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复习计划范例6篇

历史复习计划

历史复习计划范文1

一、复习目标

1.掌握并熟记历史基础知识,准确再认和再现重要历史事实。2.通过历史现象初步理解一些历史基本概念和观点。3.初步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分析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

二、复习时间及进程安排

17周1——14课2课时

18周15——23课2课时

19周综合复习检测题2课时

三、复习措施

教师认真钻研教材与大纲,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仔细分析学生学情,研究学科特点,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复习效率;科学严格地对学生进行复习方法指导,使之保管好每份复习资料;科学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考试方法指导,使之灵活准确地使用好教材和各种资料;对全体学生做好复习动员工作,使学生充分认识复习好历史的重要性,并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投身到复习迎考中去;复习力求精要,减少繁重知识,降低能力要求,不过于挖深拓宽,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影响其它学科的正常开展,努力做到短时间、高效率。临近考试,如何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我认为,要制定周密的复习计划,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能让复习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它是完成复习内容,提高历史质量的保证。为此,我制定如下复习计划:

第一,复习课本,夯实基础。往年的考试题告诉我们学好课本的重要性:在复习时必须深钻教材,复习时要做到细、广、不留下任何知识死角。所以,我计划用三节课带领学生复习课本,复习完毕,及时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夯实基础。因为即使是能力型试题也要以基础知识为依托。教会学生一些记忆知识的方法。如用历史表格整理知识、系统法、把历史知识用点、线、面串成网络使之成为一个整体,用图示,比较等方法来复习掌握基础知识。现在通行的是专题式教材,所以我更多的使用归类复习,对同类知识进行必要的归纳、总结,使之条理化。

第二,复习新课堂。这一阶段,重点是进行强化练习,消化课本知识点。我主要用2节课左右的时间来完成。

第三,综合训练,讲、练、评结合,提高能力。具体做法是:从往年考卷、网上资料中精选几份进行训练,或自编模拟试卷,设计的题目由典型性、针对性到层次性和时代性,并注意试题的灵活性。因为时间关系,和学生一起完成,做题过程中及时指出学生掌握知识和审题解题及书面语言等存在盲点和误区。要查漏补缺,纠偏正误。

历史复习计划范文2

一、教情学情分析 本学期要考全册书的内容,复习时间紧,从一月下至期末考试约复习6课时左右。从每个班平时课堂对个别学生提问及检测情况看,相当一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进一步提高,各个层次的学生都不能忽视。二、复习重点及难点:第一单元:我的家在哪里、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第二单元:大洲大洋、自然环境、世界大家庭、从地球仪看世界第三单元:家住平原、与山为邻、傍水而居、草原人家、干旱的宝地、如何认识区域第四单元:华盛顿、巴黎、班加罗尔、蔚山、巴西利亚、如何认识城市三、具体措施:1、做好思想工作,切实预防学生眼高手低的问题,让学生安下心来认真复习,查找不足之处。2、精心设计题目和练习,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3、组织学生在复习过程做好互查的工作,相互促进。4. 及时检验当堂学习效果,以确保基础知识掌握牢固。5. 加大对边缘生及后进生的辅导和检查,以确保他们能巩固好基础知识。对学习自觉性差,成绩较差的学生要严格要求,及时督促他们完成任务并随时抽查、提问。6、及时反馈检测情况,查找教学漏洞,及时弥补不足之处。7、加大个人辅导力度,针对检测中出现的问题,因材施教。让各层次学生都各有所获,各有提高。四、期末复习课时安排:1、做好学生复习前的思想动员工作,让他们尽早投入到紧张的复习备考当中。2、复习的每一节课目的要非常明确,要达到相应的目标,完成相应的任务。3、依据课时少的现实困难,加强集体备课,将重点问题、重点材料题、重点选择题汇总,以弥补课时不足的困扰。4、复习的重点放在单元测试卷及临界生上。5、严要求,严规范,严把关,充分利用课堂检查和默写以及小组评价机制提质量。五、 期末目标:通过期末复习,使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能达到优秀,基础较差学生争取多一些达到及格,尽能力使历史学科的优秀率和及格率及平均分都有所提高。不管结果如何,自己尽努力,对得起自己的良知,对得起学生,足矣。

