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公民素质论文范例6篇

大学生公民素质论文

大学生公民素质论文范文1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5-0055-03

关于高职大学生公民素质的一般理解:包括知识理论水平、实践能力、生活态度等方面;其从政治学角度来说: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其从国家层面来说:包括政治积极参与、法律意识、正确权利观等思想;其从社会生活层面来说:包括遵守法律、独立、勤俭、团结、互助、诚信等社会公德。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社会和人本身对公民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职大学生良好的公民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社会的培育和他们的自我完善。社会的培育方式有很多,但教育无疑是最有效的途径和保证。“因为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手段,大学生具公民的备基本素质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人的社会性注定了人要生存和发展必然从而必须向社会敞开,具体地说是向社会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思想文化关系敞开;教育无疑是使向着社会敞开的人最后能真正地走人社会并与社会融合的必不可少的途径。”

“高职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是以提高高职大学生公民素质水平为根本宗旨,对高职大学生进行的以道德教育为核心,以政治参与、法律信仰、权利义务观念、等方面为重点的教育、培训活动。”通过多种渠道提高高职大学生公民素质的活动,目的是培养高职大学生将来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环境,积极参与国家政治活动,具有良好的主体意识,能对国家、社会和自己负责。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之一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是指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能够和睦共处、和谐发展的社会局面。社会各阶层综合素养的高低是构建和谐良好社会的关键。其中高职大学生作为社会各阶层的特殊群体,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其强烈的使命意识、责任意识以及主人翁意识不仅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强大的动力,更是为构建稳定的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加强高职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大的意义,它不断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注入新鲜的血液,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有利于高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大学是人身心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中,高职大学生所处的环境与以往相比显得更为复杂,如:生活和学习的网络化、信息化、国际化、多样化、社会化等,导致其生理和心理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甚至是负面的,如价值观扭曲,政治信念模糊、道德滑坡、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等问题,这些严重阻碍了高职大学生公民素质提升,以及其综合全面的发展。因此,高职院校“以学生为本”对学生加强公民素质教育,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引导其自立、自强、修身、爱国,提高其综合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三)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目的就在于“构建一个集中与民主兼备、纪律与自由同在,人民在统一意志下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关键是公民法律素养的高低和参与建设的程度。高职大学生作为民主法制建设的承担者之一,通过对其开展公民素质教育,增强其法律素养、民主法制意识、培养其民主思想理念等,从而对社会各阶层的建设者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进而推动和促进整个社会主义民主发展建设。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现实审视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具体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职院校对学生公民素质教育观念有待加强

高职院校的教育是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多数高职院校仅考虑市场需求去设定学生人才培养目标和设立专业课程,注重把学生培养成高级的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往往只注重对特色专业投入与关注,而对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缺少理性认识,缺乏应有的重视。在教育观念上,高职院校认识不到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对公民素质的理解的较为不清晰,甚至将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与普通的素质教育混为一谈。在课程设置上,高职院校开设的大部分课程是专业课和实训课,重视学生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培养,而公民素质教育方面的课程开设的远远不够,离我们预期的目标相去甚远,忽视高职学生公民素质的培养,公民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处于一种尴尬地位。

(二)高职院校的公民素质教育内容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基本没有开设专门的公民素质教育课程,高职院校往往把公民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搅和成一块。但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方面进行教育,提升其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提升其心理素质的;这些只是公民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学生的基础文明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还没有涉及到。甚至有些缺乏条件的高职院校就用思想政治教育代替公民素质教育,再加上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如厚重的政治色彩,内容枯燥无味,理论空泛而又苍白无力等,使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难以接受。这是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公民素质教育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高职院校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方法有待科学化

多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公民素质教育最为基本的教育方法就是教师课堂上的理论灌输和学生被动的接纳知识,学生没能有效的参与正规的公民行为训练与公民角色体验的实践活动,对现实生活不太了解,缺少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缺少与教师在情感的互动与沟通。这种传统落后的教育方法极易使学生出现叛逆心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很难发挥出来,这严重阻碍了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质量的提升。因此,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失效不仅是观念意识和内容体系的问题,更在于方法的不科学和途径的单一。

三、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对策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下面将从在教育的观念、内容、方法等多方面进行探讨,提出解决的对策。

(一)高职院校要树立科学、正确的公民素质教育观念

教高[2004]1号文件《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强调指出,高职院校要始终坚持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为根本目标。由此可见,公民素质教育是现今高职院校的重要工作之一,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保障,是社会、民族前进的基石。所以,高职院校领导者们必须要改变以往的、旧的教育观念,提高认识,把公民素质教育纳入学校整体规划,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完善其教育体系,突出公民素质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把培养合格“四有”公民作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还要加大投资力度,多邀请一些专家给学生开设关于公民素质教育的讲座,多在校内外开展公民素质教育实践活动,让公民素质教育渗透到高职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创建科学化、系统化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内容体系

