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组织总结范例6篇

建筑施工组织总结

建筑施工组织总结范文1

关键词:市政道路;桥梁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在市政道路和桥梁施工中,市政道路和桥梁施工关系到整个城市的道路网是否通畅,所以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企业中非常重要。编制人员应根据工程规模、工程施工结构、技术特点以及施工条件制定合理的组织设计,在编制过程中,要同时具备简易和复杂两种,由此满意不同工程的实际需求。编制人员还要明确施工主体,并做好各工序和工种之间的搭配,从而提高施工效率。对建筑项目编制优秀的施工组织设计非常重要。本文主要对市政道路和桥梁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进行分析,总结改进方法如下。

一、整合以往经验,明确编制人员各项职责

市政道路和桥梁施工的主体是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在进行编制前,应先对施工现场进行考察,仔细阅读施工图纸,检验施工材料,防止不合格的材料进场。在这个过程中,施工企业可以先整合以往的施工检验,从而进行合理的设计,减少编制人员的重复劳动,降低工程成本。编制人员应开展细致的准备工作,如调查施工材料,学习施工设计图纸,勘察施工现场等等。这些工作都是施工组织设计的准备工作,如果建筑施工的编制人员没有严格按照这个规定执行,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擅自将工程程序缩短,那么可能会对施工造成较大影响,导致建筑项目却缺乏针对性,组织设计也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除了做好编制组织设计的准备工作,还要编制人员还要明确自身职责。编制人员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具有很大的作用,优秀的编制人员能够顺利完成工程项目。如果编制人员的素质不高,可以会影响工程项目的进展。在传统的建筑企业,技术部门要全面负责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工作,但是这种方法会使设计、施工都得不到妥善管理,所以应指派专人负责项目设计和施工工作,或选择一名负责人监督整个项目施工,全面负责项目的组织设计编制工作你,从而能够有效减少因设计人员不足,导致现场施工无法为施工项目服务的问题。

二、强化组织设计内容的改进内容和设计理念

在组织设计的改进过程中,要充分运用项目的施工观念和方法,并总结一些大型建筑项目施工经验,将这些经验灌输施工人员,这种做法能够避免编制人员的重复劳动,发挥施工组织设计的效益。这种方法还能使建筑施工技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在组织设计编制中,建筑施工技术资源是关键,如果建筑方不能充分利用这项资源,尤其是智力资源,就会影响建筑施工的进程。其中智力资源,指的是经过一定专业技能培养和训练的人,这些人都受过高等教育,将来从事脑力劳动,并能够对社会经济和效益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建筑单位出现资源利用不全面的主要原因是编制建筑施工中,没有借鉴以往的成功经验,没有利用新的技术和手段,编制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不达标,所以长此以往会导致建筑资源过度消耗,编制人员的重复劳动过多,建筑施工效率得不到提高。例如,一些施工人员精心研究出施工组织设计内容,但若其他单位有比这种内容的施工效果更好,那么这就是重复劳动,使施工效率降低。

编制人员在进行组织设计过程中,要合理构造施工方案,需要参考施工的实际情况,从这种方法可以看出施工工程项目的要求和特点是创造施工条件的唯一准则。编制人员还可以运用多年积累的施工技术资源并借鉴国外先进的施工技术,从而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优化,将上述内容进行合理的编制,就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通过这种方法促进经济和技术在某种程度达到一个新的统一。

