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论文范例6篇

人才论文

人才论文范文1

学生学什么,可归结为三个方面:即生命的规律、生活的能力、人生的意义。这些内容不仅仅是单一的教育手段所能够完成的,必须通过多种途径,调动各种力量,运用各种手段进行全方位的努力方能实现。校园文化以其更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内容,发挥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它的教育功能是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其魅力就在于渗透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项活动之中,发挥着以“文”“化”人的作用。

1.精神熏陶作用

“登山,则情满于山;临海,则情溢于海。”“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都说明环境对人有熏陶作用。大学,何以为大,不仅仅在于其面积大,学生多、学科广,更在于其看得见或感觉得到的诸多“大”的因素,对学生的精神境界起到熏陶作用。

首先,大学之“大”可养大气。大学何以为“大”,大在其气,体现在校园建筑、自然景观、校园环境等文化物质载体所传达的厚重脱俗、浑然天成的雅气,祥和温雅、自然幽宁的灵气;体现在校园人漠视名利、崇尚学术的骨气,藐视假丑恶、追求真善美的正气,相互尊重、自由平等的和气,承担社会责任、履行大学使命的勇气,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的锐气,视野开阔、面向未来的智气,青春飞扬、纯真质朴的朝气,胸怀祖国、追求真理的豪气。如此等等,目遇之而成色,耳得之以为声,体察之而成理,身处其中,大气可以养成。

其二,大学之“大”可养大度。大学何以为“大”,大在其度,体现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无论何种学派,苟其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兼容并包,听其自由发展”。不仅如此,长于研究者,提供科研之条件;善于授课者,激励其教学之激情;有志于管理者,提供施展才华之平台;钟情于科技开发者,疏通技术转化之渠道;……各显神通,发挥所长,能者上,庸者让,方有才俊脱颖。得“天下英才而育之”,包容学生偏执,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学生所长,塑造完善人格。学生心受其感染,情受其熏陶,大度自然养成。

其三,大学之“大”养大德。大学何以为“大”,大在其德,“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体现在大真,做真人、干真事、求真理。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而哈弗大学的校训是“让你与柏拉图为友,让你与亚里士多德为友,重要的,让你与真理为友”,因此“真”是大学最基本最重要的道德。体现在大善,服务社会、造福民众,以人为本、关爱师生,扶贫济困、救人危难;体现在大美,校园环境,展现自然和谐、干净整洁、温馨雅致、安全舒适之美;人文氛围透出不低俗、不媚俗、不卑微、不骄纵之美,相互尊重、诚真友善之美,克难奋进、追求完美之美。诸如种种,身处其中的校园人耳濡目染,受其熏陶,品位得以提高,胸襟为之开阔,行为自觉规范,精神境界不断提升。

2.行为养成作用

俚语曰:“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巫婆下假神。”儒者有云“与凤同行必是俊鸟,与虎同行必是恶兽。”此言行为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作用。大学的天空写满了“学”,学者、学士、学生、学长、学兄、学妹,等等,构成了大学里的不同角色。这些角色的行为规范和品行操守,对身处其中的后来者发挥着示范引领和行为养成的作用。

一是教师的示范作用。梅贻琦先生云:“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大师之大,在于“爱岗敬业”的大奉献,“授业,解惑”的大道义,“以生为本,爱生如子”的怀,“欲栽大木柱长天”的大气魄,理论见之于实践的大行动。教师的品格和言行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榜样示范的作用。若通过行为文化建设,让大师品格渗透到教师群体的工作之中、行为之上,学生听其言,模其行,天长日久,良好习惯便自觉养成。

二是学长的影响作用。学长、学兄、学姐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身份相同,辈分稍长;同为学生,资历稍深。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弟、学妹的影响更具效仿作用。大学生之“大”,不仅仅体现在年龄大、个子高,更在于学习内容的广大,理想志向的远大,人格胸怀的博大,责任使命的重大。主要体现在:学习动机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志向;学习态度上“求知若渴,学而不厌”的大主动;学习劲头上“德智体全面发展,成国家栋梁之才”的大决心;学习观念上“把握现在,赢得未来”的大智慧。通过行为文化的熏陶,让这些诸多要素,置根于心志,表现于行动,一代一代效法,一批一批传承,并不断形成氛围,发扬光大,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个体岂不受影响、被同化。

3.学力提升作用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自觉学习的习惯、获取知识的能力。

其一,有利于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习惯的养成有赖于富有文化的环境和载体,譬如:校园里通过文字传达、壁画再现、图片展示、造型艺术、视频播报等,让人通过视觉、感官等,自觉不自觉之中,方便快捷地获取知识、受到教育、大受裨益。久而久之,便可养成“到处留心皆学问”的学习习惯。