历史复习计划范文3

一、指导思想:

我们常说,科教兴国,教育的兴衰维系国家的兴衰!根据现在江苏省的高考要求,历史学科在高考中同样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团队精神,既分工又合作,保质保量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为将来的高考打好基础。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设计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整合,使历史学习成为一个不断积累历史知识、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成为一个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一个逐渐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的过程。通过历史学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二、工作重点及目标

1、全组成员互相关心,互相支持,使我们高一历史组更加优秀。

2、互相交流进一步研讨教材及适合与我们学生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效率。

3、以Ji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入手,提高教学质量

三、情况分析:

1、教材分析:

本学期高一历史学科采用人教版教材,教学内容是历史必修2,是经济专题史,主要反映了人类社会经济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在人类历史的忔吕,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自下而上和发展的基础,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且它在政治、文化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所以必修2在三门必修课中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要求学生在了解中外历史上重要经济制度、经济政策、重大经济事件及重要人物基础上,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经济史的内容理论性较强,学习的难度增大。

2、学生分析:

专题经济史的学习,要求对通史知识要熟悉,所以部分学生会感到相当困难,容易造成记忆混乱。

四、教学进度安排:

第1周:期末试卷讲评;发达的古代农业

第2周: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古代商业的发展

第3周:古代的经济政策;讲评练习

第4周: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的扩展

第5周: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6周:讲评练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第7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讲评练习

第8周: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第9周: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讲评练习

第10周:期中复习

第11周:期中考试

第12周: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第13周:大众传媒的变迁;讲评练习

第14周: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

第15 周: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讲评练习

第16周: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17周:讲评练习;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第18周: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19周:期末复习

第20周:期末复习

第21周:期末考试

南京市临江高级中学 高一历史备课组

历史复习计划范文4

   课堂教学指导思想:

   重视基础永恒不变;体现一定探究性;强调有效性。

   其中,探究性贯穿于全过程:每节课设计1-2个问题,该问题要创设情境;要体现重点难点、能够起到归纳整理、能够训练学生思维能力;要有头有尾(除开放性题目外,要有答案)

   备课上课:

   要联系学生生活与学习实际;环节:基础知识→问题探究→思想升华;慎重取舍知识点;稍微向深处挖掘;经常进行知识点联系;提醒学生上课记、写、看;每一节课至少要让学生微笑一次,珍惜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

   其中,历史人物评说,在精神道德方面(思想升华)考起来可能性较大(爱国主义、求真求实积极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的人生观价值观、崇尚科学精神、民主法制进步观念、正确的国际意识---)

   方式方法或者注意点:

   依据江苏课标说明和08考试大纲,凡是考纲中“认识”的知识尽量全部整理成问答题跳远题尽量做(跳高题已经不多);

   学生做过的经典问答题都要求整理在专门的历史主观题积累本上,并有计划的默写检查;

   进行滚动式默写,默写不过关必须有说法,默写必须有周计划、月计划、学期计划;

   江苏各地5月试卷尽量让学生做,掌握答案,课间、三餐时间前后、午休前,夜寝前皆指导学生怎么背历史,有耐心,尽量少斥骂学生,多口头说教与鼓励,用多种方法刺激学生的历史学习激情,让学生喜欢老师。

   坚决贯彻市教研员思路:

   专题性要加强;进度不要快;第一轮一定要打好基础。按照历史学科规律教学(重点知识一定要补充全、强化历史背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学生一定要抄下来);

   目标锁定高三6班约15人、高三3班5到8人;多谈心,经常刺激其神经;作业特殊化。

   课程进度

   20xx年1月1日前完成第一轮复习;

   20xx年3月10日前(一模)完成第二轮复习;

   20xx年3月15日(一模)到5月15日进行20xx届广东、山东两省地级市试卷和江苏各地08届高三期末、一模、二模、三模试卷(约30套)练习;

   20xx年5月下旬,江苏5月卷强化。

   1.高三历史备课组学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加强对《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江西省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要求》的学习与研讨,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强化教学过程,优化教学设计,努力开创高三年级历史学科各项工作的新局面,为完成高考目标、实现靖安中学高考的新辉煌而努力奋斗!

