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教学论文范例6篇

品德与生活教学论文

品德与生活教学论文范文1

1当前高校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

从当前高校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具体开展状况来说,其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首先,整个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缺乏系统化的教学理念,无论是具体的教学思维,还是准确的教学定位,均与实际需要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很多老师仍然是从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角度出发,无论是具体的教学理念,还是相应的教学方案,其都未能展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整个思想品德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想要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充分注重创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案,完善教学内容。其次,当前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其普遍缺乏教学新意,无论是选择的教学素材,还是整个教学理念的实施状况,更多都只是将其看做一门普通的课程来教学,无论是学生的具体参与度,还是其教学实效,都未能与学生实际学习之间产生相应关联,特别是在互联网资源对学生的影响日益提升的今天,将互联网理念融入到整个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中,通过丰富教学理念,从而才能优化教学效果,提升教学实效性。当然,最重要的是必须转变对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全面认知,相对于其他教学学科来说,思想品德教育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教学,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思维理念和行为方式上的具体引导,因此在开展这一教学活动时,要从思想内涵引导与教学活动相结合的视角来具体切入,通过创新教学理念,从而才能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此外,当前思想品德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大多只是将其看做独立的一门课程,既与其他学科之间缺乏互动,同时也未能融入到整个学生素质培养体系之内。思想品德教学想要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就不能脱离其他教学科目,尤其是不能将思想品德教学与学生其他素质培养单独开展,通过对当前高校思想品德教学活动开展的具体状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多数教学活动中,都是将其割裂开展,因此,无论是具体的教学活动,还是相应的教学效果,都与实际期待之间存在极大差距。最后,当前多数高校在开展思想品德教学活动时,其只是以问题解决为开展导向,忽略了思想品德教学的价值作用,未能将问题预防与解决系统化结合。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不是一门普通的课程,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到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其实际上都需要从预防学生出现相应心理问题入手。如果整个思想品德教学活动只能从某一个点来切入,那么无论其具体的教学效果,还是学生的心理成熟度,其实际上都与具体需要之间存在极大差距。因此,随着当前学生培养要求不断提升,优化思想品德教学的具体思路就极为必要。

2茶性人文的具体内涵认知

通过对我国茶文化理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丰富的人文理念,乃至人文关怀,尤其是其中所倡导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正是引导人们形成全面完善理念的基础和关键。而茶性人文,最根本的就是整个茶文化理念。因此,系统化认知其中所存在的具体内涵,对于我们利用和了解传统茶文化,有着重要推动力和影响力。在茶性人文体系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正确、积极向上的思想内涵。因此,如果我们能够将茶文化中所蕴含的教育素材进行提炼,并将其融入到整个教学活动和学生素质培养过程中,那么其必然能够为整个教学活动开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也实现了传统茶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茶文化体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如果能够将其中所具备的茶性人文理念系统化融入到整个品德教学活动中,其必然能够实现对学生成长有效推动的最佳教学效果。通过对我国高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开展的具体状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整个教学活动中缺乏必要的教学理念创新以及教学方法融入,所以探究茶性人文的具体内涵,并将这一理念融入其中,无疑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的重要补充元素。茶性人文理念在融入过程中,其重点和关键在于人文理念的实质性融入,特别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关注。人文内涵的系统化融入,必然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内涵和价值理念。

