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论文范例6篇

品德与社会论文

品德与社会论文范文1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民俗文化;兰州市;《品德与社会》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131-02

世纪之交,我国启动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2004年11月11日在南昌召开的“民俗教育与当代社会”高层论坛上,来自全国的一批著名文化学者和民俗学家建议,我国应尽快把民俗和乡土内容纳入中小学教材[1]。只有民俗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才能真正起到弘扬和传承民俗文化的作用。本文以兰州市为例,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特点入手,论述民俗文化进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的必要性和意义。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特点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3-6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少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能力养成的综合性课程。从教材的内容来看,该课程结合小学生认知特点,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按照儿童学习、生活、交往的范围,把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家乡、祖国、世界等内容串联在一起,融品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国情教育、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内容为一体,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的能力。在贯彻国家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彰显教材的地方特色。甘肃省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心编写的这套教材深入挖掘并展现西北地区的课程资源,选用了许多西部的风景名胜、人文景观,贴近学生生活,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的情感[2]。使学生在了解和认识家庭、社区、国家、世界等不同范围的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在学国历史、文化、民族和民俗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情感,并进而放眼世界,走进地球村。

二、民俗文化进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容涉及面广,包括:民俗、历史、地理、文化、道德、法律等与公民素质养成相关的各种知识,尤其是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课与民俗文化密切联系的内容更多,既有我国各民族的民俗文化,也有丰富多彩的异域风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依托有效的课程资源,根据自身条件开发、利用本地区的社会资源,挖掘素材,积极开展民俗文化知识的教育,将其转化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有效教育资源,使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从小培养学生面向祖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开阔视野和广博的知识,增强小学生对社会生活文化的认知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一)我国民俗文化进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壮丽的山河”中“我们的‘母亲河’”的内容,学习时可与兰州地处黄河上游,是全国惟一的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的特点相联系,积极挖掘本地民俗文化知识(如马家窑文化、伏羲庙、黄河水车、羊皮筏子、黄河铁桥、黄河奇石等),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生存和繁衍,经济、文化的发展都起始于黄河流域。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化,壮丽的山河,富饶的土地,都印证了“母亲河”对华夏民族的滋养和哺育。而早在四五千年前,兰州先民就依黄河而居,耕牧渔猎,筑屋制陶,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马家窑文化,将绚丽多彩的彩陶艺术推向了巅峰。自秦汉以来,兰州黄河沿岸的众多渡口,就将大西北与中原地区紧密相连,从汉武帝设金城郡开始,兰州一直是中原王朝开拓经略西北的军事政治重镇。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造就了兰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使其成为集黄河文化、民族文化、丝路文化于一身的陇上名城。从历史地理上来看,长期的过度开发,水土植被的严重破坏,导致黄河经常泛滥,给两岸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发出“一定要根治黄河”的号召,在黄河中上游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在下游加高加固黄河大堤,防止洪水泛滥。经过多年整治,现在黄河水患已得到了全面治理。但由于黄河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黄河下游形成的“地上悬河”还在继续升高,这些问题依然是黄河汛期的一大隐患。近年来,由于人口增长和工农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黄河无节制地开发和利用,使黄河水不断减少,特别是在下游,黄河已多次出现断流的现象,给下游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为了解决西北和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国家正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滚滚长江水将被引入黄河,使黄河再现生机和活力[3]。今天的兰州城市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在学生了解黄河流域悠久的历史文化知识的同时,对黄河流域水土保持、节约用水、治理黄河污染等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使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家乡,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

品德与社会论文范文2

[论文摘要]美国品德教育运动涉及的内容和人员都比较广泛。品德教育运动虽在实践模式和概念表述上有差别,但其中有一些被基本认同的观点。客观分析品德教育运动,同时结合文化背景对我国的德育实践进行有益的反思是非常必要的。

美国的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一直对其他国家产生着重要影响。近年来,美国教育领域出现的旨在回到过去的品德教育运动(charactereducationmovement)同样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和思考。如何认识和借鉴美国的品德教育运动?我认为应该分析运动产生的背景和了解运动的基本内容,同时结合我国的文化背景与德育实践进行客观的分析和反思。

一道德教育“回到传统”

20世纪以来,美国的道德教育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传统德育阶段、相对主义与过程主义阶段、品德教育运动阶段。在不同的阶段,美国德育表现出不同的德育理念和实践模式。

传统德育阶段的道德教育基本上属于赫尔巴特式的传统教育范畴。在这个阶段,德育强调正面直接地灌输;强调纪律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强调学生自律。在这个阶段,伴随道德教育过程的有被广泛阅读的品德教育读本《麦加菲课本》,呈现给孩子们的是关于英雄与美德的故事。

传统的德育模式在20世纪20-30年代受到了两方面的冲击:一是杜威的实用主义德育理论,另一是休·哈兹霍恩和马克·梅所做的著名的“品德教育调查”。杜威的实用主义德育理论强调儿童中心、儿童自主,提出“生长之外无目的”,这些观点对直接德育、成人权威、道德价值灌输提出了挑战。休·哈兹霍恩和马克·梅的品德教育调查选取了一万多名调查对象,涉及33个行为指标,所得到的结论是“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课堂品德教育能减少学生的不良行为和增加利他行为”。在以上两个因素的影响下,美国的道德教育实践和道德教育理论都发生了变化:在实践上,道德相对论使学校放弃了道德教育;在理论上,出现了以道德相对主义和过程主义为特征的价值澄清学派和道德认知主义学派。这两个学派都把道德教育的重点指向道德思考、判断和选择,强调道德行为产生的过程,不提倡教师给学生提供标准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做出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但是实践证明,仅仅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对于儿童道德行为的产生和巩固的效果都是很有限的。

