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商业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与商业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与商业管理

经济与商业管理范文1

【关键词】商业银行 经济资本 配置 管理

银行要想得到生存与发展,必定要拥有一定的资本。从不同的目的与统计口径进行划分,资本分为监管资本、权益资本以及经济资本等多种名称。对于银行来说,其经济资本处于银行全部风险之上,所以经济资本又可以称作风险资本。而所谓的经济资本,是与监管资本相对应而言的,从银行的内部进行分析,经济资本是银行合理持有的资本;而以银行管理者与所有者角度进行分析,经济资本则是为了对非预期损失进行承担,并且能够保证银行正常经营所需要的资本。因此,经济资本不仅注重对内部资本进行管理,并且要能超越资本监管,是加强银行内部风险、资本管理的重要对策。

一、经济资本的配置

商业银行价值管理在进行决策阶段,要有一个执行的标准,经济资本的配置正好是其决策的标准。因此,商业银行要想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除了要高效、合理、低成本地使用并且配置资本外,还要使银行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并且提高其资本收益,如此,才能使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得以提高。

对经济资本进行配置必须遵循一个基本原则,这个基本原则就是要把经济资本的配置建立在资产组合的基础上,并且对于风险的分布状况要进行很充分的了解,才能进行经济资本的分配。而要对经济资本进行配置,必须要满足几个条件,这几个条件是:(1)要对各种风险的分布有个清楚了解;(2)对各种风险敞口的额度、相关度进行相关了解,并进行估计;(3)要进行经济资本配置,还要看商业银行对风险有着怎样的容纳。只有首先具备这三个条件,商业银行的有关领导再对银行所能承担的风险水平进行确定,并对银行的总体经济资本进行相关计算,通过这个手段对银行的资本是否充足进行评价,然后把经济资本分配于各个业务部门、各类风险、各项业务之中,达到对银行的总体风险水平进行控制的目的,然后,通过对经济资本的分配,进一步把资源进行优化、合理地安排。而之所以要对资本经济进行配置,是由于城市商业银行为中型企业、小型企业提供了专门的金融服务,因此,商业银行在城市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商业银行由于资本实力不够强大,风险管理能力处于一般水平,在强大的银行业竞争面前处于劣势,如此,需要通过以风险来对收益进行调整,进一步把风险与效益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而对经济资本进行配置之后,可以进一步使资本的结构得到优化,降低银行资产的风险,把法人治理结构进行完善,使银行资本实力得到有效提高。

二、经济资本配置措施

对于城市商业银行来说,尚缺乏先进的资本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系统、基础的数据、计量工具以及高水平的专业人才等,对于经济资本的总量无法做进一步的度量。因此,对经济资本进行配置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使经济资本的配置进一步得到完善。

(一)加快信息数据库的建立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各行各业有了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商业银行也不例外,在运用过程中采用了计算机软件技术,促进银行业的发展,而数据库则成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城市商业银行来说,因为有着强大的中小企业银行的存在与支持,使得其信息来源更加方便、快捷,而这正是其他银行所不具备的。因此,城市商业银行要进一步树立起远大的目标,并按照高标准的原则,以管理信息系统与核心业务系统作为基础,以中小企业作为背景,建立一套完整的、全新的数据库,进一步为银行的管理提供完整的信息。除此之外,城市商业银行还要有测算模块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因此,只有加快经济资本管理支持系统软件的开发,才能够及时地获得相关经济的资本数据,从而进一步满足测算的需求。同时,商业银行还要进一步完善风险预警系统,使商业银行在客户心目中的信用度得以提高,并提高损失率的计算。如果内部评级系统还不够完善,那么可以通过对行业、客户的信用等级、担保、产品等几个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建立风险衡量模型,进一步起到过渡的作用,为占用系数的设定提供相关依据。

(二)加快系统的开发

商业银行要想提高经济资本管理水平,开发出相关的经济资本管理系统至关重要。国外银行、我国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其经济资本的管理系统已经非常完善,因此,城市商业银行可以对其进行借鉴,从自身特点出发,研制开发出适合自身运行的经济资本管理系统。除此之外,城市商业银行还要对其他风险管理的系统进行研制、开发,进一步为计量经济资本打下基础。例如,可以开发或者从外面引进信用评级系统,采用内部评级的办法对信用风险进行相应的衡量,对资产负债管理系统进行开发、研制,对风险的管理、计量等进行相应的探索、研究。

(三)优先发展资产业

经济资本管理要得以发展,首先要发展监管资本。城市商业银行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衡量手段不足、对风险管理的起点较低,而监管资本则能够为城市商业银行提供了一个既标准又简便的计算手段,城市商业银行有了这个作为基础保障,就可以把工作重点放在对资产质量的改善、稳定经营水平从而获得收益以及降低不良贷款的水平上这三个环节上。目前,在对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后,根据现有的特点,除了发展少数贷款业务外,要把发展核心放在不占用经济资本的业务或者少占用经济资本的信贷业务上,由于这些业务风险低,效益高,以此使经济资本占用得到有效降低,进一步对经济资本进行重新配置,对信贷结构做进一步调整。

(四)建立绩效考核体系

城市商业银行在信贷考核方面经常对内控评价重视不够,而只重视对营销任务的考核,这就使得放出的信贷与业绩成正比,也就是放出的信贷越多,其产生的业绩也就越大,这就使得无法通过风险对银行收益进行调整,无法对风险与效益之间的关系进行正确调整。很多城市商业银行虽然处于这种弱化风险考核的境地,而只为了应付业绩的考核,从而进行了违规操作,使得各个风险点冒了出来。而如果绩效考核是以经济增加值、经济资本的回报率来作为核心指标,则可以把对利润与风险之间的矛盾进行化解。因此,城市商业银行要从经济资本管理要求出发,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并把绩效考核体系作为资源配置的依据来进行,并且对各级的机构进行相关引导,引导其将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转到获利高、风险低的业务上,如此,不仅可以使风险降低,更能提高经济收益,进一步实现内涵式的增长。

三、经济资本管理现状

我国自2004年之后,商业银行就推进了经济资本管理,商业银行在转型之后,银行资本约束意识有所提高,同时,商业银行还把经济资本管理纳入到银行的管理范围,并且进一步建立起以经济资本为管理核心内容的资本管理体系。在此,我国建设银行走出了最先一步,率先对经济资本管理进行引入,使资本管理呈现了新的管理局面,而我国农业银行同时把经济增加值作为核心指标来作为综合绩效考核方法。这些现象表明,经济资本管理在国有商业银行得到了应用,而一些股份制银行也相继改进、加强、实施经济资本管理,通过对经济资本系数的分配,使经济资本管理不仅能够符合资本监管方面的要求,能够进一步对银行的发展目标进行充分反映,并成为银行经营管理的导向,以事前配置取代原来的事后考核,提高经济资本的占用约束能力。

