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方式创新论文范例6篇

管理方式创新论文

管理方式创新论文范文1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管理方式;创新;山东省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创新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和管理方式,对于有效统筹资源、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丰富服务供给、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山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管理现状

1、公共文化投入稳步增长

近年来,随着“三站一馆”免费开放及“十艺节”创作投入的增加,山东省在公共文化方面进入增速较快时期,投入总量逐年增加。“十二五”期间,山东在公共文化设施方面累计投入达385亿元,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总量最大、水平提升最快的时期。

2、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随着文化强省战略的深入推进,山东省对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越来越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壮大,逐步形成了知识广泛、个性突出、创造力高的文化团队,为促进山东经济文化建设做出重要的贡献。截止到2013年底,山东省文化系统从业人员近10万人,其中,高级职称505人,副高级职称2273人,中级职称5648人,初步建成了一支规模较大、结构合理、服务高效的队伍。

3、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

一方面,山东省加快基层文化设施的建设,深入推进基层文化阵地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和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在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1]另一方面,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提出“15―20分钟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圈”的理念,鼓励公共文化资源下移,通过公益性文化场馆免费或者优惠向群众开放。

二、山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公共文化经费投入总量不足

近年来,各级政府对文化的投入不断增加,但与先进省份及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比如,当前,山东省GDP总量在全国排在第三位,人均GDP在全国排在前十位,但文化投入经费远不能和经济大省的地位相匹配,尤其是人均文化事业费用仅为25.31元,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8.99元)。

2、人才保障体系不够完善

一些地方和部门还没有把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放到应有的位置,在文化人才的开发、配置、保障等方面重视不够;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高层次人才较少,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强的原创人才缺乏,严重影响了山东文化创造力的提高;有关文化人才评价的体制机制亟待完善,文化评估主体的中立性、客体的完整性、标准的合理性都有待提高,还没有形成靠平等竞争的市场机制来调动人才主动性、靠科学合理的分配政策来调动人才积极性的良好氛围。[2]

3、文化基础设施作用发挥不实

从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情况来看,很多文化设施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省级、市级文化设施服务效能较高,作用发挥较好,但很多基层文化设施却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很多设施在参与便利性、设备利用率、布局合理性方面还有待提高。

4、文化工作体制机制不畅

一项文化服务工作的推进,往往涉及文化、财政、社会管理等多个政府部门。这种“多龙治水”,可能会产生职能交叉、权责不一致等问题,影响公共文化服务效率。尤其是在各县市区,由于文化领域机构改革模式不统一,使广播电视管理、新闻出版管理、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很多方面的工作存在职责不明确、协调难度大等问题,造成工作的真空地带。

5、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有待加强

公共文化资源均等化配置要求政府遵循公益性、公平性和公共参与原则,为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集团提供均等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以实现公民基本文化权利。[3]以不同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为例,一些特殊群体的权益保障有待加强,尤其是农民工群体,由于针对性的文化生活贫乏、文化消费不足,导致他们的文化需求不能得到及时满足,难以融入城市文化圈,使得这一群体的精神抚慰和人文关怀缺失问题日益突出。

三、山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管理方式创新策略

1、加大公共文化投入力度

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投入保障制度,确保公共文化投入的增长速度高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文化多元投入机制,增加文化投入占非税收收入的比重,鼓励引导企业、个人、社会组织等支持和参与兴办文化事业,在公共文化建设方面增加多种资金投入渠道;实现文化发展政策与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的无缝衔接,推动公益性文化事业捐赠减免政策的落地实施。

2、强化文化领域人才队伍建设

从人才培养开发、选拔任用、评价发展、激励保障等方面着手创新文化人才工作机制,让投身公共文化服务的人才生活好、工作好、发展好。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原则,培养和吸纳一批新型文化服务人才,并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技能培训及经验交流活动,丰富人才专业技能,优化队伍知识结构,以适应当前文化服务的需要和未来发展的需求,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有效支撑。[4]

3、加快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山东省《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要求,把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到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来,完善覆盖省、市、县、乡、村的五级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网络。强化设施建设标准,到2020年,要使市级(及以上)文化馆、图书馆符合国家一级标准,县级文化馆、图书馆符合国家二级标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符合国家三级标准,社区和行政村建有符合标准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4、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体制机制

完善各级政府及部门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的工作协调机制,强化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统筹协作;理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运行机制,明确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改变以往的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工作局面。在市、县两级探索建立综合性文化服务平台,以进一步融合多个部门的项目和资源,实现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最优化、使用高效化。

5、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健全特殊群体的基本公共文化权益保障制度,满足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城市低收入群体和农民工等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同时,在公共文化的队伍培训、设施建设、项目打造等方面,把保障弱势群体公共文化权益放在重要位置。出台相关鼓励政策,支持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和社会力量为特殊弱势群体提供专门文化服务。[5]

【参考文献】

[1] 刘佳.山东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6.

[2] 许华.关于山东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的思考[J].新西部,2010(03).

[3] 杨泽喜.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逻辑原点与路径选择[J].江汉论坛,2012(05).

[4] 钱玉新,吴粉,梁睿.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文化发展繁荣[J].人文天下,2015(08).

[5] 赵海存.山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化均等化问题研究[J].机构与行政,2015(07).

