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台主管工作计划范例6篇

前台主管工作计划

前台主管工作计划范文1

【关键词】精益造船 准时生产(jit) 拉动式生产 推动式生产

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造船业也随之迅速发展,造船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现在的造船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三位,仅位居韩国、日本之后。为了适应这种竞争形势,除了在技术方面上要提高以外,还必须在生产计划方面有所改进,因此,我们研究了推拉结合式生产计划。拉动式生产是一个很有效的生产方式,它在我国许多企业得到了的应用,使企业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在造船业,国外的jeffery和philip等人发表了精益造船的有关论文,论述了推动式生产计划和拉动式生产计划等理论。然而,推拉结合式生产计划在我国造船业还没有得到采用。基于这种情况,本文提出了推拉结合式生产计划在我国造船业的应用研究,使其能在造船业得到推广,并最终实现拉动式生产。

1 改革造船业推动式生产计划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造船业一直是采用推动式计划体系,其特点是由管理部门制定生产计划,然后层层下达,由下面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这种生产模式,容易发生生产过剩,也难免发生停工待料现象,库存积压,形成浪费,以致成本增高。要改变造船业这种情况,有必要采用拉动式计划管理模式,当然,根据我国造船业的现状,就必须先采用推拉结合式生产计划。

2 拉动式计划体系特点

拉动式计划体系特点是计划部门只制定主生产计划(最终产品计划),其它工序由后道工序向前道工序提出订货计划,前道工序严格按后道工序的交货要求,不提前,也不拖后地安排生产。用于这种上下连接生产的管理方法就是看板管理。

3 造船中推拉结合式生产计划应用举例研究

精益造船jit的单船生产计划就是按照交船期和总体生产安排的要求,制定分段搭载计划和分段制造计划。然后从分段搭载计划和分段制造计划出发,按平面分段和曲面分段、涂装和预舾装、板材和型材、管子加工等等,按照拉动原理从后向前一级一级地由作业者(系或者工段)制定各自的作业计划、物料计划和劳动力计划。然后由生产主管部门进行综合平衡,做到作业计划和物料计划的统一,作业计划与劳动力计划的统一,最后汇总成全公司的年度、季度和月度生产计划。

推拉结合式生产计划就是各个船厂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把某种中间产品看作最后一道工序(以后称之为“主中间产品”),船厂生产计划部门对主中间产品作计划,对主中间产品的前一道工序发送“看板”,然后前道工序根据“看板”和后工序的订单自己制定生产计划、进行生产或提供产品(在制品),利用“看板”对生产进行拉动式控制。而主中间产品到交船之间的计划采用推动式控制,不同船厂其主中间产品的选择也不同,这要根据船厂各部门、车间的计划能力,中间产品可以是大小节点、分段、托盘等,见图1。

这样,船台大合拢计划就成为jit生产计划的主生产计划。下面就以某一具体船厂为背景,阐述制定主生产计划过程,即船台使用计划。

3.1船台使用计划(主生产计划)

该船厂有8个船台,东区4个,西区4个,还有横移区分为4段(横移区在东西船台中间,主要作用是把各船台合拢结束的船下水所用,3号、4号横移区除了下水用以外,还可以做合拢场地用)。船台使用计划(即主生产计划)主要包括船台使用三年滚动计划,和各单船船台合拢计划。

3.1.1船台使用的三年滚动计划

船台使用的三年滚动计划是由生产计划部门和生产部门结合历史数据共同制定的,即推进式计划管理。该船厂船台使用三年滚动计划中1100teu-28集装箱船开工时间06.11.30;完工时间07.04.19。

3.1.2单船船台吊装计划

单船吊装计划是由生产计划部门制定的(属于推进式计划管理范畴),本文就以1100teu-28集装箱船的船台吊装计划为例。

(1)1100teu-28的分段划分

要了解单船船台吊装计划,首先必须熟悉单船是如何进行分段的。下面就以南京金陵船厂1100teu-28的分段划分为例如图2:

根据计划,1100teu-28是在东区船台2进行合拢,这也是由生产计划部门制定的计划,如表1。 

在表1中,吊装日期是指分段吊上船台的时间,完工日期是指两个分段合拢完工的时间,如hb05和hb04合拢需要10天时间,即从06.12.01到06.12.10,分段建造时间含义是该分段在合拢工序之前建造所用时间,例如,hb05在分段建造工序需要建造30天,ht11需要建造50天。

3.2船台中日程计划制定

这里所说船台中期计划是指造船的主生产计划,也就是季度计划以及月度计划。主生产计划的制定步骤有以下三步:

(1)接受订单

精益造船jit中“接受订单”的含义就是下水工序把

各船的下水时间以《计划生产通知单》或《订货单》的形式通知船台车间,船台车间以及生产计划部门根据各船的下水时间一起制定船台使用计划(主生产计划)。例如,1100teu-28下水时间是2007.4.24,那么1100teu-28上船台时间经过倒推应在2006.11.30,这是由船台车间以及生产计划部门商讨决定的,即推动式计划体系。

(2)主生产计划的制定

船台计划是根据下水计划制定的,这也是由生产计划部门制定的。计划部门根据各船的下水时间,制定船厂第n季度(针对分段等生产周期比较长的中间产品)以及第m月(针对某些物料、舾装件或管子等生产周期较短的中间产品)船台大合拢(即第二章所提到的最终产品)生产计划。船台车间参与主生产计划制定的项目就是评价在未来2个季度或2个月里,生产能力是否富余,材料供应能否对应、人员是否富余或不足、能否完成计划等,以调整船台使用计划。当然船台使用计划不能轻易改变,要根据实际情况,向生产计划部门提出申请,生产计划部门根据要求的合理性做出恰当合理的决定。