上文阐述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主要依托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而没有设立自己专门的课程内容。所以高职院校要在已有的教育内容上进一步的创新强化,创建科学化、系统化的公民素质教育内容体系,逐步把高职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融合。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效的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不仅要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提升高职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思想政治境界和道德情操,而且还应当强化高职大学生的道德意识、主体意识、法治意识等公民意识教育,把培养现代高素质公民作为根本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国情,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国社会,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增强学生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还要以实践教学为契机,把课堂教育和实践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虽然课堂教育是高职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但也要注重高职学生的公民行为能力的实践训练,学校要利用资源多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机会,要让高职大学生全面的参与公民实践活动,使其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开阔视野,内化理论知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提升高职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实效性,为学生公民行为能力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拓展高职院校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途径和载体

为了强化高职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其教育的途径和载体应该要多元化发展。除了上述的传统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外,我们还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拓展:首先,改进高职大学生管理方式。高职学生公民素质普遍弱化,他们思维活跃但自控力不强,自我要求不高,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自信心,针对高职学生的这些特征,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在管理方式一定要符合学情,对学生日常管理活动要民主,尽可能地让学生行使民利,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提升学生在民主社会应有的素质。其次,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良好的校园文化的营造是大学生公民素质课堂教育的有效补充。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除了有限的课堂教学之外,还要积极地融入到大学生的课外休闲生活中去,高职院校要充分运用广播、网络等资源,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大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公民素质教育的熏陶。再次,重视现代网络教育。大学生是网络的主力军,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休闲都与网络息息相关。因此,高职院校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是离不开宽广的网络的。高职院校要正确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将科学、健康、文明的精神食粮传递给大学生,引导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公民意识。最后,借鉴西方公民素质教育的经验。西方国家的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起步较早,已有丰富的教学理论与教育经验,并且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育理论体系。对于国外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我们要大胆地吸收和借鉴,结合我国高职院校公民素质教育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形成中国特色的高职院校公民素质教育体系。

大学生公民素质论文范文2

互联网的出现,使人们的生活和学习经受着时代的洗礼,变化着新的形式。201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的概念。自此,"互联网+"作为一项国家战略,为各个领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在高等学校中,此项战略也成为构建"互联网+"校园新理念、深化教育改革和进行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新方向。

1.“互联网+”校园与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理念建构

自21世纪以来,智慧校园成为教育发展的高级形式。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战略行动计划。"互联网+"顾名思义,指的是互联网化,是对信息技术发展进入新阶段的一种新的称谓。"互联网+"带来的是数据的共享、联接,并且通过建立联接产生互动、反馈,出现前所未有的融合、创新。因此,"互联网+"校园理念顺应时代潮流应运而生,成为智慧校园发展的高级阶段。"互联网+"校园以校园根本职责为中心,进行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同时介入互联网管理,以互联网为基础,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学习与科研氛围,真正达到与传统校园教学形式、管理模式相互融合,但又更胜一筹的效果。首先,"互联网+"校园以数据为核心,真正做到数字信息化,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科研人员都在"互联网+"校园中生成个人数据,形成信息化管理。其次,"互联网+"校园以大数据为平台,为"互联网+"扩展数据存储空间,同时提供云计算功能,拓展和延伸互联网与大数据之间的渠道。最后,这些信息将及时传送至各种终端,包括电脑、移动手机终端和各种APP终端,使教师、学生在各自终端都能够得到自己需要信息,真正实现大数据、互联网和各类终端的三位一体化联接和融合。这种"互联网+"校园模式一旦形成,数据和信息不再仅仅以网络形式联接,而是在云端自由交换,打破传统边界,使教育资源在云端共享。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公民素质参差不齐,大学生公民素质缺失主要表现在主体意识缺乏、公共道德意识淡薄等,一些大学生为了追求个人利益,忽视公民道德素质,我行我素。还有部分大学生群体缺乏社会责任感,与自身利益无关的事情毫不参与,价值取向极端功利性。这种种情况都表明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存在很大的问题,公民素质的培养还任重道远。借助"互联网+"校园这一理念,利用"互联网+"校园平台,对改变传统公民素质教育方式,创新公民素质教育成果大有裨益。

2.“互联网+”校园理念下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对策思考

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互联网+"校园是新的发展趋势,它与公民素质教育的融合也是势不可挡。因此,积极探索"互联网+"校园理念下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创新对策,是当前教育改革工作的重点。

