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实习安排范例6篇

大学生实习安排

大学生实习安排范文1

论文关键词:学生 护理 临床实习 科室轮转安排表 革新推广

论文摘要:自行设计一种实习护生科室轮转安排表,表格内容包括轮转科室、时间、周期,表中录入护生的阿拉伯数字序号,护生的排序根据其所在学校使用不同的颜色,每个学校使用1种颜色。将该表应用于护理实习管理.使护生实习轮转安排较系统、直观,可以长期、反复使用,使护生实习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因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我院是一所三级 甲等综合性教学医院,每年接受省内外不同医学院校不同层次的实习护生较多,由于各校护生的学历、来院时间不 同及 实习大纲 要求不一,且须做到护生实习轮转科室和人员分配合理,圆满完成实习任务。为此,我院护理部参考有关文献,于2006年 6月在护生实习轮转带教计划的基础上设计了护生实习轮转安排表,将其应用于护理实习管理,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1 表格设计

将不 同学校的实习护生用阿拉伯数字按序排列,每名学生对应1个序号并规定 同一个学校的护生录人序号时使用同一种颜色 以示 区分。按周顺序纵排所有实习时间及周序,将所有实习的科室横排,表格内录入实习护生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并按各 院校分别涂以红色、黄色、蓝色等不同色彩,以便护理管理者查看有无实习护生在同一科室重叠或稀疏现象及是否按要求完成实习计划。按颜色及数字检查表格 内的实习时间有无重复和遗漏,如在同一科室重叠可以在上下 、左右范围内进行调整。见样表。

2 应 用

2.1 一般资料2006~2007年我院接收本科、大专、中专院校的实习护生 172名,男11名、女 161名。年龄 17~22岁,平均 20.2岁。本科 32名,大专99名,中专41名。来自我省12所护理 院校。实习科室为呼吸内科、心内科、手术室等 21个科室。

2.2 应用方法 毕业实习前各个学校分别将在我院参加实习的护生名单送至我院护理部,由护理部负责临床教学的教师在 Word文档 中逐一录入学生名单并用阿拉伯数字排序,序号为 1~172。录入后根据护生所在学校将其阿拉伯数字序号改为不同的颜色,一所学校统一使用一 种颜色,12所学校使用 12种颜色。然后计算轮转科室每周应接纳的护生数量,逐一将每名护生的阿拉伯数字排序复制、粘贴输入实习护生科室轮转安排表,力争分配均匀,直至全部输入。将实习护生的名单排序表及 轮转安排表分别打印数份,因实习科室及人数较多,可选择 A3纸张横排打印,各表实习护生人手1份 ,实习科室各1份,使护生了解自己的阿拉伯数字排序及整个实习周期的时间安排 ,并按 照时间安排表准时到新科室轮转实习。

3 效果与讨论

3.1 护生实习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 临床实习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延续,是课堂教学转入临床实践的新阶段,是深化理论、掌握技能的必要场所,是护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前职业训练的主要阶段,是培养护生独立工作能力、良好职业道德、较高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规范实习护生的护理行为是保证护理安全的重要措施[2],亦是护理管理工作者关注的主要问题。按照各校护生的学历、来院实习时间不同及实习大纲的要求,设计护生实习科室轮转人员安排表,在表格中,用阿拉伯数字序号代替人名一目了然,不仅易于输入,而且可迅速、准确地查询各校实习护生的分布和科室实习护生的人员情况。从彩色的轮转安排表上可清楚了解是否有多名实习护生同时集中于某个科室,避免了相互重叠或无护生实习的现象;还可随时检查护生是否完成实习计划。轮转安排表一经编制,下年度若实习科室和实习人数不变,只需将首次编制的轮转安排表上输入新的时间和更换姓名即可继续使用/节省了人力。

3.2 运用运筹学理念,加强对护生实习工作的指导作用 运筹学是一种分析的、实验的和定量的科学方法,即研究在物质条件已定的情况下,为了达到一定目的,统筹兼顾整个活动所有环节之间的关系,最经济、最有效地使用人、财、物,以取得最好的效果[3]。

按照护理带教工作流程,设计护生实习轮转安排表,减少了教学工作的重复性和盲目性,有利于实习护生规范化管理,明确学习内容和工作职责,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护理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

[1] 韩巧梅.护生临床实习质量与实习管理关系的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0):103-104.

[2] 潘韶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学[M].2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1l-13.

