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施讨论法范例6篇

如何实施讨论法

如何实施讨论法范文1

1、如何科学优化讲授内容实施苏格拉底教学法需要增加课堂讨论环节的学时,需要将课内讲授学时压缩1/3左右。环境法学课程教学内容庞杂、交叉性比较强,如何科学安排讲授内容,既要使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兴趣,又要突出重点、为学生传授开展课堂讨论和课后学习所需的专业基础知识,是成功应用苏式教学法的关键。笔者的做法是,将教学重点放在环境法学总论部分,并从分论部分的污染防治法、资源保护法、国际环境法中选择几个专题,将学生分为对应的几个小组,各小组独立自主完成内容的学习,并在课堂与其他小组交流,最后教师针对学生认识上的一些偏差进行纠正,对个别知识点做进一步的阐释。课堂情况表明,教学效果非常好,同学们学习、交流的积极性很高,问卷调查中,学生们普遍反映收获很大。

2、设定哪些教学启始问题启始问题是启动整个讨论的关键,所有讨论以此为中心逐层、逐步展开。如何设定教学重点各章节的启始问题,推动讨论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一般而言,启始问题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条件:没有单一的或标准的答案;可诱发思想冲突,引致学生对给定资料中的思想观念产生更深刻、更广泛的理解。例如:在环境法总论部分“环境问题”一章的教学中,笔者从“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入手,最终将学生们的众多回答,从理论层面归结为“外部效应”和“公有地的悲剧”,并进一步对之进行阐述说明,完成了既定的教学任务。3、如何提高学生课堂讨论的主动性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由于担心犯错,法学专业学生课堂讨论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够强,如何使学生尽快地融入互动的课堂,通过对话的形式使其认识自己,激励自我,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挑战传统,在讨论和争辩中进步,激发出他们的见解,对于苏式教学法的成功应用十分关键。

二、苏式教学法在环境法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步骤

1、初步实施阶段在这一阶段的环境法学教学过程中,根据苏格拉底教学法应用的客观需要,对传统的教学环节进行完善:精炼教学内容;明确采用苏式教学法条件下各章节的教学目的;为各章节设定多个启始问题;拟定学生评价的标准与规则;明确课堂讨论的组织形式和规则,并组织实施;根据学生反馈意见对相关标准、规则进行修订。

如何实施讨论法范文2

( 一) 乞讨权是不存在的

关于乞讨权的核心议题为乞讨是人权还是自由,部分学者认为乞讨是自由而非人权。有学者认为乞讨只是行乞者基于自由意志所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因为如果假设乞讨是一种权利,那么基于有权利必有救济的法律原则,当乞讨者的乞讨权没有实现时,比如路人拒绝对行乞者进行施舍,那如何进行救济呢? 难道要强制路人对乞讨者进行施舍否则就要给与路人法律制裁吗? 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所以,乞讨不是权利,仅仅是一种自由。

( 二) 乞讨权是存在的

学界相当多的学者认为乞讨权是存在的,并在法理上进行论证,为乞讨权的存在寻找法律依据。有的学者将乞讨权归属于生存权,认为乞讨权是生存权的支权利,而有的学者则认为乞讨权与生存权不存在种属关系,乞讨权不是由生存权派生出来的而是与生存权属于同一位阶,均由人权派生出来。[1]还有学者认为乞讨权可从我国宪法规定的获得物质帮助权中找到理论依据。再者依据法无禁止即自由,我国法律也没有明文禁止乞讨,所以乞讨权是存在的。