2.1 加强“互联网+”校园建设,构建优势平台。在建设"互联网+"校园的过程中,必须要把高校互联网平台建设成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思想的阵地,配合大学生的公民素养教育工作。高校要建立统一有序的大学校园网,使其覆盖校园的每一个地方,为大学生公民素养教育的开展奠定硬件基础。具体而言,首先高校需要加强"互联网+"校园管理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具有专业技能且公民素质高尚的网络科技人才,确保其管理之下的校园云平台是弘扬正能量且互动和谐、信息安全的优势平台。其次,要以"互联网+"校园为载体,创建公民素质教育主体网站,弘扬社会主旋律,宣扬优秀人物事迹,为大学生营造充满民族精神和人文气氛的网络环境。再次,学校要积极关注网络动态,对网络舆论敏感捕捉。一旦出现负面舆论,要及时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言论占领网络思想阵地。最后,利用好"互联网+"校园平台,设置BBS论坛、电子聊天室和电子信箱等交流网站,与大学生进行线上互动,了解学生心理和动态,解答学生疑惑和困扰,引导学生不断提高公民素养。

大学生公民素质论文范文3

1 公民素质教育 

我国公民素质教育最早是由康有为、梁启超从西方引进来的。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公民素质教育一面吸取西方国家的先进教育经验,一面是结合本国国情,经过艰难而曲折的发展,公民素质教育的理论不断检验、丰富和发展,因此,我国公民的素质教育开始全面、充分、快速地发展起来。 

公民素质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方面的公民素质教育指:全体公民终身接受教育,围绕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心点,以培养公民的学习、创新和实践能力为支撑点,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公民素质教育全面和谐发展。狭义方面的公民素质教育指:由国家出面,通过各种途径和活动对全体公民进行的素质教育培训,公民适应社会生活的必需素养。也可以这样理解公民素质教育:培养公民与其生活相匹配的素质教育。 

2 公民素质教育的意义 

公民素质教育关系到一个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因此,我们应该深入了解公民素质教育的意义。 

2.1 公民素质教育是人全面发展的需要 

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条件下,通过实践认识到自我本质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身心都得到完全的发展。”公民素质教育培养的根本是人的“全面性”发展,其内在是人主观能动性的全面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并使公民自身的各项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我国的公民素质教育培养公民拥有正确的公民意识,具备适应现代经济、政治发展的基本能力,愿意接受新事物和新经验,使公民在道德素质、政治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等方面不断提升,充分发掘自身的潜能,成为一个见闻广博,与时俱进,有积极进取心的现代公民。所以,加强公民素质教育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2.2 公民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依赖于公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我国的公民素质教育首先肯定道德教育,以其为核心,培养具有科学的公民意识的公民为目标的教育,让公民具有先进的文化理念和政治心理素养。公民素质教育能提高公民的理论、实践水平,加强对世界先进社会规律的了解和吸收,掌握世界先进的科技、文化成果,提高和巩固我国的公民素质。总之,加强公民素质教育,从心理、态度和行为上培养高素质的公民,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政治法制的完善和先进文化的丰富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从而更有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3 公民素质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纵观人类历史,人们一直追求和平民主、平等文明、安定舒适的生活,向往和谐的社会氛围。这种人人向往的美好社会的实现离不开所有人团结、友爱、民主、平等、诚实、守信、健康、文明等良好的公民意识和行为习惯,而公民的这些良好意识和高素质正是公民素质教育所要培养的。 公民素质教育使公民懂得自己不仅能享有权利,而且能履行义务,要主动参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关心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利益,对国家、社会、家庭负责。因此,我们必须通过以培养公民意识为取向的公民教育,来提升全体国民的民主、平等意识,提高其参与政治生活积极性。 

3 公民素质教育的途径 

公民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三个方面,搭建这三者相互联系的立体通道,形成三股教育力量的合力,对促进公民素质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1 家庭教育 

家庭是教育的起点,公民自出生起,其价值观念和各种认知等都是从家庭中首先获得的,所以加强家庭教育工作应该排在第一位。 

(1)重视启蒙教育。家庭是公民素质教育的启蒙之地,父母是公民素质教育的启蒙之人。家庭、父母是公民素质教育的基础,所以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首先应做事先做人,要教会孩子如何做人,教育中以道德为中心,提高孩子的思想道德水平。如:家长在子女的生活方面不应该铺张浪费,要养成孩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家长要重视对子女学习的引导,养成子女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可以让孩子做家务活,从简单到复杂,养成他们爱劳动的思想,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品质。家长要学会给孩子成才的空间,不要大包大揽,让孩子自己掌握独立生活、思考、处事的技能,家长可以指导,为其能很好地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2)构建民主、尊重、和谐的家庭氛围。构建民主、尊重、和谐的家庭氛围至关重要,它为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在家庭中,有的家长对子女过于“独裁”,使得孩子懦弱胆小,个性和创新能力缺失;有的家长对子女过分溺爱,使得孩子独立性很差。因此,民主尊重、和谐的家庭氛围的建立很重要。家长不要受以前家长掌控观念的影响,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品。对于家庭的事物和活动,父母也要听听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改变自己专制的局面。父母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跟上社会的发展,善于和孩子沟通交流,全面了解孩子,培养孩子良好的民主、主体意识,让孩子在良好的家庭关系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使民主、尊重、和谐家庭氛围的形成。 

