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范例6篇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范文1

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4)12-0004-06

作者简介:江泽林(1959-),男,安徽安庆人,经济学博士、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共陕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随着内外部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传统粗放型的城镇化模式呈现出诸多弊端,这对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到2020年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这是我们新形势下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总要求。

新型城镇化要在“新”字和“人”字上下功夫。与传统城镇化相比,主要体现在两个转变上,一个是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即由过去“摊大饼”式发展向限定城市边界、培育城市群、组团式发展转变;一个是城市发展重心的转变,即由过去在城镇化中重物轻人、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向以人为核心的高效、包容和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转变。

近年来,陕西省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中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今年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陕西西咸新区,明确要求西咸新区要创新城市发展方式,探索和实践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建设成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范例。根据中央要求,结合陕西省和西咸新区的实践,我这里主要从十个方面来谈谈新型城镇化的价值内涵和基本特征。

一、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强调:“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由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决定的。

城镇化的动力来源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生产力的发达程度是通过一系列生产要素特别是生产工具的要素水平来体现的。生产力的组织形式是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产业升级体现着生产力水平的进步。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和农业劳动力的剩余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基础。三次社会大分工以后,“农业”“工业(手工业)”和“商业(商品交换)”及其“城堡”“市场”等要素形成,为后来的产业结构演进和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产业的发展及每一次的产业升级既表现为生产力水平的质变,同时也反映着产业进一步巩固提高的要求。从产业发展的规律看,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农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农业剩余产品和剩余劳动力,这是第一产业发展的成果。这个成果为第二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工业化提供了劳动力和原材料。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对劳动力及原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实现更大规模的发展,就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巩固提高第一产业。当第二产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产业化、市场化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从投资需求看,企业家阶层的形成,对金融等服务业的发展提出要求。从消费需求看,产业工人的生产生活服务需求,远大于农民。这些需要的产生,强烈地呼唤着服务业出现,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有了坚实的基础。第三产业的发展不仅巩固了第二产业发展的成果,而且为教育及科技进步开辟了广阔空间,生产力水平得以大幅度提升。因此,生产力发展与产业升级和非农化与城镇化是一个历史过程的两个方面。城镇化的动力来源于生产力发展,人类社会基本矛盾是推进城镇化的根本动力。

我们可以将前面的分析简要概括为:第一产业(农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了农业剩余产品和剩余劳动力,为第二产业(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第二产业在消化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和农业剩余产品基础上,形成和不断完善工业体系。第二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产生了投融资需求、社会服务需求,必然呼唤着生产业和生活业出现,从而推进第三产业发展。一二三产业发展规律通常是:第一产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第二产业的比重呈抛物线趋势,第三产业的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这是产业结构变化的基本方向。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也就带来了人口集中、产业聚集和社会资源的集合,必然促进城镇化的发展和城镇物质文化的日益丰富,最终促进了人的发展。所以从这一角度说,实现城乡居民美好新生活是城镇化追求的最终目标和不竭动力。

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依然是落后的社会生产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这是推进我国城镇化的强大动力。社会生产力水平与产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产业升级是提高社会生产能力的重要推动力,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并带动了城镇化发展。城镇化的发展可以不断满足和扩大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随着社会资源向城镇集合,城镇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无论是居住条件、教育水平、医疗保障、文化生活等,城镇整体上高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最终决定着社会物质文化水平。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给出了经济发展水平与城镇化率之间的相关联系,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镇化水平也越高(见表1)。

表1 经济水平与城镇化率的相关联系

资料来源:钱纳里等,《发展的格局》,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

从我国情况看,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也相对较高。为了说明这一问题,有关部门将我国城镇化水平分了五个区域:一类是北京、天津、上海;二类是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三类是湖北、河北、黑龙江等;四类是四川、陕西、江西、安徽等;五类是青海、甘肃、贵州等,通过对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关联度分析,二者之间是高度相关的。所以,城镇化的发展既是经济发展水平的显著标志,也反映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质量。

综上所述,城镇化的动力来源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来源于城乡居民对美好新生活的向往,城镇化发展必须符合人对幸福生活的美好追求,否则城镇化最终将会失去发展动力。

结合陕西省省情和当前发展阶段来看,去年全省一产、二产、三产所占比重分别是9.5%、55%、35.5%。近几年陕西省产业结构比重发展趋势是第二产业比重升高、第三产业比重相对下降。其他发达省份目前第二产业比重是从高往低降,而我省却是一直往上升。有人提出,我省的产业结构是否在向相反方向变动。我不同意这种观点。我认为在当前的情况下,陕西的工业化还没有到工业化的中后期,工业化的水平还没有达到抛物线的顶端,还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而第三产业的发展程度是由第二产业的发展规模所决定的。因此,从这个角度讲,陕西省推进城镇化还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动力。

西咸新区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把实现新区内城乡居民美好新生活作为推进城镇化的最终目标。在城镇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城市规划,限定城市发展边界,避免“摊大饼”式发展方式,强调“大联通、小布局、多中心、组团式”发展,努力避免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生活成本攀升等城市病问题;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产城互动融合发展、统筹城乡一体协调发展,努力把城市发展的优势和农村美好的环境结合起来,让城乡居民共享美好新生活。我认为,这一发展要求体现着新型城镇化的价值内涵。

二、新型城镇化是优化布局、集约节约高效的城镇化

城镇化是经济、文化、人力资本、信息技术等社会资源在城市集合的过程,必然有利于节约集约资源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优化布局、集约高效”是新型城镇化一个基本原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问题,集中表现为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据统计,我国土地城镇化速率与人口城镇化速率的比值,1990-2000年是1.71倍,2000-2010年上升到1.85倍。由此,有人认为城镇化导致浪费土地、浪费资源。我们认为,这恰恰是传统城镇化、“见物不见人”带来的弊病。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在人口、土地等方面的制度改革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导致在城镇化发展中没有实现相应农村人口的迁移落户和农村土地的有效集约利用。

目前我国人均占有耕地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3.26%,土地资源十分紧缺,且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土地、水、能源等资源需求不断增加,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因此,必须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优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促进城市紧凑发展,实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

西咸新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摒弃“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方式,按照“组团式”发展模式优化城市布局,努力形成“大开大合”城市发展格局。“大开”,即水为脉、绿为基、路为廊的广阔空间延伸,以渭北帝陵风光带、周秦汉古都文化带为支撑形成“人”字形大遗址保护带,重塑渭河、泾河、沣河三条生态长廊,贯穿绿色廊道于城市组团之间,营造大水大绿的生态环境,形成开敞疏朗空间格局。“大合”,即在大面积绿地和现代农业的绿色基底中,限定城镇发展边界,建立由特大城市―中等组团城市―小城镇―优美小镇构成的点状市镇体系,强调城市的高密度开发和功能复合。着重打造多层次的综合交通网络:对外交通方面,通过高速铁路实现与武汉、成都、重庆、兰州等中西部城市的快速衔接,构建覆盖关中城市群的高速城际轨道网络、高速公路网络实现与关中城市群地区的快速联系;内部组团之间,建设城市轨道与有轨电车,打造30千米核心层半小时通勤圈及组团1小时交通圈,并结合“七横四纵”的快速路和“六横两纵”的干线性主干道建设促进组团之间的高效联系。同时注重慢行交通系统的建立,形成“休闲廊道贯穿、通勤廊道内部集散”的自行车网络结构和“五横三纵”的步行出行系统。

新区在优化布局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资源的集约节约高效利用,实现节约利用土地和提高人口承载力的双重目标,形成集约节约、清新优雅、便捷舒美、健康时尚的现代都市美好新生活方式。在城市土地利用方面,将城市的发展向“三维立体式”转变,以规模适当、职住平衡、服务配套的空间组织方式,嵌入绿色城市、智慧城市的功能,建设物质和精神要素密集、具有综合功能和人口承载力的核心城区,并依托综合交通网络发展,将交通枢纽与城市功能相结合,打造七大综合交通换乘枢纽,带动周边区域高密度、高强度开发;在农村土地利用方面,依托核心城区打造功能建设居住、消费、休闲、生产、生活综合配套的特色小镇,集聚现有的农村人口,承载经济社会综合功能,并通过村镇适当合并、土地复垦、农业现代化等途径,提升农业生产能力,稳定粮食产量,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建立以中水回用为核心的水循环系统,利用雨水、再生水等非传统水源,推广红外开关等节水设施,采用灌溉自动控制等节水技术促进水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在能源利用方面,推广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运用、推行装配整体式节能住宅、建设冷热电联产的集中供热系统、鼓励使用油电混合动力等清洁能源的公共交通汽车等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新型城镇化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城镇化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能够体现公平正义原则的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是人们生存和发展最基本条件的均等,简而言之,就是人人都能享受到公共服务,享受服务的机会是平等的。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维护公民基本权利、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也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特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注意抓好以下几个问题。