四、经济资本管理措施

(一)要有量化机制的建立

要对经济资本进行计算有个前提条件,就是要在有效识别的基础上,把银行风险进行量化或者模型化,如此,才能对每个业务部门需要的经济资本进行计算,因此,计算经济资本的首要条件是要对风险进行识别、量化。而要使用风险识别,在揣量风险之前,首先要把主营业务和非主营业务的风险进行详细区分;在揣量市场风险时,一般是使用压力(场景)测试法、风险状态图等方法来进行,同时,还要以标准法、基本指标法等方法对操作所担负的风险进行揣量。

(二)需要有效配置机制的建立

如上所述,商业银行要建立预算管理方法,首先要建立在对风险进行识别、计量的基础上,由于不同的单位所承担的风险不同,因此,要按照风险大小对经济资本进行分配,建立起经济资本有效配置机制,加强对信贷、财务资源的有效配置,并且加强对资产、业务、产品和客户等结构的调整力度。在开展这项工作时,可以根据各个部门对风险所产生的不同的偏好,计算出所需要的经济资本的量数,并且根据这个数量建立起相关的限额体系机制,并对限额体系机制进行相关控制,把业务风险控制在恰当的范围内。

现在,有些银行还没有内部评级法的建立,同时不具备对模型风险进行揣量的能力,因此,还是采用巴塞尔协议的标准法,对经济资本的计量方法进行相关设计,不过,如果采用这种方法,现阶段信息系统还无法进一步进行风险缓释、无法获取信用评级,因此,农业银行率先研制出了内部系数法。这种方法是对现有的信息系统的统计项目、会计项目等作为基础,对业务做进一步的分类,并以所规定的风险权重作为参照物,再与实际的资产风险情况相融合,再对各项业务的经济资本系数进行相关确定,以此对银行的资金走向起到引导的作用,进一步树立起以资本作为约束、回报等相关理念,使资本充足率状况不断取得发展。

(三)加强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国内商业银行在经济资本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还存在不足,为此,可以向国外先进银行先进的管理系统进行借鉴,使我国商业银行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经济资本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这个信息管理系统,再与银行原有的资金转移定价、资产负债管理、内部评级等各个系统进行相应地整合,以此对银行内部的资本配置问题进行合理处理,并可以进一步调整银行账面的收益水平,最终获得风险调整之后的收益情况,从而对银行资本有没有实现增值目标、或者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真实地反馈。

(四)建立起相关的绩效考核措施,进一步实施奖励机制

我国商业银行可以把风险调整之后的经济增加值、资本回报率等进行相关结合,用来对银行工作人员进行绩效考核的核心指标,并把经济增加值、资本回报率等作为资源配置的最主要的依据。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以往的绩效考核机制是以盈利作为考核指标,而这种考核指标是单单只考虑到账面上的收益,而对于风险却未能进行承担,而通过新的考核方法,可以把传统的考核指标进行相应的改变,并且对风险衡量在银行中的重要性进行重点强调,以此对各级机构进行相关引导,引导他们把资源配置在高收益、低回报的业务之上,使银行的风险进行有效降低,使银行获得更大收益,把以往既要追求利益又要控制风险的矛盾进行很好地解决。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在对经济资本配置与管理方面,不管是国有商业银行还是股份制商业银行,都还在逐步探索的过程中。因此,商业银行只有对经济资本进行有效配置,并进行科学管理,才能使商业银行在社会发展中处于优势地位,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邹志明,经济资本配置,商业银行绩效评估与考核的核心[J].金融与经济,2008(07).

[2]梁伟.经济资本,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核心[J].经济问题,2009(09).

[3]唐煌.论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J].企业经济,2009(08).

[4]薛楠,华武.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工作探讨[J].金融会计,2010(03).

经济与商业管理范文2

    配置经济资本到银行特定事业单位和业务中,提供了价值最大化管理决策制定的基准。资本配置的难题是没有单一方法可以完成它。事实上,Mertont和Pcrold(1993)认为:“将经济资本完全配置到公司各个事业单位中…通常不是可行的。这样一种完全配置可能严重干扰各个事业的真正收益性。”但是,这不应该被简单认为,配置是不可能的,相反应该从中获得配置资本到单个事业活动中的三方面重要信息:①一种特定业务所消耗的资本存在不同的度量方法;②这些不同度量具有不同的用途;③既然没有一种通用的经济资本配置方法,使用者应该了解每种方法的局限性。配置资本的问题在于,是否将一种分散化利益(即组合利益)分配到组合各成分中,如果分配,那么应该如何分配。从业者所采用常用方法有以下三种:

    1.单独经济资本(Stand—alone economic capital)。单独经济资本指事业单位独立时,它们所要求的资本数量,它由每个事业单位的收益所单独确定,不包括任何分散化效应。由于分散化效应不在经理人控制之中,分散化效应不应该归功于事业单位经理人,单独经济资本最常用于评估事业单位经理人的绩效考核和报酬计划。但是,这种主张的不足是,事业单位是集团事业的一部分,且银行不应该鼓励其经理人忽视相互关系。正如下文所述,在一家多元化公司中可能存在一种事业在单独基础上不获利却能增加股东价值的“悖论”情形。

    2.边际经济资本(marginal economic capital)。边际经济资本指事业单位给整个公司资本所增加的资本数量(或者反过来,出售事业单位所缓释的资本数量)。通过计算包括和排除该事业单位的总银行资本,两种总银行资本数值之差就是边际经济资本。Merton和Perold(1993)和其他学者普遍认为,边际资本最适合用于并购决策评估。边际资本将不适用于绩效评估,因为它总是少配置了总银行资本。即使边际资本数量按比例增加,有关收益性所发出的信号也是可能令人误解的。

    3.分散化经济资本(diversified economic capital)。从业者一般倾向于采用分散化经济资本,因而分散化经济资本通常也被称为配置资本,它可以使用事业单位的单独资本乘以事业单位和整个银行之间的相关系数计算出。这说明了分散化经济资本由整个银行资产的标准差以及事业单位的资产与总资产之间的相关性所决定。具有低相关性的单位显然获得较大的单独资本减少,比较那些高相关性的事业单位。

    分散化测度有时也称为“组合贝塔”测度,因为风险分配是基于每个事业单位与整个组织的协方差,类似于从单只股票与资本市场的协方差中计算出股票贝塔。这样分配事业单位资本具有直觉上的吸引力且也相当普遍。但是,获得所要求的相关性是一个重大挑战。可以在机构和管理层的判断中,基于历史绩效数据估计;概念上,可以通过建模其他银行股票价格的数据,获得针对广泛类别活动的估计,如零售贷款与商业贷款。

