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论文范例6篇

品德与生活论文

品德与生活论文范文1

1、课题提出的现实意义

①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设置的德育课程《思想品德》倡导的课程文化是一种学生文化。她坚持“回归生活”的课改新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遵循学生生活的逻辑,从学生的生活世界出发,确立生活主题,营造学生文化,强调对学生生活的服务、指导和提升。

②现行的思想品德课程重视淡化教育痕迹,启发道德自觉,强调在主体认知中自主建构,致力于情感的浸润和培植,追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美育境界。

③现行的品德课程倡导自主合作、体验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努力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自身的观察、反思等进行活动和相互交流、深化认识,在自主的参与和体验中,习得道德素质。

2、思想品德课教学出现的问题

思想品德课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是人心,而不是抽象的人,冷冰冰的理性。而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在认识和实践上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把道德、品德从人的社会生活中剥离出来,把他们作为一种孤立现象来对待,以知识的机械复制、行为的刻意规训为主。新的思想品德课程她忠实地体现了新课改的价值取向,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改革思想,特别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但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①忽视学生主体 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是学习的主体,“以人为本”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而当前品德教育以管代导,主客体颠倒现象还较严重,忽视学生在知、情、意、行各方面的变化特点,忽视学生品德形成的自主性和发展性,学生主体意识得不到唤发,学生习得过程简单,方式单一,自主建构道德的能力得不到培养,

②轻视学生生活 学生的生活是品德课程的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来源于学生真实生活,最后回归学生生活。而当前品德教育中针对性、实效性还不强,轻视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学与学生生活脱离,学生知行脱节,机械唯本现象仍有存在。

③漠视资源利用 品德课标指出:“要注重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目前,教师仅停留在使用教材上,缺少对学生生活资源的提炼和生成资源的捕捉,缺少对教材、学生、家庭等资源的开发、吸纳和整合。

④无视学生文化 品德课程标准倡导的是一种学生文化。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育往往忽略学生发展环境,把学生看作“小大人”,习惯用那墨守成规、刻板僵化、居高临下的化来组织教学,学生自由、自主的天性受到禁锢,生命的活力、张力无法施展。

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品德课程实施的教育效果。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生活课题的研究,将提升思想品德课程实施的效果。

3、课题研究的应用价值

本课题研究以课程文化和学生文化的诸多影响因素为理论框架,通过分析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文化的特点,梳理、整合思想品德课程实施的内容,将之趣化、人本化,对思想品德课程实施中文化缺失的问题加以分析和研究,为丰厚思想品德课程文化、教师实施思想品德课程提供有效途径,切实提升思想品德课程实施的实效。

二、课题界定

以思想品德教材为蓝本和载体,立足于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和实践,细化、活化、趣化课程内容及资源,着重突出思想品德学课的实用性,让思想品德课从生活中来,再回归到生活中去。改变学生对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枯燥无味的课程的认识。对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引入现代教学理念,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改革教学评价体系,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支撑。

三、课题研究目标

1、教师发展目标:形成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理性水平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学生成长目标:细化、活化思想品德课程内容和相关资源,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体验探究中建构、体认、感悟、形成道德;丰富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情趣,浓厚学习氛围;充分挖掘家庭、社会教育资源,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提升品德修养的同时,提高文学素养和生活情趣。

3、课题成果目标:构建关于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生活的理论框架与操作方式;开发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生活的课程资源;撰写课题研究的相关论文。

四、研究的内容

1、对学生学习、生活、交往中的实际问题及环境的调查研究。

通过调查,了解初中生在日常生活和知识传授式德育过程中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和困惑,存在哪些干扰、影响学生成长发展的不利因素,教师德育工作方式上存在哪些不足,为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生活的研究提供必要的支撑,以便确定以生活为主题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

2、构建以学生生活实际为活动主题的思想品德课内容体系的策略研究

研究制定以生活实际为活动主题的思想品德课内容体系,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以影响他们成长的兴趣、特长、个性特征、能力倾向、价值观取向、道德观导向等因素,来构建思想品德课内容体系。每项活动都从生活实际中来,与学生的道德观导向等相吻合,同时确定明确的目标,通过生活实践把德育、心育结合起来,把道德、知识、行为结合起来,并通过教师的发现、唤醒、引导,来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例如:在学生中开展以“怎样生活”、“怎样学习”、“怎样玩”、“怎样做人”、“怎样竞争”、“怎样对待他人”、“怎样对待父母”等为主题的活动进行自我设计,培养学生自治、自理、自立的能力和科学的道德观,促使学生勇于承担责任,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

3、在生活中体验、在实践中学习的策略研究(即着重研究促使学校思想品德课生活化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① 组织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思想品德实践活动。使学生成为思想品德课的主体。思想品德课实践活动应该与学生真实生活相联系,增加道德人文关怀成分,善于在最现实、最本质的生活中,拨动学生心灵深处那根善良之弦,让正直之举、同情之心成为他们生活中再正常不过的生活行为。如:开展“一日家长”、“一日校长”、“一日班主任”等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和家庭的联系,参与学校的常规管理,对教师工作进行评价等,使他们学会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对生活充满憧憬,对生命学会尊重、关怀和爱护。在宣扬生活真善美的同时,要敢于让学生面对和剖析生活中的矛盾和丑恶现象。如:开展“关于学校收费问题的调查”、“影响家乡经济发展的社会调查”、“单亲家庭生活状况调查”、“家庭体罚情况的调查”等活动,通过知、情、意、行的辩证统一形成过程,来促使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形成和内化。