   二、年级基本情况:

   20xx届共有5个文科班,其中(3)(4)班为文科平行班,(5)班是文科重点班,(9)班为文科实验班,(12)班是文科补习班。

   三、工作措施:

   1.以备课组长牵头,认真落实集体备课。集体备课主要讨论各章节的教法、难度的控制,需要补充哪些知识和教学方法,统一目标、内容、重点、难点、进度、难度,要求每一位教师做好教学反思工作,教师之间加强交流。

   2.组织高三历史教师认真分析历年高考历史试卷,关注各方对试卷的评价,从中探索命题的趋势。

   3.认真选题命题,组织高三教师认真分析每次月考、联考情况并做出考试分析,依据抽测反映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4、每复习完一单元进行一次强化训练,每两周进行一次周考、一次历史单科测试,基本每周六进行一次文科综合测试,每月一次月考,以巩固复习成果。另外有十五套卷,每周晚自习的时候训练并讲评。

   5.重视试卷的讲评:知识联系到位,对象点评到人,问题析疑到底,对策共议周全。

   四、考卷重点突破问题:

   1.学生的材料提炼归纳能力的类别强化训练;

   2.材料的背景知识的定位;

   3.论从史出基本素养的训练;

   4.热点知识和周年知识的训练;

   5.历史性语言的表述能力训练。

  高中历史教学计划

   根据实验区省份文综历史试题的特点及高考阅卷中所反映的问题,结合新课标下高三历史教学的现状,整合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及复习策略,特制订高三历史下学期复习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三个“明确”

   高三历史学科的教学要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综合》、四种版本的教材为依据。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历史新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根本大法);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素材;考试说明是备考复习的重要依据。三个依据互相依存,缺一不可。需特别注意:不同版本的教材要注意比较,相互借鉴使用,在使用时要求同存异。

   新一轮课程改革刚刚开始的时候,教育部有关领导就明确地提出了要以高考的改革来推动课程改革。可见高考命题思路也要紧跟课程改革,努力体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这使得新课标下的高考呈以下特点:

   第一,基础性。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也是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之一,它不追求非结构类知识的广度,更加重视对结构类知识的把握,就是要求掌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x省的文综试题的考查表现在知识考查的基础性,绝大多数的题目都是基于主干知识的考查,着重考察学生知识的理解水平和思维深度,要求学生通过新材料或关键词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方法不是空中楼阁,它离不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承载作用。

   第二,历史性。指的是历史课程的育人目标通过“历史事实”来实现,而不是抽象的理论灌输,历史不同于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历史性”,这体现在贴近现实、不避热点。注重试题的现实性不是简单地考“热点”,简单地图解历史,而是通过考点的选择体现当今社会和世界的重大问题和整体走向,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并以此来考查考生学习过程与方法。如试题中的所涉及的“人民币”“中美关系”“社会保障”等问题。

   第三,人文性。就是对历史问题的分析指向现实,具有现实性;指向学生的成长,尤其是指向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历史教育本质上是人文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人格养成和文化熏陶的基础性作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0xx年高考x文综历史试题取材生动、亲切,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较强的情感色彩,对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考查也屡屡出现,如对“服饰”“民族关系”等问题的考查。

   第四,研究性。通过“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利用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知识,倡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倡导研究性学习,强调“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原则。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有机的统一,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这是新课标程标准所倡导的。20xx年高考x文综历史试题突出体现了这一点,如第12题对根据地示意图的判断等题。

   第五,地域性。各省单独命题,体现地方特色是近年高考试题的重要特征。各省自主命题注意以地方相关的历史知识为背景创设情境,为考生营造了一种亲切的地域文化氛围。20xx年各省试题中有明显的体现,x卷第29题以x在中国、世界的地位为主题。

