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的规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教学的规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教学的规律

教育教学的规律范文1

【关键词】生理;心理;体育教学;促进发展

为提高体育教学的科学性,认真研究了中小学生身心特点及发展规律,力求使教学目的任务、内容更加符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要求。本文就有关体育教学的生理学、心理学内容作如下浅析。

1.学校体育教学对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作用

1.1 培养学生良好的生理机能,优秀的心理品质,发展学生个性和能力,是学生身心协调,完善的发展,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必须密切配合。重视体育教学对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作用。

1.2 把学校体育教学作为充分发展个性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生理心理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1.3 加强对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的研究,强调编订教学大纲,编写教材,教案必须适应学生的生理年龄和心理需求符合生理学原则、心理学原则和社会学原则。

2.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

2.1 小学阶段儿童注意力较分散,无意注意占优势,对直观事物感兴趣,意识活动自觉性和持久性较差,以形象思维为主,想象具有模仿和再现的特点,兴趣较为广泛,只对活动本身感兴趣,不注重活动效果。信赖教师,教师表扬比得到同伴赞扬更重要,随年级提高,注意力逐渐加强,对体育项目的兴趣产生分化,男生喜欢竞争运动,女生喜欢轻快优美的运动,开始注意自己与同伴,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自己在集体内部的地位。根据这一阶段学生生理心理特点,体育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 教学中以游戏为主,有情节,激发学生兴趣,发展想象力和模仿能力,内容以多样化,适应其兴趣广泛性。

② 技术要求不能过高过细,以培养基本活动能力为主。

③ 重视规则作用,发展自制能力,感受同伴交往中接受或拒绝的体验。

初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处在半幼稚、半成熟阶段,心理活动动荡不稳,充满内心矛盾,学生的观察,注意品质级抽象思维能力有较大发展,意志品质中既有自制一面,又容易将勇敢和鲁莽混淆,对集体活动的兴趣上,男生倾向发展速度力量,女生对舞蹈、韵律操更感兴趣,热爱集体运动,希望得到同伴承认,异性之间产生好感。在体育教学只能够以考虑以下几点。

① 增加集体活动内容。安排男女生共同活动内容,促进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能力,教学内容有竞争性、技术性和量化标准。

② 男生安排发展力量速度练习内容,女生安排韵律操健美操等内容。

教育教学的规律范文2

关键词:迁移规律;体育;教学;迁移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5-0236-01

一、依据迁移规律合理进行体育教学进度安排

新课程改革给予体育教师更大的自,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编排每学期的教学内容与进度。然而如果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不懂迁移规律,则可能会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体育教师有必要掌握知识迁移的规律。例如,乒乓球和羽毛球两个项目的教学连接在一起编排,而这两个项目的学习可相互促进,即会发生正迁移的作用,学生对这两个项目的技能掌握就会比较快,教学效果会比较好。而有些项目如篮球和羽毛球这两个项目就不适宜编排在一起教学,学完羽毛球后再进行投篮的练习,投篮的命中率会下降,甚至投篮的动作会变形,这就是说羽毛球的学习对篮球的学习产生了负迁移作用。因此在编排教学内容时这两个项目的教学编排顺序尽量不要紧连在一起,而应当错开来编排。体育教师一定要掌握迁移的规律,在体育教学训练中,必须尽可能避免负迁移,最大限度地促进教学训练的正迁移。这样才会给教师在教学和训练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对已有知识的概括水平是产生迁移的重要条件。一般情况下学生对基本知识与技能学得越好,掌握得越扎实,其大脑认知结构观念的储存就越丰富,也会越牢固,产生迁移的可能性就越大。加之,各种动作技能之间又或多或少有一些共同的要素和原理,当学习新的动作技能时,大脑中可能供他们利用的概念越多,提取的共同要素就充足。如在篮球的运球教学中,学生掌握了体前变向运球技术的情况下学习后转身运球时,对掌握这项技术的学习时间肯定比没有掌握体前变向运球技术的同学短,而且学习效率要高。这是由于原有知识与新学动作技术之间有相同或相似之处而产生积极迁移的效果。因为体前变向运球和后转身运球都有单手拉球这个动作,如果掌握了体前变向运球技术,肯定会对学习后转身运球产生正迁移的效果。