三、遵循国家质量指标,统一工程项目和施工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对建筑项目的各项活动和资源运用情况具有指导的作用,从而确保施工活动能够合理进行。建筑工程的不同特点能够创造出具有特色的施工条件,以此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编制人员要注意施工和设计的关联情况,在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不能分离施工和设计。但目前很多建筑项目都存在施工和设计分离的情况,这种情况导致设计人员无法为施工服务,也不能到现场指导施工工作。每个建筑工程项目都关注施工效益,但是一些技术管理制度常将编制设计涵盖其中,忽略了施工的经济效益,实际上,成本和经济效益在建设项目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施工方案会影响工程的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在施工过程中,组织设计不但要符合工程的实际情况,还遵守相关规程和规范,严格执行技术标准,并确保施工方案正确落实。编制人员在进行组织设计中,应保证技术过关,并调整施工组织,防止施工后期出现问题,让施工项目能够按时完成工作。编制人员还要加强和各方的沟通,尤其在施工资源、材料这些方面,坚持项目管理的有关原则,确保造价和质量成正比。在组织设计中,要严格遵照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尊重地方的民俗和方针进行建设。所以编制人员应参考这些内容,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其符合工程项目和施工发难,使经济效益最大化。建筑项目还应坚定不移的走效益和质量并存的道路,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在规范和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下,将施工组织设计和编制质量保证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让两者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除了以上这三种改进措施,还能够通过一些小的方面对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进行改进。例如,充分利用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时刻关注建筑技术的发展动向,争取将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更好的应用在项目建设中,施工企业可以成立创新小组,重点关注工程项目中出现的技术问题;施工企业可以通过充分利用技术和经济和等资源,改进组织设计方案,所有建筑主观部门应在施工前做好准备工作,并与建筑单位积极沟通,各方有持有责任体系的文件,时刻监督工程项目的进展情况;最后加强资料管理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改进方式,建筑施工项目资料,在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所以编制人员应制定总的资料目录,并指派专人进行跟踪记录,确保工程项目完整,还要定期根据项目进展整理项目资料,以备不时之需。

建筑施工组织总结范文2

在建筑施工项目中,人们一般把不确定因素定义为“风险因素”。若对施工项目中的风险熟视无睹,或者对于已经认识到的风险不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今天的风险就会演变为明天的危机。

建筑项目危机的涵义可以表征为:当施工项目所面临的风险产生的严重后果不能够被妥善处理,逐渐恶化演变为项目的危机。建筑施工项目危机管理就是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尽力消除潜在的危机因素,防止危机的发生;在项目危机爆发后,能给予及时的回应,将损失降到最低;在危机消除后,经过总结和学习,不断完善项目的管理体系和危机管理体系的过程。

识别危机是危机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区别不同危机的特点,对危机进行明确的分类,才能很好的识别和检测危机。按危机产生的起因可分为:技术上的危机,主要体现在技术上的错误,缺陷导致的危害;自然上的危机,主要是自然外界环境突发性影响,如气候的变更、地震等;政治上的危机主要是由政治系统、战争及公共事业政策等;社会上的危机是由于社会各方利益集团引起,如环保组织的抗议等;组织上的危机,是由于组织内部结构、性质带来的,如工作人员不同的民俗、文化造成的冲突。

二、建筑项目危机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施工组织管理出现的纰漏

施工组织的管理对整个施工有直接的影响。施工危机的产生,大多数情况是由于组织对潜在不稳定因素的忽略,错过了预防和控制的良机,问题集中表现以下几方面:(1)组织规范不完备;(2)组织沟通失效;(3)组织功能失效。

(二)过度市场竞争带来的弊端

市场竞争环境无疑给建筑施工带来了许多潜在的危机因素,其主要表现为:(1)建筑施工的周期越来越短,没有足够的时间消化不稳定要素;(2)激烈的竞争使得项目组织不断通过压低价格以期获得工程,为了获利又采取手段降低成本,如在生产中偷工减料、减少施工人员等;(3)市场要求快速的产品更新、跳跃性技术又带来了全新的产品。

三、建筑项目危机的应对

(一)危机发生前的预防

(1)建立完备的组织规范,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项目组织的高层领导有责任领导组织的劳动保护工作,并监督整个组织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劳动保护的各种法规政策,组织管理人员学习劳动保护作业的知识,督促他们定时对下层员工开展教育,并定期检查劳动保护工作,关心劳动条件的改善并结合组织情况,制定和贯彻安全责任制度和措施等。

(2)有效的沟通。危机之所以会给人们带来危机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危机的突发性和难以预料的发展事态。有效的信息沟通可以减少施工项目危机带来的突发性,并做到“防患于未然” 。

(3)建立工程项目危机管理的动态模式。针对于工程建设项目本身的复杂性、多阶段性,将项目进行的全过程实行动态危机管理,将危机管理化分为:检测、确认、决策、执行、反馈、修正和总结七个阶段,由这七个阶段相互关联和逻辑性组建了动态危机管理模式,这个模式对工程建设整个全过程和全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均实行动态管理。

