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论文范例

工学论文

工学论文范文1

1.培养目标不明确,教学难度过大

当前包括中职、技校都很难找到适合幼儿教育专业学生使用的英语教材,大部分幼儿英语教材的教学内容对于现在学生的水平来说难度过大,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看不到希望;教师难以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实现培养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2.培养方法单一,方式陈旧

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技能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教学枯燥乏味,教学效果不理想。这样的课堂不仅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二、技校幼教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对策

1.明确技校幼儿英语教师培养方向

幼儿在语言学习方面的特点和优势在于可塑性强,模仿能力强,接受语言的速度快,他们在纯净的语言环境中,通过模仿老师的发音和说话方式,在不知不觉中获得语言的表达能力。因此,在明确技工学校幼儿英语教师培养方向时,应注重对幼教专业学生的语音、语调的规范,注重口语能力的训练。

2.确定技校幼儿英语教学内容

在培养幼儿英语教师的过程中,结合幼儿教育专业学生水平和今后幼儿英语教师的工作需要,教学内容应以口语为主,简单、实用。首先要增加口语课程,纠正学生的基本音标、单词的发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准确的语音、语调基础。其次,在掌握标准发音的基础上,应贴近幼儿的学习和生活,注重日常生活词汇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幼儿在生活学习中常常用到的词汇。再次,幼儿英语教师必须利用多样的教学法,设计出轻松愉快的课堂活动,让幼儿通过快乐的方式来学习英语。

3.更新技工学校幼儿英语课程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需要根据技工学校学生的特点来开展,教学方法以多样化、趣味化和零压力化为主。首先,教学观念要改变。要让学生能够在一个身心放松的环境中进行英语学习,就不能向传统教学一样一味枯燥地灌输,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观念早已被证实不适合当前的技校教育。老师要改变观念,树立“以教为导,以学为主”的观念,课前多花心思去备课,备教材,备教法。

其次,教学方法要更新。教单词很枯燥,学生会学不下去,教师可以准备各种教具,包括形象的卡片、动画等,如学习单词duck的时候就用字母积木来拼凑,来看看谁的速度最快、创意最好等。然后就会发现,学生特别喜欢拼单词,这样通过玩的方式学生很容易记单词。教日常的生活英语句型和对话,教师就要与学生多加练习,在课堂上,能用英语表达的,绝对不用中文。最初的时候是模仿句子,熟练以后就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改编句子,还鼓励他们经常编成儿歌来练习,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表演,互相练习。此外,设计一些与所学英语知识相关的游戏、在课堂融入英文歌曲、欣赏视频短片等方式,使整个教育过程充满欢乐和笑声,把学生的情绪充分激发出来,这样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之下才能让他们将英语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并且还能在欢声笑语中培养自己良好的英语语感。

其三,教学手段要丰富。教师在单词和对话的学习过程中,设计一些符合幼儿心理特点的游戏来吸引学生的兴趣,让游戏与教学工作相伴相行,让学生无形中学到一些幼儿英语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还可以通过教一些节奏感较强的英语儿歌或者英文歌曲的经典曲目来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英文歌曲能够将那些枯燥乏味的词语和句式变成朗朗上口、百听不厌的歌曲,其旋律、节奏和曲调可以使学生注意力得以集中,又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触和掌握更多词汇和句子。此外,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播放一些有趣的、与幼儿英语相关的短片视频,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娱乐,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愿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以求学生通过学习后确实掌握一些基本幼儿英语能力和幼儿英语教学的技巧,以提升自身今后工作岗位中的竞争力,真正体现以学生岗位为重的知识体系。学生在今后的岗位中也可以借鉴这些教学方法。

其四,教学模式要突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本,注意引导好学生,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发现和处理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如果学生在口头表达中出现错误,教师没有必要有错必纠,可以在适当的时机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如有必要还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和特点,及时对原来的教学构思设计进行调整,尽力营造出一种宽松、和谐的学生氛围,这样学生才会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在快乐的课堂中学到知识。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幼儿园英语课堂的视频,给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让学生模拟在幼儿园上英语课的课堂情景进行试讲。如果条件允许,教师还可以定期带学生到幼儿园去观摩幼儿园的英语教育活动,增加学生对今后岗位的认识,观察并了解幼儿园小朋友的特点,结合幼儿教育岗位的实际情况来培养学生。

4.完善技工学校幼儿英语课程的评估方式

传统的评估方法要求教师以相同的标准来评价每一位学生,我们应当改变这种评估方法,强调过程考核,注重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情况,把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时间、活动效果等都列入考核的范畴,建立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的评估体制,全面、客观地评价一个学生。