三、如何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促使正迁移的发生

体育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促使正迁移的发生和防止负迁移的出现,教学中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一)精选教学内容并加强技术教学的顺序化

学生的认识结构是从教材的知识结构与教师的教学过程转化而来的。体育教师在编写教学进度和安排技术教学顺序时,对技能迁移要有一个总体的、系统的设想。因此,体育教师在学年、学期或课时计划安排时,应使教学内容前后衔接、逐步提高,并使教学内容之间互相促进。而每节课的安排要精选教学内容,把那些刺激、反应相似的技术动作尽量安排在相邻的位置教学,使其获得较大的迁移效果;而把那些刺激相似、反应不同的有关技术尽量错开安排,以避免或减少它们之间的互相干扰。如篮球教学中,先教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紧接着学习行进间单手高手投篮,就能有利于两种技能的相互迁移;而行进间双手低手投篮的教学应与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教学错开安排,以利学生初学阶段较快地掌握技能,这对学生后一阶段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

(二)处理好学习内容间的横向联系

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处理好有负迁移因素的教学项目的安排,对这类项目,在每节课或者相邻课之间的搭配时,不要同时出现。这是因为学生在学习、理解一种新的动作技能时,必然要同已熟悉的知识、技能进行比较,并对新旧知识与技能加以辨别。学生的这种辨别只有在已学到的知识得到强化,并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后,才是清晰有效的,否则这种辨别易含糊不清,产生混淆和干扰。如在一堂课中把急行跳远和支撑跳跃这两个内容搭配在一起,或放在相邻课中,就会由于它们在结构上相似和在“助跑—踏跳”上矛盾,而导致学生难以对一个技术达到“概括”的程度,也难以深刻理解两种技术的关系。因此,教学中通过合理安排两种运动技能学习的时间间隔和注意处理好学习内容之间的横向联系,可避免技能间的相互干扰,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 重视分析对比

教学实践中的迁移与干扰一般呈双重性与复杂性。体育教师通过运用分析对比展开教学,能使学生明确各项运动技术动作间存在许多相关的技术环节,理解这些技能间的联系,明确其异同点。例如,单杠教材中的单(双)脚蹬地翻上成支撑与高杠慢翻上之间的技能。在教学中,体育教师如能够通过运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分析综合,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进行抽象概括,找出新旧技能之间的共同点与差异处,可以促进体育技能的迁移创造有利条件。

教育教学的规律范文3

一、警察体育教学与训练运动损伤的规律特点

(一)损伤与教学训练科目自身的技术要求,和所涉及运动部位的生理解剖弱点密切相关。根据各警察体育教学训练科目的技术要求,身体各部位器官在一定的时间段里反复完成打击、抗击、摔、倒、跑、跳、投等动作,增大了特定运动器官的运动强度和压力,致使教学与训练中损伤产生成为可能。调查研究表明,警察体育教学与训练科目中散打科目损伤率最高(48.3%),单实战考核学生损伤率高达23.2%,损伤部位几乎遍及全身,其中头面部的鼻粘膜损伤出血占首位,其次是身体各部位的擦伤(尤其是小腿部位的擦伤)。在上肢损伤中,以肩关节脱位、肩周损伤、指间关节损伤为多。躯干是胸肋部挫伤、腰背肌肉筋膜损伤最多。下肢常见的是小腿部擦伤、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踝关节扭伤、足背挫伤等。从人体生理和解剖学原理看,运动与功能相适应,人体运动时必须遵循解剖学与生理特点,尽量克服自身器官存在的生理和解剖学上的弱点,采取合理的技术动作,避免损伤的产生。直拳击打目标的一瞬间,击打的反作用力主要由拳面的指间关节和桡腕关节承担,指间关节和桡腕关节关节囊与关节腔浅薄,附着的韧带少,这决定了腕、指各关节活动灵活,动作精细的特点,同时也暴露了其不能承受强大重力压力的弱点。这就要求直拳击打目标的瞬间,五指并拢紧握拳,手腕紧张微下压,使指间关节与桡腕关节形成一个刚体,避免强大反作用力下关节挫伤。