(3)发挥父母言传身教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价值观、言行举止、为人处世的方式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因此家长要努力加强自身素养,相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言传身教影响孩子的成长。家长要发挥榜样作用,因为孩子最喜欢模仿大人,家长在无意中充当了被模仿者,家长做事的态度和准则对孩子影响很大,极具权威性,因为父母也是孩子最直接、最持久的榜样。所以家长要不断学习,丰富自身的学识和提升自己品德素养,具备基本的公民认知、树立正确的公民态度和践行自觉的公民行为,在生活中要遵守的社会道德规范,注意文明礼貌,通过言传和身教给孩子更好的指导,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优良的公民素质。 

3.2 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公民教育的主渠道,是公民素质教育实现的关键环节,并且对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抓好学校课堂教育。学校课堂教育是公民教育最基本的渠道。现代社会,绝大多数的人都要进入学校接受系统的知识学习和训练,而在学校教育内容中最基础的就是公民素质教育。学生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它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发展阶段来进行,具有系统性、计划性。这是社会其它教育组织无法比拟。学生多为未成年人,开放性和可塑性强,所以学校课堂教育更能在灌注知识时潜移默化地进行关于公民知识、、公民权利意识、公民责任意识的公民素质教育,也更利于学生接受,并收到好的效果。学校具有很好的学习氛围,把公民教育纳入到学校之中,能收到好的效果。 

(2)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丰富的实践活动是对学校理论知识教育的有益补充,它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理论知识,在实践和理论的结合中提高自己的公民素质。因此,学校要多多举办丰富、健康的活动,像时事政治辩论会、大型文艺晚会、学校运动会、歌唱比赛,专业歌曲创作比赛、模拟法庭和模拟联合国等,使学生的爱校意识和参与意识增强,让学生的公民意识在实践中加强。学校还要创造条件,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校外的实践活动。如:可以通过参加暑期实习、科技三下乡、义务咨询、募捐救灾、照顾孤寡老人、参观博物馆、纪念馆、部队、社会福利院、清扫街区以及一些法规常识的宣传等活动,加深对社会的全面了解,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提高自身的公民素质,从而使自己拥有适应社会的能力。 

(3)强化公民素质教育的师资队伍。首先,学校要不断强化教师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教师要认真学习先进的党的理论,时刻关注国内外政治动态,树立崇高的理想,保持政治觉悟性。同时教师对自己的工作要认真负责,关心学生,做好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其次,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技能。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对其他的知识也能有所了解,并能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此外,教育部门、学校要加大对教师队伍的资金投入,为培养良好的教师队伍给予经费保障。相关职能部门、学校还要积极引进教师人才,不断壮大和充实教师队伍。 

3.3 社会教育 

公民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点,社会与公民素质教育密不可分,它对其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公民素质教育要充分发挥社会的作用。 

(1)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在公民素质教育上发挥着主导作用,对公民素质教育的发展进行宏观的指导与调控,给其指明发展的方向。当前,我国公民素质教育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政府要加大力度发展公民素质教育。首先,政府要积极整合好社会各界的资源,使其优化配置,合理地为公民素质教育提供服务。其次,政府就公民素质教育的层次、结构、规模等方面的要求给予学校公民素质教育意见和建议,使其发展能够符合教育的规律。最后,政府要加大公民素质教育的物质支持力度,尤其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资金投入。政府除了正常的财政拨款外,要利用自身优势,在社会上寻找引资渠道,鼓励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捐款、筹集资金发展公民素质教育。 

(2)注重大众传媒的宣传与引导。随着时代的发展,大众媒体在公民素质教育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公民素质教育要充分利用大众媒体的职能和优势,大力引导公民素质教育,宣传其意义、内容和目的等,让人们认识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关注和支持公民素质教育。大众传媒对公民的人身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内容要有正确的引导,营造出明辨是非、惩恶扬善的社会氛围,对社会主义、爱国主义要大力弘扬,对于那些损害国家集体利益的行为,要坚决抨击,从而巩固公民意识,培养公民正确的行为规范,形成与他人共同的情感。 

(3)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法治建设过程是公民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路径。法律制定和修改过程中,作为公民可以通过合理的途径提出自己对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想法和建议。这是我们公民管理国家,参与国家活动的表现形式,是我们公民权利的有效体现,也是对公民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法治建设,除了法律的制定和修改,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法治教育,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就是普法教育,普法教育是对所有公民进行的普遍性法律教育,它告诉我们如何遵守和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提升了公民的法律素质,从法制层面实现公素质教育的功能,是公民素质教育不可多得的形式和途径。 