其二,有利于专业素质的提升。专业学习不仅在课堂,将专业设施、专业模型及结构原理进行公开展示,将课堂教学拓展到课外,使文化景观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如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的鲲鹏山景观,从山顶到山下沿水流方向将水库、大坝、闸门、渠道、渡槽、水文站、污水处理等水利设施的实物展示、结构模型及文字说明等,依序设置,既成为美化校园的亮丽风景,又起到了专业普及的作用,确有一举两得之妙。尤其将专业文化通过实物载体展现,对学生培养专业兴趣、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养起到了积极作用。再如,华中师大的动物标本馆、中国地质大学的地质博物馆,等等。同时,届次化、经常性的科技创新活动,有益于将学生专业兴趣的培养和专业素质的提升推向一个更高的境界。

其三,有利于良好学养的形成。大学之学在研究和传播高深和广博的大学问。大学问是传承发展精神文化和研究开发科学技术的理论基础,是培养人才、促进社会文化发展及人类进步的力量源泉。用以融入校园文化,其深、其厚、其高、其博等精神元素,通过视觉传达、感官渗透等,固化为学生的人生理念和行为品格,使其终生受用。同时,学问是神圣的,其地位是圣洁高尚的,任何人对学问应有真心诚意的敬畏感,尊重师生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唯如此,大学才能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卓尔不群、超越世俗的独立品格,才能保证成为科学的殿堂、精神的源泉和先进文化的策源地。身在其中的学生方可成为尊重科学、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先行者和弄潮儿。

4.素质拓展作用

人才论文范文2

关键词: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

一、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国际贸易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学科,它培养的是从事国际贸易的,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既具有一般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又存在国际贸易专业的个性,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包括以下几方面:

1.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教育思想,凝聚着教育主体对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认识,主要包括国际贸易专业主张、教育理论和教育学说等。

2.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有明确目标的活动。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从事国际贸易的,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体现了社会对国际贸易专业的要求,也是国际贸易专业发展的依据。

3.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所涉及的人才培养活动。既包括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也包括由学校设计并组织的校外教育教学活动,虽然教育教学活动的地点不同,但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学形式、运行机制以及非教学培养途径等各方面决定了国际贸易专业的培养要理论和实务要紧密地联系起来。

二.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理论基础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一方面,国际贸易专业教育要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制约,同时又推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国际贸易专业教育受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反过来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国际贸易专业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是造就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这些理论为建构我国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国际贸易专业教育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制约国际贸易专业教育发展最基本的因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现代的生产力水平主要决定于科技发展水平。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基本的动力,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制约着国际贸易专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发展结构、人才培养规模,影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

对于培养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国际贸易专业教育来说,其发展规模与速度、专业的设置与课程的开发、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实习条件的优劣,无不受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制约。

2.国际贸易专业教育受社会制度的制约

这里所说的社会制度,主要是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是两种不同的经济制度。我国已实现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国际贸易专业教育诞生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它就必须适应改革开放和市场化的需求,按照市场需求培养人才。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是我国当前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主要任务。

3.国际贸易专业教育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对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潜在的制约因素。传统文化对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都有广泛的影响,其他社会因素对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制约因素,往往要通过文化传统的折射,即使生产力水平相当、社会制度相似的国家,其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模式、管理体制也不完全相同。发达国家,有的教育管理体制是集权制,有的则是分权制;在国际贸易专业教育培养目标上,有的重学术,有的重实践。这些都与该国的传统文化思想有关。外来文化同样对国际贸易专业教育有广泛的影响。中国的儒家思想对于日木、韩国、新加坡来说是外来文化,而现已成为这些国家文化传统组成部分;对中国来说,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初,也是外来文化,如今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文化,对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方方面面形成主导作用。

三、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基本原则

国际贸易专业培养模式的建构在坚持以科学理论作指导的同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大体有以下一些。

1.紧靠市场,以就业为导向原则

周济同志曾指出“要把就业问题作为关系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来抓,在招生、教学、管理、毕业生就业等各个环节坚持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国际贸易专业教育在专业设置、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的过程中,都必须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方向、水平和要求相一致,紧贴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以就业为导向。开设国际贸易专业的院校必须加强研究毕业生就业市场和生源市场,使专业定位、招生规模等都能按市场规律变化而变化。2.素质为基础、能力为本位的原则

国际贸易专业是为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培养应用型人才,所培养的人才的能力是建立在全面素质教育基础之上的。国际贸易专业教育是指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教学环境的开发、教学的实施与管理、教学的评估与改进等教学工作,都要紧紧围绕着素质和能力培养的要求进行。同时必须注意贯彻“理论知识必须够用”的原则。

3.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原则

发达国家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经验表明: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学校国际贸易的企业相互合作是培养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基本途径。另外,国际贸易专业作为经济学范畴里的一门重点学科,必须重视科研活动。