(二)损伤比例不一,男生高于女生。受人体解剖与生理因素的影响,男生的身体素质优于女生,在对抗性强的科目中竞争尤为激烈。其次是性别的差异,形成了男生爱动,女生喜静的性格。男生在课外时间参加运动训练的人数、训练科目的种类以及训练的量与强度上均高于女生,这增大了损伤的几率,形成了警察体育教学与训练男生运动损伤比例(42.8%)高于女生(31.9%)的主要原因。

(三)课内外损伤多,对抗性科目几率大。损伤的调查研究表明,学生在警察体育课的损伤率为49.3%,课外自练为21.1%,课内外损伤比例达70.4%:在对抗性较强的三大科目中,散打损伤率为48.3%,球类运动为24.1%,擒敌占16.4%,三大科目总损伤率高达88.8%。运动损伤发生后,学生不能继续参加正常的教学和训练,阻碍了警察基本技能、基本素质的学习和提高。严重的损伤还可能导致学生身心残障,甚至造成教学伤害事故的发生,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终身健康,这在警察体育教学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四)功能影响与身体机能好坏成正比。身体素质、运动性疲劳、带伤训练等因素,反映了学生参加警察体育教学与训练时身体机能的好・坏,身体机能不佳,容易在警察体育教学与训练中遭受损伤。在运动损伤病例的调查中,11.7%的患者因身体素质不佳引起,8.7%是因运动性疲劳造成,带伤训练致伤的占5.7%,身体机能不佳引发的损伤率为25.2%。警察体育教学与训练具有科目多、周期长、对抗性强、竞争激烈的特点,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身体素质主要包括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灵敏素质等,它是完成警察体育教学与训练各科目的保障。良好的身体素质能提高人体抗挤压、抗摔打、抗负荷的能力,有效减少教学与训练中损伤的发生。人体运动性疲劳或带伤训练时,力量减小、速度缓慢、耐力变差、反应迟钝、动作迟缓、完成特定科目技术动作差,这是身体机能不佳、素质下降的主要特征,此时若进行对抗性强、运动负荷大,运动量、运动强度高的教学与训练,稍有不慎,将导致损伤。因此,改变和提高身体机能状况是预防运动损伤的有效途径。

二、警察体育教学与训练损伤的预防措施

(一)传授卫生知识,贯彻预防思想。警察体育教学与训练,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将“健康体育”、“终身体育”的概念引入警察体育教学与训练中,有必要学习和掌握运动损伤的知识和技能,充分认识运动损伤预防的重要性和意义,掌握运动损伤发生的规律、特征、预防、诊断、康复和急救等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二)科学组织课内教学与课外训练。科学组织课内教学与课外训练的实质,就是严格遵守警察体育教学与训练的各项原则。即区别对待原则、专项深化原则、教学与训练过程的不间断原则、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的统一原则、周期性原则、训练负荷的逐步提高与达到最大负荷的统一原则、训练负荷的波浪形变化原则等,一旦违反教学与训练原则,都是导致运动损伤的重要隐患。因此,在教学与训练中应先学基础动作,再学基本技术,同时加强专项和非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由轻到重,由简到难,通过训练,使身体各部分机能逐步适应警察体育教学与训练,然后才能进行大强度、大运动量、对抗性强的科目的训练。学生之间因素质、基础、年龄、性别的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距,在教学与训练中应因材施教,区别对待,采用一帮一、一帮多、个别辅导等多种手段,逐步提高个体与整体的训练水平,从而减少运动损伤,保证警察体育教学与训练的长期性和持续性。

(三)提高训练水平,增强抗伤能力。根据警察体育教学与训练科目内容多、教学时数大(约为480学时,是教学总课时的五分之一)、周期长、对抗性强、竞争激烈、训练条件艰苦(警体训练大部分内容、项目都在室外或野外进行, 日晒雨淋、摸爬滚打)的特点,学生在警察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力争达到素质全面、技能过硬,同时还应具备良好的心里素质。这是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与训练中的具体做法是:(1)提高学生训练水平,加强对11个易损伤部位及相对薄弱部位的训练,不断提高身体机能和承担运动负荷的能力;(2)遵循人体生理解剖学原理,注重身体素质(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灵敏素质等)与警察体育教学训练科目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在各科目中的对抗性;(3)注重警察体育教学与训练教与学过程中技术动作的规范性;(4)加强教与学过程的心理训练,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施加影响,使学生学会调节自己心理状态的各种方法,更好的参加教学和训练,适应日趋严峻的公安工作的需要。

