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部门管理制度范例6篇

生产部门管理制度

生产部门管理制度范文1

(南京市江宁区财政局 江苏·南京)

摘 要:本文试从突出主管部门的职责作用,破解财政部门与主管部门综合管理“最后一公里”对接落地难题,结合区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主管部门管理实践,理出一个可供探讨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区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主管部门;探索实践

《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下称2个办法)对各级财政部门、行政单位、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及事业单位等不同管理机构的职责作出了明确的划分,但如何从具体操作的角度上来理解并形成一个系统的管理框架仍然无现实的案例可考,这也为区县管理部门留下了实践空间。

一、区县管理主体层次和职责划分

无论行政单位,还是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按照现代产权制度要求,在明确产权归国家所有的基础上,都是采取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按照委托理论,政府及其属机构都是公共事务的者。按的层级分,区县国有资产管理主体可相应分为区县政府、区县财政部门、区县主管部门(含街道)、行政事业单位。四者关系如图1:

在上述四者关系中,区财政部门是政府负责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对国有资产实施综合管理;区县主管部门(主要指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街道负责对本部门或街道所属的行政事业单位实施监督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负责对本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实施具体管理。从2个办法中可以归纳出具体的管理职责:区财政部门负责贯彻执行、制度制定、监督管理、统计报告和业务指导等;区县主管部门(含街道)负责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制度制定、统计报告、接受监督和指导等;行政事业单位负责贯彻执行、日常管理、绩效管理、统计报告、接受监督和指导等。

从图1和各自职责划分也可看出,区县财政部门要促使管理措施落地生根、管理目标得以实现,必须通过区县主管部门和街道这一管理层级来衔接和实施。因此,研究和探索如何发挥区县主管部门的管理积极性有其客观的必要性。

二、区县主管部门管理的目标设置

区县主管部门管理的目标应与区县财政部门管理目标相一致,并基于行业特征,在管理方向上更具指针性。按照彼得·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管理的目的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目标的实现者同时也是目标的制定者。因此,区县主管部门在设置管理目标时,应充分考虑行业特征,在与区县财政管理目标相向而行的基础上,按照“科学、规范、完整”的要求,合理设置相应的管理目标。

1.满足履职基本需求

区县主管部门资产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各行政事业单位履行相应的职能,通过财政预算安排、调拨、自购或接受捐赠等形式获得的国有资产配置应能满足其正常运转、履行职能的需求。区县主管部门在规定的权限内,根据所属各行政事业单位职能作用,正确区分行政机关、经营性事业单位、纯公益性事业单位、准公益性事业单位等不同性质的定位需求,合理编制国有资产配置预算,主动发挥调控作用,严格执行相关资产配置标准,把好“总阀门”关。

2.维护资产安全完整

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应有两个具体内容:一是资产核算完整准确。资产购置时按照国有资产计价的历史成本原则,需包括购付价款以及确保达到预期状态所发生的一切合理支出,防止资产支出费用化;房屋建筑物、大型设备购建等工程完工后,应及时进行竣工决算和验收,按规定进行财产物资移交,做好资产登记工作,防止基建长期挂账;建立定期清查和年终盘点制度,确保总账与明细账相符、账与卡片相符、账与实物相符、账与资产信息系统相符,防止账实“两张皮”。二是资产管理内容完整。通过督促行政单位建立和落实资产管理责任制,切实将资产管理工作落实到具体人员;加大对行政单位尚未脱钩经济实体的经济效益、收益分配及使用情况的监管,从严控制行政单位出租、出借国有资产的行为,规范做好行政单位出租、出借国有资产收入的收缴和管理工作等工作。

3.提高资产配置绩效

提高资产配置绩效是资产管理的最核心指标,按照“3E,’原则(经济性、效益性、效率性)和“结果导向”的原则,根据财政预算绩效管理要求,逐步推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预算工作,将资产配置行为前置,纳入财政预算全过程管理,即:事前配置绩效申报,事中监督执行,事后绩效评价。

三、区县主管部门管理的原则定位

1.资产管理与分类管理相结合

区县主管部门的管理应体现专业治理原则,与分类管理相结合的三点主要是:一是体现行业特征和标准。对具体的资产管理制度应进行本地化改造,在符合区县财政部门管理要求的基础上,结合行业管理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区县主管管理制度;二是融合行业业务特殊要求。对本部门各职能进行优化整合,再造资产管理业务流程,在具体操作上贴合本部门业务管理需要;三是区分单位不同类别性质。对行政资产、事业资产,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以及公益型、准公益型的事业单位实行分类管理的治理机制。

2.资产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

按照“PDCA”循环管理理论要求,资产管理应是从资产配置、使用、到资产处置、资产调剂、资产统计等诸环节的全过程管理。区县主管部门管理需着眼于资产大循环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在制度、程序、方法等方面形成完整的体系,并充分体现部门主导的监管特征,突出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绩效管理相结合,强化资产管理中的监督与服务,使行政事业资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运转效率等资产绩效得以体现。

3.避免过度商业化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最重要特征就是其非营利性、服务性和公共性。行政事业单位属于公共部门,追求的目标是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这与企业的经营性资产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的是截然不同的。目前各区县出于经济发展的考虑,都有资产证券化的冲动,如果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完全投入商业化经营,不但背离了其公共服务的宗旨,而且会带来极大的商业风险包括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影响行政事业单位正常履行公共服务职能。

四、区县主管部门管理的实践设计

以区县卫生系统主管部门为例,根据目标设置的要求和管理原则,在实践设计中建立健全管理体系,以制度规范为抓手,以新建业务流程为突破口,依托资产管理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符合公共财政管理要求的区县主管部门国有资产管理新型之路。

1.建立管理职责分配体系

职责分配体系包括主管部门领导、纪检监察室、审计科、计财科、采购计划科、医政科、设备管理科、基层社区服务中心、主管部门各相关科室、资产报废报损鉴定小组、各资产管理员等,分配相应的管理职责,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主管部门资产管理网络。固化各自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责,在分配体系的规范下逐步形成“配置有预算、使用有制度、处置有审批、管理有监督、绩效有考核”区县主管部门资产管理秩序。

2.建立管理制度规范体系

目前主管部门管理制度建设是一项新课题,需要结合工作推动节点按照制度建设纲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具体的制度规范建设纲要包括:卫生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卫生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办法、卫生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办法、卫生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办法、卫生局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卫生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管理暂行办法、卫生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鉴定小组与职责、卫生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绩效管理指标及考核办法、卫生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办法、卫生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办法、卫生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条形码信息管理管理办法等。在制定制度的规范的同时,区财政部门需加强指导,广泛征求基层管理部门、上级财政、卫生部门的意见,使出台的制度符合当前及今后的管理要求。

3.建立业务操作流程体系

结合区县卫生工作特点,需要重新整合资产管理业务操作流程,通过建立规范统一的业务操作流程,使得资产管理政策得以落实,资产管理绩效得以发挥。具体包括:卫生局新增资产配置预算申报流程、卫生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库管理流程、卫生局土地房屋及建筑物管理流程、卫生局车辆管理流程、卫生局电子废弃物管理流程、卫生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资产调剂管理流程、卫生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公开处置流程、卫生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评估流程、卫生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流程、卫生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资产信息统计流程、卫生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流程、卫生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年终清理工作流程等。流程再造过程中需注意科学性、合理性、程序简洁性和可操作性。