三、总结

工学论文范文2

(一)教材对企业生产流程和管理要求介绍较少

成本核算是企业财务核算中非常重要的工作,这部分工作要求企业要做好很多基础工作,如定额的制定,生产通知单的填写,入库单,领料单,发料汇总表的填写,生产工人的工时记录,工资汇总表的填制,各种费用分配表的编制,成本计算单的编制等等,这些都是实践性较强的工作,而教材中往往忽视对企业生产经济管理特点的介绍,对企业的生产工艺特点、产品特点、日常工作基本流程都缺乏具体的介绍,同学们都是没有实际工作或实践经历的,若只简单介绍,同学们没有感性认识,感觉抽象,一头雾水。

(二)教材案例过于抽象

不同的企业成本核算特点也不一样,如制造性企业,施工企业,商业流通企业,他们的成本核算流程都不尽相同,而目前的教材中往往都是用甲乙公司代替公司名称,AB产品简单代替产品名称,一些步骤也往往被模式化,比如甲公司20××年×月一车间投产生产AB两种产品,经过两个步骤,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入,每个步骤完工进度都假设为50%,第一个步骤的产品提供给第二个步骤,然后要求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类似的案例往往让学生感到生硬和抽象,究竟这是一个什么样企业,企业到底生产的产品是什么,需要用到哪些材料,工人如何工作等等都是不清楚的,不免会产生距离感。

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下的改革

(一)结合工学结合整合教学资源

整合后的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我的做法是将成本核算放到具体某个企业的成本核算过程中,首先开发一套针对性较强的教材。该教材以某生产制造企业为例,将理论和实践能够最大限度的结合起来,我是以一个造纸厂为例来介绍的,该企业适用于多步骤大量大批生产方式生产。假设这个造纸厂有四个生产车间,分别是制浆车间,抄一车间,抄二车间,超三车间,制浆车间生产麦草浆,麦草浆是半成品,提供给抄一车间生产有光纸,提供给抄二车间生产卫生纸和凸版纸,制浆车间在制浆过程的浆渣提供给抄三车间生产包装纸。成本核算对象为麦草浆,有光纸,凸版纸,卫生纸,包装纸,成本核算方法为成本法和分步法的结合。制造厂是典型的大量大批生产企业,生产工艺比较简单,学生对产品很熟悉,比较容易接受,理解起来也更容易一些。

(二)设置典型工作任务

将造纸厂的成本核算按照成本核算流程分为不同的典型工作任务,任务一:归集和分配材料费用;任务二:归集和分配人工费用;任务三:归集和分配其他费用,如水电费,折旧费等。任务四:分配辅助生产成本;任务五:分配制造费用;任务六:将归集的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未完工产品之间分配,编制成本计算单。每一个典型工作任务都有具体的工作标准和流程,并配有原始凭证,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同学们一边了解企业的具体生产工艺,生产特点,一边填制和编制相关会计资料,进行成本核算,如任务一:归集和分配材料费用。案例中首先把该造纸厂的材料领料单,各车间领用各种材料的发料汇总表,每种材料的分配标准等资料发给同学们,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大家完全模拟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材料发出,填制各种领料单和发料汇总表,然后据此编制记账凭证和总账,明细账。这样,大家对企业的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工作就有了更感性的认识。

(三)团队合作和个人独立完成相结合

典型工作任务中有些工作量大,难度比较高的可以分小组进行,小组中分岗位可设会计主管,做账,制单,等岗位,如任务二,工资费用的分配。小组中可由一人负责各车间工资表和整个造纸厂的工资汇总表的填写,一人负责记账凭证和账簿的登记,会计主管负责复核工作。这样也和企业的实际工作是相符的。达到真正的教学做合一。在下一个任务中小组成员可以互换角色,使每一个同学都可以得到锻炼,也可以熟悉企业会计核算中不同的岗位任务。在操作的过程中,大家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可以先让大家集思广益,自行解决,实在弄不懂的问题,先记下来,由老师再集中解决。

(四)建立有效的考评机制

以往的考评主要是以试卷考核为主,试卷内容也主要是书中的知识点。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下,考核形式可以更加多样化,理论知识的考核所占比重可以适当降低,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把握,不要求过深研究,以够用为原则,可以针对高职教育目标建立成本会计试题库,实践考核可以将模块考核和综合考核相结合,目前很多软件公司也开发了一些比较适用于高职教学考核的应用软件,比如,厦门网中网软件公司开发的财务会计软件,就有专门的成本核算模块,借助这些软件,可以达到同学们一边学习,一边考核,在学期结束时,将完成的作业提交,考核也随之完成了。如果平时不随着老师的安排完成作业,是无法在期末一次突击完成的,这也给学习主动性不太强的高职学生一定的学习压力和动力,督促他们要认真听讲,认真完成相应任务。