(四)坚持保护与帮助相结合的原则。散打、擒敌、武装障碍、攀登、战术基础动作、武装泅渡、射击等警察体育教学与训练科目,其对抗性强、负荷重、动作精确,对心理素质要求高,引发学生运动损伤的因素多。因此,警察体育教学与训练过程,就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实施保护与帮助的过程,在教学与训练中应培养教师与学生的责任感,加强警察体育教学与训练设施的投入,注重保护设施和保护器械的应用与研制。同时,警察体育教师还应通过经验交流、理论学习、加强培训等多种渠道,充实和提高教学训练水平,在训练方法上有意识地加入符合学生特点和教学科目特点的自我保护方法,减少因主观或客观原因造成的损伤,使保护与帮助相结合的原则成为预防学生运动损伤的有效手段。

教育教学的规律范文4

关键词: 体育技能迁移教学 规律 总结 应用

体育技能迁移是一种体育技能的学习对另一种体育技能的学习产生的影响,即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的获得产生的影响。根据体育技能迁移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是指两种技能学习之间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是指两种技能学习之间产生相互干扰、相互阻碍的副作用。体育技能迁移是人类从事体育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探讨和研究迁移现象并将迁移规律主动应用于体育教学,对于促进学生体育技能掌握、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体育教学效率意义重大,值得学界进行深入研究。

一、体育技能迁移规律的研究与学说

对迁移现象的研究很早就引起了人们关注。1901年E.L.桑代克(E.L.Thorndike)和R.S.武德沃斯(R.S.Woodworth)提出了一种迁移理论:“共同因素说”。这种理论认为,在两种学习情境中含有相同的“要素”(包括刺激物与反应方面有相同或相似之处),就会有迁移现象发生;两种任务之间的相似性程度越高,越有可能产生正迁移。反之,在两种任务之间有迁移现象发生,就必定有相同的要素存在。然而遗憾的是,他们未能明确何为“要素”,如何对其进行测量。

贾德(C.H.Judd)的“概括化迁移理论”认为,只要一个人对他的知识经验达到概括化的水平,就可能把这种经验从一个情境迁移到另一个情境。这种学说的中心是把在一种情境下的经验加以概括,并把这种概括而成的知识、经验运用于其他情境,就会产生正迁移。赫德里克森(G.Hedrickson)等进一步指出,概括和迁移不是一个自动的过程,它与教学方法有密切的关系。

格式塔(Gestalt)心理学认为迁移是由于学习者突然发现两种学习经验之间存在的关系的结果,即“关系的迁移理论”。该理论强调,对情境关系的“顿悟”是迁移的一个决定因素。这里的“顿悟”是指把两个情境突然联系起来的意识。当一种情境下出现的(或理解到的)一种关系类型适用于另一种情境时,就会产生正迁移。实际上,这种理论还是强调了某种概括化的作用,只是它更强调学习者必须发现两个事件之间的关系,才能产生迁移。

上述三种理论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两种体育技能间产生正迁移的原因,只是前一种是狭义的迁移理论,后两种是广义的迁移理论。狭义的迁移是指只迁移到相类似的活动之中;广义的迁移是指一种练习可以迁移到好几种活动中去,它往往在发现了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实现,它比前者更有价值。

在结构上有中等相类似的两种体育技能,由于在动作的方向、速度或用力上有所不同,使人在相差点上发生了矛盾或出现了错觉,会产生相互干扰。在细节部分相同,而重要的动作环节上有所不同的两种动作技能,也会彼此产生干扰。

美国的特维伊(Turvey)对负迁移的解释是:当两种协调结构(即肌肉活动的特殊模式)中同样有结构指令(决定着使用哪些肌肉群),却有不同的韵律指令(决定各种肌肉群动作的比例不同)时,会产生负迁移现象。奥斯古德(C.E.Osgood)的解释是,先后两种情境的刺激相同或相似,而反应相反时,最容易产生负迁移现象。