   3.明确内容进度

   必修内容: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

   选修内容:选修Ⅰ《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等。

   二、复xxx程——三轮要求

   (1)时间安排:20xx年3月-4月。

   (2)复习思路:以专题知识为主,整合必修、选修模块,贯穿中外、联通古今。加大对知识点与线的相关材料的阅读理解,包括对各版本教材之间知识点的衔接,包括对历史概念的把握、同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观点等。

   ①专题的设计:专题设计形式要灵活,要服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可采取四种类型:即线性专题(纵向专题)、时段专题(某一特定时期,如20世纪二、三十年代等)、问题专题(以某一问题为中心,包括热点专题)、地域专题(如环渤海地区等),专题的设计既要突出历史主干知识,又要注意重点、热点问题,可纵可横,可大可小。

   ②二轮复习可采取四步复习法

   第一、“知识归类”:把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归类到专题中。这种归类决不是所有相关知识的简单罗列,关键在要捕捉那些能有承前启后作用的知识点,形成知识链,组成知识网,以体现专题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

   第二、“分析比较”:在专题史实的归类完成之后,着力分析专题的特点,要选择与本专题相关、相近的问题(包括本专题与地理、政治之间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比较,加深理论认识,从微观上升到宏观,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单科上升到综合,以准确、完整地把握专题的特征。除此之外,还应该选择一些相关的高考试题或典型的模拟试题,尤其是近几年的跨学科试题,分析其只是要求和能力要求,以加深对专题的认识和理解。

   第三、“复习巩固”: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有计划地复习专题内容,包括完成二轮复习资料、复习专题相关的教材,准备专题考试。这一过程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必须有明确的要求,例如记忆二轮复习资料的有关史实,阅读教材的规定章节,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题、思考题等。

   第四、“测试和讲评”:每次考试的时间根据需要确定,一般以一节课为宜,也可两个专题合在一起进行考试。“讲评试卷”的前提是教师要认真批改试卷,通过批改试卷发现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学生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据此决定讲评的内容和方式。学生失分一般有四种情况:(1)知识欠缺;(2)能力欠缺;(3)审题失误;(4)技术失误(如图错选项、写错年代,错别字等):教师应对症下药,结合有代表性的典型错题深入分析,使学生从深层上弄清楚失误的原因,有针对性地纠正错误,以免重犯。

   讲评时尤其要注意总结解题方法,培养解题能力,同时要强调答题的步骤、技巧和格式。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能力,教师应该经常进行审题训练,可设计一些问题,只要求学生回答解题思路、方法和答案要点。这种训练费时少,效果好,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值得提倡。

   高中历史教学计划

   一、备课组教学总体目标

   本学期历史教学主要是完成必修一第七、八、九专题和必修二经济史的内容,而这学期我们对学生又进行了分科,即学习文科的同学将要面临历史的高考,所以对学生上学期不重视历史科的学习,应该作一些说明和鼓励,我们常说,科教兴国,教育的兴衰维系国家的兴衰!根据现在四川省的高考要求,历史学科在高考中同样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团队精神,既分工又合作,保质保量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为将来的高考打好基础。

   二、历史备课组整体教学策略基本要求

   1、对备课组的基本要求:全组成员互相关心,互相支持,使我们高一历史组更加优秀;互相交流进一步研讨教材及适合与我们学生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效率。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入手,提高教学质量

   2、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设计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整合,使历史学习成为一个不断积累历史知识、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成为一个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一个逐渐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的过程。通过历史学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三、教学进度安排及周课时进度的安排

   第1周:;发达的古代农业;

   第2周:发达的古代农业;

   第3周: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古代商业的发展。

   第4周:古代的经济政策;讲评练习。

   第5周: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曲折发展。

   第6周:近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及讲评练习。

   第7周: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

   第8周: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第9周:大众传媒的更新、专题总结。

   第10周:期中复习。

历史复习计划范文5

关键词:大文化背景;历史课堂;复习路径

针对高考历史复习而言,所谓“大文化背景”是指高中各学科之间形成的纵向与横向知识网络。从某种角度分析,多学科形成的网络知识结构,成为历史课堂复习的基础和背景。在历史课堂的复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依托已经获得的知识结构,从多维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结合史料形成一种宏观的历史认知和判断,将政治、地理、生物等学科的知识内容有机融合到一起,最终形成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大文化背景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也可以看作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一方面,大文化背景是历史课堂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另一方面,历史课堂又推动了文化素养的提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历史学科的纵向轨迹特征进行线性复习,提升学习效率,改善学习效果。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和探索。