1.统筹推进户籍、就业、社保制度改革。2013年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户籍城镇化率只有36%,相差17.7个百分点,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发展中国家60%的平均水平,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说明了我国人口城镇化的迫切程度。《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要根据各类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即: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50万―100万人口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放开100万―300万人口大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300万―500万人口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5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人口规模,这明确了推动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的总体方向,是户籍改革的重大突破。规划还要求各地要因地制宜制定具体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标准,这既强化了政府在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的责任,又有利于引导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预期和选择。

西咸新区泾河新城对人均耕地0.3亩以下,在册农业户籍16周岁以上人员全部纳入了社会保障范围。对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被征地农民,每年按我省灵活就业人员最低缴费标准的三分之一给予缴费补贴,除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教育权利和公共卫生权利外,政府对失地农民进行免费技能培训,每户至少安置一个劳动力就业,降低了村民变居民的成本。

2.深化公共服务配套改革。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民工与市民、新市民和老市民的城镇“新二元”社会结构矛盾逐渐显现。农民工进城后的社会保障、医疗、教育、就业、住房、交通等方面改革相对滞后,从而使长期徘徊在城市门槛之外的农民工、新市民很难迈进城市门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和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市民化的人均公共成本分别为17.6万元、10.4万元和10.6万元,全国平均约为13万元。成本测算主要包括六项成本: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成本、医疗保障成本、养老保险成本、民政部门的其他社会保障支出、社会管理费用、保障性住房支出。预计2015年-2020年潜在农村转移人口规模将超过3亿人,平均每年转移将超过5000万人。按此计算,至少需投入39万亿元,年均需投入6.5万亿元用于农民市民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庞大的成本需要我们审慎研究制定可操作性的财政支出结构和相关政策措施,强化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责任,推进建立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探索建立农业人口市民化的成本分担责任。

陕西针对长期以来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偏少,特别是农村学校基础条件比较落后、严重影响教育公平的现象,制定了教育投入政策,完善义务教育经费按项目、按比例分担的长效保障机制,将义务教育列入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要求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达到4%,全省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达到20%以上。并依法建立确保财政性教育投入增长的监督、检查机制,建立财政性教育经费统计公告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接受监督。对已经办理居民户口的进城务工农民,实行按照户籍所在地的学区入学,保证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推进农民工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群体融入社会,营造农业转移人口参与社区公共活动。建立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缩小义务教育地区差异,建立合理的教育财政体制和规范的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于义务教育机会不足的贫困地区,转移支付的力度要大于较富裕的城乡,对于极端贫穷的山区或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可实行专项补助,保证该地区教育机会的供给。对于义务教育基本普及的地区可适当减少转移支付的经费,积极鼓励地方政府增加投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目前,陕西省总人口3764万,农村人口1833万,大约50%的人口在农村,但是陕西省的医疗资源70%却集中在城镇,偏远贫困地区的农民生病,无法在本地得到高质量高水平医疗服务,城乡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为此,要根据常住人口配置城镇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将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免费提供健康教育、妇幼保健、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控、计划生育等公共卫生服务。加强农民工聚居地疾病监测、疫情处理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纳入当地医疗救助范围。

3.完善住房保障制度改革。要以解决城镇中低收入群体和农民工保障性住房为重点,完善住房保障制度体系。一要坚持市场供应为主,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建立覆盖不同收入群体的城镇住房多元化供应体系。二要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大公租房建设力度,增加对城镇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供给。三要将住房保障纳入公共财政体系,建立稳定的住房保障资金渠道。四要多渠道、多形式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逐步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西咸新区现有人口90万,其中城镇人口21万。“十二五”期间,新区需要住房保障的人口为4.9万人,新区已经承建4.3万余套保障性住房,建设面积390.33万平方米,已分配1265套,累计完成投资73.2亿元。

四、新型城镇化是产城互动融合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坚持“产业为基、就业为本”。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支柱和动力源泉,城市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和依托,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可分割。产城互动融合就是将产业功能、城市功能、生态功能融为一体、良性互动、共同发展,这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和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集聚膨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交通拥堵、城市环境污染等各种城市病日益突出,城市生活质量急剧下降,“摊大饼”的城市发展方式迫使城市居民向城郊迁移,一些地方出现“空城”“睡城”,产生了“产”和“城”分离现象。在这样的背景下,“产城互动融合”理念应运而生。实现产城互动融合发展,要在城镇化建设中优先考虑就业导向、职居平衡,将城市生活半径与就业半径相结合。在城市规划中,从资源环境、区位特点和解决就业出发,统筹考虑产业与就业,“集约、集群、集成”发展产业,加强产业――社区型城市建设,增强产业集群和居民生产生活配套服务功能,减少交通和环境压力。

西咸新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积极探索产城互动融合发展,根据自身综合资源、环境条件和劳动力特点选择产业,以人的需求为核心来规划城市建设,更加注重以就业为核心来布局产业,以信息服务业、现代物流业、文化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建设沣东科技统筹示范园区、空港临空产业园区、沣西信息产业园区、秦汉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泾河物流产业园区等产业园区,形成了五个组团产业互补、错位布局、协同发展格局。利用西安中端人才聚集、地区区位居中的优势,抓住新一轮产业转移重大机遇,把信息服务业作为基础产业,做北京、上海等国内一线城市的后台服务中心。在沣西新城规划了20多平方公里的信息产业园,推动与国家部委、世界顶尖的高科技企业的战略合作,目前已引进微软项目,聚集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数据中心,致力于打造产、学、研、投深度融合的全生态产业链,建设生态宜居、富有活力的青年社区,搭建产城互动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

五、新型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发展的城镇化

早在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提出要“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促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手段。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当代居民追求现代服务和田园生态兼容的美好新生活的根本途径。

新型城镇化是城镇与乡村这两个不同质的经济社会单元和人类聚集空间,在一个相互依存的区域范围内,谋求协调共生、互动相融、融合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协调推进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根本上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

西咸新区提出建设“核心板块支撑、快捷交通连接、优美小镇点缀、都市农业衬托”的新型城市形态,通过城镇化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一是力争打造国家中西部地区农村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的范例。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实现新区失地农民就地城镇化,把失地农民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引导失地农民市民化,实现就地城镇化。积极推动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周边进城就业农民落后新区,实现就近城镇化。二是建设优美小镇。新区规划建设了太平小镇、崇文重点镇等若干特色小镇,点缀在优美的田园风光之中,实现现代化城市服务和农村田园风光有机结合,城市建设区和绿色空间高度融合,辐射带动农村发展,分担大城市人口等发展压力,演绎一种新的都市生活。三是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发展都市农业是新区建设现代田园城市的必然选择,新区点状分布的城市规划将真正带动农村发展,对小集中、大分散,高就业、高附加值的复合农业的需求增加,即传统农业与休闲、教育、文化、科技、加工业、现代服务业高度结合,极大地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使之成为城市产业,助推城乡一体化发展。

六、新型城镇化是“四化同步”的城镇化

党的十确立了“四化同步”的战略部署。新型城镇化就是要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要素资源自由流动,促进“四化同步”协调发展。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聚集,农业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工业化发展为城镇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为城镇化发展创造条件;城镇化发展又为工业化提供了发展空间。工业化的发展将反哺农业,带动和装备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为工业化提供原材料,并为城镇居民提供生活资料,是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基础。这就实现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信息化是城镇化、工业化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城镇化对信息化有推动作用,信息化对城镇化有带动作用。信息化作为技术手段,能有效地将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行深度融合,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和生产方式的改变,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目标的重要技术措施。因此,新型城镇化要坚持“四化同步”,以信息化来引领带动,实现“四化”深度融合发展。

西咸新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坚持“四化同步”,高度重视信息化的融合作用,全力推进城市信息化建设。一是构建城市信息一体化的基础支撑体系。充分发挥区内电信、移动、联通、广电网络等信息运营商基础设施服务保障作用,推动区内信息技术融合,形成技术、业务、管理相结合的一体化开发服务模式。二是全面推动信息化与城市建设相融合。发展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处理等新一代技术,通过城市基础数据共享服务技术,实现信息技术在城市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广泛运用。三是发展信息产业园区,推动城市产业转型升级。西咸新区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园区,空港新城在综合保税区启动电子商务离境结算试点,提供网络化、信息化的金融服务;沣东新城建设新加坡产业园,发展电子信息、物流运输等信息服务产业;秦汉新城发展医疗健康产业园,提供网上预约、电子病例等信息技术服务;泾河新城建设秦龙现代智能农业园积极,探索农业领域信息智能化生产。今年以来,国家统计局西北数据中心以及陕西微软创新中心顺利落户西咸新区,标志着新区信息化、大数据产业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取得重大发展。