需要指出的是,1987年Cormier & Hagman提出迁移研究的巨大分歧甚至有时相互矛盾,是由于使用了不同的研究技术和运动任务所致。同时,Schmidt在1987年认为以往的研究至少表明两点:第一,迁移基本上是正迁移,并且迁移的数量相当少,除非运动任务几乎完全相同;第二,迁移的数量取决于两任务间的相似性。

二、体育技能迁移教学规律的总结

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体育技能迁移有着重要意义,为了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正迁移,防止出现负迁移现象。所以,对以上体育技能迁移规律的研究与学说的主要观点进行总结就能得到体育技能迁移教学的普遍规律。

1.加强对学生动作概念和动作原理的教学。

一个人理解了某个动作概念和动作原理,就能用它来指导学习新的动作技能,或把这些动作概念和动作原理运用到许多动作技能的学习中去。

2.教师主动为迁移而教。

“为迁移而教”。迁移教学规律的运用不是一个自动的过程,而是要靠教师教会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向学生讲明,不同的动作技能中所具有的类似的一般动作模式。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负迁移,还应采用比较的方法帮助学生区分两种动作技能中容易相互干扰的那一部分。

3.合理安排两种动作技能学习的时间间隔。

如果同时学习的两种动作技能都没有达到熟练和巩固的程度,这两种动作技能就容易发生相互干扰。只有熟练地掌握了一种动作技能之后,再学习另一种动作技能,两者才更容易发生正迁移,不容易相互干扰,因为只有巩固且清晰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迁移。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合理安排各种动作技能的教学时间,使前一种动作技能的学习至少要掌握达到80%―90%的正确率,才开始新的动作技能的学习。

4.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对已有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

由于迁移过程必须依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去辨别、理解当前新学习的动作技能,因此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概括性水平越高,体育技能间迁移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应注意启发学生思维,帮助他们提高对动作技能本质特征的认识和概括的水平。

三、体育技能迁移教学规律的实践与应用

1.充分利用正迁移加速体育技能的形成。

当学习几种体育技能时,如果这几种技能的基本环节相同或者相似,原先学会的体育技能就可以促进新的体育技能的形成;新的体育技能的形成反过来有助于原有体育技能的巩固和完善。这种体育技能之间的良好影响在体育训练中经常出现,如在体操教学中,如果学生掌握了双杠屈身上,学习单杠翻身上就比较容易;在技巧教学中,学会了头手倒立,再学习手倒立就快得多;掌握了蛙泳技术后,立泳一练就会;学生掌握了山羊分腿法腾越的技能以后,就能促进纵箱分腿腾越技能的掌握;会打乒乓球的人比较容易学练打羽毛球。

2.努力避免负迁移,以利于动力定型的形成。

运动技能的负迁移在体育技能教学中时有发生,先学会的体育技能会妨碍干扰新技能的形成,新体育技能的形成反过来也会破坏原有的体育技能巩固和提高,互相技能妨碍、干扰甚至破坏运动技能的形成,阻碍体育水平的提高。如学会了打篮球、排球后,再学习踢足球,学员往往习惯用手或手臂接足球而形成违例动作,反过来当学会踢足球后,再学习打篮球或排球,往往距离身体较远的低球,不是积极移动救球,而是用脚踢球。所以,在体育技能教学的具体实施中,要努力创造条件避免负迁移现象的发生,以利于学生技能动力定型的形成。

3.全面分析体育技能之间造成相互影响的原因。

在体育技能教学实践中,认知技能间相互影响规律的最佳途径有实践总结和技术结构分析两种方法。在分析技术结构时不但要从两种不同的动作结构本身分析,还要从神经与肌肉之间的机能联系进行分析。如短跑和长跑、短距离游泳和长距离游泳,虽然技能本身之间基本环节和附属环节完全相同,本应产生正迁移,可实际情况是不但不产生正迁移反而产生负迁移。这就是因为在植物神经机能反应和神经与肌肉之间的机能联系等生理过程中存在着显著差异。

4.充分考虑正负迁移效应,优化体育技能教学顺序。

在进行体育技能或制订训练计划时要充分考虑技能间的正负效应影响,努力优化教学顺序,力求产生正迁移,避免负迁移。如编排技能学习顺序时,要充分注意前一动作对后一动作的迁移影响。这就要把基本环节相同且能产生正迁移一类的技能编排成一组进行练习,把那些主要环节不同,而附属环节相同并互相干扰影响的技能分开教学,最大限度减少消极干扰。对有干扰的技能,要有意识地安排抗干扰诱导练习,减少技能间的负迁移。

参考文献:

[1]刘宏宇等.运动技能学的迁移研究与练习法的分类[J].体育学刊,2001,8(4):103-108.