    分散化经济资本目的是度量应该被配置到特定事业线中的公司总资本数量。也就是说,分散化经济资本的目的是在组成公司的事业单位和业务中分配分散化利益。因为分散化利益以减少的经济资本形式被配置到不同事业单位和业务中,针对所有公司事业单位和业务的分散化经济资本之和将等于公司的总经济资本。但是,分散化经济资本方法的反对者指出,既然“经济资本不是跨事业单位完全可加的,跨所有事业单位完全配置泛公司经济资本的规则可能是次优的(Perold,2001)”。

    二、商业银行经济资本配置的优化

    因为资本市场是竞争性的,银行必须提供股票投资者高于其他投资选择的足够收益。从而,资本配置优化指配置资本以最大化股东价值的过程,商业银行价值管理也是通过这种优化过程而得以实现。

    1.比较事业单位的方法。在资本优化配置之前,必须度量基于配置资本的收益。有两种基于共同理念的比较事业单位的常用方法:RAROC和经济利润(economic profit,EP)。图3说明了计算RAROC的一种常用方法。

    如果RAROC超过资本成本,那么事业单位能够创造价值。首先,RAROC的分母一般是分散化经济资本。它是一种风险调整资本测度,与事业单位中所投资的权益资本不同。将市场和操作风险包括在资本中十分重要,因为一种信贷事业肯定具有操作风险且它可能同时具有市场风险。新事业资本的包括可以被争论。新事业资本的基本理念是,一种事业单位不能在其限额处运作,配置资本应该有些宽松节余地可用于资助新业务的资本方面,且由于它不是在别处使用,这种附加资本在“配置”在事业中应该被适度地考虑。事实上,比较具有新事业资本和不含新事业资本的收益是一种度量分配资本如何在事业单位中有效配置的方法。其次,RAROC的分子表示事业单位的经济收益。信用风险在分子中作为针对期望损失的一种准备金,加入风险调整收益计算。期望损失视为信贷事业中的一种成本而不是风险。对配置成本和税收作进一步调整。从业者在对待资本的方法方面不同。更一般的方法是给予每种事业单位配置经济资本的权力,也就是说,为了反映经济资本的收益,就像资本投资于无风险资产。但是,一些从业者保持资本收益作为一种集中“财政”功能。

    经济利润是银行(或银行中的一个事业单位或某项业务)能否为股东创造价值的一种更直接度量。它简单表示为收入减去配置资本的成本:

    经济利润=经济运营利润-(经济资本×要求资本收益)

    这里隐含提到了股东所要求的最低收益率,也就是资本成本,从业者通常运用在银行层次估计的针对所有事业单位的单一资本成本。使用经济利润比较RAROC的优势是经济利润和价值创造之间存在一种更直接的关系。尽管,任何具有一种RAROC高出资本成本的部门也将具有一种正经济利润,这两种测度传递的信号可能与激励计划相冲突。如构成一家银行的三个事业单位都具有正的RA— ROC和经济利润,但是要求管理层最大化RAROC,他们必然减少资源给较低RAROC的事业单位,即使这可能减少公司的全部价值。这是因为RAROC采用比例方式,强调比例结果胜过整体结果;另一方面,最大化经济利润提供了审视事业组合的激励。根据Rutter Associates(2004)的调查,98%的大型银行运用经济资本方法精确地评估信贷组合的绩效,且主要绩效评估:工具分别为:ROA/ROE占比16%;RORC(监管资本收益率)占比14%;RAROC占比68%;SVA或EVA占比52%;夏普比率占比5%。

    2.优化经济资本配置。在优化过程中如何对待监管资本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这种优化过程理论上应该只考虑经济资本。如果经济资本总是超过监管资本,我们可以忽视监管资本,监管资本的“约束”没有意义的。当不是这种情形时,银行可以使用多种专门方法。一种是在计算经济利润时施加一种监管资本明确要求。这明确地惩罚要求高监管资本数量的事业,在它们的经济利润创造中,分配到监管资本中的“成本”越高,惩罚越大。但是这也可能掩饰了真实经济价值创造。如果一种事业单位与其他事业线比较是监管资本密集的,但是按照一种经济基础却是高获利的。当然这也可能是一个错误信号,因为银行可能想解决如何减少监管资本要求,或者获得额外资本以发展另外高利润事业。

    在一种最优组合中,银行中各个单位风险的边际收益将处处相等,即将一个事业单位的资本重新配置到另一个事业单位不会为股东增加额外的价值,因为损失的收益等于获得的收益。

    三、荷兰银行经济资本体系介绍

    荷兰银行是在国际范围内广泛参与的一家纯粹银行,在2001年几乎剥离了全部投行业务,截至2005年3月31日,荷兰银行按照一级资本在欧洲排名第11名,而在全球排名第20名,在60多个国家中拥有超过3000家分行,雇员人数多达97000多人,总资产7429亿美元。

    荷兰银行通过许多战略事业单位(SBUs)实施其全球战略。每个单位负责管理一个独特的客户单元或产品单元,同时也跨集团分享专业技能和运作经验。这些SBUs包括(图4):

    消费者和商业客户(C&CC)。服务于全球范围内约2千万消费者客户和中小企业部门客户。荷兰银行在三个母国市场中(美国中西部、巴西和荷兰)是这些客户单元的领先竞争者,同时通过其新兴市场事业单位瞄准其他高成长地区。

    ·批发客户。为约50多个国家的超过10000家的公司、机构和公共部门提供整合的公司和投资银行解决方案。

    ·私人客户。为富有个人和家庭提供私人银行服务,且截至2004年末具有1150亿欧元管理资产。

    ·资产管理。它是全球领先资产管理人之一,来自全球超过20个场所运作且截至2004年末为私人投资者和机构客户管理1610亿欧元价值的资产。

    ·交易银行集团。它是荷兰银行的产品组织,覆盖在针对零售、私人客户、商业和批发市场的银行中的所有支付和交易。

    ·集团共享服务(GSS)。是为了通过合并和标准化实现成本节约而设立。GSS集中于进一步开发针对支持服务的新市场解决方案,目的是以较低的成本为我们的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集团职能,其基本职能是治理,这是指推动管理董事会政策在整个银行范围内实施;规则和政策制定,这是指制定BUs运作所遵循的参数,以及与所有的SBUs分享其技能。

经济与商业管理范文3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经济资本;配置;管理

农村商业眼的发展使得我国很多行业的发展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现阶段,95%以上的传统行业都面临着资本配置的洗礼,银行行业是其中一个较为典型的案例[1]。线上交易行为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融资渠道呈现多样化趋势;2、方便且快捷;3、资本流动更为频繁。因此,互联网背景下对传统银行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商机和挑战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传统银行资本配置在信贷政策方面有一定的约束行为,因此也为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契机,更为经济资本重新配置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农村商业银行基本现状分析

