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管理工作计划范例6篇

人力管理工作计划

人力管理工作计划范文1

一、**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简要回顾

(一)加强用工招录管理,选拔吸纳高素质人才。出租车司机队伍是我公司核心员工队伍的组织部分,为了促进司机队伍健康发展,根据公司有关规定,积极开展用工招录工作。精心制订并招聘信息,严格对报名人员开展资格审查,通过应聘人员的个人申请、笔试、面试、答辩、选拔等形式,依据应聘人员总成绩以择优选聘的原则,把真正优秀的司机人员选拔到司机队伍中来,使司机队伍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二)加强岗前培训工作,提高员工业务水平。根据公司关于岗位培训的目标要求,为了全面提升司机队伍整体素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力开展新招录司机岗前教育培训,培训率达100%,全面完成了公司下达的教育培训指标。与此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规定,发挥教育培训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培养了司机队伍学业务、学技术的自觉性。

(三)加强人才管理工作,打造核心员工队伍。实施了绩效管理,协助安全管理部门制定了安全责任制的绩效考核办法,充分发挥绩效管理的激励作用,促进了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加强车辆安全管理,杜绝交通责任事故,认真落实有关规章制度,以本着对企业、对员工高度负责的精神,抓好车辆安全管理,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车辆安全管理办法,有效地促进了车辆安全管理,有效减少了交通责任事故的发生。

(四)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加强了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强化敬业精神,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服务水平,切实做到了思想稳定,爱岗敬业,务求实效。加强了作风建设,培养良好的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了贯彻力和执行力,为基层和员工服务的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面临的主要困难

**年,我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公司的士司机整体素质相对较低,影响了公司健康经营发展。二是司机招录用和岗前、岗位培训面临各方重视程度不够,参与积极性不高等困难,造成难以有效吸纳更多高素质司机、新招录司机岗前培训效果不甚理想的问题。三是公司对安全管理的要求和优质服务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问题,有待创新机制,做到安全管理的同时,促进优质服务。

三、2009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思路及建议

2009年,公司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公司上下的共同努力。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将着重围绕高素质司机人才的吸引和培养,推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精细化、规范化开展工作,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促进公司不断持续健康经营发展。

(一)加强人才招募工作,吸纳更多优秀人才。改变思路、拓宽渠道、提高质量,招聘引进更多优秀司机人才和管理人才。优化岗位与职责,认真做好公司各部门各职位的工作分析,依据岗位要求和基本用人原则以及合理搭配的原则选择人员,使组织机构精简高效,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和合理配置。

(二)大力加强员工培训,提升员工队伍整体素质。做好人事档案的科学治理和员工信息分析,以此做为依据做好各个员工的现阶段情况汇总分析,做好每个员工的提升计划。在此基础上,大力加强员工岗前知识培训、岗位技能培训,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

人力管理工作计划范文2

关键词:地方审计机关;审计计划;管理

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完善的审计计划的制定,审计计划管理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是审计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管理包含组织目标的制定,也包含目标达成具体措施。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地方审计机关面临着特殊的内外部环境,因而加强我国地方审计机关审计计划的管理工作,是做好全部审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关系到审计机关监督职能的有效实施,关系到社会和谐发展,更关系到我国审计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

一、审计计划管理的现实意义

审计计划管理是审计组织制定审计计划并组织计划的实施,进而对计划的情况进行检查的一系列活动过程,是为调和审计任务无限性与审计资源有限性之间的冲突,从而整合审计力量而产生的。其对审计资源的合理利用、审计工作责任制的有效落实和整个审计业务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有着重要意义。第一,有利于规范审计程序。审计程序是为完成审计工作而制定的详细步骤,审计业务繁杂琐碎,制订完善的审计计划,明确审计工作的具体程序、步骤和目标,有利于指导审计工作顺利实施。第二,有利于整合审计资源,保证审计工作的效益性。审计机关的审计任务是无限的,通过审计计划管理,将有限的审计资源统筹安排、合理配置,可以发挥审计监督的最大权威。此外,以最低成本获得最大收益是任何组织都追求的目标之一,科学合理的审计计划管理有利于降低审计成本,节省审计机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提高审计效益。第三,有利于提高审计质量。审计质量是评价审计工作过程及其结果优劣程度的标准,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受各种环境和自身因素的影响,审计风险不可避免,但周密的审计计划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风险,减小损失程度,提升审计质量。

二、地方审计机关审计计划的管理现状

(一)地方审计机关审计计划管理的成果

我国审计机关自20世纪后期组建以来不断发生变化,目前地方审计机关面临着独特的内外部环境。在经济社会转型背景下,我国地方审计机关的使命和任务、管辖的审计对象、审计机构及人员和技术、组织文化等方面都在不断发生变化。经过二三十年的努力,我国地方审计机关计划管理工作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包括各省、市、县审计计划制度的建立、审计计划动态管理的施行,还有的审计机关对审计计划管理进行创新,如建立信息数据库和审计项目可行性研究及评估,跟踪审计、联动审计等新审计组织实施方式的实践等。

(二)地方审计机关审计计划管理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地方审计机关的审计计划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是一种粗放式的管理状态,并未形成科学系统的管理体系,审计计划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