二、乞讨权的性质分析

( 一) 乞讨权是一种道德权利

所谓道德权利是由道德原理来支持的,而法律权利由法律制度来规定。罗尔斯关于无知之幕和正义原则的论述给乞讨权的道德正当性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明。在无知之幕之下,假定各方都不知道某些特殊事实,比如没有人知道他在社会中的地位,他所属的阶级,不知道他的天生资质和自然能力的程度,不知道自己的力量和智力等情形,也不知道他的善的观念以及心理特征,对所处的这一社会的经济或政治状况以及社会所达到的文明或文化状况也一无所知,但是他们知道他们的社会受着正义环境的制约,他们知道关于人类社会的一般事实,他们理解政治事务和经济理论原则,知道社会组织的基础和人的心理学法则。你可能很富有,富可敌国。你可能很贫穷,只能以乞讨为生。在无知之幕下,人们不知道各种选择将如何影响自己的人生,所以只能选择那些无论你处于什么样的阶级,社会地位,社会环境等都将有利于你生存的规则,从而保证该规则在适用于所有人时是公平和正义的。那么在无知之幕下,人们是会承认乞丐通过乞讨获得生存的权利呢?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乞讨权存在的道德正当性毋庸置疑!

( 二) 乞讨权是一种法律权利

乞讨权是否可以上升为法律权利,关键在于乞讨权能否在我国法律上找到存在的依据。在我看来,乞讨权的法律依据是宪法上的生存权而非物质帮助权。物质帮助权是社会保障权的基本内容之一,属于社会经济权利的范畴。物质帮助权的享有主体是公民,义务主体是国家,公民并不是物质帮助权的义务主体。所以,物质帮助权不是乞讨权存在的宪法依据。乞讨权来源于生存权。首先,我国宪法没有规定生存权,但是宪法规定尊重和保障人权,毫无疑问,生存权是人权的基本内容。我国加入了《世界人权宣言》和《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两项公约,公约将生存权表述成公民获得相当水准的生活的权利,乞讨的实质就是希望通过乞讨,获得别人的施舍,以此使得自身能够获得相当水准的生活。其次,基于权利推定理论法不禁止即权利,只要乞讨人员不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不扰乱社会秩序,当然有进行乞讨的权利。并且在民法上我们可以将施舍者与乞讨者之间的法律关系看做赠与关系。

三、乞讨权的法律特点

既然乞讨权能被纳入到法律权利之内,我们就要分析乞讨权属于何种性质的法律权利。根据义务人的不同义务,我们可以将权利划分为积极权利和消极权利。积极权利的实现要求义务人即国家采取积极的措施,积极履行作为义务,要求义务主体处于给付某物或做出某种对待的积极行为状态。而消极权利的实现则要求义务人克制,即国家不干预即可,履行不作为义务,当权利主体有资格做某事或以某种方式做某事时,义务主体处于避免做任何可能侵犯权利主体行动自由之事的消极状态。

如何实施讨论法范文3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参与式教学设计;QQ群

1背景分析

图1QQ群的网络教学功能常用的网络通信工具有QQ、微信、MSN、Email,其中以QQ最为普及。QQ群具体功能如图1所示,它为网络化学习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免费平台,本文重点分析QQ群环境下的参与式教学设计。按照第四代参与式设计理念,师生应合作设计教学方案,但受困于目前“上课有交流,下课无联系”的教师和学生课后不见面的现状,难以开展有效的交流合作。依托QQ群推行参与式教学设计可以发挥其网络通信、资源共享的优势,克服无法当面交流的局限,实现师生间的即时沟通。相关学者的研究未能对如何运用QQ群进行参与式教学设计展开详细分析,也未能对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展开探讨[1-2]。鉴于此,本文拟对参与式教学设计的具体流程,以及教学设计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展开探索性分析。

2参与式教学设计的流程规划

2.1建群

根据授课人数来确定创建QQ群的类型。然后登陆进入QQ,在群界面里点击创建QQ群,并将进入该群的选项设置为必须经过审核才能成为群成员。建群完成之后,将群号码公布,通知学生加入该群,并要求学生将自己的群名片以“班级+学号+姓名”清楚标识,以便开展交流讨论。而且便于在学生申请加入时,群管理员进行资格审查。

