员民利的行为,我们必须对党员的民利予以保护,这就涉及党员权利保障问题。由于知情权是最基础性的权利,所以保障党员民利必须首先保障其知情权。因为如果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得不到保障,其参与权就无法得到落实,就谈不上按照自己的真实意图参加提名推荐、投票选举,其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就实现的不充分;就谈不上提出正确合理的意见建议、批评质询,其监督权也就流于形式。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的基本精神,为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必须明确以下保障措施:党组织应当按照规定召开有关会议,并创造条件保障党员参加其有权参加的各种会议,会议的组织、召集者要将会议的召开时间、议题等适时通知应到会党员;党组织应当为党员提供阅读党内有关文件的必要条件;党组织应当采取多种形式有计划地对党员进行教育和培训;党的重要会议召开后,党组织要按照规定将会议内容和精神向党员传达、通报,党组织作出的决议、决定也要按照规定及时向党员通报等。这些保障措施都涉及一个中心问题一实行党务公开。

党务公开就是指党组织在不违背党的保密纪律的前提下,将党的建设情况、工作开展情况、领导执政情况,通过合适的形式和手段,即时或适时地向一定范围的党员群众公布并接受监督的党内民主机制。之所以强调要实行党务公开,从原理上讲主要是因为民主与公开是紧密相连的,民主意味着公开、公开从来就是民主的实现条件。列宁指出:“民主要包含两个必要条件:第一,完全的公开性。第二,一切职务经过选举。没有公开性来谈民主制度是很可笑的。”所以,要发展党内民主、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就必须坚决实行党务公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逐步推进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使党员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这是第一次在党的正式文件中提出党务公开的概念。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要“积极推进党务公开”,十七大报告则继续“推进党务公开。”十七大对此专门指出:“党的各级组织要按规定实行党务公开,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必须进一步,“推进党务公开,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及时公布党内信息,畅通党内信息上下互通渠道。”

当前,在推进党务公开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如“该出手时不出手”――该公开的不公开的问题,“只见蛇头不见蛇尾”――前期公开后期不公开的问题,“犹抱琵琶半遮面”――公开时遮遮掩掩的问题,“报喜不报忧”――公开成绩不公开问题的问题,“跟着感觉走”――公开不公开取决于个人偏好的问题,等等。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不是我们没有党务公开,而是党务公开制度化水平较低,没有以完备的制度保障党务公开的规范化开展。由于制度问题是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稳定性的问题,我们要着力解决党务公开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党务公开质量,就必须从制度上寻找出路,着力研究如何建立健全和大胆创新党务公开制度的问题,以使党务公开始终保持在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上运行。而建立健全党务公开制度,党委在关键时刻对重大新闻事件进行必要的新闻无疑是一种生动鲜活、喜闻乐见、富有权威性的好形式。因此,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是开展党务公开的需要,是党务公开的一种制度化表现形式,是推进党务公开的高层次手段。

可见,正是大力发展党内民主、保障党员群众知情权、大力推进党务公开多层逻辑关系与现实需求,催生了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