1.组织目标不明确

编制详细明确的审计计划是审计管理工作的首要出发点,但许多地方审计机关对自己的审计目标和将要开展的审计工作没有准确的把握和定位,不明确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相关方针政策以及我国审计工作发展纲要,造成在制订审计计划时缺乏明确的导向和具体的目标。影响审计目标和审计计划制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社会需求、审计能力等,但地方审计机关存在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不了解、定位不准确和党政领导意图不清晰等问题,在制订计划书时敷衍了事,指导思想死板、笼统等,这些都使审计计划缺乏条理性,各审计目标之间断节等,难以发挥整体效应和审计应达到的效果。

2.对宏观趋势把握不够

地方审计机关虽然可以针对当地的情况开展审计计划管理工作,但必须基于对宏观社会背景和国内外环境得考虑。地方审计机关有些领导和工作人员不善于观察社会发展动向,对当今的社会走势和经济发展动向也不了解,这就导致地方的审计机关对当地审计工作的开展缺乏全局考虑和长远规划。此外,还出现一些重年度计划而轻中长期计划的现象。现行的审计计划管理模式要求各级审计机关在年初必须制订年度审计计划,以保证后续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并确保计划的顺利完成。在对宏观趋势把握不准的情况下,很多地方审计机关制订计划时缺乏长远考虑,主观意愿太强,甚至还有些没有制订中长期的审计计划,这就使得审计计划在年度衔接上脱节。

3.计划编制程序简单,执行随意性大

随着审计监督领域的拓展,地方审计机关的任务也越来越重,简单的计划编制很难应付大量审计工作的要求。有些地方审计机关在制订计划前缺乏实证材料和调研分析,审计计划仅仅是一般性的汇总而缺乏创新点,年初的审计计划可能存在考虑不周、编制不够严谨等问题,导致地方审计机关工作人员在具体执行时不加重视,领导审批不严,对审计机关的计划执行监控不力,监督和指导工作未落到实处。甚至有些单位或行业长期得不到审计,出现审计盲区现象,年终总结、考核和奖惩机制不到位等,这些都影响到审计计划工作的执行。

4.计划管理手段落后

有的地方审计机关计划管理理念比较落后。其一,存在重计划轻可行性现象。制订审计计划后就严格按照计划执行,而对计划是否施行则很少重视。因为审计计划是在年初制定出的,由于缺乏长期计划的指导和许多不可控因素的出现,导致审计机关相关工作人员对计划的可行性没有深入研究,对于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对象、审计时间安排等是否合理等问题不得而知。其二,地方审计机关的领导和计划管理部门仍秉持传统的管理理念,而较少引进和采用现今的审计技术和计划方法。例如,在网络时代,引进网络计划方法,用信息技术来管理审计单位信息以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改进审计方式;用环境预测技术、风险分析技术、方案评估方法等提升审计机关的效率等。但大多地方审计机关没有将这些因素充分考虑进去。

5.人员素质较低,统筹协调能力缺乏

审计计划管理主要是为了改善审计机关的内部管理,对被审计对象的信息资料进行搜集、分析整理和利用。在信息化时代,对审计计划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但一些地方审计机关负责审计计划管理工作的人员大多没有专业的管理理论知识和审计经验,甚至还存在行政后勤人员接管审计计划管理工作的现象,能力较高的都被安排到其他部门,审计任务安排不合理、不平衡,导致对审计计划缺少通盘考虑。

三、改进我国地方审计机关审计计划管理的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审计事业也不断深入发展,对审计计划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方审计机关要更好履行职能,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必须改进审计计划管理工作。

1.突出审计计划管理的重要性

审计计划管理在审计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不同的审计环境对审计计划管理有不同的要求。因而,它没有固定的模式,各地方审计机关在开展审计计划管理工作时,必须遵循科学性、全面性、目的性、审慎行和可操作性的基本要求。一方面,地方审计机关的领导要提高对审计计划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大精力投入,积极指导和谋划工作计划,将计划管理工作真正作为审计管理的首要任务来完成;另一方面,审计计划管理工作需要集体合作和全部工作人员参与,因而,要不断强化人人参与审计计划管理工作的意识,广泛借鉴和吸收集体的智慧,发挥全体工作人员的潜力。

2.健全审计计划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

针对我国审计计划管理不够健全、专门人员不足的情况,有必要建立专门的审计计划管理机构,完善审计机关内部组织结构,充分发挥其统筹全局的作用。同时,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尽量增加具有管理学、经济学背景和宏观意识等的人员,满足管理理岗位的需求。

3.注重编制审计计划的前期调查

地方审计机关要编制合理的审计计划,有赖于前期的资料搜集和调查工作。其一,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宏观国际国内环境,把握社会发展趋势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借鉴国外制定审计计划的先进经验,综合前期的审计情况等,制订出科学合理的审计计划,更好确定审计目标、范围和重点等,提高审计计划的可行性。其二,社会在飞速发展,审计工作的审计对象等也在不断变化,在审计工作实践中要充分考虑审计对象的变化特点,审时度势,提高审计计划管理的针对性。

4.充实审计计划内容,改善审计计划管理流程

审计计划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首先,各地方审计机关在制订审计计划时,要加强计划实施的连贯性和衔接性,制订中长期审计计划并建立数据库,融年度审计计划、中期审计计划和长期审计计划为一体,充实审计计划的具体内容,包括作业计划、战略计划和指导性计划等,完善审计计划体系。其次,各地方审计机关要制定完善的审计计划管理流程,将制定审计计划和实施审计区分开来,制订完整的审计计划流程并将其固定下来,提高审计计划管理效率;再次,为完善审计计划管理工作,地方审计机关须创新审计计划手段和技术方法,发挥信息化系统在审计计划管理中的作用,积极引进环境预测技术、风险分析技术等先进审计计划方法。