4.依托信息化管理平台

信息化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必由之路,是资产管理的技术支撑。区县主管部门和下属的各行政事业单位应充分借助于区县财政部门建立的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在统一的操作平台实现即时更新、满足不同管理者的动态化管理要求。在相关业务流程支持下,改变由纸质材料报送的格局,直接通过PDF格式在信息管理平台中附件传递,实现平台审批和材料备案。

生产部门管理制度范文2

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挂牌督办制度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全市农委系统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下简称重大隐患)治理挂牌督办工作,及时消除重大隐患,有效防范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省安全生产条例》和关于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市农委系统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行政区域内农业重大隐患治理挂牌督办工作适用本办法,法律、法规、规章及上级规范性文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本制度所称的重大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或较大社会影响,应当全部或局部停产停业,并经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消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农业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消除的隐患。

本制度所称的重大隐患治理挂牌督办,是指全市各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有农业安全生产监管管理职责的部门对重大隐患治理工作进行督促指导,促进隐患有效整治,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活动。

第四条  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是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应当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和建档监控等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第五条  重大隐患治理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实施。全市各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有农业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和委属单位分别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业领域重大隐患治理工作。各县(市、区)农委、开发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具体承担各地农业行业重大隐患治理挂牌督办工作,并指导、协调和督促各乡镇农办及各乡镇负有农业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开展重大隐患治理,跟踪掌握治理进展情况。

第六条  市农委负责对省厅、挂牌督办和涉及多个行业领域、多个区域的重大隐患,实施挂牌督办。各县(市、区)农委、开发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各乡镇农办及负有农业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对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排查上报的、群众举报的、省厅和挂牌督办的以及在日常督导检查、暗查暗访、专项整治等活动中发现的重大隐患,应当逐级上报市农委挂牌督办,并建立管理台账,实行分类分级、闭环管理。

第七条  市农委作出挂牌督办决定后,市农委要及时向重大隐患所在各县(市、区)农委、开发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属单位(以下简称责任单位)下达《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挂牌督办通知书》,明确隐患具体情况、治理期限、治理要求,并定期公告。同时,对隐患治理情况实施跟踪督办和动态监管,及时掌握治理进度,确保按期治理销号,于每季度末将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和治理完成情况台账报农委备案。

第八条  责任单位对存在重大隐患的农业生产经营单位,要及时下达整改指令书,督促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过程中安全防范措施。隐患排除前或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责令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隐患排除后,经组织专家现场核查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经营和使用。

第九条  责任单位应建立治理档案,留存备查。档案主要包括卷内目录《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挂牌督办通知书》等挂牌督办有关文件;重大隐患治理方案;督查、检查记录,行政执法文书,现场影像资料;《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情况表》及专家现场核查材料;其他相关材料。

第十条  对挂牌督办的重大隐患,未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治理且无正当理由、相关单位拒不执行治理要求、责任单位督办不力的,市农委将对相关责任人实行约谈告诫、公开曝光,情节严重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对经停产停业整顿治理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依法依规对相关隐患单位予以关闭取缔。

第十一条  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

安全生产警示约谈制度

第一条  为进一步推动全市农委系统安全生产工作,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依据《安全生产法》、《省安全生产条例》和关于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结合农委系统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安全生产警示约谈(以下简称约谈),是指农委及其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小组),按照“一岗双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对下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有农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委属单位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就安全生产有关问题进行预警提示、告诫、督促整改的约见谈话。

第三条  约谈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组织实施。

(一)农委及其小组负责对各县(市、区)农委、开发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或负有农业安全生产监管管理职责的部门、委属单位、辖区内市属以下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进行约谈。

(二)负有农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负责对其系统内单位或分管农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进行约谈。

第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农委及其小组约谈。

(一)未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要求,不能按期完成安全生产任务目标的;

(二)发生有人员死亡的生产安全事故的,或者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

(三)瞒报、谎报、迟报、漏报生产安全事故的;

(四)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应急救援不及时,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进一步扩大的;

(五)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对上级交办、督办的重大事故隐患和一般事故隐患未按期完成整改或未采取有效监管措施的;

(六)在国家、省、市组织的安全生产督导检查中,被发现存在重大安全生产监管问题,或者未按要求完成安全生产阶段性重点工作,受到国家、省、市通报批评的;

(七)未认真对待安全生产方面举报,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问题突出,造成群访或产生严重不良影响的;

(八)其他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造成不良后果,市农委、小组认为有必要约谈的其他情形。

第五条  农委及其小组的约谈,由小组联合委应急管理处、委监察部门、委组织部门负责人组成约谈小组,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和承办。负有农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约谈,由本部门组织开展。开展约谈时,根据情况可邀请新闻媒体、相关行业技术专家、公众代表等参加。

第六条  约谈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约谈准备。由组织约谈的单位发出约谈书面通知,明确被约谈单位名称、被约谈人、约谈事项、约谈时间、约谈地点、需要提交的相关材料等,被约谈单位应当按照要求提供书面材料并做好相应准备工作。

(二)约谈实施。会议由约谈召集人主持,被约谈人按照约谈内容进行汇报。约谈小组就有关问题提出质询,被约谈人进行答复。约谈小组提出整改措施要求,作出约谈决定,被约谈人应当作出落实约谈事项的承诺。

(三)约谈结果。约谈应当形成会议纪要。被约谈单位要根据约谈要求和会议纪要进行整改落实,并将整改落实情况在会议纪要下发之日起15日内以书面形式报告组织约谈的单位,同时抄报参加约谈的相关部门。

第七条  组织约谈的单位负责对约谈会议纪要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将约谈及整改落实情况书面报告本级政府和上级主管单位。

第八条  被约谈人应当按时参加约谈。确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参加约谈的,被约谈单位应及时向组织约谈的单位书面报告情况,经批准后,可委托相关责任人参加约谈。

被约谈人不接受约谈或未按照规定参加约谈的,由组织实施约谈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被约谈人为各县(市、区)农委、开发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或负有农业安全生产监管管理职责的部门、委属单位负责人的,取消该单位当年安全生产评先评优资格;被约谈人为农业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的,将该单位纳入安全生产不良记录“黑名单”。

被约谈单位未按约谈要求整改的,依法依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因未按要求整改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从严从重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九条  组织约谈的单位根据政务公开的要求,及时向社会公开约谈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条  本约谈制度不代替对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的行政处罚和对有关责任人的问责处理。

第十一条  本制度由农委农村工作委员会安全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自之日起施行。

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

安全生产“卡单令函”制度

一、安全生产提示卡制度

第一条  为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各级党政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履行,促进全市农业安全生产工作开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农业安全生产工作特点和实际,由农委、各县(市、区)农委、开发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或负有农业安全生产监管管理职责的部门、委属单位向本级农业农村工作主管领导和本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在每季度首月10日前,以及元旦、春节、各级两会、“安全生产月”、暑期汛期、国庆、中秋等安全生产重点时期、重要时段、重大活动和重大节假日前夕,以提示卡的形式对相关工作进行提示。