四、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

1.培养目标的建构

研究培养模式的建构,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培养目标,前面已经分析,我国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从事国际贸易的,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科学构建国际贸易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培养目标,在指导思想上我们必须解决三个问题:一是“面向”问题,要处理好教育的外部关系。国际贸易专业教育要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迎接挑战、加快发展服务,要紧跟国际贸易发展的潮流,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国际贸易的应用型人才;二是“定位”问题,要处理好教育的内部关系,教育是一个大系统,高等教育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为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通过人才和科研成果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三是“育人”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毕业生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都亟待提高。在培养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时,我们要把“育人”和“育才”、动脑和动手结合起来,既重智育,更重德育;既重理论,更重实践;既重知识,更重素质和能力,要显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构建培养目标时,国际贸易专业院校必须以市场为前提,以就业为导向,在人才培养方向上要充分考虑社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及时了解人才发展趋势,使国际贸易专业具有鲜明行业特色,成为同类国际贸易专业院校的“品牌”专业。

2.课程体系的建构

国际贸易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培养从事国际贸易的,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最直接的途径。在课程体系建构的过程中,必须改革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

课程体系的建构不是在现行课程之外增设新的课程,而是根据世界上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变革传统的课程结构。因此,在课程改革中要做到课程纵向横向的交叉渗透,补充新课程内容。要加强相关学科相互渗透和相互结合,注重国际贸易实务的训练,着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通过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独立获取和理解专业知识的能力、独立工作和协调工作的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同时要加强综合教育,建立综合教育体系,通过增加第二课堂内容,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3.师资队伍的建构

要实现培养从事国际贸易、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必须建立起一支与之相适应的师资队伍。要求教师既具有比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换句话说,就是既能做工程师,又能做教师。目前国际上国际贸易专业学校的师资构成,学术型和实务型教师的比例数为l:1。而我国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国际贸易专业院校的专业教师,比较普遍的是从学校到学校的纯学术型教师,比较习惯于按学科体系组织理论教学,具有一定职业经历和职业资格的专业教师所占比例较小。所以,加快国际贸易专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已显得十分紧迫。

如何构建国际贸易专业院校高素质师资队伍,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要努力建设自身的专业教师队伍,作为自己教师队伍的常规部队。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采用“送、下、带、引、聘”的方式。“送”,就是选拔部分教师出国进行深造,重点是针对从企业引进的实践能力强而理论相对薄弱的教师。“下”,就是让部分教师(主要是实践经验相对缺乏的教师)下基层锻炼。“带”,就是以老带新,以强带弱。“引”,就是从国际贸易企业中引进优秀人才

担任专业课教学工作。“聘”,就是聘请行业专家、企业家担任客座教授。第二条途径就是借鉴其他国家师资队伍建设的成功做法,聘请社会实践领域内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实践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建立一支稳定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从我国目前情况看,这个途径是提高国际贸易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之一。

五、结语

通过理论分析,在遵循一定的原则下,构建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符合我国国际贸易要求的应用型人才,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学飞,秦惠民.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精论集训.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2]杨德广.现代高等教育思想探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人才论文范文3

目前,已经研究中要么是立足于竞争的角度,要么从合作的层面展开,关于科技人才竞合的研究几乎没有。随着区域一体化在我国的日渐成熟,关于区域间人才合作的研究不胜枚举,而关于人才竞争主要停留在传统的竞争理论上。

科技人才是指有知识、有能力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在政治、精神、物质三个文明建设中做出贡献的人员,包括科技人才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人才。关于区域内科技人才竞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人才竞争策略与如何提高本地区人才优势上,而很少针对竞争主体之间的行为与关系展开研究。如李小政(2010)以陕西省为对象,研究了开放条件下区域政府人才竞争战略;丁进(2008)研究了江苏省区域人才竞争行为,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王端旭,陈帅(2009)基于竞争互动的视角,研究了企业间人才竞争的策略与动因。

对于区域间人力资本合作的研究主要围绕区域内各地方政府间利益博弈、户籍制度、行政体制、人才制度等因素展开。比如陈全明、程贤文(2008)研究了区域人才合作、自主创新与中部崛起;赵砚雯(2010)对区域人才合作中主体职能缺位现象进行了研究;罗润东、杨新铭(2009)通过运用面板数据比较研究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人力资本的形成模式。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中的科技人才竞合

1长三角区域科技人才竞合的必要性。竞合已成为省际边缘型城市间的主要发展趋势,是实现省际边缘型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和实现省际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城市竞合是城市竞争的高级表现形式,是竞争基础上的合作、合作态势下的竞争。长三角经济圈的一体化进程,逐渐形成了人才在区域内合理、有序地配置的客观需要,长三角地方政府通过合作,畅通区域间人才流通渠道与交换机制、避免过度竞争、减少重复投资,可以使得长三角区域作为一个整体,产生人才聚集效应,提高长三角区域整体人力资本数量与质量。另一方面,竞争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长三角区域内人力资本的竞争,能够使得人力资源要素通过流动、选择,在人力资源市场上实现合理配置,来分享通过合作扩大的收益。因此在竞合状态下,最终各方得到的收益均高于单纯竞争或者合作状态下的收益。随着国家战略的推进,出于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全新的宏观环境考虑,区域振兴规划频繁出台,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开始转变为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竞争,单个城市的实力开始显得单薄,即使强大如上海,也难与整个珠三角抗衡。协同周边城市、实行区域一体化是长三角增强区域竞争力、求得发展的最佳选择,而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科技人才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生产要素的主要载体,促进长三角区域科技人才竞合更是至关重要。

