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范例6篇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生活范文1

关键词:生活;兴趣;引导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让学生从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努力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以人为本,精心引导学生活动,激发起他们探究学习的兴趣,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生活中,自我更新,让学生与教材中的孩子一起面对并解决这些问题和烦恼,共同享受成长的幸福。

一、努力营造自由、民主、愉悦的教学氛围,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营造自由、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关键,它可以感染激发学生潜在的认识兴趣,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孩子的课堂兴趣,可以通过老师的语言、课堂的演示、课堂中的小游戏、一起来猜谜、播放卡通动画、有趣的音乐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民主、愉悦的教育情境,使他们在课的一开始就集中精力,形成最佳的学习状态。因此,导入课文的环节很关键,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那么后边的课上起来也就顺利了。

如学习《我发现》,我这样进行引入:“看一看我和你们的班主任老师有什么不同”顿时,学生纷纷举手,争先抢答。我又问:“你们是用什么发现了老师和你们班主任老师的不同?”学生异口同声的说“眼睛”我抓住时机,总结:“看来眼睛能够帮助我们发现一些有趣的事情,那除了眼睛在我们的身体上还有哪些部位也有发现这个本领?”学生个个兴致盎然,回答道“鼻子、耳朵、手、脚、嘴巴” 。在二年级小学生心中,发现是神圣的,是科学家的代名词,他们对发现兴趣浓厚,只是他们是处在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境地,发现能力水平低下。自己去发现各种科学现象本身是一件让他们喜欢和好奇的事情,他们不缺少这方面的热情,怕就怕他们在发现的过程中因为这样那样的挫折而没了兴趣。而掌握发现的方法对于发现兴趣的形成和持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所以第一个活动就是“我们来发现”,组织学生进行了发现方法的大寻找,通过“比比谁的眼睛亮这个小游戏、通过区分液体、听闹钟、手脚感触等有趣的体验活动”等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发现并不难,我们都有发现的本领,从而实现了让学生在有趣的、积极参与的、富有意义的自主活动中获得发展的目的。这样,我通过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进行导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事进行引导,能够创设自由、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尽快进入最佳的课堂学习状态。因此,我们应该强调通过儿童自身的生活经历、生活经验进行教学,强调儿童在自身活动中获得经验,强调儿童对自己已有生活经验与反思。

二、精心引导学生活动

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但这并不是说课程就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我们的教学要回归儿童的生活,并且要求教学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但教学不是儿童现实生活的简单再现,不能仅停留在把儿童的生活带进教室、交流经验上来。

教师必须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因为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不能依靠知识的灌输和传递,而要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以提高儿童的生活能力(态度、情感、生活技能、行为习惯),指导儿童的生活,引领他们的生活实践。

不管课堂上教师如何去精彩的讲授,都不可能直接转化为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结果。学生只有主动、自觉地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去,知识才能真正领悟,能力才能得以真正锻炼和提高,情感才能被触及和调动,态度和价值观才可能真正改变或形成。在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一些活动,比如:课下采访、课前课后调查、课堂辩论、即兴表演、辨析等,让学生自己去周围调查、自己画画、自己说说、自己进行各种表现,在活动中渐渐成长,让课堂无时无刻不充满活力。

比如在《我发现》一课,在“发现总动员”这个活动中,我让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感官,摸摸树叶、品尝水果,看看可爱的小乌龟和漂亮的小鱼……我索性让他们开展讨论,真正经历了一个发现的原生态的过程,获得“发现后的成就感、自豪感等最真实的感受,。再次激发起他们发现的乐趣,培养发现的能力和善于发现的品质。最后,孩子们明白了,生活中的这些小小的发现竟然是那么的有趣,那么的有意义,原来发现并不难,学生的交流与表达能力也得以培养。

三、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教师要激发学生主体学习的兴趣,就必须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来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情境中诱发学生探究性的思维活动,以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在课的中间我设计了一个吹泡泡的游戏将这一活动推向高潮:一是让孩子适当的放松,二是再一次激起孩子的兴趣,三是让孩子意识到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发现无处不在,小小的玩具,不经意的生活现象都可能隐藏着无限的秘密,让他们从内心体会到发现是快乐的、幸福的,获得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各方面的提升。活动发现大分享中,这一环节是让学生的发现从刚才课堂上具体迁移到课外抽象中,目的是调动学生已有的潜在的生活经验,去有深度的发现,学会在发现中思考。这上环节老师通过适时的引导让学生从身边的植物、动物、生活三个方面去交流、碰撞,让学生的发现变得更有广度与深度。