一、纵向主线法

历史学科本身就是一种纵向特征非常明显的知识体系,因此,进行课程复习的时候,可以采取类似“学科发展史”的方式来进行。这里所讲的“学科发展史”,可以包括诸如“文学史”“科技史”“政治史”等等。具体而言,以文学、科技等学科为主线,从纵向的轨迹进行专题复习或讲授,突出和强化基础主干知识,理解和掌握最能反映历史发展根本趋势和本质特征的基本线索,掌握最能反映学科门类演进基本进程和主要成果的重点内容,并且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构建知识网络,比如中国古代科技史中四大发明以时间顺序重组,西方近代科技成果的纵向表格设计等。高三学生通过自己对基础知识进行难度不大的自我复习,可以查缺补漏,找出自身掌握不足的地方,对其进行强化学习。这样定格在某一专门知识范畴内,学生的复习思路会非常清晰而顺畅,可以减少丢分点,避免前后顺序混淆、人物事件“张冠李戴”的错误。

二、横向水平法

高考历史复习过程中,采取横向水平法时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学习活动。所谓横向水平法,概括起来讲,则是与纵向主线法相对应的一种复习方法或策略。这种方法以空间为主线,横向梳理总结某一时间点内世界范围内所发生的历史事件。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广阔的历史视角,复习的内容或者知识体系不会过于狭隘或者封闭。制作“带状”知识结构图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比如,教师以每50年为一个单位,将古代世界历史划分为若干个阶段,以20年为一个单位,将近代世界历史划分为若干个阶段,由此制成包括多个模块的“知识带”,带领学生逐个阶段填充每个模块的知识内容,最终形成清晰系统的横向知识内容。

三、网格交叉法

网格交叉法概括起来讲,就是以政治、地理、历史、经济等学科知识为线索,针对某些特定时间段内世界范围或者某些区域内所发生的重要事件进行分析和总结。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帮助学生获得“立体化”知识体系,引导学生从系统的角度分析影响历史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逐步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思考能力,能够从宏观背景下探究历史事件发生的背后原因和历史规律。

在讲述世界史的冷战和两级格局的形成事件时,教师则可以将问题抛给学生,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该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对世界发展的影响,以及对于今天的启示等内容。教师可以从“冷战的原因、雅尔塔体系的形成、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华沙条约、社会主义力量的强大、德国分裂、古巴导弹危机”等多个角度引导学生。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并且要有准确的材料作为支撑,也可以制作一张地图,从地理位置上对美国苏联的支持者进行一个大致划分,看一下两级格局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很明显,冷战这一课时与政治、地理紧密相连,美苏两国在冷战时期的表现都是政治政策的外化表现。通过类似的引导和训练,可以逐步培养并提升学生综合思考与分析的能力,提升复习效率。任何知识点都不是单独存在的,任何学科的知识也不是独立的,各种学科知识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交叉、重复、联系。在历史教学中,可以将历史与地理、历史与政治、历史与生物等学科联系起来。通过类似的引导和训练,可以逐步培养并提升学生综合思考与分析的能力,进而提升复习效率。

高考历史的复习不仅需要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历史知识内容,还应当培养学生的宏观历史分析解读能力,从大背景下进行总结、分析和判断,形成独立的学习能力和初步的探究能力。这些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继续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历史复习计划范文6

【关键词】初三历史 有效复习 复习计划

怎样把复习课上好,这不管对于哪个学科来说,上好复习课,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尤其是在初三这个最重要的阶段,这段时间的总复习是最重要的。

