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文化范例6篇

消费文化

消费文化范文1

从城镇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增长速度来看,安徽呈现出较快的增长势头,从2008年的526.7元增至2013年的956.03元,年均增长率为16.3%。从文化消费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来看,也有明显提升,从2008年的5.53%逐年增加到2013年的7.04%。安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在中部六省具有一定比较优势。数据分析显示:2007—2011年,安徽省城镇居民年均文化消费年长率为14.2%,仅落后于河南,处在中部地区第二。安徽城镇居民平均文化娱乐用品支出从2007年的259.91元逐年增至2012年的413.61元,在中部居于第三位,高于河南、湖北和江西。农村居民平均文教娱乐支出从2007年的283.17元逐年增至2013年的376.66元,2011年仅落后山西,处在中部地区第二。

二、安徽省居民文化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安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虽呈现出增量趋于加速、产品趋于丰富、服务趋于多层等良好态势,但也存在与全省城乡居民对文化消费日益增长的期求,以消费拉动文化发展的需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等状况。

(一)在消费总量上,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是反映居民文化消费水平高低和居民文化生活质量的综合性指标。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文化消费会快速增长,人均GDP接近或超过5000美元时,文化消费则会出现“井喷”。据统计,2013年安徽全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038.87亿元,人均GDP已超过5000美元。理论上分析,居民文化消费应进入快速增长的“井喷”阶段,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从统计部门的数据来看,2012年和2013年安徽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比重均超过7%。2012年,居民文化消费总体增速为9.24%,小于12.1%的经济发展速度。

(二)在消费水平上,存在区域间、城乡间和群体间的不平衡

一是区域间文化消费不平衡。安徽各市间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差距较大,从文化消费支出占消费性支出比重来看,2012年占比最高的芜湖市达到9.02%,比最低的淮北市高3.47个百分点。2013年安徽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达到2411.16元,最高的马鞍山市(3719.26)是最低的六安市(1361.57)的2.73倍。在公共文化资源拥有方面,2012年阜阳市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56.46万册,居全省第12位,仅相当于全省总藏量的2.49%,约为合肥市的1/10;而其人口数却占全省总人口数的14.9%(常住人口数约占全省的12.8%)。二是城乡间文化消费不平衡。农村居民人均文教娱乐消费支出明显落后于城镇,2013年芜湖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是2456.06元,其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为610.84元,仅是城镇的1/4。三是不同群体间文化消费不平衡。需要引起关注的农民工、下岗职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文化消费水平堪忧。安徽是农民工输出大省,农民工能享受的文化服务偏少,业余文化生活总体单调,文化消费能力、消费时间、消费频率等方面问题较多。

(三)在消费结构上,新兴文化消费发展不够

文化消费结构是指城市居民文化消费支出中各项消费资料的种类和比例关系,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市居民文化消费状况的重要标志。文化消费结构一般被分为较低层次和较高层次两种,前者是指娱乐性、享受性和消遣性的文化消费,后者是指发展性、知识性和智能性的文化消费。从近几年的文化统计年鉴可看出,安徽居民文化娱乐用品消费远低于文化娱乐服务消费,具体表现为看电视、听广播、阅读报刊杂志和上网是主流文化休闲娱乐方式,而涉足欣赏艺术演出、创意手工制作、绘画、收藏等文化活动的居民相对较少。从全省来看,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品种还比较单一,消费层次整体不高,新兴文化消费发展力度有待增强。(四)在消费供需上,有效供给矛盾突出制约安徽居民文化消费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较为严重的供需矛盾。从供给来看,近年安徽实施了文化惠民工程,不断增强文化产品供给能力,但安徽文化消费产品总量供给不足的问题并未根本解决,如一些乡村文化站、农家书屋、活动中心虽然硬件设施较为齐备,但存在着图书种类少更新慢、文化产品单一陈旧、文化活动匮乏等问题。目前,安徽县级电影院屏幕总数较少,全省不到一半的县有数字影院,远未满足县城及周边农村消费者的需求。从需求来看,部分文化产品超出了居民文化消费能力,特别是一些高雅的文化消费,如音乐、舞蹈、戏剧、美术、艺术品收藏等,在价格上都高于普通民众的心理预期。文化产品还存在结构性矛盾。政府推进文化消费的政策大多都集中于广播电视、书报杂志等传统文化产品,对新兴的文化消费需求呼应不够,对特殊群体文化需求重视不够。

三、推动安徽文化消费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增强文化产品供给能力

安徽文化产业发展要坚持以政策引路、用政策激励、靠政策支持,在认真落实中央政策的同时,借鉴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经验,研究制定具体政策,各市按照省里的规划,出台高水准、有特色的地方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促进服务业发展政策措施,在文化产业政策法规、公共服务平台、投资融资体系、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增强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要进一步发掘安徽丰厚的文化底蕴,提倡创作体现徽风皖韵的原创性作品,制作既体现安徽特色又适合新媒体传播的文化精品,分类打造面向市场、面向全国的一流文化产品品牌、文化节庆品牌和文化园区品牌。同时,应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皖中、皖南等文化产业先发地区,可整合现有文化产业资源,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以实现产业集聚效应,推动产业做大做强。皖北地区城市应根据各自优势,建好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品基地和文化旅游项目等文化载体,重点打造淮北洪庄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淮南志高动漫基地、亳州老子文化生态园、蚌埠星宇文化创意产业园、宿州神游天下动漫产业园等重点项目。