管理方式创新论文范文2

1.中美高等院校医药方向企业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

2.企业导师制在工商管理硕士(MBA)培养中的创新与完善

3.美国企业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新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

4.浅析中国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行为取向——从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的教育培养谈开去

5.华北电力大学“电力企业管理”方向工商管理硕士(电力MBA)项目介绍

6.企业管理人员在职攻读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报考工作正在顺利进行

7.国际医药商学院企业管理硕士点顺利通过评审  

8.他迈出了走向社会的第一步——记工业企业管理硕士魏长霖

9.素质教育与创新型农业管理人才的培养——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农业企业工商管理硕士”教育介绍

10.食品与涉农企业工商管理硕士招生 

11.企业管理硕士点

12.内蒙古财经学院企业管理硕士点简介

13.美国的企业管理硕士学位

14.企业管理方法在硕士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探讨

15.农业综合企业工商管理硕士教育浅析  

16.新形势下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发展

17.浅谈现金流量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18.企业管理质量的评价模式研究 

19.企业管理人员组织忠诚度现状及培养对策研究 

20.中国企业发展与职能战略创新研究——第三届中国企业管理创新案例研究前沿论坛观点综述

21.将办公自动化系统融入企业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22.论会计在企业管理中职能的转变 

23.我国民族企业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24.企业管理模式的变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以家族企业为例

25.IT企业管理职能部门成熟度研究

26.企业管理的有效性、管理效率与管理变迁 

27.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六大趋势 

28.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管理创新

29.对企业管理沟通定律及其创新应用之研究 

30.企业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31.浅析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32.国有文化企业管理体制改革:从主管主办制度到出资人制度 

33.中外企业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34.转型升级期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思考 

35.传统企业管理与学习型企业管理特点对比分析

36.企业管理中的跨文化沟通障碍刍议  

37.基于精益生产的制造业企业管理创新模式探讨 

38.论企业管理中沟通不畅的改善策略 

39.大数据时代企业管理会计面临的挑战与解决对策 

40.激励理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分析 

41.权变视角下的互联网时代企业管理创新

42.论企业管理创新 

43.新时期企业管理创新问题思考 

44.党建工作融入企业管理的有效路径分析 

45.我国企业管理创新模式研究 

46.集团公司企业管理人员薪酬问题探析——以中信集团为例 

47.企业家个体特征影响企业管理创新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小民营企业的数据

48.价值驱动:当代企业管理伦理实现的重要方法

49.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50.试论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51.新时期企业管理创新思考 

52.论传统文化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53.企业生态与企业管理范式  

54.探讨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 

55.企业管理模式的成熟度分析模型 

56.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激励机制探讨 

57.大数据时代 企业管理决策的发展探究 

58.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59.SWOT与平衡计分卡在企业管理中的集成方法 

60.试论行为科学在企业管理及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61.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新的企业管理模式 

62.企业管理的道德选择 

63.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匹配生态因子体系构建

64.未来企业管理研究方向和主要趋势 

65.浅谈如何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66.企业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67.论柔性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68.日本企业管理模式及其人本内涵探讨 

69.企业管理决策科学化与决策合法化的思考

70.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进程研究 

71.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72.浅析企业管理信息化对财务内部控制的影响 

73.民营企业党建与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理论——兼对温州民营企业党建实践的思考 

74.浅析创新高速公路企业管理 

75.论企业管理标准化 

76.企业管理中管理者与员工有效沟通的技巧 

77.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对中国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78.企业管理信息化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探讨 

79.绿色管理:21世纪企业管理研究的新领域 

80.对我国企业管理创新问题的探究 

81.论管理会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82.依托内部控制建设 提升企业管理会计水平 

83.企业管理创新机制与创新空间的建构 

84.中德企业管理文化对比 

85.微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86.企业管理制度内生性的经济学分析 

87.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以人为本

88.中国企业管理的道德困境及其对策 

89.基于CSSCI的企业管理研究发展脉络及前沿的可视化分析

90.中小知识型企业管理模式的策略选择 

91.中国企业管理科学化的实践历程 

92.中外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比较分析 

93.谈企业管理创新  

94.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研究  

95.浅谈组织行为学在企业管理中提高绩效的作用 

96.论十年建设时期薄一波的企业管理思想 

97.论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 

98.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初探

99.制造企业管理模式:国际发展趋势与我国创新状况

100.企业管理模式的理论与发展研究  

101.混沌理论对企业管理哲学的启示 

102.基于ERP的企业管理信息化研究

103.企业管理信息化探析 

104.企业管理标准化分析

105.电力企业管理中的法律风险以及合同管理对策分析 

106.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和思路

107.论我国中小企业管理模式及其体制创新 

108.浅谈我国企业管理创新体系的构建

109.现代企业管理创新研究 

110.企业管理中的财务比率分析及运用

111.经济新常态下的企业管理创新——在“2015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的讲话

112.企业管理的重大变革 

113.论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

114.电子商务模式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分析

管理方式创新论文范文3

关键词:酒店;创新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1

酒店行业近几年发展迅速,关于酒店业发展的研究成果丰硕,通过查阅和检索已有的研究资料发现,前些年的研究主要局限于酒店服务的规章制度、服务标准、服务流程等方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的研究视角转向酒店发展的创新研究,通过知网文献词条搜索,酒店的研究高达330,363条,搜索关键词,酒店创新1804条。学者们对酒店创新的关注,很大方面原因得益于近些年酒店产业的全面发展。从这些研究角度转变不难发现,酒店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再是高质量、高标准服务的竞争,而逐渐演变为酒店服务创新之间的竞争,因此对酒店业发展创新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近些年学者提出的创新内容进行梳理,主要集中在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战略创新、管理创新、设计与布局创新、酒店营销创新七个方面。