[2]阳亚雄,肖素华.利用“迁移”理论进行体育教学的思考[J].体育学刊,2001,8(3):15-16.

[3]张忠海.注重学生知识迁移提高数学教学效果[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9(2):61-63.

教育教学的规律范文5

[关键词]马克思人学 接受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 5843(2012)03—0048一04

[作者简介]孙宇,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北京 100871)

“接受”一词,通常被理解为接纳、承受。英义中“接受”一词是reception,表示认可、吸纳、验收。笔者认为,接受指容纳而不拒绝,它标志着人作为主体对于信息的认同、承认和接纳的态度。受教育者的接受状况,是关涉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立足点和大前提。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接受”是指发生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的接受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出于自身的需要,在环境的作用下,通过某些中介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进行反映、选择、整合、内化、外化、行为等多环节构成的连续、完整的活动过程,它的最终结果是形成以精神形态和行为形态相统一的人的思想品德。

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一切实践活动都围绕着“人”及其社会关系而展开,这能够较好地提升人的发展层次,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和发展的理论讲得最多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因此,马克思人学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的研究具有直接且现实的指导意义。马克思认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并把历史看作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人的问题是贯穿马克思思想体系的脉络,实现人的自由解放是马克思人学的目标指向。这里的“人”指现实的、实践的和全面发展的人。首先,作为现实的人,从现实的个体出发,把其存在和发展视为一切社会历史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和价值尺度;其次,作为实践的人,其自由状态就是从事着“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再次,作为全面发展的人,个体在不断占有自我的过程中走向自由和解放。“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接受者既是整个过程的出发点,又是最终的归宿,接受者的接受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诸要素之间同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的认识须建立在对接受内在矛盾的整体把握之上。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多角度的规律体系,而非一个简单的矛盾定律。

一、需要驱动律

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行为。“在需要和实践的关系上,应该承认,需要作为出发点和目的,是推动人去从事社会实践和建立或改变社会关系的动力。”不同的个体需要会产生不同的动机,而动机则会产生一定的目标并最终支配人的行为。从“需要一动机一目标一行为”的过程链条来看,需要是产生行为的原始驱动力。需要、动机、目标和行为之间存在着相互表现的关系,可以通过外在的表象进行判断,也可以通过深度的调查分析进行探究。

需要驱动律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的需要是开展活动的动力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一个信息交互流动的动态过程,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之间以一定的社会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为媒介的矛盾运动,存在着接受主体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习惯的矛盾运动,也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与环境的矛盾运动。

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随之产生了自然和社会方面的需要。作为自然人,人有生存和与之相应的基本需求,自然性是人的存在基础。马克思说:“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等形式表现出来”,“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作为社会人,人有社会交往和实现人的社会本质的需求,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马克思对于人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的比喻很好地阐释了人的社会性:作为“剧作者”,“人是社会这个大舞台的历史剧的创造者,他的劳动实践不仅创造了物质生产资料,而且还根据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出相应的社会关系”;而作为“剧中人”,“人的活动对于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要受到自然环境、历史条件、社会关系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除自然性与社会性外,人还具有精神性。人的需要不同于一般的动物,人固然有自然需要,但“已不是纯粹的自然需要,而是随着一定的文化水平而发生变化的自然需要”。根据这一规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得以顺利进行,首先要有接受的需要,然后才能推动接受活动的展开。马克思强调把人和社会连接起来的唯一纽带是需要,这不仅表现为物质性需要,还表现为精神性需要。作为精神人,人有精神归宿与精神提升的需求。人的精神性立足于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但又高于这两种属性,它构成r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发展前提。当前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人们的精神素养却并没有跟上物质发展的脚步,“向数字看”等单纯追求物质层次的口号本身就带有一定的片面性。无疑。人的一体两而告诉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既重视物质需要,又重视精神需要,把广泛性需要同先进性需要结合起来,推动接受活动的展开。思想政治教育要更贴近人的内心世界,满足人内在的需求。