②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以学生生活为主题的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班集体生活是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班集体内一种生活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人生初期思想品德观形成的重要支柱和基石,教师可以用自己的遗憾警示学生,用自己的人格感染学生。可以以班级、年级、学校为单位,开展有关德育生活化的大讨论、沙龙等活动,组织指导学生走进生活,探究、思考人生发展的道路,感悟生活中的欢乐和苦恼。

③ 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品德课文化活动,培养学生高雅的文化情趣。由于以往的思想品德课只注重道德的说教和灌输,导致学生心理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师可以通过举办校内广播、校刊、报告、参观、集会、访问、绘画、书法、工艺制作、戏剧等文化艺术方面的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缓解学生的压力和生活情绪。进而培养他们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和培养学生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爱好和特长;

五、研究的方法

①理论研究:邀请专家作理论讲座;读理论书籍,写读书笔记;结合课堂教学中的共性问题,开展专题研讨。

②调查研究:课题研究实施前的问卷调查;课题研究结题时的问卷调查。

③行动研究: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对实践进行不断的反思、诊断,从而发现问题,制定出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案,开始行动(观察、记录),进而作出评价(分析、归纳)。

④经验总结:定期撰写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定期举行课堂教学改革论文或比赛活动;定期编辑师生作品与研究成果。

⑤个案研究法:通过对问题学生的个案跟踪分析,不断总结与反思,以促使思想品德课真正回归生活。

⑥另外,再采用实证研究法、实证与理论相结合研究法。通过理论分析,确保课题研究的科学性科学性。

六、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1、研究能力

①为了加强课题研究的有效性,学校制订了严格的课题管理制度(包括学习制度及成果奖励制度等)。

②课题组组长、副组长都参加过省级课题和市级课题,并都获奖,已具有一定的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课题组成员匀已参加过二轮以上的课题研究工作,对课题研究的方法、手段、途径等匀有所了解,并能合作开展研究工作

2、时间保证

本课题确立后,课题组成员将花费更大的精力,利用每周三教师业务学习时间加强对教师的现代教育理论业务辅导和研究课题实施进展情况,每月对课题研究情况一次调研,布置研究工作,每学期对课题组教师的研究情况做一次总结考核,切实保证课题研究深入、有序的进行。

3、设备保障

学校先后组建多功能综合媒体教室,购置了实物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刻录机、扫描仪、数码相机等设备,为该课题的研究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今年学校已投重资组建了校园网;学校图书室有教师用书二百余册,供实验教师借阅;课题组教师都是中青年教师,掌握了现代教育技术,并能在课堂教学中熟练运用,每个教师都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可随时上网查阅资料。

七、课题实施计划

1、准备阶段:XX年年10月至2010年6月

①课题研究网络组建;②课题研究方案设计;③学习相关课程理论;

2、实施阶段:2010年6月至2010年10月

①策略研究;②分专题开展行动研究;③收集研究案例。

3、总结阶段:2010年10月至2010年10月

①课题总结报告。②整理课题研究成果材料。③完成与品德教材配套的课件等。

八、预期研究成果

1、研究总结报告

2、教师专题论文集(论文、教学随想、教学日记)

3、思想品德课教案集(初中各年级,word形式)

4、思想品德课教学课件集(初中各年级,ppt形式)

5、与思想品德教材匹配的教学视频(初中各年级,avi、wmv、rm等形式)

附:主要参考文献

①《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②《教学行为策略》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品德与生活论文范文2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思想品德课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6-0179-01

随着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这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中的一件大事。新课标继承和发扬了旧课标的优点,在诸多方面有了新的创新和突破, 闪现出许多新亮点。这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有很大帮助。对于在新课标颁布之后,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笔者经过多年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经验,再加上对新课标的学习,提出了一点自己想法与经验。

一、新课标颁布之后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要求提高了

新课标颁布以后,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要求是提高了,而不是减弱了。比如, 新课提出了初中思想品德课要增强初中学生的人文性教育。新课程标准以更加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进行了新的定位,在继承和发扬旧课程标准强调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思想性”特征之外,增强了“人文件”。强调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要“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从这一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用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让小学生在鲜活的中学生活中感受、体验、理解国家和社会对中学生的思想品德要求,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和习惯,使初中思想品德课更贴近中学生的生活,更富有人情味,使之成为一门受初中生欢迎的课程。

另外,新课标还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任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实际出发,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引导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心理健康,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并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思想品德课教学才会因此而变得“有用”和“有效”。在以往的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与初中生生活实际相脱离的现象,在一些有关初中思想政治课的调查中,学生反映不喜欢思想政治课,认为思想政治课离他们的生活较远,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使初中思想品德课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课程,新课程标准将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该课程建构的基础。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初中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 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本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 处理好与他人、与集体、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促进思想品德健康发展, 提供必要的帮助。”

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师一定要理解新课标的精神内涵, 才能把握好新的教育教学思路, 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

二、新课标颁布后的教学方法

1.注重情景教学模式

新课标颁布之后, 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提出了新的要求, 同样也要求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师不断开动脑筋, 发挥主观能动性, 开创出新的教学思路来。比如, 我们可能进一步提升情景教学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中的份量。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师要不是让学生置于特定的教学情景之中,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激活思维, 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提高教学实效。同时, 教师可以结合新教材, 在课堂上创设情景, 从而进行情景教学。

而情景教学中的一大亮点就是让学生能够成为新课堂的主人, 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产生心理体验, 创设实验情境, 这样, 学生在宽松的学习氛围里,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学习, 体验自己的切身感受, 喜忧同伴, 增长见识, 提高觉悟, 培养能力。