2.2学习主题

作为学生讨论的内容,学习主题不宜过大、过多,应集中于某一专题。如《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程主要包括三块内容:公司战略管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那么相应地可以三个学习主题,分别对应三部分内容,每次只讨论一个主题。学习主题应清楚地阐述该部分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如公司战略管理,教学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对于公司发展的战略把握能力;教学内容包括: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实施和控制;教学方法以案例教学为主,并且对公司战略管理的目标、内容和方法详细阐述。学生依据学习主题,再通过自己阅读教材,思考通过学习本门课程获得什么,应学习什么内容,采取何种教学方式是最容易接受的,从而为开展讨论分析奠定基础。学习主题可以由教师上传到群共享中,同时上传相应的辅助材料,如教程各章节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教授方法,案例教学、模拟演练、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的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等,以便于学生在思考教学设计中能及时获取相关的辅助资源,帮助其作出合理的设计规划。

2.3学生分组

一般按6~8人一组,分组的标准不固定,可以按学号、座位、寝室等方式分组,也可以学生自由组合,但是每次小组讨论应该采用不同的分组方式,便于让学生有机会和不同的人合作,利于培养其沟通、协助能力。

2.4小组讨论

在分组完成之后,学生即可开展小组讨论,这种讨论可以利用课堂时间进行,但更广泛深入地探讨需要学生课后通过QQ群的讨论组功能展开。因为分组之后,可能组员分布比较分散,难以集中,此时,由一名组员发起邀请,让其他组员参与到新设立的讨论组中,就该学习主题发表意见看法,及时补充完善,即使无法同时在线交流也无影响,因为有留言记录,组员可以通过留言记录了解讨论进入到何种程度,进而发表自己对此的观点看法,而且讨论记录便于讨论结束后,由选出的总结人整理提炼,形成最终意见,上传提交。小组合作学习具有如下优势:使学习者产生更多和更高水平的洞察力、认知能力、道德推理能力、更深入的理解力、更敏锐的批判性思维和更深的记忆[3]。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比独自学习获得更深刻的认识和更广泛的能力锻炼。

2.5上传小组意见

事先规定讨论意见上传的时间期限,一般1~2周。以文件共享的形式收集各小组意见,先在群共享中上传一个空白的意见记录表格文档,然后各个小组均可以下载该文档,将本小组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意见录入对应的记录中,保存之后再上传,这样不断地把各小组的意见汇集到该文档之中,实现意见的即时收集。

2.6教师评价、分析和实施优化方案

教师根据收集的意见文档,分析学生对于学习《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程的期望目标,了解他们希望在能力、知识上获得何种程度的提升,掌握何种教学方式是最受学生欢迎和接受的,进而采取合理的教学设计方案。在实施教学方案之后,学生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不断调整教学方案、优化设计,使其能切实满足学生的需要,具体的实施过程如图2所示。根据交流反馈的信息,在教学重点处组织课堂讨论,以加深学习质量;在教学难点处组织讨论,以启发性问题帮助学生解决疑难,提高效率;在教学生长点组织讨论,拓展优化学生的思维空间,帮助学困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推行参与式教学设计的问题分析及解决措施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参与式教学设计在具体的推行过程中存在诸多困惑和问题,如学生积极性不高,参与度较低或者因增加学生、教师工作负担,致使参与者消极应付甚至抵制等不利局面,对于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必然会使参与式教学设计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失败。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下面予以逐一阐述。

3.1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

针对此类情况,需区别对待。班上的学生必然会出现分化,有积极性高的,也有积极性不高的,这取决于个体差异和环境影响,也有可能是对参与式教学设计不了解所导致的。此时,需要耐心讲道理、做解释,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发表意见。并对参与式教学设计的理念,具体流程,各种教学方法的优缺点等进行详尽的阐述,以便学生了解、掌握参与式教学设计,并能积极地参与到其中。在学生的考核评价中,也可将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教学设计作为其平时成绩的评定依据,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2学生缺乏教学设计的相关知识,难以做出合理的规划设计