七、新型城镇化是绿色、生态、宜居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目的是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要实现“城市生活和谐宜人”的发展目标。建设绿色、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化,有利于调整优化空间布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有利于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有利于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和产业结构,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新型城镇化要求科学把握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的度,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城镇化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是循环经济指导下的、资源集约型的城镇化,是一种积极的、生态型、智慧型、内涵式、可持续的城镇化。目前,世界上已有200多个城市先后提出了低碳城市、绿色城市等口号,绿色、生态、低碳成为今后城市发展的基本要求。

西咸新区在开发建设伊始,就坚持生态立区,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充分利用区内丰富的自然资源,贯通城市绿色廊道,打造都市绿心,建设大面积湿地公园和水景公园,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城市绿化体系,延续大区域生态体系框架。首先,从规划层面强化生态环保理念。新区规划农业和生态景观建设用地占到规划控制范围的三分之二,保留了大量农田,使农田与山川河流、遗址保护带一起成为城市的生态功能区和屏障,通过环境治理和城市开发提升区域价值,统筹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实现承载人口与节约土地的两个目标。第二,大力发展低碳环保产业。选择符合新区“现代田园城市”标准的有关产业项目,优化产业布局,提高环境准入门槛,严把选址、达标和总量控制关,确保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区域总量控制指标内。第三,加快河流综合治理和森林绿化建设,优化生态环境。新区把环保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综合治理渭河、沣河、泾河,努力将渭河打造成关中城市群核心区的城中河;规划建设中国暖温带森林文化博览园,在渭北帝陵带形成5000亩生态保护林地。通过“渭河西咸新区段综合治理工程”“沣河生态景观项目”“斗门调节水库项目”等一系列河流治理和森林绿化重点项目的实施,建设绿色生态廊道和生态功能区。第四,大力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建设绿色生态城区。新区各类建设项目必须按照绿色建筑设计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推行绿色节能建筑新规范。积极推进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开展建筑能效测评与标识工作,提高节能建筑社会认知度。积极组织做好国家绿色生态城区创建工作,2014年西咸新区获批成为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八、新型城镇化是传承历史文化的城镇化

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中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新型城镇化要让人记得住乡情,必须注重人文城市建设,发掘城市文化内涵,保存城市文化记忆,强化文化传承。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增强历史文化魅力,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动历史文化与现代城镇建设融合发展。

西咸新区位于西安、咸阳两大古都之间,拥有丰富的都城遗址和帝陵遗址资源,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周、秦、汉文明发源发展的核心地带。其中,丰镐二京是西安、咸阳地区首个建立的全国性都城,开启了十三朝古都的辉煌历史。现阶段西咸新区发挥文化优势,推进历史文化传承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集中打造丰镐两京,把丰镐两京和渭河相结合,做成大关中的文化主脉。周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理应得到应有的尊敬。周朝先人以“德”作为天命转移的基点,确立以“德”为先的价值原则,是儒家思想文化之源,并提出“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重要理念,成为后世以人为本、以民为本思想的源头。周朝还施行宗法制、分封制、井田制,创立一套巩固统治的制度体系。周公制礼作乐,构建内化于心的礼乐文明,为礼乐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丰镐作为西周王朝的都城,是西周时代的象征,见证了周文化的兴盛。可以说,丰镐两京是周文化的根脉所在,是儒家文化的根脉所在,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脉所在。集中打造丰镐两京,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记住乡情、挖掘西咸新区文化内涵的必要途径。

西咸新区推进新型城镇化,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传承,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文资源,探索大遗址保护、文化旅游、生态环保融合发展的新路。在总体规划中,西咸新区以“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环境融合”为原则,完善古都历史文脉格局,沿五陵塬遗址构建渭北帝陵风光带,沿周秦汉都城遗址带构建周秦汉古都文化带,并以渭北帝陵风光带和周秦汉都城遗址带为支撑,形成具有西咸特色的“人”字形大遗址保护带,建设世界周秦汉文化综合展示中心,打造部级历史文化展示区和国际化大都市生态文化遗址公园,彰显华夏历史文明,真正实现“寻历史之足迹,探文明之源头,思今日之行为,重振长安雄风”之目标。

九、新型城镇化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城镇化

城镇化本质上即人口、资源、环境等各要素间的组合与交互作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结果体现为城镇和城镇体系的形成。经济的持续发展,促进了城乡之间特别是城镇之间各要素的流动和组合,加速了彼此联系和产业化分工,推动了区域整体发展。但是,在传统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各城镇以自我发展为主,竞争有余,合作不足,城镇之间缺乏更有成效的统筹和协调,存在着产业无序竞争、资源浪费、同质化发展等问题,影响了区域协调健康发展。因此,新型城镇化必须致力于促进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2013年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伟大战略构想。国务院批复要求西咸新区打造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支点、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枢纽、西部大开发的新引擎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范例”。这些目标定位和历史使命要求西咸新区必须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有所作为。一要完善区域协调发展合作机制,树立“合作促进生产力、合作产生生产力”理念,不但要与西安、咸阳两市加强协作,还要加强与关天经济区其它市(区)、西部地区有关省市区、丝路经济带沿线国内外有关城市之间的联系与合作,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建立并完善合作机制为突破口,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二要在合作机制基础上,做好合作内容和分工协调,抓好新区在产业选择、项目引进、社会管理等方面与区域内有关省市之间的错位发展和取长补短,避免盲目恶性竞争。三要牢牢抓住部级新区的定位和历史使命,在“枢纽、引擎、范例、支点”方面做足文章,在城乡统筹、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方面大胆改革创新,努力将西咸新区打造成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范例,通过自身发展和示范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十、新型城镇化是创新城市社会治理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范文2

关键词:生态涵养区 ;新型城镇化;城镇化路径;生态城镇化

Abstract:Through the study of changchun city ecological its big black mountain area location and summari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analysis, put forward its development of villages and town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improvement of regional ecological macro background, combined with "much starker choices-and graver consequences-in" period to enter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new urbanization transition stage of development, put forward its new village urbanization path selection model of exploration, namely the ecological urbanization mode, "in situ urbanization" - "the urbanization" as the core of the model, the special tourism new town - the dominant mode based on industry. After its village and town planning, on the premise of "ecology" and further put forward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ecological planning strategy for the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stages in the villages and towns planning, then points out that the new type of urbanization to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space structure,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comprehensive ecological transformation of structure, system and culture really realize ecological new town.

Key words:ecological headwater ; new urbanization ; the urbanization path ; the ecological urbanization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6)-10-53(5)

引言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首次将“美丽中国”纳入五年计划,进一步明确了“十三五”期间应贯彻落实品质提升的理念,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1]。随着内外部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十三五”时期,城镇化必须进入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

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为纲,目前,我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的各种有效途径和模式。然而,能否找到一种新型城镇化路径,来解决土地与发展、生态与发展之矛盾。作者将视角选择在位于城市郊区生态涵养区这一城镇化发展矛盾多发区,试图寻找一条基于生态观的城镇化路径。基于生态观的空间规划应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兼顾经济发展规律,通过生态调查、生态判断、生态反馈等规划设计方法和规划对策,对生态环境发展进行预测、评价和控制,构建各种功能流、物质流、能量流能够安全、有序流动的村镇空间格局,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和社会、生态损失最小,使得作用在村镇土地之上的自然、经济、社会三大生态系统得到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新型城镇化目标。

1 研究区综述

1.1 研究区区位

长春市生态涵养区主要指长春市东南部大黑山脉区域,包括新立城水库水源涵养区、石头口门水库水源涵养区、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及大黑山脉腹地范围其他自然资源在内的生态涵养区(见图1)。大黑山脉是长白山余脉,横贯吉林省中部,植被丰富,覆盖茂密的树林,有优越的自然生态资源基础条件,是长春市以及吉林省中部地区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源和能量源,也是该区域生态系统保持稳定的基因库与能量库。另一方面,分析东北地区水系分布及水资源特点可以看出,长春市的水源主要来自于松花江流域,主要水源地也分布在大黑山脉沿线,因此,对大黑山脉及其南及东南部水体环境进行保护,既是对长春市水资源安全进行保证的重要战略。另外,对大黑山脉沿线生态环境、植被加强保护,也是长春市生态战略的必然选择(见图2)。

