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专业技术总结范例6篇

园林专业技术总结

园林专业技术总结范文1

一、XX年8月我到北京xxx公司参加工作,曾经参与了xxxx园屋顶及庭院绿化、xxxx小区d1-d8楼云式屋顶的绿化工程、xxxxx小区屋顶庭院及下沉小院

1. 屋顶花园工程

1.1 施工计划,我参与了屋顶绿化和庭前小院工程.的施工,山水文园一期工程共九栋六层建筑,室外大墙已经装修完毕,并且大部分为玻璃装饰或者落地窗,所以无法用卷扬机工作,否则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全部用人工将材料运送到屋顶。增加了成本,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和工期进度,做好合理的施工安排是非常必要的。

1.2 施工工艺,屋顶的现场情况是与室内地坪相差60公分,当然防水的上卷高度也符合做屋顶花园的要求。但是屋顶花园的草坪、花卉的面积多些,如果全部铺轻介质没有必要,并且会提高造价成本,所以我们通过研究,制定了一个符合实际情况和降低造价成本的施工方案。首先在整个屋顶平面和立面铺设隔根层,立面上卷高度要超过种植轻基质平面5公分,然后在隔根层上铺设30公分高的轻质陶粒砖,其中种植灌木和小乔木的位置下方不铺设保证足够的土壤厚度,另外有需要修筑园路或汀步的地方要砌到相应高度,保证面层比种植面稍高。然后再在陶粒砖基础上铺设硬质塑料排水板,再在排水板上粘贴无纺布作为过滤层,防止轻基质流失。最后再铺设轻基质,铺设完成后浇水让轻基质下沉,整平再种植。

1.3 轻基质,轻基质是我公司自行研制的xxxxx基质,它的特点质量轻、蓄水能力强、土质肥沃等优点,主要配制有蛭石、壤土、松树有机质(锯末、松叶、树皮等)、膨化鸡粪等按照1:1:2.5:0.5比例进行配制。

1.4 在郦城小区的屋顶绿化工程,d1-d8的楼层是由日本著名设计师设计,屋顶为云式波浪式屋顶,远看就像飘在空中的云彩,可是屋顶的坡面达70度,对屋顶绿化施工造成了不小的难度,为此我们向甲方建议,在屋顶施工时坡度较大处预留与地面平行的多排钢筋,高300,行距1000,间距800.。然后用排水板拦挡基质,其余做法基本相同。

2. 下沉小院工程

2.1基础墙的拆除、破碎、粘钢加固

在xxxxx工程中,有一项是下沉小院单项工程,小区为回迁房改造工程,要在a户型和d户型做下沉小院,须用水钻拆除地下室的部分基础墙,然后用液压钳对钢筋混凝土进行破碎,为确保结构的承重问题必须要对拆除的基础墙进行粘钢加固,首先将水钻拆除面剔凿、打磨平整,在打孔、植化学锚栓,然后用丙酮擦出粉末,待干后用石英砂环氧树脂砂浆填补有较大缺口的平面,接下来将裁好的钢板粘接面打磨去锈,再用jn建筑结构胶粘接,涂抹均匀,切忌空鼓现象。

2.2抗渗钢筋混凝土工程及排水工程

为保证下沉小院干燥,此工程采用c25、p6抗渗混凝土,挡土墙与主体的相接处开细槽加遇水膨胀胶带。在下沉小院的一角最好是在楼梯的下做一个积水坑,安装自动提升泵排水到小区的雨水井中,参照国家标准规范图集。

二、XX年7月至今在xxxxxx集团参加工作,门头沟区潭柘寺xxxxx采石场生态恢复工程.

