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理念论文范例6篇

大学理念论文

大学理念论文范文1

2008年,奥运会在我国首都北京成功举办,这一壮举使奥林匹克精神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大大增强了人们对体育文化的认识,而在奥运会结束之后,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也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弘扬。其中“人文奥运”理念包含的内容和思想最为丰富,是此次奥运会从申办到结束整个过程中的核心理念,而对我国高校来说,该理念蕴含的人文思想对于大学体育文化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人文教育”理念对大学体育的影响

1.1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观

体育在我国的社会地位普遍比较低下,这主要是在我国传统文化环境中的各方面不利因素共同影响下导致的;而应试教育环境也严重制约了我国各级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发展,并且由于学校对“三基”教育过度重视,这样就对我国广大学生的体育观造成了许多不良影响,极大地制约了体育文化在我国各级学校的发展和传播。对大学生来说,其体育行为的正确性与体育观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正确的体育观可以帮助他们纠正不良的体育行为,养成每天锻炼的体育习惯,从而培养他们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1.2加快大学体育文化建设的脚步

体育文化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其对人类文化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极大地促进了“人文奥运”理念的传播和推广,对于大学体育的发展以及大学生体育观的养成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在大学体育教学中融入“人文奥运”理念,有助于加深当代大学生的文化内涵,使他们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从而有效增强他们的体育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并自发地宣传体育文化。

1.3培养和加强当代大学生弘扬体育文化的责任心

大学生是知识的储物柜、文化的传递者,肩负着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责任,所以大学生应该要具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对当代大学生来说,首先应该要认识到弘扬体育文化和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了解“人文奥运”理念在我国社会注意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关键作用。要想将大学体育中“人文奥运”理念教育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大学体育教师不仅需要让学生们认识到“人文奥运”理念的重要性,还应该重点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主动去宣传,从而有效促进我国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

2 “人文奥运”理念教育的施行途径

2.1开展 “人文奥运”理念知识专题讲座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进行“人文奥运”理念教育工作的时候,首先应该先对学生们进行理论教学,在理论课堂上对“人文奥运”理念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讲解。“人文奥运”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理论,所以大学体育教师必须要认真学习该理论,充分理解该理论的内涵,从而才能向学生传授知识。在大学体育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适当安排相应的理论课程开展教学,系统地讲授“人文奥运”理念的内容,让学生们认识到该理念的内涵。同时,学校领导还应适当安排相应的理论知识讲座,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到“人文奥运”理论,理解该理论的内涵思想。

2.2积极开展体育实践活动

在大学校园中,还可以通过在校园中开展体育实践活动的方式辅助“人文奥运”理念教育,使学生们在参与体育实践活动的时候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从而在大学体育实践活动中贯彻“以人为本”思想,使体育文化更加深入人心。“人文奥运”理念不仅需要在大学体育课堂实践活动中体现,而且还应该扩散到学生们的课外体育活动中,进而将“以文化人”和“以人为本”思想贯彻到大学生的日常体育活动中来。

2.3利用学校的各种媒体进行宣传

“人文奥运”理念教育在大学体育中需要借助学校中的媒体来传播,通过利用学校中的各种媒体进行宣传,不仅可以有效丰富学校的体育文化,而且还可以充分发挥出大学体育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推动作用。因此,大学管理人员及部门应该认真拟定宣传方案,充分利用学校中的各种媒体渠道,将“人文奥运”理念教育融入到其自身的校园文化宣传工作中来,从而使该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大学理念论文范文2

近年来,我国对体育文化的研究课题越来越多,也获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误区和问题依然存在.在大学体育文化领域内,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大学体育文化的发展对于实现素质教育的作用,高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关系以及高校体育文化建设途径等方面.但这些研究往往有很强的学科局限性,研究领域较窄,其他方面的人文社会知识涉及的较少,此外,生态体育文化研究者缺乏广泛的学科背景,其研究仅限于理论概念和现象等,无法挖掘到深层次和多角度的问题.况且,学者的研究方向和结论大同小异,缺乏创新意识,这些原因直接导致了对高校体育文化的研究很难形成热点及引起社会关注.

2大学生态体育的内涵及作用

虽然学术界至今对生态体育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但其先进的理念已经深入到高校体育文化的各个方面.首先,生态体育对个人而言,以促进个人身心健康发展为原则;对体育文化本身而言,最重要的是尊重和遵守不伤害原则;对于社会和公共团体而言,它代表这体育和自然环境的良性循环.

2.1生态体育的内涵

体育文化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巨大动力,生态体育融合了环保、自然的新领域,为体育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与血液.生态体育覆盖面极广,包含多种体育形式,如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等,其原则都必须是绿色生态的,要做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统一.2.1.1接近自然,热爱自热生态体育更加注重自然环境对人类的价值,接近自然、热爱自然是其首要原则,尊重每一个物种的生存空间,力争做到绿色体育、天然体育.随着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以生态为核心的高等教育已经成为21世纪大学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教育理念.生态体育是以生态为中心的体育文化,也是大学体育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其中的任一环节都要做到与自然的良性互动.大学校园作为生态体育的载体,要积极为学生们营造“和谐”“、生态”的外部环境和浓厚的人文氛围.因此,基于生态体育理念的大学体育文化不仅需要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还需要健康环保的体育活动使校园文化更加蓬勃有生命力.大学生是朝气蓬勃的代名词,也是创新人才的载体,学校通过营造与和谐生态大学互动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生态大学文化建设的题中之义.学校应在体育课中弘扬生态精神,让生态环境、生态教育和生态文化成为建设生态大学的主要目标和任务.2.1.2人与自热的和谐相处生态文明观起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社会发展观,其内涵是在现代化进程中,最大限度的保持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始终保持最优化的关系,达到经济、社会、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事实上,人类发展史就是人与自然关系不断调整优化的历史,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曾多次发生人类向大自然过度索取破坏生态平衡最终威胁人类生存空间的事例,因此,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类发展延续的必然趋势.人与自然不应该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应是依赖与被依赖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关系.自然是人类生命的载体,自然的退化和破坏终将导致人类文明的消失,因此,保护自然,尊重自然也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利益和发展.由于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有弹性的和无法预测的,因此人类的活动要尊重自然的法则,经济社会发展要以环境承载力为依据,节约利用每一种生态资源,做到资源消耗最少,对环境影响最小,再生循环利用率最高的指标.此外,生态文明的消费观也应是科学绿色的,既满足自身基本需求,又无需以破坏自然为代价,时刻提醒自己绿色消费,反对过度消费和盲目消费,使人与自然形成良性循环.

2.2生态体育的必要性

生态体育强调社会发展要和自然界达到和谐统一,学校要适应现代先进的教学理念,让高校学生也参与到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行动中来.生态体育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能够挖掘学生潜在的创造力,使学生学会主动思考,独立完成.2.2.1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实现体育强国的有效途径竞技体育中所要求的坚忍不拔、勇敢无畏、诚实守信等原则同样是生态体育文化的精神向导,因此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实现体育强国的道路上,生态体育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学校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多样开发体育活动类型,其一,增加观赏性与参与性的活动,如游泳、滑冰、爬山、帆船等,动静结合,满足不同身体素质学生的需要.其二,高强度与低强度运动结合训练,高强度运动包括攀岩,赛跑,潜水等,低强度运动包括骑车,徒步行走,垂钓等,在快慢节奏的交替中,让学生感受到体育的乐趣,从而提高对学校体育的热情和积极性,到达强身健体,终身体育的目的.2.2.2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需要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是一直困扰人类的永恒话题,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而违背自然发展规律已付出惨痛代价,使得人与自然处于激烈对立的层面.自然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建设和谐社会,就必须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天人合一”原则,力争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体育理念下的大学体育课程往往都是在自然环境下进行的,有利于大学生在自然的熏陶中形成环保意识,在与自然不断的交流与融合中,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此外,还能使学生开阔胸襟,抛下一切烦恼杂念,尽情的享受自然带给人们的快乐,从而启发学生更好的保护自然、热爱自然.

