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技艺范例6篇

建筑技艺

建筑技艺范文1

【关键词】建筑技术;建筑艺术;关联

建筑行业的发展使得技术与艺术两门学科之间的融合关系更加密切,但自古以来,艺术与技术就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体。特别是随着社会大众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的矛盾更加激烈,两者之间的关联性也有更加明显的展现。文章通过对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关联性的分析,旨在于探讨促进两者和谐发展的措施,望能够为建筑领域的优化升级打下基础。

1 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的概念

1)建筑技术

何为建筑技术?一般来说,建筑技术是指建筑领域各环节,各层面工作开展过程当中所有使用工艺技术的统称。建筑技术涉及到了非常多个方面的知识,自整体规划到施工工艺,包括建筑设计技术,建筑结构技术,建筑施工技术,建筑装饰技术,建筑给排水技术,建筑暖通技术,建筑电气技术等多个专业,是构成建筑形象的基本载体。

2)建筑艺术

何为建筑艺术?当前我们认为,建筑艺术是指从美学一般规律与概念的角度入手,把握建筑艺术在艺术层面上独特的语言形式,赋予建筑形象美感,突出建筑形象的文化以及审美价值,同时也是彰显建筑形象时代感与民族性的重要途径。根据建筑形象的功能特点以及美学特征,可以将建筑形象分为住宅建筑、生产建筑、园林建筑、宗教建筑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建筑形象所对应的美学价值有所不同。新时代背景下,建筑技术的发展推动着建筑艺术转型,新时期的建筑艺术更多的倾向于将物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结合,同时将空间延续性与环境特定性合成起来,艺术内涵更加的丰富。

2 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的关系

1)建筑艺术的发展以建筑技术的发展为基础

从宏观角度上来说,建筑技术是指建筑行业领域内所涉及到的一系列技术的总称。对于一个优秀的建筑产品而言,要求将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完美融合在一起。从建筑史发展的角度上来说,在建筑行业取得发展与进步时,多伴随着新型材料,新型技术,新型设备,以及新型工艺的产生。换句话来说,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两者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同时建筑艺术的发展是以建筑技术的发展为基础而延伸的。

根据建筑史的发展进程来看,建筑技术的发展往往领先于建筑艺术的发展。建筑艺术发展速度相对而言比较缓慢,甚至还可能对实际工程的技术应用造成不良影响。以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为例,从当时建筑技术的发展角度上来说,已经具备了改变石拱结构形式的能力,但受制于传统形式的限制加上大众的认同感较低,因此最终设计方案仅在底部增加铁拱结构,并无实际意义。

2)建筑技术是建筑艺术美感实现的前提

建筑艺术是对时代美学发展的记录与表现,具有非常强的多系统以及综合性特征,是人类物质层面发展基础之上,精神追求的集中体现。众所周知,物质决定意识,上层建筑受经济基础的影响。在时展,社会经济快速进步的过程当中,大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建筑艺术的发展更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许多城市在建筑发展中均将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的统一作为了关注的重点,在打造外形优美的建筑产品同时还需要使其具备环境友好型的特征。

建筑艺术在发展过程当中受到了许多因素的影响,除了建筑技术以外,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条件,文化条件,环境地域等均会对建筑艺术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影响,特别是建筑思潮,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艺术的发展趋向。以上多个方面因素相互作用,使得建筑艺术能够以一种独创性的理念以及颠覆性的观点促进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在这一过程当中,建筑技术可以称得上是建筑艺术美感实现的前提条件,更是建筑艺术发展走向的重要影响因素。

3 协调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关系的几点对策

1)深化建筑艺术同时提升建筑技术

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以及文化发展走向会在无形之中对社会大众的审美观产生影响。在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人类社会物质生活层面内容更加丰富,人们对建筑产品的要求不再单单局限于实用性方面,同时还需要关注艺术美感的体现。故而,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工作人员必须通过强化建筑技术监督管理工作的方式,使建筑技术与建筑技术能够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

在当前建筑技术的发展趋势下,建筑工程中普遍选择一次浇筑成型清水混凝土工艺展开施工。在这种工艺方案下,浇筑混凝土表面平整且光滑,色泽分布均匀,外观简洁大方,施工作业完成后仅需要在浇筑混凝土表面涂抹保护剂,省去了传统操作中比较繁琐的修饰环节,而后浇筑成型的混凝土表面能够作为装饰面使用。根据实际使用经验来看,由于这种建筑技术非常符合当前大众对建筑技术实用性以及艺术美感的要求,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建筑,对建筑技术水平的提高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2)加强建筑技术同时推动建筑艺术

一个建筑产品的建造、成型必须依赖于建筑技术的合理应用。即没有建筑产品的成型能够脱离对建筑技术的应用而存在。从建筑史的发展角度上来看,人类用石头,木材进行简单的生存需要式的建筑建构,到了罗马人用石材,混凝土等材料来砌筑更大跨度,更大空间的建筑建构,以及我国明清时期斗拱,木构建筑体系的完善成就了气势恢宏的明清三大殿等。上述案例都充分反应了在时代背景下,建筑技术的发展以及应用现状对建筑艺术所产生的推动作用。