4 结语 

公民素质教育和我国公民整体素质息息相关,对我国加强社会思想道德建设、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中国意义重大深远。因此,公民的素质教育及体系机制建设也进入了一个重要的提升期。社会是公民个人组成的,公民在社会中既有独立性,又是社会共体性,公民素质是公民个体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公民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社会整体。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离不开公民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等。公民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系统的社会工程,引导公民自觉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完善和推动社会长效机制的建设。通过严格科学的教育和管理,不断提高公民的素质,培养文明行为,抵制消极现象,促进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促进我省政治、经济、环境全面协调发展。 

基金项目:2015年佛山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佛山城市升值进程中公民素质的提升研究,项目编号:2015-ZD08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强校工程”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类项目:城人之美——公民素质协同培育中心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5-KJX048 

参考文献 

大学生公民素质论文范文4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

目前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仍然存在着“教师讲条条,学生背条条,考试考条条”的“应试教育”现象,这就严重地干扰着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阻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对人才的培养

产生了不良影响。那么,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如何进行素质

教育?

一、改革课堂教学,实行堂上讲课渗透

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进行素质教育就必须改变过去“填鸭式”知识传授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形式上采用“读、讲、议、辩、练”相结合的方法,这样,“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知识素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讲述必修1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及第二单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时,通过学习和讨论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绝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和心理素质。

二、走出校园进行社会调查

思想政治教学受时间、空间限制,运用典型材料也不多,而且学生缺乏活生生的感性认识,因而必须走到社会大课堂参观、访问、调查,开阔视野。如,学完必修1《经济生活》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及对外开放等内容时,我们组织学生参观了本市最大的外资企业“恩平市锦兴纺织有限公司”和最大民资企业“锦江温泉”,让他们思考这些经济成分出现的原因、它们的性质如何、它们的出现会不会改变社会主义方向等问题。又如,学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这部分内容时,针对社会上某些人见利忘义、不顾社会公德等丑恶现象,要求学生认真调查研究,就“如何做一名合格公民”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调查,既能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认识改革开放,又能提高学生接触社会、认识社会的能力,分辨美与丑,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质。

三、邀请校外人士回校作报告

结合教材内容,可以邀请正、反两面的典型人物回校作报告或现身说法,用身边的事例说明观点,感化学生,提高自身的素质。如,学习宪法基本内容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后,我们邀请恩城镇河南派出所所长来校进行法制教育,冯所长用许多正、反典型案例说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一致性”,强调公民行使权利时必须自觉履行义务。遵纪守法,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既加强了学生的法纪意识,又提高了其思想道德素质。

四、课堂讨论和课外辩论相结合

中学生正处于依赖性向独立性明显转化的心理阶段,其求异思维和个性发展也相当突出。课本中许多观点他们不易接受,往往是逆向思维,十分偏激,有时甚至处于对立的思想状态。这就必须组织课堂讨论和课外辩论,使他们逐步认识、掌握真理。如,讲述必修2第六课《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许多学生对党内一些党员干部、贪污受贿、生活腐化等腐败现象十分反感,个别学生甚至怀疑党的领导,提出“中国是否可以多党执政”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课堂讨论和课外激烈争论,逐渐形成了“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共识。又如,对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学生也有不同看法,通过讨论和辩论使他们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提高了政治和思想素质。

五、举行“小论文”评选,演讲比赛

学习每单元后要求学生写“小论文”或心得体会,对本单元某一观点的正确理解或相反见解。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演讲比赛以班为单位,围绕某一中心观点上台演讲,以此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如,学习必修2第一单元《人民当家作主》和《民主与法制》一节时,我组织各班学生以“假如我是班长”或“假如我是市长”为题进行演讲比赛,各自讲出自己的观点、心愿、想法、建议,真正体现“小公民,做主人”的民利,培养学生的“参政”“议政”意识,提高他们的政治和心理素质。

大学生公民素质论文范文5

关键词:和谐社会;中国传统文化;公民素质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2-0178-02

中国社会科学院前副院长李慎之曾经指出:“为什么中国的现代化成就不大,以致被称为‘九死一生的中国现代化’?原因就在于中国始终没有能培养出够格的现代化的公民。”公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体,没有高素质的公民,就没有民主建设。每个公民只有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责任和使命,才能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获得健康的文化基础。当今社会人们呼吁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现代公民素质的缺失与社会发展不能和谐统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生哲理、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对现代公民健全的素质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因此认真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和特质,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结合的方法,对构建现代公民的人格素养,促进人与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现代公民素质的构成