3生态体育文化的构建策略

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开始注重生态体育文化建设,定期举行的户外生存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如浙江农林大学在西校区进行扩建和修缮,本着“崇尚自然,因地制宜,天人合一”的原则,目前该校区已成为集教学、旅游和文化活动为一体的生态校园.其中,该校区绿植覆盖面积为68%,有两千种以上植被和大量珍稀物种.由于环境优美又依山傍水,学校浓浓的环保和生态理念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也吸引大量的专家学者前来进行考查研究.浙江农林大学的构建和设计无一不体现生态自然和谐的理念,其体育场馆的维护和绿化方面和课程设置方面,都与其校园文化宗旨息息相关.在课程设置方面,同时具备开放性,多样性和竞争性等特点.首先,生态体育不仅仅是校园内部的封闭管理,更应面向全社会;其次,体育课程形式多样,要引入崭新的教育理念,积极吸取外国先进经验并注重于国外合作交流,使体育活动丰富多彩,与时俱进;最后,体育精神本身就具有较强的竞争性,但生态体育更加注重在竞争中和谐,并培养大学生乐于拼搏,勇于挑战的精神,使学生的身心更加健全,更加顽强.此外,该校还成为全国首个开展野外生存课程的大学,由于其地理位置植被覆盖率大,有大量山地、灌木、湖泊等,为其开展野外生存训练奠定基础.学校建立了户外拓展基地,让学生进行野外生存基本常识和技能的学习,还包括登山、攀岩、负重越野、宿营、潜水等项目,让学生在自然中不断的学习和进步.要营造浓厚的生态大学体育文化,仅靠体育课程的安排还远远不够,还需将生态理念贯穿到校园文化的方方面面.要特别注意生态体育文化的开展和普及,利用宣传栏和多媒体,并定期播放体育资讯和赛事.还可以定期举办生态体育盛会赛事,如生态体育节,运动会等,让校园生态体育项目为广大师生带来心情的愉悦和比赛的,使生态体育观念深入每一个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心中.

4总结

大学理念论文范文3

关键词:文科专业教学;理念;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1-0204-03

社会在变,大学在变,学生也在变,教学方法也需因之而变。大学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一个常谈又常新的课题,涌现出了大量的教学改革理论成果。通过对相关理论成果进行检视和分析,笔者认为现有理论成果存在两个方面的片面化倾向。要么是过于宏观,无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操作应用;要么是只关注微观细节,理论基础薄弱。结合笔者多年来从事政治学与行政学相关理论课程的教学感受和体会,来讨论一下大学文科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性路径。

一、呼唤大学之道:走向教研相长的融合之路

大学生生不息的关键在于,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有超越精神和创造力的学生,“为往圣继绝学”,也为未来开新路。没有学生,大学便缺乏生机和活力,也难以获得持续的声誉和发展。如无学生,大学不仅将混同于科研机构,也将失去大学精神中最为宝贵的成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而这正是著名教育家威廉・冯・洪堡在创建柏林大学时为现代大学所确立的大学精神支柱:实行学术自由,提倡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衡量一所大学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为社会提供的产品质量,即学生是否优秀。斯坦福大学的成功之道,其中首要的一点就是强调追求个人成功和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因此利兰德・斯坦福夫妇建校时确立的首要宗旨便是让学生学有所用并使其具备独立成功的素质。如何培养出秀的学生,如何使学生学以致用?解决问题的关键不是大学有多大、经费有多少、科研量是否名列前茅,最为关键也最为直接的是教师如何教。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的高低和教育目标的实现。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曾经说过:“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很多方面取决于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最优结合的技能、技巧如何。” 可见,教学方法的成功对于培养优秀学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美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后曾出现过轻视本科教育的现象。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科研中,而将教学放在次要位置。“要么出版,要么死亡”曾一度成为教师工作的基本信条,教师对教学方法改革缺乏兴趣。有研究者指出,改变教学方式是比教学内容改变更为困难的事情,因为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习惯中所坚持的教学方法会形成固定模式,这将使得教师抵制学习新技巧和新方法[1]。轻视教学方法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教学质量和效率低下,培养的学生能力低下。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外界压力和大学自身逻辑发展驱使下,美国大学开始被要求回归大学之道,呼吁其关注本科教育质量,并被要求实施教学方法改革。德里克・博克所著的《回归大学之道――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正是这一时期的集中产物。美国大学曾经遭遇的痛楚,正是当下中国的现实困境。近年来公众对大学生培养质量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普遍存在着焦虑。提高学生素质,加强学生能力的训练成为一种共识,而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取决于其专业化程度,也有赖于专业课教学方法的革新。这是因为“专业课程是学生在高校获得专业知识及技能的主要来源,也是学生提高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能力的主要训练项目”[2]。

二、失去灵魂的卓越:忽视教学改革,问题丛生

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是大学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是现实操作中却十分难以把握。哈佛学院前任院长Harry Lewis教授在他的著作《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中指出,教学本是大学的首要任务,而许多现代研究型大学在追求科研贡献的过程中,却忘记了该任务的重要性,迷失在了对学术和科研成果的追求之中,这是一种“失去灵魂的卓越”[3]。当然,在中国大学中“失去灵魂的卓越”不仅体现在重科研轻教学;还体现在重硬件轻软件、重数量轻质量等方面。教学工作是大学的灵魂,也是大学最为核心的使命。

1.教学目标:难以实践与操作的宏观理想

教学目标围绕着教学活动而设定,其带有预期性和操作性的特点,从而构成了衡量教学活动结果有效性的尺度,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努力方向。对此,布卢姆指出,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文科与理工科不同,理工科可以让学生掌握自己能直接操作运用的基本技能和技巧,而文科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却体现在知识层面背后所蕴含的人文情怀和思想观念上。这就增加了文科教学的困难,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培养目标采用一系列具体可行的手段方法把知识海洋下面的冰山揭示出来,这一点迈克尔・波兰尼的意会知识具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例如政治学原理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不仅要使学生了解政治学的基本原理,掌握基本政治常识;而且要使学生具备解读政治现象的能力,提高政治意识和鉴别能力。知识的记忆理解目标容易达成,但是能力的提升就很难操作。实践证明,很多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以及在知识的考试过程中,都无法体现出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提升能力。换言之,目标难以实践,口号多于行动。

2.教学过程:创造性与主动性的双重缺失

教师教学缺乏创造性,主要表现在理论和方法上。约翰・亨利・纽曼认为发现和教学是两种迥异的职能,也是迥异的才能。整天忙于把自己现有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老师,将无法更新知识,也没有闲暇和精力去吸收新知识,而探索真理需要独立意志和专心致志[4]。这道出了大学教师职责的平衡之难。没有发现,没有理论,教学就会成为空洞无物的花架子;没有方法,高深的理论便无法传授。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事科研,提高自身素质,丰富教学内容;但由于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体制,使得教师无法顾及教学,科研和教学脱节。有些教师善于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探索,却没有科研支撑,无法给学生传授新的知识。现有的教学模式仍存在教师教学生听、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现象,是一种将学生视为知识接受者的教育方法。

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某种程度上是由于教师教学缺乏创造性造成的。教与学、教与研的分离和对立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今天的学生有没有对教师职业能力的判断?有没有独立追求知识的能力?受功利主义的影响有没有一颗追求卓越的心?这都值得拷问。

3.课程考核:被扭曲的知识记忆

课程考核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文科学生要通过对专业课的学习具备基本的专业能力,即表现为专业知识的写作能力、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也表现为对研究范式的深刻体会。由此课程考核就应侧重考核学生的基本能力。但现行的课程考核形式单一,多以闭卷考核为主,重理论轻技能,学生缺乏实践操作能力。考核内容偏重知识的记忆和掌握,局限于教材、笔记、老师指定范围和重点,对专业知识背后所体现的能力考核普遍不足。

4.教学效果: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人才特征

生产过程有问题,生产出来的产品就会质次难卖。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困难,有学者指出,大学生失业有如“产能过剩”,是一种结构性的失业,就是大学按照现有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不符合市场需求,造成学生“滞销”。社会普遍反映学校培养的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表现为许多学生职业道德缺失;学习能力不足,只会死记硬背,不会融会贯通;职业能力不强,动手能力差;适应能力差,我行我素,为我独尊,与人相处困难。

三、文科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致力于理论联系实际的融通型人才培养

忽视教学,也忽视教学方法的变革,将会给大学专业课程教学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正如周远清教授所言:“没有什么时候比现在对教学方法改革的要求更为迫切、更为强烈了。如果大家天天讲创新、讲创新能力培养,而丝毫不去触动在人才培养中扼杀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教学方法,那就等于自己骗自己。”[5]在新的h境中,大学教师要以创新的理念不断思考这样的问题:21世纪大学生需要学习什么?我们怎样教学生?就此笔者谈谈如何将教学改革的理念融入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以致用的优秀人才。

