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道路设计范例6篇

园林景观道路设计

园林景观道路设计范文1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道路绿地,绿地设计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中有很多种组成要素,有山、水、植物、建筑等。但是这些要素无论怎么的组织和结合,都要在一定空间基础之下完成。在这种情况下的形成,组成了整个园林景观形式和性质的先决条件。地形作为景观布局实现的先天客观条件,决定着城市景观的性质和走势,以此为基础的景观道路分布将体现园林设计者的思想与妙处。而将依托于景观地形走势,贯穿于景观道路分布的中间因素—绿地设计,则成为优秀结合二者的纽带,构成整个城市园林景观体系。因此城市道路是整个城市园林景观的重要研究对象,对提升整个城市景观形象有着巨大价值。

本文通过对园林设计理论的梳理和研究,从现代城市园林景观中道路的绿地设计这一具体的问题出发,力在充分探讨园林设计理念与城市景观功能的多个面向,从而以这一局部的探讨引发关于现代城市景观在功能性与欣赏性之上的哲学、美学层面的思考,为更好的应对关于当前中国城镇景观“浅质化”、“同质化”、“表象化”的理论质疑提供有价值探索。根据以上研究背景,笔者主要从园林设计基础理论出发,对园林的地形布局、组成要素和绿地的理论梳理,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对园林绿地进行系统研究,使城市园林景观发展符合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多方面要求,满足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

2. 城市园林景观布局的基本设计要素

城市园林景观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利用并改造自然和人为形成的地形地貌,同时附加植物和建筑而成的景观空间。这种环境本身就是多种构成要素的结合体,在园林景观整体的设计和规划当中如何协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这是首要考虑的因素,所以对某种具体类型的园林景观而言,如何采用相对应的园林设计要素和某种设计形式将成为决定园林性质的先决条件。在形成相互关系的同时也就有了园林景观的秩序性,而这种秩序就需要按照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进行协调,也就是说园林景观的设计其实就是“有法无式”,但是在城市园林景观中具体的形式和类型的确定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

2.1 城市园林景观环境适应性规范

城市园林景观在空间都具有相对独立存在的性质,但在此前提下园林景观与周围环境也有着一定的联系,随着现代城市发展的步伐,城市园林景观在城市中的作用也不断提升,它对周为环境的影响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所以说园林景观在环境的支撑下要与所在空间内部所有事物有直接性的判断,就必须和周围环境成为和谐的统一体。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布局中,要考虑环境适应性这一重要因素,园林景观与外部的协调关系也同样制约着园林景观内部景观功能性的划分,在其进行合理的安排同时还要依据内部各自不同的属性进行划分重组,因此城市园林景观的布局形式必须要服从和适应空间周围的环境。

2.2 城市园林景观观赏性与艺术性规范

城市园林景观就是为利用和展现内部各组成要素,来体现出它具体的感性物质,通过一定的思维组织来进行相对应的审美活动,因此园林景观的设计也要满足人们心理上的审美需求。通过对应的设计组成要素构成完整的景观实体,遵循一定的观赏性原则,按照艺术形式下的构图,创造出具有艺术性的城市园林景观。具体的城市园林景观形象就是——景,它通过人们的感性认识,产生出一定的审美思维,园林本身的创造形式就是在创造艺术,利用符合具体要求的艺术原则开展思维,无论任何形式下的园林景观都是要求功能和形式,艺术和科学以及生活美的有机结合。园林的观赏性和艺术性都是要在同样的要求下进行,二者缺一不可,互相影响,相互制约。

2.3 城市园林景观生态性规范

随着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和各方面的社会压力,环境问题在很多方面都体现出来,并随着时间而不断的恶化,环境问题也就越来越平凡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近些年,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城市和与自然和谐共生诸如此类主题的思想也不同程度的在深化,其中生态问题尤为突出。研究城市与环境之间的学科领域也不断成为了热点话题。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就是要用生态学原理研究和分析园林景观中设计要素与环境的之间的关系,为以后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做扎实的理论指导。

3. 城市道路绿地设计基础研究

道路是城市空间的基本组成部分,同样道路绿地也是城市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优美的城市景观环境,宜人的道路绿化是人们对一个地区和一个城市印象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城市园林景观规划的前提下,对城市道路绿地进行设计是对自然景观的一种提炼和总结。是认知因素影响下对艺术环境以及自然生态环境互相融合的再创作,城市道路绿化所呈现的模式和意境,见证了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发展和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精神气息的升华。道路和建筑上都是比较单一硬朗的景观元素,在这种情况下通常就会利用植物来对景观进行艺术软化,也就是所说的材料软化,植物绿化的可塑性就会变得非常高,所以说这是任何材料都无法取缔的。道路绿地不单方面的考虑功能性,同样也要考虑与现代城市发展步伐的一致性,视觉效果要不断的改善,并与城市园林景观的其他构成要素互相协调,力争创造出更加完美的城市绿地景观。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设计要统筹考虑,因此城市道路绿地有以下几项原则。

3.1 城市道路绿地设计与城市景观相协调

城市发展初期开始就和交通有着必然的联系,同样道路绿地景观也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路交通重要功能的体现。现代城市的交通系统已经成为了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复杂系统。一般的城市交通都可划分为主干道、次干道、居民居住区内部道路等,在城市地理、环境、气候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每个城市区域下都会形成特殊的道路网,这个复杂的道路网是由不同社会性质与城市功能所组成的。在一般大城市中,都附有高速道路系统、交通干道系统等。根据交通目的的不同,不同城市园林景观环境要素要求也不同,道旁的建筑以及绿地小品都必须符合道路的实际特定。在城市交通干道和高速路的景观元素都必须考虑自身实际的存在意义,机动车的行驶速度等重要因素,在道路绿地的尺寸和存在方式上都要对速度进行分析和考虑。在商业街的绿化上也要考虑实地的需求和服务性质,如果在商业街的绿化带里种植比较枝叶茂盛的树种,那么就会影响商业街的繁荣。再比如居住区的道路绿化与城市主道路的绿化,由于自身的功能性和道路尺度的不一致,在居住区内种植过高的树种会遮挡低层楼房业主的采光。因此,在城市不同区域绿化种植的树中,在高度、树形、种植方式上都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城市主干道的绿化需要追求丰富性和多变性,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道路绿地在城市景观中的装饰性和功能性。