2长三角科技人才竞合现状。正是因为意识到了科技人才竞合对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增长的重要性,以江浙沪2003年签署了《长江三角洲人才开发一体化共同宣言》为标志,开始了一系列各级政府层面的人才合作。近年来,在长三角区域科技人才资竞合过程中合作意识取得了广泛认同;合作方式日趋多样化;合作期效日趋长期化、制度化。另一方面,长三角区域内各自推出一系列政策,争夺这些从全国各地流入的人才资源。在合作模式方面,目前长三角区域间人才合作主要形式是人才共享,包括项目式共享、租赁式共享、外包式共享、兼职式共享和候鸟式共享等五种。其本质是人才的柔性流动,与“扎根型”的刚性流动模式相比,这种流动模式更具有灵活性和变通性,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长三角经济发展中各地对人才的需求。

3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因为多种因素的影响,长三角区域科技人才竞合还存在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与冲突被长三角经济的高速增长掩盖,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户籍制度限制了人才按照市场机制流动,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虽然户籍制度在不断改革,但仍然跟不上人力资本发展的步伐。户籍影响人才的职称申报、经费专利的申请、就业机会、社会保障以及子女教育等诸多方面,发达城市特别是上海北京这种资源聚集之地更是一“户”难求,使得许多人才望“户”叹兴而流向他处。

(2)缺乏统筹机构的合作机制,地方政府多重功能导致利益冲突。长三角区域人才合作基本都是各地人事部门之间签订协议,或者建立联席会议。这种组织结构注定了合作的约束力难以保证各项措施得到贯彻实施。但是联席会议并非常设机构,更不构成各地人事部门的直接上级,再加上人力资本竞合往往还需要与其它部门发生联系,使其协调与指导能力大大折扣,一些很好的政策可能由于不符合某些主体的利益而得不到实施。

(3)缺乏有效法制约束下地方政府合作博弈过程中的投机行为。区域间地方政府的人才合作,目前并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缺乏强制力保证合作协议得以实施,因此对合作的遵守取,决于地方政府在竞争合作中获得的收益预期。在我国目前行政体制下,地方政府既是中央政府人,又是地方利益代表者,同时还关系到地方官员的政治升迁,具有多角色,容易引发利益冲突。一旦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地方政府可能会不再遵守合作协议。

(4)区域间产业结构相似度高。资源共享和产业结构互补是促进人力资本竞合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而长三角各城市由于内部自然资源禀赋相似,多年来长三角区域内部产业同构状况一直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大大阻碍了人力资本竞合的进程。产业结构高度相似造成各城市之间恶性竞争,造成了资源的低效率配置以及市场的混乱,进而给长三角区域人力资本合作带来极大负面影响。

模型构建与对策

1长三角区域科技人才竞合模型构建。竞合的关系给予竞合各方以下两个方面需要的益处:通过合作获得新资源,通过竞争在新的领域创新?。长三角区域科技人才竞合作用机制在于,在一系列驱动因素下,通过各方合作扩大整体收益,通过竞争在各方间分配收益,合作是前提,是竞争的基础,竞争使得利益合理分配且大于不竞合状态下,因反过来促进更深入合作,形成良性循环,基于现有理论与长三角实际情况,构建长三角区域科技人才竞合模型。在模型中,可以看出驱动因素构成了竞合的前提条件,只有具备足够的驱动因素,区域间各地方政府才有采取竞合策略的动力。驱动因素主要是资源差异与合作收益,驱动因素不仅仅可以是已经存在的地理、人文、经济等方面的不同特征,也可以通过人为构建驱动因素。合作模式则构成了决定了竞合是否成功的前提,只有合作取得的收益大于各自在不合作状态下收益之和,竞合行为才能存在,因此正确的合作模式对于竞合最终效果有着决定性影响。最后,合作创造价值只是手段,竞争分享收益才是目的,竞合各方可能通过合理的竞争机制分享收益,分享机制的公平有效性也直接决定了竞合的可持续性,只有得到公平分配,才能有效促进进一步合作。因此可以从驱动因素、合作模式、分配机制三个维度来构建长三角区域人力资本竞合策略。