现代公民素质指人的全面素质,特指的是与现代国家法律制度、政治制度相适应的品德、知识、技能和情感。从类型上讲可以分为八种,指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审美素质、劳技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素质只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与发展水平,人的心理活动是在遗传素质与环境教育相结合中发展起来的。人的素质一旦形成就具有内在的相对稳定的特征,所以,人的素质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质,在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

二、现代公民素质现状及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计划经济制度向市场经济制度的转变,对所有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特别是谋求生存发展的活动方式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也促进了自立自强自主的公民意识的觉醒和强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中国人在与世界的交流中,公民素质也有了深刻的变化和改观。如平等意识、环保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公共服务意识、风险意识等不断增强,社会心态和价值观念走向多元化、开放化和理性化等,可以说在总体上来讲,现代公民素质的状况是良好的,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诸如,民族精神淡化、理想信念模糊、心理素质有欠缺等等。面对这些问题,有识之士开始从我国传统文化中寻求能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因为其中承载着太多的人文素养。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美国著名学者爱德华・希尔斯在其名著《论传统》中认为,传统是围绕人类的不同活动领域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一种对社会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也是人类在历史场合中的创造性想象的积淀,它包括物资产品、思想观念、惯例和制度。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由思想家提炼出来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并转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稳定结构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国民品性、伦理观念、理想人格、审美情趣等精神成果的总和。这一说法有利于我们系统分析传统文化对于当代人的影响作用。

四、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公民素质培养的关系

现代公民素质的很大一部分构成要素是与当今政治、经济、文化的多元化息息相关的。世界的一体化造成了文化的相互交融,现代公民的知识、情感、品德也随之国际化;另一方面素质还受到先天禀赋的影响,我们的民族素质受几千年积淀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当今我们需要发掘传统文化对当代公民素质的影响,从而促进公民素质与我们的国情相适应,而不是在国际潮流中迷失自我的本性。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作用

中国在自己发展的长河中,形成了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寻找传统文化对现代公民道德素质提升的作用。

1.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了现代公民“仁德”风范的树立

“仁德”既是道德素质的核心,又是一种处理人我关系的重要准则,同时还是人生的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一方面当今市场经济的发展加速了社会体制的转型和人口的流动,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甚至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渐渐疏远,人际关系中的不和谐因素日渐增多。另一方面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发展不平衡,地区的贫富差距较大仍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再加之天灾造成的破坏作用,人人都能奉献一片爱心、扶危济困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在全社会提倡和鼓励仁爱的思想。因此,应该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君子人格的仁爱思想,并将此作为人之为人的最起码的处世道德原则。

2.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了现代公民礼节的树立

个人行为遵守“礼”是君子最首要的要求。礼不仅是政治制度和文教制度,而且是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人们立身行事必须遵循礼的原则。“治国为礼”(《论语・先进》),孔子认为礼是“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礼成了儒家认定的基本思想原则,在坚持礼的基本思想原则的前提下,儒家也奉行变通,而不拘泥于传统方式的一成不变。所谓“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继承与创新的观念显得尤为重要,以前人的经典为价值导向,并借此阐发自己的思想观点,在认同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推进现代人对礼节思想的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重塑“礼仪之邦”的美名。

3.中国传统文化与诚信、重义的价值观的关系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信则人任焉”。以诚待人,不仅是儒家君子人格的重要修养,也是一种最基本的商业道德,儒家的诚信待人的道德规范,应该而且可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的价值观,能够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有利于培养市场契约精神。诚信为本的伦理规范与市场经济中信誉至上的原则是相通的。

“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符合义的事,可以放心大胆地去做,反之则要坚决抵制。“义然后去取,人不厌其取”(《论语・宪问》),是指符合义的东西,你尽可去争取,别人不会讨厌你、厌恶你。又有“君子以义相褒,小人以利相欺”,“义”已成为了划分行为正当与否的标准。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公民思想素质的提升作用

思想素质是指人对社会善美丑恶以及其他现象的认识、行为和做法。包括思想认识、思想觉悟、思想方法、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素质。

中国传统文化促进积极入仕思想觉悟的形成、促进宽容、淡定思想的树立、促进“和”而不“同”的处世思想的树立。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了一种从容淡定,积极进取、有所作为,又洁身自好,保持自己人格独立和心理平衡的人生观。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是中华民族素质的集中体现。当今社会压力越来越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很多宽容、淡定思想可以为我们调节思想压力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等等都可以很好的调适自己的心理,将抑郁情绪导向乐观心态。孔子讲“君子和而不同,”这为处理社会中如何看待与自己不同的态度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中国传统文化重视整体利益的维护,以整体为思考单位,提倡协同,达到和谐。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公民和谐心理构建的作用

心理和谐是个人整体和谐状态的心理表征,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一种表现,也是促进人全面、自由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更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重要内容。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空前的社会变革,给社会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带来了诸如竞争加剧、就业形势严峻、贫富分化差距拉大、社会价值观念发生变异等矛盾和问题,这些因素都对和谐心理构成冲击。