(二)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培育多元文化消费主体

在安徽当前的经济条件下,扩大文化消费,一是要特别重视适应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的新形势,培育新型业态。扶持计算机网络和手机等新型传播载体带来的新媒体、新业态,力争形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相融合、共同发展的格局。二是围绕建设动漫大省的目标,着力发展动漫产业。谋划并建设以合肥、芜湖两个部级动漫基地为龙头,辐射带动马鞍山、池州、淮南、蚌埠等动漫产业集群点的动漫业发展新格局。三是加快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推动文化产业与工业、农业、旅游、体育、教育的深度融合,提升文化产业产品的附加值。四是通过开展文化课堂讲座、艺术鉴赏培训以及在媒体开辟文艺评论专栏等形式,有效提升百姓的文化品味。五是加大宣传,尤其要加大对文化品牌的广告宣传力度,重视文化形象包装,激发消费者旅游、购物、经商的热情,引导人们转变文化消费观念,提升生活文化内涵,释放文化消费新活力。

(三)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要目的是完善文化消费的支撑平台,满足人们最基本的文化需求,进而帮助人们提升文化层次。同时,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等原则,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广覆盖、高效能转变。一方面,公共文化服务具有公益性,它决定了必须建立起同政府财力相匹配、同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相适应的投入保障机制。同时,还要积极引导社会力量通过资助项目、兴办实体等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让服务多元化、社会化。另一方面,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性,决定了必须坚持向城乡基层倾斜。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解决城乡、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同时,要抓住新型城镇化建设这一契机,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镇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交通建设等相互衔接,建设布局合理、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四)细分文化市场需求,缩小城乡文化消费差异

消费文化范文2

关键词 时尚;消费;消费文化

中图分类号:C9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316-(2014)02-

近几年,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社会上出现了一股强烈的消费主义热潮。人们对时尚消费观念逐渐接受,甚至可以说现今是一个被时尚统治的时代,从财富大亨至中产阶级,到普通大众,似乎无人能置身于时尚之外,本文主要谈谈时尚、时尚消费作为一种社会行为、时尚消费背后的消费文化。

一、时尚

时尚和流行在英语中是同一个词,即fashion,《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也将时尚和流行做了相同的解释,即“流行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指社会上新近出现的或某权威人物倡导的事物、观念、行为方式等被人们接受、采用,进而迅速推广以至消失的过程,又称时尚。”在沙莲香主编的《社会心理学》中,流行、时尚是指在一定的时期里,相当多数的人对特定的趣味、语言、思想和行为等各种模型或标本的随从和追求。

以上解释都将时尚和流行看作相同或相似,但我觉得时尚和流行有很大的明显区别:(1)从主体上看,时尚的主体是少数领军人,而流行的主体是多数的跟随者;(2)从时间先后上看,时尚在前,流行随其后;(3)从词性上看,时尚是一个褒义词,流行是一个中性词。虽然时尚和流行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但不能混为一谈。

时尚的心理学模型认为,寻求一致性、多样性、个人创造及性别吸引等因素使人们追逐时尚。

时尚的社会学模型认为,时尚在一开始被亚文化群体接纳,再在整个社会扩散;从接受周期长短比较,时尚介于经典和时髦之间。

二、时尚与阶级

在阶级的区分之下,阶级较低的人总是倾向于模仿阶级较高的人,阶级较高的人倾向于与大众区隔。时尚的运作方式与阶级之间的模仿原则不可分。时尚是阶级区分的产物,也是生产者。“时尚一方面意味着结交同等地位的人,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这些人作为整个群体,地位排斥较低的人。”透过服饰、审美判断和生活的整体风格,时尚突出相同阶级成员之间的平等,也突出他们与较低阶级之间的差异。时尚使阶级中具有一致性,并使阶级间有所区隔。时尚的本质是分界,具有分与合的双重作用。

最新的时尚总是出现在上层阶级,而大众模仿会上层阶级,试图抹灭阶级间的外在差异,上层阶级为了维持差异就必须不断放弃旧形式,创造更新的时尚。“社会上层者的时尚永远和下层者不一样;事实上,一旦下层者开始采用他们的时尚,上层者就会马上另辟蹊径”, “只要下层阶级开始复制他们的风格,从而逾越了上层阶级划下的界线,摧毁了阶级凝聚的一致性,上层阶级就会抛弃这个风格,采取新的风格,藉此将自己与大众区分开来。”时尚因此是一种“社会需要的产物”是适应人们区分的需要而出现,时尚也可说是一种存在于阶级间,模仿者与被模仿者之间,周而复始的游戏。

时尚的运作过程也就是下层团体企图藉由模仿上层的服装符码与行为方式,来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上层团体则以创新时尚来维持自己的独特性。可见,对人们来说,时尚最重要的是能够以它持续改变的形式彰显与维系社会差异,时尚的内容本身如何不重要。因此,在追求时尚的时候,人们总是关切外在和肤浅的事物,其中即便有不合理也是无关紧要的。