2长三角区域内科技人才竞合的基本思想与政策建议。长三角区域内科技人才竞合的基本思想是合作对外、内部竞争,共同持续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社会进步,合作创业价值,竞争分享收益。在基本思想的指导下,根据国家发展战略以及长三角区域科技人才竞合现状与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1)整合产业结构。差异互补是促进区域间竞合的重要因素,整合产业结构可以构成有效的竞合驱动因素。长三角区域内产业结构高度相似是导致区域成员利益冲突大于协同效应的重要原因,重复投资、恶性竞争与产业同质化不利于人力资本的高效利用。根据长三角各城市的比较优势,细化区域内产业分工,整合产业结构,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既竞争又合作的高效分工体系,从人才需求上引导人力资本均衡流动。上海作为长三角的核心应该以现代服务业为转型的基本方向;而拥有丰富科研教育资源的江苏可以高新技术、文化旅游、外贸出口为产业整合的突破口;作为民间资本最发达的浙江,可以民营经济为载体大力发展纺织服装、海洋港口等产业。

(2)健全组织机构。健全组织机构是构建竞合模式、保证竞合策略得以落实实施的重要环节。只有从国家层面成立更高级别的常设机构,比如长三角一体化办公室来负责长三角区域合作事务,才能从组织结构上保证合作策略得到真正执行。另外,光有政府主导是远远不够的,在常设机构领导下,鼓励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等组织的积极参与,建立健全的人才服务体系,宣传树立全新的人才观念与意识,有计划、有组织的推动区域人才竞合。日本东京都市圈的成功主要得益于有特别制定的机构与法律法规来保证区域协作,欧盟的成功也主要归功于通过区域法案成立“超国家机构”。

人才论文范文4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要素

“人才培养模式”一词从产生至今,人们对它的理解经历了一个由模糊到逐渐清晰的过程,逐步形成统一的认识和相对规范的界定。见诸于期刊文献上的关于培养模式的定义表述上虽略有出入,但其涵盖内容基本无异。在教育部1998年下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人才培养模式被描述为“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在此基础上,有研究者把人才培养模式定义为“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进一步把培养模式作为一个系统结构进行分解的话,则人才培养模式又可以分解为专业设置模式、课程体系构造、培养途径、评价机制等具体要素。

二、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定位

要对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恰当定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培养目标制约着培养模式的各构成要素,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中指出:独立学院应确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独立学院填补了普通本科高校和高等职业学校两种办学类型之间的应用型本科层次高校的空缺,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定位就应努力在这种“空挡”之中找寻答案。这样看来,独立学院应敏锐地捕捉到普通本科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的相对弱势,而这种弱势恰恰是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着力点和突破点。与普通本科高校相比,独立学院培养的人才应有更强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与高职高专院校相比,独立学院培养的人才应有更扎实的知识基础、更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性。在这种定位下,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当以市场为导向,以通识教育为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三、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化的建构途径

有了培养目标的方向指向性,各独立学院依据社会、市场对本科人才培养的普遍性要求与独立学院的办学条件和生源特点,挖掘形成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环节息息相关,下面试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计划、实践环节、教学与评价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分析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化的建构途径。

1重视学科专业建设,优化专业结构。专业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标志,直接影响着招生、培养和就业等各个方面。独立学院在办学初期一般是从母体院校选择发展稳定、就业前景良好的成熟专业和特色专业作为自己专业设置的基础。实际上,这些专业已经成为独立学院吸引生源的一个“亮点”,受到考生和社会的欢迎。然而如果一味实行这种“拿来主义”,不结合自身特点,没有融入自己特色的学科专业建设思路,那么独立学院的发展无疑将陷入危机。第一,对母体院校“移植”而来的专业要进行适当的改进和再建设,拓宽专业设置口径,柔性设置专业方向,努力扩大主干学科的业务覆盖范围,培养学生广泛的适应性,这样将有利于受教育者在不同职业之间的迁徙和职业方向的转移。同时,还应注意通过专业方向的调整。使同一个专业具有不同的侧重面,创设出多种灵活性。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这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二,密切注视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趋势,树立对人才市场信号的敏感性,灵活地设置和调整专业。根据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教发[2003]8号)文件要求,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应主要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努力创造条件加快发展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急需的短线专业。独立学院在拟设新专业时,一方面要通过市场发掘有发展前景的新兴专业,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学科专业交叉整合,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孕育新专业。

2科学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完善课程体系。科学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和完善课程体系是实现独立学院特色化人才培养的关键。人才培养计划在总体设计上要充分考虑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结构比例关系,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科学与人文教育的关系,课内与课外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我们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时,坚持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中心,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努力在专业学科基础、实践训练、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文化素质教育上形成特色和优势。具体做法是:

(1)通过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等,赋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教学计划中课内学时理工类专业控制在2500学时以内,文、管、经、法类专业控制在2700学时以内,周学时不超过22学时,总学分不低于170以上。其中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的30%。降低了课内总学时,使学生有更多时间从事实践活动和综合素质拓展。

(2)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将课程体系划分为公共基础必修课、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方向课和公共选修课等四个模块,体现“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注重在不同学科之间构建共同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通识教育基础平台;在不同专业之间,按学科大类构建共同的学科基础知识和能力平台;按照学科专业发展趋势与结构调整的需要组建专业课程新体系。构建“通识基础+专业+综合实践训练”模式。