1.新工艺---格宾工程在山体绿化中的应用

园林专业技术总结范文2

【关键词】2.5+0.5 园林专业 模块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014-02

一、“2.5+0.5”学制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及国家加强现代职业教育立交桥体系建设的需要,中等专业学校学制将由原先“2+1”模式转变为“2.5+0.5”模式,即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为2.5年,在企业顶岗实习时间为0.5年。

1.“2.5+0.5”学制的实践

2013年江苏、广西等省份开始在中等职业教育实行“2.5+0.5”学制分段模式的改革,学生在校时间由原来2年延长到2.5年,在企业顶岗实习比原来缩短了0.5年的时间。改革后学生的校外实习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一学期,这就要求学校创新管理思路,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学校期间的5个学期进行教学改革,正是通过学校的管理教育弥补学生0.5年的企事业单位顶岗实习时间的空缺,让学生提前适应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内容,与企事业单位节奏合拍,缩短学生与企事业单位的磨合期。江苏、广西等省份的实践证明,“2.5+0.5”学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贵州省林业学校园林技术专业“2.5+0.5”学制的实施

2015年秋季,贵州省林业学校园林专业作为试点专业,在2013级园林专业2个班级开始执行“2.5+0.5”教学模式。

园林技术专业在新的教学标准下,基本学制为“2.5+0.5”模式,即今后的园林技术专业学生在校内的学习时间达到2.5年,走上顶岗实习、实训的时间应缩减到0.5年。新的园林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在基本学制发生变化后,教学时间安排、培养目标、人才规格、主要连接专业、课程结构设置要求、职业范围、教学实施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均会发生变化。

二、 模块化教学

模块化教学法(MTM)是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方面应用广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而在基础教育方面,该教学模式正在应用和推广。

园林技术专业学生在第5学期开始进行模块化教学,对新学制进行初步探索。

三、制定模块化教学计划

第5学期由原先计划的顶岗实习改为模块化教学。通过社会调研和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了更加接近学生学习实际,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制定了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校园木本园林植物电子图鉴、校园草本园林植物电子图鉴、GIS(地理信息系统)、测量仪器的使用、园林手绘、林业工程招投标概要和园林设计与施工等8个教学模块,安排8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模块化教学。

1.模块化教学内容的设置

一个学期进行18个星期的教学,根据模块相互之间具有衔接和延续性的特点,针对性安排教学模块的教学顺序,安排如下(表1):

2.教学模块一体化

以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和园林设计与施工为核心模块,其他模块围绕着这2个核心模块服务。形成2个一体化的模块群(见图1):

3. 设置园林专业主打模块

“园林设计与施工”模块

园林设计与施工是整个园林工程中投入最多、技术最复杂的环节,因为园林设计与施工模块涉及的图纸设计、栽植技术、植物管护等,牵涉到园林景观效果。每年毕业生就业,对于在园林设计与施工这块做到好的学生,深受园林绿化企业的欢迎。“园林设计与施工”模块作为园林技术专业模块化教学的重头戏,安排在适合于施工季节的学期期末阶段进行教学。

4.设置跨专业选修模块

(1)“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模块

2015年贵州省全省范围内开展第四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大量需要具有林业知识的职业人才。学生通过该模块的学习,在下一个学期即可参加项目的顶岗实习。对园林专业的学生跨专业选修现代林业技术的专业课程,拓宽了园林专业学生就业面。

通过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在校园和校园周边地区进行实地区划、调查、资源统计分析,让学生初步掌握二类调查的方法与步骤,在实习顶岗区间便可以在林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二类调查工作。

(2)“GIS(地理信息系统)”模块

农林类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中会经常使用到GIS(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y(GIS)在林业资源管理与动态检测、林业专题图编制、森林经验与林业工程规划、森林病虫害管理、森林防火、林业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以及林业其他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实用、技术含量高的学科,通过模块化教学,引领学生入门。

四、精心编写授课计划

指导教师在编写授课计划之前,与学生探讨教学内容,根据近2年学习过的相关理论课程,确定各模块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指导教师在制定授课计划的时候,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内容,偏重于学生技能的提高。

五、组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色教学

现代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清楚地告诉我们,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和参与的多少。学生参与意识是决定教学效果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积极创造条件,形成“参与式”教学。以“制作校园草本植物电子图册”和“园林设计与施工”2个模块为例:

1. 特色之一:“制作校@草本植物电子图册”模块教学

教师指导学生制作园林植物卡片(见图2),然后汇编成图册:

教师先用图片讲解某种园林植物的识别要点以及园林用途,学生通过在校园内寻找该种园林植物,进行拍照,填写识别要点及园林用途,最后在微机上把所有植物照片汇总成图册。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特别深刻、特别扎实。

2. 特色之二:“园林设计与施工”模块教学

虽然《园林设计与施工》作为一门课程,有理论授课也有实践授课,但作为教学模块,更侧重于实际技能的提高。学生在其他模块学完后再学习该模块,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园林设计与施工这一模块。

教师在校园内划出一块区域(比如几块草坪和几条道路),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规划设计。根据学生的作品,指导教师对优缺点进行点评,提出缺点的解决办法。最后以把设计最好的作品,经过优化后,在校园进行施工实践。

指导教师在模块化教学中,手把手交学生绘图、示范园林植物的栽植与管护,最后在形成植物景观的时候进行点评与总结。

六、组织教学评价

1.学生填写教学日志并对教师教学水平进行评价

学生在教学日志中填写学习内容,填写学生的考勤,是学生学习成绩评定的依据之一,也让学生在学习中互相监督。每个模块化教学结束后,由学校教务科与组织学生对指导教师进行一次评价,学生对指导教师的教学提出意见和建议。

2.教师填写工作日志撰写总结

教师在工作日志中填写教学内容,学生考勤,每周工作自我评鉴,便于教师在模块化教学中更好地总结经验。模块结束后,指导教师要撰写教学工作总结,并对不足之处提出改正意见。

3.教务科对师生评价进行总结

教学督导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进行听课和评课,学期结束后,根据收集到的评价资料,对模块化教学提出,进行阶段总结。

根据学生对教师授课水平的反馈意见,以及教师分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务科制定整改措施并认真落实。

七、模块化教学管理

1. 撰写模块化教学总结

在学期结束后,根据指导教师的教学总结,学生的反馈意见,教学督导的意见与建议,由教务科总结模块化教学经验,对做得好的方面进行推广,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2. 编写模块化教学校本教材

根据指导教师编写的教案进行汇编,装订成册,成为今后园林技术专业模块化教学的校本教材。通过今后模块化教学不断的探索,对校本教材进行不断的完善,从而摸索出一套适合于本校各专业的模块化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陈志峰.中职学校“2.5+0.5”学制分段后实施班级企业化管理必要性探析[J].新课程研究,2015(03).

园林专业技术总结范文3

为认真贯彻建设部《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标准》(建城[2007]27号),根据广东省建设厅办公室《关于城市园林绿化二级企业资质就位换证的通知》(粤建办办函[20*]189号)的要求,我局决定开展全市城市园林绿化三级企业资质就位换证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就位换证范围

本市城市园林绿化三级企业

二、就位换证时间、方式

就位换证工作将于20*年12月31日前完成。本次就位换证工作采用网上呈报及书面呈报相结合的方式。所有申报就位的企业必须向市建设局窗口提交书面资料,同时登录广东省建设信息网的“网上办事(首页)—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核准—在线申报”。

在本次资质就位工作完成前,企业持有的旧版资质证书仍可继续使用。20*年1月1日后,旧的三级资质证书均停止使用并作废。

三、就位换证的其他要求

(一)各申报企业按要求领取系统身份认证锁(粤建U卡)。粤建U卡的领取详见广东省建设厅办公室《关于城市园林绿化二级企业资质就位换证的通知》

(二)资质就位期间,每个企业只能申报一次。企业逾期申报将不予受理,视为自动放弃资质就位资格。

四、城市园林绿化三级企业标准

1、注册资金200万元以上。

2、企业经理具有2年以上的从事园林绿化经营管理工作的资历或具有园林绿化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企业总工程师具有园林绿化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总会计师、经济师具有初级以上技术职称。

3、园林绿化专业人员以及工程、管理、经济等相关专业类的专职管理和技术人员不少于12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不少于8人,其中园林专业中级职称人员不少于3人,建筑工程师1人。

4、企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工人10人以上,其中高级专业技术工人3人以上。

五、办理城市园林绿化三级就位资料

1、园林绿化企业资质申请表一式三份及电子文件一份;