大学生实习安排范文2

关键词:园林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安排模式;纯粹分段式;混合分段式

园林设计类课程在园林专业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培养学生园林制图、园林设计、施工设计等专业技能的重要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渐进性等特点。园林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也不同于一般的专业课程,涉及绘画、设计、工程、技术等多个领域,所以传统的教学安排模式不一定完全适合园林设计类课程的教学要求。为此,笔者期望通过对分段式教学安排模式的探讨,能够改进园林设计类课程的教学安排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一、园林专业设计类课程传统教学安排模式存在的问题

园林专业设置的课程可以按照园林植物类、园林设计类、园林施工与管理类三大模块来划分,其中园林设计类课程主要包括美术基础、园林制图、测量技术、园林史、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建筑、计算机辅助设计、园林工程等有关园林设计基本理论和技能的课程,课程数量可达10门以上。目前,由于园林设计类课程较多,而教学时间只有4-5个学期,所以园林专业每学期都要同时开设多门设计类课程。

(一)课程体系设置缺乏必要的渐进性和系统性

在园林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园林设计类课程的安排往往是从学期开始直至学期结束多门课程同步教学、齐头并进,最后统一考试。例如,在同一学期内,同时开设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和园林建筑设计课程。虽然学生同时学习这2门课,但在他们的思维中这2门课是彼此孤立的,所以在理论学习和园林设计中无法真正把这2门课的内容完全融会贯通起来。而事实上,这2门课的内容之间是有渐进性的。学生应该先学习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在对整体园林有了全面的认识和具有了总体的设计能力之后,再学习园林中的重要元素——园林建筑。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具系统性,才能使学生把握好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至于其他的设计课程,教学安排也应该遵循由基础训练到高级应用的渐进式原则。

(二)课程的教学周期长,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压力均不足

园林设计类课程的教学特征是教学周期较长,每门课的教学时间至少要1个学期。但是,每周的教学课时较少,通常1门专业课程也只有4-6学时。这使学生平时的学习缺乏紧张感,存在应付思想;而且由于要同时学习多门课程,所以学生在每门课程的学习中很难完全集中精力、全身心地投入。

(三)课程之间缺乏衔接,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

由于园林设计类课程存在多门课程同步教学、每门课的教学周期较长等特点,课程之间缺乏很好的衔接,所以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难以及时发现,有些问题往往要到学期结束后才能真正反映出来。这时教学过程已经基本结束,一些问题已经没有时间予以解决。而到了下学期,其他任课教师由于对学生了解不够,所以一切又要从头再来,存在的问题容易被掩盖和忽略。这导致了教学效果的事倍功半。

(四)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实习相互影响,教学效果无法保障

园林设计类的专业课程一般都需要安排实习,实习时间穿插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这样,每门课程的实习都会导致其他课程的教学中断,从而影响其他课程正常的教学节奏。这最终导致各门专业课之间相互影响,教学效果无法得到保障。

二、园林专业设计类课程分段式教学安排模式采取的主要形式

传统的教学安排模式是一学期内A、B、C、D等课程同时开设,学期结束前统一进行期末考试。本文所探讨的分段式教学安排模式,主要考虑的是专业课程的教学安排。其特点是在1个学期内几门专业课程分段逐个递进开设,各门课程在各自的教学时间段完成所有的课堂教学和实习以及考试等内容。考虑这一模式实施的可能性和各门课程的特点,分段式教学安排模式可以采取纯粹分段式和混合分段式2种形式。

(一)纯粹分段式

纯粹分段式,就是在1个学期里几门专业课程全部依次开设,各门课程相互衔接,每门课程的教学时间为4-5周,实习周紧随课堂教学之后,且这段时间不开设其他专业课程。例如,如果某个学期开设A园林制图、B园林规划设计、C园林建筑设计、D计算机辅助设计4门专业课程,那么在每周24学时、16个教学周的总学时里,按照渐进原则,第1个4周安排园林制图课程,第2个4周安排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第3个4周安排园林建筑设计课程,第4个4周安排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每门课程每周24学时。每门课程在各自的4周内完成课堂教学、实习和考试等全部内容。

(二)混合分段式

混合分段式,就是在1个学期里部分课程按纯粹分段式安排,另一部分课程按传统的同时开设的模式安排。这种模式的特点是相对灵活,便于在现有的课程安排模式下进行局部的调整,可操作性强,并且不影响学生素质教育课程、选修课程的教学安排。例如,如果某个学期开设A园林植物栽培、B园林植物保护、C园林规划设计、D园林建筑设计4门专业课程,那么在每周24学时、16个教学周的总学时里,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可以按照传统的教学安排模式同时开设园林植物栽培和园林植物保护这2门课程,16个教学周每周每门课各安排6学时;而按照纯粹分段式安排园林规划设计和园林建筑设计这2门课程,前8周开设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每周12学时,后8周开设园林建筑设计课程,每周12学时。如果有需要单独开设的课程实习,实习时间紧随课程教学时间之后。