四、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显著特点之一。我们在教学中应遵循儿童的生活逻辑,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运用多种广泛的知识来探讨问题、思考问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这样才能使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在教学中,我们还要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教材与儿童生活实际的交汇点,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实际生活过程中,深化道德认识。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选择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实事,拿出来让学生讨论,思考,应用,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发现真有用” 是《我发现》课的最后一个活动,也是一个拓展延伸活动,先让学生从课件“鲁班发明锯”中领悟到:其实许多发明创造都是来自生活中的细心观察,许多科学家和发明家就是从一些细小发现开始走向成功的。并让学生也针对本堂课发现,对于生活中的不方便的地方提出来并试着想办法解决不方便的地方,引导他们不断向纵深发展。

品德与生活范文2

1 教学资源生活化

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在品德教学中,我尽力做到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生活资源成为学生有效教材的一部分。《品德与生活》教材在贴近儿童生活方面有明显的特点。整套教材都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按照儿童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家乡(社区)生活,以及儿童与祖国、儿童与世界等生活领域的不断扩大为主线来设计教材的体系结构。如在教学《家庭、学校和社区》一课时,在课前进行布置,要求学生自己回到生活中去观察、搜集、调查邮局、医院、小卖店、镇政府、广场等的资料,在课中,交流讨论这些服务场所是如何为我们服务的,分享接受服务的经历及感受。因为这些都是和学生息息相关的地方,所以学生畅所欲言:到广场休闲的快乐;到医院看好病时的舒心;有的同学还带来了照片。学生通过搜集、交流更加深切感受到了社区的温暖。将教材中的原有材料与儿童现实生活中的鲜活材料相结合,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教学资源生活化还可以联系当地实际情况和儿童的实际生活,补充本乡本土的“活”材料,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活动以后,许多孩子的爷爷奶奶反映孩子更懂事了,懂得关心爷爷奶奶,懂得在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通过“从生活到课堂,再从课堂到生活”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将教材内容与儿童现实生活相结合,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2 教学活动生活化

活动是儿童认识的源泉,是儿童发展的基础,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儿童天玩、生性好动,喜欢活动是儿童的天性。《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的。品德教学要做到“生活化”,教学活动的设计要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再从课堂走向生活,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在教学《规则有什么用》时,我组织学生模拟了公共汽车上下车的场景,把学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在车内(教室内)想下车,一部分在车外(教室外)想上车。以口令为车停,让学生按自己的目标行事,结果,两伙人挤在一起,下的人下不去,上的人上不来,学生被挤得苦不堪言,僵持在一起,四五分钟各自的目标都没有实现。第二次活动,我先宣布规则:先出后进,结果口令一下,两分钟之内全部实现目标。学生在生活化的活动中很容易就明白了规则的作用,明白了在生活中遵循规则会使生活更美好。这种生活化的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通过生活化的活动可以得到更好地实现。学生品德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在立足课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模拟”生活,让品德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拓展教学时空。

3 教学延伸生活化

英国学者麦克菲尔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指向社会现实,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而是非道德教育。”教学内容应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应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品德与生活》教学要做到生活化,至少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学活动由课堂向社会的延伸,从多方面加强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要尽可能地创设条件,让学生以恰当的方式与社会生活广泛地接触;二是教学活动与其他学科和教育活动相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善于联系课堂内的生活与课堂外的生活,教学应从课堂生活拓展到儿童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最大限度地、立体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

品德与生活范文3

关键词:小学品德 社会化

品德教育应当立足小学生的实际生活,让他们从自己生活的实际出发去观察社会、感受社会、研究社会,最终实现品德教育社会化。在小学品德教学中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做到源于生活,体现生活,回归生活。