3)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需要同时向着生态可持续方向发展

人类社会文明史发展过程当中,技术学科与艺术学科均是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在各个时代背景下,建筑艺术以及建筑技术的发展水平都将对建筑工程自身产生直接的影响。从当代建筑工程的发展角度上来看,为了能够促进建筑领域的长期协调发展,必须提高对建筑艺术学科的关注度,强调建筑形式以及建筑技术的应用对建筑工程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价值,避免建筑形式对社会发展产生不积极的影响。在生态可持续发展观点下,建筑技术需要被视作是改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人性化方法,从而突出建筑艺术美感的发展。

4 结束语

在建筑领域各学科发展不断完善的背景之下,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的发展,建筑形象的构成离不开对建筑技术的应用,而建筑技术的应用也正好为建筑艺术的发展深化提供了支持。新时期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两者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失衡性,无法同步提升,因此必须通过深化建筑艺术同时提升建筑技术,加强建筑技术同时推动建筑艺术,以及同时向着生态可持续方向发展这些手段,来实现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的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巍巍,刘松茯.建筑技术属性的拓展――从原生态技术到艺术技术[J].华中建筑,2007,25(1):148-150.

[2] 张蔚."无为顺道"与中国古建筑技术和艺术的发展[J].华中建筑,2010,28(12):134-136.

[3] 周耀,王鹤,张建奎等.论建筑技术和艺术对早期玻璃幕墙的影响[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4):385-389.

建筑技艺范文2

关键词:建筑技术;建筑艺术;关系;发展

1、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的关系

1.1建筑技术

从广义上讲,建筑技术几乎囊括了建筑行业的全部技术,优秀的建筑产品通常是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完美融合的产物。基于建筑史角度,每每建筑行业取得前所未有的进步,多以新材料、新技术的问世为主要标志。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相辅共生,建筑艺术的发展建立于建筑技术的发展之上。

纵观建筑史可知,建筑艺术的发展往往落后于建筑技术的发展,有时还会成为阻碍其应用于实际工程的破坏力量。以举世闻名的法国艾菲尔铁塔为例,从当时的建筑技术水平出发,改变之前的石拱形式是时代要求,但受传统形式影响太深,巴黎人一时还不能接受新的造型,导致设计师最终只在底部徒增了毫无实用功能的铁拱。

1.2建筑艺术

建筑艺术是时代的忠实记录者,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是人类本性更高级别的独特表达方式。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的飞速发展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对建筑艺术的观点。许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都特别注意技术与艺术的二者统一,为了使城市更具有代表性,往往将特殊建筑设为地标建筑,由此,有必要提高建筑技术,使建筑产品在造型优美的同时还兼具环境友好的特点。

建筑艺术的影响因素众多,不仅只有建筑技术,而且还有经济、政治、文化、地域环境等等,其中影响较为深远的是建筑思潮这一因素。在多种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世界各地的建筑艺术风格迥异且炫彩纷呈。建筑艺术往往以颠覆性的观点及独创性的理念推动人类文明发展,因此其要想在更高层次上发生根本性改变,必须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为依据,此时的建筑技术既是实现建筑美的前提条件,也是决定建筑艺术走向的决定性要素。

1.3两者关系

在当代建筑学的发展过程中,建筑技术是各种科技融合的结果,其表现极其活跃。而建筑艺术是一门集合了造型艺术在内的感性学科,通过理性学科的建筑技术实现建筑结构与施工材料的科学性与合理化,将建筑产品所包含的抽象美具象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建筑产品包含多重属性,技术性与艺术性只是其中两个属性。技术是理性的、物质的,艺术是感性的、精神的;技术是艺术的基础,艺术是技术的体现。时代不同导致建筑技术水平不同,相应地,建筑艺术风格也有所不同。除此之外,不能忽视艺术对技术的反作用,因为建筑技术同样会受到所处时代的审美取向影响,例如罗马人因不满足简单粗糙石柱抬石梁的结构技术,便创造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四大柱式一样。

2、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的发展

飞速发展的现代建筑对建筑外观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建筑师始终致力于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完美融合的探索道路上。正如奈尔维在总结古代建筑发展到现代建筑时所言:“结构化的建筑导致出力与美感,技术知识与艺术手法的综合是建筑创造的真谛”。

2.1深化建筑艺术,提升建筑技术

社会风气与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受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影响较深。纵观我国上下五千年多年的历史,盛唐时期的生产力发展到了鼎盛,人们的审美观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都能在建筑产品上寻得到印记。现阶段,科技日新月异地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人们在追求实用性的同时还特别注重美感的存在。因此,在具体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建筑技术的监督管理,有利于保证技术与艺术的和谐统一。