(3)在推进“文理融汇”上,密切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联系,开设涵盖文化、艺术、政治、历史、环境等领域多样化的人文课程。使人文教育贯穿专业教育的全过程。在工科专业的总学分构成中,人文社科基础课程

学分占10%以上,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学分约占20%。在公共选修课程设置上关注学生需求,开设诸如中国传统文化、实用文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当今国情分析、哲学、思维拓展等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4)为鼓励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行为,设置相应的课外活动学分和社会实践学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各种等级证书、资格证书的获取、院级至全国级的竞赛奖项、科研和,只要学生达到相应要求或标准,即可获得学分,以此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个f生发展。

3强化实践环节,重视创新素质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最本质的特征就是专业素质高、动手操作能力强、通用适应性强。实践育人符合索质教育客观规律,有利于弥补理论教学中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忽视,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及未来志向发展有针对性地选择实践内容。通过实践环节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知识应用能力,拓展职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个性化、社会化发展的必要途径。

实践环节主要包括两类:一是通过教学途径完成的实践活动,如专业实习、实验等;二是通过非教学途径完成的实践活动,如学生社团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第二课堂活动。(1)加大实验教学设施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力度,保障基础实验室配备足够的教学仪器设备,能满足基础实验教学的需要。同时,积极与企事业单位建立密切联系,签订实习协议,争取合作单位能提供实习实训基地。(2)从实验内容上,减少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3)大力开展第二课堂课外实践活动,积极创造条件,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创新活动撒发与调动其创造发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4)引导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面向生产第一线,发现问题,寻找课题,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把培养高层次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工作落到实处。(5)鼓励或要求学生取得相关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4研究学生特点,改进教学和评价方法。独立学院学生由于在招生批次上属于第三批本科,从学习成绩上讲,往往要低于普通二本院校学生。与普通本科高校的学生相比,独立学院的学生普遍学习基础弱,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稳定的学习风格,自学能力较差,主动性和自信心不足,但他们在人际交往、组织与协调、实践与创新等方面往往表现出突出的才能。在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上,要认真研究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积极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和评价方法。

在教学中应确立注重基础知识、实践能力、素质结构全面发展的教育观,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尊重学生的发展选择和他们学习的主体地位,找寻到适合他们的“最近发展区”。教学活动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传授方法,发展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教学方法上,应使任课教师能够统一认识,主动寻求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授课方式,致力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鼓励互动式教学、启发式、讨论式教学,重视习题课、案例课的运用。通过师生课堂交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在教学中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的氛围,了解学生学习特点和风格,改进学生学习习惯。独立学院的学生往往存在基础薄弱、自学能力较差、主动性和自信心不足的特点,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克服传统的管理思想,尊重和发展学生个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和实践热情、充分挖掘潜质,实施赏识教育。要尊重、关心每一位学生,使学生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弱势,扬长避短、因势利导地引导他们成功、成才。

人才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本文对入世后检测机构人才建设的重要性及如何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分析,并提出具体实施方法,以供同类检测机构参考。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生产技术飞速发展、市场竞争的范围、程度迅速扩大。人才竞争成为经济竞争的主体。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曾说“国家的兴盛在于人,国家的灭亡亦在于人,古圣先贤,早有明训;回顾历史,可谓丝毫不爽。经营事业的成败,不容讳言,与治国同一道理,在于人事安排是否合宜。”对检测机构而言,“人员贯穿于质量体系的各个要素,人员是最宝贵的资源”,如果只有先进的设备、完善的管理体系而没有人才,那么检测机构就没有发展的动力和后劲。

入世后,国内外贸易日益频繁,为我国的检测机构提供了广阔的检测市场。这对检验检测机构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挑战。检测机构的发展,检验市场的扩大、业务量的增加都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检验能力和工作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并在这种冲击下保持、甚至发展自己的实力,人才问题成为关系检测机构发展的关键,检测机构要本着“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组织应当根据战略规划和目标,建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工作系统、激励机制、员工培训与教育体系,以发挥和调动员工的潜能,并营造充分发挥员工能力的良好环境”的方针,坚持引进高科技人才,留住骨干人才,用好现有人才,培养未来人才,实现国家质检总局“人才强检”的战略目标。

众所周知,技术人才短缺及人员年龄结构偏老是检测机构普遍存在的问题。技术人员“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质量方针的实现”,检测机构如何应对这一局面,已成为近年来大家探讨、研究的问题。如宁夏检测机构目前状况就是年轻人少,学科带头人少。经统计,宁夏检测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的年龄、学历、专业、职称等方面的结构均不太合理。因此,针对这些现存问题,如何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做到人适其事、事得其人、人才辈出的局面,是检测机构的当务之急。