由于学生未参与过教学,对教学设计不了解,且对所需设计的课程内容未投入足够的时间、精力预先学习准备,学生对所要设计的课程内容并不了解,要想学生对教学设计提出合理化建议存在困难。因此,需要事先为学生提供一个基本的教学方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如《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中的公司战略模块,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公司战略的分析、设计、执行、控制的方法,能完成完整的公司战略制定流程;教学内容包括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实施与战略控制的理论与方法;教学方法采取课堂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形式。首先给出初始的教学模式,然后鼓励学生自己学习了解课程内容,教学设计的相关知识,进而鼓励其运用所学知识提出有效的建议,对原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改进。

3.3参与式教学设计加重了教师与学生的工作量,致使其形成抵触心理

由于参与式教学设计需要师生间大量的沟通、协作,而且方案需经过多轮反复修改、完善,教师和学生已习惯于课堂授课、听讲的教学模式,下课后要各自忙于自己的工作、学习,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到这种尝试探索,无法预知最终效果的实验性教学设计之中,难免会产生厌烦心理,不愿参与配合,最终导致活动失败。因此,在进行参与式教学设计时,一定要事先规划实施步骤、流程,预先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不利因素,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并且重视宣传教育工作,让教师和学生明白,进行参与式教学设计,表面上多花了时间和精力,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要学的课程,知晓通过学习该课程将掌握何种知识,该门课程能提升哪种能力,从而放弃抵触,转而积极接受。并且,由于学生自己亲自参与到教学模式的设计之中,对该教学模式不再抵触,能采取一种接受、合作的态度,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为降低参与式教学设计中师生的工作量,可以考虑设计能高效利用QQ群,学习主题、开展小组讨论、实现资源共享、收集反馈信息的科学方法,以降低工作量,提高学习效率。

3.4缺乏合理的准备组织,难以开展有效的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是指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识,明辨是非或获得新的结论为目的,组织学生各抒己见以取得共识的教学方法。如果未能掌握讨论活动组织技巧,仅仅是将学生分组,要求其开展讨论,学生会感到茫然,以应付的态度参与讨论,或者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参与,却未能对主要的知识点进行深入探讨,浮于表面。为提高课堂讨论效果,需要从以下方面做好组织:第一,明确讨论的目的;第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第三,捕捉讨论的时机。教师应在学生认识普遍出现偏差时组织讨论,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在教师提问出现“卡壳”时组织讨论,让学生茅塞顿开;在学生思维出现“低谷”时及时组织讨论,将学生的思维再次推向“高潮”,形成高低起伏的教学节奏;第四,把握教学的张力、恰当引导。组织讨论时,教师要合理设置知识的难度,知识模块之间联系的跨度,问题的难易度和讨论的密度等。在讨论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各抒己见;要巡视了解、引导,避免讨论偏离主题;要启发诱导,使讨论得到深化,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升华;第五,延缓评价,总结提炼。

4结论

参与式教学设计的具体流程包括创建QQ群、学习主题、学生分组、小组讨论、上传讨论意见、评价分析、实施方案。整个流程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一个流程结束,总结经验、教训,开始一轮新的流程循环,周而复始。在整个师生参与教学设计的过程中,QQ群起到重要的交流媒介作用,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的网络信息沟通工具,QQ群对于参与式教学设计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在这个活动之中,尤为重要的是事先预期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如针对学生不了解参与式教学设计的问题,可以由教师专门做解释、沟通,并在群共享里上传相应的说明资料,便于学生了解、掌握参与式教学设计的目的、流程和方法。

基于QQ群的参与式教学设计的价值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为促进学生学习方面的价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发展其自主、终身学习能力;其二为改进教师教学方面的价值,让教师更准确的了解学生需求,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其三为改善师生间交流与协作方面的价值,为师生间相互交流、相互理解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形成一种相互信任、相互尊重、民主协商的氛围;其四为依托即时通信软件开展参与式教学设计,探索具体的方法与技巧,建构合理的流程与规则,提供实践指引。可将其分别略称为学习价值、教学价值、交流价值和技术价值。

作者:刘锦芳 单位:湖南工业大学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屈丹丹,孙宽宁.基于QQ群的大学生参与式教学设计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2(15):14-16.