现代建筑施工中,人们通常首选施工工艺为一次浇筑成型的清水混凝土进行施工。混凝土表面光滑平整,色泽均匀,外观大方,施工结束后只需在混凝土表面涂上一层保护剂,无需其他修饰即可将一次浇筑成型的混凝土表面当作装饰面,这种方便快捷的建筑技术因符合现代人们对实用性和美感的追求而备受追捧,并广泛适用于各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从而提高了建筑技术水平。

2.2加强建筑技术,推进建筑艺术

建筑产品成型需要建筑技术,离开了建筑技术,其他都无从谈起,试想如果一个人连吃饭都成了问题,他还会有心思去想精神层面的活动么?新石器时代,人类的居住环境是用石头简单堆砌而成的石屋,以木梁柱式结构形式呈现,彼时的建筑技术是打石、砌石、砍树、架梁;到了奴隶社会,建筑技术在有所发展的生产力下也有了很大进步,罗马人意识到原来石材、天然混凝土也能用来建造,此时的建筑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也相对成熟并稳定,催生了建筑艺术的出现。拿我国明后期建造的紫禁城来说,当时的建筑技术日臻完善,皇城修建得气势磅礴,美轮美奂,这与建筑师总结先人优秀的建筑技术经验脱不了关系,因而其艺术价值也更有研究意义。

2.3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观和艺术观

每个时代的建筑多多少少都会对当时的技术与艺术有所呈现,因为技术与艺术历来就是人类发展长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反技术、反艺术的行为都是在与时代对着干,脚跟自然也站不稳。真实存在的技术能造福人类,是实现社会目标、增加一切可能的手段方式之一。针对人的存在来说,艺术的进步既包括物质的改善与丰盈,也包括这种进步是否有利于人的发展与进步。从1990年之后,人们越来越关注“可持续发展”这一先进思想,而生态可持续建筑正是这种思想通过建筑技术实现的产物。生态可持续的技术要求是将建筑技术视为改善人与自然、与社会关系的人性化方法,是在现实与未来之间架起一座沟通桥梁的建设性手段。

3、结语

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不可分离,不能因当前技术水平限制艺术创作,也不能为了盲目追求建筑艺术而无视建筑技术。只有建立在建筑技术基础上的建筑艺术才能体现建筑艺术的真正特色。纪念碑与纪念建筑群的形象将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宫殿富丽堂皇不禁会使人追忆昔日帝王的权威,小小的亭台楼阁会使你静静地欣赏诗情画意的乐趣,这是建筑艺术的魅力,也是建筑技术的呈现。如何正确运用最贴近时代气息的建筑技术完成令人满意的建筑造型,使人们日益增长的功能要求得到满足,是建筑师们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1]俞樟南:《建筑艺术与建筑结构的互动关系研究》[J]商品混凝土,2013(07)

建筑技艺范文3

关键词:技艺;艺术;古希腊建筑

1 古希腊的技艺与艺术之起源

古希腊人对神的崇拜乃是淋漓尽致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约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陆续形成了数以百计的城邦。古希腊是奴隶制社会,奴隶主是具有哲学智慧、文学艺术、几何数理等社会地位崇高的人,而他们控制数以千万的奴隶被当做天生从事沉重劳动的体力劳动工具。海德格尔曾说过人类的技术就是为了达到目的所衍生的工具,其实也是行为①。正是因为这种状况,为了适应社会生产力空前的发展――城邦的建设,既需要奴隶大量的从事体力劳动,也需要奴隶大量的从事体力劳动,也需要不断地完善技术、工艺,而匠人就是将劳动力和奴隶主的智慧、文学艺术、几何数理加以综合吸收和应用的。这为古希腊的众多建筑物充分将技艺融合的特点提供了有利基础,之后,在此基础上,古希腊建筑技艺的水平发挥到了极致。

在古希腊人眼里,技术与艺术是浑为一体的,这就好比“哲学和神话是一对孪生姊妹”②一样,技艺与人类的存在与发展总是相伴而生的。在古希腊语中,“技艺”(techne)一词的本意是“制作”(poiesis)。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大多数人都认为,“模仿”是人的本能。不管是何种样式和种类的艺术,所有的艺术在本质上都是“模仿”,这就是艺术的追述到最早的起源。后来海德格尔认为艺术,就是对“可以从我们现有的艺术作品的比较考察中获知。③”

在柏拉图看来,工匠通过技艺制作的东西不过是对理念不完善的模仿,是“理念”的“影子”;因分有“理念”而获得其本源,也是“理念”的“影子”,而艺术家对自然的摹仿,更是对“理念”模仿的模仿,是“影子”的“影子”。因此,“技艺”与“艺术”不仅在本质上是同源的,而且“艺”不可分割地包容在“技”之中。应用“技”的生产制作过程,也是赋予美的艺术过程。可以说,在建筑中古希腊的“技”与“艺”实现了完美结合,是探索古希腊“技艺”与“艺术”关系的典范。