三、工学结合教学改革模式的主要优势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改革可以实现多方位,立体式教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可以实现从技术角度理解企业如何生产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可以展示生产企业的整个生产工艺流程,经历了哪些生产步骤,各步骤的费用耗费情况,了解企业是简单连续生产还是复杂连续生产,每一个步骤或者加工工序投入了多少费用,费用项目的具体种类有哪些,为理解费用的核算提供更感性的思路。如制浆车间,抄一车间,抄二车间,抄三车间的材料费用汇总表,材料费用分配表,各车间的工资费用汇总表,整个造纸厂的工资费用汇总表。通过工艺流程图知道抄三车间的包装纸主要原料就是制浆车间在生产麦草浆过程中的浆渣。抄一和抄二车间生产的有光纸,卫生纸,凸版纸的主要原料是制浆车间生产的麦草浆。

(二)可以实现从管理角度理解企业如何生产

通过展示企业组织结构让同学们了解各部门发生的费用应该通过哪些账户核算。企业的组织结构图直接明了的告诉学生由产品直接耗费的直接计入基本生产成本,若一个车间同时生产两种以上的产品,还需要将领用的原材料在不同的产品之间分配,基本生产车间发生的机物料耗费,折旧费,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等间接费用先归集在制造费用账户,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先计入辅助生产成本,管理部门领用的计入管理费用,销售部门领用的计入销售费用。这样同学们可以对一个企业的组织结构有清晰的了解。

(三)可以实现从会计角度了解企业如何生产

针对生产企业特点并结合企业生产组织方式,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设计企业的成本核算程序。

1.根据成本计算对象麦草浆,有光纸,凸版纸,卫生纸,包装纸设置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按照锅炉,供电,供水设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为制浆车间,抄一车间,抄二车间,抄三车间开设制造费用明细账,反映四个基本生产车间的非直接费用,开设管理费用明细账核算行政管理部门发生费用;开设销售费用明细账核算销售机构的费用。

2.抄二车间卫生纸有期初余额,将期初余额录入。

3.对生产车间和各部门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账务处理。对锅炉车间,供电车间,供水车间发生的各项耗费进行账务处理,

4.将归集在有光纸,凸版纸,卫生纸,包装纸的生产成本进一步在各完工产品和未完工产品之间分配。计算完工成品成本,填制完工产品成本计算单。

四、结语

工学论文范文3

技工学校德育教学内容中有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和基本原理,政策性和理论性较强,仅靠教师的讲授,学生往往难以理解,不易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要求,制做相应的课件,采用图表、影像和声音来展示,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直观、具体、形象、富有感染力,能够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受到教育,激发学习兴趣,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扩大教学容量

传统德育教学中,教学工具是粉笔加黑板,教师经常要花费很多时间写板书、画图表等,课堂容量小,无法向学生展现大量的感性材料,缺乏说服力。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可以综合运用文字、图像、声音等功能显示知识背景,而且可以打破时空限制,再现典型场景,把社会万象引入课堂,使学生纵览历史,横观多种学科,获得大量感性认识,增大课堂信息容量。如在讲述“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我先组织学生观看建国60年来的伟大成就,再看各地发展不均衡,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的状况。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分析,这样他们就更容易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课堂教学成功与否,与每个教学环节密切相关,其中重点是否突出,难点能否攻破最为关键。德育教材中有一些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不足和认识能力有限,往往成了教学的难点。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帮助我们变难为易、删繁为简,突出重点,化解疑点和难点,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实现教学目标。如在讲到“科学地认识事物”时,学生很容易背熟章节理论,却不易理解。若利用动画技术,通过二维动画、三维动画模拟事物发展过程及其内在联系,就可以表现这种主观与客观的对立统一,使其动态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帮助他们理解。

四、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德育知识生活化

一般情况下,德育课的内容枯燥、乏味,教师讲起来感觉语言无力,缺乏可信性,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可以将与德育内容相关的生活事例生动地展现出来,把当前国际国内大事、热点重点问题、典型案例,包括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及时补充到课堂教学中,进而丰富德育教学内容,使教学生活化。例如,在教学“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时,教师就可以通过互联网资源让学生浏览网上人才市场,了解最新人才招聘信息,既让学生看到技术人才的紧缺,增强就业信心,又让学生领悟到自主择业及多职化的挑战,进而引导他们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五、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德育情境,增强德育效果