道德相对主义和过程主义与美国20世纪60,70年展起来的极端个人主义相结合,导致了美国糟糕的社会状况。传统的道德环境转变为一个相对主义的道德环境。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没有一个共同的标准,而完全成为个人的选择。在学校里,教师不敢进行正面的道德教育,否则就有推广自身价值观的嫌疑。在家庭中,父母也逐渐失去正面教育的信心。美国的青少年缺少一个用作态度与行为引导的基本价值标准,再加上信息时代社会发展变化的加快,以及作为社会基本细胞的家庭结构与功能的改变等,这些都使青少年处于一个不利的道德发展环境(50%的离婚率、1/3的婴儿一出生在单亲家庭等)。这种不利的成长环境导致青少年产生很多社会间题:暴力与破坏行为、偷窃、性早熟与待、自毁行为等。例如,每年美国有1,4万14岁以下的女孩子成为妈妈。1988年美国卫生局调查显示:20岁以下的青少年中有自杀企图的占1/7。

从20世纪80年代起,许多德育专家批判相对主义与过程主义,呼吁加强品德教育,主张回归到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这些呼吁逐渐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及行动、资金的支持,“品德关注联盟”、“品德教育伙伴组织”等组织相继成立,“回到传统”的呼吁与行动进一步发展成为涉及很多人和很大范围的品德教育运动。

二品德教育运动的基本观点

如何理解“品德教育”的含义?目前争论很多,下面介绍两个用得最多的定义。一个是阿兰·罗克伍德的定义:品德教育就是指以学校为基础并与社区机构合作进行的,通过直接、系统而非相对主义的价值影响去培养学生良好行为的一种教育;另一个是“品德教育伙伴组织”提出的:品德教育就是学校、家庭与社区在帮助孩子理解、关心和实践核心伦理价值的有意识的活动。虽然在实践模式和概念表述上有差别,但品德教育运动仍然有一些大家基本认同的观点:

1多元社会中仍然存在普遍认同的价值

品德教育运动的支持者认为,普遍价值是存在的,学校可以理直气壮地传授它们。以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力为重点的柯尔伯格也逐渐认识到,道德教育的内容是道德教育者不可回避的问题。柯尔伯格的妻子(也是他的合作者)安·希金斯曾经写到:“作为一名道德心理学家、教育家和倡导者,柯尔伯格认识到他必须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个哲学家,回答诸如‘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公正?’等问题。最后,他相信,在学校和社会中培育道德发展,须由哲学家们评判是公正的。为了界定公正,柯尔伯格求助于柏拉图、康德以及与他同时代的约翰·罗尔斯和于尔根·哈贝马斯。”

品德教育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托马斯·里克纳提出,尊重与责任及其派生的价值是学校能够合理传授的价值。另外,还有其他教育工作者以及教育组织提出的各种价值观标准。这些标准在内容上有差异,在产生过程上值得推敲,但普遍价值观存在并可以在学校传授这一点得到了人们的认同。

2强调正面直接的道德教育

在品德教育运动中,教师的职责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一些学校要求教师努力把鲜明的价值观教育融入到他们的全部教学活动中,期望教师和学校的工作人员成为学生品性学习的典范。芬斯特马赫(G"Fenstermacher)指出,教师从3个方面扮演着道德代言人和道德教育者的角色:第一,他们可以非常直接地进行道德教育,这种指导形式被称为说教式指导;第二,教师可以向学生传授与道德有关的内容;第三,教师以身作则,以自己的道德行为来感染学生,让学生从教师身上看到诸如诚实、公平竞争、替他人着想、宽容和共享等品质。学校实践证明,德育的很多工作需要教师进行直接的解释说明。在某些问题上,学校要求教师有明确的价值观,并让学生感受到这种价值观。

3要求学校与社区、家庭相互配合,建立立体综合的德育系统

20世纪以来,一些社会因素的变化降低了家庭、社区等传统养育机构对孩子的影响。例如,迅速的工业化,从融合着核心价值观的乡村来到大都市的移民,多元文化的迅速出现,媒体提供的多视角的道德与文化观点给父母和孩子带来的困惑,妇女进人职场对孩子养育环境的影响等,这些都使得社会向教育机构寻求帮助。美国德育工作者也强调学校要充当道德教育的主要角色。

在品德教育过程中有很多学校在努力地影响家长:i>让家长重视孩子的道德发展,如提供家长课程,举行早餐会,午餐后在家长工作的地点进行演讲;2)让家长参与品德教育过程,如向家长通报最近时段的活动主题,与家长一起设计品德活动,让家长参加孩子们的主题活动和各种仪式;3)成立家长支持性团体,举办经常性的讨论会。

学校还寻求社区的帮助。例如,社区邀请专家和家长交流品德教育问题,社区为经常缺课的孩子提供帮助等。

4强调实际的行为训练

为纠正价值澄清学派和道德认知学派只关注道德教育过程的不良倾向,很多学校在培养学生品德的项目中都努力给学生提供实践道德价值观的机会,每个品德发展项目都有实践计划支持,如义务服务、校园巡逻队、自主经营管理学校商店等。

对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变化的评估不是仅仅依据道德知识的测验和道德两难故事的判断。德育效果评估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行为的变化。在对一所学校的品德教育计划的效果进行评估时,评估者要做的事情是将计划实施之前的有关学生行为的基线数据与受计划影响的数据做比较。

5体现关怀伦理的思想

美国的品德教育运动受到了内尔·诺丁斯关怀理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方面:1)德育工作者从关心孩子所面临的问题人手设计品德发展项目;2)在品德教育过程中注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爱,为无障碍的师生交流和建立教师个人的积极影响奠定基础;3)在品德发展目标中,把情感教育、关心与自尊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

从品德教育运动的兴起及其基本的实践模式与观点看,它是对道德相对主义与过程主义的否定,同时又体现了关怀伦理的思想。

三对“品德教育运动”的分析

品德教育运动是美国教育领域中的重要现象,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在对这一现象考察和分析的过程中应注意两点:

1)美国的品德教育运动本身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概念问题;“回到传统”与传统德育的本质区别问题;在价值多元的社会如何产生核心价值观、如何避免灌输;等等。