三、时尚消费作为一种社会行为

时尚消费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三种:(1)目的性时尚消费,指以达到某种目的(如显示上层身份、追求上层地位、合众而不被孤立等)而进行的时尚消费;(2)价值性时尚消费,指消费主体以消费为美,为一种文化或追求;(3)情感性时尚消费,指满足消费主体标新立异、个性化的心理情感的行为。

时尚消费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又与社会分层、社会流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时尚消费是一种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一致的行为,即既需要与别人相似(同化),又要区别于别人(分化)。现代社会中的精英阶层,总是企图用一种明显的标识(如休闲方式、修饰等)使自己引人注目,而下层社会成员也总是想借助这些标识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一旦这种标识开始大众化,精英阶层又会引入新的标识,从而引发新一轮的时尚消费。时尚是齐美尔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形式,他在《时尚的哲学》一书中做了大量的论述。

四、时尚消费背后的消费文化

单从经济学角度看,时尚消费只是一种消费行为;但从交流主义和符号主义角度看,消费本身就是文化,这不仅仅是说消费受到文化的影响、驱动和制约,也不仅仅说文化本身离不开消费,要以消费为工具和载体,更重要的是消费品是表达意义的符号体系和象征体系。

在《社会心理学》中,我们知道时尚消费有四个特点:(1)标新性,(2)时效性,(3)个性化,(4)周期性;时尚消费产生和流行的基本条件:(1)物质生活的丰富,(2)闲暇的出现,(3)大众传媒。

虽然有了条件,但时尚又是怎么形成的呢?我觉得,时尚形成于少数的创造者,这些创造者的灵感又源自生活,如一位时尚人发现一个贫困的小女孩穿着破洞的裤子,后来就设计出了乞丐裤。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时尚消费背后的消费文化:(1)创新的消费文化。时尚本身就是创新,创造出标新的事物并使之流行;(2)快餐式的消费文化。时尚消费具有时效性,时间短暂,便于满足现代人的文化需求,快速简洁;(3)迷失自我的消费文化。时尚消费存在着盲目性和炫耀性,消费者表面上追求新奇、个性,但忘记了自己最本真的追求,为了不落伍而时尚消费,为了显示而时尚消费,迫于“社会”而迷失自我。

时尚消费是矛盾的,其背后的消费文化也是矛盾的。

参考文献

[1]王成兵.价值哲学视野中的当代消费文化问题刍议[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01期;

[2]李娜.从马克思主义、符号学和社会学视角浅议消费文化[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年05期;

[3]胡敏中. 消费文化与文化消费[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沙莲香.社会心理学(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5]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第二版)[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

[6]Georg Simmel. Fashion[M], American Journal ofSociology, 1957 62, 6, May, 541-558。

消费文化范文3

关键词:文化消费 消费文化 文化生产 物质生产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6-0209-03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日益重视,城乡居民文化消费迅速增长,业已成为我国消费领域的热点之一。但相比现实生活中快速发展的文化消费,对文化消费的研究却相对滞后,不仅数量较少,而且难见有影响的成果。虽然文化消费概念被频频提起,但真正对其内涵进行阐释的还不多,也不充分,尤其是与物质消费、消费文化、文化生产等的关系还需进一步厘清,基于此,笔者在前人的基础之上,作一点补充,以利于对文化消费的深层理解。

一、文化、消费与文化消费的概念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不同的学科视野、学术立场和知识背景决定了对于文化的理解必然是复杂多样的。故迄今为止,对“文化”一词做出不同解释的有上百种之多。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将“文化”复杂化和神秘化,实际上文化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总结各种“文化”定义,可以发现,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概念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文化概念仅针对于精神方面而言的,包含精神文化类产品和精神文化类服务及一切社会意识形式,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和设施。一般意义上来讲,文化消费就仅限于狭义的文化概念。

相对于文化来讲,消费的概念要简单一些。《辞海》中这样定义:消费是“人们消耗物质资料以满足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过程,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个环节,是人们生存和恢复劳动力的必不可少的条件,而人们劳动力的恢复,又是保证生产过程得以继续进行的前提。生产决定消费,它为消费提供对象,决定消费的方式,并引起人们新的消费需要;而消费又反过来影响生产,促进或阻碍生产的发展。消费在广泛的意义上还包括属于生产本身的生产消费。”[1]显然,这里的“消费”已经成为对一种经济行为的描述,主要是被作为经济学范畴使用的。

文化消费则是一个交叉概念,跨文化和经济两个领域。文化消费,顾名思义,即是对文化的消费,表明了消费的客体是文化。对文化消费这一概念的理解,虽侧重点不同,但可归纳为:文化消费主要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而消费精神文化类产品和精神文化的行为,换句话说,文化消费就是指对精神文化类产品及精神文化性劳务的占有、欣赏、享受和使用等。其实质是对社会及他人提供的精神财富(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消耗。