2.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个学生能否学好一门课, 兴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以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 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的课堂产生兴趣的教师, 让自己的课程吸引学生。作为一名新课后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师就应该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第一堂课特别重要, 抓住每一学年的第一堂课, 因为第一堂课是能否激起学生对自己所学课程产生兴趣的关键, 第一堂课学生往往具有好奇和期待的心理, 如果教师能抓住学生这一特殊心理精心设计导言课, 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讲课“有味”, 学科的内容“有意思”, 就会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 这对以后的教学无疑会有帮助。

除了上好第一堂课外, 对学生的平时兴趣的培养也非常重要, 如我在平时讲课时, 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让他们做一些课初中思想品德课相关的事情, 让他们查阅相关的资料, 进行课堂表演。

3.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 但是新课标实施以后, 更加侧重于实际应用。所以,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将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既重视实际教学, 又不脱离理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尽量使课程每一个知识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论联系社会实际、思想实际, 把学习和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应用实际中去, 达到理论与实际, 学与用, 知与行的统一, 才能使学生懂的理论知识来自社会实践,而又能用它指导社会实践, 去揭示事物的本质。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们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热情, 才能使深奥、抽象的知识变为简单化、形象化, 才能使学生们主动去学。在课堂上还要多指导学生养成看报、听广播、看电视新闻和对社会热点问题关注的习惯。并对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参观访问、班级讨论会等形式, 提出问题, 发表自己见解等。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 逐步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而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

三、对新课标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反思

品德与生活论文范文3

关键词:思想品德;品质;有效性;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5-0007-01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党中央和国务院多次颁布文件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建设。如今,品德与生活已经成为基础教育结构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却出现了许多问题,使得思想品德教育的效率低下,教学成果也并不明显。

一、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情况

(1)课程不受重视,大多形同虚设。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一些学校迫于学生升学的压力,并不能给品德与生活课程分配充足的课时。同时,相较于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课程,思想品德不作为中考和高考的考试科目,自然不会受到教师、家长和学生的重视。有的学校一星期只开设两节思想品德课,有时甚至会被其他科目的教师占用。还有的学校没有配备专业的思想品德教师,大多是由语文教代课,他们将主要精力放在语文教学的研究上,必然缺乏思想品德教学的专业知识,无法提高教学质量。因此,虽然学校都开设了思想品德课,但在有的学校,这门课程却不受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形同虚设。

(2)教学内容无趣死板。在品德与生活课堂上,有的教师一味按照书本的内容进行授课,丝毫没有课外拓展;还有的教师甚至只是带领学生读一遍课文,然后就让学生自习。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反而会让他们产生厌恶情绪。个别教师的教学内容无趣死板,从不运用其他的教学方式,如视频、表演、游戏等。这样,会使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单调乏味,学生根本听不进去,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3)只有理论,没有实践。教育部规定开设“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课程,从字面就能够明白这门课程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在教授相关的理论知识后,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据调查显示,部分学生因为家庭环境的影响和年龄的限制,虽然在思想品德课上学到了理论知识,却没有多少实践的机会。如学校定期组织的课外参观访问等活动,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得到有效实施。这样缺乏实践的思想品德教学,根本没有效率可言。

二、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1)学校高度重视思想品德教学,组建专业教师队伍。一是学校领导层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意识到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加大课程的建设力度,聘用专业的教师,组建优秀的教学队伍,多组织课外实践活动。二是教师要改变“此课无用”的观念,多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加大在学生和家长中的宣传力度,从而逐渐改变学生和家长忽视思想品德教育的态度。只有教师、学生和家长这三方都明白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意义,这门课程才能被真正重视起来,相关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才能顺利开展。三是教师要以身作则,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小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模仿能力都很强,除了家长,学生与教师呆在一起的时间最长,教师平时的一言一行都被学生看在眼里,他们会有意识地模仿教师的所作所为。所以,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具有职业道德,满怀爱心、耐心和同情心去面对学生。

(2)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以往的思想品德教学大多是教师依照课本进行理论讲解,这种单调的教学方式根本吸引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常一堂课结束后,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内容几乎没有什么印象。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学会将理论知识融入到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中。在日常的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尝试多种教学形式,如讨论交流法、角色扮演法、游戏法等。以讨论交流法为例,教师在课堂应该适当给学生时间自由交流讨论。在听了教师的讲解后,学生多半会主动思考,产生许多想法,这个时候他们需要充足的时间交流讨论,教师可以在一旁聆听,并适时地做出正确的引导。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表达真实的想法,拓展思维,也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教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遇到问题想办法”一课时,引用《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让学生们思考除了砸缸,还能用什么方法救出同伴,然后自由讨论。学生们表现得非常积极,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有的缺乏可行性,教师需要耐心地聆听并帮助学生改善方法。这种交流讨论的形式简单易行,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不惧困难的品质,也锻炼了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束语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不仅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品德。如何提高学生思想品德教学效率,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考虑的问题。教师应该根据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改变自己对该课程的看法,从教学形式的创新着手,不断思考、不断实践、不断改善,最终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品德与生活论文范文4

关键词:中学生 德育 生活化教育 品德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148-01

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还处于不完善的阶段,所以注重学生人格素养的发展成为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点关注。德育是提高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途径,德育与生活联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切身体会生活,丰富了对道德素养的理解。本文对德育与生活化教学相结合的问题展开讨论,并针对中学生的德育生活化教育谈谈笔者的粗浅体会:

1 创设生活化情景,提高教学效率

何谓“生活化教育”,就是要巧妙的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热点,将社会生活融入到实际教学中,充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要做到这些,就要求教师要勇于向固有模式挑战,充分了解学生、解放学生的天性,把握学生的行为特点,让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在快乐中学习知识;采取科学的、积极的教学手段将课堂活跃起来。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对课堂进行情景创设,培养学生内在思想品质的形成,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某实验中学的张老师就巧妙结合学生感兴趣的实事热点开展课堂教学,安排了“模拟市场运行”活动:地点在校园的操场上,班上22名学生为商品销售者,25名学生为商品购买者。要求学生们进行买卖交换符合市场规则,上货渠道、销售形式、商品种类、价格标码需要运用市场知识,遵循公平、自愿、平等、友好的原则。整个过程中,学生热情高涨,都积极融入在“市场交易”的氛围中,推销商品的方法多种多样,还价的手段也出奇制胜。活动的最后,学生深刻体会到了挣钱的辛苦,也加深了对社会基本知识的了解。创设生活化情景,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交往交际能力,培养了创造思维应变能力和市场竞争意识,也提高了教学效率,让学生们主动热情的参与投入在教学中。

2 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实行教学多样性

正人先正己,作为教师,必须以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身养性,形成良好的品格;以高尚的师德作为学生的楷模,培养高素质的养成。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死板的说教,而是通过创设科学合理的问题情境,以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调动学习兴趣为主旨。美国教育家杜威强调“教育即生活”,教育为生活而存在,教师可充分运用多媒体、录像、图片、录音等教学手段,采用演讲比赛、主体班会、小品表演、主题辩论等多种形式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坚持以学生为主导地位,让学生强化记忆,激发学习兴趣,升华爱国情感,提高学生道德素质。

某实验中学在教学九年级法律常识时开展了辩论赛。题目是“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将学生分为两组各执一观点进行辩论,每一组成员必须准备充分的材料与论据进行论证,材料的准备与辩手的分工都需要成员之间相互合作与分配。辩论中,针对学生的思维、语言组织、论题分析等情况给予量化加分,过程中学生们引经据典、斗志高昂进行激烈的唇齿舌战;活动的最后,学生们不仅收获了更加有效而丰富的新知识,使课堂更加鲜活、真实,而且培养了团结合作、体会团队精神的重要性;锻炼了分析问题、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了对思想道德的领悟和提升自身品德素质的修养。

3 德育生活化的意义

德育作为提高个人品德修养的一种重要途径,成为了我国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必不可缺的关键部分。实行德育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们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与道德修养,最终成为对社会、国家有用的人。中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念与思想品德、修养素质形成的重要时期,迫切需要在教学中开展良好的德育工作为学生指引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问题,正确评判生活中的是非对错,形成自己的道德标准。为此,教师要以身作则,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活动,快速有效地建立师生之间友好的桥梁,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德育价值观,提升个人的品格素养,为中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性修养铺设一条健康明朗的道路。

良好行为习惯和品德素质的养成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实践。为此,德育生活化教育的内涵就是要求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社会实践、认知实际、行为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与主动性;在学生心灵深处播撒社会道德的种子,帮助和引导学生通过亲身的感悟与体验,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升华道德情感、思想认知,予以思想的启迪和情操的陶冶,培养学生最终成为有益于他人、社会和国家的人。

4 结语

素质教育是现教学工作的目标,德育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德育生活化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内在修养,促进其全面发展。老师应结合有利于进行德育生活化教育渗透的教学资源,采取多种方式,最大限度地在有限时间内扩大德育生活化教育的影响力,帮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认知,同时提高学生对思想道德的领悟,提升自身道德素质与修养。这不仅是教育意义的宗旨,更是人文教育的内涵体现。

参考文献:

[1] 林芝.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14.

[2] 邓淦之.中学德育生活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0.

品德与生活论文范文5

关键词: 品德与社会 课堂教学 生活化

小学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设立之初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教育学生拥有良好的道德品德,并且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尽可能地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这门课程与小学中其他文化类课程不同,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生活性,出于生活,同时用于生活,由此可见本文所要研究思考的内容――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是十分有必要的,是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的。

1.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本身就来源于生活,同时回归生活,因此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生活化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这种“必要性”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1品德与社会课程理念的要求。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就在于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品质品格,同时要求学生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由此可见,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生活化是必须经历的阶段与内容,这样既对学生的学习有促进作用,又更加贴合课程理念。

1.2品德与社会课程性质的要求。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与其他文化课程有很多不同之处,这些不同之处用一句话解释就是,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是通过学生理解生活、感悟生活才能体现的。这些课程性质的特点包括:综合性、体验性和活动性。其中体验性是指要想学好品德与社会就必须自己亲自体验生活;所谓综合性,就是指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是我们所处社会的一个综合体的介绍,在这里我们可以一窥社会全面;至于活动性就是指学生可以通过参与活动的方式增加社会阅历,从而更好地理解、感悟生活,强化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效果。

1.3品德与社会课程设立目标的要求。

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所设立的目标的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学生本着高尚的品德品质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因此生活化是课程已设目标的要求。

除了上述所说的那三点外,其实还有很多内容要求品德与社会课程进行生活化升级,从这门课程教授现状来看不容乐观,老师总是将课本内容当做唯一的教学内容,每天照本宣科,这样很难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2.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的特点

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有很多内容是区别于以往的品德教学的,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改变就是生活化教学不再重视教学课本内容,而是以生活中的事例为教材,用生活中的事情教育学生具有高尚的品德。其次就是老师在教育活动中角色的微妙变化也足以区别,在生活化教学中,老师以朋友的身份,引导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价值观及人生观。