1.强化素质

任何一门课程或学科均有其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范式。学生首先应该在基础理论上下功夫,踏踏实实加以记忆理解掌握,夯实基础。有些老师和学生喜欢走极端,强调实践教学,就忽视理论。由于文科的特性,所学基本理论不能直接运用于实践,学生觉得理论无用。但试想没有理论做基础,如何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如何提高思维能力?只重思维,不重基础,有可能就是小聪明。

如何夯实基础?首先要求学生自学教材,弄清基本内容,老师就基本知识答疑解惑(基本知识点确定为考试内容之一)。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应“不拘泥于教材,又不游离于教材”,学生课外阅读要广泛涉猎学术经典和专业前沿。开学第一堂课,老师就要把专业经典和本专业的权威学术期刊列成书目介绍给学生。这对学生的理论构建和把握学术动态有很大帮助。为使学习任务落到实处,每次课前5分钟,要求一位学生向其他同学做一个书评,把自己最近看的书介绍给老师和同学。教师利用休息时间,最好是选择晚上抽出3个小时左右开读书会,一个学期进行3至4次,内容为本专业经典原著。这样扎扎实实地进行一学期以后,学生就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功底,也提升了专业化素养,更打开了知识视野。

2.引领思维

教师对自身的定位要准确,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不是包办者。大学课堂应该是理性思考的场所、理论探讨的平台。在课堂上,教师提出若干难点、重点问题进行讲解,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练习思维。只重基础,不重思维,有可能就是书呆子。所以学生应该不唯书,不唯师,只唯真,只唯实,善于理性思维,敢于形成己见。具体操作如下:第一,老师在讲解重点难点的过程中随时抛出有争议的小问题组织小讨论,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讨论小组根据上课时坐的位置临时形成。第二,开展全班大讨论。每学期选择几个与实际和专业联系紧密的、学生感兴趣的大问题进行大讨论,如“我看两会” “党政关系”等。大讨论要提早告知学生,让学生自己找资料,写出发言提纲,课前进行小组讨论。一般以宿舍为小组,课上各组代表报告本小组讨论情况与主要观点,全班开展大讨论。大讨论时,强调宽松的学术氛围,提倡独立思考,大胆表达,但力求准确表达思想,必须陈述理由、依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鼓励不同观点碰撞、辩论,不仅学生之间相互辩论,也欢迎师生之间“唱对台戏”。为使这一做法落到实处,开学前就预告一道期末试题,即“这一学期本门课你不赞同老师讲解的或教材中的哪一观点?并说明理由” 。实践证明学生为了期末考试,上课很认真,教材也吃得很透。最后有些学生提出的问题,确实是经过认真思考的问题,甚至有些问题成为教师科研课题。

课上时间有限,大家言犹未尽,课后学生有时间可以自愿留下来继续谈,也可以告知学生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欢迎大家聊学,还可以告知教师的QQ号或邮箱,教师可以建QQ群或讨论组欢迎大家网上聊学。作为课堂操练思维的延伸,形式是丰富多样的。经过讨论聊学后,鼓励学生将思考的成果写成学习笔记、心得,规定写3至4篇,鼓励多写,教师也可以要求写成期中论文。一句话,正如复旦大学浦兴祖教授所言“读思谈写,文科不难”。

3.注重实践

理论联系实际是近年来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理论与实践脱节,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社会需要,这是高校文科专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文科专业如何理论联系实际,理论界提出很多观点,如创建实践教学平台、搭建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实习等。办法想了不少,但是效果却不佳,文科学生毕业后要么不能说、不会写,要么能说、不能写,要么能写、不会说。既能说又能写的人不多,还会办事的人就更不多。针对学科特点和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做好理论联系实际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 教师调研,掌握实例。要求教师结合自己的科研和教学多做调查,走进社会,深入基层,掌握实例。教师从书斋中走出来,走进社会,走向田野。由“书斋模式”转变为“用脚做学问”。教师无时无刻感受着实际,教学中就能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用实例分析抽象的理论。

第二,学生调研,撰写报告。教师可以带着学生去做一些调查,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假期调研。例如,贵州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每年都组织学生进行暑期调研。暑期调研可以和专业课考核相结合,调研成果撰写成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占本学科成绩一定比例。这就需要学校教务处给予支持,允许学科成绩到第二学期开学录入。调研后,组织学生研讨会,把调研心得、调研见闻介绍给其他学生和老师。对于优秀调研人员和调研论文,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

第三,引进校外实践经验丰富人员定期开展讲座。聘请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相关人员做实践方面的讲座,还可以聘请他们做兼职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形成稳定的校外实践指导教师队伍。

4.提升能力

大学不仅重视学生的知识掌握,而且重学生的能力培养,要形成一种以能力为导向的培养模式。按照以上环节,经过大学四年学习,学生毕业时就具备了一个基本特点,那就是调查、演讲、撰写、行政服务样样行。这是最基本的显性能力。另外这样培养的学生还具备潜在的隐性能力。首先,基础扎实,文史哲功底深厚。其次,视野开阔,会做人,能做事。比如学生学习期间,走访很多地方调查,要让调查者配合调查,这是很锻炼学生能力的。学生要学会做人,与人为善,被调查者才与之配合。经常开展小组调查,之后小组撰写调查报告,无形中培养了与人协作共事的能力。再次,学生的视野开阔,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就会增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视野开阔,创新能力就会增强。走访调研、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学生都能坚持下来,其适应能力也大大提高。总之,这样培养起来的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符合社会需要,具备服务社会的基本能力。以贵州民族大学管理学院2012年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为例,即使整个社会就业环境不乐观,但是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却在90%左右,多数毕业生都获得了各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德里克・博克.回归大学之道――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8.

[2]胡国利,马三喜.文科专业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与实践研究――以政治学行政学专业为例[J].黑龙江教育,2009(4):79.

[3]龚月姣,张军,张永民.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使命[J].计算机教育,2011(24):1.

大学理念论文范文4

一、概论

1.解释学美学

把“解释学”或称“释义学”运用到美学分析或作品解释上来,非自今日始。但是到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则早已完成了原有意义上的解释学向本体论意义上的哲学解释学的转折。这在这种理解中,一切表达的意义——艺术的意义以及一切从前流传物的意义——就形成并实现了。 因为解释的目的不是诠释文本而是深入事质本身。①

伽氏的解释学美学是以胡塞尔的现象学为其基础,并师承海德格尔。伽达默尔说:“我的著作在方法上是立足于现象学基础本文由收集整理上的,这是毫无疑义的。解释学美学从传统理论中所吸取的理论营养;从传统美学中所吸取的人文主义的关怀精神、主体性精神、审美判断。这种凭借概念的审美的反思判断,恰恰为伽达默尔本体论解释学美学不同于科学论证的“此在”的真理观奠定了理论的基础。

2.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运用现象学、解释学的方法对接受者进行了深人的探讨。它提出,文学不是一种指向客体的对象活动,而是一种处理作为主体的人与人之间的活动。正如尧斯所说,文学的本质是它的人际交流性质。文学的进程应该成为一种“对话过程”。

尧斯认为接受美学应更多地去考虑接受者的心理和接受后的反应,像对待创作者一样,要深入地并系统地研究读者在有效阅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要把读者作为研究对象之一。它强调应把文学史从实证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把审美经验放在社会历史环境中去研究。

二、设计理念与大众文化

1.设计理念与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民众的反抗》一书中。主要指的是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依据目前的状况,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文化层面上每个人都属于大众,因此,将过去传统的“高雅趣味”作为人类普遍性的标准是难以成立的。事实上,可以理解,这种具有普遍性的趣味的标准,是在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审美习惯与审美规范。

朱立元先生在《接受美学导论》中提到,阅读是读者想象性再创造的接受美过程,一部新作品的文本“为读者唤起熟知的来自较早文本的期待和规则的视界,那样,这些较早的文本就被更动、修正、改变,或者甚至干脆重新只做了。”接受美学运用到二者中意味着设计理念的转变,从过多注重设计师的创作转变到既注重设计者的创作又要注重受众者的欣赏上来。关注欣赏者的接受效应,

转贴于

是提升审美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设计理念和大众接受在解释学美学和接受美学中,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具有十分重要的双层作用。

2.出现的问题

然而设计理念与大众文化并不是平稳的向前发展,在时代的影响下,各种审美思想的作用下,也会面临矛盾:设计理念中的历史精神和大众审美的矛盾。对待这个矛盾,有两种片面性。