5.完善审计计划的执行反馈与调整

审计计划下达后,各单位就必须确保完成任务。一方面,下级审计机关要及时向上级审计机关反馈计划地执行情况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肯定已有的审计成果,并及时调整审计工作中不适宜方面,为改进审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解决之策;另一方面,执行审计计划时,各部门要加强交流沟通,增加各部门间的互动频率,及时向上级汇报审计情况,以保证调整审计计划中的不当之处。

结语

改善审计计划管理工作,首先必须提高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这是因为审计计划管理是审计管理的第一道工序。当前,我国地方审计机关在审计计划管理问题上仍存在一些不足,因而加强和改进审计计划管理尤其重要,这对提升我国地方审计机关的审计效率、整合审计资源、降低审计风险等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悦.我国地方审计机关审计计划管理现状分析与改进构想[J].审计研究,2006,(1):7-10,24.

[2] 涂茜.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审计机关审计项目管理研究[D].成都:西南大学,2010.

[3] 胡志勇.我国国家审计管理机制创新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6.

人力管理工作计划范文3

关键词 企业 人力资源 规划 协调 信息

一、引言

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管理,人力资源规划就是针对企业的员工设计相关的计划,实现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提升,业务技能的有效提升,最终实现提升企业的全面发展。

二、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理念

人力资源规划就是针对企业的员工,设计有针对性的人才招聘计划、培训计划等,根据员工的基本素养,设计不同层次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计划。从而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优化工作效率。人力资源规划是一个长期的企业人才成长计划,这一规划工作细致程度充分体现企业重视人才程度,符合企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一份合理、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可以帮助企业提升员工管理的有效性,实现员工对企业向心力的不断增强,员工与企业构建更为和谐的关系。

三、人力资源规划的问题

(一)企业缺少目的明确的规划

在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规划可以有效构建企业员工技能培养的计划,对企业员工的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然而在一些企业中,人力资源规划只是一个纸上谈兵的空话,很多的企业在人力资源规划的过程中,没有注重长期目标和近期规划的有效结合,只设计了长期的规划,但缺少将这一长期规划落实的措施,有一些规划目标相对比较模糊,这样就给最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问题――缺少目标性。

(二)规划缺少与时俱进的优化机制

由于社会在不断进步,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企业管理也需要不断跟进形势,从而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同步发展,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工作也需要不断实现规划上的有效调整,从而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然而现实中有些企业不能有效调整自己的规划,从而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形势。虽然规划设计之初与时展贴合比较紧密,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很多规划设计的内容已经不符合现实的需要,可能造成规划落实存在一定的难度。

(三)企业部门之间在规划设置中缺少必要的互动性

由于人力资源规划工作是关系到企业全局发展的重要计划,不仅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还需要企业各个部门的有效配合。不同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最终实现人力资源规划的顺利落实。然而企业在人力资源规划的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没有调动更多部门参与的积极性,只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一家在进行这一项工作,因此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难度较大。

(四)人力资源规划的专业人才不足

人力资源规划是一个相对专业的工作,需要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员应具有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和水平,可以有效协调人际关系。然而在实际中,可以完成人力资源规划的人才较少,企业难以制定出系统、具有针对性的规划方案,企业所设计出来的人力资源规划一般都是全凭经验设计出来,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难以实现。

四、优化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工作的应对措施

(一)细化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各级目标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规划的目标设计是最为关键的内容,因为不断拓展人力资源规划的目标性,可以实现企业员工的针对性管理,对企业人才引进和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需要进一步细化人力资源规划的各级目标。一方面,需要明确长期和近期规划目标,针对本年度人才招聘计划和长期的企业人才结构优化进行对接,实现每年的人才招聘符合长期的企业人才结构调整目标。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细化各级规划的目标。目标的明确性可以实现最终工作落实的有效性,可以考虑自己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否符合最终的规划目标。

(二)构建企业人才资料系统

运用大数据的概念,提升信息技术对人力资源规划的依托作用。因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需要进一步考虑社会时代变化,需要与时俱进,才能有效提升企业在人力资源规划方面的有效性。依托信息技术的大数据理念,帮助企业构建与时代同步的人力资源规划方式。通过提取互联网上人才市场变动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得出今年人才市场的专业供需变化,从而对本企业的人才招聘规划进行有效指导。因此企业需要依托信息化技术,融入大数据的管理理念,不断建立企业自己的人才资料系统。

(三)优化企业部门之间在规划工作中的互动性

企业不同部门之间需要加强相互沟通,不断提升部门间的协调性。人力资源规划工作不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一家的事情,需要不同部门在人力资源规划中的参与积极性,因为人力资源管理需要进一步突出人才的培养,这一培养计划的落实需要针对不同业务部门人员的工作性质进行设计,针对具体的工作技能需要,只有各个部门自己可以有效掌握,因此在这一人才培养规划中,各个部门需要针对自己部门人员需要提升的技能进行有效梳理,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从而实现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同时,在规划的落实过程中,不同部门参与主动性的提升也是可以加快规划实施的进程。

(四)加强对人力资源规划人员的专业培养

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规划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拓展企业对规划人员的专业技能教育,对员工激励的有效措施、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则性等培训,不断强调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性。企业通过不定期给人力资源规划人员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培训讲解,可以有效提升他们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拓展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相关制度、法律的学习,只有了解制度、法律要求,才能实现有效的管理认识,面对制度、法律,人力资源人员都会产生一种敬畏心理,这样可以提升他们的工作责任心和态度。

五、结语

企业的管理重点是员工,突出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可以帮助企业捋顺企业员工之间的关系,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企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人力资源规划的有效性是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有效计划,稳步推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在编制和实施规划的过程中,企业需要细化各级规划目标,构建自己的人才信息资源,提升企业部门之间的协调性,从而实现企业人才管理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为新绎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娄雅婷,彭剑锋,等.集团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探析[A]. 2012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Social Science(ICASS 2012)[C]. 2012(02):189-190.