2、企业工商登记的营业执照、验资证明和企业章程;

3、企业原资质证书正、副本与经营手册;

4、企业法定代表人和企业技术、财务、经营负责人的任职文件、职称证书、身份证、参加社保的证明单;

5、企业资质申请表中所列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人员的由人事部门或人事部门认可的部门颁发的职称证书、相关专业的毕业证书、身份证、劳动合同、参加社保的证明单(若参加社保的证明单为公司人员社保汇总清单,请分别给予标识);上述四项资料需按《园林绿化企业资质申请表》的人员次序依序整理。

园林专业技术总结范文4

【关键词】园林;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人才培养

现代化城市的发展的进程越来越快,园林的建设也在城市发展的过程当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针对目前的园林事业的发展势头,做好其中人力资源的管理这一重要环节,将能够对园林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产生更大的推动力,从而为我国的城市建设起到重要的作用。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对相关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在园林事业发展中起到借鉴作用。

1.当前园林事业发展中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人的因素,人力资源的管理是一切工作首当其冲的关键问题。虽然,在近些年,我国的园林事业在迅猛发展,但是人力资源的管理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我们采用切实可行的办法来解决。

1.1人力资源的发展与培养机制不够健全

人力资源的发展与培养机制不健全是制约园林建设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园林建设目前的发展态势较好,城市园林体系中迅速建立起来的公园、广场、道路的绿化和管理需要大量的人才来进行管理,如果人力资源的发展与培养机制不够健全,将限制园林的发展。就目前而言,园林建设的发展过于迅猛,人才总量却非常不足,培养和储备不能跟进,这就导致了很多地方园林管理出现一定的混乱和缺位,不利于长期的良性的发展。同时,由于人才的培养体制不够健全,引进人才的计划不够完善,对现有职工技术水平以及理论水平的培训机制不够健全,这就造成了人才的缺失。

1.2缺乏激励和考评机制,难以调动积极性

要做好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使用合理的办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使园林事业更好的发展和建设。目前,园林事业的从业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较低,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缺乏合理的激励和考评机制造成的。员工干好干坏一个样,自然也就失去了干工作的动力和追求。虽然随着园林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单位意识到了激励和考评机制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运用和操作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急需下一步工作中采取合理的方法进行解决。

1.3人员结构和配置不够合理

当前园林事业单位人才结构和组成还不尽合理,很难配合园林事业的发展,这主要的表现在中级层次的人才较多,而园林管理所急需的是高层次的技术、管理、科研和开发的人才,特别是一些高等级的技术人才,能够将园林的设计,施工的管理等方面进行管理的人才极端的缺乏,这些都使园林事业的发展进入了瓶颈。此外,在管理上还存在着重工程技术人员,轻管理专业人员的倾向,殊不知,只有管理到位,才能使工程技术力量发挥最大的效能。同时,一些部门还存在着人员配置不合理、甚至浪费的情况,很多专业技术人员没有在自己应当存在的岗位上发挥作用,这就使得没有人尽其用。总之,目前的园林事业的发展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急需我们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进行解决。

2.园林事业的发展对人力资源队伍管理的要求和对策

针对目前园林事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相关部门、单位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案,保证人才队伍的建设以良好的管理体制吸引优秀的人才,保障园林事业的快速稳步发展,进一步加强城市建设。

2.1优化人力资源发展和培养的机制

园林工作是一项多元化、多层次的建设事业,对人才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优化人力资源发展和培养机制成为了重中之重,一方面,要做好在职职工的管理工作,让每个人在其位、谋其政,能够充分掌握自己的专业技术。另一方面,要做好员工的培训,首先,是专业技术层面上的培训,以加强他们在园林设计和施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其次,是责任心和荣誉感的教育,让员工产生一种强烈的荣誉心和归属感,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他们更好的服务园林事业。