一、发现人才

人才是任何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要求和决定力量。发现人才的前提在于检测机构最高领导者要有科学人才管理观念。这种人才观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二是人才是事业成败的关键;三是德才兼备是人才的基本标准;四是识才、育才、用才、留才是领导者的主要职责。领导者给各类人员提供一个能充分发挥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创造良好人才成长环境。这样才能识别有用之才,了解人才特点,挖掘、发现有用之才。管理者应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可采取选拔与竞聘相结合,以竞聘为主的人才选拔机制,使各类人才脱颖而出。

二、培养人才

根据ISO/IEC17025第5.2.2款要求“实验室管理层应制订实验室人员的教育、培训和技能目标。应有确定培训需求和提供人员培训的政策和程序。培训计划应与实验室当前和预期的任务相适应”。管理理念的发展、产品的日益多样化和标准、检验方法的迅速更新,都要求检测机构各类人员不断学习。检测机构应尽可能地给各类人员提供适当的培训条件和机会,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地进行管理理论、质量意识、职业道德和检测技术等方面的再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检测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科学素养。逐步建立并完善正常的人员培训制度,从整体上提高员工队伍素质。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实施:

1.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岗位培训及现有人员素质培训,要特别注意在岗人员整体水平和素质的提高。可通过在岗进修或请相关专家进行集中培训等方式,提高现有人员的理论知识及业务水平。

2.选拔一批富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年富力强,具有相当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的人才充实到检测机构的管理岗位。让他们革新观念、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推动检测机构发展。

3.选派优秀技术骨干到技术力量强、检验水平高的技术机构进行有针对性的专向培养,培养专业领域带头人。

4.鼓励多参加行业学术会议及横向的参观学习,及时掌握新理论、新标准、新方法,不断更新专业知识结构。

5.各专业检验室内部也要定期组织各种检验技术研讨,不断提升专业检验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技术素质。明确岗位职责,因事设岗,因岗设人,并定期对各类人员的能力进行评价,达不到考核标准的,应予以辞退。

三、引进人才

检测机构应建立开放有序、灵活多样的人才引进机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公开向社会招聘高水平、高学历,具有丰富经验的人才或精通建材检测重点项目相关专业领域的技术人才,并以他们为基础,带动检测机构自身人才的成长,力争培养几名有较高造诣的学科带头人。但在具体操作中,应注意两个问题:

1.引进人才的规格要适度。不切实际地过分强调高水平、高层次是欠理性的。一个以检验为主的检测机构,却极力引进多名硕、博士,而自身的人员结构无法为其凝聚起科研团队,又缺乏科研课题及适宜研究设备、环境,使高层次人才从事简单、重复性的检测工作,造成人力资源浪费,无法留住人才。

2.要处理好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间的关系。个别检测机构花大代价引进人才后,不得不在其他员工身上勒紧腰带,客观上挫伤了众多员工的积极性。因此,检测机构应一方面加大现有人才培养力度,另一方面合理提高对口人才的引进待遇,双管齐下,才能促进发展。

四、留住人才

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于检验机构来讲,最重要的资源是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开拓能力和热情,检测机构要为留住人才积极营造两个环境。在硬环境方面,要通过完善产品质量检验试验室基础条件建设,加大科研项目的实施力度,为优秀科技人员的培养与成长提供平台。在软环境方面,要通过鼓励技术创新,推广先进成果等多种手段,发现各方面表现突出的人,充分体现知识价值、劳动价值、人才价值,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并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及主观能动性,为检测机构创造更多的财富。检测机构应从七个方面着手:

1.在实际的奖金分配中要体现多劳多得以及技术含量的特点。

2.全面实行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根据每个检验人员的具体量化目标进行月份、年度的准确公正的考核,考核结果与奖金分配、先进优秀的评选以及职称晋升挂钩。

3.对检验人员的职称评定既要体现出学历的重要性,更要看重实际业务水平和工作的实绩,评聘分开,采用低职高聘、高职低聘的方法,鼓励能人、新人脱颖而出,调动检验人员的自我激励。

4.鼓励员工攻读研究生、博士学位,丰富、深化专业知识,并给予适当的学费支持。

5.对员工考取各种专业资格证书,考试通过学费予以报销。

6.鼓励技术骨干开展课题研究,获得立项的,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及奖励。

7.对在核心期刊、部级、省级刊物发表具有一定价值的论文、著作,以及在行业学术年会论文交流获奖的,都要予以奖励。

总之,检测机构应本着引进高科技人才,稳定骨干人才,用好现有人才,培养未来人才的原则,有效实施按劳分配与其他分配方式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创造有利于人成长的政策环境,为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开辟道路,形成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要彻底改变“重物轻人”的倾向,健全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再教育培训制度,稳定科技人才队伍,调动人才的创新热情,坚持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在关键技术和科研前线取得突破,实现质检科技事业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完善和健全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3个要求》王为群,薛荣珍,职业与健康2005年1月第21卷第1期。