如何实施讨论法范文4

关键词:自主探究;讨论;有效教学

布鲁纳说过:“探究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究就没有数学的发展.”在数学活动中,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内容,讲究教学策略,组织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探究活动.其中,讨论活动能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各自的表达能力.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学模式的不断更新,讨论教学方式已融合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之中了.教师在课堂教学合理的使用讨论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新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中的讨论提出了相应要求

1.教师应创设讨论的空间和氛围,使学生能针对疑问进行探讨,能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质疑,与同学交流想法。

2.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同时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能从交流中获益。

3.使学生对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观点有敢于提出疑问的意识,并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发现错误能及时改正。

二、课堂教学中讨论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讨论教学法存在多方面的问题:

(一)学生知道讨论什么吗?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教师在出示一些问题后,不管问题简单还是复杂,就马上组织课堂讨论,有的学生可能对要讨论的问题还没有弄明白,就开始乱说一气,有的学生干脆天南海北,高谈阔论,产生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不着边际的“题外话”,偏离了讨论的主题。到最后自己也不清楚到底讨论了些什么?

(二)学生果真在参与讨论吗?

课堂讨论的前提是独立思考。任何课堂讨论都是以学生自主、独立学习为先决条件的。学生没有经过思考、体会和感悟,他们又能讨论什么呢?讨论中有的学生只顾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而没有组织小组全体参与讨论的责任感或意识,使讨论的参与率降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很少有发表意见和提出问题的机会。有班干部或尖子生的小组中,班干部和尖子生甚至部分小组在讨论时不以自己的理由去说服持有不同意见的同学,而产生争执。这样容易造成学生们只“作”不“合”、只“议”不“思”、只“说”不“听”,学生大多“各自为政”。这样的课堂讨论,学生实质上没有认真思考,更没有思维撞击的火花。

正是由于学生没有自己的思想、见解和观点,讨论时要么冷场,要么东拉西扯,课堂讨论形同虚设,往往成了空热闹、假正经。其实,学生只有自己先有了想法,才能有和小组成员交流和讨论的源泉。

(三)教师参与讨论指导了吗?

一旦学生进入了课堂讨论这一环节,很多教师确实像蝴蝶般地穿梭在每个小组之间,看似很忙,实际上大多在摆样子,装门面;有的教师不知所措地在讲台边等待;有的教师正在准备下一环节的教学,等等。此种情况下,教师并没有真正参与和投入到课堂讨论的过程中去,更没有对学生的课堂讨论进行指导和调控。这样的课堂讨论能收到实效吗?

(四)课堂讨论多多益善吗?

有的教师为了赶时髦,取悦于听课教师,根本不考虑内容是否需要,一堂课总免不了几次搬出课堂讨论这一环节。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只有这样才符合新课程理念。课堂讨论成了上公开课必备的“行头”,成了花瓶。笔者曾聆听过一堂公开课,该任课教师前后共安排了5次课堂讨论,而所讨论的内容几乎是清一色的识记层次的“是什么”,这样的课堂讨论有必要吗?

三、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讨论教学

为了使讨论达到预期的目的,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以下环节.