人力管理工作计划范文4

一、严抓组织领导,明确工作目标

我局坚定不移的贯彻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认真落实劳动系统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为确保我局计生工作职责,加强对局属各单位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成立了劳动保障部门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局主要负责人任组长,下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建立健全计生工作档案。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单位都根据各自的工作任务,认真做好本部门、本单位的计划生育工作,明确责任目标,积极配合计生、妇联等部门做好监督检查工作。局计生工作领导小组还对就业服务管理中心、失业保险管理中心、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农村养老保险中心、计生专兼干的职责做出了具体的规定。

二、严抓宣传教育,落实基础工作

根据市、县计生部门要求,坚持把学习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规定》摆在宣传教育工作的首位,严格按照《县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细则》开展各项计生工作,多次在各类工作会议中传达国家、省、市、县计生新政策、新规定、新精神,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落实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相关政策的通知》,建立健全劳动保障部门计划生育工作的利益导向机制,积极落实各项计划生育各项优惠政策,促进单位人口和计生工作健康发展。

三、严抓日常管理,规范工作资料

根据县计生管理部门要求,我局2011年共组织了2次已婚育龄妇女孕检的体检工作,积极配合县计生部门,围绕搞好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进一步更新完善了档卡资料,做到台帐齐全,运行及时,确保国家、省、市、县计划生育管理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和经常性管理到位。

四、严抓流动人口管理,加大工作力度

2011年我们进一步强化了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认真履行劳动保障部门在计划生育综合管理工作中承担的职责任务,完善和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有关政策,我们重点做了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大对外出务工人员的计生管理力度。为贯彻落实好国家和省、市劳动保障部门关于民工有序流动的有关文件精神,从源头做好民工有序流动和劳务输出工作,我们每年都以此为契机,将劳务输出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并依据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省人口计划生育条例》,制定了《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计划生育工作的若干规定》,对外出务工人员和外来人员来我县就业提出了具体的管理办法。

二是通过规范劳动用工行为,配合计生部门做好对流入人员的计划生育管理。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的发展,私营企业日渐增多,为社会提供了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员来我县就业,但同时也增加外来人员计划生育工作的难度。我局严格按照计生综合管理职责,认真贯彻落实《劳动法》和《市劳动用工管理条例》,采取行政和法律手段,逐步规范我县境内各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积极配合计生部门和店埠镇认真检查外来人员计划生育证明。

2011年,我局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人口和计生工作全局,以构建和谐的人口状况为目标,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重要会议精神,抓好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等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贯彻落实,继续以中央提出的稳定低生育水平为中心,努力把我县劳动保障部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推向新阶段。

为此,2012年我局将重点做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贯彻落实年初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大《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规定》及其配套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强化依法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真正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

(二)继续坚持以宣传教育为主、以预防为主、经常性开展计生检查和抽查并及时整改工作为主的“三为主”方针。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公益性宣传,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认真贯彻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积极组织单位计生专业人员宣传培训工作等,并以多种形式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宣传画等形式,广泛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形成良好的宣教氛围。

(三)强化法制建设,提升依法管理水平。规范计划生育基础管理,加强重点对象的管理,严格控制违反政策生育。对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单位和人员要严格追究法律责任。对工作不实,弄虚作假或违法违纪的单位或个人,一经查实,严格从重从快上报处理。

(四)加强日常管理,完善档卡资料。继续做好我局机关各科室与局属各单位检查工作,由计生专干带队,做到无漏检、无替检。进一步规范档卡资料,台帐齐全、运行及时、准确上报,切实做到节育措施落实到位和经常性管理到位。

(五)继续加强对挂户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对过去接受“农专非”转户人员的户主要作为挂户者计划生育的责任人,承担计划生育监护职责,户口接受单位要同挂户者签订计划生育合同,接受户口所在单位定期组织的孕妇检,不断完善齐抓共管措施,推进综合治理工作。

(六)建立计生管理台帐,并按要求将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生育情况、节育措施、孕检情况、联系方式等登记清楚,专柜保存;同时发现问题及时与辖区计生部门联系。

(七)抓好配套制度建设,加强计生队伍建设,确保计划生育各项责任目标的完成。积极确保计生工作“三到位”的落实(即: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制定人口计划和工作目标,签订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把目标内容进行分解、细化、落实到人。并将县计划生育部门对我局的目标管理考核结果作为部门年终奖惩的重要依据。下属各单位要加强对计生专兼职人员关心和培养,保持计生专兼干的相对稳定,要确保必要的计生经费的投入,建立符合要求的计划生育办公场所,全力支持计生专兼干的正常工作,为计生专兼干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人力管理工作计划范文5

一、提高认识,落实责任,有效加强了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工作的领导

镇党委、政府高度高度重视流动人员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坚持把此项工作列为事关社会稳定的大事,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紧抓好。