2)结合我国的德育实际和文化背景对其分析和借鉴。以“回到传统”为口号的品德教育运动并不是真的要回到传统德育状态,传统德育赖以存在的社会与文化条件已不存在,品德教育运动是在美国现代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我国以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为基础的德育实践与美国德育实践有较大的差别,以重群体价值观为特征的文化背景与美国注重个体价值观的社会背景也有很大差异,因此我国德育实践的出发点和德育工作重点都应有所不同。

四品德教育运动的启示

美国品德教育运动可以给我国的德育实践以下一些启示。

第一,关注文学作品对道德教育的价值。工S.列明((J.S.Leming)认为,儿童在文学作品中的体验是一种道德观察学习,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亦支持这种道德观察学习观点。文学作品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参与美德行为模式的机会,还建立了德育目标与榜样之间的联系,并把道德认知转化为可欣赏的道德行为。

第二,引导学生进行道德哲学思考。虽然在品德教育运动中,一些德育工作者批判只注重道德判断的德育,但他们并没有完全放弃道德思考。道德教育的假、大、空是不行的,但是仅仅停留在行为习惯和规则层面的道德教育同样不是真正的道德教育,教育者应该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道德价值与信仰方面的。

第三,重视建立家庭、学校、社区相互配合的品德教育体系,并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保障措施。

品德与社会论文范文3

一、关于朱光潜文艺道德观的综述

关于朱光潜先生的文艺道德观,学界大致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认可朱光潜的文艺道德观,认为文艺与道德之间是“无道德目的而有道德影响”的关系;还有一种不太支持朱光潜的文艺道德观,认为朱光潜的观点比较模糊,并没有给出一个比较明确的文艺与道德之间关系。

学者薛雯认为,在朱光潜的前期美学思想中,曾极力主张文艺与道德没有直接关系。这些观点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美学家克罗齐的观点。到了50年代,朱光潜的美学思想有了一个很大的转向,在文艺与道德的关系论述上也出现动摇。在《文艺心理学》第十一章中,朱光潜直接批评克罗齐一派的美学思想,这时朱光潜的文艺道德观已经由先前的文艺独立自主转向文艺与道德之间存在某种关系,朱光潜开始重视文艺与道德的关系。原因何在呢?薛雯认为朱光潜本质上是一个热心于社会改革的人。他改造社会,首先要改造人心,而改造人心的方法,恰恰是艺术的功能。只不过朱光潜隐藏得有点深罢了。

此外,薛雯还认为,虽然朱光潜的文艺与道德观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贡献,并不多见,但仍然存在论证的缺陷。她认为朱光潜的论证缺乏内在的逻辑性,在这一问题上走中间路线,试图综合它们,结果只能掩饰其中的矛盾,并不能真正解决矛盾。

学者钱念孙认为,朱光潜并不是一个“否定艺术与社会、艺术与政治联系的人”。朱光潜的美学思想在50年生过一次重大的转变。前期,朱光学习接受的是康德、克罗齐一派的唯心主义的影响,认为审美和文艺活动是“超现实、超功利”的,文艺活动和一切功利活动都是相对立的。后期,朱光潜开始自觉地批评形式派美学的缺点,在文艺与道德的关系问题上发生了转变,对“为艺术而艺术”等口号提出了批评。

此外,钱念孙分析了20世纪30年代朱光潜与左翼文艺运动在文艺与道德观上的矛盾,左翼认为朱光潜的很多文艺主张都是对革命文艺的攻击。他还论述了文艺如何以自身独特的品格去发挥道德影响,重点分析了朱光潜的“无道德目的而有道德影响”受康德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观点的影响,指出朱光潜一方面坚持了文艺的独立性,另一方面也肯定了文艺的社会性。

二、文艺与道德关系

文艺与道德的关系一直以来争论不断,“文艺寓道德”与“为艺术而艺术”两种观点相持不下。从周秦一直到现代西方文艺思潮的输入,文艺在中国都被认为是道德的附庸。这种思想是中国人国民性的表现,因为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实用。从孔子的袒护诗文到后来的文以载道,人们都可以清楚地看出“文艺寓道德”的观点。在西方,文艺与道德的关系问题争论同样激烈。柏拉图要将诗人赶出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竭力替诗辩护被看作是艺术独立自主说的始祖;托尔斯泰反对“为艺术而艺术”,认为艺术的目的在宣传道德和宗教,并不在产生美感。

在笔者看来,文艺与道德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二者相互影响,不可分割。文艺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精神现象,是人们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是一种创造活动。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所维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文艺与道德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是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艺术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具有社会性,不能随意脱离道德或者违背道德而发展。道德可以指导、影响艺术的发展,但绝不能让艺术成为道德的附庸,失去艺术应有的独立性。

艺术不是道德的工具,道德也不是艺术的仆人。二者相辅相成,协调发展。人类通过艺术活动,传递文化、思想、道德等,使社会成员在艺术活动中情感得到解放,心灵得到沟通,进而使整个社会和谐发展。同时,艺术本身具有社会性,不能背离道德而随意发展,艺术与道德要携手发展,相互促进。