(一)营造讨论氛围,激发孩子的讨论欲望和热情,是实施讨论式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在当前数学教学中,教师针对某个关键问题让学生讨论解决。但学生都只是独立解题,未能加入讨论的行列,使讨论在课堂上的存在流于形式。而要真正的实施讨论教学,要从多方面入手。

首先,要形成一定的讨论小组,适当调配讨论人员,使大家有想说话的感觉.学生在这个小集体中都获得了发言的机会,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真正进入讨论的情境中。同时,除了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这种机会外,在课后也应适当创造机会。

其次,精心设计问题.在数学课堂上,学生总会觉得空洞无味,无话可说.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针对性的设计问题,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学生有想象的空间,觉得有话可说,有讨论的必要.这样,才能为大多数学生所能够理解和接受,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共同探究解决问题。

(二)教师的情感投入及适时调控的主导性,是讨论式教学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

讨论是一种开放性,多向性的信息交流活动.学生的知识基础不一样,领悟程度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成为课堂进程的调控者,要适时应变,使讨论有效地进行。

首先,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由于任课时数少,师生交流少,在学生心目中形成古板,严厉的印象.因此,数学老师在平时要多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可能的话,经常与学生进行一些集体活动,融洽师生感情。在课堂上,教师要用肯定,赞许的言辞情感,鼓励孩子积极思考,敢于提问,发表看法.这样,在讨论中,充分发挥积极的思维,提高讨论的效略。

其次,教师在讨论中要参与其中,发表自己的看法,适时引导学生讨论,探究,加深并强化孩子的认识.对讨论中出现的各种意见,加以去粗取精,得出完美的结论。这有利于完善孩子的认知结构,发展思维能力,形成正确的发展方向。

在《数学课程标准》实施的今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被有效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而如何正确实施讨论式教学,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探究知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是教学实施的关键.

参考文献:

居宏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讨.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2010(09)

张素霞.关于小学数学自主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9(04)

江琰.数学课堂实施有效讨论的策略.小学数学教育,2011(04)

黄春霞.聚焦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四大争论”.小学教学设计(数学),2008,Z2

梁万婷.实施开放教学,培养创新精神.中小学数学,2001(12)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卷第202页

如何实施讨论法范文5

摘要:讨论教学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为实现某个教学目标或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合作探讨,并因此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交流情感,发展思维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特点在于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利于促进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自主探究 讨论教学法 有效教学

布鲁纳说过:“探究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究就没有数学的发展.”在数学活动中,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内容,讲究教学策略,组织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探究活动.其中,讨论活动能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各自的表达能力.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学模式的不断更新,讨论教学方式已融合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之中了。教师在课堂教学合理的使用讨论教学方法,能有效提课堂教学效率.

一﹑新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中的讨论提出了相应要求

1.教师应创设讨论的空间和氛围,使学生能针对疑问进行探讨,能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质疑,与同学交流想法。

2.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同时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能从交流中获益。

3.使学生对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观点有敢于提出疑问的意识,并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发现错误能及时改正。

二、课堂教学中讨论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讨论教学法存在多方面的问题:

1、学生知道讨论什么吗?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教师在出示一些问题后,不管问题简单还是复杂,就马上组织课堂讨论,有的学生可能对要讨论的问题还没有弄明白,就开始乱说一气,有的学生干脆天南海北,高谈阔论,产生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不着边际的“题外话”,偏离了讨论的主题。到最后自己也不清楚到底讨论了些什么?

2、学生果真在参与讨论吗?

课堂讨论的前提是独立思考。任何课堂讨论都是以学生自主、独立学习为先决条件的。学生没有经过思考、体会和感悟,他们又能讨论什么呢?讨论中有的学生只顾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而没有组织小组全体参与讨论的责任感或意识,使讨论的参与率降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很少有发表意见和提出问题的机会。有班干部或尖子生的小组中,班干部和尖子生甚至部分小组在讨论时不以自己的理由去说服持有不同意见的同学,而产生争执。这样容易造成学生们只“作”不“合”、只“议”不“思”、只“说”不“听”,学生大多“各自为政”。这样的课堂讨论,学生实质上没有认真思考,更没有思维撞击的火花。

正是由于学生没有自己的思想、见解和观点,讨论时要么冷场,要么东拉西扯,课堂讨论形同虚设,往往成了空热闹、假正经。其实,学生只有自己先有了想法,才能有和小组成员交流和讨论的源泉。

3、教师参与讨论指导了吗?