(3)主生产计划的执行

其他相关部门在收到主生产计划后,对n季度以及m月主生产计划必须执行,大合拢以外的部门要着手做自己部门的生产指令。当向前道工序(即供应商)订货时,为了让前道工序有准备时间,大合拢以外的生产车间及采购部门,需要制定出n季度以及m月各物料需求总量,并制定出前道工序首批交货量及交货期,提示前道工序后几批的交货量与交货期。对前道工序首批交货量及交货期为正式订单,而提示前道工序后几批的交货量与交货期,不发行正式订单,仅仅是一张表格来提示,待短期计划真正需要时,提前数天发行正式订单,例如某些舾装件,至于分段,由于建造周期比较长(一般在1个月到2个月),所以要提前1个季度或2个月发行正式订单,再根据看板,按取货指令要求的时间送需要的量。

3.3造船中的拉动式生产计划

要实现精益造船jit生产必须要把原来命令式的生产计划管理改变成各个作业单位自主式的生产计划管理,将原来由“前道工序向后到工序提供产品”的推动式计划管理,改变成为由“后道工序向前道工序提出物料订货清单”的拉动式计划管理。就是说要多少,生产多少;什么时候要,什么时候生产出来。就是计划倒排,分解到天,落实到人,由后道工序来拉动前道工序。

在本文的例子中,每个分段送往船台的时间是由船台合拢工序发送取货看板到分段建造工序,提取分段进行合拢,例如,hb05必须在2006.11.30上船台,船台合拢工序就必须在11.29或在11.29之前送取货看板到hb05分段建造工序(船二车间)领取hb05分段到“东区船台的船台2”,而hb05分段建造工序最迟建造时间应该在30天之前,即在2006.10.30。在发送取货看板之前3个月船台车间已经送订货单到分段建造车间(如船二车间),所以分段建造车间应该有时间完成订单所要求的任务。分段建造车间可以根据表1中的分段建造时间来安排各分段的建造计划,根据取货看板的要求,运送分段到分段合拢场地,这就是所谓的拉动式计划体系。

4 结论

通过研究认为,在造船业推行推拉结合式计划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能够优化造船业的生产管理,减少企业中的浪费现象,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杨新昆.造船总体化体现高效率.国际船艇,2005,3:20-21.

[2]jeffrey k..liker, thomas lamb. what is lean ship construction and repair[j]. journal of ship production. 2002, 18 (3):121.

[3]philip c..koenig, hitoshi narita, koichi baba. lean production in the japanese shipbuilding industry?journal of ship production. 2002, 18 (3): 167-174.

前台主管工作计划范文2

关键词:幕墙施工材料,计划编制,材料台账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绪论

幕墙施工管理各方面工作中,材料的组织管理直接影响着施工进度、质量、施工成本的管理效果,科学有效、严谨适用的材料管理对优化施工进度,控制施工质量,节约施工成本将起到重要作用。

一、幕墙材料计划管理

工程施工阶段,每月月末要提出下月的材料配套计划。材料需求信息反馈到工程部、设计部、采购部,使相关专业部门根据施工需求相互协调沟通,统筹安排材料从设计下单、材料采购到配送工作。

1、材料计划的主要问题

上月计划的材料,在本月迟迟未能发货进场,打乱了本月的施工计划,项目部不得不紧急调整,迫使本月施工计划适应材料进场计划;材料未按施工顺序进场,如本月现场只需要钢龙骨、铝龙骨及配套转接件,但胶条和密封胶等却一同到了现场,产生材料积压;材料进场不配套,如钢件、钢材、螺栓、垫片等材料到了,但铝材由于开模、生产、运输周期太长延迟发货;面板材料未按施工工作面顺序进场,现场施工长时间不能保证分段、分面完成封闭,影响形象进度按计划完成。

2、材料计划问题的预防

(1)严格认真编制材料进场计划,材料计划要由专业的,富有实践经验的人员编制,首先是月计划,然后每周要有周材料计划,要保证材料需求信息的准确传达。(2)材料进场计划最忌讳不分材料种类,不遵循施工工序,一张计划表汇集所有材料,这样会使材料提前进场造成闲置积压。材料进场计划实际就是材料的配套计划,所谓配套,就是严格遵循施工工序,精确把握材料配备周期,对项目材料采购单的二次加工工作。(3)客观预测不同种类材料的采购周期,重点把握采购、生产周期长,在市场中材料品牌属垄断地位的材料采购周期,要在掌握确实可靠的信息之后,再决定后续材料的排产备料,以免产生材料积压。(4)面板如玻璃、石材、铝板等,这类材料的厂商接到生产订单之后,排产的第一项工作就是优化套裁,目的是控制材料损耗,使原材利用率最优。容易出现的后果是面板材料未按工作面要求进场,现场施工长时间不能形成完整工作面。应对的关键是控制好面板材料的第一批次发货,第一次的面板材料是按照要求的工作面发的货,难么后续的材料也好控制。

二、幕墙材料进场检验

1、幕墙材料封样

封样环节往往暴露的问题比较多,主要表现在:型材、玻璃、石材等样品颜色,五金件规格、型号开启方式等,长时间设计院、业主等单位不能确认,拖延材料采购合同签订时间。封样工作拖延的原因一般都是公司内部对封样工作重视度不够,设计部、采购部与项目部未有充分配合,这样的结果是封样工作耗费时间超出预想时间,或虽封样完成,但为施工过程中遗留下难解的问题,如材料虽然封了样,但是材料的采购成本或是价格比其它品牌材料高,使用起来不划算。为预防此类问题的出现,设计部、采购部与项目部应有充分配合,也就是从材料技术角度、价格角度、施工角度达成一致,然后与设计院、业主协调沟通达成一致。