(二)危机发生中的应对措施

(1)启动危机应对计划,进行预警。建筑施工现场出现了异常情况,首先要进行预警,使项目施工现场的危机管理人员各司其职,根据不同的状况可以采用不同的预警方式,譬如有现场的火警通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的通报等。

(2)进行初始评估定级。建筑施工项目危机发生后需要对危机的情况进行初始评估。初始评估包括事件影响的范围和扩展的潜在可能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情况。根据评估的结果及项目危机应急状态分级。初始评估和定级的结果是由危机管理组织人员共同决策,定级后需要上报相关政府部门。

(3)救护行动。主要包括:第一,人员查点;第二,搜寻和营救行动;第三,疏散;第四,危险区进出管制。这也是对危机进行隔离的一种方式。一是确保人员的安全;二是防止产生对项目不利的信息;三是防止有些“趁火打劫”的行为。

(三)施工项目危机管理评价

建筑施工项目危机管理评价,它的任务是对建筑施工项目组织危机管理的全过程进行评价,包括建筑施工项目危机防范的工作内容、建筑施工项目危机管理组织的设置、建筑施工项目危机应对计划、建筑施工项目危机决策和施工项目应对等方面的评价,提出建筑施工项目危机管理的不足之处或存在的问题。建筑施工项目危机管理评价的基本目的是通过对建筑施工项目危机及危机管理的过程的客观评价,提高施工项目组织预防和处理施工项目危机的能力,也就是提高项目组织分析预测施工项目危机的能力、对施工项目危机的防范能力、应对能力。因此,施工项目危机管理评价应本着总结和提高的态度,客观地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建筑施工组织总结范文3

    建筑工程项目的高效益主要是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成本,也就是减少建筑材料的浪费。机械设备的有效保养想要避免经常性地出现故障,就要减少劳动力的分配造成的不合理人力资源浪费。同时,也要保证技术和资金的到位,缩短施工工期。这些要素的特点就是要一种互相结合的多维立体的多位关系,这就明显可以看出,建筑项目是一个复杂地系统工程,在工程项目的管理中急需进行科学系统的管理。

    二、项目管理法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1.明确建筑工程的项目负责人职责

    项目负责人是项目管理法在建筑工程中的具体实施人。现在大多数企业都实施项目经理制,也就是说项目经理就是建筑项目的的第一负责人。作为项目经理,必须熟悉建筑相关的法律,精通建筑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种技术问题,并且善于管理。项目经理也是一个建筑项目团队的带头人,他不仅代表着独立的个体,也代表着一个团队。整个建筑管理团队不仅要有较强地领导能力,还要有熟练得施工经验,能够轻松处理各种技术问题。项目经理是一个建设项目大团队的核心,掌握着整个建筑施工项目进程的舵。这就要求其必须持续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不断总结管理经验,让自身能力与时俱进以适应不断变化得施工环境。

    2.建设管理项目运行的机构

    建筑项目管理主要包括设计与组织系统、组织运行和组织调整等部分。由项目项目管理法可以看出,设计与建立组织系统主要指通过前期的筹划和团队设计,组建一个具体管理建筑项目施工的组织机构。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分工,划分责任分工系统和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利用施工人员的相互责任分工协调以及信息流通来达到组织目标。组织运行指的是建立组织系统之后,各个岗位与部门根据组织要求来进行组织行为的过程。组织调整指的是在组织运行时,通过与组织目标进行对照,来对组织系统的相关环节进行检验。同时,改善那些与组织运行、发展不相适应的方面。项目管理法主要包括设计、联系、运行、行为以及调整等组织职能。管理结构是项目部的核心,它直接影响着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效果,间接影响着项目公司的整体收益。现代建筑工程项目实践表明,一个好的项目施工组织大多实施一级核算两级管理,称为基础的运行模式。关于工程的质量与进度,是由项目部直接对业主及其上属单位来负责的。而项目经理部的决策层通常有以下人员部门构成,包括项目经理、总工程师、总会计师、主管生产副经理、主管质量安全副经理。从职能的角度来看,管理层共分为8个部室,即工程技术部、经营核算部、施工管理部、机电物资部、质量管理部、安全监察部、财务部及综合办公室。