第三条  遇有突发事件、活动或情况要随时进行提示。

第四条  提示内容主要包括本地区、本部门当前急需开展的农业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并呈请各党委政府和部门领导班子成员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以及“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开展安全生产调研、督导工作,主持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

第五条  农委、各县(市、区)农委、开发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或负有农业安全生产监管管理职责的部门、委属单位呈报的提示卡,要做到一事一提醒,不能长时间内多件事情合并提醒。

第六条 各县(市、区)农委、开发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或负有农业安全生产监管管理职责的部门、委属单位要在提示卡上报一个月内,将本级农业农村工作主管领导和本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农业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情况收集整理,汇总形成工作台账,并报送农委主管部门留存。

二、安全生产告知单制度

第一条  为严格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要求,进一步强化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履行,农委主管部门加大对县、乡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指导督促力度,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农委对各县(市、区)农委、开发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或负有农业安全生产监管管理职责的部门、委属单位农业安全生产工作,以告知单形式进行指导告知;各县(市、区)农委、开发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或负有农业安全生产监管管理职责的部门对各乡镇农办农业安全生产工作,以告知单形式进行指导告知。

第三条  告知内容主要包括本行业领域本月重点工作、安全生产方面存在问题、防控措施、上级督导检查以及临时性重要工作任务。

第四条  各县(市、区)农委、开发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或负有农业安全生产监管管理职责的部门、委属单位、乡镇农办收到告知单后,要认真研究部署,制定详细计划和措施,并抓好落实。各县(市、区)农委、开发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或负有农业安全生产监管管理职责的部门、委属单位每月月底前将具体落实情况汇总后及时报市农委。

第五条  农委、各县(市、区)农委、开发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或负有农业安全生产监管管理职责的部门、委属单位要采取督导检查等形式,对告知单落实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同时,收集整理相关信息,建立告知及落实情况台账,并于每季度末月30日前将本季度台账报市农委备案。

三、安全生产督办函制度

第一条  为进一步推动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事项,严防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促进全市农委系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市农委以督办函形式,对各县(市、区)农委、开发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或负有农业安全生产监管管理职责的部门、委属单位和本级部门进行督办。

第三条  督办内容主要包括某一行政区内域农业行业领域生产安全事故多发或事故起数同比大幅上升;安全生产重点工作部署贯彻不力、工作进展缓慢;打击非法违法工作不力,该行政区域或行业领域长期存在较为严重的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各级督导检查、专项检查等活动中发现的以及群众举报的安全生产突出问题、重要事项其他涉及安全生产的重大事项和问题以及农委认为应督办的其他情况。

第四条  被督办单位接到市农委督办函后,要立行立改,制定整改计划,采取有效措施,按要求整改到位。

第五条 被督办单位要定期向农委书面报告整改进展情况,直至整改完成。

第六条 农委要建立安全生产问题督办台账,定期跟踪督办,直至问题销号。

四、安全生产整改令制度

第一条  为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推动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取得实效,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针对农委督办的重大隐患、突出问题、重要事项等未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整改且无正当理由的,市农委实行整改令,责成有关县(市、区)农委、开发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或负有农业安全生产监管管理职责的部门、委属单位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落实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责任,推动落实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遏制生产安全事故。

第三条  有关县(市、区)农委、开发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或负有农业安全生产监管管理职责的部门、委属单位收到安全生产整改令后,应当立即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安全生产整改令中涉及的重大隐患、突出问题、重要事项,形成会议纪要并尽快组织实施。

生产部门管理制度范文3

一、生产钻井效率提高的重要性

钻井生产运行效率是钻井工程效率的一部分,是体现钻井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钻井生产运行效率,是指钻井资源在钻井市场主体之间的最优配置以及钻井企业对其拥有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是钻井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投入产出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性的评价指标,包括配置效率、生产效率和动态效率三个方面。归纳影响钻井生产运行效率的因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不可变更的客观因素和为了维持正常生产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包括气候及自然灾害、地质油藏条件和人员修整与钻机检修;另一类是可控的因素,包括钻井生产计划、钻前工程、待井位、等设计、专业公司协调、事故及复杂、工农关系。

二、通过具体的生产组织管理制定详细的计划以及监督机制

生产组织管理是为了保证完成公司生产计划,对生产各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从而达到提高产量、保证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生产组织管理主要包括计划管理、统计管理、生产工艺流程管理、生产控制管理、考核管理以及效益评价等。

1.计划管理

生产计划是生产部门根据生产决策制定出详细的关于生产的品种、产量、指标、工艺等各方面的具体工作计划。因此在钻井公司,生产部根据生产计划书调整各分公司成本承包方案。承包方案调整应在每年所制定的期限以前完成,报经总经理办公会批准后实施。生产计划要包括产品的产量、质量要求、各种原辅材料、能源的消耗定额指标和消耗总量、各工序生产技术指标等。生产部门在每年年底以前根据公司生产决策组织制定下年度生产工作计划,生产计划的编制要遵循均衡生产的原则,同时要合理利用企业生产能力资源,在严格执行计划的情况下提高生产效率。

2.统计管理

生产部门负责生产的全面统计工作,并负责生产统计的具体管理。部门、分公司设立专职统计员,统计员负责本部门的统计管理工作。生产部门及各分公司统计员负责各自统计报表的管理。各种统计报表格式由生产部门统计员初审后报经生产门负责人及分管副总审定。统计工作的主要作用就是进行有效的监督控制,从而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任务,同时,进行有效的改动,提高配置效率。

3.生产例会

生产部门可每月召开一次总结会,对上月的生产任务完成情况运用统计的原理进行分析、总结。生产部门还要每月召开一次成本分析会,对上月降本增效进行分析、总结,制定本月降本增效措施,提高配置效率。

4.生产工艺流程管理

员工从事生产操作必须确保严格按操作规程所规定的操作程序及工艺指标进行,严禁违章操作,对因生产环境条件改变的工艺流程,由生产部门提出具体方案报经领导批准后方可实施。新的生产工序建立后,必须由生产部门负责组织编制作业指导书,才能投入使用和生产,从而提高动态效率。

5.生产控制

生产控制包括质量控制、产量控制、成本控制。根据公司中长期的质量目标和方针,质量控制部要负责公司产品质量的检验和控制,生产部门配合质控部对分公司进行质量管理。生产部门应充分利用公司内部资源,采用均衡生产的原则制定分厂的最优化产量计划。成本控制指标由生产部门配合企管部制定,再分解到班组、落实到个人,作为个人或企业的考核标准,应根据企业考核细则进行制定。

6.考核管理制度

生产部门每年在调整各企业自身的承包方案时,要总结出当年产品的质量、产量指标和各种原辅材料、能源的消耗指标,并以此为基础制定下年度具体指标。生产部可以每月根据各分厂生产完成情况进行生产考核。