1.2 研究区发展现状分析

1.2.1 生态安全格局现状分析

长春市大黑山脉生态涵养区生态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农田、居民点、度假村和城市建设用地不断蚕食现有的自然环境用地,使得大黑山脉生态涵养区呈现人工化斑块包围自然斑块的发展状况,同时由于各级对外交通以及城乡道路的进一步分割,使得整个涵养区呈现生态破碎化、人工化发展趋势,整个涵养区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和整体性破坏严重。

涵养区林地主要是以水源涵养林、特别是人工林为主。森林生态质量为中级,人工林面积较大,但存在林相单一,植物群落结构简单、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处于法定保护区(如水源涵养林地、森林公园)内的植被相对较好,而在法定保护区地区,局部地段植被破坏严重,对涵养区生态系统循环和动态平衡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植被,正在受到各种人为活动侵蚀。甚至在一些法定保护区的,同时存在因矿产资源的开采带来的对植被进行破坏的现象。农田占涵养区土地面积比例较大。涵养区农业多数是农户自家小片耕种,机械化率较低,效益较低,造成劳动生产率较低。耕地类型主要是旱地,水田较少,而且部分耕地位于坡地,部分坡地坡度大于 15 度,不仅影响生态环境质量,从而进一步构成对水库污染的威胁。

1.2.2 村镇发展现状分析

涵养区内含净月镇、玉潭镇、新立湖镇(见图3)、永兴街道、劝农山镇(见图4)等小城镇及所辖多个乡村,随着人类活动强度加大,乡镇发展,建设用地不断增加,整个涵养区呈现人工化斑块侵蚀自然斑块的趋势,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景观破碎化程度越来越高,涵养区作为长春城区发展的重要生态屏障的生态功能面临挑战。

村镇产业主要包括农业、林业、少量工业及休闲旅游业。耕地以分散的小片自留地为主,生态涵养区具有发展休闲旅游业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涵养区生态休闲旅游、民俗旅游和观光农业生态旅游等形式休闲游发展迅速。度假村、农家乐、采摘园等类型用地不断增加,无序扩张,造成对森林植被的侵蚀与分割。但是,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还属于粗放式扩张的阶段,在旅游服务产品的特色、服务水平、卫生标准,以及从业人员的培训、营销方式、管理模式等方面,都亟待提高。旅游用地及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垃圾、废水等对环境的破坏在加重,所以需要对环境容量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政策对环境进行保护。

2 基于“生态观”的涵养区村镇新型城镇化模式选择

2.1 生态城镇化模式

涵养区村镇作为区域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城市提供生态屏障、维系区域生态平衡的功能。长期以来,乡村建设用地低效蔓延导致生态空间破碎化,“低、小散”的乡村工业污染严重,极大地破坏了乡村的自然生态系统,加剧了乡村地区人地关系的恶化。“十三五”期间,涵养区村镇规划需本着“集约发展”的理念,通过划定村镇各类功能性空间,严格控制村镇建设规模,推动村镇用地的高效与集约利用;本着“区域融合”的理念,加强村镇生态系统与周边生态功能板块的联系,融入区域生态网络的大格局中;本着“绿色发展”的理念,引导循环型工业、生态旅游和有机农业等资源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构建村镇生态产业体系;本着“低碳生活”的理念,完善乡村沼气工程、污水净化系统的建设,通过建设“乡村文化绿道”,将村镇整合进区域休闲网络,整合配置城乡公交网和村镇公共设施[2]。

新型城镇化要把生态建设融入城镇建设之中,以智能城镇、绿色城镇、低碳城镇,环保城镇为主要核心内容。在新型城镇的建设中要注意经济产业的发展要做到集中布局,节约城镇土地用地,智能城镇主要体现在对现代科技的运用,例如“三网融合”、”4G”概念、城市污水智能化处理系统等。建设成一个高科技信息化的智能城镇。绿色城镇建设就是在新型城镇建设的时候要使绿色农业、绿色食品业、绿色城市环境等,使绿色覆盖整个新型城镇。低碳城镇建设就是在新型城镇建设过程中要遵循能源消耗最低、废弃物排放最少、循环综合利用的原则。

2.2 “就地城镇化”――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模式

“十三五”时期,我国城乡发展进入转型提升期,为乡村城镇化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多挑战,乡村转型的特点正从以往“经济增长导向”向“离土不离乡”的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关注规划中“乡村性”的培育和影响,着力解决“半城市化”问题,实现“人”的深度城镇化。2013年,在谈及城镇化时将农村城镇化提升到与城市城镇化同样的高度,认为城镇化的健康发展,需要有高度发达的农村支撑[3]。

在传统的城镇化模式下,农民和生产资料由乡村向城市及发达地区转移。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农民不再盲目地向大中城市迁移,而是在原居住地以中心村或小城镇为依托,实现就业创业,生产增收。同时,政府不断完善公共设施、发展社会公共事业、提升农民素质、改变其生活方式,逐步形成新城镇,实现就地非农就业和就地市民化,即“就地城镇化”。就地城镇化是降低城镇化建设成本的最佳选择,是预防和治理“城市病”的重要抓手。就地城镇化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就地城镇化是城乡一体的城镇化,城乡一体是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就地城镇化既是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趋势,也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手段。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村地区不能公平共享现代化的发展成果,造成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推进农村的就地城镇化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其次,就地城镇化能够实现“人的城镇化”,“人的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在传统城镇化模式下,地方政府往往进行“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张,而对公共设施、公共服务以及社会事业等关注不够,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就地城镇化则是在经济发展、公共设施和社会事业等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才形成城镇,这就避免了工作岗位与人口、公共服务与需求等不匹配现象的出现,有利于实现“人的城镇化”。最后,就地城镇化是工农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工农协调发展是就地城镇化的重要保障。就地城镇化是建立在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的基础上的,农村就地城镇化还必须要有产业支撑,只有发展农村工业才能促进稳定就业,“乐业”才能“安居”,实现就地城镇化必须首先实现工农协调发展。所以,城乡一体化、人的城镇化和工农协调发展是就地城镇化的基本要义[4]。

2.3 特色旅游新型城镇模式――基于产业主导的模式

涵养区村镇区位条件优越,位于大城市近郊,城镇化道路选择可以大城市为中心建设旅游新型城镇。涵养区村镇通过建设长春市近郊旅游休闲区,打造成旅游休闲度假的目的地,形成旅游城镇发展模式。打造特色旅游小镇的中心思想是要有独具的特色,就是将现有的城镇转化成独具特色的新型城镇,要注重融入民族风情的元素。同时,旅游景区由“点状经营”向“区域发展”升级,树立“大品牌”、“大景区”理念。长春市乡村旅游发展应克服目前景区点状分散经营的缺陷,扩大单一景区的发展规模与运营项目,形成以核心景区为支撑的乡村旅游集聚区,或者多景区联动集群发展,逐步实现由“点状经营”向“区域发展”的升级,形成区域性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和大品牌共享,这样既有利于强化景区品牌,同时可以实现区域联动发展和产业联动融合,形成具有区域性支撑和引领效应的“大品牌”、“大景区”。特色旅游城镇的发展模式,不单单是简单的旅游,还要有一定的基础性产业支撑。形成特色旅游城镇和基础产业相互支撑,使新型城镇化得到良性循环发展[5]。

3 基于“生态观”的涵养区村镇规划策略

3.1 优先进行涵养区生态系统规划

以生态保护为区域发展的前提,对涵养区生态系统进行整体规划。涵养区作为长春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主要任务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对山体、森林、湖泊、湿地、农田、林网、人工绿地等自然斑块进行有效保护,尤其对花卉基地、风景名胜区、休闲公园等绿色斑块进行保护。提高生态绿地系统多样性,使不同类型绿色生态斑快形成生态涵养区综合生态系统。 加强对涵养区交通道路、江河岸线、大中型水库、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水土流失易发区的生态公益林建设。处于特殊生态区域背景下的涵养区应以大面积生态基质为载体,让城市、城镇、乡村、建筑等人工斑块镶嵌其中,形成在自然生态基质中镶嵌人类活动空间的用地布局。

建立城乡空间发展与生态资源保护平衡发展新的思路,建立以生态资源保护为出发点的土地使用的模式,提出划区保护的生态保护模式。将生态涵养区划分为核心保护区、保护区以及生态敏感区。核心保护区是指现有的法定保护区域,包括新立城水库、净月潭风景名胜区、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等,该保护区域要求除了必要的科研设施外,禁止其他开发建设,现有村屯、居民点可以结合生态规划与土地调整逐步外迁;保护区指法定保护区,现有天然林、天然次生林、人工林等对维育本区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的植被生长良好的地区,保护区应加强生态脆弱地段的植被恢复,并且禁止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敏感区指区域内现有的耕地、荒地、矿山废弃地等人为活动强度较大和水土流失严重的生态脆弱区,该区内的开发建设必须合理确定建设强度、规模。