一、酒店产品创新

唐颖、徐洁(2015)提出超越基于顾客体验的创新产品,酒店产品的创新聚焦在如何为顾客提供惊喜。除了解决顾客的吃、住、行以外,度假酒店还需提供消遣、娱乐、矿泉养生、保健和健身中心等使人休闲、轻松、舒适的配套设施;李肖楠(2010)体验经济时代的酒店创新产品设计,提出了酒店提供DIY的产品服务;郭剑英(2007)提出了花卉在酒店产品创新中的作用。姜华(2008)酒店产品创新遵循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开发过程。徐仰前(2008)从产品创新风险源、表征及原因分析入手,提出了具有操作性的风险防范对策。并通过对酒店业产品创新支撑条件、创新流程、创新评估体系及推广体系的构建来解决酒店产品创新的不良现状。沈涵(2007)根据顾客需求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产品因素的创新性组合的产品创新战略。经济型酒店产品创新主要在于品牌的创新(卢昱霖2014、蔡安平2009);张数遥2013)阐释了中小经济型酒店产品创新模式;易小力(2012)阐述了主题酒店产品创新策略。

二、商业模式创新

易丽娟(2013)探讨了高档酒店商业模式的创新问题,并提出高档酒店可以开展体验经营业务、冠名权经营业务,实施长租和短租相结合、租赁和再租赁相结合的方式实现高档酒店商业模式的创新;董博文(2015)指出了国内连锁经济型品牌酒店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构成要素创新、价值链创新、二者的混合创新;基于经济型酒店商业模式创新的成果集中在易丽娟(2013)、王涛(2012)、畅婷婷(2014)、王宠(2014)、卢中友(2012)、张晶妹(2014)等学者的研究;在理论基础方面,张希(2007)从系统的视角解析饭店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提出饭店商业模式的创新动因、时机与路径;黄婧萱(2008)提出基于信息技术变革的饭店典型商业模式;郭阳旭(2009)用商业模式理论引入饭店集团的战略管理分析,并根据价值连理论、企业组织行为学与企业流程再造理论分析了国内外饭店集团商业模式的内部结构与逻辑关系;杜群(2011)提出酒店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生存空间并能持续盈利就得靠系统的安排和整体的力量,即商业模式的设计;黄丽莎(2009)指出以技术为驱动的网络酒店是经济型酒店商业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并设计出基于网络的经济型酒店的商业模式。

三、酒店技术创新

李沐纯、魏卫、林爱芳、张海等(2012)阐述了基于低碳技术创新酒店业转型升级,并探究了升级的机制。周丹、徐红罡(2010)在文中探讨环境技术在酒店内扩散的影响因素;岳凤(2013)硕士论文从酒店智慧营销、酒店智慧管理和酒店智慧服务三个方面探讨酒店管理系统智能化在问题;唐建兵(2010)分析智慧饭店建设实践和理论研究,提出智慧饭店建设常规设施和基本服务的内容,对智慧饭店智能系统、智能云服务和智慧管理提出解决方案;杨淑瑗(2015)针对互联网+时代酒店客房智能系统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酒店自助登记、离店技术方面在领先者Ariane系统方案公司的互动自助入住系统在波兰第一家普罗酒店安装;LINQ360酒店创新中心落成,酒店管理者能够在一个地方解决所有难题。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新技术升级应用,酒店技术创新是推动酒店发展的源动力。

四、酒店战略创新

刘静(2016)提出微创新战略,并构建酒店实施微创新战略的DID理论模型;金高军、杨保建(2006)结合云南省丽江地区酒店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酒店企业实施文化战略的必要性研究;唐玲(2013)通过创新战略成本管理连锁酒店竞争优势;刘亦杰(2015)以上海滴水湖皇冠假日酒店为例提出竞争战略选择;柴泽亚(2010)以SY酒店为研究对象,提出该酒店发展战略研究。李萍、胥清(2008)主要从战略管理与核心竞争力创新、酒店企业文化创新、酒店产品、酒店管理制度与服务创新、酒店人力资源等方面对经济型酒店的创新进行探讨。

五、酒店管理创新

刘力(2014)基于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机制设计创新;袁君(2013)新时期酒店管理工作的创新途径进行了论述;金渝林(2012)主要分析了在新时期酒店的管理表现,提出要在服务质量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两方面进行创新;孙逸(2013)从酒店的人性化管理,个性化服务,酒店组织机构的精简三个方面剖析了当今形势下酒店创新管理的内容;马永佳(2011)提出酒店管理的融合创新举措;薛池宇(2014)提出新趋势下的融合创新,促进酒店的可持续发展;李聪玲(2015)为顾客制定个性化服务,让顾客在满意的基础上感到惊喜;王丽(2015)、袁君(2013)、任涛(2016)、雷引周(2013)、范恒君(2008)、王吉荣(2016)等学者从不同视角提出酒店管理创新的途径;李挺(2016)、杨淑媛(2015)、向静松(2007)、虞丽(2015)、勾子涵(2016)、向梅(2016)等人酒店管理模式创新进行研究。

管理方式创新论文范文4

[关键词]管理类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1-0026-03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SDYY12036)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磊(1978―),男,安徽蚌埠人,博士,青岛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管理科学与工程;戴更新(1970―),男,安徽铜陵人,博士,青岛大学商学院教授,研究生处副处长,研究方向: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生教育;胡劲松(1966―),男,湖北京山人,博士,青岛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管理科学与工程;王世伟(1986―),男,河南新乡人,青岛大学商学院在读硕士。

一、管理类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生命线。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根本性的重要意义。

创新能力是经济竞争的根本、国家进步的关键,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哈佛大学前校长Neil Rudenstine在北京大学演讲时指出:“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培养人们的创新性。”经过十多年的持续扩招,2012年,我国在读研究生总数已经达172万人,位居世界各国前列。如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研究生教育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成为当前研究生培养的关键问题。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的智力水平特别优秀,但是在创新能力方面却只能排在中等偏上的位置。[1]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进一步指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创新行政管理方式”。这些方面的创新更是体现为“管理创新”,因此,管理类专业的研究生大有用武之地,这既是管理类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机遇又是挑战。