7.效益评价

钻井队的生产运作管理是一种效益型经营管理模式,它要求将钻井队的经营管理的两个基本方面——钻井生产和成本控制内在统一于效益中心。因此,钻井队生产运作管理中应该建立效益评价系统,来强化效益中心的导向机制。钻井队推行生产运作管理,在效益评价时应遵循这几个三个原则:(1)正确处理局部利益和整体经济效益的关系;(2)正确处理当前经济效益和长远经济效益的关系;(3)正确处理经营管理中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的关系。

三、通过改善可控因素来提高速度效率

1.合理安排产能建设进度,均衡安排全年生产

统筹考虑气候因素影响,合理安排低洼井等易受气候条件影响井的施工季节;加快地质和油藏研究,科学制定勘探开发方案、钻井地质和工程设计,合理部署井位,提前做好钻前工程,保证钻前不等井位,钻机不等钻前,钻机不等设计—钻探工程公司加强与油田公司工作对接,跟踪产能建设部署安排,提早落实队伍及物资材料准备,统筹协调施工进度。发挥一体化优势,鼓励实行区域钻井总承包方式组织生产,建议建立合理的总调度制度,进行各油田钻井生产的总协调,优化钻机资源的配置,科学调配钻机。强化多专业协作机制,紧密工序衔接,加强下道工序的提前介入与信息共享,为下步工作的提前、有序安排做好铺垫;加快信息化建设,实现建设方与施工方、各专业间、井场与后方基地间数据共享,缩短决策时间,促进施工环节紧扣;实行以前线指挥部为依托的项目管理运作方式,将管理重心前移,生产组织统一指挥,跨专业施工统一协调,区块内资源共享和相互支持,提高区域总体作战能力。

2.设备检查、维修、管理的责任和制度到位

钻井生产组织管理的过程就是一个标准化管理的过程,公司企业应按照“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标准和要求,通过加强钻井设备检查、维护、管理,提高钻井效率和进度。一是将全公司的钻井工作根据工作范围和工种性质制定考核标准分解,对全公司的设备进行挂牌、建档管理,做到层层落实,级级把关。二是对每个专业钻井工作人员进行跟踪考核,建立班前班后工作汇报制度,工作检查记录等。三是根据上级公司关于开展争创管理示范岗活动和星级设备评定管理的要求,制定了优秀钻井员工,优秀管理着等评定活动方案,提高部门内部的良性竞争。

在整个过程中,要注意“组织”、“管理”的意义。整个生产组织过程中,单独依赖某一种技术并无法实现很大的效益。生产组织是一个系统工程,良好的生产计划、进度控制能力、执行层面的保障能力是相互衬托的。如果要保证系统能更高效的执行,针对小的异常可在系统作业周期内,通过各项作业流程来进行控制和调整。以确保从大流程、小流程均能朝着共同方向共同努力,达成更快的反应。

生产部门管理制度范文4

关键词 企业 规章制度 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5.9 文献标识码:A

建立企业规章制度并形成体系,必须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绳,以不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或相悖为原则,以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实际状况为依据,以保证本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正常、顺利、有效运转为目的。一套好的规章制度是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实现的剂,并具有助推企业实现生产经营目标的作用。

一、规章制度范畴

规章制度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法度,用于某个专业方面业务管理活动,需要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则。将这些规则以文字表述,经专门的程序审批,并以书面形式,即成为企业的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以表达形式进行分类,分别包括:制度、规定、办法、条例、程序、细则,通称企业管理规章制度,或统称制度。

从广义概念分类,规章制度还包括企业的定员和定编,管理部门和基层单位的职责和权限、岗位职责、质量标准(如Iso9000、Api)、管理标准(如HSE管理体系)、操作规范和规程等。

从更宽泛的范围分类,规章制度还包括命令、决定、决议、通告,虽然这些文件具有临时性,但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内容,将在后续实施或执行过程逐渐形成规章。规章制度甚至还包括生产线上的工艺文件,如工艺指导书等,这些文件是规章制度的派生性规则,是企业规章制度外延表现形式,具有强烈的严肃性和不二的执行性。

就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而言,还可按职能管理范围来对规章制度进行划分,如本单位的行政事务(XZ)、党群工作(DQ)、经营企划(JQ)、人力资源(RL)、计划财务(JC)、市场营销(SX)、生产安全(SR)等若干大类的规章制度。

二、规章制度地

企业规章制度产生或建立,必须因事而立、因岗而立、因责而立、因权而立。应该有严格的程序,包括规章制度的立项、起草、制订、会签、审批和印发。

(一)规章制度立项。

规章制度订立立项就是要解决为什么要订立该项制度的问题。

在企业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规章制度的产生和建立基本上“因事而立”,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因事设岗,因岗生责,因责衍权,或者在现有岗位之下因事生责、因责生权。就“事”而言,指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工作任务或业务事项,该事项具有长期性、可重复性和规律性,所以,必须对该事项进行规范管理,因此就有了为此订立规章制度的意义。只有订立针对于该事项的规章制度,就能解决为什么要做此“事”、谁去做此“事”、什么时间去做此“事”、在什么地方去做此“事”、怎样做此“事”的问题,俗称“5W”(why、who、when、where、what),即五个为什么。

建立规章制度订立立项制度,就是为了保证规章制度的严肃性、规范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怎样为规章制度订立进行立项,实际上就是要用书面回答“5W”问题,让该项规章制度的订立具有充分的理由,即解决好必要性的问题,能够让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和审批人信服,然后批准制订并该项规章制度。

(二)规章制度制订。

经过规章制度立项程序后,订立规章制度就有了合法的依据,事务部门据此拟订规章制度草案。起草人在拟稿之前,应该深入基层或现场进行调研,研究在该项制度立项宗旨的前提下,具体要解决哪些问题,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应采取什么措施予以应对,赋予哪些具体的管理职责和权限等等。

经过调研后形成该项规章制度的腹稿,然后围绕“为什么(目的)、干什么(管理对象)、谁去干(责任单位和职责)、怎么干(方法和程序)、何时干(完成期限)、干到什么程度(工作标准)、如何监督检查(考核办法)、如何处置(反馈完善)”等八个方面编写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基本模式如下:

(1)导言:制订本制度的目的和依据;(2)本制度适用范围;(3)本制度主要责任单位和职权;(4)本制度管理方法、规定或执行程序(包含什么情况下执行、执行到什么程度);(5)本制度实施的检查和考核;(6)本制度说明:与其他制度的衔接或矛盾回避、解释权、修订时态、废止和保密;(7)本制度起草、审核、批准;(8)本制度日期和生效日期。

规章制度文本格式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章”、“条”、“款”。有的规章制度文本的“款”,不用数字列序表述,直接重置一个段落即可。当“款”下的内容或层次过多时,则可以直接将此“款”拟订为单独的“条”。

规章制度起草完毕后,起草单位应将规章制度草案报相关职能管理部门,由职能管理进行初审,初审内容:有无立项依据、文本模式和格式是否规范、方法程序是否合理、与其他规章制度有无冲突或矛盾等等。初审的同时,职能管理部门还应针对此规章制度草案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讨论,搜集修改建议或不同看法,然后形成修改意见,将规章制度草案返回起草部门进行修改。