3.2发挥城市道路绿地的生态功能

在道路绿化中对城市环境最为有效的就是改善城市地域小气候,植物的滞尘与空气的净化功能在道路绿化中都能够得以发挥,同样在降温遮阳、防尘减噪等生态防护功能上,道路绿化都起着积极的意义,这是城市景观中其他元素无法替代的。道路绿化的植物一般都是以乔木为主,结合不同的地域条件也会利用灌木和地被植物互相搭配,把人工植物进行合理群落分配与布局,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功能,而且还可以促使城市道路绿地与城市园林景观多层次的发展和融合。

3.3道路绿地规划与城市发展相统筹

城市道路绿地的设计要严格符合道路交通行车的相关规定和原则,在道路绿地中的植物不能遮挡行车驾驶员的视线,更不能遮挡交通指示标志,也就是所谓的行车净空要求。在一定道路宽度和高度范围内的车辆运行空间里不能出现树干影响机动车通行。与此同时还要利用道路绿化起到隔离、遮挡、通透等交通组织功能作用,以此来布局合理规范的道路绿地。在城市道路绿地中的植物要和市政公共设施保持一定的距离,应该长远的分析和考虑,合理的统筹布局道路绿地植物生长空间和公共设施的空间距离,这样才可以保障树木的正常发育和生长,保持健康的生长姿态和有效的生长周期。道路绿地的设计和规划要与道路附属设施合理统筹,与城市整体规划相结合,然后对整体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考证,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发挥出道路绿地应发挥的作用。

3.4道路绿地与城市园林景观要素协调统一

道路绿地是由很多景观元素组合而成的,城市道路绿地应该和城市道路中其他的景观元素相协调,单纯的考虑道路绿地的话都不会收到好的效果。道路绿地的设计应该符合美学原理的要求,现代城市道路环境大多都比较雷同,通过植物绿化方式可以改变道路绿地的基本特征,区分出道路的差异性,通常情况下都是城市景观中的绿地被人们关注的更多。随着现展和交通条件的不断提高,道路的连续性要求开始不断增强,而绿地的植被种植则有助于这种连续性的提高,有利于加强道路的方向感,从纵向分隔使道路使用者产生距离感。

3.5 道路绿化设计的协调

发展道路的绿地设计与建设都应该考虑近期和远期发展目标,因为道路绿地景观植物的生长性不是一开始就能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的,道路树木从种植开始到形成较好的景观效果,一般情况下都需要 10 年左右的时间,因此道路绿化要有长远的发展目标,不能对植被经常更换和移植。近期和远期的发展目标都要进行有计划,合理的组织周期安排,使其尽可能的发挥应有的功能,让道路绿植健康的成长同时,又能展现出较好的绿化艺术效果。总而言之,一个理想的城市景观环境需要合理的自然生态型道路绿化,充分利用和发挥道路绿地功能的全面性、植物配置的合理性、关系的协调性、景观的丰富性以及管理的科学性,以此来创造出一个宜人宜居、生态环保的城市景观。这样不仅会使城市景观更加完善,也会进一步提升城市居住空间生活质量,让城市生活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 魏娜,赵晓旭.谈城市园林植物选择与配置[J]. 华章. 2011(20)

[2] 胜.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的植物配置探究[J]. 现代物业(上旬刊). 2011(07)

[3] 冯蕴倩,韩伟.植物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 现代园艺. 2011(09)

园林景观道路设计范文2

关键词:城市道路;动态景观;主景植物

何为动态景观?举个例子,一个玩具陀螺,其表面画有一幅画,静看起来很漂亮,可是转起来全然不是味,但如果画的是几个并列的同心圆图案,转起来就很漂亮了。城市道路动态园林景观设计也是同样的道理,植物构成的景观好比一个陀螺,只是其本身并不运动,运动的是欣赏道路景观的人。

笔者据多年的城市道路园林设计经验,探讨道路的动态园林景观,以抛砖引玉,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1 城市道路动态园林景观特点

城市道路景观不同于小区与公园等景观类型,后者多为一种驻足观赏的静态景观;道路景观的观赏主体主要是处于运动的汽车(人)、路上的行人,它是以园林植物为载体,通过植物在绿化带内的有序列的动态韵律设计配置,形成整条道路线型的相对动态景观带,给人以动态视觉美感,此为城市道路动态园林景观特点。城市道路动态景观符合以下设计原则。

1.1 以人为本,安全导向

绿化设计通过园林植物的配置,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正确导向,有效减弱汽车眩光,降低司机的驾驶疲劳度等,创建舒适宜人的行车与人行的道路环境,体现人文关怀。

1.2 动态美学

动态景观是视觉运动变化中的景观,其决定因素就是视觉变化的速度,因为速度决定动态景观变化的尺度。

1.3 适地适树

植物选择应因地制宜,多利用本土树种进行园林绿化。以本地树种为主,同时兼顾引种适应性、观赏性强的树种,合理搭配,并考虑城市土壤条件、养护水平等因素,选择适宜的绿地植物,形成稳定优美的景观。

2 对道路园林认识及设计上的误区

2.1 只求“生态”

这其实只强调了功能性,而忽略了园林的艺术性。只要生态就好,忽略了道路内在的视觉美学要求。尤其是现在的快速路园林建设,只要求多种树,园林美学要求不高。

2.2 对“自然生态”的误解

植物配置设计粗糙,施工出来的效果凌乱无序,并将期当成所谓“自然”,其实是毫无观赏与动态美感,降低了园林艺术水平。

2.3 动静态错位

将公园小区的静态美用于道路上,做得过于繁杂。不但可能影响交通安全,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景观效果。就如前言所举的一个“陀螺”例子。

2.4 植物生长有其本身的自然规律

城市道路绿化片面追求初期效果而种得过密无视了植物未来自然生长的空间,或者对灌木加以修剪追求所谓人工美。

3 城市道路动态园林景观设计方法

3.1 景观定位

城市道路园林景观定位应根据其市政功能作用不同,分为主干道与一般道路, 其中主干道中又根据设计时速不同分为城市景观路、城市快速路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对以上道路尤其是园林景观路及主干路的绿化进行整体的景观特色规划。景观定位与设计时速有很大关联,而动态景观尺度决定于速度快慢,因此景观定位通过设计时速影响了动态景观的变化尺度。