2、材料进场检验

材料进场检验关是施工材料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从两方面来谈,一是数量上;二是质量上。材料进场数量清点是有技巧的,而且要具有责任心和良好的工作态度。材料的出厂装车码放对现场清点工作影响很大,材料装车要按规格、尺寸分类码放,每种材料出厂前要统一标识。这项工作大部分材料商都能做到,但事实上还是总在材料清点工作上出问题,主要表现在:进场材料数量、编号与发货清单数量、编号不符;进场材料由于规格种类繁多,移交给劳务队伍工作量大。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有材料在装车时,材料商出货人员工作失误,出货清单打错;幕墙材料的种类、规格、尺寸繁多,再加上送货数量多,为现场清点造成困难;由于建筑工程的特点,施工材料经常是在晚上进场,材料商要求当天收货,当天签收;现场的收货人员大部分是项目部其它岗位兼职,数量清点工作缺乏责任心。以上问题的对策是对于大宗的施工材料,在采购合同签订时要求每批材料要有材料商的专门出货人员押车随材料一同进场,与施工单位收货人员共同清点,确认。施工单位负责材料接收的人员要设专人负责,材料移交劳务队伍要求有书面确认。进场材料质量把关包括现场检查,审查出厂合格证、检测报告、材质证明等。发现材料有不合格品、破损等问题,与送货人员确认之后当场退回。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严格遵守材料管理制度,是做好以上质量工作的关键。

三、幕墙材料现场管理

1、材料现场堆放与入库

材料接收移交到劳务队伍之后,应监督劳务队伍将材料按种类、规格、型号、编号分类码放、挂标识。现场临时堆放区内的材料应整齐码放,保持现场清洁。五金件、小附件、密封胶等材料收货当天入库,办理入库手续。这样便于施工过程中的材料分组备料。玻璃、石材等易损材料,应减少二次搬运,尽量一次运输到位,以便减少破损率。小附件等材料执行材料领料出库制度,当天材料当天用完,若剩余则当天入库。严格执行现场材料管理制度和材料出入库制度才是管理好现场材料的根本。

2、材料管理台账

项目材料信息台账是每个幕墙公司要求必须要做的,台账主要记录和反映现场材料的到货情况。在这项工作上容易出现台账与现场实际材料不符;台账信息反映不及时;某种材料到货情况查找困难等情况。原因是材料台账表格的设置有问题,缺乏可操作性,材料台账设置过于繁琐,为操作人员增添难以负荷的工作量。项目的信息台账其实它的作用很简单,就是能够及时反映材料到货信息,为项目部的施工提供材料信息。若材料台账在表格设置上过于繁琐,就会增添重复的工作,项目的材料员难以承担工作负荷,结果适得其反。预防材料台账混乱的策略是首先简化台账表格,只要求它反映到货信息即可,记录材料进货种类、规格、数量、供货厂家、所属采购单号等信息,只要能起到及时向项目施工管理人员,工程计调负责人反映材料日常到货信息即可。材料员的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在对现场实际的材料监管方面,重点负责对原始到货记录的保管。

结论

施工现场材料要从计划上开始提前预测问题出现的风险,制定预防措施,并保持计划的动态调整,纠偏,保证现场材料从计划、进场、到现场管理,现场使用按计划进行;材料的进场与现场管理是材料管理的实施环节,执行过程中它在检验着计划执行的效果。在严格遵守材料管理制度,保持高度责任心和工作态度的前提下努力把现场材料管理好,才能为施工进度、质量、成本等其它方面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前台主管工作计划范文3

计划,是指管理者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通过科学的预测,确定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行动方案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单位、部门或者个人为了更好地完成一定时期内的工作任务,根据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依据上级机关的有关精神以及本单位、本部门或本人的实际情况,把指导思想、工作目标、进度要求、方法措施等写成的书面材料。

【关键词】

航天研究所;综合管理计划

计划对于一个组织是至关重要的。它存在于组织的各个层次的管理活动中,对于组织的发展起着“指引方向,指导工作;提供控制标准,保障目标完成;降低风险,把握机遇;减少浪费,提高效益”的巨大作用。可以说,作为一个管理者,他的首要职责就是要学会制定计划。现阶段,计划作为现代管理的核心手段,已经被包括军工单位在内的全世界绝大多数企业所认可,并在其应用中被不断发展和优化。纵观航天系统内以军品为主业的研究所,贯穿于其整个发展的中心任务都是要完成科研生产任务,如何确保型号研制进度、如何确保长远发展是研究所始终都要面对的课题。综合管理计划旨在依据战略规划的目标要求、上级单位和本单位的工作重点,按年度对全所管理工作进行组织、策划,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确保实现组织目标。目前,航天系统内大部分单位是以科研生产计划为主线,管理计划并行的模式,管理计划对于全所科研生产工作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经过5年来的发展和完善,此项工作已成为S所日常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形成了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下面结合S所综合管理计划工作的现状,为航天研究所的综合管理工作提出建议。