一种是片面地强调历史的客观性,而排斥任何当代的解释。这样的历史,就成了编年史或者完全的复刻。死的材料是有用——只对少数学者有用,广大读者不会有兴趣。

另一种片面性是强调历史的当代性,否认历史的客观性。把历史的“当代性”理解为当代的某一个最新的思潮。把这种新思潮直接套用到历史的头上,改变历史本身。

众所周知,这两种观点都过于片面,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折中的,也就是在历史主义精神和大众审美之间保持一种张力的平衡。这种张力的平衡,有些接近于尧斯的接受理论所说的视界的融合。

当然,要达到这种平衡的融合是很不容易的。因为这里显然存在着很大的困难。那就要求设计师的个人的视界尽量做到符合“历史精神”和“大众审美”才能更好地引导接受者在空白处填补和完善,实际上就是一种解释性行为,在设计创造中,利用接受美学中“为定点”理论提出的理想模式所创作的文本是一种开放的结构,具有充分的可解释性。

三、总结

大学理念论文范文5

    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要教育和引导学生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要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关涉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重要方面,对高校培育、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意义。伴随新媒体技术的快速推进,微文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了大学生的网络生存空间。大学生作为广大青年一代的先进分子,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和实现中国梦最优秀的生力军和最可靠的后备力量,其理想信念教育面临崭新的时代背景,同时使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话语权也遭遇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建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话语权,是当下高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课题。

一、微文化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话语权建构之挑战

    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提出,网络空间前途命运应由世界各国共同掌握。但当前全球网络空间话语权和影响力分布极不均衡,80%以上的网上信息由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提供,中国仅占整个信息输入、输出不到0. 1%的份额。毋庸置疑,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拥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绝对优势。借此,西方一些企图孤立、分化中国的敌对势力利用当代大学生的言语习惯和个性特征进行大肆宣传,网络信息良荞不齐,致使思想活跃但又缺乏信息甄别能力的大学生出现思想松懈和迷茫,动摇了对崇高理想信念的追求,进而对理想信念教育的话语权威形成强烈冲击和极大挑战。

    (一)传统理想信念教育的话语内容受到挑战

    有关理想信念系列重要讲话中,阐述了理想信念的三大重要内容。基于此,高校理想信念教育也应该包括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中国梦共同追求等丰富内容。传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往往重书本理论,轻社会现实,过于注重革命性、政治性、学术性,极少关注时代性、可读性、实践性,欠缺与时俱进的品格,存在教条主义、程式主

义、过度理想主义的倾向,难以赢得受教育者思想上的共鸣。

    按照胡塞尔和哈贝马斯的观点,生活世界是围绕文化价值子系统与人的意义理解、交互主体性相关联的世界,是与人的目的、主观性联系在一起的意义世界与价值世界。微文化视域下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具有鲜明个性,活泼直观,简单明了,贴近生活,通俗易懂,更符合大学生叛逆的性格和反抗权威的心理特征,也更符合青年一代的“生活世界”。当代大学生处于自由的全球网络空间中,在信息来源渠道越来越丰富的同时,也充斥着触目皆是的所谓西方民主自由的价值理论,以及缺乏科学性、真理性甚至是丧失道德观念的内容。大学生这一重要的青年群体在成长的重要阶段以及“三观”确立的关键时期,极易受到不良信息的消极影响,对传统理想信念教育话语内容发出质疑和反抗的声音,一旦这样的声音内化于心,固化为自身的观点、意识,这将对传统话语内容形成挑战,同时也将对大学生科学正确理想信念的形成和人生道路的选择产生难以弥补的影响。

    (二)传统理想信念教育的话语形式受到挑战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进程的推进,理想信念教育话语体系经历了科学化、学科化、系统化、精细化发展阶段,呈现出理论性极强的文本形式,以教材体系、学科专著、论文成果、口号标语、报刊文件等单一化话语形式传播,体现了“政治性,‘革命性,“斗争性,‘运动性”等特征,达到了一定的榜样激励、感染教育为主的教学目的。这也是目前各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普遍采用的话语形式,表达形式严肃、严谨、单一,话语表达缺乏“亲近感,‘实效性”,很难让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入脑、入心,话语空间的建构与拓展受制于己被指定的话语情境和言说方式,受教育者往往陷入“无我”或“非我”言说的境地,最终处于失语或缺席状态,消减了当代大学生对崇高理想信念的认同度和向心力。

    微文化以“短、新、萌”的符号方式和个性化、多样化、虚拟性、娱乐性等特征,表达内心感受,充分展示了文化主体的个性、特长和心理诉求,在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搭建起新的桥梁,广泛地被青年群体尤其是大学生群体所接受。而传统的面对面、书信交流等方式日渐没落,影响着传统理想信念教育话语权的传承,微文化的发展和渗透冲击着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话语权的巩固。

    (三)传统理想信念教育的话语渠道受到挑战

在传统理想信念教育中,话语信息单向传播,受教育者是“受众”一方,教育者是信息者,具有话语优势和权威,受教育者在相对封闭条件下被动甚至消极地接受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几乎没有话语主导权。这种话语渠道越来越与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脱节,使得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话语处于“脱媒,‘脱域”状态。

大学理念论文范文6

关键词: 经济法理念;历史发展;成就;不足

中图分类号:DF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1-2397.2009.04.18

这是一个值人深省的学术研究推进过程,理念作为法律最上位的思想,在中国经济法律的制定及经济法学的探索中,却是最晚进行主题式析解的对象。很长一段时间里,理念研究的“空场”并非研究水平的问题,而是由于经济法比其它法律部门承受了太多的拒绝与斫伤,以至于学者们将智慧更多地凝结于确证经济法的存在与独立。尽管这些时期也存在与理念同质却没有冠之以理念标题的探析,但最终我们必须承认,中国经济法理念研究的基本体质是先天不足的;在后天的发展中,又遭致司法界撤庭改制的抑压,使经济法面临命运吊诡的危机。然而,恰是这些不足与挫折,成为经济法学者们深刻自省和迅速成长的动力,决不选择离开,而是更加执著地进入,经济法理念探知的领域里现在是生机一片。下文将对中国经济法的“理念”研究进行集中的整理和爬梳,作为一次学术历程的通览,也作为经济法发展中一长串脚印的记录。

一、 中国经济法理念研究的历史发展

(一)经济法理念研究雏形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颁行前,经济法和民法学界就经济法的对象、体系、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等问题展开过热烈的讨论,这些讨论旨在确立经济立法的发展方向,即是采用部门经济法调整体制还是民法和行政法的综合法律调整体制,“纵横经济法学说”、“纵向经济法学说”、“综合经济法学说”和“经济行政法学说”

前述学说详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梁慧星、王利明所著之《经济法的理论问题》一书。是当时影响力最大的几种观点。虽然它们对经济法的调整对象认识并不完整且有偏差,但皆关注到国家的纵向管理性手段介入经济关系,在中国经济法学的起步阶段具有相当高的价值。然而遗憾的是,这些讨论和学说都没有触及经济法的理念问题。

譬如当时被中国学界广为接受的“纵横经济法学说”亦只论及经济法的产生、独立地位、基本原则、主体、法律体系等问题,参见刘文华《“纵横统一说”是经济法的理论基础》,1985年全国第二次经济法理论会议材料。

1986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出台结束了激辩已久的经济法、民法关系之争,也推动了经济法学说进一步的反省和修正。此阶段涌现的杨紫烜之“经济管理与协作关系说”、漆多俊之“国家组织协作的经济管理关系说”、谢次昌之“经济管理关系说”等理论是经济法学者们反思的成果,但对于经济法理念的探索还是付诸厥如。

1989年7月学者江山所著的《中国法理念》出版,随着中国第一部法理念学术专著的问世,中国的法学界开始关注理念这样宏观高度的理性构建问题。1991年6月刘瑞复推出《新经济法论》在开篇的第1章“经济法本体论”中谈到:“当我们把经济法当作法的新的扬弃形式加以研究的时候,不能不首先从对经济关系、法观念和法三者交互作用及其演进的分析开始。”循着这样的逻辑线索,经济法是“垄断经济——社会本位法观念——调控法”[1]。此章中我们注意到“法观念”一词的频繁出现,通常而论,法观念是一个容括理念在内各种法律思想意识的总称性概念,由于在该书中由于具化为本位法观念,所以细究其义,应是与法理念通用的狭义所指。1992年,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经济法学研究会召开年会,会上许多代表就经济立法总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目标展开了讨论,这些对经济法应然性规定的有益探索,是学者们追求经济法理念的初始形态。