㈠明确责任。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是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外来人员在创造财富的同时,政府有责任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服务,包括计划生育工作方面的服务。镇政府每年与各村(居)、兼职责任单位签订《XX镇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各部位和单位在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中的职责,规定了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一样实行“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同考核”的“四同”管理,加大对流动人口计生“一票否决权”执行力度。各部门和单位均成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领导小组,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流动人口日常管理工作,并根据自身单位的职能和上级的有关指示和要求,制订本单位的流动人口管理实施细则,建立了各项工作制度,按计生兼职责任单位的有关要求,建立健全计划了生育档案和相关资料,为做好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㈡加强协调。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上,与各职能部门、有关单位的工作要求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矛盾。不论对这些矛盾的看法是否一致,协调的过程和结果都有赖于党委、政府的协调工作。正是由于党委、政府始终重视流动人口的计生管理工作,才使得派出所、学校、医院等兼职单位,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计划生育工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配合,使计划生育工作重心下移到村(居)这一措施得到更好的实施。

㈢加大投入。镇党委和政府在近几年,每年都增加计生经费,大致是每年递增——%,至2008年已是——多万元;同时进一步改善服务环境,购置B超机、妇科治疗仪、乳腺检查仪等医疗设备,提高服务质量;在国家实行免费项目前多年,我镇已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实行免费。

三、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积极构建了流动人口计生管理的综治网络

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是对流动人口管理实行分工协作、齐抓共管、通力合作、密切配合的管理,即各职能部门在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中,落实自己的责任,逐级负责,明确责任,互相配合。镇人口与计划生育办公室作为具体负责计划生育工作的单位,在抓政策的落实方面上负有主要责任,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到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工作中来。各职能部门由于工作性质不同,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方面所起的作用也有所不同,按照镇计生领导小组《关于转发市10个计生兼职委员单位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实施细则〉的通知》的要求,认真履行本职能部门的职责,实行“一证先行,无证否办”制度,并建立“信息通报制度”;积极探索构建以宣传教育为基础、以综合治理为核心、以优质服务为依归,三位一体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宣传—综治—服务干预模式,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有效实现了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综合治理。

二、创新举措,狠抓落实,有力确保了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经过多年来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我镇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工作通过结合实际,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并认真加以落实,促进了我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㈠制订切行可行的工作计划。把握党政领导“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这个关键,以参与优质服务(具体活动)为契机,在对全镇流动人口育龄妇女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使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工作目标明确,措施到位,有力促进了此项工作的开展。同时,在各村、居的协助下,不断完善了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工作档案,真正实行了流动人口计生的分类、动态管理。

㈡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多次组织人员上街开展生殖健康咨询活动,广大群众踊跃参加,文艺演出自愿报名,形成了全社会关心计生工作的良好氛围,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结合流动人口多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实际,开展“计生宣传进企业”活动,将计生政策、生殖保健宣传溶入到企业对员工的管理当中,深入全镇企业举办了宣传及生殖健康讲座,提供计生宣传资料、避孕药具和技术服务,使广大员工的安全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有部分企业已将计生政策作为员工岗前培训的一个内容,令计生宣传更为及时、有效

㈢提供优质高效免费服务。坚持以人为本,从维护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以“三查一服务”为切入点,深入开展避孕节育的“知情选择”,结合计划生育“普查普治”工作,努力改进服务方式,提倡进村入户、主动上门服务,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水平,实行“四同”(即: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同考核)管理,建立“以块为主,条条保证,条块结合”的属地管理机制,实行分类管理,明确重点管理人群是已婚育龄妇女、加大对流动人口的宣传力度,免费为流动人口提供避孕节育和补救措施服务。

㈣加强了计生队伍建设。一方面,在现有基础上加强计生专业队伍业务培训,结合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工作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在计生例会上进行分析,互相交流,集思广益,在更好开展工作的同时,更进一步提高队伍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增配计生指导员,成立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站,实现定岗定编,在计生协会的配合下,积极开展工作,对流动人口计生实行专项管理。

人力管理工作计划范文6

关键词:全面计划管理;火力发电企业;应用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2008903

1全面计划管理概述

全面计划管理就是企业通过计划这个管理手段,将企业生产、销售、可持续发展等各个环节统一起来,为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这个目标而进行的综合性管理工作。全面计划管理的特点是全方位的、全过程的和全员性的。

企业是由劳动力、劳动对象、劳动手段、资金、信息五个生产要素(子系统)组成的。为了合理地组织这五个生产要素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必须建立管理层次,设置职能部门,划分生产阶段与环节,以达到有效管理的目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既包括生产活动过程,也包括流通活动过程,所有这些活动的好坏,都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经营总目标——综合经济效益的实现。全面计划管理就是要求企业不同层次、不同部门、阶段与环节的活动,都必须服从于企业的目标与要求。

全面计划管理是以全企业、全过程和全员管理为特征的,即是由企业全体职工都参加计划的制定,执行和检查。企业的生产经营总目标及其计划均分解落实到每个人,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工作计划,并且都能纳入企业统一计划的轨道。

全面计划管理的具体实现必须通过管理工作目标化和计划管理系统化来进行。

管理工作目标化,是指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和管理工作都要有一定的目标。即在全企业范围内建立多层次的目标管理系统,企业不仅要制定长期,中期和短期的生产经营总目标,而且还要按层次制定保证一级目标得以实现的二级目标,以及制定保证二级目标得以实现的三级目标。目标从高层到低层应逐步具体化。企业的各部门也要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总目标制定出自己的目标,如产品生产目标、产品销售目标、技术服务目标等。这样,企业不仅有纵向的,多层次的目标系统,而且还有横向的,各个部门的目标系统,形成纵横交错的目标网。企业内部上下左右都用目标组织起来,成为统一的行动计划来指导各级,各环节,各部门和每个职工的行动。