三、园林专业设计类课程分段式教学安排模式的优势

(一)具有较好的系统性和渐进性

分段式教学安排模式的最大优势就是使课程教学的安排更具系统性和渐进性。根据专业课程之间的内在关系确定各门课程开课时间的先后,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思路清晰、逻辑严谨、系统性强;也有利于教师授课时把握好教学的节奏,使整个教学活动稳步向前推进、一气呵成,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技术水平。

(二)缩短课程的教学周期,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压力

分段式教学安排模式的一个特点就是课程教学的周期较短,而周学时数增加。这必然要求学生增 强学习的紧迫感,使学生能够集中精力“读懂、看透、练精”一门课程。同时,结束一门课,测试一门课,可以加大学生的学习压力,促使其平时抓紧时间学习,以提高学习的效果。

(三)能够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便于教师灵活处理

分段式教学安排模式使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周期缩短,教学时间相对集中,还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发现问题随时处理,更为灵活地调整教学活动。而且,各课程之间相隔的时间短,也便于教师之间相互交流与合作,使课程间的衔接比较顺畅。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激励教师的教学热情和竞争意识。

(四)各课程之间的授课和实习互不干扰,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分段式教学安排模式基本解决了专业课程实习干扰其他课程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节奏的问题。每一门课程从课堂讲授到实习都是可以在相对独立的时间内进行,既提高了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又不影响其他课程的正常授课,从而使整个学期的总体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四、园林专业设计类课程分段式教学安排模式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一)教师劳动的强度和密度相对较大

实施分段式教学安排模式的最大问题可能就是教师的劳动强度和密度相对较大。所以在操作过程中,应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教师更多的自主性,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使分段式教学安排模式容易为教师所接受;而且在实施集中教学的同时保证把课余时间留给教师,使教师拥有更多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从而提高分段式教学安排模式对教师的吸引力。

(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疲劳感和厌学情绪

实施分段式教学安排模式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学生是否接受。集中教学固然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专业知识结构,提高学习效率。但是,由于学生需要在一段时间内较为集中地面对同一门专业课程的学习,所以难免会增加疲劳感,产生一定的厌学情绪。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高趣味性,通过丰富教学内容和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活跃教学气氛,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尽可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乐于学习、主动学习。

(三)实验室相对紧张

实施分段式教学安排模式还面临着实验室相对紧张的问题。通常,比较理想的是上课的班级有固定的制图室、设计室和计算机室。这样,可以避免不断更换教室使学生的绘图工具和各种书籍难以携带等问题的产生。因此,学校应根据园林专业的特点增加一定数量的实验室。同时,由于园林专业的课程教学和实习都可以在实验室进行,所以可以减少普通教室的需求。这样,在整个教学资源没有增加、只是做一些结构调整的情况下,学校应协调好各实验室的使用,做到既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又不浪费实验室资源。

(四)各课程的教学安排不尽合理

大学生实习安排范文3

1.计划要全面

既然定的是学习计划,就要多考虑学习的具体安排。不过,为了保证学习任务的完成,应当对学习和生活做出全面的考虑和安排。

例如,除了学习以外,还要安排好社会工作时间、锻炼身体时间、充足的睡眠时间、文化娱乐时间等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全面发展,才能保持旺盛的精力,才能使学习生活丰富多彩,生动有趣。

有的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时只考虑三件事:吃饭、睡觉和学习,对集体活动不管不顾,对锻炼身体不予考虑,至于娱乐和休息,计划内更是没有它们的位置。这种“单打一”的学习计划,使得学习生活单调,乏味,从而容易引起疲劳,既影响学习效果,也影响全面发展。

2.安排好常规学习时间和自由学习时间

我们可以把除上课以外的学习时间分为两大部分:

·常规学习时间。

主要用来完成老师当天布置的学习任务,“消化”当天所学的知识。在常规学习时间内的学习有几个特点:①学习内容是最基本的,在这部分时间内,学习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课堂学习的质量;②学习的任务是具体的,主要是由老师安排的,不必自己去安排;③带点强制性,就是学习任务完成与否,完成得好不好,是要接受老师检查的。由于上述三个特点,所以一般在常规学习时间内,学习的效率还是比较高的。

·自由学习时间。

指的是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之后,所剩下的归自己支配的学习时间,这正是学习计划中要做出具体安排的时间。在这期间一般可以做两件事:一补课,二提高。

补课,是指弥补自己学习中的缺欠;提高,是指深入钻研,发挥自己的学习优势或特长。不管是补课还是提高,总要围绕一个专题进行。例如,集中一个月或一周的自由学习时间专攻一个专题,解决一个专题后,再集中一段时间专攻第二个专题、第三个专题,这样学习比较容易见效。