文化消费具有多种内容和形式。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文化教育、书法、绘画、雕塑、影视、戏剧、音乐、舞蹈、杂技以及文物、出版读物、音像、体育、健身等等。文化消费的形态包括两个基本方面,即:物质形态和劳务形态。前者如音像制品、文化用品及娱乐设施等;后者如杂技表演、音乐演奏、综合文艺晚会等。

文化消费是分层次的,一般说有普及型或大众化的文化消费和提高型或高品位的文化消费;有自娱型的文化消费、专业型的文化消费;有基于生存需要的文化消费、基于发展的文化消费。此外,有消遣娱乐型文化消费、享受型文化消费、社交型文化消费、发展型文化消费和智力型文化消费等。这其中消遣娱乐型文化消费属较低层次,享受型、社交型、发展型和智力型文化消费属较高层次[2]。

二、文化消费与物质消费

文化消费是一种特殊意义的消费,如洛威尔所指出的:“文化产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原因是,确切地说部分是,它们满足的需要来自幻想而非肠胃,……精神的需要与物质需要不同,当所需的商品满足需要的时候,商品并不总要用完。满足物质需要的商品的变化程度,的确取决于它们被使用时消费或消耗的程度。房屋比汽车的使用寿命长得多,而汽车又比(比如)食品的寿命长。但在所有情况下,使用的数量都和商品的损耗有一定联系。文化产品的变化则取决于它们满足‘来自幻想’的需要的能力与它的物质形式之间的密切程度。这类产品,比如绘画或雕塑,很久才会损坏,它们的使用性与消耗没有直接关系。”[3]尽管他的这种表述有些晦涩,但也说明了文化消费的特殊性及与物质消费有不同之处。

具体来说,文化消费与物质消费的不同之处表现在:(1)二者的目的不同。物质消费主要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人的基本生理需要,而文化消费主要满足人的精神生活需要,与人的心灵诉求和文化交流息息相关。(2)二者的消费特征不同。一般物质的消费具有明显的器质型消费特点,消费的过程必然导致使用价值的有形耗费和无形耗费,而文化消费却不是价值的纯粹耗损,它主要消费的不是其外在的物质载体和物质性的构成因素,而是它内涵的精神因素和深层意义。这也使两者消费效果的持久性出现差异,物质消费,随着物质损耗殆尽,对人的作用效果也就终止。文化消费,消费过程终止,但它对人的作用效果会持续相当长的时期,甚至对人的一生都在发生作用,它直接或间接、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情感、心灵和行为。(3)二者的消费作用、效果不同。物质产品属性决定了消费作用效果的同一性,不同的人消费同一物质产品,其作用效果是基本相同的。例如,食物可以充饥,衣服可以御寒。但是,不同的人消费同一文化产品,其感觉效果会发生差异。如观看《红楼梦》,“经学者看见《易》,道学者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4]可谓各得其所,各取所需,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主要是消费者的社会阅历、文化水平、地位、心境、爱好和兴趣等的差异造成的。(4)二者对消费能力的要求不同。消费能力,是指消费者所具备的关于如何消费、如何使用消费对象的知识和才能。在物质消费活动中,一般说只要拥有物质实体,就能消费。但是文化消费不同,它要求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即必须具备与文化消费相适应的知识、经验和理解力。一个想要得到艺术享受的人,他本身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这说明文化消费具有明显的层次性,文化消费能力强的消费者,能够消费深奥的文化产品,而文化消费能力弱的消费者,只能消费浅显的文化产品。

三、文化消费与消费文化

文化消费与消费文化是两个不同指向、不同涵义却在某种程度上又有着密切联系的概念。文化消费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对文化产品或其服务的消费。一方面指对文化文本的消费,如生活中读什么书、看什么报、听什么音乐、看什么电影;另一方面还包括对产品文化内涵的消费,比如说我们消费一件产品时,可能更多地是考虑它的文化内涵、它代表的意义。消费文化是物质消费文化和精神消费文化的总和,它是受消费者消费心理、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习惯偏好等影响和约束的,是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追求的一种情调和氛围。尹世杰认为,消费文化“是消费领域中人们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们消费方面创造性的表现,是人们各种合理消费实践活动的升华和结晶。消费文化包括优美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人们精心创造的实物生活资料和精神文化产品,以及富有创造性的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的消费行为。”[5]王宁认为,“所谓消费文化,就是伴随消费活动而来的,表达某种意义或传承某种价值系统的符号系统。这种消费符号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满足需求的自然性、功能性消费行为,它是一种符号体系,表达、体现或隐含了某种意义、价值或规范。这种在消费活动中呈现出来的行为和物品符号体系,就是我们讲的消费文化。”[6]肖浩辉则指出,“从广义上讲,消费文化是指消费物质文化和消费精神文化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消费文化就是消费在人们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包括消费哲学、消费价值取向、消费道德、消费行为、消费品味、消费审美、消费心理等,这是人们在消费实践中形成的反映消费特点和理解的观念形态的总和。”[7]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文化消费与消费文化关系的理解一直未能达成共识,但总体可归纳出三种观点:一种是“包容说”,即消费文化包括文化消费,文化消费只是消费文化的重要论题之一;另一种是“区别说”,即消费文化与文化消费相对独立,消费文化是消费文化学的研究对象,文化消费是文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之一;第三种是“交叉说”,即消费文化与文化消费虽相对独立了,但又存在互相交叉的内容。