二、管理类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分析

创新是指人为了一定的目的,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事物的整体或其中的某些部分进行变革,推动事务变化发展的活动。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它有助于人们顺利地完成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创建新事物、解决新问题。

具体到管理类专业来说,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除了应该具备以上一般的创新能力以外,更为突出的是研究管理问题、解决管理实践问题的能力,即通过阅读本学科文献、实际调研等手段探索、确定具有创新意义和价值的课题,发现和创造新知识,推进管理学科的发展;运用学习到的管理理论解决组织与社会遇到的实际管理问题,推动经济社会良好发展。

三、管理类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与问题

(一)学科与人才培养类型定位不科学

目前研究生就业的情况是,博士研究生大多进入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硕士研究生很少进入上述机构工作,而是普遍进入企事业单位,很少从事研究工作。但是,目前管理类研究生的培养定位仍是学术主导。不同层次、类型的学校在人才培养定位上存在趋同化,没有因校、因地等制订特色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我校在课程设置、培养环节等方面没有和学术型研究生形成针对性的培养体系;同样一套导师队伍,教学、科研仍是紧密围绕理论问题,很少关注学位与职业资格的衔接,对研究生将来进入职场帮助较少。[2]

(二)教学内容陈旧,“填鸭式”“放羊式”教学现象突出

部分课程与本科生的教学内容相差不大,基本上只是少许调整,缺乏本学科前沿研究成果。[3]许多课程还依然处于本科知识层面,造成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另外,在教学方法上有两个不好的倾向。一是“填鸭式”,仍然沿袭本科阶段的教学方式,教师对着教材,照着PPT,从头讲到尾。授课方式主要是灌输式,研讨式、启发式教学方式较为缺乏,难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独立思考精神,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二是“放羊式”,开学初,任课教师把教学内容分给每位学生,以后的课由学生轮流讲授,教师最后点评。这种方式,看似学生人人参与,但实际上由于学生的知识体系有限,他们难以准确把握一门新课的内容,教学效果不佳。这两种方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都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三)研究生与导师管理评价不够科学、缺乏有效约束机制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没有真正实施淘汰机制,学生只要能考进来,从来不用担心不能毕业。这导致部分研究生缺乏学习研究的动力,对于研究活动消极被动逃避。很多学生读研只为获得文凭,以便获得好的工作和薪水。许多研究生投入大量精力准备各种考试,难以保证有足够的时间用于创新性的科研与实践活动。他们的论文东拼西凑,质量普遍偏低,缺乏创新性。

另外,存在部分导师对研究生指导不足或胡乱指导等问题。近十几年来,我国研究生的增长率远大于导师的增长率,造成青年教师没有经受过专门的培训工作而匆忙上岗,部分导师尚未掌握指导研究生的方式方法。一部分导师由于指导的研究生人数太多而难以充分指导。这些都影响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产学研重视不够

产学研结合缺乏深度,形式重于内容。按理说,我国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全面建设创新性国家,管理类专业的研究生应该大有作为。但是,高校更多地从自身学科教学的角度考虑问题,缺乏从企业发展角度思考的习惯和动力。导师和研究生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国家、省市的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等各级各类纵向项目上,深入企事业内部、解决企事业实际问题的创新研究与实践较少,导致管理类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实际上,调查发现,高达81.3%的人认为产学研相结合对创新人才培养“作用显著”。[4]

四、管理类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对策建议

(一)做好定位,确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类型

管理类专业培养的研究生,应该既要有学术型的科研人才,也要有应用型的管理人才和商业人才。因此,高校要根据自身特点合理确定人才培养定位。例如,对于青岛大学,我们定位于教学研究型大学。硕士生毕业后选择攻读博士学位的比例非常低,绝大部分学生进入了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工作。因此,我们需要培养研究生的主要不是理论创新能力,而是强调将理论成果转化为指导实践的技术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创业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等。

(二)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增加反映学科前沿的课程,允许学生选修跨学科领域的课程有助于创新能力培养。努力把科研成果转化成研究生的教学内容,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例如,我们开设“管理科学前沿讲座”,由本学科的导师共同参与,每人将近年来代表自己最高学术水平的研究成果与研究生分享。我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带头人胡劲松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项,近年来在SCI、EI和国内管理领域重要期刊数十篇,指导的多名研究生获得山东省优秀硕士论文,本人获得省优秀研究生导师的荣誉称号。他将自己多年的科研成果梳理总结,融入研究生的课程,如决策分析、最优控制等,深受学生好评,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改进教学与人才培养方式

根据前面的人才培养类型定位,我校作为地方性高校,我们的管理类专业主要培养研究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将来成长为企业家、经理人、单位领导等等。因此,对于管理类专业课程,多数需要在这些方面对症下药、下功夫。如采用“讲授+讨论”形式、“案例教学”形式。我们采用以上方式给研究生开设“高级管理学”课程,研究生督学对这种教学方式给予了高度评价。另一门课程“服务管理”部分时间用于理论讲授,部分时间用于案例研讨,学生参与度高,效果好。总之,管理类专业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不应该单一化,管理部门要支持、要求研究生课程教师采取研讨式、辩论式、启发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邀请物流管理领域企业家、经理人来我校作报告、担任导师,建立实习基地,签订岗位实习协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支持研究生参与部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各级各类竞赛活动。建议将现行的单一导师制为主的指导方式调整为指导小组制和双导师制,这两种方式对培养创新人才更具积极作用。