计划管理系统化,是指计划管理的内容,手段要全面配套,形成系统。即计划指标系统化、计划内容全面化、信息资料系统化。

计划指标系统化,是指企业的计划指标应该是全面的,即它不仅有经营、生产、技术方面的指标,还应该有教育、服务、生活等方面的指标;不仅有数量指标,还应该有质量指标;不仅有考核指标,还应该有控制指标;不仅有企业的综合指标,还应该有各职能部门,各生产经营阶段的具体指标,也就是要把反映企业各方面经济现象数字特征的各种既不相同又有联系的计划指标综合起来,构成完整的计划指标体系来加以制定、执行和检查,才能反映生产经营活动的整体及其内在联系,才能反映企业全面计划管理所要达到的全部目标。

计划内容全面化,是指计划不仅应该有各种计划指标,还应该表明要求干什么,确定由谁来干,规定什么时候干,怎样干,如何考核等。即还要指定贯彻执行者,规定时间进度要求,确定工作方法和措施。计划不进行控制,就不能起到指导生产经营活动的作用;如无计划,执行控制也就失去了依据。

信息资料系统化。企业制定计划需要有足够的外部与内部的信息,在贯彻执行计划时也要了解市场需求变化,内部各单位计划完成情况等信息,以便根据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进行控制。企业实行全面计划管理,就必须建立完整的信息系统,完整、准确、及时、科学地搜集、整理、检索、保存和传递有关信息。

2火力发电企业中全面计划管理的内容

火力发电企业是一个将能源进行二次转化的企业,即将煤炭转化为电力,而电力的不可储存性也导致了火力发电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必须是同步的。作为预先筹划全局,获取效益最大化的全面计划管理方法就因此在火力发电企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最基础的火力发电企业在当前的经济体制下,发电厂一经建成,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年获取效益最大化。因此,火力发电企业中的全面计划管理,往往是指年度的全面计划管理。根据火力发电企业的生产销售特点,全面计划管理主要应包括生产经营计划、生产技术指标计划、检修维护项目计划、安、反、技措项目计划、技术监督项目计划、科学技术进步计划、人力资源计划、党群工作计划。如有扩建计划,还应包括基建投资计划。

其中生产经营计划是其核心,其他计划是生产经营计划的辅助或补充。

具体地来说:生产经营计划主要是从宏观上来把控火力发电企业全年整体生产经营走向,明确公司生产经营工作的奋斗目标。按照火力发电企业的特点,其内容应包括安全目标、主要生产经营目标(发电量、综合厂用电率、供电煤耗、入炉标煤单价、费用成本、利润、资产负债率、二氧化硫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主要生产经营目标完成措施计划等。

生产技术指标计划主要是从机组自身实际出发,在当前外部市场环境下,合理运用管理手段、节能降耗技术手段,采取最佳的运行方式,使机组自身技术参数达到最优值或设计值,保证机组自身消耗最小,使机组的经济性最优,是确保全年生产经营计划完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应包括指标参数分解表(负荷率、机组效率:即汽机效率或热耗、锅炉效率、汽机真空、凝结水温度、给水温度、锅炉氧量、锅炉排烟温度、补水率、主汽温度、再热汽温度、再热减温水量、污染物排放绩效、油耗、水耗、生产厂用电率等反映机组经济性的参数。)、上述指标完成计划采取的措施和效果、负责人等。

检修维护项目计划是以提高机组可靠性,保持或修复机组功能和经济性为目的,充分发挥点检定修管理职能,为持续不断提高检修维护水平,综合提升公司设备管理能力而进行的指导性计划工作。是生产经营计划中收入、成本列支计划的基础之一。其内容应包括机组或设备可靠性分析、检修计划项目、维护项目计划、完成检修维护项目计划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等。

安、反、技措项目计划主要是为保障设备和人身安全,提高现场设备、装置安全性、合理性、经济性而进行的投资计划。是生产经营计划的主要补充部分。其内容主要包括立项理由、预算费用、投资后的效果、计划实施时间等。

技术监督项目计划主要是为保障设备安全、经济状态,保持设备状态处于可控、在控而进行的定期工作计划。其主要内容包括化学、节能、金属、环保、热工、振动、绝缘、继保、电能质量、计量等。

科学技术进步项目计划主要是为解决生产经营实际中遇到的难度较大、技术要求高或火技术复杂的问题以及践行行业的新理论、新技术的应用而进行的科研或技术改进项目计划等。

人力资源计划主要是为了提高人员技术技能、管理水平,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而开展的工作计划等。

党群工作计划主要是为了保持职工队伍稳定、提高员工思想认识,构建和谐企业而制定的工作项目计划等。

3火力发电企业全面计划管理体系

全面计划管理是全员参与,全过程的工作行为。因此应首先建立全面计划管理组织机构,以规范全面计划的编制、落实和奖惩,使计划的制定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实际生产情况,能切实地覆盖和指导生产经营全过程。

全面计划管理体系应包括组织机构,计划编制、审批制度,计划落实、监督、反馈制度,计划调整制度,奖惩制度等。

(1)发电企业的全面计划管理组织机构一般是为更好地组织各生产经营职能部门协同参与全面计划管理,共同做好生产经营工作,实现利润最大化而设立的。全面计划管理机构,应形成以公司计划、生产、经营、教育、党群生活等各个职能部门为基础,以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最终决策的组织机构。该机构的组成人员必须具备必要的检查、监督及考评职责和能力。同时具备全面掌握和了解生产经营各环节的职责和能力。