一、课程资源的取材:教材―生活

小学品德教育的教课程资源不单单是教材,学生的实际生活经历、感知的都可以成为课程资源的重要来源。课程标准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这就是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儿童生活实际,避免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我尽力做到把课本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例如在教授《生活需要消费》一课题时:在课前我布置学生调查父母的工作情况,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做成调查表格,再布置学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做一些劳动体验,比如卖酒瓶废品等来获得收入等。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先展示自己的劳动所得,然后学生谈谈自己在劳动过程中的感受。这样学生就会把自己的生活体验与课本中的知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顺利的进入本课主题。通过小组活动分别介绍自己对经济收入的来源的深刻体会,从而使学生更加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学会勤俭节约。在此过程中印象深刻的是,有一位学生带来了他妈妈亲手缝制的一个小布兜,里面都是些角币、硬币,这是他和妈妈捡废品,卖废品的劳动所得。通过这个活动学生更加体会到父母劳动的艰辛,让他们深刻理解劳动创造财富。这样的教学设计自然就把课本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实现了品社来源于生活,回归到生活的理念。

我的设计意图就是让学生自己把生活与课本内容联系起来,将理论种植在实践在这片沃土中。这样在课堂上学生才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记忆,也会使他们耳濡目染关注生活、理解教材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方式注重生活在课堂中再现

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习惯受到社会的影响深刻。作为小学生,他们的品德和思想发展,很容易受到社会、学校、家庭等各个方面的影响,而关键是生活中的经历和体验。

(一)角色扮演、情景再现

通过小短剧等形式的角色扮演,引导学生对课本进行重设、对话,通过“导入―明理―导行”的模式让学生把课本中的示例真实地显现在学生们的面前,引起他们的生活经验和体验的共鸣,同时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进行评判,并知道自己的行为和思想。

例:我们在学习《做聪明的消费者》,在“我是聪明消费者”这一小标题时,我让学生依据教材中的活动要求,结合自己平时买东西的经历进行表演。这样有真实生活经历的角色扮演,不仅能使学生更加深刻理解课本中的内容,同时学生交流提供了一个机会。通过观看表演,学生们对“购物中遇到难题怎么办?”、“作为消费者,我们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了更加形象的认识。

(二)重现日常生活事件,引导形成价值观

学生在学习课本内容的基础上,重现自己的生活经历,让他们自己设计、编排场景,身临其境,注重理性的辨析。最重要的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学生正确提示,让学生观看、体会、探究,然后从中得出合理的价值判断,初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如教学《交通安全每一天》,在扩展探索这个环节,为了让学生深刻了解交通秩序在我们日常生活的作用,我首先出示一个假设题目:假如生活中没有交通秩序会怎样?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最后,我对学生的结果进行价价值引导。在此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思考:你还知道哪些交通规则?如果没有了这些规则,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学生说说理由。学生通过观察、评价,感悟到安全上学,安全回家是社会、学校、家长对每一位同学的渴望。我们应该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为了提高认识,我和学生们又深入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管理条例》以及交通标志和信号灯的作用。由此提高学生自觉遵守交通秩序的自律能力。

(三)回归生活,理论指导行为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应用。品德与社会的目的就是指导小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并规范自己的行为。如《遵守交通规则》,我组织学生在校园内模拟走人行横道和过红绿灯,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在切身体验的同时,也牢记我们应该怎样遵守交通规则。

三、理论回归到生活,引导行为

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从课堂内容拓展到儿童的现实生活中去,尽可能地利用身边的各种可用资源。鼓励学生参与社会、体验生活、发展自己,用课本中的理论升华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总之,回归生活是我们品德教育的最终目标,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关注学生的个体行为教育,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品德和技能教育。既注重他们生活经验的积累,由感性到理性;又要注重用理性的知识去指导孩子的行为习惯。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和价值观,能够对自己和社会中的现象做出初步的判断,并约束自己的行为向着积极地正确的方向发展。

品德与生活范文4

【关键词】生活;活动;开放;结合

《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与以往思品课不同,其在内容上更贴近生活,一改过去“事例”加“道理”的陈旧、滞后、说教式的旧貌。它把教材仅仅作为一个范例、一个话题,而主要是引导学生回归沸腾的生活,回归富有特征的儿童生活,让学生去感受、体验、提升,实现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能力等在内的多维的综合的课程目标。

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受。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那么如何让品德与生活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注重生活化