文艺与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两种不同形态,虽然有着自身的特点和区别,但这并不影响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一方面,艺术影响着道德。任何艺术作品都是在一定的时代、社会背景下创作完成的,所以艺术作品中必然包含当时社会的社会价值、道德观念等。虽然有一些艺术作品不会直接反映道德观念,但是艺术作品是由艺术家创作的,艺术家生活在社会中,其价值观念肯定会受到当时社会道德观念的影响。克罗齐在讨论文艺与道德的关系时,使用了艺术和艺术家两个概念。克罗齐并没有否定艺术家作为一个普通人所具有的社会共同性的事实。首先,文艺中蕴藏着道德观念。道德观念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不管是政治生活、经济生活还是文化生活,都多多少少地包含着道德价值。文艺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因而文艺不可能不涉及一定的社会道德观念。人类社会中的道德价值恰恰是文艺创作的生命力和源泉。其次,文艺能够赋予人一种无形的道德力量。文艺总是与一定的道德价值相适应的,并积极传播这种道德观念,并教导人们接受。许多艺术家都在自己的文艺创作和文艺作品中渗透和宣扬某种道德观念,艺术接受者在艺术欣赏中,潜移默化地就会受到艺术家的道德情感熏陶。第三,艺术自身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使人民群众自觉地成为接受者。文艺的基本特点是形象和感情,文艺的艺术形象魅力在传播道德价值观念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另一方面,道德也影响着艺术。首先,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是由艺术家创作的,艺术家是生活在社会中的自然人,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他们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必然会在艺术作品中流露出自己的道德观念,并对生活做出相应的道德评价。其次,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依照克罗齐的观点“艺术即直觉”,人们直觉到一个意象,便已在心中成就一件艺术作品。不管是在心中形成的艺术作品还是实物的艺术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艺术家头脑思想中的产物。因而,文艺中必然融入了艺术家个人主观的道德评价和道德判断。第三,各个时代各个阶级都会要求文艺反映和宣传自己的道德观念,尤其是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更是把文艺看作是对社会成员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工具。在这种情况下,文艺可以适当地为道德服务,宣传一定的道德价值观念,但不要成为道德的附庸和工具。

在艺术与道德的发展过程中,二者相辅相成,协调发展。艺术不能跨越甚至是违背道德而发展。事实已经证明“为艺术而艺术”的发展方向是不正常的,违反道德的艺术更是不可接受的。那种追求血腥、残忍、暴力的艺术作品无疑已经背离了道德。同样,道德也不能将艺术看成是自己的附庸,利用、压迫艺术的发展。后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都是生活中的艺术家,都有自己的判断标准和价值观念。道德再想要绑架艺术是不可能的,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塑造人的情感,使得人的情感得到解放,二者只有相互促进,相互协调,文艺与道德都会有一个光明的前景。

艺术的美和道德的善是融合在一起的,美与善在艺术作品中是不可分割相互促进的。没有道德价值的艺术就会显得苍白无力,成为一种无用的东西,甚至走向颓废,就像文学中的“唯美主义”。艺术作品如果失去道德蕴涵,作品就会失去精神支柱和思想力量,就不会对净化人的心灵、指导人的思想发挥积极的作用。没有审美价值的艺术让人感觉枯燥乏味,过于注重其功利价值容易导致艺术沦为道德的工具。艺术作品如果失去其审美价值、美感,那么它自身的存在价值也就所剩无几了。

三、结语

品德与社会论文范文4

关键词:德育实践基地;品德课程;理论依据;价值分析

一、学校德育实践基地与品德课程整合的理论依据

(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既要重视课堂教育,又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要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有效机制。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实践活动。”

(二)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指出:“强化教学的实践育人功能,确保实践活动占有一定课时或学分。实施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建立一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基地,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引导学生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理解。中小学要探索把课堂教学与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途径和方法。”

(三)系统论。德育是一个大的系统,学校德育、家庭德育与社区德育是它的三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中包括许多要素,三个子系统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从客观上讲是互动的,即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这种客观上的互动的特点是缺乏目的性、系统性和主动性。按照系统理论,通过组织管理把三种教育力量集合起来,可以极大地增强教育的目的性和系统性,变被动为主动,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发挥巨大的整体教育功能。

(四)现代德育原理。现代德育主张打破学校的封闭状态,实行开放式的德育,对学生进行全程、全方位的教育。为此,需要建立一种学校、家庭、社区有目的、有计划地三结合的互动育人网络,保持学校与家庭、社区高度沟通状态,将德育从学校延伸到家庭、社会,改善家庭与社会的教育环境,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整体育人合力。

二、学校德育实践基地与品德课程整合的价值分析

(一)拓宽实践渠道

德育实践是使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变为道德行为的重要途径。学校德育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可亲历亲为的实践场所,为小学品德课程搭建了课内外互动的平台。通过近两年来的实践,学校依托本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家乡的优秀人物、社区的公共设施等,积极开发和利用学习资源,逐渐形成了“学校德育实践基地”建设与小学品德课程本土资源开发融为一体的校本课程结构体系。品德课堂对学生实施德育侧重于学生的思想道德认知,学校德育实践基地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则由单一渠道、固定时空向全方位、主体化转化,促进学生品行的发展,初步形成“课堂―学校―社会”互动与互补的辐射态势。德育实践渠道的拓宽,学生就有了更多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品德课也能相应增加一些实践教学的环节,促进品德课程实效性的整体提升。

(二)营造德育育人氛围

氛围是指在特定时空内某一文化单元的各种要素构成的一种文化效应场,人置身于这一效应场时,就会与之发生感应关系,从而不自觉地获得某种知识,感悟某种文化的精神、情调和气质。学校德育实践基地是学生学习的课程资源,它是真实而具有情境性的,是意义相对完整的故事和得体的教学手段。基地老师讲述的每一个生活中的故事都是唯一的、真实的、无法复制的,都是亲身经历的事件,都是来自实践的真实经验,会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基地老师深情的叙述中,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内心深处丰富而细腻的情感世界,引发学生强烈的共鸣。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这比任何教育理论的说教更具有强大的教育感召力。学生在校内外优秀文化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就能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相对稳定的心理素质。

(三)促进学生自我教育

显性的品德课程,在传递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痕迹明显,意识形态总是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和权威性,容易引起部分学生的逆反情绪。学校德育实践基地开展的活动,“在校内或校外以各种方式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和非特定心理反应使受教育者主要获得道德情感方面的经验”。因此,学校德育实践基地教育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隐性品德课程,对人的教育具有隐蔽性,易为人接受。学校德育实践基地的活动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亲身实践的机会,为学生自我教育提供了平台。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不断将道德知识内化,通过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激发自己的主体性,从而自觉接受思想道德教育。这种自主性德育活动的开展,大大缩短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的距离,自主意识显著增强,主体地位更为突出,他们的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个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特别是自主发展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培养与提高,生动活泼的个性逐步形成。