自由学习时间内的学习效果,对改变学习现状具有重大作用,因此,自由学习时间的安排应当成为制定学习计划的重点。

对成绩相对一般的学生来说,在开始阶段,自由学习时间几乎没有或者很少,因为他们每天能完成老师当天布置的学习任务就很不容易了。随着学习水平的提高,他们的常规学习时间将会逐渐减少,而自由学习时间会逐渐增加。由于开始阶段自由学习时间较少,所以,一般学生往往不容易抓紧,这也恰恰是他们难以改变被动的学习局面的原因。达尔文说:我从来不认为半小时是微不足道的一段时间。

一个学生如果看到自己学习水平不高,或者急于改变学习现状,那就应当以分秒必争的精神去抓紧自由学习时间。一旦抓住了自由学习时间,并且体会到抓住自由学习时间能够给学习带来好处之后,他们就会努力去提高常规学习时间的效率,以增加自由学习时间,使自己掌握的学习主动权越来越大,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就会逐渐到来。

3.长计划和短安排要结合好

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究竟学些什么,应当有个大致的计划。下个月在学习上应该解决哪几个主要问题,心中是应当有数的。本月的第一个星期要解决什么问题,第一个星期每天干什么,应当制定得具体些。这样,就把在一个较长时间内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分到每周、每天去了。这样安排以后,在每天学习时,心中就会明白当天的学习任务在学习全局中的地位。

有了具体的短安排计划,长远计划中的任务就可以逐步得到实现,有了长远计划,又可以在完成具体学习任务时,心中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

4.要从学习实际出发

在制定学习计划时,不要脱离学习的实际情况。什么是学习的实际情况呢?

一是自己将要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是什么。例如,在这个月的学习计划中要接受和“消化”多少知识?要着重培养哪些能力?

二是学习时间的多少。在每个学习阶段,能有多少确实可用的学习时间?常规学习时间可以安排多少?自由学习时间可以安排多少?

三是学习上的缺欠和漏洞。自己在学习上欠的“债”是哪些?在某一阶段的学习计划中可以偿还多少“欠债”?

四是老师教学的实际进度。如果自己的学习计划能和老师的教学进度有机地配合好,就可以对学习起到推动作用。例如,一个高中的优秀生,在老师讲《物理》“电学”部分的前一个月,利用自由学习时间系统地复习了初中“电学”部分(共五章)的内容。由于他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在学习高中“电学”时就很顺利。学完高中“电学”后,他又用自由学习时间把初、高中的全部“电学”做了专题复习。到高三毕业总复习时,他比别的同学就轻松得多。

5.要留有余地

计划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步骤是在学习之前拟定的,是设想,毕竟还不是现实。在学习时间和学习的内容安排上要有一定的伸缩性,就可以适应临时变化的情况,完成计划的可能性也就增加了,这也有利于增强自己的学习信心。

有的学生在定计划时由于没有留有余地,一旦受到冲击,计划就难以实现,慢慢地还会对制定学习计划的必要性产生怀疑,有的干脆取消了定计划的做法。当然,计划中留的余地也不能太多,太多了会使自己执行计划时松松垮垮,缺乏争取完成计划的奋斗精神。

6.要提高时间的利用率

早晨或晚上,或者说一天学习的开头和结尾时间,可以安排侧重记忆的科目,如:外语。心情比较愉快,注意力比较集中的时间,可以安排比较枯燥,或自己不太喜欢的科目。零星的、注意力不易集中的时间,可以安排做习题或学习自己最感兴趣的学科。学习活动和适当的文体活动交替安排,文科和理科的学习交替进行,相近的学习内容不要集中安排在一起,等等。由于学习安排的不同,在同样的学习时间内就会取得不同的学习效果。如果按照上面说的原则安排,学习的效果和时间的利用率将会大大增强和提高。

7.注重效果,及时调整

在计划执行到一定阶段以后,就应当检查一下学习效果如何,以便及时调整计划,使计划更加切实可行。

主要检查以下内容:自己是不是基本按计划做了,计划中的学习任务是否完成了,没有完成的原因是什么。

大学生实习安排范文4

订的是学习计划,自然要多考虑学习的具体安排。不过,为了保证学习任务的完成,应当对学习生活做出全面的考虑和安排。

(2)长计划和短安排要结合好

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究竟学些什么,应当有个大致计划。下个月在学习上应解决哪几个主要问题,心中是应当有数的。而本月的第一个星期要解决什么问题,第一个星期每天干什么,就应当制订得具体些。这样,就把在一个较长时间内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分到每周每天去了。这样安排以后,在每天学习时,心中就会明白当天的学习任务在学习全局中的地位。

(3)要从学习实际出发

在制订学习计划时,不要脱离学习的实际情况,不少学生在制订学习计划时劲头很足,但往往忽略了实际情况,结果实行起来感到困难重重,十分紧张。 什么是学习的实际呢?