笔者更倾向于第三种观点。简单地从概念上分析,消费文化是消费社会的文化形态,是以文化为形式,以消费为目的的文化,是文化在人类消费活动中存在的特定方式,不同层面的文化都渗透在消费之中而形成消费文化。而文化消费是指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为主要特征、而非单纯或主要为满足物质需求的消费。相比较而言,文化消费是具体的,而消费文化则是笼统的、更多是观念上的并具有消费哲学的意味。

四、文化消费与文化生产

关于消费与生产的关系,最为著名的是马克思的具有辩证色彩的“同一性”论,即“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每一方直接是它的对方。可是同时在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媒介运动。生产媒介着消费,它创造出消费的材料,没有生产,消费就没有对象。但是消费也媒介着生产,因为正是消费替产品创造了主体,产品对这个主体才是产品。产品在消费中才得到最后完成。……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这样,生产就没有目的。”[8]也就是说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体现在三个方面:生产是消费,消费也是生产;生产与消费互以对方为媒介,相互依存,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没有生产也就没有消费;消费不仅是使产品成为产品的最后行为,也是使生产者成为生产者的最后行为,就是说消费使得生产得以完成,成其为生产,同样,生产出消费,是在生产创造出消费的一定方式的时候,在生产把消费的动力、消费能力本身当作需要创造出来的时候――生产使消费得以完成,成其为消费[8]。

文化消费相对应的是文化生产,文化生产又是生产的一种特殊形式。同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一样,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之间同样具有直接的“同一性”,它们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是马克思生产与消费理论的延伸。对此,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有所论述:“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种特殊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9]这里,马克思所说的“生产的一些特殊方式”实质是指与物质生产相对应的精神文化生产。而且,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之间也存在着一种媒介运动。每一方以对方为媒介,互为依存:“消费本身作为动力是靠对象作中介。消费对于对象所感到的需要,是对于对象的知觉所创造的。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任何其他产品也都是这样。”[8]这充分说明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之间同样具有相互作用的同一性,即文化生产直接是文化消费,文化消费直接是文化生产,两者密不可分。

五、文化消费与物质生产

文化消费是对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消费活动,传统上人们理解的文化消费更偏重于文化学意义,即关注的是具体的文化内涵,如读了一本什么书,看了一场什么戏或者是听了什么歌,而往往忽略这种消费本身所具有的经济学意义,即读书、看戏或者听歌,不仅仅是对文化内容或各种文化文本的消耗,更要注意到读书首先要买书,看戏听歌首先要买票,实现文化内化的前提必须以一定数量的金钱支付为前提,而这种经济意义上的消费才是商品经济社会中文化消费的本质内涵。

正是基于人们关注视角的不同,使一些人产生文化消费与物质生产无关的观念误区。即可能会认为文化消费和与之对应的文化生产是少数人如艺术家、作家等人的事,与社会生产尤其是物质生产关系不大。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实质上,文化消费与物质生产关系密切,具体表现在:

首先,物质生产生产出文化消费得以实现的载体,是文化消费的前提之一。文化消费虽然是以无形的文化或文化内容作为对象,但其载体往往是物质的,如书中的内容是无形的,书籍本身却是物质的,无形的内容必须以有形的物质作为载体才能得以实现;又如书法绘画艺术,人们欣赏的是其构图与用笔及其表现的内涵思想,但其载体也是一定的笔墨纸砚等用来书写的工具。

其次,文化消费带动了相关物质类生产。文化消费是对文化类产品及服务的消费,它不仅直接促进了文化类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更带动了相关物质生产,包括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吃穿住用行等都会受到影响。如在旅游消费中,则与旅游密切相关的旅馆业、饮食业及交通运输业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看戏消费中,也不仅仅是单一形式的消费,而有许多配套消费,最为显著的是饮食业和一些时令物品等等。同时,这也充分说明文化消费绝不是单纯的纯文化文本的消费,不是仅停留在精神享受上的心理满足感,它的背后是以消耗大量的物质为实现前提的,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经济行为。甚至可以说文化消费带动或促进了一些物质生产,对社会经济的繁荣起到了积极作用。正因为如此,尤其在市场经济日益盛行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文化背后所蕴涵的经济机遇,常常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作为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战略之一。

收稿日期:2011-06-24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宋代文化消费研究”(10XJL0002)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秦开凤(1979-),女,山西长治人,助理研究员,博士,从事经济史研究。

参考文献:

[1] 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2449.

[2] 徐淳厚.关于文化消费的几个问题[J].北京商学院学报,1997,(4).

[3] 特里・洛威尔.文化生产[M]//载陆扬,选编.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122.

[4] 鲁迅.《绛洞花主》小引[M]//鲁迅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419.

[5] 尹世杰.加强对消费文化的研究[N].光明日报,1995-04-30.

[6] 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44.

[7] 肖浩辉.加强消费文化研究,提高消费文明[J].消费经济,1994,(6).

[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10.

[9]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78.