    3.规章制度的制定

    建筑施工管理制度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一种规范,是对不良施工现象的一种警示。同时,它也能规范施工组织和个人行为,保证安全文明市施工。另外,建筑施工管理制度对建筑项目质量提供保障,相关的规章制度必定联系了计划、责任、监督、核算、奖罚等方面的内容。在相关规定的制定过程中,必须要有科学的依据,能够让员工接受。并且要把强的执行力度,准确地落实到每一个人。此外,为了更好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应实施奖惩制度。以实际情况为依据,使一部分员工受益。但并不排除某个人受罚的可能,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两方面:(1)建立安全管理体系;(2)建立文明建筑工程管理体系。这样就可以有效提高工程管理的工作效率,达到安全管理的目标,保证施工质量以及员工安全。

    4.过程控制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过程控制主要包括投资控制、质量控制以及进度控制。具体内容为:(1)投资控制。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企业应将自身优势利用起来,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获取最大利润。另外,在施工阶段还要有计划地采取有效措施去协调资金需求投入量、资金筹措、资金分配等方面的运作,实现合理的投资。项目部的有关部门应对工程单价以及总价构成有一个很好地了解,以控制工程中资金的流动。需要注意的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资金运动并非资金的简单循环与周转。建筑施工过程中,资金既出现了价值形态的变化,也有价值量的变化,由成品资金的形态转变成为货币形态。在流动资金的形态转变中,对利润进行分离,强化工程的生产能力,在工程运行的全过程中获取收益;(2)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指的是通过对工作质量进行控制,来确保工程产品的质量符合设计的要求以及合同的标准。而工作质量又会在施工工序中的各个环节和每个因素中得到反映。由此可见,工程质量是由施工工序的质量决定的;(3)进度控制。合理周密的进度计划指导着进度控制的进行,而进度控制则跟踪检查建筑工程的进度,进行分析、调整及控制。进度控制是以实现项目动用时间为最终目的的。为了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计划性,应制定相应地进度计划,并依照计划来进行施工。计划就是组织、个人为了实现既定目标,而制定相关行动方案的过程。而控制是指在建筑工程进展的过程中,对计划进度和实际进度进行比较,从而找出偏离,并及时纠正。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应全方面、多角度地对比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从而发现二者的效比最大值,并确保两者始终处于最优状态。

建筑施工组织总结范文4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阐述建筑施工的技术管理

随着我国建筑企业的迅速发展,同时涌现出大批的不同规格的建筑单位,这就造成了现有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日趋复杂。建筑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下文将从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内涵和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意义两个方面来探讨。

(一)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内涵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运用管理的职能与科学的方法,促进技术工作的开展。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为确保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实施,应在施工中严格按照国家的技术政策、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技术工作的指标与规定,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技术秩序,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符合技术规范、规程,符合技术规律的要求,以达到高质量地全面完成施工任务的目的。基础工作是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重中之重,对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而言,施工技术管理基础工作既要全面又要重点控制,根据不同项目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落实,分工协作,力求最大程度为工程施工提供服务。

(二)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意义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对建筑施工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说来,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有利于选择适用的施工方法,保障工程质量;有利于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有利于优化施工资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在有利于选择适用的施工方法,保障工程质量方面,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有利于结合工程特点和实际施工条件,选用适用的施工方法,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对于保障建设工程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有利于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方面,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对于不断提高技术管理素质和技术能力意义重大。在有利于优化施工资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方面,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对施工方案的优化和施工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建筑企业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二、如何有效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

为了能进一步的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下文将逐一进行分析。

(一)优化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组织体系

优化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组织体系,是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途径之一。从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组织体系上看,长期以来,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关系到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在建筑业实行总分包的体制下,总承包施工单位和各分包单位之间的协同合作至关重要。不仅要求总承包施工单位和施工单位在工程项目施工中密切配合,而且还要与平行承包单位进行技术上的沟通和必要的衔接。因此,优化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组织体系,应兼顾总承包施工单位和各分包单位之间的关系。施工现场的技术组织管理体制应当以工程承发包合同结构所确立的管理关系,建立起以总包为核心、总分包密切合作、总承包指导分包、分包依托总包联动运行的技术工作机制,确保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做好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基础工作