中共十四大社会主义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后,经济法个别学说中也凸显出经济法理念的雏形,尽管这些思想零散见诸于经济法的其他主题性研究,同时也依然没有以理念定名。如李昌麒的需要干预论揭示“国家适度干预”是“经济法的本质特征”,“社会本位”是经济法的本位思想[2],尽管这些阐释是在论述经济法基本原则时出现的,但却是契合经济法理念本质意义的观念。王保树的“新经济管理关系论”提到:“对于经济法所调整的经济管理关系的本质特征的概括,应该从行政性转变为社会公共性[3]。本质特征中“社会公共性”的总结暗合着对经济法精神的探寻。王家福的“经济行政法论”对经济法公法属性的界定虽可诟病,但“它是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市场干预和调控、管理的法律”的描述,及对“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4]的强调却是理念高度的认知。

(二)经济法理念研究初始期

此阶段的学术著论始见“理念”二字,但将经济法理念作为经济法律制度内在精神进行解读的文章很少,李金泽、丁作提的《经济法定位理念的批判与超越》是发表于期刊杂志上关于此主题较早期的文章之一,为经济法的独立性饱受疑义时的作品,该文所指的“定位理念”围绕经济法调整的社会关系之特点展开,文章指出:“经济法定位的本体基础”是“多元化、立体化和复杂化的社会经济关系”[5]。这样的理念研究模式在今天的学术界已不再使用,原因在于以社会关系为角度的探析并不是符合理念本义的研究路径,但该探索方式在经济法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运用,具有特定历史意义。何文龙的《经济法理念简论》明确解释了经济法理念的定义:“是关于经济法存在和发展的各种内在规定性的归纳,是经济法诸项制度的灵魂。”并指出经济法的理念涵盖“本体论”、“本位论”和“价值论”三方面[6]。本体论包括作为经济基础的经济本体和作为国家经济职能的政治本体;“本位论”两分为主体本位和利益本位;价值论中兼纳经济安全、经济秩序、社会正义、整体效益和经济自由。该文展呈了一些很有价值的理念蕴义:“经济法因立足于国家经济生活而以整体为本位(或称社会本位)”;“经济法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追求和促进公法上的社会正义,致力于促进整体效益”;经济法“以牺牲少数人的自由去争取大多数人乃至社会整体的自由”。但文章在经济法理念的内容认识上糅入了经济基础、经济职能、价值等并不类属于理念内涵的概念,这样混杂的表达让人困惑;同时,该学者把经济法作为“国家经济生活为本体的公法”之观点也不足取。

检视此阶段的经济法著作,谈及经济法理念者亦寥寥。1999年出版的《经济法原理》对经济法理念进行了界定:“所谓经济法理念,一般说来就是关于经济现象产生、发展、变化规律和相关的各种观点学说的理性认识。”该书对经济法理念的直接揭示抓住了理念的本质——一种主观性的理性认识,但其“经济法概念既是经济法理念之源,又是其核心”[7]的表述在今天看来却是不恰当的,它打乱了理念与概念的序位层级。

(三)经济法理念研究发展期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法理念研究获得加速发展,有大量的文章面世,现捡其要者略述如下:张守文在2000年第5期的《中国法学》上著文《论经济法的现代性》简略概括经济法基本理念的含义。2001年1月董延林在《求是学刊》上发表《经济法现象与经济法理念》,对经济法理念加以客观审视。程信和、李挚萍于2001年2月在《学术研究》上撰文《可持续发展——经济法的理念更新和制度创新》,整理出经济法一系列的基本理念。2001年第3期《法商研究》刊载了陈云良的《谨慎干预——经济法的现代新理念》;徐孟洲、谢增毅在《法学家》2001年第5期具文《一部颇具经济法理念的产品质量法—兼评我国〈产品质量法〉的修改》。陈运华于2002年3月的《河北法学》上发文《论经济法的人性基础》,提出“经济法的理念是建立在“道德人”理念之上的。”2003年有2篇系统全面论述经济法理念的作品,一是史际春、李青山在华东政法学院院报上发表的《论经济法的理念》,另一是昝淑珍于《政治与法律》上所撰的《论经济法理念缺失与对策》;该年7月,单飞跃、罗小勇取程序研究角度于《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经济法程序理念论》一文。2004年《科学经济社会》开卷的第1期登载了吕志祥、辛万鹏的《再论经济法的理念》,2004年第4期《云南社会科学》推出了杨三正的《论经济法的人本主义理念》。2005年是经济法理念文章盛产的一年,仅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就有:《现代法学》中的徐孟洲、谢增毅的《论消费者及消费者保护在经济法中的地位——“以人为本”理念与经济法主体和体系的新思考》、江帆的《经济法的价值理念和基本原则》、常健的《现代性、经济法理念与经济法治—科学发展观语境下的解析与重塑》,《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的齐建辉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经济法的基本理念考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中的刘映春的《从农民减负看均衡和谐发展的经济法理念》,《法学杂志》中的秦守勤的《经济法和谐理念之我见》等。2006年3月,《江汉论坛》刊登吕忠梅、陈虹的《经济法:在可持续发展的拷问之下》,该文表明:“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全方位地冲击着法律所奉行的理念,……其中尤以对公平观的扩展和更新最为典型。”《法学》2007年第3期上发表了顾功耘的《论经济法的理念、基本原则与和谐社会的构建》;2007年第6期的《环球法律评论》登载了江帆的《经济法实质正义及其实现机制》;许石慧在2007年11月的《理论界》推出《经济法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探析——兼谈和谐社会中的经济法理念》一文,等等。

这一时期经济法理念的著作也相继出版,主要有: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11月版单飞跃的《经济法理念与范畴的解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版成涛的《经济法的理念与运作》,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6月版徐文超的《经济法理念与体系重整研究》与9月版张莉莉的《经济法自由理念研究》,2007年6月,武汉大学出版社还推出了赵立新的《社会和谐之经济法治理念》。与此同时,关于经济法理念的课题也陆续开展,

如李昌麒主持了2004年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经济法理念研究》(项目编号04FX039),湖南省2000-2001年社科规划课题中有《中国经济法法理观念与价值研究》。经济法理念的研究进入生机盎然的春天。

二、中国经济法理念研究的特色

(一)构建观点的现代化

在就作为经济法律制度及运用之最高原理的经济法理念的探索中,经济法学者们坚持着与时俱进的现代化精神,这种精神的把握,并不否认对传统理念观的秉承,认定经济法理念的历史性特色,是一种获具时代意识的扬弃。

以全国经济法理论研讨会的会议主题为线,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经济法理念研究的现代化特色。2001年和2002年第九届、第十届全国经济法理论研讨会上学者们就与现代精神相合经济法理念的内涵、意义提出多种理解,讨论极为热烈。2003年第十一届全国经济法理论研讨会上“与会学者强调,经济法学研究应当与时代同步,应对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这种背景变化,经济法的指导思想、理念和具体制度应增添新的内涵。”同时学者们联系金融、财政、竞争、社会保障等法律制度对经济法理念作了具体的研究[8]。2004年第十二届全国经济法理论研讨会涌现出了许多与科学发展观相契合的理念研究成果,具有深度的价值意义。2005年第十三届全国经济法理论研讨会则将经济法理念放入和谐社会的现代化命题中加以创新,关于经济法理念的认识愈见走向成熟。具体内容详见《法商研究》2002至2006年每年第1期对第全国经济法理论研讨会的综述。

检视经济法理念的学说,许多具有强烈时代特征的新兴观点出现,如“谨慎干预论”、“均衡和谐发展论”、“科学发展观论”,“人本论”,“协调论”等

详见文章第三部分关于一元论、二元论与多元论并存的脚注。,皆力图揭示经济法理念之内在奥义;同时,在学者们的各种著论中,我们也看到了植入当今社会改革中的自由、效益、安全、公平、正义等理念,传统经济法理念在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得以延传和更新。

经济法理念的研究借中国当今日新月异的发展跃入了它现代性特征锤塑的年代,正如常健谈到的:“现代性运动及经济法历史发展进程表明,经济法理念正是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现代性的时代意识、理性化、进步观念与反思精神的法律确认与表现。”[9]现代性要求对理念的探索与时代的中国构成深刻的关联,在此意义上,经济法理念没有终结性质的发现。

(二)探索视角的多元化

考察学者们解析经济法理念的文本展呈,多元的探索视角使得该主题的研究成果显示出一种生动性:

1.观察性视角:这是一种朴素而传统的研究视角,它是经济法学者探索的基本角度,即面对国家干预经济的法律现象,循着观察——提炼——思辨的轨迹,得出言约义丰的结论。

如董延林通过析解经济法现象的合理性、复杂性与变动性对经济法理念进行了客观的审视[10]。程信和、李挚萍从经济立法宗旨的演化中观察到经济法发展观的变化。

程信和、李挚萍在《学术研究》2001年第2期撰文《可持续发展———经济法的理念更新和制度创新》指出:如1979年颁布的《环境保护法(试行)》提的就是促进经济发展, 1996年颁布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颁布的《节约能源法》等提的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1998年再次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及2000年修改重新颁布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提的是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徐孟洲、谢增毅则在研究《产品质量法》后指出:“相比国外单纯规定缺陷产品侵权责任的产品责任法,中国的产品质量法在内容上的这种公法和私法的融合,是经济法综合运用各种调整手段规范政府和市场主体的行为,国家介入经济生活,以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之理念的反映。”[11]

“经济法理念是对经济法现象的各种理性认识。”[12]“是关于经济法存在和发展的各种内在规定性的归纳。”[13]对经济法理念的理解提示我们:认识和归纳都是观察的结果,这样的研究视角是与法理念的本意相洽的。

2.比较性视角:比较之目的在于界清混芜,从而承托出研究的重点。经济法理念研究的比较视角有两个维向,一是同其他法律部门的比较,二是与经济法其他基本理论问题的比较。

将经济法的理念与民商法、行政法、社会法等部门法的理念相较,是经济法通过基础理论的自足而自立之重要表现。对此,学者们作出了不少的努力:如高小勇“站在本位理念的视角比较经济法理念与民法理念、行政法理念的不同”以证明“经济法理念具有独立性。”[14]甘强通过经济法与社会法的法理念辨析,界清了经济法与社会法的分野[15]。

厘清经济法理念与其他基本理论问题的关系,则裨益于正确深入地理解经济法理念的内涵。基于此视角,昝淑珍指出,经济法理念“不仅高于法律表象,而且高于法律意识、法律观念,与经济法领域中的其它概念如‘经济法观念、经济法目的、经济法思想、经济法理想’等皆有不同。”[16]姜方利则对经济法理念与经济法的价值、基本原则、宗旨、功能加以辨析[17],以表明理念在法律现象最高、最抽象层面的意义。

3.批判性视角:学术的批判与争榷,是检验已有学说与激发新兴见解的重要方式,经济法学者们进行观点的互评,其意并非图“树起一帜”之位,而是希望通过一种反省式的论辩来帮助经济法良性成长。

站在此视角,学者们有大量批驳的具指,如刘水林“法本位作为法基本理念的‘硬核’,也即最高层次的法理念,经济法的最基本理念为社会本位理念。”[18]之说遭到朱卿、吴志刚的质疑:“法律本位……绝对不能上升到理念高度。”[19]

史际春、李青山否定了经济法学中存在着的一些“欠适当”、“似是而非”的经济法理念。

史际春、李青山在《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的文章《新论经济法理念》中指出:由于不能准确、深刻地把握社会化和公私融合、官民平等合作的真谛,经济法学中存在着一些欠适当、有些是似是而非的经济法理念。为了学科建设和科学,要藉此机会对事不对人地提出。诸如“经济法是公法”、“经济法是国家干预法”、“经济法的基本特征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不平等”。姜方利批评了郑汉杰认为经济法的核心理念就是经济法的宗旨,就是经济法的主要目的和意图的观点[20]。李长健认为“‘个人本位’到‘社会本位’的法学理念变化的结果”的“这一认识是极其错误的”李长健在《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的文章《论和谐社会与经济法理念的平衡协调——以利益为分析起点》中指出: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社会本位”应是“个人本位”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是个人为获其更大、更高、更好、更持续的个人利益而进行的有针对性、有原则的理想抉择。。武中俐从劳资争议解读了经济法理念方面的失误,直指式的批评更是一针见血。武中俐在《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8期的文章《从劳资争议解读经济法理念方面的失误》中指出:经济法原则和理念中存在着片面强调“效益第一”和“经济人”利益最大化的缺陷,为劳资争议加剧提供了制度依据,也给经济法的理论制造了混乱。

尽管其中的一些诘责批评也存在偏误和歧解,但各种观点充分的置喙与表现利于问题的辩识,学者间见解的摩擦使得经济法理念的研究充盈着活力。

(三)研究方法的创新化

经济法理念的研究方法近年来呈现出创新的趋势,不仅利用交叉性学科的探索手段,还有探进内部联系与规律性从而提升整体性和统一性的系统论方法。

如刘大洪、岳振宇在《法学论坛》2005年第1期发表的《论经济法的发展理念——基于系统论的研究范式》一文采用就是系统论的研究方法。尤以跨学科门类的研究表现最为突出:除传统法学思考进路外,经济学、哲学甚而在其他经济法基本理论研究中甚为罕见的理学研究模式共同丰富着对经济法最高原理的认知。

经济学方法是法学研究最常借鉴的路径,但在上个世纪经济法理念的探索中,适用该方法者很少,对此有学者专门著文张本经济学方法的重要性:“现代经济法的发展,其基本理念的形成,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各类理论,别是经济学理论的影响。”[21]21世纪里,学者们对经济学方法开始更多的运用,如:陈乃新以剩余价值法权化为中心对经济法本质进行探求,采用的是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22];曹泮天在论述现代经济法的均衡理念时,选择的是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23];朱红彦对经济法社会和谐理念的解析,则运用博弈论的研究方法[24]。

作为万学之学的哲学,其特征是在不断的反思中追求真理、考问本质,这样的探索特色也正是经济法理念研究所需的。因此,一些学者们沿循着哲学之路去发现经济法的精神实质。如:许石慧在阐述和谐社会中的经济法理念时[25],常健在探讨经济法理念与经济法治[26]时,皆采用了现代性的审视方法;刘亚丛和程延军借用哲学中庸思想为经济法确立其价值目标

在2007年8月举行的“13省市自治区法学会第23次经济法学术研讨会”上,刘亚丛与程延军提交的论文《经济法基本理念的思考》认为,“经济法要追求一种‘中庸’,不要为短期经济发展目标而走上太过偏激的道路,“中”就是要以全社会中间部分的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即社会整体利益为保护对象,发展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即整体利益。;王福波解读了经济法理念对儒家精神的传承[27]王福波在《论经济法理念对儒家精神的传承》一文中认为经济法“社会本位”、“平衡协调”、“以人为本”的理念蕴涵着儒家思想和学说中的人文精神、道德精神、中庸精神以及和谐精神。;陈运华则从哲学的人性论将“道德人”理念作为最基础的理念[28]。

在以上研究方法之外,有学者还进行了更为大胆的创新,如单飞跃在《经济法理念与范畴的解析》一书“理念论”中进行了经济法的“社会力学分析”:“国家与社会理念力的斗争,即‘自由、效益’理念和‘平等、权威’理念的妥协,产生了经济法部门的‘公平、合作’理念,”[29]并用立体的模式图演示了经济法的惯性力学原理。力学乃物理学概念,在社会科学领域,此概念被应用于经济学,有诸如经济均衡的解析,而在经济法学领域,借用力学分析者未有前例,其巧智用心可值嘉许。

三、经济法理念研究的成就与不足

(一)经济法理念研究的成就

1. 经济法理念研究确立了其与时俱进的探索基调

经济法理念是经济法的灵魂,经济法是部门法中时代气息最强的行为规则体系,因此,经济法理念应是中国经济法时代精神的凝炼与升华。学者们若要科学地认知这些时代精神,就必须从空中楼阁式的封闭和隔绝中出来,开展应时性的探索。

纵览现有的经济法理念研究的学术成果,“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 “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知识经济”等时代性特色鲜明,除前文两部分列展的佳作外,还有如朱大旗、邱潮斌的《经济法理念下的科学发展观》[30],吕志祥、张馨予的《科学发展观与经济法理念的新发展》[31],王刚的《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经济法理念的重构》[32],肖辉的《和谐社会视野下经济法理念的调整与重构》[33],刘普生的《经济法和经济法学如何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34]等。可以说,此种回应时展的研究方式,在前后代经济法学者们的不懈探索中获得了自己更为坚实的品格,而在这之后,它在指导立法实践的同时更得到了深化。

有鉴于此,我们可以得出总结:经济法理念的研究从探索起步时局限于继承一般法理念的学说到如今既有学说与新立学说的兼容,已达成了在认识问题上从理念固定论转向时代迁变论的共识,确立了其与时俱进的探索基调。但同时,我们并不认为经济法理念的探索已修成正果,中国社会的不断进步,需要学者们不停地在经济法思想的深层进行挖掘。