2 从技艺与艺术的层面上分析古希腊建筑的本质和特征

先是劳吉亚所举出的古希腊建筑从原先的石柱代替了木架结构,柱子顶盘代

替了原先的水平构件,屋顶三角纹饰的改变,这些稳固的变化正使我们看到了建筑的再现力,也就是建筑的本质。后来,弗兰西斯科提出了建筑“和其他艺术一样,是一种模仿的艺术。唯一的区别在于有一些艺术拥有天然的模仿品可以模仿,而建筑却缺乏这样天然的模仿品。②”但在这种模仿的艺术过程中,人们使用技术第一次建立起神庙的雏形,建筑就有了建筑模仿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技艺结合的作品。

在众多的古希腊建筑物当中,建筑总是和神庙联系在一起,在很多地方,它们还以自身的规律性和表达性而展现着力量。海德格尔常常引用古希腊神庙,后来他接受了黑格尔的:建筑是人类首次的尝试,它给神以外在的实体,“建筑实际上是通向神的恰当显现的路上的首要先驱。③ ”而几乎是全部的艺术。

3 从技艺与艺术的关系看古希腊建筑的形式与结构

所有古希腊建筑的共同之处是具有明晰的结构,在这里外廊或内廊的空间布局有着首位的重要性,总的形式是直交的,平面轴线对称。

从建筑的技术层面上,又将古希腊神庙起到稳固、支撑作用主体柱式分为两种外貌――壁柱式神庙和前柱式神庙。前者是在前面围绕正殿的墙上赋有壁柱、两根壁柱之间总部有两根柱子并在上面有人字顶的形式;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在壁柱的对面有两根角柱,而且和壁柱的做法相同,在上面有额缘,在左右转角部分也有,这使得建筑物整体浑厚,而坚固,是人类知性的理念与实物相结合的完美构成。

从建筑的艺术层面上――又将柱子的外貌划分为柱子密集的密柱式;稍微离开而柱间宽度小的窄柱式;净空充足的宽柱式;净空超出适度的离柱式;柱间适当距离的正柱式。人类在艺术的表现手法上将柱式又分为多立克式和爱奥尼式,

前者雕塑感极强,表现手法硬朗、沉重、庄严、大气就像男性阳刚的气魄,而后者表现的手法柔和、明朗、轻盈、典雅好比女性柔美的神韵。这是人类通过感性对美的追求,对艺术的彰显,赋予了建筑物具有思考性质的灵魂。

4 结论

古希腊建筑乃是“技”与“艺”相结合的典范,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我们在对其高超的建筑技艺叹为观止的同时,也对要对其建筑技艺的“美”进行探索和深思,从而才能体会到技艺的重要意义。

注释:① 出自《海德格尔选集》――对技术的追问,孙周兴译。

②引自卡斯腾哈里斯:《建筑的伦理功能》。

③黑格尔的《美学讲稿》。

参考文献:

[1] 维特鲁威.建筑十书[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

[2] 海德格尔全集(德).上海生活,读书[M],孙周兴,译.新知三联书店,1996.

[3] H.丹纳(法).艺术哲学[M].张伟,译.当代世界出版社(第1版),2009.

[4] 诺伯格舒尔茨(挪威).西方建筑的意义[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建筑技艺范文4

关键词:建筑装饰;装饰施工;新技术新工艺

中图分类号:TU23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与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家居的装修质量和创意要求也更高。实现这些高要求的装修设计,只有通过建筑装饰工程来实现。建筑装饰施工的范围很广,它几乎涉及各种类型的建筑、建筑物的各个部位。较好的装饰能够给人一种触觉舒适感与视觉愉悦感。因此,怎样才能够加强装饰施工质量,怎样才能够在装饰施工中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是相关专业专家与学者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建筑装饰施工的特点

建筑装饰施工有其特殊性,对于建筑主体来说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一般都是分开的,各有各的责任和任务。但是,装饰企业要同时做好设计工作还要进行具体的施工,具有双重性。还有一方面是施工周期较短,和建筑主体施工相比较,装饰施工的周期相对而言是很短的,因此建筑装饰的设计施工就必须要重视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可操作性。建筑装饰工程是集艺术、技术、科学为一体的工程,它在建筑工程中属于后期处理工程,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装饰工程创新设计与施工的构成。

二、装饰新技术的探讨

1、技术的数字化

技术的数字化为装设设计技术提供了十分广阔的空间,使装饰技术思维的方式和设计的方法都得到飞跃的改变。建筑设计师领域在很早就开始运用计算机的图像来表现装饰的形态,这与以往传统的手工工艺不同。在构图和造型的过程中引用递归算法是图像生成的原理。装饰的造型在运用中,数字技术远远比个人的经验更为重要,它不仅可以扩展设计的边界,还可以帮助设计师准确的找到恰当的艺术形式和设计语言。