目前人的心理不和谐的主要表现,反映在个人层面上,就是只看重眼前利益,缺乏长远的打算、急功近利;表现在社会层面上,主要表现为相对失落感和社会歧视心理。对很多人来讲,遇到挫折时,很容易将自身的失败转移到对社会的不满上,进而产生攻击行为,给社会和人们带来伤害和严重的社会连锁反应,引发社会焦虑,影响社会和谐。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被看成是世界万物的最高准则“道”,和谐是不同事物之间的协调统一、是适度、适合、恰到好处、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做到三个和谐,即自我和谐、人际和谐、天人和谐。天人不和,就会有天灾;人际关系不和谐,就会有人祸矛盾;身心不和谐,人就会有疾病。离开了和谐,社会就失去了秩序。费孝通先生曾把传统和谐文化之美归纳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极富启发意义。

(四)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公民政治观的影响

对和平年代的现代人来说,政治观主要的指一种深沉的爱国情怀。从古至今,各朝代各民族历经战乱分合,最终形成了现代中国的版图。爱国对现代人来讲已不同于以往的建立新中国,而是怎么好好地建设中国。从清代第一代留学生到今天,留学从一种学术强国的追求到一种全民时尚,相比较之钱学森先生不顾一切投入祖国的怀抱,今天的年轻人有多少在学成之后回到了祖国? 笔者认为这是政治观不正确不坚定的后果。

从古至今,忧国忧民的爱国忧患意识就一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些名言无不有着爱国情怀的深沉的烙印,体现了以天下振兴为己任的崇高精神和情怀。我们的中华民族是很富于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传统典籍中的很多名篇都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爱国主义上升到政治观的高度就是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新时代,公民的政治观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要继续秉承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为推进祖国进步和强大的精神,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公民审美素养的提升

人的诸多素质中,审美素质是人类种族和个体在一定发展进程中所积淀的关于美的基本常识、意识价值观和行为品格的总和。 审美素质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它敏锐地折射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变化和教育的影响。

一个民族审美意识薄弱,审美素质低下,审美崇尚错位或者扭曲,会危害到这个民族的生存环境,因为这是一种人文情怀的缺失,它的缺失会导致很多非人性的、非文明的、无爱心的、暴力性的心理长期存在,而持这种心理的人往往对自然的、艺术的、人文的、历史的事物持不尊重或不珍视的态度,往往将现实利益或个人私欲凌驾于上,最终造成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双重破坏和循环破坏。

审美能力作为公民综合素质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可缺失。一个会审美、热爱美的人,必定也是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人。现代公民的审美培养应该是一种内外兼修、兼容并蓄、格调高尚的审美情趣,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水平。笔者认为,传统文化的回归,是贯穿这整个过程的。

传统的文化对于我们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崇高的精神实质和信仰特色的,它不仅孕育了一个民族的独特气质和风采,还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国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

统的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这种含蓄委婉的表现形式是与中国文化的内在特征密不可分的,国画和书法艺术对“韵”的追求都是婉约高尚,处处流露出古人对自然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和对崇高的精神境界的追求,这对现代公民的影响都是有益的。

对于忙忙碌碌的现代人来讲,静心体会传统文化中的审美观点,吸取传统文化中的宁静、含蓄、内外和谐,对于我们人格的树立、生活方式的选择、乃至于生活环境的构筑、城市文化的建设都有莫大的益处。

五、结语

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来说,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显得尤为重要,要实现这一点,首先要求公民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人格追求、伦理观念等方面能够实现协同。只有公民具备了高尚的道德素质、自信豁达、求同存异的思想素质,才能将其外化为和谐的行为,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人们的价值体系中全面素质的提高,对维护和巩固统一的政治局面,增强民族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另外我们还要树立并增强竞争性意识,用它去充实传统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宗贵.中国文化导论[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

[2]程民生,龚留柱.历史文化论丛[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

[3]秋子.诸子百家处世之道[M].海风出版社,1996.

[4]南怀瑾.中国文化泛言[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5]钟明善.中国传统文化精义[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6]远志明.沉重的主体[M].人民出版社著,1997.

[7]姚晚霞.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8]汤一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M].中国和平出版社著,1988.