3.2 景观分段

景观分段从宏观上来体现道路的动态景观变化。同一条道路的绿化具有一个统一的景观风格,可使道路全程绿化在整体上保持统一协调,提高道路绿化的艺术水平。道路全程较长,按用地环境分布有多个路段,各路段的绿化在保持整体景观统一的前提下,可在形式上有所变化,使其能够更好地结合各路段环境特点,景观上得以丰富。

城市道路周边用地分为居住区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山林地貌等,根据每一用地情况,园林设计上有所变化,使每段均有自己的景观特点又相互联系,以丰富道路景观、呼应环境。

4 动态园林景观与植物配置关系

景观分段从宏观上体现了一条道路的动态园林景观变化,而每一景观段的植物配置则从微观上构成了城市道路动态视觉变化的基础。

道路动态景观强调的是立面变化的感觉,即植物疏密感、高低错落感,这比漂亮的平面图案更有强烈视觉美感。其设计遵循统一、调和、均衡、节奏和韵律、尺度和比例等美学原则,植物配置体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结合的美学思想。

城市道路绿化带中与动态景观变化紧密关联的主要为中间绿化带、主辅分隔绿带、红线绿化带。每种绿化带根据视点所处位置不同其配置设计手法(韵律控制)也有所不同。

4.1 中间绿化带动态景观

中间绿化带位于道路中央,与超车道相邻,它在所有绿带中具有重要地位。首先起到防弦光的生态功能,因为在中间分车绿带上可合理配置灌木、 绿篱等枝叶茂密的常绿植物能有效地阻挡对面车辆夜间行车的远光,改善行车视野环境;此外中央绿带还是体现一条道路景观特点的重要空间。

中间绿化带以双向运动的汽车为观赏视点,因此中间绿带应有2个观赏面。中间绿带主要由一个个主景植物串连而成,主景植物一般由大灌木、乔灌组团构成,每个主景之间的差异通过配置形式(遵循美学原则)、植物种类来体现。这就要求设计者须熟悉每种植物的形态、特性及其相搭配后的生长状态等,才能把握好施工后的园林效果。

4.2 侧分隔绿带动态景观

侧绿带位于主车道两侧。同样以运动的汽车为观赏视点,但侧绿带不同于中间绿带。因为它位于均速道旁,侧绿带尺度变化受景观定位影响相对于中央绿带比较小。两侧分车绿带对非机动车有庇护作用,其绿化所起的滤减烟尘、减弱噪声的效果最佳。当绿化带超过4m时,宜乔、灌、地被植物以自然的配置形式复层混交,扩大生态绿量,但同时要高低错落,注意避免生成一堵绿墙,不利于污气扩散。从车道起向外由低到高呈梯状,形成良好行车视野。

4.3 红线绿化带动态景观

红线绿化带位于道路外侧,与外部环境接壤,靠内紧挨着人行道,因此与人行道以人或自行车为观赏视点。 行人与自行车移动速度一般有6~10 km/h,大约每秒1.6~3m,相对于汽车慢很多。

当红线绿带大于4m时,同侧绿带相似,乔、灌、地被植物以自然的配置形式混交;当大于10m时,植物配置结构可分解为背景林、前景林,背景林主要由常绿乔木构成,前景林主要由可开花观乔木或灌木构成,背景林强调混交林,突出生态效益,前景林的植物景观则随人行视觉变化的,100m标准段可有3~4个配置变化,以丰富行人视觉感受。

5 当前城市道路园林设计趋势

5.1 设计强调以自然配置的形式为基调,突出城市生态与景观效益

在城市道路绿化带宽度可允许的条件下,将不同树姿、不同叶色、不同花期、不同花色园林植物以自然配置形式有机组合,并运用动态园林景观方法,形成以乔木为主,乔木、灌木、草花、草坪相结合的混交复层植物空间结构,植物林冠线此起彼伏、高低错落、疏密相间,突出城市的生态与景观效益。

5.2 园林植物选择兼顾多样性,以自然粗放生长及养护的植物为主要选材

为保证城市道路自然景观效果,植物的选择设计是贯彻这一点的重要前提。园林植物中,多数乔木远期养护都比较简单,但是作为中低层小乔或大灌木,应扬长避短利用其自然形态来设计,做到少修剪少造型,既可发扬其茂盛的生长效果,又可降低远期的养护成本打造节约型社会。因此遵循园林植物的自然形态,加上低养护可有效保证远期园林稳定优美的景观。如107国道宝安段植物设计几乎未采用造型灌木。

参考文献

1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 50420-2007

园林景观道路设计范文3

[关键词]城市道路; 道路绿化; 种植设计; 植物选择

[abstract] the city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people to life in the city's environment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create beautiful road landscape has become a top priority of the workers of the garden. Roads and urban greening is inseparable, the urban road landscape city garden green land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ity is also an important sign of civilization. Road greening "line" to the form, the communication of municipal garden "dot" and "face", does well the road greening, not only beautify the environment, and purify the air, abate noise, reduce dust, improvement microclimate, wind, fire prevention, protect road, organization the urban traffic, maintain transportation 怍 use, so, the urban road landscape is the city road construction is very important, indispensable part of.

[keywords] city road; Road greening; Planting design; Plant choice

中图分类号: [TU99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道路在城市中有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它是城市的骨架,反映一个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水平,体现着城市形象,承载了一个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观念的转变,城市道路建设逐渐受到社会的重视。而城市道路环境创造更是是一个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物质环境等多种环境因素共存互动、相互交错的复杂过程。只有全面系统地将各种要素融合在城市道路环境建设之中,才能取得较好的效应。

1城市道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

由于树木是有生命的有机体,是在不断的生长变化,能产生各种各样的效果。所以道路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要综合考虑其功能性质、车行和人行的 要求,道路立地条件、周边建筑、市政设施等。根据园林植物的立地条件,土 壤条件,背景条件等进行合理配置,做到适地适树。