(4)要留有余地

计划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步骤是在学习之前拟定的,是设想,毕竟还不是现实。要想把计划变成现实,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思想可能会发生某些变化,学习的各种条件也可能会发生变化,学习计划订得再实际,也难免出现估计不到的情况。所以为了保证计划的实现,学习计划不要订得太满、太死、太紧,要留有机动时间,目标也不要订得过高。在机动时间内安排一些一旦完不成对当时学习影响不大的学习任务,或者说,安排一些时间性不强的学习任务。

(5)要提高时间的利用率

早晨或晚上,或者说一天学习的开头和结尾时间,可安排侧重记忆的科目,如:心情比较愉快,注意力比较集中的时间,可以安排比较枯燥,或自己不太喜欢的科目。零星的、注意力不易集中的时间,叮以安排做习题或学习自己最感兴趣的科目。学习和适当的体育活动交替安排,记忆和计算的科目可以交替进行,相近的学习内容不要集中安排在一起,等等。由于学习安排的不同,在同样的学习时间内,就会取得不同的学习效果。

(6)注重效果,及时调整

在计划执行到一定阶段以后,就应当检查一下学习效果如何,以便及时调整计划,使之更加切实可行。

大学生实习安排范文5

(1)制订学习计划可以促进学习目标的实现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目标,区别只是在学习目标的内容上,有的比较长远,有的比较短暂。

要实现长远的学习目标,绝非一日之功,必须脚踏实地,有步骤地努力去做才行,因此,从实际出发,安排好学习时间和学习任务就十分必要了。可以说,学习时间和学习任务的科学结合就诞生了学习计划,实现学习目标的愿望越强烈,制订学习计划也就越迫切。制订好学习计划后,就会使自己的每一个学习行为都和学习目标的实现联系起来,使学习行为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可以说,学习计划是实现学习目标的蓝图,每一个想把学习搞上去的学生,要拿出的第一个实际行动,就是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当你订完学习计划后,心里有了底,会感到学习目标的实现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2)制订了学习计划可以磨练学习意志

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学习计划的实施不会一帆风顺,而会受到种种“冲击”。

“冲击”有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出现了自己没有预料到的必须参加的,或必须进行的有益活动,如集体活动,作业增多,考试临近等等,这时就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以适应变化了的情况。

一种情况是出现了一些经过自己的努力,完全可以排除的困难和干扰,例如,出现了自己计划外的文体活动或其他娱乐活动,这对,为了保证计划的实施,就要努力克服困难、干扰及各种诱惑,通过意志努力,不断调整自己的行动,使自己的行动不偏离计划中既定的学习目标和任务,直到实现为止。

经过长期的磨练,会使自己在实现一个又一个的计划中,意志品质(自觉、顽强、坚持、自制)不断地得到磨练。意志上的收获,往往容易被人忽略,可实际上这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科学研究结果表明,在学习过程中,意志品质的作用越来越大。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而学习的成功又为发展良好的意志品质起着推动作用。

没有学习计划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对自己也就很少有什么要求和打算,当然也谈不上和现实有什么矛盾,更谈不上什么意志上的努力和斗争了。因此,这些学生的意志品质常常很差。

(3)制订学习计划有利于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长期按学习计划办事,就会使学习生活很有规律,甚至逐渐形成“条件反射”。到时候,就不必为起不起床,睡不睡觉,学不学习再付出意志上的努力了。学习生活完全达到了“自动”进行的境界:不起床睡不着了,不睡觉就困了,不学习就好像缺了点什么似的。这说明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是离不开科学的学习计划的,也可以说,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计划和顽强意志长期结合的产物。

(4)制订学习计划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减少时间上的浪费

有了学习计划的学生知道,自己多玩1个小时,多聊1个钟头,将会使计划上的某项任务告吹。根据学习上循序渐进的原则,将使整个计划中的许多任务受到影响,所以,他们对时间特别珍惜,不会随便地浪费时间。

计划性强的学生,由于心中明确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所以不临时动脑筋,费时间去想了。而缺乏计划性的学生,一旦坐下来,还要为该干什么事考虑半天,尤其在完成了作业以后,这种现象就更为明显,因此白白浪费了很多时间。

总之,制订学习计划可以促进学习目标的实现,可以磨练学习意志,有利于学习习惯的养成,还可以减少时间的浪费。一个想把学习搞好的学生,不妨制订一份学习计划,试着做做,看看效果如何。