农村商业银行经济资本配置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是第三方支付平台,第三方支付平台最早源于20世纪90年代末,在我国的历史发展中已经有十几年,如出现的支付宝第三方支付企业,中央银行从2010年起也逐渐认可了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地位,为其颁发了牌照[2]。基于此,第三方支付平台已经获得了合理的地位。事实上,支付宝实施网上付款或者使用微信红包来支付日常购物等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年轻的人群已经习惯在网上购物,此种消费方式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和认可,在市场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和地位。上述行为的出现势必会对传统银行资本配置造成巨大的冲击,人们已经不太想要去银行进行存钱和取钱。

二、农村商业银行资本配置意义与作用研究

银行服务的关键在于能够对海量数据进行处理,互联网能够将银行发展和数据处理有效结合。近年来,互联网企业的业务逐渐挖掘出数据信息,尤其是银行方面的相关数据,构建出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模式 ,使得我国的银行行业能够得到有效的发展。农村商业银行服务模式相比起传统的银行服务模式而言,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一)信息更加透明

传统银行服务模式下银行机构获得信息的成本比较高,收益明显跟不上。而农村商业银行服务模式下信息的获取非常广泛,如通过网络传播等 ,可以让企业信息和个人信息均与银行服务主体发生相关联系。因此,银行服务平台逐渐变成了众享平台,在数据查询和数据搜索方面更为开放,数据与数据之间的沟通也更加充分。交易双方能够通过互联网的了解而对对方的经济状况和信用状况更为熟知,继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平台的信息透明度。

(二)用户交易更为便捷

相比起传统银行服务模式而言,农村商业银行模式可以提供更多的平台满足用户的相关需求,让用户自己能够对信息进行甄选和交易,从而大大提高支付效率。除此之外,农村商业银行平台的集成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简化用户的支付界面,实现多方交易,从而减少支付的总成本;

(三)资源配置的效率更高

互联网本身所具有的云计算技术使得银行企业能够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审核信贷过程中,农村商业银行企业可以将信息交易记录和网络交易记录作为投资者来参与到指标审核中。倘若贷款对象违约了,农村商业银行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好网络信息平台来搜集和相关信息,与此同时降低违约成本以及投资风险,在个人信贷方面和中小银行企业融资方面均能够具有更为独特的优势。

三、农村商业银行资本配置与管理

(一)银行资本配置创新

首先,需要农村商业银行资本配置在观念方面进行创新。只有银行资本配置本身意识到了创新的重要性才能够使得其战略发生相应变化,在经营过程中或者管理过程中均能够得到有效改善。观念的转变首先需要梳理起“以客户为中心主导”的理念,我国银行资本配置普遍均得到国家政策的相关支持,长此以往银行管理在经营过程中逐渐失去有换意识和竞争意识,人们对于银行资本配置的生存和发展均存在部分疑问。其次, 在技术方面进行创新。技术创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银行资本配置能够和农村商业银行进行更为强有力的竞争,银行资本配置应该充分利用好云计算技术和搜索引擎技术,建立起自己的商业平台,利用开放经济模式来吸引客户。最后,在业务方面进行创新。银行资本配置需要对资产结构进行相应调整,让自身的资产结构能够更加适应市场的发展,符合提高资产流动性的相关需求。 银行资本配置可以在商业店铺的往来中增加银行网点,如设置POS机,增加POS及的各项业务功能等。

(二)以客户为中心,提高经济资本配置管理效率

由于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银行消M者对传统银行机构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允许犯错的概率也相应降低。基于此,银行资本配置需要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保留老客户,挖掘新客户。再次过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推进和战略伙伴之间的深度合作,整合各个方面的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和一体化的服务计划,充分满足用户的需求;其次,清楚划分客户的类型,根据客户的消费观念和业务结构特点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充分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另外,在资本配置的帮助下以及以市场为主要依托,广泛加强客户的参与度和体验,让客户能够更加满意工作人员的服务。

(三)健全农村商业银行资本配置风险防控机制

首先,董事会与高级管理层在真正意义上明确其在法律风险防控体系中存在的作用与地位,制定行之有效的法律风险防控机制,对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实际法律风险防控工作实施部署与检查。要明确法律事务部门在法律风险防控机制中的职责,可以制定具体的法律风险防控制度与程序,分析探讨协调与解决经营中的法律隐患与法律问题,做到规范化操作与经营管理。要不断建立健全法律风险防控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督与管理机制,增强其客观独立性。客观上,科学有效地识别、化解以及防范法律风险是其避免风险的条件,能够有效保障法律风险防控职能部门自身的客观独立。所以,一定要健全对于法律工作报告、责任人任职资格的审查等相关体系。对于银行资本配置而言,总行法律事务部门往往享有较为独立的直接向管理人员报告的路径,如果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向董事会或者下设委员会报告,而各个分级的法律事务部门则有权直接向有关上级部门汇报工作。建立健全银行资本配置的法律事务垂直与管理机制,不断健全法律事务工作人员任职资格的审查制度,下级的法律工作人员任职必须要经过上级的审查与任命,同时不能干预或者影响法律事务部门客观地独立发表法律意见等。

四、结语

笔者在本文中以农村商业银行背景下的银行经济资本配置和管理为出发点,分析农村商业银行背景下银行资本配置存在的优劣势,继而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以期我国银行资本配置发展得更好。对于银行而言,所面临的经济资本配置问题涉及较广,农村银行的资本配置要结合发展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的结合法律体系,同时以经济发展体系等为出发点,建立健全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经济资本配置机制,从本质上做好经济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经济与商业管理范文4

论文关键词:区域经济开放,河北,工业化

 

河北工业化萌发于清末洋务运动时期,甲午战争后特别是20世纪初,直隶(河北地区)工业获得较快发展,但1949年前由于社会制度和战乱的影响,基础十分薄弱,解放后河北省工业迅猛发展,即使文革期间,由于国家加强了对能源工业的投资,重视支农工业的发展,河北工业经济依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国民产值中第二产业的比重逐渐上升, 1973年国民经济中第一产业的比重开始低于第二产业的比重,之后两者差距逐年加大。如果按照国民经济之产业结构标准判断(陈佳贵 黄群慧 钟宏武,2006),河北省在20世纪70年代初才真正开始进入工业化。可以得出结论,河北工业化起点在于1973年。

河北区域经济的开放之区际开放起于夏朝,而国际开放则在鸦片战争之后,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河北省区域经济开放进一步展开,民国时期,天津、秦皇岛和张家口成为河北省域开放的重要口岸,天津仍然是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口岸;20世纪30年代之后工商管理毕业论文,由于战乱,河北的区域开放受到很大影响,直至1948年河北解放。解放后的河北处于计划经济时期,与别的省域一样,不存在正式的省际贸易与要素流动,国际贸易处在国家计划严格控制之下。区域经济的再次开放开始于改革开放。