一、S所综合管理计划的应用现状

S所各级领导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于建所之初便制定了综合管理计划的所级管理办法。同时,鉴于办公室在机关管理、综合协调等方面的天然优势,S所将办公室定为综合管理计划的牵头管理部门。自2009年起,S所每年年初都制定下发当年的综合管理计划,其中,2009年以红头文件形式下发,2010年起作为独立项目产品直接在AVIDM平台(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基于Web的企业级协同产品研制管理系统)上编制、运行。所主要领导更是对综合管理计划的编制、分解、落实和考核等方面工作进行了多次指导,为此项工作长期有效运行奠定了基础。从数量上看,2011年,S所共下发综合管理计划1045条,2012年939条,2013年890条,内容上基本覆盖了全所日常管理工作。目前,综合管理计划以年度计划的形式进行管理。从计划架构上看,综合管理计划共分为二级,第一级为纲要类计划,即机关各处室在该年度内需要完成的业务的模块名称,此级计划较为粗泛,基本是按照机关各处室的业务分工形成的。第二级是执行类计划,即各职能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对纲要类计划中的业务进行分解细化,明确完成形式、完成时间和计划执行人。通过前期的持续完善,综合管理计划工作基本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合理的工作流程。包括计划的编制、下发、完成确认、调整、取消等环节一直坚持报主要所领导、主管所领导审批的流程,既维护了管理计划的严肃性,也进一步发挥了计划对实际工作的督促指导作用。经过5年来的不断摸索和实践,综合管理计划工作已经成为S所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效果不断显现,对提高机关办事效率、提升综合管理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在综合管理计划持续的监督、管控下,S所的管理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和长足进步。

二、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一)计划分解颗粒度不统一。

由于缺乏分解标准,各职能部门分解后的计划呈现出粗细不统一、过于追求工作项目数量等现象。例如,性质相似的管理工作有的分解为一条持续计划,有的则按照季度甚至月份分解为多条计划;有的分解到具体工作项,有的则在工作项的基础上继续细化,分解至完成此项工作的各个步骤,造成部分单位的工作量与计划数量不匹配,统计结果缺乏科学性。

(二)涵盖内容亟待完善。

作为机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S所综合管理计划目前并未包含临时性工作。临时性工作由于是来自上级单位和领导的临时性要求,计划性较低,但从工作重要性、工作量上看,并不亚于常例性工作,部分工作甚至对全局有着重要影响。临时性工作管理的缺失导致现行管理计划系统并不能客观、完整地反映出全所管理工作的情况。

(三)综合性管理工作的管理模式尚待明确。

S所综合管理计划中的各项计划均为“业务谁主管、计划谁制定、任务谁提交”,目前并不允许机关各处室之间或机关对研究室下达计划任务。面对综合性较强的全局性管理业务,现有管理模式并不能满足其交叉耦合、相互协作的特点,目前只能以独立于综合管理计划之外的形式在AVIDM平台上进行单独管理,导致了有多个平行于综合管理计划的产品在同时运行,比较混乱,不利于统一管理。

(四)承载综合管理计划的系统平台需进一步完善。

作为大型的综合管理项目,S所综合管理计划目前依托AVIDM平台运行。对于综合管理计划而言,诸如分级(所、室二级计划)管理、审批流程固化等功能尚不完善,需要针对综合管理计划工作的特点进行技术升级,为提升全所管理能力提供更加优秀的信息化平台。

(五)对机关考核的作用还需进一步加强。

综合管理计划依据年度工作要点和责任令分解制定,而年度工作要点和责任令则是全所发展规划分解细化的产物,因此综合管理计划可以说是机关工作对所纲领性文件的具体落实,对于机关全年工作发挥着指导、督促和考核的作用。目前S所对机关考核并没有利用综合管理计划的统计结果。

三、综合管理计划后续工作思路的思考与建议

目前,S所综合管理计划工作虽然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合理的工作流程,并成为督促落实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目前在平台开发、编制规范、考核等诸多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不同程度地阻碍了综合管理计划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后续,综合管理计划工作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为实现组织目标提供更加显著的推动力。

(一)明确作用,统一认识。

在实际工作中体会到,工作的开展情况很大程度取决于对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定位。综合管理计划是对全所管理工作进行策划、执行和考核的重要手段,机关人员尤其是机关领导要充分认识到综合管理计划的重要性,树立“计划就是命令”的理念,消除用计划条数体现工作量的思想,维护计划的严肃性,通过对管理计划的敬畏,切实完成好管理工作,服务全所中心任务。

(二)制定完善计划编制规范。

归口管理部门要根据S所实际情况研究计划的编制标准,具体应包括计划的表述标准、分解颗粒度标准和审批标准等。通过对编制标准的研究、制定,使管理人员更加高效、高质地编制计划,同时使管理计划真正反映出机关各处室全年工作的成绩和不足,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探索综合性管理工作的管理模式。

建议放开横向分解任务的限制,借鉴科研生产中“总体—分系统”模式,由业务归口单位组织策划,明确责任单位和配合单位,由所办公室在年初将此类工作汇总,经所领导审批后纳入到现有的综合管理计划中视同一般的管理计划管理、考核。

(四)完善临时性工作的管理。

建议将重要的临时性工作加入综合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建立相关审批流程,由临时性工作的责任单位发出请求,主管所领导审核,所长批准。此举可以更加客观地体现机关各处室的工作量,同时也提高综合管理计划的完整性。

(五)提高信息化平台的适应性。

目前,全所的管理业务作为一个项目放在系统里进行编制、执行、考核,建议由办公室牵头、信息化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对现有存在的不适应点进行升级完善,增加所、室二级的管理、考核和统计功能,限定所级管理计划的审批级别,加强管理计划的规范性。

(六)加大对管理计划完成情况的考核力度。

前台主管工作计划范文4

关键词: 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模型库.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设施的现代化,城市规划已经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规划好一个城市直接关系到整个城市的总体发展. 城市规划历来是以地理空间信息作为其设计与管理的基础. GIS 技术的应用不仅仅是辅助绘制规划图纸,而是已经直接用于编制规划方案、城市规划管理与决策的过程中. 在城市建设中,很多发达国家的政府管理部门已较普遍地将GIS 和计算机及其网络等先进技术手段应用在城市规划与管理方面,使电子地图和城市基础信息(图形/属性) 及城市规划数据取代了传统的图纸、文档和手工作业方式,在局域网或者Internet/ Intranet 网络上可以完成对城市基础信息的检索、查询和空间分析.国内有很多地区及大、中、小城市也将目光瞄准采用现代GIS 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建设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并建立起完备的系统软件和城市规划地理信息数据库(刘纪平等,2005) .