 

(二)怎样制订学习计划

 

要想制订学习计划,就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计划要全面

订的是学习计划,自然要多考虑学习的具体安排。不过,为了保证学习任务的完成,应当对学习生活做出全面的考虑和安排。

例如,除了学习以外,还要安排好社会工作时间,锻炼身体时间,充足的睡眠时间,文化娱乐时间等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全面发展,才能保持旺盛的精力,才能使学习生活丰富多彩,生动有趣。

有的学生制订学习计划时,只考虑三件事:吃饭、睡觉和学习。对集体活动不管不顾,对锻炼身体不予考虑,至于娱乐和休息,计划内更是没有它们的位置。这种“单打一”的学习计划,使得学习生活单调,乏味,从而容易引起疲劳,既影响学习效果,也影响全面发展。

(2)安排好常规学习时间和自由学习时间

有的时候,表面上看学习时间不少,但真正归自己支配的学习时间却很少,为什么呢?因为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太多。相反的情况当然也是存在的,即表面上看学习时间并不多,但却基本上可以由自己安排,原因是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比较少,那么就需要我们很好地安排学习时间了。

因此,我们可以把除上课以外的学习时间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常规学习时间,主要用来完成老师当天布置的学习任务,“消化”当天所学的知识。在常规学习时间内的学习有几个特点:①学习内容是最基本的,在这部分时间内学习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课堂学习的质量;②学习的任务是具体的,主要是由老师安排的,不必自己去安排;③带点强制性,就是学习任务完成完不成,完成得好不好,是要接受老师检查的。由于上述三个特点,所以一般在常规学习时间内,学习的效率还是比较高的。二是自由学习时间,指的是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之后,所剩下的归自己支配的学习时间,这正是学习计划中要做出具体安排的时间。

怎样安排这部分自由学习时间呢?

一般可以做两件事:一补课,二提高。

补课,是指弥补自己学习中的欠缺;提高,是指深入钻研,发挥自己的学习优势或特长。不管是补课还是提高,总要围绕一个专题进行。例如,集中一个月或一周的自由学习时间专攻一个专题,解决一个专题后,再集中一段时间专攻第二个专题,第三个专题,这样学习比较容易见效。

自由学习时间内的学习效果,对改变学习现状具有重大作用,因此,自由学习时间的安排应当成为制订学习计划的重点。

对学习较差的学生来说,在开始阶段,自由学习时间几乎没有或者很少,因为他们每天能完成老师当天布置的学习任务就很不容易了。随着学习水平的提高,他们的常规学习时间将会逐渐减少,而自由学习时间会逐渐增加。由于开始阶段自由学习时间较少,所以,一般学生往往不容易抓紧,这也恰恰是他们被动的学习局面难以改变的原因。达尔文说:“我从来不认为半小时是微不足道的一段时间。”一个学生,如果看到自己学习水平不高,或者想急于改变学习现状,那就应当以分秒必争的精神去抓自由学习时间。一旦抓住自由学习时间,并且体会到抓住自由学习时间而给学习带来的好处之后,他们就会努力去提高常规学习时间的效率,以增加自由学习时间,使自己掌握的学习主动权越来越大,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就会逐渐到来。

(3)长计划和短安排要结合好

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究竟学些什么,应当有个大致计划。但是,由于实际的学习生活千变万化,往往不好预测,所以长远的计划不能订得太具体,很难在这个月就把下个月每天干什么全都确定下来。但是,下个月在学习上应解决哪几个主要问题,心中是应当有数的。而本月的第一个星期要解决什么问题,第一个星期每天干什么,就应当制订得具体些。这样,就把在一个较长时间内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分到每周每天去了。这样安排以后,在每天学习时,心中就会明白当天的学习任务在学习全局中的地位。

有了具体的短安排计划,长远计划中的任务就可以逐步得到实现,有了长远计划,又可以在完成具体学习任务时,心中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例如,有一个高中生化学学习成绩一直不好,原因是初中的化学没学好,他下决心要把初中化学补上,为此,在学习时间上做了如下的安排:每天抓紧时间先完成老师当天布置的学习任务,在完成了当天学习任务的基础上,每天起码要挤出1小时时间,系统地复习初中化学。在这里,他把学习时间鲜明地分成了常规学习时间和自由学习时间两部分。

在自由学习时间内,他又把初中化学的五章内容分配到六个星期中去完成,平均每周完成一章左右。每周开始时,又把每章的各节内容大致分到了每一天,使每天应完成的内容很具体。这样一来,每天在自由学习时间内要完成什么学习任务,心中就十分明确,学习的紧迫感也增强了。为了保证拿出充足的自由时间来补习化学,他在常规学习时间内的学习效率也提高了。一个半月后,他的化学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可见,恰当划分常规学习时间和自由学习时间,并在自由学习时间内做到长计划短安排的有机结合,坚持下去,计划中确定的学习目标就可以比较顺利地实现。

(4)要从学习实际出发

在制订学习计划时,不要脱离学习的实际情况,不少学生在制订学习计划时劲头很足,但往往忽略了实际情况,结果实行起来感到困难重重,十分紧张。

什么是学习的实际呢?