3高校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

随着当前高校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开展不断成熟,如今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要求不断提升,无论是对学生的教学要求,还是整个教学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都使得我们必须创新整个品德教育活动,通过完善教学元素,优化教学内容,从而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具体而言,其要求主要表现为:整个思想品德教育活动要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等一系列内容相结合,通过打破传统的知识为主的教学理念,融入必要的思想品德教育理念,从而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培养。思想品德教育不仅是一种教学过程,更重要的是一种教育理念,尤其是要引导学生形成全面完善的思维理念。因此,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开展时,必须创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元素。不仅如此,当前在高校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必须充分注重将文化理念融入其中,融入文化内涵,是提升思想品德教育活动效果的基础和关键,更是解决长期以来学生教学活动内涵缺失问题的重要要求,文化内涵有着重要作用和价值,完善的文化要素是当前整个高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创新完善开展的重要要求。而融入传统文化,其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对传统茶性人文理念进行系统化学习,从而构建自身完善的思想品德素质体系。当然,在当前高校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到其整体作为一项教育创新,无论是教学元素的选择应用,还是教学理念的创新融入,都必须结合当前整个时代特点的具体发展状况,通过理念内涵的全面融入,尤其是时代性元素的系统化融入,从而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高校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应该充分注重与时代特点的系统化融合,尤其是要认识到很多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都是在时代变化特点下所形成的,因此,结合时代形式和特点,正是整个教育工作创新开展的基本要求。

4茶性人文在高校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具体运用思路

茶性人文作为整个传统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茶性人文理念不仅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形成全面的素质理念,更是能够弥补当前学生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而想要应用好茶性人文理念,就需要做到:首先,要针对当前高校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系统化分析,从而探究茶性人文的合适切入思路。实际上,茶性人文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文理念,其中不仅系统化融入了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更为重要的是其中所具备的行为规范正是当前学生培养过程中所欠缺的内容。因此,探究茶性人文的核心理念,并将其系统化融入到整个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中,才能够实现其理想的教学效果。其次,必须全面认识到在信息技术成熟发展的今天,无论是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是整个教学活动中的元素应用,都需要结合互联网这一广泛应用趋势,进行融入,也就是说只有借鉴互联网形式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活动,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借助互联网媒介,实际上也是整个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创新与完善。事实上,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学生的具体接受效果,还是其整体教学传播效果都实现了超越以往的成熟发展。最后,当前在将茶性人文应用到高校思想品德教育活动时,必须充分注重理论与具体素材的完善性,尤其是不能机械的将这一系列元素进行嫁接,必须通过创新与完善,尤其是将生活的事例融入到整个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中,从而实现茶性人文理念的成熟融入。茶性人文理念是一种价值理念,无论是具体的价值思维,还是其对学生的影响,都是内涵性和导向性的,因此在整个高校思想品德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必须注重具体元素理念的融入,特别是要将生活内涵融入其中,从而使其能够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5结语

对于高校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开展来说,想要实现理想的教育效果,不仅要注重完善高校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开展的机制,同时还要充分注重对教育体系进行完善,尤其是要注重将多样教育元素融入其中,通过创新思想品德教育理念,从而必然能够实现整个高校思想品德教学的理想效果。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内涵,完善的茶文化理念,不仅能够对学生形成健康思想理念提供基础,同时也是解决当前高校思想品德教育问题不足的重要切入点。因此探究茶性人文的具体内涵,极具传承价值和意义。

作者:丁言 单位:永城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董世全.探析如何在民办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2):54-156.

[2]张志伦,高校教师如何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12):135-139.

[3]尹淑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等教育创新的使命与挑战[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5):266-268.

品德与生活教学论文范文2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人文性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有着浓厚人文色彩和深厚人文关怀内涵的学科,人文性是本学科的性质之一。因此,关注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人文性既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又是时展的趋势。但是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彰显课程的人文性,仍存在很多困扰。本文欲从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环节入手,探讨突出思想品德课人文性的方法。

一、把握教学方法人文性的原则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途径和手段,是师生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桥梁。教学方法正确与否会影响整个教学过程的实施,影响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在确定体现人文性的教学方法时,应把握主体性原则、认知与情感协调发展原则、自主建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培养人的教育活动的题中之义。但传统的教学方法多是外在灌输式、填鸭式的方法,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杜威倡导的“新教育”改革,对灌输式的方法进行了批判。他认为,传统思想品德教学“是来自上面和外部的灌输。它把成人的标准、教材和方法强加给只是正在逐渐成长而趋于成熟的儿童”[1],这样不仅不会促进反而限制儿童的智慧和道德发展。劳伦斯・科尔伯格把这种灌输式教学方法中的受教者比作“美德袋”。他认为,“灌输既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2]可见,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仅违背了道德本质,而且违背了儿童道德发展的规律。反思这种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德育方法,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的人文性,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主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继承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并根据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把它转化为人的内在道德品质。坚持主体性原则,才有利于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主体性道德人格。