一个国家经济的二重开放总体进程与工业化进程存在强烈的正相关关系(赵伟,2005)。那对于省域经济呢?其开放进程和工业化进程是否也呈密切的正相关关系?本部分将通过追溯河北的工业化与省域经济二重开放进程,验证河北省区域经济二重开放的路径与河北工业化进程的关系。

二、河北工业化进程变化

对于河北工业化进程,可以以下数据变化为依据予以考察:

第一个是国民产值之产业结构的变化。河北省国民产值之三次产业的发展变化基本遵循了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由“一二三”变为“二三一”。即河北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28.52:50.46:21.02变化为2007年的14.2:50.3:33.5,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渐下降,由1978年的近30%(28.52%)降为2007年的14.2%;第三产业的比重稳步上升,由1978年的21.02%上升为2007年的33.5%。第二产业变化不大,一直占有GDP的半壁江山。第二产业一直大于第一、第三产业比重,而第一产业产业的比重在1996年才稳定地降到20%以下。因此,从产业结构角度看,在1996年前后河北工业化经历了从工业化初期到工业化中期的改变,至今仍然处于工业化中期(因为第三产业比重还在10%以上,2006年为近14%)论文格式模板。

第二个是工业内部结构变化。河北省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工业内部轻重工业的比重,二是河北主导产业的变化。从工业内部轻重工业的比重看, 1978年以来,在工业内部,重工业一直占绝对比重,而且有不断升高的趋势,从1978年的55.47%上升为2006年的78.8%。从河北省主导产业角度看,工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主导产业得到强化。钢铁、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建材建筑、食品、石油化工、医药等七大主导产业对工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达87.1%;产品结构调整优化;原材料、能源等优势产品增长较快,一批高附加值产品呈现快速增长,;高新技术产业保持较快增长。到“十一五”末,装备制造业在全省工业中的比重将进一步提高,产品结构更趋优化,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3.16万元,提高2.42万元/人。

第三个是劳动力就业产业分布的变化。这一时期就业的产业分布发生了巨大变化。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由1978年的76.88:13.88:9.24演变为2007年进一步变化为40.4:31:28.6。这一趋势反映了第二、三产业作为消化劳动力的主要领域正在发挥积极作用。与此相对应,第三产业由于第二产业的联带效益,也体现了较大幅度的就业增长空间,这一发展态势,符合世界产业发展规律的一般趋势。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自1985年以来,河北省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一直高于全国同期的平均水平。而第三产业自1978年以来,就业比重一直低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第一产业的比重还占有将近半壁江山,这一趋势直接反映出河北省第三产业发展的迟滞与落后。同时这种“一二三”的就业结构与目前河北省的“二三一”产业结构现状不太一致。从就业结构看,河北省的工业化刚刚进入工业化中期。

第四个是空间结构的变化。河北省的空间结构的变化主要通过河北省的人口城市化率来表现工商管理毕业论文,而人口城市化率则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中的比重。因此河北省空间结构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河北省城镇人口的变化上,河北省的人口城市化率总体成上升趋势,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从1978年的10.94%上升到2006年的26.83%,增长了近16个百分点,但河北的城市化率一直低于全国水平,与GDP和人均GDP的地位有所差异。二十年来,河北省人口城市化率最高为2005年的37.69%,处于工业化初期,若按照2006年的数据,则工业化阶段更要前提。

工业化的上述推进,反映在人均国民收入或GDP变化上。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人均GDP年增长率曲线出现了很多的波动,但总体呈上升趋势,人均GDP的增加了54倍,年均增长17%, 2007年人均GDP虽然有所回落(2007年人均GDP为19363元),但丝毫没有改变人均GDP总体上升的格局(与1978年相比,30年间增加了52倍),说明河北省的经济实力逐渐提高,人均GDP逐年增长, 与河北省工业化进程同向变化,而且从人均GDP角度看,河北的工业化处于第3个时期,即工业化实现过程中的工业化中期阶段(按照2004年美元计算的人均GDP为2880—5760美元)。

总起来判断河北工业化进程,五个指标[1]中有四个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河北省国民产值的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在1996年进入了工业化中期,人均GDP和就业的产业结构虽然晚了10年,但也步入工业化中期,而人口城市化率(空间结构)指标,目前尚处于前工业化阶段。因此可以得到河北工业化进程的基本判断:河北省已经处于工业化中期,但人口城市化率指标严重滞后于该阶段,需要加快河北省城市化进程。

三、河北区域经济开放

改革开放开启了河北省省域经济开放的新篇章,作为中国区域经济之一的河北省域经济,其经济的开放严格受制于政府的开放战略,而中国的开放则始于中国经济转型的开始,伴随着制度的转型,开放同时在两个层次上启动:即区际开放和国际开放。在经济开放内部结构中,包含贸易、投资、技术和人才的流动和旅游业。

第一从贸易方面看,贸易是最主要,也是最容易找到的数据;在此,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包含货物和服务的区际出口和国际出口,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明1978年以来河北省域经济开放的对外贸易的状况,从中可以知道,近30年来工商管理毕业论文,河北经济开放中贸易量逐年提高,从1978年的25.52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1167.34亿元,年均增长率154%。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商品销售额中,建筑及装潢材料、汽车类、文化用品、粮油类、金银珠宝类、石油及制品、化工材料及制品类等产品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而从国际出口商品结构看,年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制成品、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出口都有很大幅度提高,而初级产品出口得到抑制;同时,对世界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额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论文格式模板。

第二从投资现状看,由于河北省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水平的限制,一直以来在省域经济开放中资金流动部分更多的是吸收资金,而非对外投资。在此,河北区域经济开放中的引进资金的情况主要由资产负债表中当年使用的国外和国内省外的金融资产与负债来体现。图2-7是1998至2005年河北省引进的资金的状况,8年间河北省引进的资金有一个反复的过程,其中最低的年份为1998年,引资总额为1572.49亿元,最高的年份为2001年,引资总额为4102.78亿元。

第三从项目历程看,省域经济合作的其他项目主要有技术合作、人才交流和旅游业等。从技术合作看,由于河北技术实际水平较低,所以该项主要是引进,而非输出;从人才交流看,2006年全省引进省外人才4.5万人,比2005年增长8.7%,2007年增加到5.0万人。全省外派人数8571人次,比2005年增长3.0%,2007年增至10641人次;从旅游业看,2006年全省旅游业稳步发展,全年接待国际游客72.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7%,旅游外汇收入2.4亿美元,增长16.2%;接待国内游客9052.8万人次,增长12.2%,创收470.8亿元,增长15.8%。旅游业总收入490.2亿元,增长15.6%。