(四)调整研究生和导师评价体系

针对管理类专业研究生和导师的评价体系,需要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实行研究生及导师淘汰制。建立覆盖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体系,加强过程控制力度,严格奖惩。另外,对于学校在导师职务评聘等上的问题,应该提高教师应用管理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和成果在考核中的比重,考查教师承担的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横向课题。目前,我校商学院的现状是教师都在向部级和省部级科学项目努力,争取将在SCI、SSCI、EI、CSSCI期刊上,争取在人民出版社、科学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著作。这应该只是极少数教师的方向,绝大多数的教师需要做应用型的工作。横向项目使得研究生能够直接参与实践,深刻理解企业实际运营特点,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实践创新能力。

五、总结

近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办法》和《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将全面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以期彻底扭转研究生教育质量低下的现实状况。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应以人才培养为核心,重点评估研究生教育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健全不合格学位授权点强制退出机制。此次改革,实现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以政府为主向以学位授予单位为主转变,努力发挥学位授予单位作为质量第一主体的作用,推动学位授予单位形成质量保证的内生动力。把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重心下移到学位授予单位,下移到各院系和导师,以研究生和导师为核心,从研究生教育基本活动入手,激发学生和导师的活力。考虑不同类型、层次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强化分类管理、分类评价,鼓励特色发展。当然,上述意见办法毕竟只是宏观性的指导规定,属于战略层面。在具体的战术方面,本文提出的对策建议值得考虑。

参考文献:

[1]王汉清,况志华,王庆生,等.大学生创新能力总体状况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5(9):88-93.

[2]郑湘晋,王莉.关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4):15-16.

管理方式创新论文范文5

关键词:企业新员工;培训;管理;创新;研究

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对企业的各项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对企业新员工培训管理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企业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根据企业新员工培训管理现状分析可知,大多数企业新员工培训管理的主要问题是培训管理方式单一、缺乏理论指导和考核过于形式化等。那么针对企业新员工培训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且本文主要以创新新员工培训管理为发展方向。

一、企业新员工培训管理现状分析

1.企业新员工培训管理方式单一。企业新员工培训管理方式单一,主要体现在企业在新员工入职培训上,大多数的企业采取单一的培训方式是你说我听,问卷考核等。企业新员工培训管理这种方式不能体现出员工的优势能力,某种程度上成为企业定向的培养有潜力的人才的障碍,而且这种单一的培训管理企业新员工的方式缺乏一定的创新,使得企业在选拔,合理任用人才上有所欠缺。2.企业新员工培训管理缺乏理论指导。企业新员工培训管理缺乏理论指导,主要原因来自于企业对于新员工培训管理不够重视,从而导致了企业新员工培训管理意识薄弱,缺乏一定的理论指导。由于新员工培训管理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就使得企业新员工培训管理实践工作无法着实有效的进行,更不能发挥企业新员工培训管理应有的价值。而且缺乏理论指导的企业新员工培训管理不能够更好的服务于企业,反而会使得新员工对于企业的形象大打折扣等,影响企业形象的树立。3.企业新员工培训管理考核过于形式化。企业新员工培训管理考核过于形式化,主要在于考核的方式以问答为主,或以卷面测试为主。这种过于形式化的新员工培训管理考核没有新意,而且这种考核并不能突出企业新员工培训管理的优势和特色,由于缺乏考核机制的创新研究,更加起不到对新员工提高自身能力的督促作用。

二、企业新员工培训管理创新研究

1.企业新员工培训管理模式创新。企业新员工培训管理模式创新,应该在充分认识到原有培训模式缺陷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研究,弥补企业新员工培训管理模式中的不足之处。首先,对企业新员工培训应该各取所需,根据不同层次的员工,选择合适的培训管理模式,以此增强不同层次员工的各项必备能力。如企业基层新员工培训管理模式,应该注重培养基层新员工团队合作意识、团队协作能力等培训管理模式创新研究,以增强企业基层新员工自身实际工作能力为根本目标。而对于中高层员工的培训管理模式,应该倾向于培养其领导能力、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挑战能力等为主要目标,从而激发企业中高层员工的工作的积极性,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还应该注重企业新员工与老员工、及中高层的互动、交流培训管理模式创新研究,从而增强企业的集体协作能力和企业集体荣誉感。最后,企业新员工培训管理模式创新应该具备灵活性,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适当的培训管理方式,灵活的处理企业新员工培训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通过各种针对性的培训管理创新模式解决企业新员工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2.企业新员工培训管理理念创新。企业新员工培训管理理念创新,主要来自于企业管理层的基本思路,企业管理层对新员工培训管理思想意识,决定了企业新员工培训管理理念创新能否被实现。首先,企业管理层应该重视对新员工培训管理理念的创新研究,充分认识到新员工培训管理理念的创新的必要性。如企业管理层与时俱进的不定期的学习新员工培训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并结合企业自身新员工的特点,创新企业新员工培训管理模式,以便于通过创新企业新员工培训管理模式,来增强新员工的各项基本能力。其次,企业管理层应该重视对自身培训管理理念的更新,坚持与时俱进的对自己的培训管理能力和理念进行革新,以此指引企业新员工培训管理理念创新的方向和趋势。最后,企业管理层应该重视借鉴国外先进的培训管理经验和理念,将先进的培训管理理念应用在企业新员工培训管理理念创新研究中去,以此形成企业特色的新员工培训管理理念为其服务。3.企业新员工培训管理考核机制创新。企业新员工培训管理考核机制创新,主要是为了促进企业新员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各项技能和水平等,激发企业新员工斗志,从而提高企业新员工的竞争力,不断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首先,企业新员工培训管理考核机制的创新,应该以为企业培养人才为根本目标,并为新员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统一企业新员工的核心价值观等。其次,企业新员工培训管理考核机制的创新,应该注重对考核形式的创新研究,通过研究企业新员工培训管理考核形式,并使其与绩效产生必然联系,从而提高企业新员工各项技能和水平,并因此获得更多的劳动报酬,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最后,应该建立新员工培训管理长效考核机制,通过不同的考核方式,如定期考核、抽象考核、个人考核和集体考核等。对企业新员工进行全面的考核,并对企业新员工培训管理考核后的效果跟踪记录、及时反馈,建立企业新员工培训管理考核档案记录,以便于对企业新员工培训管理考核机制的进一步创新研究。