(二)认知与情感协调发展的原则

思想品德课的人文性突出对学生精神成长的关怀,不是对“学问中心课程”的全盘否定,而是主张认知与情感的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道德认知是形成思想品德的起点,道德情感是由道德认知向道德信念转化的中介,又是道德践行的催化剂。因而,认知和情感同等重要。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侧重向学生一味灌输道德知识,忽视了对学生道德情感需要的关怀。这种不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造成学生的反感和厌恶情绪,使得思想品德课失去了生机和活力。在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反思中,人文性的教学方法强调认知与情感的协调发展,主张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该将认知与情感协调统一,把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寓于学科知识的教学当中,使学生的知识和情感需要得到双重满足。如情景对话、角色扮演、游戏体验等方法,让学生通过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接受知识,达到认知与情感的统一发展,把学生培养成有血有肉的“有情人”。[3]

(三)自主建构原则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外部向学生传递的过程,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4]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皮亚杰认为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知识是从内部进行重组和建构获得的,儿童是自主学习的主人。在此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人文教学方法的自主建构原则。在该原则指导下,体现教学方法的人文性应把握以下几点:第一,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自愿性。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强调的是学生的学而非教师的教;学习不是被动强制的活动,而是自愿的。第二,把学生看作一个“独立的变量”,关注学生的自主选择性和独立性。第三,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联。学生的道德发展是在现实生活中通过体验和感悟获得的,这种生活中的体验和感悟比课堂中的更真切、深刻。也就更有助于学生把道德规范纳入到自己的思想品德结构中,从而实现个体思想品质结构的重塑和建构。

二、突出教学方法人文性的具体方法

第一,平等对话法。该方法建立在师生双方具有平等地位的基础上。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人文性强调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和学生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关系,彼此之间要互相尊重和热爱。在民主平等、相互尊重、信任、理解的教学氛围中,以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方式进行教学,能把学生的兴趣、积极性和情绪调动起来,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平等对话法的理论基础是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他提出把握世界的两种哲学模式:以对话哲学为代表的“我―你”关系模式和以西方主体哲学为代表的“我―它”关系模式。他认为,决定一个人存在和人之所以为人的是“我―你”的关系,只有在此关系中才能发现人的真正意义,“人通过‘你’而成为‘我’”[5],“我生存于‘你’的关系里”[6]。平等对话法就是把对话哲学中“我―你”的这种对话关系运用到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强调师生在“讨论”、“对话”的教学情境中,在师生相互信任、尊重与合作当中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这种方法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空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二,游戏体验法。该方法的理论基础是体验式学习理论。大卫・库伯认为,有效的学习应从体验开始,然后发表看法,进而进行反思,总结形成理论,最后把理论应用于实践。[7]该理论强调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或模拟的环境,让他们在活动中充分参与,从而获得个人的感受、觉悟、经验并进行交流,然后通过反思、总结上升为理论或形成成果,最后将这些理论或成果投入到实践中。游戏体验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符合初中生学习与发展的规律,也是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体现了教学方法的人文性。此方法注重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现实社会出发设计游戏活动,重视学生的自主体验和亲身实践,通过他们的体验、交流和反思完成思想品德课知识的内化,并用于指导他们的行为实践。如在进行鲁人版八年级上册第五课《合作使生活之路更宽敞》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悟合作让生活之路更宽敞这一教学目标,可设计这样的游戏活动:“眼与手的相约”,游戏分两轮进行。第一轮由个人完成,在黑板上画出脸的头像;第二轮由两人合作完成,一人指挥一人画。然后让学生谈游戏感想,并进行总结和情感的升华。如此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既达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又让学生在体验中有所感悟。

参考文献:

[1]杜威著,赵祥麟,王承绪译.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346.