四、河北工业化与区域经济开放

第一,区域经济开放对河北工业化的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业外企在河北工业资产中占有一定的份额;二是外企工业生产及效益高于同期全省工业平均增长水平;三是推动了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长期以来,外商投资企业对河北省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大项目带来高回报、科技投入大幅增长,新产品销售利润率提高以及外商投资的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几个方面;四是促进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第二层面是工业品出口较快增长,外贸结构继续优化,交通运输设备、通用设备出口大幅增加,资源性产品出口幅度减缓;第三层面是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达到98.18%工商管理毕业论文,钢材板带比重上升而,长材同比略有下降。此外,河北技术合作、人才输出和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了河北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的上升。

第二,二者进程。从前文考察河北省工业化进程的五个指标中,国民产值的产业结构指标较其余指标较早进入工业化中期,而一个国家或地区出口状况可以在一定情况下体现该地区的工业发展水平。比较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第三产业在国民产值的比重与同期省域出口,说明改革开放之后河北省省域开放推进的同时,工业化进程也顺畅前行,体现了两者间相互关联,同向推进的关系

改革开放之后的河北省省域经济开放路径是:区域经济的二重开放同时起步,但20世纪90年代后期之前国际开放重于区际开放,之后,两者共同发展,齐头并进。这种开放路径与河北工业化进程的轨迹大致相似:改革开放后河北工业化开始发展,与之对应,区域经济开放在国家开放战略和开放政策条件下同时启动了国内和国际两大市场;1996年大部分指标表明河北进入工业化中期,之后,河北的开放呈现了新的态势,在区域经济国际化继续发展的同时,由于环渤海经济圈的一体化的发展,浙江、江苏、广东、上海等地区纷纷进入后工业化时期,以及这些地区加速对外投资等原因,河北省区域经济区际化进入了新的阶段,有了迅猛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赵伟,《中国区域经济开放:模式与趋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

[2]赵伟,中国区域经济开放:多层次多视点的考察,《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6期

[3]苑书义、孙宝存、郭文书主编,《河北经济史(全五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

[4]河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河北省治·第四十八卷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5月

[5]赵伟,区际开放:左右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的主要因素,《经济学家》2001年5月

[6]陈佳贵、黄群慧、钟宏武,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综合评价和特征分析,《经济研究》2006年第6期。

[7]《河北经济统计年鉴》1990—1994,中国统计出版社

[8]《河北经济年鉴》1995——2007,中国统计出版社

[9]李国平等,《首都圈——结构、分工与营建战略》,中国城市出版社,2004年4月

[10]邱德荣、刘家顺,《河北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导刊2006.5

vweb.youth.cn/cms/2006/2006news/07hbx/gyhb/200704/t20070423_534981.htm

经济与商业管理范文5

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工商管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的工商管理可以使企业在健康稳定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获得更大发展。通过工商管理合理应用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等制约手段,从而使整个市场得到有效维护,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市场经济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伴随着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应用互联网技术进行产品销售与经营管理,如果不能针对网络经济时代,采取有效的工商管理对策,则会导致网络经济发展市场秩序混乱。基于此,就必须加强网络经济时代工商管理,采取有效的工商管理策略与工商管理模式,落实各项工商管理职能,从而促使网络经济稳定健康发展,使其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网络经济的概述

所谓网络经济,可以看作是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产物,可以说网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在网络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作为媒介,使得传统的经济模式发生日新月异的改变,并逐渐发展成为规模化的网络经济模式[1]。可以说,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成为网络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根据当前网络经济发展现状来看,在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不仅有来自于互联网技术的强有力支撑,还融入了大量的信息数据、计算机技术,其强大的存储能力、计算能力为信息数据的高速传输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网络经济是以互联网为主要的货物交易平台。通过发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来对网络经济实施特质进行分析,发现网络经济具有以下特点。首先,网络经济迅速发展,可以有效节约时间成本。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网络经济在其销售过程中,省去了较多的流程,从而有效避免经济成本增加,也可以有效减少买家和卖家的时间,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完成网络销售交易[2]。网络经济这一显著优势可以减少传统经济模式中人们销售购买时产生的麻烦,通过便捷的物流,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购物便利。其次,网络经济可以有效控制成本,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网络经济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积极拓展线上营销业务,在网络经济销售过程中,企业无须开设专门的部门指派专门的工作人员展开销售,有效控制企业生产成本。最后,管理的困难性。由于网络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信息数据,这往往会导致工商管理工作难度提升。针对其中一些不规范行为,工商管理工作人员无法全部收集、整理,无法对其采取有效的规范措施。要想推动网络经济,持续建设发展,促进工商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就必须加强网络经济时代背景下工商管理[3]。

三、网络经济时代背景下对工商管理的积极作用

1.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伴随着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经济模式得到革新与改变,并逐渐形成了商家-网络-消费者为一体的新型网络经济模式[4]。在网络经济时代背景下所形成的一体化网络经济模式,一方面可以使买家能够通过应用互联网技术来了解自己所需求的产品,使人们的消费体验得到更好地满足。通过该模式可以使买家的购买流程缩减,并使得整个产品购买消费实效性显著提升。另一方面,商家-网络-消费者为一体的网络经济模式,也使得企业的运行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在一体化的网络经济模式下,企业无须租赁实体店铺,通过互联网就可以迅速获得经济效益,并使得企业人力资源得到最大优化配置。企业应用一体化网络经济模式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来实现对企业内人力资源的分配与控制,在减少企业办公场地租赁费用和工作人员工作量的同时还能使得整个工商管理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从而促使企业销售业绩提升,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2.提升信息的共享性网络经济时代背景下,还能促使企业应用互联网技术来更加全面、完善地了解市场网络经济,从而使得企业信息与销售资源共享性有效提升[5]。企业在组织开展销售经营管理活动时,往往需要相关网络经济管理工作人员应用专业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来进行网络销售工作,因此就要求相关的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计算机能力与互联网专业素养,能够通过合理应用互联网技术对当前市场变化市场形态,不断提高自身的市场敏感度。通过大量的共享数据信息形成更加完善的销售管理理念与管理措施。需要注意的是,在网络经济时代背景下,企业可以通过合理运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的优势来对各类数据信息进行收集与分析,从而了解当前市场的整体发展趋势与动态变化,以此来调整企业的销售与经营管理措施。将消费者的诉求作为企业开展销售工作的基础,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所提出的各类产品诉求。在高度共享的信息网络下可以使企业的各项销售经营活动开展更加顺利,经济效益有效提升。3.保证市场环境的公平性与公正性根据当前市场构成情况来看,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在传统的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这类中小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有利的竞争地位,赚取更大的经济效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大型企业则可以充分发挥其市场竞争优势,通过核心技术与多种销售渠道、营销渠道等在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这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6]。在网络经济时代背景下,各个企业都可以在相同的平台中进行竞争。在相同的平台内,各类产品信息公开化、透明化,使得各类市场信息传播速度、传播范围迅速拓展,从而减少传统市场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存在的信息壁垒等问题,使整个市场环境更加公正、公平,推动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四、以网络经济为背景推动工商管理的措施