三、学校德育实践基地与品德课程整合的途径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品德教学不能只限于校园,而应走出校门,融入社会。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创建社区、医院、警队、广州起义烈士陵园等多种类型和有一定格局的学校德育实践基地。品德教师可以结合课程主题,把品德教学的观点化为社会实践的内容,通过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宣传、社会服务等方式,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在现实社会中进行锻炼,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品德与社会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品格教育作为当前美国发展最快的教育运动,重新成为美国学校传授道德价值观的主要理论。论文概述了美国当代品格教育的内涵、特征、原则和方法;描述了品格教育运动在各类研究机构的推动下,其理论在学校德育实践中的进一步发展。借鉴美国品格教育运动有益尝试,确认道德教育中的核心价值观,整合各种有效道德教育资源,构建系统化的道德教育模式,加强德育理论和实践的相互联系,应成为我国当前德育改革主要举措。

    如何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如何塑造学生的道德品格,是各个国家教育探讨的热点话题。作为对美国社会道德断裂的回应,当代品格教育在备受争议中成为当前美国发展最快的教育改革运动。

    早在20世纪初,品格教育作为世俗价值教育的模式在美国被广泛地推行。但是,从40年代到60年代期间,美国公立学校大量地削减道德教育在课程体系的比例。到60年代,受道德相对主义和文化多元主义的冲击,学校加大实施“价值中立”性的课程。价值观教育尤其是价值澄清理论占据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主流。同时,另一种道德价值教育的形式,即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受到教育界的追捧。这两种模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美国道德教育的主导理论。然而,这两种道德教育形式并不能有效地解决美国社会日益俱增的道德滑坡问题。由于公立学校倡导的是价值自由取向的教育观,不进行道德基本价值的灌输。学校在道德教育中的缺位,导致了校园暴力、学生间的“霸凌(bully,即以强欺弱)”现象一直屡禁不绝。美国权威调查机构盖洛普在10年间的调研中揭示了相似的论点:自1995年至2005年期间,“缺乏纪律”始终排在公立学校面临的主要问题的第一、二位。而不少教育者把教授道德品格视为家长和宗教团体的责任。他们认为,在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是没有办法取得一致去判断“什么是好品格,什么是坏品格”。同时,由于教师担心评判某事“不道德”会被批评“带有歧视”,一种“道德正确主义”的心态在教育中增长。担心被批评为“道德灌输”或“洗脑”,往往成了阻碍教师思考“应该有意识教授什么样的价值”这样一些真正的难题的借口。这种学校在道德教育中缺位的状况遭到了不少学者的严厉批评:“我们正处在一个十分糟糕的‘误导性改革’时期,这种改革是倡导诸如价值澄清和场景道德等,导致了许多公立学校的学生缺乏‘基本的品德训练”’,指出“道德教育要寻找回归学校之路”。川在这种背景下,价值澄清理论与道德发展理论逐渐退出主导地位,当代品格教育重新成为学校传授道德价值观教育的主要理论。

一、美国当代品格教育的内涵及其特征

    什么是品格教育呢?不同的品格教育研究专家和研究机构给予了品格教育不同的内涵。总体来讲,品格教育旨在教育青少年一代具有诸如尊重、责任、诚实、爱国和谦虚等道德价值,并以这些价值指导自己的行为。比如,品格教育协会联盟(cep ,character education partnership)界定“品格教育是指在我们学校或社区实施的,旨在使孩子理解、关心并实践核心道德或公民价值观的有目的的教育过程。;[4[3品格教育研究专家罗克伍德教授认为,“品格教育是指那些旨在通过明确教授那些非相对的、被确信可以直接导致好行为的价值观,直接和系统地形成青少年行为的各种教育项目”。品格发展中心(character development center)则提出,“品格教育是关于教授、实践、和模仿个体的和社会公共的美德与品质的教育,这些美德和品质能使人成为品德高尚的人”困。尽管不同的研究者、研究机构给予了品格教育不同的定义,但都明确地表达了要教授学生核心道德价值的思想,学生道德品格的发展应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基本目标。

    在美国当代品格教育学家的眼里,品格教育具有显著的特征。罗克伍德教授提出,“任何一个被确切地称之为品格教育的项目都必须具有以下5个特征”:1)当代品格教育的中心目标是促进青少年中的积极行为,减少或消除对个人或社会造成破坏的行为;2)好的行为是具有正确的价值观的结果,坏的行为则是持有不正确的价值观抑或根本不持任何价值观的结果;3)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并践行这些价值观的人具有好的品格;4)所谓的道德相对主义的道德观念不被接受,道德有正确与错误之分;5)有各种各样可形成好品格的教学实践。一般来说,这些实践涉及直接指导“哪些价值值得持有?”,并提供实践这些价值方式的例子。

    从品格教育的界定和特性的分析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当代品格教育旨在发展学生的道德品格,并最终通过道德品格的养成,来促进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以构建民主社会的根基。从2008年第15届美国品格教育全国论坛提出的“品格决定命运(character is destiny)”到2009年第16届美国品格教育全国论坛“公民品格是民主社会的基础(citizens  of  character—the   foundation  of democracy )”作为大会的主题可以窥见一斑。

二、当代品格教育运动的原则与方法

    要达到品格教育的有效性,必须遵循相应的一些原则。品格教育协会联盟在总结评估各种品格教育项目实效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品格教育的11条原则:1)品格教育促进核心伦理道德价值成为良好品格的基础。2)应该从认知、情感和行为等全方面地定义“品格”。3)有效的品格教育要求一种有目的的、积极的和全面的方法以促进核心价值在学校生活各阶段(的教授)。4)学校必须成为一个充满关爱的社群组织。5)为促使学生的品格成长,需要给予学生道德行动的机会。6)有效的品格教育包括一门意义深刻的、充满挑战的学术课程,这门课程尊重并帮助所有的学习者获得成功。7)品格教育应该能够强化学生内在的动机去承诺、认同、实践自己的核心价值。8)学校的全体职员应该成为一个学习和道德的组织,在这个组织中所有教师都负有品格教育的责任,并努力坚持同样的核心价值去统领学生的教育。9)品格教育要求教师和学生的双重道德领导。10)学校必须吸收家长和社区成员全面地参与到品格建立中。11)品格教育的评价应该包含对学校的品格、学校教师作为品格教育者的作用、以及学生呈现良好品格的程度的测评。