[2]Power,C..Kohlberg,L..Using a Hidden Curriculum for Moral Education[M].In the Education Digest.1987:12.

品德与生活教学论文范文3

【关键词】小学品德 品德教学 全面发展 多途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1.110

思想品德作樾Ы锥慰设的一门重要课程,对小学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然而有效的开展品德教育,却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小学品德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十分必要,然而仅仅依靠课堂还是不够的,只有通过多途径对小学生进行品德教学,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就多途径实现小学品德教学展开论述。

一、教师的讲解

在对小学生进行品德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采用的一种方法就是教师讲解法。当然,这里所说的教师讲解法并不是教师一味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而是通过多种方法的应用达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学的目的。小学思想品德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进而使学生有良好的思想情操,并使学生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对于小学思想品德教材上的一些理论知识,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讲解与引导,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进而使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点。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学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明白更多的道理。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解,无疑是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学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要对该途径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对教学进行合理设计,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二、有效应用多媒体

在通过多途径对小学生进行品德教学的过程中,多媒体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有效方法。为了达到通过多媒体的应用更好的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目的,需要教师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有效制作课件。多媒体辅助教师教学是通过课件的展示实现的,因此,能否有效制作课件直接影响到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制作小学思想品德课件的过程中,应该与学科知识结合起来,并且教师应该将教学的思路,通过课件清晰的呈现给学生,使教师的教学更加便利,同时也使知识点更好的呈现出来,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当然,教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

2.提高多媒体呈现内容的趣味性。在运用多媒体辅助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提升其趣味性。有趣的事物往往能够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品德课的很多知识与问题都需要学生思考,更要求教师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可以将一些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的元素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与思考兴趣。

三、注重引导学生反思

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品德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把握好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学生的反思。上文我们已经提到,要想真正达到小学品德教育的目的,就必须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影响,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那么,不管学生掌握了再多的理论知识,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为了使小学生的品德学习避免出现机械化的现象,同时也为了使学生更好的领悟其中的道理,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把握好学生反思的有效途径。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解之后,要鼓励学生进行反思,进而使学生更加透彻的理解知识点,当然,学生反思的内容并不仅仅局限于此,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反思知识点是如何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的,达到用理论知识指导学生实践活动的目的。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就注重小学生在品德学习过程中的反思,除了让学生就知识点本身及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进行反思之外,还鼓励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与良好的品德要求相符合,进而纠正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的不良行为习惯,更好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四、将品德教育延伸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去

作为一名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应该明白,只有实现教学途径的多样化,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十分重要,但是,其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也十分重要。为了使其他教师也提升对小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意识,小学品德教师要积极的与其他学科的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

本人作为一名小学品德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为了使其他学科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能够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积极建议学校组织一些培训活动,不仅使其他学科的教师能够认识到将德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而且通过培训提升其他学科教师的德育知识水平,使教师掌握更多的小学品德知识。各学科教师配合品德教师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不仅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对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也有很大的帮助,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通过生活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生活是个大舞台,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效把握生活这个重要的教学途径。那么,教师该如何通过生活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呢?不同的教师需要应用不同的方法与技巧,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一)布置家庭作业

小学生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的意识不强,运用学习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意识更不强,因此,为了更好的督促学生通过生活提升自身的思想水平,本人会针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布置一些家庭作业。例如:家庭作业的内容是“做一件好事”,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做一件好事,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学生会积极地去做好事,通过做好事学生受到了社会的认可,家长、教师与同学的赞扬,有美好的心理体验,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做好事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较之于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用语言督促学生做好事,收到更好的效果。

(二)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品德与生活教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思想品德课 教学效果