“品生”课是源于学生的生活,又高于学生生活的课程。无论学生经验的积累、自我认识的提高、能力的发展还是品德行为的形成,以及对社会生活的理解,都需要他们自己直接地去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切实地去和周围的人、物、自然社会发生实际的接触和相互作用,从而产生真实的感受和情绪体验,这就形成了“品生”课的活动性特点,同时也要求教师紧密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素材,开展活动,使学生真正融入生活而不是生活的旁观者。

众所周知,现在的学生大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由于环境的熏陶,使他们形成了自私自利的性格,班级里平时谁有了困难,他们都没有主动帮助的。老师无奈只得点名要求谁帮助谁,于是在教学《感受他人的困难》时,我积极发动学生走近身边残疾人,去了解残疾人的无奈和痛苦,为了使他们感同身受,,我开展了一个“品果”接力赛:把学生分为三组,每组由一个“盲人”、“瘸子”(“瘸子”有两名同学扮演,分别把他们的左腿和右腿绑在一起,即两人三足)、“哑巴”、“聋子”组成。活动前,老师在黑板上方画一个苹果树,树上挂一些苹果图片。活动时先由“盲人”从苹果树上摘一个果子,传给“瘸子”,再由“瘸子”过几道障碍送给“哑巴”,再由“哑巴”品尝后把果味告诉给“聋子”,然后由“聋子”把果味情况转述给同学们,最终由其他同学根据各小组汇报情况,评定成绩。这样,同学们在活动过程中,“盲人”摘不到果子急得团团转,“瘸子”过不了障碍直冒汗,“哑巴”表达不出语言又打手势又哇哇叫,“聋子”听不到声音又摆手、又跺脚。真实地感受和情绪体验,使他们在“获奖感言”这一环节中,并没有谈成绩,而是说出了残疾人在生活中的种种不便,感受到了残疾人内心的痛苦。

实践活动也是学生体验生活的方式之一。如教学第三册《收获的季节》一课,我充分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组织学生搞一次“走进田野”的参观活动,让学生在领略观赏田野丰收景象的同时让学生亲身做一做:掰一穗玉米、捡一粒豆荚等;亲身画一画:秋天的田野、秋天的景象;亲口问一问:又是一个丰收年,农民伯伯的心情怎么样?亲手写一写:赞美秋天的语句等。这种回归自然的教学形式,学生乐于接受,这样的实践活动,启发了他们幼小的心灵,这样,品德与生活真正走进了学生的生活。

二、贴近生活化

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而新课程标准也正是反映了社会及生活的需要,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使学校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品德与生活教学目标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必须是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过程。教师要绝对放下权威者的角色形象,而以协调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灵活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让每一节课都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如执教《邻里之间》一课时,大家都在讨论帮助邻居做些什么?一个孩子在底下小声的和同桌说:“爸爸妈妈都不让我出去,我怎么帮邻居呀?”对于这个没有大胆提出来的问题,是现在大多数孩子的现实情况,解决了这个问题,就是解决了孩子的需要问题。于是,我当即结束了刚才的话题,就这个问题让大家展开讨论:父母不让出去怎么办?在讨论与交流中,我又引导学生关注下列问题:父母不让出去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可以到哪里去?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我们出去,如何让父母放心?由于这个新生成的问题是学生的实际需要,所以,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有观点要发表,要补充,思维空前活跃。在这中间,教师适时点拨,让学生得到切实可行的能让他们自己接受的方法和结论。一节课结束,学生的收获甚大,感受至深。

同样,在执教《关心体贴父母》一课时,也遇到了上述问题,学生要做家务,而家长不让,我也是采取了上面的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我认为,只有让课程回归儿童的生活,尤其是要使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让它有助于儿童现在和将来的生活,解决理论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才有助于儿童在生活中成长。当然,这需要各方面的帮助,尤其需要家庭和学校紧密结合,共同塑造儿童的品德。比如,上述的两个问题就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否则难以达到效果。

三、坚持开放性

“品生”课是一门开放的、强调儿童个性和学校与地方特色的课程。教师应因地制宜地创造和开发课程。现在的教学已不是过去那种照本宣科,书上有什么,教师就讲什么的教学模式了,而是把教材作为我们教学内容的参考和引领。教师在使用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知识进行整合,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我们设计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广泛的,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我觉得只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实际出发的材料都可以作为学习内容。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总之,“品生”课“回归生活”是立足于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思想。立足于课内外结合,促进知、情、意、行统一的整体性思想。只要我们把“品生”教学坚持以生活为准绳,敞开课堂的大门,打通生活的渠道,与生活全方位亲密接触,才能让品德与生活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品德与生活范文5