    进而,当代品格教育专家、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的教授伯格维茨( marvin berkowitz)博士提出有效品格教育的7种方法:1)在学校日常生活中,首先要注重构建孩子与成人和同伴群体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相互支持关系。2)成人要谨慎在孩子面前的行为,即那些正在被孩子模仿和仿效的行为。3)要清楚地认识到利益关系人对学校有着高标准且可达到的期待,即学校的成员都应具有好品格。4)倡导那些需要被实践的品格,即“支持积极正面的品格”。5)为学生实践好的品格创造机会。这些好的品格包括:多视角的判断力、批判性思维,参与服务活动的能力,同伴之间协调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6)营造一种学生可以“思考、争论和反思道德议题”的气氛。7)加强学校和家长之间的合作关系。

    这些原则和方法的提出,受到了品格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的追捧。一些学区、公立学校以这些原则作为施行有效品格教育的指导原则。比如2008年全国品格奖学校(the 2008 national schools of character)获得者罗莎国际中学(rosa international middle school)在实践第s条原则“提供道德行动的实践机会”,结合本校的办学特色,专门设计了一套强调全球责任的课程体系,“教会学生学会关心”,使学生通过多样的服务学习项目“把关心融入到行动中”。学生的“关心”品格得以拓展。琳德堡学区( lindbergh school district)也是有效品格教育实施的引领者。在1989年,该学区就率先把品格教育的理念融人到校区建筑的建设中,并为分管的学校提供哲学框架、财政支持和职业培训等以推动品格教育的实行。其辖区内的两所学校为2008年全国品格奖学校获得者。

三、品格教育运动的主要促进机构及发展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品格教育运动在美国得到了广泛的社会支持,学校作为促进学生道德发展和品格形成的重要机构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在政府层面,00so%以上的州都制定或修改与品格教育相关的法案,为公立学校进行品格教育在法律上明确立法。社会上则形成了各种不同形式的组织机构以组织、领导、支持这项运动。不同的社会研究机构不断地推行可供美国学校参考、采纳的各种品格教育项目。其中,在美国教育界比较盛行的主要有六个研究中心的项目值得关注。

    第一个是波士顿大学教育学院的道德和品格促进中心(center for the advancement of ethics and character)。该机构的任务是:为教育者提供各种促进学生健全品格和正确判断力发展的必需资源。该中心专门设立网站为教师、教育管理者、学生、家长和研究学者提供品格教育的各种资源。

    第二个是尊重责任中心(center for the 4th&5th rs),这里的rs指的就是respect(尊重)和responsibility(责任)。该中心倡导把“尊重’,和“责任”提升作为核心价值,认为品格教育是构建道德社会和把学校建成文明和关心的共同体这两个任务的基本。

    第三个是品格至要联盟( character counts)品格至要联盟是当前影响最大的品格教育项目,全美有超过2000所的学校和青年团体运用这一项目。品格至要联盟成立于1993年,成立之初共有27个组织加盟。至今为止,超过450个全国性、区域性和地方性的组织加盟。数以百计的青年团体在学习“品格的六大支柱(six pillars of character)",即“值得信赖、尊重、责任、公平、关怀、公民责任”等六项特质。每年10月份的第三周被国会确定为全国“品格至要”周,以推动全美民众重视教授、实施、倡导和模仿好品格的重要性。

    第四个是品格教育协会联盟( character education partnership)。品格教育协会联盟是一个非政党性的组织和个人的联盟,这个联盟旨在促进道德品格和公民美德的发展。该联盟的宗旨是“建设一个更富有同情心和责任感的社会”。该联盟的成员信奉核心价值诸如尊重、责任和诚实应该在学校中推行。其对品格教育的定义是:品格教育是“帮助年轻一展好的品格的长期过程,这些好的品格包括了解、关心和实践诸如公平、诚实、同情、责任和尊重等核心道德价值”。

   第五个是学习发展中心(developmental studies center)。这是一个创建于1980年的非营利组织,该组织旨在“促进孩子的学术、道德和社会的发展”。该中心的一个主要目标是支持教育者在学校创建学习者关心共同体。这个中心把“学习者关心共同体”界定为“成人和孩子实践诸如仁慈、尊重他人和责任感等核心价值的地方。在这里,孩子可以学习重要的学科问题和发展智能。”

    第六个是品格教育国际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character education )。品格教育国际中心的目的是促进学校、家长、教育者、宗教团体、青年团体和相关的个人聚在一起研究、讨论、学习、实践、反思和创造关于青少年品格教育的议题、项目、问题和前景。

    品格教育的理论在诸多专家和研究机构实践的推动下,得以不断地更新、发展,并逐渐呈现出发展性的特征。在当代品格教育运动发展的基础上,罗克伍德(lockwood)教授提出了发展性品格教育理论。

    发展性品格教育理论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其一,其品格教育的含义包含当代品格教育理论的一些要素,但要增加和改进这些要素以使这些要素包含发展的概念。其二,其目标强调对品格教育道德核心理解的重要性。它也强调自主能力在成熟的道德中的重要性。真正具有美德的行为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而不是漫不经心地遵从某些自视为道德权威的指示。其三,发展性品格教育理论反映了对价值极为深入的理解。其理论基础根植于发生在社会语境中的间题,这些问题强有力地影响着人们处理问题的方式。其四,发展性品格教育并不回避学生参与对价值以及和价值相关行为的思考和讨论。学生应参与到适于他们发展状况价值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发展性品格教育理解价值和行为的关系,既是心理上的也是哲学上的难题,而且,当一些合理的复杂性问题产生时,这种关系并不能给出简单的答案。

    发展性品格教育理论对道德价值的议题进行更为完整和系统地诊释,指出了道德价值具有时展性,即要用发展的眼光重新诊释一些核心道德价值。真正的道德生活应该是让学生回归所处的社会语境中,用体验和参与的方式去获得道德品格,而不仅仅是学习道德知识,盲从道德权威。发展性品格教育理论认为,没有一本“适合所有场合的道德上正确的行为的百科全书”!