1.1自然式手法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类型比较丰富,在路侧较宽的绿化带常应用自然群落 式来营造良好的景观和遮阴效果。也就是在靠近人行道边缘等距种植行道树, 从人行道至道路边界采用草皮、花灌木、小乔木、背景树进行自然过渡,它具 有园林植物层次丰富、种植密度大 郁闭度高、隔离效果显著等特点。在道 路绿化地较为宽阔的区域,园林植物配植不再是墨守成规,更多是在规范框架中寻求行的搭配,逐渐向自然群落式布置过渡,不仅美化道路,而且深层次的寻 求富于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配置方式。

1 2规则式的手法

在城市的主干道或迎宾大道,为了强调整洁,大气的视觉效果,中央分车 绿带及花坛景观等常用规则式的手法,或在较宽的中央分车绿带交替列植乔木和灌木球,下层设计地被植物或重复整齐式的模纹花坛,这会使人感到节奏感强、色彩明朗、视线通透、层次分明。人行道绿带以等距、单穴、单株、两列等方式定植,树种多选用冠大荫浓的乡土树种以及选用经长期驯化的并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外来乔木树种,其下种植灌木绿篱及地被植物。

1.3多层次综合手法

主干道上大部分快慢分车绿带跨度较大,建设已经从抽象的植物色块逐步 走向植物生态群落营造。为充分发挥道路绿化的生态效益,利用有限的空间进 行绿化,市内其他主干道两侧绿化带多采用速生树种和慢生树种相结合。背景 树、主景树、灌木群、花境、草地多层次手法进行绿化,以保证良好的视线效果及足够的绿化量。在较宽的人行道绿带.尽量做到层次丰富,上层高大乔木有效的为行人遮阴,中层的开花小乔木和常绿的修整绿篱有效的吸附,阻滞汽车尾气和道路的尘埃,并减少行人随意穿越马路的情况,较好的达到功能与景

观兼顾的效果。分车绿带形式较为灵活.不再是一味的整形设计,而是尽量以有限的立地条件创造多样的绿化景观,布局手法从抽象走向生态。分车绿带以规则式和自然群落式两种设计手法为主,做到按不同功能的分车绿带、自身宽度、周边环境状况进行植物配植。

1.4因地制宜的手法

城市道路园林植物的配置,更凸显地方特色,就应因地制宜的根据当地气候、土壤、地形,采用乡土树种来营造,重视乡土树种的推广和应用。另外再用香花植物,色叶植物、观花植物的层次搭配,使道路形成连续的景观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改善环境条件起到很好的作用,并在植物的景观表现期(如开花、结果、叶色变化等期间),给行人带来美好的享受

2道路绿化中行道树的种植设计形式

行道树绿带是设在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的绿化带,以种植行道树为主的绿 带,又称人行道绿化带 步行道绿化带。它主要的功能是夏季行人和非机动车遮阴 美化街景、装饰建筑立面,也是城市街道绿化的主要形式之一。

2 1树带式

交通人流不大的路段,在人行道和车行道之间,留出一条不加铺装的种植带,一般宽不小于1.5米,植一行大乔木和绿篱,如宽度适宜,则可分别植两行或多行乔木与绿篱;树下铺设草皮,留出铺装过道,以便人流或汽车停站。

2.2树池式

在交通量较大,行人多而人行道又窄的路段,设计正方形、长方形或圆形 空地,种植花草树木,形成池式绿地。正方形以边长1.5米较合适,长方形长、宽分别以2米,1.5米为宜,圆形树池以直径不小于1.5米为好;行道树的栽植 点位于几何形的中心,池边缘高出人行道8厘米一lO厘米,避免行人践踏,如 果树池略低于路面,应加与路面同高的池墙.这样可增加人行道的宽度,又避免 践踏,同时还可使雨水渗入池内t池墙可用铸铁或钢筋混凝土做成,设计时应当 简单大方。

3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

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主要考虑艺术效果和功能效果

3.1乔木的选择

乔木在街道绿化中,主要作为行道树,作用主要是夏季为行人遮荫、美化 街景,因此选择品种时主要从下面几方面着手:

(1)株形整齐,观赏价值高,最好叶秋季变色,冬季可观树形、赏枝干:

(2)生命力强健,病虫害少,便于管理,管理费用低,花、果、枝叶无不良气味;

(3)树木发芽早、落叶晚,适合本地区正常生长,晚秋落叶期在短时间内树

叶即能落光,便于集中清扫;

(4)行道树树冠整齐,分支点足够高,主枝伸张,角度与地面不小于3O度,叶片紧密,有浓荫;

(5)繁殖容易,移植后易于成活和恢复生长,适宜大树移植,

(6)有一定的耐污染.抗烟尘的能力;

(7)树木寿命较长,生长速度不太缓慢 目前在天津市应用较多的有法桐、 国槐、合欢、白蜡等。

3.2灌木的选择

灌木多应用于分车带或人行道绿带,可遮挡视线、减弱噪音等,选择时应

注意以下几方面:

(1)枝叶丰满 株形完美,花期长,花多而显露,防止过多荫孽枝过长妨碍交通;

(2)植株无刺或少刺,叶色有变,耐修剪,在一定年限内工人修剪可控制它的树形和高矮;

(3)繁殖容易,易于管理,能耐灰尘和路面辐射。应用较多的有大叶黄杨、金叶女贞、紫叶小檗、月季、紫薇、丁香、紫荆、连翘、榆叶梅等。

3.3地被植物的选择

目前.北方大多数城市主要选择冷季型草坪作为地被植物.根据气候、温度、湿度、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宜的草坪草种是至关重要的;另外多种低矮花灌木可作地被应用。

3.4草本花卉的选择

一般露地花卉以宿根花卉为主,与乔灌草巧妙搭配.合理配置:一,二年生 草本花卉只在重点部位点缀,不宜多用。 道路绿化作为城市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作用15t益突

园林景观道路设计范文4

【关键词】城市道路景观;园林植物设计;应用

1 城市道路景观

1.1 城市道路景观概述

城市道路是城市的构成骨架,其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城市交通的重要职能。随着现代城市化建设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环境污染也日益加剧,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道路景观逐渐受到社会重视。城市道路景观主要由以下四种因素组成:一是实用功能因素,包括路灯、电话亭、公交站亭、垃圾桶、座椅、地下通道口、人行天桥等;二是审美功能因素,包括花坛、雕塑、喷泉等;三是视觉传达功能因素,包括路标、广告、交通指示牌等;四是背景因素,城市道路景观中背景因素一般为背景建筑。建筑能够形成特殊的道路空间,道路两侧建筑的物质功能、构成方式、社会职能、视觉印象等,都决定了道路空间的特点。