三、结论

综上所述,企业新员工培训管理创新研究是企业持续发展管理人才的需要,而且对于企业新员工培训管理创新研究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企业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除此之外,完善企业新员工培训管理的创新工作,可以提高企业对人才的甄别能力,激励新员工发挥自身的潜力,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作者:吕蓓 单位:国网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管理方式创新论文范文6

论文关键词:我国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问题研究进展—基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调查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现代流通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而且可以促进国民经济总体发展,对于社会就业、国民福利及城市发展也有着重大贡献。[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通服务业虽然获得了巨大发展,但是“还不够快”,并且流通产业集中度低,流通费用高,流通方式陈旧,商业网点布局不合理,流通企业核心竞争力普遍缺失等一系列问题依然存在。流通服务业发展的滞后,带来了全局性的不良后果,如制造业资本周转和经济节奏放缓,城乡居民消费受到非收入方面严重制约等。[2]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流通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外资在中国流通领域的加速扩张企业管理论文,已经使缺乏创新能力的本土流通服务业遭遇严重威胁,而且容易引发政府调控能力弱化、上游产业失控,导致国家经济安全等问题。[3]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流通服务业的发展面临复杂而严峻的形势,如何实现我国现代流通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已经成为关乎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党的十七大高度重视自主创新,为我国现代流通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恰恰当前我国流通服务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普遍缺失,这和该领域理论研究严重滞后有密切关系,已经严重制约着流通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流通服务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生存,打造并保持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唯一砝码。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尝试着对国内学者在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并梳理分析其理论脉络,以便更好的了解该领域研究进展和尚未解决的问题,为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指明方向。

“自主创新”是我国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提出的新概念,路风将“自主创新”界定为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国家坚持技术学习主导权,并且把发展技术能力作为竞争力或经济增长动力主要源泉的行为倾向、战略原则和政策方针,但是他也指出世界上不可能存在“不自主”的创新。[4]事实上,对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关于服务业创新的研究上。鉴于国内流通研究领域单纯以“自主创新”命名的研究成果非常罕见,我们在研究中将流通服务业及其所包含的四个子行业(零售业、批发业、物流业、餐饮业)创新的研究成果均视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中国期刊网是我国最大的全文现刊数据库,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其收录的核心期刊对行业的研究现状很据代表性核心期刊目录。本文通过以下方式对我国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的文献进行检索,具体包括:(1)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上,搜索篇名中含有“创新”,同时

摘要中含有“流通”、“零售”、“物流”、“批发”、“餐饮”“饭店”、“酒店”、“商业”、“商店”的文章,期刊年限选择2000-2009年,来源类别选择核心期刊。(2)剔除其中的书评、新闻、会议等非学术论文,并且剔除文章核心研究内容不是流通服务业创新的以及部分非代表性的期刊(如《特区经济》等)上的论文。按以上标准,共得到论文样本330篇。(3)分别按照三个标准对论文样本进行分类,即按研究主题进行分类、按年份进行分类、按流通服务业中零售、物流、批发和餐饮四个子行业进行分类。根据以上三种分类,本文从三个视角对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图1)。

图1 分析框架图

三、文献回顾与分析

(一) 研究主题分析

以研究主题为标准,我们可以把研究样本划分为9个研究主题,分布结果显示研究最多的是综合创新,即涉及非单一创新维度的研究,共105篇;其次是流通模式创新,共55篇;再次是组织创新(以业态创新最多)企业管理论文,共40篇。

1. 综合创新。该部分共105篇文章,涉及流通服务业战略创新、价值创新或体系创新等许多摘要用时间消灭空间。[7]

2. 组织创新。该部分共40篇文章,很多文章在充分分析我国流通组织存在问题的基础之上,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流通组织措施的对策。关于我国流通组织的现状,主要观点认为我国流通组织规范化、组织化程度较低;管理手段、管理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增长模式仍属于粗放型;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低,各自盲目发展;流通组织间的竞争仍停留在低水平的过度竞争,且竞争不充分和过度竞争并存。[8]孟铁和张殿波总结了流通产业组织优化的政策选择,即坚决打破行业垄断、部门分割和地区封锁;制定适度市场壁垒政策;流通产业有效竞争政策;制定跨区域集团化的催化政策,以培育一批现代大型流通企业。[9]关于组织创新研究最多的是业态创新,如李飞认为零售业态的构成要素就是零售营销中产品、服务、价格、店址、环境和沟通6个组合要素,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零售业态创新的路线图,6个要素中24个细节维度的组合变化就是零售业态创新的具体内容。[10]此外,还有一些研究涉及了农产品流通组织的创新,如冯邦彦和段晋苑提出通过建立专业运销合作组织改革现行的生猪流通制度的建议。[11]