2.经济法理念研究建立了其多音争辩的榷议模式

在经济法理念思想单薄的年代里,有太多关于经济法独立性的诘难,正是这种打击生存式的历史境遇,使得学者们在后来进行的经济法理念的研究中意识到:虚空的高调论战是苍白的,惟有回归本体研究,才是真正的成熟。“理念”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综合性课题,不仅要以沉伏的静研之态,扎实于这方面的基础性研究,而且要进行观点互榷式的摸索,建立同行间学术的良性互动。

借鉴却不简单地趋迎,批判亦非无端的攻讦,经济法理念研究这种多音争辩的榷议模式,体现的是一种真正可贵的学术旨趣,这正是经济法发展所切实需要的。近年来,学者们的许多理念研究作品就是这种榷议模式下的成果,学者们没有随意趋附某一种观点,而是努力自思,针对相互观点的抨击和否定,使得经济法理念的研究在“破”之层面上未显任何怯意,而继后的“立”意更堪激赏。

当然,多音争辩的榷议力度也受到辩论风气的礼数限制。如在质疑同仁之论上,单飞跃的《经济法理念与范畴的解析》书中统以“有学者认为”来契领,如史际春、李青山《论经济法的理念》对有欠适当、似是而非的经济法理念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却特地表明“对事不对人”,这些疑义和批判的文字均未见脚注或尾注中学者的名字与观点出处,原因并不能归结为疏漏,乃中国传统学术风气中的“礼貌”使然,但是礼貌有余,却从客观上削弱了学术辩论的严谨性。

3.经济法理念研究开启了其制度指引的转化进程

“各种现念直接影响着经济法的精神追求,但仅存于精神层面是不够的,还必须把现念融于或转化为现实的制度。”[35]许多学者开始着力于将经济法的理念用于解决中国本土的现实问题,如:李昌麒用整体公平、实质公平、社会发展和社会安全理念来研究保护弱势群体的法律制度[36];刘映春强调“坚持均衡和谐发展的经济法理念消减城乡双轨制下的经济特权”[37];李长健、辛晨运用经济法的社会整体利益、可持续发展、公平公正理念来解决“民工荒”问题[38];徐孟洲则两度撰文呼吁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来构建以消费者保护为中心的经济法体系[39]。在“社会本位”理念下,蒋悟真梳理了经济法的主体制度[40],刘水林探讨了区域经济制度问题[41],赵力对未来中国西部反贫困的制度进行了设计[42],李勇则尝试以该理念来破解信托业监管制度的难题[43]。

针对经济法的具体立法问题,学者们也尝试以经济法理念作为研讨向度,如徐孟洲、徐阳光在2005年全国经济法年会上指出:“中国经济法的理念包含‘以人为本、平衡协调和社会责任本位’三项基本要素,应当在财政转移支付法立法中予以贯彻”;王欣新在2004年第2期的《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上具文《论破产立法中的经济法理念》,强调新的破产立法需运用经济法“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理念;沈凯、唐松涛于《法学杂志》2005年第2期《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一文中建议将经济法以人为本、平衡协调、社会本位的基本理念作为出发点,制定出“专门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律文件”等等。

以上用经济法理念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尝试开启了经济法理念其制度指引的转化进程,这个进程的主题是:随时观照经济法是一国干预其经济的法律秩序图景,决不偏离本土意义在经济法的基础理论舞台上演出“舶来话剧”,亦不脱离实际情况进行超现实幻想。

(二)经济法理念研究的不足

1.成果表现的非多样性

尽管近年来对经济法理念的探索形成了一批有较高价值的学术成果,但由于研究时间的迟晚,以至于理论成果表现的数量不足,表现的形式亦很有限:主题式文章近年虽有增加,但专论性著作较少,课题类钻研更是缺乏,指引法律制度的转换成果也不充分,这已成为经济法理念研究无法回避的“硬伤”。对此不足我们首先必须予以解释:经济法部门法地位犹疑的时代,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是经济法是否纳进民法的问题,理念是远离这个中心的抽象论题;当《民法通则》的颁布解决了当时在学界聚讼已久的民法和经济法的关系纷争后,由于计划经济时代的特殊经济运行状况,学者们竭力所思的则是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联与区别;市场经济方向确定后,司法改革中启动的“大民事审判”方案又将经济法推入前途未卜的阴霾。没有更多时间投入经济法理念的研究,也没有更多精力去提淬真正意义的理念内涵,经济法学界疲于应付着一场场变动。

这样的原因解释的确是客观而合理的,但我们同时也要正视问题的另外一面:正是由于对经济法理念等关键课题的忽略,使得经济法贫血于基础研究的自足,弱质之躯何以顶风而立?因此,壮大经济法理念的研究队伍,增加经济法理念的研究成果数量和丰富研究形式应成为当前要务。

2.理念总结的非全面性

经济法的理念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科学反映经济法理念的特有属性,为经济法理念做出适当的定义。在此界定问题上学者们并没有遭遇太大的困难,也没有过多激烈的争论:究其因,一是由于法理念是个古老的论题,所以经济法理念的定义研究能吸收相当多的历史养分;二是本来法理念的定义就存在差异,表述的不同并没有从实质上损害对理念内涵的基本把握。尽管没有难度,也没有激争,但在各种定义经济法理念的大段文字中,我们仍然需要一些确定、精炼且更为全面、统一的东西,学界的工作未竟而须继续。

什么是经济法的理念?这是现今总结最为不足的问题。当前经济法理念的研究是“一元论”、“二元论”与“多元论”并存

一元理念论的代表有:史际春、李青山的实质公平正义论(《论经济法的理念》,《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第42-51页);顾功耘的社会整体利益观论(《略论经济法的理念、基本原则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法学》,2007年第3期,第16-24页);杨三正的人本论(《论经济法的人本主义理念》,《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第22-26页);姜方利的社会本位论(《经济法理念若干问题探讨》,《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7期,第32-34页);马跃进,李彦芳的协调论(《协调—科学发展观的精神,经济法的理念》,《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第42-46页)。

二元理念论的代表是平衡协调和社会本位论。持此观点的有朱大旗、邱潮斌(《经济法理念下的科学发展观》,《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第117-123页),还有刘映春(《从农民减负看均衡和谐发展的经济法理念》,《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第84-87页)。

多元理念论包括:程信和、李挚萍关于发展观、效益观、安全观更新的观点(《可持续发展——经济法的理念更新和制度创新》,《学术研究》,2001年第2期,第67-75页);吕志祥,张馨予拓展公平、安全、效率理念,增加协调发展理念的观点(《科学发展观与经济法理念的新发展》,《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第50-54页);王刚树立协调发展理念、安全发展理念、快速发展理念和公平发展理念的观点(《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经济法理念的重构》,《政法论丛》,2004年第3期,第70-71页);徐孟洲、徐阳光的“以人为本、平衡协调和社会责任本位”论(徐孟洲、徐阳光,《论财政转移支付立法理念与制度设计——对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转移支付法〉的若干建议》,《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第1期,第80-83页);昝淑珍的社会整体利益、政府有限干预、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论(《论经济法理念缺失与对策》,《政治与法律》,2003年第5期,第90-101页);吕志祥、辛万鹏的自由竞争理念、公平发展理念、经济安全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论(《再论经济法的理念》,《科学经济社会》2004年第1期,第89-91页)等等。的局面,这其间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厘清经济法理念层次构造的问题,而关注此问题的学者也相当少。

对此,史际春、李青山指出法理念具有层次性,分为最抽象(最基本)的法理念和具体形式的法理念,“公平正义是最高层次的法理念”,“而‘平等’、‘自由’、‘效率’、‘秩序’等则是次于公平正义具体的法理念”。部门法之下的某种或某类制度,也可以有其自身的理念。两位学者的见解提引出经济法理念研究必须直面的一个课题:经济法部门法层级上的理念应是一元还是多元?多元格局中是核心理念与基本理念的集合体还是诸多平位的理念?部门法下的单行法是否需要自身的理念?现有的经济法理念与具体法律制度的结合分析中,没有论及单行法的理念,皆以经济法的理念来指引,那么,单行法的理念该如何提炼?经济法是否还要划分实体法与程序法理念?