2、绿色建筑的技术

绿色建筑的技术给社会带来全新的发展。据统计显示,全球用于建筑的土地、木材、矿石资源有50﹪左右,用在建筑的照明、供暖、通风的有45﹪左右。还有用在建筑的建造和维护上的有56﹪左右,绿色建筑成为建筑行业迫切的发展需要。由此,提出了绿色建筑的技术,它的技术是自己合作的,它不仅仅是在使用资源,而且使资源做到循环利用,对资源的使用减少浪费。它也并不是完全的摒弃传统技术的完全崭新的技术,而是将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在“绿色”的眼光下审视,将传统技术核心方面的相关联的学科交叉然后组合起来,以便于获得新的认识,建立新的技术体系。

三、装饰施工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分析

1、进一步掌握新的技术水平

在传统的装饰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新的技术水平,以便在建筑装饰中得以应用。这种装饰技术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现代装饰技术”。这种装饰技术有很大的改变,尤其是和传统技术相比较有非常大的进步,它采用了很多其他的新材料、新技术,一定会为“技术”带来新的创造和变革,加之纳米技术的出现更加推进了“装饰需要涂料的活力”的发展,也使得装饰涂料产品在装饰中产生划时代的进步,因此,推动了装饰施工工艺和技术的发展。

2、要备有专业的技术知识

在装饰施工中很明显要涉及到很多专业方面的技术文化知识,这就要求专业人员要懂得相关知识,并且能够按照分类进行存档,例如:建材、五金、化工和纺织等几类的辨别储存;还要在几个大类别中进一步细化,例如五金类材料就又可细分为装饰五金、建筑五金、家具五金等等,这都需要专业人员具备比较强的专业知识才能加以区分,合理使用。

3、多使用新工艺、技术以及材料

事实上,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都是处于工程前线,无论是施工还是设计人员都必须要具备较高素质要求,同时还要具备全面的专业要求。随着科技飞跃发展,不断的出现着新工艺、技术以及材料,这就要求装饰施工中要不断进行总结,收集最新的相关数据,把施工的经验转变为理论,并将这些理论运用到施工方案实践中。

4、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才

建筑装饰工程的技术管理需要施工企业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才,而且管理人员必须是具有较高专业技术以及管理水平的复合型人才。虽然我国已经开始重视实施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但是目前施工企业中大部分还没有这样的经过系统培养出来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必须在企业内部选拔适合人才进行在职培训,通过在职培训为企业输送复合型人才,提高企业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5、增强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权利和责任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企业应当不断完善各级技术责任制和技术管理机构,规定明确每名施工技术管理人员所具有的权利和责任,企业应当实时的对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国家现行的规范以及行业标准的学习,进而使施工中质量标准、施工方法、每个分项工程、分部工程的相关技术要求得到明确,进而有效的进行装饰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鉴定和工程验收等。装饰企业内部应当提倡技术民主,对于施工技术人员对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创新有明确的激励机制,定期开展与企业相关的质量管理活动,不断探索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大力鼓励技术人员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并且要积极的探究、探索和推广新兴的施工技术、施工方法,进而使企业的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水平得到提高。

四、装饰技术的发展必然趋势

1、多元化

近些年来,人们对技术崇拜进行了反思,意识到技术不是装饰的最终目的和负担,它只是一种工具。人们将是否在具体的情况之下,是否运用了适当的技术,是否达到最好的效果视为审视技术的全新态度,这样做就促进了技术手段的多层次发展。与此同时,文化、科技水平也在处于不断发展时期,新材料的技术、技术的数字化、新工艺技术和绿色建筑的设计大量涌现并实施应用,促使现代装饰的技术出现多元化。装饰风格得以加强,更加具有“模糊性”,不能准确用概念表明的作品日趋增加。设计师们也越来越厌恶自己被固定的套路所限定,更不用说探讨什么“风格”什么“主义”了。在一个全新的时代来临之前,所需的转型期就是像这样多元化的发展,现在还无法对它进行定论,但是建筑装饰领域中这最辉煌的阶段就是由这种不确定性造就的。

2、原生态化

当前面临全球的生态危机,环境的污染、破坏等许多问题使人类的生存遭到严重的威胁。在建筑装饰这一领域,不管是否采用了节约能源的绿色建筑的装饰,还是直接在装饰中运用绿色的植物,这些共同传达的一点就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生态技术不断发展,以往的建筑装饰不再是被动的接受与生态之间的隔膜,而是开始学会因地制宜,改进生态技术便于与原生态环境相结合,为施工建立好的环境。

3、延伸和加强建筑艺术

装饰施工区别于主体修建,装饰施工是可以使得建筑物美化以及艺术再度创作,就可以称之为加强与延伸建筑艺术;建筑物自身风格也是通过装饰施工凸显出来的。假如想使得装饰施工效果更加完美的话,可以在空间环境和气氛上面来下功夫,效果会更加好;最后就是加强建筑物艺术和实用性结合的探讨,这就可以在建筑空间的重新策划上下功夫。

结束语

建筑装饰是对原本的建筑进行施工,使其艺术化,达到更好的审美效果,还能够使人们在新的环境下心情愉悦。装饰施工要在传统实践经验上,去探讨新技术新工艺,只有这样才能为装饰施工行业注入新的生命力,提高行业竞争力。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将会出现更多更好的新技术、新工艺,为建筑施工装饰行业带来福音。

参考文献

[1]康玉范.于国臣.张贞浴.研发高效保温技术推动建筑节能进步[J].中国建设报.2004.