大学生公民素质论文范文6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后,媒介素养研究进入第三阶段,即“表现”范式阶段,认为媒介素养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讨论媒介的“表现”意义,包括媒介是怎样表现真实的,怎样辨析渗透其中形形的意识形态,培养批判的解读能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媒介素养研究进入第四代范式“参与式社区行动”,即对媒介的批判思考转为通过“赋权”“促成健康的媒介社区,而非仅仅指责媒介的不是”。媒介素养在西方兴起几十年来,理论研究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背景下得到丰富和发展。同时,媒介素养教育在各个发展阶段也以社会运动的形式展开。此后,由于官方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介入,针对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逐渐引起人们重视。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等国家先后把媒体素养教育纳入全国国内部分地区中、小学的正规教育课程。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在研究和实践上也取得了较多可借鉴的成果。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大陆学者开始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西方媒介素养的译介文章。

自1997年以来,媒介素养教育越来越受到传播学界的关注。在这个领域中,至少已经发表了800多篇论文或文章,并出版了若干教材。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有不少学者尝试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一些观点,但一般停留在对国外文献的追溯和描述,对我国的现状研究定性分析多,定量调查少,总体研究没有质的飞跃。我国高校学界已经在系统研究并推广媒介素养教育。当前北京、上海等少数高校有计划地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把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大学教学体系作了一些探索。山东大学从2006年开始面向全校大学生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通选课。总体看来,目前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处在摸索阶段,针对大学生所开展的媒介素养教育活动还很欠缺。地方高校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目的不明确,内容不系统,形式单一化,仅仅局限于表面。我国媒介素养研究总体上还不成熟。

媒介素养教育的社会背景全球化背景下社会转型。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面临社会转型,朝着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文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不同社会群体有各自的利益诉求,社会价值观多元化,公众参与社会事务的意识逐渐增强。另一方面,媒介信息传播过程、传播渠道、传播内容也处于变动状态,对受众带来不确定的影响。新媒介技术发展。科学技术发展使新媒介工具迅速普及化,极大地增强了信息传播的互动性,为公众通过媒介进而参与社会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方式。但同时,科学技术与人类意识发展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失衡,媒介被过度使用,传媒构建的“拟态环境”已经影响到人们对真实世界的感受和预设,进而影响到人们的行为,使得“拟态环境”社会化。多元化的大众传播媒介。我国近几年大众传播媒介形态、功能呈多元化,在不断满足社会变革过程中日益多样的媒介需求的同时,商业化、娱乐化的弊端也日益凸显。在庞杂的媒介信息面前,提升受众自身的选择、批判、使用能力显得十分必要。高校媒介素养现状大学生群体媒介素养现状。大学生群体具有求知、求新、年轻、有较高教育程度特点。在校大学生在媒介接触上一般持自由开放的心态,对新型媒体接受能力快,对传统媒介不排斥。

网络是学生经常使用的媒介,以获取信息、休闲娱乐为主要目的。在一项针对某高校500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表明,大学生媒介素养有以下特点:①对传媒理性认识欠缺。大学生对媒介的理性认识存在偏差,接触媒介具有明显的实用、功利倾向。媒介知识薄弱,运用能力不高,较少学生通过媒介互动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大学生中比较了解传媒相关知识和有过媒体实践经验的仅占少数。②媒介道德水平有待提高。大学生对媒介不良信息的“免疫力”有待提高。大部分学生无法抵御媒介暴力和媒介色情诱惑。部分大学生法律意识和自律意识不强,对国家有关新闻出版、知识产权、网络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不甚了解,对利用媒介进行信息传播、侵权盗版行为虽有认知,但在使用媒介时存在比较严重的失范行为。③媒介批判能力不足。大学生对媒介有一定的信任度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对媒介有依赖性,对媒介信息的辨别、分析、质疑能力较弱。学生能普遍认识到媒介对其知识构成产生影响,但在价值观等较为深层次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力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充分。教师群体媒介素养现状。在媒介素养教育过程中,高校教师既是受众又是教育者,因此高校教师自身媒介素养状况需要引起关注。当前高校教师在媒介使用上,相对学生而言,主要以电视、报刊传统媒介为主。年轻教师中网络媒介使用相对普遍。媒介使用主要以获取信息、学术资源为主。高校教师群体思想成熟,对问题有个人独立的分析判断,面对媒介信息有较强的辨别、思考能力。高校教师的媒介素养是由其自身文化背景决定,在日常媒介接触过程中自发形成对媒介信息的解读、思考、批判能力。但是,大部分教师缺乏对传媒的相关知识,没有传媒实践经验。对媒介素养认知不多,甚至很多教师不了解媒介素养教育。

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多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大学生素质分为专业素质、思品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身心素质、劳技素质多个维度。普通高等教育的素质教育重点是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强调大学生要进行本专业以外的人文与科学知识教育,力求从这些教育与浸染中把握多学科的思想方法,综合运用多学科思想方法发现问题、认识问题,不断提高分析批判的能力、独立思考与综合创造的能力。“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中的“literacy”的英文本义为“识字、有文化和阅读写作的能力”。媒介素养在现代社会是识字、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延伸,属于个人基本素质范畴,是一种对认知、认识和批判能力的启蒙。培养学生对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以及制作和生产媒介信息的能力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通过媒介素养教育,能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分析批判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有助于思想品德素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