1.2 城市道路绿化

城市道路绿化指道路两侧、分车带、交通环岛、立交桥、街头休息绿地等形式植物种植,合理搭配创造出优美的街道景观,同时为城市居民提供日常休息的场地。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直接反映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一个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总体水平。合理的园林植物配置能有效的协助车流、人流集散,提高交通效率,还能起到缓解司机驾驶疲劳、防眩光、调节心情等作用,保障交通安全。城市道路绿化能改善道路卫生环境,减少污染,在降温、降噪、防尘、杀菌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同时,还能够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体现城市风貌,为城市居住人口创造一个优美的城市环境。

1.3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的原则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应综合考虑道路功能、人行车行要求、景观效果、立地条件、市政公用等要求,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整体优先、统筹安排原则。在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利用当地的城市性质、环境特征、自然景观等,与交通组织相协调,对城市道路进行科学改建和建设,体现城市特色风格。道路绿化中树木栽植与背景建筑、市政公用设施位置要统筹安排考虑,以保障树木的正常生存空间。

其次,因地制宜,生态优先原则。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植物的选择、树种的搭配都应该根据本地区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特征,适地适树,尽可能多选择和利用乡土植物,创造出稳定性强的绿地效果。同时,道路绿化植物应以乔木为主,乔木、灌木和地被相结合的植物群落,形成多层次的道路绿地景观,提高城市的整体生态效益。

最后,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应从自然环境出发,遵循生态学原理,科学搭配、合理布局,使植物种能够和谐共存,保证群落的稳定发展,实现近期效果和远期效果相结合,调节城市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目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促进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共同发展。

2 园林植物设计在城市道路景观的应用

2.1 园林植物设计形式

园林植物设计在城市道路景观的配置形式主要有自然式、规则式、混合式、多层式、简易式、密林式等多种形式。

2.1.1 自然式种植。自然式指的是根据环境和地形来模拟自然景色的模式,从植物配置到空间组织、地形处理等都以自然的手法来组织,从而形成一种连续的自然景观组合。自然式种植不仅对树木花卉的自然生态习性进行配置,植物的自然形态应与山水、建筑的配合,还要求追求色彩变化和空间内容,强调整体景观效果。

2.1.2 规则式种植。规则式指的是有规律地布置植物,或者以某种规则图案重复出现来配置植物。规则式种植强调装饰性景观效果,在景观组织上强调秩序与动态变化。规则式种植多为灌木、乔木、植物和花卉交替使用,形成色彩式、层次式、段落式组合。规则式种植往往能形成典雅、宏达、庄重的气质,通过高低层次组合,能够形成鲜明的景观效果。

2.1.3 混合式种植。混合式指自然、规则的分离与统一,在分离中寻求对比,在统一中寻求共融,因此混合式兼具了规则式与自然式的特点,变化较多。混合式种植模式不强调景观连续性,而是注重个性变化。在道路景观设计中,混合式手法多用于城市街道的绿化景观,可通过灌木、乔木规则式布置和自然式布置的灌木及本草结合,效果较好。

2.1.4 多层式种植。多层式指的是在沿路两侧布置多方灌木、常绿树、乔木、绿篱,形成色彩各异、高低不同的层次,特别是花灌木和常绿树能显露观赏特色,能够产生整齐且富于变化的特征。多层式不仅能起到美化街道环境的功能,对城市生态环境也有很大好处。由于多层式种植模式是乔木、灌木、本草植物的结合运用的一种手法,能将噪音、灰尘等污染物及其他污染源有效隔离,因此这种配置手法主要运用于街道路幅较宽的地方。

2.1.5 简易式种植。简易式指的是在街道两侧分别种植一行灌木或者乔木,以形成一条路、两行书的形式。这种主要适合于人流量大、以步行为主的且停住时间长的空间,如步行商业街和生活性街道。

2.1.6 密林式种植。密林式主要是在街道两侧布置灌木、乔木、常绿树、地坡,以形成浓密树林。密林式种植的竖向层次比较丰富,街道空间的方向性比较明确,行人、车辆进入其中就仿佛身在密林中。一般来说,密林式街道植物景观比较适合于路侧绿地较宽的街道,两侧树木繁密,与周围景观隔离。

2.2 城市道路景观的配置模式

根据植物在不同道路地段的栽植配置,可分为行道树、分车带绿化、交通环岛绿化、立交桥绿化、街头绿化、高速路绿化等多种形式绿化。

2.2.1 城市主干道植物设计

城市主干道植物配置需考虑空间层次及色彩搭配,一般形式简洁、树形整齐、排列一致,为行人及车辆遮荫及划分空间层次,最直接体现城市道路绿化特色。干道行道树种植设计一般采用树带式、树池式种植,此类型配置多为对称规则式。我国各地区常用于作为行道树的树种有毛白杨、银杏、国槐、合欢、元宝枫、臭椿、香樟、广玉兰、悬铃木、鹅掌楸、大王椰子、榕属、白兰、大叶紫薇、红花羊蹄甲等。

中央分车带绿化形式一般分为绿篱式、图案式等形式;两侧分车带一般种植低矮灌木及草坪或分支点较高乔木搭配低矮灌木、草花、草坪,较宽的两侧分车带植物配置也可采用多种形式,充分利用植物的姿态、季相变化,将乔灌草合理搭配,或孤植、或丛植,形成富于变化的园林景观。

2.2.2 城市交通岛植物设计

中心环岛一般需保持行车视线通透,图案简洁、曲线优美、色彩明快,不宜密植乔木或大灌木,绿化常以草坪、花卉为主或者多种不同质感的低矮乔木、花灌木和草坪组成模纹花坛,通常布置成规则式、自然式、抽象式等。

立体交叉绿地绿化设计要应服从道路总体规划要求,使行车视线通畅,突出交通标志,诱导行车,保障安全。绿化设计上宜采用大色块、简洁明快的造景设计,注意选用季相不同的植物,形成色彩对比强烈、层次丰富的景观。立交桥绿化常平面、坡面与垂直绿化相结合,考虑桥的承载及两侧对称,绿化景观设计宜简洁淡雅。