建筑技艺范文5

1生态建筑技术的“高与低”

根据生态技术的含量、类型、产生的来源等,人们把生态建筑大致划分为“低技术生态建筑”、“适宜技术生态建筑”和“高技术生态建筑”三种类型。所谓“低技术生态建筑”脱胎于原始的地域性建筑,在当代地方主义建筑创作中被借鉴和升华,指那些能在技术水平上因地制宜,注意充分利用地方材料、地方资源,巧妙而合理地利用本地传统技术进行建造,其建筑形式几乎完全由当地的气候特点、地理状况、地域风俗等决定,从而取得良好的生态效果的建筑。而“高技术生态建筑”是在设计中积极地运用当代最新的建筑技术、建筑材料,来提高建筑的能源使用效率,营造舒适宜人的建筑使用环境,以便更有效地改善或保护生态环境。“适宜技术生态建筑”是从当地的气候条件出发,尊重环境,在总体布局、空间组织、形体处理、细部设计等各个环节采取适合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提高建筑对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耗费,保护生态环境;同时有选择地借鉴当地建筑文化传统和技术,使建筑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实现技术的人文提升。国内外成功的生态建筑实践,无论其属于哪一类型,都是在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上匠心独运,超越节约能源的技术层面,巧妙地将技术原型转译为形态语言,从而赋予建筑地域性特征和文化内涵。

1当代生态建筑技术的艺术表达

2.1仿生设计———以结构技术模拟自然界生物的生长形态自然界的生命体所具备的适应各类环境的机能和特征对建筑师具有很大的启迪作用,如可在高热环境中提供舒适条件的非洲白蚁窝,高效利用材料的蜘蛛网,轻质高强的蜂窝等。建筑师们从自然界中吸取灵感进行创新,同时也是为了创造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新的建筑形式,保持生态平衡。西班牙的建筑师兼结构工程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往往是通过结构的解析来创造建筑的造型,使人联想到自然界动物和生物的形态。如其设计的密尔沃基美术馆(图1),该建筑位于该城市的主要景观大道的轴线上,背面临海,卡拉特拉瓦在低矮的建筑上设计了一个宏大的主体———一个向上翘起的圆形穹顶,这个穹顶是由两个“鸟翼”组成,“鸟翼”的每侧是悬挑的72根8m到32m的金属肋,形成夸张而又轻巧的抛物线弓状结构,“鸟翼”可以以不同速度升降,当“鸟翼”完全闭合的时候还可以像百叶窗一样起到遮阳的作用。整个建筑就像一只在海边展翅欲飞的白色大鸟,其结构技术与造型的完美结合堪称当代建筑的经典。

2.2隐喻地域文化———以构造技术表现传统美感和地方情调地域文化从广义上讲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人们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如果说资源、能源、环境是生态建筑在物质层次的研究对象,那么地域文化则是生态建筑在精神层次的探讨。技术与文化具有同生共进的关系,它可以从物质层面表达地域文化特征。例如皮亚诺设计的Tjibaou文化艺术中心(图2),从当地的棚屋受到启发,进而提炼出其中的精华所在———木肋结构。用木材与不锈钢组合的木肋结构高挑着向上收束,其造型上与原始棚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每个“棚屋”开放性的外壳将来自海上的风传递到室内,气流通过天窗百叶的开合进行机械控制,从而改善室内的风环境。如此,风压通风的技术与传统构筑思想结合转译成了地域特征鲜明的现代建筑形态。技术还可以从精神层面表达地域文化特征。让•努维尔设计的巴黎现代阿拉伯研究中心中最引人注目之处就是南立面的玻璃窗(图3)。努维尔在窗户上安装了一种类似于相机快门结构的精密机械装置,并可以由计算机控制采光量。大大小小的采光口组成了一幅绝妙的阿拉伯风格的图案。在这里,现代高科技的精华与古老的阿拉伯文化要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富有创造性地用现代技术表达了传统文化的内涵。

2.3设备建筑化———以技术细节呼应环境文脉生态建筑,特别是高技术生态建筑往往因采用大量新技术而必须协调建筑设备(如太阳能电池板、通风塔等)与建筑构件(外墙、门窗、屋顶等)之间的矛盾。建筑师往往采用设备建筑化的策略,使二者融为一体,结合周边环境文脉,创造出新的建筑形式。例如在赛维利亚博览会英国馆设计中尼古拉斯•格雷姆肖从西班牙高温日晒的气候环境特点出发,在建筑顶部设置了遮阳构件,其风帆和桅杆的形式呼应了西班牙的航海文化。英国高技派建筑大师迈克尔•霍普金斯设计的新议会大厦创造性地将古典风格、先进技术和大量高技术新材料相结合,特别是屋顶的风塔设计更是别出心裁,独具匠心。由于新议会大厦与老国会大厦相邻,建筑外立面的石材被处理成随高度的上升而变窄的很深的垂直纹理,再配以青铜材质的窗框,与老议会大厦相得益彰。大厦取消了传统的空调设备,采用自然通风来降温。自然通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14个结构精巧的风塔,从艺术上继承了维多利亚时代工业建筑的烟囱,屋顶巨大上升的工业烟囱与低能耗的通风策略有机结合,在保存古老街区风貌的同时,也为环境增添了时代的活力(图4)。