传统的德育教学内容单靠教师的语言来描述和讲解,缺乏情景渲染,往往不能使学生产生共鸣。多媒体技术具有集声、像、图、文于一体的特点,其声像效果感染力强,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通过内心体验,引起情感共鸣,达到内化道德情感、培养良好情操的教育效果。例如,在讲“人生观、价值观”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大量引用名言警句,让学生观看有关名人勤学、创业、高尚情操等方面的事迹,鼓励学生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虽然占用的时间不长,却能使学生在富有形象性和可信性的榜样示范中领略他们的思想,效仿他们的行为举止,学习榜样的内在美,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在德育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有诸多优势,但并非只要使用就能保证教学的成功,而教师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反复推敲、认真实践。首先,必须紧扣为教学服务的目的,既要利于教师的教,也要利于学生的学,要明确利用课件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突出哪个重点和解决哪个难点。其次,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在使用时,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有深入研究,根据内容需要合理选择,避免其喧宾夺主。另外,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要把重点放在让学生掌握、理解知识上,而不能只讲形式,忽视本质。

六、结语

工学论文范文4

(一)医学检验事业快速发展,催促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以工学结合为核心进行教学体系的改革

随着现代社会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医学检验事业也得到快速发展,检验技术装备日趋专业化、精密化,医院购置的检验专业仪器设备都比较先进,自动化程度较高,技术类别复杂,检验技术要求很高,给医学检验在临床应用方面提供了发展的机遇,促进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发展。然而缺乏教学相关的先进检测技术和仪器设备的“知识本位”传统教学体系,明显严重滞后于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缩短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与临床岗位、工作任务之间的距离,迫切需要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新理念改革教学体系。

(二)我校的“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为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体系改革提供了的契机

我校是教育部批示的“第二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学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示范校建设中的重点建设专业。在为期2年的示范校建设中,已为我校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搭建了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平台,同时也为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体系提供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契机。

二、对“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改革教学体系的行动研究

(一)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产教融合,为构建并实施工学结合教学体系提供了保障

我校根据市场对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人才的需求调研,成立了由学校、院或企的学科带头人、检验专家、骨干教师或技术骨干组成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了我校中职医学检验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并进行实施,与省内外共60多家包括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心血站、检验试剂厂等检验检疫机构建立了临床教学基地与实习实训基地,提供了具有先进检测技术和仪器设备的实践教学环境。

(二)校企合作,构建了我校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以“能力为本位”的“3445”工学结合教学体系(“三级理论教学体系、四级实践教学体系”

“四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五项教学评估体系”),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1.以培养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工学结合,构建了“三级理论教学体系、四级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

传统的课程设置追求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忽视了实践技能课程,使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发展严重滞后于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快速发展。我校根据近几年中职医学检验技术毕业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以培养岗位职业能力为目标改革了传统的课程设置。

2.以就业岗位为切入点,将四级素质教育(“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业务素质”)贯穿于三级理论教学与四级实践教学体系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我校依据企业要求和学生实际,将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四个方面培养贯穿于理论与实践教学中,有效地将企业文化融入育人环境,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向上,将学生的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方案中,使学生在三年的学习中专业素质的全面提高。

3.构建“五项教学评估体系”,促进教师教学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项教学评估体系”包括教学检查与听课、教学督导、考试管理、学生评教、院(企)评价五项,一方面,此评价体系便于学校掌握教师的教学情况,及时解决一些突出问题;另一方面,教师本人也可以查阅学生及院企行家对自己评价的结果及所提出的建议或意见,以便改进教学,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4.校企合作,共建一支由企业骨干、学校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组成的“双师型”教学团队,能有效实施“四级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职业岗位能力。

我校过去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多数由医疗专业毕业的教师承担,而且又缺乏长期的临床实践经验,所以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缺乏连贯性与整体性认知,仅凭个人的教育理念和教材内容实施教学,导致与临床工作任务明显脱节,不利于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改革为由企业骨干、学校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组成的“双师型”教学团队,能促使我校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提高学生职业岗位能力。

5.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让学生能感觉到“学有所用”的“工学结合”校本教材与实训教材,以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近几年,由于生源质量下降,给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课程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我校根据学生实际及岗位职业能力分析,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开发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校本与实训教材,教学内容“贴近岗位、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有所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学会了“学会所用”,从而提高的教学质量。

6.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技能的训练,提升学生的岗位技能,进而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工学论文范文5