(2)计划编制、审批制度。全面计划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全面计划的编制和审批。全面计划是企业全年工作的纲领性指导文件,是对企业应达或需努力达到的生产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约束性文件。只有一份切合实际且又可以执行的计划才能满足企业效益最大化的要求。因此计划的编制对企业的全年工作至关重要。企业全面计划的编制应形成“两上、两下”的编制工作机制。即在年末的一个时段,全面计划管理组织机构全面计划编制要求,由各分管业务部门对全面计划中各自负责的部分进行计划需求的全面分析,预测未来一年的生产经营走势,初步编制业务计划目标,上报全面计划管理办公室,形成“一上”。全面计划管理办公司综合平衡各业务部门的业务计划目标,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战略,提出企业的各项主要生产经营计划目标,经决策层同意后,向企业各业务部门,形成“一下”。各业务部门依据主要生产经营计划目标编制业务指标的分解计划和完成措施,并上报全面计划管理办公室,形成“二上”。全面计划管理办公司汇总各业务计划,并撰写全面计划管理任务书,经决策层审批后,向企业,各业务部门按照审批后的全面计划管理任务书有计划地开展各项工作,形成“二下”。全面计划的编制、审批结束。

(3)计划落实、反馈、监督机制。全面计划印发后,重要的是执行,只有执行到位,才能将预计的效益和成果从纸面上、数据指标上化为实实际际的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企业应形成以业务部门为主要执行部门和反馈部门,以全面计划管理办公司为监督部门的机制。业务部门应根据全面计划管理目标和措施,将自己业务分管部分分解和细化到日常工作中,并定期将措施执行情况、执行效果、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全面计划管理办公室。全面计划管理办公室应定期或不定期的对主要生产经营目标和计划措施的执行情况抽查。对生产经营目标影响较大,且未完成或完成效果不佳的,应进行督察督办或限期整改。全面计划管理办公室应将全面计划管理的主要工作目标、经营目标的完成情况、存在问题定期向全面计划管理决策层,并向决策层提出计划调整建议。决策层则对反馈意见及时地分析,指导全面计划管理办公室和业务部门及时、适度地开展业务工作,并对目标计划进度、工作进度的适时调整,以及对任务的完成方式、方法及效果的确定。

(4)计划的调整。火力发电厂的生产经营是动态的、实时的,受外部市场环境即用电市场、原材料市场(燃煤市场)变化影响较大,同时也受设备和人员操作水平影响。此外,计划的准确性也受到各种客观或主观因素的影响。这都造成生产经营实际完成情况与计划经常会有偏离。为了使计划更具有指导性,调动全员参与的积极性,更好地保证企业效益最大化,应该对计划目标或指标进行部分调整。同时,为了保证计划的严肃性,突出计划的刚性执行,计划的调整应慎重,一定要有充分的理由,并应经过一定的程序,按照一定的调整原则来调整。

计划调整的时间一般应放在半年和三季度来进行,以利计划的有效执行和及时消除偏差。

计划调整的原则,对于生产经营目标来说,主要应考虑用电市场变化、燃料购进、资金使用、边际利润以及设备健康状况水平。对于检修维护费用以及其他项目计划来说,主要应考虑是否有利于设备健康、有利于控制成本、有利于职工教育、成长和生活等。

计划调整的程序,应遵循严格的论证——平衡——审批机制。任何个人、部门均可提出调整建议,并应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方可提交全面计划管理办公室讨论。全面计划管理办公室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将平衡后的调整建议,提交决策层审批。决策层审批后,下发执行。

(5)奖惩机制。计划制定后,关键是执行是执行人是否积极执行,并千方百计地高标准的落实到位。奖惩机制的建立就是为了充分调动部门和员工执行计划的积极性,保障计划目标顺利实现。因此奖惩机制应覆盖全员,涵盖计划执行的全过程。

奖惩按照管理层次应划分为公司级奖惩和部门级奖惩。公司级奖惩应围绕公司效益的各项主要目标来设计,考评到部门。部门级奖惩一般由部门来制定,主要是部门为完成按照业务职能所承担的主要目标,而将各项目标细化为班组和个人承担的指标来设计,部门级奖惩应考评到班组和个人。

奖惩应坚持过程与效果并重、效益优先的原则,坚持同一项目计划不重复考评的原则,坚持灵活与刚性并重的原则。

4火力发电厂全面计划管理流程

全面计划管理流程是保障全面计划管理顺利实施、规范全面计划管理各环节行为的具体操作过程。按照全面计划管理体系,可分为全面计划管理目标计划编制流程、全面计划管理审批流程、全面计划目标调整流程、全面计划奖惩管理流程。

全面计划管理目标计划编制流程为:分析(市场分析、设备分析、人员分析)——确定销售目标—确定原材料消耗目标和采购目标、确定设备检修维护目标——确定生产技术指标、费用成本指标——制定各项计划措施————企业效益核算——企业管理目标考评原则确定——结束。

全面计划管理审批流程为:全面计划管理机构全面计划管理编制要求——各专业进行全面计划管理目标编制——全面计划管理机构汇总、提出企业全面管理目标计划——报经决策层——通过(目标符合公司发展战略)则结束,不通过(目标不符合公司发展战略)则根据决策层意见重新开始审批流程。