①是自己将要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是什么

例如,在这个月的学习计划中要接受和“消化”多少知识?要着重培养哪些能力?

②是时间的多少

在每个学习阶段,能有多少确实可用的学习时间?常规学习时间可以安排多少?自由学习时间可以安排多少?

③是学习上的欠缺和漏洞

自己在学习上欠的“债”是哪些?在某一阶段的学习计划中可以偿还多少“欠债”?

④是老师教学的实际进度

不了解教学的进度,常规学习时间就不好安排,自由学习时间就更难以安排了。很多学生个人学习计划的“破产”,就是因为不了解老师教学的实际进度,因而使自己安排的学习任务不是过重就是过轻,还会出现自己安排的学习内容和老师的教学内容相脱节的现象。由于个人计划经常被老师的教学安排“冲击”,有的学生还会错误地认为“订个人计划没有用,跟着老师走就行了”。结果使自己的学习缺乏主动性,把大量的学习时间浪费了。

如果一个人的学习计划能和老师的教学进度有机地配合好,就可以对学习起推动作用。例如,一个高中的优秀生,在老师讲电学部分的前一个月,利用自由学习时间系统地复习了初中电学部分(共五章)的内容。由于他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在学习高中电学时就很顺利,等高中电学学完后他又利用自由学习时间,把初、高中的全部电学做了专题复习,到高三毕业总复习时,他比别的同学就轻松得多。可见,安排学习计划,一定要考虑到老师的教学进度,这样才能收到好效果。

(5)要留有余地

计划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步骤是在学习之前拟定的,是设想,毕竟还不是现实。要想把计划变成现实,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思想可能会发生某些变化,学习的各种条件也可能会发生变化,学习计划订得再实际,也难免出现估计不到的情况。例如,某个阶段有的学科难度大,作业多,这样,计划中的常规学习时间就会增加,自由学习时间则会减少,因而计划中的学习任务就可能完不成。再如,有时集体活动比计划的多了,占用了较多的学习时间,也会影响学习计划的实施等等。所以为了保证计划的实现,学习计划不要订得太满、太死、太紧,要留有机动时间,目标也不要订得过高。在机动时间内安排一些一旦完不成对当时学习影响不大的学习任务,或者说,安排一些时间性不强的学习任务。

由于在学习的时间和学习的内容安排上有了一定的伸缩性,就可以适应临时变化的情况,完成计划的可能性也就增加了,这也有利于增强自己的学习信心。

有的学生在订计划时,由于没有留有余地,结果一旦受到冲击,计划就难以实现,慢慢地还会对制订学习计划的必要性产生怀疑,有的干脆取消了订计划的做法。当然,计划中留的余地也不能太多,太多了会使自己执行计划时松松垮垮,缺乏争取完成计划的奋斗精神。

大学生实习安排范文6

[关键词] 技校 理论 实习 课程

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长和产业政策的调整,人们的就业意识和企业的用工意向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劳动部门有关特种作业必须持证上岗的规定,国发[35]号文件关于发展技工教育的政策指引,大大促进了技工学校的发展,不但在校生人数年年大幅增加,而且各种形式的培训学校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呈现蓬勃发展之势。近年来,虽然招生和就业都呈现良好的势头,但是无论是学生还是用人单位都反映学生理论基础不扎实,实操技能水平不高,特别是机械、机电一体化、数控加工等专业的情况尤其突出。这种情况的出现,将会影响技工教育的发展。

一、现状

(一)快速增加的学生人数与缓慢增长的实习岗位

近年经济高速增长,产业结构调整,模具、数控、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技术工人成为争抢的人才,技工学校就读这些专业的学生人数大幅增加,如某技校,02年就读该三个专业的新生共三个班,03年共五个班,04年共八个班,05年共十三个班,06年计划有二十个班。而在实习岗位上,只是在04年增加了钳工工位50个,车床8台,铣床5台,数车2台,数铣2台。这和学生人数的大幅增加是不成比例的。

(二)每况愈下的学生素质及理论和实习脱节的课程安排

众所周知,就读技校的学生普遍是中考或高考的落榜者。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失落感强,前路茫茫看不见目标。纪律散漫,上网成瘾,打架闹事等是技校常见的现象。因而,技校工作的重点首先是学生纪律管理,其次才是教学。班主任常用“学生到教室已很难,专心听课是难上加难”来调侃学生的工作难做。