德育教师融入行业企业,开展企业文化调研,是优秀企业文化走进德育课堂的前提条件。当然,这种融入,并不只是走出去几次的融入,更是一种心的融入、情的融入。

1.夯实加强校企文化对接的认识基础。

源于对文化育人功能、高职优势竞争力打造、高职校园特色文化建设、高职教育本质特征、行业企业用人信息反馈、高职生就业准备等诸多问题的关注及德育课程教改的思考,近几年来,我们关注行业企业文化建设进程,尤其是与学院校企合作比较紧密的单位的建设类企业文化建设,通过现场参观、座谈访问、资料征集、书面问卷、网站跟踪等方式多种途径开展企业文化调研活动。我们通过调研所了解的行业优秀企业文化建设成果、所见证的企业文化的功能作用、所把握的企业用人理念及对人才职业素质中观念态度精神类素质的要求,夯实了德育教师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加强校企文化对接的认识基础,从而为探索优秀企业文化走进德育课堂的实践路径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实践证明,教师融入行业企业,收集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人才素质培养信息,能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德育课堂的教学内容及所传递的信息与自己现在的学习与未来的入职及职业发展有紧密联系。这是增强德育教育吸引力与感染力的重要基础。

2.丰富德育课堂的育人资源与内容。

优秀企业有着融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等教育因素于一体的品格,本身就是一个良好的德育基地。尤其是现代制度下的企业,更是学生们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广阔天地,是学生职业体验和职业素质养成的重要舞台。一流的企业,有一流的风范、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作品,就如“亚厦”装饰总经理丁海富在评述公司总部大楼办公室的装饰效果时所说,这里的每一件装饰用品乃至灯光的配置都在无声中展示着亚厦、彰显着亚厦的品位,展示他和亚厦的奋斗历程、经营理念和未来蓝图。优秀企业文化,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德育内容,对高职人才培养来说,是很接地气的德育资源。如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使命、职业精神、职业责任、职业诚信、职业价值观、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荣誉等在一个个优秀企业中都有比较全面的涵盖和体现。如歌山集团的“豪迈如歌,诺重如山”、“务实,诚信,向善,进取”的核心价值观;如亚厦装饰的“装点人生,缔造和美”的企业愿景,“为员工创造平台,为企业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美丽”的企业价值观;如五洲项目工程管理公司的“两富五洲人:知识精神富有,物质富裕”的企业目标,“想做好,不想混”的核心价值观”,“廉洁是最好的信用”、“廉洁自律,干净从业”的廉洁文化;绿城的“真诚、善意、精致、完美”的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等,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代企业的生动实践,是增强学校德育教育针对性和感染力的德育资源和教育内容。

二、融入课程设计

在德育教育中,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载体,将优秀企业文化、职业文化元素融入课程整体设计,是实现优秀企业文化进德育课堂的重要路径。我们尊重高职教育不同参与主体教育目标的差异性,探索和谐德育目标实现的课程教改思路,以“校园人”与“社会人”、“职业人”的结合,好学生、好公民、好员工的统一为主线,从课程的基本定位,到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教学方式与考核的改革等方面进行整体规划设计。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主要是三个结合。

1.基本理论传授与职业素质培养相结合。

在遵循教育部、有关精神的前提下,我们从用人单位对高职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出发,系统设计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以知识传授为基础、能力提高为重点、素质培养为根本,强调德才兼备,以德提才、以才强德,培养学生优良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纪律和职业价值观,实现基本理论教学与职业素质培养的有机结合。

2.基本理论传授与职业人生指导相结合。

我们从学院所依托的建设行业发展对建筑人的素质要求及所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结合高职学生思想道德形成和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系统整合课程内容体系,有针对性地回答高职学生在成长成才和未来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有关人生、事业、理想等方面普遍关心的德行修养和职业现实问题,如就业准备、

创业实践、职业选择、生涯规划、文化适应等。我们配合专业教育,实现职业指导的零开始,服务学生顺利就业、成功就业和未来职业的发展。

3.基本理论传授与实践体验参与相结合。

根据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规律以及高职教育与实践一体化的要求,我们应对高职教育主要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在教学实施中,我们要突出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整体设计与安排,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走进企业,促进学生在实践体验参与中增强感性认识,提高思想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效果。

三、融入教学过程

遵循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和思路,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融会贯通、自然地融入优秀企业文化的各种元素,是实践企业文化进德育课堂最便捷的通道。

1.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实行模块化教学。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学与高职生的实际生活联系普遍不足的情况,学校应从加强高职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入手,优化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将全国统一的教材理论体系转化为有层次的课堂教学内容体系,实行模块化教学,把教学内容分五个教学模块,即领航导引模块、理想情操教育模块、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模块、道德观教育模块、法治观教育模块。在教学内容的五个模块中,教师要自然地融入校园人、社会人、职业人相结合及好学生、好公民、好员工相统一的育人目标,多视角地诠释社会主义核心观的内容与要求。