3. 流通模式创新。该部分共55篇文章,研究内容比较分散,包括生产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物流模式创新和渠道模式创新等,表明我国的流通模式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于奎和文启湘分析了批发商业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批发商业发展模式创新可以通过推进供应链管理模式,积极探索电子商务批发交易,向现代物流中心过渡以及发展规模经济等途径来实现。[12]

4. 营销创新。该部分共29篇文章,主要集中在零售和批发上面,大都从企业营销手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入手,探讨了如何创新改进营销方式。很多学者强调零售企业营销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正确选择。[13]范增认为营销创新是连锁超市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能持续、稳定的发展的必然选择,营销方法的创新应包括绿色营销,情感营销和导入CIS推广形象营销等方面。[14]

5. 技术创新。该部分共24篇文章,主要研究了技术创新对流通服务业的重要性,如何进行技术创新等。如张宏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改进的A—U模型,流通产业的升级可以是跳跃式的,发展具有可跨越性的,而这都是由又是由技术创新的跳跃性所决定的。发展我国流通产业应从宏观层面加强技术创新的政策地位,强化对加快发展现代流通产业的政策支持,积极引导第一、第二产业参与流通技术创新,提高流通企业对流通技术的认知和掌握程度,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物质基础建设等角度进行改进。[15]

6. 制度创新。这部分有25篇文章,主要从政府企业管理论文,企业以及社会组织等角度探讨了如何健全我国流通市场的制度创新。如文启湘和赵玻指出流通产业天然就是低进入壁垒产业,要防止流通产业过度进入,今后我国必须加快流通产业进入管制制度创新核心期刊目录。[16]

7. 观念创新。该部分共18篇文章,如宋则提出要确保流通产业的先导地位, 充分认识流通和流通创新在市场经济当中的应有地位和作用。[17]黄国雄认为流通是基础产业,并从流通观念的创新理论要点出发,对商业的本质、商业城市建设、商业信誉、商业市场、商业利润、商业文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18]

8. 服务创新。这部分共18篇文章,主要研究了我国流通业服务中的不足,并提出了适应新时期流通业服务创新的若干措施。如许彩国和柳思维指出零售企业必须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范围,完善服务设施,更新服务内容,通过服务创新才能实现顾客满意,培养顾客忠诚。[19]

9. 其他。以上的分类方法并不能涵盖所有流通创新论文,凡是不能归入以上类别的学术论文归入该类,合计共16篇学术论文。

(二) 时间序列分析

为了更好了解最近十年国内学者们在流通创新方面的研究,我们对论文样本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对总的样本论文以及不同研究主题的论文分别按时间序列进行了统计分析,以便更好的得出学者们研究重点的变化。

图2 流通创新论文时间分布图

从图2可以看出,近十年里,国内学者在流通创新方面的研究成曲折式上升,在2003、2007年达到两个峰值。2001年末中国入世之后,外资流通企业进军中国市场的速度加快,此时的本土流通业迫切的需要创新理论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流通创新的研究持续增多,所以考虑到学术成果刊登的滞后性,在2003年流通创新达到一个相对峰值是符合实际的,但是这种研究态势并未持续。直到2004年底零售业全面对外开放以后,本土流通业面临外资的威胁和压力骤然增加到一个更高的程度,这使得通过创新提升竞争力的研究成果应需要而增多,同样考虑到学术成果刊登的滞后性,所以在2006-2007年间才达到另一个更高的峰值。但是随后流通创新的成果又出现了下滑的迹象,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在流通服务业受到冲击的背景下,自主创新的研究成果才又再度受到关注。总之,流通服务业创新的研究论文数量呈现着波动,这表明学者们在该领域的研究还不够成熟企业管理论文,并未形成持续稳定的增长局面,同时也表明一直致力于该领域的学者有限,更多只是在某一段时间关注流通服务业创新的发展。

(三)流通服务业各子行业的研究文献分析

以下我们对流通服务业4个子行业即零售、物流、批发、餐饮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分析。

1. 零售业创新。零售行业的研究论文有79篇,研究的焦点集中在零售业态创新,服务创新,营销创新等。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研究中大多数都是研究城市零售创新的,论文样本中仅有5篇是专门研究农村零售创新的,主要研究了农村零售业的业态创新和营销创新等。如汪旭晖和徐健从农民消费行为偏好视角对农村零售业态创新模式进行了探究,通过探索农民消费行为得出了新型业态创新模式“农村现代综合商场”,这种业态与城市大型综合超市有显著差异,融合了农村现行传统业态——杂货店、集贸市场等的优势,并且摒弃了这些传统业态在商品品类少、假冒伪劣商品多、环境脏乱差等方面的缺陷,在零售组合要素各个方面具有典型的农村化特征。[20]张蓓从绿色营销、体验营销、定制营销、整合营销和关系营销等新型营销方式出发,对农产品超市的营销方式创新提出了若干建议。[21]

2. 物流业创新。物流行业的论文有106篇,研究内容包括物流服务模式创新,供应链创新以及技术创新等。张光明认为物流服务创新模式主要包括跟随竞争创新、顾客需求主导创新、物流技术创新、物流网络创新、增值物流服务创新等,各种创新模式具有不同的优劣势及风险,选择何种模式取决于企业环境条件及诸多因素的考虑。[22]魏际刚提出物流技术创新涉及经营管理和工具、装备、设施等领域,物流技术与装备的发展趋势是先进性,信息化,多样性与专业性,标准化与模块化,系统性与可扩展性,智能性与人性化,绿色化与节能化。[23]总体来讲,我国物流也起步较晚,无论在技术还是管理创新方面都还与发达国家有显著差异,关于这几方面的研究还很不成熟,多数的设计和建议还都停留在纸面上,这需要我们一方面加大物流现代化的研究,同时也要结合国情逐步健全我国的还很不完善的物流系统。