    四、当代品格教育运动对我国德育改革的启示

    当代品格教育的复兴运动以及发展性品格教育理论的进一步提出,充分地体现了美国道德教育研究领域在多元主义文化样态的社会下,对如何教授下一代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以让青少年一代形成良好的品格所进行的积极有益的探索。当前我国道德教育的主要弊端是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社会适应性较弱。从美国当代品格教育运动借鉴其理论和实践的有益尝试,充分调动社会的有效道德教育资源,构建一个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系统化的道德教育模式,是我国当前德育改革应该着力而为之的。

    其一,确立核心道德价值作为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当代美国品格教育的复兴运动,旨在克服美国中小学校的道德教育中价值无涉的或价值中立的现状。许多学者深知在价值多元的美国社会,要达成道德共识是极其不容易的。但从美国中小学品格教育的发展变化来看,追求一套具有普遍性的道德规范或价值,是实施道德教育的关键步骤。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向青少年群体传授该社会普遍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并促使青少年群体把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格。当前,我国也面临着多元主义价值观的文化冲击,如何在多元价值冲突的局面中以社会主义主导的道德价值观引领学生的道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我国社会的主导价值观,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也是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价值导向。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包含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应作为核心道德价值在学校道德教育中进行教授。当前德育改革的着力点,可以借鉴品格教育相关项目的运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在中小学层面具化为可供操作,并易为中小学生接受的道德教育元素。

    其二,加强校内外道德当事人的合作,整合道德教育资源。学校作为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其作用和地位不容忽视。然而,在当前复杂与多元价值观冲击的大社会背景下,纯粹依托学校作为道德教育的唯一阵地显然是不够的。美国当代品格教育运动的实践证明,家庭、社区具有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形成良好品格的多种决定性因素。只有加强校内外道德当事人,即政府、学校、家庭、社区及其它相关机构的合作,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相结合,才能有效地整合道德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美国当代品格教育运动是在以往道德教育忽略学校的作用下,致力于重新确立学校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但其社区、家庭以及各种社团在青少年道德教育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叶澜教授指出,“道德教育不仅是一个德育领域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它体现于学校的教学和课程、教育政策等一切领域,所以,不能孤立德育,要始终把它置于社会的各种复杂关系之中,从它与其它领域的关系的角度去思考它。就我国的道德教育改革而言,应在政府、学校(教育机构)之外,要积极调动第三方力量(包括非盈利性的研究机构、社区、甚至企业等机构)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并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在学校道德教育目标的统摄下,从社区到家庭都形成一种培养青少年良好品格的教育氛围,为学生品格形成创设一个真实性情境。这样既保证了道德教育在内容上的一致性,也提高了道德教育的社会适应性。

品德与社会论文范文6

论文摘要:经过查询目前民族地域大学生品德人格出现小我本位认识强,社会责恣意识弱,品德认识主体化等四个方面的特征。深入剖析民族地域大学生人品德人格构成的缘由,提出增强民族地域大学生品德人格教育和指导的建议。

为协助民族地域大学生塑造调和的品德人格,将他们培育成为介格的社会主义建立者,我们以湖南吉首大学为例,对民族地域高校大学生品德人格情况进行了查询。依据查询,笔者对大学生的品德人格近况进行了剖析,并响应地提出了教育指导的对策。

一、民族地域高校大学生品德人格近况

青年大学生是故国的末来和但愿,他们能否具有健全的调和的品德人格,将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事业的成败和中华民族的兴衰。查询显示,民族地域大学生思维品德的主流是好的,是积极进步、安康向上的,大学生品德人格总体上是积极的、安康的。然则随同着社会转民族地域大学生品德人格在外在前提和内涵前提的双重挤压下发作焦急剧转变,出现出新旧友替、良荞混同的小确定性形态,并呈现些凸起的问题。

1.小我本位认识强,社会责恣意识弱,品德认识主体化。

民族地域大学生酷爱故国,调查国度社会对小我生长成才的主要性,然则小我本位认识强,社会责恣意识弱,大学生品德认识日益呈现主体化的特征。查询发现,局部大学生对峙自我为中间,崇尚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斗争、自我完成,强调自我价值,注重社会对本人的尊敬和知足,无视小我对社会的水平和应尽责任,社会责恣意识日益削弱。如在查询奉献与报答的关系时,41.5%平均大学生以为该当多讲贡献,少讲报答,还,也有37.7%平均大学生以为奉献与报答该当均等,更有少局部大学生(14%)以为既讲贡献,更讲报答。这标明民族地域大学生在尊敬和听从集体好处的还,并小但愿以牺牲小我好处为价值,品德认识中小我本位认识增强,社会责恣意识削弱。

2.品德认知程度高,品德践行结果差,品德知行脱节。民族地域大学生在社会转刑期间,而对求新与守成、优胜与自卑、求异与从众、奉献与讨取、小我与集体等价值抵触中构成了本人的观念与行为。在价值判别与选择上存在“关怀与冷酷相容,但愿与疑心并存,进步与仿徨相拌,认同与丢失交织邻。在实际生涯中就呈现品德认知与品德行为的偏离、“实然’情况与“应然’认知的矛后。如在传统品德认知方而,96%平均大学生以为中华民族的传统品德精力应该承继发扬,然则在详细的品德理论进程中,局部学生却们们忘失落我国传统美德中的诚信,测验作弊等大学生小讲诚信问题时有发作。