1  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研究

大多数GIS 软件在国内城市规划管理应用中都是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的网络版系统,具有较强大的功能,主要有下面几个特点.

1. 1 GIS 与OA 紧密结合

根据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特点,建立以工作流办公自动化技术为主线,以GIS 技术为核心的集成系统来实现整个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自动化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方法,并且也得到比较成熟广泛的应用.工作流办公自动化作为贯穿规划管理审批工作始终的骨架,主要处理有关审批文档资料和网络数据传输等方面的工作,同时采用GIS 作为整个系统的技术核心,处理大量繁杂的城市规划空间数据. 与传统的办公系统或者文档管理系统的实现方法不同,城市规划管理所需的所有数据(图形的和非图形的) 以及所有操作(文字性的和非文字性的,内业的和外业的) 应该完全地融于一个自动化的工作流程之中,通过工作流引擎以统一的界面将不同的工作内容送至每个相关操作人员. 整个系统则是以规划管理业务流程为核心,将其所需的业务数据及各类基础图形数据通过工作流引擎贯穿到一个自动化的工作流程中. 应用Internet/ Int ranet 和Workflow 技术,充分与各种规划管理模式相适应,为规划管理部门提供一个全新概念的集成化的规划管理工作环境(朱光,2002) .

1. 2  城市规划数据一体化管理

城市规划的图形数据/ 属性数据和各种文档资料(各种报表、批件、表单等) 在实质上存在着紧密联系,只有在系统设计时从根本上充分考虑其内部关联并实现一体化管理才能符合城市规划管理的现代化需要,才能保证整个系统的先进、高效和实用.

现在国内外大多数的GIS 软件都已经研发出自己的空间数据引擎( spatial data engine ,SDE) . 毕业论文完全能够在大型关系型数据库中实现图形/ 属性数据一体化存储. 将规划数据的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统一管理,充分利用大型关系数据库的优势,拓展数据管理的范围,使系统扩展为不仅能处理结构化数据,而且具有处理非结构化数据的功能,同时还能将这2 种管理功能完全地、有机地融为一体的系统. 其实质是把各种空间数据的处理方法尽可能地放在数据模型的内部. 总之,数据模型应该是面向空间实体的,空间位置只是空间实体众多属性中的一类,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图形/ 属性数据的一体化存储和查询,城市规划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都应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并统一存储,即将复杂庞大的规划数据在统一的系统上处理.

1. 3  面向规划的数据组织与管理

城市规划工作基本上是建立在对地图的处理模式上的. 目前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数据源也主要是各种纸质地图及其相应属性数据,通过数字化存入计算机,系统根据数据采集的对象和手段来设计数据组织与处理模式,都是面向地图的(朱光,2002) . 因此,为了使这些地理空间数据所表达出的地理信息模型能够贴切、等价地反映出地理现实世界,在对规划数据组织和管理上,应该考虑改变以地图为基础的模式,不再将各类空间计算局限在图层范围内进行,而是直接面向客观世界中的空间实体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在人们感兴趣的范围内进行计算. 城市规划信息系统建设的核心是数据问题.在数据组织上应该突破原有的实体点线面、图层、地图和图库的结构,直接面向空间区域或空间实体集合,从中处理面向城市规划的信息数据.

1. 4  采用Client/ Server、Browse/ Server 混合模式结构

在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采用Internet/ Int ranet 技术意味着规划管理工作不再受空间限制,使城市规划信息社会化服务、远程办公、远程系统维护成为现实. 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前台办公自动化系统”可以统一用B/ S(Browse/ Server)结构,用网络浏览器作为普通办公办文界面,办文过程的普通查询和统计工作可以使用Web 方式. 同时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和扩展性,这就需要建立以数据服务器为中心的三层服务体系结构,具体划分为数据服务层、应用逻辑层和表现层,并分别运行于网络的不同计算机硬件设备之上. 数据服务层可包括数据库及数据库服务器、空间数据引擎(SDE) 等,其功能是存储和提供城市规划的空间数据;应用逻辑层包括应用服务器、各种应用开发组件和网络服务器等,其功能是提供网络和数据处理的应用工具;表现层则是利用应用逻辑层提供的工具开发出的针对用户的各种具体应用界面(扈震和张欣,2002) .

B/ S(Browse/ Server ) 结构的优点就是利用了Internet 网络的强大资源平台,解决规划管理中的远程数据操作的问题,同时系统另外还具有“瘦客户端”的软件特点,为用户尽可能提供简便、丰富、易用的操作界面. 但这并不代表C/ S (Client/ Server ) 结构模式就可以淘汰了,因为目前GIS 的许多数据操作还是要在局域网内完成,如复杂的图形编辑、空间分析等. 因此城市规划管理系统的后台数据维护系统将采用C/ S 结构模式,通过这种模式对海量的地理信息数据提供强大的维护功能,为“前台办公自动化系统”提供丰富有效的数据支持.