随着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这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中的一件大事。新课标继承和发扬了旧课标的优点,在诸多方面有了新的创新和突破,闪现出许多新亮点。这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有很大帮助。对于在新课标颁布之后,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笔者经过多年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经验,再加上对新课标的学习,提出了一点自己想法与经验。

一、新课标颁布之后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要求提高了

新课标颁布以后,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要求是提高了,而不是减弱了。比如,新课提出了初中思想品德课要增强初中学生的人文性教育。新课程标准以更加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进行了新的定位,在继承和发扬旧课程标准强调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思想性”特征之外,增强了“人文件”。强调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要“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从这一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用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让小学生在鲜活的中学生活中感受、体验、理解国家和社会对中学生的思想品德要求,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和习惯,使初中思想品德课更贴近中学生的生活,更富有人情味,使之成为一门受初中生欢迎的课程。

另外,新课标还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任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实际出发,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引导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心理健康,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并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思想品德课教学才会因此而变得“有用”和“有效”。

在以往的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与初中生生活实际相脱离的现象,在一些有关初中思想政治课的调查中,学生反映不喜欢思想政治课,认为思想政治课离他们的生活较远,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使初中思想品德课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课程,新课程标准将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该课程建构的基础。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初中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本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与集体、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促进思想品德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

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师一定要理解新课标的精神内涵,才能把握好新的教育教学思路,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

二、新课标颁布后的教学方法

1.注重情景教学模式

新课标颁布之后,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样也要求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师不断开动脑筋,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创出新的教学思路来。比如,我们可能进一步提升情景教学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中的份量。

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师要不是让学生置于特定的教学情景之中,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思维,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实效。

同时,教师可以结合新教材,在课堂上创设情景,从而进行情景教学。而情景教学中的一大亮点就是让学生能够成为新课堂的主人,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产生心理体验,创设实验情境,这样,学生在宽松的学习氛围里,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学习,体验自己的切身感受,喜忧同伴,增长见识,提高觉悟,培养能力。 转贴于

2.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个学生能否学好一门课,兴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的课堂产生兴趣的教师,让自己的课程吸引学生。作为一名新课后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师就应该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第一堂课特别重要,抓住每一学年的第一堂课,因为第一堂课是能否激起学生对自己所学课程产生兴趣的关键,第一堂课学生往往具有好奇和期待的心理,如果教师能抓住学生这一特殊心理精心设计导言课,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讲课“有味”,学科的内容“有意思”,就会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这对以后的教学无疑会有帮助。

除了上好第一堂课外,对学生的平时兴趣的培养也非常重要,如我在平时讲课时,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做一些课初中思想品德课相关的事情,让他们查阅相关的资料,进行课堂表演。

3.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但是新课标实施以后,更加侧重于实际应用。所以,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将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既重视实际教学,又不脱离理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尽量使课程每一个知识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论联系社会实际、思想实际,把学习和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应用实际中去,达到理论与实际,学与用,知与行的统一,才能使学生懂的理论知识来自社会实践,而又能用它指导社会实践,去揭示事物的本质。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们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热情,才能使深奥、抽象的知识变为简单化、形象化,才能使学生们主动去学。在课堂上还要多指导学生养成看报、听广播、看电视新闻和对社会热点问题关注的习惯。并对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参观访问、班级讨论会等形式,提出问题,发表自己见解等。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逐步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

三、对新课标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反思

品德与生活教学论文范文5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活动教学;应用策略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是培养学生道德素养的重要学科,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还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使学生成为一个高道德素质及综合素质的社会人才。所以很多教师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来提高其教学效果,经过多种教学方法实践后,总结出活动教学法是最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质量及效率。