2.2采用切实可行的激励制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园林单位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激励和奖惩机制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目前,由于园林事业的工作面比较广,具体工作比较复杂,很多人身兼数职,而有些员工由于能力不强承担不了自己的工作,这就造成了有的干的多,有的干的少,但由于事业的特殊性,待遇上是没有太大的差别的,这就造成了在员工的内心中产生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想法,这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大忌。所以,园林单位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奖惩机制,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将优秀的员工选并进行奖励,在员工中形成良性的发展常态。

2.3园林工作是一项多层次、多元化的建设事业

对人员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所需的人才队伍也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当前园林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重中之重就是要优化人员的结构,形成人尽其力,物尽其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良好态势。首先,在组织管理层面,必须有一个擅长管理并且有丰富管理经验的领导,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并且有专业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园林工作的管理。其次,是专业技术层,专业技术层对园林事业单位中具体工作的理论操作水平和技术标准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园林事业的发展要求该层次的职工应该具有专业技能、操作技能及相应的管理基础,并具有在实践中指导一线操作层职工的能力。最后,是一线操作层,也是园林管理和建设的重点,起到决定性作用,要求职工具有能够准确理解并掌握各项绿化工作的技术,还要有从事一线劳动的身体素质。

3.结语

总而言之,园林事业的发展中,人力资源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园林的建设和稳定。我们要做好人力资源发展和培养的机制的建立健全,使每一个员工都能够掌握自己岗位的专业技能,同时,要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人尽其力,物尽其用,发挥每一名员工的专长,使每个在岗职工的待遇享受做到名副其实。对表现优异的员工要进行奖励和表彰。最后要优化人员结构,使园林的管理更加稳定高效的运转。

作者:苏学琴 单位:甘肃省白银市园林管理局

参考文献:

[1]张志军.园林事业发展中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415:71-72.

[2]易晓燕.浅谈园林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429:89-90.

园林专业技术总结范文5

摘要: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在《园林植物保护》课程改革后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从该课程改革的理念与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和学生成绩新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具体阐述了课程改革的实施情况。同时,对课程改革中的几点启示也作了说明。

关键词:高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园林植物保护;课程改革

《园林植物保护》相关课程的教学成果直接影响到园林技术专业学生在工作岗位上从事工作的能力,而目前国内很多开设园林技术专业的院校在课程体系构建、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成绩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改革与发展均滞后于社会对该专业高技能人才的能力需求。笔者在借鉴相关院校园林技术专业《园林植物保护》课程体系和课程改革成果的基础上,通过三年的课程改革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改革成效。

课程的地位、作用及课程目标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标准的出台,各地争相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农村生活城镇化、城镇生活园林化日渐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和现实,园林绿化事业蒸蒸日上,社会对高素质园林技术专业人才的需要十分迫切。

园林技术专业主要涵盖四个职业岗位群,分别是园林设计、园林施工、园林植物养护和园林植物生产经营。在这四个岗位群中,园林植物保护技术都是必不可少的专业技能。如果没有植物保护介入,在园林设计中就可能忽略植物的生理特性,在设计中误用植物,在园林绿化施工中就会有劣质的虫源木、病源木混入,由此将对绿地环境和植物生长产生不利的影响。

因此,在这两个从业岗位中,只有全面领会“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才能使园林绿地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在后两个岗位中,植物保护技术则是核心的职业技能,技能的掌握与否直接影响到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因此,园林植物保护应覆盖园林绿化的全过程。

园林植物保护课程是园林技术专业实践性较强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具有应用性、实践性、季节性、地域性强的特点。本课程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以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园林植物保护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必需的职业素养。在专业技能上,要求学生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能力:能够对病虫草害进行田间识别和室内鉴定,能够对病虫草害进行调查和预测预报,能够依据调查和鉴定的结果制定合理的防治方案,能够合理运用药剂和器械实施防治,能够分析防治效果并总结经验。在职业素养上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及社会责任感和安全生产意识。

课程改革的理念与思路

《园林植物保护》课程的改革是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按照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要求,在与行业企业专家、生产一线技术人员共同对职业岗位和生产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开发与设计基于生产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与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的专业课程。