(三)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地过程由文稿会签、领导审批、办公室核稿、文件印发、学习宣传等程序组成。规章制度过程既是规章制度取得合法身份的过程,也是规章制度能否正常出台的过程;既是规章制度宣传造势的过程,也是规章制度顺利实施的铺垫过程。规章制度拟稿责任部门应在立项、调研、拟稿的基础上,将规章制度立项的指导思想贯穿整个文稿会签过程。

经相关职能部门再审合格后的规章制度文本,应按规定的公文程序进行会签,由拟稿责任部门负责申办会签事宜。参与文稿会签的职能部门,或者是规章制度内容所牵涉到的职能部门,或者是前置或后置管理部门。规章制度文稿经职能部门会签完成后,按文件层级管理程序和要求,报领导审批。

领导审批同意后,拟稿责任部门应该将文稿会签资料的电子文本一并送厂长(经理)办公室,由厂长(经理)办公室按文件程序挂号、行文、排版、付印、发文。

发文可以有两种形式进行,一是由厂长(经理)办公室按公文管理规定直接向有关单位发文,另一种是由拟稿责任部门,也就是由相关职能部门代为发文,但事前必须与厂长(经理)办公室进行沟通,取得厂长(经理)办公室地授权,职能部门文的签收资料应在事后反馈给厂长(经理)办公室保存。

三、规章制度管理工作

实施规章制度管理,就是为了更有效地实现规章制度拟订的目标,追求规章制度管理的最佳效果,使企业以尽可能少的管理资源,尽可能多地完成预期的生产经营目标。规章制度管理由一系列管理过程组成,分别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规章制度管理工作由企业的职能管理部门负责,如有的企业由企业管理办公室负责,也有的由厂长(经理)办公室负责。不论是哪个部门负责,都应该主导企业规章制度的综合管理、协调和平衡。

(一)规章制度的计划管理。

规章制度的计划管理是对规章制度未来的发展进行规划和安排。

在规章制度管理工作实施前,首先要确定一定时期内规章制度管理工作的目标,其次要对规章制度管理现状和环境进行分析,然后拟订规章制度管理工作方案,最后形成规章制度管理计划,以指导一定时间内的规章制度管理工作。

规章制度职能管理部门一般于年初时,向所有职能管理部门提出本年度规章制度管理要求,征集各职能部门本年度管理意见,搜集规章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差异,针对现有规章制度实施差异有什么纠正规划。除此外,还要了解各职能部门所管理的规章制度,有哪些实施环境发生了变化,是否需要增补、删减、修订、废止,是否需要建立新的规章制度等等。

(二)规章制度的组织管理。

本文所指的组织是指在归口职能管理权限内,依权限安排的一系列管理工作和活动,并在其中起牵头、引导、指挥、协调的作用,一般表意为动词。

规章制度职能管理部门应在规章制度计划基础上,按计划的时间进度和工作要求,有步骤地组织各职能部门,对各职能管理部门的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对应管理。如规章制度实施情况检查、规章制度执行环境检讨、规章制度差异修订、新规章制度立项和等等。保证管理程序正义并顺畅。

规章制度组织管理者的角色,处于该项管理工作的核心地位。管理者的目的是要建立有效的规章制度管理体系,是管理规章制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就是说规章制度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规章制度的有效运行。规章制度组织管理者负责为达到组织目标,对各职能管理部门的规章制度管理工作,进行必需的组合分类,授予其实施检查、调整、修订的工作职责,协调规章制度所牵涉到的各方关系,确定规章制度管理的时间要求和工作责任,并进行督导检查,促进规章制度管理工作顺利完成。

(三)规章制度的指挥管理。

这里的指挥是指基于规章制度管理职责所获得的管理权限,在此权限范围内,规章制度职能管理部门,有指挥相关职能部门做好规章制度管理工作的权力。虽然不能像上级对下级那样具有发号施令、调兵遣将的绝对权力,但是,依据管理职责和职权,规章制度职能管理部门是可以对相关部门的规章制度管理工作明确安排、提出要求、进行指导、相互沟通、解决冲突,以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

规章制度的指挥管理者,如同棋局中人,真正的高手既在局中而又在局外,所谓在局中,是指与规章制度管理工作的神韵相合,能够随着规章制度管理工作的节奏而起舞,而在局外是指必须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待规章制度管理工作,能够看到并看清规章制度管理工作中的一切状况,并对这些状况进行分析诊断,合理“用药”。

(四)规章制度的协调管理。

规章制度的协调管理就是通过规章制度职能管理部门地上下左右沟通、通气、疏通、调理,使得企业规章制度管理达到动作协调、和谐一致的标准。规章制度职能管理部门作为规章制度管理的主导部门,其协调作用就是正确处理规章制度体系内的各种关系,为规章制度体系正常运转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促进规章制度管理目标实现。

规章制度的协调管理,是规章制度管理过程中带有综合性、整体性的一种职能,其功能是保证规章制度所调整和规范的内容之间,以及规章制度对应职能部门之间的各项工作内容不发生矛盾、不重叠冲突,以建立规章制度之间和对应职能管理部门之间的默契配合和谐、保持整体平衡。

(五)规章制度的控制管理。

规章制度的控制管理就是按规章制度管理既定的目标和标准,对规章制度体系的运行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反馈、考核、纠偏(组织制订防止再发生措施),使规章制度管理工作能按计划顺利进行。规章制度的控制管理处于规章制度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能够反映规章制度管理工作计划是否合理,能够反映规章制度订立是否合理,能够反映规章制度执行实施是否顺利,能够反映对应的职能部门的规章制度管理工作是否正常,所以规章制度的控制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管理环节。

规章制度职能管理部门是规章制度控制的行为主体,规章制度体系和规章制度执行与实施是控制对象。规章制度地执行与实施需要对应的职能部门的控制管理力度,规章制度的执行需要调整对象的自觉性,但由于管理者和执行者的差异性,一些规章制度往往不能得到有效地执行,这就要求规章制度地监督有实效、检查有保障、反馈能及时、考核更合理、纠偏要到位,如此即能保证达到规章制度控制管理的目的。

规章制度的有效控制管理,除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之外,还应该有相应的控制工具,如制度文本编号、监督检查表格、检查反馈报告、考核公告、纠偏措施等等都要形成相对固定的格式,建立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控制管理模式,实行规章制度控制的统一管理。

企业规章制度门类多,数量大,条目杂,不是每个人都能了然于胸,要想快速了解本企业规章制度的内容,有必要建立一套有效的规章制度检索工具。现在计算机基本普及,为快速了解规章制度内容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所以,规章制度职能管理部门应组织编制一套规章制度检索软件,保证规章制度的控制管理。

由于企业规章制度数量多,且不是所有规章制度在一个时间内订立完成,往往都是单项。从实用性角度出发,规章制度职能管理部门应建立单项规章制度归集制度,根据时间或单项规章制度的数量,组织将单项规章制度汇编集结成册,这样即方便管理,不易丢失,而且还利于查阅,随时翻看。