一旦学生进入了课堂讨论这一环节,很多教师确实像蝴蝶般地穿梭在每个小组之间,看似很忙,实际上大多在摆样子,装门面;有的教师不知所措地在讲台边等待;有的教师正在准备下一环节的教学,等等。此种情况下,教师并没有真正参与和投入到课堂讨论的过程中去,更没有对学生的课堂讨论进行指导和调控。这样的课堂讨论能收到实效吗?

4、课堂讨论多多益善吗?

有的教师为了赶时髦,取悦于听课教师,根本不考虑内容是否需要,一堂课总免不了几次搬出课堂讨论这一环节。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只有这样才符合新课程理念。课堂讨论成了上公开课必备的“行头”,成了花瓶。笔者曾聆听过一堂公开课,该任课教师前后共安排了5次课堂讨论,而所讨论的内容几乎是清一色的识记层次的“是什么”,这样的课堂讨论有必要吗?

三、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讨论教学

为了使讨论达到预期的目的,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以下环节.

1、营造讨论氛围,激发孩子的讨论欲望和热情,是实施讨论式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在当前数学教学中,教师针对某个关键问题让学生讨论解决。但学生都只是独立解题,未能加入讨论的行列,使讨论在课堂上的存在流于形式。而要真正的实施讨论教学,要从多方面入手。

首先,要形成一定的讨论小组,适当调配讨论人员,使大家有想说话的感觉.学生在这个小集体中都获得了发言的机会,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真正进入讨论的情境中。同时,除了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这种机会外,在课后也应适当创造机会。

其次,精心设计问题.在数学课堂上,学生总会觉得空洞无味,无话可说.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针对性的设计问题,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学生有想象的空间,觉得有话可说,有讨论的必要.这样,才能为大多数学生所能够理解和接受,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共同探究解决问题。

2、教师的情感投入及适时调控的主导性,是讨论式教学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

讨论是一种开放性,多向性的信息交流活动.学生的知识基础不一样,领悟程度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成为课堂进程的调控者,要适时应变,使讨论有效地进行。

首先,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由于任课时数少,师生交流少,在学生心目中形成古板,严厉的印象.因此,数学老师在平时要多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可能的话,经常与学生进行一些集体活动,融洽师生感情。在课堂上,教师要用肯定,赞许的言辞情感,鼓励孩子积极思考,敢于提问,发表看法.这样,在讨论中,充分发挥积极的思维,提高讨论的效略。

其次,教师在讨论中要参与其中,发表自己的看法,适时引导学生讨论,探究,加深并强化孩子的认识.对讨论中出现的各种意见,加以去粗取精,得出完美的结论。这有利于完善孩子的认知结构,发展思维能力,形成正确的发展方向。

在《数学课程标准》实施的今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被有效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而如何正确实施讨论式教学,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探究知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是教学实施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7月第一版;

如何实施讨论法范文6

[论文摘要] 讨论教学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为实现某个教学目标或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合作探讨,并因此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交流情感,发展思维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特点在于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利于促进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布鲁纳说过:“探究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究就没有数学的发展.”在数学活动中,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内容,讲究教学策略,组织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探究活动.其中,讨论活动能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各自的表达能力.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学模式的不断更新,讨论教学方式已融合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之中了.教师在课堂教学合理的使用讨论教学方法,能有效提课堂教学效率.

一﹑新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中的讨论提出了相应要求

1.教师应创设讨论的空间和氛围,使学生能针对疑问进行探讨,能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质疑,与同学交流想法。

2.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同时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能从交流中获益。

3.使学生对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观点有敢于提出疑问的意识,并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发现错误能及时改正。

二、课堂教学中讨论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讨论教学法存在多方面的问题:

(一)学生知道讨论什么吗?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教师在出示一些问题后,不管问题简单还是复杂,就马上组织课堂讨论,有的学生可能对要讨论的问题还没有弄明白,就开始乱说一气,有的学生干脆天南海北,高谈阔论,产生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不着边际的“题外话”,偏离了讨论的主题。到最后自己也不清楚到底讨论了些什么?