1.持续优化工商管理理念与其他行政事业单位不同,工商管理部门是为了加强对于市场网络经济有效管理而设立的专门性较强的经济管理部门[7]。工商管理部门在网络经济时代背景下要想实现管理转型,则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来转变传统的工商管理手段、管理技术,就要持续优化工商管理理念。在当前网络经济时代背景下,要想推动工商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就必须实现工商管理与网络经济相协调,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网络经济持续发展并构建更加高效先进的经济秩序。首先,要求相关工商管理部门积极转变工商管理理念,自发参与到各类新知识、新思想、新技术的学习中。工商管理部门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参与到工商管理培训中,从而促使工商管理工作人员专业技能水平不断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工商管理更加符合网络经济时展趋势,使得工商管理模式得到创新,工商管理工作效率得以提升,从而更好地推动网络经济发展。其次,根据当前网络经济发展趋势,工商管理部门要对工商管理登记手册进行改革与优化,积极引进网络审批等多种形式,转变传统工商管理事后办理模式。最后,在工商管理过程中,客户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到工商管理部门现场办理登记,也可以通过网络申请注册方式,充分发挥网络经济时代背景下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优势。与此同时,工商管理部门还要对相关制度进行合理的调整与改进,针对网络审批功能中发现的一些不良信息要进行及时的调整,并积极进行网络升级,根据市场发展动态,转换各类制度,从而能够更好地应对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所带来的变化,使得工商管理效能稳步提升。2.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在当前网络经济迅速发展过程中,工商管理对社会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想充分发挥工商管理作用,就必须发挥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监督管理作用,这样才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内在助推力[8]。当前我国网络经济,处在高速发展阶段,还有一些部分仍需完善,往往容易出现网络犯罪与侵权行为,针对此类问题,在工商管理过程中就必须拟订相关的法律法规条款与规章制度,从而有效打击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商务违法与犯罪问题。首先,要通过进行大量的市场调研,来对相关的工商管理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进行持续改进与完善,从而使得各项市场活动能够有序开展,并营造出良性竞争的市场氛围,从而推动网络经济持续发展。其次,要求相关政府部门充分发挥其职能,组织开展有效的工商管理监督,使工商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得到保障,约束企业各项经营管理行为。最后,还需要结合我国整体发展规划与市场经济发展实际需求,加强对于企业的调控能力,使企业发展在有效的工商管理监督下全面开展。3.强化工商管理的职能要想进一步强化网络经济时代背景下工商管理职能,就要求相关工商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充分发挥工商管理权力实施的有效监督,尽可能避免工商管理过程中发生、违法行为增加等问题。只有进一步强化工商管理职能,加强工商管理力度,使工商管理的监督职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营造更加健康的市场环境。要求企业管理工作人员必须不断提升自身责权意识,这样在市场经济竞争中才能够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办事,在遇到相关工商管理问题时能够勇敢承担企业职责与职能。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强化工商管理部门权威性,工商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与领导要充分发挥其在网络经济时代背景中对企业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工商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职能,不断提升自身工商管理水平,从而营造更加健康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推动我国市场经济持续发展。4.提升网络经济技术水平网络经济是基于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前提下逐渐发展而来的,因此,在网络经济时代背景下,要想提升工程管理质量与效率,还需要提升网络经济技术水平,通过网络技术带动高新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不同,网络经济应用了大量的高新技术信息技术,从而使得现实运行拥有大量的技术储备。针对该情况,工商管理则必须根据网络经济发展趋势来转变传统的工商管理方式,使工商管理与网络经济、知识经济相协调。基于此,要求工商管理部门相关人员必须主动学习与掌握核心技术,合理应用技术运行规律与节拍。根据当前网络经济发展趋势,对工商管理提出更高要求,要求工商管理执法队伍根据管理部门级别不同结合现实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培训规划,通过多批次、多层次、有目标、有计划的培训方式,提升工商管理工作人员专业技能水平,使相关工作人员专业素养得到提高,并使其能够熟练掌握与应用该技术,并积极挖掘新技术来针对当前网络经济发展中可能存在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全面排查,从而使得整个市场经济秩序更加和谐稳定,整个市场环境更加公开、公正、公平。企业的工作人员也要进行自发、积极的学习,在企业的网络经济经营管理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在企业内搭建更加完善、先进的计算机系统,提升企业的网络经济技术水平。5.提升工商管理人才队伍素质在网络经济时代背景下,要想促使工商管理有效性提升,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就必须组建起一支专业素养水平高、技术过硬、职业道德水平高的优秀工商管理人才队伍。只有不断提升工商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才能促进良性管理与良性经营。首先,工商管理工作人员提供学习平台,使工商管理人员对网络经济等相关商务知识有全面的了解,在专业培训学习中能够构建起自己的工商管理知识框架,从而使自身技能得到提升。其次,工商管理工作人员还要主动积极进行跨学科学习。网络经济时代掌握单一技能很难满足工商管理工作需求,只有主动积极进行跨学科学习,在掌握自身专业技能同时了解当前网络经济时展趋势与市场动态发展变化等冲突,具有较强的网络经济时代,市场动态分析能力与把控能力,这样在组织开展各项管理工作时才能更加妥善得当。再次,企业应当秉承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组织员工参与到各类学习中,使他们学习先进的理念,提升员工的综合素养。最后,网络经济时代背景下,工商管理还要实现信息化、智能化,不仅要在技术单位内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实施工商管理,在企业中也要积极引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从而与现代网络管理结合起来,促使工商管理质量与效率不断提升。此外,企业也可以不断提升其招聘条件。在招聘人才的过程中,要加强对于员工的信息化技术水平、网络技术水平等应用能力的综合考查。在员工入职后,不仅能要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更要对其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并在员工绩效考核中加入信息技术能力与职业道德素养考核评价内容,从而极大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减少工商管理的难度。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网络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工商管理工作中遇到新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重大挑战。因此,为促进网络经济时代工商管理质量与管理效率不断提升,就要持续优化工程管理理念。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工商管理的职能,提升网络经济技术水平,提高工商管理人才队伍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使工商管理更加富有活力。在未来的发展中,工商管理不仅要注重自身发展,还要承担起自己所肩负的监管职能与社会职能,从而推动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响.关于网络经济时代工商管理方法探讨[J].现代营销(信息版),2020(3):150.