四、规章制度完善管理

规章制度从立项、起草、会签、的过程是规章制度的前期管理活动,而规章制度的监督、检查、反馈、考核、纠偏为规章制度的后期管理,通过规章制度的后期管理,再对规章制度进行检讨、修订、调整,是规章制度的完善管理,

规章制度地检讨即可通过检查发现问题,也可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当发现问题后,规章制度职能部门应该分析这些问题:即是规章制度本身的问题、实施环境的问题,还是执行人的问题。检讨规章制度的问题,就是为促进规章制度更新、完善,更有实用性。

生产部门管理制度范文5

关键词: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资产配置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6)06-0156-03

事业单位是我国第二大社会组织,范围覆盖各个行业,在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事业单位的资产是国有资产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诸多原因,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仍存在许多不足,需进一步改进与提高。作者结合工作实际,在收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事业单位如何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为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改革提供借鉴。

一、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现状

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施行后,各级各类事业单位对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和管理水平均有所提高,但资产管理现状仍不容乐观。

(一)资产产权不够清晰

1资产所有权不够清晰

部分事业单位在历史沿革中的管理体制发生变化,投资主体具有多元化的特点,这导致单位资产的产权关系复杂。特别是涉及中央与地方、行政与事业、全民与集体和职工等投资主体形成的资产,产权关系更加复杂,难以分清。如某事业单位驻外办事处使用的房产,当年由原煤炭部以煤炭投资公司名义出资购买,该单位无任何购房手续,至今未办理房产证,产权关系无法明确。

2资产占有使用权不够清晰

从部分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情况来看,有些资产日常的占有使用由所属单位行使,但其产权却仍属主管部门或系统内其他单位,在出现产权纠纷或承担费用损失等问题时,就会相互推诿扯皮,管理责任难以落实到位。如某事业单位是在机构改革时,由多个部门组合在一起成立的规模较大的厅级单位,原主管部门下属事业单位众多,相应的房产也较多。该事业单位虽然产权归属到新成立的单位,但资产仍然由原单位的下属单位进行出租,甚至有的单位将出租收入在账外核算管理,造成资产管理问题较多,出现问题时追责、问责较难。

(二)资产配置不够合理

1资产配备标准不统一

从目前的管理体制来看,事业单位资金来源于本级财政投入、上级主管部门拨入以及自筹。因此,事业单位资产购置的资金来源较多,加之未实行资产的定额管理,造成资产配置标准不够统一,部分单位资产配置比较随意。如某事业单位国家拨付的专项资金较多,各业务机构的资金较充裕,购置台式电脑后又购置了笔记本电脑,两年后又重新购置一批,造成资产浪费。

2资产分配不均

由于当前的资产管理体制,未做到资产配备与事业单位承担的业务量相匹配,造成各单位之间的资产配备水平不一。如有的单位职工不多,却占用大面积办公楼,剩余面积或是闲置或是用于出租,而有的单位却需要花费大量财政资金租赁房屋办公;有些部门盲目追求办公设备、家具等的“高大上”,造成许多仍具使用功能的设备和家具大量闲置,而有些部门则办公设备落后、家具陈旧,导致资产分配不均。

3资产缺乏平衡调剂机制

由于资产分配不均,导致闲置资产无法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资产紧缺的单位又无资金购买,造成浪费与紧缺并存的局面。如有些单位利用其管理特权或收费职能,通过占有的资产进行创收,对资产调剂抵触较大;有些单位资产购置时未入账,使财务或资产管理机构对资产的管理失控,无法平衡调剂,优化配置更是无从谈起;在管理体制上,各主管部门、单位各管其自身资产,部门之间、单位之间共享程度较低,影响了资产的调剂使用。

(三)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1财政部门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

财政部门内部预算管理机构负责资产的配置,而资产管理机构负责资产的处置,相互间衔接不够紧密,未能充分做到“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在对预算单位开展部门预算管理之后,财政部门的预算管理机构管理资金,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具体管理事务,但财政部门的预算管理机构无法监管到单位购置的资产是否真正需要配置、配置多少等,易出现盲目安排或重复安排。

2资产使用部门管理体制不健全

有些单位对资产管理重视不够,未建立专门机构、设置专门岗位进行具体的资产管理,造成谁都管、又谁都不管的局面。由于职责不清、职能交叉,使单位基础工作薄弱、家底不清、账实不符、账外资产大量存在等现象相当普遍,有关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也不能得到有效落实。

(四)资产风险不易控制

由于一些单位管理层存在着“重资金、轻资产”的思想,资产管理水平滞后,不能很好地对资产流失、损失风险进行控制。如有的单位往来款项清理不及时甚至发生坏账,实物资产处置不按规定履行相应程序,对外投资具有随意性、不执行集体决策等,造成资产流失较严重;有的单位未明确资产的管理责任,交接制度不能有效执行,造成部分资产流失无法问责;有的单位资产丢失也无人问津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还有些单位对责任人不报告、不处理,更谈不上追偿或问责;有的单位仍存在先处置、后报批,对资产出租等行为不按规定程序对外公开招标等随意处置行为。

(五)管理制度不够规范

制度是约束权力、强化管理的重要屏障,制度不完善、制度执行不到位,极大地制约了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如有的事业单位缺乏资产管理审批制度,未能依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并结合单位实际制定相应的资产审批制度,使资产管理处于松散状态;有的单位资产的日常监督管理制度空白,缺乏对资产管理全过程的有效监管制度和定期资产清查规定;有的单位资产会计核算方面的制度不能与时俱进,无法与资产实物管理同步,账面数字真实性不强;有的单位资产管理的考核和问责制度也未建立,对资产如何管理、应达到何种标准、出现问题如何处理等方面缺乏具体标准和方法。

二、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层对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有些单位的管理层,特别是主要领导,存在着“重资金轻实物、重购置轻管理”的思想,工作中只关注争取资金、如何解决资产的资金出处,对资产如何管理、如何核算、如何做到不流失等并不关心,对资产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关注不够,使资产管理工作比较薄弱,资产的风险和低效成为一种通病。

(二)对资产管理制度建设重视不够

单位资产管理不到位,大多是未真正把资产管理权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有些单位是因为未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有些单位是有制度但执行不到位,造成制度有无一个样、制度执行好坏没区别,造成资产管理水平不易提高。

(三)会计核算特点易使资产管理不到位

事业单位在资产会计核算中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资产的核算要求与企业不同。如资产计提折旧方面没有强制性的要求,也不需要进行成本核算。为此,资产的损耗、损失甚至浪费都不能从日常的会计核算资料中具体、详实地予以反映,因而资产的后续管理容易被单位领导忽视。

(四)资产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

不少单位资产管理人员并不是专业、专职人员,有的还是财务人员或是其他科室人员兼职管理,导致工作中发生资产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人员未尽到应履行的职责等情况。另外,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认为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业务简单,往往不开展有关业务培训,使得资产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较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单位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

(五)外部监督机制不健全

近年来,财政审计等部门除了会计监督或是组织专门的资产管理检查外,更注重的是预算或财务收支方面的管理,对资产管理的监管力度明显不足;发现问题的处理、处罚和处分,也存在偏松、偏软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产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加强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针对资产管理的现状,结合工作实际,为进一步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可重点从以下方面做好资产管理工作。