关键词:品德;生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6-00-01

新课程理念倡导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一切源于孩子的生活,再回归于孩子的生活”的这一教学理念。我们不仅要通过课堂教学对进行孩子理论上的德育教育,更要珍视孩子们的童心世界,通过学生的生活实际来生成并加深印象,根据其切身体验来引导,共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我想再逼真的虚拟构造,也不如真实的感受。苏霍姆林基说“不要使掌握知识的过程让孩子们感到厌烦,就不要把他们引入一种疲惫和对一切漠不关心的状态。而要使他们的整个身心充满欢乐。”因此,我很少完全按《品德与生活》课本上的程序走,大部分的时间我把课堂留给孩子们,因为丰富多彩、条理清晰的图片很容易让孩子们去理解文章的意图。让他们自学,从愿学到乐学,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自学能力,也能充分发挥孩子们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

一、将学生的现实生活引进课程资源

我在教《我爱家乡山和水》一课时,在两个班都进行了同样的教学设计,但是由于一个班的孩子没有准备充足的关于家乡的材料,课堂上仅靠我的引导显得很单调,很被动,教学效果不好。而另一班的孩子在课前搜集到了许多素材:有的带来了家乡的照片,有的带来了图片,甚至有的还带来了家乡风光介绍的VCD光碟,许多是老师都没有准备到的东西,这些“小家伙”们却找到了,这节课的效果当然是可想而知的。这让我在感慨学生潜力的同时,还让我感受到课前探究活动关系到整堂课活动的开展,要引起老师们的足够重视。但值得提醒的是课前探究活动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自发的“生成”,“规则”没有先行,教师不给予指导,也不加以掌握,让孩子们开着“无轨电车”,课堂上就很容易出现“散乱”的答案,显得“有形”而“无神”了。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前探究活动做出明确的要求和必要的引导、示范,这样才有利于孩子们高效地进行活动。

由于我的教学设计让教材与儿童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进入”的通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因此,在课堂上的回归生活使学生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发了学生的体验。

二、“从小入大,从浅入深”,抓住生活中的每个细节,体验中引导认知

案例:活动课时间,孩子们都在自由活动着,一个女孩子跑来给我打报告说班上的某某男生把操场旁边的一朵很漂亮的花摘下来了。听说我要叫那个摘花男孩,很多的孩子马上就拉着那个耷拉着脑袋,好象犯了罪的男孩走到了我的面前,同时还有一个男孩手中拿着“证据”――被摘下来那朵花。看着孩子们满脸“疾恶如仇”的表情,并好象很得意抓住了一个犯错的孩子,此刻就等着老师狠狠的责罚那个犯错的孩子。

看到那样的情景,我当时真的是感觉又喜又忧,喜的是孩子们很明确的知道摘花是一件不该做的事情,忧的是孩子们那不能原谅同学的态度,对于他们来说抓到别人犯错是一件很可喜的事情,而对“宽容”两个字却并没有什么意识。

我回头看看,孩子们都已经在我身边了,我想何不就此展开讨论呢?让孩子在这件事中意识到宽容的概念,并学会去宽容。

于是,就在学校的操场上,我们席地而坐。首先我表扬我的学生们,表扬你们长大了,懂事了,知道摘花是一件不该做的事,班里大部分的孩子都做的很好,好好的保护了小草小花,我想小草和小花肯定很愿意和你们做朋友了,孩子们都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同时又有很多的孩子,开始指责起刚才的那个小男孩,而小男孩明显也感觉到自己的行为是错的,一直在旁边坐着不发一言,摆弄着自己的手指。

师:不知道小朋友有没有去观察某某同学的表情?学生很迷茫的看着我……

生:他好象很难过,他快哭了,他一直低着头……。

我:那你觉得他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很伤心,知道自己做错了,很难过。

我:我也看出了,某某同学很难过。那若是你是某某同学,你现在想什么?