一、初中思想品德活动教学特征简析

(一)活动内容能够将主题凸显出来

在初中思想品德活动教学过程中,不管是单元活动还是细节活动,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都得到了充分体现,使学生的思想品德课程学习积极性及兴趣都得到了有效提高。例如,人教版九年级的第三单元“精神文明”活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直接根据学生所处的校园文化实际,举行“建设校园文化及精神文明”的思想品德活动,使学生处于一个良好的思想品德学习环境中,让学生在校园文化及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学习更多的思想品德知识,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及文化素养。

(二)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明确

思想品德活动教学是活动教学方法应用于思想品德教学中所形成的,因此能够有效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实践性,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是非常有利的。在思想品德活动教学中,学生能够拥有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并且能够在实践活动中去学习更多的思想品德知识内容,使他们的道德素养得到提iw,同时还使他们的活动空间得到扩展、学习自主性和实践性得到提高,最终促进学生健康与综合发展。

(三)教学方式多样化与灵活化

初中思想品德活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教材,其内容丰富多彩。基于实践教学及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思想品德教材上的知识内容可以设计出上千个小型主题活动,而这些活动都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学生参与活动时能够体会理论知识并能够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四)理论知识能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在初中思想品德活动中能够对学生生活环境、性格特征、能力水平及行为态度进行全面的了解,进而及时找出提高学生思想品德学习兴趣及积极性的办法。例如,在进行“承担责仟,服务社会”思想品德教学时,教师可以举行故事会,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英雄事迹及社会道德模范,有的学生在故事会中讲述了英雄徐虎的故事,此时教师就可以根据故事创建情境,然后进行角色扮演及对话,使学生在情境中了解故事所传递的思想品德。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活动教学的重要作用

(一)适应了新课程改革的呼唤

第一,将活动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能够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展开自主性学习,并使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中融入理论知识,适应了新课改背景下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改革趋势;第二,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成为了教学主要目标及仟务。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作为初中教学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适应了新课改的呼唤。

(二)有利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理念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实现,有效促进了教育事业尤其是初中教育事业的发展。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作为初中教学主要科目内容,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代替的促进作用,因为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坚持了“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实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活动教学就是实现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途径,所以活动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理念。

(三)有利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与学科发展趋势的相适应

初中思想品德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理念和规范,使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品质,同时还增强学生的责仟感、实践能力、继承道德风尚和民族精神的意识,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活动教学的应用

(一)利用音乐、图片和视频等来实现教育环境的和视听情境的创建

第一,教师要对现代信息化技术及多媒体技术进行了解和掌握,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第二,确定教学内容,并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声音功能、图片功能及视频功能,来实现教学情境创建,最后展现给学生;第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情境教学中来,使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理论,并在情境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例如,在进行“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收集与“自信”相关的视频,如刘翔、邓亚萍等参加奥运会的精彩场景,使学生运动员取得胜利的欢声喜悦中感受荣誉和自信。

(二)利用小品、表演等形式创设情境

第一,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要知道教学是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实现的,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且灵活的,要积极在教学中创建教学情境;第二,教师要将思想品德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并利用小品和表演的形式将教学内容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表演中学习到更多的思想品德知识内容。例如,在教学“永不放弃生的希望”时,教师可以先通过例子的形式引出教学主要内容,如课本中伐木工人,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十个小组并要求每个小组都进行小品表演,让学生在小品表演中体会多种角色,以提高学生语言沟通能力。

四、结语

品德与生活教学论文范文6

关键词:思想品德 有效教学 具体策略

本文以下将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活动中所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对策进行分析与介绍,从而为相关研究学者以及教育同胞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活动有效教学的意义简述

1.有利于更新传统教学观念

在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活动中,学生们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以至于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往往使得教学教师的传授方法以及学生们的个人能力成为了判定教学质量的标准,而“有效教学”是以学生们的进步与发展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因此,思想品德教学教师首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然后根据学生们的个性化需求而采取相关教学方法,从而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目的,由此可以看出,有效教学有利于教学教师更新传统教学观念。[1]