2.4表皮技术的创新———以水体、绿化技术表现独特建筑外观建筑表皮是建筑的护体,是划分内外环境的界面。从生态眼光看,建筑的表皮是内部空间与外界环境能量交换的媒介,应当是能对气候进行过滤的、积极适应气候变化的类生命体。近年来,太阳能光电板技术、双层玻璃结构等高技术化表皮都已得到较广泛的应用。此外日光反射材料、光控遮阳构件及各种新奇的控制阳光和热量进入的外墙做法,不但有效地起到节能功效,而且还增添了建筑外观的魅力,给人以强烈的“科技感”。上文提到的塞维利亚博览会英国馆(图5)在幕墙设计上独辟蹊径,将东立面设计成流淌的水幕墙,水流沿着墙面落入地面的水池之中,形成一道清凉的屏障。从功能上来说,流水幕墙在炎热的夏季能很好地降低围护结构的热辐射,而在美学效果上,晶莹剔透的玻璃上淌过清新的流水,当人们行走其中时,宛如漫游幻境,清爽惬意,技术美再一次和艺术美和谐地统一在一起。而T.R.哈姆扎&杨经文建筑师事务所在新加坡启汇城Solaris大楼项目中,设计了一条1.5公里长的生态景观线,沿地面围绕建筑盘旋上升一直到屋顶花园,不但将建筑与周边一北公园连接成有机的整体,也创造了别具一格、绿意盎然的建筑立面造型。

3结语

建筑技艺范文6

关键词:建筑;立面造型;艺术设计;技术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我国目前的建筑立面造型艺术的设计中,还存在很多设计不合理,施工技术不过关的情况,因此,对建筑立面造型艺术设计进行分析很重要。

一、建筑立面定义

建筑立面,指的是建筑和建筑的外部空间直接接触的界面,以及其展现出来的形象和构成的方式,或称建筑内外空间界面处的构件及其组合方式的统称,建筑立面分为建筑外立面和建筑内立面。一般情况下建筑外立面的所指包括除屋顶外建筑所有护部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特定几何形体造型的建筑屋顶与墙体表现出很强的连续性并难以区分,或为了特定建筑观察角度的需要将屋顶作为建筑的“第五立面”来处理时,也可以将屋顶作为建筑外立面的组成部分。

建筑内立面则是除建筑外立面之外的所有建筑实体与外部空间接触的部分的总称。

二、国内外建筑立面造型艺术设计技术发展和分析

“日本式”建筑造型出现在上世纪20年代中到30年代中,受到以上海为中心现代建筑思潮的影响,东北的大城市中出现了当时流行于日本,被称作“日本近代式”的现代建筑,典型的如沈阳原满铁社员俱乐部(1924年设计,1925年建成),沈阳原奉天自动电后交换局(1927年设计,1928年建成)等,这些建筑立面造型因为受到当时技术与其他条件的影响,只能采用砖结构,即便是这样,它的平面功能组织及立面造型已表现出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思想,但这些特点也只能说它是现代建筑造型的雏形。

“中外结合式”建筑立面造型在民国初期形成,沈阳典型的建筑是著名的“大帅府”,张氏帅府又称“大帅府”、“少帅府”,是原奉系军阀及其子千古功臣张学良的官邸及寓所,“大帅府”的院落是纯中国传统式风格,而院落中的造型仪门及窗等立面造型采用的是西式风格;“大帅府”分为东、中、西三个院落,内有仪门、会客厅、书房、花园、大青楼、小青楼、赵四小姐楼、边业银行等建筑。建筑立面造型既有中国传统式、又有中西结合式、欧式、日式,是沈阳“中外结合式”建筑的典型代表。

“苏联式”或者说是“欧陆式”造型是对西方建筑风格的借鉴,旧中国在一些被侵略者割据而成为殖民地的都市里,建起了不少带有引入风格的建筑,这些建筑逐渐被当地人民所接受,成为一种象征标志。沈阳现存的这种类型的代表有南站地区、中山广场和中街的某些建筑。

三、建筑外立面设计的原则

1、时代性原则:立足于时代又要超越时尚,把握时代的根基-----经典与传统

首先,要立足于时代,既要从时尚中寻求灵感,又要超越时尚把握住内在的本质。

一方面是对经典永恒价值有选择的借鉴,另一方面是对传统内在精神有目的的传承。因为,经典和传统积淀了很多真正反映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技术条件、文化价值、气候条件等有价值的原则和经验,其中对当代有现实意义的基因就会显现出来,并长久的发挥作用。