Analysis of the cultural consumption connotation

QIN Kai-feng

(Humanity journal,Shanxi province social science academy,Xi'an 710065,China)

消费文化范文4

按照《通知》要求,文化部对纳入试点工作的城市确定为“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中央财政将通过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按照有关规定对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统筹予以资金支持。(来源:中国文化报)

【智库评论】

文化消费受到人均的可支配收入影响,当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一定水平,精神消费需求会快速增加,这是个客观趋势。扩大文化消费,要搞清楚文化消费支出在家庭支出结构中比例、消费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等因素关系,弄清楚是什么原因使文化消费受到压抑,才能正确地引导消费结构转变。

消费文化范文5

“情怀”可谓是近两年的文化热词,以至现在无处不情怀。情怀作为卖点和噱头屡屡出现在商家的各类广告中,已然成为被过度消费的对象。必须指出的是,情怀消费和情怀营销之所以在市场上大行其道,其实是抓住了当下人们尤其是中青年的文化追求和消费心理。

首先是个人生活和事业发展“实现不足”所产生的补偿心理,在当下一些年轻人中存在的这种不足心理通过社交媒体形成共振效应,如何补偿这种不足成为人们共同探讨的话题,而情怀则成了极具诱惑力的心灵鸡汤,至少从表面上填补了心理的某种缺憾。其次是满足人们的怀旧欲望。近二三十年来中国社会转型步伐加快,人们的生活空间和生活方式变换频繁,导致一些文化记忆断裂。人们希望通过某种情怀来修补裂痕,抓住一些不变的、能够坚守的东西。因此,情怀带有极浓厚的怀旧意味。再次,当下反智的、快餐式文化易让人产生厌倦心理,不少人转而寻求一种新的寄托,将情怀背后的文化符号理想化、经典化,以此传达对文化现状的反叛姿态。此外,情怀所代表的是共同的文化经验和文化记忆,由此聚集着一批拥护者,大家谈论共同话题,体验共同情感,以满足情感的交流和沟通,总之,普遍存在于中青年一代的求偿心态、怀旧欲望、反叛意识和沟通渴望,形成了精神消费的需求,为商家的情怀营销提供了社会基础。

其实,情怀与消费并非格格不入。如果先入为主地将文化情怀与商业消费切割开来,给后者套上“原罪”的枷锁,似乎也不公平。在商言商,商人讲求利益很正常,并不必然妨碍讲情怀,然而许多商人却打着情怀的旗号,盯着眼前的那一点利益,并没有用诚意讲好关于情怀的故事,仅仅将其包装成一种消费符号,消费文化以其强大的整合和渗透能力,将许多原本纯粹的东西变成功利性的市场附庸。在消费文化语境中,情怀的怀旧倾向变成对传统的消解,价值追求变成消费的符号,智性诉求变成反智主义的狂欢,一些商家的营销炒作讲情怀却没内涵,拼煽情却没故事,有符号却没文化。情怀所包含的美好意义与精神价值被解构、恶搞和戏仿,成为苍白的消费符号,尤其是在互联网消费时代,海量的商业信息流中,情怀的含义无限膨胀,直到再也无法维持原先的意义空间,面临着全面崩塌的危险,最终成为当下消费文化的“擦脚布”。

情怀是潜藏在人们心底最柔软、最美好的东西,将其融入生活,包括消费行为,可以改善生活质量,提升生存体验,促进价值实现。然而,如果商家只是将经营情怀作为赚钱手段,无休止地透支人们的记忆和情感,使情怀所包含的内容越来越虚,形式越来越假,吸引力越来越弱,这种营销就会逐渐为人们所唾弃,况且理性的消费者并不会仅仅冲着情怀就痛快买单,毕竟要看产品质量是否过硬、价格是否合理以及消费体验如何。假大空的情怀营销难以持久,它不是文化消费的强心剂,而是一剂毒药,不仅欺骗消费者感情,恶化消费市场氛围。而且影响社会文化的健康发展。因此,各方应该协力加强文化消费市场的监管和自律,杜绝夸张虚假的情怀炒作,倡导一种风清气正的消费风尚和消费文化,让情怀变得尽可能纯粹,真正回归文化本身,成为现代人咀嚼有味的精神食粮。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3月3日,有删改)

消费文化范文6

大众的怀旧情结到底有什么魅力,让文化消费为之张开怀抱呢?到底是怀旧促成了经济丰收,还是消费迫使了怀旧抬头?怀旧,它是一时间的头脑发热,还是长久的思想沉淀?怀旧和流行、潮流,怀古、怀念和回忆又有何关系呢?怀旧是一种病,它到底是人类永恒的病,抑或是这个时代的病症?为什么今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了怀旧,甚至去怀那个他们根本不曾熟悉的“旧”呢?其实,任何人一口气都可以列出如此庞大的命题群,因为,文化消费下的怀旧,实在有太多的未解之谜有待我们的探寻了。

但这些复杂零碎的问题是否可以归结到一个起点上呢?当然可以。这个原点便是:怀旧因何成为文化消费的原材料?

你怀旧了吗?