人的这三种属性表明人存在的复合性特征,而人的全面发展本身就是由人的属性内在规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无疑是人全面发展的必要环节,同马克思人学意蕴和人学价值如出一辙,因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是马克思人学的重要内容。从马克思人学视角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是具有现实需要的人,接受活动是在其自身需要的驱动下进行的,需要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出发点和归宿,反映了接受主体的能动性。人的需要不仅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也是客观地被社会性所决定的。需要既具有社会性,又具有发展性,还具有层次性。需要越强烈,主体接受活动所具有的内在驱动力就越强,这种驱动力所具有的强烈指向性和冲动性能够改变或重新确定接受的对象,选择接受客体,提出和设定接受目的,从而把接受主体系统中其他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推动接受活动的深入展开和顺利进行。

二、多位互动律

马克思人学强调人的实践本质存在于社会关系中,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在多变的社会关系和复杂的社会结构中全面把握受教育者的思想动态,主动关注个体的生存基础和现实需求,以“现实的人”为前提,把人的社会性和实践性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培育人”和“解放人”的目的,继而引导人朝着更高的精神境界发展。

“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这就是说,人的交往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或者多向的,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必然也是双向互动的过程。双向互动律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接受主体在接受媒介和接受环境的作用下双向交流、交互作用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系统,以教育主体和接受主体为核心形成一个境域体系。在这种境域下,教育主体和接受主体之间不是支配与被支配、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而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二者在平等、互动的基础上表现为一种主体问的性质,各自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提升教育自身的价值并使得双方获益。马克思认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人的意识和能动性内在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互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倾向为一种主导性,在整个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包括目标的设定、内容的选择、方法的使用等,都由教育主体来确定,其自身的素质和水平会直接影响教育的实际效果;接受主体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一种主动性,他们在接受外在需要之时,也表现出一定的自主选择性和创造性。在这个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既是自我教育的客体,又是自我教育的主体。所谓“互动”,不仅仅存在于教育主体和接受教育主体之间,还同时是接受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之间的互动能进一步提升教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如何营造一种良性互动的环境,对于教育主体而言很重要。马克思认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认识到人们之间的依存关系。

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一方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要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形成初步的人格印象,对教育主体所传授的接受客体进行价值判断和主体选择,确定接受期待,并运用已有的接受图式对接受客体进行科学建构,并在不断的反馈和持续的调节过程中增减接受的内容,最终形成对接受主体的理解与掌握,并外化为个体的行为习惯。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一方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组织教育活动、传导教育内容等活动中,要了解和熟悉接受主体的人格特征和接受期待,对接受主体的接受图式和接受心理等进行理性分析,对接受主体的接受程度进行质与量的评估。

三、相互制约律

马克思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这一论断证明人的身心发展受到了环境和时代的影响,而环境包含多种主客体因素在其中,从而形成一个共同体,“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的自由。”

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系统主要由教育者(教育主体)、受教育者(接受主体)、教育内容(接受客体)、接受环境(载体)组成,彼此相互作用,紧密联系。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标准的形成与确立、接受信息的反馈与选择、接受内容的内化与整合及接受内容的外化与践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过程。作为接受活动的核心,教育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传导者和组织者,接受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承载者。教育主体的引导和调控作用。接受主体对接受内容的自主选择、整合内化与外化践行以及接受客体自身的科学性与合法性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教育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过程是指教育主体运用教育中介,在一定的教育环境下对受教育者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过程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施教过程制约着接受过程,施教活动是接受活动的前提和先导;另一方面,接受过程也影响和制约着施教过程,接受活动是施教活动的结果和表现。思想政治教育施教过程与接受过程相互制约。首先,施教内容的难易程度、构成层次等问题与接受主体的接受能力密切相关。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是按照一定的发展顺序由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在小学、中学和大学不同的发展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有所不同,体现出适合接受主体特点的阶段层次性。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期间要经历启动发生、选择获取、整合内化、外化践行和反馈调节等接受环节的反复运行。在这一过程中,接受主体的主体性得以发挥,表现出其特有的接受期待和接受图式,接受过程因人而异。对相同的接受客体而言,其接受的程度和效果不尽相同。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必须充分考虑接受活动的进展,不能一味按照教育主体的主观意志来实施教育,对教育内容的确定、教育方法的选择等都要考虑不同接受主体的差异,以此来营造教育环境。在既定时代背景下,“横向环境影响人的发展的相对水平”,因而,“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尤其重要。