2  城市规划空间决策平台体系结构

目前大多数城市规划管理系统建设主要完成规划地理信息数据的管理维护以及城市规划办公管理业务的处理. 只有少数大、中型城市开始着手研究利用计算机与GIS 技术辅助城市规划管理与设计中的决策性业务,并且只在某些局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这些都还不能完全满足城市规划中的需要. 从目前大多数GIS 在城市规划行业的应用情况来看,运用最多的还是空间数据获取、存储、查询、显示、制图、制表等工作上,只是通过GIS 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城市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得出结果,缺少对复杂空间问题决策的有效支持能力,同时即使通过分析得出的结果也不能很好地同城市规划管理的业务有效结合,很难满足城市规划的各级决策者的需要,难以发挥其辅助决策的作用. 因此,建立统一的符合城市规划要求的空间辅助决策支持平台已经成为目前城市规划行业最为紧迫的任务之一(王亮等,2005)

一般来说,空间决策支持系统( spati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SDSS) 能帮助决策者从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现象中抓住本质、理清头绪、明确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标:自主、灵活地生成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研究和比较它们的利弊与矛盾,进而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采取相应的措施与行动(于卓和吴志华,2001) .

在城市规划管理业务中,审批的首要依据是对规划设计方案的审核. 通过对审批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计算,硕士论文确认是否符合整个城市的总体规划的要求,同时符合我国城市规划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为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图1) .

在整个体系结构中以城市规划空间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包括现状数据、规划数据、法规数据) ,以规划设计方案数据(设计数据) 为对象,同时建立完备、科学的决策模型库,在进行空间辅助决策业务的工作中,根据工作的需要提取特定决策模型,利用GIS 的空间分析、海量数据检索得到决策分析结果,供决策者参考. 同时,可以利用三维景观技术真实模拟实际场景,为决策者提供更为逼真的决策效果.

3  建立城市规划空间决策应用模型

城市规划空间辅助决策的应用模型由空间数据、属性数据、空间决策知识库、决策模型库、算子、决策结果组成(图2) . 空间数据是指按矢量或者栅格存储的空间实体的集合,是空间算子的处理对象.属性数据是指规划管理业务涉及的各种文本数据,包括文字、图像、录音和录像等,城市规划决策知识库定义了城市规划相关数据,包括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道路规划及专题规划等信息以及城市规划法律法规等信息,这些信息是算子工作时的参考依据. 决策模型库和决策算子是从决策模型库中运用各种决策模型,从而提炼出来的各种数据操作,包含如空间量算、空间关系和空间分析等功能,另外还包含了数据挖掘、元数据管理、数据统计与分析等. 空间决策结果和属性决策结果分别是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运算得出的计算结果,该结果往往表现为统计数字或逻辑关系. 决策知识库定义了和各种专业背景相关的知识、决策结果的表示参数等,以空间结果和非空间结果为基础、结合决策知识库最终生成用户的决策结果. 建立完备的城市规划决策模型是实施空间辅助决策工作的核心. 在建立模型时,首先充分理解和分析决策模型的知识内容,逐步分解成每一个细致的知识点,然后针对每一个知识点赋予相应的决策算子,最终形成决策模型数据库. 在实施空间辅助决策工作中,决策平台提供数据输入、数据处理、提取模型、决策运算、结果表达几个步骤(图3) .逐步建立空间辅助决策工作规范化操作流程(雷兵等,2005) .

在城市规划管理的业务工作中,规划设计方案的审核是城市规划管理审批中的重要依据,这样就需要利用空间辅助决策平台对大量的规划信息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计算后得出相关结果数据,供规划管理部门决策.

在设计方案的审批决策中,首先定义规划设计方案的图档标准,结合空间辅助决策平台操作流程,在数据输入阶段,决策平台提供自动识别设计方案的所有信息的接口,在数据处理阶段时对设计方案的数据进行整理,对方案中的各个要素进行分类,在决策运算阶段时提取方案指标计算模型,通过模型中的各个决策知识点自动计算方案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如: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日照时间等,最后对运算出来的结果与规划的预计指标进行比较,滤出不符合的指标. 最后在结果表达阶段,可以将辅助决策结果以多种形式表达出来,一种就是列出符合的指标项和不符合的指标项,使得决策者对设计方案的决策结果能清楚地识别,另外一种表现结果就是采用三维虚拟现实技术,将决策结果形成三维景观,模拟反映设计方案的真实效果,使决策者更能直观地了解设计方案的各项指标,从而准确发现设计方案的问题,及时完善(雷兵等,2005) .

4  空间辅助决策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空间辅助决策平台的应用服务采用B/ S 结构,系统维护采用C/ S 结构(图4) ;通过统一的系统结构设计、数据库结构设计、功能模块设计和组件化开发方法,职称论文实现地理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的紧密结合及相互灵活调用,构建统一的城市规划空间辅助决策软件平台.

整个空间辅助决策软件平台采用大型关系型商用数据库Oracle 9i 或者SQL Server 2000 数据库作为基础数据库,通过GIS 的空间数据引擎( SDE) 建立城市规划基础地理数据库、规划设计数据库、决策模型库、决策知识库及元数据库. 针对庞大的数据库维护在局域网内完成(C/ S 结构) ,包括:数据录入与更新、模型库管理、用户管理、权限管理、系统管理等模块. 同时利用COM 技术建立空间辅助决策平台的组件库接口. 其中包括:查询、分析、显示、管理这

4 大模块. 用户界面采用B/ S 结构,基于. NET或J SP 环境下建立操作简便、直观的软件界面,一种是将决策结果提供给领导决策,这种决策结果通俗易懂,容易理解,另外一种是提供给技术人员复杂的分析结果,这种决策结果全面、复杂,需要技术人员通过整理选择性的提炼,然后再交于领导决策.

5  结语

城市规划空间辅助决策软件平台的建立,为城市规划管理中诸多决策任务提供更为科学准确的理论依据,通过建立和完善城市规划通用模型,不仅可以规范空间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建设,而且可以推进城市信息共享. 目前SDSS 技术已经逐渐应用于城市规划行业,但在应用模型的通用性、结果表达等方面还不够成熟和完善. 随着GIS 技术、建模技术、人工智能、决策支持技术等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市规划空间辅助决策软件平台应该向着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的方向发展.