课程改革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课程开发思路,以能力为本位,围绕基本能力确定教学内容;以技能为主体,依据岗位技能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及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将理论知识贯穿到技能中去,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以不同季节发生的典型病虫草害为主线确定教学内容的顺序;根据生产过程安排教学活动。

教学内容改革

由于园林植物病虫草害的种类繁多,不同地区、不同年份、不同季节、不同环境、不同园林植物种类发生及为害的情况不同,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也各有差异,需要根据课程教学目标,结合生产实际有针对性地选取教学内容,通过对本地典型病虫草害的识别鉴定、调查预测、防治实践及总结,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们将教学内容分为病虫草害田间识别和室内鉴定、病虫草害调查和预测预报、防治方案制定与实施、药剂和器械运用等4个教学项目、24个工作任务。课程教学内容设计详见表1。

由表1可知,课程教学内容不以任务罗列次序为顺序,而是以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发生的典型病虫草害为主线确定顺序,教学任务则是根据生产过程中的工作任务来安排的。

以库尔勒市为例,2月中旬至4月上旬是对食叶害虫春尺蠖各虫态观察和防治的有利时期,在这期间依次实施项目1之任务1,项目2之任务1,项目3之任务1,项目4之任务1和5。4月下旬至5月中、下旬是吸汁害虫枣球蜡蚧观察防治的最佳时机,这一阶段将依次实施项目1之任务2,项目2之任务2,项目3之任务2。

每一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生都要反复训练识别、调查和预测预报、综合防治和药械等农药使用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技能,这些重复并不是并列、平行的关系,而是呈阶梯式的递进,由此,学生的专业知识容量在逐步增加,技能在逐渐娴熟,观察问题更加敏锐,分析问题更有针对性,综合防治效果也日趋完善。

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一)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应用

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适应职业岗位的工作能力,在真实或模拟的环境下完成学习性工作任务,实现与工作岗位对接。因此,改革后的课程同时为学生提供了技能操作、生产实践、反思总结、评价反馈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项目教学的整个过程分六个阶段进行:明确任务,获取信息制定计划作出决定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评定反馈。

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理论与实践的界限,以真实工作情境中典型的职业生产任务组织教学内容,学习目标紧紧围绕技能训练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需求,使理论教学融入实践技能训练之中,实现了理论与实践在空间上的结合。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侧重于实践,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地获得知识和技能。

(二)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

本课程教学方法的应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为原则,融“教、学、做”于一体,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在具体组织教学时,可灵活采用现场教学、演示教学、实验观察教学、实训教学、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和讨论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下面以四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为例。

现场教学法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带领学生深入生产现场观察病虫为害的真实情景,并在现场实施防治,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培养职业能力,同时也得到职业氛围的熏陶,以求实现“能力为本”的培养目标。

转贴于

演示教学法针对园林植物病虫害种类繁多的特点,为在有限的时间内传授较多的知识,教师可利用实物及图片资料进行演示,达到直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充分掌握病害的症状特点、虫害的危害状以及害虫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同时,对因教学场所、设备条件、资金等条件限制而无法实施的项目任务,可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防治实例,模拟教学情境,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分析法对于受条件限制无法实际操作的项目任务,可结合生产中的典型案例,通过案例分析,提出生产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讨论分析法在课程教学进行中让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完成各项目的学习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每个工作任务学习目标的完成,进行讨论和分析,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同时,教师及时地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要求。小组合作方式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相互交流沟通的能力,为学生将来更快、更好地适应职业环境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运用电子课件、电子教案、专业教学软件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组织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通过大量的真实案例、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的展示,使学生能够更为直观地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同时通过校园网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库,搭建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使学生能够通过平台浏览该专业的教学信息,了解最新的专业技术发展动态。

学生成绩评价新体系的构建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必须以构建科学合理的成绩评价体系来保障。学生的课程成绩评价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过程性考核,以考勤、平时表现、每一次任务的完成情况及每一个项目的考核结果作为过程性考核的成绩,占总成绩的70%;二是课程的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主要是系统地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理论考试内容以生产中常见的事例分析题为主,学生必须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以此检验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即:总成绩=∑n个项目任务的成绩×70%+期末考试成绩×30%。