这是一个近乎不用回答的问题,即便你是一位杰出的未来学家,你也需要从怀旧的废墟中找到未来的影子。而对更多的人而言,怀旧可谓是家常便饭。有论者曾说,“暧昧的怀旧,这是现代人无法挥去的情结。”因为背井和离乡,你可能想起家乡熟悉的饭香;因为步伐的匆匆,你可能会怀念过去的节奏;因为习惯了“ipad”,你可以能会重拾丢弃多时的纸质书……

发现了吗?

大众的怀旧情结常常产生于对比的残忍,因为现实让你屡屡不爽,你才会想到翻翻“老黄历”,从里面找点抚慰心灵的东西,因为那里有当下的你所认为的美好。那些原本毫无价值的“瓶瓶罐罐”便在不经意间成为了怀旧的符号。

但如果不是来自个人的体验呢?

这些年,城市怀旧的绘本、明信片和笔记本等各类创意产品层出不穷,不少人正是这个在变化中“被”怀旧的——他原本压根儿都不曾想到过那些老屋古树小街巷,反倒是铺天盖地的怀旧潮流让他们的内心受到了洗礼,不知不觉间便喜欢上了淘点宝贝,找找那些过去的记忆。显然,这可视为大众怀旧生成结构的另一支力量——来自外界的干预——可能来自商业、也可能来自媒体或其他渠道。

要说怀旧是无缘由地产生,显得太过矫情,但怀旧渊源自细节,是毋庸置疑的。点点滴滴的细节慢慢形成了一则则怀旧的诗篇。正因为如此,不少人总会说,不知为何,我开始想念过去了。或者可以认为,这是怀旧的的个性之一:它漫不经心,很是隐蔽,至少在原因层面,你很难分析出个所以然。

但也有人会说,他们发现自己有了怀旧癖,却琢磨不透自己这种癖好消逝在何时,也他的怀旧偏爱不知何时悄然发生了嬗变。这可以说是怀旧的另一种韵味:它很不确定,更不稳定,除了极易撩拨的乡愁一类永生难以变迁的东西,恐怕很难找到哪些怀旧是可以稳态地存活在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和消费行为当中。

行文至此,大家可能已经觉察到,关于怀旧,无论是其缘起,还是特征,都是捉摸不定的,但几乎每个人都离不开这种东西,只不过是程度、时机和偏好存在差异罢了。由此,怀旧具备了成为文化消费的潜在资本:它在大众之间有着丰富的储备——这是一种几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神奇“能源”。每一代人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怀旧情结,每一个人总会有属于自己的怀旧情结;即便它的出现漂浮不定,但它的爆发力往往是惊人的——滚雪球式的怀旧浪潮在文化消费中早已不是什么稀罕之物了;尽管它不见得稳定持续,但往往一个怀旧便能引起数量庞大的人群效应,由此而来的潜在消费者,自然也是可观的。

怀旧能生钱?

当我们明析了怀旧确实存在之后,我们便已经踏入了大众怀旧情结和文化消费的二元关系之中。此时此刻,需要更多思考的,恐怕便是怀旧如何成为文化消费的宠儿?概而言之,这一实现过程,主要有两条行进路线——

捕捉路线。只要稍微看看微博、人人网和豆瓣等网站,便能发现,其实怀旧的人多之又多,他们怀旧的范围之广,甚至令人诧异。从自己中学母校的校服,到小学语文课本的封面;从“大风车”栏目的旋律,到小虎队的曲调;从小浣熊方便面里的闪卡,到出奇蛋里的惊喜玩具……几近无所不包,难以穷尽。而且,80后的笔者只能述说着80后的怀旧,那么,90后呢?00后呢?以及往前的60后,70后呢?等等。每一个时代总有属于他们的文化符号,时间并没有真正地将它们消磨殆尽,它们仅仅是暂时隐蔽到了大众的心灵中而已。

如果商家,可以捕捉这些心灵中沉默已久的怀旧,则可谓商机无限,而且商家们市场受众调查的压力也得到了极大地弱化,因为大众早已用各种媒介告诉了商家,来吧!怀旧的产品!

挖掘路线。捕捉是基于已经被大众引燃的怀旧符号而论,挖掘自然便是从那些大众尚未关切的怀旧符号着手,去创造和引起怀旧。在修筑地铁的时候,常常会使用一种名为“盾构机”的巨大机器,它像魔幻小说中那些横扫千里的疯狂机器一样,畅行无阻于一切地方。商业力量面对怀旧的时候,其实亦需要这种“掘地三尺”的能力和态度。

比如,六神花露水在去年曾设计过一个怀旧风的动画广告《花露水的前世今生》,可谓是好评如潮。为什么?因为它巧妙地激起了大家之于“中国式浪漫”的共同记忆。虽然它促成的不是文化消费,但其背后的“挖掘思维”,却是非常值得借鉴和吸纳的,经过这种助燃力的推动,将会有更多的怀旧被大家重新念及——花露水的绿瓶;那夏日的草席;洗澡的大木盆……显然这些物品如果再来个摇身一变,将会成为文化符号,成为大众文化消费中的佼佼者。

在经历了两条路线的演绎之后,怀旧情结俨然已经从普通的产品成长为大众所认可和接受的文化符号,这一符号化的过程,可能是由大众自行完成,也有可能经由商业力量参与建构,但无论如何,这一转变动向是所有怀旧走向文化消费不可忽视的环节。

微妙的是,伴随着这一转变动向的还有来自情感的变迁。试想,在阔别校园若干年以后,一个早已经受社会风雨洗礼的你,重新看到那间你曾经被罚站、挨骂甚至暴打的课室,你还会恨之入骨或者痛苦不已吗?相信,更多人会以怀旧替代了这些负面的情怀。这便是在怀旧在演变中的一大特性:它可以让负面情绪也渐渐扭正,成为文化消费的可能性。不难想象,这样一来,可以成为大众文化消费的怀旧将大大倍增,这对文化生产者而言,何其不是一桩好事呢?