有学者将经济法的理念细分,具体界划出实体法的理念与程序理念。如单飞跃、罗小勇在2003年第4期的《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撰文《经济法程序理念论》指出“经济法的程序理念指导经济法程序规则的创建;同时,受制于经济法的实践理念,贯穿并表现出与传统程序法不同的价值趋向,作为其内容的实质平等、保护公益和多元善治理念,都应当通过传统程序规则的修正和补充,来构建和完善其程序制度支撑。”唯有理清这些关键问题,经济法理念的研究才会有进一步的发展。

3.研究界限的非明确性

此问题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没有划分出经济法理念、原则、概念不同的位阶层次,二是没有界清经济法理念、观念、思想、目的、理想、宗旨、功能等词语的区别。

其具体表现之一为:含混地将前述诸种与经济法理念摄含于一文之中,如周俊鹏在《税务研究》2008年第3期的《税收立法权纵向划分的经济法理念》中谈到“税收立法权纵向划分应遵循的经济法理念”时,指出“经济法的责权利效相统一的原则为税收立法权纵向划分的合理有效提供了根本保障”,将经济法原则与理念混淆在一起。马跃进、李彦芳在《协调——科学发展观的精神,经济法的理念》一文中也没有区分经济法的理念和功能,将“协调理念”与“协调功能”在同一意义上通用。

表现之二为模糊用词、未明其义和一些学者在论及经济法理念内容时出现“价值理念”、“价值目标”混用等同的表述,这些似是而非的概念其中心实义不明,令人疑惑。譬如李长健在《论和谐社会与经济法理念的平衡协调——以利益为分析起点》的行文中同段里出现“理念”和“价值理念”并用,后文更是将“价值”、“概念”都混同于“理念”;顾功耘在《略论经济法的理念、基本原则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有“价值理念”和“价值目标”的含混表达;刘亚丛、程延军在《经济法基本理念的思考》中则混用了“理念”与“价值目标”两词。

该文的介绍见本文二(三)的脚注

长期以来,对经济法理念的研究忽略了清除研究界限上大量的含糊其辞,该问题限囿了探索的清晰度与深度,如不及时克服此陈弊,经济法理念的成果意义将被局限。

4.探索路径的非科学性

在经济法理念的研究中,很多中、青年学者以一种探索的锐气,运用了一些新的分析方式,但析解的科学性不够。如单飞跃在《经济法理念与范畴的解析》“理念论”中对概念“惯性力”的生造,惯性并不是一种力,此提法欠缺科学性;曹明星、霍阳在《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著文《经济法理论的重构:一个矛盾分析的框架》,该文阐释经济法的理念时基本脱离经济法本体的关注,而以推动民法、行政法的独立与来获取经济法的发展,这种“曲线救国”的方案难以获得认同。

从经济法理念研究的缺乏到现在言必理念的势头,也需要我们深思一些探索的恰当性,比如周吟吟在《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发表的《现代企业文化的经济法理念及其发展》一文里,将企业文化的本质、评价标准与发展途径与经济法理念相结合,忽略了经济法的理念是法的理念这样根本的东西;再如袁碧华、冯卓华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9期发文《解决滥用公司法人格行为的一种新思路——建立积极动态法律防治机制》,该文摘要中提到须“借助经济法理念,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但通篇行文根本没有涉及经济法理念;另外,该文写道:“公法因素介入公司内部治理,这使公司法不仅在市场准入方面,而且在公司内部治理方面也呈现出经济法的属性”,但其上下文对何谓公法因素、如何介入及怎样表明其经济法属性等关键问题也没有合理的阐释。

经济法理念并不是学术时髦的标签,不能在研究中随意标挂、生硬添加,研究路径的选取与方法的适用都要强调科学性,惟有坚持科学性,经济法理念的内在性、宏观性与应然性才能被有效挖掘。

柏拉图在谈到理念时说,理念构成的是有异于显现于外的现实世界的模型世界。经济法的理念,构筑的是经济法的模型世界。因此,对理念的关照,是一种具有宏观性的研究方法,它对于摒开经济法一些零星的表面浮碎的现象,避免感性的浅层认知,全面深入地理解其中的本质大有裨益。回溯经济法理念研究的历史,展望未来,我们期待每个探索者都能以一个学人的沉静与下潜姿势,不浮嚣于表面争论,不把玩文字技巧,共同为经济法模型世界的构建努力。

参考文献

[1] 刘瑞复.新经济法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27.

[2] 李昌麒.经济法——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209- 211.

[3] 王保树.商法的改革与变动的经济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320.

[4] 王家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建设讲座[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6:17- 18.

[5] 李金泽,丁作提.经济法定位理念的批判与超越[J].法商研究, 1996,(5):66- 69.

[6] 何文龙.经济法理念简论[J].法商研究,1998,(3):31- 35

[7] 王保树.经济法原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82- 83.

[8] 管斌,崔征,康健.第十一届全国经济法理论研讨会综述[J].法商研究,2004,(2):139-140.

[9] 常健.现代性、经济法理念与经济法治——科学发展观语境下的解析与重塑[J].现代法学,2005,(6):18.

[10] 董延林.经济法现象与经济法理念[J].求是学刊,2001,(1):66-67

[11] 徐孟洲、谢增毅.一部颇具经济法理念的产品质量法—兼评我国的修改[J].法学家,2001,(5):60- 65

[12] 何文龙.经济法理念简论[J].法商研究,1998,(3):31- 35

[13] 董延林.经济法现象与经济法理念[J].求是学刊,2001,(1):66-69.

[14] 高小勇.论经济法理念的含义及其独立性[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23- 25

[15] 甘强.经济法与社会法的法理念辨析——经济法与社会法关系研究之视角[J].理论与改革,2005,(3):129-132.

[16] 昝淑珍.论经济法理念缺失与对策[J].政治与法律,2003,(5):90- 101

[17] 姜方利.经济法理念若干问题探讨[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32- 34

[18] 刘水林.区域协调发展观下的经济法理念[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1):33- 35.

[19] 朱卿,吴志刚.新论经济法理念[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12):46- 47.

[20] 姜方利.经济法理念若干问题探讨[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32- 34.

[21] 张守文.新论经济法的现代性[J].中国法学,2000,(5):56- 57.

[22] 陈乃新.经济法理性论纲——以剩余价值法权化为中心[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145- 160.

[23] 曹泮天.论现代经济法的均衡理念——从制度经济学视角分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5,(6):27- 30.

[24] 朱红彦.论经济法的社会和谐理念[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6):90- 93.

[25] 许石慧.经济法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探析——兼谈和谐社会中的经济法理念[J]. 理论界,2007,(11):152- 154.

[26] 常健.现代性、经济法理念与经济法治——科学发展观语境下的解析与重塑[J].现代法学,2005,(6):18- 24.

[27] 王福波.论经济法理念对儒家精神的传承[J].重庆社会科学,2007,(4):88-90.

[28] 陈运华.论经济法的人性基础[J].河北法学,2002,(3):41- 42.

[29] 单飞跃.经济法理念与范畴的解析[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141- 146.

[30] 朱大旗,邱潮斌.经济法理念下的科学发展观[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117- 123.

[31] 吕志祥、张馨予.科学发展观与经济法理念的新发展[J]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5,(5):50-54.

[32] 王刚.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经济法理念的重构[J]政法论丛,2004,(3):70-71.

[33] 肖辉.和谐社会视野下经济法理念的调整与重构[J]党史博采,2008,(3):22-24.

[34] 刘普生.经济法和经济法学如何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J] .法商研究,1998,(6):20.

[35] 张守文. 论经济法的现代性[J].中国法学,2000,(5):56-57.

[36] 李昌麒. 弱势群体保护法律问题研究—基于经济法与社会法的考察视角[J].中国法学,2004,(2):83-84.

[37] 刘映春.从农民减负看均衡和谐发展的经济法理念[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 ,(6):84- 87.

[38] 李长健,辛晨.我国“民工荒”问题的经济法研究[J] .桂海论丛,2007,(7):83-84.

[39] 徐孟洲,谢增毅.消费者及消费者保护在经济法中的地位——“以人为本”理念与经济法主体和体系的新思考[J].现代法学,2005(4):122-127;徐孟洲,叶姗.经营者论:基于经济法规范与原理的分析[J].现代法学,2007,(5):89-95.

[40] 蒋悟真.传承与超越:经济法主体理论研究——以若干经济法律为视角[J].法商研究,2007,(4):85-86.

[41] 刘水林.区域协调发展观下的经济法理念[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1):33- 35.

[42] 赵力.经济法基本理念对未来中国西部反贫困的制度设计[J].法制与经济,2008,(6):127- 128.

[43] 李勇.论经济法理念在信托业监管中的引入[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8):424- 428.

The Pattern of Economic Law: Retracing the History of the Studies of the Logos of Economic LawJIN Li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Chongqing 400031, China)

Abs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