大型绿岛在不影响交通安全前提下可设计成街边游园,设置园路、座椅等园林小品和休憩设施,供游人短暂休憩。

2.2.3 城市街头绿地植物设计

街头绿地主要指城市街道中间或两侧供游人短暂休息、锻炼、游玩的绿地。街头绿地主要起装饰环境、美化景观、组织交通、烘托纪念性意义主题、供游人休憩游玩等作用,其绿化布置方式较为灵活,常与座椅、凉亭、花架等休息设施相结合,利用树丛、花坛、花境、绿篱等,乔灌草相互配合,组成多层次、有变化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

2.2.4 城市高速路植物设计

高速路是大城市连接远距离各区的主干道,形成线性连续流畅的开敞空间。在保证道路快速行车、沿途生态景观保护的前提下,景观设计常采用片植的形式,形成较大的色块或线条,以乡土树种为主,合理利用外来树种,乔、灌、草、地被相结合,营造多功能多层生态植物群落。

高速路中央分隔带宜采用整形结构,简单重复形成节奏韵律,绿化形式一般为绿篱墙式、圆球串式、图案式等。常用于作为绿篱的植物有小叶女贞、九里香、冬青、海桐、桧柏等。

护坡绿化主要为了防止山体风化,常采用草皮、蔓藤植物或花灌木进行大面积覆盖,形式简洁。常用于作为护坡绿化的植物有五叶地锦、连翘、紫穗槐等。

隔离带绿化常采用丛林式种植,一般采用外高内低乔、灌、草结合方式进行绿化,并注意整体节奏,在保证防护要求的同时创造出丰富的林带景观。

服务区主要满足司机和乘客作短暂停留休息、加油、维修等目的而设,绿化形式常采用混合式布局,根据不同服务内容进行与服务功能一致的植物配置。停车场绿化以种植高大乔木为主,以便于营造阴凉环境。休息室外空地绿化以观赏庭荫树为主,结合花坛、水池和小品,便于游人休憩。加油区适宜通透设计,便于识别,植物选择要有阻燃性。

2.3 地被、攀援、彩叶植物在道路中的应用

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的种类繁多,配置形式多样,不管是将植物作为主景,还是与其他的景观共同组成主景,在植物数量确定、种类选择和位置安排上,植物总能够通过特有的方式展示出园林景观空间不同的风格和特色。 我们在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中应当注意地被、攀援、彩叶植物在城市道路绿化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2.3.1 地被植物应用

地被植物指的是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在坡地或平地上大面积铺设,或者是在林间隙地和阴湿林下种植的低矮丛生、枝叶密集的藤本及灌木。在地被植物应用时,应对该区的环境因子进行了解,如湿度、温度、光照、土壤酸碱度等,如在大型立交桥、树林里,应该选择耐阴湿性强的地被植物,在姿态搭配和色彩搭配上应特别注意。如蕨类、玉簪、八角金盘等,能够使整片道路景观生意盎然。

2.3.2 攀缘植物应用

随着城市规划进程的发展,城市道路景观中园林面积也越来越少。因此,可以充分利用攀缘植物来增加道路的绿化量,拓展植物绿化的空间。在攀缘植物选择时,应主要以吸附类的攀缘植物为主,如蔷薇、金银花、五叶地锦等,附着于桥梁、立柱、楼房、墙面等。在园林植物设计中,攀缘植物的造景方法非常普遍,其实用性和装饰性很强,不仅能够作为园林成为独立景点,还能够起到分隔园林空间的作用,且具有遮阴的功能。

2.3.3 彩叶植物应用

彩叶植物指的是因季节生长变化而展示出鲜艳的色彩的植物。彩叶植物具有观赏期长、栽培容易、成景快等优点,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彩叶植物可以分为春色叶植物、秋色叶植物、常色叶植物。春色叶植物、秋色叶植物一般只有一段时间才呈现出彩色。春色叶植物一般包括黄花柳、红叶石楠、卫矛等。秋色叶植物一般有银杏、三角枫、元宝枫、火炬树等。常色叶植物指的是在植物的整个生长期内都呈现出彩色的叶色,一般有金叶女贞、红叶桃、紫叶李等。

3.结束语:

园林植物设计在城市道路景观的应用,通过植物造景的作用,创造了优美的城市环境。同时,植物能够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对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应当遵循整体优先、统筹安排原则,因地制宜,生态优先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城市主干道、交通岛、街头绿地、高速路等绿地中因地制宜采用自然式、规则式、混合式、多层式、简易式、密林式等多种植物配置方式进行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我们在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中还应当注意地被、攀援、彩叶植物在城市道路绿化中的应用,结合园林植物设计的理念和方法,优化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方案,将自然生态环境和人工艺术环境结合起来,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亲切、自然、有生命力的环境,提升城市的价值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徐文斐.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初探[D].苏州大学,2012.

[2]马楠.浅谈城市道路景观绿化设计应用[J].中国科技博览,2010,(34):134-134.

[3]韩悦.城市道路景观整治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

园林景观道路设计范文5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园林设计;施工

中图分类号:K92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的总体要求

1 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思想来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主义思潮,这一思想具体体现在城市道路中,就是强调城市中的主人翁精神,各项设计均要从人的角度出发,满足人的各种生理和心理需求。

2 体现道路景观特色。同一条道路的绿化应该有统一的景观风格,不同路段的绿化形式可以稍有变化:同一路段的植物选用应注意相互协调,注重植物空间、色彩的搭配。在设计过程中应结合道路周边环境,充分利用园林中的各种设计手法如,借景、透景等,将街景融入到道路景观设计中去,使其成为有特色的道路绿化设计。

3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城市绿化树种的选择,关系到道路景观效果的成败以及绿化效益是否充分发挥等问题。所以,在城市道路绿化树种的选择上,应考虑各树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考虑实用价值和观赏效果。根据本地气候、土壤和地上地下环境条件,选择适合该地生长的植物,以保证树木的正常发育和抵御自然灾害,保持稳定的生态系统。尤其在复杂的城市环境中,切勿盲目追新,大量采用未经试用的树种,造成经济效益受损,生态环境破坏。