3. 批发业创新。研究批发业的论文有27篇,具体包括了批发商业态模式的创新及批发市场的创新。如李芬儒研究了中国农村批发商业的业态创新问题,指出由于农村批发业存在着批发网点组织化程度低,批发商业功能萎缩,批发成本过高,流通效率低下等问题,所以农村批发商业业态创新方向应该是产、供、销一体化,批零一体化企业管理论文,产销地一体化,批发与物流配送一体化,贸工农一体化等核心期刊目录。[24]谭本艳和赵晓飞提出了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创新策略,即组建批发商群,扩大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规模;通过创新模式,实现批发市场间的横向整合;通过打造龙头,实现批发市场间的纵向整合。[25]

4. 餐饮业创新。检索到研究餐饮业创新的文章只有23篇,与其他几个流通子行业相比,餐饮业创新相对较少,这些论文集中在研究餐饮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等方面上。如杨铭铎对餐饮企业产品创新体系进行了设计,认为餐饮企业产品创新系统可分为菜点创新、服务创新、环境创新三个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26]于干千从中国餐饮企业“集体创新动力缺失”的现状及成因出发,分析了不同餐饮企业对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及合作创新三种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27]

四、结论

本文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对我国2000-2009年流通服务业创新的学术论文进行了检索,研究发现可归纳为以下方面:(1)通过研究主题内容分析,发现学者们对现代流通服务业发展的研究已积累了不少成果,但总体来说比较分散,而且大多侧重于流通业创新的某一方面,对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科学内涵的理解不够深入,研究主要集中在流通组织创新,流通服务方式创新,流通技术创新以及流通制度创新等有限方面。迄今为止还没有学者用系统的理论统揽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的整个全局,并深入探究现代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系统的构成及运作规律,这将成为流通服务业创新研究的重点。(2)通过时间序列分析,可以看到学者们在流通服务业创新的研究论文数量呈现一种上升势态,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流通服务业创新问题。但论文数量并不是一种持续上升,而是折线上升,表明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还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对某一方面问题的研究往往集中在某些时间段,如何全面,系统并且有层次的对流通服务业创新进行研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3)通过对4个子行业的研究,发现学者们对流通服务业各子行业的侧重点差异很大,零售和物流领域创新的研究比较多,而批发和餐饮则较少。究其原因在于零售作为商流的终端企业管理论文,是最终实现企业利润的环节,理所应当的受到更多的关注。物流在节约流通成本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也得到了人们的不断关注,其创新研究也涉及到各个方面。而作为零售商背后的批发业,则很容易被人们忽视,从商业发展的趋势看,多种现代流通组织的出现如工厂实行产销一体化,零售连锁公司实行批零一体化等抢占了批发业的经营空间,使许多人质疑批发业存在的价值,批发业的创新也未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至于餐饮业创新的论文最少,主要是因为高等院校对餐饮相关专业的设置起步较晚,从事餐饮研究的学者非常稀少,以及餐饮企业长期漠视创新所致,但是随着餐饮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餐饮业自主创新问题将会越来越被关注。此外,需要特别指出的目前零售业创新的研究集聚在城市零售领域,但是随着城市零售业在城市竞争日益激烈,可以预见未来会有更多的零售商进军农村市场,而对于农村零售创新的研究将成为一个热点问题。

参考文献

[1]夏春玉.流通概论[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宋则.中国流通创新前沿报告[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宋则,李蕊.外资在流通业超速扩张值得警觉[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7,(3).

[4]路风.走向自主创新——寻求中国力量的源泉[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徐从才,李颋.论流通创新与贸易增长方式转变[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11).

[6]赵振民.价值创新:零售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J].商场现代化,2005,(12).

[7]晏宗新.物流体系创新——从行政区域组织到经济区域组织[J].经济管理,2001,(11).

[8]宋羽.浅析我国流通产业组织创新[J].商业时代,2007,(8).

[9]孟铁,张殿波.论我国流通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与创新[J].经济纵横,2008,(9).

[10]李飞.零售业态创新的路线图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6,(24).

[11]冯邦彦,段晋苑.我国农产品流通制度的组织创新研究——猪肉涨价背后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学术研究,2008,(8).

[12]于奎,文启湘.谈批发商业的模式创新[J].商业时代,2005,(32).

[13]叶敏,兰昌贤.我国零售企业营销创新策略思考[J].江苏商论,2007,(10).

[14]范增.连锁超市的营销创新[J].商场现代化,2006,(1).

[15]张宏.技术创新与我国流通产业的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09,(9).

[16]文启湘,赵玻.论我国流通产业进入管制制度创新[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4).

[17]宋则.新世纪新主题:流通现代化——促进流通创新提高流通效能政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3,(9).

[18]黄国雄.流通观念的创新理论要点[J].商业时代,2008,(28).

[19]许彩国,柳思维.我国零售企业的服务创新浅论[J].中国流通经济,2004,(4).

[20]汪旭晖,徐健.农村零售业态创新:一个基于东北地区农民消费行为的探索性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2009,(5).

[21]张蓓.论我国农产品超市的营销创新[J].经济纵横,2007,(7).

[22]张光明.物流服务创新模式研究[J].经济管理,2006,(18).

[23]魏际刚.物流技术的创新、选择和演进[J].中国流通经济,2006,(3).

[24]李芬儒.农村批发商业业态的创新与开拓农村市场[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1).

[25]谭本艳,赵晓飞.创新批发市场经营模式提高农副产品流通效率[J].宏观经济管理,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