3.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化的具体实施方案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生活化具体可以概括为通过以往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生活化教育内容,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问题解决及问题分析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知识。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化内容要突破教材,让生活成为大教材,通过感悟、认知、体会的过程达到教育目的。具体策略有以下两方面。

3.1由生活提供教材,获取更多教学资源。

简单以课本为教学教材讲述品德与社会课程,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教材内容已然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内容更新严重滞后。所以,生活才是最好的教材,只有教学生活化才能更好地培养祖国未来的主人。然而如何将学生活动的随机事件变成学生学习的好教材成为广大教师头疼的问题,如我们在教育孩子保护环境及爱护花草这一类课题时,老师仅仅靠自己的语言教诲学生,多少显得有些苍白,但是如果老师可以将生活中学生稀松平常的事物当成教材,那么教学效果会更加理想。这里老师可以将一些电视上播出的较好的公益广告在教学时播放给学生观看,较为枯燥的课堂上出现了有声有色的广告内容,对于学生的冲击力可想而知,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公益,更爱护环境。

3.2重视学生的接受力、感受,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在小学阶段,由于孩子心智还不是很成熟,所以对于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会表现出强烈的抵触心情,这样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这就要老师在选择教学方式时多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及学生的体会感受。这就需要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合理化的情境,让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感受学习教学内容,不仅通过教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让学生在这种教学活动中积累生活实践经验。如我们在学习爱护教室这一内容时,老师如果仅仅告诉学生如何爱护教室,如何爱护教学器材,如何打扫卫生,那么学生会觉得很没劲,不想听,可能最后结果就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但是如果老师将教学内容通过人物话剧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效果就会很不一样。这里老师需要在班级中找到几个学习及生活表现都比较好的学生担当小演员,然后通过简单培训,可以让其上台将教学内容用肢体语言表达出来。最后老师要奖励表现好的、爱护教室的学生。

3.3积极开展问题的讨论与研究活动,各抒己见。

个人的认识是具有局限性的,是不够全面的,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尚且有的时候考虑问题较为片面,更何况是小学生呢?所以在一些问题上,每个学生的认识可能都是不相同的,具有片面性。如果没有人纠正他们的错误认识,那么对于学生的身心成长将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我们倡导教师多针对各种问题进行问题认识的讨论活动,并且通过总结学生的发言、态度,得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

如老师可以将学校内部的学生打架斗殴事件作为案例,让学生各抒己见。学校生活中可能会产生冲突,这很正常,关键在于解决问题、解决矛盾的态度。课上老师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之后可以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的看法。学生的回答也不会一样,有的学生认为一方没有错,就应该这样做,有的学生认为另一方很委屈、很可怜。也有学生认为这样的事情不应该发生,什么矛盾都可以通过更加文明的途径解决,甚至还有的人认为这样的行为很酷,可以在学校树立起“威信”,等等。老师首先要肯定通过更加文明的手段解决问题的态度,应该批评有最后一种思想的同学。让学生明白矛盾的化解不能依靠武力,而要做一名品德高尚的优秀学生。

4.结语

通过以上关于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生活化思考的论述,可以知道品德与社会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需要教师引起注意,在教学内容与方式上逐步贴近课程设立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易文.品德与社会教学是生活的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2(11).

[2]潘茂春.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及不足[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09).

品德与生活论文范文6

关键词:个人品德;规范伦理;德性伦理;实践智慧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2)03―0118―05

当前,我国伦理学界尤其重视个人品德建设,这表明,道德理论研究的维度已不仅仅是关注社会道德规范体系的建构,而且也更加关注个人作为行为者本身的研究;道德建设的维度已经不仅仅限于对社会公共生活和家庭生活领域的道德规范的遵从,而且也更加注重个体生活领域的个人品德的养成。理论上的多向度研究,必将推动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理论和道德建设的深化。德性伦理学①侧重行为者本身的品性、品德、实践智慧的探究,由此被学者称之为“显学”。就个人品德建设研究而言,德性论的确从一些方面和环节弥补了规范论的薄弱之处,因而值得格外重视。

一、个人品德研究:德性论的思维向度

伦理学理论上长期以来存在着规范论与德性论之争。规范论重规范建构,如,后果论重后果和功效,义务论重动机和义务。与此不同,德性论则尤为关注行为者本身。党的十七大报告曾强调,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其中,加强个人品德建设在中央文献中是首次提出。回顾和思考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道德理论与道德建设研究,德性论对于我们探索个人品德建设问题,的确面临着一些新的理论问题,值得我们格外重视。

一般而言,个人品德是个体道德水平和境界的标志,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因素构成,是与个性、个体心理、人格发展密切相关的一个范畴。“品”,即品性、品质;而“德”,是优点、长处、卓越。据徐复观考证,“德”最初释为“行”,周初文献中的“德”字,都是具体的行为。在《诗经》中,“德行”二字就已连为一词,“有觉德行,四国顺之”,《论语・先进》篇亦有连用,后来才逐渐内化为人心之德的“德性”之义。在西方,德性来自拉丁文vir,意指“男子气概”;希腊文为arete,意指某方面的能力、特长和优势。一般而言,德性表达的意思是人的品性与特质。随着德性伦理学在国内外日渐复兴,个人品德的理论和建设研究理应汲取德性论的理论成果。