摘花男生:我不是故意摘花的,下次再也不了。我已经知道错了,可同学们还一直责备我,我很难过,希望同学们原谅我。

我:是呀,要是我,听见那么多的同学在批评我,我也肯定很难过,我们请摘花男生来说说自己现在的感受吧!好吗?

此时,孩子们的眼神已不如先前那么的锐利了,柔和了很多。

摘花男生:我知道自己做错了,我下次再也不了。

我:那小朋友们,这时的你想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对某某同学?

“我们要……”

“我们不能……”

品德与生活范文6

一、回归生活,抓住品德教育的切入点

《品德与生活》以儿童现实生活为重要题材,扩展到家庭、社会及儿童生活的所有空间。鉴于此,教师要在教学活动的每一环节应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生活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找准生活中切入点。比如孩子们刚进入小学学习阶段,他们的生活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老师会喜欢我吗?”“同学愿意和我一块儿玩吗?”“我能找到老师的办公室吗?”“上课铃响后,我应该怎么做”?“下课铃响了,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放学了,我能与不认识的人一起走吗?怎样过马路?”。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学校生活实际,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如:引导学生并关注学生的交往、合作,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消除不安心理;带领学生参观校园,让学生亲自找一找校园的每一处地方,熟悉校园环境;结合学校一日常规教育要求,指导学生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每一件事;模拟交通规则情景,做交通安全标志识别的游戏;放学组织路队回家时,告诉他们怎样过马路平安回家等。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了解环境与人的生存关系,懂得集体生活的重要性,懂得珍爱生命,使之健康、安全、愉快积极地生活。

二、加强体验感悟,抓住品德教育的着力点

品德与生活课程所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所以在教学中,唯有凸现活动,引领学生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在儿童喜爱的、乐于参与的活动中自我体验、感受、领悟,去自主建构新的意义世界,才能链接使道德认知在多层面的体验活动中无痕地内化为道德行为。如在教学《秋天在哪里》一课时,要求让学生观察认识秋天的季节特征,感受秋天的美丽。而秋天的变化却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呈现出来的,更不是孩子们坐在教室里或呆在家中就能观察体验到的。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了解到秋天的变化,都能参与到探秘秋天的活动中去,可以组织学生走出课堂,把观察、活动的场地扩展到了校园、田野、市场、商店、公园、花木园林之中,让他们在动物、植物、人类生活等大千世界的点滴变化中去寻找,去发现,去体验,去获取。他们在秋风中奔跑,和落叶低语,在草地中寻觅小生灵的足迹……在这片广阔的开放天地中,秋天毫无保留地向孩子们敝开了胸怀,绽放了它的美丽,大自然也悄悄地向孩子们诉说了自己的秘密。在与秋天的亲密接触中,孩子们对秋天的认识,对自然的热爱不断地积累、延伸。这种超越了时空的形式让孩子们忘我地投入到了发现的快乐中,获得的快乐中,参与的快乐中,体验的快乐中。此时此地,已经不是活动激励了他们,而是他们转动了这块最广阔的生活舞台。

三、开发课程资源,抓住品德教育的突破点

在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要及时地把社会中的新信息、儿童生活中的新问题和新现象吸收到课程内容中来,创造出更多、更好、更适宜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良好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力得到初步的培养,以提升品德教育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可以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挖掘出有教育意义的资源内容,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如教学《爱护公用设施》这个主题,教材以“不说话的‘朋友’”为题,让孩子们回忆自己周围有哪些为自己服务的“朋友”,说说“朋友”遭破坏时给生活带来的不便,然后引导孩子替“朋友”说说话,伸出手为“朋友”做点啥?这个话题对农村的孩子怎样展开?一方面,候车亭、邮政信箱、交通指示牌、电影院、体育馆等可能较少,但是农村的孩子将来一定有机会接触城市生活,着眼未来,让他们了解有关常识很有必要;另一方面,农村的公用设施一般如水渠、桥梁、河堤、电线等,以及树林、山丘、河道等的公共资源,在教学时,选择这些对学生熟悉的公用设施进行教育,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爱护公用设施,力所能及地保护自己生活的地方的设施及环境,从小树立公德意识。

四、引导学生实践,抓住品德教育的落脚点

上一篇我和李小龙

下一篇话剧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