现在技校里普遍采用先上理论然后实习的课程安排模式。这样的排课模式造成理论和实习严重脱节。上理论课时,学生先是不懂,然后是不想学,最后是不学;上实习课时,学生先是不会做,然后是不想做,最后是不做。

(三)理论+技能型的学生和不合理的师资结构

企业要求技校学生具有一定基础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进入企业后即能上机操作,这样的学生本应由双师型教师来培养。但是,现在技校里理论授课教师普遍是没有实操经验的大学生,实习指导老师是理论欠缺的企业工人。这样的师资结构与技工教育模式相背离,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二、对策

如何利用学校现有资源,采取有效的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所有技校都需解决的问题。我们经过调查研究,建议采取如下对策:

(一)改变观念,适应学生水平

1.以培养初级技术工人为目标。我们应正视技校生源的现实,承认学生普遍基础知识薄弱的现状,抛弃培养技能精英的美好幻想。培养具有基本理论知识和初级操作技能的学生,并顺利就业才是技工教育的主要目标。

2.树立“够用就好”的教学理念。我们培养的是技术工人,不是研究人才。理论授课时注意联系实习操作,围绕实习讲理论。技校学生对理论普遍兴趣不高,因此理论切忌深奥,更不宜贪多,也无须面面俱到。例如,在《车工工艺学》中,车圆锥面的方法主要有四种:转动小滑板法、偏移尾座法、仿形法和宽刃车刀法,我们着重讲授转动小滑板法,其它方法让学生课后揣摩。实习用什么就讲什么,能理解多少就讲多少,重结论轻推理。实习内容的设计着重在机床操作、典型零件的加工等,最好能与企业需要相适应。

(二)合理安排实习课程,解决人数与岗位不足矛盾

1.实行实习倒班制,提高设备利用率。每天三班,每班五小时,这样每天可安排三个实习班级。

2.合理安排二年的实习课程,利用低成本的实习岗位缓解设备岗位的压力。如模具专业二年里需实习的课程有:钳工、车工、铣磨工、数控车床、数控铣和电火花、模具制造与维修。安排如下:

将钳工实习安排一年主要基于这样的考虑:首先,钳工是模具专业的重要技能,而且加工费时;其次,钳工实习岗位易得,增加虎钳即可,建设成本低;再次,在机床少的情况下,能满足两人一台的需要。如一个班60人,则最少只需10台车床和40个钳台,即20人实习车床,40人实习钳工,每两天轮换。

(三)合理安排理论和实习时间,解决理论和实习脱节的矛盾

理论教学与实习采用轮流制。不再采用上完理论然后连续实习的方式,而是理论、实习、理论、实习……交替进行的方式。如05年有八个模具班,安排如下:

(四)针对学生接受能力安排教学内容

1.理论教学模块化。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分成几个模块。例如《车工工艺学》,由以下模块构成:外圆与端面加工、锥面与成形面加工、孔加工、槽及螺纹加工、较复杂零件加工、中级技能加工。每一模块内均包含专业知识、操作技能知识、相关知识链接等内容。如《车工工艺学》中的外圆与端面加工模块,专业知识有:车刀几何参数和切削用量的选择、加工工艺的确定;操作技能知识有:车刀刃磨、车床简介、车削外圆与端面的步骤、常用量具和测量方法;相关知识链接有:常用夹具和工件安装、加工误差分析。

2.实习教学任务驱动式。根据理论教学的模块来安排实习内容,如车工实习的任务一是外圆轴的加工,任务二是操作手柄的加工等等。实习内容与理论内容相适应。

3.实习内容循序渐进。将学生应该掌握的技能分为以下四个阶段:能操作机床、粗加工工件、精度加工和复杂工件加工。实习过程中,工件的技术要求是逐步提高的,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学生的技能在不经意中提高。

(五)采取措施,缓解师资结构的矛盾。

理论教师欠技能,实习指导教师欠理论,是技校师资的结构性矛盾,很难在短期内解决,但可采取措施缓解。

1.将每次实习内容录像,制作成多媒体,实习前在教室播放、讲解,让学生有感性认识,知道本次实习做什么,怎么做,应用什么理论,有哪些要求和注意事项,等等。这样,理论教师无须实操演示,实习指导教师不必理论讲解。

2.校内教师培训,鼓励教师考取技能证书,选派有潜质的教师到企业实习等,都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有效手段。如我校在近年利用假期,组织各专业的理论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实操训练,授课安排时采用以旧带新、实习理论交替的方式,使很多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