4 绿化设计应结合远期效果。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道路改造日新月异,因此,道路绿化任务也在不断增加,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道路修葺完善并开始使用后,道路绿化也将随之成型,栽植的树木将不会经常更换、移植。所以,道路绿化设计要有长远的观点,既能满足近期使用功能,又要兼顾后期绿化效果。

二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内容

城市道路绿地设计的具体内容包括行道树绿化设计,分车带绿化设计、交叉路口、交通岛绿化设计和路侧绿带绿化设计等部分。根据它们所处位置的不同,道路绿化应进行分项设计。

1 行道树绿化设计。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种植的绿带称为行道树绿带,其主要功能是为行人提供遮荫,调节温度、湿度、防尘、降噪,同时美化沿途街景。行道树的选择应以冠大荫浓的乔木为主,树冠优美,分支点一般设置在3m左右。行道树的栽植一般采用对称式栽植,在特殊情况时,应根据道路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遇到人行道一侧有高压电线时,有高压线的一侧可栽植没有明显主干的树种,或有主干但可以改造的树种。如下图:

2 分车带绿化设计。在分车带上进行绿化,成为分车绿带。位于上下机动车道之间的称为中间分车绿带;位于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或同方向机动车之间的为两侧分车绿带。绿带的宽度根据行车道的性质和街道的宽度而定,较窄的有1m,宽的可达几十米。分车带上的植物配置除考虑到增添道路景观外,首先要满足道路交通安全的要求,不能遮挡车辆和行人的安全视线。

分车带的种植形式可根据宽度采用多种形式的绿化种植。一般较窄的分车带可种植低矮的灌木和草本,可起到绿色隔墙的作用。宽度达到1.5m以上时,隔离带上的植物搭配可采用多样化,种植形式可采用规整式或自然式。通过合理的搭配乔木、灌木、地被等植被,形成形态各异、色彩丰富、层次错落的绿色长廊。为增加分车带景观效果,可辅以园林设计中的各类小品,如置石、雕塑等,达到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相结合的景观效果。

交叉路口、交通岛绿化设计。(1)交叉路口。道路交叉口的绿化主要功能是满足车辆正常通过。绿化设计上必须保留出一定的安全视距,使行人、车辆能及时看清周边环境的变化,作出及时的反应。根据两条相交道路的等级状况,测算出相应的停车视距,并绘制视距三角形。在视距三角形内,不能有阻碍视线的物体,因此在道路绿化设计上应取消较高植物的栽植,如因特殊需要,可在道路交口附近设置可移动的种植箱,既能美化道路,亦可避免遮挡安全视距。(2)交通岛绿化。交通岛的绿化设计应结合交通组织,引导行车方向、维护交通安全。一般交通岛绿地应设计成封闭式绿地。通过在交通岛周边的合理种植,可以强化交通岛外缘的线形,对诱导驾驶人员的行车视线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雪天、雾天等环境恶劣的条件下弥补交通标示的不足。交通岛绿地应保持各路口之间的行车视线通透,沿交通岛内侧道路绕行的车辆,在其行车视距范围内,驾乘人员视线可以通过交通岛边缘,诱导行车方向。

4 路侧绿带绿化设计。道路绿带是指在道路的侧方,布设在人行道边缘至道路红线之间的绿带,道路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道路环境的特殊,路侧绿带的植物选择既要考虑植物对光、水分、土壤、温度的要求,又要满足美观和功能的需求。路侧绿地的宽度不一,并与周边环境的用地性质关系紧密,因此在植物配置上应注重植物的造型、色彩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如下图:

三 城市道路绿化施工和养护管理

1. 道路绿化种植土的质量决定着道路绿化的效果。在道路施工过程中, 产生许多混凝土、沥青、二灰等建筑垃圾, 大部分由道路施工单位运走, 但还是有少量的残留物留在绿化带中, 若不清运走, 直接影响树木的生长。因此, 清理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劣质土壤, 是绿化施工第一道工序, 要清运劣质土壤, 回填适合树木生长的种植土。为了增加土壤的肥力, 在回填土中, 掺入草木灰和稻壳, 并施入饼肥或有机肥作基肥, 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肥力; 并用悬耕机细耙土壤, 使土壤充分拌匀, 提高土壤的肥力, 有利于树木生长。

2. 强化栽植技术规范要求。道路绿化本身立地条件差, 除了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外, 按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栽植, 也是保证树木正常生长的重要一环。首先, 树穴的规格要根据树木土球的大小决定, 不能挖太小, 否则树木的根系难以扎下去;对于较大乔木的栽植穴规格, 若地下水位高, 要挖深一点, 然后放一些瓦块、粗沙, 做成透水层, 便于透水, 这样乔木栽植后根系不宜腐烂, 树木成活率较高;对于一些地被物的栽植, 要均匀合理, 浇水后要夯实与土壤紧密粘连, 保证成活。其次, 要加强遮荫措施, 可用遮阳网进行遮盖, 避免阳光直射灼伤植物; 对于一些高大乔木除了按技术规范要求栽植外, 为了防止风吹歪倒, 还需用木桩打支撑。

3. 做好养管工作是保证景观效果的关键。道路绿化树苗栽植完成后, 养管工作是关键。首先, 必须浇透定根水, 适度修剪、整形、打支撑, 做好防护措施, 防止行人横穿践踏树苗。重点放在平时的养护管理上, 生长季节杂草长势特别快, 为了防止杂草与树苗争夺养分, 必需勤除杂草。其次, 做好抗旱浇水保苗工作, 防止树木花草灼伤、水分蒸发而死亡。第三, 养管工作必须要勤、要细, 树冠的整形修剪、疏枝、抹芽、中耕、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环节缺一不可, 对缺株、死株适时进行补植。冬季, 为了防止雪压和霜冻, 要及时清理树上的积雪和冰冻, 维护好道路绿化景观整体美感。养护管理只有实行长效管理、精细管理、制度管理, 才能使道路绿化出精品, 才能保证道路绿化景观效果达到预期的目的。

四 总结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和施工养管工作是城市整体绿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加强和提高道路绿化设计、施工、养管水平,才能使道路绿化真正成为展示城市绿化水平和形象的重要窗口。