个人品德相对于社会道德而言,它是个体“内在的法”,通过一系列的行善活动积淀而成。从其内容而论,个人品德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意识与行为中的体现,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个性化了的道德特质,是个人一种稳定的善恶倾向和性情,并通过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表现出来。其中,道德认识是指通过对道德知识的学习而形成的对善恶的认识,它是个人品德形成过程的发端,也是社会道德准则转化为个人内在品德的首要环节。道德情感是指个体在社会实践和生活经历中,基于自身环境、认知所形成的对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形成的好恶、爱憎、同情、自尊等情感范畴,它是个人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催化剂。道德信念是指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驱动下形成的对某种道德的确定不疑的信仰,也是道德内涵中所说的“内心信念”,它是稳定的践行道德的强大精神支撑。道德意志是指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或决定道德行为的过程中,自觉自愿地作出抉择,并努力克服践行道德中的各种困难而形成的顽强心理,它是促使个人养成良好品德的持之以恒的内在力量。道德行为则是“知”、“情”、“信”、“意”的最终目的和实现,是个人品德的外部形态,它具体表现为言和行两个方面。从个人品德构成的各个要素看,只有在社会道德实践活动中,个人品德才能形成、巩固、成熟,成为表达每个人的总体行为的一贯倾向和稳定特征,成为人之为人的内在属性。

社会生产生活领域内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与个人品德的内涵不同,公共生活和家庭生活领域内的三大道德,即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呈现给人们的是一个个规则和规范。例如,社会公德反映的是基于社会的共同利益而约定俗成的道德规则和规范,如助人为乐、明礼诚信、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它是人们为了维护公共生活秩序,保证社会有机体正常运行所必须践履的行为,具有公共性的特征。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涵盖职业观念、职业情感、职业理想、职业态度和职业技能等多方面的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具体道德要求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方面。家庭美德是指人们在家庭生活中调整家庭成员间关系、处理家庭问题时所应遵循的道德规则的总和,具体道德要求有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邻里团结等。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社会公共生活领域内的社会道德都是一种规范的道德理论,强调“你应当做什么”的道德律令。此种情景中,行为者有可能在行动中不会思考这些道德规范背后的理由是什么,他只要遵从规则行事就是道德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行为者本身的道德需求和个人道德主体性。同时,在现实道德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虽然几乎每个公民都知道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但是一些违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行为却时有发生。为什么人们都知道保护环境是一条非常重要的社会公德,但是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来肆意破坏环境,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利益?为什么人们都明晰诚实守信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道德规范,是维系社会正常运行的道德纽带,可是为什么生活中还存在这么多背信弃义的失德行为?为什么人们都认可尊老爱幼这条家庭美德的规范,然而社会上一些虐待老人遗弃儿童的事情仍时有发生?解析这些道德难题,就需要转向对个人作为道德主体也即行为者本身的问题的关注。对于道德主体来说,即使作为体现社会公共利益和整体意志的社会道德规范不乏合理性和普遍性,但只要没有被主体自觉认识、认同并自觉去实践,它就仍然是一个高高置于抽象和理想层面的一纸空文而显得苍白无力。因此,加强个人品德研究,就必须重视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化,重视行道德之事的“实践智慧”的积累。如公正作为一个重要的道德范畴,要内化为个人品德,就要在实践中行公正之事,最终形成行为者的道德自律,这是人类精神的基础。这样,个人在社会道德规范面前的道德主体性地位就凸显出来了。

德性伦理学关注行为者自身的品质、品德及德性的养成,把行为者的品质作为道德思考的重要因素。它批评规范论中的功利主义伦理学和康德的义务论伦理学,认为他们都承诺了一个不偏不倚的观点:通过普遍理性的规则就能够获得道德生活,这十分类似于直接把自然科学领域中的一些制定公理的推导体系应用于道德领域,如康德道德哲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把道德义务的概念设定为伦理学的中心概念,作为人们行动的道德命令;又如罗尔斯的“正义”概念,诺齐克的“自由”概念等,都认为道德生活在于遵守和服从我们认识到的各种各样的道德义务。然而现实的伦理生活是复杂的,作为行动者的每个个体都具有特殊的个性特质,有其追求的终极价值目的,他或她要保护个人的生活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在现实的伦理生活中,我们不能抛开个人在具体行为选择中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仅仅在行动中依靠严肃的规则行事而忽视了个体生活的统一性。

二、个人品德研究:德性论的聚焦点

像众多西方的传统一样,德性理论最早来源于古希腊哲学,我们所讨论的四大德性――智慧、公正、勇敢和节制都能在柏拉图的著作中找到。荷马、亚里士多德及中世纪的思想家们,虽然他们的理论彼此差异明显,但我们可以在他们的著述中找到关于美德的概念,同时他们也为我们提供了内容丰富的德目表。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思想是最古老最有影响力的德性理论之一,现代的德性理论大多受到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学的影响。亚里士多德认为,一个人要拥有实践经验和实践智慧,同时还要具有成熟的情感和感情,具有公正、友爱、仁慈等诸多良好的品质。在他看来,这些品质是获得幸福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缺少这些,将不能获得最终的善和幸福。现代的德性理论是建立在对当代道德哲学的批评之上的,尤其是对两大规范伦理学理论――功利主义和义务论的批评之上。功利主义和康德义务论认为,道德向我们提供了行动的理由,这些理由的有效性并不依赖于我们对自己的幸福的设想。德性伦理学对这个观点提出了批评。德性伦理学认为,在作出道德行为、道德评价、道德判断时,我们应该考虑行动者自己的道德心理状态和品质结构。正如德性伦理学代表麦金泰尔所论证的,我们具有什么样的道德,受到了什么样的道德要求的约束,是与我们所生活的特定的道德实践和文化传统相联系的,道德自我是在这样一个实践或传统中构成的,不可能有一个能够独立于任何实践或传统而存在的普遍的道德自我,因此也就不可能有普遍有效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律令。就好比对上帝命令的遵从只有在信仰上帝的国度才能够存在,对于信奉佛教或伊斯兰教的人们,他们并不买上帝的账,甚至还鄙视上帝。功利主义伦理学和康德的义务论伦理学都忽视了对行为者主体的实际的道德心理、道德品质的考察。因此理论上有必要把伦理关注的焦点从行为和义务转移到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的道德心理。功利主义伦理学和康德义务论伦理学是以行为为基础的,而德性伦理学是以行为者为基础的,德性伦理学更加关注行为者自身的品质、品德,这与个人品德的研究不谋而合。