附中文参考文献

扈震,张欣,2002. 基于Internet 的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3) 6 :56 - 58.

雷兵,刘纪平,谭海,等,2005. 空间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模型及管理研究. 测绘科学, (30) 2 :55 - 56.

刘纪平,李静华,王亮,等,2005. 电子政务空间辅助决策综合数据管理研究与实践. 测绘科学,30 (1) :10 - 11.

王亮,刘纪平,雷兵,等,2005. 基于GIS 与DSS 技术的空间辅助决策软件平台设计与开发. 测绘科学,30 (1) :19 - 20.

前台主管工作计划范文5

【关键词】 先进物资管理系统平台 电力工程 EPC总承包 应用

1 引进物资管理系统平台的背景和电力工程EPC总承包项目物资管理的特点

电力工程EPC总承包项目物资管理具有众多特点:第一,强调了设计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有助于项目建设方案的改进和优化;第二,实现了项目建设的设计、采购、施工的协调统一,传统的项目物资管理模式忽略了设计、采购、施工各个阶段之间的联系,EPC总承包项目物资管理改善了此缺陷,有效地控制了项目建设的进度、安全、成本,保证了项目建设的整体质量;第三,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和岗位,科学管理物资设备。

2 先进物资管理系统平台的应用

2.1 平台的主要功能

先进物资管理系统平台的主要功能如下:

(1)物资管理:用于项目设备/材料相关事务的全过程管理。定义设备/材料分类,维护设备/材料清单、台账。通过在施工计划上加载材料、设备,设定到场提前期,形成物资需求计划,并通过计划中的需求量指导物资采购,可以实现物资统计分析(包括查看物资需求、实际消耗的汇总信息等)、物资采购过程的信息、施工统计分析(查看物资在施工作业上的需求及实际耗费等详细信息)、采购计划分析等多个角度的物资管理。

(2)物资采购管理:依据物资需求计划,结合管理作业,管理物资的请购、招投标、采购、合同变更、合同支付、到货、到货检查、缺损补供、不合格项、领用、分发等一系列过程。此外该模块还具备按批次跟踪采购合同到货情况、管理缺损补供货品形成到货催办信息;按时间分析采购总费用并根据合同信息形成支付计划;设备可按箱件或设备明细到货,设备领用关联设备到货信息;管理采购相关工程记录(包括请购单、采购招标记录、采购合同、采购合同变更、采购合同支付、到货记录、领料单)等功能。

除上述功能外,此系统平台还具备质量管理、施工机具管理、安全环境管理、工程记录管理、图纸文档管理、支付管理、费用控制管理等功能。

2.2 平台功能的实现原理

系统充分利用计算机手段,基于局域网或互联网的信息平台,进行项目管理有关的数据(包括设计、质量、安全、投资、进度、合同等信息)的收集、记录、存储、过滤、处理和传输,实现项目进展的有效跟踪和控制,使之成为项目管理服务的有力工具。通过WBS(Work Breakdown Structure)来划分项目工作内容,并反映项目实施的组织结构与管理网络。利用项目管理软件的功能,将项目管理作业模块化,通过综合进度计划将项目管理的工作内容有机串联起来,以计划为龙头协同工作,以合同为中心全面记录,通过管理网络与管理作业实现管理流程与网络计划的有机联系,使得所有的管理业务均在主体计划下协同行进。

2.3 在具体工程中的应用实践

POWERON系统已经成功应用于EPC总承包项目,并对工程实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神华神东郭家湾2*300MW发电厂EPC总承包项目,利用其强大的进度和费用管理功能,实现了工程设计、质量、安全、投资、进度、合同、物资采购、资源、文档、综合等方面的高效统一、规范协调的管理和控制,顺利完成了项目建设目标,使公司的项目管理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物资管理实现了全过程管理。物资采购实现了与计划协调一致,避免了物资的浪费,实现了效益最大化。

POWERON系统在郭家湾项目成功应用的基础上推广到国网哈密大南湖2*300MW发电厂EPC总承包项目,大南湖项目对前期的使用经验进行了总结,并对各功能模块提出了许多改进意见,使系统更加完善,后续的阿拉尔、和丰、酒钢等300MW火电项目均采用了此系统。

3 先进物资管理系统平台的应用前景

3.1 当前平台应用中取得的成效

POWERON系统在电力工程EPC总承包项目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在几十个企业中进行了项目级应用,并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对成本、进度、人力资源、采购、图纸文档、专项的高效管理,提高了项目管理的总体效率,受到业主的一致好评。但是POWERON系统也存在一些不足,该系统本身的安装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需要参考解决方案进行解决。

3.2 当前平台的创新策略

POWERON系统平台的研发无疑是一项重大的创新,该系统实现了项目管理的模块化,并通过综合进度计划将项目管理的内容有机串联起来,使各自单独的管理模块,能清晰、完整地完成对各模块的管理;同时POWERON系统又将其有机结合起来,相互联系,协调一致。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用户实际需要挑选各模块。随着科技的发展研发团队要与用户建立长期合作机制,随着用户在使用中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技术创新也要跟上时展的步伐。

3.3 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意识的提高、电力工程EPC管理模式的发展都为物资管理系统平台的应用提供了有利保障。随着POWERON系统的应用取得越来越多的成效,其应用范围将逐渐扩大。积极推进该系统在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应用,在使用中不断完善。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先进物资管理系统平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该平台已经在电力工程EPC总承包项目物资管理应用中取得显著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我们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前台主管工作计划范文6