四、发展导向律

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对于接受客体而言至关重要。只有当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思维对于接受客体的多维发展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时,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被称之为是有效的。如果教育设计对于接受客体的发展是有限的、负面的,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就达不到预期效果,也不是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人学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最贴近、最关心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思想接受活动不是一种简单存在,而是一种场的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在于给人以思想政治观点的定向,就如同指南针一样,但指南针定向作用的发挥在于地球有磁场运动的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针指向则要与受体的受教育磁场活动相一致。如何使得磁场设立良性引导人的思想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问题。

“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其中也包括思维的能力。”。个人的能力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引导。在选择教育内容时,须充分考虑接受主体的实际认知水平。当教育内容过分高于接受主体的实际认知水平、脱离接受主体的认知实际时,就很难被接受主体接受;教育内容低于接受主体的认知水平时,则因其不符合接受主体的需要而失去接受意义,也就无法产生良好的接受效果,甚至会产生负效应。正确选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该使其适当高于接受主体的认知水平,这样才能使接受主体不会感到教育内容高不可及,有信心经过努力实现自身思想政治水平的不断提高。依据这一规律,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要尊重受教育者的合理需要,如自由、平等、公民、民主以及正当的物质利益等,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满足他们的需要,而对一些低层次的或不合理的需要应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给予切实合理的引导。同时,要将社会要求与个体合理需要结合起来,脱离个体需要、空谈社会要求,会挫伤接受主体的积极性;而一味满足个人需要,降低社会要求,不利于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只有将社会要求融入个体实际需要之中,找准教育内容与接受主体认知水平的契合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才能真正富有成效。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下,义利观的教育很重要,马克思曾谈到,利己主义和自我牺牲是“个人发展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同样是个人生活的经验条件所产生的,它们不过是人们的同一种个人发展的表现,所以它们仅仅在表面上是对立的。至于由发展的特殊条件和分工所决定的个人地位如何,他比较多地代表矛盾的这一面或那一面……这个问题也只有在一定的历史时代内对一定的个人提出才可能具有意义”。那么,如何选择今天乃至今后经济条件下义利观教育的受众群体,如何使受众获得思想政治教育的益处,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马克思人学视角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与方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对于人的切实关怀,需要一定的精神给养。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偏差,一方面来自于接受主体的曲解,另一方面也存于教育主体的定位和方法有缺陷。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个套子,把人束缚在一定的边界之内,相反,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思维方式进行梳理,让人们有一种良性的大脑问答方式,并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价值原则。而能否把握上述四个接受规律,将直接关涉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教育教学的规律范文6

    从迁移的内涵上不难理解,迁移包含四个方面的寓意。第一,运用迁移规律者其目的是为了解决新问题;第二,运用迁移规律者必须在新旧问题当中找出其相关相似相联之处,并且已有解决旧问题的经验;第三,迁移规律的运用不是永远的生搬硬套,它是一种活学活用,要用出新意,用出创新;第四,每一次迁移规律的运用都是一次经验再积累,再升华的过程,只有注意总结才能更好更快地解决将来再次出现的问题。

    迁移是体育教学中的一种广泛现象,而体育教学又有着其自身的特殊规律性,因此迁移规律如被科学灵活的加以运用,将在诸多方面促进体育教学工作的展开与提高。

    第一、运用迁移规律,首先要培养学生对已有经验的概括能力。这就要求学生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去分析、理解、体会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并能将其理论、动作熟练地说出、做出。“一个优美娴熟的动作往往就是一个高质量的概括”。

    而且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越高,实现迁移的可能性就越大。“霎那的迁移便是厚积而勃发的霎那飞跃。”例如:学习体操的踺子后空翻动作之后,就十分有助于撑竿跳高的起跳腾空动作特点的形成。“对已有经验的概括越凝炼,实现迁移所需的时间就越短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