人才论文范文6

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大量的具有很高人文素养的创新型医学人才。河北医科大学是地方性重点医学院校,面临国家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有限、招生规模扩大、教育教学资源相对紧张和人力市场需求变化等诸多挑战。河北省卫生事“十二五”规划明确了“建立环首都绿色医疗服务基地”的目标,将环首都绿色医疗保健服务项目纳入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合作协议,围绕首都地区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康复服务需求,建设5个集医疗、保健、康复于一体的健康产业基地。为落实省委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就需要大量的具有很高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创新型医学人才。

二、融汇人文精神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经

为把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教育贯穿于整个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之中,学校明确提出了“立足河北、服务京津冀、辐射全国”的战略定位;构建了“优化学生生源结构、构建梯型专业层次、创办国家特色品牌专业”的特色定位;形成了“贯彻人文素养培养主线、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深化课程体系改革、突出职业精神培养、落实创新教育根本”的教育模式;探索出了“一个战略、两个体系、三个结合、五个能力、六个平台,五个环节”医学创新人才培养体制。

(一)实施专业品牌战略

按照突出品牌专业建设、促进传统专业发展、提高新办专业水平、根据社会需求增设新专业的建设目标,建成了7个部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其中3个项目被推荐参评部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二)构建“两大”人文学科课程体系。围绕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加大了人文学科的比重,形成了以“两课”为主线的必修课人文社会学科群,以“人文精神培养”为主线的选修课学科群。主编并开设了中国医学史、医学心理学、医学法律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医学伦理学、医学导论、护理伦理学、卫生法规概论、护士礼仪与美学、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必修课程;开设了医学与人文结合的理论类、文学赏析类和实践类课程等三大选修体系;在课程教学中教师注重把人文关怀、人文精神、创新思维等渗透到每一教学环节;贯彻让学生早期接触社会、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病人并早期体现和实施人文关怀的理念,不定期组织学生到社区实践、去敬老院进行人文关怀的实践教育,组织学生到贫困地区送医、送温暖,拉近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后期学习阶段,把人文关怀渗透到临床教学的每个角落。

(三)突出“三个”结合的教育理念

为培养医学创新人才,学校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出了“三个”结合的教育教学思想。一是人文学科与医学学科的渗透,在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突出了医学主动与人文社会学科的交叉,把人文社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医学研究和医学教育中来,在培养目标中强调了人文素质培养目标,强调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临床教育阶段实施医学人文关怀要求学生书写人文病历;二是职业能力与职业精神培养的结合,运用人文社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激发学生的职业兴趣,塑造学生的职业精神;三是专业基础与学术前沿的结合,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前沿,早期接触社会,加强理论,突出实践,注重科研,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

(四)明确了“五个能力”培养目标

围绕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这一目标,提出了从“五个”能力的培养上做文章,一是培养学习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与人文社会学科的交叉渗透,医学科学的发展突飞猛进,医生就要本着不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理念,才能胜任本职工作,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二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医学科学是循证医学,传统医学的思维模式是强调证据,而现代医学强调的是在循证的基础上强调创新,这就要求医学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反思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三是培养合作共事能力。医学工作强调的是团队,需要各方面人才的通力合作,因此,在医学教育中强调团队精神的培养十分重要;四是培养科学研究能力。为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职业精神,在药学院设立了“专业辅导员制度”,从中青年教师中选择具有博士学位或者副教授资格老师担任年级专业辅导员,其主要职能是配合专职辅导员的工作,做好学生专业学习辅导,包括专业意识的稳固、专业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科研方法科研素养的养成。以巩固专业思想为主线,培养药学精神和职业素养;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把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作为工作目标;以课外科技创新团队为载体,形成了一批部级课外科技创新成果;五是培养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在医学生开设医学文献检索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把信息技术和医学技术有机结合。

(五)构建创新教育“六个”平台

围绕职业精神培养、专业技能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构建了“六个”创新教育平台。一是以学术交流为平台,把创新素质教育和丰富的前沿学术活动相结合,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用学术氛围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科学精神,激发创新思维;二是以重大科研项目为载体,把创新素质教育和教师的科学研究结合起来,鼓励大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让学生早期接触科研前沿领域,推动高素质医学创新人才工程建设;三是以前沿学科为依托激发创新意识、培养综合创新能力;四是以河北省创新教育评估体系为依据,在专业培养方案中设立创新素质教育课程,在临床医学专业设立《现代医学实验技术》、在药学专业开设《药学实验与技术》课程。把创新素质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培养相融合,在实践能力培养中,减少重复和验证性实验,加大综合性实验的比例,鼓励学生开设设计性实验;把创新教育和临床研究相结合,充分利用临床教育和科研资源,培养临床技能和科研结合型创新人才;五是以校、院系三级创新教育基地为核心,各学院成立相应创新素质教育领导机构和专家组织,鼓励学院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和创新素质教育,形成学院特色;六是以大学生创新设计比赛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导向,提高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水平。近五年来,设立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87项,324名学生参与,学校被遴选为部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训练基地,8个项目被评为第二批部级项目大学生训练项目。

(六)建立“七个”创新教育保障机制

上一篇普法论文

下一篇石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