参考文献

[1]杨丽君.创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思路的探讨[J].工程与建设,2009

园林景观道路设计范文6

【关键词】城市园林;园林道路;功能;合理设计布局

在城市园林中,众多景观是由一条条园路连接起来的。园路以一定的形式贯穿于整个园林,其形成的交通网,不仅是划分和联系不同景点的纽带,更作为造景要素与其它要素共同构成了园林的美丽景观。下面就对园林道路如何进行合理设计布局展开深入探讨。

1.城市园林道路的功能

园林道路那蜿蜒起伏的曲线,精美的图安生,以及丰富的寓意均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其在园林景观营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归纳起来,园林道路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划分和组织园林空间的功能

在园林中,园路能够起到划分和组织空间的重要作用。看似零散的不同景点,是以园路为纽带,通过有意识的引导性质的布局,使园内景观有层次、有节奏地展开,使游人充分感受到园林的艺术之美。通过园路的线性、轮廓、图案等的变化,暗示空间性质、景观特点的转换以及活动形式的改变,从而起到组织空间的作用。同时又通过园路把各种不同的景区联系成一个整体,并深入到各个景区和景点。园路通过色彩、质感、图案、尺度、组织方式等的变换,不仅是划分空间、界定范围的重要手段,也是空间联系和过渡的重要方法。

1.2园林道路是重要的交通渠道

园林道路的最基本职能是交通,负责提供合理舒适的游览路线,引导游客们观赏景点。园林景点间的联系是依托园路进行的,园路能给游人以方向感,通过园路的引导游客可以到达各个游赏空间。沿园路行进,游人获得的是动态的连续风景画面,并利用花、树、山、石等造景要素为诱导,使各种景色或逐渐接近或戏剧性地突然出现,是吸引游客不断前进,并获得满足和愉悦感受的重要途径。从园路看到景点的距离是最佳审美间距,而其方位则是观景的最有利、最合理方位。园路把所有的景点都控制在游路网的有效欣赏范围之内,既不重复,也不遗漏,使游人在循序渐进的观赏中,领会不同景点的形式美,并随着景区意境的上升和变化,产生相呼应的审美感受。可以说,园路本身就是一个极好的导游。

1.3为园林的安全提供保障

园林道路保障着园林的安全。首先园林道路可以借助本身或地渠进行排水;其次园林道路可以保护园林的完好。园林道路引导着游人游览园林内部的景点。游人在观赏时不会破坏景观,只需在园林道路的指引下就能欣赏到美丽的园林景观。因此,合理科学的园林道路对园林的安全起着一定的保障作用。

1.4为游人提供休憩活动的场所

园林内的园路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或高低跌落,或平直如线,或曲折幽静,或雅致怡人。在建筑小品周围、花坛、水旁、树下等处,园路可通过其材料、质地和图案的变化扩展为广场、游人提供休憩和活动的场所。如在卵石园路边配以山石、植物、石桌、石凳等硬质景观,就可构建一个独特的园林小品来供人们欣赏和休憩。

2.城市园林道路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在城市园林道路的规划设计中应当遵循下面基本原则,才能使园林发挥更佳的功能。

2.1实用性原则

城市园林道路的基本功能是组织游人在园林中游览活动,因此园林中每一个景区和每一个景点都要有园路加以联系。园路中的主路和次路要有明显的导游性,园路设计要能够自然而然地引导游人按照预定路线有顺序的进行游览。园林主路设计尽量呈环行路,游人从任何一点出发都能遍游全园,不走回头路。疏密应适度,园路的疏密度应考虑园林的规模和性质,但通常应占园林总体面积的5~25%为宜。

2.2耐用性原则

景观园路在设计中,不能只重视面层的设计,同时要考虑路基、基层等的承重要求,尽量避免一条铺装很美的园路,没有使用多长时间就变得坎坷不平,破烂不堪,不仅失去了使用价值,而且对整体景观也造成了破坏。

2.3有利于景观营造原则

景观园路路面设计在满通要求和结构耐久的基础上,应充分考虑与地形、植物、山石及建筑的结合造景。园路要与这些造园要素统一协调。另外,园路路面形式还要与园林的风格相协调。自然式园林的园路路面应具有流畅的自然美,无论从形式与花纹上都应尽量避免过于规整;规格式园林的平地直路,应尽量追求有节律、有规律、整齐的景观效果。

3.园林道路的基本布局

西方园林追求形式美、建筑美,园路笔直宽大,轴线对称,成为“规则式”景园。而中国园林多以山水为中心,园林也多采用具含蓄、自然的布局,但在寺庙园林或纪念性园林中,多采用规则式布局。所以园路的布局要做到萦迂回环,曲径通幽,以“自然式”景园为特点。园路要随地形和景物而曲折起伏,若隐若现,“路因景曲,境因曲深”,造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趣,以丰富景观,延长游览路线,增加层次景深,活跃空间气氛。也就是园路的曲折要有一定的目的,随“意”而曲,曲得其所,如:在自然式水池岸布路与宜随池而曲,略有凹凸变化;山坡路宜盘旋环绕而上;两土丘之间沿丘脚的相接线弯曲布置;为逾越石山、花丛等障景而曲;符合传统“曲径通幽”的要求而曲。最忌弯曲时角度相同,在短距离内曲得太多以及走投无路的曲。

4.园路道路规划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环节

4.1园路需有主次之别

园路应有和它交通量相适应的宽度。园路铺装应结合园路使用特点,从材料、质地、图案、尺寸、色彩、纹样等方面做到主次有别,既丰富园景,又可提醒或暗示游客空间的转换。由于游览的特殊需要,园林中还有一些特殊道路,如步石、汀步、休息岛、台阶、蹬道、园桥等,可根据游赏功能的需要,灵活布置。

4.2园路曲折迂回要有明确目的

自然式园林道路应避免采用单心半径曲线,而采用复心曲线,这样可以形成各种生动活泼的空间。同时,应注意,自然式园路的曲折设计,应当是合情合理的。这种变化有时是地形、地物的要求,如遇到水面、建筑、石块、树丛、山丘等需绕行;有时为了减缓坡度盘旋而上;有时为了组织风景,延长游览路线,增加层次等。

5.结语

园路作为与游人接触最多的园林空间,其规划设计水平如何对园林景观的优劣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规划设计园林道路时,应根据园路的级别、性质以及园路所在园林景区特点进行合理造景,从而营造出景观优美、步移景异的园路景观空间。 [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