做好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基础工作,在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也至关重要。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基础工作是企业技术管理的根本,其主要任务是:正确贯彻国家的各项技术政策;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技术秩序,保证生产过程符合技术规律的要求;不断推进技术进步;使技术和经济达到辩证的统一,以达到通过企业的技术管理工作增强企业生存力和竞争力的目的。其主要内容有:技术管理工作系统、技术责任制工作、技术标准规程工作、技术培训工作和技术信息工作等。对建筑企业而言,做好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基础工作,能使建筑企业及时了解先进技术水平情况,促进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创新发展。

(三)完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规章制度

建立并实施技术管理的基本制度,包括图纸审查制度、技术交底制度、技术复核制度、施工组织设计审批制度、施工日记制度、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管理制度。在完善图纸审查制度方面,应全面考虑和部署施工,审查设计图纸是否与合同相矛盾,明确施工的可行性,并做好相关记录。在完善技术交底制度方面,应详细规定施工对象的设计情况、建筑特点、技术要求,以便规范建筑施工行为。在完善技术复核制度方面时,应包括定位轴线、标高、尺寸等,保证技术的准确性。在完善施工组织设计审批制度时,应充分研究现有的施工条件,编制详细的、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在完善施工日记制度方面,施工日记要力求客观、规范,以便了解、检查和分析施工进展的状况。

(四)掌握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专用软件

掌握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专用软件,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也必不可少。在信息化建设的大背景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应顺应时展的需要,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管理。对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而言,掌握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专用软件,有利于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效率,促进建设施工技术管理的实施。一般来说,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专用软件,包括工程管理软件,施工现场设专人使用和维护软件等。这就对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人员不仅要掌握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应熟悉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可以通过定期开展关于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专用软件的培训工作,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应用专业软件的能力。

建筑施工组织总结范文5

关键词:结构工程;工程造价;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环境下,以最少的投资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是绝大多数建筑工程投资者的必然追求。结构工程造价占整个建筑工程造价的很大部分,结构设计是否经济合理是决定工程建设项目投资效益的主要环节之一。在我国现行的工程造价评估分析中,安装工程费用占了很大的比例,且在结构工程各行业的日常工作中,往往会出现忽视造价取向,贪大求全、忽视节约、忽视工程质量等问题。设计阶段的不同决定了工程费的不同,设计阶段的费用取决于运用科学技术含量的多少。所以,设计人员和部门应当坚持以“经济,实用、合理”为原则,精心设计,应用科技含量较高的技术,选择巧妙的设计方案,从而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1 工程造价的现状

建筑物的标准是建筑工程造价的直接反映,取决于建筑物的建造所需要的劳动力。其中包括安装施工劳动力的费用、施工设备费用和施工材料的费用。一般施工材料的费用约占总费用的 70%.一栋建筑物其墙体是很重要的,因此,建筑结构部分的造价是影响造价的主要因素。由于工程造价的“三超”现象在我国建筑行业中长期、普遍地存在着,所以,怎样解决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这三大问题,怎样降低建筑结构造价及降低造价的途径和具体措施便成为建筑行业中最需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合理有效的工程造价管理,就是合理地确定工程的评估并使其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

2 降低工程造价的途径

在选择设计方案时,应选择简化的建筑构造,因为它也是影响造价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同样面积的墙和门窗,门窗的造价要超过墙的造价,因此门窗不宜过多过大,当然这是在满足了通风采光等条件之后来说的。

提高平面利用率,节约建筑面积和体积。建筑物的面积和体积与建筑造价有着直接的联系。计算造价是以单位面积为标准的,能否严格控制建筑面积,达到规定的面积要求。建筑物各部分的面积分配是否合理,起到提高使用面积的利用率和充分利用建筑面积是建筑设计节约中的关键。

合理地提高建筑密度。随着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大,建筑经济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便是节约用地。因为在一般的建筑中,室外工程费也占一定的费用比例。提高建筑密度并不是不顾一切地片面追求经济指标,而是在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日照、通风、安全、卫生的前提下提供密集程度。

降低设备的价格。根据建筑不同的质量要求和使用要求,可适当地降低所需设备的数量。例如,空调、电梯及设计昂贵的大型吊灯的数量应尽可能地减少。

结构是否经济取决于结构方案的是否合理,像造价指标、结构平面空间的布局、建筑材料的耗用量,合理的施工、建筑的美感和艺术形象都需要充分考虑到。建筑结构的自重要轻,用料要一省再省,劳动力消耗量和建筑结构系数要小。同时,结构构件要统一化、规格化、少量化。