(二) 学生果真在参与讨论吗?

课堂讨论的前提是独立思考。任何课堂讨论都是以学生自主、独立学习为先决条件的。学生没有经过思考、体会和感悟,他们又能讨论什么呢?讨论中有的学生只顾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而没有组织小组全体参与讨论的责任感或意识,使讨论的参与率降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很少有发表意见和提出问题的机会。有班干部或尖子生的小组中,班干部和尖子生甚至部分小组在讨论时不以自己的理由去说服持有不同意见的同学,而产生争执。这样容易造成学生们只“作”不“合”、只“议”不“思”、只“说”不“听”,学生大多“各自为政”。这样的课堂讨论,学生实质上没有认真思考,更没有思维撞击的火花。

正是由于学生没有自己的思想、见解和观点,讨论时要么冷场,要么东拉西扯,课堂讨论形同虚设,往往成了空热闹、假正经。其实,学生只有自己先有了想法,才能有和小组成员交流和讨论的源泉。

(三)教师参与讨论指导了吗?

一旦学生进入了课堂讨论这一环节,很多教师确实像蝴蝶般地穿梭在每个小组之间,看似很忙,实际上大多在摆样子,装门面;有的教师不知所措地在讲台边等待;有的教师正在准备下一环节的教学,等等。此种情况下,教师并没有真正参与和投入到课堂讨论的过程中去,更没有对学生的课堂讨论进行指导和调控。这样的课堂讨论能收到实效吗?

(四)课堂讨论多多益善吗?

有的教师为了赶时髦,取悦于听课教师,根本不考虑内容是否需要,一堂课总免不了几次搬出课堂讨论这一环节。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只有这样才符合新课程理念。课堂讨论成了上公开课必备的“行头”,成了花瓶。笔者曾聆听过一堂公开课,该任课教师前后共安排了5次课堂讨论,而所讨论的内容几乎是清一色的识记层次的“是什么”,这样的课堂讨论有必要吗?

三、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讨论教学

为了使讨论达到预期的目的,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以下环节.

(一)营造讨论氛围,激发孩子的讨论欲望和热情,是实施讨论式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在当前数学教学中,教师针对某个关键问题让学生讨论解决。但学生都只是独立解题,未能加入讨论的行列,使讨论在课堂上的存在流于形式。而要真正的实施讨论教学,要从多方面入手。

首先,要形成一定的讨论小组,适当调配讨论人员,使大家有想说话的感觉.学生在这个小集体中都获得了发言的机会,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真正进入讨论的情境中。同时,除了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这种机会外,在课后也应适当创造机会。

其次,精心设计问题.在数学课堂上,学生总会觉得空洞无味,无话可说.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针对性的设计问题,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学生有想象的空间,觉得有话可说,有讨论的必要.这样,才能为大多数学生所能够理解和接受,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共同探究解决问题。

(二)教师的情感投入及适时调控的主导性,是讨论式教学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

讨论是一种开放性,多向性的信息交流活动.学生的知识基础不一样,领悟程度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成为课堂进程的调控者,要适时应变,使讨论有效地进行。

首先,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由于任课时数少,师生交流少,在学生心目中形成古板,严厉的印象.因此,数学老师在平时要多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可能的话,经常与学生进行一些集体活动,融洽师生感情。在课堂上,教师要用肯定,赞许的言辞情感,鼓励孩子积极思考,敢于提问,发表看法.这样,在讨论中,充分发挥积极的思维,提高讨论的效略。

其次,教师在讨论中要参与其中,发表自己的看法,适时引导学生讨论,探究,加深并强化孩子的认识.对讨论中出现的各种意见,加以去粗取精,得出完美的结论。这有利于完善孩子的认知结构,发展思维能力,形成正确的发展方向。

在《数学课程标准》实施的今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被有效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而如何正确实施讨论式教学,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探究知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是教学实施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7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