课程改革中的几点启示

(一)施加压力,提高学习主动性

在教学改革之初有一定的阻力,因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习惯了以理论为本的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在项目任务下达之初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力和知识目标难以达到。但是,当一个具体的任务完成并且各组及组内成员的过程性考核成绩有了显著差异时,学生就有了压力和动力。

2008级、2009级园林技术专业的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完成了教师下达的学习任务,还主动采集制作病虫标本、饲养昆虫观察生活史,大部分学生搜集、整理和加工资料的能力都有了显著提高,责任心和团队合作意识得到了加强。在完成授课任务时,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不需要考前强化记忆的基础上迅速地说出常见病虫草害的关键防治措施,在浓厚的学习兴趣的带动下,部分学生主动联系相关企业,并利用课余时间从事相关工作。

(二)因时、因地制宜开展教学

《园林植物保护》课程教学可充分利用校园内及校园周边的花草树木,仅需少量的经费即可开展教学,不受实训条件和场地的制约,这是工业及其他涉农专业所不具备的便利条件。

(三)讨论分析法:部分限制条件

笔者曾尝试以各类典型的病虫草害的调查、识别与综合防治为教学项目,通过有限时段的学习,学生虽然熟练掌握了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知识的迁移性却受到了限制,专业发展的后劲略显不足。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马国胜.高职院校《园林植物保护》教学现状与课程改革[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1323-11324.

[3]刘兴元.《园林植物保护》课模块教学设计与实施[J].职业教育研究,2008,(11):156-157.

园林专业技术总结范文6

据了解,当下我国园林施工队伍的结构普遍较为单一,大多数情况下,园林建设被理解成一般的工程建设,自认为园林的施工不过是种树铺草而已。基于其相当可观的利润,导致很多素质不是很高的施工队伍纷纷涌入园林工程建设的行业,由于其无法充分理解园林绿化工程的整体设计意图,即使在项目施工中邀请一些园林工程建设方面的专家加入,也不能做好各方面的统一协调工作,进而造成工程管理中缺乏整体全局意识,甚至导致施工漏洞的出现。一项工程的实施以及整体的建设效果,离不开设计人员的配合和督促。园林工程的整体进度过程中需要通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以及施工单位进行严格的设计交底工作与图纸会审工作,以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但目前许多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都没有意识到这一方面的工作,园林施工的设计人员不能经常去施工现场,对现场的施工无法做到第一时间发现并及时修正,加之施工人员水平的参差不齐,无法正确理解设计师的意图,以致会凭借自己的经验私自修改原来的设计,导致工程质量无法得到很好的保证。

2针对工程中产生的问题采取的对策

2.1构建监理制度,加强质量保障构建园林绿化工程的监理制度,目的是更好服务于业主,也是对工程建设施工方的负责。在园林施工管理体系中,需要具备一套完善的监理体系。在施工前,园林施工单位需协调好各个单位部门的关系,对潜在的安全问题进行排查,制定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确保在施工过程当中最大限度降低安全风险,工程顺利的进行,以达到园林工程整体景观的最佳效果。2.2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专业水准园林工程管理过程中,离不开专业的理论知识,目前我国园林工程中缺少专业的施工人员、技术人员,为了加强理论基础的建设,培养专业的园林工程人员十分必要。在成功的园林工程建设案例中总结经验,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和看法,力求创新。理论的加强能够塑造更全面的、专业的园林工程人才,提高园林施工队伍的整体安全意识,保证工程的质量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创造更大的价值。2.3培养专业人员培养园林工程管理专业技术人员是我国园林工程发展建设的前提。据统计,目前各工程研究部门频频出现各类工程证件到处挂靠的现象,严重扰乱市场的正常秩序。园林工程公司应培养自己企业专业的技术人员,无论是前期检测考察部门,还是中期实施建设部门,都需要技术过硬,专业过强的人士。在创造利益的同时,要经常进行理论知识的补充,力求与时俱进。一个专业的园林团队,能够打造出一个专业的园林企业,能够创造不可估量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