消费的怀旧?

作为商家,在发现自己已经掌握着可行的怀旧符号时,需要怎样做,才能让这种文化符号成为真正可消费的产物呢?或者说,怎样使得那些已经积聚到手的怀旧资源得以最大化地利用呢?又或者说,如何让怀旧成为可消费的文化产品呢?

这是个不小的难题,甚至我们难言其中能找到什么普遍适用的规律,不过让大众产生文化消费的冲动,乐于将怀旧情结的冲动释放于商品之中,却还是有些可能行进的道路:关于时间、选题和表达。

做道算术题。20年,可能是怀旧文化消费的一个神奇数字。一位有趣的美国心理家曾经计算过,在20世纪,人们在70年代开始了对50年代的怀旧,在80年代则启动了对60年代的怀旧情结,这其间所间隔的时间总是在20年上下。要是不相信,我们也可以看看自己身边的80后,他们对过去的怀旧情结,实际上也始于21世纪头一个十年。大众就是这么有趣,但凡时空早已千万变化,但这个“20”却依旧我行我素,20年,一代人刚好长大成人;20年,怀旧也基本得以定型,当小小少年的烦恼无以消解时,怀旧便登场了。虽然没有人敢断言这个数字还可以正确多久,但确然无疑的是,让怀旧符号成为可消费的文化,足够长远的眼光是必需的,否则,要么失去了抢占高地的先机,要么就可能误估他们怀旧的内容。所以,让怀旧成为可消费的东西,首先得算算这个数字——现在,我们可以开始为XX后制造怀旧了吗?如果不出意外,再过十年,00后便将开始他们的怀旧情结了……

从校园说起。回忆校园,向来是怀旧病的经典病症。有些朋友,刚踏入社会,便开始怀念起了大学的美妙,甚至追忆初中和高中的生活。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念头了,校园的学习与生活,必定留下了太多的印记,可能是友情、爱情和温情;可能是努力、颓废和迷茫;可能是课文、板报和课间操。所以,校园是最多人怀旧的选点,也是最有可能成为文化消费品的怀旧。佐丹奴曾推出过一系列全球限量T恤,它们的主题都围绕着两个人:Li Lei&Han Meimei(李雷和韩梅梅),80后的朋友立刻有了怀旧吧?那是人教版初中英语课本的男女主角,曾是最为风靡校园的两个课本人物。佐丹奴此举,不知是捕捉还是挖掘,可它实实在在地让一代人想起了过去的校园生活。如果能穿着那件T恤,想必怀旧的程度也将随着而来。

让图像说话。对于进行文化消费的大众而言,或许图像的魅力远大于文字——当然不少人会剧烈反对这一观点。但对更多的消费大众来说,文字的魅力怕是远远不及图像诱人,尤其是当下手绘风潮的流行,让图像的生命变得更为坚挺。在广州某创意市集上,本土的怀旧主题的手绘作品令人目不暇接,那些年迈的爱群大厦、锈迹斑斑的街道牌、沧桑的电车……无不让“老广”们的怀旧情结涌动起来。这些文化符号,无论是否尚存,都成为了他们的怀旧对象。可能他们曾经震撼于爱群大厦的建筑,可能吃着冰淇淋乘坐电车,也可能在街道牌下等人、邂逅……文字可以将这一切娓娓道来,而图像却可以直白地将他们带回现场,让他们去彻彻底底地来一场怀旧之旅。不经意间,怀旧符号便成为了可消费的文化产品,大众的怀旧情结经此也得到了满足,难道不是一种共赢吗?

动手的年月。别忘了,每个人的童年,都有着关于动手的记忆。可能是拆拆装装闹钟,可能是玩1000块的大拼图,可能是制作军舰模型,即使身处当下年代,孩子们仍然可能通过app动手做点小玩意儿。动手,是一个承载着太多怀旧的文化符号,而想让怀旧成为可消费的产品,动手仍然是一条不错的路径。在这方面,笔者的一位友人曾盛赞过宜家(IKEA),她表示“从拼装家具的过程中,自己找到了过往动手的记忆,这种怀旧的感觉很棒。”这也不失为一种让怀旧成为文化消费对象的妙招。当然,还有更多的东西,也能让大众感受到动手的怀旧岁月——魔方便是其中一种。现在,有人将魔方称为成人玩具,因为它不仅外观怀旧气息十足,更关键的是,大众能够在“捣鼓”的过程中,慢慢找到一些动手的记忆,反倒是魔方能否成功还原变得有些次要了。

上一篇民众文化

下一篇戏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