2、地域性原则:一个民族或地域的建筑特色,来源于本国本区域建设资源的最佳利用。(广义讲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体现地域特色和文化,使人们在精神上有归属感。自然资源,如地形、光线、风和气候等;人文资源,如种族、身份、历史、风俗,以及构造方法等。建筑立面装饰应该在尊重地方自然资源预人文资源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才能体现地域特色、文化,使人们在情感上得到一种认同和归属。

3、大众性原则:

(1)建筑立面装饰不应是设计师个性化的体现和实验性的产物,而是综合社会、经济、技术、文化等诸多因素的设计。

(2)建筑立面装饰应该注意到人们的生活经验和审美习惯,创造出能够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认同的装饰,做到“雅俗共赏”。由于建筑最终是为大众服务的,所以设计师更应该从大众的需要出发进行设计,使设计与大众联系起来。

四、建筑立面造型设计构思

1、立面设计的空间性构思

立面设计师在符合功能使用和结构构造等要求的基础上应当对建筑空间造型的进一步美化。反映在立面的各种建筑部件上,诸如门窗、墙柱、雨篷、屋顶、檐口以及凹廊、阳台等是立面设计的主要依据和凭借因素。这些不同部件在立面上所反映的几何形线、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进退凹凸关系、虚实明暗关系、光影变化关系以及不同材料的色泽质感关系等是立面设计的主要研究对象。

一般在建筑立面造型设计中包括正面、背面和两个侧面。这是为了满足施工需要按正投影方法绘制的。但是实际上我们所看到的建筑都是透视效果,因此除了在建筑立面图上对造型进行仔细推敲外,还必须对实际的透视效果或模型加以研究和分析。例如各个立面在图纸上经常是分开绘制的,但透视上经常同时看到的是两个面或三个面。又如雨篷、阳台底部在立面图上反映一根线,而实际透视上经常可以看到雨篷或阳台的底面。而山地建筑,由于地形高差,提供的视角范围更是多种多样。在居高临下的俯视情况下,屋顶或屋面的艺术造型就显得十分重要。此外由于透视的遮挡效果和不同视点位置和视角关系,透视和立面上所表现的也有很大的出入。

因此,由于建筑艺术的空间性,要求在立面设计时,从空间概念和整体观念出发来考虑实际的透视效果,并且应该根据建筑物所处的位置、环境等方面的不同,把人们最多最经常看到的建筑物的视角范围,作为立面设计的重点,按照实际存在的视点位置和视角来考虑各部的立面处理。

不同方向相邻立面关系的处理是立面设计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如果不注意相邻立面的关系,即使各个立面单独看来可能较好,但联系起来看就不一定好,这在实践中是不少的。对相邻面的处理方法一般常用统一或对比、联系或分割的处理手法。采用转角窗、转角阳台、转角遮阳板等就是使各个面取得联系的一种常用的方法,以便获得完整统一的效果。有时甚至可把许多方面联系起来处理以达到非常完整、统一简洁的造型艺术效果。分割的方法比较简单,两个面在转角处作完善清晰的结束交代即可,并常以对比方法重点突出主立面。

2、立面设计的虚实处理

对于建筑立面设计来说,其“虚”指的是立面上的空虚部分,如玻璃、门窗洞口、门廊、凹廊、空廊等,它们给人以不同程度的空透、开敞、轻盈的感觉;“实”指的是立面上的实体部分,如墙柱、屋面、拦板等,它们给人以不同程度的封闭、厚重、坚实的感觉。在自然光线作用下,“虚”具有幽暗深邃的效果,“实”具有明亮突出的效果。许多公共建筑恰当地安排整片玻璃窗,并通过玻璃看到内部,或者建筑底层或屋顶采取成排的柱廊布置,这些处理都给人以轻盈、开朗、深远的效果。不少居住建筑由于利用了凹廊或楼梯间的整片花窗和其他敞开式布置,使实中有虚,大大改善了窗子较小以及实墙面多的笨重感觉。

对于部分建筑立面设计上也有以实为主,或实多虚少的建筑处理在造型上也有它的独特性质和用途,例如我国天安门城楼,其所以如此雄伟壮观,除了其他条件之外,夸张的色彩、壮丽的城墙给人以坚实、雄厚的感觉是一个重要因素,人民英雄纪念碑也是利用了石材的实体质感以取得庄重浑厚的肃穆效果。除了以虚为主和以实为主的处理外,还有虚实均匀布置,虚实成片集中布置,虚实交错布置,以强烈的虚实对比达到突出重点的效果,或按一定规律的连续重复的虚实布置造成某种节奏和韵律效果。

五、结束语

在今后建筑的施工中,出现建筑立面造型艺术设计情况的时候,一方面要注意设计的要领,另一方面,要注意设计的技术。统筹兼顾提高设计的水平。

【参考文献】

上一篇建筑产品

下一篇建筑评论