3.小我追求很激烈,社会幻想被淡化,品德选择自我化。民族地域大学生自力自立认识强,他们置信本身实力,过火强调自我开展,主体认识急剧膨胀,全局观念冷淡,对集体社会开展漠小关怀。甚至呈现有些大学生把本人赶过于别人、集体和社会之匕,把自我完美、自我完成和自我开展视为本人的斗争目的,缺乏集体主义精力和民族地域大学生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前史任务感。现代大学生小平}1-把‘完成共产主义’当成唯的最终目的,而是更注重与本人实践好处关系亲密的幻想目的的完成。如现代大学生最为注重的价值目的顺次是事业有成、有所作为;世界和平、国度强大;常识赅博、风致崇高;纯挚恋爱,美好圆满婚姻;身体安康,家庭敦睦。这标明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取向的单价值目的和以小我价值为取向的多元价值目的共存。

4传统美德被无视,适用主义品德被注重,大学生品德行为旱现功利化颜色。一力面重义轻利、老实守信、艰}u朴索、节俭节省、敬老喜欢幼等传统品德们们被现代大学生无视。传统品德‘重义轻利’的观念逐渐废除,大学生适用主义颜色越来越浓重。

二、民族地域高校大学生品德人格成囚剖析

1.市场经济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前提下,经济运动与精力文明运动从政治运动中相对自力出来,然后招致诸范畴运动之品德标准的原品德规范的掉范,甚至呈现定水平的‘空自”,这就为多元品德人格的发生供应了泥土。还,人们史加需求注重物质好处和经济需求,将经济范畴中等价交流准则扩展到其他范畴,在定水平上招致了金钱升值和品德价值降低。受市场经济追求实际物质好处的驱动,青年大学生勇于竟争,考究效益,他们注重小我的常识才干与社会理论,注重小我的事业成功和有所作为,他们允分发扬本人的自动性和发明性,既要为社会做奉献,又要起劲完成自我价值,在品德生涯出现出双

2.社会文明的冲击。当时,我国止处于社会转刑期间,社会矛后层出小穷,各类新旧观念交错抵触触犯。还,随同着对外开放,在接收、引进国外进步前辈科学技能和治理经历的还,西方各类文明思维也随之而来。小同的社会文明和价值观念交错抵触触犯,为大学生选择符介本人需求,树立本人的品德人格供应了叫能,这必定冲击甚至替代多年来单的品德观念系统。别的,山于国际匀_联网的开展,使得各类文明传递跨越时空,小同的人都叫以在网上自山交流信息。受收集有害信息的影响,良多青年大学生在盲目或小盲目的传染中,承受了西方些小安康的价值观念,这势必淡化多年教育构成的价值观念,冲击他们尚末定刑的价值观念系统,使其品德观、价值观从新分化组介,然后处于动乱小居的杂乱形态之中,甚至叫能会朝着西方本位主义价值观开展。

3.理论教育的滞后。理论教育的滞后是形成局部大学生呈现小良品德人格的主要原囚。如在自我和社会的关系问题上,黉舍教育批判否认了传统品德中那些以社会性丧失特性的品德标准,并在此根底上开端盲目的崇尚品德的个别和主体性。但品德作为主体盲目和自山的追求又老是必需介乎社会标准。固然我们以崇尚品德的主体性来批判传统品德片而的强调社会标准性,但山于没能还在主体性和社会标准之间确立个新的平-衡,囚此,在小我和社会的关系问题上,我们的青年学生便注定要显示出很多的怅惘和疑心。

4民族地域高校大学生本身的问题。从主观原囚来看,青年大学生品德人格构成及其问题,与其自身所在的春秋阶段和心思特征,小我阅历等囚索亲密相关。大学生固然生长在变革开放的年月,但囚直在相对纯真的黉舍中生涯又承当着深重的进修义务,这就们们使他们以种远离实际的非凡方法感触着时代的革新,缺乏丰厚的人生阅历和生涯经历,对传统和实际缺乏深化全而调查,们们把集体主义、为人民效劳思维看作是保存过时的思维。但他们又小主张本位主义、利己主义思维。囚而在品德认识上显示为对小我与社会关系的从新整介,既小同于传统教育主张的集体主义,也小同于西方典刑的本位主义。大学生在这种特定的春秋阶段中人格己相对自力,但又没完全成熟,对末来有美妙的神往和向们,价值目的们们幻想化,目的的完成们们优先思索小我好处,囚而会显示出定的功利性颜色。

三、民族地域高校大学生品德人格的教育和指导

1.掌握好教育的条理性,加强教育的实效性。实际社会是动态多元的,置身于个中的大学生在经济情况、思维品德、生涯阅历等方而也是五花八门参差小齐的。所以,对民族地域大学生的品德教育也就小叫能是个绝对统的规范,而要充沛思索到其条理性。是教育内容的条理性,要真止树立套符介大学生生长成才规则的德育教育内容,防止内容反复。二是品德价值导向的条理性,留意将介法的行为、介理行为与应倡导的行为平x_别开来。该当尊敬大学生的特性及表现特性特征的品德,只需到达了与其个别索质、认知水平、心思特征相顺应的根本要求,就小应吹毛求疵。二是教育对象的条理性,对本科生与专科生,学生党员和非学生党员的要求应区别开来,对小同年级学生的教育偏重点应有所区别。只要充沛思索青年大学生小同的特性特征,囚材施教,掌握好教育的条理性月一能进步教育的实效性。

2掌握好教育的思维性,加强教育的常识性。承当大学生品德教育的高校德育任务既有光鲜的思维性,又有很强的常识性,对大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必需将两者有机结介起来。教育任务者应具有广大的眼界、赅博的常识,综介运用多学科常识说明品德的根本常识,夯实品德人格的常识根底。在进行常识性教育的根底上,用马列主义,思维,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主要思维武装学生的思想,启示教育学生,协助他们树立止确的品德观。只要将思维人品教育的思维性寓于丰厚的科学常识之中刁一能加强思维教育的压服力和吸引力,进而加强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