[2]王婷.浅析网络经济时代工商管理的发展策略[J].时代金融,2019(32):113-114.

[3]聂贵洪.网络经济时代工商管理的发展策略探析[J].现代盐化工,2019,46(4):110-111.

[4]段冰.浅析网络经济时代工商管理的发展策略[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7):38.

[5]刘佳辉.网络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变革对策[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36(2):278-279.

[6]明小元.网络经济时代工商管理的发展策略探析[J].中国市场,2020(20):182-183.

[7]徐英明.关于网络经济时代工商管理的发展策略分析[J].缔客世界,2020,6(5):210.

经济与商业管理范文6

关键词:商业管理;促进;经济发展;影响

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而经济的发展与商业管理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商业管理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商业管理的理论依据就是管理学和经济学,商业管理的目的就是运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来带来经济效益。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管理,只有科学的管理方法、手段,才能促进经济更好发展。

1.商业管理的意义

商业管理是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如何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端来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商业管理是管理学的重要分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商业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制定的商业操作方案,通过有效、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来实现商业操作方案效益的最大化。从商业管理的性质来看,它属于政府职能部门,商业管理的核心工作就是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来对各行业的经济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各行各业的经济发展科学合理。就我国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状况来看,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一些不正当、不合法的竞争行为频繁发生,不仅破坏了我国市场经济秩序,同时还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而商业管理是市场经济的框架,市场经济只有在商业管理范围内才能确保健康发展,一旦超出了商业管理范畴,就会对市场经济造成巨大的影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经济的日益繁荣,使得商业管理的作用越来越。加强商业管理可以更好地规范市场经济行为,确保市场经济的稳定,避免不良市场竞争行为的发展,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2.商业管理对促进经济发展的影响

2.1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在这个以利益为核心价值观的时代里,不可否认,许多企业为了谋其暴力,获得高额利润,占据市场,往往会采取一些不正当的竞争行为,如恶意降价,扰乱的了市场秩序,不利于市场的正常竞争。这种不正当、不合大的竞争行为不经损害了企业自身的利益,同时也对消费者的利益造成了损害,严重影响到了经济的健康发展。而维护市场经济持续,保障市场竞争的公平、公正性是商业管理的重要职责,而通过商业管理,商业部门可以对企业的经济行为进行监管,有效地减少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发生,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证市场竞争的公平、公正性,为市场经济的发展营造一个健康、合理的环境。

2.2维护消费者的利益

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许多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采用一些劣势原材料,从而生产出一些劣质产量,一旦这些伪冒劣质产品流入到市场,并被消费者购买,会对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损失。如双汇“瘦肉精”事件、三鹿“毒奶粉”事件,这些事故的发生在社会中引起了系列问题,使得人们人心惶惶。维护消费者的利益,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是商业管理的重要职责,通过商业管理,对企业的生产流程进行全面的监管,可以避免产品质量问题的发生,让消费者买到安全、放心的高质量产品,进而更好地拉动消费,促进经济的增长。

2.3促进企业的转型与改革

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主体的一部分,企业在增加社会就业、增加国家税收收入、促进社会经济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要想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就必须为企业营造一个健康的发展环境。而商业管理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保障,加强商业管理,可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企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在商业管理中,相关部门通过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政策,积极地引导企业开展相关的改革和转型工作。相关部门可以对企业相关经营活动进行监管,使得企业经营活动能够在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政策下正常进行、获取更好的效益,实现企业的转型,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更好发展。

2.4更好地协调企业与消费者、企业与企业的关系

企业、政府、消费者作为我国市场主体的三大主体,三者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而商业管理部门是企业与消费者、企业与企业关系沟通的桥梁,加强商业管理,可以更好地协调他们的关系,推动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首先,商业管理部门在协调企业与执法部门之间的关系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商业管理,可以更好地方便企业与执法部门之间的交流,使企业树立起不断发展的意识,使执法部门的执法力度得到很大的提升;其次,商业管理部门在协调企业与消费者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社会里,消费者在购买产品的时候,追求的是产品的质量和产品的服务,当产品质量出现问题或者是服务不到位时,势必就会引起消费者的不满,严重的还会激发社会矛盾。而商业管理部门作为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沟通的桥梁,通过商业管理可以更好地协调双方的矛盾冲突,使得消费者的合法利益得到保护,对那些生产伪劣产品的企业给予严厉的打击,从而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

3.商业管理促进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3.1完善法律法规

商业管理部门在执行商业管理的过程中必须是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来进行,而要想更好地发挥商业管理的作用,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就应当积极地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商业管理部门的工作提供法律依据,让商业部门在执行商业管理工作中有法可依、诱发避免,进而坚决打击不合法、不正当市场经济行为,维持市场经济秩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2加强商业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

在商业管理中,商业管理人员职业素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了商业管理水平,从而直接关系到了经济发展效果。为了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在商业管理中,就必须加强管理人员的教育与管理。首先,要加强专业商业管理工作人员的培养,让他们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商业管理程序以及与市场经济相关的知识,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能力,进而更好地开展商业管理工作。

3.3健全相关管理制度

制度是一切工作执行的标准和依据,只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才能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商业管理工作中,要想确保商业管理效率和质量,促进经济的更好发展,就必须不断完善商业管理相关管理制度。首先,要根据市场经营活动,制定科学的经济管理制度,以制度来约束企业经济行为,而企业经济管理制度必须更具企业的发展进行适当的调整;其次,必须全面落实责任制,将管理的相关责任落实到管理人员的身上,进而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和责任心。同时,还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来不断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要须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对商业管理进行全方位的监督,避免的行为发生。为了防止内部出现问题,在商业管理工作中,可安设多名管理工作人员互相监督,确保商业管理效率,另外,商业管理部门还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统一的监控系统,建立与企业、消费者之间的交互系统,保证与企业、消费者之间的联系正常,全面了解企业经济行为,了解群众的意见,进而更好地开展商业管理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商业管理与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经济发展离不开商业管理,商业管理可以更好地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里,商业管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保障,加强商业管理,可以地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证市场竞争的公平、公正,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促进企业的改革和转型,进而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坚.浅谈促进我国商业地产经济发展的途径和方法[J].现代商业,2011,07:75.

[2]汪快开,方燕荷.浅谈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科技视界,2014,33:244.

[3]杨逸晨.工商管理对促进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J].科技展望,2015,03:190.

[4]周静.关于工商管理对促进经济发展的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15,10:122.

[5]王卫东.浅谈国有商业银行业务重心的转移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02:25-26.

[6]梁艳军.浅谈工商管理对房地产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中国集体经济,2016,03:52-53.

[7]闫莲枝.浅谈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对周口市经济发展的影响[J].市场研究,2016,02: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