3 降低工程造价的技术措施

研制开发轻质高强的建筑材料是降低工程成本,从而降低工程造价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是降低工程造价的一项技术措施。技术先进才能使建筑材料质轻耐用,这就在运输、施工和吊装上减少了劳动力的使用,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都会有所节省。此外,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设计对工程造价有直接影响,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施工技术的提高以及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工作。

(一)控制工程造价的需要途径——选择最优施工组织

一个优秀合理的施工组织对工程造价是很重要的。在实际投标活动中,投标企业编制的技术投标书,往往为了拿到工程,就会胡编乱造。在施工时,为了降低工程花费,聘用素质不高的施工组织。像这样的施工组织设计,虽有施工组织设计,但对其中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未进行严格审查、监督,在施工时就会出现各种的问题。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应与预算定额相结合。选择并用好最佳的施工组织,用较高的施工技术来达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

(二)对施工组织的管理,以求达到经济利益最大化

工程造价不仅仅是经济管理,同时也是经济和技术统一管理的过程。控制工程造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搞好施工组织设计,周密地组织工程施工、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安排工期总进度、提高机械设备的效率、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从而使工程建设成本降低,所有这些可以通过施工组织设计得以实现。搞好施工组织设计是降低工程成本的一种手段,因此应当重视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对施工组织的管理,有利于让施工组织发挥最大的作用,以达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三)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施工质量

施工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决定着施工技术的优劣。提高施工质量,关键在于施工人员的培训。要贯彻实施科学施工的方法。抓生产同时抓安全,以专业安全知识为内容,用激励或者规定的手段,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增强对机器设备运用的熟练程度,提高施工人员的敬业精神,按照预期完成建设任务,进制无故旷工、磨洋工的现象。施工中,要遵循“按图施工”的原则,并做好各项安全防护及应力支撑系统的验收工作。特别是井支架、脚手架、各类支撑等。卸料平台等经常性活荷载受力的部位,要按照安全计算的模式进行搭建。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现行规范的可靠度水准比较低的情况下,在不降低结构可靠度指标的前提下,仍然具有降低结构工程造价的可能性,而且其潜力仍较大。我们要实现最“少投资,最大收益”的目标,设计人员和部门就应当坚持以“经济,实用、合理”为原则,精心设计,应用科技含量较高的技术,选择巧妙的设计方案,从而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倪成钢.金华园(南园)小区降低工程造价的几项技术改进措施[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3).

[2]郑树华.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J].福建建筑,2001(01).

[3]关雪荧,赵秀琴.浅析大园古苗寨建筑艺术的文化内涵[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

建筑施工组织总结范文6

关键词:绿色建筑;人误机理;个体组织;环境

一、绿色建筑与人误

1990年,Fleishman将人误(HumanError)定义为:人不能精确地、恰当的、充分的、可接受的完成其所规定的绩效标准。随着工业的发展,著名心理学家Reason将人误定义为:表示那些背离意向计划或规程序列的人的行为,或者是人的意向计划或动作,没有取得他所期望的结果或没有达到其预期的目标,而这种失败并不能归因于某种外力的干预。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符合标准的施工工艺、建筑材料等,由此绿色建筑的施工难度进一步加大。据美国有关机构1995年统计,当今世界上所有人——机系统失效中,约有70%-90%直接或间接源于人的因素。因此本文将研究绿色建筑施工阶段人误机理。