2.寻找与行业企业发展要求的结合点。

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寻找与行业企业发展需要的结合点,不仅把调研中所汇集的行业企业发展的信息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在课程教学的五个模块内容中进行有机渗透与融入,而且还将理想情操、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等问题放到行业发展的现实环境中去把握,积极引导学生直面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学生开展企业文化调研,引导学生在调研中去感知行业企业发展的需要,感受优秀企业文化的力量。教学中,教师将优秀企业的用人理念,企业的愿景使命,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经营理念等,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教育内容,有效地实践了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工学结合”,是比较“接地气”的德育课程教改探索。

四、融入活动开展

工学论文范文6

1.夯实加强校企文化对接的认识基础。

源于对文化育人功能、高职优势竞争力打造、高职校园特色文化建设、高职教育本质特征、行业企业用人信息反馈、高职生就业准备等诸多问题的关注及德育课程教改的思考,近几年来,我们关注行业企业文化建设进程,尤其是与学院校企合作比较紧密的单位的建设类企业文化建设,通过现场参观、座谈访问、资料征集、书面问卷、网站跟踪等方式多种途径开展企业文化调研活动。我们通过调研所了解的行业优秀企业文化建设成果、所见证的企业文化的功能作用、所把握的企业用人理念及对人才职业素质中观念态度精神类素质的要求,夯实了德育教师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加强校企文化对接的认识基础,从而为探索优秀企业文化走进德育课堂的实践路径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实践证明,教师融入行业企业,收集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人才素质培养信息,能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德育课堂的教学内容及所传递的信息与自己现在的学习与未来的入职及职业发展有紧密联系。这是增强德育教育吸引力与感染力的重要基础。

2.丰富德育课堂的育人资源与内容。

优秀企业有着融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等教育因素于一体的品格,本身就是一个良好的德育基地。尤其是现代制度下的企业,更是学生们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广阔天地,是学生职业体验和职业素质养成的重要舞台。一流的企业,有一流的风范、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作品,就如“亚厦”装饰总经理丁海富在评述公司总部大楼办公室的装饰效果时所说,这里的每一件装饰用品乃至灯光的配置都在无声中展示着亚厦、彰显着亚厦的品位,展示他和亚厦的奋斗历程、经营理念和未来蓝图。优秀企业文化,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德育内容,对高职人才培养来说,是很接地气的德育资源。如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使命、职业精神、职业责任、职业诚信、职业价值观、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荣誉等在一个个优秀企业中都有比较全面的涵盖和体现。如歌山集团的“豪迈如歌,诺重如山”、“务实,诚信,向善,进取”的核心价值观;如亚厦装饰的“装点人生,缔造和美”的企业愿景,“为员工创造平台,为企业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美丽”的企业价值观;如五洲项目工程管理公司的“两富五洲人:知识精神富有,物质富裕”的企业目标,“想做好,不想混”的核心价值观”,“廉洁是最好的信用”、“廉洁自律,干净从业”的廉洁文化;绿城的“真诚、善意、精致、完美”的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等,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代企业的生动实践,是增强学校德育教育针对性和感染力的德育资源和教育内容。

二、融入课程设计

在德育教育中,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载体,将优秀企业文化、职业文化元素融入课程整体设计,是实现优秀企业文化进德育课堂的重要路径。我们尊重高职教育不同参与主体教育目标的差异性,探索和谐德育目标实现的课程教改思路,以“校园人”与“社会人”、“职业人”的结合,好学生、好公民、好员工的统一为主线,从课程的基本定位,到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教学方式与考核的改革等方面进行整体规划设计。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主要是三个结合。

1.基本理论传授与职业素质培养相结合。

在遵循教育部、有关精神的前提下,我们从用人单位对高职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出发,系统设计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以知识传授为基础、能力提高为重点、素质培养为根本,强调德才兼备,以德提才、以才强德,培养学生优良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纪律和职业价值观,实现基本理论教学与职业素质培养的有机结合。

2.基本理论传授与职业人生指导相结合。

我们从学院所依托的建设行业发展对建筑人的素质要求及所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结合高职学生思想道德形成和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系统整合课程内容体系,有针对性地回答高职学生在成长成才和未来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有关人生、事业、理想等方面普遍关心的德行修养和职业现实问题,如就业准备、创业实践、职业选择、生涯规划、文化适应等。我们配合专业教育,实现职业指导的零开始,服务学生顺利就业、成功就业和未来职业的发展。