3.2 生态理论与方法在村镇规划不同阶段的结合

在正确认识人与生物、自然、环境等关系的生态观基础上,对城乡空间生态和谐的未来状态趋势进行预测,并提出保持该趋势发展的空间建设措施和对策,包括生态效率、生态活力和生态稳定等三大目标导向,目标导向的确立是对城乡生态系统辨识和规划途径初步确定的过程。

在要素分析方面,主要针对空间建设的土地资源进行分析,不仅对使用性质、相互关系和面积大小等进行调控,更重要的是把士地资源看作是自然立体构成的三维复合体,对士地资源的物质改造是人类活动价值的体现。它突破了传统城乡土地及空间利用模式,在空间规划中体现土地内在的生态潜能与生态价值。

在规划目标、空间形态设计和空间建设等各个规划程序中,充分体现动态系统控制、系统关联等生态控制理念。

规划编制程序包括:生态调查、生态评价、生态反馈、生态补偿、生态分区、结合生态工程的规划等,试图将各种生态因素和循序渐进的规划方法加以实现或趋近规划目标。

4 结语

新型城镇化要全面着力推进空间结构、产业结构、制度与文化结构的全面生态化转型,真正实现新型城镇的生态化。新型城镇化要把生态理论与方法融入城镇规划与建设之中,以生态参与规划的编制、实施及管理的全过程。在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与规划建设中,注重生态、“人的城镇化”、产业选择与文化、信息化融入。建设符合新时期适于人居的智能城镇、绿色城镇、低碳城镇。

参考文献:

[1]谢霏,吴蓉,李志刚.“十三五”时期乡村规划的发展与变革[J].规划师,2016(3).

[2] 肖红娟.珠江三角洲地区乡村转型及规划策略研究 [J].现代城市研究,2013(6):41-45.

[3]令倩倩,郭淑玲.中国要摆脱半城市化状态[N]. 广东建设报,2012-07-10.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范文3

【关键词】传统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镇化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风险因素日益上升的今天,通过推进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提高,发挥其在扩大内需方面的潜力,城镇化将成为我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引擎。国家统计局的2015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常住人口771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200万人,乡村常住人口60346万人,减少1520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6.1%。根据诺瑟姆曲线判断,我国城镇化目前正处于中期加速阶段,城市人口快速增加,城市规模扩大,数量增多,但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可能会出现地区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针对我国传统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实践路径进行理论探索,有助于解决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改革难题,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水平的提高。

一、我国传统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传统城镇化是以政府为主导, 以工业化为推动力, 实现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产业向第二产业转变、社会文明向现代转化的过程[1]。在我国传统城镇化进程中片面追求城镇规模的扩大,城镇人口的增多和城镇GDP总量的增长,城镇化建设缺少规划,导致我国传统城镇化进程中出现许多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城乡二元结构加剧。2015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6.1%,但由于受中国城乡分割以及户籍制度的约束,我国农业人口城市化难以顺利进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39.9%,虽然有大量的农村产业工人在城市工作,但这部分人口的流动性大,而且并不能同等享受城市的各类公共服务,其收入水平、消费模式无法与城市人员相比,是“不完全城市化”。此外,受城l二元结构影响,政府在城镇化规划中对农村的投入较少,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也加剧了城乡间的结构性矛盾。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落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必须有合理的产业结构的支撑,虽然近年来我国的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第一和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但总的来说结构不合理、效率低下。2014年第三产业GDP占比是48.1%,而就业比重只达到40.6%,没有充分发挥对劳动力的吸纳作用,无法有效解决城镇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就业问题。而且由于经济发展方式落后,片面追求GDP的增长,部分地区在城镇化进程中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严重影响了当地的可持续发展。

(三)城镇化建设缺少规划,城市管理服务水平较低。在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缺少规划,城镇建设无序开发和盲目扩张问题严重,城镇的土地资源和空间资源集约利用水平较低,城镇化发展质量不高。此外,我国目前城市管理服务水平较低,很多城市的“城市病”问题较为突出就是最直接的体现,这一问题直接影响了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和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阻碍了现代化建设水平的提高,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城镇化的基本内涵是城镇规模不断扩大、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无论是新型城镇化还是传统城镇化,在城镇化的基本内涵方面都有着共同追求,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更为丰富。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不能只关注城镇规模的扩大,城镇人口的增多和城镇GDP总量的增长,关键在于提高城镇化发展的质量。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化一定不是真正的城镇化[2],新型城镇化就是要通过扩大内需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面下功夫。新型城镇化应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以解决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减少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提高能源利用率,提升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城乡协调发展。目前我国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以改变我国农业生产率低下和农村发展落后的局面,同时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充足的劳动力,更为重要的是发挥内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键是要解决城乡分割以及户口制度对农民身份转换的制度,以及绑缚在户籍制度上的利益分配问题,为统筹城乡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性条件,真正实现人的城镇化。

(三)加强城镇建设规划,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城市管理是为了有效提供城市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满足市民的公共需求,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管理水平是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和直接体现[3]。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要完善城镇建设规划体系和提高城市管理服务水平,提高城镇土地资源和空间资源的集约利用水平,重点解决关乎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问题,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提高城镇发展质量。

三、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分析

城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而我国政府主导的城镇化存在很多问题,需要统筹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尤其是要优化政府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行为,发挥政府的规划和引导作用,推进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具体有以下几点要求:

(一)转变发展观念,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转变过去片面追求城镇规模的扩大、空间扩张的发展观念,尤其是地方政府应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尤其是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吸附作用,改变过去因单纯追求GDP的增长而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局面,提高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在于不断提升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城镇化建设绝不能走过去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新型城镇化向质量内涵提升转变。

(二)合理规划城镇空间布局,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城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基于城镇发展的现实性和可持续性考虑,降低因无序开发和盲目扩张带来的城镇未来发展的隐患。要加强城镇规划的顶层制度设计,通过规划对城镇化建设作出明确的政策性规定,减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无序开发和盲目扩张,提高土地资源和空间资源的集约利用水平。在城镇管理方面要加强城镇的综合管理,针对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建立统一协调的问题处理机制,解决与城镇居民生活质量有密切关系的“城市病”问题,改善城镇居民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三)统筹城乡发展。新型城镇化战略把农民和农村放在重要的位置,提出要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共同富裕。要真正发挥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对我国经济l展的拉动作用,就必须突出城镇化建设的整体性,统筹城乡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是城镇的“独角戏”,要求实现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要把农村的发展纳入新型城镇化规划,加强对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对城镇化发展的阻碍,缩小城乡差距。

(四)转变政府职能,深化制度改革。要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换,首先要做的就是深化制度改革,扫除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制度。要改革过去对城乡居民不同社会身份划分的户籍制度及绑缚于户籍制度之上的利益分配机制,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向“完全城市化”转变。此外,要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明晰土地产权,明确农村土地实际处置权的归属,推动农村土地的市场流转。地方政府作为新型城镇化的实际推动者,要明确自身职能,加强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规范和引导,服务好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城镇化发展的质量。

作者简介:孙自然(1991-),男,汉,籍贯:河南,年级:2015级研二,专业:行政管理,研究方向:新型城镇化研究。

参考文献:

[1]吴江,王斌,申丽娟.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9(3):88-91.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范文4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问题 实践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3-286-03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战略作用。针对当前我国城镇化所存在的问题,立足于当前我国城镇化的优势,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对于改善民生、统筹城乡发展、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新型城镇化的理论梳理

伴随着党的十报告创造性地提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政策目标,新型城镇化逐渐成为理论与实践的热点,包括对传统城镇化道路的反思,对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的辨析,对新型城镇化不同层面的关系研究,对新型城镇化面临问题的分析,对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的分析,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证研究以及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的研究等等。

从理论上讲,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在总结和反思国内外城镇化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科学发展道路。其本质特征和内涵包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推进、不以牺牲农村发展利益为代价、以城市群推进城镇化主体形态、构建合理的城镇规模结构、走集约高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推进新型城镇化应坚持从实际出发,避免全国“一刀切”;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消除体制制度障碍;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提高人口吸纳能力;加强产业集聚分工,增强城市就业容量;提升创新驱动能力,增强城市发展后劲;城乡统筹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一)新型城镇化的概念界定