(一)提高对资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认识到位,才能把工作做好。事业单位应切实提高资产管理认识、转变观念,真正做到“打破常规、寻求突破”。在工作中应树立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融合、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与加强调剂相配合等新的资产管理理念。同时,要与其他财政改革配套进行,做到积极配合,互相促进。

(二)明晰产权,构建完善的资产监管体系

要对事业单位资产进行彻底的清查,进一步理清资产的产权关系,明确相应的责任。严格按照国家出台的法律法规,明确资产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管理权。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应严格按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既有分工、又有配合,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不断建立和完善“财政部门-主管部门-事业单位”的三级管理体系。其中各级财政部门代表各级政府履行对事业单位资产全面、综合的管理职能,负责制定有关的政策和制度,履行监管职责并加强执法检查;各主管部门负责对本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资产实施具体的监督管理,具体制定资产管理的详细办法,组织对事业单位资产进行监督检查,按规定权限审核或审批有关资产购置、处置事项,负责本部门内的资产平衡调剂;事业单位负责对本单位占有、使用的资产实施具体管理,负责资产的验收、保管、使用、管理等具体工作,并对资产的风险和高效负责。

(三)把好资产入口,做好资产配置工作

各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要把好资产配置环节的关口,做到既要办好事业、节约资金、又要提高资产效益效率,实现资产配置与事业单位职能的最优匹配。

一是制定完善的资产配置标准。科学合理的资产配置标准对规范单位资产配置、降低行政成本、解决资产配置不公、禁止铺张浪费具有重要意义。财政部门要在充分调查、摸底并具体研究的基础上,对单位按行业、类型、规模进行划类分档,结合部门预算管理工作,确定具体的资产配置标准。主管部门和具体事业单位也要针对行业和单位实际,提出具体实施意见和建议。具体推进和实施时,可以先点后面、逐步推开,最终实现全部单位执行资产配置标准,实现配置公平,彻底解决单位之间资产配置不匀的情况。

二是通过设定前置性审批环节,严格资产配置审批。各单位应在每年编制部门预算前,开展单位资产购置审批工作。对有配置标准的资产购置,要摸清底数,超过标准的资产在部门预算中一律不予以安排;对没有配置标准的资产购置,首先要看是否能在行业内、单位间进行调剂,提高资产配置效率。可按照“调剂―承租―购买―新建”的顺序配置资产,推进资产平衡调剂和整合共享。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同意购置的资产,要严格执行《招投标法》和《政府采购法》,事业单位要按照内部控制的要求,进行资产购置、审批和使用等职权的相互分离,大额资产购置还要履行集体决策程序。

(四)加强资产的日常管理

一是认真落实资产清查制度。为全面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事业单位资产规模、结构和布局情况,需要事业单位摸清资产家底,真正建立和落实资产清查制度,做到账物相符、账账相符、账卡相符。首先要了解单位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详细了解实物资产的数量和金额,为编制部门预算、完善管理奠定基础。其次要全面核实单位的各类债权和对外投资,了解对方的财务状况、经营管理、偿债能力等基本信息。

二是建立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发和推广使用工作。事业单位要在资产清查的基础上,将各类资产的基础数据录入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对日常发生的购置、调入、调出、出售、报废等引起的资产增减变动情况及时全面地录入系统,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央与地方、财政部门与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之间的国有资产动态管理信息平台,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水平有大幅度的提升和飞跃。

三是加强资产购置、验收、使用和保管。要按照内部控制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贯穿资产管理全过程的各项制度。资产购置、验收、使用和保管要规定具体工作流程,涉及的各有关部门要有明确授权,各个环节要设置不同的岗位,要由不同的人员来履行不同的职能,确保资产的日常管理落实到位。

四是做好资产处置审批。资产处置是各单位、部门对其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产权转让及注销产权的一种行为,主要包括无偿转让、出售、报废、报损等。事业单位应区分实物资产、债权、对外投资的不同处置方式,采取相应控制措施,确定资产处置的范围、标准、程序和审批权限。处置时,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履行必要的审查批准程序,及时处理账务,避免账实不符。

生产部门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出版单位;内部控制;风险管理

自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实施以来,出版单位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推进内部控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过程中,也还存在着各种问题。针对上述情况,本文从出版单位加强内部控制重要性角度进行研究,分析了目前出版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出版单位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内部控制是单位为了保护其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要求,实现提高经营管理效率,防止舞弊、控制风险等目的,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一系列制度和方法。目前,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出版单位面临严峻的竞争环境,加强内部控制显得更加重要,具体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加强内部控制有助于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内部控制是出版单位生产经营管理的基础,出版单位根据内部控制规范要求,结合本单位内部生产经营特点,如果能够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对图书生产、采购、销售和财务管理等环节进行有效管理控制,将有助于在严峻的市场竞争条件下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二)加强内部控制有助于资产安全完整

出版单位资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和图书存货,上述资产具有变现困难的特点。因此,资产的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与盈利水平。通过加强内部控制能够科学有效的监督和制约物资采购、计量、验收等各个环节,从而能够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减少资产管理中的不利因素。

(三)加强内部控制有助于控制内部风险

出版单位生产经营过程中,要实现企业生存和长足发展的目标,应坚持全面性原则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采取适当的方法预防和控制。通过对本单位各部门内所有岗位进行合理的规划设置,明确部门间的权限划分,将能够有效控制企业内部风险。

(四)加强内部控制有助于实现企业战略

健全内部控制可以有效地将各部门的制度进行系统融合,把企业的生产、销售、财务等各部门工作结合在一起,从而促使各部门密切配合,以实现生产经营效率的提升,确保企业战略方针得以实现。

二、现阶段出版单位内部控制普通存在的问题

(一)风险防范意识不够

部分出版单位管理者受以往计划经济的影响,往往内控意识淡薄,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加之在管理工作中,对图书出版流程不清楚,不了解图书编印发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造成对财务、经营等方面风险疏于防范。甚至有的单位认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尚未树立全部门、全环节、全员的参与意识,弱化了内部控制制度对本企业实现战略价值的功能。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目前,一些出版单位针对内部业务活动控制不足,努力进行着调整,也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制定了部分内部控制措施,但是仍未覆盖到业务操作的各个环节,存在内部控制不健全的地方。例如在实践中忽视了预算管理控制,编制预算未进行充分市场调查,预算制定缺乏相应的科学性。又例如图书库存管理控制不到位,生产部门和发行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造成生产图书过量印刷,在生产资金被大量占压的同时,也容易导致出版物的滞销。

(三)内部控制落实不到位

有些出版单位管理者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非常关注,制定过程中积极组织相关部门参与,也的确通过各种渠道参考了同行业其他单位的做法。但是,在很多领域与本单位实际情况结合地不够,尤其是未能充分征求基层的岗位人员的意见,使得内部控制只是停留在文件制定层面。而在内部制度印发后,单位内部各部门未对相关工作岗位人员进行培训,作为管理部门为了和生产部门减少矛盾,在实际操作中,则没有做到严格按照制度执行,使得内部控制制度没有真正得以落实,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