二、绿色建筑施工阶段人误行为决定因子

根据瑟利模型,人的行为在系统中是一个不断重复、反馈的组合,在这个过程中会受到情景环境因素的影响,其复杂性使得人的行为难以估量,其变化也受到了多重因素影响。结合绿色建筑特点,假设系统设备运行状态正常,本文将人误行为决定因子分为三类:个体、组织、环境。1.个体影响因子。个体影响因子分为:生理因素、心理素质、认知功能、知识技能。生理即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和各个器官的机能。生理因素包括身材、健康状况、身体素质、人格及态度倾向。身材及健康状况并不代表对某些施工工人的歧视,其内涵为更加适合相应工作的身材及健康状况。身体素质方面,绿色建筑基于其施工特点,某些岗位对施工人员身体素质要求更加严格。人格指人员性格、思维方式及习惯,如拥有谨慎性格的施工工人更愿意佩戴安全帽。态度倾向指人员对待规则及管理的态度与是否有违抗倾向,如对约束有抵抗倾向的施工人员更加不愿意遵守规则,对于处罚也持消极态度,没有改正的意图。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考虑结合绿色建筑施工特点,心理素质主要包括:情绪控制力、抗压力、反应力、应变力与人际心理控制能力。其中人际心理指个体为了保持某种在其他人眼中的特定社会形象,而使自己刻意产生符合该形象行为的心理,这是一种人际交往需求。如本身作为传统施工专家,后重新作为新手进入绿色建筑施工环境中,为了保持专家形象而不加思考以旧经验操作,则易导致事故发生。知识技能包括专业技术技能、处理事故经验与扩充知识能力三方面。越来越多的绿色建筑项目又增加了非技术工人的就业机会,加剧了整个行业技术不规范的情况,从而导致某些具有特定风险的绿色施工技术更加危险,也成为了事故频发的原因。认知功能是指人们熟练运用知识的能力包括记住新知识的能力和从丰富的知识库中追忆知识的能力,主要包括:记忆、语言、视空间、执行、理解、判断及决策。2.组织影响因子。人作为人——机系统的一部分,其生理因素、心理素质、知识技能及认知功能等固然会影响整个系统运作,但人并不是在系统中孤立存在,任何个体的失误都存在于客观情景中,客观情景可看作组织与环境的综合产物。以组织人误为基础,本文认为组织影响因素可分为组织功能、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组织功能在本文中意义为,组织在影响个体安全行为方面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根据PDCA循环思想主要包括:计划、处理、沟通、协调、反馈、决策、控制与监督,并以上述活动的正确性、及时性与执行情况作为衡量指标。绿色建筑比较传统建筑更加注重对环境的保护,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使得整个系统运作更为复杂,各组织层级之间矛盾日益显现,且工期压力为建筑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绿色建筑在施工阶段不确定高尤其加重了此情况,这说明原有的组织结构急需更新。那么对待绿色建筑专属的组织结构,本文中组织结构包括:组织层级、传递流程、组织规则三方面。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组织所特有的、且为组织多数成员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等的总和及其在组织中的反映。具体地说,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全体成员共同接受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团队意识、思维方式、工作作风、心理预期和团体归属感等群体意识的总称。3.环境影响因子。绿色建筑的推广使得建筑施工环境明显区别于传统建筑,施工过程中环境导致安全风险大大增加。本文认为环境影响因素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施工作业环境。其中施工作业环境为影响重点因素。社会环境属于宏观环境,主要对施工阶段可能改变环境的因素(施工材料、方法等)造成影响,也会对施工人员心理产生影响(态度、倾向)。本文将社会环境分为三类:政策环境、媒体环境与群众环境。政策环境指国家政策倾向,国家推广并实施优惠政策的施工材料及手段更易被企业所接受。媒体环境将引导社会舆论导向,最终影响企业在施工阶段的决策。群众环境则是一般群众对绿色建筑材料等的认可程度,作为消费者,其选择将对企业选择造成直接影响。自然环境是环绕人们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是一切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现象的总体。根据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绿色建筑的选址与传统建筑有所不同,因此其面对的自然环境也有所差异。在场址选择上,设计阶段被要求考虑其水体、土地污染情况,与公共交通、设施、绿地空间等的距离,以上因素不仅影响最终居住者的居住感受,在施工阶段也将影响施工人员作业。施工作业环境为微观概念,指由于施工地点、材料及技术综合而形成的特定环境,是作业场所中环绕施工人员的所有因素的总和,其作为施工人员时刻接触的对象,对施工人员的健康、安全影响不容小觑。主要分为:暴露环境、作业接触、设备环境、技术环境。暴露环境指施工人员时刻暴露的特定环境,在此主要指大气环境。作业接触指施工人员由于工作需要而主动接触的材料物质,该物质可能成为过敏原或引发中毒。设备环境指施工作业所需要使用的工具设备对施工人员产生的影响,其主要表现为加重了施工人员的身体负荷。技术环境指绿色建筑设计要求而产生的对施工人员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需要的高危作业环节增加。

三、人误行为机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