复习对优秀生来说会是好上加好,对中等生而言也会更上一台阶,对学困生更是一个能起到重振信心的关键时刻,传统的复习模式,只是把讲练结合,老师说,学生记,会让好多学生感到厌烦,失去学习的兴趣。这种复习方法把老师累得叹气,学生也产生疲倦兴趣全无。如何把复习效率提高,让学生在课堂上,能主动地学习思考问题,灵活地运用不死搬硬套,这就要我们在复习教学中不断地思考、摸索新的方法,改进之前的不足。这篇文章是笔者在初三历史教学的一些看法。

一、制定有效的复习计划

复习需要一个好的计划,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复习计划,不仅是给复习开了个好头,也能把复习计划实施得有声有色。各个学校的状况不一样,复习的计划也不一样。有很多学校的复习计划是这样制定的:初三上学期就会把《世界历史》的上、下册全部讲完,把下学期的时间都用在复习上。初三阶段的教学任务比较重,所以老师会结合考试的范围及目标的要求,选择性地教课,把重点突出来,把其他知识简略化。下学期的任务要进行两轮复习,第一轮是要结合《中考说明》的要求,进行全面的复习,而第二轮则要注重专题复习,这两种结合起来,对复习效果有很大的帮助。

二、编制高质量的导学案

现在的教学资料很多,但是不能盲目地滥用,要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历史复习资料,不能单一地把精力放在教材上,对提高复习效果会受到阻碍,学生的视野不会得到拓展,好的复习资料,可以弥补教材中的不足。因此,选择一本好的复习资料,利用资料提高自己的历史学习效果。在与其他学校的合作下,结合资料编写了导学案,由 “考点回放” “重点阐释”“单元检测”三个板块组成,考点回放根据新课程的标准,把本单元的知识点和相关的要求明确指出来;重点阐释是将知识点及目标要求详细化,让学生对知识重点一目了然,减轻他们的压力;单元检测是筛选一些典型的题材,包括往年的中考题,对学生掌握的知识情况进行检验,并及时教导对知识的巩固和提高,这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培养,再者说,测试题完全是按照中考的模式设计的,这对他们来说对考试题有很强的导向性和实用性。

三、研究符合学情的课堂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遇到过这样一个情况:在复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这个单元时,为了加强这个单元的知识点,我们选择了一道中考题:为了挖掘和利用革命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产业,提高经济收入,我国对全国范围内建设旅游基地,我们结合所学的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1)井冈山、遵义、延安被国务院定为红色旅游景区的历史依据是什么?

(2)发展旅游经济 ,有利于培育伟大民族精神 。如: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 。请你谈谈对长征精神的认识。

这个题目的综合性很强,难度很大,对学生的表达,概括等能力有比较高的要求,造成学生没有主动举手回答,只能找成绩好的学生来回答,这也是学生的习惯,而到第二个问题,难度比较高,还是没人举手,学生知道是开卷考试,根本不会主动思考问题,造成这种懒散的现象,不利于教学的有效发展。

四、夯实必需的基础知识

所谓“基础好,不怕考”,教学的好与坏,首先要看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及认识程度,如果在自己的意识里面没有对历史的了解和记忆,那就不会有好的知识水平。而能力的前提是知识的丰富,如果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那就更谈不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了,也谈不上自己通过新的意境,对历史问题进行分析了,只有把基础知识巩固好,才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近几年的中考题中,发现老师一般只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所以我们在复习时,必须把基础知识务实,在此过程中,避免专业化、成人化,把基础的历史事实给学生们讲清楚,让他们彻底分析透,把基础知识掌握好。

五、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新的课程理念中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主导者,这个理念在教学中及基础年级的实施中贯彻得比较好。然而,因为在初三这个复习的重要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重,时间比较紧,所以这种理念在初三教学中的贯彻力大大打了折扣。在初三总复习的时期,教学的方法往往又采取了旧的方法,教学方法的传统化,再加上老师对学生的复习情况不放心,就造成了应该由学生完成的事,却让老师包办了,自己辛苦了,但是学生也不会说你的好。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小组的合作能力充分的发挥好。

六、关注社会热点,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复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现实、关注科技、关注环保。中考是鼓励学生以整体的观点分析各种历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并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能把在现实生活中获取的新观念、新理论、新信息和所学知识相结合,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认识这些新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