全面计划目标调整流程为:部门、个人、全面计划管理机构提出目标调整建议、理由——业务部门审核(不通过则反馈意见后结束)——报全面计划管理机构——综合平衡提出调整建议(不通过则反馈意见后结束)——提交决策层审批——结束。

全面计划奖惩管理流程为:部门定期提出计划完成情况——报全名计划管理机构——核实、综合考虑,提出奖惩建议——提交决策层审批——通过则结束,不通过则根据决策层意见调整建议后保决策层审批。

5全面计划管理体系在火力发电企业应用实例

在了解火力发电厂全面计划管理内容以及管理体系后,下面我们用一个实例来说明全面计划管理在火力发电企业中的应用。

按照全面计划管理体系要求,首先应成立组织机构。在火力发电企业应成立以公司总经理为组长,业务副总经理为成员的全面计划管理领导组。领导组是全面计划管理体系中的战略和决策层,其主要职责是指明企业发展和生产经营的思路及策略,审批全面计划的各项目标及措施,对计划的全部或局部调整具有最终的批准权,检查、督促、指导各业务部门高标准地按计划完成各项具体工作,并对完成情况进行奖惩兑现,将企业各部门、各环节、各岗位整合在一起,形成合力,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目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为综合计划部门负责人,成员为各业务部门负责人以及主要管理岗位人员。办公室是全面计划管理体系中的具体操作和执行层,其主要职责是按照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思路,组织各业务部门进行全面计划的编制;具体检查、监督各业务部门计划的完成情况,使计划能落到实处,形成闭环;对计划目标提出调整建议,按照奖惩原则提出奖惩意见,并贯彻执行将领导组审批后的决议。

组织机构成立后,关键在于计划的编制、执行、监督和奖惩。

计划编制的开始首先是目标的确定,对于火力发电这个承担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来说,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应该并重,很大程度上社会效益比重更大。因此安全、环保是首先应考虑的。而安全、环保国家和行业都有严格而明确的规定和指标,火力发电企业从其规定就可以。由于电价严格管控,而燃料市场化的外部环境,火力发电企业需考虑的是如何在当前外部环境与保障社会效益的前提下,获得经济效益最大化,因此火力发电企业经营目标的确定在全面计划管理中是至关重要的,而反映经营业绩的主要指标利润也需要在几次的计划平衡后,通过全面预算来最终确定。

对于企业来说,经营目标的确定应该是在对市场研判下,明确企业的产品销售量。对于火力发电企业来说,产品较为单一,主要产品是电能。电量的确定受国民经济发展制约,具体地讲受所在区域电网平均利用小时、季节负荷曲线等制约,同时受设备健康水平、出力能力、操作水平限制,也受到边际利润、资金需求、燃料供应等的制约。因此,火力发电企业销售目标的确定首先要建立在各种分析上,一般来说要进行市场环境分析、设备健康状况分析、人员技能分析等。

市场环境分析主要包括用电量需求分析和原材料需求分析。用电量需求分析,应依据上年全社会用电量、社会发展趋势、发电企业建设、本企业所处地域经济发展以及本企业在行业中的比重和地位、所处地域发电政策等方面预测分析。而原材料需求分析,也必须依据整体经济环境对原材料供需的影响、本地域原材料供需情况、原材料运输能力、以及本企业承受原材料价格的能力即边际利润以及资金筹措等进行分析。边际利润是单位产品销售价格超过变动成本的那部分利益,对于火力发电企业来说由于燃料成本在可变成本中占98%左右,因此单位边际利润可简化为电价价格超过燃料成本的部分。单位边际利润应超过设定的边际利润即边际利润应超过固定成本、资金筹措的机会成本。

设备健康状况分析,依据设备运行经济性、可靠性参数、设备历年来的检修维护情况、设备在线运行时间、设备缺陷情况等进行分析,主要预测设备当前和将来一段时期内运行的经济性和可靠性是否能满足发电需要或必须停运检修时间。

人员技能分析主要应分析人员技能水平,人员技术结构水平,人员思想精神状态,人员岗位调动动态等,主要得出现有人员是否能满足企业连续安全生产需要的结论。

以上分析之后,便可以初步确定发电量目标值,同时也可初步确定设备消耗性指标,如供电煤耗、厂用电率、燃料消耗量、燃料成本、脱硫、脱销物料消耗量等。同时也可以初步确定设备定期检修维护工期以及检修等级等。

上述发电量目标、消耗指标以及检修维护指标初步确定后,便可由各业务部门针对具体的运营消耗指标、检修维护项目计划、安、反、机措项目计划、技术监督项目计划、科学技术进步、人力资源计划、党群工作计划等进行编制,并对完成该项指标计划和项目计划需采取的详细措施、预估费用、预计工期、责任人等进行筹划编制。

各项计划初步编制完成后,便可由全面计划管理办公室汇总并编制企业的全面计划,包括主要生产经营计划、计划调整原则和程序、奖惩原则与程序等。初稿后经预算管理部门进行全面预算后,便可形成公司的全面计划管理任务书,报经企业全面计划领导组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即可印发。全公司各部门、各岗位均应严格按照计划完成各自承担的指标和工作任务。各业务部门应定期将指标和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存在问题书面汇报给全面计划管理办公室,全面计划管理办公室应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各项目标完成进度、及任务完成情况,并将以上情况以及当前阶段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奖惩兑现情况汇报给全面计划管理领导组审批。需注意的是在此期间该计划编制、执行是多个专业协调并需经多个往复沟通完成的,因此需要全面计划管理办公司总体组织和协调。下面是计划编制和执行管理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