关键词:海洋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五级计划;图料匹配;计划反馈闭环

1背景分析

海洋工程项目管理在海洋平台制造中承担重要作用,项目管理承担起整个制造项目的计划、进度控制、资金、人员、装备、图纸、材料等的关键因素规划组织工作。随着海洋工程产业的发展,海洋工程项目管理的效率提升逐渐成为控制项目成本、加快施工进度的必须,而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正是基于这一需求提出和不断改进的。目前的海洋工程项目管理形式主要是基于项目管理理论、项目生产实际,通过人员直接安排工作量,设计文件、计划、材料等大量项目的关键因素的信息以纸面的形式在项目内部流转。该项目管理方式的缺点在于各种关键因素的信息不能实现信息化。项目关键因素实现信息化后,可自动关联、自动匹配。实现信息化管理后,图纸信息和所需材料信息、计划信息、人员信息等可自动匹配关联,不需要管理人员人工把大量信息手动进行关联和下发;项目实现信息化后,各种数据各自动生成表单、图表进行比对、跟踪、统计。实现项目管理的信息化,需要将目前的生产管理流程进行摸底,掌握项目的输入数据信息的种类、输出数据信息的种类、数据信息的组织形式。

2海洋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需求辨识

PMS平台为公司各生产相关部门提供信息化系统支持;工程数据、图纸、文档和其他相关信息通过平台实现集成与共享;提高生产计划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在生产的各个环节逐步推行电子化交付和质量控制,最终建立起协同的建造项目信息管理平台。平台能够与上下游和内外部的相关系统实现信息交换,满足海洋工程统一的工程设计数据标准(文档编码、设备编码、材料编码)以及未来其他业主的电子化交付需求。PMS系统包括文控模块、材料模块和生产模块三大功能模块,整体功能需求如下:模块内功能专业性强,整体性完整,集成度高,工作流相对独立。

3海洋工程项目管理涉及的输入输出信息分析

海洋工程项目管理涉及的输入信息主要包括:设计图纸、设计材料、材料信息、计划信息、人员信息、定额信息等。三维设计系统和二维设计系统及其它程序根据要求输出图纸、料表、数据、文档等,分别进入材料模块与文控模块。系统与生产模块通过成熟的接口导入计划进度数据,材料模块根据需要将订单信息、材料状态等信息分别传输给文控模块和生产模块。海洋工程项目管理涉及的输出信息主要包括:项目工单(项目输入信息的按计划分组与关联)、项目KPI等统计报表。材料模块自动生成材料请购,与ERP系统集成,在ERP系统、Emptoris系统内进行采购业务,并将采购订单及合同等节点信息反馈材料模块。生产模块也可以实时调用文控模块图纸和数据。由此,生产模块集成了动态的材料、设计图纸模型数据、生产计划信息,可以通过工单形式指导实际生产。海洋工程项目管理涉及的反馈信息主要包括:项目各专业工作完成量、质控专业工作完成量等。海洋工程管理涉及的设计信息主要包括图纸、材料、方案等。可以作为数据模型输入信息系统的设计数据一般来源是三维设计系统,因为在三维设计系统中,图纸、模型和材料是相互关联的;海洋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涉及的计划信息主要来自计划编制软件,其信息以EXCEL表格的形式导入管理信息系统。

4基于信息管理系统的海洋工程项目管理策略

可施工材料评估:将设计系统导入的工作量(杆件等信息)与仓储部导入的材料入库信息进行比对,确定哪些工作量具备开工条件。该步骤是保障先到货材料优先施工,提高施工进度的重要保障。可施工材料的评估是项目尽早施工的两大关键因素,另一个因素是设计资料的完成。可施工材料的到货更具有不可控性,因此在施工前期更为重要。在目前的海洋工程管理中,需要项目材料工程师比对到货清单和已出图纸,确定哪些模块和区域具备施工条件。由于目前的图纸和材料不具备一一对应的图料匹配程度,因此材料工程师将已到货材料分配给已完成的部分图纸上,是一个很大的工作量。海洋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图料匹配,可匹配已到货材料对应的图纸,为项目开工提供技术支撑和管理保障。五级计划生成:将杆件、图纸、材料、计划等信息导入系统。将四级计划进行分解,分解成五级计划,将设计图纸、料单、工作量、人员等信息按照五级计划进行分包,生成施工工单,指导现场施工。目前的海洋工程施工管理是使用四级计划进行项目进度控制,每天施工的工作量由生产车间控制,施工车间每天会指定某施工区域需要加工的工作量数目。基于海洋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项目管理,可直接从项目组级别将工作计划细化到五级计划,该五级计划不只包括每天某施工区域需要加工的工作量数目,还包括这些工作量的具体杆件参数、相关图纸材料等。更精细化的工作量、图、料计划给项目带来了精细化管理,也为现场施工提供了更准确的图料参考。工单下发现场进行加工制造。工单中已包括项目施工所需的图纸、材料、计划等信息,施工现场可依据下发的工单进行施工。目前的海洋工程施工管理中,工人得到的图纸和对应的材料都是成批的,工人需要有较高的读懂加工图纸的能力,并且需要每天拿出一定的时间查找图纸。海洋工程信息管理模式可将工人每天或者几天的工作量分配好,对应的图纸、材料、施工位置、施工装备、施工步骤、施工人数等信息一应俱全,降低了工人的脑力劳动量,也减少了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工作量。现场反馈工作完成量实现项目管理的闭环控制。加工制造现场将现场完成的工作量,主要是施工完成量和质控完成量,每天次反馈进入系统。系统根据输入数据和反馈工作量,生成各种统计报表,实时跟踪项目施工进度。目前的海洋工程施工管理中,反馈工作非常粗糙,项目组不能精细地掌握工作进度。海洋工程信息管理可精细化地反馈到杆件,直观得得出各种进度报表。施工进度统计更精确,且极大减少了统计人工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