目前比较流行的德性伦理学理论范式主要有三种:幸福主义的德性伦理学、以行为者为基础的德性伦理学和关怀伦理学。幸福主义的德性伦理学可以追寻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当然还包括现代的道德哲学家在亚里士多德德性理论基础上的一些发展,如德性伦理学家罗莎琳德・赫斯特豪斯就发展了更细致的对幸福主义的德性伦理学的解释。她认为,德性使他的拥有者成为一个好人,所有的生物能够通过他们自然的样本――某种程度的品质而被评估。罗莎琳德・赫斯特豪斯认为,人类拥有的一种特殊方式是理智的方式――人类理智的行动,一个品质允许我们做决定并对这些决定负责任。德性的行动和理性一样,是依靠人类本性的行动,通过这种行动人类将会达到幸福,这意味着德性有利于他们的拥有者。德性伦理学家麦金泰尔认为:“德性是一种获得性的人类品质,对它的拥有与践行使我们能够获得那些内在于实践的利益,而缺乏这种品质就会严重地妨碍我们获得任何诸如此类的利益。”②没有这些德性就会妨碍我们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并且是以一种非常特殊的方式妨碍我们。以行为者为基础的德性伦理学主要以迈克尔・斯洛特为代表。迈克尔・斯洛特的德性理论建立在我们普遍的感性直觉上,对哪种品质是值得赞扬的给出了解释。迈克尔・斯洛特对聚焦行为者和以行为者为基础的理论做了区分。聚焦行为者的理论以什么是德性的个人来理解道德生活,在这里,德性是内在的一种倾向。迈克尔・斯洛特更强调道德模范、道德圣贤在道德行动中的影响作用。他指出,一些可钦佩的人类品质、德性,如仁慈、善良、同情等,可以通过查看我们钦佩的道德模范来鉴别这些优秀的品质,进而指导行动者自身的行为。最后一种有影响力的德性伦理学理论是女性的关怀伦理学,主要被女性哲学家或作者发展。关怀伦理学的理论由于主要受以男性为主的解释道德问题,如“公正”、“自由”等道德术语的刺激,所以一些女性作者从女性的角度来思考一些问题,如女性特有的品质――关怀、耐心、抚养能力、自我牺牲等。由于社会没有完全评估女性所作出的贡献,所以女性的这些德性往往被忽视或被认为是处于次要地位的。因为关怀伦理学是以品质为基础来进行分析的,所以一般意义上也被认为是德性伦理学。

个人品德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因素所构成并表现出来,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个性化了的道德特质,是一种稳定的倾向和性情,也是个人实践智慧的一种沉淀。既然个人品德是一种稳定的倾向和性情,那么这种品德必然要受制于个人生活的整体性和统一性,思考“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应该如何生活”的问题。在德性伦理学看来,品德是在对生存状态认知的基础上显现出的理想追求,是个人面对不同的情境在解决道德难题中不断增长的“实践智慧”。以“仁慈”的德性为例。优良的个人品德确立了人作为理性本体存在的道德主体地位,道德主体的能动性使主体在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积极地改造客体,从而成为自我主宰、自我克制的道德主体。主体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使其在维护和恪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实践中逐步达到“内得于己,外德于人”、“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境界。我们可以信赖:当情景需要时,一个仁慈的人会表现出仁慈。此外,他那仁慈的行为举止,也并不是出于盲目的非理性的习惯或本能。准确地说,这种情景需要某种行为,这是他在每一相关场合都如此表现的原因。因此,他也必定会是某种具有仁慈德性的行为者在每一相关场合都意识到了的东西。仁慈的人对于情境施加于行为之上的某种特定要求具有一种敏感性,这种敏感性在于行为者的意识、情感。一个仁慈的人知道面对仁慈的需要时会怎么样,我们也可以说,这种敏感性是一种感知能力。当然,仁慈的人是不需要把自己认为应在那些相关场合中加以提倡的行为归类为仁慈的。如我们所讲的,当他表明自己的仁慈之时,如果他在某个这样的描述语――“要做的事情”或“应该做的事情”之下考虑了他所做的事情,这就足够了。

通过仁慈的德性、仁慈的行动,个人就拥有了仁慈的品德。不是仅仅为了遵守某种道德规范、道德律令,而是行为者主动意识到了,不是道德他律到道德自律的转变,而是行为者本身所具有的道德自律;不仅仅只针对某一个场合,而是在所有的场合都如此,不仅仅在社会中表现出来,在职业生活中、在家庭生活中也能够很自然地表现出来。就这一理论看,仁慈的德性不需要我们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这三大领域范围内各自制定一定的行为规范,只要行为者拥有了仁慈的德性,他在任何生活领域内,不管是公共生活领域,还是私人生活领域,都会形成这种稳定的行为习惯,并把这作为自己正确行动的判断标准。仁慈使得我们思量我们作为人类所特有的同情心,不仅仅是对我们人类自己,也包括对自然、环境甚至生活在地球上的一切生物的同情。仁慈使得我们从自利或局部自爱的狭隘意识中跳出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要比“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更值得人们赞同和追求,而这种仁慈德性正是行为者个人品德的展现。