目前对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界定,主要基于两个角度,一是对传统城镇化内涵的发展性运用,二是结合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方向,传统城镇化理论与当前实践相结合。有学者从城镇化的一般概念分析入手,认为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特征主要包括四个层面:一是“四化”协调互动,通过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推动产城融合;二是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倡导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三是构建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的城市格局,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四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包容性、和谐式城镇。有学者认为新型城镇化在内涵上包括六个层面: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城镇化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协调发展,不以牺牲农业发展利益为代价,以城市群为推进城镇化建设的主体形态,形成合理的城镇规模等级体系,走集约高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有的学者在对比传统城镇化模式的基础上,认为传统城镇化模式主要体现为“粗放型工业化推动下城镇人口规模量的增长、城镇空间无序膨胀、资源大量消耗、城镇环境显著恶化”,而新型城镇化是指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城乡互促共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个性鲜明的城镇化。有的学者认为新型城镇化是对传统城镇化概念的发展,两者在内涵、目标、内容方式上存在重大区别,它具体是指“以民生、可持续发展和质量为内涵,以追求平等、幸福、转型、绿色、健康和集约为核心目标,以实现区域统筹与协调一体、产业升级与低碳转型、生态文明和集约高效、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为重点内容的城镇化过程。”有学者从发展模式的角度认为,新型城镇化应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推进”的原则,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内容,以信息化、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内涵增长”为发展方式,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为机制保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城乡一体的城市。还有学者在总结概括的基础上认为,新型城镇化就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由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城镇化机制推动,形成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城乡一体的集约、智慧、低碳、绿色城镇化道路。

(二)新型城镇化的问题研究

新型城镇化的问题研究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传统城镇化的反思,来看待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二是从新型城镇化目标与未来战略的角度来谈新型城镇化面临的问题。在这些研究上,不同学者往往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形成不同的问题发现。有的学者从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角度来谈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问题,包括迁村并居的问题、土地收益分配的问题、农民市民化的问题、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动力机制、模式以及政策调整问题。有的学者认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该避免六个方面的认识误区:城镇化不等于都市化,城镇化不等于放弃乡村,城镇化不等于建造城镇,城镇化不等于舍弃传统,城镇化不等于没有差异,城镇化不等于同一路径。正是对以上问题不同程度的忽视,造成了近年我国“粗放式城镇化”建设问题。有的学者从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和速度分析,认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还面临诸多问题,包括城乡二元结构向城镇二元结构转移、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失调、人居环境问题凸显以及城市文化内涵缺失。而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产业化与城镇化发展不同步、城镇化发展模式十分粗放、主体利益分配格局难以调和以及规划建设不合理。有的学者从均衡的角度出发,认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七大失衡问题,分别是城乡发展失衡、空间分布失衡、规模结构失衡、要素结构失衡、“四化”发展不平衡、软硬件失衡及生态失衡等。还有学者从城乡一体化角度认为,新型城镇化存在四个方面的难题,包括如何破除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如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如何实现城乡金融资源的均衡配置,以及如何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和平等权利。

(三)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研究

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主要是在分析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经验以及问题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我国新型城镇化在未来发展路径、方向以及战略的思考。有的学者认为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必然道路,其发展路径至少包括三个方向;一是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解决人口城镇化的问题;二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协调和互动,确保有序增长;三是要坚持走生态、环保、集约型的城镇化发展之路。有学者从新型城乡关系的视角认为,新型城镇化道路应该以新型城乡关系为目标,走城乡关系“一元化”的道路,走城乡结构协调的道路,走城乡平等共享的道路,走多样性和谐的道路,走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和市场运作的合力共推道路。有的学者在“三化”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应该处理好关系,分别是处理好新型城镇化同“三化”协调发展、新型工业化主导、新型农业现代化为基础、新型农村社区为基点、创新土地集约利用机制、强化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应对全球化、构筑开放型经济体系等八个方面的关系。有的学者从区域发展的角度认为,新型城镇化应做到东中西有序差别的推进,具体包括西部实行集中连片模式,中部实行壮市强镇模式,东部实行强市进化模式。有学者从发展模式的角度认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包括八个方面,分别是走以人为本的道路、走倾斜平坦的道路、走产城互动的道路、走绿色发展的道路、走包容增长的道路、走创新驱动的道路、走政府引导的道路、走本土开放的道路。还有学者从发展模式的角度认为,传统城镇化主要是空间城镇化,并给新型城镇化发展设置了很多的问题,如人地分割问题、土地资源的低效率利用问题、农业人口无法向城市过渡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通过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调整,促进新型城镇化从空间城镇化模式向人口城镇化和多元城镇化模式转型。

(四)新型城镇化支撑体系研究

现有的文献和研究成果直接提出“支撑”这一概念的并不多。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德慈从中国规划研究视角,就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规划和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指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寻求人口、经济、资源、能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其主要理念是“人―城市―自然”的和谐共生。他指出我国城市发展与城镇化应该能够为将要进入城镇的农民提供就业岗位、住房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够使现有城镇的功能得到提升、人居环境得到改善,能够支撑城镇的健康运行与可持续发展。他提出我国城镇化急需“科技支撑”以推进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

刘江提出,农村城镇化战略目标是增强城镇的经济力量,完善城镇的功能,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改善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依赖坚实的经济基础,而产业是经济基础最根本的体现。因此农村城镇化战略必须立足于具有支撑作用的产业,增强农村城镇的经济实力,从而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 (刘江,2014)。

朱杰堂认为城镇化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城镇化的内涵、支撑体系及其测度指标都会有所区别(朱杰堂,2014)。

林涵碧在研究城镇化进程中政府的职能作用时提出,要科学定位区域内产业分工与协作,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动力支撑。“工业化是走向发达的必然选择和必经过程”,“没有工业化,就没有财力、物力来支持农业的现代化,城镇化也不可能加快。”

吴家喜直接提出“建设科技,为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提供可靠技术支撑”这一提法,“进一步厘清科技创新引领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加大城镇化科技创新力度,对于促进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非常关键。”

叶裕民相对全面的构建了城市化支持系统。他提出,新型城镇化本质上是一个综合转型问题,需要系统推进,实现城镇化模式的整体过渡。为此,他提炼出总体模式、实现路径、制度保障3个层面的12个转型维度展开梳理与分析,力求从城镇化的视角串联、勾勒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主线与转型路径。

姚士谋给予城镇化的定义是“工业化过程中社会生产力(主要含二、三产业)的发展而引起的地域空间上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向城市(镇)集中(也包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城市基础设施的改造与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将农业用地变为城镇用地,形成一个持续发展的城市化过程。”

李晓莉从地理学的视角提到:城镇化支撑体系由四个层次承载平台和五个支撑子体系构成。四个层次承载平台分别是乡村承载平台、单体城镇承载平台、城镇体系承载平台和城镇――区域系统承载平台。它们从空间地域构成方面支撑城镇化进程。五个支撑子体系则是经济产业支撑子体系、基础设施支撑子体系、科技文化教育支撑子体系、资源环境生态支撑子体系和管理规划制度支撑子体系。它们从城镇化要素构成角度支撑城镇化进程。

李雨提到,城镇化的动力支撑机制分为两方面:一是农村的推力,二是城市的拉力。

于澄认为应对影响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制度进行设计并系统改革,如土地市场管理制度、财税制度、居住证制度、公共管理制度等,同时辅以相应政策措施。

郭凯峰在提到,山地城镇化的支撑路径分为三种,因地制宜的土地城镇化用地资源普查路径、顺应自然的人口城镇化生态噪音减量路径、量力而行的空间城镇化点状组团演进路径。

王艳红认为,应完善财税政策、投融资政策、教育政策、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为城镇化提供支撑。

钱鞠提出,西部地区要想发展,必须有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完善的管理体制与法律体系、合理的产业结构及雄厚的科教基础与创新实力作重要支撑。

李泉提出,城乡协调发展的支撑体系包括:城乡网络协调互动的利益枢纽――构建稳定的农业反哺机制,城乡网络互动发展的产业枢纽――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城乡网络互动协调的创新团队――重视农业企业家培育机制,城乡网络互动发展的必要支撑――构筑乡村工业化推进机制,城乡网络互动协调的节点枢纽――重视区域城镇化推进机制,城乡网络互动协调的关键环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机制,城乡网络互动发展的制度保障――城乡制度创新机制,城乡网络互动发展的生态保障――城乡生态协调机制。