3.基本理论传授与实践体验参与相结合。

根据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规律以及高职教育与实践一体化的要求,我们应对高职教育主要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在教学实施中,我们要突出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整体设计与安排,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走进企业,促进学生在实践体验参与中增强感性认识,提高思想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效果。

三、融入教学过程

遵循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和思路,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融会贯通、自然地融入优秀企业文化的各种元素,是实践企业文化进德育课堂最便捷的通道。

1.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实行模块化教学。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学与高职生的实际生活联系普遍不足的情况,学校应从加强高职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入手,优化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将全国统一的教材理论体系转化为有层次的课堂教学内容体系,实行模块化教学,把教学内容分五个教学模块,即领航导引模块、理想情操教育模块、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模块、道德观教育模块、法治观教育模块。在教学内容的五个模块中,教师要自然地融入校园人、社会人、职业人相结合及好学生、好公民、好员工相统一的育人目标,多视角地诠释社会主义核心观的内容与要求。

2.寻找与行业企业发展要求的结合点。

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寻找与行业企业发展需要的结合点,不仅把调研中所汇集的行业企业发展的信息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在课程教学的五个模块内容中进行有机渗透与融入,而且还将理想情操、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等问题放到行业发展的现实环境中去把握,积极引导学生直面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学生开展企业文化调研,引导学生在调研中去感知行业企业发展的需要,感受优秀企业文化的力量。教学中,教师将优秀企业的用人理念,企业的愿景使命,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经营理念等,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教育内容,有效地实践了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工学结合”,是比较“接地气”的德育课程教改探索。

四、融入活动开展

工学论文范文7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若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且乐学不倦。技工学校德育教学内容中有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和基本原理,政策性和理论性较强,仅靠教师的讲授,学生往往难以理解,不易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要求,制做相应的课件,采用图表、影像和声音来展示,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直观、具体、形象、富有感染力,能够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受到教育,激发学习兴趣,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扩大教学容量

传统德育教学中,教学工具是粉笔加黑板,教师经常要花费很多时间写板书、画图表等,课堂容量小,无法向学生展现大量的感性材料,缺乏说服力。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可以综合运用文字、图像、声音等功能显示知识背景,而且可以打破时空限制,再现典型场景,把社会万象引入课堂,使学生纵览历史,横观多种学科,获得大量感性认识,增大课堂信息容量。如在讲述“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我先组织学生观看建国60年来的伟大成就,再看各地发展不均衡,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的状况。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分析,这样他们就更容易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课堂教学成功与否,与每个教学环节密切相关,其中重点是否突出,难点能否攻破最为关键。德育教材中有一些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不足和认识能力有限,往往成了教学的难点。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帮助我们变难为易、删繁为简,突出重点,化解疑点和难点,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实现教学目标。如在讲到“科学地认识事物”时,学生很容易背熟章节理论,却不易理解。若利用动画技术,通过二维动画、三维动画模拟事物发展过程及其内在联系,就可以表现这种主观与客观的对立统一,使其动态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帮助他们理解。

四、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德育知识生活化

一般情况下,德育课的内容枯燥、乏味,教师讲起来感觉语言无力,缺乏可信性,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可以将与德育内容相关的生活事例生动地展现出来,把当前国际国内大事、热点重点问题、典型案例,包括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及时补充到课堂教学中,进而丰富德育教学内容,使教学生活化。例如,在教学“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时,教师就可以通过互联网资源让学生浏览网上人才市场,了解最新人才招聘信息,既让学生看到技术人才的紧缺,增强就业信心,又让学生领悟到自主择业及多职化的挑战,进而引导他们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五、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德育情境,增强德育效果

传统的德育教学内容单靠教师的语言来描述和讲解,缺乏情景渲染,往往不能使学生产生共鸣。多媒体技术具有集声、像、图、文于一体的特点,其声像效果感染力强,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通过内心体验,引起情感共鸣,达到内化道德情感、培养良好情操的教育效果。例如,在讲“人生观、价值观”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大量引用名言警句,让学生观看有关名人勤学、创业、高尚情操等方面的事迹,鼓励学生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虽然占用的时间不长,却能使学生在富有形象性和可信性的榜样示范中领略他们的思想,效仿他们的行为举止,学习榜样的内在美,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在德育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有诸多优势,但并非只要使用就能保证教学的成功,而教师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反复推敲、认真实践。首先,必须紧扣为教学服务的目的,既要利于教师的教,也要利于学生的学,要明确利用课件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突出哪个重点和解决哪个难点。其次,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在使用时,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有深入研究,根据内容需要合理选择,避免其喧宾夺主。另外,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要把重点放在让学生掌握、理解知识上,而不能只讲形式,忽视本质。