2.有利于推动传统课堂教学转型为有效课堂教学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活动中,教学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们学习能力的培养,以至于学生们得不到全面发展,而根据构建主义理论可以了解到,学习过程是指学生们建立在掌握一定认知水平与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与外界之间的互动而主动获取知识信息的过程,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活动中实施有效教学的实质目的并不是为了向学生们传授知识内容,而是指引学生们掌握学习能力,从而帮助学生们构建其知识体系,进而使得学生们通过自身学习能力而获取知识与技能,由此可以看出,思想品德学科的“有效教学”有效实现了“教的课堂”转变为“学的课堂”的目的。

3.有利于教学教师角色的转变以活跃教学氛围

在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活动中,教学教师一直以传授知识者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且教学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以及传授方法,而忽视了对学生们综合素质能力与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并且使得学生们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同时,思想品德教学教师与学生们之间还缺乏沟通,因此,在新的教学模式背景下,“有效教学”使得思想品德教学教师与学生们之间形成了互动关系,从而有效建立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还转变了传统教学方式,逐渐以学生们为教学主体,进而使得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有效发挥。[2]

二、试析目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低效现状以及相关影响因素

1.当前思想品德教学观念较落后

随着素质教育政策的实施与开展,各地区纷纷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与创新,但是根据目前来看,当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活动中仍然存在着较多问题,从而严重影响思想品德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的提高,例如:首先,当前思想品德教学教师为教学主体,而学生们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从而不利于学生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其次,思想品德教师一味的对学生们进行机械式的训练,大大降低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第三,思想品德教学教师因长期受到传统教学“应试”模式的影响,以至于注重知识点内容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们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从而不利于学生们的为了发展等。

2.思想品德教学目标出现偏差的问题

当前思想品德教学教师只注重传授知识点与训练技能,而忽视了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至于学生们没有得到全面发展,因此,这种教学过程是无效的,甚至是没有意义的。另外,教学教师对思想品德教学活动所设立的目标较模糊,以至于思想品德学科没有教学重心,并且使得学生们不知道该教学活动中的重点内容,致使学生们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此外,还出现了脱节教学目标的现状,以至于整体思想品德教学活动的教学效率低下。

3.思想品德教学内容较泛化

思想品德是一门特殊化的学科,不仅可以作为独立学科,而且其还可以渗透到其他学科中,因此,思想品德的教学方法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同时,该课程特点要求其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由此可以看出,思想品德教学对教学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思想品德教学教师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则在思想品德教学活动中会出现泛化的现象,以至于学科特点没有被突出,也没有挖掘出该课程的价值。[3]

三、探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活动有效教学的具体策略以及建议

1.把握思想品德教材体系以明确教学目标

思想品德教学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并且通过总结成功教学案例经验来采取有效教学方法,同时,还需要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材料体系进行明确掌握与了解,从而制定教学目标,另外,在开展有效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紧扣教学目标而进行,进而使得学生们能够明白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重心,继而使得思想品德教学教师更好的指导学生们自主学习。

2.思想品德教学教师需要正确引导学生们自主学习以提高其学习能力

由于思想品德有效教学的实质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学习能力,而不是传授知识于学生们,因此,思想品德教学教师需要正确、科学引导学生们自主参加学习,从而使得学生们能够拥有学习能力而不断提高自身学习成绩,进而大大提高了思想品德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3.做好思想品德教学实效反馈信息工作

思想品德教学教师除了实施上述有效教学策略以外,还需要做好思想品德教学实效反馈信息工作,定时对自身的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并且对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索,从而探索相关有效措施对其进行解决,继而进一步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上简单的概述了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活动有效教学的意义,同时,将目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低效现状以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与介绍,并且针对上述低效现状而提出几点有效教学对策与建议,从而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水平,进而有效提高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以及综合素质水平。另外,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叙述能够为相关研究学者以及教育同胞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从而全面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进而推动素质教育政策的实施与开展。

参考文献:

[1]宋晓军.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设计策略[A].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