总的来说,关于新型城镇化的研究目前还处于初期阶段,理论层面的研究与建构很薄弱,没有在解释模式、理论模型以及学说贡献上形成相对成熟的成果。

二、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实践分析

从实践上讲,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实现新农村建设战略目标的重要前提。城镇化发展可以促进农村自然经济的解体,形成区域经济,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同时能提高农民的收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近年来,全国先后出现过各种新型城镇化的改革尝试,例如成都模式、广东模式、苏南模式等。

(一)成都模式:以大城市带动大郊区发展的模式

主要做法是对土地确权颁证,建立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设立建设用地增减指标挂钩机制。以发展较好的区域作为起步点,确立优势产业,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集群,再配以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成都作为城乡统筹改革发展实验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方面走在全国前头,全面实施以小城镇建设为重点的“世界生态田园城市”建设战略,充分利用小城镇对大城市和小乡村的承接作用,按照“全域成都”协调发展理念,进行了将农田保护、生态环保、现代高端产业、城市先进功能有机结合的新型城镇化实践。成都经验尤以“三圣花乡”模式为代表,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因地制宜,错位发展,打造特色产业优势;二是景观化打造、生态化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三是文化润色,产业支撑,激发(下转第289页)(上接第287页)农村发展活力;四是多元投入,市场运作,创新农村融资模式。

(二)广东模式:通过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的模式

广东模式又可以分为两条主线:一是珠三角模式,即以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集中的中心镇为发展依托,通过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进而实现城市周边地区的快速崛起;二是山区模式,即围绕着县城,发展专业镇。

(三)苏南模式:政府引导推动型的模式

苏南地区的新型城镇化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后至世纪之交,在这个阶段,乡镇政府出面组织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资料,出资办企业,并由政府指派能人来担任企业负责人,这也造就了发达的乡镇经济。第二个阶段是21世纪初至今,在这个阶段,苏南地区的新型城镇化以深化农村改革为主要推动力。主要包括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经营制度改革和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三大方面。

(四)温州模式:以个体私营企业为发展主体的模式

温州模式是以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为主要推动力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在温州,当地政府扶持个体私营经济,这是改革开放后地方政府有了自己可追求的利益,利用本地区可利用的资源,发展地域经济的方法。

三、新型城镇化的若干思考

新型城镇化是一个涉及各个方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政策的协调配合,需要科技支撑、产业配合、创新驱动、政策保障、政策安排、教育同步、人的需求、资源环境的容纳力等各方面与之匹配。

一是加强制度保障体系建设,打破城乡二元化结构,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方面,将城市的就业、培训、保障、救助、教育等政策和制度延伸到农村,失地农民拥有集体资产的处置权,准失地农民保持土地承包的经营权,农民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训,保障实现就业,从政策、制度层面上保证农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保待遇、就业援助和教育权利,实现农民失地不失利、不失业、不失权。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是简单地把农民从农村户口改变为城市户口,不是仅仅停留于农民身份的转变上,而是促进城乡人口的相互渗透,城市居民纷纷到农村区域从事经营活动,将城市理念、城市文明、城市新风带到了农村。农民出租房屋后,到城市居住,亲身体验城市生活规则,通过双向互动,更直观、更生动地促进农民融入城市,加快向市民化转变。

二是加强市场动力机制建设。市场是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决定性因素。市场机制的形成有三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产权的明晰,市场平台的构建,交易成本的有效控制。因此,要进一步推动农村各类产权的确权登记,实施确权登记颁证,明晰产权,为市场机制扫清障碍。要进一步完善农村产权要素市场,推动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建设,构建市场平台。要进一步提高流转交易的透明度,通过立法等手段简化交易流程,消除交易障碍,降低交易成本,吸引投资。

三是建立多元融资机制。建立多元融资和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在加强政府财政投入的同时,更加注重吸引市场资金,引入社会资本,注重村级集体资产的参与,实现多方共赢。一是要积极引进市场资金。探索包括PPP模式在内的社会化、市场化的投融资办法,积极引导工商资本、金融资本、私营业主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二是要激发民间参与活力。创造环境,构建符合市场规则的利益导向型机制,鼓励和扶持农民参与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来,让农民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获得更加直接的经济利益,有效激发农民参与活力,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隋平.新型城镇化的模式及路径研究[J].学术论坛,2013(8)

[2] 李晓莉.河南省城镇化支撑体系研究.河南大学博士论文,2008

[3] 李彦东,刘小新.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及路径选择研究――基于吉林省松原市城镇化建设进程的调查与思考.吉林金融研究,2013(4)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范文5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市民化的困境与破解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因素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促进湖南农民工市民化的就业技能培训创新研究 新型城镇化下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核算研究 新型城镇化建设下的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 城镇化视角下的我国农民工市民化路径探讨 人口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探讨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住房问题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廊坊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新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市民化困境及路径探析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民工档案管理模式研究 浅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民工住房问题及解决措施 新型城镇化视域下农民工进城焦虑问题探讨 农民工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涵 中国新型城镇化中的农民工市民化探析 新型城镇化中农民工市民化的意愿及成本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住房保障对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3

-02-27.

[3] 胡杰成.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障碍与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12,03:33-35.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范文6

关键词 城镇化质量 财政支出 市民意识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截至2012年底,中国城镇人口达到7.12亿,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52.57%,然而中国的城镇化在快速推进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使得城镇化质量越来越被重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21世纪头20年的“中国梦”,促进惠及亿万农民群众的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是扩大内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在这个过程中,公共财政是必不可少的支持后盾。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民的发展问题,让农民真正变成市民,不仅是物质生活而且是精神生活。这就要求财政在支出的过程中要注重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使得这种支出更多的向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文化水平方面倾斜,而不是一味的扩大城市规模。本文将就与促进农民发展息息相关的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四个方面的财政支出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利用面板数据作相关实证分析,并丰富了城镇化质量的内涵,针对现有的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提出改进建议。

二、文献综述

(一)城镇化质量内涵。

中国社会科学院在2013年3月的《中国城镇化质量报告》中指出,所谓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聚集、城镇规模扩大以及由此引起一系列经济社会变化的过程,其实质是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迁。城镇化质量是指在城镇化进程中与城镇化数量相对的反映城镇化优劣程度的一个综合概念,从本质内涵上讲,城镇化质量包括城镇自身的发展质量、城镇化推进的效率和城乡协调发展程度三个方面。中国社科院对城镇化质量内涵的阐释已经涵盖了大多数学者的观点,下面介绍一下其他学者更为广阔的视角。

朱洪祥(2007)认为城镇化质量的内涵包括动力表征即城市发展能力、公平表征即城乡差异程度、质量表征即物质精神方面的发展水平和集约表征即发展资源利用集约化程度。陈明(2012)认为城镇化质量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高、城镇化推进效率持续改善和城镇化推进机制不断完善,并特别指出城镇化在推进过程中的财税体制、土地管理、社会管理等机制要与快速推进城镇化的现实需要相适应,以避免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环境污染、“城中村”、城市“大拆大建”等问题。张春梅(2012)等认为城镇化质量的内涵具体包括城镇的经济发展质量、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城乡一体化发展程度和城镇发展的可持续性,并指出生态文明的建设是城镇持续发展的保障,也是城镇化质量的重要体现。

笔者认为,除上述学者对城镇化质量内涵的解释之外,其内涵还应包括农民在变成市民后的市民意识的强弱,这里指的市民意识不仅是对城市竞争、压力、风险这种状态的适应,而且是对自己成为一个城市市民的一种自我素质的要求,这是对城镇自身发展质量的一种精神文明层面上的衡量。较高的城镇化质量要求市民有着政治上的积极参与意识和日益强化的公共意识,他们愿意并且有渠道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且对自己不直接占有的生产资料具有自觉的关心爱护行为。当今社会人们市民意识的缺失并不是个例,一部分人仍有一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和缺乏自律的小农意识,既然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就要使精神文明的发展与物质文明的发展同步,重视市民意识的培育,但这并不是要把农民和市民割裂开来认为农民不需要提高精神文明素养,而是不同的环境对人们的要求不同,不同行为产生的影响也不同。

(二)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

中国社科院《中国城镇化质量报告》中采用的评价体系较全面且系统、具有代表性,从城镇发展质量指数(包括经济发展质量、社会发展质量、空间发展质量)、城镇化效率指数(包括经济社会效率和生态环境效率)和城乡协调指数(包括收入协调和公共服务协调)三个方面来评价。