由此可见,德性伦理学是一种“以行为者为中心”的伦理学,而不是“以行为为中心”的伦理学,其关心的是人“生存”或“在”的状态而不是“行”的规条,强调的问题是“我应该成为何种人”而不是“我应该做什么”;它采用特定的具有德性的概念,如,好、善、德等作为基本的概念,而不是以义务的概念,如,正当、义务、责任等作为基本概念;它不认为伦理学是提供特殊行为指导规则或原则的汇集。这些特征,也正是德性论的理论贡献。

三、个人品德建设:德性论的启示

个人品德是个人的心理、意志、品格、人格的综合体,个人品德建设需要多学科多视角的综合研究。德性伦理学的理论对于个人品德建设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启示和实践价值。

一是重视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合一的道德修炼与教育。德性论非常重视实践智慧的培育。个人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具体的实践情景,离不开个人作为主体的道德心理体验与认同。只有通过某种一贯的美德行为才能表现出其所拥有的品德,因此个人品德建设不仅要重视道德认知,更要关注道德行为,做到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合一。这是实践智慧形成和提升的必经路径。我国有着五千年的优秀传统伦理文化的积淀,为当代的德性教育和个人品德建设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中国传统道德教育重视“教化”、“德教”为先,都是为了“生活之迁善”,偏重于启迪内心的领悟而达到行为自觉的。如哲学家王阳明曾经提出的一个问题直到现在还值得我们来思考,这就是,那么多读圣贤书又进行了那么久道德训练的人,为什么一旦处在官位上,一些人的所作所为会和书中的相反?王阳明先生指出,这是“知”和“行”的问题。知道道德原则、道德规范是一回事,怎样去践行又是一回事,关键是要做到“知行合一”。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中强调“德教”与“修身”合一,“知道”与“躬行”合一,“言教”与“身教”合一,其实质也是为了个人实践智慧和美德的养成。传统道德中这种鼓励人们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向往理想道德人格的思想,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是重视行为者本身内在的道德心理与道德意识的研究。德性论聚焦行为者,从人类特有的一些心理特质和行为者内在的道德心理入手来研究德性伦理,为我国现阶段的个人品德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迈克尔・斯洛特的德性论从研究幸福论的伦理学转向了从行为者的道德心理入手,认为研究道德心理是捍卫德性论理论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休谟在其论著《人性论》和《道德原理探究》(是《人性论》道德学的改写)中也非常重视个人的情感,并详述了正义、诚实、真诚、仁慈等有益于社会的品质。西方古典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也在《道德情操论》中用极大的篇幅论证了人类所特有的道德心理――同情心。的确,行为者的道德心理是个异常复杂和变动的结构,个人在做道德判断时很难脱离开。事实上,行为者本身内在的道德心理与个人品德有着紧密的联系,甚至本身就属于个人品德的内容,因此,德性论关注行为者本身内在的道德心理、情感与意识的培养,尤其值得我们参鉴。

三是重视道德典范的树立和影响力。德者发展道德品质,拥有德性,并且使自己的行动和德性保持一致,通过道德模范知道应该做什么,因此,道德典范是德性论中不可缺少的要素。道德典范是指现实中一些人能够比较完备地体现一个社会的道德理想,具有崇高的道德境界,被人们视为理想人格的化身、道德上的杰出人物。在古代有古人所言的“圣人”、“贤人”、“仁人”,在现代有感动中国人物和全国道德模范等。树立道德典范,能够正面引导、正面教育广大人民群众,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通过道德典范的树立,社会中的人们知道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应该如何选择自己的行为,并在实践中努力践行善的行为。我国历代统治者及其思想家,大力渲染“圣人”、“贤人”、“仁人”,就是试图通过道德典范的树立来有效地实施道德教育。在我国现阶段,感动中国人物的评选和全国道德模范的评选活动,同样也是通过道德典范的树立,为我们开展道德教育提供现实路径。各行各业、各条战线涌现出来的道德典范,虽然岗位不同、职业不同、事迹不同,但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职业精神境界和良好的道德修养,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革命道德传统,诠释和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展现了改革开放新时代的精神风貌。一个道德模范,就是一本鲜活的伦理教科书,她使抽象的道德价值体系变得看得见、摸得着,具体而又生动,让人民群众可信、可亲、可学,直观而又理性。这对个人品德建设,无疑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力。

个人品德现状是社会道德水平的一个缩影,反映国家和民族的道德精神面貌。加强个人品德建设,是当今文化建设上的一项重要任务。德性伦理学作为一种理论范式,为研究个人品德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为个人品德建设提出了新的思路和向度。在重视德性论的同时,也应看到规范论也是须臾不可离的。全面深刻地研究新时期的个人品德建设,需要的是各种伦理流派与理论范式的对话、互补与会通,这才是理智的选择。

注释

①有的学者把德性译为美德,本文择取德性一说。②[美]麦金泰尔:《追寻德性》,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第242 页。

参考文献

[1]Rosalind Hursthouse .《Virtue Ethics and Human Nature》,Hume Studies Volume XXV[J].Number 1 and 2 (April/November,1999): 67-82.

[2]高国希.德性的结构[J].道德与文明,2008,(03) .

[3]列宁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5]麦金太尔.追寻德性[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3.

[6]乔法容.加强个人品德建设[N].人民日报,2007―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