(四)信息传递不及时

出版单位信息管理意识和能力较低,对信息的积累、传递和共享缺少主动性、系统性和计划性,造成信息传递受阻。例如,市场销售信息不能及时传递反馈到出版部门,会造成出版物难以反映市场的需求,贻误商机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又例如企业的财务报告信息不能及时传递到出版部门,使得出版部门不能了解图书利润实现情况,影响图书的再版重印数量的准确性。

(五)内部审计监管力度不强

目前,许多出版单位的监督主要靠内部审计部门来监控,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内部审计多是由财务人员担任,大多数的内部审计流于形式,在内部控制方面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有些出版单位设置了独立的审计机构,但权限分配不明确,权威性较差,使得内部控制监督职责受阻,影响了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

三、加强出版单位内部控制的建议

(一)树立全方位的风险防范意识

出版单位要重视内部控制,树立风险防范意识。首先,通过设置风险防范内部机构,全面负责相关业务的风险评估,对单位内部可能存在风险的环节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分析,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程度进行排序,确定重点应防范的风险。并结合企业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综合权衡利弊后确定风险应对策略;其次,要树立全员参与意识,鼓励内部员工全面梳理工作流程,认真排查工作中存在的风险点,共同参与制定内部制度、规范内部工作流程;最后,财务部门作为企业资金管理使用的主要控制部门,应承担起风险防范的主要职责,充分考虑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采购风险、销售风险、存货风险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控制。

(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1. 强化预算管理控制

预算管理控制是企业战略实现的重要保证,出版单位应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成立预算管理和决策机构,通过事先制定计划来防范经营风险,实现图书编印发环节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控制。

第一,加强预算编制环节控制。预算的编制必须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基础,目标要细化到每个部门,各部门根据目标制定工作计划。出版单位应遵循“以销定产”的原则进行预算编制,根据图书销售预测编制生产预算。财务部门作为预算编制的主体,结合历史数据和现有资源对各部门预算数据进行分析,采用科学方法编制预算建议。

第二,预算执行环节控制。预算执行阶段,各部门要严格按照预算下达指标合理安排生产进度、严格控制费用、积极组织销售。财务部门运用财务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监督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如受客观因素影响,需要进行预算指标的调整,应严格按照权限与流程进行审批。

第三,加强监督和考核环节控制。为使预算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出版单位应加强预算监督和考核体系建设。财务部门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定期编报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表,确保执行不偏离预算指标。此外,出版单位必须把预算的考核结果与各部门人员的工资、奖金挂钩,并与部门负责人的任免、升降、奖惩挂钩,确保预算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2. 强化资金管理控制

第一,加强资金使用的总控制。财务部门按照年度预算统筹安排资金,根据资金使用的轻重缓急进行分配,切实做好资金在采购、生产等环节的综合平衡。为达到精细化管理,财务部门可将资金使用细化到每季、每月、甚至每周,动态控制,并对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分析,避免营运过程中指标偏离计划,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第二,制定授权审批制度。按照财经制度和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资金支付授权审批管理办法,明确各类结算业务申报程序及授权审批人的权限范围。财务部门在资金支付环节要严格把关,审核业务的真实性,对开具的发票真伪进行查验,严格监督资金支付。

第三,制定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按照“管钱不管账”的原则,对资金管理岗位实行职责分离,明确岗位职责权限,使岗位和职务之间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制衡机制。办理资金业务过程中,不得由一个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相关印章和票据要分开保管。

3. 强化图书存货管理控制

第一,图书选题控制。图书选题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销售回款,并对是否会形成新的存货积压造成影响,所以出版单位应予以高度重视。在决定图书选题前,编辑部门、发行部门应会同财务部门进行充分论证,论证市场是否需求、政策是否允许等因素,预测图书成本投入、销售收入和获得的利润空间,科学确定图书起印数量。为确保图书利润的实现,出版单位应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图书的盈亏直接与个人经济利益挂钩,避免因个人决策失误造成图书盲目印刷。

第二,图书发货管理控制。首先,制定明确的图书发货审批权限,仓储部门根据经审批的销售清单进行发货;其次,加强发出图书管理控制。出版单位图书销售大多数采取委托代销方式,财务部门应建立委托代销商品管理制度,将其视同应收账款管理,账款催收工作指定专人负责,并定期向销售商寄发对账单,充分了解代销图书的销售数量和库存情况,避免因大批量铺货造成图书管理失控。

第三,图书存货实物管理。首先,建立出入库管理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详细记录图书库存入库、发货、退回等情况;其次,加强图书库存盘点,仓储部门每年定期会同财务部门进行实地盘点,核对财务账簿上的产成品库存数量与实物是否一致。产生的盘盈、盘亏图书查明原因并进行责任追究,财务部门依据盘点清单和核销报告及时进行账务处理;最后,建立销售退回管理制度,图书退货及时入库,经过甄选不能二次发行的图书,应按品种、册数逐一登记,经质检部门查验确认后提交请示报告进行处理。

(三)提升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

内部控制制度的关键是落实,要严格按照制度管人、管事。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不是某一个部门重视就能落实的,需要财务、审计、纪监审等部门密切配合。首先,要树立一种敬畏制度的企业文化氛围。单位领导人应率先垂范,带头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执行过程中避免随意性;其次,作为资金管理的最为直接的控制部门,财务人员要认真学习财经法规知识、内部规章制度和各项业务工作流程,熟悉各环节内控要点,严把资金支付关口,降低资金浪费或滥用的风险损失;最后,要加强审计监督,对于制度落实不到位的部门和人员进行责任追究,提升内部控制制度的绦辛Χ取

(四)完善信息系统控制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出版单位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规范内部控制,将内部控制工作流程与信息系统有机结合,通过对工作人员权限控制,有效减少人为操纵因素。为加强内部信息的沟通,提高内部控制效率,出版单位应建立信息沟通制度。财务部门每月定期将各部门任务完成情况和财务状况等信息公布到办公网,便于各部门及时了解图书的整体收支情况,配合生产并积极组织收入。同时,各部门应将图书生产经营相关的市场动态信息及项目完成进度等相关重要事件及时到办公网,有利于部门间通过办公网进行信息的传递,互相配合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五)强化内部控制的监督

内部监督是检验出版单位内部控制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加强对执行情况的监督,能够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在设计和运行方面存在的缺陷。出版单位应根据单位规模设置独立的审计部门,配备专职人员制定内部控制监督制度,明确内部审计机构工作职责权限,给予审计部门可以进行监督检查的职权,保证其工作的独立性,赋予内部审计机构独立开展监督和追查异常情况的权利。内部审计部门应充分行使其职权,监督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存在漏洞、是否有效执行,确保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实施。

总之,内部控制对出版单位有效控制风险,顺利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是至关重要的。企业领导层应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从完善内部制度入手,不断提升内控执行力、加强内部信息沟通和审计监督等方面控制。同时,根据生产经营变化不断完善,保证企业内部管理规范,避免舞弊行为发生,最终实现达到企业战略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康苗.关于出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思考[J].科技与出版,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