六、结语

工学论文范文8

对象为2012级、2013级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对口生各100人。将2012级随机编成1班和2班,每班50人;将2013级随机编成1班和2班,每班50人。1班均为实验组,2班均为对照组。实验组对口生入学时的学业成绩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2.1教学计划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教材均采用科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案例版),使用同一课程标准,由同一教师授课。在总学时(96学时)不变的情况下,调整实验组各章节的学时安排,同时减少理论学时,增加实验学时,实验组的教材内容及学时安排见表1。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理论学时与实验学时的安排计划(理论与实验学时比为3:2)。 

2.2课堂教学

实验组采用以案例教学法为主的多种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时,有针对性地提供一些与本章解剖学知识相关的临床病例,供对口生分析、讨论,对口生结合学过的解剖学知识和临床实习等经历进行探讨,拓展对口生的解剖学理论知识并提高其分析病例的能力。例如在学习泌尿系统时举例:患者,女,28岁,已婚,晨起后感觉乏力、头痛,下午出现畏寒,继而出现发热、腰部酸痛伴尿路刺激征。既往身体健康,近两周有过会阴部皮肤感染史。体检:急性病容,体温39.5℃,脉搏110次/分钟,血压130/80mmHg,右肾叩击痛阳性。辅助检查:血常规中白细胞数量15×109/L;尿常规镜检可见大量白细胞,红细胞少许。临床诊断:尿路感染(逆行性)。问题:(1)诊断依据是什么?(2)请分析其解剖学基础知识。让对口生在分析病例的过程中学习并巩固泌尿系统的组成、各器官的位置及结构等知识。以案例为中心,以对口生为主体,步步深入,使对口生掌握必要的解剖学知识,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对口生的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根据课程内容需要,教师可适当引入PBL等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以教师讲解为主的传统教学法。

2.3实验教学

实验组:在每次实验课前,教师除准备必要的系统解剖标本、模型外,还应提前制作相应的临床应用解剖标本和模型(如注射术、穿刺术、气管插管术、导尿术、灌肠术、气管切开术、鼻饲术、心内注射术等解剖标本和模型)及相应的临床操作器械(如腰椎穿刺包、胸腔穿刺包、骨穿包等)。对口生先观察系统解剖标本和临床应用解剖标本,再在大体标本或模型上模拟临床相关操作(如注射术、穿刺术、静脉输液术、气管插管术、导尿术、灌肠术、气管切开术、鼻饲术、心内注射术等),在操作中回顾、思考相关解剖学知识。在此过程中,教师和对口生可相互提出与操作相关的解剖学问题,相互讨论,并在解剖标本上找出问题的答案,最后让对口生代表结合操作对本次解剖课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教师补充。对照组: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方法,教师先示教,对口生再观察标本、模型,最后教师总结。

3结果

教学结束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口生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民意测验,并对对口生进行访谈、技能考核等,对其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采取统一命题及考试的方式,对两组对口生人体解剖学期末考试的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组对口生的人体解剖学期末考试成绩及学习情况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对口生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引入工学结合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其教学效果更好。

4讨论

4.1实施工学结合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工学结合就是将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有机结合,在应用中学习,在学习中应用,理论与实践结合,以用促学,学用结合,提高对口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对口生是由卫生职业高中、中等卫生学校毕业生经过高考统一录取的学生。与普招生相比,对口生入学时有比较扎实的人体解剖学理论知识(对口高考科目有人体解剖学、诊断学等医学专业课程)及一定的临床实习经历,为工学结合(案例教学和模拟临床实验操作)模式教学提供了人体形态结构和临床基本操作的理论基础,对口生不需花过多时间进行课前准备,课堂上进入状态快。但由于中专(或职高)阶段实验条件有限、实习时间短、实验能力及临床操作能力欠缺,所以实施工学结合为对口生提高临床操作能力提供了更多机会。

4.2对口生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优点

通过模拟临床操作、案例分析等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对口生感到学有所用,提高其学习兴趣及自主参与意识;让对口生直接面对临床问题(案例、临床操作),从实际出发,逆向学习解剖学知识,使学生学有所依、学有所用,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这样,不仅使人体解剖学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而且加深了对口生对人体解剖学知识的记忆。在教学过程中,对口生之间的合作、师生的教学互动,增强了对口生的人际沟通能力,促进了对口生人际关系的健康发展,培养了对口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

4.3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