另外,比较有代表性的,陈鸿彬(2003)在评价体系中引入了人民生活(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信息化综合指数),朱洪祥(2007)在城镇化质量指标评价体系中引入人口就业(暂住人口占城镇人口比重)、生态环境(空气质量良好率),朱洪祥等(2011)在城镇化质量指数别引入了开放程度(外贸依存度)、社会安全(万人刑事案件立案数)、保障水平(城镇职工社会保障覆盖率和住房保障覆盖率),杨梅(2012)在评价体系中加入居民生活指标(人均储蓄额)、空间集约指标(人口密度),郭叶波(2013)在评价体系中加入GDP含金量(全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人口城镇化适度性(城镇人口增长率与建设用地增长率的比重、非农就业比重与城镇人口比重的比值)、人口城镇化稳定性(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率)、人口城镇化完整性(举家城镇化迁移率、农村留守儿童比例)、人口城镇化包容性(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的收入差异、外来人口社会保障差异率、农民工子女与本地学生受教育权利差异),等等。以上学者对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都做了很大的贡献,尽量用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来衡量城镇化质量的内涵,对城镇化内涵阐释的侧重使得评价指标均侧重对城镇化过程中居民的物质生活的衡量,而缺少反映其精神文明程度的指标,因此笔者建议,随着城镇化发展的不断深化,发展阶段的不断前进,市民意识这一反映城镇自身社会发展质量的更高层面的指标应该被纳入进来。根据指标选取的可操作性、代表性原则,联系现实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市民意识进行解释的三级指标,比如平均每天监测到的违反交通规则的次数(逆向型)等,虽然意识的形成和改变受经济发展程度、受教育程度、文化习俗、个人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严格的规则的设定和执行对意识的改变产生的外部推动作用不可忽视。

(三)城镇财政与城镇化质量。

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在社会经济体系中的辩证统一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转型时期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必然要求,城镇公共财政作为公共经济体制的主要组成部分,要求财政对推进城镇化进程进行适当的干预和支持,城镇财政对城镇化的支持主要体现在财政支出规模、财政支出结构两个方面,财政支出效率是关键。

根据国际经验,城镇化水平在30%-60%之间是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在城镇化的初期和快速发展阶段,城市的设定、分区的设置、制度权限的规定、人口的管理等都需要依靠政府,目前,我国城镇化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并且这种态势还将保持较长一段时间,基本设施的建设、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和治理等都需要政府资金的投入,而且资金缺口一直存在,无论与民间资本如何分配,财政支出的规模都需要继续扩大,以保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

财政支出结构与城镇化质量的保证提高密切相关,能否改变以往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人口城镇化率虚高、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就业问题难以解决等问题,离不开城镇财政在社会保障及保障房建设、污染治理城镇绿化、职业教育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山东省数据显示,在科、教、文、卫四个科目中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最大,其次是医疗卫生支出,科技支出与文体支出占比重很小且每年增长速度低于教育支出和医疗卫生支出所占比重。

财政支出效率力求在相同的财政支出水平和结构下对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产生最大的促进作用,影响财政支出效率的因素有很多,蔡卫红和王燕武(2009)以福建省为例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和面板数据得出教育水平对财政效率的影响显著为正的结论,政府规模对财政支出效率有显著负影响;陈仲常和张峥(2011)得出GDP增长率和市场化程度对财政支出效率有显著正影响;另外,唐齐鸣和王彪(2012)通过对我国26个省级地方政府30年的财政支出效率的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人口密度越大、地方财政自主性越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越高。因此,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为了使财政支持产生的效率最高,应着重增加教育支出以提高教育水平,控制政府规模在适度范围内,保证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并培育开放、融合的市场环境。

三、实证分析

(一)数据收集与处理。

本文采用山东省十七个地市2003-2011年的统计数据,各地市城镇化质量的数据来源分别是:2003-2007年的数据来自山东省建设发展研究院王志燕的《山东省城镇化质量区域比较研究》,2008-2011年的数据来自各年的《山东省城镇化发展报告》,对城镇化质量的评分采用百分制的形式,样本总数为153个。

我们将山东省十七地市的科、教、文、卫支出占当年本市财政支出的比例分别作为分析城镇化质量影响因素影响程度大小的解释变量,分别记为K,J,W,WEI,将十七地市九年间的城镇化质量作为被解释变量,记为Y,并用自然对数进行转换,记为LY,LK,LJ,LW,LWEI,分别以其系数(分别是a1,a2,a3,a4)来进行相应经济含义的解释。对数函数的系数能够表示一种特殊的经济含义:当自变量变化1%时,因变量的反映程度即为经济学上的弹性,本文重点解释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经济关系。

(二)实证分析结果。

由于对城镇化质量的关注以及内涵的提出在国内较晚,因此与城镇化质量有关的数据有限,九年的数据经平稳性检验具有平稳性。

首先,由于选择了山东省所有十七个地市,反映的是总体的效应,应该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同时通过Hausman检验也得出P值通过了5%的显著性水平,即应选择固定效应模型。

然后,对四个解释变量分别与被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得出结果如下:

a1: 0.114*;a2: 0.083***;a3: ―0.191***;a4: 0.334*** (其中,* 、* * 和* * *分别表示10%、5%和1%的显著性水平)。

最后,从以上统计结果中我们可以分析得出:

1、医疗卫生支出与城镇化质量成正相关关系,且在科、教、文、卫中贡献率最大,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城镇化质量则增加0.334个百分点,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效果乐观。这个结果与实际的情况相符合,医疗卫生水平是衡量城市自身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也是居民迫切需要满足的基本因素,不仅要关注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而且要关注更加公平有效率的分配医疗资源。金荣学和宋弦(2012)通过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公共医疗卫生支出的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得出,2009年我国省级公共医疗卫生支出技术效率水平较高,其中山东省等九个省份的支出技术效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科技支出与城镇化质量成正相关关系,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城镇化质量则增加0.114个百分点,但只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程度仅次于医疗卫生支出。城镇化的发展需要产业的支撑,新型城镇化要求产业发展是集约的低碳的绿色的智能的,科技要发挥引导作用,政府在进行科技财政支持时应加强对经费使用的监管和绩效的评价,提高财政支出效率。

3、教育支出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为正效应,但影响程度较小,因此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程度并不与所占财政支出比重呈正相关。同时文化支出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为负效应,即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增加,城镇化质量反而下降。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城镇化要立足这一实际,且尽管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0%以上,但若以是否获得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待遇为标准,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实质城镇化为35%左右,而专家的统计数据则更低,在26%左右,因此在城镇化质量的发展方面我国尚未处于较高水平。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人们低层次的需要未得到满足时,低层次的需要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人们此时可能同样追求高层次的需要,但在既定的经济发展、文化和教育水平下,满足低层次需要的动机性更强。另一方面,现阶段城镇化质量指标更多的还是衡量农民身份变成市民后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程度,而对精神生活水平的衡量除“市辖区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与此有关外,并没有其他指标能测度出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物质和精神追求的脱节程度。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医疗卫生支出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程度大于教育和科技支出。

四、结语

对城镇化质量内涵的解释决定了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当我们看到社会中的种种违反秩序、对自身权利和义务认识不清、不符合和谐社会发展要求的现象时,不能忽视了对精神文明的考量,不足的是目前对于解释市民意识的三级指标如违反交通规则的次数等在技术上虽易于统计,但并未统一纳入规划中。

通过对面板数据的分析发现,占财政支出比重的高低与对城镇化质量影响程度的大小并不一致,且文化支出为负效应,除了发展阶段的制约和评价体系的不完善外,还应结合现阶段教育、科技、文化支出存在的问题进行积极的反思和改进,为城镇化质量的提高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吉林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本科生)

参考文献:

[1]朱洪祥. 山东省城镇化发展质量测度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7-09-26

[2]陈明. 中国城镇化发展质量研究评述.[J].规划师,2012-07-01

[3]张春梅等. 发达地区城镇化质量的测度及提升对策――以江苏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2-07-26

[4]胡玉海. 市民意识与农民意识.[J].辽宁大学学报,1998-12-15

[5]陈鸿彬. 农村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经济经纬,2003-09-25

[6]朱洪祥. 山东省城镇化发展质量测度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7-09-26

[7]朱洪祥等. 基于预警指标体系的城镇化质量评价――对山东省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的深化.[J].城市发展研究,2011-12-26

[8]杨梅. 湖北长江经济带城镇化质量研究.[J].长江论坛,2012-02-15

[9]郭叶波. 城镇化质量的本质内涵与评价指标体系.[J].学习与实践,2013-03-15

[10]金花.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主要矛盾.[J].经济纵横,2011-11-10

[11]蔡卫红、王燕武. 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与影响因素分析――以福建省为例的实证研究.[J].福建论坛,2009-12-15

[12]陈仲常、张峥. 我国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DEA―Tobit模型的实证研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1-09-20

[13]唐齐鸣、王彪. 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12-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